交叉口视距

合集下载

【干货精品】城市道路交叉口视距三角形研究—交叉口规范解读

【干货精品】城市道路交叉口视距三角形研究—交叉口规范解读

城市道路交叉口视距三角形研究为了保证交叉口上行车安全,驾驶员在进入交叉口前的一段距离内,应能看到相交道路上的行车情况,以便能及时采取措施顺利驶过或安全停车。

这段必要的距离应该大于或等于停车视距。

但是视距设计,往往被设计人员忽视,交叉口设计结束后,很少有设计人员进行视距计算。

这就有可能造成交叉口范围内视距不佳,可能引起交通事故。

因此,在交叉口设计中,必须要进行视距计算,视距通视区内的中分带、侧分带及道路两侧不能有高度超过1.2m的障碍物,从而增加交叉口的安全性。

《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 152-2010)对交叉口视距三角形要求的停车视距作了具体规定,但是没有考虑交通组织方式。

实际上,交通组织方式不同,对视距的要求也不同。

3.1 无信号控制交叉口视距设计无信号控制交叉口,各进口道的车辆运行没有主次之分,路权平等,所有驶入车辆均有避让交叉口内已有车辆的义务。

视距三角形的确定步骤如下:(1)按《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 152-2010)表4.3.3确定停车视距。

(2)找出行车最危险冲突点:①对十字形交叉口,最危险的冲突点为最靠右侧第一条直行机动车道的轴线与相交道路最靠中心线的第一条直行车道的轴线所构成的交叉点。

②对于T形(或Y形)交叉口,最危险的冲突点为直行道路最靠右侧第一条直行车道的轴线与相交道路最靠中心线的一条左转车道的轴线所构成的交叉点。

(3)从最危险的冲突点向后沿行车轨迹线各量取停车视距。

(4)连接末端构成视距三角形。

图3 视距三角形示意图3.2 停让控制交叉口视距设计我国的城市道路与公路的设计规范,均没有对停让控制交叉口的视距作具体规定。

文献[2]引用了美国停让控制交叉口视距的理论基础、计算过程和设计值,下面简要介绍。

(1)次路左转和右转视距三角区在停让控制交叉口中,主路车辆拥有优先通行权,次路车辆只能等待主路车辆间距足够大的间隙时进入或驶离交叉口。

次路右转时,必须等到合适的主路车辆间隙,即要求次路车辆必须能看见在主路上身后第一辆车,次路左转也要满足这样的要求。

道路设计标准规范要求

道路设计标准规范要求

道路设计标准规范要求一、道路设计基本要求1. 安全性:道路设计应以确保行车安全为首要原则,充分考虑行人与车辆的视线、行车速度、交通流量等因素,合理设置道路线形、交叉口、交通标志及信号灯等。

2. 连续性:道路设计应保证线路的连续性,避免不必要的弯曲和急弯,确保车辆行驶平稳,降低交通事故风险。

4. 环保性:道路设计应遵循环保原则,合理规划绿化带、隔音屏等设施,降低交通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5. 经济性:在满足安全、舒适、环保等要求的前提下,道路设计应充分考虑工程投资和运营维护成本,力求经济合理。

二、道路线形设计要求1. 平面线形:道路平面线形应简洁、流畅,尽量避免采用小半径曲线。

直线段长度不宜过短,曲线段应保证足够的过渡段长度。

2. 纵断面线形:道路纵断面设计应充分考虑地形地貌,合理设置坡度、坡长,确保车辆行驶稳定。

坡度变化应平缓,避免突变。

3. 横断面线形:道路横断面设计应满足行车、行人、绿化、排水等需求,合理分配各功能区的宽度。

车道宽度、人行道宽度、绿化带宽度等应符合相关规定。

三、交叉口设计要求1. 交叉口形式:根据交通流量、周边环境等因素,合理选择交叉口形式,如平面交叉口、立交桥等。

2. 交叉口视距:交叉口视距应满足行车安全要求,确保驾驶员在进入交叉口前能及时发现对向车辆和行人。

3. 交叉口信号灯:交叉口信号灯设置应合理,确保交通流有序、高效。

四、道路附属设施设计要求1. 交通标志:交通标志设置应醒目、规范,便于驾驶员识别。

2. 路面标线:路面标线应清晰、完整,引导车辆有序行驶。

3. 路灯及照明:路灯及照明设施应满足道路照明需求,确保夜间行车安全。

4. 排水设施:道路排水设施应完善,确保路面无积水,降低交通事故风险。

五、道路绿化与景观设计要求1. 绿化配置:道路绿化应根据气候、土壤等条件,选择适应当地环境的植物种类,实现生态多样化和景观美化。

绿化带应合理布局,形成连续的生态廊道。

2. 景观设计:道路景观设计应与周边环境相协调,注重道路两侧的建筑风貌、历史文化等因素,创造富有特色的道路景观。

道路平面交叉设计

道路平面交叉设计
四、交叉口旳设计根据
2.设计车辆
1)平面交叉口旳设计也采用小客车、载重汽车、鞍式列车 (或铰接车)作为设计车辆。
2)平面交叉转弯曲线旳线形和路幅宽度应以设计车辆转弯 时旳行迹作为设计控制,其转弯时旳行迹与行驶速度有关。
3) 各级公路旳平面交叉口应以16m总长旳鞍式列车进行控 制设计。
第一节 概述
四、交叉口旳设计根据
满足服务水平下旳通行能力
第二节 交叉口旳交通组织设计
一. 车辆交通组织
1. 任务
⑴.确保车流、行人安全 ⑵.提升通行能力
2. 措施
⑴.正确组织不同去向旳车流 ⑵.设置合适旳车道数 ⑶.合理布置交通岛、信号灯、交通标志 ⑷.渠化交通
3. 详细措施
⑴.设置专用车道 ⑵.组织左转车辆
着眼点:处理左转及直 行车辆旳交通组织
车辆一律按逆时针方向绕岛单向行驶,直至所要去旳路口离岛驶出旳
平面交叉,俗称转盘。
特点:驶入交叉口旳多种车辆可连续不 断地单向运营; 环道上行车只有分流与合流,消灭了 冲突点; 交通组织简便,不需信号管制; 缺陷是占地面积大,城区改建困难;增 长了车辆绕行距离,尤其是左转弯车辆; 一般造价高于其他平面交叉。
能看到相交道路上旳行车情况,以便能及时采用措施顺利驶过或安全停车。 这段必要旳距离应该不小于或等于停车视距。
视距三角形: 由相交道路上旳停车视距所构成旳三角形。在其范围内不能有任何阻挡 驾驶员视线旳障碍物。
第三节 交叉口旳视距与转弯设计
一、交叉口旳视距
(一)视距三角形
第三节 交叉口旳视距与转弯设计
2.设计车辆
4)公路左转弯曲线采用(5~15)km/h行驶速度旳鞍 式列车控制设计;
5)大型车百分比很小旳公路,可采用5km/h行驶速度旳 鞍式列车控制设计,条件受限制时,可采用载重汽车低速 行驶时旳行迹控制。

城市道路工程平面交叉设计

城市道路工程平面交叉设计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设计内容:确定交叉口类型、进行交通组织设计、视距保证、缘石半径、拓宽设计、环形交叉口设计、交叉口竖向设计。

一、平面交叉口的形式1、按交叉口形式分类十字形、X字形、T字形、Y字形、错位交叉、复合交叉等。

2、按渠化交通的程度分类简单交叉口、拓宽路口式交叉口、渠化交叉口。

3、按交通控制分类无信号控制交叉口、有信号控制交叉口(点控制、线控制、面控制)(定周期和不定周期、手工控制和自动控制)。

4、按交通组织方式分类A类:信号控制交叉口B类:无信号控制交叉口C类:环形交叉口二、 交叉口的交通组织设计1、交叉口的交通分析交错点的种类:分流点、合流点、冲突点。

冲突点数量多,影响大,主要与左转车流有关,与车道条数成正比。

设计时要尽量减少冲突点,如采用设置信号灯、合理组织左转车、实行单向交通等方法。

2、交叉口的交通组织设计(一)车行道的交通组织1、设置专用车道2、合理组织左转车(1)设置专用左转车道(2)实行交通管制不准左转(3)变左转为右转(4)环形交通3、渠化交通组织4、调整交通组织交通语言包括道路语言和一切关于行的标记、符号、文字指示牌等。

其中最重要的是道路语言。

道路语言是指道路上的交通标线、标示、交通标志和交通信号,还包括以物理形式出现的交通岛、分离岛和栅栏等物理渠化设施(一种特殊的“道路语言”)。

有路必须有道路语言,道路语言是道路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

(二)行人的交通组织1、交叉口人行道的宽度及行人的组织2、人行横道的设置(位置、形式、宽度、通行能力)3、人行天桥或人行地道三、简单交叉口设计1、交叉口的车道宽度一般采用 3.0~3.5米,平面交叉口一条进口车道的宽度宜为3.25m,困难情况下最小宽度可取3.0m;当改建交叉口用地受到限制时,一条进口车道的最小宽度可取 2.8m。

转角导流交通岛右侧右转专用车道应按设计速度及转弯半径大小设置车道加宽。

2、平面交叉口计算行车速度平面交叉口内的设计速度宜为路段的0.5倍-0.7倍。

交叉口的视距、平面与立面设计

交叉口的视距、平面与立面设计

红绿灯信号配时优化
在交叉口前适当位置设置路标,指示 道路名称、方向和距离。
根据交通流量和流向,合理设置红绿 灯信号配时,提高交叉口通行效率。
指示牌设置
根据交通流量和流向,设置相应的指 示牌,引导车辆和行人正确行驶。
04 立面设计要素及方法
立面设计原则和目标
安全性原则
协调性原则
舒适性原则
经济性原则
确保交叉口视距充足、交通流畅 、安全便捷。
目标
提高交叉口通行效率,减少交通 冲突和事故风险。
渠化设计技巧应用
渠化岛设置
合理设置渠化岛,引导车 辆和行人按规定路线行驶。
标线施划
明确车道功能,施划导向 箭头、停止线等标线。
护栏设置
在必要位置设置护栏,防 止车辆违规行驶或穿越。
导向设施设置建议
路标设置
确保交叉口视距充足, 减少交通安全隐患。
与周边环境相协调,提 升城市形象。
提供平顺、舒适的行车 体验,减少驾驶负担。
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 下,尽量降低建设成本。
坡度、坡长确定技巧
坡度确定
根据交叉口地形、地质条件和排 水要求等因素,综合确定合理的
纵坡和横坡。
坡长确定
坡长过短会导致车辆频繁起伏, 影响行车舒适性;坡长过长则会 增加土方量和建设成本。因此, 需要综合考虑地形、视距等因素,
视距是指在交叉口处,驾驶员为了安 全行车而必须能看到的距离,也就是 从驾驶员眼睛到前方最近障碍物的距 离。
视距重要性
视距是保证交叉口交通安全的重要因 素之一,足够的视距可以让驾驶员有 足够的时间和距离来反应和制动,避 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影响视距因素分析
01
02
03

行车视距的概念、标准和措施

行车视距的概念、标准和措施
超车视距
指在道路上进行超车时,为了确保 安全,被超车驾驶员能够看到超车 车辆的距离。
行车视距的影响因素
01
02
03
车辆类型
不同车型的驾驶员视线高 度和范围不同,对行车视 距产生影响。
道路状况
道路的宽度、坡度、路面 质量、能见度等因素都会 影响行车视距。
交通环境
交通流量、车速、其他车 辆的行驶状态等都会对行 车视距产生影响。
道路线形设计
采用平缓的线形设计,减 少急弯和陡坡,以增加行 车视距。
交叉口设计
优化交叉口设计,合理设 置交叉口的位置和形状, 以确保良好的行车视距。
交通标志和标线
合理设置交通标志和标线 ,提高道路的可见度和清 晰度,有助于驾驶员判断 行车视距。
交通设施完善
照明设施
01
完善道路照明设施,提高夜间和低能见度条件下的行车视距。
05
行车视距与交通安全
行车视距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降低事故风险
良好的行车视距能够使驾驶员更好地观察道路情况,提前发现障 碍物或危险,从而采取相应措施,降低事故风险。
提高行车效率
行车视距良好可以减少驾驶员的紧张感和不确定性,使他们更加自 信地驾驶,从而提高行车效率。
保障行车安全
行车视距是交通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良好的行车视距能够为驾驶 员提供足够的信息和反应时间,保障行,实时监测道路状况和车辆行驶情况,以便
及时调整交通流和采取措施保障行车视距。
紧急救援设施
03
合理布局紧急救援设施,如救援站、救援车辆等,以便在发生
事故或紧急情况时迅速响应,保障行车视距。
安全驾驶培训
安全意识教育
加强驾驶员的安全意识教育,提高驾驶员对行车视距重要性的认 识。

道路等规范强条

道路等规范强条

路平面标高 1.0m 且影响驾驶员视线的物体。
路线设计车速
安全停车视距 Ss(m)
表 3.5.2-1 交叉口视距三角形要求的安全停车视距
60 50 45 40 35 30 25 20
75 60 50 40 35 30 25 20
第 3.5.5:城市道路交叉口范围内的规划最小净高应与道路规划最小净高一致,并应 根据规划道路通行车辆类型,按下列规定确定: 1 通行一般及机动车的道路,规划最小净高应为 4.5-5.0m,主干道应为 5m;通 行无轨电车的道路,应为 5.0m;通行有轨电车的道路,应为 5.0m 2 通行超高车辆的道路,规划最小净高应根据通行的超高车辆类型确定。 3 通行行人和自行车的道路,规划最小净高应为 2.5m。 4 当地形条件受到限制时,支路降低规划最小净高应经技术、经济论证,但不 得小于 2.5m;当通行公交车辆时,不得小于 3.5m。支路规划最小净高降低后, 应保证大于规划净高的车辆有绕行的道路,支路规划最小净高处应采取保护措施。
第 4.1.1-1:新建道路交通网规划中,规划干路交叉口不应规划超过 4 条进口道的多 路交叉口、错位交叉口、畸形交叉口;相交道路的交角不应小于 70°,地形条件特 殊困难时,不用小于 45°。
大量名纳%义税以对人上万外游以元经纳离大挂,营税于家靠2,人征0查共经1并单管5着 询同营年向位范这 分探为1报被2-围一 析87讨主告挂流月户之系 、。, 靠域实,外列 下 挂 人综现小。问 户 靠交上合税规原以题 调一人通缴治款模则X对 查、(道运管X理2企.X走.2.县X车护输理6实业X等 体1X访万0为辆县岸业费施2(县级 布师合的元2全例所对工是。户方三交: 置专治方;部,有交是程国 ,案)通X与业理法我为截人通X学.民 客设监运、措.论的.。县准道至)输9校经1运计测输教施文(任、一并交考路2,运实济3范业育设0五务纳、对通户工证作对1将业现的围税以计5)目税高调业,种号者年国车税社传与收及.林标.人提校查主货:.6内辆收会统7月时征为研草与户出行的要运X(培的登政功行底段管衡究X措规数教了政情以运一训一记策时能业,.基量。.施模题增学现管况自输).单念些在执间的,1共本一高设.目加在理进1主4设位.也高被.行(:浅前实6有情所校6计:,户标一的行经计:在校(挂情四X谈提施登况高在.以但。活些基一营原.X发的一.靠况)新。营记 校实9X摘X远据把动高本般和则生行四)人和监鉴形自改的X 是现要低统思,校概性挂.针着政、治.(X征测定式2增.交X否教:1于7计想配行念分靠河、巨管水理货X管世(内单级下后通治具学小地,和合政析经为县政大理土任运情纪二容位领高,一输理备和流税2行高管内,营例共策的具保务企况以)0方:导校如、运论竞科域1移教动校理容提为浅有,变有持.业4开后总法X.安行何强业学争研.年综交育统的 出主谈交6X这提化一监)展,体与排政加化纳(习力两交日…前活一学弊 加,小通两高,定测名了随布频,各管强理税二,的项通期…移动到生端国强我流运个政大的.下专着局.次扎项理交论人).帮全一重运:县交、全更,外税分域输1中治学借,题社.实任的通能0X治.助面个要输X.交的两军好并知收局综企(心敏校鉴以X8调1会工务创运X力理下武重职6(企1通户项和地在名征管合业一任锐园意-被研的履作新输2提目,装要能目三业运数重公完以教管理,治04)务性的义挂以。飞作 职,同路业19高标在自指是 )现输,4大安成上育工户企理监,和陈。靠X调速、为 。严时径的,.我全己标建 帮工税.行教现基学作,X业实.测内鉴旧 人研发…一 我格, 税6始队的。立县录助程款业政育役学础家的(其9施目抓别的 主展…名 大按不 收0终官头本在X一工措3税治等部目之乌建三中方的、管能行关7要X,中消 量照断摘管坚兵脑论行、3作施收上一队标申议)案.河实理力政键.采我队建防 阅部提要理.持的,文政项实设征的系政。,斯1建般设为践、。管词取国政0设监 读队高 ?讲学共提,管目践计管(坚列治新着基与设计例执外在理:数高治、督 和的自 笔话习同高对理区 .情二任定工形重提规.浅法树改模高.据校指坚执 学条身随者精者努党高的8概姓 况)期性作式阐出模谈为形革式校(的导持法 习令政着带神强力性校基况名通调情监以和。会下述学.小民象强已行四.教员.全干 了条治社,下修行础.:过研况6测来思下议,了校.节、,警经政).三育2面部 公例觉会3加积学,养政之X任)0,想面上高要看二。坚扎和很管河1、事X协, 安和悟的工极习我,管上职6障我上是来校有,、身持实两难理年总业现调只 部各,不环参者以进理,以四通的我,行三养小份严开学管;述也将可有 1项自断节加胜对一的也畜来1个过纯任深政要殖流证格展一理创职9在本持自规觉发看讲的工步基就牧的、方认洁职刻管素成域号执、做好新报发人续身章学展,党观作坚本说业学1个面真性以领理,本综:法部两当路告2生任发业制习和产性念高定概行习0指看学。来会的即高X的队项今径、…期展务度政进 3品、,度理念政值锻X标,习 的质创行8,重正快;规1…以、知管治步0 加守把负想进管2的炼之仍党 主总量新政0人要规大节举1模来2建构识理,工党加责信行理号1和头一然的二要书路管自才意化教奏措8的设建水和论人粗规强的念简令.工,6;存十、工记高径理任技义建育的 、%履全社平约,们放、学精,单以作…同全在八强作系低和中术,设中校 。产职们省会过束认的,严习神进概及实肉比县困大化,列举队不坚、的园 业情养肉主硬部真生我缺党,一述新.践牛增牛难、学特讲已3指足持精所师 化况吨育牛义,队贯活知乏纪强团…,发,产长期存和全习向话经导。执细学生虽为述,之养和才彻方识品反化结…布我业3曾栏问军,各精成员 的法化、日然方0职占恩殖谐能紧执式、牌腐素和实尽.情经6题和提位神以开5各为管所常X向如6全发的基社适紧行和4教带倡质施职况5X教,公高领%来发位民理得,4下县期言:地会应围党观的给动廉作领尽,5调过主安自导通,区老、工推头:肉以,一县的当绕肉我;教为中《责达查的我要现身汇过在消师服作所动, 类来为是的深前灭路牛做从育长队建的到与问的表役知报政支防,务获肉同 产关我父目刻消火线养人市等期支筑完了思候老现部识如队大我人三,牛比一量心们母标内防救、殖尊的场活坚部设成省考和师在队储下代的民严生增个、的支上,涵工援方呈敬道环动持一计了级 崇,:政备大表心的三产长无加1持了父把,作和现的理节,班防上肉 3生高脑从治和 队市中思实持3愧.强我生母发更的执5出各,看使一人火4牛观的海养工 党长%务委充想专.续于政市动给展加需勤3蓬位让,我项务规基,%、敬中殖作委述近的、满得题发党治真教的了肉清要训勃老我市深工实范;地出价意浮环会能的职年思市感到展、学育一我牛醒,练的师在受场刻作求》肉县栏值!现节议力领述来想人慨进。无习事课们产地才发,实益范认来真G牛“肉,观向出看精 导廉,大一 …,B党业生认能展同际无围识抓出要牛提,今他神 报5X学端、思步 …坚纪发听命作识更0势志工穷较到。栏X求产高坚天们发和任0告一正市绪提积一市定政展后和为到好1县头们作。窄加我3肉值自持受熟展习期 做思政又高4极、2正纪的很血调强立,:中人强深9牛0达身人到悉方近以专想府回,2参发1 确条社受肉结化足但 0更的营党知6存2终的民表式平来头题��

交叉口安全

交叉口安全

事故最频发地段——交叉口安全分析问题概述:对于连续行驶过程中的交通流,平面交叉口在某种意义上是影响交通持续的障碍物,同时从道路设施的连续性方面来看,平面交叉口是道路设施纵向连续性的突变点。

而不同向、不同类型的交通流汇入交叉口后,不可避免的会发生冲突,因此道路交叉口相对于路段而言,事故发生频率更高。

就目前来看,根据相关机构的统计,美国交叉口发生的交通事故占总交通事故的36%,德国为70%,日本为42.2%,我国则为30%。

由此可见,道路交叉口事故是道路交通事故的最大主体。

交叉口安全问题属于道路安全的范畴,因此可采用道路工程的理论分析相关问题。

根据道路安全工程中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采用事故链的分析方法,将事故的发生划分为事故前、事故中、事故后三个部分,而不同的部分中有各自的人-车-路系统。

道路安全问题的解决也往往基于事故链进行。

根据道路安全系统分析中的哈顿矩阵根据道路交叉口的特点,交叉口安全问题的解决主要集中在事故前的道路方面,即包括交叉口几何线形、视距等方面,同时再事故中道路方面,交叉口安全问题主要涉及路侧设施及交叉口安全设施等,而在事故后,所涉及的方面较少。

同时交叉口安全分析中,根据交通设计中交通安全设计的理论,道路安全问题的可以在三个层面上解决:避免事故发生、减小事故的发生概率,以及减轻交通事故带来的伤害。

在之前提及的几种方法,主要涉及的是减小事故发生概率和减轻道路事故带来的伤害方面,而通过一定的交通设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如护栏的设置、渠化岛等,具体措施将在下文中具体的分析。

交叉口中的人-车-路系统根据统计,交叉口事故中,大部分的事故类型为车辆相撞,其中包括正面相撞、侧面相撞和追尾碰撞,而其中最为频繁的是侧面相撞。

即不同行驶方向的车辆在交通流的冲突点发生碰撞。

而在交叉口事故的人-车-路系统中,由于不同因素的影响,综合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人的影响:人的影响主要集中在驾驶人员的主观安全性方面,主观安全性问题主要指的是驾驶人员自身主观的感官特性,主要是视觉的应对以及驾驶人员的感知和执行过程等。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要点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要点

城市道路平⾯交叉⼝设计要点道路平⾯交叉⼝设计是道路⼯程设计中的⼀个重要任务,往往占据了⼤量的时间和精⼒。

若交叉⼝设计有误,则造成的返⼯⼯作量是巨⼤的,因此交叉⼝设计必须要全⾯⽽细致。

本⽂对城市道路平⾯交叉⼝设计进⾏全⾯的分析,便于新⼿快速掌握交叉⼝设计,对于有经验的道路⼯程师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1 交叉⼝平⾯设计交叉⼝设计并不是孤⽴地存在,⽽是包含在整条道路的设计⾥,也就是说在进⾏道路设计时,就要考虑到交叉⼝。

因此,所谓的交叉⼝设计,不过是整条道路平⾯和纵断⾯设计完成后,把交叉⼝范围⽐例放⼤,进⾏详细标注⽽已。

城市道路是在规划红线范围内进⾏设计,然⽽规划红线往往都没有考虑到交叉⼝的展宽,或者虽然考虑了,但是展宽宽度、长度不够。

所以,必须事先确定交叉⼝进出⼝道宽度、数量以及展宽的⽅式,这样才能确定交叉⼝的平⾯。

⼀条进⼝道宽度宜为3.25m,困难情况下最⼩宽度可取3.0m;改建交叉⼝条件受限时,⼀条进⼝车道最⼩宽度可取2.8m。

出⼝道每条车道宽度不应⼩于路段车道宽度,宜为3.5m,条件受限的改建交叉⼝每条车道宽度不宜⼩于3.25m。

进⼝车道数量应根据交通量、流向进⾏确定。

进⼝道车道数应⼤于上游路段车道数。

建议:(1)路段上⼀个车道,交叉⼝进⼝道两个车道,分别为⼀个左转和⼀个直右;(2)路段上两个车道,交叉⼝进⼝道为三个或四个车道;(3)路段上三个车道,交叉⼝进⼝道为四个或五个车道。

《城市道路交叉⼝设计规程》(CJJ 152-2010)规定:出⼝车道数量应与上游各进⼝道同⼀信号相位流⼊的最⼤进⼝车道数匹配;条件受限的改建交叉⼝,流⼊最⼤进⼝车道数可减少⼀条;当进⼝道有右转专⽤车道时,出⼝道应展宽⼀条右转专⽤出⼝道。

实际操作中,出⼝车道数量⼀般与路段⼀致,出⼝道展宽⼀条右转专⽤出⼝道的情况较少。

展宽⽅式不外乎以下⼏种:(1)压缩较宽的中央分隔带;(2)中线偏移;(3)压缩较宽的⼈⾏道;(4)拓宽红线;(5)压缩车道宽度等。

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要素分析

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要素分析

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要素分析摘要:城市道路交叉口是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重要节点,是交通流转向的重要场所,但同时也是道路拥堵和事故的多发点,交叉口设计是城市道路设计的关键点之一。

本文通过对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要素的分析,总结交叉口设计的方法及参数选择,为今后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分析研究城市道路拥堵和事故发生提供技术指导。

关键字: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设计要素;要素分析。

1引言城市道路设计中往往会遇到与横向道路相交的交叉口设计,交叉口周边情况复杂,线形交错,交叉口内交通流转向冲突点较多,极易引发交通拥堵和交通安全事故。

因此对于城市道路交叉口应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优化交叉口内的交通组织,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保障行车安全。

因此本次从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的要素分析入手,总结交叉口设计的方法,实现交叉口在交通安全、道路排水及景观方面的协调统一。

2交叉口设计要素分析(1)交叉形式的选择[1]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应根据道路网、交通流量与流向及用地条件等进行交通组织设计。

交通组织设计应遵循人车分隔、机非分隔、各行其道;以人为本、公交优先;安全畅通、减少延误的原则。

按照城市道路相关设计规范,城市道路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四个等级,城市道路交叉又分为平面交叉和立体交叉。

平面交叉口根据交通组织方式分为三类,分别为A类、B类、C类,平交口的选用类型见表1:表1 平面交叉口的选型平交口类型推荐类型可用类型主干路-主干路平A1类—主干路-次干路平A1类—主干路与支路平B1类平A1类次干路-次干路平A1类—次干路-支路平B2类平A1类或平B1类支路-支路平B2类或平B3类平C类或平A2类(2)交叉口平、纵面及竖向设计目前我国城市道路建设过程中城市交叉口的设计主要参照《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152-2010)章节“4.3平面与竖向设计”中的相关规定。

城市道路设计时平面交叉口范围内的道路路线应以直线为主,需要采用曲线时,曲线半径应采用大于不设超高最小圆曲线半径规定的半径值。

交叉口路中立墩条件下视距三角形检验分析—以石祥路-丽水路口为例

交叉口路中立墩条件下视距三角形检验分析—以石祥路-丽水路口为例

交叉口路中立墩条件下视距三角形检验分析—以石祥路-丽水路口为例摘要:交叉口是交通事故集中发生地,改善平面交叉口交通安全是降低交通事故数量的重要途径。

通过对杭州市石祥路-丽水路口机动车与机动车、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间视距三角形检验的举例分析,指出了路中立墩交叉口视距三角形检验的参数取值及分析方法。

关键词:交叉口;视距三角形;检验分析1 概述平面交叉口是道路行车相交的地方,其行车复杂,不光有机动车之间的冲突点,也还包含机非之间的冲突,交叉口是交通事故的多发点。

目前城市交通混行、车型构成复杂,电动车、行人大量存在,交通参与者安全意识比较薄弱等都是产生诸多交通安全问题的重要根源,但是交通基础设施在规划、建设不同阶段衔接不完善等方面造成交叉口位置不当、几何属性存在问题、路中存在障碍物等现状也对交叉口交通安全有重要影响。

2 交叉口的视距三角形为保证交叉口行车安全,视距是必须考虑的因素。

特别是在无信号灯管理的交叉口,必须使驾驶人员在驱车至交叉口的一段足够长的距离内能够看清楚横向道路的车辆驶入交叉口的情况,以避免双向车辆相撞。

一般情况下视距三角形确定方法如下,由交叉口最不利的冲突点,即最靠右侧的直行机动车与右侧横向道路上最靠中心线驶入的机动车在交叉口相遇的冲突点起,各退一个停车视距,将这两个视点和冲突点相连,构成的三角形,绘制方法和步骤如下。

1)根据交叉口计算行车车速计算相交道路的停车视距。

2)根据通行能力与车道数的计算划分进出口道车道。

3)绘制直行车与左转车辆行车的轨迹线,找出各组的冲突点。

4)从最危险的冲突点向后沿行车轨迹线(车行道中线),分别量取停车视距S值。

5)联结末端,构成视距三角形。

3 丽水路-石祥路口现状分析及存在问题丽水路-石祥路口为现状交叉口,北段道路未实施,T型灯控管理,中央设置隔离墙,机动车右进右出组织,非机动车二次过街,与行人一并通过,现状交叉口主要存在问题如下。

1)交叉口范围内有多处桥墩,上部为留石快速路一期、二期高架桥,桥墩沿石祥路平行布置,路口正中间有2处桥墩,墩柱尺寸1.5×1.5m,桥墩间距25~40m,对车辆行驶路径、视线均有一定影响。

4米宽道路路口视距标准

4米宽道路路口视距标准

4米宽道路路口视距标准
道路路口是交通事故的高发地点,为了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道路交通规则,其中包括4米宽道路路口的视距标准。

这一标准对于保障道路畅通、预防交通事故具有重要的作用。

根据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4米宽的道路路口的视距标准如下:在道路中心线两侧各延伸出停车线,停车线与道路边缘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4米。

这样的设置旨在保证驾驶员在通过路口时,有足够的视线范围来观察对向交通情况和侧向交通情况,从而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

要确保道路路口视距标准的实施与应用,首先,驾驶员应熟悉并遵守这一标准,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

其次,道路管理部门要在合适的位置设置停车线,并保持线位的清晰和完整。

此外,交警部门要加强对路口的执法监管,对违反视距标准的违法行为进行查处。

违反道路路口视距标准行驶,可能会导致以下后果:一是容易与对向车辆发生碰撞,二是容易与侧向车辆发生刮擦,三是会增加交通事故的处理难度。

因此,遵守道路路口视距标准,是每位驾驶员应尽的责任。

总之,4米宽道路路口的视距标准是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措施。

广大驾驶员要严格遵守这一标准,道路管理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共同为创建安全、畅通、和谐的道路交通环境贡献力量。

同时,有关部门还需加大对交通安全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全民交通安全意识,从而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

基于道路平面交叉口安全的视距评价

基于道路平面交叉口安全的视距评价

基于道路平面交叉口安全的视距评价任俊伟;吴晶晶【摘要】平面交叉口是整个道路网中安全较为薄弱的环节,每条车道都应该能为驾驶员提供足够的视距来保证行车的安全.针对于交叉口视距评价问题,文章阐述了二维停车视距模型和模型的计算方法,给出了不同类型交叉口处的视距评价方法,并利用视距三角形对泰州某些具体交叉口展开视距安全评价,提出了改善措施,可为保障交叉口视距和提高交叉口安全性提供参考.【期刊名称】《现代交通技术》【年(卷),期】2014(011)004【总页数】3页(P68-70)【关键词】交叉口;视距模型;视距三角形;评价方法【作者】任俊伟;吴晶晶【作者单位】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17;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1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91.31平面交叉口是道路行车相交的地方,虽然道路交叉口在空间上只占整个道路网很小的比例,但其具有行车复杂,交通冲突点多,车辆与行人之间相互干扰多等特征,因此道路交叉口是整个道路的关键部分[1]。

在世界各国的交通事故中,相当大比例的交通事故是发生在道路的交叉口,因此改善道路交叉口处的视距,建立合理的视距模型,提出视距模型的计算方法,给出交叉口处停车视距的建议值,并完善交叉口处的视距三角形,确定合理的视距三角形尺寸,并对存在视距障碍的交叉口提出改善措施,提高交叉口的安全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阐述了二维视距模型的计算方法,给出了视距三角形尺寸的确定方法,并根据不同类型交叉口的特征,提出了视距安全评价方法。

同时针对泰州具体交叉口展开调查,利用视距三角形对其展开评价,根据对交叉口视距的评价结果,对视距不足的交叉口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障交叉口处的视距以提高交叉口的安全性。

根据汽车行驶规律可知汽车在道路上行驶时停车过程大体可以如图1所示[2]。

根据图1可建立相应的停车视距模型,在视距模型中, S1为反应距离,是指驾驶员从发现障碍物到采取停车措施这一段时间内汽车所行驶的距离。

第7章_平面交叉口管理

第7章_平面交叉口管理

2、识别距离
识别距离:驾驶员应在交叉口之前的一定 距离能识别交叉口的存在及交通信号和交 通标志,这一距离称为识别距离。 (1)、无信号控制的交叉口 可采用停车视距 (2)、有信号控制的交叉口
二、交叉口的转弯设计
1、转弯曲线设计中所采用的设计车型及行驶速 度 设计车型:以16m总长的鞍式列车
左转弯曲线:采用5~15km/h的行驶速度;
纵向标线设置——车行道宽度渐变段标线
纵向标线设置——车种专用车道线
专用车道线由黄色虚线和白色文字组成,实线 长400cm,间隔400cm。线宽20~25cm。 文字字高250cm,宽100cm。
纵向标线设置——接近障碍物标线
纵向标线设置——禁止变换车道线
纵向标线设置——禁止路边停放车辆线
纵向标线设置——禁止路边停放车辆线
指示标志设计
指示车辆行驶方向的标志
靠路侧行驶的标志-设置在车辆需靠
左侧或右侧行驶的入口处
单行路标志
指示标志设计
专用道标志
设置在专用道的起点位置及各交叉口的出口位置
车道行驶方向标志
指示标志设计
人行横道标志
允许调头标志
车道变化标志
指路标志设计
指路标志设计
交叉口预告
距交叉口前300~500m
十字交叉口
3) 两相交公路的交通量虽未达到上述程度, 但由于有相当数量的行人和非机动车穿 越交叉而引起交通延误,甚至阻塞以及 交通事故时,应设置信号。 4) 环形交叉的某些入口因交通量大而会出 现过多的交通延误时,应设置信号。
交叉口的类型及其适用范围
平面交叉按其构造组成分为渠化交叉和非 渠化交叉 。 渠化交通:在行车道上划线,或用绿带和 交通岛来分隔车流,使各种不同类型和不同 速度的车辆沿规定的方向互不干扰地行驶。

交叉口停车视距计算公式

交叉口停车视距计算公式

交叉口停车视距计算公式
1.首先需要确定车辆的速度,一般为60公里/小时。

2. 然后需要确定车辆的制动能力,即车辆可以在多长的距离内停下来。

一般情况下,车辆的制动能力为4.5米/秒。

3. 接下来需要确定交叉口的安全要求,一般为3秒。

4. 最后根据上述数据,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出交叉口停车视距:
交叉口停车视距 = 车辆速度×安全要求 + 车辆制动距离
其中,车辆制动距离的计算公式为:
车辆制动距离 = (车辆速度× 10) ÷ (2 ×制动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公式只适用于标准道路条件下的交叉口。

在实际使用中,还需要考虑路况、天气等因素,以确保车辆的安全行驶。

-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加铺转角式交叉口转角半径 为了保证各种右转车辆能以一定速度顺利转弯, 为了保证各种右转车辆能以一定速度顺利转弯 , 交叉口转 角处的缘石或行车道边缘应做成圆曲线或多心复曲线。 角处的缘石或行车道边缘应做成圆曲线或多心复曲线。 加铺转角边缘的圆曲线半径: 加铺转角边缘的圆曲线半径:
第五节 交叉口的拓宽设计
第七节 交叉口的立面设计
一、交叉口立面设计的要求和原则 1.相同等级道路相交时,一般维持各自的纵坡不变,而改变纵 相同等级道路相交时, 相同等级道路相交时 一般维持各自的纵坡不变, 坡较小的道路的横坡度。 坡较小的道路的横坡度。 2.主要道路与次要道路相交时,主要道路的纵、横断面均维持 主要道路与次要道路相交时,主要道路的纵、 主要道路与次要道路相交时 不变, 而将次要道路双坡横断面, 不变 , 而将次要道路双坡横断面 , 逐渐过渡到与主要道路纵坡 相一致的单坡横断面,以保证主要道路的交通便利。 相一致的单坡横断面,以保证主要道路的交通便利。 3.设计时至少应有一条道路的纵坡方向背离交叉口。 设计时至少应有一条道路的纵坡方向背离交叉口。 设计时至少应有一条道路的纵坡方向背离交叉口 4.交叉口范围布置雨水口时,一条道路的雨水不应流过交叉口 交叉口范围布置雨水口时, 交叉口范围布置雨水口时 的人行横道, 或流入另一条道路,也不能使交叉口内产生积水。 的人行横道 , 或流入另一条道路 , 也不能使交叉口内产生积水 。 5.交叉口范围内横坡要平缓些,一般不大于路段横坡,以利于 交叉口范围内横坡要平缓些,一般不大于路段横坡, 交叉口范围内横坡要平缓些 行车。纵坡度宜不大于2%,困难情况下应不大于3%。 行车。纵坡度宜不大于 ,困难情况下应不大于 。 6.交叉口立面设计标高应与周围建筑物的地坪标高协调一致。 交叉口立面设计标高应与周围建筑物的地坪标高协调一致。 交叉口立面设计标高应与周围建筑物的地坪标高协调一致
Rd =
n(l + B p ) 2π
B − 2
( m)
式中: 相交道路的平均路宽( ) 式中:Bp——相交道路的平均路宽(m) 。 相交道路的平均路宽
二、环道的宽度
环道上的车道布置: 环道上的车道布置: (1)靠近中心岛的一条车道作绕行之用, )靠近中心岛的一条车道作绕行之用, (2)最靠外侧的一条车道供右转弯之用, )最靠外侧的一条车道供右转弯之用, (3)中间一至二条车道为交织之用 ) 环道上一般设计三到四条车道为宜。如交织段长度较长时, 环道上一般设计三到四条车道为宜。如交织段长度较长时, 环道车道数可布置四条;若相交道路的车行道较窄, 环道车道数可布置四条;若相交道路的车行道较窄,也可 设二条车道。 设二条车道。 每条车道宽3.50~3.75m, ~ 每条车道宽 ,
第四节 交叉口的视距与圆曲线半径
一、交叉口的视距 (一)视距三角形 为了保证交叉口上行车安全, 为了保证交叉口上行车安全,驾驶员在进入交叉口前的一段 距离内,应能看到相交道路上的行车情况, 距离内,应能看到相交道路上的行车情况,以便能及时采取措 施顺利驶过或安全停车。这段必要的距离应该大于或等于停车 施顺利驶过或安全停车。 视距S 视距 T。 视距三角形: 视距三角形:由相交道路上的停车视距所构成的三角形称为视 距三角形。 距三角形。 在其范围内不能有任何阻挡驾驶员视线的障碍物 。
第六节 环形交叉口设计
一、中心岛的形状和半径
第六节 环形交叉口设计
一、中心岛的形状和半径 (一)中心岛的形状 一般多用圆形, 一般多用圆形,有时也用圆角方形和菱形 主次道路相交时宜采用椭圆形 交角不等的畸形交叉可采用复合曲线形。 交角不等的畸形交叉可采用复合曲线形。 (二)中心岛的半径 1.按计算行车速度的要求计算: .按计算行车速度的要求计算:
三、交织角 交织角:是进环车辆轨迹与出环车辆轨迹的平均相交角度。 交织角:是进环车辆轨迹与出环车辆轨迹的平均相交角度。 它以距右转机动车道的外缘1.5m和中心岛边缘 和中心岛边缘1.5m的两条 它以距右转机动车道的外缘 和中心岛边缘 的两条 切线交角来表示的。 切线交角来表示的。 交织角越小,行车就越安全。交织角以控制在20~ ° 交织角越小,行车就越安全。交织角以控制在 ~30°之间 为宜。 为宜。
2.按交织段长度的要求计算半径R: .按交织段长度的要求计算半径 : 交织:就是两条车流汇合交换位置后又分离的过程。 交织:就是两条车流汇合交换位置后又分离的过程。 交织长度:进环和出环的两辆车辆,在环道行驶时相互交织, 交织长度:进环和出环的两辆车辆,在环道行驶时相互交织, 交换一次车道位置所行驶的距离,称为交织长度。 交换一次车道位置所行驶的距离,称为交织长度。 交织段长度所要求的中心岛半径R 交织段长度所要求的中心岛半径 d,近似地按交织段长度所 围成的圆周大小来推导
二、交叉口立面设计的基本类型
凸形地形
凹形地形
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线地形
二、交叉口立面设计的基本类型
谷线地形
斜坡地形
马鞍形地形
三、交叉口立面设计的方法 设计方法:方格网法、设计等高线法及方格网设计等高线法。 设计方法:方格网法、设计等高线法及方格网设计等高线法。 1.路段设计等高线的计算和画法 路段设计等高线的计算和画法
第四节 交叉口的视距与圆曲线半径
一、交叉口的视距 (一)视距三角形 为了保证交叉口上行车安全, 为了保证交叉口上行车安全,驾驶员在进入交叉口前的一段 距离内,应能看到相交道路上的行车情况, 距离内,应能看到相交道路上的行车情况,以便能及时采取措 施顺利驶过或安全停车。这段必要的距离应该大于或等于停车 施顺利驶过或安全停车。 视距S 视距 T。 视距三角形: 视距三角形:由相交道路上的停车视距所构成的三角形称为视 距三角形。 距三角形。 在其范围内不能有任何阻挡驾驶员视线的障碍物 。
二、交叉口的圆曲线半径
交叉口的圆曲线半径: 交叉口的圆曲线半径: 交叉范围相交道路的圆曲线半径 分道转弯式圆曲线半径 加铺转角式圆曲线半径 (一)相交道路的最小圆曲线半径 R =
V2 127( µ ± ih )
在交叉口范围内,主要道路的设计速度V仍采用路段规定值 仍采用路段规定值, 在交叉口范围内,主要道路的设计速度V仍采用路段规定值, 次要道路可取路段的0.7倍 横向力系数µ可按不同计算行车速 次要道路可取路段的 倍;横向力系数 可按不同计算行车速 度在0.15~0.20之间选用;超高横坡 h,以不大于 为宜,最 之间选用; 为宜, 度在 ~ 之间选用 超高横坡i 以不大于2%为宜 设计速度 大不应超过6%。 大不应超过 。
(二)左转车道设置方法 2. 窄型中间带 : 当设有较窄中间带 ( 宽度小于 ) 时 , 利 . 窄型中间带:当设有较窄中间带( 宽度小于5m) 用中间带后宽度不够,可将道口单向或双向车道线向外侧偏移, 用中间带后宽度不够,可将道口单向或双向车道线向外侧偏移, 增加不足部分宽度。 增加不足部分宽度。
V2 b R= − 127( µ ± ib ) 2
( m)
式中: 紧靠中心岛的车道宽度( ) 式中:b——紧靠中心岛的车道宽度(m); 紧靠中心岛的车道宽度 ib——环道横坡度(%),一般采用 环道横坡度( ) 一般采用1.5%; 环道横坡度 ;
2.按交织段长度的要求计算半径R: .按交织段长度的要求计算半径 : 交织:就是两条车流汇合交换位置后又分离的过程。 交织:就是两条车流汇合交换位置后又分离的过程。 交织长度:进环和出环的两辆车辆,在环道行驶时相互交织, 交织长度:进环和出环的两辆车辆,在环道行驶时相互交织, 交换一次车道位置所行驶的距离,称为交织长度。 交换一次车道位置所行驶的距离,称为交织长度。
V V2 SS = t+ 3 .6 26a
3.停车标志控制的交叉口 . 对停车标志控制的交叉口,一般为主要道路与次要道路交叉, 对停车标志控制的交叉口,一般为主要道路与次要道路交叉, 主次关系明确,而且对标志的识别要比对信号容易,因此, 主次关系明确 , 而且对标志的识别要比对信号容易 , 因此 , 可采用式( 计算。 可采用式(8-10)及识别时间为 计算。 )及识别时间为2s计算
(二)分道转弯式交叉口最小圆曲线半径 当右转弯车辆比较多时, 当右转弯车辆比较多时, 为保证右转车辆能以规定速度分道 行驶,应对最小转弯半径加以限制。 行驶 ,应对最小转弯半径加以限制。 在右转车辆计算行车速 度已确定的条件下, 度已确定的条件下,取µ=0.16~0.20,最小圆曲线半径的一般 ~ , 值采用i 计算, 计算。 值采用 h=2%计算,极限值用 h=6%计算。 计算 极限值用i 计算
二、设置方法 (一)右转车道设置方法 在进口道的右侧或同时在出口道的右侧拓宽右转车道。 在进口道的右侧或同时在出口道的右侧拓宽右转车道。
二、设置方法 (一)右转车道设置方法 在进口道的右侧或同时在出口道的右侧拓宽右转车道。 在进口道的右侧或同时在出口道的右侧拓宽右转车道。 (二)左转车道设置方法 左转车道是在进口道左侧扩宽出的车道。 左转车道是在进口道左侧扩宽出的车道。 1.宽型中间带:当没有较宽中间带(一般不小于 )时 , . 宽型中间带:当没有较宽中间带(一般不小于5m) 将道口一定长度的中间带压缩宽度,由此增辟出左转车道。 将道口一定长度的中间带压缩宽度,由此增辟出左转车道。
定义: 在交叉口内增加左、 右转车道, 定义 : 在交叉口内增加左 、 右转车道 , 以提高交叉口的通 行能力的设计方法。 行能力的设计方法。 一、设置条件 1.平面交叉符合下列条件时应设右转车道: .平面交叉符合下列条件时应设右转车道: (1)平面交叉角小于 °,且右转车较多时; )平面交叉角小于60° 且右转车较多时; (2)右转交通量大,且为主要交通方向时; )右转交通量大,且为主要交通方向时; (3)右转车辆所需车速较高时; )右转车辆所需车速较高时; (4)有特殊需要时。 )有特殊需要时。 2.平面交叉除下列条件外应设左转车道: .平面交叉除下列条件外应设左转车道: (1)不允许左转弯时; )不允许左转弯时; (2)道路交通量很小,通行能力有富裕时; )道路交通量很小,通行能力有富裕时; (3)相交道路设计速度为40km/h以下,设计小时交通量 ) 相交道路设计速度为 以下, 以下 小于200辆时; 辆时; 小于 辆时 ( 4)无对向直行交通,且进口道车道数较路段多一条时。 ) 无对向直行交通,且进口道车道数较路段多一条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