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永明体与齐梁陈诗坛
永明体与齐梁诗坛.
六、其它永明体诗人的创作:
1、王融诗歌的主要特点是构思含蓄而有韵致,写景 细腻而清新自然,语言华美而平易流畅,在某种程度 上表现出与谢朓相近似的风格。 2、何逊的诗,善于用平易晓畅的语言写景抒情,辞 意隽美,意境清幽,在风格上与谢朓比较接近。而其 中表现最多、写得最好的,是那些酬答、伤别之作。 3、与何逊齐名的陈代诗人阴铿,诗作内容亦较狭窄, 多表现离愁别绪和羁旅思乡之情;然其诗风清丽,以 写景见长,尤善于描写江上景色,如画般地展现了长 江中下游一带的风物。将如此清新如画的境界与浓郁 的离愁别绪或羁旅思乡之情相交融,更是阴铿诗的佳 处。
四、沈约的诗歌创作:
1、在永明体产生的过程中,沈约所起的作用是 不可忽视的。《南史· 沈约传》载沈约撰《四声 谱》,“以为在昔词人,累千载而不悟”,然 而关于“此秘未睹”之说,陆厥与沈约曾有过 争论,后来钟嵘对此也有过异议,其实问题的 关键即在于是否将声律的知识自觉地运用到实 际创作之中。 2、在永明体的诗人之中,沈约在当时甚有名望, 诗歌成就也较为突出。钟嵘《诗品》以“长于 清怨”概括沈约诗歌的风格。这种特征主要表 现在他的山水诗和离别哀伤诗之中。
梁 武 帝 萧 衍 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昭明太子读书台
二、宫体诗的内容:
就其内容而言,主要是以宫廷生活 为描写对象,具体的题材不外乎咏物与 描写女性。可以说,他们对女性的审美 观照,同对器物的审美观照的心理是一 样的。因而在情调上伤于轻艳,风格上 比较柔靡缓弱。在描写女性的诗歌当中, 绝大部分是将目光停留在女性的生活圈 内,包括她们的容貌、体态、服饰及器 物等方面。
二、永明体诗歌产生的过程: 1、对偶的诗句,《诗经》中已有,魏晋以来渐渐增多;宋 齐之际,诗人更着意追求,形成了“俪采百字之偶”(刘 勰《文心雕龙· 明诗》)的风气。 2、发现四声,并将它运用到诗歌创作之中而成为一种人为 规定的声韵,这就是永明体产生的过程。 3、四声得以在这个时期发现,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传统音 韵学的自然发展、诗赋创作中声调音韵运用的经验积累等, 均对四声的发明有促进的作用。而更为重要的原因,则是 与当时佛经翻译中考文审音的工作有着直接的关系。 4、齐梁之时,沈约、谢朓、王融等人都是永明体新诗的积 极参与者。 5、在南朝作家中,如范云、江淹、何逊、吴均、阴铿等人, 都深受“永明体”的影响,而其中诗歌成就较为突出的, 则是梁朝的何逊和陈朝的阴铿。
第三编第六章永明体与齐梁诗坛
第三编第六章永明体与齐梁诗坛●提要中国古代诗歌有一个由自然声律到自觉施之于诗歌创作的发展演变过程。
永明体是中国古典诗歌在完善艺术形式美进程中的一大步.齐梁以后诗人创作主体的新格局:形成以皇家为中心的诗人集团及群体风貌.民间情歌从市井进入宫廷的产品:宫体诗.南朝诗歌更偏重于艺术形式和艺术技巧的创新,为后世积累了经验,为唐诗的完善奠定了基础。
第一节沈约、谢脁与永明体一、永明体的兴起1.名词解释古体诗新体诗永明体四声八病2.齐梁声律论产生的原因(1)“不备管弦”、独立发展的五言诗对声律的要求已成必然之势;(2)佛教的传入、佛经的翻译促进了了音韵学的发生发展;(3)四声的发现为声律论的出现提供了前提;(4)沈约等人的贡献:将四声的区辨同传统的诗赋音韵知识相结合,研究诗句中声、韵、调的配合,并规定了一套五言诗应避免的声律上的毛病.声律论应运而生。
3.永明体之得失失:对声律的要求过于苛细得:使诗人具有了掌握和运用声律的自觉意识,它对于增加诗歌艺术的美感、增强诗歌的艺术效果,具有积极的意义,为后来的格律诗的成熟奠定了基础.二、沈约的诗歌1.风格特点:长于清怨2.诗歌类别山水诗离别诗三、永明体代表诗人谢脁的诗歌齐梁时期最杰出的诗人。
1.生平简历2.在文学史上的贡献和地位(1)对山水诗的发展和对新诗体的探索发展:变客观描摹为情景交融探索:“圆美流转”的审美追求、声调与语言的运用富有特色(清新晓畅而又富于思致,音调铿锵而又富于变化)、善于熔裁警句。
(2)地位和影响当时享有盛名;对唐代诗人有深刻影响。
四、王融的诗歌构思含蓄而有韵致,写景细腻而清新自然,语言华美而平易流畅。
风格与谢脁近似。
五、何逊的诗创作:善于用平易晓畅的语言写景抒情,辞意隽美,意境清幽。
风格比较接近谢脁。
贡献:在诗歌艺术形式和技巧等方面进行有益探索,进一步发展了永明体,为律诗走向成熟做出了贡献;在状物抒情、意境创造及艺术风格等方面独树一帜。
六、阴铿的诗歌诗风清丽,以写景见长,尤善于写江上景色。
第六章 永明体与齐梁诗坛
三、 “篇末多踬” 最后六句抒情,直陈其意,不象写景那 样凝练、形象,给人“篇末多踬”的感 觉。且结尾太消沉,似乎与前面壮丽开 阔的写景有点不相称。
四、不很成熟的山水诗 诗歌前半写景,后半抒情,名句在一 篇之中的程式,说明山水诗还不是很 成熟。
4、受永明体影响的南朝诗人 吴均:以边塞和赠答最为有名。 何逊:体物写景造微入妙,如“夜雨滴 空阶,晓灯暗离室” ,“游鱼乱水叶, 轻燕逐风花”。 阴铿:也以写景见长
诗歌缺点是:稍嫌细密,且“善自发端, 而篇末多踬”(《诗品》)。代表作是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一、背景和大意 写于离京赴宣城太守任途中。 三山在京城建康附近。诗歌写诗人登 上三山遥望京城和大江美景时引起的 思乡之情。
二、写景十分成功 “白日”两句远望,写京城辉煌壮丽的 气象。 “余霞”两句是名句,李白:“解道澄 江静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比喻 “喧鸟”两句细笔点染,鸟的喧闹衬江 面的宁静,繁花与落霞争艳。
所谓宫体诗,就是描写宫廷生活,尤 其以描写女性为主要内容,重声律对 偶,词采华艳的诗歌。 主要作家有梁武帝萧衍、简文帝萧纲、 元帝萧绎,以及庾肩吾、庾信、徐陵、 徐摛和陈后主等。
参考书:
1、阎采平《齐梁诗歌研究》(北京大 学出版社1994年10月版) 2、汪春泓《论佛教与梁代宫体诗的产 生》(《文学评论》1991年第5期)。
2、以皇室为中心的文学集团 南齐竟陵王萧子良文学集团,有所谓 “竟陵八友”之称; 梁代萧衍、萧统文学集团,编撰有 《文选》三十卷,最早的一部诗文总 集,收录上起周秦下迄梁代的一百三 十余位作家近八百篇作品; 萧纲文学集团,大力创作宫体生活闲适, 社会风气奢靡。文学思想的主潮是重娱 乐、尚轻艳。 宫体诗之称始于梁简文帝萧纲 。《梁 书· 简文帝本纪》:“余七岁有诗癖,长 而不倦。然伤于轻艳,时号曰‘宫 体’。”
6第六章 南朝齐梁陈文学PPT课件
谢脁
内容
• 其一,颂德。 • 其二,咏物,言志或玄思。 • 其三,艳情。 • 其四,思乡。 • *谢朓的诗歌集中南朝士大夫文人的生活情趣:既有忧生之念,又
有羁怨乡思,还有玄学之趣……而这些感情,总是和自然景色的 欣赏交织在一起的。其描写的自然景色,更多地是在官衙之中、 道路之上、集会之时、分手之刻、酬和之际,即目随处地写当时 所见之景。也就是说,谢朓对于自然景色的欣赏,是同他的官吏 生活密切融为一体的。就是说,他的诗歌的中心内容上宦情和对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灞埃望长安,河阳视京县。 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 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 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
二 宫体诗
(一)概念
• 宫体诗是永明体的发展,大约形成于梁 代大同,代表人物有萧纲、萧绎、徐摛、 徐陵、庾肩吾、庾信等,他们常常使用 细密新巧的手法来描写典型的宫廷生活, 词采靡丽,声韵拘束。
(三)艺术
1.七言歌行体开始流行;五言诗艺术上的 发展。
2.声韵上,宫体更加注意讲究对仗与、平 仄。
3.风格上,轻浮綺靡与浑厚精致。
萧绎·晚景游后园诗
高轩聊骋望, 焕景入川梁。 波横山度影, 雨罢叶生光。 日移花色异, 风散水纹长。
萧纲·被幽述志诗
恍忽烟霞散,飕飀松柏阴。 幽山白杨古,野路黄尘深。 终无千月命,安用九丹金。 阙里长芜没,苍天空照心。
第六章 南朝齐梁陈文学
第一节 永明体
(一)定义
南朝齐永明(齐武帝萧赜年号,483-493)年 间出现的一种新诗体,亦称“新体诗” 。 以 强调声韵格律、讲究四声、避免八病为其主要 特征 。篇幅短小;骈偶对仗;流转圆美。它对 “近体诗”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
第六章 永明体与齐梁诗坛
(三)"永明体"诗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永明体"
在"永明体"以前,诗坛上流行的是"古体诗 古体诗", 古体诗 亦称"古诗","古风",每篇句数不拘,有四言, 五言,六言,七言,杂言诸体,不求对仗,平仄和 用韵也比较自由. 唐代以后,形成了律诗和绝句,称为"近体 唐代以后 近体 诗",亦称"今体诗".这是同"古体诗"相对而 言的,句数,字数和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的规定. 而这"近体诗"的雏形,就是"新体诗 新体诗",即"永 新体诗 明体"诗. "永明体"的出现,标志着古体诗已暂告一段落, 预示着"近体诗"的即将出现.因此,即使后人对 "永明体"诗提出了这样那样的批评,"永明体" 诗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还是应该予以肯定,并给予 恰当的评价的.
5,吴均 其诗较有古气,颇具特色. 6,阴铿 阴铿 与何逊齐名,诗歌内容也较狭窄,多表现离愁别 绪和羁旅思乡之情;然其诗风清丽自然,境界开阔. 如《江津送刘广禄不及》,《晚出新亭》等. 阴铿的诗善于锻炼字句,对仗工整,讲究声律, 很多作品都可视为唐代五律 唐代五律的滥觞. 唐代五律 除了以上之外,范云,丘迟 范云, 范云 丘迟等人也都写过不少好 诗,诗风也近于谢,沈.竟陵八友之一,后成了梁 朝开国皇帝的萧衍 萧衍也写过一些清丽可读的诗歌,但 萧衍 不赞成"四声八病"之说.
三,诗人集团的三个中心
至齐,梁之世,以皇室成员为中心的文学集团对 文学尤其是诗歌发展的影响更深刻. 1,南齐竟陵王萧子良文学集团 竟陵王萧子良,礼才好士,倾意宾客,故一时天 下文士,纷纷归附其鸡笼山西邸,形成彬彬之盛的 局面.其中文学成就较为突出,在当时名声最高的 无疑是 "竟陵八友 竟陵八友". 竟陵八友 竟陵八友: 竟陵八友:萧衍,沈约,谢朓,王融,萧琛,范 云,任昉,陆倕
永明体与齐梁诗坛PPT课件
13
人人去
(三)梁简文帝萧纲文学集团
面面年 不桃今
➢ 代表作家:徐摛、徐陵、庾知何肩吾花相 、日此 庾
信(“徐庾体”)等
处映门 去,红。中,
➢ 大力创作宫体诗
➢ 徐陵编集《玉台新咏》,收集汉以来 的宫帏诗歌
14
夫婿恒纱。
簟 文 生
相玉
梦笑开琶。
攀 钩 落
娇绮
北 窗 聊 就
咏 内 人
伴 腕 靥 障枕 昼
1
桃人人去
• 是齐武帝永明年间形成的新诗体花依 ,面不又面桃叫年今新 体或新变体,其特点是注重声律旧笑 和知何对花相偶日此, 要求严格遵守“四声八病”之说春 作处诗映,门代 表人物有沈约、谢朓、王融等。风。 去,红。中,
• 永明体增强诗歌的艺术效果,是由古诗到 律诗的过渡形态,为唐代格律诗的出现及 繁荣奠定基础,是中国诗歌史上一次划时 代的革命。
• 大谢情景两分,小谢融情于景处去,;映红。
• 大谢写景刻板,小谢善于剪裁;
• 大谢富艳典重,小谢清新流丽。
12
人人去
(一)南齐竟陵王萧子良文学集团
面 不
面 桃
年 今
知花日
➢ 代表作家:“竟陵八友”
何相此 处映门
(二)梁武帝萧衍、昭明太子萧统文去,学红。集中团,
➢ 萧统主持编撰的《文选》(或称《昭 明文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文学总 集
, , , ,, 眠
莫 香 眠 插南
误 汗 鬟 捩檐 萧
是 浸 压 举日 纲
倡 红 落 琵未
家
花
斜
15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第六章 永明体与齐梁诗坛
3、作品讲解
• 《拟咏怀》(其七) • 榆关断音信,汉使绝经过。胡笳落泪曲,羌笛断肠歌。
纤腰减束素,别泪损横波。恨心终不歇,红颜无复多。枯 木期填海,青山望断河。
• 本诗写于诗人长期羁留北国,到老不得南归的痛苦和思 念故国的幽怨情思。它是假借一位流落在北国的汉族女子 思念故国的幽怨表现出来的。
•
玉关道路远,金陵信使疏。
•
独下千行泪,开君万里书。
•
2、成就与贡献
• 由南入北的经历,使庾信的艺术造诣达到“穷南北之胜”的高 度,体现了南北文风合流的趋势,为唐代新的诗风的形成做了必要 的准备。
• 杜甫《戏为六绝句》:“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 • 《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四八称赞庾信北迁以后的作品:“华实
• 全诗形象鲜明,声调和谐,意境高远,语简情真,感 人肺腑。是庾信合南北诗风的成功之作。
唐诗的繁荣,有重要的影响。其清因而获得了后世诗人的广泛赞誉。
作品讲解
•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
这是一首刻画春江日暮旖旎风光、体现清新秀美风格的著名写
景抒情诗。写诗人晚登三山,回望京都看到美好山水、触发思乡恋
土的思想感情。是“小谢”山水诗中的名篇,也是“永明体”的成
第六章 永明体与齐梁诗坛
第一节: 声律理论的兴起和永明体的产生
• 一、永明体的概念
•
随着声律理论的兴起,在南朝齐永明年间,出现了一种新
诗体,其主要特征是讲究声律和对偶。它是从古体诗向近体诗的
一种过渡。“永明体”的代表作家有沈约、谢眺和王融等。
二、“永明体”的产生原因
• “永明体”的出现,与声律理论的兴起有直接关系。 • 周颙 《四声切韵》 • 沈约《四声谱》
第六章 永明体与齐梁诗坛(课件)
(3)诗歌风格
钟嵘以“长于清怨” 钟嵘以“长于清怨”概括沈 约诗歌的风格。 约诗歌的风格。一方面是指 其作品具有清新之气, 其作品具有清新之气,另一 方面又往往透露出一种感伤 哀怨的情调。 哀怨的情调。这种特征主要 表现在他的山水诗和离别哀 伤诗之中。由于他注、 伤诗之中。由于他注、重格 律,所以逐渐走向近体,由 所以逐渐走向近体, 于他强调为“三易” 于他强调为“三易”,诗风 以自然工丽为主。 以自然工丽为主。
“八病”:文人沈约根据四声和双声叠韵来 八病” 研究诗句中声、韵、调的配合,指出必须 避免出现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 小韵、旁纽、正纽八种弊病称为“八病”。 小韵、旁纽、正纽八种弊病称为“八病” “四声八病”用于永明体诗歌的创作中, 四声八病” 对于增加诗歌艺术形式的美感,增强诗歌 的艺术效果,是有积极意义的,声律与对 偶的融合,形成了具有格律的新体诗。这 是古体诗向格律诗演变的一次关键性的转 折,为后来唐代律诗的成熟奠定了基础。 但要求过分苛刻,也带来了一定的弊病。
第一节
沈约、谢朓与永明体 沈约、
(一)永明体 永明新诗体的产生。 1、永明新诗体的产生。 永明体:永明体又称新体诗, 永明体:永明体又称新体诗,是齐梁时出现的讲 究声律与对偶,不同于古体诗的一种诗体。 究声律与对偶,不同于古体诗的一种诗体。齐、 陈三代是新体诗形成和发展的时期。 梁、陈三代是新体诗形成和发展的时期。因为这 种新体诗最初形成于南朝齐永明间,世呼为“ 种新体诗最初形成于南朝齐永明间,世呼为“永 明体” 这一时期诗歌的主要发展倾向, 明体”。这一时期诗歌的主要发展倾向,是在诗 歌形式上的探索。 歌形式上的探索。最大的诗人聚集之地是竞陵王 萧子良的西邸,核心成员是萧衍、沈约、 萧子良的西邸,核心成员是萧衍、沈约、谢眺等 竟陵八友” 在这个诗歌创作中心, “竟陵八友”。在这个诗歌创作中心,诗人们讲 求声律,提出了“四声” 八病”的声律说, 求声律,提出了“四声”、“八病”的声律说, 诗文声律日益严格,声韵讲求日益精密, 诗文声律日益严格,声韵讲求日益精密,使诗歌 形式出现了新面貌。 形式出现了新面貌。
中国古代文学第六章_永明体与齐梁诗坛_第一节
五、永明体的兴起与四声的发现
永明体的兴起与对声律的追求有关。即所 谓 “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 悉异”(沈约《宋书· 谢灵运》),或 “五字之中,音韵悉异,两句之内,角徵 不同”(《南史· 陆厥传》) 它主要的创造者为沈约、谢朓、王融、周 颙等诗人。 “竟陵八友”
四声的发现
永明体
齐梁陈三代是新体诗形成和发展的时期。所 谓新体诗,是与古体诗相对而言,其主要特征是 讲究声律和对偶。因为这种新体诗最初形成于南 朝齐永明年间,故又称“永明体”,其代表诗人 是谢朓。 永明体的产生,标志着中国古典诗歌的一大 进步,为当时的诗坛注入了新的气息,树立了新 的美学风范;他们所积累的丰富的艺术经验,也 为后来律诗的成熟及唐诗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大小谢的不同点
谢灵运(大谢)山水诗:细致,清新。山 水景物客观描摹。生硬晦涩,平板情景割 裂。有佳句而无佳篇。 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 (刘勰《文心雕龙· 明诗》 谢朓(小谢) 山水诗歌: 清新流丽,圆 美流转 。山水景物抒发感情,情景交融。 摆脱玄言。
大、小谢不同风格及形成原因:
谢脁的诗歌创作
谢脁是永明体的代表诗人,不仅在“竟陵八友”中最为 突出,而且也是齐梁时期最为杰出的诗人。由于沉浮于 政治旋涡之中,目睹仕途的险恶和现实的黑暗,因此常 常在诗中表现仕宦的忧惧和人生的苦闷。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是谢朓一首著名的写景抒情诗。 齐明帝建武二年(495)春,诗人出任宣城太守,离 京赋任之际写下了此诗。诗人在春日的傍晚登上三山还 望京邑建业,满目的秀色美景,触发了诗人的去国思乡 之情。结构谨严,条理清楚。明媚秀丽的景物与诗人思 乡的情思自然融合,显得深婉含蓄,具有很强的艺术感 染力。
第六七章___永明体与齐梁诗坛(改2) - 副本
第三节 从市井到宫廷
‚宫体‛之称,始于梁简文帝之时,内容主要是以宫廷生活为 描写对象,具体的题材不外乎咏物与描写女性。对女性的审
美观照,同对器物的审美观照的心理是一样的。绝大部分是
将目光停留在女性的生活圈内,包括她们的容貌、体态、服 饰及器物等方面。
情调伤于轻艳,风格比较柔靡缓弱。内容特点:贫乏单调,毫
后主宫廷文人中,江总最为著名。 在江总的现存作品中,七言歌行有近二十首,其中 《宛转歌》达三十八句,是南朝七言歌行中最长的一首, 《陈书》本传称江总“于五言、七言尤善”。史书中专门提 及某人善为七言诗的,江总是第一个。从内容来说,多艳情 之作,其中亦有佳作,如《闺怨篇》: 寂寂青楼大道边,纷纷白雪绮窗前。池上鸳鸯不独自, 帐中苏合还空然。屏风有意障明月,灯火无情照独眠。辽西 水冻春应少,蓟北鸿来路几千。愿君关山及早度,念妾桃李 片时妍。 江总的五言诗中,也有一些佳作。《于长安归还扬州 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2.谢 朓
(一)谢朓的生平个性
(二)谢朓的山水诗
(三)谢朓的地位和影响
(一)谢朓的生平个性
谢朓(464—499)字玄晖,陈郡阳夏
(今河南太康附近)人。他与同族前辈谢灵 运均擅长山水诗,所以后人有“大小谢”的
并称。
谢朓于永明初出仕,先在京城任职,出入竟
陵王萧子良的藩邸,为“竟陵八友”之一。 后在荆州任随王萧子隆幕僚。永明十一年, 谢朓因遭受谗言被召回京师。其后,他的官 职不断提高,从宣城太守做到尚书吏部郎, 处境却逐渐困顿。
(2)入主东宫为太子时期
《隋书· 经籍志四》:‚梁简文之在东宫,亦好篇什,清 辞巧制,止乎衽席之间;雕琢蔓藻,思极闺闱之内。后生好 事,递相放习,朝野纷纷,号为‘宫体’。‛ 《梁书· 庾肩吾传》:‚齐永明中,文士王融、谢、沈 约文章始用四声,以为新变,至是转拘声韵,弥尚丽靡,复 逾往时。‛
08 魏晋南北朝 第六章 永明体
《慈姥矶》
暮烟起遥岸 , 斜日照安流。一同心赏夕 , 暂解 去乡忧。野岸平沙合,连山远雾浮。客悲不自已, 江 上望归舟。 Nhomakorabea 五、何逊
何逊的诗歌在艺术形式和技巧等方面的有益探 索 , 不仅进一步发展了“永明体” , 为律诗走向成 熟作出了贡献 , 而且在状物抒情、意境创造以及艺 术风格等方面的成就与特点 , 也使得他在齐梁之际 成为独树一帜的优秀诗人。
2. 梁代萧衍、萧统文学集团
以萧统为中心的文学集团 , 在诗歌创作方面的活动不及当 时其他文学集团繁荣 , 成就也 不高 ; 而在学术方面的活动较 多 , 且成就突出。尤其是《文 选》三十卷的编纂 , 对文学创 作的影响相当深远。萧统等人 所提出的“丽而不浮 , 典而不 野 , 文质彬彬” 等文学主张 , 在当时也有积极的意义。
《晚出新亭》
大江一浩荡 , 离悲足几重 ? 潮落犹如盖 , 云昏 不作峰。远戍唯闻鼓,寒山但见松。九十方称半, 归 途讵有踪?
六、总结
“永明体” 的产生, 标志着中国古典诗歌的一 大进步。经过许多诗人的不断探索 , 在诗的格律声 韵、对仗排偶、遣词用句, 以及构思、意境等方面, 都较古体诗更为工巧华美、严整精练。 由于过分追求形式的华美 , 再加上声病的限制, 未免产生“文贵形似” (刘勰《文心雕龙·物色》) 之偏和“文多拘忌, 伤其真美” (锺嵘《诗品序》) 之弊。不过毕竟为当时的诗坛注入了新的气息 , 树 立了新的美学风范; 他们所积累的丰富的艺术经验 , 也为后来律诗的成熟及唐诗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2. 梁代萧衍、萧统文学集团
萧统由于受到父风的影响和他自身的爱好 , 招 聚文学词章之士, 进行诗赋创作和学术研讨, 便成 为他东宫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围绕在萧统身边活 动的文士, 的确有彬彬之盛的局面。然而绝大多数 文士所参与的只是学术方面的活动 , 在文学创作尤 其是诗歌创作方面能崭露头角的 , 只有刘孝绰和王 筠。
永明体与齐梁诗坛概述.
第三节
新体诗来描写宫廷生活的诗歌,题 材不外乎描写女性和咏物。其突出 的艺术特征是:讲究声律、对偶;
辞藻华艳,风格轻靡柔弱。但在诗
的艺术技巧、形式、格律等方面也 有一定的贡献,其影响一直持续到 初唐。主要作家有梁简文帝萧纲、 庾肩吾、庾信、徐摛、徐陵等。
二、宫体诗的特点:
第一,声韵、格律,在永明
第二节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齐梁诗人集团
三大文学集团:南齐竟陵王萧子良
文学集团,梁代萧衍、萧统文学集 团,萧纲文学集团。
《梁书· 武帝本纪》:‚竟陵王
子良开西邸,招文学,高祖 (萧衍)与沈约、谢朓、王融、 萧琛、范云、任昉、陆倕等并 游焉,号曰‘八友’。‛
从市井到宫廷 一、宫体诗:
指产生于梁陈时代的宫廷、以永明
第一节
沈约、谢朓与永明体
一、永明体
即新体诗。
所谓新体诗是与古体诗相对而言的,
其主要特征是讲究声律和对偶,因其
产生于南朝齐永明(齐武帝萧赜年号,
483~493)年间而得名。代表作家 有沈约、谢朓、王融等。永明体标志 着我国诗歌从比较自由的古体诗向格 律严整的近体诗的转变,为后来唐代 律诗的成熟奠定了基础。
树‛著一‚辨‛字,使自然景物染上 了感情色彩,产生了耐人寻味的意趣。 只有亲身生活体验,才能刻画出如此 形象鲜明、情趣盎然的境界。
王夫之:‚‘天际识归舟,云间辨
江树’,隐然一含情凝眺之人呼之 欲出。从此写景,乃为活景。故人 胸中无丘壑,眼底无性情,虽读尽 天下书,不能道一句。‛
与谢灵运一样,也存在‚有句无篇‛
这明媚秀丽的景物又与诗人思乡的
情思自然融合,显得深婉含蓄,具 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永明体与齐梁诗坛
或拟作新声歌曲的习惯。
南朝民歌便从市井进入了宫廷,形成“宫体诗”。
第二节 齐梁诗人集团及宫体诗
三、宫体诗——南朝民歌从市井进入宫廷
宫体诗概念:
“宫体”之称,始于梁简文帝之时。就其内容
而言,主要是以宫廷生活为描写对象,具体的题材
不外乎咏物与描写女性。他们对女性的审美观照,
同对器物的审美观照的心理是一样的。因而在情调
三、宫体诗——南朝民歌从市井进入宫廷
鉴赏:
萧纲《咏内人昼眠》(P61)
北窗聊就枕,南檐日未斜。攀钩落绮障,插捩
举琵琶。梦笑开娇靥,眠鬓压落花。簟文生玉
腕,香汗浸红纱。夫婿恒相伴,莫误是倡家。
第二节 齐梁诗人集团及宫体诗
《梁书·庾肩吾传》云:“齐永明中,文士王 融、谢朓、沈约文章始用四声,以爲新变,至 是转拘声韵,弥尚丽靡,复逾于往时。”
他为“小谢”。
第一节 沈约、谢朓与永明体
二、沈约、谢朓的诗歌创作
2.谢朓
谢眺最突出的贡献是对山水诗的发展和对新诗 体的探索,体现在:
①在山水诗方面,他继承了谢灵运山水诗细致、
清新的特点,通过山水景物的描写来抒发情感意趣,
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地步;
第一节 沈约、谢朓与永明体
二、沈约、谢朓的诗歌创作
【备注:齐高帝萧道成→齐武帝萧赜→梁武帝萧衍 (立太子萧统)→梁简文帝萧纲→梁元帝萧绎】
第二节 齐梁诗人集团及宫体诗 三、宫体诗——南朝民歌从市井进入宫廷
形成原因:
①南朝皇室皆行伍出生,来自社会下层,入主皇 宫后,过着奢糜宫廷生活的同时留恋、学习市井之风。
②南朝乐府机构曾采集大量民歌配乐演唱,满足 统治者纵情声色的需要。统治者及宫廷文人也有润色
1.沈约
第六章 永明体与齐梁
宫体诗出现的原因
第一是与诗人求新求变的意识有关。宫体是永明新变后的 又一次新变,是在永明体的基础上进一步求新。此外,萧纲在 《与湘东王(萧绎)书》中曾有“比见京师文体,懦钝殊常, 竟学浮疏,争为阐缓”的慨叹。 第二是与帝王的提倡有关。梁陈两代的帝王组织与倡导, 以及他们的诗歌创作趣味,都对宫体诗的风靡盛行有着巨大的 影响。 第三是民歌的影响。南朝的乐府民歌几乎全是男女言情之 作,南朝文士多喜拟作乐府,而以梁武帝萧衍及简文帝萧纲父 子拟作的乐府诗数量更多,宫体诗中描写艳情内容的诗歌与他
三、谢朓的山水诗
(一)生平简介: (464-499)字玄晖,陈郡阳夏(河南太康)人,齐代 杰出诗人,“竟陵八友”之一。因与同族前辈谢灵运均擅 长山水诗,并有“大小谢”之称。 曾任宣城太守、尚书吏部郎等职。后因被始安王萧遥 光诬陷下狱致死,仅36岁。有《谢宣城集》。 谢朓最突出的贡献是对山水诗的发展和对新诗体的探 索。他通过山水景物的描写来抒发情感意趣,达到了情景
第六章 永明体与齐梁诗坛
第一节 沈约、谢朓与永明体
第二节 齐梁诗人集团
第三节 从市井到宫廷
第一节 沈约、谢朓与永明体
一、永明体的兴起
齐梁陈三代是新体诗形成和发展的时期。新体 诗主要特征是讲究声律和对偶。因为这种新体诗最初 形成于南朝齐永明间,故又称“永明体”。其代表诗 人有沈约、谢朓等。永明体对声律的苛细要求,无疑 会给诗歌创作带来一些弊病,而文学史的发展证明, 四声的发现和永明体的产生,使诗人具有了掌握和运 用声律的自觉意识,它对增加诗歌艺术形式的美感、 增强诗歌的艺术效果,是有积极意义的。
丸”。他的诗情思明净潇散,意象清新明丽,语言明白流畅, 声韵流丽和谐。李白评价他的诗是“清发”。 2.谢脁感情单纯明朗而外露,所以可以感受其诗中一种纯 净如竹露如风荷如月色如流泉般的情思流溢。即使写离忧哀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ale Waihona Puke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 —《暂使下郡夜发新林至 京邑赠西府同僚》 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 —《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 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 —《宣城郡内登望》
13
谢脁曾说:“好诗圆美流转如弹丸” (《南史〃王昙首传》附《王筠传》)谢 脁诗歌清新流利的风格,流畅和谐的声律, 以及秀美隽永的语言,体现了他“圆美流 转”的诗美追求。
16
四、其他永明体及深受永明体影响的诗人 1、王融 王融(467-493),字元长,琅琊临 沂(今属山东)人。 王融是积极参与和创制永明体的重要 诗人。其诗的主要特点是构思含蓄而有韵 致,写景细腻而清丽自然,语言华美而平 易流畅,诗风与谢脁相近。如《临高台》、 《巫山高》等。
17
2、何逊 何逊(?—约518),字仲言,东海 郯(今山东省郯城县)人。 何逊是梁朝深受永明体影响的诗人,其 诗善用平易晓畅的语言写景抒情,辞意隽美, 意境清幽,风格接近谢脁。其中酬答、伤别 之作写得较好。如《相送》《临行与故游夜 别》等。 何逊诗注重审音炼字、工偶精对,进一 步发展了“永明体”,他的不少诗篇已初具 唐代律诗的规模。如《慈姥矶》等。
6
“四声八病”之说对诗歌的音律要求虽 然失之繁琐,又有一定的缺陷,很难严格 遵循,但四声的发现和永明体的产生,使 诗人具有了掌握和运用声律的自觉意识, 对于诗歌艺术形式的发展进步,具有重要 的意义。后来唐代格律诗的成熟,正是以 此为基础的。
7
二、沈约 沈约(441-513),字休文,吴兴武 康(今属浙江德清)人,历仕宋、齐、梁 三朝。 沈约是齐及梁初文坛领袖,他在诗歌 理论的贡献是积极倡导声律说,对一代诗 风和诗歌形式的发展有深刻的影响。
19
第二节 齐梁诗人集团
一、家族文学集团向皇室文学集团的转变 在东晋门阀政治中,也形成了诸多以家 族为中心的文学集团。如最为显赫的王、谢 家族的文学大家,一直延续到齐、梁时代。 进入南朝,门阀政治向皇权政治回归。 在文学上,以门阀家族为中心的文学集团, 也逐步向以宫廷和诸王为中心的文学集团转 变。
2
的特点是讲究声律、对偶和辞采。代表作 家沈约、谢脁。 2、永明体在诗歌史上的意义 永明体是由比较自由的古体诗向讲究 格律的近体诗的过渡,为唐代律诗的最后 定型奠定了基础。
3
3、永明体的形成 诗句对偶,古已有之,魏晋以后逐渐 增多,进入南朝,诗人更是着意追求。 我国古代诗歌最初与音乐密切结合, 诗歌的声律由语言的自然音律和音乐的乐 律结合而成。汉代文人五言诗脱离音乐之 后,在较长时期中诗歌讲究的依然是自然 音律。直到齐梁声律理论的提出,才人为 地总结规范了一套五言诗的声律规律,这 是诗歌声韵理论和实践的一次质的飞跃。
25
宫体诗得名于梁简文帝萧纲。《梁 书〃简文帝本纪》说: (简文帝)雅好题诗,其序云:“余七 岁有诗癖,长而不倦。”然伤于轻艳,当 时号曰“宫体”。 宫体诗的形成和创作风气又与萧纲周 围的文人密切相关,其中徐摛、徐陵父子、 庾肩吾、庾信父子是最重要的代表。
26
宫体诗创作的高峰期是萧纲入主东宫, 即位之后,到梁元帝萧绎期间。侯景乱后 一度沉寂,到陈后主陈叔宝时再次兴起。 其尾声波及隋及初唐。
27
三、宫体诗的特点 1、内容以宫廷生活为描写对象,具体 题材不外乎咏物和描写女性。 2、情调上伤于轻艳,风格上柔靡缓弱。 3、艺术上描写细腻,注重词藻、对偶 和声律。
28
咏内人昼眠
萧纲
北窗聊就枕,南檐日未斜。攀钩落绮 障,插捩举琵琶。梦笑开娇靥,眠鬟压落 花。簟文生玉腕,香汗浸红纱。夫婿恒相 伴,莫误是倡家。
11
2、对新体诗的探索 在诗歌形式上,谢脁是永明体的积极实 践者。 ① 谢脁将讲究平、上、去、入四声的 永明声律自觉地运用到诗歌创作之中,因而 他的诗歌音韵流畅和谐,读来琅琅上口,铿 锵悦耳。 ② 和谢灵运一样,谢脁也善于锤炼诗 句。他的笔下有许多对仗工整,和谐流畅, 清新隽永的警句和写景名句。如:
20
刘宋时期的一些皇帝和诸王,已喜欢招 集文人宴集赋诗。其中临川王刘义庆所主 持的文学集团最具规模。 齐梁时期,以皇室成员为中心的文学 集团对文学尤其是对诗歌的影响更为深刻。 其中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是以皇室为中 心的三大文学集团。 陈代亦有以陈后主为中心的宫廷文人 集团。
21
二、齐梁三大皇室中心文学集团 1、南齐竟陵王萧子良文学集团 南齐竟陵王萧子良(460-494),礼 才好士,“竟陵八友”以及诸多文士聚其 门下,形成彬彬之盛的创作局面。 这个文学集团的诗人在创制永明体, 推动新诗风发展有重要贡献。 这个文学集团诗歌创作的一个重要的方 式是同题共咏、集体赋诗。
第六章 永明体与齐梁陈诗坛
梁代诗坛“永明体”的产生,以及沈 约、谢脁等人的创作,为律诗的形成奠定 了基础。齐梁以后,形成了几个以皇室为 中心的诗人集团。梁陈时期,宫廷诗人大 力创作宫体诗,在艺术上更注重对形式技 巧的追求。
1
第一节 沈约、谢脁和永明体
一、永明体及其在诗歌史上的意义 1、什么是永明体 永明体是南朝齐武帝永明(483-494) 年间形成的一种新诗体,亦称“新体诗”。 永明年间,沈约等人将音韵学的成果运用 到五言诗的创作之中,提出“四声八病” 之说,并着意追求前代诗歌中已有的对偶 美,形成了永明体新体诗。永明体
8
沈约诗歌的内容多抒发个人情愫和朋友 之情,以及写景、咏物、应诏、应制之作。 “长于清怨”是其诗的风格特点。诗体长 于五言。 如《别范安成》、《悼亡》、《登玄畅 楼》等。沈约有《怀旧诗》九首,怀念当 时文坛亡友,如《伤谢脁》《伤王融》等。
9
三、谢脁 (一)生平 谢脁(464-499),字玄晖,陈郡阳 夏(今河南太康)人,生于建康(今南 京)。与谢灵运同宗,世称“小谢”。十 九岁起在萧齐诸王府中供职。建武二年 (495)出为宣城太守。两年后,返京任中 书郎、尚书吏部郎,其间曾出为东海太守。 永元元年(499)因卷入宫廷政治斗争下狱 而死。
18
3、阴铿 阴铿(生卒年不详),字子坚,武威 姑臧(今甘肃武威)人。 阴铿是梁、陈时诗人,与何逊齐名。 诗歌内容多表现离愁别绪和羁旅思乡之情, 诗风清丽,以写景见长,并能将清新的景 物与浓郁的情思相交融。如《江津送刘光 禄不及》、《晚出新亭》等。 阴铿的诗善于锻炼字句,对仗工整, 讲究声律,很多作品可以视为唐代五律的 滥觞。
10
(二)谢脁诗歌的特点 1、对山水诗的发展 谢脁是继谢灵运之后又一位大力创作山 水诗的诗人。他继承了谢灵运山水诗细致、 清新的特点,又不同于谢灵运那样对山水景 物进行客观的描摹,而是通过山水景物的描 写来抒发情感意趣,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地步, 从而避免了大谢诗歌的情景割裂之弊,同时 还摆脱了玄言的成分,形成了一种清新流丽 的风格。如《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之宣 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等。
4
齐梁声律论的形成,有前代音韵学的研 究基础,有诗歌创作经验的积累,也与佛 教传入后佛经翻译中的考文审音和佛经的 唱诵有很大的关系。
5
齐梁声律论以四声的发现为前提。永明 年间,周颙在前人音韵学的基础上,发现 了汉字的平、上、去、入四声,著《四声 切韵》,沈约著《四声谱》。沈约等人将 四声的研究和传统的诗歌音韵知识相结合, 来规范五言诗的创作,要求做到“一简之 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 (沈约《宋书〃谢灵运传》),沈约又提 出了五言诗应避免的八种声律上的毛病, 即后人所说的“八病”之说。
22
2、梁武帝萧衍和昭明太子萧统文学集团 梁武帝萧衍重视文士,鼓励创作,其身 边文士的活动主要是宴集赋诗,品评文艺。 昭明太子萧统及其周围的文人,更多进 行的是学术方面的活动,且成就突出。尤其 是《文选》一书的编篡,对文学批评和创作 的影响相当深远。 3、梁简文帝萧纲文学集团 这个文学集团最突出的特征是创作宫 体诗。
14
3、清新含蓄的五言小诗 谢脁还有一些富有南朝民歌风味的五言 四句小诗,如《玉阶怨》、《王孙游》等。 这类诗歌,语言清新,音调和谐,情致含 蓄。对五言绝句的形成和发展有一定影响。
15
谢脁是永明体的代表作家和成就最高的 作家,不仅在当时就享有盛名,而且对唐 代诗歌有深刻的影响,李白、杜甫都对其 有高度的评价。
23
第三节 梁陈宫体诗
一、什么是宫体诗 宫体是南朝梁、陈时期盛行的一种诗 歌。宫体诗以描写宫廷生活、宫中女色和 咏物为主要内容,风格轻艳柔靡,描写细 腻,注重声律、对偶和辞藻。宫体诗的得 名和大力提倡者是梁简文帝萧纲,代表作 家萧纲、萧绎、陈叔宝等。宫体诗风一直 延及到初唐。
24
二、从市井到宫延—宫体诗的形成 南朝市井民歌以男女恋情为主,其中多 有侧艳之词。 南朝乐府机关将其采入宫中配乐演唱, 以满足统治者的声色之娱,南朝民歌因此由 市井进入宫廷。 以皇室为中心的宫廷文人对其进行润色、 修改、拟作并进一步地创作发展,形成宫体 诗。到梁陈之际,宫体诗的创作便达到了高 潮。
29
四、宫体诗对诗歌艺术的贡献 宫体诗是梁陈皇室和文人追求声色、 消遣娱乐的产物,虽然思想格调不高,但 在诗歌艺术上仍有它的贡献。 1、它对宫中女色的生活和形体美作了 细致而集中的表现,拓展了诗歌的审美对 象和表现领域。 2、发展了南朝民歌的艺术形式,并继 永明体之后,推进了诗歌格律化的进程。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