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生物 遗传规律专题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 第19讲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课件 新人教版
____成__对_____
_____成__单_____
体细胞中 成对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 一对同源染色体,一条来
来源
方
自__父__方__,一条来自_母__方__
_非__同__源__染__色__体__在__减__数__第____ 形成配子时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_一__次__分__裂__后__期__自__由__组__合____
C.作为遗传物质的DNA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绕形成的
D.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
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
1234
答案
2.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假说—演绎法和类比推理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
方法,人类在探索基因神秘踪迹的历程中,进行了如下研究:
①1866年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了生物的性状由遗传因子(基因)控制
②1903年萨顿研究蝗虫的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③1910年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找到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他们在研究的过程中所使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依次为( C ) A.①假说—演绎法 ②假说—演绎法 ③类比推理
答案
诊断与思考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配子中只含一个基因( × ) 对于二倍体生物来说,配子中只含成对基因中的一个
(2)在形成配子时,并非所有非等位基因都发生自由组合( √ )
(3)萨顿利用假说—演绎法,推测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 ) 类比推理
解析答案
2.假说—演绎法与类比推理有怎样的区别? 提示 假说—演绎法是建立在假说基础之上的推理,并通过验证得出结论, 如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而类比推理是借助已知的事实及事物间的联系推理 得出假说。 3.若控制某一性状的基因在X、Y染色体上有等位基因,则显性雄性个体的 基因型有几种?写出其基因型(用A、a表示)。 提示 3种。XAYa、XAYA、XaYA。
_____成__单_____
体细胞中 成对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 一对同源染色体,一条来
来源
方
自__父__方__,一条来自_母__方__
_非__同__源__染__色__体__在__减__数__第____ 形成配子时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_一__次__分__裂__后__期__自__由__组__合____
C.作为遗传物质的DNA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绕形成的
D.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
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
1234
答案
2.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假说—演绎法和类比推理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
方法,人类在探索基因神秘踪迹的历程中,进行了如下研究:
①1866年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了生物的性状由遗传因子(基因)控制
②1903年萨顿研究蝗虫的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③1910年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找到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他们在研究的过程中所使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依次为( C ) A.①假说—演绎法 ②假说—演绎法 ③类比推理
答案
诊断与思考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配子中只含一个基因( × ) 对于二倍体生物来说,配子中只含成对基因中的一个
(2)在形成配子时,并非所有非等位基因都发生自由组合( √ )
(3)萨顿利用假说—演绎法,推测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 ) 类比推理
解析答案
2.假说—演绎法与类比推理有怎样的区别? 提示 假说—演绎法是建立在假说基础之上的推理,并通过验证得出结论, 如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而类比推理是借助已知的事实及事物间的联系推理 得出假说。 3.若控制某一性状的基因在X、Y染色体上有等位基因,则显性雄性个体的 基因型有几种?写出其基因型(用A、a表示)。 提示 3种。XAYa、XAYA、XaYA。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七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人类遗传病课件新人教版
-14-
解析:由题干信息可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用 A/a 表示,则Ⅱ-2、Ⅱ-3、Ⅱ-4、Ⅱ-5 都为 Aa,而Ⅰ-2 和Ⅰ-4 可能 是纯合也可能是杂合,A 错误;当Ⅱ-1 为纯合子,Ⅲ-2 为 1/2Aa, 当Ⅲ-1 为纯合子,Ⅳ-1 为 1/4Aa,当Ⅲ-4 为纯合子,Ⅳ-2 为 2/3×1/2=1/3Aa,Ⅳ-1 与Ⅳ-2 婚配子代为 1/4×1/3×1/4=1/48, B 正确;Ⅱ-3、Ⅱ-4 为 Aa,所以Ⅲ-3 为 2/3Aa,1/3AA,C 错误; 若Ⅳ的两个个体都是杂合子,则子代患病的概率是 1/4,与题 意 1/48 不符,D 错误。 答案:B
-5-
A.AABBDD×aaBBdd,或 AAbbDD×aabbdd B.aaBBDD×aabbdd,或 AAbbDD×aaBBDD C.aabbDD×aabbdd,或 AAbbDD×aabbdd D.AAbbDD×aaBBdd,或 AABBDD×aabbdd
-6-
解析:A 项中 AABBDD×aaBBdd→F1:AaBBDd,或 AAbbDD×aabbdd→F1:AabbDd,F1 产生的雌雄配子各有 4 种,A 项错误。B 项中 aaBBDD×aabbdd→F1:aaBbDd,或 AAbbDD×aaBBDD→F1:AaBbDD,F1 产生的雌雄配子各有 4 种,B 项错误。C 项中 aabbDD×aabbdd→F1:aabbDd,F1 产生的雌雄配子各有 2 种;AAbbDD×aabbdd→F1:AabbDd, F1 产生的雌雄配子各有 4 种,C 项错误。D 项中 AAbbDD× aaBBdd→F1:AaBbDd,或 AABBDD×aabbdd→F1:AaBbDd, F1 产生的雌雄配子各有 8 种,D 项正确。 答案:D
2020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7章遗传的基本规律课件_1
( 3 )教材实验中用到“假说—演绎” 的实验有“一对相对性状的
杂交实验“,”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以及”摩尔根的果蝇杂交
实验“。
课件在线
11
4.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和适用范围
(1)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 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 等位基因 会 随 同源染色体 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 配子遗传给后代,如图所示:
(2)适用范围
①真核生物有性生殖的细胞核遗传
②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课件在线
12
例 [经典高考题]若用玉米为实验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 下列因素对得出正确实验结论影响最小的是( )
A.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 B.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否易于区分 C.所选相对性状是否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D.是否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
第7章 遗传的基本规律
考点17 基因的分离定律 考点18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考点19 伴性遗传 专题5 遗传基本规律的综合及遗传实验设计
课件在线
1
考点17 基因的分离定律
应试基础必备 高考考法突破
➢ 考法1 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 考法2 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判断 ➢ 考法3 与分离定律有关的计算
(1)正确选材—— 豌豆 ; (2)巧妙的研究思路:由 一对相对性状到多对相对性状 的研究 方法(由简到繁的研究方法); (3)科学地运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 (4)巧妙地运用 假说—演绎法 。
课件在线
9
2.遗传实验常用材料及特点
(1)豌豆:① 自花传粉,闭花受粉 ;② 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 ③ 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④ 性状能够稳定遗传给后代 。 (2)玉米:①雌雄同株且为单性花,便于人工授粉;②生长周期 短,繁殖速度快;③相对性状差别显著,易于区分观察;④产 生的后代数目多,统计更准确。 (3)果蝇:① 易于培养,繁殖快;② 染色体数目少且大 ; ③ 产生的后代多 ;④ 相对性状易于区分 。
2020年高考生物 遗传规律专题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
1:1
少:少
(2)遗传规律中“特殊现象”的拓展与归 纵观几年来纳全:国各省市高考试题,除了以上特殊现象外,还有 如:出现三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际考查两对、遗传中出现基因突 变、遗传中出现减数分裂异常等
例题(2008·山东·T26)番茄(2n=24)的正常植株(A)对矮生植 株(a)为显性,红果(B)对黄果(b)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 传。请回答:在♀AA×♂aa杂交种中,若A基因所在的同源染色体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不分离,产生的雌配子染色体数目为 13或 11 ,这种情况下杂交后代的株高表现型可是正常或矮生 。
;
结果预测:Ⅰ 如果F2中雌:雄=2:1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
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F2中雌:雄在1:1~2:1之间,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
致死突变;
Ⅲ 如果 F2中雌雄比例为1:1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
隐性致死突变。【探究致死情况,考查实验探究能力】
解题关键:看清致死类型
假设发生致死突变
假设没有发生致死突变
例题2:(2010·福建理综·T27)(4)桃树的蟠桃果形具有较高
的观赏性。已知现有蟠桃树种均为杂合子,欲探究蟠桃是否 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即HH个体无法存活),研究小组设计 了以下遗传实验,请补充有关内容。【 遗传探究 】
解题关键:看清致死类型
(2)遗传规律中“特殊现象”的拓展与归
④基因致死效纳应: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
第一:要理清基因之间的关系。 第二:注意特殊比例。
例题:某植物花的颜色由两对非等位 基因A(a)和B(b)调控。A基因控 制色素合成(A:出现色素,AA和Aa 的效应相同),B为修饰基因,淡化 颜色的深度(B:修饰效应出现,BB 和Bb的效应不同)。现有亲代P1 (aaBB、白色)和P2(AAbb、红色), 杂交实验如右图:写出各颜色的基因型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一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3基因在染色体上伴性遗传课件新人教版必修
(4)性别相当于一对相对性状,其传递遵循分离定律。
任务3 X、Y染色体同源区段的基因的遗传
如图为X、Y染色体的结构模式图,Ⅰ为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假设控制某
相对性状的基因A(a)位于X和Y染色体的Ⅰ片段(同源区段)上,那么雌性个体的基
、
、
因 型 种 类 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XA ×X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6)XA × Y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一、判一判
1.萨顿假说的内容为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即基因在
染色体上。( √ )
2.类比推理得出的结论并不具有逻辑的必然性,其正确与否,还需要观察和实
验的检验。 ( √ )
3.果蝇易饲养、繁殖快,常用它作为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 √ )
4.摩尔根等人把一个特定的基因与一条特定染色体(X)联系起来,证明了基因在
XwXw × XWY
↓
XWXw
XwY
红眼雌果蝇 白眼雄果蝇
白眼雌果蝇 红眼雄果蝇
XwXw × XWYW
↓
XWXw
XwYW
红眼雌果蝇 红眼雄果蝇
⑤得出结论:
控制果蝇的红眼、白眼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活,为什么?
提示:这些生物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虽然减少一半,但仍具有一整套非同源染
任务3 X、Y染色体同源区段的基因的遗传
如图为X、Y染色体的结构模式图,Ⅰ为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假设控制某
相对性状的基因A(a)位于X和Y染色体的Ⅰ片段(同源区段)上,那么雌性个体的基
、
、
因 型 种 类 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XA ×X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6)XA × Y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一、判一判
1.萨顿假说的内容为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即基因在
染色体上。( √ )
2.类比推理得出的结论并不具有逻辑的必然性,其正确与否,还需要观察和实
验的检验。 ( √ )
3.果蝇易饲养、繁殖快,常用它作为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 √ )
4.摩尔根等人把一个特定的基因与一条特定染色体(X)联系起来,证明了基因在
XwXw × XWY
↓
XWXw
XwY
红眼雌果蝇 白眼雄果蝇
白眼雌果蝇 红眼雄果蝇
XwXw × XWYW
↓
XWXw
XwYW
红眼雌果蝇 红眼雄果蝇
⑤得出结论:
控制果蝇的红眼、白眼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活,为什么?
提示:这些生物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虽然减少一半,但仍具有一整套非同源染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遗传规律复习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
(huángsè)圆粒 )
F2 Y_R_ Y_rr yyR_
yyrr
9 :3 :3 :1
第十二页,共28页。
归纳: 1.遗传(yíchuán)图解的写法; 2.孟德尔实验思维; 3.细胞学基础;
第十三页,共28页。
还有没有(méi yǒu)其它可能 的组合呢?
第十四页,共28页。
基因(jīyīn)分离定律的实质:
亲本基因型 AaBb×AaBb
AaBb×aabb或Aabb×aaBb AaBb×Aabb或AaBb×aaBb
②出现上述比例的条件是(至少写出二点) ___两__对_基__因_(_jī_yī_n_)自__由_组__合_;__各_种__雌_雄_配__子_结__合_机__会_均__等_;_。 (2)果蝇的灰身和黑身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位于(wèiyú) 常染色体上;红眼和白眼也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位于 (wèiyú)X染色体上。下表是杂交实验结果:
发生 决定 性状分离 表现型
决定
性状
控制 相对性状
控 制 控制
隐性性状
显性性状
第八页,共28页。
B.基本(jīběn)
观1点、:生物的性状(xìng遗zh传uà因ng子)是由 _2、__体__细__胞__中_决遗传定因的子是____成__对__存在
(3c、ún生zà物i)体的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
1.下列各项中不是配子的是 C
A.HR
B.YR
C.Dd
D.Ad
2.一基因型为AaBb的杂合公牛,体内100个精原细胞
经过减数分裂后
(1)理论上可产生含A的精子200 个
(2)产生含AB的精子 100 个
(3)产生含A且含X染色体的精子100 个
第5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人教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3)花粉鉴定法 待测个体减―数―分→裂花粉
结果分析若 若只 产产 生2生种1花 种粉花, 粉则 ,待 则测 待个 测体 个为 体杂 为合 纯子 合子 (4)单倍体育种法 待测个体→花粉→幼苗→秋水仙素处理获得植株
2.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假说—演绎”分析
高茎
相对
显 性
性状分离
因子
遗传
彼此分离 随机结合
1∶1
3.分离定律的实质 (1)细胞学基础(如下图所示)
(2)定律实质:等_位__基_因__随_同__源__染_色__体_的__分_开__而_分__离_____________。
(3)发生时间:减__数_第__一_次__分_裂__后_期______。
(2)本杂交实验中涉及两次套袋,第一次套袋应在[ ]之后,其 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次套袋应在[ ]人工授粉 后,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示杂交是以________(填“高茎”或“矮茎”)作母本,若 进行反交实验,则 F1 应表现为________(填“高茎”或“矮 茎”),应如何统计 F1 性状?能否通过直接统计图示豆荚中种 子获得数据?(可就子叶、胚乳、茎高矮、花色及花着生位置等 分别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说—演绎法推理过程(“四步”法)
考向 3 分离定律的实质与验证 5.(2019·云南姚安一中月考)孟德尔在对一对相对性状进行研 究的过程中,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下列有关基因分离定律 的几组比例,能直接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 A.F2 的表现型比例为 3∶1 B.F1 产生配子种类的比例为 1∶1 C.F2 基因型的比例为 1∶2∶1 D.测交后代的比例为 1∶1
2020版高考生物小册子第6单元孟德尔定律与伴性遗传课件新人教版
-9-
3.伴性遗传的发现和遗传特点 (1)萨顿假说运用了类比推理法;摩尔根的科学发现运用了假说— 演绎法;摩尔根的发现又为萨顿的假说提供了科学证据。 (2)伴性遗传有其特殊性 ①雌雄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不同,有同型和异型两种。 ②有些基因只存在于X或Z染色体上,Y或W染色体上无相应的等 位基因,从而存在像XbY或ZbW的单个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也能表 现。 ③Y或W染色体非同源区段上携带的基因,在X或Z染色体上无相 应的等位基因,只限于在相应性别的个体之间传递。 ④性状的遗传与性别相联系。在写表现型和统计后代比例时,一 定要与性别相联系。
-12-
1.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型不同,性状表现也不同。( × ) 2.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只能用于检测F1的基因型。( × ) 3.F2的3∶1性状分离比一定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 4.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 × ) 5.孟德尔研究豌豆花的构造,但无须考虑雌蕊、雄蕊的发育程度。 (× ) 6.孟德尔根据亲本中不同个体表现型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 (× ) 7.孟德尔利用了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特性。( √ ) 8.孟德尔依据减数分裂的相关原理进行“演绎推理”的过程。 (× )
-6-
1.与基因分离定律有关的易混点 (1)基因型为Aa的杂合子产生的雌配子(或雄配子)有2种,且 A∶a=1∶1,但雌雄配子的数量比不相等,一般来说,同一种生物产生 的雄配子数远远多于雌配子数。 (2)符合基因分离定律并不一定就会出现特定性状分离比 ①F2中3∶1的结果必须在统计大量子代后才能得到;子代数目较 少,不一定符合预期的分离比。 ②某些致死基因可能导致遗传分离比变化,如隐性致死、纯合致 死、显性致死等。
-5-
4.人类遗传病 (1)人类遗传病包括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 遗传病。 (2)单基因遗传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而不是受一个基因控制; 多基因遗传病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 (3)如何判断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是在常染色体上还是在X染色 体上? 隐性个体作母本,显性个体作父本,进行杂交。如果后代中雌性全 表现显性,雄性全表现隐性,则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否则,基因位于 常染色体上。 (4)人类基因组计划主要测定人类基因组中 DNA的序列,包括 22条常染色体、X染色体、Y染色体,共24条染色体。
(考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05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课件 新人教版
提出问题 →⑤作出假说→⑥演绎推理→⑦实验验证→ ⑧得出结论
4.理解遗传学基本概念 (1)交配类 ①杂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间互相交配。 ②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间互相交配。
③测交:杂种F1与⑨隐性纯合子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
型。
④正交和反父方。
B.孟德尔分离定律体现在杂合子体内 C.性染色体上不可能存在等位基因
D.外界环境的影响不可能影响表现型 解析 两纯合子杂交后代可能是纯合子也可能是杂合子, 故A错;性染色体上同源区段可能存在等位基因,C错;表 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故D错;杂合子中 一定含等位基因,所以B正确。
答案 B
4.下图是一个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家族系谱。(A和a是
一对等位基因)
(1)镰刀型细胞贫血症遗传方式为
。
(2)9号是杂合子的概率是
率是 。
;8号是杂合子的概
(3)7号和8号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是
。
解析 根据3、4和10号个体(无中生有,女病父正常)即可 判断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同时可判定3、4号基 因型都是Aa,则9号为AA或Aa,比例为1∶2;而11号为患
要联系子代,还要注意概率的求解范围——是在整个后
代中研究还是只在显性性状中研究。
〚考查角度1〛考查相关概率的计算 真题1(2013年重庆高考)某一单基因遗传病家庭,女儿
患病,其父母和弟弟的表现型均正常。 根据家族病史,该病的遗传方式是 因型是 ;母亲的基
(用A、a表示);若弟弟与人群中表现型 (假
(2)性状类
①性状:生物体所表现出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的总称 。 ②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③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纯种亲本杂交,F1表现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
,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试验步骤:选①择该果蝇与正常雌果蝇杂交,得F1 ;
类似的还有:3:6:7,1:4:6:4:1,11:2:2:1等加在一起为16的比例,同时还要注意有 “致死”等特殊情况发生。例如:6:3:2:1,4:2:2:1等比例
(2)遗传规律中“特殊现象”的拓展与归纳: 基因互作解题关键:
第一:要理清基因之间的关系。 第二:注意特殊比例。
例题:某植物花的颜色由两对非等位 基因A(a)和B(b)调控。A基因控 制色素合成(A:出现色素,AA和Aa 的效应相同),B为修饰基因,淡化 颜色的深度(B:修饰效应出现,BB 和Bb的效应不同)。现有亲代P1 (aaBB、白色)和P2(AAbb、红色), 杂交实验如右图:写出各颜色的基因型
例题2:(2010·福建理综·T27)(4)桃树的蟠桃果形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已知现有蟠桃树种 均为杂合子,欲探究蟠桃是否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即HH个体无法存活),研究小组设计 了以下遗传实验,请补充有关内容。【 遗传探究 】
解题关键:看清致死类型
④基因致死效应
(2)遗传规律中“特殊现象”的拓展与归纳:
解题关键:写出各种表现型的基因组成:由AAbb(红色)可知红色的基因:A—bb由3:6: 7可知,F1是AaBb,由此知道,粉色基因组成是A—Bb。再根据基因之间关系和3:6:7知道, 白色基因组成是aa— —和A—BB
(2)遗传规律中“特殊现象”的拓展与归纳: ②一因多效和多因一效 一因多效:一对基因影响多种性状的发育。 多因一效:一个性状的发育受许多不同基因影响的现象。例如:
解题要点:弄清不同基因的位置,是在不同的同源染色体上(自由组合)还是相同的同源 染色上(基因连锁)
(2)遗传规律中“特殊现象”的拓展与归纳: ③复等位基因
在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点上,存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等位基因例如:ABO血型
例题:(2009山东T7).人类常色体上β-珠蛋白基因(A´),既有显性突变(A ),又有隐性突
变(a),突变均可导致地中海贫血。一对皆患地中海盆血的夫妻生下了一个正常的孩子,这对夫
妻可能
A.都是纯合子(体)
B.都是杂合子(体)
C.都不携带显性突变基因
D.都携带隐性突变基因
复等位基因解题关键:不同基因之间的显隐性关系
(2)遗传规律中“特殊现象”的拓展与归纳:
④基因致死效应【注(2012安徽理综T4 ) (2012福建高考27) . (2011年江苏卷)32 (2010·山东理综 ·T27)(2010·福建理综·T 26)(2009·四川·T31)等都有涉及】
e.根据内外环境对致死效应的影响分:
条件致死
非条件致死
例如:温度敏感突变型分为条件致死(在较低温度下不出现致死效应在较高温度下出现致 死效应)和非条件致死的(在已知任何条件下都有致死效应)两类
④基因致死效应
(2)遗传规律中“特殊现象”的拓展与归纳:
例题1:((2012福建高考27) ) (4)实验得知,等位基因(A、a)与(D、d)位于同一 对常染色体上,基因型为AA或dd 的个体胚胎致死。两对等位基因功能互不影响,且在减数 分裂过程不发生交叉互换。这两对等位基因不遵循(遵循/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以基因型 如图2的裂翅果蝇为亲本,逐代自由交配,则后代中基因A的频率将不变(上升/下降/不变) 【 遗传推理】
2.剖析核心知识
例如1:基因遗传规律
(1)核基因遗传规律的比较来自基因分离定律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实验类型
一对相对性状杂交
两对及以上相对性状杂交
基因类型、位置
一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 两对及以上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及以上同源染色
色体上
体上
F1的配子种类 F2基因型的种类及比例
21
3种 1:2:1
22 或2n
a.按致死程度划分: b.按致死作用发生的阶段分: c.按致死基因所在的位置分:
完全致死:致死率达100%
不完全致死 配子致死 合子致死 胚胎致死 幼体致死
常染色体致死
性连锁致死
(2)遗传规律中“特殊现象”的拓展与归纳: ④基因致死效应
显性致死
d.按致死基因的显隐性分:
显性纯合致死 显性杂合致死
隐性致死:等位基因纯合致死
2020年高考生物 遗传规律 专题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
1.研究教材——体会教材编写的用心
启示:要重视实验,不但要重视考试说明要求的实验 ,还要重视教材涉及相关实验。
必修2教材涉及相关实验有: (1)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 (2)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 (3)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包括转化和侵染实验) (4)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 (5)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6)噬菌体侵染实验 (7)DNA双螺旋结构发现的相关实验等
32种或3n种 (1:2:1)2 (1:2:1)n
F2表现型的种类及比例
2种 3:1
22种或2n种 (3:1)2或(3:1)n
测交后代表现型的比例
1:1
1:1:1:1 或(1:1)n
实质
等位基因的相互分离
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① 基因互作 类型
显性上位 隐性上位 互补作用 重叠作用 累加作用 抑制作用
F1雌②蝇与正常雄蝇杂交
;
③
;
结果预测:Ⅰ 如统果计F2中雄蝇所占比例,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 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F2中雌:雄=2:1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
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
F2中雌:隐雄性在致1:死1突~变2:。1【之探间究致死情况,考查实验探究能力】
(2)遗传规律中“特殊现象”的拓展与归纳:
F2表型比率 12:3:1 (1/16、 3/16等) 9:3:4 (1/16、 9/16等) 9:7 ( 7/16、9/16等) 15:1 ( 1/16、 15/16等) 9:6:1 ( 1/16、 9/16等) 13:3 ( 3/16、 13/16等)
相当自由组合比率 (9+3):3:1 9:3:(3+1) 9:(3+3+1) (9+3+3):1 9:(3+3):1 (9+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