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食和月食教学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适合的,才是学生喜欢的
——日食和月食优质课教学反思
一、教材分析
“日食和月食”是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宇宙》的第4课。通过“地球的卫星——月球”、“月相变化”和“我们来造环形山”这三节内容,学生主要了解了人类认识月球的过程、探索月球的历史、月球的基本知识以及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而出现的月相周期变化等。“日食和月食”这一课就是在此前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认识月球在天空中自西向东地围绕地球公转,从而产生了地球上最常见的天文现象——日食和月食。
日食和月食,对学生来说是两个比较有趣的天文现象。教材把这两种现象作为学生学习的主题,不仅仅是因为这两种现象对学生有吸引力,还在于这两种现象都涉及了学生在本单元要建立起来的有关宇宙的基本概念:天体是运动着的,日食和月食都是因为地球、太阳、月球三者之间的相对运动形成的。这部分内容是学生认识天体运动的典型素材,也是本单元学习的基础。
“日食和月食”一课的知识目标是指导学生认识日食和月食的成因;过程和方法目标是要培养学生运用实验的方法认识事物以及空间想象能力,激发探索宇宙的兴趣;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是希望学生认真细致、相信科学不迷信。体验科学实验的严谨、客观和乐趣,意识到设计科学研究方案的重要性。
二、教程设计与完成情况
根据所教班的实际情况,学生基本习惯小组合作式学习,所以我设计本课的教程大致是:
课始,教师根据各种日食照片,激起学生兴趣,切入新课,引出问题:日全食、日偏食、日环食是怎么形成的?
第一步,经历猜测后用模拟实验验证,小组合作完成实验
第二步,通过日地月位置图讲解,视频演示等方法解决日食发生的原因。
第三步,用日食的相关知识推论月食的形成原因以及月食发生的时间。
第四步,教师小结,并简单评价。
完成情况:师导入(揭示课题)——学生猜测原因——小组模拟实验全食、偏食、环食——生思考月球为什么会挡住太阳这个问题——结合视频和图片讲解日食形成的原因——月食的形成及发生时间,一节课下来,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的比较好,对空间宇宙的兴趣也不同程度的被激发。
三、成功之处
(一)小组合作学习落实见效。日食和月食是相对比较抽象的知识点,对于空间感知比较差的学生,理解起来就会稍微困难些,对于模拟实验,有些都不知道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所以,我采取小组合作的模式,让优秀的学生带动其它成员,关注到每一个学生。
(二)真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面对一个基础相对薄弱的班级,如何落实知识点是我首要考虑的
问题。所以我开门见山,直接呈现日食图片引出课题,伴随着学生的“哇哇”生,我知道他们的兴趣已经被激发,然后直接经历猜测、模拟实验验证,得出知识点。从学生的反馈中,我知道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是比较好的。
(三)教师在教学的同时自我得到提高。
以前上公开课,总是把重点落实在求新求奇上,花了很多时间准备各种花里胡哨的引入和实验材料上,却忽略了一堂课真正的精髓还是在于思路和探究上,特别是我们学校的学生,基础知识和探究能力都比较薄弱,对于他们而言,落实知识点和简单的探究思维的渗入就已足够,太复杂的课堂安排,他们可能会接受不了。所以,这一次我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精简内容,学生学的明白,老师也教的比较顺畅,课堂的时间安排都比较合理。
四、不足之处
(一)语言表达不够简洁,板书设计还有待加强
课堂上重复的语言比较多,一个问题,看举手的同学不多,可能就会不自觉的重复,对于学生的回答,也会帮他们重复一遍,其实这些都是没必要的,以后需要改进。写板书时也太随便,美观性和知识性都要注意。
(二)对重难点的把握还有欠加强
这节课的重点应该是日食的形成原因,出于时间安排的考虑,我将日食过程的模拟实验略掉了,变成了单纯的讲解。如果学生能亲历这个模拟实验,对他们了解发生日食时日月地三者的位置关系是很重
要的。这样虽然会牺牲掉月食的内容讲解,但学生对日食的理解对更好,也更容易迁移学习月食的知识。
(三)视频资源的来源不丰富
这节课的内容是比较抽象的,即使用模拟实验,对部分接受能力教差的学生也是比较难理解的,如果能运用清晰的视频演示展示日地月三者的运动情况,学生掌握起来就会得心应手很多,而且学生对视频演示的兴趣度会更高。这一次虽然运用了视频,但清晰度不够,也比较简短,主要还是在于有限的时间内没有找到更好的资源。所以,平时应该多积累一些资源,做个有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