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和密度知识点

合集下载

质量与密度的知识点归纳

质量与密度的知识点归纳

质量与密度的知识点归纳一、质量。

1. 质量的定义。

-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

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例如,一块铁,把它做成各种形状,它的质量不变;水结成冰,状态改变了,但质量不变;把物体从地球拿到月球上,位置改变了,质量也不变。

2. 质量的单位。

- 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基本单位是千克(kg)。

常用单位还有吨(t)、克(g)、毫克(mg)。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为:1t = 1000kg,1kg = 1000g,1g = 1000mg。

3. 质量的测量。

- 工具:实验室常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生活中还有台秤、电子秤等测量质量的工具。

- 天平的使用。

- 使用前:- 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归零。

- 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 使用时:- 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 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二、密度。

1. 密度的定义。

- 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

2. 密度的公式及单位。

- 公式:ρ=(m)/(V)(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

- 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千克每立方米(kg/m^3),常用单位还有克每立方厘米(g/cm^3)。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为:1g/cm³ = 1000kg/m³。

3. 密度的测量。

- 固体密度的测量。

- 用天平测量固体的质量m。

- 用量筒测量固体的体积V(对于规则固体,可根据几何公式计算体积;对于不规则固体,可采用排水法测量体积,即先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体积V_1,再将固体浸没在水中,读出总体积V_2,则固体的体积V = V_2 - V_1)。

- 根据公式ρ=(m)/(V)计算固体的密度。

复习6 质量和密度知识点

复习6  质量和密度知识点

第 五 章 知 识 点一、质量和密度1.质量(m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质量的单位:千克(kg ),常用单位:吨(t )、克(g )、毫克(mg )。

一只鸡蛋约50g ,物理课本约200g ,一粒苹果约150g ,一只鸡约1-3kg ,一个成年人约60kg 。

1t =1000kg ,1kg =1000g ,1g =1000mg 。

2.天平的使用:①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放在横梁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天平放水平,游码左移零);②调节平衡螺母(指针左偏右调,右偏左调),使横梁平衡。

(再调螺母反指针)③把物体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增减砝码(从大到小加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移动游码相当于往右盘中加砝码)(左物右码),直到横梁恢复平衡;④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总质量加上游码左端对应的示数。

m物=m 砝+m 游⑤ 读数完毕,游码归零,砝码归盒。

见下图,先看清分度值0.1g ,则示数为0.7g 3.注意事项:(1)不能超过称量范围; (2)测量时不能再动平衡螺母!(3)用镊子夹取砝码。

有腐蚀性物品不能直接接触托盘。

5.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比值一般不同,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6.密度(ρ):物理学中某种物质质量和体积的比值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如右图示:ρA >ρB ) 公式: (m = ΡV , V= m /ρ ) 注意:单位统一(ρ—kg/m 3 , m —kg , V —m 3 ) 常用单位g/cm 3, g/cm 3单位大, 1g/cm 3=103 kg/m 3。

(考试中切记:固、液体kg/m 3前面都有103 )ρ水=1.0×103kg/m 3,其物理意义:1立方米水的质量为1.0×103kg 。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取决于物质的种类,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可用来鉴别物质),但状态、温度改变,密度也会改变。

(完整版)第五章《质量和密度》知识点

(完整版)第五章《质量和密度》知识点

《质量和密度》基础知识一、质量: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物体的质量不随其形状、状态和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2.单位:主单位是千克(kg),常用单位有克(g),毫克(mg),吨(t)1t=1000kg 1kg=1000g 1g=1000mg3.质量的测量:生活中用秤称物体的质量,实验室中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4.天平的使用:放平归零, 横梁平衡,左物右砝,恢复平衡。

(1)使用前要观察天平的称量和标尺上的分度值;(2)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拨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3)调节天平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这时横梁平衡;(4)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根据估测,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5)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对应的刻度值,即为物体的质量。

5.天平的使用注意事项:略二、密度:1.定义:某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比值定义法)2.公式:3.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m3,常用单位g/cm3。

换算关系:1g/cm3=103kg/m3。

4.理解密度:(1)密度是物质的一种性质,与物质的质量、体积、形状无关。

密度与物质的种类、压强、温度和状态有关。

(2)只能用来计算密度,但是密度ρ与m、V无关。

不能说ρ与m成正比。

(3)根据m=ρV,同一种物质的质量与它的体积成正比。

5.比较不同物质密度的方法:①相同的质量,比较体积;②相同的体积,比较质量。

三、密度的测量:(原理:)1.测量盐水的密度:①用天平称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②把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记下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③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下的盐水的质量m2;④求出盐水的的密度ρ=(m1-m2)/ V 。

2.测量小石块的密度:①用调好的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m;②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③用细线拴好石块,慢慢放入量筒中,直到石块全部被水浸没,记下石块和水的总体积V2;④求出石块的密度ρ=m/(V2-V1) 。

质量和密度总结知识点

质量和密度总结知识点

质量和密度总结知识点一、质量1.1 定义质量是物体所固有的一种属性,它决定了物体的惯性和重力作用,是衡量物体惯性和重力作用大小的物理量。

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kg)。

1.2 计算方法物体的质量可以通过称量来测量,使用天平对物体进行称量,就可以得到它的质量。

在工程上,常常使用天平、电子秤等仪器来测量物体的质量。

1.3 影响因素物体的质量受其物质组成和大小的影响。

不同物质的质量是不同的,同一物质的质量随着大小的变化而变化。

1.4 应用质量是衡量物体惯性和重力作用大小的物理量,在物理学、工程学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工程上,我们常常需要对物体的质量进行精确测量,以便进行工程设计和制造。

在物理学中,质量的概念是研究物体的运动和相互作用的基础。

二、密度2.1 定义密度是物体单位体积内的质量,它是描述物质紧密程度的物理量。

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千克/立方米(kg/m^3)。

2.2 计算方法物体的密度可以通过质量和体积来计算,密度=质量/体积。

常用的测量密度的方法有测量密度器和水银柱法等。

2.3 影响因素物质的密度受其物质组成和温度的影响。

不同物质的密度是不同的,同一物质的密度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2.4 应用密度是描述物质紧密程度的物理量,在工程、科学研究等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工程中,密度是制定材料选择和设计参数的重要依据。

在科学研究中,密度是分析物质特性和相互作用的重要指标。

三、质量和密度的关系3.1 关系质量和密度是物质的两个基本属性,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质量是物体所固有的一种属性,密度是描述物质紧密程度的物理量,质量和密度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公式密度=质量/体积来表示。

3.2 应用质量和密度的关系在工程和科学研究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在工程中,我们需要对材料的质量和密度进行准确的测量,以便进行材料选择和设计参数的制定。

在科学研究中,质量和密度的关系是分析物质特性和相互作用的重要依据。

[全]八年级物理《质量与密度》必考知识点总结

[全]八年级物理《质量与密度》必考知识点总结

[全]八年级物理《质量与密度》必考知识点总结质量与密度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它们都与物体实质性质有关,其在实际应用中有重要作用。

本文总结了八年级物理《质量与密度》的必考知识点。

一、质量的定义与称量1、质量的概念:质量是物质的客观存在形式,是物质及其在某一条件下所具有的结构性质、属性以及对外部特征、功能和质能的定义,是描述物体实质性质的量,通常用单位重量来表示,被确定的物体质量越大,其重量越大,反之越小。

2、质量的称量:一般来说,物体质量的称量有两种不同的方式,一是直接称量法,即用天平进行称量;二是绝对称量法,即知道实验中物体的体积、密度等参数后,根据公式计算其质量。

二、密度的概念1、密度的概念:密度是物质的性质,是物质在单位体积所含质量的大小,即在特定条件下,物质一立方厘米内所含质量的大小(用单位体积表示)。

一般认为,密度可以用数字(公斤每升)来表示。

2、密度计算:通常情况下,密度可以通过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来计算,公式为:密度=质量/体积,该公式假定物质为同一单位体积内的集合物,故可以简写为:ρ=m/v。

三、质量与密度的特性1、质量与密度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物体质量越大,其密度越大;反之,物体质量越小,其密度越小。

2、质量与密度的变化:一般来说,物体的质量和密度随着其体积发生变化而发生变化,体积变大时,质量和密度会变小,反之,体积变小时,质量和密度会变大。

四、应用1、爆炸及其影响:爆炸是因物体质量及其密度的变化而引起的现象,如火药的爆炸,物体先是膨胀状态,然后质量及其密度的迅速变小,形成爆炸能,造成巨大的破坏力。

总而言之,“质量”和“密度”是物理学中重要的概念,其定义、计算方式、特性、和应用都有着重要意义。

质量与密度是物质之间存在重要关系,通过它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物质的物理性质,分析和研究物质的变化,为实际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质量与密度物理知识点归纳

质量与密度物理知识点归纳

质量与密度物理知识点归纳质量与密度物理知识点一:质量1、质量的定义: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

2、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

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和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3、质量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

其它常用单位还有吨、克、毫克。

4、质量的测量:常用测质量的工具有杆秤、案秤、台秤、电子秤、天平等。

实验室常用托盘天平来测量质量。

5、托盘天平(1)原理:利用等臂杠杆的平衡条件制成的。

(2)调节: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零刻线处。

2: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有些天平,只在横梁右端有一只平衡螺母。

有些天平,在横左、右两端各有一只平衡螺母。

它们的使用方法是一样的。

当旋转平衡螺母使其向左移动时,相当于向左盘增加质量,或认为从右盘中减少质量。

当旋转平衡螺母使其向右移动时,情况正好相反。

(3)测量:将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4)读数: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5)天平的称量和感量。

称量表示天平所能测量的最大质量数。

感量表示天平所能测量的最小质量数。

称量和感量这两个数可以在天平的铭牌中查到。

有了这两个数据就可以知道这架天平的测量范围。

6、会估计生活中物体的质量质量与密度物理知识点二:密度1.密度的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是反映物质的一种固有性质的物理量,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这种性质表现为: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物质具有的质量不同;或者在质量相等的情况下,不同物质的体积不同。

2、定义式:P=M/V因为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某种物质的密度跟由这种物质构成的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均无关,所以上述公式是定义密度的公式,是测量密度大小的公式,而不是决定密度大小的公式。

3.单位:国际单位kg/m3;常用单位g/cm3.1g/cm3=1103 kg/m34.物质密度和外界条件的关系物体通常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即温度升高时,体积变大;温度降低时,体积变小。

质量与密度知识点总结

质量与密度知识点总结

质量与密度知识点总结一、引言质量和密度是物质的重要性质,它们在物理学和工程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

本文将对质量和密度的定义、计算方法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总结和阐述。

二、质量的定义与计算方法质量是物体所固有的一个属性,它是物体内部的微观粒子的总和。

质量的单位是千克(kg)。

质量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两种:1. 直接测量法:使用天平或称重器等设备,将物体放在上面,通过测量物体所受的重力来计算质量。

2. 间接测量法:通过测量物体的其他性质,如体积、密度等,再结合物质的密度来计算质量。

三、密度的定义与计算方法密度是物体单位体积内所含质量的多少,也可以理解为物体的“致密程度”。

密度的单位是千克每立方米(kg/m³)。

密度的计算方法为:密度 = 质量 / 体积四、质量和密度的关系1. 质量和体积是物体的两个基本属性,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在保持物质不变的情况下,质量和体积成正比。

即质量越大,体积也越大;质量越小,体积也越小。

2. 密度是质量和体积的比值,可以用来描述物体的致密程度。

密度越大,说明单位体积内的质量越大,物体越致密;密度越小,说明单位体积内的质量越小,物体越稀疏。

3. 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密度是不同的。

例如,水在常温下的密度为1000 kg/m³,而在冰点下的密度为917 kg/m³。

这是由于温度的变化引起了物质分子的排列方式发生变化,进而影响了物质的密度。

五、质量与密度的应用1. 在物理学中,质量是物体运动和力学性质的基本参量之一。

质量越大的物体,其惯性越大,所需的力越大才能改变其运动状态。

2. 在工程学中,密度是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参数之一。

例如,在建筑设计中,需要考虑材料的密度来确定建筑的结构和承重能力;在航空航天工程中,需要考虑材料的密度来确定飞机或航天器的载重能力和燃料消耗情况。

六、质量与密度的注意事项1. 质量和密度是物质的基本性质,可以通过实验测量或计算来得到。

质量与密度知识点

质量与密度知识点

质量与密度知识点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物理学的学习中,质量与密度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理解它们对于我们认识周围的物质世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咱们来聊聊质量。

质量是什么呢?简单来说,质量就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不管这个物体在地球上、月球上,还是在太空中,它的质量都是不变的。

比如说,一个 1 千克的苹果,把它带到任何地方,它的质量始终是 1 千克。

质量的单位有很多,常见的有千克(kg)、克(g)、毫克(mg)等等。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会根据不同的情况使用不同的单位。

比如,买水果的时候,我们通常说买了几斤几两,这里的“斤”和“两”其实也是质量的单位,只不过不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

质量的测量通常使用天平或者秤。

天平是一种比较精确的测量工具,常用于实验室中。

而秤则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更为常见,比如菜市场里的电子秤、体重秤等等。

接下来,咱们再说说密度。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反映了物质的疏密程度。

也就是说,密度表示单位体积内物质的质量。

密度的计算公式是:密度=质量 ÷体积。

不同的物质,其密度一般是不同的。

比如,水的密度约为 1000 千克/立方米,铁的密度约为 7800 千克/立方米。

这也就意味着,相同体积的水和铁,铁的质量要大得多。

密度的单位也有很多,常见的有千克/立方米(kg/m³)、克/立方厘米(g/cm³)。

这两个单位之间可以进行换算,1 克/立方厘米= 1000千克/立方米。

那密度在生活中有什么用呢?其实用处可多啦!比如,我们可以通过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计算出它的密度,从而判断这个物体是由什么物质组成的。

在工业生产中,也经常需要根据物质的密度来进行选材和质量控制。

再比如说,在判断物体是实心还是空心的时候,密度就派上了大用场。

如果一个物体的实际密度小于它所标称的物质的密度,那么这个物体很可能就是空心的。

另外,当我们要比较不同物体的质量大小时,如果它们的体积不同,直接比较质量就不太方便。

质量和密度有关知识点总结

质量和密度有关知识点总结

质量和密度有关知识点总结质量的概念质量是物体所含有的物质的总量。

在物理学中,质量通常用来描述物体的惯性和重力。

物体的质量是一个基本的物理量,通常用千克(kg)作为单位。

质量是一个守恒量,即在任何物理过程中,质量都是守恒的,而不会产生或消失。

质量的测量通常是通过称重来完成的。

在实验室中,常用的称重设备包括天平和电子天平。

一般来说,较大的物体可以用天平来测量,而较小的物体则可以用电子天平来测量。

密度的概念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物质的质量。

密度通常用来描述物体的紧密程度,即物体内部分子之间的距离。

密度是一个物质的固有属性,不会因为物体的大小和形状而改变。

密度的单位通常是千克/立方米(kg/m3)。

密度的计算公式为:密度 = 质量 / 体积。

即密度等于物体所含的质量除以物体的体积。

在实际测量中,可以通过称重和体积测量来计算物体的密度。

质量和密度的关系质量和密度是紧密相关的概念。

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体积和密度直接相关。

当物体的密度增加时,相同的体积内所含的质量也会增加。

因此,质量和密度可以通过以下关系进行计算:质量 = 密度 × 体积。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质量和密度来解决各种问题。

例如,当我们需要估算某个物体的重量时,可以通过知道物体的密度和体积来计算物体的质量。

另外,当我们需要比较不同物体的重量时,可以通过比较它们的密度来判断哪个更重。

质量和密度在自然界中的应用质量和密度在自然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许多自然现象和物理过程都与质量和密度密不可分。

以下是一些例子:1. 行星和恒星的形成:在宇宙中,质量和密度是形成行星和恒星的重要因素。

当足够数量的物质聚集在一起时,由于引力作用,它们会形成更加紧密的物体并且密度会增加。

这些物质积聚成为行星和恒星,它们的密度和质量决定了它们的大小和形状。

2. 物质的相变:在物质发生相变的过程中,密度和质量也会发生变化。

例如,在液体变成固体的过程中,物质的密度会增加,而在气体变成液体的过程中,物质的密度会减小。

八年级密度与质量总知识点

八年级密度与质量总知识点

八年级密度与质量总知识点密度是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

在八年级物理中,学生需要掌握密度与质量相关的知识点。

本文将介绍八年级密度与质量总知识点,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概念。

一、密度的定义和计算公式密度的定义是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公式为:密度=质量÷体积其中质量用单位克,体积用单位为立方厘米。

物体的密度也可以用单位克/立方厘米来表示。

二、物体的浮力和浮力的计算公式当一个物体浸入液体时,它所受到的上升力就是浮力。

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放入液体中排开液体所受到的上升力,或者等于液体中被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量。

浮力的计算公式为:浮力=排开的液体的重量=密度×物体体积×重力加速度其中密度取液体的密度,物体体积是物体放入液体中排开的液体体积,重力加速度取9.8m/s²。

三、固体、液体、气体的密度不同物质的密度不一样,固体、液体、气体的密度也不一样。

固体的密度一般为2-20g/cm³之间。

常见固体的密度有金属(7-19g/cm³)、水晶(2-5g/cm³)等。

液体的密度一般是范围较广的,常见的液体密度为0.6-2g/cm³之间。

如水密度为1g/cm³,酒精密度为0.8g/cm³。

气体的密度比较小且变化较大,常用的单位是克/立方米或千克/立方米。

四、质量的定义和计算方法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指物体所含的物质的量。

质量的单位是克。

质量的计算方法是通过称重来得到的,称重时需要将物体放在一块精确的天平上,称出物体所含的质量,精度越高,得出的质量越准确。

五、质量的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在任何物理和化学变化中,物质的质量都不会发生变化。

在物理变化过程中,物质形态与状态的改变不会影响其质量,物质变化前后的质量是相等的。

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原子基本上不会消失或新生,反应前后原子总数相等,因此物质质量也相等。

六、密度与质量的应用1.密度与浮力可以用来解决物体浮沉问题:根据浮力的计算公式,如果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重力大小,物体就会悬浮在液体表面;如果物体所受浮力小于重力,物体就会下沉;如果物体所受浮力大于重力,物体就会浮起来。

总结质量与密度知识点

总结质量与密度知识点

总结质量与密度知识点一、质量的概念与定义质量是物质所具有的一种基本性质,它是物质所含有的物质的量的大小的度量。

在牛顿力学中,质量是物体惯性的量度,是物体对施加在其上的外力所表现的反抗程度的度量。

质量的单位是千克(kg),是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之一。

在一般情况下,质量可以用天平进行测量,天平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物体的质量与标准质量进行比较,从而得到被测物体的质量。

在实际测量中,我们通常使用平衡天平、弹簧秤等工具来进行质量的测量。

质量的概念也经常与重量混淆,但它们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

重量是物体受重力作用所产生的力的大小,是由物体的质量和受到的重力加速度所决定的。

而质量是物体固有的性质,是物体所包含的物质的量的大小。

二、质量的计算方法1. 直接测量法直接测量法是通过使用天平或者其他质量测量设备来直接测量物体的质量。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通常使用一个标准的单位质量作为参照物,然后将待测物体与参照物进行比较,从而得到待测物体的质量。

2. 间接测量法间接测量法是通过一系列间接的方法来测量物体的质量。

常见的方法包括使用弹簧秤来测量弹簧的伸长长度,从而计算物体的质量;使用滑坡实验来测量物体的惯性质量;使用天平来测量物体的密度,从而计算物体的质量。

三、密度的概念与定义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基本性质,它是单位体积内的质量的大小的度量。

密度的单位是千克/立方米(kg/m³),是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之一。

密度与质量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在一定条件下,相同体积的两种物质的密度是相同的,但是它们的质量可能会不同。

密度是物质的一个固有属性,它的取决于物质的成分、结构和温度等因素。

四、密度的计算方法1. 定义法密度的定义是单位体积内的质量的大小,因此密度的计算方法是通过测量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然后将质量除以体积来得到密度。

密度的计算公式为:ρ = m/V,其中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

2. 实验法实验法是通过实验来测量物质的密度。

质量与密度知识点

质量与密度知识点

质量与密度知识点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质量与密度是两个常常涉及到的概念。

质量是物体所具有的惯性和引力的度量,而密度则是物体的质量与体积之比。

在本文中,将对质量与密度这两个概念进行展开探讨。

一、质量的概念及相关性质质量是物体固有的属性,不会因为物体所处的环境而发生改变。

它是物体所含有的物质的数量的度量,通常用“kg”作为单位进行表示。

质量与重力是息息相关的,它们之间的关系由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来描述。

物体的质量越大,引力也就越大,因此质量也可以理解为物体所受引力的大小。

质量可以通过天平来测量,我们所熟知的的天平就是根据质量的大小来实现平衡的。

天平两端放置了两个物体,只有它们的质量相等时,天平才能平衡。

这是因为质量大的物体受到的引力也相对较大,所以天平的两端才会平衡。

二、密度的概念及计算方法密度是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常用的单位是“kg/m³”。

密度是描述物体紧密程度的物理量,可以了解物体的致密程度和物质组成。

密度可以通过质量和体积来计算,公式为密度=质量÷体积。

不同物质的密度是不同的,这也是为什么一些物体会沉入水中而另一些物体则会浮出水面。

当物体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时,物体会浮起来,当物体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时,物体会沉入水中。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泡沫塑料制品会浮在水上,而金属块则会沉下去。

我们可以通过比较不同物体的密度来推测它们的材料成分。

例如,铁的密度是7.9g/cm³,而铝的密度只有2.7g/cm³,所以如果我们用同样体积的铁和铝进行比较,铁的质量将会比铝的质量大很多。

这也是为什么铝制品比铁制品轻巧的原因。

三、质量与密度的关系质量和密度是两个相互关联的概念,两者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根据密度的定义可以推断,相同物质的物体,质量越大则密度也会越大。

例如,如果我们取同一种石头的两块,一块相对较大,一块较小,它们的质量不同,而密度也会不同。

质量和密度的关系还可以用来推导其他物理量。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质量与密度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质量与密度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质量与密度质量与密度是物体的物理性质,对于初中物理来说是一个基本的概念,下面将对质量与密度的相关知识进行总结。

一、质量质量是一个物体所固有的属性,表示物体内部物质的多少。

质量是宇宙间不变的物理量,不受物体所处位置的影响。

1.1质量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kg)。

在国际单位制之前,质量的单位是克(g)。

1.2质量的测量质量的测量可以通过天平来进行,天平最基本的原理就是采用两个物体的平衡来测量未知质量物体的质量。

二、密度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的质量,用来描述物质的紧密程度。

密度是一个和物质内部的原子、分子以及其排列方式有关的物理量。

2.1密度的计算密度的计算公式为:密度=质量/体积,用公式表示为ρ=m/V。

其中,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

2.2密度的单位密度的国际单位是千克每立方米(kg/m³),常用单位还有克每立方厘米(g/cm³)。

2.3密度与物质的性质关系不同物质的密度不同,密度可以用来区分物质的性质。

对于相同的物质,不同状态下的密度也有所差异,如水的密度在不同温度下会发生变化。

2.4密度的应用密度的应用非常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判断物体的材质:不同物质的密度不同,通过测量密度可以判断物体的材质,比如通过水的密度可以判断水果的成熟程度。

(2)鉴别真伪:通过测量密度可以判断物体的真伪,如宝石的真伪可以通过测量密度来判断。

(3)海水淡化:利用密度差异可以实现海水淡化,即通过调节海水和淡水的密度差,实现海水中盐分的分离。

(4)等等。

三、质量和密度的关系质量和密度是两个互相关联的概念,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表示:质量=密度×体积。

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3.1对于相同的物质,质量和密度是成正比例的关系,即质量增加时,密度也增加;质量减小时,密度也减小。

3.2对于相同的物质,密度和体积是成反比例的关系,即密度增加时,体积减小;密度减小时,体积增大。

质量与密度知识点

质量与密度知识点

第七章质量与密度一、质量: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 ,常用单位:t g mg3、质量的理解: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固有属性。

4、测量工具:a.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工具:案秤、台秤、杆秤b.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c.也可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重,再通过公式m=G/g计算出物体质量。

二、学习使用天平1、天平的使用:①“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

②“拨”:,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③“调”:调节天平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④“称”: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⑤“记”: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总质量+ 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⑥注意事项:a、不能超出天平的秤量。

(天平能够称的最大质量叫天平的最大秤量)b 、砝码要用镊子夹取,并轻拿轻放。

c、天平要保持干燥清洁。

d 、不要把潮湿的物体或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盘内e 、不要把砝码弄脏弄湿,以免锈蚀。

三、体积的测量:1、测量器材:量筒(量杯)2、用途:测量液体体积(间接地可测固体体积)。

3、单位:毫升(ml)=厘米3 ( cm3 ) 升(l)=分米3 ( dm3 )4、使用方法:“看”:量程、分度值。

“放”:放在水平台上。

“读”:量筒里地水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和凹面的底部相平。

量筒里地水面是凸形的,读数时,视线要和凸面的顶部相平。

5、固体体积的测量方法:(1):对于有规则的几何形状的固体,可按照其几何模型的体积公式测出有关量求出其体积。

(2):对于没有一定几何形状的物体,可设法把物体完全浸入某种液体中,得出其体积变化,则该体积变化就是该物体的体积。

(排水法求体积,指不溶于液体或不发生化学反应,注意处理气泡、物体孔隙、化学反应、溶解等现象的问题)ρ物≥ρ液可完全浸入;ρ物<ρ液漂浮.(悬锤法、针压法);三、物质的密度1、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质量与密度知识点总结简短

质量与密度知识点总结简短

质量与密度知识点总结简短质量和密度是物质的两个重要的性质,它们在物理学和化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下面就来简要总结一下质量与密度的知识点。

一、质量1. 定义:质量是物体所具有的惯性量,是一个物体所含有的物质的数量。

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kg)。

2. 测量方法:常见的测量质量的方法有天平和电子秤。

天平是利用两个物体的质量之比来测量物体的质量,而电子秤则是利用物体受力平衡的原理来测量物体的质量。

3. 质量守恒定律:在封闭系统中,一个物体的质量不会改变。

这就是质量守恒定律,它是物质世界中一条重要的基本定律。

二、密度1. 定义:密度是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是表示物质紧密程度的物理量。

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千克/立方米(kg/m^3)。

2. 计算方法:密度的计算公式为ρ = m/v,其中ρ表示密度,m表示物体的质量,v表示物体的体积。

根据这个公式,我们可以通过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来计算出它的密度。

3. 密度与浮力:密度与浮力有着密切的关系。

根据阿基米德定律,当物体的密度大于流体的密度时,它会下沉;当物体的密度小于流体的密度时,它会浮起。

4. 密度与比重:密度和比重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

密度是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而比重是物质的密度与某一参考物质的密度之比。

比重没有单位,是一个无量纲的物理量。

总结:质量和密度是物质的两个重要性质,它们在物理学和化学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通过对质量和密度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质的性质,也能够应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希望以上的知识总结对于质量与密度有所帮助。

质量与密度知识点总结

质量与密度知识点总结

质量与密度知识点总结质量与密度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与物质的本质和特性密切相关。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质量和密度的定义、性质及其在实际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进行详细的总结。

一、质量质量是物质所固有的属性,是指物体所含有的物质的多少。

质量的国际单位是千克(kg)。

质量可以用天平或者称重器进行测量。

质量的守恒定律是物质没有生成也没有消失,只有发生转化的前提下,系统的总质量保持不变。

1.质量的性质:(1)质量是一个标量,它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2)质量具有可加性,即若物体A和物体B分别具有质量m1和m2,则它们组合后的总质量为m1 + m2。

(3)质量是不变化的,不受力的影响而改变。

2.质量在实际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1)质量是计算物体的重力的重要参数。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 = m*a,物体所受到的重力F等于物体的质量m乘以重力加速度g。

因此,知道物体的质量可以计算其所受的重力大小。

(2)质量是计算物体动能和势能的参数。

物体的动能和势能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根据动能和势能的公式,我们可以得到它们与质量之间的关系。

(3)质量是研究物质变化和反应的重要指标。

在化学反应和核反应中,质量的变化常常用作反应进程和产物生成的依据。

二、密度密度是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反映了物体分子之间的紧密程度。

密度的单位可以是千克/立方米(kg/m3)或克/立方厘米(g/cm3)。

对于液体或气体,常常使用克/毫升(g/mL)作为密度的单位。

1.密度的定义和计算:密度(d) = 质量(m)/体积(V)。

在常温常压下,密度是物质的特征常量,不受物体大小和形状的影响。

2.密度的性质:(1)密度是一个标量,具有大小,没有方向。

(2)密度和温度有关。

一般情况下,随着温度升高,物质的密度会减小。

这是因为物质的体积随温度的改变而变化,而质量不变。

(3)密度和压强有关。

根据压强公式P = F/A,对于固定质量的物体来说,压强与力的大小成反比,与物体的面积成正比。

物理质量与密度相关知识点

物理质量与密度相关知识点

物理质量与密度相关知识点在学习物理学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物理质量和密度这两个概念。

物理质量是物体所具有的属性,而密度则是物体所占据的空间中的质量分布。

本文将会介绍物理质量和密度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且探讨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1.物理质量的定义和性质物理质量是物体所具有的属性,是物体所包含的物质的量度。

它可以通过测量物体所含有的质量来确定。

物理质量是一个标量量值,通常用千克(kg)作为单位。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理质量与物体所受到的加速度成正比,即质量越大,物体所受到的加速度越小。

2.密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密度是一个物体所占据的空间中的质量分布。

它是物体质量与物体体积之比。

密度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 [密度 = ] 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千克每立方米(kg/m³)。

密度是一个物质的特性,不仅取决于物体的质量,还取决于物体的体积。

3.物理质量与密度的关系物理质量和密度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根据密度的定义,可以得知: [质量 = 密度体积] 即物体的质量等于物体的密度乘以物体的体积。

这个关系表明,对于给定的物体,当物体的质量增加时,如果体积保持不变,那么物体的密度也会增加。

反之,当物体的质量保持不变时,如果体积增加,那么物体的密度会减小。

4.物理质量与密度的应用物理质量和密度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用到的概念。

以下是一些物理质量和密度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4.1. 浮力和沉浸物体密度的概念在理解浮力和沉浸物体时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个物体会浮在液体中的条件是,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

相反,如果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物体将会沉在液体中。

4.2. 工程设计物理质量和密度的概念在工程设计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建筑设计中,需要考虑材料的密度,以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另外,汽车和飞机的设计也需要考虑物体的质量和密度,以提高燃油效率和运行效率。

4.3. 地球科学地球科学中的许多研究也与物理质量和密度有关。

物理密度 质量知识点总结

物理密度 质量知识点总结

物理密度质量知识点总结一、物理密度1.定义物理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通常用符号ρ表示,其公式如下:ρ = m/V其中,ρ表示物理密度,m表示物质的质量,V表示物质的体积。

2.宏观和微观密度在宏观层面,我们通常可以测量物体的整体密度,也就是物体所占据的空间与其质量之比,这是我们常说的密度。

在微观层面,我们可以通过原子和分子的密度来描述物质本质,这是微观密度。

3.物理密度的特点(1)不同物质的密度有很大差异。

例如,水的密度为1g/cm³,铁的密度为7.87g/cm³,因此密度可以用来区分不同物质。

(2)密度随温度和压力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一般情况下,温度升高,密度会变小,温度降低,密度则会变大,但也有些物质的密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这与其分子结构有关。

(3)密度和比重的区别。

密度是物质单位质量占据的空间,比重是物质的密度和水的密度之比。

4.密度的应用密度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金属、塑料、橡胶、玻璃等材料的检验和鉴别,还可以应用在空气中质量分析中,也可以用来确定浮力的大小,并且密度还可以用来预测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二、质量1.定义质量是物质所固有的属性,是物质所含有的物质的总量。

在物理学中,质量是物体惯性和重力的量度。

质量是一个物体所包含的物质的总量,其大小不受物体位置、体积和形状的影响。

2.质量的特点(1)质量是一个标量,没有方向。

质量的大小可以用来衡量物体对于外力的惯性大小,也是物体受到重力作用的大小。

(2)质量是守恒的。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封闭系统中的质量是不会改变的,即系统的总质量守恒。

(3)质量是一种固有属性,与物质的形状和大小无关。

即使物体被压缩或拉长,其质量仍然不变。

3.质量和重量的区别质量和重量是不同的物理概念。

质量是物体所固有的属性,是物体所拥有的物质的总量;而重量是物体受到地球引力的结果,重量是质量乘以重力加速度的结果。

w = mg其中,w表示物体的重量,m表示物体的质量,g表示重力加速度。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知识点汇总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知识点汇总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知识点汇总一、质量1.物体是由物质组成的。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用m表示。

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温度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2.质量的单位:千克(kg),常用单位:吨(t)、克(g)、毫克(mg)。

1t=1000kg 1kg=1000g 1g=1000mg3.天平是实验室测质量的常用工具。

当天平平衡后,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

4.天平的使用注意事项: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天平所能称的最大质量);向盘中加减砝码时要用镊子,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在天平的盘中。

5.托盘天平的结构:底座、游码、标尺、平衡螺母、横梁、托盘、分度盘、指针。

6.使用步骤:①放置天平应水平放置。

②调节天平使用前要使横梁平衡。

首先把游码放在标尺的0刻度处,然后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移向高端),使横梁平衡。

③称量称量时应把被测物体放天平的左盘,把砝码放右盘(先大后小)。

游码能够分辨更小的质量,在标尺上向右移动游码,就等于在右盘中增加一个更小的砝码。

总结:一放平,二调零,三转螺母成平衡,一边低向另一边转,针指中线才算完。

左物右码镊子夹,游码最后调平衡,砝码游码加起来,物体质量测出来。

二、密度1、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一般不同,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成正比。

2、一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物质不同,其比值一般不同,这反映了不同物质的不同特性,物理学中用密度表示这种特性。

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的公式:ρ=m/Vρ密度千克每立方米(kg/m3)m质量千克(kg)V体积立方米(m3)密度的常用单位1g/cm3,1g/cm3单位大,1g/cm3=1.0103 kg/m3。

水的密度为1.0103 kg/m3,读作1.0103千克每立方米,它表示物理意义是: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103千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五 章 知 识 点
一、质量和密度
1.质量(m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如水结冰,冰化水,状态变质量不变。

但形变指组成物体的材料没有增减的情况 质量的单位:千克(kg ),常用单位:吨(t )、克(g )、毫克(mg )。

一只鸡蛋约50g ,物理课本约200g ,一粒苹果约150g ,一只鸡约1-3kg ,一个成年人约60kg 。

1t =1000kg ,1kg =1000g ,1g =1000mg 。

2.天平的使用:①天平放在水平面上,游码放在横梁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天平放水平,游码左移零); ②调节平衡螺母(指针左偏右调,右偏左调),使横梁平衡。

(再调螺母反指针)③把物体放在左盘,用 镊子向右盘增减砝码(从大到小加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移动游码相当于往右盘中加砝码) (左物右码),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④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总质量加上游码左端对应的示数。

m 物=m 砝+m 游 ⑤ 读数完毕,游码归零,砝码归盒。

见下图,先看清分度值0.1g ,则示数为0.7g
3.注意事项:(1)不能超过称量范围; (2)测量时不能再动平衡螺母!
(3)用镊子夹取砝码。

有腐蚀性物品不能直接接触托盘。

5.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比值一般不同,
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6.密度(ρ):物理学中某种物质质量和体积的比值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如右图示:ρA >ρB )
公式: (m = ΡV , V= m /ρ )注意:单位统一ρ—kg/m 3 , m —kg , V —m 3 。

常用单位g/cm 3, g/cm 3单位大, 1g/cm 3=103 kg/m 3。

(考试中切记:固、液体kg/m 3前面都有103 )
ρ水=1.0×103kg/m 3,其物理意义:1立方米水的质量为1.0×103kg 。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取决于物质的种类,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可用来鉴别物质),但状态、温度改变,密度也会改变。

如:1滴水和一桶水密度相同。

水结冰(状态变)质量不变,体积变大,则密度变小
ρ=m/V 只是计算公式不是决定式,切记:密度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但可以说:
(1)不同物质的物体,质量相等时,体积跟密度成反比。

如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铁块,铜块体积小于铁块体积。

(2)不同物质的物体,体积相等时,质量跟密度成正比。

如同一个瓶装满水和装满油相比较,装满水的质量大。

注意:气体有充满空间的特点,比如氧气瓶内氧气用掉一半,质量减小一半,体积不变,则密度减小一半
7.计算:(1)m 、V 、ρ任意知道其中两者可以求得第三者 (2)等体积问题(同一容器装满不同液体)
(3)等质量问题(隐藏条件:状态变,质量不变)(4)取样法求大块石碑等的质量; (5)判断空心实心 上传到群里的练习卷答案有范例,请认真看懂掌握,必须会。

不难,只是很容易错而已,特别是单位!!
二、测量物质的密度 人体密度约等于水的密度,即:ρ人体 = 1.0×103kg/m 3
1、量筒的使用方法:①观察量筒标度的单位。

熟记:1L=1dm 3 1mL=1cm 3 1m 3=103dm 3=106cm 3 ②观察量筒的量程和分度值。

③读数时,视线与量筒中凹液面的底部相平(或与凸液面的顶部相平)。

2、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原理: ρ=m / V 量筒读数俯视读数偏大,仰视偏小(虎小羊大) ** 物体质量、体积的读数和密度的计算以及平衡螺母如何调节必考!
(一)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实验步骤:①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m ②在量筒中放入适量的水,
记下水的体积V 1 ③ 用绳子系住小石块慢慢浸没水中,读出量筒中水和小
石块的体积V 2 (排水法测体积) 则最终密度表达式:ρ=m /(V 2 -V 1)
(质量先测!!否则测完体积会沾上水使m 偏大致ρ变大;线太粗则ρ偏小) V
m =ρ
若矿石偏大,放不进量筒,可采用标记法,因石块带出水,量筒壁上附有水,所以会使体积测偏大,密度偏小
若测木块、蜡块等不能浸没于水的物体体积: 方法一:用细针将物体顶入水下。

方法二:先把重物浸没水中,读出量筒中水面的读数V 1,再把重物拉着待测物体一起
浸没在水中,再读出这时水面的读数V 2,则待测物体的体积V= V 2-V 1,见图,V 木塞=60ml-54ml=6ml (二)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液体的密度: ( 剩液法 误差小!)
实验步骤:① 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 1 ②把烧杯中的一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中
液体的体积V , ③用天平称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质量m 2 则液体密度表达式 ρ=(m 1-m 2)/V
(三)只用天平测固体密度:(等量替代,溢出的水和固体体积相等)
简要步骤:(1)用天平测出固体的质量m 1;(2)空小烧杯的质量m 2;(3)在溢水杯中装 满 水,将固体
慢慢浸没 在水中,用小烧杯收集溢出的水。

用天平测出小烧杯和溢出水的总质量m 3;
最终表达式:固体的密度ρ=
(四)只用天平测液体的密度(利用空杯的等容性,装满水或液体的体积相等。

没装满做标记也可以) 简要步骤:(1)用天平测出空瓶子(含盖子)的质量m 1; (2)在瓶子中装_满_水,盖好盖子,用天平测出
总质量m 2;(3)将水倒干净,在瓶子中装__满 液体,盖好盖子,用天平测出总质量m 3;
最终表达式:液体的密度ρ=
m 3-m 2 m 1 ρ水
m 2-m 1 ρ水 m 3-m 1 m 1=82g ,m 2=33.4g ,V =40ml ∴ρ=(m 1-m 2)/V=1.215g/cm 3 m 1=54g ,m 2=33.4g ,m 3=53.4g ∴ρ=m 1ρ水/ (m 3-m 2)=2.7 g/cm 3
m 1 m 2 m 3 m 奶= m 3- m 1 ,m 水= m 2- m 1∴V 奶=V 水=(m 2- m 1)/ρ水 A 加水到标记 B 取出矿石 C 把量筒中水倒入 (矿石浸没水中) (准备补充水) 至标记处
(矿石浸没水中) 请务必学会写实验步骤: 指明器材和所测物理量,
并立即跟上物理量符号。

同时不能漏写注意点。

最终表达式中每个物理量
必须是已测量或已知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