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解决问题的策略总复习(二)
《解决问题的策略(2)》(教案)六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
![《解决问题的策略(2)》(教案)六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3a7ea63f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5b.png)
《解决问题的策略(2)》(教案)六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在这份教案中,我将带领我的学生一起探讨《解决问题的策略(2)》。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主要涉及第107页至第109页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章节。
我们将重点学习如何通过画图的方式来解决实际问题,并掌握画图解决问题的步骤。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1. 理解画图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步骤。
2. 能够运用画图策略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画图解决问题的步骤。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画图策略来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教学课件。
学具:练习本、铅笔、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先给学生呈现一个实际问题:“小明家有一块长方形的地毯,长是12米,宽是8米,小明想将这块地毯分成几个相同大小的小正方形,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米?”2. 自主探究:让学生尝试解决这个问题,鼓励他们运用画图策略。
学生在纸上画出长方形的地毯,并尝试找到合适的小正方形。
3. 合作交流:学生分享自己的解题过程,讨论如何通过画图来找到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
在这个过程中,我引导学生理解画图解决问题的步骤。
4. 讲解例题:我选取几个典型的例题,讲解如何通过画图来解决问题。
例如,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0厘米,宽是5厘米,如何找到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并计算这个正方形的面积。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类似的实际问题,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6. 板书设计:板书上列出画图解决问题的步骤,以及一些典型的例题和答案。
7. 作业设计:作业题目: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5厘米,宽是10厘米,小明想将这块长方形分成几个相同大小的小正方形,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请用画图策略解决这个问题。
新版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优质课公开课赛课《解决问题的策略》复习课件(2)
![新版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优质课公开课赛课《解决问题的策略》复习课件(2)](https://img.taocdn.com/s3/m/7171f01c52d380eb62946d2f.png)
(2)如果把全部的钱用来买上衣,可以买多少件?
4、莉莉买了4千克苹果和5千克橙子共付60元,芳芳买了4千克苹果和8千克橙子 共付84元。每千克苹果多少元?每千克橙子多少元?
先根据题中条件和问题填写下表,再解答。
4千克苹果 4千克苹果 5千克橙子 8千克橙子 共付60元 共付84元
3、芳芳带的钱全部用来买裤子,正好可以买4条, 全部用来买鞋子,正好可以买5双?
平均每天要栽多少棵?
先根据题中条件和问题填写下表,再解答。
每天栽140棵 每天栽?棵 3天 2天
植树800棵
2.一艘轮船,从南京驶往向阳渔港,每小时行驶20千米,10小时到达;回来 时,每小时行驶25千米,几小时可以回到南京?
先根据题中条件和问题填写下表,再解答。
每小时行驶20千米 每小时行驶25千米 10小时 ?小时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2:解决问题的策略(2)-苏教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2:解决问题的策略(2)-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65a46e66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2c.png)
教案标题: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2:解决问题的策略(2)-苏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解决数学问题的基本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内容:1. 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分析问题、找出关键信息、运用数学知识、检验答案。
2. 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画图法、列表法、假设法、逆推法等。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让学生简要介绍自己解决问题的经验。
2. 提问:你们在解决问题时,遇到过哪些困难?是如何解决的?二、探究(10分钟)1. 出示例题:小明有10元钱,他想买一本书,书的价格是8元,他还剩多少钱?2.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找出关键信息:小明有10元钱,书的价格是8元。
3.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10 - 8 = 2,小明还剩2元钱。
4. 检验答案:小明有10元钱,买书花了8元,确实还剩2元钱,答案正确。
三、实践(10分钟)1. 出示练习题:小华有15元钱,他想买一支铅笔和一本练习本,铅笔的价格是3元,练习本的价格是5元,他还剩多少钱?2. 引导学生运用解决问题的策略,独立完成练习题。
3. 分组讨论,分享解题过程和答案。
4. 教师点评,强调解题方法和注意事项。
四、拓展(5分钟)1. 出示拓展题:小刚有20元钱,他想买一支铅笔、一本练习本和一个玩具,铅笔的价格是3元,练习本的价格是5元,玩具的价格是10元,他还剩多少钱?2. 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如画图法、列表法、假设法等。
3. 分组讨论,分享解题过程和答案。
4. 教师点评,总结各种解题方法的优缺点。
五、总结(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2. 强调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要善于分析问题、找出关键信息、运用数学知识、检验答案。
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5.2 解决问题的策略(2)课件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5.2 解决问题的策略(2)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137f4f7ff00bed5b8f31ddc.png)
二 用“代换思想”解决问题
经典例题
某玩具厂把630件玩具分别装在5个塑料箱和6个纸箱里, 1个塑料箱与3个纸箱装的玩具同样多,每个塑料箱和 每个纸箱各装多少件玩具?
1个塑料箱装的玩具数=3个纸箱装的玩具数, 5个塑料箱装的玩具数= 15个纸箱装的玩具数, 5个塑料箱和6个纸箱装的玩具数=21个纸箱装的玩具数, 这样就可以求出1个纸箱装的玩具数。
再求出1个塑料箱装的玩具数。
规范解答:
630÷(5×3+6)=30(件) 30×3=90(件) 答:每个塑料箱装90件玩具,每个纸箱装30件玩具。
类 型 1 根据倍数代换
1.百货商店运来300双球鞋,分别装在2个木箱和6个 纸箱里,如果2个纸箱与1个木箱装的球鞋同样多, 那么每个木箱和每个纸箱各装多少双球鞋? 2个木箱与4个纸箱装的球鞋同样多
(1)画图分析:
(2)列式解答:
如 图 , 第 一 次 相 遇 甲 行 40 千 米,从开始出发到第二次相 遇甲、乙共行三个全程,甲 行40×3=120(千米)
甲行的120千米正好相当于一个全程加35千
米,这样就可以求出A、B两地之间距离。
40×3-35=85(km) 答:A、B两地相距85 km。
五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列表整理信息时,一定要注意 搜集与解决问题相关的有效信息, 只要把相关的条件及问题整理在表 格中即可。
亲爱的读者: 春去春又回,新桃换旧符。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 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感谢你的阅读。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2课时 解决问题的策略(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相关 信息的作用。 2、使学生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简单实际问题所提供的信息,会通过列表的 过程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 决问题的成功经验,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用列表的方法整理题中的有关条件,分析条件与问题之间的数量 的关系,学习解答类似归一、归总的实际问题。 难点:会用列表的方法收集、整理信息,多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二)课件(共17张)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二)课件(共17张)](https://img.taocdn.com/s3/m/b135b449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d6.png)
2 想一想:如果求经过12小时水位一共降落多少厘米,应该怎样解答?
时间
与7:00比 水位降落/cm
9:00 12
11:00 24
13:00 36
15:00 48
12÷2=6(次) 6×12=72(厘米) 答:经过12小时水位一共降落72厘米。
2
根据每2小时水位降落 12厘米,可以先算……
求水位降落120厘米一共 要放水多少小时,可以 先算
可以根据表中数据的排列 规律,继续列表排一排。
还可以……
选择一种你喜欢的方法解答。
2
12÷2=6(厘米) 120÷6=20(时)
120÷12=10(次) 2×10=20(时)
检验解答是否正确,再与同学交流。
答:45分钟生产810个,生产540个需要30分钟。
3.赵明家今年共收获40筐玉米。他从中任意选取6筐,称得这6筐
玉米的质量如下表:
序号
1
2
3
4
5
6
质量/Kg 37 42 36
45
41 39
按照这6筐玉米质量的平均数计算,赵明家今年一共收获玉XXX
少千克? (37+42+36+45+41+39)÷6=40(千克)
五 解决问题的策略
5.2 解决问题的策略(2)
1、经历从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出发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并能 灵活确定解题思路。 2培养运用有关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能够有条理且富有个性地 思考。 3、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一堆同样规格的零件,共重720千克,拿出25个后,称得共 重670千克,这堆零件共有多少个?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9、解决问题的策略(2)》教学设计2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9、解决问题的策略(2)》教学设计2](https://img.taocdn.com/s3/m/9323b756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67.png)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9、解决问题的策略(2)》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9、解决问题的策略(2)》这一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解决问题的策略(1)”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拓展和提高。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两种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法和列表法,并能够灵活运用这两种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对于解决问题的策略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学生在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困难,比如对于画图法和列表法的理解不够深入,运用不够灵活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画图法和列表法两种解决问题的策略。
2.培养学生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画图法和列表法两种解决问题的策略。
2.难点: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引导法:教师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
2.实例演示法:教师通过具体的例题,演示画图法和列表法的运用过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策略。
3.练习法:教师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策略,巩固所学内容。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包括具体的例题和练习题。
2.学生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问题和策略。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解决问题的策略(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具体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画图法和列表法解决问题。
教师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引导和指导,帮助学生理解策略。
3.操练(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类似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运用画图法和列表法。
教师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巡视指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策略。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5.2《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二)》优课件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5.2《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二)》优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4027348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bd.png)
学以致用
4.一个长方形花圃,宽4米,长是宽的2倍。 这个花圃的周长是多少米?
我是这样想的。
根据题意画示意图。
宽4米 长是宽的2倍
学以致用
4.一个长方形花圃,宽4米,长是宽的2倍。 这个花圃的周长是多少米?
易错提醒
花圃里有14盆茶花,杜鹃花的盆数比 茶花多4盆,月季花的盆数是杜鹃花的 2倍。月季花有多少盆?
14×2=28(盆) 答:月季花有28盆。
易错提醒
错解分析:
花圃里有14盆茶花,杜鹃花的盆数比茶花
多4盆,月季花的盆数是杜鹃花的2倍。月
季花有多少盆?
从这个条件可以看出要 求月季花的盆数先要算
出杜鹃花的盆数。
宽4米
长是宽的2倍
长多少米? 4×2=8(米) 周长多少米? 8+4=12(米)
不要忘记 乘2哦!
12×2=24(米) 答:这个花圃的周长是24米。
学以致用
5.小玉家养鸡和鸭一共 54 只,卖掉 20 只鸡
后,鸡和鸭的只数同样多。她家原来养鸭多
少只?养鸡多少只?
我是这样想的。
思根考据:“这鸡道和题鸭的数只量数 关系怎同样画多线”段。图?
2.停车场有12辆卡车,大客车的辆数是卡车 的2倍,小汽车开走7辆就与大客车同样多。 小汽车有多少辆?
根我据是这题样意想,的画。出线段图。先思的画考,与:怎再大小样画客。汽表开车车示走同的?的样数7辆多量
卡车: 大客车: 小汽车:
12辆 卡车的2倍
开走7辆
?辆
学以致用
2.停车场有12辆卡车,大客车的辆数是卡车 的2倍,小汽车开走7辆就与大客车同样多。 小汽车有多少辆?
5.2解决问题的策略(二) (教案)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5.2解决问题的策略(二) (教案)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https://img.taocdn.com/s3/m/5604688b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ed.png)
教案标题:5.2解决问题的策略(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用画图的方法分析数量关系,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画图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交流等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1. 掌握用画图的方法分析数量关系。
2. 培养运用画图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难点:1. 画图的方法分析数量关系。
2. 运用画图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教学用具。
2. 学生准备:练习本、铅笔、尺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例题:小明和小华一共做了35个风车,小明做了20个,小华做了多少个?2.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
3. 教师引导学生用画图的方法分析数量关系,并解答问题。
二、探究新知(15分钟)1. 教师出示例题:小芳和小丽一共做了52个花环,小芳做了30个,小丽做了多少个?2.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
3. 教师引导学生用画图的方法分析数量关系,并解答问题。
4. 学生分享自己的画图方法,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巩固练习(10分钟)1. 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并点评。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用画图的方法分析数量关系。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五、课后作业(5分钟)1. 完成练习册第5.2节的练习题。
2.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例题的讲解和练习,使学生掌握了用画图的方法分析数量关系,培养了学生运用画图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交流,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解题方法,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上,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能力的提升,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课时解决问题的策略(二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课时解决问题的策略(二](https://img.taocdn.com/s3/m/ae77ee7f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21.png)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课时解决问题的策略(二解决问题的策略(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的作用。
2、使学生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简单实际问题所提供的信息,会通过列表的过程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用列表的方法整理题中的有关条件,分析条件与问题之间的数量的关系,学习解答类似归一、归总的实际问题。
难点:会用列表的方法收集、整理信息,多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教具准备:自制课件一个教学设计:谈话:同学们,小明是个喜欢冒险的孩子,一次冒险途中啊遇到了阻碍,需要他答题闯关成功,才能到达下一个目的地。
他很苦恼,你们能帮帮他吗?生:能一、填空,感知两种解决问题的方法1、第一关:根据问题填空:1/9(1)师:想求买5本笔记本花了多少元?需要知道什么?生:一本笔记多少元?(2)师:第二个问题,想求大米和面粉一共多少元?需要哪些条件呢?生:大米多少元,面粉多少元。
师:想解决刚才的两个问题,我们都需要找对应的条件。
(板书:从问题入手→找条件)第一关太简单了,难不倒同学们。
下面进行第二关,如果从条件入手解决问题呢根据条件填空。
2、根据条件填空:(1)已知买了4块蛋糕,每块蛋糕10元,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怎么解答?(2)已知每枝铅笔2元,师:根据这个条件可以提出什么问题?生:不可以。
(或者回到可以,自己添加条件提问题。
)师:为什么?生:一个条件不可以。
师:我们想解决一个问题时,需要两个条件。
师:老师现在再给一个条件(买了10枝),可以提出问题吗?生:可以。
生:…….一共花了多少元?师:你们会解答吗?生:…….2某10=20(元)2/9(3)已知买了4条裤子,每件衬衫60元,可以提出什么问题?生:不可以。
师:为什么?生:这两个条件没有关系。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数与代数2解决问题的策略、式与方程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数与代数2解决问题的策略、式与方程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305ecd78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3a.png)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数与代数2 解决问题的策略、式与方程苏教版教案内容: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将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来设计这份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主要复习了数与代数2章节中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和式与方程部分。
具体内容包括:解决问题的策略,包括画图、列表、猜想与尝试等;式与方程的解法,包括代数法、图解法等。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希望学生能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并能够灵活运用;能够理解和运用式与方程的解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和式与方程的解法;难点是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策略和解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PPT、问题解决实例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将以一个实际问题为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引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式与方程的解法。
2. 讲解与演示:我将通过PPT展示和讲解解决问题的策略,包括画图、列表、猜想与尝试等,并给出实例进行演示。
3. 练习与讨论:我将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和解决,然后进行讲解和解析。
4. 巩固与拓展:我将给出一些拓展问题,让学生思考和讨论,进一步巩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式与方程的解法。
六、板书设计:在课堂教学中,我将根据讲解的内容进行板书设计,包括解决问题的策略和式与方程的解法的关键步骤和方法。
七、作业设计:1. 请列举出你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个问题,并尝试用画图、列表、猜想与尝试等策略解决。
2. 请选择一道练习题,运用代数法或图解法解决,并写出解题步骤和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在解决问题的策略和式与方程的解法方面有一定的掌握,但仍需要进一步的练习和应用。
在课后,我建议学生多做一些相关的练习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3.2《解决问题的策略(2)》教案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3.2《解决问题的策略(2)》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680ac67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6b.png)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3.2《解决问题的策略(2)》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3.2《解决问题的策略(2)》这一节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画图策略和方程策略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其他解决问题的策略。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实例了解和掌握“从多个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的策略,并能够灵活运用这一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引导学生经历探索、发现、总结的过程,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他们已经掌握了画图策略和方程策略,对于解决问题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只局限于一种或两种策略,缺乏对多种策略的灵活运用。
因此,在教学本节课时,需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发散性思维。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通过实例了解和掌握“从多个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的策略,并能够灵活运用这一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发散性思维和选择最优方案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从多个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的策略。
2.难点:培养学生在这一策略指导下,灵活运用多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引导发现法: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发现、总结解决问题的策略。
2.合作交流法:学生在小组内合作交流,分享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
3.实践操作法: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运用和巩固所学的策略。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练习题。
2.学具准备:笔记本、文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画图策略和方程策略,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几个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运用已知的策略解决。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2)》优秀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2)》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4e7c2dc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96.png)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2)》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2)》继续探讨了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如何寻找有效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本节课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探索并掌握一些常用的策略,如画图、从特例开始寻找规律等。
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已经能够运用一些简单的策略。
但是,他们在面对复杂问题时,往往缺乏有效的解决策略,需要老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掌握并运用一些常用的策略。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探索并掌握一些常用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探索并掌握一些常用的策略。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特例开始,寻找解决问题的规律。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引导发现法等,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探索并掌握一些常用的策略。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准备相关的教学案例,制作PPT。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了解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并汇报讨论结果。
4.巩固(10分钟)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引导学生总结解决问题的策略,并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运用这些策略。
第四单元 第2课时 《解决问题的策略(2) 》(课件)六年级数学上册 苏教版
![第四单元 第2课时 《解决问题的策略(2) 》(课件)六年级数学上册 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7148a02d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c8.png)
达标练习
practice
2.星期天,欢欢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森林公园游玩。买了2张成人票和1张儿童票,一 共用去78元。每张成人票比每张儿童票贵12元,一张成人票多少元,一张儿童票呢?
你能算出三种树各有多少棵吗?
(260-20-30)÷3
=210÷3
桃树:70+20=90(棵)
=70(棵)
梨树:70+30=100(棵)
达标练习
practice
4.每个大筐比每个小筐多装 10千克。大筐和小筐各 装苹果多少千克?
1. 假设全是大筐 (95+3×10)÷(2+3) =125÷5 =25(千克)
同学们再见
THANKS FOR WATCHING
presentation
回顾例1和例2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
都可以通过假设 使数量关系变得 简单。
要弄清假设前后 数量关系,注意 假设前后总量有 没有变化。
要在不同的假设 方法中选择比较 简单的。
学习任务三
达标检测,巩固练习
达标练习
practice
1.
每件上衣比每条裤子贵25元,求上衣和裤子的单价。
假设都是中册 中册:(108-11+5)÷3=102÷3=34(元) 上册:34+11=45(元) 下册:34-5=29(元) 答:上册45元,中册34元,下册29元。
知识总结
summary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1 利用“假设”的策略可以解决相差关系的问题。 2 假设时,要根据条件合理假设,把一种量假设成另一种量。 3 假设之后,可以将两个未知量变成一个未知量,使复杂问题简单化。
苏教版6下第7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整理与复习课件
![苏教版6下第7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整理与复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ac6b1f0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99.png)
第一层
?
第二层 第三层
? ?
255本
6 5
,
第一层的本数:第二层的本数:第三层的本数=6:5:4
255÷(6+5+4)第一层:6×17=102(本)
=255÷15
第二层:5×17=85(本)
=17(本)
第三层:4×17=68(本)
答:第一层有102本,第二层有85本,第三层有68本。
➢ 回 顾 与 反思
84×2÷6 =168÷6 =28(米) 28-6=22(米) (22+28)×28÷2 =50×28÷2 =700(平方米)
答:原来这块菜地的面积是700平方米。
➢ 练习与实践
7.杨大爷在周末进行徒步锻炼。他步行的速度是80米/分,如果 每走40分钟休息5分钟,从上午7时到9时,一共步行多少米? (先列表或画图,再解答) 9-7=2(小时) 2小时=120分
?
?
解:设x+第19495一xxxx筐====重5535666x6×千1克49 ,则第答36二:×筐原第59重来二=第筐592一重0x(千筐20千克重千克。3克6)千。克,
➢ 练习与实践
9.两筐苹果共重56千克。从第一筐取出
2 9
放入第二筐,两筐苹
果就同样重。原来两筐苹果各重多少千克?
(先把线段图补充完整,再解答)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
解决问题的策略整理与复习(2)
➢ 回顾与整理
小组交流: 1.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2.画图、列表和转化等策略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起到什么作用? 请举例说明。 3.如何选择策略进行解题? 结合这三个问题,把你的预习成果在小组中交流,并用红笔
做好补充。
➢ 回顾与整理
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苏教版6年级数学上册第4单元第2课《解决问题的策略(2)》教学设计
![苏教版6年级数学上册第4单元第2课《解决问题的策略(2)》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383ff52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89.png)
苏教版6年级数学上册第4单元第2课《解决问题的策略(2)》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6年级数学上册第4单元第2课《解决问题的策略(2)》继续深化学生对问题解决策略的理解和应用。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基本的解决问题策略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拓展和提高。
教材通过一系列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策略解决问题,并进一步总结和提炼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挑战性又有开放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 学情分析经过5年多的学习,6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问题解决策略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方法不灵活,思路不清晰等问题。
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问题情境,运用已学的策略,总结和提炼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已学的解决问题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运用已学的解决问题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灵活运用不同的策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具体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策略。
2.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总结和提炼解决问题的方法。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需要准备问题情境,设计好引导性问题。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预习教材,了解基本的解决问题策略。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具体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策略。
例如:小明有3个苹果,小华有5个苹果,请问他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学生通过讨论,得出答案:他们一共有8个苹果。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系列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策略。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2解决问题的策略(二) 》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2解决问题的策略(二) 》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ffa90505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a7.png)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2解决问题的策略(二)》苏教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二)》。
在前一节课中,学生已经学习了“画图策略”和“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的方法。
本节课将继续深化学生对问题解决策略的认识,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掌握“转化策略”和“逆向思维策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对问题解决策略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遇到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思路不清晰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具体案例,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转化策略”和“逆向思维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转化策略”和“逆向思维策略”。
2.如何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策略。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具体案例,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问题案例。
2.准备教学PPT。
3.准备学习小组分组。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具体的问题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例如:有一个长方形,长是10厘米,宽是5厘米,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2.呈现(10分钟)呈现第二个问题案例:有一个正方形,边长是8厘米,求这个正方形的面积。
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尝试用“转化策略”和“逆向思维策略”解决这个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4.巩固(10分钟)呈现第三个问题案例:有一个三角形,底是6厘米,高是4厘米,求这个三角形的面积。
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尝试解决更复杂的问题,如:有一个不规则图形,求这个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二)(课件)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二)(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1681fe9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3e.png)
整理题中的条件
列表整理(理解题意)
桃树 3行 每行7棵 梨树 4行 每行5棵
桃树 3行 每行7棵
梨树 4行 每行5棵
横向列表
纵向列表
分析数量关系
桃树
梨树
3行
4行
每行7棵 每行5棵
桃树棵数 梨树棵数
桃树和梨树的总棵数
桃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
求和
桃树棵数+梨树棵数=桃树和梨树的总棵数
列式解答
桃树 3×7=21(棵) 梨树 4×5=20(棵) 总和 21+20=41(棵)
检验
答:桃树和梨树一共有 41 棵。
回顾上面的解题过程,说一说解决问题时一般要 经历哪些步骤。
春江小学三年级有3个班,四年级有2个班,五年级有4个班。 (先整理题中的条件,再解答)
(1)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2)四年级比五年级少多少人?
江老师买22件件长长袖袖衬衬衫衫一一共共用用去去227700元元,买33件件短短袖袖衬衬衫衫一一共共用用去去118800元元。 一件长袖衬衫比一件短袖衬衫贵多少元?
六、可能性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要先列举出整个事件中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 再根据列举出的结果进行判断。
13、风筝线与地面所形成的角的度数越大,风筝飞得越高。
14、丹顶鹤结队飞行时通常排成“人”字形,角度一般保持在110度左 右。
15、斜坡与地面的角度不同,物体滚的距离也不同。
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大于90°的角是钝角。 ( ×) 2.平角是一条直线。 ( ×) 3.周角只有一条边。 ( × )
五、解决问题的策略
解决问题时可以通过列表、画线段图等方法进行分析。 解决问题的步骤: 1.理解题意(整理条件);2.分析数量关系;3.列式解答;4.检验反思。 分析数量关系:可以从条件想起,看根据哪两个条件可以求出一个问题;也 可以从问题想起,看要求题目中的问题需要知道哪些条件。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解决问题的策略(2)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解决问题的策略(2)](https://img.taocdn.com/s3/m/9746c2b4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76.png)
一份700个字的稿件,需
350÷5=70(个) 70×12=840(个)
要多少分钟?
芳芳每分钟能 打3多少个字。
700÷70=10(分)
答:芳芳12分钟能打840个字,如果她打一份700个字的稿件, 需要10分钟。
2.学校栽了一些盆花,如果每个教室放3盆,可以放 24个教室,如果每个教室放4盆,可以放多少个教室?
1.气象小组同学记录气温的变化情况,早上8时开始记录, 每隔2小时记录一次,第6次记录的时刻是( 18:00 )。 (将表格补充完整,用24时记时法表示)
次数 1
2
3
4
5
6
时刻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18:00
2.某村要挖一条全长642米的水渠。已经挖了5天,平均 每天挖50米,剩下的要8天完成,平均每天挖多少米?
642-50×5=392(米)
392÷8=49(米)
剩下的长度
答:平均每天挖49米。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解决实际问题时,如果问题的已知条件比较多,在已 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的关系不够清楚的情况下,用列表的方 式收集整理信息,并根据表格从已知条件想起,或从所求 问题想起,分析数量关系,从而解决实际问题。
先求出一本的价钱
18÷3=6(元) 5×6=30(元)
5本的价钱
42÷6=7(本)
总价钱÷单价=数量
答:小军用去30元,小丽能买7本。
2.
15本这样的字 典摞在一起高 是多少毫米?
这一摞的高度 504毫米,有 多少本字典?
找6出本题字中典隐含
的信息,整理
条高件16和8问毫题米。
15本字典 高?毫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家好
16
用转化的方法解答:
1、王大爷家共养了120只鸡,其中公鸡的只数是母
鸡的 1 ,公鸡有多少只?
5
2、有三堆棋子,每堆各有120个。第一堆的白子和
第二堆的黑子同样多,第三堆的白子是黑子的 1 。三 3
堆棋子中白子共有多少个?
3、修一条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 1 ,第二天修的
是剩下的 1
3 ,这时还剩210米,这条路全长多少米?
0881.5
Hale Waihona Puke 大家好14(三)转化的策略
大家好
15
1、用转化的方法计算。
1 2
+
1 4
+
1 8
+ 116 +312
=
1 2
+
1 6
+
1 12
+
1 20
+
1 30
+
1 42
+
1 56
=
2、16支足球队参加比赛,比赛以单场淘汰制进行, 一共要进行多少场比赛?(说说你的思考过程)
如果64支球队参加比赛呢?
2、有三块面积相等的花圃和三块面积相等的苗圃, 一共是480平方米。已知每块苗圃比花圃小10平方米, 每块花圃和苗圃的面积各是多少平方米?
3、小冬买5本练习本和4支自动笔,共用去11元钱。
已知一支自动笔比一本练习本贵5角钱,每本练习本和
每支自动笔各是多少元?
大家好
11
例5:
48只苹果分装在10个盘子里,每个大盘装6只,每个 小盘装4只,大盘、小盘各有几个?
4
大家好
17
4、修一条路,第一天修它的 1 ,第二天修了第一天
5
的 1 ,两天共修了800米。这条路全长多少米? 3
5、甲、乙两个班共有110人,已知甲班人数的 2 和
3
乙班人数的 4 相等。两个班各有多少人? 5
6、果园里有三种果树,共1400棵。其中苹果树占总
棵树的 2 ,桃树的棵树占其它两种树棵树之和的 3 。
这袋大米原来重多少千克?
大家好
6
例3:
桌上有30根火柴,小军和小明两人轮流取,每次 取1根或2根,谁取到最后一根谁就赢。如果小军先 取,谁有必胜的策略?
若这堆火柴有40根呢?
大家好
7
练一练:
桌上有40张扑克牌,小军和小明两人轮流摸牌,每 次摸1张、2张或3张,谁摸到最后一张谁就赢。如果 小军先摸,谁有必胜的策略?
若桌上有50张牌呢?
大家好
8
(二)替换和假设的策略
大家好
9
例4:
马小跳在2个同样的大杯和6个同样的小杯中装满 水,正好是4800毫升。已知每个大杯的容积是每个 小杯的5倍,每个大杯和小杯的容积各是多少毫升?
想:用什么策略解决这个问题?
大家好
10
练一练:
1、马小跳在2个同样的大杯和6个同样的小杯中装满 水,正好是4800毫升。已知每个大杯比小杯多装400毫 升,每个大杯和小杯的容积各是多少毫升?
想:用什么策略解决这个问题?
大家好
12
想: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画图法”与“列表法”
列表法:先假设大盘、小盘各有一半,再根据苹果 的多少进行调整,完成下表:
大盘个数 5 4
小盘个数 5 6
总苹果数 50
和48个比较 多 48
得出:大盘( )个,小盘( )个。
大家好
13
练一练:
1、壹元硬币和伍角硬币共40个,共37元,壹元和伍 角的硬币各有多少个?
练习:
1、小军收集了一些画片,他拿出画片的一半又1张 送给小明,自己还剩25张。小军原来有多少张画片?
2、爸爸、妈妈和乐乐做一次游戏。爸爸先从身边
取出和乐乐同样多的钱给乐乐,然后乐乐再从身边取
出和妈妈同样多的钱给妈妈,这时他们三人身边正好
都是60元。原来爸爸、妈妈、乐乐身边各有多少元?
大家好
4
3、小华去参观动物园,先从大门向北走2格到熊猫 馆,再向西北走1格到百鸟园,再向东走5格到猴山, 最后向南走2格到蛇馆。你能在图中标出其它几个景点 和大门的位置吗?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
执教:※ ※
江苏省东方实验小学
大家好
1
(一)倒推的策略
大家好
2
例1:
甲、乙两杯果汁共400毫升,现在从甲杯中倒入40 毫升到乙杯,则两杯果汁同样多。原来两杯果汁各多 少毫升?
想: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大家好
3
例2:
小云原来有一些邮票,今年又收集了24张。她送给 小娟30张后,还剩52张。小云原来有多少张邮票?
4 百鸟园
3
2 熊猫馆
猴山
1 蛇馆
大门 0
1
23 45 6 7
大家好
5
4、池塘里有一种水草,每天生长的面积增加一倍,
已知长到第10天时,正好长满整个池塘,那么第8天长
满池塘的( ) ,第6天时长满池塘的( ) 。
()
()
5、一袋大米,第一次吃去总量的一半多15千克,第
二次又吃去余下的一半少5千克,这时还剩22.5千克。
2、张老师与李老师带着32位同学去划船,共租了8 条船,其中每条大船坐5人,每条小船坐3人。大、小 船各租了多少条?
3、小红家安装了分时电表,谷时用电每千瓦时0.35 元,峰时用电每千瓦时0.55元。她家三月份共缴电费 47元,其中峰时和谷时各用电多少千瓦时?
二月底电表示数
三月底电表示数
0781.5
5
4
桃树和梨树各有多少棵?
大家好
18
结束
大家好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