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的启动配置文件
linux 系统启动相关路径
linux 系统启动相关路径
在Linux 系统中,启动相关的路径通常包括以下几个:
1. /etc/init.d/:这个目录存放了系统中的服务脚本文件,这些脚本文件可以通过chkconfig 命令设置服务的运行级别,从而控制服务的启动和停止。
2. /etc/rc.d/:这个目录也存放了系统中的服务脚本文件,与/etc/init.d/ 目录类似,这些脚本文件也可以通过chkconfig 命令设置服务的运行级别。
3. /etc/rc.local/:这个文件是一个特殊的脚本文件,它在系统启动时自动执行,可以用来执行一些在启动过程中需要执行的操作,如挂载磁盘分区、启动网络等。
4. /etc/fstab/:这个文件记录了系统中需要挂载的文件系统信息,包括磁盘分区的设备名称、挂载点、文件系统类型、挂载选项等。
5.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这个目录存放了系统中网络服务的配置文件,包括网络接口、DNS 服务器、网关等信息。
6. /usr/bin/:这个目录通常包含了一些用户和应用程序使用的工具和脚本文件,例如ssh、scp、wget 等。
7. /usr/local/bin/:这个目录通常存放了用户自定义的命令和脚本文件,例如一些自己编写的工具和脚本文件。
8. /var/run/:这个目录存放了系统中运行的进程的信息,包括进程ID、父进程ID、挂载点等。
9. /var/log/:这个目录存放了系统中的日志文件,包括系统日志、应用程序日志等。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Linux 系统启动相关的路径和文件,具体路径和文件可能会因Linux 发行版和版本而有所不同。
Linux—添加开机启动(服务脚本)
Linux—添加开机启动(服务脚本)系统启动时需要加载的配置⽂件/etc/profile、/root/.bash_profile/etc/bashrc、/root/.bashrc/etc/profile.d/*.sh、/etc/profile.d/lang.sh/etc/sysconfig/i18n、/etc/rc.local(/etc/rc.d/rc.local)⼀、修改开机启动⽂件:/etc/rc.local(或者/etc/rc.d/rc.local)# 1.编辑rc.local⽂件[root@localhost ~]# vi /etc/rc.local# 2.修改rc.local⽂件,在 exit 0前⾯加⼊以下命令。
保存并退出。
/etc/init.d/mysqld start # mysql开机启动/etc/init.d/nginx start # nginx开机启动supervisord -c /etc/supervisor/supervisord.conf # supervisord开机启动/bin/bash /server/scripts/test.sh >/dev/null2>/dev/null# 3.最后修改rc.local⽂件的执⾏权限[root@localhost ~]# chmod +x /etc/rc.local[root@localhost ~]# chmod755 /etc/rc.local⼆、⾃⼰写⼀个shell脚本将写好的脚本(.sh⽂件)放到⽬录 /etc/profile.d/ 下,系统启动后就会⾃动执⾏该⽬录下的所有shell脚本。
三、通过chkconfig命令设置# 1.将(脚本)启动⽂件移动到 /etc/init.d/或者/etc/rc.d/init.d/⽬录下。
(前者是后者的软连接)mv /www/wwwroot/test.sh /etc/rc.d/init.d# 2.启动⽂件前⾯务必添加如下三⾏代码,否侧会提⽰chkconfig不⽀持。
linux开机启动设置的几种方法
linux开机启动设置的⼏种⽅法Linux开机⾃启动的⼏种⽅式:1.chkconfig以supervisord服务脚本为例:第1步:把上⾯的脚本放在/etc/init.d/⽂件ln -s ./supervisord /etc/init.d/supervisord 第2步:将启动脚本权限改为可执⾏。
chmod a+x /etc/init.d/supervisord 第3步:添加启动项。
chkconfig --add supervisordchkconfig supervisord on 第4步:检查是否设置成功。
chkconfig --list | grep supervisordsupervisord 0:关闭 1:关闭 2:启⽤ 3:启⽤ 4:启⽤ 5:启⽤ 6:关闭2、⼿动配置在⽂件中加⼊启动命令/etc/rc.local3、⽂件指向路径是/etc/init.d下的脚本⽂件/etc/rc[0-6].d0-6是linux操作系统的运⾏级别,运⾏runlevel查看当前运⾏级运⾏级别0:系统停机状态,系统默认运⾏级别不能设为0,否则不能正常启动运⾏级别1:单⽤户⼯作状态,root权限⽤户,⽤于系统维护,禁⽌远程登陆运⾏级别2:多⽤户状态(没有NFS)运⾏级别3:完全的多⽤户状态(有NFS),登陆后进⼊控制台命令⾏模式运⾏级别4:系统未使⽤,保留运⾏级别5:X11控制台,登陆后进⼊图形GUI模式运⾏级别6:系统正常关闭并重启,默认运⾏级别不能设为6,否则不能正常启动/etc/rc[0-6].d⽬录下⽂件的命名规则:S|K + nn + scriptS|K,S开头命名的是开机要执⾏的脚本,K开头命名的是关机要执⾏的脚本nn取值0-100,表⽰优先级,数字越⼤,优先级越低script是软链接指向的脚本的⽂件名/etc/init.d⽬录下的控制脚本接受参数-- start //启动-- stop //停⽌-- restart //重启-- status //状态-- force-reload //重新载⼊配置update-rc.d命令为/etc/init.d⽬录下的脚本建⽴或删除到/etc/rc[0-6].d的软链接增加⼀个服务添加这个服务并让它开机⾃动执⾏update-rc.d apache2 defaults并且可以指定该服务的启动顺序:update-rc.d apache2 defaults 90还可以更详细的控制start与kill顺序:update-rc.d apache2 defaults 20 80其中前⾯的20是start时的运⾏顺序级别,80为kill时的级别。
Linux引导与配置文件加载过程
Linux引导及配置文件加载过程解读文章分类:操作系统??本文包括3部分内容1、 Linux的引导过程2、 Linux 的运行级别3、 /etc/inittab与/etc/rc.d/ 与/etc/rc.d/init.d的关系关键词:Linux引导过程、运行级别、inittab与 init.d 与 rc.d一、 Linux的引导过程系统加电之后,首先进行的硬件自检,然后是bootloader对系统的初始化,加载内核。
内核被加载到内存中之后,就开始执行我们的系统设置了。
一旦内核启动运行,对硬件的检测就会决定需要对哪些设备驱动程序进行初始化。
从这里开始,内核就能够挂装根文件系统(这个过程类似于Windows识别并存取C盘的过程)。
内核挂装了根文件系统,并已初始化所有的设备驱动程序和数据结构等之后,就通过启动一个叫init的用户级程序,完成引导进程。
二、运行级别(run level)Init进程是系统启动之后的第一个用户进程,所以它的pid(进程编号)始终为1。
init 进程上来首先做的事是去读取/etc/目录下 inittab文件中initdefault id值,这个值称为运行级别(run-level)。
它决定了系统启动之后运行于什么级别。
运行级别决定了系统启动的绝大部分行为和目的。
这个级别从0到 6 ,具有不同的功能。
不同的运行级定义如下:# 0 - 停机(千万别把initdefault设置为0,否则系统永远无法启动)# 1 - 单用户模式# 2 - 多用户,没有 NFS# 3 - 完全多用户模式(标准的运行级)# 4 –系统保留的# 5 - X11 (x window)# 6 - 重新启动(千万不要把initdefault 设置为6,否则将一直在重启)三、 /etc/rc.d/与/etc/rc.d/init.d的关系先解释一下init.d。
这个目录存放的是一些脚本,一般是linux以rpm包安装时设定的一些服务的启动脚本。
Linux常用配置文件保存位置大全
Linux常⽤配置⽂件保存位置⼤全启动引导程序配置⽂件复制代码代码如下:LILO /etc/lilo.confGRUB /boot/grub/menu.lst系统启动⽂件核脚本复制代码代码如下:主启动控制⽂件 /etc/inittabSysV启动脚本的位置 /etc/init.d、/etc/rc.d/init.d或/etc/rc.dSysV启动脚本链接的位置 /etc/init.d/rc.d、/etc/rc.d/rc.d或/etc/rc.d本地启动脚本 /etc/rc.d/rc.local、/etc/init.d/boot.local或/etc/rc.boot⾥的⽂件⽹络配置⽂件复制代码代码如下:建⽴⽹络接⼝的脚本 /sbin/ifup保存⽹络配置数据⽂件的⽬录 /etc/network、/etc/sysconfig/network和/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 保存解析DNS服务的⽂件 /etc/resolv.confDHCP客户端的配置⽂件 /etc/dhclient.conf超级服务程序配置⽂件和⽬录复制代码代码如下:inetd配置⽂件 /etc/inetd.confTCP Wrappers配置⽂件 /etc/hosts.allow和/etc/hosts.denyxinetd配置⽂件 /etc/xinetd.conf和/etc/xinetd.d⽬录⾥的⽂件硬件配置复制代码代码如下:内核模块配置⽂件 /etc/modules.conf硬件访问⽂件复制代码代码如下:Linux设备⽂件 /dev⽬录⾥保存硬件和驱动程序数据的⽂件 /proc⽬录⾥扫描仪配置⽂件复制代码代码如下:SANE主配置 /etc/sane.d/dll.conf特定扫描仪的配置⽂件 /etc/sane.d⽬录⾥以扫描仪型号命名的⽂件打印机配置⽂件复制代码代码如下:BSD LPD核LPRng的本地打印机主配置⽂件 /etc/printcapCUPS本地打印机主配置和远程访问受权⽂件 /etc/cups/cupsd.confBSD LPD远程访问受权⽂件 /etc/hosts.lpdLPRng远程访问受权⽂件 /etc/lpd.perms⽂件系统复制代码代码如下:⽂件系统表 /etc/fstab软驱装配点 /floppy 、/mnt/floppy 或/media/floppy光驱装配点 /cdrom 、/mnt/cdrom 或/media/cdromshell 配置⽂件复制代码代码如下:bash 系统⾮登录配置⽂件 /etc/bashrc 、/etc/bash.bashrc 或/etc/bash.bashrc.localbash 系统登录⽂件 /etc/profile 和/etc/profile.d ⾥的⽂件bash ⽤户⾮登录配置⽂件 ~/.bashrcbash ⽤户登录配置⽂件 ~/.profileXFree86 配置⽂件核⽬录复制代码代码如下:XFree86 主配置⽂件 /etc/XF86config 、/etc/X11/XF86Config 或/etc/X11/XF86Config-4字体服务程序配置⽂件 /etc/X11/fs/configXft 1.x 配置⽂件 /etcX11/XftConfigXft 2.0 配置⽂件 /etc/fonts/fonts.conf字体⽬录 /usr/X11R6/lib/X11/fonts 和/usr/share/fontsWeb 服务程序配置⽂件复制代码代码如下:Apache 主配置⽂件 /etc/apache 、/etc/httpd 或/httpd/conf ⾥的httpd.conf 或httpd2.conf ⽂件MIME 类型⽂件与Apache 主配置⽂件在同⼀⽬录⾥的mime.types 或apache-mime.types⽂件服务程序配置⽂件复制代码代码如下:ProFTPd 配置⽂件 /etc/proftpd.confvsftpd 配置⽂件 /etc/vsftpd.confNFS 服务程序的输出定义⽂件 /etc/exportsNFS 客户端装配的NFS 输出 /etc/fstabSamba 配置⽂件 /etc/samba/smb.confSamba ⽤户配置⽂件 /etc/samba/smbpasswd邮件服务程序配置⽂件复制代码代码如下:sendmail 主配置⽂件 /etc/mail/sendmail.cfsendmail 源配置⽂件 /etc/mail/sendmail.mc 或/usr/share/sendmail/cf/cf/linux.smtp.mc 或其他⽂件Postfix 主配置⽂件 /etc/postfix/main.cfExim 主配置⽂件 /etc/exim/exim.cfProcmail 配置⽂件 /etc/procmailrc 或~/.procmailrcFetchmail 配置⽂件 ~/.fetchmailrc远程登录配置⽂件复制代码代码如下:SSH 服务程序配置⽂件 /etc/ssh/sshd_configSSH 客户端配置⽂件 /etc/ssh/ssh_configXDM 配置⽂件 /etc/X11/xdm ⽬录下GDM 配置⽂件 /etc/X11/gdm ⽬录下VNC 服务程序配置⽂件 /usr/X11R6/bin/vncserver 启动脚本和~/.vnc ⽬录⾥的⽂件其他服务程序配置⽂件复制代码代码如下:DHCP 服务程序配置⽂件 /etc/dhcpd.confBIND 服务程序配置⽂件 /etc/named.conf 和/var/named/NTP 服务程序配置⽂件 /etc/ntp.conf。
linux下怎么修改grub.cfg
linux下怎么修改grub.cfg⼀、grub2的启动配置⽂件grub.cfggrub2的启动配置⽂件grub.cfg是/boot/grub/grub.cfg,⽽不是以前的memu.lst。
如果你是多系统,有Ubuntu和windows,那么⽤下⾯的命令,可以使grub2得到所以可以启动的系统。
sudo update-grub实际就是让系统⾃⼰⽣成合适的grub.cfg⽂件。
这个grub.cfg⽂件是只读属性,so如果你要修改它,需要权限。
sudo chmod +w /boot/grub/grub.cfg然后可以编辑grub.cfg了。
sudo gedit /boot/grub/grub.cfg⼆、默认系统和等待时间1、set default=0这是说从第⼀项启动。
每个启动项都是以menuentry开始,menuentry后⾯“xxx”是启动项名称,然后{xxx}是启动代码。
### BEGIN /etc/grub.d/10_linux ###menuentry “Ubuntu, Linux 2.6.31-14-generic” {recordfail=1if [ -n{have_grubenv} ]; then save_envrecordfail; fiset quiet=1insmod ext2set root=(hd0,6)search –no-floppy–fs-uuid –set 040508ff-fec7-4c66-ba64-a09f8abe8059linux/boot/vmlinuz-2.6.31-14-genericroot=UUID=040508ff-fec7-4c66-ba64-a09f8abe8059 ro quiet splashinitrd/boot/initrd.img-2.6.31-14-generic}menuentry “Ubuntu, Linux2.6.31-14-generic (recovery mode)” {recordfail=1if [ -n ${have_grubenv}]; then save_env recordfail; fiinsmod ext2set root=(hd0,6)search–no-floppy –fs-uuid –set 040508ff-fec7-4c66-ba64-a09f8abe8059linux/boot/vmlinuz-2.6.31-14-genericroot=UUID=040508ff-fec7-4c66-ba64-a09f8abe8059 ro singleinitrd/boot/initrd.img-2.6.31-14-generic}### END /etc/grub.d/10_linux ######BEGIN /etc/grub.d/20_memtest86+ ###menuentry “Memory test (memtest86+)”{linux16 /boot/memtest86+.bin}menuentry “Memory test (memtest86+, serialconsole 115200)” {linux16 /boot/memtest86+.binconsole=ttyS0,115200n8}### END /etc/grub.d/20_memtest86+ ###### BEGIN/etc/grub.d/30_os-prober ###menuentry “Microsoft Windows XP Home Edition(on /dev/sda1)” {insmod ntfsset root=(hd0,1)search –no-floppy –fs-uuid–set 5c108a1c1089fd70drivemap -s (hd0) ${root}chainloader +1}ifkeystatus; thenif keystatus –shift; thenset timeout=-1elsesettimeout=10fielseif sleep verbose –interruptible 3 ; thenset timeout=10fifi### END /etc/grub.d/30_os-prober ######BEGIN /etc/grub.d/10_linux ###menuentry “Ubuntu, Linux 2.6.31-14-generic” {recordfail=1if [ -n{have_grubenv} ]; then save_env recordfail; fi set quiet=1 insmod ext2 set root=(hd0,6) search –no-floppy –fs-uuid –set 040508ff-fec7-4c66-ba64-a09f8abe8059 linux /boot/vmlinuz-2.6.31-14-generic roo verbose –interruptible 3 ; thenset timeout=10fifi### END /etc/grub.d/30_os-prober ###我的第五个启动项是menuentry “Microsoft Windows XP Home Edition (on /dev/sda1)”,我要它默认是以xp启动,所以修改为set default=”4″。
linux中修改系统启动项的方法
linux中修改系统启动项的方法修改Linux系统启动项的方法Linux系统的启动项是决定系统启动时执行哪些程序和服务的配置项,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来进行修改和调整。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修改Linux系统启动项的方法。
一、使用Systemd来管理启动项Systemd是目前大部分Linux发行版所采用的系统初始化和服务管理工具。
通过修改Systemd的配置文件可以实现对启动项的管理。
1. 打开终端,使用root权限登录系统。
2. 进入Systemd的配置目录,一般路径为/etc/systemd/system。
3. 在该目录下,可以看到一些以.service为后缀的文件,这些文件就是与启动项相关的配置文件。
4. 找到对应的启动项配置文件,使用文本编辑器打开进行修改。
可以根据需要添加、删除或修改相关的配置项。
5. 修改完成后,保存文件并退出文本编辑器。
6. 使用命令systemctl daemon-reload重新加载Systemd的配置文件。
7. 使用命令systemctl enable <启动项名称>.service使修改后的启动项生效。
二、使用SysVinit来管理启动项SysVinit是较早期的一种系统初始化和服务管理工具,在一些Linux发行版中仍然被使用。
通过修改SysVinit的配置文件可以实现对启动项的管理。
1. 打开终端,使用root权限登录系统。
2. 进入SysVinit的配置目录,一般路径为/etc/init.d。
3. 在该目录下,可以看到一些以启动项名称命名的脚本文件,这些文件就是与启动项相关的配置文件。
4. 找到对应的启动项配置文件,使用文本编辑器打开进行修改。
可以根据需要添加、删除或修改相关的配置项。
5. 修改完成后,保存文件并退出文本编辑器。
6. 使用命令chkconfig <启动项名称> on使修改后的启动项生效。
三、使用GRUB来管理启动项GRUB是Linux系统中常用的引导加载程序,通过修改GRUB的配置文件可以实现对启动项的管理。
Linux下常用的配置文件位置
Linux下常⽤的配置⽂件位置1、别名配置⽂件[root@room8pc205 ~]# vim /root/.bashrc #此处是root⽤户定义的别名⽂件的位置,只有root⽤户登录可⽤[root@room8pc205 ~]# vim /lisi/.bashrc #此处是定义lisi⽤户的别名配置⽂件保存位置,只有lisi⽤户登录可⽤[root@room8pc205 ~]# vim /etc/bashrc #此处是定义全局⽤户的别名配置⽂件保存位置,所有⽤户都通⽤,注意别名定义语句不要写到判断句⾥⾯#⽤户单独的别名定义⽂件前⾯有.bashrc2、主机名配置⽂件[root@room8pc205 ~]# vim /etc/hostname #此处是虚拟机的主机名配置⽂件位置3、DNS信息配置⽂件[root@room8pc205 ~]# vim /etc/resolv.conf#此处是虚拟主机⽹卡配置⽂件的位置4、⽤户信息配置⽂件[root@room8pc205 ~]# vim /etc/passwd #此处是虚拟主机所有的⽤户信息配置⽂件的位置5、yum仓库配置⽂件[root@room8pc205 ~]# vim /etc/yum.repos.d/*.repo #此处是虚拟主机所有的yum仓库信息配置⽂件的位置6、挂载配置⽂件[root@room8pc205 ~]# vim /etc/fstab #此处是虚拟主机所有的挂载配置⽂件位置7、共享配置⽂件[root@room8pc205 ~]# vim /etc/exports #此处是虚拟主机所有的共享配置⽂件位置8、NTP时间同部功能配置⽂件[root@room8pc205 ~]# vim /etc/chrony.conf #此处是虚拟主机NTP时间同步配置⽂件位置9、SELinux功能配置⽂件[root@room8pc205 ~]# vim /etc/selinux/config #此处是SELinux配置⽂件位置SELINUX=permissive #改成允许10、历史命令记录配置⽂件[root@room8pc205 ~]# vim /etc/profile #此处是历史敲击过的命令配置⽂件位置11、系统管理配置⽂件[root@room8pc205 ~]# vim /lib/systemd/system #此处是系统服务和启动项配置⽂件位置12、samba共享配置⽂件[root@room8pc205 ~]# vim /etc/samba/smb.conf #此处是虚拟主机所有的共享配置⽂件位置13、DNS全局主配置⽂件[root@room8pc205 ~]# vim /etc/name.conf #此处是DNS全局主配置⽂件位置[root@room8pc205 ~]# vim /var/named/ #此处是主机名与IP地址对应记录位置14、DHCP配置⽂件[root@room8pc205 ~]# vim /etc/dhcp/dhcp.conf #此处是dhcp配置⽂件位置15、历史命令记录条数配置⽂件[root@room8pc205 ~]# vim /etc/profile #此处是⽤户历史命令记录条数配置⽂件位置,默认HISTISE=1000条16、变量名配置⽂件[root@room8pc205 ~]# vim /etc/profile #此处是对所有⽤户设置变量的配置⽂件位置,永久有效[root@room8pc205 ~]# vim /home/lisi/.bash_profile #此处是对lisi⽤户家⽬录下设置变量的配置⽂件位置,对lisi⽤户永久有效,这⾥lisi也可以是别的⽤户17、代理服务器squid配置⽂件位置[root@room8pc205 ~]# vim /etc/squid/squid.conf #代理服务器配置⽂件[root@room8pc205 ~]# vim /var/spool/squid #硬盘中代理服务器缓存⽂件位置18、代理服务器Varnish配置⽂件位置[root@room8pc205 ~]# vim /etc/sysconfig/varnish #Varnish前端⽹络配置设置[root@room8pc205 ~]# vim /etc/varnish/default.vcl #Varnish后端⽹络配置设置19、ssh服务配置⽂件[root@room8pc205 ~]# vim /etc/ssh/sshd_config #ssh远程配置设置20、nginx服务配置⽂件[root@room8pc205 ~]# vim /usr/local/nginx/conf/nginx.conf #nginx配置⽂件设置21、Tomcat服务配置⽂件[root@room8pc205 ~]# vim /usr/local/tomcat/conf/server.xml #Tomcat配置⽂件设置22、memcached服务配置⽂件[root@Proxy ~]# vim /etc/sysconfig/memcached #memcached服务配置⽂件设置23、Redis数据库配置⽂件[root@room8pc205 ~]# vim /etc/redis/6379.conf #Redis数据库配置设置24、Mysql数据库配置⽂件[root@room8pc205 ~]# vim /etc/f #Mysql数据库配置设置25、⽹卡配置⽂件[root@room8pc205 ~]# vim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此处是虚拟主机⽹卡配置⽂件位置26、数据库读写分离maxscale主配置⽂件[root@room8pc205 ~]# vim /etc/f #此处是MySQL数据库读写分离配置⽂件位置27、Mysql数据库sudo提权操作主配置⽂件[root@room8pc205 ~]# vim /etc/sudoers #此处是sudo提权配置⽂件位置28、ftp主配置⽂件[root@room8pc205 ~]# vim /etc/vsftpd/vsftp.conf #此处是ftp配置⽂件位置29、postfix邮件主配置⽂件[root@room8pc205 ~]# vim /etc/postfix/main.cf #此处是ftp配置⽂件位置30、firewalld主配置⽂件[root@room8pc205 ~]# vim /etc/firewalld/firewalld.conf #此处是ftp配置⽂件位置31、Nagios主配置⽂件[root@room8pc205 ~]# vim /etc/httpd/conf.d/nagios.conf #此处是nagios在apache⽹站配置⽂件位置,是apache的从配置⽂件[root@host56 ~]# vim /usr/local/nagios/etc/nagios.cfg #Nagios主配置⽂件位置[root@host56 ~]# ls /usr/local/nagios/ #Nagios安装⽬录[root@host56 ~]# ls /usr/local/share/ #Nagios监控页⾯存储位置,主配置⽂件⾥⾯Alias定义了别名,访问⽹页/nagios会⾃动调此⽬录下的⽂件[root@host56 ~]# /etc/init.d/nagios start | stop | status | restart #Nagios启动 | 停⽌ | 运⾏状态 | 重启等⽅式[root@host56 ~]# cd /usr/local/nagios/libexec/ #Nagios插件位置⽬录[root@host56 ~]# vim /usr/local/nagios/etc/nrpe.cfg #nagios监控插件nrpe的主配置⽂件32、Linux本⾝⾃带的路由转发功能[root@host103 ~]# vim /etc/sysctl.conf //配置⽂件⾥⾯有IP转发功能#配置⽂件的第7⾏有ipv4的路由转发功能,可以开启。
嵌入式linux下inittab详解
嵌入式linux启动时运行的inittab文件嵌入式系统下的linux启动配置文件,不同与普通的PC linux启动配置,启动相关文件与文件的内容也要少得多。
嵌入式系统下的linux启动过程一般是:1 在bootloader中制定各种要求传给linux内核的参数,制作ramdisk或ramfs 文件系统,并在开机后首先mount上,该文件系统主要负责包含启动运行的配置文件,嵌入式系统主要是/etc/inittab和/etc/rc文件;2 在init进程启动后,进程首先执行/etc/inittab文件,该文件语法下面介绍,一般包括三项内容就可以启动。
其中主要的一项内容就是::sysinit:/etc/rc,目的是制定初始化要执行的脚本配置文件,在/etc/rc中则主要是配置系统;另一项内容是::respawn:-/usr/sbin/xxx,xxx一般为shell,最后一个重要的项是::shutdown:/bin/umount -a -r接下来的部分为转载/kernel_32/archive/2009/02/03/3860756.aspx首先介绍点背景知识,关于inittab的:init 进程是系统中所有进程的父进程,init进程繁衍出完成通常操作所需的子进程,这些操作包括:设置机器名、检查和安装磁盘及文件系统、启动系统日志、配置网络接口并启动网络和邮件服务,启动打印服务等。
Solaris中init进程的主要任务是按照inittab 文件所提供的信息创建进程,由于进行系统初始化的那些进程都由init创建,所以init 进程也称为系统初始化进程。
下面具体说明inittab文件的格式。
inittab文件中每一记录都从新的一行开始,每个记录项最多可有512个字符,每一项的格式通常如下:id:rstate:action:process,下面分别解释。
1.id字段是最多4个字符的字符串,用来唯一标志表项。
2.rstate(run state)字段定义该记录项被调用时的运行级别,rstate可以由一个或多个运行级别构成,也可以是空,空则代表运行级别0~6。
Linux打开shell时读取配置文件的顺序
之前安装Linux的一些软件时,总要修改Linux的配置文件。
当时也是一知半解。
而且,网上有些安装教程,会说,修改配置文件后要重启Linux。
但事实上是不需要重启的。
Linux安装时可能要修改的配置文件:/etc/profile、/etc/bashrc(ubuntu没有这个文件,对应地,其有/etc/bash.bashrc文件。
我用的是ubuntu系统,所以下面将一律使用/etc/bash.bashrc来叙述)、~/.bash_profile、~/.bash_login、~/.profile、~/.bashrc。
我的ubuntu系统(版本为10.04)默认情况下,只有/etc/profile、/etc/bash.bahsrc、~/.profile、~/.bashrc这四个文件。
其他文件可以创建。
现在来简单说一下这些配置文件。
这些文件的作用这些文件的作用有很多,比如环境变量的设定、定制符合自己风格的shell、还可以设置缩写功能,那个ll命令是ls –alF命令的缩写。
相信大家最关心这些文件在安装软件时候的作用。
为什么要配置这些文件?配置后,要不要重启Linux才能使得生效。
要弄清这些问题。
首先要知道打开一个终端或者打开一个新shell时(注意,两者是不同的。
比如在终端里输入bash,会进入一个新shell。
此时并没有打开新终端),会读取到哪些文件。
之所以是要配置这些文件,是因为这些软件要在环境变量中添加属于自己的信息,或者新建一个属于自己的环境变量(如安装JDK时要新建一个JAVA_HOME环境变量)。
系统会根据环境变量里的值,找到软件的一些文件的路径。
这些文件的访问顺序测试如果对测试过程没兴趣的,直接跳过这一步,到结论部分看结论。
分别在这个四个文件的最后,加入一个新的环境变量TESTBASH。
每一个文件都为这个环境变量加入不同的值。
如下图所示:/etc/profile/etc/bash.bashrc~/.profile~/.bashrc都保存后,在原来这个终端输入$export(这个命令可以用来导入和查看环境变量),并没有在输出中看到这个TESTBASH。
linux配置文件在哪里
linux配置文件在哪里?系统级的配置存放在/etc 目录中。
用户级的配置存放在用户的主目录/home/user_login_name。
这里是我常用的系统级配置文件列表:SHELL 默认文件/etc/bashrc –bash shell 的系统级默认功能和别名/etc/profile –bash shell 的系统级默认值,包括系统级的环境变量/etc/passwd –含有用户的密码和其他信息。
Root 用户能够直接修改,但建议用配置工具修改,例如passwd 命令。
一个损坏的/etc/passwd 很容易令一个Linux 系统不可用。
/etc/shadow –存有passwd 文件的“shadow”信息。
比如:不应被所有人看到的信息。
/etc/group –类似/etc/passwd 文件,但是关于用户组的。
/etc/crontab –设置“cron”,意为定期地执行命令(以小时、天、星期、年等为单位)。
/etc/initab –系统启动时运行不同的程序和进程。
/etc/issue –和登录提示一起出现的信息。
常常被rc.local 脚本覆盖。
/etc/ –与上面相同,但是在通过网络登录时使用。
/etc/motd –“每日消息(Message of the day)”文件,用户登录后显示。
/etc/rc.d/rc.local –系统启动时最后执行的脚本。
我把定制我的本地机器的命令放在此文件的末尾。
它的功能类似DOS 的“autoexec.bat”。
网络配置/etc/hosts –含有一个主机名和固定ip 地址列表/etc/hosts.allow –允许使用网络服务的主机名/etc/hosts.deny –禁止使用网络服务的主机名/etc/resolv.conf –设置了本地机器使用的域名服务器列表/etc/inetd.conf –守护进程inetd 的配置文件,说明了你的机器提供哪些TCP/IP 服务。
linux ifcfg配置文件的基本指令
linux ifcfg配置文件的基本指
令
在Linux中,ifcfg配置文件用于配置网络接口。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ifcfg配置指令:
1. ifconfig:用于查看和配置网络设备。
可以用来获取网络接口配置信息,也可以修改这些配置。
2. up:启动指定网络设备/网卡。
3. down:关闭指定网络设备/网卡。
该参数可以有效地阻止通过指定接口的IP信息流,如果想永久地关闭一个接口,还需要从核心路由表中将该接口的路由信息全部删除。
4. arp:设置指定网卡是否支持ARP协议。
此外,我们还可以使用以下命令行工具对ifcfg文件进行管理:
1. vi或nano:可以用来编辑ifcfg文件。
2. grep:可以用来搜索ifcfg文件中的关键字。
3. rm:可以用来删除ifcfg文件。
RedHat系统启动配置文件
RedHat系统启动配置文件在系统加载Linux内核后,系统将依次运行以下几个内核程序。
系统运行的第1个内核文件为/sbin/init,此程序将创建系统第1个进程,并将此进程作为整个系统以后应用程序的父进程,然后运行/etc/rc.d/rc.sysinit初始化系统。
/etc/inittab是系统运行的第3个重要程序,此程序主要用来选择系统运行级别,不同的启动级别运行的程序及命令,这些文件在/etc/rcX.d文件夹下读取。
执行完成以上内容后,系统即加载用户所特有的信息。
下面详细介绍这些文件。
(1)/sbin/init。
此文件位于/sbin文件夹下,用户可以在#提示符下查询当前系统进程,可以发现init进程号为0。
在整个系统中,此进程必须处于活动状态,除非系统关闭。
(2)/etc/rc.d/rc.sysinit。
创建0进程后,系统将读取文件/etc/rc.d/rc.sysinit进行系统初始化。
系统初始化的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1 设置环境变量内容;2 读取/etc/sysconfig/network;3 使用fsck检测文件系统;4 将启动信息经过dmesg存入/var/log/dmesg 中;5 使用/etc/sysconfig/clock文件来初始化clock;6 检测系统参数proc并设置PNP;7 运行rc.erial对串行端口进行初始化;8 安装root、proc文件系统以及其他文件系统;9 设置字体,启动Swapping 等操作。
(3)/etc/inittab。
读取并检测系统基本信息后,系统将读取/etc/inittab文件来选择默认的运行级别,以决定启动那些系统服务。
Linux包括6个运行级别,不同的运行级别将默认启动不同的硬件和系统环境,例如,要启动网络环境,必须在级别3和级别5中进行;要修改系统错误,一般在单用户模式级别1中进行。
一般情况下,系统将默认启动运行级别3或级别5。
(4)/etc/rcX.d。
【Linux】Systemd配置文件说明及编写(2)
【Linux】Systemd配置⽂件说明及编写(2)1. 开机启动对于⽀持 systemd 的软件,如果想要设置开机启动,就执⾏如下命令(以 http 为例):systemctl enable httpd上⾯的命令相当于在 /etc/systemd/system/ ⽬录⾥添加了⼀个符号链接,指向 /usr/lib/systemd/system/ ⾥⾯的 httpd.service ⽂件。
这是因为开机时,Systemd 只执⾏ /etc/systemd/system/ ⽬录⾥⾯的配置⽂件。
这也就意味着,将修改后的配置⽂件放在这⾥⽬录⾥,就可以达到覆盖原始配置的效果。
2. 启动服务启动服务使⽤如下命令:systemctl start httpd执⾏完上⾯的命令,使⽤ systemctl status httpd 查看:[root@localhost ~]# systemctl status httpd● httpd.service - The Apache HTTP ServerLoaded: loaded (/usr/lib/systemd/system/httpd.service; disabled; vendor preset: disabled)Active: active (running) since Sat 2019-06-15 10:49:35 CST; 2s agoDocs: man:httpd(8)man:apachectl(8)Process: 3253 ExecStop=/bin/kill -WINCH ${MAINPID} (code=exited, status=0/SUCCESS)Main PID: 3258 (httpd)Status: "Processing requests..."CGroup: /system.slice/httpd.service├─3258 /usr/sbin/httpd -DFOREGROUND├─3259 /usr/sbin/httpd -DFOREGROUND├─3260 /usr/sbin/httpd -DFOREGROUND├─3261 /usr/sbin/httpd -DFOREGROUND├─3262 /usr/sbin/httpd -DFOREGROUND└─3263 /usr/sbin/httpd -DFOREGROUNDJun 15 10:49:35 localhost.localdomain systemd[1]: Starting The Apache HTTP Server...Jun 15 10:49:35 localhost.localdomain systemd[1]: Started The Apache HTTP Server.说明: (1)Loaded⾏:配置⽂件的位置,是否设为开机启动; (2)Active⾏:表⽰正在运⾏; (3)Main⾏:主进程PID; (4)Status⾏:由应⽤本⾝提供的软件当前状态; (5)CGroup⾏:应⽤的所有⼦进程 (6)⽇志块:应⽤的⽇志3. 停⽌服务停⽌正在运⾏服务,命令如下:systemctl stop httpd有时候,程序没有响应了,使⽤ systemctl stop 停不下来,这时候就需要发送 kill 信号:systemctl kill httpd此外,重启服务systemctl restart httpd4. service 配置⽂件⼀个服务怎么启动,完全由它的配置⽂件决定。
linux boot 参数
linux boot 参数Linux的启动参数(boot parameters)在系统的启动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这些参数可以告诉Linux内核如何启动,以及启动后应该如何配置系统。
它们可以在GRUB、LILO或其他引导加载器中进行设置。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Linux启动参数及其作用:1.root=:指定根文件系统的设备。
例如,root=/dev/sda1表示根文件系统位于/dev/sda1分区。
2.initrd=或initramfs=:指定初始RAM磁盘或初始RAM文件系统的路径。
这通常用于在启动过程中加载必要的驱动程序或其他模块。
3.ro:以只读模式挂载根文件系统。
这可以防止对文件系统的意外写入。
4.rw:以读写模式挂载根文件系统。
5.quiet或silent:减少启动过程中的输出,使启动过程更加简洁。
6.splash:在某些发行版中,使用启动画面代替文本输出。
7.nomodeset:禁用内核模式设置,通常用于解决显卡问题。
8.vga=:设置VGA模式。
例如,vga=773设置了一个特定的分辨率和颜色深度。
9.single或1:启动到单用户模式,绕过所有系统服务并直接登录为root。
10.rescue或s:启动到救援模式,这通常用于修复损坏的系统。
11.debug:启用内核调试。
12.initrd=或initramfs=:指定initrd(初始RAM磁盘)的路径,这是一个临时文件系统,包含内核启动所需的驱动程序和工具。
13.rd.参数:用于传递参数给initrd。
例如,rd.lvm.lv=rhel/root rd.lvm.lv=rhel/swap告诉initrd使用LVM逻辑卷作为根和交换分区。
14.rhgb:在Red Hat系的发行版中,启用图形启动界面。
15.quiet:减少启动过程中的输出。
请注意,这些参数可能因Linux发行版和版本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因此,在实际使用时,最好参考特定发行版的文档或手册以获取准确的信息。
LINUX用户和用户组配置文件详解
LINUX用户和用户组配置文件详解/etc/passwd 用户基础配置文件/etc/shadow 用户影子文件,最关键的信息是密码/etc/login.defs 是设置用户帐号限制的文件。
该文件里的配置对root用户无效。
用户(User)和用户组(Group)的配置文件,是系统管理员最应该了解和掌握的系统基础文件之一,从另一方面来说,了解这些文件也是系统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份;做为一个合格的系统管理员应该对用户和用户组配置文件透彻了解才行;一、用户(User)相关;谈到用户,就不得不谈用户管理,用户配置文件,以及用户查询和管理的控制工具;用户管理主要通过修改用户配置文件完成;用户管理控制工具最终目的也是为了修改用户配置文件。
什么是用户查询和管理控制工具呢?用户查询和控制工具是查询、添加、修改和删除用户等系统管理工具,比如查询用户的id和finger命令,添加用户的usera dd 或adduser 、userdel 用户的删除、设置密码的passwd命令、修改用户usermod 等等;我们需要知道的是通过用户查询和控制工具所进行的动作的最终目的也是修改用户配置文件;所以我们进行用户管理的时候,直接修改用户配置文件一样可以达到用户管理的目的;通过上面的解说,我们能实实在在的感觉到用户(Us er)配置文件的重要性;其实用户和用户组在系统管理中是不可分割的,但为了说明问题,我们还是得把用户(User)的配置文件单列出来解说,其中包括/et c/passwd 和/etc/shadow 文件;在这之中,你还能了解UID的重要性;通过本标题,您可以了解或掌握的内容有:了解/etc/ passwd和/etc/shadow;什么UID ;与用户相关的系统配置文件主要有/etc/passwd 和/et c/shadow,其中/etc/shadow是用户资讯的加密文件,比如用户的密码口令的加密保存等;/etc/passwd 和/ etc/shadow 文件是互补的;我们可以通过对比两个文件来差看他们的区别;1、关于/etc/passwd 和UID;/etc/passwd 是系统识别用户的一个文件,做个不恰当的比喻,/etc/passwd 是一个花名册,系统所有的用户都在这里有登录记载;当我们以beinan 这个账号登录时,系统首先会查阅/etc/passwd 文件,看是否有beinan 这个账号,然后确定beinan的UID,通过UID 来确认用户和身份,如果存在则读取/etc/sha dow 影子文件中所对应的beinan的密码;如果密码核实无误则登录系统,读取用户的配置文件;1)/etc/passwd 的内容理解:在/etc/passwd 中,每一行都表示的是一个用户的信息;一行有7个段位;每个段位用:号分割,比如下面是我的系统中的/etc/passwd 的两行;beinan:x:500:500:beinan sun:/home/beinan:/bin/ba shlinuxsir:x:505:502:linuxsir open,linuxsir office,1389 8667715:/home/linuxsir:/bin/bashbeinan:x:500:500:beinan sun:/home/beinan:/bin/ba shlinuxsir:x:501:502::/home/linuxsir:/bin/bash第一字段:用户名(也被称为登录名);在上面的例子中,我们看到这两个用户的用户名分别是beinan 和linuxsir;第二字段:口令;在例子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x,其实密码已被映射到/etc/shadow 文件中;第三字段:UID ;请参看本文的UID的解说;第四字段:GID;请参看本文的GID的解说;第五字段:用户名全称,这是可选的,可以不设置,在beinan这个用户中,用户的全称是beinan sun ;而linuxsir 这个用户是没有设置全称;第六字段:用户的家目录所在位置;beinan 这个用户是/home/beinan ,而linuxsir 这个用户是/home/linu xsir ;第七字段:用户所用SHELL 的类型,beinan和linu xsir 都用的是bash ;所以设置为/bin/bash ;2)关于UID 的理解:UID 是用户的ID 值,在系统中每个用户的UID的值是唯一的,更确切的说每个用户都要对应一个唯一的UID ,系统管理员应该确保这一规则。
Linux中所有配置文件的位置
Linux中所有配置文件的位置系统管理文件1:/etc/sysconfig/i18n(语言配置文件).2:/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eth0配置文件).3:/boot/grub/grub.conf(grup配置文件) 或/boot/grub/menu.list.4:/etc/passwd:系统用户数据库文件.5:/etc/group:组的数据库文件.6:/etc/gshadow(存放密码).7:/etc/shadow(存放密码).8:/etc/profile(系统环境).9:/etc/bashrc(系统变量).10:/etc/shells(存放shell).11:/etc/sudoers(sudo配置文件).12:/etc/inittab(设置启动级别).13:/etc/rc.d/rc.local系统启动是执行的文件类似于windows的autoexec.bat). 14HOME/Xclients(控制启动x客户端).15:/etc/X11/Xinit/xinitrc.d/xinput(启动x-windows的加载程序配置文件).16:/etc/fstab(文件系统格式表).17:/var/log/(存放日志目录).18:/var/spool/at/(存放at时间任务的目录).19:/etc/at.deny(禁止时间任务,针对用户).20:/etc/at.allow( 允许时间任务,针对用户).21:/etc/crontab(crontab配置文件).22:/etc/anacrontab(anacrontab配置文件).23:/etc/moudle.conf(网卡,声卡,usb的模块).24:/etc/protocols(协议).25:/etc/services(端口).26:/etc/dhcpd.conf(DHCP配置文件,默任不存在).27:/var/lib/dhcp/dhcpd.leases(查看哪个用户,使用你的dhcp服务器).29:/etc/hosts 或者/etc/sysconfig/network(修改主机名).30:/etc/named.conf(DNS主配置文件).31:/etc/host.conf(解晰主机时用host表还是dns).32:/etc/resolv.conf(指定dns服务器ip).33:/etc/httpd/conf/httpd.conf(apache配置文件)34:/etc/mail/(sendmail目录).35:/etc/aliases(别名配置文件).36:/etc/samba/smb.conf(smb配置文件).37:/etc/proftpd.conf(ftp配置文件).38:/etc/squid/squid.conf(squid配置文件).39:/etc/pam.d/su(限制用户使用su).40:/etc/secruetty(限制根用户直接登陆终端).41:/etc/secrrity/access.conf(限制某用户登陆).42:/etc/nologin(限制所有用户登陆).43:/etc/sudoers(强制用户每次使用sudo输入密码).44:/etc/security/time.conf(限制用户登陆系统时间).45:/etc/hosts.allow46:/etc/hosts.deny47:/etc/issue(登陆提示)48:/etc/(远程登陆提示).49:/etc/motd(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后看到的内容).50:/etc/login.defs(生成新用户,基本参数).51:/etc/logrotate.conf(日志文件各级的选项).52:/proc/sys/net/ipv4/ip_forward(即使路由功能打开).53:/etc/sysctl.conf(永久打开路由功能).54:/proc/sys/net/ipv4/icmp_echo_igore_all(是否允许ping). 55:/proc/sys/net/ipv4/icmp_echo_ignore_broadcasts(广播ping 56:/etc/exports(nfs的配置文件)。
Linux系统配置文件详解
Linux系统配置⽂件详解区别⾸先先总体看⼀下区别============/etc/profile此⽂件为系统的每个⽤户设置环境信息,对所有⽤户有效===========/etc/bashrc (ubuntu为 /etc/bash.bashrc)为每⼀个运⾏bash shell的⽤户执⾏此⽂件.对所有⽤户有效===============~/.bash_profile (ubuntu为 ~/.profile)类似/etc/profile,但仅仅针对当前⽤户有效=========~/.bashrc类似/etc/bashrc,但仅仅针对当前⽤户有效==============~/.bash_logout当每次退出系统(退出bash shell)时,执⾏该⽂件.Linux的Shell种类众多,常见的有:Bourne Shell(/usr/bin/sh或/bin/sh)、Bourne Again Shell(/bin/bash)、C Shell(/usr/bin/csh)、K Shell(/usr/bin/ksh)、Shell for Root(/sbin/sh)等等。
不同的Shell语⾔的语法有所不同,所以不能交换使⽤。
每种Shell都有其特⾊之处,基本上,掌握其中任何⼀种就⾜够了。
在本⽂中,我们关注的重点是Bash,也就是Bourne Again Shell,由于易⽤和免费,Bash在⽇常⼯作中被⼴泛使⽤;同时,Bash也是⼤多数Linux系统默认的Shell。
login和non loginlogin和non login指的是⽤登录或⾮登录的⽅式打开bash shell,不同的⽅式的读取的配置⽂件不同,可以归纳为下表:login non login全局/etc/profile/etc/bashrc单⽤户~/.bash_profile~/.bashrc执⾏顺序登录Linux时执⾏在刚登录Linux时,⾸先启动 /etc/profile ⽂件,然后再启动⽤户⽬录下的 ~/.bash_profile再执⾏⽤户的bash设置:如果 ~/.bash_profile⽂件存在的话,会执⾏⽤户的 ~/.bashrc⽂件。
linux 开头的文件名
linux 开头的文件名Linux是一种开源的操作系统,它的文件系统中包含了一系列以Linux开头的文件名。
在本文中,我将为您介绍一些常见的以Linux 开头的文件名,并解释它们的功能和用途。
1. Linux内核文件(Linux kernel)Linux内核文件是Linux操作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它负责管理计算机的硬件资源和提供基本的系统功能。
Linux内核文件通常包含了操作系统的核心代码和驱动程序,以及其他与系统运行相关的文件。
2. Linux发行版文件(Linux distribution)Linux发行版文件是基于Linux内核开发的特定版本的操作系统。
不同的Linux发行版有不同的文件名和目录结构,但都基于Linux 内核,并添加了额外的软件包和工具,以提供更丰富的功能和用户友好的界面。
3. Linux配置文件(Linux configuration)Linux配置文件用于配置系统的各种参数和选项,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这些配置文件通常以.conf扩展名结尾,并保存在特定的目录中。
用户可以通过编辑这些配置文件来修改系统的行为和设置。
4. Linux日志文件(Linux log)Linux日志文件用于记录系统运行时产生的各种事件和错误信息。
这些日志文件对于系统管理员来说非常重要,可以帮助他们追踪和解决系统问题。
常见的Linux日志文件包括/var/log/messages和/var/log/syslog等。
5. Linux脚本文件(Linux script)Linux脚本文件是一种包含一系列命令和程序的文本文件,可以用于自动化执行任务和操作系统。
脚本文件通常以.sh或.bash扩展名结尾,并可以通过命令行或计划任务定期执行。
6. Linux配置工具文件(Linux configuration tool)Linux配置工具文件是一些用于简化和管理系统配置的图形界面工具。
这些工具文件通常以.gtkrc或.config结尾,并提供了可视化的界面,使用户可以轻松地修改和管理系统的配置选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inux的启动配置文件,本文由linux100中文网(/)整理收集,转载请标明。
公共的启动配置文件(系统级的)
/etc/bashrc 存有整个系统的别名和功能(发现Ubuntu是/etc/bash.bashrc)
/etc/profile 存有整个系统的环境参数和启动程序
个人的启动配置文件(用户级的)
决定用户自己所独有的一些配置
$HOME/.bashrc 存有用户别名和功能
$HOME/.bash_profile 存有用户环境参数和启动程序(Ubuntu是~/.profile)
$HOME/.bash_logout 存有退出系统时的结束方式
$HOME /.inputrc 存有主要绑定数值和其他位元数值(Ubuntu默认只有/etc/inputrc)
关闭机器的过程:
重新引导Linux:
reboot [-f]
-f:如果此时用户不在运行级别0或者6,就不能关闭系统。
暂时停止Linux系统的运行:
halt [-f]
改变运行级别或者同步磁盘操作:
init [run-level] 或者sync
run-level:运行级别
关闭Linux系统时,遵循正确的过程是很重要的。
因为Linux使用磁盘缓存,并不是立即将数据写入磁盘,而是间歇性回写。
这极大改善了性能,但同时意味着如果用户突然关闭电源,cache有可能保留着大量数据,而磁盘上的数据可能不是一个完整的能正常工作的文件系统。
另一个不能直接关闭电源的原因是在多任务系统中,后台可能运行着很多资源,突然关闭电源可能损失惨重。
正常关闭Linux系统的命令:
shutdown [-t sec][-fhrk] time [message]
-t sec : 等待时间
-h : 停止系统运行
-r : 重新引导系统
-f : 引导系统时不进行文件系统的一般性检查
-k : 不实际关闭系统,只做虚拟关机。
e.g. shutdown -h now
shutdown -h +time ‘message’
无法正常关闭时,等待一些时间再直接关机比较好,程序有机会将缓存中的数据回存硬盘。
/etc/profile:此文件为系统的每个用户设置环境信息,当用户第一次登录时,该文件被执行.
并从/etc/profile.d目录的配置文件中搜集shell的设置.
/etc/bashrc:为每一个运行bash shell的用户执行此文件.当bash shell被打开时,该文件被读取.
当前用户:
~/.bash_profile:每个用户都可使用该文件输入专用于自己使用的shell信息,当用户登录时,该文件仅仅执行一次!默认情况下,他设置一些环境变量,执行用户的.bashrc文件.
~/.bashrc:该文件包含专用于你的bash shell的bash信息,当登录时以及每次打开新的shell 时,该该文件被读取.
~/.bash_logout:当每次退出系统(退出bash shell)时,执行该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