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的心理素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教师的心理素质
一、幼儿教师的品德
从严格意义上讲,幼儿教师的品德也属于个性特征之列,但由于品德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所以专门论述。
它主要指的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
(一)热爱幼儿教育事业
对幼教事业的热爱是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
幼儿教育是一项任务艰巨但意义重大的工作。
它不仅关系到新一代的健康成长,更关系到国家的兴旺发达和全民族素质的提高。
上海幼教界第一位特级教师赵赫说:“我对我从事的事业充满了渴望。
当我还是上海市幼儿师范学校的一个‘小不点儿’时,我渴望能成为一名受到社会尊重的幼儿园教师;当我步人晚年,我渴望能有一块比较理想的教学园地,实践我多年的教学设想。
我要在这个园地里和年轻一代的园丁们携手把一个个美好的理想变为现实……”。
对事业的执著追求是做好工作的动力,情感剥夺实验表明,缺乏爱的孩子,不仅身体发育迟缓,也会造成智力和个性发展的障碍。
特别是年幼的儿童,他们缺乏独立生活能力,更需要成人的爱抚和关心。
幼儿人园后教师往往也成为幼儿生命中最有意义的成人。
幼儿教师要为幼儿创造一个健康、友爱的精神环境,使幼儿乐观、向上、自信、积极主动地得以发展。
教师的爱是一种崇高的社会情感。
不仅要爱聪明、活泼的孩子,对那些有问题行为或发育迟缓的孩子更要给予关爱。
从一定程度上说,爱幼儿就是热爱幼儿教育事业。
特级幼儿教师郦海英就是一个进入“神话之宫”的“成人孩子”。
孩子们都喜欢她、爱她。
一天上午,郦老师领着一群孩子往教室走。
刚到拐角处,孩子们突然不见了。
正当郦老师纳闷之际,一群孩子“嚯”地一声又出现了,他们的小手有的扮成手枪状,有的握成了冲锋枪,对着教师“嗒——嗒——”地“扫射”。
只见郦老师“哇”地叫了一声并作倒下状。
这时,孩子们高兴得蹦跳起来,高呼:“我们胜利喽!哦——我们胜利喽!”郦老师让孩子们宣泄了一阵,发问了:“枪是专门打谁的?”“打大灰狼!”“打坏人!”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回答。
“对!那么,只有在老师做大灰狼的时候才能打。
”就这样,孩子们在满足了做游戏的愿望的同时又受到了教育。
这个事例表明富有童心是一种素质,更是一种教育的智慧。
(二)团结互勉,善于合作
首先,幼儿教师与同事之间要团结协作,互勉共进。
“身教重于言教”,教师之间是否相互尊重,彼此是否以诚相待,对幼儿是一种无言的教育。
因为幼儿每天从教师那里获得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印象,这会给他们以深刻的影响。
幼儿教师要以身作则,自觉为幼儿树立团结合作的榜样。
其次,幼儿教师应与幼儿家长密切合作。
儿童的教育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不是幼儿园或家庭任何一方所能单独胜任的。
幼儿教师要及时向家长通报孩子的情况,主动征求家长的意见和建议;要尊重和理解家长,与家长建立民主,平等诚挚的合作伙伴关系,取得家长的积极配合。
指导和帮助家长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达到家庭与幼儿园的同步教育,使教育力量在协调运作中发挥最大的效能。
二、幼儿教师的个性特征
个性特征包括许多方面,这里则根据幼儿教育的特点,阐述幼儿教师必须具有的几个最重要的个性特征。
(一)广阔而浓厚的求知兴趣
幼儿教师的兴趣具有明显的广阔性。
广阔的兴趣可以使他们获取广博的知识,拓宽视野;对教育工作的兴趣,对幼儿发展的兴趣是幼儿教师的中心兴趣。
幼儿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对未知领域和自己感到新异的事物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幼儿的兴趣是广泛的,但又是比较浮浅、易变的。
幼儿的早期兴趣对他的未来活动可以起到准备作用。
因此,幼儿教师要以浓厚的求知兴趣引导幼儿一同去思考、去探索,激发幼儿持续、稳定的求知兴趣。
幼儿教师只有靠自己广阔而浓厚的求知兴趣才能促进幼儿形成良好的早期兴趣。
(二)积极而稳定的情绪
在幼儿教育工作中,幼儿教师的情绪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
教师不良的情绪不仅使幼儿感到无所适从和缺乏安全感,而且也容易使教师采取错误的态度和方法对待幼儿。
因此,幼儿教师要保持积极稳定的情绪。
(三)坚强的意志
幼儿教师的工作是艰辛而富于创造的。
儿童任何一个好习惯的养成,任何一种技能的掌握,每一方面的进步和发展,都凝聚着幼儿教师长期付出的大量心血和智慧。
幼儿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幼儿教师必须具有坚强的意志。
幼儿园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沈长华自1962年从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后,怀着对党的一片忠诚走上了幼儿教育岗位。
在沈老师从教的几十年中,为了能够全面了解孩子,她常年坚持用晚上和星期日进行家访。
她说:“不和家长沟通就不能全面了解孩子,就不可以有针对性地使每个孩子得到最佳的教育。
”为了完成《关于独生子女现状调查和整体发展问题》的课题研究,她克服了没有科研经费,缺乏资料信息,时间紧张等诸多困难,亲自调查研究。
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对上万个调查数据、几百条动态记录进行整理和分析,取得了幼儿教育研究的可贵成果。
没有坚强的意志,没有克服困难的顽强毅力,没有经受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制力是不可能胜任幼儿教师工作的。
(四)健全的性格
幼儿教师的性格是在教育实践过程中,经过自觉的自我修养而形成的。
他们热情、开朗、待人诚恳、与人和谐相处,表现出乐群性;他们活泼、有朝气、富于想象、善于思考,表现出聪慧性;他们能面对现实,情绪稳定。
他们的性格对幼儿性格的塑造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幼儿教师应不断提高自我修养水平,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
三、幼儿教师的知识结构
(一)较高的文化修养和广博的知识
作为幼儿人生的启蒙者,作为人类文化的传递者,幼儿教师应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
因为幼儿教师是幼儿获取知识的重要源泉。
幼儿对周围世界中所有未知领域都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提问题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
一位教师曾对自己的孩子在4岁半到5岁半的一年中所提出的4043个问题进行分析。
发现问题中属于自然方面的有11类;属于社会生活方面的有14类。
可见,幼儿教师要使幼儿对周围世界有一个正确、初步的认识;保护幼儿探索和求知欲望,培养孩子对科学文化的浓厚兴趣;就要拥有广博的知识,有较高的科学、文学和艺术修养。
这样才能够帮助幼儿以一种他们能够理解的方式去探索和解释他们的周围世界。
幼儿教师必须勤于学习,特别是重视文化基础课的学习。
同时还要注重培养自身的文化素养。
(二)坚实的幼儿教育理论基础
幼儿教育理论是幼儿教师知识结构中的核心部分,是幼儿教师实际工作中的行动指南。
幼儿教师只有具备坚实的教育理论基础,才能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及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因素,懂得幼儿教育的规律,掌握科学教育的基本方法。
幼儿教师要系统学习幼儿卫生保健、幼儿教育心理学、幼儿教育科研方法等幼儿教育理论课程。
四、幼儿教师的教育能力
保证幼儿教师能够顺利完成教育活动所需的能力是多种多样的,绝非几种能力就能奏效。
这里仅结合实际,列举幼儿教育中最关键、也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几种能力加以阐述。
(一)观察能力
由于幼儿对自身状态的把握能力很弱,还不会清楚地表达自己的需要,这决定了对幼儿进行有效观察的能力是幼儿教师的一项必备的职业能力。
正如意大利著名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所说:每位教师都要将自己的眼睛训练得如同鹰眼般的敏锐,能观察到儿童细微的动作,能探知到儿童最殷切的需要。
一个不会观察的教师是绝对不称职的。
教师每天和幼儿实实在在地接触,对幼儿各种行为表现、情感、需要等的长时期、多方面的有计划的观察、也为了解幼儿和研究幼儿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材料。
需要提出的是,教师观察的结果也有可能与真实情况不符,这就需要教师通过科学的分析之后再下结论。
(二)与幼儿沟通的能力
没有沟通,就没有理解,更谈不上教育。
幼儿教师的沟通能力是实现心灵交流的教育艺术,是创造彼此新关系的动力。
蒙台梭利曾说过:建立成人和儿童之间的关系问题是教育的基本问题。
幼儿教师要学会用心灵来认识自己的教育对象。
教师与幼儿的沟通主要有非言语和言语两种方式。
无论哪种方式都要求教师与儿童间建立一种友爱、信任的关系,这是教育成功的基础。
教师与幼儿之间的非言语沟通是教师与幼儿之间交流.的主要途径。
对幼儿来说,教师的微笑、点头、抚摸、搂抱、蹲下身听幼儿讲话等等,都远比言语更容易表达教师对他们的尊重、关心、爱护和肯定。
心理学实验也表明,身体肌肤的接触有利于安定幼儿的情绪,让幼儿感到温暖、安全和消除紧张。
比如,对一个知道做错了事,充满害怕情绪的幼儿来说,教师亲切地搂抱他一下,摸摸他的头,远比说一句“我原谅你了。
”更让幼儿安心,更能让幼儿理解到“老师原谅我了”。
可见,教师与幼儿非言语的沟通在幼儿教育中有着特殊的意义。
教师与幼儿言语沟通的艺术,是指幼儿教师使用语言与幼儿交流的能力。
教师与幼儿的谈话,特别是个别或小组中的交谈是教师与幼儿分享情感,心灵交汇的重要途径。
(三)创设教育活动的能力
幼儿教师创设教育活动的能力是指教师能够创造性地将教育目标与本班幼儿的实际发展相结合,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案,并恰当利用各种组织形式和方法有效地组织实施。
幼儿教师要根据幼儿园保育与教育目标,根据幼儿发展的实际水平,有目的,有计划、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活动,促进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全面和谐的发展。
教育目标是指导性、方向性的期望,而本班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则是很具体地的、千差万别的。
这就需要教师的创设教育活动的能力。
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1.正确的教育观念
任何一种教育活动都不可能摆脱教育观念的支配。
实际上,教育活动的过程也是教师教育观,儿童观以及价值观“物化”或“外化”的过程。
在实际的教育活动中,由于教育观念的不同,教学行为也各异。
比如,在“幼儿自主学习分组活动”中,有的教师正视幼儿的能力差异,注意保护每个幼儿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让幼儿自由组合,自由选择;但有的却是由教师分组,幼儿只有服从,不让幼儿自主选择,幼儿不能发挥自主性,也损伤了幼儿的自尊心。
在其他一些教育活动中,教师将各种教学形式东拼西凑,表面看上去热热闹闹,实际上是内容之间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与意义;有的则机械套用、模仿一些技能、技巧,但并不适合于幼儿……。
诸如此类的问题反映了有些教师缺乏教育观念或具有不正确的教育观念,而这又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教育行为。
2.对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认识
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是确定教育目标、设计教育活动的依据和出发点,绝不能只关注教师的作用而违背幼儿的发展规律。
比如,在组织小班幼儿的交往活动中,有的教师总希望幼儿很快和“朋友”一起玩,还要求他们的一起活动,分享玩具,为幼儿选定活动伙伴,并要他们长时间地维持这种伙伴关系等等。
而实际上,3-4岁幼儿的“朋友”关系是很短暂的,可能因相互交换一下玩具,或相互追逐玩耍几分钟就建立起来,但过不多久就结束了。
特别是有点冲突发生,他们马上会退回到独自一人的单独游戏状态。
所以,应根据幼儿发展的特点因势利导,不能强求或随心所欲,否则将违背教育规律。
(四)教育科研能力
幼儿教师既是教育的实施者,又是教育理论和方法的实验者,研究者。
为了促进幼儿教育改革的发展,丰富学前教育理论,幼儿教师应具有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
幼儿教师要能够科学地评价幼儿发展的水平和评定教育活动的效果。
在幼儿教育方面的评价往往是通过观察幼儿以及做教育笔记完成的。
我们已经知道,观察力是幼儿教师必备的职业能力。
那么,如何进行评价的观察呢?对教育的评价单纯依靠随意的观察是远远不够的。
教师要拟定观察项目,根据观察内容选择场景,明确观察要点,然后按计划进行观察,这种观察能大大提高教育的实效。
教师还要长期坚持做教育笔记。
教育笔记是教师教育生涯的随笔记录。
它是以日记的形式及时记录教育过程中教师观察到的情况,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感受以及教育方法上的成功与失败,教育思想上的波折与转变,教育对象的发展与变化等等,从而摸索教育规律,提高教师教育艺术修养。
教育科研和其他科学研究一样,一个成果的获得需要研究人员付出极其艰苦的劳动。
苏霍姆林斯基对他的教育对象进行实验研究的过程中,曾先后对3700名学生做了观察记录,还能够指名道姓地说出25年中178名“最难教育”学生曲折成长过程。
他不断地积累,总结经验,并把经验提炼上升为科学理论,终于从一个没有师范学校毕业文凭的小学教师成长为一名杰出的教育家。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培养敏锐的科研意识,掌握幼儿教育研究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在理论的指导下,针对教育实践有目的地开展或积极参与科研活动,以探索教育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