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赏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的意思

合集下载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悠闲的午后,阳光透过稀疏的枝叶洒在青石街道上,呈现出斑驳的光影。

一阵微风吹过,梧桐树上的叶子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声音。

不知不觉间,天空渐渐变灰,细密的雨点从天而降。

它们轻柔地落在大地上,如同点点滴滴的泪珠。

每当黄昏来临,梧桐更显得婆娑多姿。

我站在街头,仰望着梧桐树的茂密枝叶,那是世界上最美的色彩。

枝干高耸,枝叶密密麻麻,犹如一把巨大的绿伞,为整条街道遮挡夏日炙热的阳光。

当微风吹拂,树叶随风而动,仿佛在跳舞,给人一种愉悦、清新的感觉。

细雨点点洒在梧桐树上,打湿了它的叶子,也把一丝清凉带到了大地。

雨点穿过树叶的缝隙,发出一阵阵轻微的声响,犹如绵绵细雨柔软的呢喃。

顺着枝干滑落的雨水,滋润着梧桐树的土壤,滋养着这片土地的生命。

而我站在雨中,感受着细雨滴在脸颊上的触感,仿佛与大自然产生了一种微妙的联系。

细雨洗涤了一切的尘埃,净化着大地上的浊气,给人一种宁静、清新的感受。

我闭上眼睛,静静地享受着雨水带来的清凉和平静,感受着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美妙。

梧桐树,是这个城市的一张靓丽名片。

无论是清晨的阳光,还是傍晚的黄昏,梧桐树始终为人们提供了一片凉爽的栖身之所。

而雨水更是梧桐树的知己,与它们相互依存,共同构筑了城市的生机和美丽。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句诗词形容了秋天的美好景色。

当梧桐树的枝叶随着细雨的滋润而变得更加繁茂时,整个城市也仿佛笼罩在一片清新宜人的氛围中。

夕阳洒下的金光照在绿意盎然的街道上,映衬出一幅幅美丽的画面。

梧桐更兼细雨,也是一种生活的寓意。

在忙碌的都市生活中,我们常常迷失了自己,追逐着无尽的物质欲望。

而梧桐树的存在,则提醒我们重新审视生活,关注自然。

细雨滋润大地,提醒我们要珍惜和呵护这片土地,与之和谐相处。

每当黄昏来临,点点滴滴的细雨洒在梧桐树上,我无法抑制内心的喜悦与宁静。

我喜欢在这样的时刻,漫步在梧桐树下,感受雨水的洗涤和梧桐树的陪伴,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品味生活的美好。

《声声慢》全文赏析

《声声慢》全文赏析

《声声慢》全文赏析《声声慢》全文赏析声声慢,词牌名,亦称《胜胜慢》、《凤示凰》、《寒松叹》、《人在楼上》,最早见于北宋晁补之笔下,慢曲相对于令曲,字句长,韵少,节奏舒缓。

虽是单遍,但唱起来格外悠长婉转,唐人就有“慢处声迟情更多”的说法。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声声慢》全文赏析,欢迎阅读。

《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注释⑴乍暖还寒:谓天气忽冷忽暖。

⑵将息:调养休息,保养安宁之意。

⑶晓来:今本多作“晚来”。

⑷黄花:菊花。

⑸有谁堪摘:有谁能与我共摘。

谁:何,什么。

⑹怎生:怎样,如何。

⑺这次第:这情形,这景色。

译文我独处陋室若有所失地东寻西觅,但过去的一切都在动乱中失去了,永远都寻不见、觅不回了;眼前只有冷冷清清的环境(空房内别无长物,室外是万木萧条的秋景,这种环境又引起内心的感伤,于是凄凉、惨痛、悲戚之情一齐涌来,令人痛彻肺腑,难以忍受了。

)秋季骤热或骤冷的时候,最难以保养将息。

饮进愁肠的几杯薄酒,根本不能抵御早上的冷风寒意。

望天空,但见一行行大雁掠过,回想起过去在寄给丈夫赵诚明的词中,曾设想雁足传书,互通音信,但如今丈夫已死,书信无人可寄,故见北雁南来,联想起词中的话,雁已是老相识了,更感到伤心。

地上到处是零落的黄花,憔悴枯损,如今有谁能与我共摘啊!整天守着窗子边,孤孤单单的,怎么容易挨到天黑!到黄昏时,又下起了绵绵细雨,一点点,一滴滴洒落在梧桐叶上,发出令人心碎的声音。

这种种况味,一个“愁”字怎么能够说尽!赏析李清照(1084—1151?)号易安居士。

这位颇具文学才能的女作家,在宋代众多词人中,可以说是独树一帜。

《声声慢》是她晚年的名作,历来为人们所称道,尤其是作者那哀婉的凄苦情,不知曾感动过多少人。

李清照的《声声慢》赏析

李清照的《声声慢》赏析

李清照的《声声慢》赏析李清照的《声声慢》赏析李清照这首《声声慢》,脍炙人口数百年,就其内容而言,简直是一篇悲秋赋。

亦惟有以赋体读之,乃得其旨。

下面是关于李清照的《声声慢》赏析的内容,欢迎阅读!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翻译:独处陋室若有所失地东寻西觅,眼前只剩下冷冷清清,于是凄凉、惨痛、悲戚之情一齐涌来。

深秋骤然又骤冷的时候,最难以调养静息。

喝几杯清淡的薄酒,怎能抵挡晚上大而急的寒风。

正在伤心之时,传书的大雁飞过去了,却原来是以前就相识的。

地上到处是零落的黄花,憔悴枯损,没有人有摘花的兴致。

守在窗子边,孤孤单单的,怎样捱到天黑啊!细雨打在梧桐上,一直下到黄昏时分,绵绵细雨还是发出点点滴滴的声音。

这种情形,一个愁字怎么能包容得了!赏析这是李清照南渡以后的一首震动词坛的名作。

通过秋景秋情的描绘,抒发国破家亡、天涯沦落的悲苦,具有时代色彩。

在结构上打破了上下片的局限,全词一气贯注,着意渲染愁情,如泣如诉,感人至深。

首句连下十四个叠字,形象地抒写了作者的心情。

下文“点点滴滴”又前后照应,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忧郁情绪和动荡不安的心境。

全词一字一泪,缠绵哀怨,极富艺术感染力。

李清照的一生中,能够传神地表达出抒情主人公形象的非她的《声声慢》莫属。

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典诗词中,这是一首不可多得的词,它在描写女性内心情愫的'深刻,曲折,细腻等方面无人能及。

它是一首不同凡响之作,词史上的一朵奇葩。

《声声慢》十分精美细致地表现了一个妇女在秋日从清晨到黄昏一整天孤独寂寞,凄楚悲哀的心绪。

这种哀伤之情那样深沉,悲剧气氛那样浓厚。

因此,可以认定是李清照晚年之作,与其前半生词中那种贵族少女天真无愁之气不同。

这分明是从一颗破碎的心中迸发出的渗着血泪的深愁巨痛,曲折地然而典型地概括了作者南渡之后飘零的生活,凄凉的处境和充满着哀愁的内心世界。

声声慢原文翻译赏析

声声慢原文翻译赏析

声声慢原文翻译赏析声声慢原文翻译赏析《声声慢》是被誉为“婉约词宗”的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一首佳作,在历代文人中颇受赞誉。

作为一篇经典作品,被选入教材中也是非常自然的了。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声声慢原文翻译赏析,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美丽的诗词。

【原文】声声慢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翻译】我独处陋室若有所失地东寻西觅,但过去的一切都在动乱中失去了,永远都寻不见、觅不回了;眼前只有冷冷清清的环境(空房内别无长物,室外是万木萧条的秋景,这种环境又引起内心的感伤,于是凄凉、惨痛、悲戚之情一齐涌来,令人痛彻肺腑,难以忍受了。

)秋季骤热或骤冷的时候,最难以保养将息。

饮进愁肠的几杯薄酒,根本不能抵御早上的冷风寒意。

望天空,但见一行行大雁掠过,回想起过去在寄给丈夫赵诚明的词中,曾设想雁足传书,互通音信,但如今丈夫已死,书信无人可寄,故见北雁南来,联想起词中的话,雁已是老相识了,更感到伤心。

地上到处是零落的黄花,憔悴枯损,如今有谁能与我共摘啊!整天守着窗子边,孤孤单单的,怎么容易挨到天黑!到黄昏时,又下起了绵绵细雨,一点点,一滴滴洒落在梧桐叶上,发出令人心碎的声音。

这种种况味,一个“愁”字怎么能够说尽!【赏析】在读词的开头“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一句的时候,嘴张不大,口腔呼出的气流也不顺畅。

作者用气流的不畅来暗示内心的压抑。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这里出现了一个“寒”字。

“寒”在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天气寒,二是心里寒,而作者重在写心境。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内心愁,所以想要借酒消愁。

“淡酒”,并非酒淡,而是愁重。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作词时正值秋日,北雁南飞。

作者的家在北方而现在她却寄居南方,思乡之情溢于言表。

宋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赏析

宋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赏析

宋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赏析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守着窗儿一作:守著窗儿)。

注释:寻寻觅觅:意谓想把失去的一切都找回来,表现非常空虚怅惘、迷茫失落的心态。

凄凄惨惨戚戚:忧愁苦闷的样子。

乍暖还(huán)寒:指秋天的天气,忽然变暖,又转寒冷。

将息:旧时方言,休养调理之意。

怎敌他:对付,抵挡。

晚:一本作“晓”。

损:表示程度极高。

堪:可。

著:亦写作“着”。

怎生:怎样的。

生:语助词。

梧桐更兼细雨:暗用白居易《长恨歌》“秋雨梧桐叶落时”诗意。

这次第:这光景、这情形。

怎一个愁字了得:一个“愁”字怎么能概括得尽呢?翻译:苦苦地寻寻觅觅,却只见冷冷清清,怎不让人凄惨悲戚。

乍暖还寒的时节,最难保养休息。

喝三杯两杯淡酒,怎么能抵得住早晨的寒风急袭?一行大雁从眼前飞过,更让人伤心,因为都是旧日的相识。

园中菊花堆积满地,都已经憔悴不堪,如今还有谁来采摘?冷清清地守着窗子,独自一个人怎么熬到天黑?梧桐叶上细雨淋漓,到黄昏时分,还是点点滴滴。

这般情景,怎么能用一个“愁”字了结!赏析:靖康之变后,李清照国破,家亡,夫死,伤于人事。

这时期她的作品再没有当年那种清新可人,浅斟低唱,而转为沉郁凄婉,主要抒写她对亡夫赵明诚的怀念和自己孤单凄凉的景况。

此词便是这时期的典型代表作品之一。

这首词起句便不寻常,一连用七组叠词。

不但在填词方面,即使在诗赋曲也绝无仅有。

但好处不仅在此,这七组叠词还极富音乐美。

宋词是用来演唱的,因此音调和谐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

李清照对音律有极深造诣,所以这七组叠词朗读起来,便有一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

只觉齿舌音来回反复吟唱,徘徊低迷,婉转凄楚,有如听到一个伤心之极的人在低声倾诉,然而她还未开口就觉得已能使听众感觉到她的忧伤,而等她说完了,那种伤感的情绪还是没有散去。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手法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手法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手法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手法梧桐树,又叫“凤凰木”,是我国的传统树种之一,其优雅的姿态和高贵的气质使得它成为了文人墨客笔下常见的题材之一。

而“细雨”则是一种细密的雨,点点滴滴,温柔而持久,宛若梧桐的婉约之美。

这两者在一起,更是勾勒出了一幅幽静、清雅的意境画卷。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手法常被用来形容细腻、缜密、细致入微的表现手法。

这里的“梧桐更兼细雨”指的是梧桐树的高贵和典雅,这种气质需要有深厚的内涵和修养才能体现出来。

而“到黄昏点点滴滴”则形象地表现出了一种源源不断、连绵不绝的细腻之美。

将这两者结合起来,无疑是一种对于艺术表现手法的高度赞美。

在文学创作中,运用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手法,往往需要作者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厚的情感。

作者要像品味梧桐树一样,去感受生活中那些隐匿的美好,去发现那些平凡中闪烁的光芒。

作者还需要像感受细雨一样,去体味人生中那些微不足道的瞬间,去感悟岁月的涓滴,以及人生的沧桑。

值得一提的是,在当下的文学创作中,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手法所体现出来的情感和意境,往往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文学作品。

相反,它也被广泛地运用于网络文学、短视频创作、甚至是社交媒体的文字表达之中。

这种手法能够让作品在短短几行文字中,凝聚出生动而深刻的意境,给读者以深深的触动。

作为一名文学创作者,我个人对于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手法有着深刻的体会。

在我的创作中,我常常会以梧桐树和细雨为意象,通过对细微之美的捕捉,展现出生活中最真挚的感动。

我相信,正是这种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手法的运用,让我的作品更具有了情感的厚重和内涵的深邃。

总结回顾一下,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手法是一种细腻、缜密的表现手法,体现了对生活深层次的观察和感悟。

它不仅在传统文学作品中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在当下的文学创作中持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在古典文学还是现代网络文学中,这种手法都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赞美梧桐的诗句

赞美梧桐的诗句

赞美梧桐的诗句
1、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南宋周紫芝的《鹧鸪天》
释义:三更雨点点洒上梧桐,一叶叶、一声声,都是离别的哀音。

2、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宋朝李清照《声声慢》
释义:好不容易等到了黄昏,却又下起雨来。

点点滴滴,淅淅沥沥的,无边丝雨细如愁,下得人心更烦了。

再看到屋外那两棵梧桐,虽然在风雨中却互相扶持,互相依靠,两相对比,自己一个人要凄凉多了。

3、梧桐会相老,鸳鸯会双死。

——唐代孟郊的《列女操》
释义:雄梧雌桐枝叶覆盖相守终老,鸳鸯水鸟成双成对至死相随。

4、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晏殊 (宋)《踏莎行·碧海无波》释义:望到天暗也盼不见爱人归来,心里的凄凉与梧桐夜雨一起呜咽。

5、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白居易 (唐)《长恨歌》
释义:春风吹,那么桃李花就要开了。

秋雨来,那么梧桐就要落叶了。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赏析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赏析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赏析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赏析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词调可押平声韵,也可押入声韵,词人选用了入声韵,能够很好地表达忧郁的情怀,并多次运用双声字、舌音和齿音字,更加重了凄切悲苦的情调。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赏析,与大家分享学习。

《声声慢·寻寻觅觅》原文: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声声慢·寻寻觅觅》赏析:靖康之变后,李清照国破,家亡,夫死,伤于人事。

这时期她的作品再没有当年那种清新可人,浅斟低唱,而转为沉郁凄婉,主要抒写她对亡夫赵明诚的怀念和自己孤单凄凉的景况。

此词便是这时期的典型代表作品之一。

这首词起句便不寻常,一连用七组叠词。

不但在填词方面,即使在诗赋曲也绝无仅有。

但好处不仅在此,这七组叠词还极富音乐美。

宋词是用来演唱的,因此音调和谐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

李清照对音律有极深造诣,所以这七组叠词朗读起来,便有一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

只觉齿舌音来回反复吟唱,徘徊低迷,婉转凄楚,有如听到一个伤心之极的人在低声倾诉,然而她还未开口就觉得已能使听众感觉到她的忧伤,而等她说完了,那种伤感的情绪还是没有散去。

一种莫名其妙的愁绪在心头和空气中弥漫开来,久久不散,余味无穷。

心情不好,再加上这种乍暖还寒天气,词人连觉也睡不着了。

如果能沉沉睡去,那么还能在短暂的时间内逃离痛苦,可是越想入眠就越难以入眠,于是词人就很自然想起亡夫来。

披衣起床,喝一点酒暖暖身子再说吧。

可是寒冷是由于孤独引起的,而饮酒与品茶一样,独自一人只会觉得分外凄凉。

端着一杯淡酒,而在这天暗云低,冷风正劲的时节,却突然听到孤雁的一声悲鸣,那种哀怨的声音直划破天际,也再次划破了词人未愈的伤口,头白鸳鸯失伴飞。

李清照《声声慢》翻译及赏析

李清照《声声慢》翻译及赏析

李清照《声声慢》翻译及赏析李清照《声声慢》翻译及赏析赏析意思是欣赏并分析,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李清照《声声慢》翻译及赏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翻译:我到处寻找,寻到的只有冷清,十分凄惨。

乍暖还寒的季节,最难忍受。

两杯淡酒,怎能压住心头的悲伤?大雁飞过,我正伤心,却发现它正是我在故乡认识的那只满地黄花堆积著,十分憔悴,有谁忍心去摘?我守着窗,独自一人,一个人怎么才能熬到天黑?细雨敲打着梧桐,此正是黄昏,一点一滴落著。

这种场景,这种“愁”又怎是一句话能说得清的呢?赏析:这首词写于李清照生活的后期。

一题作“秋情”,赋秋就是赋愁,但这里的愁已不是女词人闺中生活的淡淡哀愁,词人经历了国家危亡,故乡沦陷,丈夫病逝,金石书画全部散失,自己流落在逃难的队伍中,饱经离乱,所以这里的愁是深愁,浓愁,无尽的愁。

词一开头就用了十四个叠字。

“寻寻觅觅,”词人好象有所寻求,但又不知道要寻求什么,这时她已经历了国破、家亡、夫逝的沉重打击,生活中美好的东西都已不存在了,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已经没有什么可寻觅,也没有什么需要寻觅的了,但词人还是希望找点什么寄托自己空虚寂寞的情怀,支撑自己孤苦无助的人生,但寻觅的结果只能是“冷冷清清”,周围的环境是一片凄清冷落,更让人感到现实的孤苦无援。

“凄凄惨惨戚戚”,写词人内心的凄凉、悲苦、惨戚的情绪。

这三句都在表现女主人的愁苦无聊,寂寞哀伤,但各有侧重,第一句写神态,第二句写环境,第三句写心情,第二、三句又是第一句“寻寻觅觅”的结果,“冷冷清清,先感于外;凄凄惨惨戚戚,后感于心,进入愁境”(吴熊和《唐宋词通论》)。

李清照的诗词《声声慢》注释及赏析

李清照的诗词《声声慢》注释及赏析

《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守着窗儿一作:守著窗儿)译文苦苦地寻寻觅觅,却只见冷冷清清,怎不让人凄惨悲戚。

乍暖还寒的时节,最难保养休息。

喝三杯两杯淡酒,怎么能抵得住早晨的寒风急袭?一行大雁从眼前飞过,更让人伤心,因为都是旧日的相识。

园中菊花堆积满地,都已经憔悴不堪,如今还有谁来采摘?冷清清地守着窗子,独自一个人怎么熬到天黑?梧桐叶上细雨淋漓,到黄昏时分,还是点点滴滴。

这般情景,怎么能用一个“愁”字了结!注释⑴寻寻觅觅:意谓想把失去的一切都找回来,表现非常空虚怅惘、迷茫失落的心态。

⑵凄凄惨惨戚戚:忧愁苦闷的样子。

⑶乍暖还(huán)寒:指秋天的天气,忽然变暖,又转寒冷。

⑷将息:旧时方言,休养调理之意。

⑸怎敌他:对付,抵挡。

晚:一本作“晓”。

⑹损:表示程度极高。

⑺堪:可。

⑻著:亦写作“着”。

⑼怎生:怎样的。

生:语助词。

⑽梧桐更兼细雨:暗用白居易《长恨歌》“秋雨梧桐叶落时”意。

⑾这次第:这光景、这情形。

⑿怎一个愁字了得:一个“愁”字怎么能概括得尽呢?赏析靖康之变后,李清照国破,家亡,夫死,伤于人事。

这时期她的作品再没有当年那种清新可人,浅斟低唱,而转为沉郁凄婉,主要抒写她对亡夫赵明诚的怀念和自己孤单凄凉的景况。

此词便是这时期的典型代表作品之一。

这首词起句便不寻常,一连用七组叠词。

不但在填词方面,即使在赋曲也。

但好处不仅在此,这七组叠词还极富音乐美。

宋词是用来演唱的,因此音调和谐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

李清照对音律有极深造诣,所以这七组叠词朗读起来,便有一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

只觉齿舌音来回反复吟唱,徘徊低迷,婉转凄楚,有如听到一个伤心之极的人在低声倾诉,然而她还未开口就觉得已能使听众感觉到她的忧伤,而等她说完了,那种伤感的情绪还是没有散去。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原文译文赏析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原文译文赏析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原文|译文|赏析《声声慢·寻寻觅觅》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

作品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因国破家亡、天涯沦落而产生的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具有浓厚的时代色彩。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声声慢·寻寻觅觅》原文宋代: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译文及注释译文苦苦地寻寻觅觅,却只见冷冷清清,怎不让人凄惨悲戚。

乍暖还寒的时节,最难保养休息。

喝三杯两杯淡酒,怎么能抵得住早晨的寒风急袭?一行大雁从眼前飞过,更让人伤心,因为都是旧日的相识。

园中菊花堆积满地,都已经憔悴不堪,如今还有谁来采摘?冷清清地守着窗子,独自一个人怎么熬到天黑?梧桐叶上细雨淋漓,到黄昏时分,还是点点滴滴。

这般情景,怎么能用一个“愁”字了结!注释寻寻觅觅:意谓想把失去的一切都找回来,表现非常空虚怅惘、迷茫失落的心态。

凄凄惨惨戚戚:忧愁苦闷的样子。

乍暖还(huán)寒:指秋天的天气,忽然变暖,又转寒冷。

将息:旧时方言,休养调理之意。

怎敌他:对付,抵挡。

晚:一本作“晓”。

损:表示程度极高。

堪:可。

著:亦写作“着”。

怎生:怎样的。

生:语助词。

梧桐更兼细雨:暗用白居易《长恨歌》“秋雨梧桐叶落时”诗意。

这次第:这光景、这情形。

怎一个愁字了得:一个“愁”字怎么能概括得尽呢?赏析靖康之变后,李清照国破,家亡,夫死,伤于人事。

这时期她的作品再没有当年那种清新可人,浅斟低唱,而转为沉郁凄婉,主要抒写她对亡夫赵明诚的怀念和自己孤单凄凉的景况。

此词便是这时期的典型代表作品之一。

这首词起句便不寻常,一连用七组叠词。

不但在填词方面,即使在诗赋曲也绝无仅有。

但好处不仅在此,这七组叠词还极富音乐美。

《声声慢》原文及翻译讲解

《声声慢》原文及翻译讲解

《声声慢》原文及翻译讲解作品原文声声慢寻寻觅觅⑴,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⑵。

乍暖还寒时候⑶,最难将息⑷。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⑸?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⑹,如今有谁堪摘⑺?守著窗儿独自⑻,怎生得黑⑼?梧桐更兼细雨⑽,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⑾,怎一个愁字了得⑿!词句注释⑴寻寻觅觅:意谓想把失去的一切都找回来,表现非常空虚怅惘、迷茫失落的心态。

⑵凄凄惨惨戚戚:忧愁苦闷的样子。

⑶乍暖还寒:指秋天的天气,忽然变暖,又转寒冷。

⑷将息:调养休息,保养安宁,养息适应。

⑸怎敌他:对付,抵挡。

⑹损:表示程度极高。

⑺堪摘:可摘。

⑻著:亦写作“着”。

⑼怎生:怎样的。

生:语助词。

⑽梧桐更兼细雨:暗用白居易《长恨歌》“秋雨梧桐叶落时”诗意。

⑾这次第:这光景、这情形。

⑿怎一个愁字了得:一个“愁”字怎么能概括得尽呢?[3-6]白话译文苦苦地寻寻觅觅,却只见冷冷清清,怎不让人凄惨悲戚。

乍暖还寒的时节,最难保养休息。

喝三杯两杯淡酒,怎么能抵得住早晨的寒风急袭?一行大雁从眼前飞过,更让人伤心,因为都是旧日的相识。

园中菊花堆积满地,都已经憔悴不堪,如今还有谁来采摘?冷清清地守着窗子,独自一个人怎么熬到天黑?梧桐叶上细雨淋漓,到黄昏时分,还是点点滴滴。

这般情景,怎么能用一个“愁”字了结!文学赏析靖康之变后,李清照国破,家亡,夫死,伤于人事。

这时期她的作品再没有当年那种清新可人,浅斟低唱,而转为沉郁凄婉,主要抒写她对亡夫赵明诚的怀念和自己孤单凄凉的景况。

此词便是这时期的典型代表作品之一。

这首词起句便不寻常,一连用七组叠词。

不但在填词方面,即使在诗赋曲也绝无仅有。

但好处不仅在此,这七组叠词还极富音乐美。

宋词是用来演唱的,因此音调和谐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

李清照对音律有极深造诣,所以这七组叠词朗读起来,便有一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

只觉齿舌音来回反复吟唱,徘徊低迷,婉转凄楚,有如听到一个伤心之极的人在低声倾诉,然而她还未开口就觉得已能使听众感觉到她的忧伤,而等她说完了,那种伤感的情绪还是没有散去。

李清照《声声慢》赏析

李清照《声声慢》赏析

李清照《声声慢》赏析轻拂中华历史的尘烟纱缦,咀嚼古往今来的悲怀愁情,三千年古代文学史长河中,特立独行,登峰造极的沧海愁人,恐怕当数宋代的女词人李清照了。

然而要解读李清照的一腔愁绪,却发现又是怎一个「愁」字了得?通览易安之词,充斥了太多太多的爱恨情愁!国愁,家愁,情愁,把一个临水照花的乱世美神给折磨得颜色憔悴,花容渐损。

心灵的寂寞,国家的颓败,爱情的失落,使李清照的身心倍感孤独。

环顾女界无同类,再看左右无相知!长夜如磐,风雨如晦,把酒问天,相知有谁?无奈只好「黄花伴西风」!只好「独抱浓愁无好梦」,只好「谁怜憔悴更凋零」。

李清照一出生就生活在一个名门望族里,官宦门第及政治活动的濡染,使她眼界开阔,气质高贵。

而文学艺术的熏陶,又使她深切细微地感知生活,体验美感。

文化的汁液将她浇灌得外美如花,内秀如竹。

驾驭诗词格律她如斗草、荡秋千般随意自如,品评史实人物,她又胸有块垒,大气如虹。

当李清照满载着闺中少女所能得到的一切幸福,步入爱河时,她又演绎了一部传颂千古的爱情经典。

李清照的爱情从一开始就跌在蜜罐里,就站在山顶上,就住在水晶宫里。

夫婿赵明诚是一位翩翩少年,两人是文学知己,情投意合。

除了一般文人诗词琴棋的雅兴外,还有更相投的事业结合点——金石研究。

在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的封建时代,他俩能有这样的爱情结局,真是天赐良缘,百里挑一了。

这个美妙的爱情故事,经李清照妙笔生花的深情润色,成了中国人千余年来的精神享受。

且看这首《醉花阴重阳》: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是夫婿赵明诚在外地时,李清照给他的一首相思词。

彻骨的爱恋,痴痴的思念,借秋风黄花表现得淋漓尽致。

史载赵明诚收到这首词后,先为情所感,后为词的艺术所激,发誓要写一首超过妻子的词。

他闭门谢客,三日得词五十首,将李词杂于其间请友人评点,不料友人说只有三句最好:「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到黄昏点点滴滴 李清照《声声慢》中“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是由哪

到黄昏点点滴滴 李清照《声声慢》中“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是由哪

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中“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是由哪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3、【译注】到黄昏时,又下起了绵绵细雨,一点点,一滴滴洒落在梧桐叶上,发出令人心碎的声音。

4、【说明】《声声慢》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

作品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因国破家亡、天涯沦落而产生的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具有浓厚的时代色彩。

此词在结构上打破了上下片的局限,一气贯注,着意渲染愁情,如泣如诉,感人至深。

开头连下十四个叠字,形象地抒写了作者的心情;下文“点点滴滴”又前后照应,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忧郁情绪和动荡不安的心境。

全词一字一泪,风格深沉凝重,哀婉凄苦,极富艺术感染力。

5、【赏析】在“秋雨梧桐叶落时”独自一人,怀念已经逝去的挚爱,相思相望却不能相亲,该是多么的断人心肠,“柔肠一寸愁千缕”,万种惆怅与悲痛都一齐袭来,怎能敌得住?如果那个人只是远游在外,或许她的心中尚充满了企盼,可是斯人已逝,连最可怜的企盼都被命运剥夺,心里剩下的都是悲伤,蔓延到了全身。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恼人的秋雨下个不停,心里心外全都是雨,点点滴滴,到何时才能停下,或许是一年,十年,又或许是余下的半生。

这两句化用温庭筠《更漏子》下片“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词意,笔更直而情更切,字字血泪,泣人泪下,感人至深。

6、【作者介绍】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

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

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李清照《声声慢》翻译及赏析

李清照《声声慢》翻译及赏析

李清照《声声慢》翻译及赏析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翻译:我到处寻找,寻到的只有冷清,十分凄惨。

乍暖还寒的季节,最难忍受。

两杯淡酒,怎能压住心头的悲伤?大雁飞过,我正伤心,却发现它正是我在故乡认识的那只满地黄花堆积著,十分憔悴,有谁忍心去摘?我守着窗,独自一人,一个人怎么才能熬到天黑?细雨敲打着梧桐,此正是黄昏,一点一滴落著。

这种场景,这种“愁”又怎是一句话能说得清的呢?赏析:这首词写于李清照生活的后期。

一题作“秋情”,赋秋就是赋愁,但这里的愁已不是女词人闺中生活的淡淡哀愁,词人经历了国家危亡,故乡沦陷,丈夫病逝,金石书画全部散失,自己流落在逃难的队伍中,饱经离乱,所以这里的愁是深愁,浓愁,无尽的愁。

词一开头就用了十四个叠字。

“寻寻觅觅,”词人好象有所寻求,但又不知道要寻求什么,这时她已经历了国破、家亡、夫逝的沉重打击,生活中美好的东西都已不存在了,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已经没有什么可寻觅,也没有什么需要寻觅的了,但词人还是希望找点什么寄托自己空虚寂寞的情怀,支撑自己孤苦无助的人生,但寻觅的结果只能是“冷冷清清”,周围的环境是一片凄清冷落,更让人感到现实的孤苦无援。

“凄凄惨惨戚戚”,写词人内心的凄凉、悲苦、惨戚的情绪。

这三句都在表现女主人的愁苦无聊,寂寞哀伤,但各有侧重,第一句写神态,第二句写环境,第三句写心情,第二、三句又是第一句“寻寻觅觅”的结果,“冷冷清清,先感于外;凄凄惨惨戚戚,后感于心,进入愁境”(吴熊和《唐宋词通论》)。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刚觉得有点儿暖和却又变冷了,这是秋天的时令特征。

“将息”,调养。

人在天气多变化时,是很难适应的,更何况是年岁已大,身体衰弱,又遭遇了如此不幸的人,就更是对天气的变化特别敏感,更觉得难以将养适应了。

宋代-李清照《声声慢 寻寻觅觅》原文、译文及注释

宋代-李清照《声声慢 寻寻觅觅》原文、译文及注释

宋代-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原文、译文及注释题记:此词是李清照后期的作品,作于南渡以后,具体写作时间待考,多数学者认为是作者晚年时期的作品,也有人认为是作者中年时期所作。

原文:声声慢·寻寻觅觅宋代-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翻译: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苦苦地寻寻觅觅,却只见冷冷清清,怎不让人凄惨悲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乍暖还寒的时节,最难保养休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喝三杯两杯淡酒,怎么能抵得住早晨的寒风急袭?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一行大雁从眼前飞过,更让人伤心,因为都是旧日的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园中菊花堆积满地,都已经憔悴不堪,如今还有谁来采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冷清清地守着窗子,独自一个人怎么熬到天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梧桐叶上细雨淋漓,到黄昏时分,还是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般情景,怎么能用一个“愁”字了结!注释:选自《李清照集校注》卷一(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年版)。

声声慢,词牌名。

北宋末年李清照南渡避乱,不久北宋灭亡,丈夫病死,她只身逃难,境遇悲惨。

这首词是作者南渡后晚年的作品。

〔戚戚〕悲愁哀伤的样子。

〔乍暖还(huán)寒〕忽暖忽冷,天气变化无常。

〔将息〕养息,休息。

〔黄花〕菊花。

〔憔悴损〕枯萎,凋零殆尽。

憔悴,凋零枯萎。

损,这里相当于“极”,表示程度很深。

〔堪〕可以,能够。

〔怎生得黑〕怎样挨到天黑。

怎生,怎么怎样。

〔次第〕光景,状况。

〔怎一个愁字了得〕意思是,一个“愁”字怎么能概括得尽呢?〔寻寻觅觅〕意谓想把失去的一切都找回来,表现非常空虚怅惘迷茫失落的心态。

《声声慢》原文及翻译讲解

《声声慢》原文及翻译讲解

《声声慢》原文及翻译讲解-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声声慢》原文及翻译讲解作品原文声声慢寻寻觅觅⑴,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⑵。

乍暖还寒时候⑶,最难将息⑷。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⑸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⑹,如今有谁堪摘⑺守着窗儿独自⑻,怎生得黑⑼梧桐更兼细雨⑽,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⑾,怎一个愁字了得⑿!词句注释⑴寻寻觅觅:意谓想把失去的一切都找回来,表现非常空虚怅惘、迷茫失落的心态。

⑵凄凄惨惨戚戚:忧愁苦闷的样子。

⑶乍暖还寒:指秋天的天气,忽然变暖,又转寒冷。

⑷将息:调养休息,保养安宁,养息适应。

⑸怎敌他:对付,抵挡。

⑹损:表示程度极高。

⑺堪摘:可摘。

⑻着:亦写作“着”。

⑼怎生:怎样的。

生:语助词。

⑽梧桐更兼细雨:暗用白居易《长恨歌》“秋雨梧桐叶落时”诗意。

⑾这次第:这光景、这情形。

⑿怎一个愁字了得:一个“愁”字怎么能概括得尽呢[3-6]白话译文苦苦地寻寻觅觅,却只见冷冷清清,怎不让人凄惨悲戚。

乍暖还寒的时节,最难保养休息。

喝三杯两杯淡酒,怎么能抵得住早晨的寒风急袭一行大雁从眼前飞过,更让人伤心,因为都是旧日的相识。

园中菊花堆积满地,都已经憔悴不堪,如今还有谁来采摘冷清清地守着窗子,独自一个人怎么熬到天黑梧桐叶上细雨淋漓,到黄昏时分,还是点点滴滴。

这般情景,怎么能用一个“愁”字了结!文学赏析靖康之变后,李清照国破,家亡,夫死,伤于人事。

这时期她的作品再没有当年那种清新可人,浅斟低唱,而转为沉郁凄婉,主要抒写她对亡夫赵明诚的怀念和自己孤单凄凉的景况。

此词便是这时期的典型代表作品之一。

这首词起句便不寻常,一连用七组叠词。

不但在填词方面,即使在诗赋曲也绝无仅有。

但好处不仅在此,这七组叠词还极富音乐美。

宋词是用来演唱的,因此音调和谐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

李清照对音律有极深造诣,所以这七组叠词朗读起来,便有一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词赏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的意思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的意思
梧桐树上飘下一片片走完生命历程的黄叶,细雨一点一滴打在梧桐叶上,如同苦泪滴在心头。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译文我苦苦地寻觅着,在这孤独的世界中,满心悲戚这将要转暖的寒冷天气,最令人难以休息。

三两杯淡酒怎么能抵挡得住这寒风?看到雁飞过,更让我伤心,这大雁是以前的相识呀。

曾经那么繁盛地开在枝头的菊花,如今已憔悴不堪,谁还有兴致把它摘来戴在头上?守着窗户,独自一个人如何熬到天黑?梧桐树上飘下一片片走完生命历程的黄叶,细雨一点一滴打在梧桐叶上,如同苦泪滴在心头。

此情此影,哪是一个“愁”字概括得了的呀!
【赏析】
靖康之变后,李清照经历国破、家亡、夫死,伤于人事。

这时期她创作的作品再不复当年的清新可人,风格转为沉郁凄婉,主要抒写她对亡夫赵明诚的怀念和自己孤单凄凉的景况。

这首词就是通过对秋
景的描绘,渲染出一种凄凉伤感的氛围,抒写了词人在漂流境遇中无限伤感、落寞的情怀。

上片以景写情,境界凄凉。

起首开篇起句便不寻常,周济《介存斋词选序论》中评道:“李易安之‘凄凄惨惨戚戚’,三叠韵,六双声,是锻炼出来,非偶然拈得也。

”这七组叠词中,不见一个“愁”字,却让人读来有徘徊低迷、婉转凄楚之感,余味无穷。

“寻寻觅觅”,词人好像有所寻求,但又不知道要寻求什么,这时她已经历了国破、家亡、夫逝的沉重打击,生活中美好的东西都已不存在了,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已经没有什么可寻觅,也没有什么需要寻觅的了,但她还是希望找点什么寄托自己空虚寂寞的情怀,支撑自己孤苦无助的人生。

但寻觅的结果只能是“冷冷清清”,周围的环境是一片凄清冷落,更让人感到现实的孤苦无援。

十四个字一气而下,笼罩全篇,定下了凄苦的感情基调,使以后逐次出现的景物都染上浓重的感情色彩。

“乍暖”二句,写天气冷暖不定,让人难以调养。

这是从外部的天气以及身体的感觉来暗示词人内心的愁苦。

“三杯”两句紧接上文,写词人以酒驱寒,但这酒是“三杯两盏”,量少又“淡”,怎能抵挡得了黄昏时的阵阵秋风呢?更别提为她排遣心中烦忧了。

这里酒味为何那么淡?是酒淡吗?不是。

酒性依旧是烈的,只因词人心中忧愁太深,酒入愁肠愁更愁,满心都是愁,以致酒力难压愁情,因而会觉得酒淡无味。

“雁过也”三句,写天上飞过的大雁惹起了词人深切的思乡之情。

词人颠沛流离之苦,借雁得抒。

就在词人举杯独伤之际,忽抬头看见天上有一行南来秋雁,细目一望,这不正是往昔在北方替自己和夫君传
书寄情的翩翩飞鸿吗?“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旧日传情信使仍在,词人与夫君却早已阴阳相隔,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这一句写得有形有声,渲染出了一种哀怨、凄苦的氛围,让人心痛,心酸,心碎!
下片承接上片,由秋日高空的远景描写转入对自家庭院的近景描绘,将词人的愁苦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上片以雁过长天的仰视镜头收尾,下片则以黄花满地的俯视镜头开篇,过渡巧妙、自然。

“憔悴”二字一语双关,兼写人和花,这是词人从花的凋残自然而然地联想到人的衰老。

词人本是爱花之人,看着满地菊花,自然而然地回想起从前丈夫为她撷取暗香的那些甜蜜往事。

只可惜故物虽依然,人面已全非,她怎能不心生酸楚,黯然泪下?此刻,就算她惜花将谢,也怎能有那摘花、赏花的雅兴?人不摘花,花当自萎,院中的那些菊花,就只能在萧瑟的秋风中日渐憔悴,殒化成泥了。

这花儿的结局如此悲凉,不正是词人凄苦漂泊的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吗?这里既透露了词人惜花将谢的情怀,又写出了无心摘花的郁闷,笔意深远。

“守着”两句,直白朴素,把自己的心事娓娓道出,极具感染力。

词人独对寒窗,望着那“旧识”的大雁残菊,不免感到这凄苦悲凉的漫漫白日实在难熬,她希望天早一点黑下来,这样就看不到窗外那些使人伤心的东西了。

可老天偏偏与人作对,越发觉得时间漫长,真真是度日如年。

好不容易等到黄昏,可等来的却是更令人伤心的景象:“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三句进一步烘托氛围,把梧桐、细雨、黄昏三个意象有机结合,视觉和听觉交映,尽显词人此时的无限感伤。

虽然
此处写景,但我们不难理解到词人写雨打梧桐叶的用意之所在。

“细雨”的“点点滴滴”,是只有在极其寂静的环境中才能听到的。

对一个伤心的人来说,它们不是滴在耳里,而是滴在心头。

“秋风秋雨愁煞人”,更何况这如泣如诉的秋雨是打在梧桐叶上,又是“点点滴滴”一直到黄昏呢!这就自然逼出结句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样的结尾妙就妙在通篇写愁,直到最后一句方才道出,这样的情景,岂是区区一个“愁”字所能道尽的?至此,词人的情感达到高潮,词境陡升一步,孕育出无限广阔的空间,交给读者去想象,可谓言有尽而意无穷。

总的看来,词人用直白的语言、铺陈的手法,融情于景,委婉含蓄地表现出了一种多侧面、多层次、深刻细腻的感情。

前人评价这首词:“声声含泪,物物关情;一字一泪,满是悲愁。

”非常有见地。

词人不直接说愁,这愁情是在含蓄蕴和的表情方法和环境景物的烘托渲染下表现出来的,因而给读者留下了非常广阔的想象空间。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