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分组实验

合集下载

一中物理实验室学生分组实验管理制度

一中物理实验室学生分组实验管理制度

一中物理实验室学生分组实验管理制度1. 分组方式:实验室老师负责将学生分为小组进行实验,每组人数一般控制在3-5人之间,根据实验内容的难易、实验室设备的数量等因素确定。

2. 实验组长:每个小组设立一个实验组长,由小组成员互选产生。

实验组长负责协调小组内部的事务,包括分配任务、确定实验进度、保证实验安全等。

3. 实验任务分配:每次实验前,实验组长根据实验内容和学生的专长分配实验任务。

尽量让每个组员都能有所贡献,提高实验效果和实验报告的质量。

4. 实验安全管理:实验室安全事故可能对人身安全和设备造成损害,因此实验组员必须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如佩戴实验室规定的安全防护用品,正确使用实验设备,遵守实验操作流程等。

5. 实验室设备管理:实验组员需要爱护实验室设备,正确使用和操作,禁止擅自拆卸、修理和更换设备。

实验后,要进行设备的清洁和整理,保持设备的整洁和完好。

6. 实验报告要求:每个小组完成实验后,需要撰写实验报告。

报告应包括实验目的、原理和设计、实验步骤和数据结果、实验分析和结论等内容。

每个小组的报告要由小组成员共同完成,实验组长负责组织和整理报告。

7. 实验成绩评定:实验成绩评定包括实验操作技能、实验报告质量、小组合作精神等方面。

实验室老师将根据每个小组的实验表现进行评分,评分结果将纳入学生的综合成绩中。

8. 实验室规范:学生在实验室内要遵守实验室规范,注意仪器设备的使用和保养,保持实验室的安静和整洁,不得随意移动或调整他人的实验设备和实验样品。

以上是一中物理实验室学生分组实验管理制度的基本要点,实验室老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补充和调整。

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合作精神和实验报告能力,同时确保实验的安全和设备的正常使用。

初中学生演示实验,分组实验一览表怎么写

初中学生演示实验,分组实验一览表怎么写

初中学生演示实验、分组实验一览表
实验一:水的循环
实验目的:
1. 观察和了解水循环的过程。

2. 理解水循环的重要性和意义。

实验器材:
1. 实验箱或透明塑料盒。

2. 干湿棉花球或纸巾。

3. 小型风扇或其他人工造风设备。

4. 温度计。

5. 镜子或透明玻璃板。

实验步骤:
1. 在实验箱或塑料盒底部放置干湿棉花球或纸巾,模拟陆地和水域。

2. 在盒子顶部放置小型风扇或其他造风设备,模拟风力。

3. 用镜子或透明玻璃板放在盒子顶部,以便观察水蒸气的形成和移动。

4. 开启风扇,观察棉花球或纸巾的变化。

5. 使用温度计测量盒子内部温度,观察温度变化。

6. 记录实验过程中的观察结果,如水蒸气的形成、风的流动等。

实验结果与结论:
1. 观察到棉花球或纸巾逐渐变湿,说明水蒸气在降温后凝结为水滴并落下。

2. 观察到镜子上有水滴,说明水蒸气在流动过程中逐渐冷凝形成水滴。

3. 温度计显示温度下降,说明水蒸发过程中会吸收热量,导致周围温度降
低。

实验中注意事项:
1. 注意安全,避免风扇和其他实验器材对人体的伤害。

2. 保持实验环境的恒定,避免外部干扰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3. 记录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要准确、详细,以便后续分析和总结。

实验安全须知:
1. 使用实验器材时要小心谨慎,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2. 避免在潮湿的环境中进行实验,防止触电等危险。

小学科学分组实验报告

小学科学分组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植物生长实验实验目的:1. 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2. 探究不同光照、水分、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实验时间:2021年10月15日实验地点:学校实验室实验材料:1. 植物种子(如绿豆、黄豆等)2. 容器(如塑料杯、玻璃瓶等)3. 肥沃的土壤4. 水壶5. 光照设备(如日光灯、自然光等)6. 记录本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植物种子浸泡在水中24小时,使种子吸水膨胀;2. 分组实验:将浸泡好的种子平均分成四组,每组种植不同数量的种子;3. 设置实验组:a. 实验组1:光照充足,水分充足,土壤肥沃;b. 实验组2:光照充足,水分适量,土壤肥沃;c. 实验组3:光照不足,水分充足,土壤肥沃;d. 实验组4:光照不足,水分适量,土壤肥沃;4. 实验操作:a. 将种子种植在容器中,覆盖土壤,浇水;b. 将实验组1、2、3、4分别放置在光照充足、光照不足的环境中;c. 观察并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包括发芽时间、生长速度、植株高度等;5. 数据统计与分析:记录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实验结果:1. 实验组1:植物生长最快,发芽时间最短,植株高度最高;2. 实验组2:植物生长速度较快,发芽时间适中,植株高度较高;3. 实验组3:植物生长速度较慢,发芽时间较长,植株高度较低;4. 实验组4:植物生长速度最慢,发芽时间最长,植株高度最低。

实验分析:1. 光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光照充足有利于植物生长,发芽时间短,植株高度高;2. 水分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水分适量有利于植物生长,发芽时间适中,植株高度较高;3. 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土壤肥沃有利于植物生长,发芽时间适中,植株高度较高。

实验结论:1. 植物生长需要充足的光照、适量的水分和肥沃的土壤;2. 光照、水分和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存在差异;3. 通过实验,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小学科学实验分组目录

小学科学实验分组目录

小学科学学生分组实验目录(试行)
三年级上册
1、观察水
2、观察一棵树
3、观察蚂蚁(或其它小动物)
4、观察纸
5、检验食物中的淀粉
三年级下册
1、混合身边的物质
2、分离混合物
3、空气的压缩
4、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5、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6、热胀冷缩
7、温度和温度计
8、测量物体的温度
四年级上册
1、溶解实验
2、怎样加快溶解
3、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
4、磁铁的性质
5、声音的产生
6、声音的传播
四年级下册
1、点亮小灯泡
2、导体和绝缘体
3、萌发的种子
﹡4、面包发霉了
5、观察岩石
五年级上册
1、种子萌发实验
2、测量阳光下物体温度的变化
3、检验材料热的传导性
4、制作太阳能热水器
5、比较与吸进和呼出的气体
6、制作牛顿盘
五年级下册
1、给小车装动力
2、运动与摩擦力
3、控制小车快慢
4、用水测量时间
﹡5、测量摆的速度
六年级上册
1、杠杆的作用
2、轮轴的作用
3、滑轮的作用
4、斜面的作用
5、形状与抗变曲能力的实验
6、电磁铁的实验
7、热在液体、气体、固体中的传递
六年级下册
1、观察放大镜下的物体
2、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表皮细胞
3、认识星座
4、月相成园
5、日食和月食
﹡6、平面镜、凸透镜成像原理
说明:带“﹡”号的为选作实验。

什么是学生分组实验报告

什么是学生分组实验报告

什么是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引言学生分组实验是一种在教育领域广泛应用的教学方法,通过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共同参与实验或项目,以促进他们的学习和发展。

学生分组实验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

学生分组实验报告是对学生分组实验过程和结果的总结和分析。

实验目的学生分组实验报告的目的是记录和总结实验过程和结果,以便检验学生对实验内容的理解和吸收程度,并能够在实验完成后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和讨论。

通过撰写实验报告,学生可以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实验内容。

实验过程学生分组实验的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实验准备:学生根据老师的指导或安排,准备实验所需的材料和仪器设备。

2. 分组组建:老师根据学生的个人特点和能力,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

每个小组通常由3-5名学生组成,以保证学生之间能够进行有效的交流和合作。

3. 实验进行:学生根据实验指导书或老师的要求,按照分组进行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记录实验数据、观察实验现象,并进行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4. 实验讨论:在实验完成后,学生将就实验结果和数据进行讨论和分析。

学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或整体报告的形式,将他们的实验结果和思考与其他小组进行分享和交流。

5. 实验报告:学生根据实验过程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一般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实验讨论和结论等内容。

实验结果与讨论在学生分组实验报告中,实验结果和讨论是最关键的部分。

学生需要准确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并结合实验的目的和背景,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讨论。

学生可以通过数据表格、图表、文字说明等形式,清晰地呈现实验结果,并结合理论知识进行解释和分析。

在实验讨论中,学生可以提出问题、寻找答案,探讨实验中的不确定因素和可能的改进方法,以及实验结果的意义和应用。

实验总结与反思学生分组实验报告的最后一部分是实验的总结与反思。

学生需要总结实验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回顾实验的目的和方法,评估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中学生物实验室学生分组实验管理制度

中学生物实验室学生分组实验管理制度

中同学物实验室同学分组实验管理制度1、同学进入实验室须带上实验报告册或教科书、笔、纸等文具,实验前必须认真预习,明确实验的内容、目的要求、实验方法和步骤,2、遵守上课时间,不得无故迟到、缺席,实验完成下课铃声未响时不能提前离开实验室。

有事有病要事先向教师请假,一般状况下,无故缺做的实验不得补做。

3、严格按照实验室规定的座位号对号入座,不得擅自调整座位。

4、遵守课堂纪律,听从老师安排、指导,坚持宁静整洁的实验环境。

5、严谨完成实验操作,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认真完成实验报告。

6、实验前检查、清理好所必须的仪器、用具,填写同学实验登记表。

如有仪器缺损、损坏或丢失等状况,应在实验开始前马上向教师报告并在同学实验登记表上注明,不得自己任意拉用它桌仪器。

7、爱护实验仪器,严格按规范程序操作。

假设仪器发生故障应马上向教师报告。

严禁擅自拆卸、搬弄实验仪器。

8、实验中节约实验材料、药品,节约用水、用电,实验后必须关闭水阀、电源。

9、实验中要注意安全,如仪器设备出现异常现象或突发事故,马上关闭仪器,并向教师报告。

10、实验完成后,同学应负责将仪器清洗、整理还原,桌面、凳子收拾整齐,经教师检查并同意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12、实验室中任何仪器用具等不得带出实验室。

13、文明实验,严禁在实验室吃零食、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大声喧哗等不文明行为。

14、每次实验后,应坚持自己实验桌及地面整洁。

篇2:贵阳一中物理实验室同学分组实验管理制度1、同学进入实验室须带上实验报告册、笔、纸等文具,实验前必须认真预习,明确实验的内容、目的、原理及实验方法和步骤,并写好预习报告〔含课前必做的内容及实验数据表格〕,经教师检查后方可进行实验。

2、遵守上课时间,不得无故迟到、缺席,实验完成下课铃声未响时不能提前离开实验室。

有事有病要事先向教师请假,一般状况下,无故缺做的实验不得补做。

3、严格按照实验室座次表进行实验,不得擅自调整座位。

4、遵守课堂纪律,听从老师安排、指导,坚持宁静整洁的实验环境。

学生分组实验教案初中物理

学生分组实验教案初中物理

学生分组实验教案初中物理年级:八年级教材:《初中物理实验教程》实验目的:1. 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等实验仪器;2. 掌握密度公式及其应用;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实验原理:密度公式:ρ = m/V其中,ρ 表示密度,m 表示质量,V 表示体积。

实验器材:1. 天平;2. 量筒;3. 细线;4. 棉花;5. 物体(如石头、铁块等)。

实验步骤:1. 学生分组,每组3人,明确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2. 各组领取实验器材,并在实验桌面上摆放整齐;3. 首先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记录在实验报告纸上;4. 将量筒中倒入适量水,读取体积V1,记录在实验报告纸上;5. 用细线将物体系住,放入量筒中,使其完全浸没在水中,读取体积V2,记录在实验报告纸上;6. 计算物体的体积:V = V2 - V1;7. 根据密度公式计算物体的密度:ρ = m/V;8. 将计算结果填写在实验报告纸上;9. 各组互相交流实验结果,讨论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10. 实验结束,整理实验器材,清理实验桌面。

注意事项:1. 测量质量时,要确保天平平衡,准确读取质量值;2. 测量体积时,要确保量筒内水位稳定,准确读取体积值;3. 物体放入水中时,要完全浸没,避免气泡产生;4. 计算体积时,要准确无误;5. 实验过程中,要保持安静,遵守实验纪律。

实验拓展:1. 尝试使用不同物体进行实验,比较它们的密度大小;2. 探讨影响物体密度的因素,如温度、压力等。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实验,学生掌握了密度公式的应用,学会了使用天平和量筒等实验仪器。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分组合作,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

但部分学生在实验操作中仍存在一些失误,如读取体积值不准确等,需要在今后的实验中加强指导。

同时,可以增加一些拓展内容,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密度及相关知识。

小学科学分组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分组实验报告单

我们的推测
Hale Waihona Puke 有关系相同的条件空气、温度
不同的条件

实验步骤
把相同的绿豆种子各五颗放到两个盘子里,一个给水,使
绿豆种子保持湿润,另一个不给水。过了几天,有水的这
盆绿豆发芽了。没水的这一盆没有发芽。说明绿豆发芽需
要水。
学生 自评
通过实验使我们了解了 种子发芽的条件。
教师 95 分 评价
二:第二天开始观察,有水的几份种子膨大,而后种皮破裂。 第三至五天第一、第五份种子开始发芽。其它几份种子不能正常发芽。
数据统计、处理及实验结论: 第一份和第五份绿豆能正常发芽,其它几份不能发芽。 说明种子发芽必需水分、温度、空气三个条件。跟有没有阳光和泥土无关。
种子发芽实验设计方案
我们提出的问题 种子发芽跟水有关吗
小学科学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
班级 组长
503 班
任课教师 组员
钟斌芳
时间 第 一 周星期 一
课题名称
种子发芽实验(一)
实验内容
种子发芽的条件
实验原理
温度、空气、水分是绿豆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缺一不可
实验器材
绿豆种子、塑料盒、餐巾纸
实验步骤: 一:1.将绿豆种子分 份放到装有餐巾纸的塑料盒中,每盒里有五颗绿豆。
2.第一份在餐巾纸上滴些水,使其保持湿润。放在阴暗处。 3.第二份在餐巾纸上不滴水,使其保持干燥。 4.第三份在餐巾纸上滴些水,使其保持湿润。但包上一层塑料薄膜里面没
有空气。 5. 第四份在餐巾纸上滴些水,使其保持湿润。把它放进冰箱的冷藏室。 6. 第五份在餐巾纸上滴些水,使其保持湿润。每天定时照些同太阳光。

一中物理实验室学生分组实验管理制度模版

一中物理实验室学生分组实验管理制度模版

一中物理实验室学生分组实验管理制度模版1. 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一中物理实验室学生的分组实验管理,确保实验的安全性、有效性以及学生的参与度,提高实验室教学的质量。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一中物理实验室中进行的所有分组实验。

3. 实验分组3.1 实验分组的原则根据实验内容、实验目的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置实验分组,保证每个实验组的人数适中,组员之间具有相互合作的能力和互补的实验技能。

3.2 组长的选举每个实验组需要选举一位组长,组长由组内成员通过投票产生。

组长应具备良好的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能够协调组内成员的工作,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

4. 实验前准备4.1 实验材料准备组长负责向实验室管理员申请所需的实验材料,并检查实验材料的完整性和数量的充足性。

4.2 实验装备准备实验组成员需要按照实验要求查阅相关的实验资料,并提前了解实验装备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5. 实验操作5.1 实验安全实验组成员在进行实验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安全规定,佩戴好实验服和安全防护设备。

对于可能存在的危险操作,必须事先做好安全预防措施。

5.2 实验记录实验组成员需要做好实验记录,包括实验数据、结果、观察和分析等。

实验记录应详细、准确、清晰,并按照要求整理归档。

6. 实验分析与总结6.1 实验分析实验组成员需要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提出个人或小组对实验结果的理解和意见。

组长应组织组内讨论,引导成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

6.2 实验总结实验组成员应结合实验结果和分析,撰写实验总结报告。

总结报告应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实验结果、实验分析等内容,以及个人或小组对实验的感悟和改进建议。

7. 实验成绩评定实验室教师会根据实验结果、实验记录和实验分析来评定学生的实验成绩。

实验成绩不仅与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有关,还与实验组成员的参与态度、合作能力和实验技能的表现有关。

8. 违纪处理如果学生在实验中违反实验室的规定和要求,或者发生了严重的安全事故,实验室教师会依照学校的违纪处理规定进行处理,包括但不限于扣分、警告、记过、记大过等,并及时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和教育。

学生分组实验问题及应对浅析

学生分组实验问题及应对浅析

学生分组实验问题及应对浅析内容摘要:分组实验也称学生实验,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操作的课堂教学过程。

它是物理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直观教学手段,是物理教学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总结、加深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巩固所学的知识,培养和训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本文通过对学生实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制定相关措施,达到提高学生分组实验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物理分组实验问题解决方法问题一:学生进实验室便不受控制,纪律混乱。

解决策略:(1)教师思想上要重视重视分组实验。

平时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对实验操作的不够重视,课堂上通过PPT、视频、图片、模拟实验室等进行演示,甚至是从来不进行分组实验。

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的感觉是分组实验不重要,只要会做题就好了。

而我们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学生做题,而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如何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如何探究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何创新和发展。

改变教育观念,不唯分数论是我们现在迫在眉睫的任务,只有我们重新审视实验的意义,真正重视实验,学生才有可能真正的重视起来。

(2)实验前现将学生科学合理分组。

①同组互助:将不同层次的2—6名学生搭配分组,这样有利于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同时活动进度相对统一。

考虑因素包括:成绩优劣、能力强弱、性格差异、走读与否、性别及班级干部分配等。

②异组均衡:小组合作的成员在一段时间内要相对稳定,这样有利于学生间的互相了解、优势互补。

但是在小组合作学习一段时间后,各小组的发展会出现不平衡,教师应了解各小组的合作状况,进行及时的人员调整,使之更好地发挥各自的优势,进一步增强合作能力。

③制定分组实验管理办法。

学生到达实验室,感到比在教室时心情放松,因此纪律性会降低。

此时我们必须要求学生到达实验室后,完全按照老师的规定统一行动。

对违反规定的同学,一定要作出相应的处理。

如何有效开展学生分组实验

如何有效开展学生分组实验

如何有效开展学生分组实验一、做好学生的分组实验:在分组实验中做到设计科学,不应该照本宣科,应该有所创新。

不应该因为受实验室的条件所限,应该开齐开全书中所有的学生实验。

二、变演示实验为学生的分组实验:演示实验是化学教学中最生动、最有效的直观手段,它对于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课前精心准备,课内规范操作,改进实验方法,确保实验成功,采用间接方法,突出实验现象,增加趣味实验,激发学习兴趣,自制实验教具,因陋就简实验。

但是如果只是教师演示,又不能发挥实验教学的创新作用,不能够培养学生对化学的特殊爱好,所以我认为应把课本中的演示实验变成学生探究实验为好。

三、变习题中的实验探究为课堂探究实验:实验探究检测题是考察学生在实验探究中综合能力的具体表现,这些表现是凌乱的,是不全面的,只有把它变成一种能力,才会使学生在考试中得到高分。

所以我建议教师应该把这部分内容搬到课堂上,进行综合训练。

四、变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现象为探究实验:生活中有很多值得探究的实例,引导学生对生活中这些有值得探究的实例要做到你要探究的实验目的、内容及注意事项的基础上设计实验操作程序。

在分组实验中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过程控制。

五、实验教学完毕后要做到反思,记录下自己的点点滴滴的收获,成功之处在那里,那些还需要改进。

用这些经验和不足之处来改进下一节实验课堂的教学。

这样,对老师的实验教学水平有很大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也获得到明显的进步,对化学学的兴趣也明显提高了。

总之,有效性是指的让学生能在化学实验课上学到真正的知识,除了严格管理,学生要自觉遵守实验室的秩序之外,教师不可以给学生过高的自由空间,这样会给一些思想上不进步的学生分身溜号的机会,尽量做到少讲解,实验在于趣味性,不在于枯燥的一步一步照着老师所讲的去做实验。

只要不是危险性实验的话,讲一下化学用品的注意事项就行了,其他的让学生参照课本和所学的来自行完成。

一中生物实验室学生分组实验管理制度范文

一中生物实验室学生分组实验管理制度范文

一中生物实验室学生分组实验管理制度范文1.实验室学生分组实验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了提高实验室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规范实验室实验管理,特制定本分组实验管理制度。

二、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一中生物实验室的所有学生,包括实验室内的实验项目。

三、组织与分组1. 实验室负责人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实验室表现和实验技能以及学生的意愿进行学生分组。

2. 每个实验组不超过5人,确保实验室内的人员合理分配和资源利用。

3. 分组后,实验室负责人将学生名单张贴在实验室内,并通知相关学生。

四、实验项目选择1. 实验室负责人根据学生的年级和实验能力,确定适合不同分组学生的实验项目。

2.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个人特长向实验室负责人申请参加特定实验项目。

3. 实验室负责人根据实验室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学生的申请情况,进行实验项目的最终决策。

五、实验准备与安全1. 实验室负责人将会提前告知每个实验组需要准备的实验器材和材料。

2. 学生分组必须按照规定的时间完成实验准备工作,确保实验能够顺利进行。

3. 学生在实验室内必须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穿戴实验室统一安全服装,并按照实验室负责人的指示进行实验操作。

六、实验过程与记录1. 每组学生必须按照实验室负责人的指导,完成实验过程,并记录实验中的详细步骤和结果。

2.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必须与团队成员积极合作,互相帮助,并相互监督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 学生在实验结束后,必须按照实验室负责人的要求整理好实验器材和材料,并将实验记录整理清楚。

七、实验报告和结论1. 实验室负责人将根据实验项目的要求,要求学生按照一定格式完成实验报告。

2. 实验报告必须包含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和结论等内容,并书写清楚、准确。

3. 学生必须按照规定的时间完成实验报告的撰写,并交给实验室负责人进行评审。

八、实验管理与评分1. 实验室负责人将根据学生的实验操作、实验记录和实验报告进行评分,并记录在学生的实验成绩中。

化学科学生分组实验教学教案

化学科学生分组实验教学教案

实验1 对蜡烛与其燃烧的探究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许多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并可以通过实验等手段解决这些问题。

培养观察、记录、描述和分析的能力, 以与合作、交流和评价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以学生的探究实验为主, 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发挥引导、指导和辅助的作用, 将学习的主动权留给学生, 使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的活动中深刻理解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生求实的探索精神。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实验用品: 蜡烛、烧杯、火柴、澄清石灰水。

教学过程:对蜡烛与其燃烧的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实验研究, 讲述: 在点燃蜡烛前, 请大家开动脑筋, 运用各种手段仔细观察蜡烛的组成、形状、颜色、气味、质地、密度等, 并做好详细的记录。

(1)蜡烛是石蜡和棉线做的灯芯组成的;一般蜡烛为圆柱形、乳白色、固体;特殊的蜡烛, 如生日蜡烛, 有多种颜色和形状, 但那是添加染料后形成的;蜡烛一般都具有轻微的气味。

(2)如果用小刀切下一块蜡烛放入水中, 会发现蜡烛浮在水面上, 说明蜡烛的密谋比水小。

1.对学生的回答表示充分的肯定, 让学生结合蜡烛的这些性质, 点燃蜡烛, 观察燃烧着的蜡烛有哪些特点。

①燃烧着的蜡烛有没有声音?形状有没有什么改变?②蜡烛的火焰有什么特点?③蜡烛靠近火焰的地方在形状、温度、质地上有什么变化?④把一根火柴梗平在蜡烛的火焰中约一秒钟表, 取出火柴梗, 火柴梗有什么变化?这说明了什么?2、充分肯定学生在实验探究中的表现, 继续引导:现在我们再来观察一下蜡烛燃烧后生成了哪些物质。

首先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的上方, 观察烧杯壁上有什么现象发生。

片刻后取下烧杯, 迅速中倒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 振荡, 又有什么现象发生?推测蜡烛燃烧后可能生成了什么物质。

3.指导学生:现在请大家熄灭蜡烛, 会发现有一缕白烟从灯芯飘出, 立即点燃的火柴去点白烟, 看看有什么现象会发生。

小学科学必做分组实验操作

小学科学必做分组实验操作

小学科学必做分组实验操作小学科学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探究精神的重要一环,科学实验帮助学生建立起自己的知识体系,并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实验现象的能力。

下面是五个适合小学生参与的分组实验操作。

实验一:水的升华和凝固目的:观察水在不同温度下的升华和凝固现象。

材料:冰块、塑料杯、玻璃杯、食盐。

步骤:1.将冰块放入塑料杯中,观察冰块在室温下逐渐变小消失的现象,记录观察结果。

2.在玻璃杯内加入适量的食盐,搅拌均匀后放入冰块,观察冰块的变化。

记录观察结果。

结果:冰块在室温下逐渐变小消失,这是水的升华现象。

加入食盐后,冰块的融化速度加快,这是因为食盐降低了冰块的融点。

实验二:重量与体积的关系目的:通过实验观察不同物质的重量与体积的关系。

材料:相同体积的塑料块、蜡烛、塑料杯、小石头、铁块。

步骤:1.测量塑料块、蜡烛、小石头、铁块的质量,记录测量结果。

2.测量塑料块、蜡烛、小石头、铁块的体积,记录测量结果。

3.比较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大小关系,观察是否存在规律。

结果:通过对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进行测量,可以观察到质量与体积之间没有明显的关系,即质量与体积无直接的比例关系。

实验三:空气的压力目的:通过实验观察空气的压力在不同条件下的表现。

材料:带有盖子的塑料瓶、吸管、水。

步骤:1.在塑料瓶的盖子上钻一个小孔。

2.将吸管插入小孔中,确保吸管的一段始终在塑料瓶内。

3.用手按住塑料瓶的两侧,使吸管上升,观察现象。

4.将塑料瓶放入水中,观察吸管的变化。

结果:用手按住塑料瓶的两侧,吸管上升;将塑料瓶放入水中,吸管下降。

这是因为压力的作用,压力大的一侧会使吸管产生压力,导致吸管上升。

实验四:光的传播目的:通过实验观察光的传播过程和规律。

材料:手电筒、白纸、半透明物体(如瓶盖或透明塑料片)。

步骤:1.打开手电筒,对准白纸,观察手电筒投射的光亮现象。

2.在手电筒和白纸之间放置半透明物体,观察光的投射是否受到干扰。

结果:手电筒的光可以沿直线传播,光的传播不受半透明物体的阻挡,只会在物体上投射出阴影。

科学教学中提高学生分组实验有效性研究

科学教学中提高学生分组实验有效性研究

科学教学中提高学生分组实验有效性研究一、引言二、学生分组实验的重要性1.学生分组实验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分组实验让学生能够参与到教学中,他们在班级中的地位更加重要。

学生们可以在实验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和活跃性,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增强实验操作和实验设计的能力。

2.学生分组实验提高实验效率分组实验可以有效提高实验的效率,同时也能够有效降低实验的成本。

学生们在实验中可以相互合作,相互辅助,不仅提高了实验的进行效率,还增强了实验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3.学生分组实验促进学生思维交流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们可以相互交流,相互学习。

不仅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还能够不断提高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的能力。

学生分组实验在科学教学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增强学生的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能力,促进学生思维交流和团队协作精神。

1.学生分组能力不足在实验分组过程中,学生们可能因为缺乏相应的素质和能力而难以有效配合,导致实验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2.实验分工不明确在实验分组中,学生们可能出现实验分工不清晰的情况,工作重叠或漏项等问题,使实验的进行出现了混乱。

3.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在实验进行中,学生们可能因为学习态度不端正而导致实验进行效果不佳。

以上问题的存在无疑影响了学生分组实验的有效性,因此如何提高学生分组实验的有效性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学校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参与各种分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合作精神。

在实验分组前,老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实验分工的指导,明确每位学生的任务和责任,确保实验进行有序。

老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实验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4.提高教师的指导能力教师在实验进行中要通过引导和激励,促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五、结语学生分组实验在科学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实验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第一章学生分组实验-高中化学必修一

第一章学生分组实验-高中化学必修一

学生分组实验(一)配制100mL0.1mol/L的NaCl溶液一、实验目地:1、练习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2、加深对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理解。

3、练习容量瓶、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准备:三、实验用品:烧杯、容量瓶(100mL)、胶头滴管、量筒、玻璃棒、药匙、滤纸、托盘天平、NaCl(s)、蒸馏水。

四、实验过程:(1)计算所需溶质的量m(NaCl)=5.85 g(2)称量:用托盘天平称取NaCl 5.9 g(3)溶解(用玻璃棒搅拌)、冷却(4)转移:把烧杯液体引流入容量瓶(用玻璃棒引流)。

(5)洗涤: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洗涤液一并移入容量瓶,振荡摇匀。

(6)定容:向容量瓶中注入蒸馏水至距离刻度线2~3cm处改用胶头滴管滴蒸馏水至溶液凹液面与刻度线正好相切。

(7)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后装瓶、贴好标签。

五、整理、清洗实验用品学生分组实验(二)碘水中碘的萃取一、实验目的:1.学会从碘水中把碘提取出的方法;2.验证萃取的原理;3.初步学会使用萃取、分液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

二、实验原理:利用某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即:萃取剂,四氯化碳)把溶质(碘)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水)组成的溶液(碘水)中提取出来,再利用分液的方法,将两者分离开来。

三、实验用品:药品:碘水,四氯化碳、分液漏斗、带铁圈的铁架台、烧杯四、实验步骤1、检漏:关闭下端活塞,向分液漏斗内注入适量的,观察活塞的两端以及漏斗的下口处是否漏水,若不漏水,关闭上口玻璃塞,左手握住活塞,右手食指摁住玻璃塞,倒立,检查是否漏水;若不漏水,正立,将上玻璃塞旋转180度,倒立,检查是否漏水,若不漏水,则此分液漏斗可以使用。

科学教学中提高学生分组实验有效性研究

科学教学中提高学生分组实验有效性研究

科学教学中提高学生分组实验有效性研究随着社会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科学教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科学教育采用实验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从实践中探索和发现科学规律和知识。

分组实验是实验教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它可以促进学生间的互动和交流,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本文对科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分组实验有效性进行了研究。

一、分组实验的优点分组实验是通过将学生分成几组,让每组完成一项实验,随后交换报告、讨论发现的问题,在讨论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分组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发现实验中的问题,学习和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同时加强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1、提高实验效果在分组实验中,学生可以充分掌握实验的本质、目的和方法,感受实验所代表的知识。

分组实验形式确保了每位学生都要参与实验,克服传统实验的缺点,如实验设备不足、学生缺乏实验及操作经验等。

每位学生都可以对自己的实验内容进行充分了解,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2、增加学生交流与合作的机会在分组实验中,同学之间可以相互配合,针对不同实验的特点,相互协商、交流,共同合作完成实验。

学生之间后期的交流和合作,也更有利于彼此之间的互相理解,提高团队合作的基本素质。

3、增强学生自我探究能力通过分组实验的方式,学生可以自己更好地探究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更深刻地理解科学原理。

1、合理制定实验计划在教师安排这个实验任务时,应该给学生提供详细的实验计划,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实验有大体的了解,让学生自主发挥,学会合理规划。

2、合理组合学生分组实验的成功与否与组员之间的协调联系紧密相关,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性格、动手能力等方面综合考虑组合。

3、合理分配任务学生在分组实验中需要完成的任务应该按能力分配,以确保学生能够正常的完成实验。

同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能力和经验,适当安排一些有挑战性的任务,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兴趣。

4、加强学生交流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交流,教师应该安排学生在实验中进行交流,培养他们分享信息和想法的能力。

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的利与弊

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的利与弊

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的利与弊在高中化学教学中,采用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进行教学是最为常见的教学形式.这两种教学形式的目的就是希望学生从中获得更多的化学知识体验,掌握更多的化学实验技能,培育他们亲自动手、自主探导、自发研究和实践的能力,提高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增强他们自主探究的兴趣.然而,教师的演示实验和学生的分组实验同样都有一定程度的利弊得失.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点体会.一、教师演示实验的利与弊1.教师演示实验的好处(1)有利于施展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高中化学教师在化学课堂上进行演示实验,就像演员在舞台上进行表演,每一个演示动作都可以蕴含教师自身独特的元素,都可以包含教师艺术化的智慧,不但能起到非常好的辅助教学功效,还能突显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彰显教师特有的教学特质与魅力,让教师成为学生的偶像,进而对教学的内容更加感兴趣.(2)有利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规范、正确的实验操作习惯.在实验中教师能够非常规范地陈设各种实验材料,具体的演示动作非常有序、逻辑严密,有条不紊地推进整个实验活动,自然非常有利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规范、正确的实验操作习惯.(3)有利于缩短教学时间.在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引领学生进行演示实验,可以快速地给学生以鲜明、生动、鲜活的感性材料,瞬间让学生耳目一新.结合教师的有效讲解,可以让相关教学概念、原理快速地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直观、易懂的形象.例如,由于人们的生活经验,很容易让学生理解用火柴可以点燃酒精灯.此时教师可引入问题:有没有一种办法不用火可以点燃酒精灯呢?让学生放飞思绪去想象、去寻求答案.然后,教师用玻璃棒蘸取少许浓硫酸和高锰酸钾的混合物,碰碰酒精灯的灯芯,结果发现酒精灯立即被点燃了,然后教师给出答案,可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化学知识.2.教师演示实验的弊端(1)不利于学生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教师的演示实验的主动权和控制权都在教师手中,“百看不如一动”,学生对演示实验的观看是一瞬间的,特别是一些化学反应产生的现象往往瞬间即逝,如果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稍开小差,就难以形成较为深刻的烙印.(2)不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研究精神.高中化学中的演示实验,如果教师做的多了,学生们就会认为这个知识点是重要的;反之,做的少了或没做,有可能让学生认为这个知识点并不重要,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对学生产生了误导.凡事都由教师来完成,不利于让学生获得较好的感性认识,也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很难形成良好的科学研究精神.二、学生分组实验的利与弊1.学生分组实验的好处(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分组实验中,教师有意识地将分组实验有机地融入到新课的教学进程之中,发挥出实验活动在教学中的导向和动力作用,促进学生通过小组实验的方式对化学知识进行探究,能够让学生得到更好地独立探究相关化学知识的实验空间,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激励学生开展自主式小组实验,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例如,对于Na2O2与H2O反应的实验.可以让学生自主组织小组,启迪学生在Na2O2中加不同的水,如加几滴含酚酞的水、普通的蓝墨水、苏打水、汽水,并让学生事先做好分析,预期可以产生的现象和结果,让学生的创新精神得以充分挖掘.(3)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应对问题的能力.在高中化学分组实验中,通过学生自身的亲自操作、观察、记录、分析和总结化学实验相关现象,验证化学反应规律,一方面,可以加深对化学教材的理解,强化对化学知识的再认识、再学习和再提高;另一个方面,可以促使学生在亲自动手实验的过程中,加强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2.学生分组实验的弊端(1)容易产生不可控制的实验事故.在化学分组实验的时候,或许是学生没有听从教师的安排与吩咐,有的学生经常无从下手,要么模仿其他组的同学,要么在一边袖手旁观,要么看着实验报告“照方抓药”,边看边做.他们常常顾此失彼,手忙脚乱,结果,不但不能实现实验目的,反而损坏了实验仪器,造成了实验事故.(2)不利于实验操作的规范.在分组实验中,学生经常不拘小节,随意性比较大,细小不规范的操作时常出现.总之,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是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两个重要教学模式,它们各有利弊,高中化学教师一定要贯彻落实好新课改理念,弘扬传统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的有益之处,并积极克服它们存在的不足,不断提高实验的有效性,使得学生能够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出良好的思考探究、实验操作、协同合作等综合能力,不断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

一中生物实验室学生分组实验管理制度

一中生物实验室学生分组实验管理制度

一中生物实验室学生分组实验管理制度
1. 实验室分组:实验室根据实验的性质和要求,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进行实验。

分组原则可以根据专业背景、实验能力、性别等因素进行调配,以确保每个小组成员的能力和特长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2. 实验组长:每个实验小组设立一个组长,负责组织和管理本组的实验工作。

组长应具备一定的实验经验和管理能力,并对实验流程、安全操作和实验结果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3. 实验分工:在每个小组中,成员之间应根据自身的特长和兴趣进行合理的分工,以保证实验工作的顺利进行。

分工可以包括实验准备、实验操作、数据记录等方面。

4. 实验计划和安排:每个实验小组在进行实验前,应制定详细的实验计划和安排,包括实验目的、步骤、材料和装备等。

实验计划需要经过指导教师的审核和指导,并确定实验时间和地点。

5. 实验记录和报告:每个小组成员应认真记录和整理实验数据、观察结果和实验操作过程。

实验结束后,小组成员应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步骤、结果和分析等。

6. 实验安全:实验室安全是重中之重,学生应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安全规定和操作流程。

每个小组在进行实验前应检查实验装备和安全设施,确保实验环境和条件的安全性。

7. 实验讨论和分享:每个实验小组在完成实验后,应进行实验结果的讨论和分享。

可以通过小组内部的讨论会或实验报告的形式,促进成员之间的交流和思想碰撞,提高实验能力和科学素养。

8. 实验成绩评估:实验结果和报告将作为学生实验成绩的重要依据。

评估标准应公平、客观,并有明确的评分规则和权重分配。

同时,实验过程中的合作精神、责任心和创新能力也应被纳入评估范畴。

一中物理实验室学生分组实验管理制度范文

一中物理实验室学生分组实验管理制度范文

一中物理实验室学生分组实验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为了规范物理实验室学生分组实验管理,提高实验教学质量,营造良好的实验环境,制定本实验室学生分组实验管理制度。

第二章实验室学生分组实验管理制度第一节实验室学生分组原则1. 实验室学生分组遵循学生素质多样化、能力均衡化和学科综合性的原则。

2. 实验室学生分组尽量遵循小组成员熟悉度和合作默契程度的原则。

第二节学生分组程序1. 实验室负责人根据实验课程的要求,制定学生分组方案。

2. 实验室负责人在课前公布学生分组方案,并进行解释说明。

3. 学生根据分组方案,在指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分组。

4. 学生分组完成后,实验室负责人对分组方案进行审核和确认。

第三节学生分组原则1. 学生分组按照小组合作的原则进行,成员之间需要相互配合和协作。

2. 学生分组需遵守实验室的安全规定,确保实验室的安全环境。

3. 学生分组需尊重学术规范和课程要求,保证实验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4. 学生分组需遵守实验室的纪律要求,保持实验室的整洁和秩序。

第四节学生分组实验管理流程1. 实验室负责人根据实验教学计划,确定学生分组实验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2. 学生分组实验前,实验室负责人对实验内容进行讲解,明确实验目的和操作步骤。

3. 学生分组实验中,实验室负责人进行实时监督和指导,确保实验从操作到结果的准确性。

4. 学生分组实验后,实验室负责人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报告的撰写和成果展示。

第五节学生分组实验考核与评价1. 学生分组实验考核主要根据实验操作、实验报告和成果展示等方面进行评价。

2. 学生分组实验考核成绩占实验总成绩的一定比例,具体比例由实验室负责人确定。

3. 学生分组实验考核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并进行合理解释和评价。

第六节学生分组实验管理措施1. 对于分组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实验室负责人及时进行沟通和解决。

2. 实验室负责人定期召开学生分组实验管理会议,总结经验、改进措施、建设方向等。

3. 实验室负责人严格按照学生分组实验管理制度进行监督和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沿教育创新与实践论文大赛”参赛作品苯酚的主要化学性质(学生分组实验)
————教学设计
地址: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县第一中学
邮编:750200
学科:中学化学
姓名:李刚
学生分组实验:苯酚的主要化学性质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要求学生通过本次探究实验,掌握苯酚的主要化学性质
掌握一定的实验技能技巧
过程方法:通过分析苯酚的结构,联系有关有机化合物的知识推测苯酚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再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结论是否正确,并给出相应的解释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严谨、科学、求实的实验作风
培养学生实验、分析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苯酚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苯酚的化学性质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主)
课前准备
教学用具:(学生分组实验用具—略)
学生准备:学生填写探究实验报告单前半部分(—设计实验方案)
学生分组(按座位)
教学过程设计:
探究主题:苯酚的主要化学性质
引入:从结构上看苯酚分子是由一个苯环和一个羟基顺次连接而成的,那么苯酚是否具有和醇相似的化学性质呢?
推测苯酚能够发生的反应及依据
课后练习:学生完成实验报告
课后反思:
优点:
1.学生基本上能够完成实验,能够完善基本操作(如:胶头滴管的使用等已经掌
握)
2.能够根据实验现象总结出物质的性质。

不足:
1.对实验分析不够,例如在做苯酚溶液与二氧化碳的反应时,好多同学用实验
台上的苯酚溶液,结果实验失败。

2.学生进入实验室之后,急于动手操作,动脑较少
补救措施:
利用大约半节课时间,分析整个实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