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氢槲皮素的提取及抗氧化性研究
二氢槲皮素的研究进展
![二氢槲皮素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150e6aec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a3.png)
生物技术进展2020年㊀第10卷㊀第3期㊀226~233CurrentBiotechnology㊀ISSN2095 ̄2341进展评述Reviews㊀收稿日期:2020 ̄01 ̄15ꎻ接受日期:2020 ̄03 ̄23㊀基金项目:中国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基金项目(1610042018005)ꎮ㊀联系方式:董潞娜E ̄mail:1581986901@qq.comꎻ∗通信作者王海胜E ̄mail:wanghaisheng@caas.net.cn二氢槲皮素的研究进展董潞娜ꎬ㊀曹浩ꎬ㊀张欣宇ꎬ㊀王海胜∗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ꎬ北京100081摘㊀要:二氢槲皮素是自然界中一种重要的黄酮类化合物ꎬ主要存在于高寒带落叶松的根部ꎮ由于其具有较好的抗氧化㊁抗肿瘤等生物学活性而被广泛应用于食品领域㊁工业领域和医药领域ꎮ然而ꎬ目前二氢槲皮素的工业化生产仍然依赖于传统的植物提取ꎬ原料稀缺㊁提取难度大㊁产率较低ꎬ阻碍了其工业化应用的推进ꎮ基于此ꎬ主要综述了二氢槲皮素的化学结构及性质㊁生物合成的分子机制㊁生物学活性以及生产工艺的研究进展ꎬ并对未来二氢槲皮素的相关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ꎬ以期为日后二氢槲皮素的生物合成研究提供理论参考ꎮ关键词:二氢槲皮素ꎻ生物学活性ꎻ生产工艺DOI:10.19586/j.2095 ̄2341.2020.0008ResearchProgressonDihydroquercetinDONGLunaꎬCAOHaoꎬZHANGXinyuꎬWANGHaisheng∗GraduateSchoolofChineseAcademyofAgriculturalSciencesꎬBeijing100081ꎬChinaAbstract:DihydroquercetinisanimportantflavonoidcompoundinnatureꎬwhichmainlyexistsintherootofLarixgmeliniiinalpinezone.Ithasbeenwidelyusedinfoodꎬindustryandmedicinefieldsduetoitsgoodbiologicalactivitiessuchasanti ̄oxidationandanti ̄tumor.Howeverꎬatpresentꎬtheindustrialproductionofdihydroquercetinstilldependsontraditionalplantextractionꎬwhichisscarceinrawmaterialsꎬdifficulttoextractandlowinyieldꎬthushinderingtheadvancementofitsindustrialapplication.Basedonthisꎬtheresearchprogressofchemicalstructureandpropertiesꎬmolecularmechanismofbiosynthesisꎬbiologicalactivityandproductiontechnologyofdihydroquercetinweremainlyreviewedꎬandtherelatedresearchtrendsindihydroquercetininthefuturewereprospectedꎬsoastoprovidetheoreticalreferencesforthebiosynthesisresearchondihydroquercetininthefuture.Keywords:dihydroquercetinꎻbiologicalactivityꎻproductionprocess㊀㊀二氢槲皮素(dihydroquercetinꎬDHQ)ꎬ别名花旗松素(taxifolin)ꎮ它存在于多种植物中ꎬ在落叶松中含量较高ꎬ特别是花旗松[1]ꎮ二氢槲皮素最早由日本学者Fukui从针叶植物Chamaecyparisobtusa叶中提取分离ꎬ近年来ꎬ在很多水果中也发现了二氢槲皮素的存在ꎬ如葡萄㊁橘子和西柚等[2]ꎮ二氢槲皮素结构的特殊性ꎬ决定了其具有较强的抗氧化特性[3 ̄6]㊁调节酶活等[7 ̄8]多种生物活性ꎮ因此ꎬ二氢槲皮素在食品㊁药品㊁化妆品等领域均有广泛的应用ꎬ市场需求量巨大ꎮ但是ꎬ目前二氢槲皮素的工业化生产仍然依赖于传统的植物提取ꎬ原料稀缺㊁提取难度大㊁产率较低等缺点阻碍了其工业化应用的推进ꎮ本文主要综述了二氢槲皮素的基本性质和生物合成途径㊁生物学活性和生产工艺ꎬ并对二氢槲皮素以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ꎬ以期为二氢槲皮素的生物合成研究提供理论参考ꎮ1㊀二氢槲皮素的化学结构与性质二氢槲皮素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一种重要的二氢黄酮醇类化合物ꎬ属于P族维生素[9]ꎮ它在植物中以苷元或苷2种形式存在ꎬ分子式为C15H12O7(图1)ꎬ相对分子质量为304.25ꎬ其分子. All Rights Reserved.结构中有2个手性碳(C∗2和C∗3)ꎮDHQ在理论上存在4个对映异构体ꎬ绝对构型和CA登记号分别为Ⅰ(C2SꎬC3S)[11003 ̄33 ̄9]㊁Ⅱ(C2SꎬC3R)[153666 ̄25 ̄2]㊁Ⅲ(C2RꎬC3S)[114761 ̄89 ̄6]㊁Ⅳ(C2RꎬC3R)[480 ̄18 ̄2]ꎮDHQ呈淡黄色或无色针状的结晶ꎬ没有任何气味ꎬ熔点为240ħꎬ易溶于乙醇㊁乙酸㊁沸水等溶剂ꎬ稍溶于冷水ꎬ几乎不溶于苯ꎮ图1㊀二氢槲皮素分子式Fig.1㊀Molecularformulaofdihydroquercetin2㊀二氢槲皮素的生物合成途径及关键基因2.1㊀二氢槲皮素的生物合成途径目前ꎬ二氢槲皮素的生物合成过程已基本探明ꎬ涉及到苯丙烷和类黄酮两个阶段(图2)ꎮ在苯丙烷途径中ꎬ在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nineammonialyaseꎬPAL)的催化下ꎬ来源于莽草酸途径的苯丙氨酸脱去1个氨基生成肉桂酸ꎻ接着肉桂酸经过肉桂酸羟化酶(cinnamate4 ̄hydroxylaseꎬC4H)的催化作用获得1个羟基ꎬ生成对香豆酸ꎻ在4 ̄香豆酰辅酶A连接酶(coumaryl4 ̄ligaseꎬ4CL)的催化下ꎬ对香豆酸发生硫酯化反应ꎬ生成对香豆酰辅酶Aꎮ1分子的对香豆酰辅酶A和3分子的丙二酰辅酶A在查耳酮合成酶(chalconesynthaseꎬCHS)的催化下进行缩合ꎬ生成柚皮素查尔酮ꎬ它是类黄酮物质合成的起点ꎮ然后柚皮素查尔酮在查尔酮异构酶(chalconeIsomeraseꎬCHI)的催化下生成柚皮素ꎮ类黄酮途径中ꎬ柚皮素在黄烷酮3 ̄羟化酶(flavanone3 ̄hydroxylaseꎬF3H)的催化下生成二氢黄酮醇类物质ꎮ二氢槲皮素可由二氢黄酮醇经类黄烷酮3 ̄羟化酶(flavanone3ᶄ ̄hydroxylaseꎬF3ᶄH)催化生成[10 ̄14]ꎮ同时ꎬ该过程也可先经F3ᶄH催化ꎬ再经F3H催化ꎮ在类黄酮途径中涉及到2个基因F3H和F3ᶄHꎬ它们是二氢槲皮素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基因ꎮ图2㊀二氢槲皮素的生物合成途径Fig.2㊀Biosynthesisofdihydroquercetin722董潞娜ꎬ等:二氢槲皮素的研究进展. All Rights Reserved.2.2㊀F3H基因F3H基因的cDNA最早于1991年从金鱼草(Antirrhinummajus)中分离克隆得到[15]ꎮ到目前为止ꎬ其已在多种植物中被克隆ꎬ如枣(ZiziphusjujubaMill.)㊁紫花苜蓿(Medicagosativa)㊁拟南芥(Arabidopsisthaliana)㊁茶树(Camelliasinensis)等[16 ̄19]ꎮF3H基因以单拷贝形式存在[20]ꎬ在进化上十分保守[21 ̄22]ꎮF3H的作用底物是柚皮素和圣草酚ꎬ它调控着黄酮类物质与花青素苷的合成ꎬ是黄酮类化合物代谢途径中的关键酶之一[23]ꎮ经过对来自矮牵牛的F3H研究表明ꎬF3H是一种单体蛋白ꎬ分子量约为42kDꎬ该蛋白中Ser290㊁His220㊁Arg222和His278等氨基酸残基能够较为明显地对酶活性产生影响[24]ꎮ它主要催化柚皮素C3位的羟基化ꎬ生成二氢山奈酚(dhiydor ̄kaempeforlꎬDHK)ꎬ催化过程需要2 ̄酮戊二酸㊁分子氧㊁铁和抗坏血酸的参与ꎮ此外ꎬ研究表明ꎬ在不同植物或组织中ꎬF3H具有底物特异性[25]ꎮ2.3㊀F3ᶄH基因F3ᶄH基因最早由Brugliera等从矮牵牛(Pe ̄tuniahybrida)中分离得到ꎬ经鉴定属于细胞色素P450亚家族[26 ̄27]ꎮ此后ꎬ相继在拟南芥(Arabidopsisthaliana)㊁矢车菊(Centaureacyanus)㊁金鱼草(Antirrhinummajus)㊁紫茎泽兰(Eupatoriumadenophorum)㊁大豆(Glycinemax)㊁玉米(Zeamays)㊁葡萄(Vitisvinifera)㊁苹果(Malusdomestica)等多种植物中克隆得到了F3ᶄH基因[13ꎬ28 ̄31]ꎮ不同植物F3ᶄH基因的cDNA系列的相似性为69.5%[32]ꎮF3ᶄH可以催化底物为柚皮素(naringenin)和DHK的3ᶄ位置发生羟基化反应ꎬ分别生成花青素和原花青素生物合成所需的重要中间产物圣草酚(eriodictyol)和DHQ[33]ꎮ而花青素和原花青素可以保护植物细胞免受紫外线照射造成的伤害[34]ꎮ将多种植物F3ᶄH蛋白的氨基酸序列比对之后发现ꎬF3ᶄH存在于多种植物中高度保守的细胞色素P450结构域 LPPGP ꎬ它可以使F3ᶄH稳定锚定在微粒体膜上[35]ꎮ3㊀二氢槲皮素的生物学活性3.1㊀二氢槲皮素对肝脏细胞的影响肝脏是人体内的重要器官ꎬ它以代谢功能为主ꎬ并在身体内起着去氧化㊁储存肝糖原以及合成分泌性蛋白质等作用ꎮ肝脏健康对于维持人体健康至关重要ꎮ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表明ꎬDHQ对肝脏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ꎬ对肝脏疾病的治疗有着巨大的潜力[36 ̄40]ꎬ其作用机制包括:①激活或抑制相关酶的活性ꎻ②调节相关转录因子的表达ꎻ③诱导细胞自噬等ꎮDHQ可以通过调节酶活和减少活性氧(reactiveoxygenspeciesꎬROS)的积累来改善机体氧化和血糖过高的现象ꎮ研究发现ꎬDHQ以剂量依赖型的方式抑制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ꎬAPAP)诱导肝细胞坏死ꎬ并抑制乳酸脱氢酶(lactatedehydrogenaseꎬLDH)的释放ꎬ从而调节细胞外信号末端激酶(extracellularsignal ̄terminalki ̄naseꎬERK ̄JNK)的应激反应ꎮ此外ꎬDHQ还能够减少ROS的积累㊁减轻线粒体的功能障碍等[36]ꎮDing等[37]的研究表明在高脂饮食/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ꎬDN)大鼠中ꎬ添加剂量为100mg kg-1 d-1的DHQ可以显著减弱尿微量白蛋白的排泄并稳定血糖水平和脂质代谢ꎬ减轻肾组织的病理学损伤ꎻ在体外研究中ꎬDHQ可以显著抑制细胞增殖和过量的ROS生成ꎬ并减少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ucleotide ̄bindingoligomerizationdomain ̄likereceptorprotein3ꎬNLRP3)炎症小体的激活和肾脏中肾纤维化相关蛋白的表达ꎮ同时ꎬDHQ对酒精性脂肪肝变性及其伴有的炎症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38]ꎮZhang等[39]研究发现DHQ可以通过激活LKB1基因的表达增强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denosinemonophosphateactivatedproteinkinaseꎬAMPK)磷酸化来调节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REBP1和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 ̄CoAcarboxylaseꎬACC)的表达ꎻDHQ还可以上调SIRT1(负责去乙酰化)的表达ꎬ下调P2X7R(负责促炎因子的合成与释放)和NLRP3等转录因子的表达ꎮ综上所述ꎬDHQ可以通过调节相关转录因子的表达从而起到抑制脂肪生成和保肝的功效ꎬ提示DHQ对酒精性肝脂肪变性具有一定的治疗潜力ꎮDHQ还可以在调节酶活的同时ꎬ介导细胞自噬ꎮChen等[40]利用刀豆球蛋白A(concanavalinAꎬConA)诱导小鼠免疫性肝损伤ꎬ发现DHQ给药显著降低了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和天冬氨酸转氨酶水平ꎬ并提高了ConA处理小鼠的存活率ꎬ证明822生物技术进展CurrentBiotechnology. All Rights Reserved.了DHQ可起到保肝作用ꎻ同时ꎬ研究了DHQ对刀豆球蛋白ConA诱导的小鼠肝损伤的免疫调节作用ꎬ结果表明ꎬDHQ可以通过抑制Caspase ̄3㊁Caspase ̄7和Caspase ̄8(Caspase家族是一类与细胞凋亡有关的蛋白)的活化来保护HepG2细胞免受TNF ̄α/ActD诱导的细胞凋亡ꎮ3.2㊀二氢槲皮素对心肌细胞的影响DHQ还具有降低血压㊁保护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和抑制心肌肥厚等作用ꎮ王秋红等[41]研究发现DHQ能改善大鼠心电图J点的位移ꎬ显著降低心肌缺血大鼠血清中肌酸激酶(creatinekinaseꎬCK)㊁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kinaseisoenzymeꎬCK ̄MB)㊁乳酸盐脱氢酶(lactatedehy ̄drogenaseꎬLDH)的含量ꎬ提高心肌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ꎬSOD)的活力ꎬ降低心肌组织匀浆中脂质过氧化终产物丙二醛的含量ꎬ从而有效抑制异丙肾上腺素(isoprena ̄lineꎬISO)导致的心肌组织缺血ꎬ保护心肌细胞免受损伤ꎬ进而起到治疗冠心病的作用ꎮ而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抗氧化实验结果表明ꎬDHQ对离体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ꎬ此保护作用可能与DHQ可以减少氧自由基产生㊁提高氧自由基清除㊁降低脂质过氧化损伤有关[42]ꎮ王知斌等[43]同样发现二氢槲皮素对H2O2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的损伤具有保护作用ꎮ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能够提高细胞内抗氧化酶活性㊁增强细胞稳定性有关ꎮ3.3㊀二氢槲皮素对淋巴细胞的影响淋巴细胞在人机体免疫反应中具有关键作用ꎬ而DHQ可以特异地抑制白血病淋巴病细胞的增殖ꎬ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人的免疫系统ꎮDevi和Das[44]研究了多种天然植物中的黄酮类活性物质对人类普通淋巴白血病细胞系MoIt ̄4及其组织分化的成人淋巴细胞系IM ̄9的生长影响ꎮ其中ꎬ当DHQ的浓度为10~50μmol L-1时ꎬ普通淋巴细胞中白介素 ̄2(interleukin ̄2ꎬIL ̄2)的分泌受到抑制ꎬMoIt ̄4细胞中的IL ̄2水平升高ꎬ对IM ̄9细胞没有影响ꎮ而IL ̄2分泌水平与MoIt ̄4细胞的生长抑制率有直接关系ꎬ故这一研究可能成为日后将DHQ等多种天然黄酮类物质开发为治疗急性淋巴白血病药物的依据之一ꎮ3.4㊀二氢槲皮素的抗炎抗氧化作用由于DHQ结构的特殊性ꎬ其抗炎㊁抗过敏㊁止痒作用也得到了广泛研究[45 ̄46]ꎮDHQ能显著对抗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肿胀ꎬ缓解二硝基氯苯诱导的小鼠过敏反应ꎬ并且能明显减少4 ̄氨基吡啶诱导的瘙痒反应的舔体次数[40]ꎮBorovskaya等[46]研究了DHQ对大鼠前列腺慢性非细菌性炎症模型的作用ꎮ发现施用DHQ之后ꎬ大鼠前列腺中结缔组织的面积减少至初始水平ꎬ这证明了该氧化剂的抗纤维化性质ꎮ此外ꎬDHQ还可以阻止腺泡上皮的萎缩ꎬ如研究发现DHQ的抗氧化能力对神经细胞有保护作用ꎬ可以有效防治阿尔兹海默氏症或帕金森氏病[47]ꎻ通过动物实验也证明了DHQ的抗氧化能力使其具有抗心肌坏死的能力[48]ꎮ3.5㊀二氢槲皮素的抗病毒作用DHQ还被发现对病毒也有一定的抵抗性ꎮDHQ对由柯萨奇病毒B4(CoxsackievirusB4ꎬCVB4)引起的白色小鼠胰腺炎的影响实验表明ꎬDHQ的使用会导致胰腺组织中病毒滴度的剂量依赖性降低[49]ꎮ形态学上ꎬ与安慰剂治疗的小鼠相比ꎬ经过DHQ处理的小鼠的胰腺组织表现出较少的炎性细胞浸润并且没有组织破坏的迹象ꎻ经过利巴韦林和DHQ处理的小鼠产生较少的胰腺炎症病灶ꎬ并且这些病灶包含的浸润细胞少于安慰剂治疗的小鼠[49]ꎮ此外ꎬDHQ的使用还可导致胰腺炎过程中受损的胰腺组织的抗氧化活性的恢复[49]ꎮ研究结果表明了DHQ的高抗病毒活性及其在治疗复杂病毒性胰腺炎中的潜力ꎮ3.6㊀二氢槲皮素对多种细胞内酶的影响DHQ能够激活或抑制多种酶的酶活ꎬ从而产生不同的生理学效应ꎮ研究发现ꎬDHQ可以作为α ̄淀粉酶的新型抑制剂[7]ꎮ利用不同浓度的DHQ处理后ꎬ测定α ̄淀粉酶的酶活ꎬ该化合物的半抑制浓度(inhibitoryconcentrationꎬIC50)接近9mmol L-1ꎬ证明了它具有竞争性抑制的动力学机制ꎻ其抑制常数为(2.25ʃ0.22)mmol L-1ꎬ表明DHQ对酶的高亲和力[7]ꎮ因此ꎬDHQ对研究开发治疗糖尿病的新药具有重要意义ꎮ此外ꎬ不同来源的DHQ对同一种酶的作用也会有所不同ꎮ付警辉等[8]研究了长白落叶松DHQ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ꎬ并与兴安落叶松922董潞娜ꎬ等:二氢槲皮素的研究进展. All Rights Reserved.DHQ进行了对比ꎮ结果表明ꎬ质量浓度在0.001~0.01g L-1时ꎬ长白落叶松DHQ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高于兴安落叶松DHQꎮ长白落叶松DHQ低质量浓度时ꎬ纯度越高ꎬ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越强ꎻ高质量浓度时ꎬ纯度越高ꎬ抑制作用越弱ꎮ而且DHQ对酪氨酸酶表现为竞争性抑制ꎬ抑制常数KI为0.017ꎮ3.7㊀二氢槲皮素的其他活性除了以上活性ꎬDHQ对脑部疾病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ꎮPlotnikov等[50]研究发现DHQ可通过改善大鼠大脑皮层的微循环超微结构从而改善脑部微循环ꎬ经过DHQ处理的自发性高血压(spon ̄taneoushypertensionꎬSHR)大鼠视皮层局部的脑血流量显著高于未接受DHQ处理的大鼠ꎬ且接近京都种大鼠(Wistar ̄Kyotoꎬ正常对照)的值ꎮ其原因可能是DHQ在动脉高血压形成期间改善了SHR大鼠大脑皮层的微血管化ꎮ此外ꎬDHQ还具有肠道保护作用ꎬ还可以通过促进骨代谢相关蛋白的表达影响骨代谢等[51]ꎮ4㊀二氢槲皮素的生产工艺虽然DHQ的生物学活性多样ꎬ应用广泛ꎬ但目前其产量仍较低ꎬ生产方式还主要依赖于植物提取ꎬ包括有机试剂萃取㊁乙醇回流㊁超声法㊁微波提取等方法ꎬ提取率较低且不环保ꎮ此外ꎬ还有采用化学试剂进行人工合成等ꎬ但此种方法合成的产物纯度较低且原料成本较高ꎮ随着国际㊁国内市场对于黄酮类物质需求量的快速增长ꎬ迫切地需要研发一种来源限制少㊁生产成本低㊁安全性高和污染排放低的方法进行生产ꎬ而微生物合成法或许可以成为解决该问题的关键方法ꎮ4.1㊀植物提取法由于DHQ主要以游离状态存在于落叶松中ꎬ且含量高达7%ꎬ所以植物提取时主要选取落叶松为原料ꎮ在植物提取早期ꎬ主要采用溶剂提取法将DHQ从植物中提取出来ꎮ金建忠[52]以落叶松为原料ꎬ用80ħ的沸水进行提取ꎬ再进一步将提取液沉淀之后用有机溶剂进行萃取㊁重结晶ꎬ最终的提取率达到0.29%ꎮ而刘妍和王遂[53]分别用水㊁丙酮-水作为提取溶剂从落叶松中提取DHQꎬ通过L9(34)正交实验优化了最佳提取条件ꎬ结果显示以丙酮-水为提取剂的提取量高于以沸水作为提取剂的提取量ꎮ此外ꎬ吸附剂的加入也可提高提取率ꎮ如以落叶松木屑为原料ꎬ以90ħ沸水为溶剂㊁聚酰胺为吸附剂提取DHQꎬ在此条件下DHQ的提取率为0.814%[54]ꎮ后期出现了回流提取法㊁超声-微波法和酶诱导法等多种提取方法ꎮ韩俊凤和贾林艳[55]改进了传统水热提取法ꎬ采用微波辅助预处理来提取落叶松中的DHQꎬ平均提取率为0.981%ꎮ与传统的水热提取法比较ꎬ微波辅助提取效率提高了22.17%ꎮ同时ꎬ也有诸多研究表明ꎬ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法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DHQ的提取率[56 ̄58]ꎮ苏丹等[59]对热水回流提取法㊁乙醇回流提取法㊁微波提取法和乙醇超声辅助提取法进行了比较ꎬ热水回流提取和乙醇回流提取所用时间较长ꎬ120min其提取率分别为0.17%和0.20%ꎻ微波和乙醇超声提取时间较短ꎬ30min时提取率分别为0.21%和0.22%ꎬ其提取率较前2种方法稍有提高ꎮ此外ꎬWang等[60]采用酶诱导法ꎬ使用因子设计和中心复合设计方法对兴安落叶松木屑中DHQ的提取进行优化ꎮ最优条件为0.5mg mL-1纤维素酶和果胶酶0.5mg mL-1ꎬ在优化条件下DHQ的得率分别增加到(1.06ʃ0.08) ~(1.35ʃ0.04)mg g-1ꎮ可以看出ꎬ随着提取工艺的不断改进ꎬ不再单纯以沸水作为提取试剂ꎬ且提取量有所提高ꎮ植物落叶松的提取工艺的提取率一般在1%~2%ꎬ纯度在95%以上ꎬ可操作性也相对较强ꎬ但是这种工艺对植物资源和各种试剂的浪费较多ꎬ且存在不环保的缺点ꎮ4.2㊀化学合成法为了降低对植物资源的依赖ꎬ拓展DHQ的来源ꎬ各种化学合成的方法也被开发出来[61]ꎬ但在其研发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问题ꎮ孙淑香[62]以甲基氯甲醚为原料采用AFO(algar ̄flynn ̄olyamada)反应法合成了DHQꎬ其回收率约为20%ꎬ但是甲基氯甲醚毒性较大ꎬ已有资料显示接触其蒸汽后催患肺癌的概率很高ꎬ因此ꎬ有学者正在寻找其他酚羟基保护剂做替代品ꎮ也有研究人员采用各种化学试剂(如过钌酸四丙胺盐㊁AD ̄mix ̄α等)利用光延反应法合成DHQꎬ回收率约为30%[63]ꎬ但这些试剂在我国国内市场并不常见ꎬ若不解决这些试剂的获取途径ꎬ则该工艺不具备032生物技术进展CurrentBiotechnology. All Rights Reserved.在国内工业化的价值ꎮ胡昆等[64]将2ꎬ4ꎬ6 ̄三羟基苯乙酮与3ꎬ4 ̄二羟基苯甲醛进行甲氧甲氧基保护羟基㊁羟醛缩合㊁环氧化及脱保护关环反应合成了DHQꎬ但此合成方法的纯度并不高ꎮ此外ꎬ也可将其他天然产物作为原料ꎬ如可以将儿茶素作为原料利用半合成法制备DHQꎬ摩尔回收率约为5%[65]ꎬ但需要注意的是ꎬ儿茶素的市场价格约为1000元 kg-1ꎬ可以计算得出ꎬ该工艺生产二氢懈皮素的成本在20000元 kg-1左右ꎬ远超过提取法的成本ꎮ4.3㊀生物合成法目前基于生物合成法的研究仍处于实验室阶段ꎬ尚未进行大规模生产ꎮLeonard等[66]对大肠杆菌进行代谢工程改造ꎬ在大肠杆菌内异源表达多种黄酮代谢相关的酶类ꎬ当使用黄烷酮为前体分子时ꎬ从工程菌株中生物合成了B环三羟基黄酮醇杨梅素ꎬ并少量检测到多种类黄酮物质的存在ꎮ也有研究表明ꎬ可将茶树类黄酮3ᶄ ̄羟基化酶(F3ᶄH)基因应用于圣草酚㊁二氢槲皮素和槲皮素的生物合成[67 ̄68]ꎮ而本实验室基于二氢槲皮素的生物合成途径ꎬ主要对由柚皮素向二氢槲皮素合成的方向进行了研究ꎬ筛选了3种不同植物来源(大豆㊁茶树㊁银杏)的F3H基因ꎬ并将其在大肠杆菌和酿酒酵母中进行了异源表达ꎬ现已证实均有活性且表达量较高(未发表数据)ꎮ综上ꎬ相较于化学合成法来说ꎬ生物合成法更为环保ꎬ研究潜力较大ꎮ5㊀展望二氢槲皮素作为一种重要的黄酮类化合物ꎬ普遍存在于多种植物中ꎬ由于其在抗炎㊁抗病毒㊁抗氧化等方面的突出作用ꎬ其药理活性正被逐步探究并被广泛应用于保健品㊁药品㊁食品等领域ꎮ2018年3月21日ꎬ欧盟委员会发布了2017/461号法规ꎬ此项法规正式授权了二氢槲皮素提取物可以作为新的食品成分进入欧盟市场ꎮ此外ꎬ二氢槲皮素可用于治疗脑梗及其后遗症㊁脑血栓㊁心脏冠状动脉等疾病ꎬ应用于调节脂代谢㊁抗脂质过氧化㊁抗病毒㊁抗肿瘤等医学领域ꎬ均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ꎮ然而ꎬ二氢槲皮素在研究过程中仍存在以下问题ꎮ①对于二氢槲皮素应用过程中的毒副作用研究甚少ꎬ该物质应用于临床治疗仍需要大量的研究来确保其安全性ꎮ②由于二氢槲皮素水溶性较差ꎬ传统的提取工艺复杂且效率低等一些生产工艺问题ꎬ尚未实现大规模自动化生产ꎬ这种情况使得目前二氢槲皮素单价较高ꎬ在各领域应用中的利用度很低ꎮ当下ꎬ代谢工程㊁合成生物学快速发展ꎬ而二氢槲皮素的基因工程菌株构建的研究报道鲜有报道ꎬ因此构建良好的基因工程菌将是解决其大规模应用的重要途径ꎮ参㊀考㊀文㊀献[1]㊀WANGYꎬWANGWꎬLIAOJꎬetal..Preventionofmacro ̄phageadhesionmolecule ̄1(Mac ̄1) ̄dependentneutrophilfirmadhesionbytaxifolinthroughimpairmentofproteinkinase ̄de ̄pendentNADPHoxidaseactivationandantagonismofGprotein ̄mediatedcalciuminflux[J].Biochem.Pharmacol.ꎬ2004ꎬ67(12):2251-2262.[2]㊀WANGXꎬMENGMꎬGAOLꎬetal..PermeationofastilbinandtaxifolininCaco ̄2cellandtheireffectsontheP ̄gp[J].Int.J.Pharm.ꎬ2009ꎬ378(1-2):1-8.[3]㊀MAROZIENAꎬKLIUKIENRꎬŠARLAUSKASJꎬetal..Inhi ̄bitionofphthalocyanine ̄sensitizedphotohemolysisofhumane ̄rythrocytesbypolyphenolicantioxidants:descriptionofquanti ̄tativestructure ̄activityrelationships[J].CancerLett.ꎬ2000ꎬ157(1):39-44.[4]㊀YUNBSꎬLEEIKꎬKIMJPꎬetal..Lipidperoxidationinhib ̄itoryactivityofsomeconstituentsisolatedfromthestembarkofEucalyptusglobulus[J].Arch.Pharm.Res.ꎬ2000ꎬ23(2):147-150.[5]㊀HARAGUCHIHꎬMOCHIDAYꎬSAKAISꎬetal..ProtectionagainstoxidativedamagebydihydroflavonolsinEngelhardtiachrysolepis[J].Biosci.Biotech.Bioch.ꎬ2014ꎬ60(6):945-948.[6]㊀NAKAYAMATꎬYAMADAMꎬOSAWATꎬetal..Suppressionofactiveoxygen ̄inducedcytotoxicitybyflavonoids[J].Biochem.Pharmacol.ꎬ1993ꎬ45(1):265-267. [7]㊀ZAYNULLINRAꎬKUNAKOVARVꎬKHUSNUTDINOVAEKꎬetal..Dihydroquercetin:knownantioxidant newinhibitorofalpha ̄amylaseactivity[J].Med.Chem.Res.ꎬ2018ꎬ27(3):966-971.[8]㊀付警辉ꎬ柴婧ꎬ韩佳彤ꎬ等.落叶松中花旗松素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J].日用化学工业ꎬ2014ꎬ44(4):218-221. [9]㊀SHIKOVANꎬPOZHARITSKAYAONꎬMIROSHNYKIꎬetal..Nanodispersionsoftaxifolin:impactofsolid ̄stateprop ̄ertiesondissolutionbehavior[J].Int.J.Pharm.ꎬ2009ꎬ377(1-2):148-152.[10]㊀ASHIHARAHꎬDENGWꎬMULLENWꎬetal..Distributionandbiosynthesisofflavan ̄3 ̄olsinCamelliasinensisseedlingsandexpressionofgenesencodingbiosyntheticenzymes[J].Phytochemistryꎬ2010ꎬ71(5):559-566.[11]㊀LIUYꎬGAOLꎬLIULꎬetal..Purificationandcharacterizationofanovelgalloyltransferaseinvolvedin132董潞娜ꎬ等:二氢槲皮素的研究进展. All Rights Reserved.catechingalloylationintheteaplant(Camelliasinensis)[J].J.Biol.Chem.ꎬ2012ꎬ287(53):44406-44417.[12]㊀PUNYASIRIPANꎬABEYSINGHEISBꎬKUMARVꎬetal..FlavonoidbiosynthesisintheteaplantCamelliasinensis:prop ̄ertiesofenzymesoftheprominentepicatechinandcatechinpathways[J].Arch.Biochem.Biophys.ꎬ2004ꎬ431(1):22-30.[13]㊀SEITZCꎬEDERCꎬDEIMLBꎬetal..Cloningꎬfunctionali ̄dentificationandsequenceanalysisofflavonoid3ᶄ ̄hydroxylaseandflavonoid3ᶄꎬ5ᶄ ̄hydroxylasecDNAsrevealsindependente ̄volutionofflavonoid3ᶄꎬ5ᶄ ̄hydroxylaseintheAsteraceaefamily[J].PlantMol.Biol.ꎬ2006ꎬ61(3):365-381.[14]㊀WINKEL ̄SHIRLEYB.Flavonoidbiosynthesis.Acolorfulmodelforgeneticsꎬbiochemistryꎬcellbiologyꎬandbiotechnol ̄ogy[J].PlantPhysiol.ꎬ2001ꎬ126(2):485-493.[15]㊀MARTINCꎬPRESCOTTAꎬMACKAYSꎬetal..ControlofanthocyaninbiosynthesisinflowersofAntirrhinummajus[J].PlantJ.ꎬ1991ꎬ1(1):37-49.[16]㊀师守国ꎬ户婷婷.枣果实黄烷酮 ̄3 ̄羟化酶基因(F3H)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J].北方园艺ꎬ2016(14):89-93. [17]㊀CHARRIERBNDꎬCORONADOCꎬKONDOROSIAꎬetal..Molecularcharacterizationandexpressionofalfalfa(MedicagosativaL.)flavanone ̄3 ̄hydroxylaseanddihydroflavonol ̄4 ̄re ̄ductaseencodinggenes[J].PlantMol.Biol.ꎬ1995ꎬ29(4):773-786.[18]㊀PELLETIERMKꎬSHIRLEYBW.Analysisofflavanone3 ̄hydroxylaseinArabidopsisseedlings.Coordinateregulationwithchalconesynthaseandchalconeisomerase[J].PlantPhysiol.ꎬ1996ꎬ111(1):339-345.[19]㊀SINGHKꎬRANIAꎬKUMARSꎬetal..Anearlygeneoftheflavonoidpathwayꎬflavanone3 ̄hydroxylaseꎬexhibitsapositiverelationshipwiththeconcentrationofcatechinsintea(Camelliasinensis)[J].TreePhysiol.ꎬ2008ꎬ28(9):1349-1356.[20]㊀GONGZꎬYAMAZAKIMꎬSUGIYAMAMꎬetal..Cloningandmolecularanalysisofstructuralgenesinvolvedinanthocyaninbiosynthesisandexpressedinforma ̄specificmannerinPerillafrutescenes[J].PlantMol.Biol.ꎬ1997ꎬ35(6):915-927. [21]㊀张华玲ꎬ黄元射ꎬ杨春贤ꎬ等.苦荞黄烷酮3 ̄羟化酶基因F3H的克隆及序列分析[J].西北植物学报ꎬ2010ꎬ30(3):447-452.[22]㊀MAGꎬGUOJP.InsilicocloningandsequenceanalysisofF3HgeneinPhaseolusCoccineus[J].ModernFoodSci.Techn ̄ol.ꎬ2014ꎬ30(4):6-9.[23]㊀李萍ꎬ王若曦ꎬ王欢.黄酮3 ̄羟化酶(F3H)的生物信息学分析[J].生物学杂志ꎬ2015ꎬ32(6):25-29.[24]㊀LUKACINRꎬBRITSCHL.IdentificationofstrictlyconservedhistidineandarginineresiduesaspartoftheactivesiteinPetu ̄niahybridaflavanone3β ̄hydroxylase.[J].1997ꎬ249:748-757.[25]㊀OWENSDKꎬCROSBYKCꎬRUNACJꎬetal..BiochemicalandgeneticcharacterizationofArabidopsisflavanone3β ̄hydrox ̄ylase[J].PlantPhysiol.Biochem.ꎬ2008ꎬ46(10):833-843. [26]㊀WERCK ̄REICHHARTDꎬBAKSꎬPAQUETTES.CytochromesP450[J/OL].ArabidopsisBookꎬ2002ꎬ1:e0028[2020-04-10].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3243372/.DOI:10.1199/tab.0028.[27]㊀BRUGLIERAFꎬBARRI ̄REWELLGꎬHOLTONTAꎬetal..Isolationandcharacterizationofaflavonoid3ᶄ ̄hydroxylasecDNAclonecorrespondingtotheHt1locusofPetuniahybrida[J].PlantJ.ꎬ1999ꎬ19(4):441-451.[28]㊀SCHOENBOHMCꎬMARTENSSꎬEDERCꎬetal..Identifica ̄tionoftheArabidopsisthalianaflavonoid3ᶄ ̄hydroxylasegeneandfunctionalexpressionoftheencodedP450enzyme[J].Biol.Chem.ꎬ2000ꎬ381(8):749-753.[29]㊀KITADACꎬGONGZꎬTANAKAYꎬetal..Differentialexpres ̄sionoftwocytochromeP450sinvolvedinthebiosynthesisofflavonesandanthocyaninsinchemo ̄varietalformsofPerillafrutescens[J].PlantCellPhysiol.ꎬ2001ꎬ42(12):1338-1344. [30]㊀TODAKꎬYANGDꎬYAMANAKANꎬetal..Asingle ̄basedeletioninsoybeanflavonoid3ᶄ ̄hydroxylasegeneisassociatedwithgraypubescencecolor[J].PlantMol.Biol.ꎬ2002ꎬ50(2):187-196.[31]㊀JEONGSTꎬGOTO ̄YAMAMOTONꎬHASHIZUMEKꎬetal..Expressionoftheflavonoid3ᶄ ̄hydroxylaseandflavonoid3ᶄꎬ5ᶄ ̄hydroxylasegenesandflavonoidcompositioningrape(Vitisvinifera)[J].PlantSci.ꎬ2006ꎬ170(1):61-69.[32]㊀苏丽ꎬ赵昶灵ꎬ杨晓娜ꎬ等.高等植物F3ᶄHcDNA及其氨基酸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ꎬ2010ꎬ25(3):316-326.[33]㊀侯杰ꎬ佟玲ꎬ崔国新ꎬ等.植物类黄酮3  ̄羟化酶(F3 H)基因的研究进展[J].植物生理学报ꎬ2011ꎬ47(7):641-647.[34]㊀许志茹ꎬ崔国新ꎬ李春雷ꎬ等.芜菁的类黄酮3ᶄ羟化酶基因克隆和UV ̄A诱导表达特性[J].植物生理学通讯ꎬ2008(5):931-935.[35]㊀刘海峰ꎬ杨成君ꎬ赵权ꎬ等.山葡萄中类黄酮3ᶄ ̄羟化酶基因(F3ᶄH)cDNA的克隆和分析[J].植物生理学通讯ꎬ2009ꎬ45(12):1186-1190.[36]㊀ZAIWꎬCHENWꎬLUANJꎬetal..Dihydroquercetinamelio ̄ratedacetaminophen ̄inducedhepaticcytotoxicityviaactivatingJAK2/STAT3pathwayandautophagy[J].Appl.Microbiol.Bi ̄ot.ꎬ2018ꎬ102(3):1443-1453.[37]㊀DINGTꎬWANGSꎬZHANGXꎬetal..KidneyprotectioneffectsofdihydroquercetinondiabeticnephropathythroughsuppressingROSandNLRP3inflammasome[J].Phytomedicineꎬ2018ꎬ41:45-53.[38]㊀郑今花.二氢槲皮素基于NLRP3炎症小体通路调控酒精性脂肪肝与炎症的机制研究[D].吉林延:延边大学ꎬ硕士学位论文ꎬ2017.[39]㊀ZHANGYꎬJINQꎬLIXꎬetal..ModulationofAMPK ̄depend ̄entlipogenesismediatedbyP2x7R ̄NLRP3inflammasomeacti ̄vationcontributestotheameliorationofalcoholicliversteatosisbydihydroquercetin[J].J.Agric.FoodChem.ꎬ2018ꎬ66(19):4862-4871.[40]㊀CHENJꎬSUNXꎬXIATꎬetal..Pretreatmentwithdihydro ̄quercetinꎬadietaryflavonoidꎬprotectedagainstconcanavalinA ̄inducedimmunologicalhepaticinjuryinmiceandTNF ̄alpha/ActD ̄inducedapoptosisinHepG2cells[J].FoodFunct.ꎬ2018ꎬ9(4):2341-2352.232生物技术进展CurrentBiotechnology. All Rights Reserved.[41]㊀王秋红ꎬ匡海学ꎬ吴伦ꎬ等.二氢槲皮素对异丙肾上腺素致大鼠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ꎬ2011ꎬ17(17):177-180.[42]㊀卢宁ꎬ韩吉春ꎬ任博雪ꎬ等.二氢槲皮素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抗氧化作用的影响[J].中国药理学通报ꎬ2017ꎬ33(4):487-492.[43]㊀王知斌ꎬ翟亚东ꎬ苏晓琳ꎬ等.二氢槲皮素对H2O2诱导H9c2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医药信息ꎬ2014ꎬ31(4):16-19.[44]㊀DEVIMAꎬDASNP.Invitroeffectsofnaturalplantpolyphe ̄nolsontheproliferationofnormalandabnormalhumanlympho ̄cytesandtheirsecretionsofinterleukin ̄2[J].CancerLett.ꎬ1993ꎬ69(3):191-196.[45]㊀蔡华君ꎬ郑毅男ꎬ刘文丛.二氢槲皮素抗炎抗过敏止痒作用的活性研究[J].人参研究ꎬ2015ꎬ27(3):32-35. [46]㊀BOROVSKAYATGꎬKAMALOVASIꎬPOLYEKTOVAMEꎬetal..Experimentalanalysisoftheefficacyofdihydroquercetinonthemodelofchronicnonbacterialinflammationoftheprosta ̄ticgland[J].B.Exp.Biol.Med.ꎬ2018ꎬ164(5):617-619. [47]㊀KoreaInstituteofScienceandTechnology.UseofanOpuntiaficus ̄indicaextractandcompoundsisolatedtherefromforpro ̄tectingnervecells:US07563467B2[P].2009-07-21. [48]㊀师智勇ꎬ孙宗全ꎬ王国华.花旗松素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J].华中医学杂志ꎬ2008(4):287-289. [49]㊀GALOCHKINAAVꎬANIKINVBꎬBABKINVAꎬetal..Vi ̄rus ̄inhibitingactivityofdihydroquercetinꎬaflavonoidfromLarixsibiricaꎬagainstcoxsackievirusB4inamodelofviralpancreatitis[J].Arch.Virol.ꎬ2016ꎬ161(4):929-938. [50]㊀PLOTNIKOVMBꎬALIEVOIꎬSIDEKHMENOVAAVꎬetal..Dihydroquercetinimprovesmicrovascularizationandmi ̄crocirculationinthebraincortexofSHRratsduringthedevel ̄opmentofarterialhypertension[J].B.Exp.Biol.Med.ꎬ2017ꎬ163(1):57-60.[51]㊀蔡聪.花旗松素在体内和体外对破骨细胞生成和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ꎬ博士学位论文ꎬ2019.[52]㊀金建忠.落叶松中二氢槲皮素的提取工艺研究[J].林产化工通讯ꎬ2005ꎬ39(4):12-15.[53]㊀刘妍ꎬ王遂.二氢槲皮素的提取及抗氧化性研究[J].化学研究与应用ꎬ2011ꎬ23(1):107-111.[54]㊀席丹莹ꎬ王正平ꎬ宁正祥.吸附法提取二氢槲皮素的研究[J].食品科技ꎬ2007(12):142-144.[55]㊀韩俊凤ꎬ贾林艳.落叶松中二氢槲皮素提取新工艺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ꎬ2009ꎬ37(24):11385-11387. [56]㊀马春慧ꎬ李伟ꎬ孙震ꎬ等.乙醇超声法提取二氢槲皮素工艺优化[J].中国造纸ꎬ2010ꎬ29(2):78-80.[57]㊀MACꎬYANGLꎬLIWꎬetal..Ultrasound ̄assistedextractionofarabinogalactananddihydroquercetinsimultaneouslyfromLarixgmeliniiasapretreatmentforpulpingandpapermaking[J/OL].PLoSONEꎬ2014ꎬ9(12):e114105[2020-04-10].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4252091/.DOI:10.1371/journal.pone.0114105.[58]㊀LIUZꎬGUHꎬYANGL.AnovelapproachforthesimultaneousextractionofdihydroquercetinandarabinogalactanfromLarixgmeliniibyhomogenate ̄ultrasound ̄synergistictech ̄niqueusingtheionicliquid[J].J.Mol.Liq.ꎬ2018ꎬ261:41-49.[59]㊀苏丹.二氢槲皮素的提取分离与结构修饰[D].黑龙江佳木斯:佳木斯大学ꎬ硕士学位论文ꎬ2016.[60]㊀WANGYꎬZUYꎬLONGJꎬetal..EnzymaticwaterextractionoftaxifolinfromwoodsawdustofLarixgmelini(Rupr.)Rupr.andevaluationofitsantioxidantactivity[J].FoodChem.ꎬ2011ꎬ126(3):1178-1185.[61]㊀林强.二氢槲皮素的生产工艺改进[D].西安:西北大学ꎬ硕士学位论文ꎬ2009.[62]㊀孙淑香.二氢黄酮醇的合成[J].现代化工ꎬ1998(12):29-31.[63]㊀JEWSSꎬKIMHAꎬBAESYꎬetal..Enantioselectivesyn ̄theticmethodfor3 ̄hydroxyflavanones:anapproachto(2Rꎬ3R) ̄3ᶄꎬ4ᶄ ̄O ̄dimethyltaxifolin[J].TetrahedronLett.ꎬ2000ꎬ41(41):7925-7928.[64]㊀胡昆ꎬ王振山ꎬ刘显华ꎬ等.二氢槲皮素的全合成[J].化学试剂ꎬ2011ꎬ33(1):85-87.[65]㊀ES ̄SAFINꎬGHIDOUCHESꎬDUCROTPH.Flavonoids:hemisynthesisꎬreactivityꎬcharacterizationandfreeradicalscavengingactivity[J].Moleculesꎬ2007ꎬ12(9):2228-2258. [66]㊀LEONARDEꎬYANYꎬKOFFASM.FunctionalexpressionofaP450flavonoidhydroxylaseforthebiosynthesisofplant ̄specifichydroxylatedflavonolsinEscherichiacoli[J].Metab.Eng.ꎬ2006ꎬ8(2):172-181.[67]㊀周天山.茶树类黄酮3ᶄ ̄羟基化酶功能分析及其在代谢工程中的应用[D].陕西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ꎬ博士学位论文ꎬ2016.[68]㊀周天山ꎬ余有本ꎬ肖斌ꎬ等.操纵茶树类黄酮3ᶄ ̄羟基化酶生物合成B环 ̄3ᶄꎬ4ᶄ ̄二羟基黄酮类化合物[J].微生物学报ꎬ2017(3):132-143.332董潞娜ꎬ等:二氢槲皮素的研究进展. All Rights Reserved.。
一种从黄杞叶中提取分离二氢槲皮素的方法
![一种从黄杞叶中提取分离二氢槲皮素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ff5ce50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28.png)
一种从黄杞叶中提取分离二氢槲皮素的方法
哎呀,说起这个从黄杞叶子头弄出那个二氢槲皮素的方法,那可真是个技术活儿啊!咱们四川人讲究的就是个实在和精细,这事儿也不例外。
首先呢,你得选对时候,春天里头黄杞叶子嫩得跟娃娃脸似的,这时候采下来最好。
摘回来,先给它洗个澡,用清水泡一泡,去去尘土和杂味。
然后,就是关键的提取步骤了。
咱们四川人爱用些土办法,但这次咱们得科学点。
把洗干净的叶子晾干,再用那个高科技的仪器,比如超声波提取器,给它来个深度按摩,让叶子里的精华,特别是那个二氢槲皮素,乖乖地跑出来。
这个过程中,温度、时间都得拿捏得恰到好处,多一分少一秒都不行。
提取出来的液体,黄澄澄的,看着就让人心生欢喜。
但还没完呢,接下来是分离。
这就好比咱们做泡菜,要选对坛子,还得掌握好盐水比例。
通过一系列的过滤、纯化,二氢槲皮素就像是被精心挑选出来的泡菜心,干净又纯粹。
最后,得到的就是那珍贵的二氢槲皮素了。
这东西啊,对身体好处多多,抗氧化、抗炎啥的,咱们四川人讲究养生,这天然的好东西自然不能错过。
所以说,虽然过程繁琐,但一想到能给身体带来好处,那就值得了!。
二氢槲皮素工业用途
![二氢槲皮素工业用途](https://img.taocdn.com/s3/m/f9ab947c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10.png)
二氢槲皮素工业用途一、引言二氢槲皮素是一种天然的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中。
其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因此在医药、保健品、食品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重点介绍二氢槲皮素在工业上的用途。
二、二氢槲皮素的提取方法1. 传统提取方法:采用有机溶剂(如乙醇、甲醇等)进行提取。
2. 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利用超声波的作用,加速溶剂与植物材料之间的质量传递,从而提高提取效率。
3.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利用超临界流体(如二氧化碳)对植物材料进行萃取,具有高效率和环保等优点。
三、二氢槲皮素在工业上的应用1. 医药领域(1)抗肿瘤药物:二氢槲皮素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可作为肿瘤治疗药物的原料。
(2)心血管药物:二氢槲皮素可降低血脂、抑制血小板聚集,具有良好的心血管保护作用。
(3)抗炎药物:二氢槲皮素可抑制炎症反应,对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肝炎等疾病有一定的作用。
2. 食品领域(1)保健食品:二氢槲皮素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可作为保健食品的原料。
(2)色素添加剂:二氢槲皮素是一种天然色素,可用于食品中的着色剂。
3. 化妆品领域二氢槲皮素具有美白、抗衰老等功效,可作为化妆品中的原料。
四、二氢槲皮素在工业上的生产目前,国内外已经建立了较为成熟的二氢槲皮素生产工艺。
其中,以微生物发酵法和化学合成法为主要手段。
五、结论随着人们对天然药物和保健品需求的不断增加,二氢槲皮素在工业上的应用前景广阔。
同时,加强二氢槲皮素的研究和开发,提高其产量和质量,将有助于推动二氢槲皮素在医药、保健品、食品等领域的应用。
一种二氢槲皮素的绿色制备技术
![一种二氢槲皮素的绿色制备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f8c17af1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79.png)
一种二氢槲皮素的绿色制备技术
一种二氢槲皮素的绿色制备技术
随着人们绿色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绿色制备技术也逐渐受到广泛重视。
本文介绍了一种绿色制备二氢槲皮素的技术。
1、背景
二氢槲皮素是一种天然的黄酮类物质,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
因此,它被广泛应用于医药、保健品、化妆品等领域。
传统的制备方法需要使用大量的有机溶剂和催化剂,产生大量的
废水和废气,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2、技术原理
本技术采用水溶液提取、减压蒸馏和固相萃取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二氢
槲皮素。
具体步骤如下:
1)将槲皮素粉末加入水中,适当控制温度和pH值,超声提取1-2小时。
2)通过减压蒸馏获得提取液。
3)将提取液通过C18固相萃取柱进行分离纯化。
4)用乙酸乙酯等无机溶剂将纯化后的样品溶解并过滤,即可得到纯二
氢槲皮素。
3、特点及优势
相比传统的制备方法,本技术具有以下特点及优势:
1)绿色环保,避免使用有机溶剂和催化剂。
2)操作简单,不需要高密闭反应器等高投资设备。
3)产率高,纯化程度高,得到的产物质量稳定可靠。
4)适用性广,可用于不同来源的槲皮素提取及二氢槲皮素制备。
4、应用前景
二氢槲皮素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包括医药、保健品、化妆品等领域。
由于本技术具有环保、经济、高效等优势,将有望成为二氢槲皮素生
产的主要技术路线。
总之,本技术为绿色制备二氢槲皮素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将有助
于推动生物制药领域的发展和绿色化转型升级。
二氢槲皮素原料
![二氢槲皮素原料](https://img.taocdn.com/s3/m/8d7e4e5a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ba.png)
二氢槲皮素原料二氢槲皮素是一种从槲皮素中衍生出来的化学物质,它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如药物、化妆品和食品等。
本文将介绍二氢槲皮素的原料、制备方法、应用领域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
二氢槲皮素的原料主要是槲皮素。
槲皮素是一种天然存在的生物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中,如橡树、柏树等。
槲皮素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药物和化妆品等领域。
二氢槲皮素是通过对槲皮素进行化学反应或生物转化得到的。
制备二氢槲皮素的方法有多种,其中较常见的包括光化学反应和酶法转化。
光化学反应是利用光能和催化剂将槲皮素转化为二氢槲皮素的方法。
酶法转化则是利用特定的酶将槲皮素催化为二氢槲皮素,这种方法环境友好,且催化效果较好。
二氢槲皮素在医药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它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被用作药物的活性成分。
研究表明,二氢槲皮素可以有效抑制氧自由基的产生,减轻炎症反应,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因此,二氢槲皮素被广泛研究和应用于癌症的治疗和预防。
此外,二氢槲皮素还被发现具有调节免疫功能、保护心血管健康和抗衰老等作用。
在化妆品领域,二氢槲皮素被广泛应用于护肤品、化妆品的配方中。
它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和抑制酪氨酸酶等作用,可以有效减少皮肤衰老和色素沉积。
同时,二氢槲皮素还可以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增强皮肤的弹性和紧致度,使皮肤更加年轻和健康。
二氢槲皮素还可以应用于食品和农业领域。
研究发现,二氢槲皮素可以有效抑制食品中的脂质自氧化反应,延长食品的保鲜期。
此外,二氢槲皮素还可用作食品添加剂,增强食品的营养价值和功能性。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美容意识的提高,对二氢槲皮素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二氢槲皮素的应用领域将进一步拓展。
例如,可以研究开发新的合成方法,提高二氢槲皮素的产量和纯度;探索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如生物传感器、药物传递等;研究二氢槲皮素的毒理学和安全性,确保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安全可靠。
二氢槲皮素毒性研究现状
![二氢槲皮素毒性研究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5d322bfc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f2.png)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2年12月下第20卷第36期·综述及个案报道·二氢槲皮素毒性研究现状高峰1 张燕芳2 张晶莹1 孟令仪1 孙兰1 张培军1 周博宇1△(1.吉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吉林省公共卫生研究院,吉林 长春 130062)(2.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1)【摘要】二氢槲皮素(dihydroquercetin),又称花旗松素(taxifolin),是一种重要的二氢黄酮醇类化合物[1],具有抗肿瘤[2]、抗氧化[3-5]、抗病毒[6]、治疗心血管疾病[7]、降血糖[8]、抗炎抗过敏等多重功效[9-10]。
二氢槲皮素在食品、药品、化妆品以及保健品等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人们对其食用的安全性越来越重视。
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二氢槲皮素的毒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其进一步的开发利用提供借鉴。
【关键词】二氢槲皮素;毒性研究;食品添加剂【中图分类号】R2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2)36-0193-03Review on Toxicity of DihydroquercetinGAO Feng1, ZHANG Yan-fang2, ZHANG Jing-ying1, MENG Ling-yi1, SUN Lan1, ZHANG Pei-jun1, ZHOU Bo-yu1△(1.Jilin Provincial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Jilin Provincial Institute of Public Health, Changchun Jilin 130062, China)(2.School of Public Health, 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130021, China)【Abstract】Dihydroquercetin, also known as taxifolin, is an important dihydroflavonol compound.At present, dihydroquercetin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food, medicine, cosmetics and other industries.It has anti-tumor, anti-oxidation, anti-virus, treatment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hypoglycemia,anti-inflammatory and anti allergic effects. At the same time, people also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safety of its consumption.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mainly reviews the toxicity of dihydroquercetin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its further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Keywords】Dihydroquercetin; Toxicity study; Food additives二氢槲皮素(5, 7, 3, 4-四羟基二氢黄酮醇),从落叶松根部提取,广泛应用于食品添加剂、保健食品和药品等相关行业,具有很大的潜力[11]。
临江健维-二氢槲皮素-调节身体机能
![临江健维-二氢槲皮素-调节身体机能](https://img.taocdn.com/s3/m/0938ee82d0d233d4b14e69b3.png)
二氢槲皮素英文名:taxifolin;(2r,3r)-3,3',4',5,7-pentahydroxyflavanone; (2r,3r)-Dihydroquercetin分子式:C15H 12O 7商品名: 花旗松素分子量:304.25CAS :480-18-2二氢槲皮素质谱图二氢槲皮素分子结构核磁共振碳谱图二氢槲皮素的应用二氢槲皮素又称花旗松素或紫杉叶素,属维生素p 。
是一种二氢酮醇类化合物。
首先它能通过调节酶的活性而影响脂肪的代谢。
抑制肝脏中的脂肪合成;对肝癌细胞中胆固醇的酯化以及三脂酰甘油和磷脂的合成具有明显抑制作用;有效激活磷酸二酯酶。
其次对淋巴细胞的作用较大,可抑制淋巴细胞病变。
第三可以有效地抑制鳞状癌细胞和白血病细胞的生长。
第四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
经研究,二氢槲皮素的抗氧化力是广泛使用的槲皮素的3-5倍。
第五减少肠蠕动,抑制醛糖还原酶,还原细胞色素C,对线粒体氧化呼吸链产生抑制,降低血脂,保护血管壁,消炎,保护肠胃的作用。
目前在主要应用在三个方面:一是食品工业,即食品添加剂。
利用它的抗氧化能力,特别在大剂量试验中未发现它对胎儿致畸、致突变、致过敏作用,可用于植物油、动物脂肪、干奶粉、含脂肪的糖果心儿中,可延长其有效期2-3倍,并改善食品性能;二是制药业。
如人的循环系统的治疗,即增强血管壁的弹性;如制造治疗因照射、放射性后果的药,制造延缓衰老药,治疗遗传异常药及提高免疫功能药,制造治疗高血压药等;抑制癌细胞并致使癌细胞间互杀,且对正常细胞无影响;抗病毒、消炎明显。
同时可以作为制药的中间原料。
三是工业用。
用于抗震、稳定剂、颜料漆的抗氧化剂、火箭燃料、发动机油脂添加剂等。
作为保健食品二氢槲皮素主要有以下功效:抗氧化性能:二氢化槲皮素将清除人身体内的自由基,抗氧化,抗衰老。
保护毛细血管性能:二氢化槲皮素能维护细胞、膜片等人体组织及器官;巩固血管及毛细血管,调节血脂。
消炎性能: 防治炎症、预防浮肿。
二氢槲皮素产品应用和案例
![二氢槲皮素产品应用和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f4262b2e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29.png)
二氢槲皮素产品应用和案例二氢槲皮素(Dihydroquercetin,DHQ)是一种天然化合物,属于黄酮类物质。
它具有很多生物活性,如抗氧化、抗肿瘤、抗炎症、抗衰老等作用。
因此,二氢槲皮素在食品、保健品、医药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下面将详细介绍二氢槲皮素的产品应用和案例。
一、食品领域应用1.抗氧化剂二氢槲皮素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能,可有效清除体内自由基,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因此,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可以将二氢槲皮素添加到食品中,起到一定的抗氧化作用。
比如,在油脂类食品中添加二氢槲皮素,可以延长其保质期,减少氧化变质的可能性。
2.防腐剂由于二氢槲皮素具有抗氧化和抗菌作用,可以在食品中作为防腐剂使用。
举个例子,二氢槲皮素可以被添加到肉制品中,延长其保鲜期。
3.调味剂二氢槲皮素还具有一定的风味调味作用,可以为食品增添口感和香味。
在食品饮料中添加二氢槲皮素,可以改善其口感和风味。
4.营养补充剂二氢槲皮素具有多种营养价值,可以作为营养补充剂添加到食品中。
比如,在乳制品中添加二氢槲皮素,可以增加产品的营养价值,提高消费者的健康指数。
二、保健品领域应用1.抗衰老二氢槲皮素具有很强的抗衰老作用,可以通过促进体内抗氧化酶的活性,减少自由基的产生,延缓细胞老化。
因此,二氢槲皮素可以作为保健品添加到抗衰老产品中,帮助消费者延缓衰老。
2.免疫调节二氢槲皮素可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
可以将二氢槲皮素添加到保健品中,促进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
3.减肥瘦身二氢槲皮素具有调节脂质代谢的作用,可以促进脂肪的分解和燃烧,降低体脂肪含量。
可以将二氢槲皮素添加到减肥瘦身产品中,辅助消费者减肥瘦身。
4.暴饮暴食二氢槲皮素可以降低血糖浓度,减少食欲,有助于控制暴饮暴食的情况。
可以将二氢槲皮素添加到保健品中,帮助消费者抑制暴饮暴食的欲望。
三、医药领域应用1.抗肿瘤二氢槲皮素具有抗肿瘤活性,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促进肿瘤细胞凋亡。
从落叶松根中提取二氢槲皮素可研报告
![从落叶松根中提取二氢槲皮素可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5ba0d1810661ed9ad51f3c6.png)
从落叶松根中提取二氢槲皮素可行性研究报告一、总论1.1项目名称:大兴安岭林区从落叶松中提取高纯度(95%以上)二氢槲皮素可行性研究1.2拟建规模:年产二氢槲皮素30吨1.3建设性质:新建1.4建设地点:加格达奇工业园区1.5项目设计依据:专利发明1.6项目设立的宗旨:一是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具有低碳、环保、节能等特点,属节能环保类。
二是项目所使用原料为,100年以上兴安落叶松的根部高度0-100厘米部分,主要存在于原条墩根中,少占用木材,属废物利用。
三是项目属高科技,产出比大,消耗原料少,产值利润高。
四是开创大兴安岭以兴安落叶松为原料,生产林化产品的新纪元。
1.7经营范围:(1)范围:主要生产95%高纯度二氢槲皮素;同时生产副产品阿拉伯半乳聚糖、落叶松油(2)规模:年产30吨二氢槲皮素;200吨阿拉伯半乳聚糖;50吨落叶松油1.8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一,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二、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分析2.1项目背景二氢槲皮素又称花旗松素或紫杉叶素,属维生素p。
是一种二氢酮醇类化合物。
俄罗斯和美国药典中都收录有二氢槲皮素。
二氢槲皮素在植物中的含量偏低,主要植物资源是西伯利亚落叶树(花旗松),多分布于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其他地区少见。
或有通过化合物合成的二氢槲皮素,因程序复杂,成本较高,无法达到工业化生产要求。
目前中国医药领域所使用的二氢槲皮素主要来自于俄罗斯和美国,因为供需差距较大,价格较为昂贵,这也进一步阻碍了它的工业化生产和应用。
(1)国内外研究现状二氢槲皮素在落叶松中的含量约在0.3~5.7%左右,二氢槲皮素最早由日本学者Fukui从针叶植物Chamaecyparis obtusa(Sieb. et Zucc.) Endl.叶中提取出来,为一种葡萄糖苷的苷元。
随后他又研究了它的3-O-葡萄糖苷在针叶植物中的分布以及细菌存在下苷键的水解。
以后又有人从多种植物中分离出二氢槲皮素及其衍生物,在植物中以苷元或苷两种形式存在。
二氢槲皮素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二氢槲皮素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5741c3fb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74.png)
二氢槲皮素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陈雪;费洪新;周忠光;黄树明【摘要】Dihydroquercetin (DHQ) is a flavonoid extract from plants,which exists abundantly in some plants.DHQ has been considered to have many pharmacological effects.This article reviews a detailed summary in pharmacological research progress of DHQ,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further research on DHQ.%二氢槲皮素(DHQ)是一种从植物中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其在某些植物中的含量非常丰富.DHQ药理作用极其广泛,可以应用于社会上多个行业中.本文主要从药理作用方面对DHQ的研究进展进行详细的概括,以期为DHQ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期刊名称】《中医药学报》【年(卷),期】2017(045)001【总页数】3页(P90-92)【关键词】二氢槲皮素;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作者】陈雪;费洪新;周忠光;黄树明【作者单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5二氢槲皮素(Dihydroquercetin,DHQ),又称为花旗松素(Taxifolin),是一种二氢黄酮类化合物。
DHQ在自然界中分布极其广泛,例如落叶松、樟子松、花旗松、水红花子、橄榄油等均含有较多的DHQ,尤其是落叶松根颈部含量最高[1]。
富含DHQ的落叶松主要分布于我国的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陕西秦岭、四川、新疆和云南等处。
二氢槲皮素的研究进展
![二氢槲皮素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0beb4547fe4733687e21aaf8.png)
OH
Moloney鼠 白血球 增 多症 病 毒 的 反转 录酶 活 性 表现
出极 高 的 抑 制 效 应 ;Biziagos l 等 人 采 用 培 养 的肝
炎 A病 毒 (HAV)cF53,研究 了二 氢槲 皮 素对 感染 和
细胞抗 体 的效 应 ,发 现 可 以抑 制 对 加 入感 染 细胞 引
本文着 重从 二氢槲 皮 素的结 构功 能 、检 测手段 、 提取 方法 和应用 开发等 四个 方面 的研究 进展 对其 进 行 阐述 。
物 理性 质 :淡 黄色 粉 末 ,无 色 针状 结 晶 (50% 乙 醇 ),熔 点 240 ̄C。易 溶 于 乙 醇 、乙酸 、沸 水 等 溶 剂 , 稍 溶 于冷水 ,几乎 不溶 于苯 。
l 结构 与 功能
1.1 化 学 结构及 性质 二 氢槲 皮 素 (dihydroquercetin),别 名 紫 杉 叶 素 (taxifolin),也 叫 作 黄 杉 素 、花 旗 松 素 、双 氢 栎 精 或 (2R,3R)一二 氢槲 皮 素 ,是 自然 界 中存 在 的一 种 重 要 的二 氢黄 酮 醇类 化 合 物 ,属 于 维 生 素 PP族 】 。 分 子式为 c 5HI2O7,分 子量 为 304.25,CAS:480—18 — 2,分子式 如 图 1所示 。
第 二 十 一卷 第 二 册 2011年 4月
· 综 述 ·
口 腔 护 理 用 品 工 业 ORAL CARE INDUSTRY
二 氢槲 皮 素 的研 究进展
张宏 伟
郑 伟
(黑龙江省科学院高技术研究院 哈尔滨 150000)(黑龙江省轻工科 学研究 院 哈尔滨 150010)
摘 要 :本 文从 四个 方 面对 二 氢槲 皮 素 的研 究进 展 进 行 了详 细 的 阐述 。 首 先 ,研 究 表 明二 氢槲皮素具有抗肿瘤 、抗氧化 、抗病毒 、抗心血 管 系统 疾病等 生物活性作 用。其 次 ,采 用 薄层 扫 描 法 、分 光 光 度 法 、高效 液 相 色谱 法 、反 相 高 效 液相 色谱 法 和 高 效 液 相 色 谱 一质谱联用法等不 同方法检测二氢槲 皮素 的含 量。再次 ,从剌玫 蔷薇和 落叶松 中提 取二氢槲 皮素的工艺研 究。最后 ,介绍 了二氢槲皮素在食品 、医药和 工业等方面的应 用 开 发 。 深 度 开 发 二 氢槲 皮 素 ,不 但 可 以产 生 可 观 的 经 济 效 益 和 社 会 效 益 ,而且 还 可 以 大 大提 高人 类 健 康 水 平 。
落叶松中二氢槲皮素提取工艺优化及其纯化的研究
![落叶松中二氢槲皮素提取工艺优化及其纯化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4987c7131b765ce05081494.png)
的质量浓度 × 平衡溶液体积) 10 × 0%
12 1中的回归方程 ,计算二氢槲皮素含量。 .. 123 二氢槲 皮 素 的提 取 ..
将落 叶松木 屑粉 碎 ,取 2 0目以上作 为实 验原 料 ,以不 同料 液 比在 水 浴条 件 下 加 热 原料 ,提取
一
2 结 果 与 分 析
a l w x a t n t p r uew s 0 ,sl —l ud r i w s1: ( / ) x at n t ew s 0 i ,e — s l :e t c o m ea r a 9 % o f o r i e t od i i ao a i q t 1 g mL ,e t c o m a 4 m n x 2 r i i
12 1 标 准 曲线 的绘 制 .. 采用 R P—H L P C法 ,以二 氢 槲皮 素 标 准
品在 2 8 m下 测 定 峰 面积 , 以质 量浓 度 Y ( g 8n m/
m )对 峰 面积 x绘 制标 准 曲 。 L 122 样 品溶液 中二氢 槲皮 素含 量 的测定 .. 对 样 品 提 取 液 定 容 ,测 定 峰 面 积 ,代 人
量 。沉 淀部 分烘 干后 称重 。 1 2 4 2 树脂 纯化 法 .. . 取 等量 预处 理好 的树脂 于
制 备分 离液 相 ,但 纯 化 成 本 高 。 国 内外 也有 报 道
用 聚 酰胺 吸附 法 纯 化二 氢 槲 皮 素 。本 实 验 研
锥 形 瓶 中 ,分 别 准 确 加 入 等 量 落 叶 松 水 提 浓 缩 液 ,置 于恒 温 摇 床 中速 振 荡 2 h 4 ,取 样 测 定 平 衡 溶 液 中 二 氢 槲 皮 素 含 量 ,得 到 吸 附 量 和 吸 附
二氢槲皮素生产工艺
![二氢槲皮素生产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b48608c1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ce.png)
二氢槲皮素生产工艺
二氢槲皮素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制备医用化学品的化学物质。
该物质具有抗炎、抗氧化和抗癌等多种功效,在医学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二氢槲皮素的生产工艺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实现:
第一步:原料准备。
选用优质、高纯度的槲皮素为原料,并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分离提纯。
第二步:催化还原。
将分离提纯后的槲皮素与氢气在适当的温度和压力下进行催化还原反应。
反应结束后,将反应物进行蒸馏、过滤和干燥处理。
第三步:结晶过滤。
将获得的产物进行结晶过滤,从中分离获得高纯度的二氢槲皮素。
第四步:粉碎包装。
将得到的二氢槲皮素进行冷却和粉碎,最终进行包装即可。
在进行二氢槲皮素的生产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原料的纯度和质量对最终产物的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2、催化还原反应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反应条件,以确保产物的纯度和良好晶体结构。
3、结晶过滤和粉碎包装等操作需要进行在封闭环境下进行,以避
免空气污染影响产物纯度。
4、生产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安全规定,保障生产过程安全、环保。
二氢槲皮素生产工艺涉及到多个方面,需要进行科学的规划和操作。
合理的使用控制杂质的方法、提高产物纯度的技术手段,以及合
理的操作规范和安全保障,都是确保二氢槲皮素生产工艺顺利进行的
重要因素。
二氢槲皮素的广泛应用,对于加快医学领域的发展和提高人类身
体健康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因此,加强对其生产工艺的研究和开发,将对推进我们国家的医药事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氢槲皮素的提取工艺流程
![二氢槲皮素的提取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a0229e54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68.png)
二氢槲皮素的提取工艺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二氢槲皮素的提取工艺流程一、准备工作阶段。
在进行二氢槲皮素的提取之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二氢槲皮素的提取及抗氧化性研究
![二氢槲皮素的提取及抗氧化性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0b18535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81.png)
二氢槲皮素的提取及抗氧化性研究刘妍;王遂【期刊名称】《化学研究与应用》【年(卷),期】2011(023)001【摘要】Dihydroquercetin was extracted from larch with water and acetone-water as extracting solvent respectively. The optimum extracting condition was obtained through the orthogonal experiment design L9( 34 ). The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the dihydro cluercetin in different fats was evaluated. The antioxidant synergy of Vc, BHT, EDTA and citric acid on dihydro quercetin was compared.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optimal conditions of water soaking was as follows: extraction temperature was 90℃, liquid ratio was 1:12 (g/mL), extraction time was 120 min. The optimal conditions of acetone-water soaking was as follows: the concentration of acetone was 60% (V/V) %, liquid ratio was 1: 14 ( g/mL), extraction time was 4 h. The extraction rate of soxhlet extraction by acetone-water was higher than that by water. The suitable amount of lard and soybean were added as extraction agent were 0. 04% (m/m) % and 0. 06% (m/m) % respectively. The synergized action of Vc was the best in the four synergistic agent.%采用浸提法,分别用水、丙酮-水作为提取溶剂从落叶松中提取二氢槲皮素,通过L9(34)正交实验优化最佳提取条件;研究不同油脂中二氢槲皮素的抗氧化效果;比较Vc、BHT、EDTA、柠檬酸对二氢槲皮素的抗氧化协同作用.结果表明,以水作为溶剂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90 ℃、料液比1:12(g/mL)、提取时间120 min,以丙酮作为溶剂的最佳提取条件是:丙酮浓度60%(V/V)%、料液比1:14(g/mL)、提取时间4 h,且以丙酮-水为提取剂的索氏提取量高于以水作为提取剂的提取量;猪油和大豆油的最佳抗氧化剂添加量分别是0.04%(m/m%)和0.06%(m/m%);在四种增效剂中Vc的增效作用最强.【总页数】5页(P107-111)【作者】刘妍;王遂【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5;哈尔滨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25.3【相关文献】1.二氢槲皮素的提取及含量测定的研究进展 [J], 柳森;张卫鹏;付警辉;柴婧;郑毅男;刘文丛2.落叶松中二氢槲皮素提取工艺研究 [J], 王宇;王遂3.落叶松中二氢槲皮素提取工艺优化及其纯化的研究 [J], 张泽生;陈玥舟;王利婷4.闪式辅助超声提取长白落叶松中二氢槲皮素的工艺研究 [J], 霍云博; 王露瑶; 刘怡辰; 吕萍5.二氢槲皮素衍生物的制备及其抗氧化性能研究 [J], 席丹莹;王正平;宁正祥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 e c t n df r n a s W v la e . e a t xd n y e g f Vc u r ei i i e e tf t a e a u t d Th n i i a ts n r y o ,BH n s o T,ED n i c a i n dh d o q e c t a TA a d c t c d o i y r u r ei W i r n s c mp r d R s l n ia e h tte o t lc n i o s o t r s a ig W s f l w :e ta t n t mp r t r a 0 ,l u d o a e . e u t i dc t d t a h p i o d t n fwae o k n a a ol s xr ci e e au e w s 9 ℃ s ma i s o o i i q
e t c in b c tn — a e a ih rt a h tb a e .T e s i b e a u t flr n o b a e e a d d a x r cin a e t xr t y a eo e w t rw s hg e n ta y w t r h u t l mo n d a d s y e n w r d e s e ta t g n a o h a o a o
A bsr c Di d o ue c i s e ta td fo lr h wih wa e n a t n — tra x r ci ov n e pe tv l .Th ptmum t a t: hy r q ret wa xr ce rm a c t t ra d ceo e wae s e ta t n ng s le tr s cie y eo i
最 佳 提 取 条 件 ; 究 不 同油 脂 中 二 氢 槲 皮 素 的 抗 氧 化 效 果 ; 较 V 、 H E T 柠 檬 酸 对 二 氢 槲 皮 素 的 抗 氧 研 比 c B T、 D A、
化协 同作用 。结果表明 , 以水作 为溶剂 的最佳 提取 条件为 : 提取温度 9 0℃ 、 料液 比 11 (/ L 、 :2 g m ) 提取 时间 10 2
m n 以 丙 酮 作 为 溶 剂 的最 佳 提 取 条 件 是 : 酮 取 时 问 4h 且 以丙 i, 丙 o v v% 料 :4 gmL 、 ,
酮 为 提 取 剂 的索 氏提 取 量 高 于 以水 作 为 提 取 剂 的 提 取 量 ; 油 和 大 豆 油 的 最 佳 抗 氧 化 剂 添 加 量 分 别 是 水 猪
第2 3卷第 1期
21 0 1年 1月
化 学 研 究 与 应 崩
Ch m ia Re e r h a plc to e cl s a c nd Ap iai n
Vo123, .1 . No
J n , 01 a .2 1
文章 编 号 :0 4 15 ( 0 ) 10 0 -5 10 —6 6 2 1 0 -170 1
Ex r c i n a d a i x da o f di dr q r e i t a to n nto i i n o hy O ue c tn
L U n, ANG i I Ya W Su
( ol eo hmir adC e i l nier g abnN r l nvr t,H ri 5 0 5 C ia C l g f e s y n hm c g e n ,H ri oma U i sy abn102 , h ) e C t aE n i ei n
二 氢 槲 皮 素 的 提 取 及 抗 氧 化 性 研 究
刘 妍 , 王 遂
( 尔滨 师 范大 学化 学化 工学 院 , 哈 黑龙 江 哈尔滨 10 2 ) 05 5
摘 要 : 用 浸 提 法 , 别 用 水 、 酮 一 作 为 提 取 溶 剂 从 落 叶 松 中提 取 二 氢 槲 皮 素 , 过 L ( 正 交 实 验 优 化 采 分 丙 水 通 . 3) 9
et cn odt nw soti d truh t r oo a epr n d s n xr t gcn io a ba e hog h ot gnl x e met ei ai i n e h i g
( ) T eat xdn at i ft i do 3 . h ni iat ci t o h dh r- o vy e y
rt a :2 ( / I) x at n t a 10 m n h e ot lcnioso ct ew t okn a ol s h ai w s1 1 g m ,et ci i W 2 i.T pi odt n fae n -a rsa i W a f o :te o r o me s ma i o e g s s lw
c n e t t n o e n a o ( / ) , iudrt a :4( / I , xrc o m a h T ee t ci t o x l o c nr i f c t eW 6 % v v % l i a ow sI 1 g m e t t nt e s . h xr t nr e f o he ao a o s q i ) ai i w 4 a o a s t
0o% ( m ) 00 %( / .4 m/ % 和 . 6 m m% ) 在 四种 增 效 剂 中 V ; c的 增 效 作 用 最 强 。 关 键 词 : 氢 槲 皮 素 ; 酮 ; 氏提 取 ; 氧 化 性 ; 效 作 用 二 丙 索 抗 增 中图分类号 :653 0 2 . 文 献 标 识 码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