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传播环境下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合集下载

新媒体传播环境下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探讨

新媒体传播环境下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探讨

新媒体传播环境下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探讨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不同国家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变得日益频繁。

在这样的背景下,跨文化交际能力变得尤为重要。

尤其是在新媒体传播环境下,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成为当下社会和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

本文将从新媒体传播环境对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挑战和角色、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方法以及新媒体传播环境对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影响等方面展开探讨。

新媒体的出现和发展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进行交流的方式,也对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

新媒体的普及使得语言和文化的交流更加频繁。

通过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新媒体平台,人们可以轻松地跨越时空和地域的限制,进行跨文化交际。

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具备良好的英语交际能力,还需要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的习俗和价值观念,才能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新媒体的特点在于信息传播的速度快、容量大,这就需要我们具备更快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在新媒体平台上进行交流。

新媒体传播具有高度互动性,这就要求我们具备解决问题、应对挑战的能力。

在新媒体传播环境下,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不仅要求我们具备良好的英语水平,还需要具备跨文化意识、跨文化适应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新媒体传播环境下,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帮助我们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从而更好地进行交流和沟通。

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有助于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和交流。

通过新媒体平台,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从而建立更加包容和尊重的跨文化交流关系。

而且,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适应新媒体传播环境的要求,从而更好地利用新媒体进行交流和传播。

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方法要提高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我们需要有效的培养方法。

要提高英语水平。

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英语基础,我们才能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学习英语需要从听、说、读、写多方面入手,可以通过听力、口语、阅读、写作的训练来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

基于新媒体传播环境下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分析

基于新媒体传播环境下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分析

43语言研究基于新媒体传播环境下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分析王琰常州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摘要:跨文化交际,是社会文化多元化融合的体现,它具有时代性、创新性等特征。

基于此,本文立足于新媒体传播环境下,对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要点进行探究,以达到充分发挥语言融合环境优势,实现语言运用要素综合利用的目的。

关键词:新媒体传播环境;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方式引言:语言融合与运用,是现代文化发展的主要趋势,尤其是以英语为代表的文化融合与交流,更是在中西方语言沟通,文化融合中发挥着过渡性作用。

为进一步把握语言交流准确性,彰显语言交流的优势,就必须要把握新媒体传播视角下,英语跨文化交流的实践要点。

一、跨文化交际的特征跨文化交际,是指本族语言与非本族语言之间的沟通差异,如,中文与英语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受到语言产生背景、语言交际用词、语言运用习惯等方面的差异性影响,均会在双方交流过程中,产生不同方向的引导,这是跨文化交际中的差异性特征。

同时,跨文化交际过程,主要是通过传播媒介,对跨文化内容进行了解,跨文化交际有一定的社会基础,这是跨文化交际的社会性特征[1]。

二、新媒体传播环境下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要点(一)把握语言产生的背景差异把握语言产生的背景差异,是新媒体传播环境下,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首要方面。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在传统的书本知识基础上,进一步扩展了不同语言文化交流的应用视角,我们进行利用微博、网页进行英语跨文化交际期间,可以借助这些资源,对英语跨文化交际的背景进行解读。

在了解了英语语言产生背景的基础上,自然也就能够从学习意识上,对英语跨文化交际中的“不同”进行正确解读了。

如,英语跨文化交际中,一般不用“13”这个数字,与西方基督教盛行的社会背景具有一定的联系。

我们进行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训练时,也要时刻注意这些具有历史背景的英语语言运用,从尊重西方文化的视角入手,提升个人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对比语言运用词汇方面的不同1.基础词汇的学习基于新媒体视角下,对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过程中,也要从语言的词汇应用方面,寻求培养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

新媒体传播环境下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探讨

新媒体传播环境下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探讨

新媒体传播环境下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探讨跨文化交际是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交流的活动,现在,在新媒体环境下,英语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越来越突显。

本文将探讨新媒体传播环境下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和应该注意的要点。

首先,新媒体广泛使用使得英语跨文化交际变得易于发生,尤其是在线社交媒体的兴起使不同文化的人们相互了解的大门打开。

同时,新媒体的面向全球的传播机制加速了跨文化交流的速度和范围,使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

此外,新媒体对于英语语言环境的影响也难以忽视。

现在,英语已经成为全球通用的语言,通过新媒体,英语文化渗透到了世界各地。

因此,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得到了更加广泛的认可,对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要求也因此更加严格。

二、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要求英语跨文化交际需要具备多方面的能力,以下是几个重要的方面:1. 学会尊重文化差异。

不同文化有不同的习惯、价值,需要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尊重对方的文化背景。

例如,中国人将红色与喜庆、繁荣联系在一起,但在西方,红色通常表示危险、重要性和禁止。

2. 具备一定的语言和社交技能。

为了更好地与不同文化的人们沟通,好的英语水平和社交技能是非常必要的。

通过课堂学习和实践掌握跨文化交际技能,多与母语为英语的人交流,可以提高英语水平和社交技能。

3. 主动了解文化差异。

在跨文化交际中,主动了解对方文化差异是很重要的。

例如,如果你在一个西方国家工作,了解当地习俗、信仰和文化之间的关系,可以更好地适应环境。

尽管在新媒体环境下英语跨文化交际的机会变得更多,但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问题:1. 语言差异。

不同地区、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英语口音和文化习俗往往有很大的不同,这可能导致交流障碍,需要进行跨文化的沟通科普。

2. 文化误解。

不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可能导致文化误解,进而影响跨文化交流的效果和结果。

例如,在中国甚至亚洲,喝酒与聚会密不可分。

如果不知道西方对酒精的文化认识,则可能导致交流障碍。

新媒体传播环境下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探讨

新媒体传播环境下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探讨

新媒体传播环境下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探讨【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新媒体传播环境下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和影响。

首先分析了新媒体传播环境的特点,强调英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性。

接着探讨新媒体对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影响,提出提升能力的方法。

最后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新媒体传播环境下的英语跨文化交际实践。

结论部分强调了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并提出启示和未来研究展望。

通过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新媒体时代下英语跨文化交际的现状和挑战,为提升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提供指导和借鉴。

【关键词】新媒体传播环境、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影响、方法、案例分析、重要性、启示、未来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全球化的加深和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变得更加频繁和密切。

在这样的背景下,跨文化交际能力逐渐被人们所重视。

英语作为全球通用的语言,在跨文化交际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新媒体传播环境的形成和普及,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社交媒体等平台与世界各地的人们进行即时交流,但同时也带来了跨文化交际的挑战和机遇。

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新媒体传播环境下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

了解新媒体传播环境的特点、英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性、新媒体对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影响,以及提升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方法,都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适应并应对跨文化交际的挑战。

本文将通过深入探讨以上问题,旨在为提升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2 研究意义而从理论意义上看,探讨新媒体传播环境下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话题,有助于深化对跨文化交际理论的认识和拓展。

通过分析新媒体传播环境的特点、英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以及新媒体对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影响等方面,有助于完善跨文化交际理论体系,进一步探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问题和挑战。

对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进行研究,也有助于促进语言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推动英语教学向更为实用和符合实际需求的方向发展。

2023年新媒体传播英语跨文化交流能力培养

2023年新媒体传播英语跨文化交流能力培养

2023年新媒体传播英语跨文化交流能力培养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英语跨文化交流能力已成为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项能力。

本文将从新媒体传播和英语跨文化交流两个角度探讨如何培养这一能力。

一、新媒体传播新媒体是指在数字媒体技术的支持下,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实时互动性、网络性、多媒体性等特点的媒体形式。

新媒体传播不仅为人们提供了获取信息的更便捷途径,也为英语跨文化交流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以下几个方面可以帮助我们在新媒体时代更好地发挥英语跨文化交流能力。

1. 利用社交媒体社交媒体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工具,它也是一种强有力的英语跨文化交流工具。

通过关注来自全球各地的人和组织,我们可以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习俗、时事热点等。

同时,利用社交媒体的互动特性,我们可以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沟通交流,从而更好地了解他们的文化和思想。

2. 关注外媒报道除了社交媒体,外媒也是一个了解其他国家和地区及他们的文化最好的途径。

关注外媒报道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经济、政治、科技等情况,同时,从中发现相同的价值观和文化特色。

3. 参与在线翻译工具随着文化交流的不断增加,翻译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利用在线翻译工具,我们可以更快和准确地进行跨文化交流,从而更深入地了解更多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进行交流。

二、英语跨文化交流能力培养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其跨文化交流能力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以下几个方面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培养英语跨文化交流能力。

1. 多练习英语口语英语口语是英语跨文化交流的重要部分。

只有口语流畅,语音正确才能更好的进行交流。

为了练好英语口语,可以多看英语电影、听英语音乐,找到英语母语的交流伙伴进行练习。

2. 多阅读英语材料阅读英语材料可以提高我们的英语语法和词汇,同时也可以了解到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艺术、历史等信息。

阅读材料时也要注意元素的学习,比如元素左半部分代表系统或环境,右半部分代表应用或函数。

元素不只是编程可以用到的,实际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用元素来分类对象。

新媒体语境下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困境与策略

新媒体语境下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困境与策略

WORLD \ 公关世界 123新媒体语境下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困境与策略文/王婧妮摘要: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已经成为大学英语主要教学目标之一。

但在传统教学实践中,由于各方面局限,该交际能力的培养始终达不到较为理想的状态,尤其是在新媒体时代下,其观念与方法已逐渐失去其优势。

因此将针对新媒体环境下的英语学习模式出现的问题及原因,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模式等方面进行分析,就如何利用多媒体和在线学习平台提高教学质量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新媒体,教学策略一、跨文化交际能力目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四重目标”分别涵盖了语言、思维、行为、社会四个维度。

语言能力主要指语言能力、语用能力和语言策略能力。

学习者通过习得语言知识、语言应用技巧,能较为顺利地使用第二语言进行有效的沟通。

[1]作为交际能力的根基,必须以语言训练作为先行和前提。

思维能力指求异思维和移情能力,即对不同文化差异的包容,对自身行为和观念的反思以及批判性思考能力。

行为能力指观察、规范及解决行为冲突,减少行为差异的能力。

社会性发展能力包括人际交往、建立关系能力和文化适应能力。

综上,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一项综合性的能力,拥有阶段性及持续性的特点,需要长期培养与默化。

但在传统跨文化课堂教学和实际操作中,教师往往受制于以下各种因素,只能片面地教授,从而无法达到上述目标和教学效果。

概括来说,其弊端主要体现为:重语言,轻文化;重理论,轻实践;重表层,轻内涵;重英美,轻国学;重传递,轻创新;重输入,轻产出;重解惑,轻增惑。

因此,必须针对传统课堂的短板,结合新媒体的优势,才能最大限度提高总体课堂教学质量。

[2]二、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学困境1.时间局限大学英语作为通识课程,在各学科之中所占学分比例十分小,课时少,且持续时间短。

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想要完成大纲目标,在教材内容选用上只能压缩单元,挑选学生相对更感兴趣的章节进行教授。

以上外出版的《跨文化交际英语阅读教程》教程为例,该书共十六个单元,每单元包含文化常识,深度阅读,课后练习和拓展阅读四大部分,而由于时间局限,最多选用七到八个单元,并精简其内容,才能勉强完成大纲在内容数量上的普遍要求。

新媒体传播环境下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探讨

新媒体传播环境下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探讨

新媒体传播环境下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探讨在新媒体传播环境下,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越来越频繁地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进行交流。

而新媒体的兴起更加便捷地连接了世界各地的人们。

我们需要具备良好的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应对跨越国界和文化的交流挑战。

新媒体的普及为英语跨文化交际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通过社交媒体、微信等应用,人们可以方便地与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交流。

这种便利性打破了传统交流方式的限制,大大拓宽了我们与外界交流的范围。

而英语作为国际语言,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广泛应用,为我们与世界各地的人进行跨文化交际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可以促进国际间的相互理解和合作。

文化差异是交流中的一大挑战,而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文化背景。

通过学习和了解不同文化的习俗、价值观和沟通方式,我们可以避免误解和冲突,并建立起更加有效的沟通渠道。

这种相互理解和合作有助于促进国际间的友好关系,推动社会与经济的发展。

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全球化时代的工作环境。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许多企业和组织都开展国际间的合作和交流。

而作为跨国企业或组织的一员,具备良好的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将成为就业和职业发展的必备素质。

只有有效地与不同文化背景的同事、客户和合作伙伴进行沟通和合作,才能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提升个人价值。

要提高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我们需要具备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

只有掌握了英语的基本词汇和语法,才能更好地进行交流。

我们需要学习和了解目标文化的背景知识。

这包括目标文化的历史、文化习俗、社会制度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了解目标文化的特点,我们可以更好地与对方进行交流,避免出现文化冲突。

我们还需要培养自己的跨文化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面对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我们需要学会尊重和接纳差异,以合作和解决问题为导向。

最新整理新媒体传播环境下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docx

最新整理新媒体传播环境下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docx

最新整理新媒体传播环境下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探究新媒体传播环境下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引言英语教学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特别是新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普遍应用,就需要根据新的教学目标调整英语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英语跨语言交际能力。

语言所发挥功能不止于交流,而是作为语言文化存在起到文化交流的作用。

英语在很多国家中都是官方语言,在世界上作为主要的交际语言存在,所以,在英语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是至关重要的。

英语语言文化教学中所涵盖的学科很多,除了与英语语言相关的学科之外,还包括心理学和社会学等等。

学生在学习英语语言的过程中,还对英语以文化定位,就会从文化的角度對英语在交际中所发挥的作用重新定位。

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中,在新媒体传播环境下展开教学,就可以为学生塑造良好的交际环境,引导学生自我训练方法,还能够将学生的英语思维激活,对提高学生的应用交际能力并养成英语学习习惯至关重要。

一、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方法在交际的过程中要保证其有效性,就要具备一定的交际能力,才能够在交际中获得成功。

具备交际能力的首要条件就是要求听话的人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能够对说话人的语言表达意图充分理解,以此作为自身行动的指导。

但是,在实际的交际活动中,交际双方要能够充分了解彼此是很难的。

为了使相互之间的“误解”缩小,就要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

这就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对于客观的语言环境和人为的环境都要充分考虑。

在进行跨文化交际中,主要的影响因素包括三个,即客观情境、所选择的时间以及语言习惯。

要使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有所提高,就要从文化层面对语言环境予以理解,还要考虑到人为情境,提高在这种环境下对人的思想意识的理解力。

比如,从社会领域而言,与英美人交往中,要养成预约的习惯,这是对人的尊重,是需要重视的礼貌行为。

如果到最后一刻才发出邀请,就会令人感到手足无措,而且会误认为邀请别人没有成功,邀请自己以填补补缺。

新媒体传播英语跨文化交流能力培养

新媒体传播英语跨文化交流能力培养

关键词:新媒体;英语;跨文化;交流一、引言近些年来,社会的发展已经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和进步,在这一态势的引导下,信息的市场化需求也逐渐增大。

信息传播交流方式的更新,给人们的生活注入了更多的生机与活力,也给人们的交往和沟通带来了更多新奇的体验。

其中,新媒体所发挥的作用尤为突出,在不同的领域都凸显出了自身的优势。

例如网络新闻、公众号文章、抖音短视频等都可以在虚拟世界中获得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而人们在互联网这一平台上,也越来越依赖于这些新的信息传播方式,例如微博、QQ、微信及抖音等现代化的社交平台。

以上这些也足以说明,信息传播和应用已然成为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持社会秩序的重要工具。

在这种情况下,教育作为支撑社会运转的重要基础,也在新媒体传播的带动下,实现了多元文化的汇集,人们获得的知识变得更加广泛。

学生可以通过电脑或者手机随时上网搜集全新的教学资料,聆听著名学府的名师教诲。

不可否认的是,新媒体的传播也给传统的教学模式带来了明显的冲击,传统教学的弊端和不足在新时期也更加明显地暴露出来,对于学生而言,他们需要在更为复杂的信息中提高自己的辨别能力,以此来完善自身的跨文化交际素养。

二、新媒体传播下的英语跨文化交流能力培养的必要性(一)顺应时展趋势通常意义上所说的跨文化交流,主要指的是以不同文化环境为背景,以不同个体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为主的现代化信息传递形式。

跨文化交流能力更加强调的是适应能力的提升,这里所说的适应能力涉及个体的情感,个体的社会行为,个体的思想认知等多个层面,只有具备足够的跨文化知识,才能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准确理解对方的意思与思想,打破沟通的壁垒和障碍。

正因为如此,英语教学与跨文化交流能力的结合才显得更加必要。

英语知识积累的主要目的本身就是以实践中的交流为导向的,如果教师忽略了跨文化知识的讲解和传授,那么学生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也完全无法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会大大降低交流的效率和质量。

新媒体传播环境下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新媒体传播环境下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2018年05期总第393期语言文化研究ENGLISH ON CAMPUS新媒体传播环境下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文/柳厚军【摘要】本文先对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必要性进行分析,进而在微课和翻转课堂基础上,对新媒体传播环境中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措施进行详细阐述。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新媒体传播;英语教学【作者简介】柳厚军(1983- ),男,陕西镇安人,英语文学学士,西北大学现代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英语学习及跨文化交际。

最近几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新媒体由此出现,并且催生更多的传播媒介与方式。

新媒体的使用对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形成了很大的改变,其也对教学领域中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了突破。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我国学生学习英语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但是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偏低。

因此,对当前新媒体传播环境下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进行研究有一定现实意义。

一、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必要性所谓跨文化交际,其主要是指处于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们之间的交际。

要进行跨文化交际,则就需要具备一定的认知、情感以及行为等方面的适应能力,只有具备这些能力才能够在跨文化交际中依据实际情况学习和适应不同文化习惯,进而对交际双方之间文化差异进行处理。

在当前的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教师的教学任务之一,其也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一项技能。

英语教学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对所学的语言知识进行掌握,然后用书面或者是口头的方式进行语言交际。

从以前的英语教学模式来看,我国的英语教学长时间对语言社会意义和文化内涵进行了忽视。

若是在教学和学习中只重视词汇意义,而对词汇的文化内涵差异没有进行了解,则就无法更加有效的使用英语交流。

就语言的本质而言,语言就是一种交际的工具,倾听者和说话者不会是被动的,必须要主动的使用自己的交际能力,这样才能够从自己所接触的语言资料中了解语言根本内涵。

因此,教师在教学英语时,要利用学生的母语和目的语作为媒介,将英语语言的习惯和文化充分的融合在一起,以此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真正的了解英语,对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充分了解,这样才能够更加灵活的运用英语知识,进而实现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

新媒体传播环境下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新媒体传播环境下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新媒体传播环境下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作者:刘仲谋来源:《校园英语·中旬》2018年第10期【摘要】我国生产力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在国际社会中综合国力与地位的提升,为我国进行国际经济与文化交流提供了更多的条件与机会。

英语作为进行国际经济与文化交流过程中所主要使用的语言,成为实现中西方文化进行交流学习所必须具备的工具与手段。

但是由于不同人文、地理等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英语的使用与中文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面对当前新媒体为英语跨文化交际提供的背景条件,如何充分利用新媒体传播手段,实现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水平的提高成为当前深入思考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新媒体;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作者简介】刘仲谋(1997.01-),男,汉族,天津人,本科在读,北京外国语大学,研究方向:跨文化传播。

一、培养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想要真正学好并掌握一门语言学科,不能仅仅学习机械化、公式化的表面套路,而是真正深入到这一门语言学科所产生和发展的特定文化环境背景之中。

目前我国处于教育体制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对教育教学方式与教育教学目的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与目的。

在进行英语教学活动过程中,不再是仅仅局限于教给学生应用于考试所需要的知识,传统的应试教育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应于当前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要求。

英语教学需要真正完成的任务是提高学生实际的英语应用水平与能力,在真正的社会生活中能够将自己所学的内容与知识应用于实践。

但是纵观当前我国英语教育教学方式与教学活动过程,大多数教师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教给学生固定的英语知识,能够保证学生在接受应试考试的过程中获得相应的高分,但是真正在社会实践当中实际应用性却较差。

英语是一门语言类的学科,我们学习的主要目的是能够为我们的生活与交流服务,真正掌握一门语言类学科,需要打破传统英语教学教学活动的套路,真正让学生深入到英语这一语言学科所扎根发展的文化背景之下进行了解,认识到英语孕育相应的文化环境背景下,了解英语在应用过程中与汉语的情感、习俗等各项差异,在真正理解并且掌握英语使用内涵的基础上,才能够完成跨文化交际基础上英语能力与水平的培养与提高。

新媒体传播环境下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探讨

新媒体传播环境下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探讨

新媒体传播环境下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探讨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快速发展,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在不断提高。

新媒体传播环境下,人们可以轻松地与全球不同地区的人交流沟通,但同时也会面临着文化差异和语言障碍的挑战。

因此,本文将探讨在新媒体传播环境下,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发展现状以及提高方法。

一、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在新媒体时代,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已经成为一种基本的能力。

首先,这种能力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了解,增强国际间的和谐与合作。

其次,对于从事国际贸易、旅游以及教育等行业的人来说,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最后,拥有良好的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可以提高个人的职场竞争力和拓展自己的职业发展空间。

然而,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并不乐观。

由于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和语言障碍,很多人在跨文化交流中存在许多问题,如误解、不适当的言行举止等。

此外,由于许多人过于依赖于网络和翻译软件等工具,导致自身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不足。

为了有效地提高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的方法:1.了解不同文化的背景与习惯。

只有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才能更好地理解对方的言行举止,并避免因文化差异而产生的误解。

2.注重语言学习。

语言是跨文化交际的桥梁,只有具备足够的语言水平,才能进行更深入的交流沟通。

3.积极参加国际交流活动。

通过参加一些国际性的活动,如国际研讨会、夏令营等,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和风俗,提高英语口语和写作能力,同时拓展自己的人脉和视野。

4.多使用英语进行交流和沟通。

通过与英语母语人士进行沟通,可以更好地提高自己的英语口语和听力水平,同时了解更多的英语语言环境和文化背景。

综上所述,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已成为新媒体传播时代的基本能力之一,我们应该重视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注重文化了解和语言学习,积极参加国际性活动以及多与英语母语人士进行交流,从而提高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研究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10月Journal of Qiqihar University(Phi&Soc Sci) Oct.2023  收稿日期:2023-05-21 作者简介:刘鸿(1979-),男,副教授,硕士㊂主要从事商务英语㊁英语教学研究㊂ 基金项目:北京猎豹移动科技有限公司:应用型财经类本科院校商务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研究(202002038034);北京外研在线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基于Unipus 云平台的大学英语混合式分级教学模式构建研究(202102093031)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研究刘 鸿(大连财经学院商学院,辽宁大连116622)摘 要:跨文化交际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交际的主要动力是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此外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也影响到跨文化交际的方式㊁深度与广度㊂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使得跨文化交际变得更为便捷,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跨文化交际中来㊂英语课程教学的互动性,对大学生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㊂如何有效应用新媒体提升大学生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学习效果,促进高校英语课程高质量发展是英语学科值得研究的课题㊂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英语;跨文化交际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38(2023)10-0165-04Research on the Cultivation of English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Skills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w Media EnvironmentLIU Hong(Business School of Dalian University of Finance &Economics,Liaoning Dalian116622) Abstract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s a dynamic process,driven by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different cultures.Moreover,thelevel of development of productivity also affects the way,depth,and breadth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The rapid development ofnew media has mad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more convenient,with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people participating in it.The interac⁃tivity of English curriculum teaching,which has had a positive impact on the cultivation of the English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How to effectively apply new media to improve the learning effectiveness of the ability and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English courses in universities is a topic worth studying in the field of English. Key words :new media,college students,English,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英语语境下跨文化交际区别于传统的交际,多方面的差异化导致沟通困境,从而使跨文化交际中产生偏移甚至矛盾㊂新媒体的出现,给社会交际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它是克服跨文化交际诸多障碍的重要途径之一㊂其创新性㊁高效性以及生动性在英语教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既推动了学生的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也是学校英语教育发展与进步的必然选择㊂[1]新媒体是具有互动传播性的数字信息技术, 互动”是新媒体的核心特征,而跨文化交际是文化间的互动㊁交流㊁冲突和融合㊂[2] 互动性”是连接新媒体技术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桥梁和纽带㊂Uso-Juan&Martinez-Flor提出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交际能力和跨文化能力,Chen &.Starosta 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在特定环境下,经过文化意义的互动协商后并使用有效的交际行为来识别多重身份的能力,Spitzberg 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在跨文化交际语境中,交际者得体㊁有效的交际行为,跨文化交际的语境是强调具体场景,得体性体现在交际行为是否符合目的文化的社会规范㊁行为模式和价值取向,有效性强调的是否达到交际目标[3]㊂一㊁新媒体环境下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面临的困境新媒体环境下,学生可以借助网络学习平台在课外进行自主学习,这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㊂英语学习平台不仅为大学英语教师发布微课提供了场所,还为话题的发起㊁教学任务和学习任务的布置㊁学生作品的展示及评价等的实施创造了良好条件㊂通过应用新媒体工具㊁资源,不仅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还能使其在互动中强化英语听㊁说技能及跨文化交际能力㊂[4](一)MOOC教学困境分析MOOC意为 大规模网络开放在线课程”,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㊁上海外国语大学均开设了 跨文化交际”类课程,旨在帮助学习者了解跨文化交际中存在的障碍和问题,掌握跨文化交际原则,提高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㊂有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应至少由基本交际能力㊁情感和关系能力㊁情节能力和交际策略能力组成㊂ 跨文化交际”MOOC课程具有便捷性㊁语言文字的准确性㊁学习内容的丰富性㊁选择学习的自由性㊁免费使用的开放性以及文化多样性等特点,从而极大地促进我国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㊂同时,跨文化交际MOOC课程学时数量少㊁模块式重点教学内容安排㊁在线考核评价方式使得MOOC教学在培养大学生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中存在一定局限性㊂[5]首先,MOOC学时分配大大少于传统课程的学时,对实现跨文化知识输入㊁意识形成㊁行为培养存在一定难度;其次,在相对短暂的教学时段里,教师以展示课程的重难点与精华内容为主,难以给出充足的时间开展跨文化交际互动实践,突出重难点的模块式教学内容设计更适用于英语基础较好且自学能力较强的学生,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讲难以维持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更难以自行串联跨文化交际知识点,自我转化为跨文化交际意识及行为;再次,在线课程突出了教师的主体性,减少了师生互动㊁生生互动行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以单人在课程结束后网上完成,对于英语基础薄弱学生来说会增加其学习拖延症状,致使其学习效果不高,尤其是针对不同情况进行得体互动交际能力更为薄弱,对其跨文化交际实践行为培养有一定局限性,更难满足全体学生课堂参与互动交际㊂(二)微课教学困境分析美国戴维㊃彭罗斯(DavidPenrose)是微课(Micro-lec⁃ture)真正的创始人,我国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将 微课”界定为 微型视频课程”,主要以教学视频呈现学科知识点㊁例题习题㊁疑难问题㊁实验操作等,具有教学时间短㊁教学内容少㊁主题突出内容具体㊁资源构成 情景化”等特征㊂[6]微课的核心特点是采用视频技术在短时间内围绕一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进行教学设计,这一特点也限制了对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全方位培养效果㊂首先,微课时间短而常出现教学时间分配不科学,把控不到位现象㊂为了维持学生学习注意力及易于传播,微课教学时间一般不超过10分钟和容量不大于50兆,这需要微课设计者处理好内容的组织和教学时间的把控的关系;其次,利用视频技术制作高质量微课视频,需要任课教师具备现代教学技术应用理念及操作技能,这对大多数教师来讲存在操作技术困难;[7]再次,微课教学依然突出了重点知识的输入,难以靠微课堂10分钟时间实现得体交际知识向意识㊁行为转化㊂以有关茶文化微课脚本设计为例,本课例设计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热身准备,利用功夫茶短视频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第二部分为视频直观展示,教师通过提出有关茶文化问题( Do you like tea?What kind of teado vou like?”)介绍茶文化的起源㊁茶的种类以及茶具相关知识,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区别black tea㊁green tea㊁dark tea㊁white tea 等英语表达;第三部分为跨文化交际示例部分,通过观察中西方有关茶文化的小视频来培养文化差异意识㊁感悟不同的文化内涵,然后完成中西方茶文背景翻译练习;第四部分为跨文化交际情感态度提升,通过了解茶树的恶劣生长环境引导学生学习茶树坚韧的精神㊂[8]该微课案例体现出了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跨文化能力培养的四个要素,即:跨文化交际知识㊁意识㊁行为与情感㊂但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突出的是基于情境的互动交际行为,单一的翻译练习难以实现大学生基于不同情境得体交际能力培养目标㊂同时,短时间微课教学难以涵盖全部内容,进而表现出内容繁杂但重点不突出的问题㊂(三)SPOC教学困境分析SPOC,即 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由微课㊁在线练习㊁交流讨论和在线测验等要素构成,是一种线上网络课程与线下传统讲授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确立了学生认知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积极主动进行意义建构,加大了课堂师生交互㊁生生互动的机会㊂以某高校的跨文化交际课程SPOC 教学模式为例,该教学包括三个环节:第一环节为课前线上跨文化交际理论自主学习,侧重与教师引导并帮助学生初步了解课程内容㊁目标及教学任务计划,教师将教学资源㊁MOOC课程资源㊁微课视频等发布在SPOC在线学习平台,由学生自主学习相关理论知识,针对学习问题可以通过发帖方式进行互动交流;第二环节为课中线下知识内化学习,教师根据不同主题创设适合跨文化交际教学的学习任务,包括文化项目研究任务㊁案例分析任务和情景交际任务,旨在培养学习分析㊁解决跨文化交际问题的能力,如教师利用SPOC 平台通过电影‘刮痧“教学使学生了解跨文化交际中存在的问题,理解文化差异所带来的交际壁垒,通过学生自主观看影片后回答问题(Q1What ar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culture according to the movie?Q2What are the reasons for the cultural difference?Q3How to deal with the con⁃flict caused by such cultural difference if you were the hero?)来提升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基于讨论的方式培养正确的跨文化交际情态,最后借助多媒体设备和语言实验室创设模拟交际情境,如创设开展跨境电商平台上的购物对话场景交际学习任务,实现跨文化交际知识内化;第三环节为课后知识巩固实践,如充分利用留学生资源和跨学科专业设计不同的跨文化交际学习实践任务㊁通过第二课堂或英语节开展跨文化案例分析大赛㊁以学生的未来职业规划为依托搭建校企合作实训项目㊂[9]上述案例体现出SPOC教学模式将线上教学优势与线下教学优势结合起来,但是,SPOC教学模式依然存在一定局限性㊂首先,线上教学资源丰富但散落在大量的网络平台之中,如何收集㊁甄别㊁整理㊁分析㊁选择教学资源对教师和学生来说是挑战,尤其会导致学习基础薄弱学习者无从下手,进而引起消极抵抗和畏难情绪;其次,SPOC教学模式要求学习者课后投入更多的时间完成学习任务,对于学习自制力较弱的学生来说难以投入大量学习时间,很多学生仅是应付作业,学习效果并不理想;再次,在线学习缺乏良好的评价机制与监督机制,无法监控在线学习质量;最后,SPOC教学依托在线网络,网络环境稳定性直接影响到学习质量,网络使用661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费用也增加了学习者的经济成本,网上学习时间的随意性也不利于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往往流于表面,难深入下去㊂[10]纵观上述三种新媒体教学模式,针对大学生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方面所遇到的困境也体现出共性特征㊂第一,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具有技术环境依赖性㊂在教育技术方面,在新媒体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均需要教师熟练掌握新媒体技术实操技能,这难以向全体教师普及;在教学环境方面,新媒体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均需要互联网技术支持,网络连接质量㊁设备普及与费用等现实问题影响到跨文化交际的实际教学质量㊂第二,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缺乏监控性,难以长时间保持学生学习关注度,在线教学对于英语基础较薄弱和自控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讲难以保持其学习关注度,难以实现正常的教学目标㊂第三,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缺乏交际实践性㊂在教学时间方面,MOOC㊁微课㊁SPOC新媒体教学环境下的教学模式互动教学时间有一定局限性,不利于互动性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形成;在教学内容方面,新媒体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均侧重于跨文化交际重点知识进行输入,针对基于具体情境进行跨文化交际行为输出所占比重有一定局限性,不利于跨文化知识向意识与行为转化;从教学活动来讲,新媒体环境下教学活动多体现单一性㊁缺乏真正的交际互动性,也影响到交际双方基于不同语境的意义协商及交际意图传递;在教学评价方面,新媒体环境下跨文化交际能力评价方式侧重了知识性评价,缺少指向互动交际行为的评价机制,难以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真实情境下跨文化互动交际能力水平㊂二、新媒体环境下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对策建议(一)对策建议的提出依据首先,针对新媒体环境下英语跨文化能力培养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的跨文化敏觉力总体处于中等水平,按照高低顺序排列分别为:交际参与度和交际专注度水平㊁交际信心㊁差异认同感㊁交际愉悦感㊂[11]可见,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过程中,由于缺乏真实的互动交际行为输出,学生很难形成真实的交际愉悦感,很难完全理解与识别中西文化差异,实现有效的跨文化交际目标㊂其次,实践调查结果发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新媒体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模式教学效果更优,更有利于跨文化交际行为形成㊂为了更好地反映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效果,本研究以辽宁省D大学及吉林省S大学的商务专业大学生为个案研究对象开展了调查研究,通过半结构式访谈提纲收集新媒体跨文化交际教学模式应用效果数据,通过对比MOOC㊁微课㊁SPOC㊁混合教学(加大了线下及线上互动教学时间)数据,分析其实际应用中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建议㊂本次调查采用电子问卷收集数据,在个案大学研究对象中随机抽取整班调查对象,共计79个调查样本㊂针对选择哪种新媒体教学模式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问题,75.95%调查对象愿意选择混合教学模式,26.58%调查对象选择MOOC及微课,13.92%调查对象选择SPOC;针对哪种新媒体环境教学模式更有助于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问题,73.42%调查对象认同混合教学模式,11.39%调查对象认为MOOC教学效果最好,分别有8.86%和6.33%认为SPOC和微课教学效果最好;针对新媒体教学模式更助于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哪些维度问题,从四种教学模式与跨文化交际能力不同维度进行交叉分析结果可见,四种模式中MOOC对跨文化知识输入与意识强化方面效果最优,微课对跨文化交际行为培养方面效果最差,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对跨文化交际行为培养效果更优,尤其是加大了互动教学时间的混合教学模式效果最优(见图1)㊂图1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效果交叉分析对比图再次,实践调查结果发现新媒体环境下英语跨文化能力培养问题聚焦到未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㊁互动性㊁交际性与监控性㊂针对现行的新媒体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共收集到30条描述语,如:实践性不足,注意力容易分散,并且一定程度上不能保证学生的参与度与跨文化交际知识的汲取程度;没办法交流互动;学生更多的还是被动接受,无法评价真实的跨文化交际行为的能力;学生的听课状态和随时反应无法随时看到;没有更好的实际情景教学;缺乏具体实践锻炼;学生专注度问题与参与课堂积极性不高;不能及时与学生沟通;不如线下实体课可以直接交流等㊂进一步对问题描述语进行LDA主题词分析,出现频率最高的缺乏学生实践性与互动性(图略)㊂可见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解决对策应围绕增加学生学习互动性与交际性展开㊂最终,基于实践调查结果得出结论,确定新媒体环境下英语跨文化能力培养困境解决对策维度为新媒体多元性㊁教学过程监控性㊁教学活动与评价互动交际性㊂针对可行性解决对策建议问题,共收集到27条有效描述语,如:采用抽答,随机挑选学生回答;采用线上线下结合;到真实的环境去体验;多开线下课,多开讲座;多为学生创造输出机会,尽力创设真实的跨文化交际背景;混合教学更注重线下互动 多增加答题环节;及时反馈复盘;加入更多有助于提高积极性的内容;教师及时鼓动学生参与现实模拟跨文化交际,定期检测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老师和学生多多互动,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面对面模拟交流,或根据实战演练;线上线下相结合,线下多安排具体实践考核;小班教学;增加有趣的互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等㊂通过对描述语进行主题词云图绘制可见,学生主体体现是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关键主题761 第10期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研究词;其次是增强新媒体跨文化教学的交际性;再次是通过反馈㊁复盘㊁定期检测㊁开展讲座等对策加强跨文化学习监控㊁评价与输入(见图2)㊂图2: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困境解决对策主题词云图(二)对策建议的最终确定1.提升教师新媒体技术实操能力,增强教学呈现载体吸引力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英语跨文化交隙能力培养与现代教育技术密切相关,为了有效开展跨文化交际教学,教师应增强自身对新媒体的教育技术的应用意识与实操能力水平,不能仅局限与掌握PPT 制作与应用技巧,还应学习如何利用软件制作视频㊁使用微信㊁互动学习平台㊁互动交际软件等制作课件㊁开展互动教学,增强教学呈现载体吸引力㊂为了增加教师新媒体技术实操能力应鼓励从事跨文化交际教学的教师积极参加新媒体操作技能培训,创造更多的技术应用交流学习机会,引入先进教学技能,鼓励教师积极应用新媒体教学手法制作有趣味性㊁情境性㊁互动性教学资源,积极参加各类现代教育技术比赛,增强其自身实践操作能力,更好地为跨文化交际教学服务㊂2.制定合理的多元化评价机制,增强教学评价交际性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突出了教学内容的输入,缺乏体现跨文化交际能力互动性评价机制,应制定体现交际互动性与监控性的多元化评价机制㊂从评价目标维度,应制定即包括跨文化交际知识评价目标,又包括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行为输出评价目标,体现出评价目标的多元性;从评价形式维度,应制定过程性评价㊁终结性评价与诊断性评价,加强对大学生英语跨文化能力培养的过程监督㊁结果导向,实现以评促教㊁以评促学,发挥好评价的指挥棒作用,具体可以采取多元化考核形式,如笔试㊁口试㊁交际性作业㊁跨文化交际研究报告㊁课堂参与互动交际表现等;从评价主体维度,除了发挥教师评价主体作用,还应积极发挥学生自身反思㊁监督作用,积极开展教师评价㊁学生自评㊁生生互评㊁社会评价,充分发挥多元评价主体监督评价作用,以全方面揭示学生跨文化交际实际能力水平,为进一步改善教学提供科学而全面的参考数据㊂3.整合运用多元新媒体技术,增强教学活动形式互动性互联网+”带来的机遇与挑战㊂互联网+”时代下,移动的㊁泛在的互联网在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同时,也为跨文化英语教学带来了众多的挑战与机遇㊂单一的新媒体教学模式都会均在一定局限性,因此需要对其加以整合,发挥多元化新媒体技术各自优势,以互联网和现代多媒体技术为基础构建多元混合教学模式,以及基于 微信+移动网终”的多元互动学习亚台,实现个性化㊁主动化㊁交际化的跨文化交际教学㊂以佳木斯大学为例,在 互联网+”的有利环境下,不仅综合应用教学辅助APP㊁互动学习平台和网络资源,还能做到与时俱进融入当代优秀传统文化外宣教学任务,利用反映中国时政英语的网站开展辅助教学,增强大学生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中的 中国英语”影响力,提升了大学生英语跨文化交际的互动性与交际性㊂总之,互联网技术促进了新媒体的进步变革,其影响力逐渐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加强其互动交际性㊁监控性,对提升大学生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突破口,对切实提升复合型高级人才质量意义重大㊂ 参考文献:[1]张蓉.新媒体传播环境下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2019(27):115-116.[2]孔德亮,栾述文.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的模式构建 研究现状与理论思考[J ].外语界,2012(02):17-26.[3]刘戈.当代跨文化交际发展研究[M ].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22:129-130.[4]高莉莉.基于新媒体传播下英语跨文化交流研究[J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7,25(06):24-26.[5]王特.MOOC 中 跨文化交际”课程对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影响[J ].山西青年,2016(22):51.[6]王峥,王佩.高校英语教育模式创新研究[M ].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19,105-108.[7]张蕾.信息化环境下移动课堂教学模式研究[M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111-113.[8]尹金芳.基于微课的旅游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以中西方茶文化差异的对比为例[J ].福建茶叶,2019(05):177-178.[9]孙玉凤.基于SPOC+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模式探究[J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21(04):424-429.[10]张艳玲.英语教学的理论㊁模式和方法[M ].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18,10:187-188.[11]施琪.社交媒体环境下中国大学生跨文化交际敏觉力的调查研究[D ].武汉:湖北工业大学,2016.[12]王敏. 互联网+”背景下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 ].科技创新导报,2018(06):228-229.(责任编辑 吴明东)861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英语新闻跨文化传播能力的提升路径

英语新闻跨文化传播能力的提升路径

英语新闻跨文化传播能力的提升路径作者:乐柔佳来源:《记者观察·下旬刊》2020年第11期摘要:新闻价值的实现最根本的在于传播,只有将新闻传播到更广的范围,让更多的受众接受,才能实现新闻的根本价值。

要推动文化传播,进一步增强英语新闻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尤其是在新媒体时代,必须充分重视英语新闻传播,研究影响英语新闻传播的各种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以更好地应对新媒体环境下英语新闻传播的机遇和挑战,提升英语新闻的跨文化传播能力。

关键词:英语新闻;跨文化传播;影响因素;路径一、跨文化英语新闻传播的背景分析中国经济发展需要世界市场,文化繁荣离不开中西文化的交融,中国与世界联系得更加紧密,我们要为世界经济做出更大的贡献,全球人类文化的繁荣需要中国更多的努力和奉献。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文化输出的重要途径,也是一个国家扩大世界影响力的主要方式。

尤其是中国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以后,更多国家希望与中国进行经济文化交流,无论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还是传统的欧美贸易经济体,都希望同中国进行更多层次的文化交流,了解中国,认识中国,从中国的发展中获得更多的机会。

中国经济要更好地融入世界,企业要真正走向国际市场,实现国际、国内大市场的融合。

需要对各国进行更多的了解和更深的认识。

阅读收看西方国家的英语新闻,也需要将更多以英语的方式报道出去,更好地推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新闻既是在报道国内外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更是在进行文化的交流,跨文化传播是英语新闻的重要使命,也是新闻能够得以更好传播的重要基础,是实现新闻根本价值的保障。

中国历来重视文化交流,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一直都在延续,四大发明、东方哲学对西方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和吸引力,著名的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鉴真东渡和玄奘西游,都是在进行跨文化交流。

目前,中国与世界各国展开深度合作,更多跨国企业进驻中国,也有更多中国企业走出去,是中国文化交流和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碰撞的主要形式。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传播力研究 RESEARCH ON TRANSMISSION COMPETENCE144 传播力研究 2020年20期在新媒体环境下,新媒体信息技术和设备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高校英语教学模式。

新课改的逐渐深入对高校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目标要求,不仅需要学生掌握基本英语应用技能,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实现高校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语言不仅是一种沟通工具,更是实现不同文化之间交流融合的重要桥梁。

在当今世界,英语是重要的交际语言。

因此,强化对高校学生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英语语言学习是一个综合系统性学习过程,不仅需要了解英语语言发展的文化背景,还要综合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例如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才能熟练掌握英语语言运用的实际情境,真正提升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1]。

一、实现跨文化交际有效性的措施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有效性的关键因素是能够理解说话人的语言表达意图,并能做出正确反应,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标志。

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注意以下方面。

(一)认清客观的语言环境客观情境、时间以及语言习惯,是影响跨文化交际有效性的重要原因。

因此,在对学生进行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时,不仅要注重从文化背景方面考虑语言的应用情境,还要注重人为因素的影响,强调对人主观意识的理解。

例如,在英美文化中,对“预约”习惯非常重视,认为这是基本的礼貌和尊重。

在英美文化中,比较崇尚追求自由、平等的价值观,在教师和学生之间没有尊卑观念。

所以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在上课时都比较自由活跃,具有充分的主动性。

而在中国课堂上,教师对课堂纪律比较重视,对学生管理比较严格[2]。

因此,通过对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认知,能够强化学生对语言文化价值观的掌握,从而促进学生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

(二)移情作用移情主要就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进行换位思考,对对方的经历和思想进行了解,从而能够更加容易地理解对方语言表达的含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媒体传播环境下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就现如今英语教育情况来看,其主要还是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作为主要任务,而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也很难实现这一任务,尤其是在经济全球一体化趋势之下,对于学生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有着十分高的要求,如何有效的打破传统英语教学方式,积极利用新媒体传播环境来对学生进行教学也成为教学中较为迫切的问题之一。

为了能够有效的利用新媒体传播环境来提高学生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本文也对其实际展开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标签:新媒体传播;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措施1.引言在英语教学改革速度不断加快的情况下,新媒体传播环境对于英语教学所造成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如何有效的按照新媒体传播环境来制定出能够培养学生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教学模式,也成为现如今英语教学过程中较为重要的问题之一。

学习一门语言所存在的作用不仅仅是交流,反而是作为一种语言文化的存在有着一定的文化交流的效果,英语在整个世界范围内都有着较为显著的作用,属于多个国家官方语言,所以也属于全球经济一体化模式下主要的交际语言,而新媒体传播具有时空无限制、多远互动、教学过程虚拟化、学习自主协作化等优势,将其应用到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学中,能够以此来激发学生英语思维能力,让学生今后能够很好地使用英语来进行跨文化交际。

2.新媒体传播环境下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对于“新媒体”这一词汇的界定,不同学者对于其也有着不同的理解,有些学者认为“我们所谈论到的新媒介主要指伴随卫星通信、多媒体、数字化以及计算机网络等技术发展所衍生出的新型的传播媒介,具体而言包含了多频道有线电视、音像电子出版等多方面内容”。

美国《连线》杂志也曾对新媒体进行过定义,其认为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就是新媒体,而新媒体传播就是基于各种新媒体,像是手机电视、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进行信息传播的过程。

近年来新媒体发展势头十分迅猛,不但改变了大众媒体传播机制,还对人们实际生活与工作也带来十分大的影响,微信、微博等各种“微”事物和平台也迅速崛起,这也直接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方式,人们可以通过一篇十分简短的微博来得到自己想要了解的信息,将以往传统长篇大论报道的方式进行改变[1]。

由此可见,新媒体传播模式直接缩短了人和人之间的距离,各种新媒体的到来也给教育领域带来了较大的影响,传统的教学模式也受到了冲击,“微”教学模式更是成为教学过程中的新宠,因为其能够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就拿英语教学来讲,虽然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有些学生也有着较为良好的成绩,可是在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这一方面明显存在不足,而学生交际能力在整个交际过程中属于前提和保证,要想做到有效交际就需要具备较为良好的交际能力,这样才能让对话者在任何语境当中都能够准确的理解说话者的意图,新媒体传播环境的存在则能为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提供更多的优势,最终就能有效的促进学生今后发展以及进步,价值十分显著。

3.新媒体传播环境下提高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需要注意的问题3.1客观语言以及人为环境。

要想有效的利用新媒体传播环境来培养学生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就一定要确保整个交际教学的有效性,而对于这一点,在实际培养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对客观的语言以及人为环境进行考虑,因为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主要存在三个影响因素,其分别是客观情境、语言习惯以及所选择的时间。

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实现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目的,就一定要先从文化层面着手对整个语言环境有一个较为良好的理解,同时还需要对人为情境来进行考虑,这样才能起到较为良好的培养效果。

例如,从社会领域来说的话,在和英美人进行交际的过程中,就需要养成预约的习惯,这是对于他们的尊重,他们对于这一点也十分的重视;而从生活领域来说的话,假设要英美人邀请自己去他们用餐的话,则不能像我们国家一样提前到达,最好是准时到达,不然也是不礼貌的行为。

由此可见,在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过程中,要想准确的掌握语言文化就应该先对其语言文化价值观有所了解,这样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效果。

3.2增加移情。

新媒体传播环境下最为显著的教学优势之一就包含了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化、协同化学习,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果可以按照学生实际水平来设计出相应的学习任务,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就能让学生获得主观体验,这对于培养学生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有着较为显著的作用。

在美国有句谚语“We shuuld not judge another person until we have walked two moons in his moccasins”,这一句话翻译成中文是不要再不了解别人的时候轻易下判断[2]。

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移情在其中发挥着较为显著的作用,如果能够增加移情就能在实际交际过程中采用换位思考的方式来更好地感受他人的思想,从而就能取得较为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效果。

而新媒体传播环境的有效利用,就能改变传统教学环境下不能实现协作化学习的弊端,让学生在自主的体验中获得更為良好的体验。

为此,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加强对情感教育的重视,对自身情感进行有效的控制,这样就能避免在交际过程中出现较为偏激的情况,所以说,在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过程中,一定要增加移情教育。

3.3对话交际模式。

新媒体传播环境下培养学生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还具有时空无限制这一优势,为了确保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效果,在实际培养过程中就可以利用这一优势来对学生进行英语跨文化交际对话教学,这样能够进一步提高彼此对于对方的尊重以及认可度,从而就能在英语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取得较为良好的效果。

对话交际这一种模式本身就是促进交际双方相互融合的一个渠道,在这一过程中双方既可以保留自身个性,也可以尊重他人的个性,任何成员在这一过程中都不会被忽略,通过这一方式来进行英语跨文化交际就能有效的避免各种问题,比如说文化差异、文化偏见等问题都能通过这一方式来进行有效的避免,因为在对话过程中,双方都可以保留自身观点和立场。

4.新媒体传播环境下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措施4.1借助多媒体辅助培养学生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新媒体传播环境下进行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就一定要意识到新媒体所存在的优势,积极借助各种新媒体技术来对进行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多媒体技术是新媒体环境下较为重要的技术之一,教师如果能够有效的借助多媒体来讲英语语言相关信息传递给学生,以此来培养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就能有效的发挥出多媒体辅助培养学生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效果。

英语作为一本语言本身就和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不管是任何语篇都不可能离得开某一种特定的文化,所以在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过程中,教师不仅对学生讲解英语相关知识和内容,还需要提高学生语言技能积极引导学生对英语学习当中所存在的语篇文化信息进行探究,积极借助于多媒体技术所存在的优势来对学生进行图文并茂教学,在教学内容当中适当的渗透英国或者是美国等地区的礼仪习俗以及风土人情,最终就能有效的实现新媒体传播环境下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目的[3]。

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可以以节日作为主题对学生讲解一下中西方节日方面所存在的差异性,为了保障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借助于多媒体技术来播放一下“走遍美国”当中所存在的片段,让学生在多媒体视频下感受美国感恩节的氛圍,不仅就能借助于多媒体技术图像以及音频的魅力来让学生视觉以及听觉上都产生共鸣,进而就能有效的激发学生对于这一节日的兴趣以及探究欲望,最终就能起到较为良好的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效果。

总之,在新媒体传播环境下进行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教师一定要意识到新媒体传播为教育事业所带来的优势以及各种平台,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借助于多媒体技术来对学生开展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通过这种方式来有效的提高学生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

4.2借助微课教学来培养学生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

微课作为新媒体传播下的产物,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将其应用到英语教学课堂上能够有效地活跃课堂,也能确保英语教学的质量,为此,我们在进行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过程中也可以借助于微课来进行教学,以此来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新媒体本身就是指以数字技术运行为基础的各种传播媒体,就像是移动电视、收集杂志、网络电视等,在信息技术时代下新媒体技术本身就存在较为良好的信息传播能力,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了较为显著的影响和改变,借助于新媒体技术对学生进行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就可以积极为学生设立微课教学课堂,通过翻转教学模式来对学生进行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从而就能发挥出新媒体传播的价值。

在传统教学模式之下的英语课堂,大多是由教师主导那45分钟,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虽然是面对面交流的模式,可是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并不能很好的掌握学生各方面知识结构,只是单纯的将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完成,而学生也只能从中被动的获得一些英语知识,很难实现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效果。

而微课在其中的应用则是将整个教学内容制作成20分钟左右的微视频,然后让学生结合自身需求来对视频进行选择,这样学生就能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分析探究自身所不了解的内容。

例如,教师在学习英语跨文化交际相关知识点的时候,对于英语使用国家文化了解属于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借助于微课就能更好地让学生掌握英美等国家的文化,之后,教师还可以利用一些交流软件来和学生进行交流,这样还能起到因材施教的效果,有效的确保每个学生都具备较为良好的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

4.3借助情境教学来培养学生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

大多数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之所以跨文化交际水平较低,关键还是在于学生没有很好的掌握中西方国家文化之间所存在的差异性,也就是没有很好的掌握英语这一门语言的文化特点,最终在英语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也就很难起到较为良好的效果[4]。

针对这一点,教师在实际培养过程中,就可以借助于情境教学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通过情境教学来引导学生进行中西方文化对比,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于西方文化的认识,还能对西方国家有着较为良好的包容意识,从而掌握两者语言环境之间所存在的差异性,真正实现较为有效的英语跨文化交际。

例如,对于中西方文化差异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借助新媒体来播放一段小视频,然后组织学生进行情境演绎,让学生通过情境再现的方式感受中西方在成员称呼方面存在什么样的差异,这样学生就能懂得西方国家对于自己兄弟姐妹以及父母直呼其名,并不是不尊重的表现,其只是主张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在这种情境之下学生就能够更好地感受到西方文化,从而就能为之后的英语跨文化交际奠定基础,真正实现新媒体传播环境下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效果。

4.4组织跨文化在线交际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