珩磨加工参数设定参考资料

珩磨加工参数设定参考资料
珩磨加工参数设定参考资料

珩磨加工参数设定参考资料

一、珩磨机相关技术规格:

1.2MK228A/1

2.2MK225/1

3.加工参数

1) P1:对刀点。单位:mm

2)P2:工进量。单位:㎜。顶杆的移动量。最小设定值0.001㎜。

3)P3:工进速度。单位:㎜/min(毫米/每分钟)。此值可在0~2㎜/ min之间连续设定。

4)P4:刀具磨损补偿量。单位:㎜。根据刀具的磨损值设定此参数,并于P6和P7配合使用。

5)P6:补偿次数。单位:次。根据加工多少件补偿一次设定此值。设定为0,表示不补偿;设定为1.则每加工一件补偿一次;设定为2,表示第一件不补偿,第二件补偿;以此类推。6)P7:有无补偿。若设定为0,表示没有补偿;若设定其他值,则表示有补偿。

7)精珩时间:单位:S(秒)。精珩时间最长可设定为99秒。

二、珩磨前的准备工作:

1.工装调整:

1)选择适用的珩磨杆、瓦,将其装在主轴上面。

2)将定位盘装在工装上面。

3)根据产品的顶深调整珩磨深度。

2.产品分类要求:(采用分组珩磨的方法)

1)磨后成品尺寸要求¢D 0/+0.03的内孔分组要求:

珩磨前把镀后内孔尺寸进行分组,0.01㎜为一组,即¢D-0.01~0、0~+0.01、+0.01~+0.02三组,尺寸在-0.01~-0.02㎜的检出,单独设定珩磨参数加工。尺寸大于+0.02㎜的退电镀返镀。

2)磨后成品尺寸要求¢D 0/+0.025的内孔分组要求:

珩磨前把镀后内孔进行分组,即¢D-0.01~0、0~+0.015两组,尺寸在-0.01~-0.02㎜的检出,单独设定珩磨参数加工。尺寸大于+0.015㎜的退电镀返镀。

3)将内孔返镀产品与内孔第一次电镀产品区分,上述分组要求是针对内孔第一次电镀的产品。为避免内孔珩磨不光,返镀(内孔粗糙)的产品直径尺寸应控制在¢D -0.03/0,这类产品检出后单独设定珩磨参数加工。

三、加工参数的设定:(以缸径¢40为例)

1.对刀点的设定:(分组对刀)

1)珩磨杆、瓦装好后,将工作台落下,将缸体内孔套在珩磨瓦上,点动膨胀键。

2)在点动膨胀键的过程中,要边点动膨胀键,边用手旋转缸体,直至到缸体刚好转不动为止。此时,记录下X轴的位置即为对刀点。

3)将对刀点输入到P1中。

2.工进量的设定:

1)△S=2×L×tgα△S-加工余量

L-推杆行程

α-珩磨工具推杆夹角

2)产品的珩磨余量设定为0.005㎜(单边),珩磨杆锥杆夹角为9°,则工进量量为:

tg9°=0.005/x

x=0.005/0.158

x=0.0316

3.工进速度设定:

1)通过协商,暂确定珩磨切屑加工时间为6秒,则工进速度为:

0.0316mm/6s=0.0052mm/s×60s=0.312mm/min

4.补偿量的设定:

1)以¢40珩磨瓦为例,目前每副珩磨瓦单边油石的有效磨量为2㎜,珩磨产品数量为1400件,则珩磨每件产品油石的磨损量为:

2㎜/1400件=0.00142㎜/件

2)推杆的补偿量为:

tg9°=0.00142/x

x=0.00142/0.158

x=0.00904

5.补偿次数设定:

补偿次数设定为1,即一次一补。

6.P7的设定:

P7值设定为1,表示有补偿。

7.精珩时间设定:

通过协商,精珩时间暂确定为3秒。

8.旋转速度及往复速度设定(线速度)2MK228/A珩磨机

1)圆周速度在30~40米/分内选用,往复速度在8~16米/分内选用。同时网纹夹角一般选在30°~60°之间已提高表面光洁度及切屑效率。具体选用时查看珩磨机使用说明书切屑用量表。

2)以40F-5A为例,查切屑用量表得出:转速选为340转/分,往复选为100次/分或130次/分,为提高珩磨效率建议选用上限,即130转/分。

3)线速度计算公式:

Vt(圆周速度)=Π×D(珩磨头直径)×nt (转速)/1000

Va(往复速度)=2×na(珩磨头往复行程数)×Lx(珩磨头单行程长度)

9.珩磨行程的设定:

1)根据工件的内孔形状要求调整。

2)目前,所珩磨缸体的行程一般选在在20-40mm之间。

3)下列公式为通孔珩磨行程的选择,仅供参考:

油石在孔两端的正常越程为:

l1=(1/3~1/5) l㎜

油石的行程距离为:

lx=L+2l1-L㎜

式中:l1—油石在孔端的越程

lx—油石的行程长度

l—油石的长度

L——孔或加工面的长度

四、珩磨加工

1)将设定好的珩磨参数输入珩磨机中开。

2)采用分组珩磨的方式,对刀时要分组对刀。

3)一切准备完毕,开始珩磨。

五、磨后产品的检验:(珩磨工序)

1.尺寸检验:

1)用通止规对珩磨后的产品内孔进行检验。

2)检出的尺寸偏小的返修处理,尺寸偏大的退到退铬库处理。

2.内孔表面质量检验:

1)根据气孔、崩铬、蚯蚓线、不光、粗糙度等验收标准进行检验。

2)检出的不符合内孔表面质量验收标准的产品退到退铬库处理。

3.经过自检合格后的产品方可转入气动量仪检验工序。

2011-3-19

珩磨,研磨

珩磨工艺(Honing Process)是磨削加工的一种特殊形式,又是精加工中的一种高效加工方法。这种工艺不仅能去除较大的加工余量,而且是一种提高零件尺寸精度、几何形状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有效加工方法,在汽车零部件的制造中应用很广泛。珩磨加工原理珩磨是利用安装于珩磨头圆周上的一条或多条油石,由涨开机构(有旋转式和推进式两种)将油石沿径向涨开, 使其压向工件孔壁,以便产生一定的面接触。同时使珩磨头旋转和往复运动,零件不动;或珩磨头只作旋转运动,工件往复运动,从而实现珩磨。在大多数情况下,珩磨头与机床主轴之间或珩磨头与工件夹具之间是浮动的。这样,加工时珩磨头以工件孔壁作导向。因而加工精度受机床本身精度的影响较小,孔表面的形成基本上具有创制过程的特点。所谓创制过程是油石和孔壁相互对研、互相修整而形成孔壁和油石表面。其原理类似两块平面运动的平板相互对研而形成平面的原理。珩磨时由于珩磨头旋转并往复运动或珩磨头旋转工件往复运动,使加工面形成交叉螺旋线切削轨迹,而且在每一往复行程时间内珩磨头的转数不是整数, 因而两次行程间,珩磨头相对工件在周向错开一定角度,这样的运动使珩磨头上的每一个磨粒在孔壁上的运动轨迹亦不会重复。此外,珩磨头每转一转,油石与前一转的切削轨迹在轴向上有一段重叠长度,使前后磨削轨迹的衔接更平滑均匀。这样,在整个珩磨过程中,孔壁和油石面的每一点相互干涉的机会差不多相等。因此,随着珩磨的进行孔表面和油石表面不断产生干涉点,不断将这些干涉点磨去并产生新的更多的干涉点,又不断磨去,使孔和油石表面接触面积不断增加,相互干涉的程度和切削作用不断减弱,孔和油石的圆度和圆柱度也不断提高,最后完成孔表面的创制过程。为了得到更好的圆柱度,在可能的情况下,珩磨中经常使零件掉头,或改变珩磨头与工件轴向的相互位置。需要说明的一点:由于珩磨油石采用金刚石和立方氮化硼等磨料,加工中油石磨损很小,即油石受工件修整量很小。因此,孔的精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珩磨头上油石的原始精度。所以在用金刚石和立方氮化硼油石时,珩磨前要很好地修整油石,以确保孔的精度。珩磨的切削过程定压进给珩磨定压进给中进给机构以恒定的压力压向孔壁,共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脱落切削阶段,这种定压珩磨,开始时由于孔壁粗糙,油石与孔壁接触面积很小,接触压力大,孔壁的凸出部分很快被磨去。而油石表面因接触压力大,加上切屑对油石粘结剂的磨耗,使磨粒与粘结剂的结合强度下降,因而有的磨粒在切削压力的作用下自行脱落,油石面即露出新磨粒,此即油石自锐。第二阶段是破碎切削阶段,随着珩磨的进行,孔表面越来越光,与油石接触面积越来越大,单位面积的接触压力下降,切削效率降低。同时切下的切屑小而细,这些切屑对粘结剂的磨耗也很小。因此,油石磨粒脱落很少,此时磨削不是靠新磨粒,而是由磨粒尖端切削。因而磨粒尖端负荷很大,磨粒易破裂、崩碎而形成新的切削刃。第三阶段为堵塞切削阶段,继续珩磨时油石和孔表面的接触面积越来越大,极细的切屑堆积于油石与孔壁之间不易排除,造成油石堵塞, 变得很光滑。因此油石切削能力极低, 相当于抛光。若继续珩磨,油石堵塞严重而产生粘结性堵塞时,油石完全失去切削能力并严重发热,孔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均会受到影响。此时应尽快结束珩磨。定量进给珩磨定量进给珩磨时,进给机构以恒定的速度扩张进给,使磨粒强制性地切入工件。因此珩磨过程只存在脱落切削和破碎切削,不可能产生堵塞切削现象。因为当油石产生堵塞切削力下降时,进给量大于实际磨削量,此时珩磨压力增高,从而使磨粒脱落、破碎,切削作用增强。用此种方法珩磨时,为了提高孔精度和表面粗糙度,最后可用不进给珩磨一定时间。定压--定量进给珩磨开始时以定压进给珩磨,当油石进入堵塞切削阶段时,转换为定量进给珩磨,以提高效率。最后可用不进给珩磨,提高孔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珩磨加工特点加工精度高特别是一些中小型的通孔,其圆柱度可达0.001mm 以内。一些壁厚不均匀的零件,如连杆,其圆度能达到0.002mm。对于大孔(孔径在200mm以上),圆度也可达0.005mm,如果没有环槽或径向孔等,直线度达到0.01mm/1m以内也是有可能的。珩磨比磨削加工精度高,因为磨削时支撑砂轮的轴承位于被珩孔之外,会产生偏差,特别是小孔加工,磨削精度更差。珩磨一般只能提高被加工件的形状精度,要想提高零件的位置精度,需要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如用面板改善零件端面与轴线的垂直度(面板安装在冲程托架上,调整使它与旋转主轴垂直,零件靠在面板上加工即可)。表面质量好表面为交叉网纹,有利于润滑油的存储及油膜的保持。有较高的表面支承率(孔与轴的实际接触面积与两者之间配合面积之比),因而能承受较大载荷,耐磨损,从而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寿命。珩磨速度低(是磨削速度的几十分之一),且油石与孔是面接触,因此每一个磨粒的平均磨削压力小,这样珩磨时,工件的发热

MasterCAM车床加工应用教程

第10章车床加工 本章主要讲述Mastercam的“车床”模块。车床模块可生成多种车削加工路径,包括简 式车削、表面车削、径向车削、钻孔、螺纹 车削、切断、C轴加工(C-axis)等加工路径。 2003.07.20Mastercam1

10.1 车床加工基础知识 车床加工系统的各模组生成刀具路径之前,也要进行工件、刀具及材料参数的设置,其材料的设置与铣 床加工系统相同,但工件和刀具的参数设置与铣床加 工有较大的不同。车床系统中几何模型的绘制方法与 铣床系统中几何模型的绘制方法有所不同,只需用绘 制零件图形的一半。在生成刀具路径后,可以用操作 管理器进行刀具路径的编辑、刀具路径模拟、仿真加 工模拟以及后处理等操作。 10.1.1车床坐标系 10.1.2刀具参数 10.1.3工件设置 2003.07.20Mastercam2

10.1.1 车床坐标系 一般数控车床使用X轴和Z轴两轴控制。其中Z 轴平行于机床主轴,+Z方向为刀具远离刀柄方向;X轴垂直于车床的主轴,+X方向为刀具离开主轴线方向。当刀座位于操作人员的对面时,远离机床和操作者方向为+X方向;当刀座位于操作人员的同侧时,远离机床靠近操作者方向为+X方向。有些车床有主轴角位移控制(C-axis),即主轴的旋转转角度可以精确控制。 2003.07.20Mastercam3

在车床加工系统中绘制几何模型要先进行数控机床坐标系设定。顺序选择主菜单中的Cplane→Next Menu进行坐标设置。常用坐标有“+XZ”、“-XZ”、 “+DZ”、“-DZ”。车床坐标系中的X方向坐标值有两种表 示方法:半径值和直径值。当采用字母X时表示输入的 数值为半径值;采用字母D时表示输入的数值为直径值。 采用不同的坐标表示方法时,其输入的数值也应不同,采用直径表示方法的坐标输入值应为半径表示方法的2 倍。 车床加工中,工件一般都是回转体,所以,在绘制几何模型时只需绘制零件的一半外形,即母线。 螺纹、凹槽及切槽面的外形可由各加工模组分别定义。有些几何模型在绘制时只要确定其控制点的位置, 而不用绘制外形。控制点即螺纹、凹槽及切槽面等外 形的起止点,绘制方法与普通点相同。 2003.07.20Mastercam4

磨削加工原理

7.3.2珩磨 珩磨是磨削加工的 1 种特殊形式,属于光整加工。需要在磨削或精镗的基础上进行。珩磨加工范围比较广,特别是大批大量生产中采用专用珩磨机珩磨更为经济合理,对于某些零件,珩磨已成为典型的光整加工方法,如发动机的气缸套,连杆孔和液压缸筒等。 (1)珩磨原理 在一定压力下,珩磨头上的砂条(油石)与工件加工表面之间产生复杂的的相对运动,珩磨头上的磨粒起切削、刮擦和挤压作用,从加工表面上切下极薄的金属层。 (2)珩磨方法 珩磨所用的工具是由若干砂条 ( 油石 ) 组成的珩磨头,四周砂条能作径向张缩,并以一定的压力与孔表面接触,珩磨头上的砂条有 3 种运动 ( 如图 7.3 a ) ;即旋转运动、往复运动和加压力的径向运动。珩磨头与工件之间的旋转和往复运动,使砂条的磨粒在孔表面上的切削轨迹形成交叉而又不相重复的网纹。珩磨时磨条便从工件上切去极薄的一层材料,并在孔表面形成交叉而不重复的网纹切痕 ( 如图 7.3 b ), 这种交叉而不重复的网纹切痕有利于贮存润滑油,使零件表面之间易形成—层油膜,从而减少零件间的表面磨损。 (3)珩磨的特点 1)珩磨时砂条与工件孔壁的接触面积很大,磨粒的垂直负荷仅为磨削的 1/50~1/100 。此外,珩磨的切削速度较低,一般在 100m/min 以下,仅为普通磨削的 1/30~1/100 。在珩磨时,注入的大量切削液,可使脱落的磨粒及时冲走,还可使加工表面得到充分冷却,所以工件发热少,不易烧伤,而且变形层很薄,从而可获得较高的表面质量。 2)珩磨可达较高的尺寸精度、形状精度和较低的粗糙度,珩磨能获得的孔的精度为 IT6~IT7 级,表面粗糙度 Ra 为 0.2~0.025 。由于在珩模时,表面的突出部分总是先与沙条接触而先被磨去,直至砂条与工件表面完全接触,因而珩磨能对前道工序遗留的几何形状误差进行一定程度的修正,孔的形状误差一般小于 0.005mm 。 3)珩磨头与机床主轴采用浮动联接,珩磨头工作时,由工件孔壁作导向,沿预加工孔的中心线作往复运动,故珩磨加工不能修正孔的相对位置误差,因此,珩磨前在孔精加工工序中必须安排预加工以保证其位置精度。一般镗孔后的珩磨余量为 0.05~0.08mm ,铰孔后的珩磨余量为 0.02~0.04mm ,磨孔后珩磨余量为0.01~0.02mm 。余量较大时可分粗、精两次珩磨。 4)珩磨孔的生产率高,机动时间短,珩磨 1 个孔仅需要 2~3min ,加工质量高,加工范围大,可加工铸铁件、淬火和不淬火的钢件以及青铜件等,但不宜

车床零件加工工艺

车床零件加工工艺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轴类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分析与编制 班级 姓名 学号 综合成绩 项目一轴类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分析与编制 零件图 项目一轴类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分析与编制 零件图 任务一、零件图纸的工艺分析 该零件由圆柱、槽、螺纹等表面形成 设计基准径向以轴线为基准,轴向以工件右端面为基准。 未注倒角C1 表面粗糙度为, 工件材料为45钢 任务二、工艺路线的拟定 1、表面加工的方法 粗车---精车 粗车精车 精度等级 IT7,IT8 表面粗糙度 , 2、毛坯尺寸 15mm*145mm 3、工序划分 任务三、机床的选择 零件毛坯尺寸:35mm*145mm

零件最高精度:IT7,IT8 刀具类型:外圆车刀、螺纹刀 机床:CK6141 机床参数 主电机功率:4000(kw) 刀具数量:4 最大加工长度:1000(mm) 最大加工直径:58(mm) 最大回转直径:224(mm) 精度级:IT6~IT8 卡盘:三爪卡盘 任务四、装夹方案及夹具的选择 通过对刀的方式找基准 径向基准为轴线 轴向基准为工件两端面 夹具为三爪卡盘 任务五、刀具的选择 工件材料:45钢 刀具材料:硬质合金(刀片) P类:精JC215V(黛杰) 粗JC450V 适用加工结构钢、工具钢、耐热钢、铸钢可锻造钢,是钢材连续切削加工首选刀具材料任务六、刀片规格 外圆车刀 CNMG080404 切槽刀 N123H2-03 50-0004-GF 螺纹刀 任务五、刀具的选择 工件材料:45钢 刀具材料:硬质合金(刀片) P类:精JC215V(黛杰) 粗JC450V 适用加工结构钢、工具钢、耐热钢、铸钢可锻造钢,是钢材连续切削加工首选刀具材料任务六、刀片规格 外圆车刀 CNMG080404 切槽刀 N123H2-03 50-0004-GF 螺纹刀 任务七、切削用量的选择

珩磨

珩磨技术在高精度孔系加工中的应用 一、珩磨技术的引进 珩磨技术是随着汽车的诞生和发展应运而生的。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发动机中的缸孔与活塞是最重要的摩擦副,其性能优劣和工作的状态直接影响到汽车产品的质量、品味、使用寿命和人类的生存环境,所以自汽车发明以来,一直在探讨缸孔工作表面精密制造技术。 珩磨是用镶嵌在珩磨头上的油石对工件表面施加一定压力,珩磨工具或工件同时作相对旋转和轴向直线往复运动,切除工件上极小余量的精加工方法。珩磨从汽车发动机(柴油机、汽油机)的应用,到摩托车、拖拉机缸体,广泛应用于飞机零部件、导弹、坦克、枪炮、船舶、工业缝纫机、空调压缩机、液压气动、制动器、油泵油嘴、轴承、工程机械、管乐器、光纤电缆的连接口等等。 二、珩磨的工作原理 珩磨条装在珩磨头上,由珩磨机主轴带动珩磨头作旋转和往复运动,并通过其中的胀缩机构使珩磨条伸出,向孔壁施压以作径向胀开运动,实施珩磨加工。珩磨加工时,珩磨头上圆周上的珩磨条与孔壁的重叠接触点相互干涉,一方面珩磨条将孔壁上的干涉点磨去,另一方面孔壁也相应地使珩磨条上面的磨粒尖角或整个磨粒破碎或脱落,珩磨条与孔壁在珩磨过程中相互修整。再由于珩磨头在珩磨过程中,既有旋转又有往复运动,使工件孔的加工表面形成交叉的螺旋线切削轨迹。由于每一次往复行程时间内珩磨头的转数为非整数,两次行程间又错开一定位置,这样复杂的运动使珩磨条的每一磨粒在孔壁上运动的轨迹不重复。在整个珩磨过程中,孔壁与珩磨条上的每一点相互干涉的机会差不多均等。这样在孔壁和珩磨条间的不断产生新的干涉点,又不断将这些干涉点磨去,使孔壁和珩磨条的接触面积不断增加,相互干涉的作用和切削作用不断减弱,孔与珩磨条面得圆度和圆柱度不断提高,孔壁的粗糙度降低,达到尺寸要求精度后,珩磨条缩回,珩磨头推出工件孔,完成孔的珩磨。 三、珩磨加工的应用 1、珩磨加工应用方式 在发动机加工中珩磨的加工分以下几种方式:(1)缸体内孔表面形成缸孔是气体压缩燃烧和膨涨的空间,并对活塞起导向作用,缸体内孔表面是

数控珩磨加工技术研究与应用

数控珩磨加工技术研究与应用 珩磨是磨削加工的一种特殊形式,是随着汽车的诞和生发展应运而生的,在现代汽车制造业和航空航天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一、珩磨技术的发展与现状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珩磨技术在航空航天及汽车发动机领域成为发动机气缸、气缸体孔、起落架简体以及工程机械中重要的液压缸等精密零件孔加工不可或缺的工艺技术。越来越多的各种长短孔、薄壁类孔、盲孔、不均匀壁厚类孔迫切需要珩磨机床对孔进行加工,以保证其表面粗糙度、圆度及尺寸精度要求。 在珩磨技术方面,目前在发动机气缸、工程机械液压系统及飞机起落架液压系统中普遍采用珩磨加工技术,但主要采用进口高精度数控立式珩磨机床,例如,美国善能公司最新推出的高精度数控立式珩磨机床SV?2410.由于采用了计算机控制系统,它比其他机械控制系统更改的保证珩磨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要求。 国产珩磨机床近年来有了很大的进步,出现了如宁夏大河机床等优秀的珩磨设备厂商,但无论在加工精度、制造水平还是在控制技术方面,与国外相比都有较大的差距,整体 珩磨工艺技术水平较低,对珩磨加工技术的研究仍然局限于

珩磨头的制作机沙条的选材上,对珩磨的工艺参数研究几乎 是空白,根本无法满足现代航空航天和汽车工业技术要求,目前国内市场上精密高效机床几乎全部为国外品牌垄断。 二、珩磨加工工艺珩磨是磨削加工的一种特殊形式,是能使加工表面达到高精度、高表面适质量、高寿命的高效加工方式。是一种快速高效的内孔精加工工艺,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珩磨的定义:是用镶嵌在珩磨头上的油石(也称珩磨条) 对精加工表面进行光整加工。珩磨与孔表面的接触面积较大,加工效率较高。加工时由涨开机构将油石沿径向涨开,使其压向工件孔壁,从而产生一定的接触面积,同时珩磨头做旋转和往复运动,而零件不动,从而实现珩磨。珩磨工艺具有以下特点。 (1)珩磨的表面质量好,珩磨后表面粗糙度可达 Ra0.8-0.2,甚至更低; (2)加工精度高,圆度、圆柱度可达0.5卩m;轴线直线度可达i p, m ; ( 3)交叉网纹有利于贮油润滑,实现平顶珩磨,可获得较好的相对运动摩擦,获得较理想的表面质量,同时改变了内孔的表面结构组织,形成了具有很好的润滑效果润滑油膜表面; (4)珩磨主要用于孔加工,是以原底孔中心为导向, 加工孔径范围为5-500mm ,深径比可达10,甚至更大; (5)珩磨与研磨相比,珩磨具有可减轻工人体力劳动、生产率高、易实现自动化等特点。

车床零件加工工艺

轴类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分析与编制 班级 姓名 学号 综合成绩 项目一轴类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分析与编制 零件图

项目一轴类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分析与编制零件图 任务一、零件图纸的工艺分析 该零件由圆柱、槽、螺纹等表面形成 设计基准径向以轴线为基准,轴向以工件右端面为基准。 未注倒角C1 表面粗糙度为Ra3.2,Ra1.6 工件材料为45钢 任务二、工艺路线的拟定 1、表面加工的方法 粗车---精车 粗车1.5 精车0.5 精度等级 IT7,IT8 表面粗糙度 3.2,1.6 2、毛坯尺寸 ?15mm*145mm 3、工序划分

任务三、机床的选择 零件毛坯尺寸:?35mm*145mm 零件最高精度:IT7,IT8 刀具类型:外圆车刀、螺纹刀 机床:CK6141 机床参数 主电机功率:4000(kw) 刀具数量:4 最大加工长度:1000(mm) 最大加工直径:58(mm) 最大回转直径:224(mm) 精度级:IT6~IT8 卡盘:三爪卡盘 任务四、装夹方案及夹具的选择 通过对刀的方式找基准 径向基准为轴线 轴向基准为工件两端面 夹具为三爪卡盘 任务五、刀具的选择 工件材料:45钢 刀具材料:硬质合金(刀片) P类:精JC215V(黛杰) 粗JC450V 适用加工结构钢、工具钢、耐热钢、铸钢可锻造钢,是钢材连续切削加工首选刀具材料 任务六、刀片规格 外圆车刀 CNMG080404 切槽刀 N123H2-03 50-0004-GF 螺纹刀 R166.0G-16MM01-150 任务五、刀具的选择 工件材料:45钢 刀具材料:硬质合金(刀片) P类:精JC215V(黛杰) 粗JC450V

多头螺纹的标注方式

多头螺纹的标注方式有以下几种: 1.一种是“公称直径×Ph导程P螺距”,如果要进一步表明螺纹的头数,可在后面增加括号用英语说明,例如双头为two starts,三头为three starts,四头为four starts等。如M30×Ph3P1.5(two starts)。 2.其次一种标注方法为“公称直径×导程/螺纹头数”。如M30×3/2。 3.第三种标注方法为“公称直径×螺距(n头螺纹)”,如M30×1.5(双头)。 4.还有一种标注方法为“公称直径×导程(P螺距)”,如M30×3(P1.5)。 M30×Ph3P1.5(two starts)、M30×3/2、M30×1.5(双头)和M30×3(P1.5)都表示的是公称直径是30mm,导程是3mm,螺距是1.5mm的双头螺纹。 了解了多头螺纹与单头螺纹的不同,就可以很容易的加工出多头螺纹了。因系统不同,加工多头螺纹的方法也不尽相同,有的系统编程时可直接给出螺纹的头数。有的系统需要给出分头角度,即第一条螺纹螺旋线切入工件时的切入点,与第二条螺纹螺旋线切入工件时的切入点之间的角度。如双头螺纹的分头角度是360°÷2=180°, 三头螺纹的分头角度是360°÷3=120°,四头螺纹的分头角度是360°÷4=90°。 如加工M30×3/2双头螺纹,广数GSK980TDa可以用螺纹头数编程,螺纹循环指令为G92,程序为 G92 X29.2 Z-50.0 F3.0 L2,在加工多头螺纹时,不论任何系统,F都指导程,而不是螺距,所以式中F3.0指螺纹的导程是3mm,L2指螺纹的头数是2。华中世纪星系统用螺纹头数和分头角度混合编程,螺纹循环指令为G82,则M30×3/2的螺纹循环:程序为G82 X29.2 Z-50.0 C2 P180 F3,式中C2指螺纹的头数是2,P180指双头螺纹的分头角度是180°,F3指螺纹的导程是3mm。世纪星系统用G76编程时,取消了螺纹头数的指令,只需给出分头角度P即可。 还有一种加工多头螺纹的方法,适用于任何系统,即加工第二条螺旋线时,螺纹切削的起点向前或向后移动一个螺距的距离。如加工M30×6/3三头螺纹时,螺纹导程是6mm,螺纹头数是3头,所以螺距是2mm。假如加工第一条螺旋线时,刀具的螺纹切削起点定位在Z10.0,切削第二条螺旋线时,刀具的螺纹切削起点可定位在Z8.0或Z12.0的位置上,切削第三条螺旋线时,刀具的螺纹切削起点可定位在Z6.0或Z14.0的位置上,程序如下: G00 X34.0Z10.0;(第一条螺旋线的起点) G92X29.2Z-50.0F6.0;(加工第一条螺旋线) …… G00 X34.0Z12.0;(第二条螺旋线的起点) G92X29.2Z-50.0F6.0;(加工第二条螺旋线)

机械加工切削参数表

常用材料机械加工切削参数推荐表 共 26 页 2015年9月

目录 1 切削用量选定原则 ........................................ 2 车削加工切削参数推荐表 .................................. 2.1 车削要素.............................................. 2.2 车削参数............................................. 3 铣削加工切削参数推荐表 .................................. 3.1 铣削要素.............................................. 3.2 铣削参数.............................................. 4 磨削加工切削参数推荐表 .................................. 4.1 磨削要素 (23) 4.2 平面磨削.............................................. 4.3 外圆磨削.............................................. 4.4 内圆磨削..............................................

1 切削用量选定原则 选择机械加工切削用量就是指具体确定切削工序的切削深度、进给量、切削速度及刀具耐用度。选择切削用量时,要综合考虑生产率、加工质量和加工成本。 从切削加工生产率考虑:切削深度、进给量、切削速度中任何一个参数增加一倍,都可提高生产率一倍。 从刀具耐用度考虑:应首先采用最大的切削深度,再选用大的进给量,然后根据确定的刀具耐用度选择切削速度。 从加工质量考虑:精加工时,采用较小的切削深度和进给量,采用较高的切削速度。 2 车削加工切削参数推荐表 2.1 车削要素 切削速度v :工件旋转的线速度,单位为m/min 。 进给量f :工件每旋转一周,工件与刀具相对位移量,单位为mm/r 。 切削深度a p :垂直于进给运动方向测量的切削层横截面尺寸,单位为mm 。 Ra :以轮廓算术平均偏差评定的表面粗糙度参数,单位为μm 。 d w :工件直径,单位为mm 。 切削速度与转速关系: 3.3181000nd dn v = = π m/min d v d v n 3.3181000= =π r/min v :切削速度,工件旋转的线速度,单位为m/min 。 n :工件的转速,单位为r/min 。 d :工件观察点直径,单位为mm 。 2.2 车削参数 45钢热轧状态(硬度:187HB )外圆车削

铣削加工基础知识

第二十讲 铣削加工基础知识 一、铣削用量: 铣削时的铣削用量由切削速度、进给量、背吃刀量(铣削深度)和侧吃刀量(铣削宽度)四要素组成。其铣削用量如下图所示。 a)在卧铣上铣平面 b)在立铣上铣平面 铣削运运及铣削用量 1.切削速Vc ,切削速度Vc 即铣刀最大直径处的线速度,可由下式计算: 式中: —切削速度(m/min) d —铣刀直径(mm ); n —铣刀每分钟转数(r/min )。 2.进给量?,铣削时,工件在进给运动方向上相对刀具的移动量即为铣削时的进给量。由于铣刀为多刃刀具,计算时按单位时间不同,有以下三种度量方法。 1000 dn π =

⑴每齿进给量? (mm/z)指铣刀每转过一个刀齿时,工件对铣刀的进给量(即 Z 铣刀每转过一个刀齿,工件沿进给方向移动的距离),其单位为每齿mm/z。 ⑵每转进给量?,指铣刀每一转,工件对铣刀的进给量(即铣刀每转,工件沿进给方向移动的距离),其单位为mm/r。 ⑶每分钟进给量vf,又称进给速度,指工件对铣刀每分钟进给量(即每分钟工件沿进给方向移动的距离),其单位为mm/min。上述三者的关系为, 式中Z—铣刀齿数 n—铣刀每分钟转速(r/min), 3.背吃刀量(又称铣削深度ap),铣削深度为平行于铣刀轴线方向测量的切削层尺寸(切削层是指工件上正被刀刃切削着的那层金属),单位为mm。因周铣与端铣时相对于工件的方位不同,故铣削深度的标示也有所不同。 侧吃刀量(又称铣削宽度a ),铣削宽度是垂直于铣刀轴线方向测量的切削层 e 尺寸,单位为mm。 铣削用量选择的原则:通常粗加工为了保证必要的刀具耐用度,应优先采用较大的侧吃刀量或背吃刀量,其次是加大进给量,最后才是根据刀具耐用度的要求选择适宜的切削速度,这样选择是因为切削速度对刀具耐用度影响最大,进给量次之,侧吃刀量或背吃刀量影响最小;精加工时为减小工艺系统的弹性变形,必须采用较小的进给量,同时为了抑制积屑瘤的产生。对于硬质合金铣刀应采用较高的切削速度,对高速钢铣刀应采用较低的切削速度,如铣削过程中不产生积屑瘤时,也应采用较大的切削速度。 二、铣削的应用

珩磨工艺原理

珩磨工艺原理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珩磨工艺原理 一、珩磨工艺原理 珩磨是磨削加工的特殊形式,又是精加工中一种高效加工方法。这种工艺不仅能往除较大的加工余量(在50年代珩磨还是作为抛光用),而且是一种高精密零件尺寸、几何外形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有效加工方法。 (一)珩磨加工的特点: 1.加工精度高: 特别是一些中小型的光通孔,其圆柱度可达以内。一些壁厚不均匀的零件,如连杆,其圆度能达。对于大孔(孔径在200mm以内),圆度也可达,假如没有环槽或径向孔等,直线度在以内也是有可能的。珩磨比磨削加工精度高,磨削时支撑砂轮的轴承位于被珩孔之外,会产生偏差,特别是小孔加工,磨削比珩磨精度更差。珩磨一般只能改变被加工件的外形精度,要想改变零件的位置精度,需要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如用面板改善零件端面与轴线的垂直度(面板安装在冲程臂上,调它与旋转主轴垂直,零件靠在面板上加工即可)。 表面为交叉网纹,有利于润滑油的存储及油膜的保持。有较高的表面支承率(孔与轴的实际接触面积与两者之间配合面积之比),因而能承受较大载荷,耐磨损,从而进步了产品的使用寿命。珩磨速度低(是磨削速度的几十分之一),且油石与孔是面接触,因此每一个磨粒的均匀磨削压力小,这样工件的发热量很小,工件表面几乎无热损伤和变质层,变形小。珩磨加工面几乎无嵌砂和挤压硬质层。磨削比珩磨切削压力大,磨具和工件是线接触,有较高的相对速度。因而会在局部区域产生高温,会导致零件表面结构的永久性破坏。 主要加工各种圆柱形孔:光通孔。轴向和径向有中断的孔,如有径向孔或槽的孔、键槽孔、花键孔。盲孔。多台阶孔等。另外,用专用珩磨头,还可加工圆锥孔,椭圆孔等,但由于珩磨头结构复杂,一般不用。用外圆珩磨工具可以珩磨圆柱体,但其往除的余量远远小于内圆珩磨的余量。几乎可以加工任何材料,特别是金刚石和立方氮化硼磨料的应用。同时也进步了珩磨加工的效率。 (二)珩磨加工原理: 1.珩磨是利用安装于珩磨头圆周上的一条或多条油石,由涨开机构(有旋转式和推进式两种)将油石沿径向涨开,使其压向工件孔壁,以便产生一定的面接触。同时使珩磨头旋转和往复运动,零件不动;或珩磨头只作旋转运动,工件往复运动,从而实现珩磨。 2.大多数情况下,珩磨头与机床主轴之间或珩磨头与工件夹具之间是浮动的。这样,加工时珩磨头以工件孔壁作导向。因而加工精度受机床本身精度的影响较小,孔表面的形成基本上具有创制过程的特点。所谓创制过程是油石和孔壁相互对研、互相修整而形成孔壁和油石表面。其原理类似两块平面运动的平板相互对研而形成平面的原理 珩磨时由于珩磨头旋转并往复运动或珩磨头旋转工件往复运动,使加工面形成交叉螺旋线切削轨迹,而且在每一往复行程时间内珩磨头的转数不是整数,因而两次行程间,珩磨头相对工件在周向错开一定角度,这样的运动使珩磨头上的每一个磨粒在孔壁上的运动轨迹不会重复。此外,珩磨头每转一转,油石

数控车床基础知识

广州市XXXX技工学校 教案册 (生产实习) 课题数控车床基本知识 教师 时间

课题练习与作业 图样 技术要求: 1、以01为工件编程原点写出各点的绝对坐标值 2、以02为工件编程原点写出各点的绝对坐标值 名称材料45#额定工时

课题学习要求(引言) 本课题的教学目的 掌握数控加工的入门知识、组成及工作原理,及数控编程的基础知识;熟练数控的基本功能。 掌握数控编程通用 G 代码、M 功能、S 功能、T 功能。 一、数控车床加工特点以及加工流程(0.3课日) 1数控的定义: 数控是指用数字来控制,通过计算机进行自动控制的技术通称为数控技术。 2、数控机床的特点: 1)、具有高度柔性, 2) 、加工精度高, 3) 、加工质量稳定、可靠。 4) 、生产率高。 5) 、改善劳动条件。 6)、利于生产管理现代化。 3、数控机床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1)、数控机床的组成 数控机床一般由输入输出设备、 CNC 装置(或称CNC 单元)、伺服单元、驱动装置(或称执行机 构)、可编程控制器 PLC 及电气控制装置、辅助装置、机床本体及测量装置组成。 下图是数控机床的组成框图,其中除机床本体之外的部分统称为计算机数控 (CNC )系统。 2)、工作步骤 在数控机床上加工零件通常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加 工 阶 段 编 程 阶 段

4、数控车床编程的基础知识 数控车床之所以能够自动加工出不同形状、尺寸及高精度的零件,是因为数控车床按事先编制好的加工程序,经其数控装置“接收”和“处理”,从而实现对零件的自动加工的控制。 使用数控车床加工零件时,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编制加工程序。从分析零件图样到获得数控车床所需控制介质(加工程序单或数控带等)的全过程,称为程序编制,其主要内容和一般过程如下图所示: 修改f 丄| | f * | f修改 1)图样分析 根据加工零件的图纸和技术文件,对零件的轮廓形状、有关标注、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毛坯种类、件数、材料及热处理等项目要求进行分析并形成初步的加工方案。 2)辅助准备 根据图样分析确定机床和夹具、机床坐标系、编程坐标系、刀具准备、对刀方法、对刀点位置及测定机械间隙等。 3)制定加工工艺 拟定加工工艺方案、确定加工方法、加工线路与余量的分配、定位夹紧方式并合理选用机床,刀具及切削用量等。 4)数值计算 在编制程序前,还需对加工轨迹的一些未知坐标值进行计算,作为程序输入数据,主要包括:数值换算、尺寸链解算、坐标计算和辅助计算等。对于复杂的加工曲线和曲面还须使用计算机辅助计算。 5)编写加工程序单 根据确定的加工路线、刀具号、刀具形状、切削用量、辅助动作以及数值计算的结果按照数控车床规定使用的功能指令代码及程序段格式,逐段编写加工程序。此外,还应附上必要的加工示意图、刀具示意图、机床调整卡、工序卡等加工条件说明。 6)制作控制介质 加工程序完成以后,还必须将加工程序的内容记录在控制介质上,以便输入到数控装置中。如穿孔带、磁带及软盘等,还可采用手动方式将程序输入给数控装置。 7)程序校核 加工程序必须经过校验和试切削才能正式使用,通常可以通过数控车床的空运行检查程序格式有无出错或用模拟防真软件来检查刀具加工轨迹的正误,根据加工模拟轮廓的形状,与图纸对照检查。 但是,这些方法尚无法检查出刀具偏置误差和编程计算不准而造成的零件误差大小,及切削用量选用是否合适、刀具断屑效果和工件表面质量是否达到要求,所以必须采用首件试切的方法来进行实际效果的检查,以便对程序进行修正。

机械加工工艺基础知识点 (2)

机械加工工艺基础知识点 0总体要求 掌握常用量具的正确使用、维护及保养,了解机械零件几何精度的国家标准,理解极限与配合、形状和位置公差的含义及标注方法;金属切削和刀具的一般知识、常用夹具知识;能正确选用常用金属材料,了解一般机械加工的工艺路线与热处理工序。 一、机械零件的精度 1.了解极限与配合的术语、定义和相关标准。理解配合制、公差等级及配合种类。掌握极限尺寸、偏差、公差的简单计算和配合性质的判断。 1.1基本术语:尺寸、基本尺寸、实际尺寸、极限尺寸、尺寸偏差、上偏差、下偏差、(尺寸)公差、标准公差及等级(20个公差等级,IT01精度最高;IT18最低)、公差带位置(基本偏差,了解孔、轴各28个基本偏差代号)。 1.2配合制: (1)基孔制、基轴制;配合制选用;会区分孔、轴基本偏差代号。 (2)了解配合制的选用方法。 (3)配合类型:间隙、过渡、过盈配合 (4)会根据给定的孔、轴配合制或尺寸公差带,判断配合类型。 1.3公差与配合的标注 (1)零件尺寸标注 (2)配合尺寸标注 2.了解形状、位置公差、表面粗糙度的基本概念。理解形位公差及公差带。

2.1几何公差概念: 1)形状公差: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圆柱度、线轮廓度、面轮廓度。 2)位置公差:位置度、同心度、同轴度。作用:控制形状、位置、方向误差。3)方向公差:平行度、垂直度、倾斜度、线轮廓度、面轮廓度。 4)跳动公差:圆跳动、全跳动。 2.2几何公差带: 1)几何公差带 2)几何公差形状 3)识读 3.正确选择和熟练使用常用通用量具(如钢直尺、游标卡尺、千分尺、量缸表、直角尺、刀口尺、万能角尺等)及专用量具(如螺纹规、平面样板等),并能对零件进行准确测量。 3.1常用量具: (1)种类:钢直尺、游标卡尺、千分尺、量缸表、直角尺、刀口尺、万能角尺。(2)识读:刻度,示值大小判断。 (3)调整与使用及注意事项:校对零点,测量力控制。 3.2专用量具: (1)种类:螺纹规、平面角度样板。 (2)调整与使用及注意事项 3.3量具的保养 (1)使用前擦拭干净 (2)精密量具不能量毛坯或运动着的工伯

车削加工工艺参数对切削力的影响

基于DEFORM3D的车削有限元模拟 摘要:本文在建立了车削三维有限元模型基础上,运用有限元法对45钢的车削过程中切削用量对切削力影响进行了模拟,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该模拟对现实工程应用有较大的作用。 关键字:车削模拟DEFORM3D 1 引言 金属零件的加工方式可分为塑性加工、热成形或压力成形加工、机械加工、高能加工、电及化学加工等几大类。在上述各种加工方法中,在机械制造过程所占比重最大的是机械加工中的切削加工和磨削加工;而车削加工作为切削加工中应用最广泛的加工形式,其加工过程中的工艺参数一直成为研究的对象。本文利用STFC公司的DEFORM3D软件对车削过程进行模拟,并分析了不同的切削用量对切削力的影响。 1.1 车削加工过程中切削力的来源与分解 1.1.1 切削力的来源 刀具总切削力是刀具上所有参与切削的各切削部分所产生的总切削力的合力。而一个切削部分的总切削力F是一个切削部分切削工件时所产生的全部切削力。它来源于两个方面:三个变形区(剪切区、摩擦区、挤压区)产生的弹、塑性变形抗力和切屑、工件与刀具之间的摩擦力。 切削时金属的塑性变形如图1所示,其中第Ⅰ变形区为剪切区,第Ⅱ变形区为摩擦区,第Ⅲ变形区为挤压区。

图1 切削时金属的塑性变形 1.1.2 总切削力的几何分力 刀具切削部分的总切削力是个大小、方向不易测量的力。为方便分析,常将总切削力沿选定轴系作矢量分解来推导出各分力,即总切削力的几何分力。 图2 外圆车削时力的分解

F。 (1) 切削力 C F是F在主运动方向上的正投影。在各分力中它最大,要消耗机床功率的C 95%以上。它是计算机床功率和主传动系统零件强度和刚度的主要依据。 (2) 进给力 F。 f F是F在进给运动方向上的正投影,是设计或校核进给系统零件强度和刚f 度的依据。 F (3) 背向力 p F是F在垂直于工作平面上的分力。背向力不做功,具有将工件顶弯的趋 p F。势,并引起振动,从而影响工件加工质量。用增大车刀主偏角的方法可以减小 p F与各分力之间的关系为: F=(N) 1.2 切削热和切削温度 1.2.1 切削热的来源 切削过程中所消耗的切削功绝大部分转变为切削热。切削热的主要来源是切削层材料的弹塑性变形(Q(变形)),以及切屑与刀具前面之间的摩擦(Q(前摩))、工件与刀具后面之间的摩擦(Q(后摩))。因而三个变形区也是产生切削热的三个热源区。 1.2.2 切削热的传散 切削热通过切屑、工件、刀具和周围介质(如空气、切屑液)等传散。各部分传散的比例随切削条件的改变而不同。 据热力学平衡原理,产生的热量和传散出去的热量应相等,即

切削加工基础知识

第一章切削加工基础知识 一、本章的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介绍了机械加工基础知识。重点应掌握切削运动及切削用量概念;切削刀具及其材料基本知识;切削过程的物理现象及控制;砂轮及磨削过程基本知识;材料切削加工性概念;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基本概念;机械加工质量的概念等。掌握本章内容为后续内容的学习打基础,为初步具备分析、解决工艺问题的能力打基础,为学生了解现代机械制造技术和模式及其发展打基础。学生学习本章要注意理论联系生产实践,才能更好体会,加深理解。可通过课堂讨论、作业练习、实验、校内外参观等及采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学手段学习,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为学好本章内容,可参阅邓文英主编《金属工艺学》第4版、傅水根主编《机械制造工艺基础》(金属工艺学冷加工部分)、李爱菊等主编《现代工程材料成形与制造工艺基础》下册及相关机械制造方面的教材和期刊。 二、授课主要内容 1切削运动和切削要素 主要学习零件表面的形成、切削运动、切削用量、切削层参数 2切削刀具和切削过程 主要学习切削刀具材料、车刀、刨刀、镗刀、麻花钻、铣刀的结构及刀具几何角度,切削的形成及形态、积屑瘤、切削力、切削热和切削温度、刀具磨损和刀具耐用度 3磨具和磨料切削 主要学习磨具和磨削原理 4材料的切削加工性 主要学习衡量材料切削加工性能的指标、常用材料的切削加工性、改善材料切削加工性的方法 5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基本概念 主要学习工艺过程的基本概念、工件的安装和夹具、基准及其选择原则、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

6机械加工质量的概念 主要学习机械加工精度、机械加工表面质量 三、重点、难点及对学生的要求(掌握、熟悉、了解、自学) 让学生重点掌握切削运动及切削用量概念、切削刀具及其材料基本知识、切削过程、砂轮及磨削过程、材料切削加工性、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基本概念;机械加工质量等概念。四、要外语词汇 主运动:primary motion 进给运动:feed movement 车刀:turning tools 刀具材料:cutting tools materials 切削过程:cutting process 磨具:abrasive grinding tools 表面质量:machining quality of machined surfaces 五、辅助教学情况(多媒体课件、板书、绘图、标本、示数等) 主讲(板书)+课堂讨论+作题练习+实验+多媒体课件+实物 六、复习思考题 1.试说明下列加工方法的主运动和进给运动: a.车端面; b.在钻床上钻孔; c.在铣床上铣平面; d.在牛头刨床上刨平面; e.在平面磨床上磨平面。 2.试说明车削时的切削用量三要素,并简述粗、精加工时切削用量的选择原则。 3.车外圆时,已知工件转速n=320 r/min,车刀进给速度v f=64 mm/min,其它条件如题图1-1所示,试求切削速度v c、进给量f、背吃刀量a p、切削层公称横截面积A D、切削层公称宽度b D和厚度h D。 4.弯头车刀刀头的几何形状如题图1-2所示,试分别说明车外圆、车端面(由外向 中心进给) 时的主切削刃、刀尖、前角γ 0、主后角a o 、主偏角k r和副偏角' r k。

珩磨加工问题

发动机缸孔珩磨几何形状的控制 作者:王成伟文章来源: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河北省汽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缸孔珩磨几何形状加工不良和缸盖装配后的气缸孔变形是影响活塞漏气量大和发动机烧机油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常规缺陷预防,增加在线形状修正珩磨和增加模拟压板珩磨工艺等控制方式,使其缸孔几何形状品质有了很好的提升和改善. 缸孔珩磨几何形状加工不良和缸盖装配后的气缸孔变形是影响活塞漏气量大和发动机烧机油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常规缺陷预防、增加在线形状修正珩磨和增加模拟压板珩磨工艺等控制方式,使其缸孔几何形状品质有了很好的提升和改善。 气缸体是联接发动机的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以及供油、润滑和冷却等机构的核心基础部件。而缸孔是气缸体的关键部位,尤其缸孔珩磨后的加工质量水平直接影响到发动机整机的经济性和动力性,也是决定排放性能能否达标的关键之一。气缸孔珩磨几何形状加工不良和缸盖装配后的气缸孔变形是影响活塞漏气量大、发动机烧机油的重要因素,也是进一步提高发动机产品品质的难点。 缸孔珩磨几何形状过程控制 珩磨作为气缸孔加工中的最后一道关键工序,是提高缸孔尺寸精度、几何形状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一种必要的磨削工艺。珩磨是利用工件不动,通过涨开机构将珩磨头上的油石径向涨开,压向孔壁,采用液压或伺服驱动装置使珩磨头旋转和往复运动来修正缸孔,来提高精度。

在日常生产过程中,缸孔的几何形状精度超差是缸孔生产中的常见缺陷之一,是影响生产线产品质量控制、生产效率的重要原因之一。通常的解决方式为:现场工程师根据工件的测量报告,分析几何形状的异常现象,继而对珩磨设备进行相应的检查和人工调整,尤其是加工参数的调整,完全依靠人工调试积累的经验或反复的测量、调整尝试,直到满足产品图样要求为止。同时我们也知道,缸孔的形状测量一般采用精密测量间的圆柱度仪进行检测,检测的时间比较长,一般为2~3h(包括清洗、恒温和测量时间),严重影响生产效率。为了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生产线的停线时间,及时保证和恢复生产,我们对新旧设备都采取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1.旧珩磨设备应对控制方法——缺陷矩阵表 现有生产线的珩磨设备因使用年限较久,软件系统版本比较低,很难通过软件升级实现在线缸孔几何形状自动修正功能。通过吸取珩磨厂家的经验和我司自身珩磨过程缺陷调整的案例经验,按照收集、整理以及归纳的方式,总结了一套关于珩磨设备缺陷应对的缺陷矩阵表,如表1所示。 2.新购设备应对控制方法——在线自动修正珩磨 我们知道,在缸孔珩磨工艺过程中,容易产生缸孔圆柱度缺陷的主要有三种类型共5种形式,如图1所示。 影响珩磨几何形状的参数主要有3个:孔的长度、砂条的长度和砂条的伸出长度(砂条在珩磨时伸出孔外的长度)。孔的长度由产品设计确定,砂条的长度根据珩磨厂商的经验,一般在通孔加工中应为孔长的2/3。受工件本身的特性及刀具设计的限制,该长度一旦确定则在后面的生产中也需要保持固定不变。

车削加工工艺参数对切削力的影响

车削加工工艺参数对切削力 的影响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基于DEFORM3D的车削有限元模拟 摘要:本文在建立了车削三维有限元模型基础上,运用有限元法对45钢的车削过程中切削用量对切削力影响进行了模拟,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该模拟对现实工程应用有较大的作用。 关键字:车削模拟 DEFORM3D 1 引言 金属零件的加工方式可分为塑性加工、热成形或压力成形加工、机械加工、高能加工、电及化学加工等几大类。在上述各种加工方法中,在机械制造过程所占比重最大的是机械加工中的切削加工和磨削加工;而车削加工作为切削加工中应用最广泛的加工形式,其加工过程中的工艺参数一直成为研究的对象。本文利用STFC公司的DEFORM3D软件对车削过程进行模拟,并分析了不同的切削用量对切削力的影响。 1.1 车削加工过程中切削力的来源与分解 1.1.1 切削力的来源 刀具总切削力是刀具上所有参与切削的各切削部分所产生的总切削力的合力。而一个切削部分的总切削力F是一个切削部分切削工件时所产生的全部切削力。它来源于两个方面:三个变形区(剪切区、摩擦区、挤压区)内产生的弹、塑性变形抗力和切屑、工件与刀具之间的摩擦力。 切削时金属的塑性变形如图1所示,其中第Ⅰ变形区为剪切区,第Ⅱ变形区为摩擦区,第Ⅲ变形区为挤压区。

图1 切削时金属的塑性变形 1.1.2 总切削力的几何分力 刀具切削部分的总切削力是个大小、方向不易测量的力。为方便分析,常将总切削力沿选定轴系作矢量分解来推导出各分力,即总切削力的几何分力。 图2 外圆车削时力的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