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音乐《银杯》教案
七年级音乐银杯教案市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省赛课金奖教案
《七年级音乐银杯教案》引言:音乐教育在中学阶段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音乐教育,学生们可以培养音乐兴趣,提高审美能力,促进情感表达和创造力的发展。
本文将以《七年级音乐银杯教案》为标题,探讨一种适用于七年级学生的音乐教学方案。
本教案主要目的是通过活泼有趣的音乐活动,激发学生们对音乐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七年级音乐课程的内容和目标。
2. 学习不同音乐风格的特点和区别。
3. 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和表演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音乐欣赏:介绍不同音乐风格,如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间音乐等,让学生们了解并欣赏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
2. 音乐创作:鼓励学生们进行简单的音乐创作,可以是歌曲、乐曲、旋律等。
学生们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感受,创作自己的音乐作品。
3. 音乐表演:引导学生们尝试音乐表演,可以是合唱、乐团、独奏等形式。
通过表演,学生们可以展示自己的音乐才艺和自信心。
三、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具有代表性的音乐,引起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并进行开放式讨论,引导学生们谈论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2. 音乐欣赏:通过讲解和演示,教导学生们了解不同音乐风格的特点和区别。
教师可以选择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进行欣赏,如贝多芬的交响乐、蔡琴的民歌等。
同时,教师可以播放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音乐,让学生们感受到音乐的多样性。
3. 音乐创作:组织学生们进行音乐创作活动。
教师可以给学生们提供一些音乐素材,如乐符、节奏等,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感觉进行创作。
学生们可以小组合作或个人创作,最后展示自己的作品。
4. 音乐表演:鼓励学生们进行音乐表演。
可以组织学生们合唱一首简单的歌曲,或者选取一首音乐作品进行乐团演奏。
学生们可以自愿参与表演,展示自己的音乐才华。
四、教学评估1. 日常观察: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们在课堂上的表现、参与度和理解程度来评估他们的学习情况。
2. 创作作品:评估学生们的音乐创作作品,包括歌曲、乐曲等。
初中音乐教案银杯
初中音乐教案银杯年级:初中学科:音乐课时:2课时教材:《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感受藏族音乐的风格特点,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 学会演唱歌曲《银杯》,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和音乐表现力。
3. 通过学习《银杯》,培养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的热爱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1. 学会演唱歌曲《银杯》。
2. 了解藏族音乐的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1. 歌曲中的一些特殊音调和节奏。
2. 对藏族音乐风格的理解和表现。
教学准备:1. 录音机、音响设备。
2. 乐谱。
3. 相关藏族文化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藏族音乐的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藏族音乐的风格特点。
2. 引导学生讨论藏族音乐的特点,如音调、节奏等。
二、学习歌曲《银杯》(15分钟)1. 教师出示乐谱,引导学生观察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 教师逐句教唱歌曲,重点讲解歌曲中的特殊音调和节奏。
3. 学生跟随教师学唱,注意音准和节奏的正确。
三、练习演唱(10分钟)1. 学生分组练习,相互纠正发音和音准。
2. 教师巡回指导,对学生的演唱进行评价和指导。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银杯》的特点和演唱技巧。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和感受。
第二课时:一、复习歌曲《银杯》(5分钟)1. 教师播放歌曲《银杯》,学生跟唱。
2. 教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评价和指导。
二、深入了解藏族音乐(10分钟)1. 教师播放藏族音乐的歌曲,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藏族音乐的风格特点。
2. 教师讲解藏族音乐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三、实践活动(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藏族歌曲进行演唱和表演。
2. 教师巡回指导,对学生的演唱和表演进行评价和指导。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对藏族音乐的理解和表现。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和感受。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歌曲《银杯》的掌握程度,包括音准、节奏和演唱技巧。
七年级音乐《银杯》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感受蒙古民族音乐的风格特点,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 学会演唱歌曲《银杯》,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和音乐表现力。
3. 通过学习《银杯》,引导学生体验蒙古族音乐的魅力,增强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歌曲《银杯》,了解蒙古民族音乐的风格特点。
2.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音准、节奏和唱腔处理。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歌曲《银杯》音频、视频资料,蒙古民族音乐相关图片。
2. 教学乐器:吉他、手鼓等。
3. 教学场地:音乐教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蒙古族音乐《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引导学生感受蒙古民族音乐的风格特点。
2. 歌曲学习:(1)介绍歌曲《银杯》的背景、作者及特点。
(2)示范演唱歌曲,让学生跟随演唱。
(3)分句教唱歌曲,重点讲解歌曲中的音准、节奏和唱腔处理。
3. 歌曲练习:(1)分组练习,互帮互助,提高歌唱技巧。
(2)选取优秀学生进行示范演唱,鼓励其他学生学习。
五、课后作业:1. 回家后练习歌曲《银杯》,加强音准、节奏和唱腔的掌握。
2. 了解蒙古族的音乐文化,搜索相关资料,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蒙古族音乐知识竞赛,巩固所学知识。
2. 邀请蒙古族音乐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蒙古民族音乐。
3. 开展蒙古族音乐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各自了解的蒙古族音乐文化。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和歌唱表现。
2. 歌曲演唱:评估学生对歌曲《银杯》的掌握程度,包括音准、节奏和唱腔。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回家后的练习情况,了解他们对蒙古族音乐文化的了解程度。
八、教学反思:2. 针对教学过程中的不足,思考改进措施,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3.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九、教学拓展:1. 学习其他蒙古族音乐作品,如《敖包相会》、《天边》等。
2. 开展蒙古族音乐舞蹈表演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蒙古族音乐的魅力。
初中音乐人音七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 草原牧歌银杯音乐教案
《银杯》教案一、教材分析歌曲《银杯》是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草原的一首祝酒歌。
歌曲为五声羽调式, 4/4拍,曲调短小、节奏整齐、结构紧凑,具有舞蹈性质的蒙古族短调的特点。
歌曲描写招待宾客的时候,主人在饮宴的过程中载歌载舞地高唱宴歌,以示对宾客的盛情。
二、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感受蒙古人民对美丽草原的热爱和对宾客的热情好客;对蒙古族民歌感兴趣,乐于了解蒙古族相关音乐文化。
2、学唱《银杯》,引导学生感受蒙古族短调的音乐特点,并在学唱的过程中初步掌握前倚音、下滑音的演唱方法和知识。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演唱《银杯》、通过学习能够说出短调的特点。
2、教学难点:学习大跳音程、切分节奏、前倚音、下滑音。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钢琴。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一)、走进蒙古(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欢迎同学们来到我的音乐课堂,请大家一起来观看一段视频(播放蒙古族人载歌载舞片段)。
师:同学们,视频中的人们在干什么呢?他们属于哪个民族?生:他们围着篝火唱歌、跳舞、演奏马头琴;他们属于蒙古族。
师:有哪些同学到过内蒙,请你给我们说说蒙古族的风俗习惯?我们对蒙古族有哪些了解呢?请学生举手作答(出示有关蒙古族的习俗方面的图片)。
生:传统节日一一“那达慕”大会饮食习惯一一奶茶、奶酒、烤全羊民居一一蒙古包运动项目一一赛马、摔跤、射箭常用乐器一一马头琴师:同学们,我们了解了蒙古族的风俗,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蒙古包,猜猜他们会用怎样的方式招待我们呢?生:沏茶、献哈达、敬酒……师:大家说的都对,每当有重大的仪式或尊贵的客人到来时,主人设宴盛情款待自然少不了喝酒。
有没有同学知道蒙古族敬酒的礼仪呢?(请同学举手回答,师示范敬酒礼仪,学生在音乐声中合着音乐的节奏分别和前后左右的同学练习)师:我们学会了敬酒的礼仪,感觉还缺了点什么?生:唱歌师:对,在宴会上蒙古族人要高唱酒歌向客人敬酒,以表达对客人的盛情。
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蒙古族的一首祝酒歌--《银杯》,让我们一起欣赏这首歌曲。
七年级音乐《银杯》教案
七年级音乐《银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蒙古民族的音乐特色,体验音乐的魅力。
2. 通过学习《银杯》,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和尊重。
3. 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协同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蒙古民族音乐特色简介2. 歌曲《银杯》歌词及音乐分析3. 学唱《银杯》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唱《银杯》,了解蒙古民族音乐特色。
2. 难点:掌握《银杯》的旋律和节奏,能够独立演唱。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蒙古民族音乐特色,分析《银杯》歌词及音乐。
2. 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银杯》,引导学生跟唱。
3. 实践法:分组练习,加强学生对旋律和节奏的掌握。
4. 互动法:引导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增强课堂氛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蒙古民族音乐特色,激发学生兴趣。
2. 新课教授:讲解《银杯》歌词及音乐特点,分析歌曲背景。
3. 示范演唱:教师示范演唱《银杯》,引导学生跟唱。
4. 分组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互动分享: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总结课堂收获。
6. 课堂小结: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布置课后练习。
六、教学准备1. 教学音频设备:播放《银杯》歌曲所需的音响设备。
2. 乐谱:准备《银杯》的乐谱,以便学生跟随演唱。
3. 教学视频:如果可能,准备一段关于蒙古民族音乐的短视频,用于课堂引入。
4. 教学道具:准备一些民族特色的装饰品,如小银杯等,用于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七、教学步骤1. 课堂引入:播放蒙古民族音乐的短视频,引导学生了解蒙古民族的音乐风格。
2. 歌曲介绍:讲解《银杯》的背景、歌词意义及音乐特点。
3. 旋律分析:引导学生跟听歌曲,分析《银杯》的旋律线条和节奏特点。
4. 歌词学习:教唱《银杯》的歌词,注意指导学生正确的发音和语调。
5. 合练: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尝试将歌词和旋律结合,进行合唱练习。
八、课堂活动1. 小组竞赛:设置一个小型竞赛,看哪个小组能够最准确地演唱《银杯》。
音乐七年级上册《银杯》教案
这就是蒙古族人民自由、安宁、舒畅的生活,蒙古草原辽阔美丽,蒙古人们畅快豪爽,蒙古歌声悠扬、婉转。希望我们能记住和更加走近美丽多彩的民族——蒙古族。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反思成败、总结经验):
(3)找出歌曲哪一乐句表现热情豪爽?体现了蒙族歌曲的悠扬、舒展、高亢,音乐情绪更加高昂、兴奋。蒙古短调歌曲虽然起伏较大,歌曲演唱起来仍然那么优美、那么抒情。
(4)注意用轻声演唱,防止大声喊唱,强调唱歌的正确姿势,注意气息的流畅均匀,吐字清晰,态度认真。
3、总结短调特点。
短调民歌:短调民歌篇幅较短小,曲调悠扬、舒展、高亢,音乐情绪高昂、兴奋,节奏紧凑整齐、鲜明。
教学流程
二次备课(标、增、改、删、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蒙古族歌曲高亢、速度由慢变稍快、旋律抒情、宽广,在节奏上很自由,旋律上也比较悠长,特别是尾音拖得很长,音域也很宽广,这就是蒙古族民歌长调的一种表现形式。
居住——蒙古包。
服装——长袍、腰带、靴子、首饰。
饮食——手把肉,全羊汤,奶茶。
节日——那达慕:蒙古语意为“游戏”或“娱乐”。
教学重点
准确地演唱《银杯》旋律并用欢快、热烈的歌声有情感地演唱。
教学难点
了解短调特点,歌曲中音程大跳的掌握,体验蒙古族的热情豪爽,并能在演唱情绪上表达。
教学方法与手段
听唱结合参与体验
教学准备
钢琴 课件
教材分析
《银杯》是流传在鄂尔多斯草原的一首短调民歌(风俗性宴歌)。每当节日集会,招待宾客的时候,主人之家便会在饮宴的过程中载歌载舞地高唱宴歌,以示对宾客的盛情。
三、新课教学:
1、学唱歌曲
(1)初听歌曲,感受短调特点。感受蒙古短调歌曲音乐特点。歌曲以中速稍快的速度表现的是那种优美抒情、高亢悠扬的音乐特点。
初中音乐银杯教案
初中音乐银杯教案课程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感受蒙古族的音乐风格和特点,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 学生能够用自然、热情的声音演唱歌曲《银杯》,并能够表达出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和豪爽。
3. 激发学生对祖国多元文化的认识和热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1. 准确地演唱《银杯》的旋律。
2. 在歌曲中体验蒙古族的热情豪爽,并能够在演唱情绪上表达。
教学难点:1. 理解和掌握蒙古族音乐的特点。
2. 运用正确的演唱技巧表现蒙古族人民的情感。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音乐播放设备。
3. 乐谱或歌词。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的多元文化,特别是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
2. 播放蒙古族歌曲《蒙古人》,让学生初步感受蒙古族音乐的风格。
二、新课内容(15分钟)1. 介绍歌曲《银杯》的背景和作者,让学生了解蒙古族的音乐特点。
2.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蒙古族音乐的感受和认识。
3. 教学歌曲《银杯》,包括歌词解释、旋律演唱等,让学生掌握歌曲的基本演唱技巧。
三、实践与展示(15分钟)1. 学生分组练习演唱歌曲《银杯》,教师巡回指导。
2.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演唱展示,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让学生谈谈在本节课中的收获和感受,总结蒙古族音乐的特点。
2. 教师进行课程反思,总结教学效果,提出改进措施。
教学延伸:1. 邀请蒙古族音乐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蒙古族音乐文化。
2. 组织学生参观蒙古族文化展览,感受蒙古族的风土人情。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蒙古族音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能够用热情豪爽的声音演唱歌曲《银杯》。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学生的参与和体验,鼓励他们积极表达自己的感受。
同时,我也通过分组讨论和演唱展示等方式,让学生充分实践和展示自己的才华。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教学效果。
银杯-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银杯-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银杯》这首歌曲的曲谱、歌词和演唱方法;2.理解《银杯》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3.能够认识和理解音乐中的元素和形式。
二、教学内容1.《银杯》乐曲的演唱;2.展示《银杯》所表达的情感;3.音乐元素分析。
三、教学方法1.演唱;2.集体合作;3.图表分析。
四、教学步骤1. 引入1.从学生已经了解的音乐元素入手,例如:旋律、节奏和音色。
2.引入《银杯》这首歌曲,播放音频,让学生回想起自己最初听《银杯》时的感受。
2. 分析1.分发《银杯》的歌词。
2.阅读歌词,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3.在黑板上画出音乐元素的分析图表,帮助学生分析该歌曲的旋律、节奏、音色和歌词。
3. 听音乐1.给学生播放并跟唱歌曲《银杯》。
2.让学生听歌并跟着唱,帮助他们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和音色。
4. 想象1.让学生介绍《银杯》歌曲中的情感和思想。
2.请他们想象彼时唱这首歌曲时的情境。
5. 合唱1.分组,让学生合唱歌曲《银杯》。
2.在全班同学面前演唱,激发团队协作的精神。
6. 小结1.总结《银杯》歌曲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2.让学生自己总结音乐元素分析的技巧和方法。
五、教学评价1.每个孩子都能够唱出一首合唱的歌曲。
2.学生能够明确歌曲表达的情感和情绪,并有一定的表达方式。
3.学生能够掌握音乐元素的一些基本规律和表达方法。
六、教学反思1.在教学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情感和内涵,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表达力。
2.在音乐元素分析过程中,要让学生更加注重元素的交互作用和感受规律。
《银杯》音乐教学设计
《银杯》音乐教学设计第一篇:《银杯》音乐教学设计——《银杯》教案设计歌曲教学内容:歌曲《银杯》;蒙古长短调。
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生知道蒙古族是祖国大家庭的重要成员,乐于主动了解蒙古族文化,喜欢蒙古族音乐。
2、学唱蒙古族祝酒歌《银杯》,有情感的演唱。
3、体验蒙古族的歌曲风格,学习蒙古民歌的长调和短调。
教学重难点:1、能准确把握节奏,大跳音程、装饰音等特点,完整地演唱《银杯》的旋律。
2、在歌曲中体验蒙古族的欢快、热情豪爽,并能在演唱情绪上表达。
情景预设:一、师“今天,老师将带同学们到一个非常令人向往的地方,请同学们听着这首熟悉的歌曲随我一同前往。
”(播放视频歌曲《天堂》,边听边观赏草原风光。
)请同学们把你所看到和听到的告诉大家,并谈一下你的感受。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共同欣赏,交流歌曲特点。
二、导入新课:让我们共同体验一下蒙古族民歌的无穷魅力吧!(出示课题)《草原之旅—少数民族民歌》三、新课内容:1、学习“中国民歌”? 民歌有三个特点:第一,和人民的社会生活有着最直接最紧密的联系。
第二,民歌是经过广泛的群众性的即兴编作、口头传唱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是无数人智慧的结晶。
第三.音乐形式具有简明朴实、平易近人、生动灵活的特点。
2、对于蒙古族你有哪些了解呢? 生:小组讨论,(教师用课件提示)同学回答。
3、范唱歌曲:聆听这首歌曲描绘了什么场面?表达什么内容?你感受到什么样的情绪? 生:回答。
4、简介歌曲:酒在蒙古族人民的生活中不可或缺,能歌善舞的蒙古族人民逢酒必歌。
这是一首非常有代表性的蒙古民歌,也是一首酒歌《银杯》。
5、复听歌曲,感受歌曲在节奏、速度、旋律上的特点。
师生交流。
6、学唱歌曲学生选择学习方法:随琴单旋律视唱,解决重难点。
讲解:(1)“X.X”、“ X X X ”节奏。
(2)倚音:在记谱时比主音小(跳度大),倚附在主音前面,起到装饰作用。
在演唱时不能占主音太多时间,越短越好。
(3)、自由读词。
七年级音乐《银杯》【教案】
第三单元草原牧歌《银杯》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唱《银杯》,学习一段体、蒙古族民歌短调知识。
教学目标:一、能够对蒙古族音乐感兴趣,乐于主动学习并了解蒙古族的音乐文化及独特的艺术特点。
二、通过聆听、模唱等方法学唱《银杯》;感受短调的特点。
三、能够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演唱《银杯》;学习一段体;初步掌握倚音、滑音的演唱方法。
教材分析:《银杯》是一首旋律悠扬,起伏较大,带有欢快、热烈的情绪特征的歌曲,是流传在鄂尔多斯草原的一首短调民歌(风俗性宴歌)。
每当节日集会、招待宾客的时候,主人之家便会在饮宴的过程中载歌载舞地高唱宴歌,以示对宾客的盛情。
通常,宴歌的歌词多为珍重友谊、尊老爱幼、提倡团结的格言警句。
歌曲为五声羽调式。
其旋律呈抛物线进行,音程有较大的跳进。
演唱中多用倚音、下滑音装饰旋律。
4/4拍,中速,第一乐句和第二乐句组成的一段体,又称单乐段结构。
第一乐句有6小节,前4小节为实词,后2小节为衬词。
第二句也是。
旋律进行除了级进,多次出现四度、五度、八度大跳。
这不仅使音乐情绪更加高昂、兴奋,也突显了歌曲的蒙古族草原风格和蒙古民族的豪情。
教学重点:能够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演唱《银杯》能唱出蒙古歌曲的风格特点;教学难点:初步掌握歌曲中的倚音、滑音的唱法;歌曲中切分节奏的准确演唱。
教学准备: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一、导入1、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国家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幅员辽阔的土地上,居住着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其不同的风土人情,不同的民族音乐,形成了“民歌”这种音乐体裁。
(出示了解“民歌”)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蒙古族民歌《银杯》。
2、出示课题。
二、新授(一)学唱歌曲《银杯》1、初次聆听范唱,思考:描写了一个怎样的场景?2、歌曲简介。
《银杯》是一首流传在鄂尔多斯草原的一首短调民歌(风俗类酒歌)。
酒在蒙古族生活中不可或缺,每当节日集会、招待宾客的时候,主人之家便会在饮宴的过程中载歌载舞地高唱酒歌,以示对宾客的盛情。
初中音乐《银杯》教案
《银杯》教案课程名称:初中音乐年级:七年级教材版本:人音课标版教学目标:1. 音乐方面:用轻盈、热忱的心情演唱歌曲《银杯》。
2. 学问方面:了解蒙古族长调、短调音乐的区分。
3. 表演方面:通过倾听、联想和争论,自如地参与音乐表演活动。
教学重点:1. 准确地演唱《银杯》旋律。
2. 理解并体会蒙古族音乐的特点和风格。
教学难点:1. 熟练掌握《银杯》的节奏和音高。
2. 如何在演唱中表达蒙古族的热情豪爽。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和音响设备。
2. 乐谱和歌词。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欣赏凤凰传奇的《蒙古人》,感受蒙古族的美丽风景和音乐风格。
2. 引导学生谈谈对蒙古族音乐的感受和认识。
二、新课内容(15分钟)1. 介绍蒙古族长调、短调音乐的区分。
2. 讲解《银杯》的背景和意义。
3. 教唱《银杯》,重点讲解旋律、节奏和音高。
三、实践环节(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段落进行演唱练习。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演唱错误。
3. 学生互评,选出最佳演唱小组。
四、拓展环节(10分钟)1. 引导学生探讨蒙古族音乐的特点和风格。
2. 学生自由发挥,用蒙古族音乐元素创作一个小作品。
3. 展示并评价学生的创作作品。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蒙古族音乐的特点和风格。
2. 学生谈谈自己对蒙古族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3. 布置课后作业:复习《银杯》,准备下次课堂展示。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欣赏、学习、实践和拓展环节,使学生对蒙古族音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同时,通过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造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探索更多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银杯音乐教案
银杯音乐教案【篇一:周娟音乐课《银杯》教学设计】《银杯》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音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草原牧歌》中的内容。
教材编排的意图是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的多民族音乐文化,知道蒙古族是祖国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乐于主动了解蒙古族的文化,喜欢上蒙古族民歌。
歌曲《银杯》,这是一首流传在鄂尔多斯草原祝酒歌。
歌曲为五声羽调式,4/4拍,曲调短小、节奏整齐、结构紧凑,具有舞蹈性质的蒙古族短调的特点。
歌曲描写招待宾客的时候,主人在饮宴的过程中载歌载舞地高唱宴歌,以示对宾客的盛情。
《牧歌》是一首蒙古族长调民歌,歌曲为五声宫调式、4/4拍,曲调悠长,音乐上带有舒展辽阔的特征,是牧民们放牧时演唱的歌曲,具有浓郁草原气息。
二、教学内容1、有感情的演唱蒙古族短调民歌《银杯》2、欣赏蒙古族长调民歌《牧歌》,大致了解长短调的特点。
三、教学目标①通过学习,感受蒙古人民对美丽草原的热爱和对宾客的热情好客;对蒙古族民歌感兴趣,乐于了解蒙古族相关音乐文化。
②学唱《银杯》和欣赏《牧歌》,引导学生感受蒙古族长短调的音乐特点,并在学唱的过程中初步掌握前倚音、下滑音的演唱方法和知识。
四、学情分析:本班学生由小学升入初中,初一的学生,在心理及生理上都逐步成熟,很少表现自己。
对于我所教的学生,都是乡镇的学生,他们从小很少上过专业化的音乐课,对识谱和乐理缺乏一定的知识和学习,所以教学的课程内容比市里学校容易,流程较慢。
在课堂上,慢慢的传输一些音乐基础知识,也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艺术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兴趣、表现力,和音乐的审美观和音乐素养。
五、教学重难点①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演唱《银杯》、通过学习能够说出长短调的区别②教学难点:学习大跳音程、切分节奏、前倚音、下滑音六、教具准备多媒体、电子琴、“哈达”、酒杯、卡片七、课时安排:一个课时八、教学过程(一)走进蒙古(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古歌谣“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思考:想象出怎样的画面?【草原——蒙古族(马背上的民族)】(设计意图:通过情境创设,直接导入新课)(二)感受蒙古族民歌(师生互动学唱歌曲)1、学唱歌曲(1)初听全曲(设计意图:初听歌曲,初步感受作品整体效果)(2)学唱歌曲(重点)①放慢速度随琴模唱旋律(设计意图:在初学歌曲环节中,慢速模唱加深对旋律的熟悉,感受旋律的起伏。
《银杯教案》初中音乐人音课标版七年级上册教案
☆银杯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音乐方面:用欢快、热情的情绪演唱歌曲《银杯》知识方面:了解蒙古族长调、短调音乐的区别。
表演方面:通过聆听,联想和讨论,自如的随着音乐创造性的再现蒙古族人民款待宾朋的热闹场景。
二、能力目标1、通过学生课前查阅相关的音乐文化资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主动探索知识的精神。
2、通过模仿|、表演,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学情分析[教材分析] 《银杯》是流传在鄂尔多斯草原的一首短调民歌(风俗性宴歌)。
每当节日集会,招待宾客的时候,主人之家便会在饮宴的过程中载歌载舞地高唱宴歌,以示对宾客的盛情。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通过听、唱、舞、演等音乐形式,了解蒙古族音乐文化,感受表现牧民生活的场景,体验并喜欢蒙古族音乐。
2、区分蒙古族长、短调音乐的区别。
教学难点:1、注意唱好依音及波音。
2、充分发挥想象,创造性的再现蒙古族人民款待宾朋的热闹场景。
教学过程4.1 教学活动【讲授】教.唱.律动教学内容教学指导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舞教师手执道具带领学生律动三种不同类型的蒙古舞。
和着音乐跟随教师一起律动。
通过律动揭题,让学生在愉快的课堂,初步感受音乐,激发学生的兴趣。
播放一段音乐《爱我中华》、并邀请学生和着音乐跟随教师一起律动。
赞鼓励学生在课外收集资料,对于完成好的学生奖励一个蒙古族特有的舞蹈动作,表达开心的心情。
将课前收集的资料展示给老师同学。
锻炼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开拓视野,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意识,进一步激发走进蒙古人生活和音乐的激情。
1、学生交流收集的各种形式的蒙古族音乐及其相关知识。
2、鼓励、肯定学生,教师歌舞表演歌曲《银杯》,带领学生进入愉快的音乐氛围。
教师示范表演。
学生欣赏充分肯定学生的劳动成果,通过教师载歌载舞的表演,激起学生的共鸣,引入新课的学习。
唱指导用正确的发声方式哼唱。
学生跟着旋律哼唱。
利用歌曲曲调进行发声练习,既熟悉旋律,又强调了正确的发声方法。
1、用“U”哼唱歌曲曲调。
2、学生跟随范唱带默唱、演唱歌曲。
新人音版七年级上音乐教学设计《银杯》教案优秀教案
新人音版七年级上音乐教学设计《银杯》教案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歌曲《银杯》的基本节奏和旋律。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3.通过歌曲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学习歌曲《银杯》的节奏和旋律。
2.分析歌曲的结构和特点。
3.进行歌曲的演唱和表演。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歌曲《银杯》的节奏和旋律的掌握,歌曲的演唱和表演。
2.教学难点:歌曲中切分音和附点音符的准确演唱。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播放歌曲《银杯》,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2)教师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创作意图。
2.歌曲学习(1)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的节奏,用手拍打节奏,熟悉歌曲的韵律。
(2)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歌曲的旋律,注意切分音和附点音符的演唱。
(3)教师逐句教唱歌曲,学生跟随演唱。
(4)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集体演唱,纠正发音和节奏。
3.歌曲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结构,如:前奏、主歌、副歌等。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特点,如:节奏、旋律、歌词等。
4.歌曲表演(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分组,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歌曲演唱。
(2)学生自由发挥,为歌曲添加动作和表情,进行表演。
(3)全体学生进行集体表演,展示歌曲的魅力。
(2)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回家后练习演唱歌曲《银杯》,并尝试创作一首以家乡为主题的诗歌。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歌曲《银杯》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了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养。
在教学中,教师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同时,通过歌曲表演,培养了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个别学生对切分音和附点音符的演唱存在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个别辅导。
六、教学评价1.学生对歌曲《银杯》的演唱熟练程度。
2.学生对歌曲节奏和旋律的掌握程度。
4.学生在歌曲表演中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重难点补充:1.教学过程补充(1)导入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中国的各个地方都有哪些特色吗?比如我们内蒙古,有一个非常有名的传统乐器,你们猜猜是什么?生:马头琴?师:对,但不完全正确。
七年级音乐银杯教案
七年级音乐银杯教案教案标题:七年级音乐银杯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音乐银杯的历史和意义;2. 学习音乐银杯的基本演奏技巧;3.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和表演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音乐银杯的历史和演奏技巧;难点:学生对音乐银杯的演奏技巧的掌握和表现能力。
教学准备:1. 音乐银杯的实物或图片;2. 音乐银杯的演奏录音或视频;3. 学生们的音乐银杯(如果有的话);4. 课件或教学PPT。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音乐银杯的历史和意义,引起学生对音乐银杯的兴趣。
二、学习音乐银杯的基本演奏技巧(15分钟)1. 教师向学生展示音乐银杯的演奏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音乐银杯的演奏技巧;2. 教师向学生示范基本的音乐银杯演奏技巧,包括手指的位置和动作等;3. 学生跟随老师的示范进行练习,纠正姿势和动作。
三、学习音乐银杯的曲目(15分钟)1. 教师向学生介绍一首简单的音乐银杯曲目,如《茉莉花》等;2. 学生跟随老师的指导,学习演奏这首曲目。
四、小组练习和表演(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互相练习和表演音乐银杯曲目;2. 每个小组选派代表进行表演,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点评。
五、总结和展示(5分钟)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和点评,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学习音乐银杯。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初步了解音乐银杯的历史和意义,掌握基本的演奏技巧,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曲目表演。
同时,通过小组练习和表演,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现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的练习和表演来巩固学生的音乐银杯演奏技巧,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歌曲银杯教案
歌曲银杯教案歌曲《银杯》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和学唱歌曲《银杯》;2. 能正确朗读歌词;3. 能理解歌曲中的基本意思;4.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演能力。
二、教学准备:1. 录音机或电脑准备好歌曲录音;2. 黑板或大纸张准备好歌词;3. 适当的道具准备好(如银杯)。
三、教学步骤:Step 1: 引入歌曲1. 教师播放歌曲《银杯》,让学生先听一遍;2. 注释歌曲的标题意思:“银杯”意思是金属杯子中的一种,这里用来比喻作为奖品的杯子;3. 引导学生猜想歌曲内容。
Step 2: 学唱歌曲1. 教师逐句教唱歌曲,并边教边示范动作和手势;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唱歌,并模仿动作和手势。
Step 3: 练唱歌曲1. 教师将歌词贴在黑板上或大纸张上;2. 教师用歌词点读方式让学生朗读歌词,帮助学生熟悉歌曲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3. 教师分段教唱,学生跟读,逐渐增加难度。
Step 4: 教唱歌曲1. 教师将歌词分段教唱,让学生跟读;2. 教师逐句让学生跟唱;3. 教师将整首歌曲逐句教唱,学生跟唱;4. 学生分组互相轮唱,增强表演活动。
Step 5: 听歌辨音1. 教师播放歌曲录音,让学生跟唱;2. 学生自主完成听歌填空练习。
Step 6: 表演歌曲1. 学生分组,用道具和动作配合歌曲进行表演;2. 面对全班同学表演,增加表演的自信心。
Step 7: 反思总结1. 学生展示表演成果,并回答关于歌曲的问题;2. 引导学生总结所学内容,例如:歌曲中主要表达了哪个主题?你觉得歌曲中哪个词汇最有意义?四、教学扩展活动:1.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写下自己的歌词;2. 学生可以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乐器伴奏该歌曲。
五、教学评估:1. 学生在学唱和跟读过程中的参与度;2. 学生在听辨和填空练习中的准确度;3. 学生在表演中的活动和表现能力。
六、板书设计:银杯银杯放在案台上我要被评选为大赛的冠军做好笔试发正已名金银铜铁杯已备在那不远选谁得金铁铜杯数据全被真评对行呐更没有错谁的风格够神精英呐选谁我要遥顺赢就是要那银杯放在案台上我要被评为大赛的冠军快拿过吧金杯小小已过时银杯放在案台上冠军杯太大已落地好棒啊!我获得了精英呐选谁我要遥顺赢就是要那银杯放在案台上我要被评为大赛的冠军快拿过吧金杯小小已过时银杯放在案台上冠军杯太大已落地好棒啊!我获得了。
银杯教案初中音乐
银杯教案初中音乐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歌曲《银杯》,了解和感受蒙古民族的音乐风格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3. 引导学生参与音乐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1. 学会歌曲《银杯》的歌词和旋律。
2. 了解蒙古民族的音乐特点和文化背景。
教学难点:1. 歌曲中的蒙古语歌词理解和发音。
2. 歌曲中的节奏和旋律的把握。
教学准备:1. 准备歌曲《银杯》的歌谱和歌词。
2. 准备相关的蒙古民族的音乐和文化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蒙古民族的音乐文化,引导学生对蒙古民族的音乐产生兴趣。
2. 播放一些蒙古民族的音乐,让学生感受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二、新歌教学(15分钟)1. 向学生介绍歌曲《银杯》的背景和歌词含义。
2. 分组让学生学习歌词,注意蒙古语的发音和语调。
3. 教唱歌曲,重点讲解歌曲中的节奏和旋律。
4. 让学生跟随音乐伴奏演唱歌曲,纠正发音和节奏上的错误。
三、音乐活动(10分钟)1. 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打击乐器,为歌曲《银杯》编配伴奏。
2. 让学生自由发挥,创作一段与歌曲相配合的即兴音乐表演。
3. 邀请学生上台表演,其他学生欣赏并给予评价。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让学生谈谈在本次课程中的收获和感受。
2.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强调蒙古民族音乐的特点和价值。
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听多唱民族音乐,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蒙古民族的音乐演出或博物馆,深入了解蒙古民族的音乐文化。
2. 邀请蒙古族的音乐家或文化专家来校进行讲座,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蒙古民族的音乐和文化。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音乐学习中得到充分的发挥。
此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音乐的乐趣和魅力。
初中歌曲银杯教案
初中歌曲银杯教案课程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歌曲《银杯》,了解蒙古民族的文化特色和音乐风格。
2. 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和热爱,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3. 通过学唱歌曲,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和音乐表现力。
教学重点:1. 学会歌曲《银杯》的歌词和旋律。
2. 了解蒙古民族的文化特色和音乐风格。
教学难点:1. 歌曲中的一些特殊音调和节奏的把握。
2. 对蒙古民族文化的理解和把握。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歌曲《银杯》的歌词和旋律。
2. 教师准备关于蒙古民族的文化背景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蒙古族的音乐,让学生感受蒙古民族的音乐风格。
2. 教师简要介绍蒙古民族的文化特色,为学生学习歌曲《银杯》做好铺垫。
二、学习歌曲(15分钟)1. 教师出示歌曲《银杯》的歌词,让学生朗读歌词,感受歌词的语言特点。
2. 教师教授歌曲的旋律,引导学生跟唱。
3. 教师针对歌曲中的难点,如音调和节奏,进行重点辅导。
4. 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三、歌曲欣赏(10分钟)1. 教师播放歌曲《银杯》,让学生欣赏。
2. 教师引导学生谈谈对歌曲的感受,如歌曲的节奏、旋律等。
四、歌曲表演(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蒙古族的歌曲进行表演。
2. 教师对学生的表演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蒙古民族的文化特色和音乐风格。
2. 教师鼓励学生继续学习蒙古族的音乐,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蒙古民族的文化特色和音乐风格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学唱歌曲《银杯》的过程中,学生的歌唱技巧和音乐表现力得到了提高。
同时,通过歌曲表演,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也得到了培养。
但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歌曲中的一些特殊音调和节奏的把握,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辅导。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银杯》教学设计
《银杯》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准确地演唱歌曲《银杯》,并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2、学生能够掌握蒙古族歌曲的风格特点,包括旋律、节奏、演唱技巧等。
3、培养学生对蒙古族音乐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准确演唱歌曲《银杯》,包括音准、节奏、情感表达。
(2)理解并掌握蒙古族歌曲的长调、短调特点。
2、难点(1)歌曲中的装饰音和滑音的演唱技巧。
(2)引导学生体会蒙古族音乐的独特魅力,并能够在演唱中展现出来。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蒙古族音乐的历史、文化背景,歌曲的创作特点等。
2、演示法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展示正确的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
3、练习法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掌握歌曲的演唱。
4、欣赏法让学生欣赏蒙古族优秀的音乐作品,加深对蒙古族音乐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播放一段蒙古族音乐的视频或音频,引导学生感受蒙古族音乐的风格特点。
(2)提问学生对蒙古族音乐的初步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歌曲教学(1)教师范唱歌曲《银杯》,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情感。
(2)逐句教唱歌曲,重点讲解歌曲中的难点部分,如装饰音、滑音等。
(3)学生跟随钢琴或多媒体伴奏练习演唱。
(4)分组演唱,互相评价,教师进行指导和纠正。
3、歌曲分析(1)讲解歌曲的体裁、旋律特点、节奏特点等。
(2)引导学生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如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豪爽奔放等。
4、拓展与延伸(1)介绍蒙古族的其他音乐形式,如长调、呼麦等。
(2)让学生欣赏一些蒙古族的舞蹈作品,鼓励学生尝试模仿舞蹈动作。
(3)引导学生创作简单的蒙古族音乐旋律或歌词。
5、总结与评价(1)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评价,肯定学生的努力和进步,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3)布置课后作业,如让学生回家练习演唱歌曲,向家人介绍蒙古族音乐等。
五、教学资源1、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音乐、视频等教学资料。
2、钢琴或其他乐器,用于伴奏和演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音乐上册
第三单元草原牧歌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银杯》,聆听歌曲《牧歌》,学习一段体、蒙古族民歌长调与短调知识。
教学目标:
一、能够对蒙古族音乐感兴趣,乐于主动学习并了解蒙古族的音乐文化及独特的艺术特点。
二、通过聆听、模唱等方法学唱《银杯》;聆听《牧歌》,对比感受长调、短调的特点。
三、能够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演唱《银杯》;学习一段体;初步掌握倚音、滑音的演唱方法。
教材分析:
《银杯》是一首旋律悠扬,起伏较大,带有欢快、热烈的情绪特征的歌曲,是流传在鄂尔多斯草原的一首短调民歌(风俗性宴歌)。
每当节日集会、招待宾客的时候,主人之家便会在饮宴的过程中载歌载舞地高唱宴歌,以示对宾客的盛情。
通常,宴歌的歌词多为珍重友谊、尊老爱幼、提倡团结的格言警句。
歌曲为五声羽调式。
其旋律呈抛物线进行,音程有较大的跳进。
演唱中多用倚音、下滑音装饰旋律。
4/4拍,中速,第一乐句和第二乐句组成的一段体,又称单乐段结构。
第一乐句有6小节,前4小节为实词,后2小节为衬词。
第二句也是。
旋律进行除了级进,多次出现四度、五度、八度大跳。
这不仅使音乐情绪更加高昂、兴奋,也突显了歌曲的蒙古族草原风格和蒙古民族的豪情。
教学重点:能够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演唱《银杯》能唱出蒙古歌曲的风格特点;对比感受长调与短调。
教学难点:初步掌握歌曲中的倚音、滑音的唱法;歌曲中切分节奏的准确演唱。
教学准备: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国家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幅员辽
阔的土地上,居住着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其不同的风土人情,不同的民族音乐,形成了“民歌”这种音乐体裁。
(出示了解“民歌”)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蒙古族民歌《银杯》。
2、出示课题。
二、新授
(一)学唱歌曲《银杯》
1、初次聆听范唱,思考:描写了一个怎样的场景?
2、歌曲简介。
《银杯》是一首流传在鄂尔多斯草原的一首短调民歌(风俗类酒歌)。
酒在蒙古族生活中不可或缺,每当节日集会、招待宾客的时候,主人之家便会在饮宴的过程中载歌载舞地高唱酒歌,以示对宾客的盛情。
歌曲名为《银杯》,是因为蒙古族在向最尊贵的客人敬酒时,一定要用一只银碗盛酒。
在蒙古族的观念中,银子是比金子还要贵重的金属。
在草原上,《银杯》早以成为酒席间不可少的精神食粮。
3、初步学习“一段体”
4、再次聆听,思考歌曲的速度和情绪是怎样的?(中速稍快;热情地)
5、随音乐用“lu”哼唱,提出比较难唱的地方。
(如:倚音)
6、难点教唱指导(预设:第5、6小节)
7、认识倚音和下滑音,并指导唱。
8、歌曲视频欣赏,多形式练习演唱。
9、通过这首歌曲总结短调的特点。
(二)欣赏蒙古族民歌《牧歌》(短调)
1、初听歌曲,与《银杯》进行对比(速度、情绪、节奏、体裁)
2、再听歌曲,体会歌曲描绘的意境。
3、总结对比《金杯》和《牧歌》(速度、情绪、节奏、体裁、流行地区)
三、总结
一首《银杯》仿佛把我们带进了蒙古包,体会了蒙古族人民的热情
豪爽。
一首《牧歌》仿佛把我们带到了美丽辽阔的蒙古大草原。
希望我们能记住和更加走近美丽多彩的民族——蒙古族。
最后,老师想建议同学们在课下去收集更多的有关蒙古族的音乐作品,与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