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卫生基本概念系列:系统科学
再谈系统科学的体系

再谈系统科学的体系系统科学的体系:定义、方法和应用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人类社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复杂问题,如气候变化、能源危机、人口增长等。
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系统科学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跨学科方法论应运而生。
本文将从定义、方法和应用三个方面阐述系统科学的体系,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一主题。
一、系统科学的定义系统科学是一种研究复杂系统运作规律和行为的科学,它强调以整体的视角看待问题,注重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关系。
系统科学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社会科学等,它通过整合各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跨学科研究框架。
在系统科学中,核心概念包括系统、系统科学、系统思维等。
系统是指由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若干元素组成的有机整体,具有特定功能和行为。
系统科学就是以系统为研究对象,探究系统的结构、行为、功能及其演化规律的科学。
而系统思维则是一种考虑整体性、关联性、动态性的思维方式,它是系统科学方法论的基础。
二、系统科学的体系1、系统的基本概念系统具有一系列的基本特征,如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开放性等。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系统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自然系统、人工系统、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等。
对于一个系统来说,它的整体性质和行为往往是由其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关系所决定的。
2、系统的分析方法系统的分析方法包括定性和定量两种,旨在深入了解系统的结构和行为特征。
定性分析主要通过系统分析框架、分类和对比等方法,对系统的性质、组成和结构进行分析;定量分析则运用数学和计算工具,对系统进行数学建模和仿真模拟,从而更精确地预测和控制系统的行为。
3、系统的设计原则系统的设计需要遵循一系列基本原则,以确保系统的整体性和有效性。
其中,最为常见的原则包括:整体性原则,即系统应具有整体性和协调性;反馈原则,即系统应具备信息反馈机制,以便及时调整和优化;有序原则,即系统的组成和结构应有清晰的有序性;动态原则,即系统应考虑动态变化和演化。
医疗卫生基本概念系列:信息论

医疗卫生基本概念系列——信息论医疗卫生是人类文明之一,尤其是在抗击非典和新冠疫情中,东方传统医学起了决定性的治疗作用。
本文提供对医疗卫生行业基本概念“信息论”的解读,以供大家了解。
信息论曾称“通讯理论”。
利用数学方法,研究信息的计量、传递、交换和储存的科学。
1948年美国数学家申农(C.E.Shannon)发表《通讯的数理论》一文,确定信息的度量——信息量及其计算公式,被认为是信息论诞生的标志。
其实质是一种统计的信息论,不涉及信息的意义与实效性问题,不研究信息的产生和利用问题。
当时是限于技术领域内,其任务是研究最佳地解决信息的获取、变换、传输、存贮、处理、显示、识别等问题。
30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深入研究信息的产生、意义和实效性问题,而且广泛应用于各个不同的领域,诸如计算技术、自动控制、遗传学等方面。
国内外学术界从20世纪60~70年代以来,一般公认正在形成系统科学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信息科学。
虽然至今没有一致的意见和公认的定义,但统计信息论向纵深两方面的进展及信息科学的形成,却是公认的事实。
在信息论建立的初期,申农等为了解决设计不同形式信号传递系统的理论,曾把各类不同信号的共同特征抽象出来,略去其具体内容,当作一般随机事件处理,使量和质、语法和语义、传递和使用这些本来是统一的信息样态分离,单纯从语法结构和传递上作定量研究。
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曾被申农所审慎地排除了的东西,又被包括在内。
对信息的量和质、语法和语义、传递和使用作统一的研究,是信息论的一个新发展。
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是适应现代的互相渗透,推动科学技术和管理的不断深入发展,为管理工作提供了一种新的思想和方法。
第三章护理学理论及相关理论

第三章护理学理论及相关理论邵阳医学⾼等专科学校教案⾸页教学过程第三章护理学理论及相关理论【新课导⼊】【展⽰教学内容】【给出教学⽬标】护理学理论是在护理及实践中产⽣并经过护理实践的检验和证明的理性认识体系,是对护理现象和活动的本质和规律性的系统的、整体的描述。
第⼀节护理学相关理论⼀、⼀般系统论系统作为⼀种思想,早在古代就已萌芽。
系统论的创始⼈美籍奥地利理论⽣物学家贝塔朗菲1932—1934年,他先后发表了《理论⽣物学》和《现代发展理论》,提出⽤数学模型来研究⽣物学的⽅法和机体系统论概念,可视为系统论的萌芽。
1937年,贝塔朗菲第⼀次提出“⼀般系统论”的概念。
1954年,以贝塔朗菲为⾸的科学家们创办了“⼀般系统论学会”。
1968年,贝塔朗菲发表了《⼀般系统论——基础、发展与应⽤》,全⾯总结了他⾃⼰40年来研究⼀般系统论的成果,为系统科学提供了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纲领,被公认为是⼀般系统论的经典性著作。
在贝塔朗菲的创导下,20世纪60年代后,系统论得到⼴泛发展(⼀)系统的基本概念系统是由若⼲相互联系、相互作⽤的要素组成的具有⼀定结构和功能的整体。
这个定义有双重意义:1、系统由(要素)⼦系统组成,组成要素相互作⽤、相互联系。
2、每个要素有⾃⼰独特的功能和结构,系统的功能则具有各要素不具备的整体功能。
(⼆)系统的分类(1)按⼈类对系统是否施加影响分类系统科分为⾃然系统和⼈为系统。
⾃然系统如⽣态系统、⼈体系统等;⼈造系统如计算机软件系统、机械系统等。
⾃然系统+⼈造系统=复合系统,如医疗系统、教育系统.(2)按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分类系统可分为开放系统与封闭系统。
开放系统如⽣命系统、医院系统等输⼊:物质、能量和信息由环境流⼊系统的过程例如⼈体消化系统对⾷物进⾏消化和吸收,呼吸系统完成氧⽓和⼆氧化碳的交换,⼤脑对获得的信息进⾏处理等。
通过对所获得的物质、信息和能量进⾏加⼯、吸收,整个系统可因此⽽发⽣改变。
输出:是指经系统改变后的物质、信息和能量散发进⼊环境的过程。
卫生部部长王国强 在中国科协2010年年会上的特邀报告

发展中医药造福全人类2010-12-23——卫生部部长王国强在中国科协2010年年会上的特邀报告十分感谢中国科协的邀请,能够来到美丽的榕城福州出席第十二届中国科协年会,并有幸与各位科学家、同志们一起交流、探讨中医药发展问题。
下面我围绕中医药继承创新发展这一主题,向大家汇报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中医药学是我国原创的医学科学中医药(民族医药)是我国各族人民在几千年生产生活实践和与疾病做斗争中,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医学科学。
先秦两汉时期相继问世的《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和《神农本草经》等医学典籍,系统阐述了人体生理、心理、病理,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以及临床用药等实践活动,标志着中医药已从简单的临床经验积累升华到系统的理论总结,基本形成了中医药学理论体系。
在随后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医药不断吸收和融合各个时期先进的科学技术与人文思想,不断创新发展,理论体系日趋完善,技术方法更加丰富,为中华民族繁衍昌盛做出了重要贡献。
时至今日,中医药作为我国医学的特色和重要的医药卫生资源,与西医药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协调发展,共同担负着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的任务,已成为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特征和显著优势。
中医药学作为我国独有的医学科学,具有丰富的原创思维。
数千年来,历代医家通过不断深入观察与反复临床实践,采用与其他医学不同的视角和思维方式,全面总结对人的健康与疾病的认识,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与技术方法,建立了独特的医学体系。
许多专家学者认为,中医药学原创思维的主要内涵是,以整体观念为核心,注重科学与人文的融合,强调天人合一、身心合一,从整体联系的角度、功能的角度、运动变化的角度来把握人的健康与疾病的规律,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底蕴和思维。
在这一思维模式指导下,中医药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形成了鲜明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重视整体。
中医药学的整体观,一是体现为“天人合一”,认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是一个统一体,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相互联系,重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人的健康与疾病的影响。
初级护师考试基础护理考点3

护理学相关理论系统论成长与发展理论人的基本需要层次论压力理论角色理论系统论系统作为一种科学术语、一种理论,源于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Bertalanffy)。
1937年,他第一次提出了“一般系统论”的概念。
1968年,他发表了《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与应用》,为系统科学提供了纲领性的理论指导。
一、概念(一)系统的概念与分类1.概念系统指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所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这个定义涵盖了双重意义:一是指系统是由一些要素(次系统)所组成,这些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二是指系统中的每一个要素都有自己独特的结构和功能,但这些要素集合起来构成一个整体系统后,它又具有各孤立要素所不具备的整体功能。
2.分类(1)按人类对系统是否施加影响分类:分为自然系统和人为系统。
自然系统是自然形成、客观存在的系统,如人体系统、生态系统。
人为系统是为某特定目标而建立的系统,如护理质量管理系统。
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系统为自然系统和人为系统的综合,称复合系统,如医疗系统。
(2)按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分类:系统可分为开放系统和闭合系统。
开放系统是指与周围环境不断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系统。
如人体系统、医疗系统、教育系统等。
开放系统和环境的交往是通过输入、输出和反馈来完成的(如下图)。
物质、能量和信息由环境流入系统的过程称输入,而由系统进入环境的过程称输出。
系统的输出反过来又进入系统并影响系统的功能称系统的反馈。
开放系统正是通过输入、输出及反馈与环境保持协调和平衡并维持自身的稳定。
闭合系统是指不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系统。
绝对的闭合系统是不存在的,只有相对的、暂时的闭合系统。
(3)按组成系统的内容和要素的性质分类:系统可分为实体系统和概念系统。
(4)按系统的运动状态分类:系统分为动态系统和静态系统。
(二)系统论的概念系统论是研究自然、社会、人类思维领域及其他各种系统、系统原理、系统联系和发展规律的学科。
1019概述(全科医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三、全科医生及其学术组织
(一)全科医生的定义 全科医生是对个人、 家庭和社区提供 全科医生是对个人 、 优质、方便、经济、有效、 优质 、 方便 、 经济 、 有效 、 一体化的基层 医疗保健服务, 进行生命、 医疗保健服务 , 进行生命 、 健康与疾病的 全过程、全方位负责管理的医生。 全过程、全方位负责管理的医生。
(五)全科医生的专业训练与学术组织 世界家庭医师学会( 世界家庭医师学会(World organization of National Colleges, Academies, and Academic Associations of General Practitioners/Family Physicians, WONCA; 又名 World organization of
外 科 内 科 妇科 儿科
全科医学
二、全科医疗
全科医疗是将全科/ 全科医疗是将全科 / 家庭医学理论应用于病 人、家庭和社区照顾的一种基层医疗保健的专业 服务。它是一种集合了其他许多学科领域内容的 服务。 一体化的临床专业; 一体化的临床专业;除了利用其他医学专业的内 容以外,还强调运用家庭动力、人际关系、咨询 容以外, 还强调运用家庭动力、人际关系、 以及心理治疗等方面的知识技能提供服务。 以及心理治疗等方面的知识技能提供服务。
普 通 外 科
普 通 内 科
产 科
医学院校毕业(医学博士 医学院校毕业(医学博士M.D) )
我国毕业后医学教育模式图
医学本科教育 医学专科教育
研究生教育
科学学
3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包括全科医师培训)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包括全科医师培训) 毕 业 后 2-3 2-3 医 硕 学 士 培训(包括全科) 专业学 培训(包括全科) 教 育 1-2 主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围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背景和意义展开。
可以介绍公共卫生服务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以及它对人民群众健康的保障作用。
以下是一种可能的概述部分的内容:引言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指国家为居民提供的基本卫生保健服务,旨在维护人民的健康,促进全民健康水平的提高。
公共卫生服务是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福祉。
概述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和期望越来越高。
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卫生权益,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已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任务。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实施是国家公共卫生事业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核心目标是为人民提供基本的、全面的卫生保健服务,使人民群众享有公平、可及、优质的基本卫生保健服务。
这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事业,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也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本文将围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定义和意义展开探讨,旨在全面了解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性和内容,以及其对国家发展的积极影响。
在此基础上,也将提出一些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建议和展望,以期能够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内容: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阐述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
第一部分简介引言部分将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进行概述,包括定义、意义和目的。
第二部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内容该部分将详细介绍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主要内容。
我们将分析和阐述各项服务的内容、特点、重要性和实施方式。
主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介绍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健康教育的内容和目标,以及健康促进活动的主要形式和方法。
- 疾病预防与控制措施:介绍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针对各类常见传染病和慢性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包括疫苗接种、定期体检等。
系统科学理论在医疗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系统科学的基本思想及基本方法 一 、 系统论 、 控制论和 信 息 论 。 系 统 论 的 创 始 人 是 美 籍 奥 地 利 生 物 1.
学家贝塔朗菲 。 系统论要 求 把 事 物 当 作 一 个 整 体 或 系 统 来 研 究 , 并用 数学模型去描述和确定 系 统 的 结 构 和 行 为 。 所 谓 系 统 , 即由相互作用 和相互 依 赖 的 若 干 组 成 部 分 结 合 成 的 、 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而系 统本身又是它所从属的一个更大 系 统 的 组 成 部 分 。 贝 塔 朗 菲 旗 帜 鲜 明 地提出了系统观点 、 动态 观 点 和 等 级 观 点。 指 出 复 杂 事 物 功 能 远 大 于 某组成因果链中各环节 的 简 单 总 和 , 认为一切生命都处于积极运动状 有机体作为一个系统能够保持动态稳定是系统向环境充分开放, 获 态, 得物质 、 信息 、 能量交换的结果 。 系统 论 强 调 整 体 与 局 部 、 局部与 局 部、 系统本 身 与 外 部 环 境 之 间 互 为 依 存 、 相互影响和制约的关系, 具有目的 动态性 、 有序性三大基本特征 。 性、 控制论是著名美国数学家维纳 ( 同他的合作者自觉地适 W i e n e r N) 应近代科学技术 中 不 同 门 类 相 互 渗 透 与 相 互 融 合 的 发 展 趋 势 而 创 始 的 。 它摆脱了牛顿经典力 学 和 拉 普 拉 斯 机 械 决 定 论 的 束 缚 , 使用新的 统计理论研究系统运动 状 态 、 行 为 方 式 和 变 化 趋 势 的 各 种 可 能 性。 控 功能 、 行为 方 式 及 变 动 趋 势 , 控制系统的稳 定, 制论是研究系统的状态 、 揭示不同系统的共同的控制规律 , 使系统按预定目标运行的技术科学 。 信息论是由美国数学家 香 农 创 立 的 , 它是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方 法, 从量的 方 面 来 研 究 系 统 的 信 息 如 何 获 取 、 加工、 处理、 传输和控制的 一门科学 。 信息就是指消 息 中 所 包 含 的 新 内 容 与 新 知 识 , 是用来减少 和消除人们对 于 事 物 认 识 的 不 确 定 性 。 信 息 是 一 切 系 统 保 持 一 定 结 构、 实现其功能的基础 。 狭 义 信 息 论 是 研 究 在 通 讯 系 统 中 普 遍 存 在 着 的信息传递的共同规律 、 以及如何提高各信息传输系统的有效性和可 靠性的一门通讯理论 。 广义信息论被 理 解 为 使 运 用 狭 义 信 息 论 的 观 点 系 统 正 是 通 过 获 取、 传 递、 加工 来研究一切问题的理论 。 信 息 论 认 为 , 与处理信息而实现其有目的的运 动 的 。 信 息 论 能 够 揭 示 人 类 认 识 活 动 产生飞跃的实质 , 有助于 探 索 与 研 究 人 们 的 思 维 规 律 和 推 动 与 进 化 人 们的思维活动 。 耗散结构论 、 协同 论 和 突 变 论 。 耗 散 结 构 理 论 是 比 利 时 物 理 学 2. 开放系统有三种可能的存 家普利高津于 1 9 6 9 年提出来的 。 一般 说 来 , ( ) ( ) ( 在方式 : 热力学平衡态 ; 近平 衡 态; 远 离 平 衡 态。耗 散 结 构 论 l 2 3) 者认为 , 系统只 有 在 远 离 平 衡 的 条 件 下 。 才 有 可 能 向 着 有 秩 序 、 有组 织、 多功能的方向进化 , 这就是普利高津提 出 的 “ 非平衡是有序之源” 的 当一个远离平衡态的 著名论断 。 在长期的研究 工 作 中 普 利 高 津 发 现 , 由于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而出现非对称的涨落现象, 当达到 开放系 统 , 非线性 区 时 , 在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条件下, 系统将可能 发生突变 , 由原来的无序 混 沌 状 态 自 发 地 转 变 为 一 种 在 时 空 或 功 能 上 的有序结构 。 事物的这种在非平衡状 态 下 新 的 稳 定 有 序 结 构 就 称 为 耗 散结构 。 而耗散结构论则是探索耗散 结 构 微 观 机 制 的 关 于 非 平 衡 系 统 行为的理论 。 系统论所要 寻 求 的 也 就 是 这 种 具 有 有 序 性 的 稳 定 结 构 , 从这个意义上说 , 耗散结构论与系统有异曲同工之妙 。 协同论是 2 0 世纪 7 0 年代联邦德国 著 名 理 论 物 理 学 家 赫 尔 曼 · 哈 肯在 1 9 7 3 年创立的 。 他科 学 地 认 为 自 然 界 是 由 许 多 系 统 组 织 起 来 的 统一体 , 这许多系统就称为小系统 , 这个统一体就是大系统。在某个 大 系统中的许多小系统既相 互 作 用 , 又 相 互 制 约, 它 们 的 平 衡 结 构, 而且 由旧的 结 构 转 变 为 新 的 结 构 , 则有一定的规律, 研究本规律的科学就是 1 0 8经营管理 Nhomakorabea
卫生事业管理复习题

卫生事业管理1.卫生系统概念是所有以促进(promote)、恢复(restore)和维护(maintain)健康为目的,致力于开展卫生活动的组织、机构和资源。
2.卫生系统功能: 1. 提供卫生服务 2. 提供医疗保障3. 资源筹措4. 管理3.卫生事业是指国家和社会为防治疾病,维护和促进人群健康,有条理、有规模地从事的所有社会服务的总和。
4.卫生事业管理(health care management)是以防治疾病,维护和促进人群健康为目的,国家和社会采取的所有管理事务。
5.卫生发展战略(health development strategy)是根据卫生事业发展和改善人民健康的需要,对关于卫生事业全局的、长远的、重大的问题进行全局性、规律性、层次性和决定性的谋划。
6.卫生发展战略的特征全局性、长远性、领导性、纲领性、适应性、前瞻性7.新时期的卫生工作方针第一部分是卫生工作的战略重点,包括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第二部分是卫生工作的基本策略,包括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第三部分是卫生工作的根本宗旨,包括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8.卫生法(health law)是指由国家制定、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国家意志,以权利义务为内容,旨在确认、调整和保护人体生命健康活动中形成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为目的的行为规范体系9.卫生政策(health policy)是国家、政府或管理部门为保障人民健康和解决社会卫生问题而制定并实施的用以规范政府、公民和医院等社会组织的一系列政策性文件。
10.卫生法的特征: 1.以保护公民生命健康权为根本宗旨 2.广泛性和综合性3.科学性和技术规范性4.社会共同性11.卫生政策的特征:1.政治性 2.社会性 3.阶段性 4.层次性12.卫生法与卫生政策的联系:1.卫生法和卫生政策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都具有规范性,是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准则。
系统科学基本概念

• 边界
• 把系统与环境分开来的某种界限,叫作系统的边界
• 开放性
• 系统能够与环境进行交换的特性,叫作开放性。
• 封闭性
• 系统自身抵制与环境交换的特性,称为封闭性。
• 一般来说,一个系统只有对环境开放,与环境相互作用,才能生存和 发展。
系统 LOGO 科学Fra bibliotek1.4 行为与功能
• 系统行为的定义
系统相对于它的环境作出的任何变化,或者说,一个系统可以从外部 探知的一切变化。
系统定义
基本特征
(1)多元性(2)相关性(3)整体性
系统 LOGO 科学
1.1 系统与非系统
• 非系统
定义:对象集合N如果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之一: (1)N中只有一个不可再分的对象 (2)N中不同对象之间没有按一定方式连成一体 则称N为一个非系统。
系统 LOGO 科学
1.2 组分与结构 *注意:
1.结构不能离开元素而单独存在。 2.元素和结构是构成系统的两个 缺一不可的方面。
• (2)性能是功能的基础,提供了发挥功能的可能性。
系统 LOGO 科学
1.5 秩序与组织
• 有序:事物之间规则的相互联系。 • 无序:事物之间不规则的相互联系。
• 有序性
(1)结构的有序性 (2)行为的有序和功能的有序
• 组织
系统科学把结构有序的系统称为组织,把结构无序的系统称为非组织, 或无组织。
系统 LOGO 科学
1.3 环境与开放性
• 环境
• 广义地讲,一个系统之外的一切事物或系统的总 和,称为该系统的环境。 • 狭义地讲,S的环境,记作Es,是指U中一切与S有 不可忽略的联系的事物之和。(这里,U:宇宙全 系统,S: 我们考察的系统)
专业知识 基础护理名词解释

基础护理名词解释健康: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亚健康: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健康低质量状态及体验生存质量:指个体在其所处的文化和风俗习惯的背景下,由生存的标准、理想、追求的目标所决定的其目前社会地位及生存状况的认识和满意程度。
它包括个体生理、心理、社会功能及物质状态四个方面。
也称生活质量或生命质量。
健康促进:是促进人们维护和提高其自身的过程,是协调人类和环境之间的战略,规定个人与社会对健康各自所负的责任。
患病:疾病是机体在一定的内外因素作用下而引起一定部位的功能、代谢、形态结构的变化,表现为损失与抗损伤的病理过程,是内稳态调节紊乱而发生的生命活动障碍。
成长:又称生长,指由于细胞增殖而产生的生理方面的改变,表现为各器官、系统的体积和形态改变,是量的变化,可用量化的指标来测量。
发展:又称发育,指生命中有顺序的可预期的功能改变,表现为细胞、组织、器官功能的成熟和机体能力的演进,如行为改变、技能增强等。
成熟:广义的成熟是成长和发展的结果,包括心理社会的发展;狭义的成熟指生理上的生长发育。
成熟是一种相对的概念。
压力:是个体对作用于自身的内外环境刺激做出认知评价后引起的一系列非特异性的生理和心理紧张性反应状态的过程。
压力源:(又称应激源或紧张源)指任何能使个体产生压力反应的内外环境的刺激。
适应:生物体以各种方式调整自己以适应环境的一种生存能力及过程。
工作压力:又称职业压力,是指当个人的能力与需求不能与工作环境相匹配时所引起的从业人员的身心压力状态。
人际关系:指在社会实践中,个体为了满足个体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通过一定交往媒介与他人建立与发展起来、以心理关系为主的一种显在的社会关系。
社会认知:是指交往主体对自身、他人以及自身与他人关系的认知,是个体推测与判断他人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及意向的过程,包括感知、判断、评价和推测等一系列心理活动过程。
心理方位:是指人际交往的双方在互动过程中产生的心理上的主导性及权威性的程度,是评价和衡量人际关系的基本指标之一。
护理导论重要知识点总结

护理学导论名解1.需要:需要是个体、群体、结构对其生存、发现条件所表现出来的依赖状态,是个体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的基本动力。
2.压力:压力是个体对作用于自身的内外环境刺激做出认知评论后引起的一系列非特异性的生理及心理紧张性反应状态的过程。
3.压力源:又称应激源或紧张源,指任何能使个体产生压力反应的内外环境中的刺激。
4.评判性思维:评判性思维是对临床复杂护理问题所进行的有目的、有意义的自我调控性的判断、反思、推理及决策过程。
5.临床护理决策:是指在临床护理实践过程中由护士做出关于病人护理服务的专业决策的复杂过程。
6.系统:系统是由若干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组成具有特定结构及功能的整体。
7.护理诊断:是关于个人、家庭、社区对现存或潜在的健康问题及生命过程反应的一种临床判断,是护士为达到预期的结果选择护理措施的基础,这些预期结果应能通过护理职能到达。
8.理论的现象:是指客观世界中能为人们所感知的任何事件或事物,它是存在于客观世界的事实。
9.护理理论:是对护理表现及其本质的目的性、系统性和抽象性的概括,用以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护理现象。
10.医疗事故: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病人人身损伤的事故。
11.举证倒置:指当事人提出的主张,由对方当事人否定其主张而承担责任的一种举证分配方式。
12.护理学:是健康学科中一门独立的应用性学科,以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为基础,研究如何提取及维护人类身心健康的护理理论、知识及发展规律。
13.护理程序:是一种有计划、系统而科学的护理工作方法,目的是确认和解决服务对象对现存或潜在健康问题的反映。
14.一级预防:是在个体对压力源产生应激反应前进行的干预。
15.二级预防:是在压力源已经穿过正常防御线导致机体产生应激反应时进行的干预。
16.三级预防:是在经过治疗后,个体已经达到相对程度的稳定时,为能彻底康复,减少后遗症而进行的干预。
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大全

XX大学XX专业XX
四 医院组织系统
(一)医院的概念(任务 作用 基本条件)
是指对群众和特定人群进行防病治病的场所, 具备一定数量的临床设施、医疗设备和医务人员, 运用医学科学理论和技术,对住院和门诊病人实 施科学和正确的诊疗、护理的卫生事业机构。
(二)医院的类型和分级
1 按收治范围 综合医院 专科医院 康复医院 临终医院 职 业医院
2 在医疗副院长领导下,护理部主任—科 护士长—病区护士长,实行半垂直管理
3 床位不满300张、规模较小的医院,不 设护理部主任,只设总护士长。
(三)医院护理部的地位及作用
医院护理部的地位
护理部是医院护理管理工作的职能部门, 它与医院行政、后勤、医务、医技、教务 及科研等部门处在并列地位,相互配合共 同完成本医院的医疗、护理、教学、科研 工作。护理管理是医院医疗质量和实现医 院工作目标的关键。
2 按地区 城市医院 农村医院
3 按特定任务 军队医院 企业医院 医学院附属医院
4 按所有制 全民所有制医院 集体所有制医院 个体所有制医院 中外合资医院
5 按分级管理制度 一级医院 二级医院 三级医院
(三)医院的基本功能
医疗 教学 科学研究 预防和社区卫生服务
(四)医院的组织结构
不同级别的医院其组织结构不一样。一般来说, 医院的组织结构可分为医院的行政管理组织机构 和医院的业务组织机构两大类。
(一)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的护理管理组织系统
我国卫生行政部门的护理管理系统是:国务院 卫生部下设医政司护理部,是卫生部主管护理工 作的职能部门,负责对全国城乡医疗机构的护理 工作进行管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卫生厅(局)下设医政处及地(市)、自治州人 民政府卫生局下设的医政科,普遍配备一名专职 护理管理人员全面负责本地区的护理管理。
职业卫生基本概念

职业卫生基本概念职业卫生基本概念职业卫生是指在工作过程中,对职工进行防治职业病和保护健康的系统科学活动。
它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职业卫生的基本概念职业卫生是以预防为主,通过各种措施控制工作环境和劳动过程中的卫生有害因素,保障劳动者身心健康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工作科学。
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预防职业病和保护健康:通过卫生工程控制和吸收有害物质,改善工作环境和劳动条件,加强职业健康监测和疾病诊断,提高职工劳动保护意识和卫生素养。
2.提高生产效率:通过科学组织劳动和技术改造,合理安排工作方式和生产节奏,激励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效益。
二、防护对象与防护措施防护对象是指受有害因素威胁的人群,包括从事工业生产、建筑工程、交通运输、医学、教育、科研等领域的劳动者。
防护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工程控制:通过在劳动场所加装局部通风设备、防护屏障、洁净室等,改变工作环境和劳动条件,达到减少有害物质浓度、控制有害物质扩散的效果。
2.个体防护:通过佩戴防护用品,如防尘口罩、防毒面罩、防辐射眼镜等,保护职工的身体健康。
3.卫生管理:包括人员的健康监测和疾病诊断、一定的工作制度和劳动保护措施、有关职工及其家属的卫生宣传、职业卫生监测和评价等方面。
三、职业病的预防和控制职业病是由于长期暴露于工作环境中的卫生有害因素引起的一系列身体和精神健康问题。
职业病的预防和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控制有害因素的加强:采取工程控制或人员防护措施,减少或消除有害因素。
2.提高职工卫生素养:加强职工卫生教育和健康知识的普及,增强职工卫生保护意识。
3.完善医疗卫生体系:加强职业健康监测和疾病诊断,建立健全的职业病防治机制和体系。
4.规范劳动生产和工作场所:制定和执行相关的职业卫生标准和管理规定,提高工作场所的管理水平。
综上所述,职业卫生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性的工作科学,它涉及到每一个从事劳动的人。
通过加强职业卫生的预防和控制,不仅可以有效防治职业病,保护人们的身体健康,还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效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医政科学习计划

医政科学习计划一、学习内容概述:医政科学是一门涉及医疗管理、卫生政策、医院管理、医疗保险等方面内容的综合性学科。
医政科学的学习内容涵盖了卫生政策、医院管理、医疗质量管理、医疗保险、医疗法律法规和卫生经济学等多个方面,需要系统地学习。
在当今社会,医疗卫生事业正日益成为国家高度关注的领域之一,医政科学的学习对于从事医疗卫生管理工作的人员至关重要。
二、学习目标:1.掌握医政科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了解医疗卫生领域的政策和法规;2.具备医院管理、医疗质量管理、医疗保险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3.了解医疗卫生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和国际趋势,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4.能够独立进行医政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为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做出贡献。
三、学习内容及计划:1. 医政科学基础知识学习(1)医政科学的概念和理论体系(2)医疗卫生领域的政策和法规(3)卫生经济学安排:通过阅读相关教材、参加相关培训和讲座,全面了解和掌握医政科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2. 医院管理学习(1)医院组织结构与管理(2)医疗质量管理(3)医院绩效评价安排:结合实际工作,参观医院管理现场,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医院管理的实际运作情况。
3. 医疗保险学习(1)医疗保险的基本知识(2)医疗保险政策和实际操作安排:了解我国医疗保险政策的最新发展状况,学习我国医疗保险的实际操作方法。
4. 医政科学实践能力培养(1)参与医政科学实践活动(2)进行医政科学研究(3)参加医政科学类竞赛安排:结合实际工作,对医政科学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和解决,培养实践能力。
四、学习方法:1.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通过案例分析和实地调研了解医政科学的实际应用;2. 积极参加学术研讨会、学术讲座、研修班和交流会议,拓宽学习视野;3. 深入了解国内外医政科学最新发展动态和国际趋势,提高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五、学习评估:1. 考试评估:通过医政科学的考试、考核来测试自己对医政科学知识的掌握程度;2. 项目评估:通过参与各类医政科学的项目研究,通过项目评估来测试自己的实际能力;3. 实务评估:通过参与医政科学实践活动和参加医政科学类竞赛,来检验自己的实践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疗卫生基本概念系列——
系统科学
医疗卫生是人类文明之一,
尤其是在抗击非典和新冠疫情中,东方传统医学起了决定性的治疗作用。
本文提供对医疗卫生行业基本概念
“系统科学”
的解读,以供大家了解。
系统科学
是基础科学和一切横断科学的一门学科。
它在各个科学中起着“指导者”的作用,为此亦称它为“战略科学”。
系统科学主要研究系统理论和系统方法。
系统理论主要研究系统存在的方式、结构、性质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性。
这些研究首先在生物方面取得了突破,见塔郎菲创立的一般系统论的任务是确立适合一切系统的一般原则,它从具体科学入手,比如首先揭示了生物运动的有序性、目的性与系统结构稳定性之间的关系,然后把这种机理推广到所有系统。
系统科学的方法论的主要特点:一是整体性。
例如,在研究大系统时,对每个子系统的着眼不是看它们各自最大可能发挥作用,而是专注于它们保证整个系统最有效地运转的功能;二是定量性。
系统方法把数学作为自己不可缺少的工具,通过建立微分方程组的形式来描述系统的动态性;三是综合性。
系统方法充分运用各领域的科技成果,并在此基础上
不断促进自身的发展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