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疑难病例讨论总结

合集下载

针灸科疑难病例讨论9

针灸科疑难病例讨论9

疑难病例讨论记录科室:针推科床号:加62 住院号:时间:2016 年03 月20日地点:针推科医师办公室参加人员:XX副主任医师、XXX主治医师、XXX住院医师、XXX住院医师及全体医生病例报告人:XXX住院医师主持人:XX副主任医师讨论内容:关于“XXX”的病情初步诊断及治疗方案。

蒋忠练住院医师汇报病史:患者XXX,女,38岁,患者于2016年03月12日因“双膝关节疼痛不适2年余,加重2周”入院。

病史: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膝关节肿胀疼痛,行走不便,O:.ASO3、肝、1、XXX4,多见XXX云:肝肾XXXX阳陵泉、膝阳关及局部阿是穴,配风市、肾俞、关元温补阳气、驱寒外出,阴陵泉、足三里健脾除湿;手法:梁丘、血海、鹤顶采用鹤顶齐刺针刺法,行毫针泻法或平补平泻法,可用温针灸法,血海可加拔罐疗法,一日一次,每次30分钟,二周一疗程。

患者肿胀疼痛明显,推拿放松局部组织肌肉后予冬青膏外用轻揉内外膝眼,最后以轻柔手法施用夹胫推肘牵膝法,操作时间不宜过长。

XXX住院医师:恢此者,直刺傍之,举之前后,恢筋急,以治筋痹也《灵枢.官针》,意为用针刺的方法,使拘急紧缩的骨骼肌变得松弛,从而“以治筋痹也”;通过对患膝疼痛或是僵硬组织进行恢刺法激发经气、疏通经络、调整气血、达到通而不通,在治疗中灵活应用恢刺治疗膝关节,可以改善患肢血液循环、改善关节。

XXX主治医师:骨性关节炎是中老年人的多发病,彻底的治愈措施目前还没有,目前主要对症治疗,包括针灸治疗,局部取膝眼穴、鹤顶穴、足三里;药物治疗:氨基葡萄糖,氨基葡萄糖可阻断骨关节炎的发病机制,促使软骨细胞合成具有正常结构的蛋白多糖,并抑制损伤组织和软骨的酶(如胶原酶、磷脂酶A2)的产生,减少软骨细胞的损坏,改善关节活动,缓解关节。

2016第二季度疑难病例讨论(中暑)汇总

2016第二季度疑难病例讨论(中暑)汇总

2016第二季度疑难病例讨论日期:2016-6-23 主办部门:抢救室主持人:谢海香主讲人:张洁参加者:传阅者:题目:昏迷(中暑)内容:一、病史汇报1.基本信息:床号:抢18床姓名:施振刚性别:男年龄:55岁2.入院诊断:昏迷(中暑)3.简要病史: 患者因“突然神志不清伴二便失禁”于2016-6-14 18:10由120送入抢救室。

入室时生命体征为:T:40℃ HR:129次/分 R:22次/分BP:110/66mmHg SPO2:99%、血糖:9.9mmol/L。

4.病史采集:患者工友代述患者当日在工地上施工(环境较闷热)17:15左右患者无法站立,出现神志不清伴二便失禁,有呕吐胃内容物数次,无肢体抽搐;来院后体温40℃左右,来院后出现抽搐。

既往体健,无药敏。

5.体格检查:神志昏迷二便失禁 GCS评分 3分6.辅助检查:1)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2)腹部B超:未见异常3)胸部CT:双侧胸膜增厚、胃底部结节4)血液检查: 血细胞压积46%;血红蛋白155g/L;D二聚体:1.41ug/ml;BNP:581pg/ml;尿素测定:7.4mmol/L;肌酐测定:144nmol/L;乳酸脱氢酶:831U/L ;血清肌酸激酶:272U/L。

7.治疗原则1)中暑先兆:暂时脱离高温现场,密切观察。

2)轻症中暑:迅速脱离高温现场,在通风阴凉处休息,给予含盐清凉饮。

3)重症中暑:迅速物理或药物降温,纠正水或电解质紊乱,对症治疗。

采用“四早一支持”的治疗原则。

(1)早期快速降温:使用冰毯、冰帽、酒精擦浴结合冬眠降温,使体温尽快降至正常;(2)早期快速扩溶:以晶体液为主,结合血浆、蛋白,尽快补足血容量,纠正低钾低钠等电解质紊乱;(3)早期抗凝:使用低分子肝素钠5000IU,皮下注射,1次/12h,连续7d。

(4)早期改善微循环;(5)积极支持脏器功能:早期快速扩容。

8.护理诊断1)高热休克:与机体热调节功能障碍有关2)有体液不足的危险:脱水与中暑衰竭引起血容量不足有关3)有皮肤受损的危险:与意识不清、烦躁有关4)潜在并发症:DIC 肾衰竭肝衰竭9.护理措施1)一般护理(1)保持病人舒适卧位,头偏向一侧,迅速清除口腔及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遵医嘱给予吸氧或开放气道。

疑难病例讨论分析总结

疑难病例讨论分析总结

完善检查手段
引进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技 术,提高疾病的检出率和 诊断准确性。
强化医生培训
组织专题讲座、研讨会等 ,提高医生对疑难病例的 认识和处理能力。
针对医疗体系改进的建议和思考
加强医疗资源整合
优化医疗资源分布,促进 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减少 地区间的诊疗水平差距。
健全转诊制度
建立有效的转诊机制,确 保患者能够在不同医疗机 构间顺畅转诊,得到及时 、准确的治疗。
持续交流
鼓励大家在今后的工作中,保持持续的交流和合作,共同 分享经验和知识,为提升医疗行业的整体水平贡献力量。
THANKS
感谢观看
治疗方案争议
疑难病例的治疗方案往往缺乏统一意见。不同专家可能根据各自经验和理解, 提出不同的治疗方案。这使得患者和医生在选择治疗方案时面临诸多困惑。
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与挑战
多学科联合研究
针对疑难病例,未来研究需要多学科联合攻关,包括遗传学 、免疫学、药理学等领域。通过跨学科合作,有望揭示疾病 的本质,并找到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致谢贡献
感谢各位在讨论过程中的精彩发言和专业分享, 您们的贡献对于疑难病例的解决具有不可替代的 价值。
激发继续深入研究与学习的热情和目标
深入研究
本次讨论分析的疑难病例,还有很多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 究的医学问题,希望大家能够继续深入研究,为医学科学 做出更大贡献。
学习目标
通过本次讨论,希望大家能够设定更高的学习目标,不断 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为更好地解决疑难病例 做好准备。
生物标志物研究
针对疑难病例,生物标志物的研究也取得了重要进展。通过寻找疾病特异性的生物标志物,有 助于实现早期诊断和个性化治疗方案。
针对该病例的学术讨论与争议

疑难病例讨论总结

疑难病例讨论总结

2016年疑难病例讨论总结
2016年,我们脑外科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现将本年度疑难病例讨论总结如下:
本年度我科共开展4例疑难病例讨论,其中脑出血病人2例,硬膜外血肿病人1例,脑挫裂伤病人1例。

本科室疑难病例讨论由责任护士详细介绍病史,诊疗过程和各种检查结果,以病例诊断护理为重点,陈述当前护理方案,治疗后出现的病情变化进行全面分析和介绍,提出诊疗过程中的困难,讨论参与者对患者病历,当前病情进行全面分析,针对病情的可行性诊治方案做进一步讨论,讨论时参与者运用所掌握的专业知识进行讨论和交流,发言踊跃,重点突出,不同意见能及时提出,经积极讨论后最终拿出对患者最有益的护理方案,最后由讨论会主持者归纳总结,并及时记录讨论结果在科室保存的《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本》中。

目前,我科室本年度疑难病例讨论的较好,疑难病例主要集中于自发性脑出血病人,创伤性急性硬膜外急诊手术病人和多发脑挫裂伤病人。

针对我科室神经外科疾病诊治的重要课题,今后需进一步采集,分析,讨论。

特别是年底,脑出血病人明显有增多的趋势,患者大部分均诊断明确,疾病终末期虽病情危重,但诊断明确,治疗缺乏有效手段。

随着老年化社会的来临,脑外科患者明显增多,此类患者基础疾病复杂,脏器储备功能差,病情进展快,易出现多脏器功能不全,治疗费用及重复住院率高,需科室医护人员进一步关注。

在讨论中主要存在的问题:1个别讨论内容单一,记录不全。

2护理人员就护理方面提出问题及建议少。

改进方案:1加强学习疑难病例讨论制度,规范登记制度。

2鼓励参与者与积极发言,加强业务培训学习,提高理论水平。

脑外科。

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四季度总结

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四季度总结

疑难危重病例讨论第四季度总结时间:2016年12月19日 10时00分疑难危重病例讨论目的在于尽早明确诊断,制定最佳治疗方案,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是提高诊断率、治愈率和抢救成功率的重要措施,是培养各级医师水平的重要手段。

为此,我科2016年四季度我科共进行了4例疑难病例讨论,通过讨论我科医生对临床常见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有了进一步提高,提高了对疑难、危重病例的诊断及处理能力.一、10月份进行了1例疑难病例讨论,患者为一老年男性,因“头面颈部皮肤反复红斑、丘疹伴痒4年,再发加重4天”入院,入院后经积极治疗,患者躯干、四肢仍有大量新起针头至米粒大小红色丘疹,且头部、双耳渗液明显。

经院内专家会诊,患者1、本身有病灶,现在的皮损发于原发病灶之后。

2、皮损泛发于全身,如果局限于头颈部可考虑发洗剂外用不当诱发的急性湿疹,但躯干、四肢均有新起皮损,主要诊断还是“自身敏感性皮炎”。

应调整治疗方案1、抗组胺药物:选择第二代抗组胺药物+H2受体拮抗剂。

2、免疫抑制剂:雷公藤多甙片20mg Bid.3、避光药物:羟氯喹,使用期间要注意监测患者眼底情况,长期使用应定期到州医院眼科检查眼底情况.4、糖皮质激素在皮炎湿疹的应用:系患者耳部、头部渗出明显,加用“地塞米松注射液5mg”静滴3天,迅速控制患者局部渗出症状.5、局部治疗:外用硼酸方湿敷次数可增加至2小时一次,每次20min。

经调整患者治疗方案,患者病情逐渐好转。

通过此次病案讨论,我科医生在“自身敏感性皮炎、湿疹”等过敏性疾病的诊疗进一步提高。

二、11月进行了2例疑难病例讨论:1.第1例为“慢性荨麻疹、湿疹、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冠心病?窦性心律不齐心脏不大心功能2级、肺部感染、颈椎病?、胸腔积液、心包积液、肝囊肿”患者,经积极治疗后“慢性荨麻疹”的红斑、风团及部分丘疹好转,但患者活动及夜间仍感瘙痒,治疗效果不明显,经讨论后患者长时间未行寄生虫杀虫治疗,治疗上加用“左旋咪唑”给予杀虫治疗,同时给予护胃等对症处理。

针灸科疑难病例讨论之腰腿痛

针灸科疑难病例讨论之腰腿痛
王凯住院医师:左侧比右侧多,可能因大多数人均喜欢右侧用力,这样右侧腰背肌较发达,紧张、椎间盘受到的压力向左侧传而在左侧突出之故。下腰椎是最常见的突出部位,有人统计可达98%,而腰4、5占60%。
李咏梅住院医师:直腿高举试验(Lasegue氏征)等。这是诊断本病的重要试验。令患者仰卧,使膝伸直,将下肢徐徐抬起,正常可达90°左右,一般先抬健侧使患者有所准备,然后再抬患侧,往往达不到90°,这由突出物对神经根压迫的严重程度而定,严重者抬不到30°即痛。再在下肢抬高到疼痛发生前检查者用手使足背屈,这样会出现疼痛,这称为Bragard征或加强试验,过去认为直腿高举试验阴性者可除外腰椎间盘突出,现在已发现在极少数病例,直腿高举试验可为阳性。有时抬健侧时患侧会痛,这称之为Lewen征阳性。另一种检查方法称坐位神经根试验,即病人坐位,将膝伸直,逐渐抬起,观察其抬高的度数,这也是牵拉了坐骨神经。股神经牵拉试验,亦称跟臀试验,病人俯卧将足跟推向臀部,如股神经受压,病人会感疼痛。另外,还可做屈颈试验,病人仰卧,检查者一手按住胸部,另一手将头抬起,阳性者出现下肢痛,这也是使神经根受牵拉之故。压迫颈静脉,使硬膜内压力增高,加重突出物对神经根之压迫亦可使疼痛加重,称Naffziger征。
胥梦霞住院医师:椎间盘髓核突出后,可以逐渐萎缩及吸收,纤维环的破损部亦可由纤维组织修复代替,这样,神经根所受的压力也就减轻,症状逐渐缓解,因而初次发作者往往经非手术治疗可以治愈。但由于纤维环上的缺损虽被修补,总是个薄弱环节,一旦再受到损伤,盘内压力增高,就可以再发生突出,因此症状反复,而且越来越重,周期越来越短,有些初次突出严重者,对神经根压力大,症状可以严重到患者难以忍受的程度,另一些患者由于突出物所造成的硬膜外腔与神经根的粘连,使症状始终不能完全消失,凡此种种的变化,使对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多样,疗效也不一致,意见分歧。

疑难病例讨论2016.1.14

疑难病例讨论2016.1.14

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时间:2016年1月15日讨论地点:普外科医生办公室主持人员:科主任刘洪波参加人员:王伟主治医师;何忠医师;郑学东医师;刘旭元医师;赵国庆医师;刘思梅护士长何忠医师汇报病例:患者,男性,57岁,因在外院经纤维结肠镜检查为直肠癌(癌肿距肛门<9CM).(活检为腺癌)于2014年12月17日在酒泉市人民医院行剖腹探查+Mile式手术.术中见肠系膜多枚淋巴结转移且癌肿侵犯至右侧髂内动脉旁,经盆底腹膜可探及癌肿,大小约 6.0CM*4.5CM.因考虑癌肿难以切除而改行姑息性手术治疗即行乙状结肠单筒造口术,术后第五天即从切口内涌出咖啡色坏死物约150ML,经抗感染换药处理两周后切口拆线愈合出院,于两个月后因腹部切口疼痛红肿并溃破流脓入院,考虑切口感染而收住院治疗,经换药时从切口深层清除出一长约4.5CM长缝线,经抗感染治疗切口愈合出院.于三个月后切口再次发生上述症状且形成腹壁脓肿,经切排引流抗感染治疗(此次切口内未见有缝线)再次愈合出院.此后类似症状发作两次,约每隔两个月左右发作一次,均经换药抗感染治疗而愈合,但后一次于腹部切口下方可扪及一8.0*7.5CM质硬固定之肿块,切口愈合后包块仍存在,腹部彩超提示混合型包块.遂考虑癌肿向腹壁转移.因患者拒作CT检查而未能确诊.于今年11月12日再次因切口流脓血(量较少)而入院,体检发现溃破部分切口大小约1.5*1.0CM且与前几次切口自行溃破位置相同,但腹壁切口下方质硬包块有增大趋势约8.0*10.0CM大小,目前仍在换药抗感染治疗.因担心切口愈合后还会再发。

是否应当考虑癌肿的腹壁转移?由于癌肿未切除,患者术后原肛门排血性渗液现象突出,每天约7--10次,每次约50ML--80ML左右,虽经肛门灌注化疗效果亦不明显.(综合几次住院所查血红蛋白结果约在9---11克左右,除总蛋白稍微偏低外肝肾功能均正常)有什么好方法没有?赵国庆医师:前几次切口感染可能性大,目前切口下包块,不能排除肿瘤播散所致。

2016.03骨科疑难病例讨论

2016.03骨科疑难病例讨论

3.辅助检查:门诊x片显示:1左锁骨骨折。2右锁骨远端骨折。3 左肩胛骨骨折。4双侧多根肋骨骨折伴肺挫伤。 4.初步诊断:如上。 5.治疗:继续完善相关检查,消肿、止痛等,对症治疗。 6.病员于2016.02.16,22:30突发呼吸困难,胸闷、气紧,血氧 饱和度降至50%,立即给予双鼻导管吸氧5L/分,床旁心电监护, 急诊完善胸部CT,考虑:双侧血气胸。请胸外科医生急会诊, 并给予双侧胸腔闭式引流术,均可见气体及血性液溢出。病员 自诉上述症状减轻,血氧饱和度升至85%,通知病危。 7.病员于2016.02.22,生命体征正常,R22次/分,HR100次/分, 血氧饱和度99%,双侧胸腔闭式引流出红色液体(右)10-ml, (左)100-ml,咳嗽时无气体溢出,继续给予消炎抗感染,止 血解痉平喘,润肺化痰治疗,复查肝肾功,血常规胸片等。 8.病员于2016.02.23,经胸外科会诊后行双侧锁骨骨折内固定术。 术毕转入胸外科继续治疗。
骨二科疑难病例讨论
李娜 2016.03.15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病史介绍
1.患者余招坤,男,57岁,因入院前2+小时坐三轮 车时,不小心从车上摔下,致全身多处疼痛伴活 动受限,于2016-02-1519:17入院。 2.查体:体温36.7℃,脉搏90次/分,呼吸19次/分, 血压122/70mmHg,血氧饱和度98%。意识清楚,表 情痛苦,病员双侧胸部局部可见皮肤擦伤,软组 织稍肿胀,有触痛,胸廓挤压(+),深呼吸时疼 痛加重;双肩部肿胀,并均见皮下局部青紫瘀斑, 局部皮温不高;双侧锁骨正常外形消失,沿锁骨 走行,均可以触及骨性假关节形成,有明显触痛, 双肩活动受限,稍活动疼痛加剧。
胸腔闭式引流的装置
1.
胸腔闭式引流管 水封瓶

针灸科疑难病例讨论之腰腿痛

针灸科疑难病例讨论之腰腿痛

针灸科疑难病例讨论之腰腿痛Updated by Jack on December 25,2020 at 10:00 am疑难病例讨论记录科室:针灸科床号:53可完全为纤维组织和软骨细胞所替代,椎间盘高度减少。

纤维环发育到20岁左右也终止了,开始变性的时间可能较髓核更早一些。

纤维环虽甚坚固,但在剧烈运动时可引起邻层纤维在交叉处的互相摩擦,以致有纤维变性和透明变性,最后可致纤维环破裂,并可在纤维层间发生向心性的裂缝,此种裂缝一般多在纤维环的后外侧,髓核即可由裂缝突出,到40岁以上,纤维环的变性更为明显。

在软骨板上有残留的从椎体进入椎间盘的血管管道,为一薄弱部,椎间盘物质亦可通过此管道疝入椎体内,这是Schmorl结节的由来。

王凯住院医师:左侧比右侧多,可能因大多数人均喜欢右侧用力,这样右侧腰背肌较发达,紧张、椎间盘受到的压力向左侧传而在左侧突出之故。

下腰椎是最常见的突出部位,有人统计可达98%,而腰4、5占60%。

李咏梅住院医师:直腿高举试验(Lasegue氏征)等。

这是诊断本病的重要试验。

令患者仰卧,使膝伸直,将下肢徐徐抬起,正常可达90°左右,一般先抬健侧使患者有所准备,然后再抬患侧,往往达不到90°,这由突出物对神经根压迫的严重程度而定,严重者抬不到30°即痛。

再在下肢抬高到疼痛发生前检查者用手使足背屈,这样会出现疼痛,这称为Bragard征或加强试验,过去认为直腿高举试验阴性者可除外腰椎间盘突出,现在已发现在极少数病例,直腿高举试验可为阳性。

有时抬健侧时患侧会痛,这称之为Lewen征阳性。

另一种检查方法称坐位神经根试验,即病人坐位,将膝伸直,逐渐抬起,观察其抬高的度数,这也是牵拉了坐骨神经。

股神经牵拉试验,亦称跟臀试验,病人俯卧将足跟推向臀部,如股神经受压,病人会感疼痛。

另外,还可做屈颈试验,病人仰卧,检查者一手按住胸部,另一手将头抬起,阳性者出现下肢痛,这也是使神经根受牵拉之故。

护理疑难病例讨论

护理疑难病例讨论

护理疑难病例讨论姓名:张应德性别:男年龄:65岁入院日期:2016-09-11 主诉:右下肢烧伤并疼痛约2小时入院查体:T:36.7℃P:72次/分R:20次/分BP:180/100mmHg 表情痛苦,神志清楚,,头颅无异常,桶状胸,肋间隙增宽,双侧叩诊过清音,双肺呼吸音粗燥,可闻及干湿啰音机哮鸣音,心率72次/分,律齐,腹部平软,右大腿下段以远肿胀,表皮撕脱,大部分创面苍白水肿,弹性降低,无渗液,少部分创面粉红,可见血管栓塞。

诊断:1、右下肢深II°-III°烧伤面积6%2、慢阻肺急性加重3、高血压病既往慢性咳嗽,咳痰10余年,妹每年发病3月以上,高血压病史8年,未予合理药物治疗。

诊疗计划:1、科护理常规、外用湿润烧伤膏2、头孢美唑+左氧氟沙星抗感染3、不他奈德平踹4、非洛地平将血压5、适当补液,止痛,对症治疗6、三大常规,肝肾功,电解质等相关检查7、交代病情病情告知:住院期间随时可能发生破伤风,创面感染,感染性休克,突发心脑血管疾病危及生命,原有基础疾病加重危及生命,创面一旦感染,烧伤深度加深,后期可能植皮或瘢痕形成,其治疗时间长,费用高。

于2016-09-11 23:10患者突发胸闷、呼吸急促,喘息、心率增快,立即予心电监护、中流量吸氧,地塞米松20mg+二羟丙茶碱0.5g+5%GS抗炎、平喘、地塞米松10mf静推,呋塞米20mg静推利尿,请呼吸内科及ICU会诊及对症抢救治疗,后患者病情逐渐好转,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呼吸内科会诊诊断考虑为: 1 慢阻肺-哮喘重叠综合症?2 急性左心衰?3肺栓塞?呼吸内科会诊建议:完善血气分析、D-D,心肌标志物、脑纳钛,胸部CT等检查,解痉、平喘对症支持患者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2016-9-12血常规检查白细胞:14.3^10^9/L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96.6%。

2016-9-17血常规检查白细胞:17.61^10^9/L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91.2%。

病例讨论的心得体会

病例讨论的心得体会

病例讨论的心得体会病例讨论的心得体会(通用20篇)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思想、工作和学习。

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以下是本店铺帮大家整理的病例讨论的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病例讨论的心得体会 1疾病是人类不可避免的问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疾病,有些疾病可能比较容易诊治,而有些疾病则需要花费更多精力和时间进行诊疗。

面对这些疑难病例,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其病因和治疗方法,以便能够有效地解决问题。

在此,我分享一下自己在疑难病例讨论时的一些心得体会。

疑难病例是指一些难以诊治或诊疗难度较大的疾病。

面对这些疾病,医生需要进行系统的检查和评估,以确定疾病的病因和治疗方案。

由于疑难病例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医生需要进行合适的诊疗方案,包括利用先进的医学技术和应用全方位的医疗手段。

在此过程中,我们需要与患者和家属进行充分沟通,了解其病情和需求,以便能够制定出最佳治疗方案。

疑难病例的诊治需要医生之间的协作和相互配合,包括专业护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其他医疗资源。

良好的团队合作和有效的沟通是诊治疑难病例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这需要医生具备相互尊重和理解的态度,以便协调诊疗中的各个环节,共同朝着最终的治疗目标努力。

在面对疑难病例时,单一的治疗手段往往难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因此,医生需要进行多学科、综合性的治疗计划,涵盖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康复等多个方面。

对于需要长期治疗的疑难病例,我们还需要进行长期的随访和复诊,以确保疗效和治疗的.安全性。

面对疑难病例,我们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学习,以便更好地理解疾病的本质和治疗方法。

在诊治疑难病例的过程中,我们要积极倾听患者的心声,关注患者真正需要的诊疗服务。

通过团队合作和多学科综合治疗,我们可以有效地解决疑难病例的难点和问题,为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实际的改善。

病例讨论的心得体会 2疑难病例护理是护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疑难病例讨论分析总结

疑难病例讨论分析总结
病人用词浮夸,自我评价过高,有不持久的财富和能力的夸 大。感觉机能亢进。
慢性躁狂可有夸大妄想,妄想具有泛化、不系统、不持久和 富于幻想的性质。
关于对躁狂症的精神病理学再认识(6)
行为:
患者动作可以较多,但都有目的性。 患者因为被动注意亢进,做事情可能有始无终,还没有做
完一件事情,又开始去做另一件。
第12次:一月前反复,因政策问题到社区、街道吵闹,到 沈阳上访,胡言乱语,内容夸大,与父母多次吵 闹,由社区、民警送住院。
关于诊断与鉴别诊断分析(1) ■ 关于诊断分析
症状学诊断: 情感障碍(躁狂)综合征 分类学诊断:心境障碍,复发性躁狂症
15
诊断标准:
症状学标准 严重程度标准 病程标准 排除标准 临床特点
关于诊断与鉴别诊断分析(2) ■ 关于鉴别诊断分析
精神分裂症 分裂-情感障碍 人格障碍
17
四、对躁狂症精神病理的再认识
18
关于对躁狂症的精神病理学再认识(1)
教科书对躁狂症的表现通常是典型性的描述 多数躁狂症不表现是典型的,应予重视。
关于对躁狂症的精神病理学再认识(2)
病前个性: 躁狂症与抑郁症都有共同的病前性格,其特点是具有强
烈的责任感和义务感,办事认真,节俭善良。 富于献身精神,在不满时易产生反抗与对立情绪,而平
时又易于交际作为躁狂症病前个性三在素。 还有人认为躁狂症患者病前常具有自我满足、自负、好
斗、乐观、善与人交往,倾向于把精力花在广泛的兴趣 上等外倾性格。
关于对躁狂症的精神病理学再认识(3)
外观: 轻躁狂患者,身体健壮,眼睛有神,面带春光,昂首
(一个月前心烦,易激惹,骂人,拨打110电话) 第11次:话多,行为怪异10多天。 第12次:间断、发作性失眠,胡言乱语10年,上访1个月。

疑难病例讨论总结

疑难病例讨论总结

心内科科疑难病例讨论分析总结(2013-2-1日至2013-7-31日)为切实提高科室医务人员的临床诊断思维和技能,不断改进医疗服务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提升科室的整体医疗服务能力,对2013-1-1日至2013-7-31日心内科疑难病例讨论分析总结如下:1、为保证我科的疑难重症病例讨论程序化、制度化,所有我科的疑难病例,均需进行讨论。

其他科室涉及我科相关专业的疑难病例,也可进行病例采集、分析、讨论。

2、疑难病例选择一般是指入院一周内未能确诊或治疗困难或疗效不佳、病情加重的患者,除组织科内讨论外、部分涉及多专业及多学科的患者,必要时报医务科,由医务科组织有关专家进行院内、外疑难重症病例讨论,同时也可应患者家属请求吸收院外专家参加。

3、全科病例讨论:由主管医师提出,科室主任、副主任主持,全科各级人员参加(包括护理人员)。

4、本科疑难病例讨论由主管医师详细介绍病史、诊疗过程及各种检查结果,以病例诊断、治疗为重点,陈述当前治疗方案、治疗后出现的病情变化,进行全面的分析和介绍,提出诊疗过程中的困难。

讨论参与者对患者病历、当前病情进行全面分析,针对病情的可行性诊治方案做进一步讨论,最后由讨论会主持者归纳总结,尽早明确诊断,形成统一的诊疗方案。

5、对病情的分析,进一步诊疗方案,医患沟通建议经治医生必须认真记载在“疑难病例会诊讨论记录本”中,对有争议的学术观点不必记载在病程记录中(允许记录在科室保存的《疑难病例会诊讨论记录本》中)。

6、目前我科上半年疑难病例讨论进行少,疑难病例主要集中于急性心肌梗塞、冠心病合并肺心病、病态窦房结综合症、主动脉夹层等重要课题,但目前本科类似相关病例数较少,今后需进一步采集、分析、讨论。

患者大部分均诊断明确,疾病终末期病情危重,病情变化快,但诊断明确,治疗缺乏有效手段。

随着老年化社会的来临,心内科老龄患者明显增多,此类患者基础疾病复杂,脏器储备功能差,病情进展快,易出现多脏器功能不全,治疗费用及重复住院率高,需科室医护人员进一步关注。

医院护理疑难病历讨论记录汇总

医院护理疑难病历讨论记录汇总

医院护理疑难病历讨论记录4口腔护理每日3次口腔护理前先吸净气道及口鼻腔内分泌物,每天更换固定胶布、寸带、牙垫,操作时两人配合,结束后核对插管位置,做好记录. 病情观察ﻫ1.呼吸功能观察呼吸节律、呼吸深度、有无呼吸困难、人机对抗等。

2ﻫﻫ、循环功能机械通气可使胸腔内压升高回心血量减少,可出现低血压、心律失常尿量减少ﻫ3、意识若意识障碍程度加重应考虑呼吸机支持是否得当或患者病情发生变化,应及时告知医生.4、血气分析根据患者病情严密监测,若治疗无效血气分析结果显示无改善或继续恶化。

5、体温观察气道分泌物量、色、性状,评估肺部感染变化情况,若体温异常改变,应及时报告医生。

6、其他机械通气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为6%-30%心理护理:1。

焦虑与恐惧主要由于对机械通气的不了解、沟通交流障碍和撤机等有关。

因此机械通气前以及撤机前应和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消除患者顾虑。

2.缺乏安全感主要原因有担心呼吸机出故障,担心痰液阻塞气道,担心医护人员不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担心管道脱落等.因此应加强巡视,关心、体贴患者,及时发现患者不适并给与相应处理。

人工气道主要包括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置管.护理重点包括:1.人工气道固定气管插管气管插管患者应严密观察导管固定情况,每班记录导管深度,妥善固定,防止导管移位.使用胶布固定导管的患者应注意保护面部皮肤.气管切开气管切开患者应妥善固定,松紧度以通过一根手指为宜。

观察切口处皮肤有无炎性红、肿和分泌物。

观察导管固定带与颈项皮肤的接触处有无皮肤损伤.气管插管的深度:距隆凸2—3cm经口:22+/-2cm经鼻:27+/-2cm注意观察气管插管的深度防止脱落和插管过深气管插管脱出的处理:脱出较少(10cm以内),气囊放气后重新插入脱出大于较长(超过10cm),请医生重新插管气囊管理:目的:减少对气道壁的压迫,防止粘膜坏死。

方法:推荐使用高容量低张力气囊导管,采用最小容积法或最小漏气技术进行气囊注气。

2016年6月病例讨论基底节区脑出血

2016年6月病例讨论基底节区脑出血

四川省林业中心医院外三科6月护理病例讨论时间:2016年6月29日 14:00地点:外三科护办室主持人:曾双云参加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内容:基底节区出血死亡病例讨论曾双云(护士长):今天组织对基底节区出血死亡病人进行病例讨论,目的是主要针对死亡病人的观察及并发症的护理进行讨论,请张笔墨汇报病史。

张笔墨(护士):患者杨素林,女,84岁,因"突发意识障碍2小时" 于2016年06月11日20时42分入院。

2小时前患者无明显诱因突发出现意识障碍,并倒地不能行走,伴不能言语,立即联系急救120并送往我院,急诊CT示"脑出血",遂收入我科进一步治疗。

T37℃,P80次/分,R22次/分,BP220/120mmHg。

专科情况:神志模糊,轮椅推入病房,不能言语,对疼痛刺激明显,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光反射迟钝,左侧肢体肌力2级,右侧肢体肌力1级,肌张力正常,余查体不配合。

辅助检查:CT示左侧基底节区、侧脑室体旁及左侧岛叶脑出血。

占位效应明显,左侧脑室受压变窄。

脑萎缩。

右侧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塞。

血液检查结果示:RBC:3.01X10~12/L,HGB:103g/L,PLT:113X10~9/L,CL:98.2mmol/L,CK:329u/L.诊断1、呼吸系统衰竭2、循环系统衰竭3、脑疝4、左侧基底节区脑出血5、原发性高血压 3级极高危,立即安置心电监护、给予吸氧,并下病危,患者21:32出现呕吐,呕吐咖啡色样液体,并伴小便失禁,立即给予胃复安肌注,并行导尿术。

患者逐步停止呕吐,心电监护示心率80-90次/分,氧饱和92-95%,血压160-200/80-100mmHg,抢救成功,积极给予脱水、神经营养、祛痰、消肿等对症治疗,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瞳孔等变化,避免误吸、压疮、深静脉血栓等情况发生。

护理疑难病例讨论

护理疑难病例讨论
下床活动时,引流袋位置应低于膝关节,保持密封。引流袋不可倒置,也不 可高于胸部,应安放在低于胸膜腔6cm的位置,以免液体逆流入胸膜腔。
护理体会
07.发现意外及时处理
1.脱管处理。立即用手捏闭伤口处皮肤,消毒后用凡士林纱布封闭伤口,协 助医生做进一步处理。
2.水封袋破裂或连接部位脱出。应立即用血管钳夹闭胸壁导管,按无菌操作 更换整个装置。
护 理 问 题 两大问题
穿刺术后的护理
心理护理
护理体会
01.保持管道的密闭和无菌 02.保持引流通畅 03.观察玻璃管水柱呼吸波动的情况 04.液体排出观察引流液量、色、性质 05.气体排出观察
06.妥善固定引流管 07.发现意外及时处理 08.拔管 09.心理护理
护理体会
01.保持管道的密闭和无菌
检查日期
2016年5月23日
CT检查
影响所见
影响提示
双肺纹理增强,双肺血管增粗,双肺野示跳片状高密 度照影,双肺胸腔示液体密度影,左心房室扩大
1.左心功能不全伴双肺水肿 2.双肺感染 3.双侧胸腔积液
2016年6月02日
双肺静脉扩张,双肺门课件磨玻璃样密度影,冠状动 脉钙化,纵膈内未见肿大淋巴结影,双侧胸廓课件弧 形低密度影。
2.勤挤捏引流管·术后早期,如出血量多,为避免凝血块阻塞胸管,要随时挤 捏,一般每30一60min挤压引流管。
3.鼓励患者咳嗽及深呼吸运动,促使胸膜腔内气体及液体排出,使肺复张。
护理体会
03.观察玻璃管水柱呼吸波动的情况
水柱波动有两种情况
1.正常水柱呼吸上下波动约4~6cm,表示引流管通畅,
2.水柱无波动,患者无出现异常症状,说明肺膨胀,已无残腔,若水柱无波 动,患者出现胸闷气促,气管向健侧偏移等肺受压的症状,应疑为引流管被 血块阻塞。

2016年疑难、危重、死亡病例讨论分析总结

2016年疑难、危重、死亡病例讨论分析总结
5.讨论结束后经管主治医师能及时向病人家属讲明各会诊专家意见,能及时讨论记录并登记。
存在问题:
1.个别讨论记录信息不全,缺少病人住院号、诊断等基本信息。
2.青年医师对疑难危重患者手术麻醉的讨论及发言较少。
3.护理人员参加讨论人数较少,且就护理方面提出问题及建议较少。
分析原因:
1.麻醉医师讨论登记的意识不高,疑难危重病人术前讨论制度执行不够规范。
2.青年医师临床经验相对较少,理论相对薄弱,理论与临床联系总结能力差,表述缺乏逻辑。
3.疑难危重病人麻醉术前讨论与护理联系较少,护理人员参与意识较弱,又因工作繁忙,导致参加讨论人数较少。
改进措施:1.加强麻醉医师疑难、危重病人术前讨论登记的意识,加强学习术前讨论制度,规范登记制度。
2.鼓励青年医师积极参与讨论并发言,加强对青年医师的业务理论培训,科室针对不同层次人员制定培训计划,强化科室人员尤其是青年医师对我科危重病的诊疗水平,同时结合病例查阅相关文献,提高理论水平。
2016年疑难、危重病例术前讨论分析总结
时间
2016年12月17日17时00分
地点
麻醉科医生办公室
主持人
主பைடு நூலகம்医师
参加
人员
医师、护师
评价总结:
1.本年度年麻醉科危重病人8例,均在科主任组织下及时地完成了危重病例术前讨论,1例经本科室医务人员讨论需要暂停手术病房治疗后再行手术。降低了手术风险,确保了手术安全,得到了患者家属好评,避免了医疗隐患及纠纷发生。
2.病例术前讨论准备充分,所需医疗资料齐全,经管麻醉医师能提前将患者医疗资料归纳总结汇报。
3.参加讨论人员层次分明,有轮转医师、住院医师、主治医师、主任医师,护士长,能体现出不同级别医师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疑难病例讨论总结
2016年,我们脑外科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现将本年度疑难病例讨论总结如下:
本年度我科共开展4例疑难病例讨论,其中脑出血病人2例,硬膜外血肿病人1例,脑挫裂伤病人1例。

本科室疑难病例讨论由责任护士详细介绍病史,诊疗过程和各种检查结果,以病例诊断护理为重点,陈述当前护理方案,治疗后出现的病情变化进行全面分析和介绍,提出诊疗过程中的困难,讨论参与者对患者病历,当前病情进行全面分析,针对病情的可行性诊治方案做进一步讨论,讨论时参与者运用所掌握的专业知识进行讨论和交流,发言踊跃,重点突出,不同意见能及时提出,经积极讨论后最终拿出对患者最有益的护理方案,最后由讨论会主持者归纳总结,并及时记录讨论结果在科室保存的《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本》中。

目前,我科室本年度疑难病例讨论的较好,疑难病例主要集中于自发性脑出血病人,创伤性急性硬膜外急诊手术病人和多发脑挫裂伤病人。

针对我科室神经外科疾病诊治的重要课题,今后需进一步采集,分析,讨论。

特别是年底,脑出血病人明显有增多的趋势,患者大部分均诊断明确,疾病终末期虽病情危重,但诊断明确,治疗缺乏有效手段。

随着老年化社会的来临,脑外科患者明显增多,此类患者基础疾病复杂,脏器储备功能差,病情进展快,易出现多脏器功能不全,治疗费用及重复住院率高,需科室医护人员进一步关注。

在讨论中主要存在的问题:1个别讨论内容单一,记录不全。

2护理人员就护理方面提出问题及建议少。

改进方案:1加强学习疑难病例讨论制度,规范登记制度。

2鼓励参与者与积极发言,加强业务培训学习,提高理论水平。

脑外科
2016.12.2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