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制造业的发展的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我国制造业的发展的认识
15级地理科学班23王灿
自改革开改以来,我国制造业突飞猛进,工业增加值年增长率连续二十多年雄居世界第一,至今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的制造大国和出口大国。我们可知我国可算得上是制造业大国。但是中国并不是制造业强国。
我国虽然已经成为全球制造第一大国,但是大而不强的问题突出,我国制造业存在的问题:核心技术缺失,高端产品依赖进口受制于人,部分传统产业产能严重过剩,以及要素成本偏高等问题。
1.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关键技术自给率低
现在国内大型企业头痛不是市场问题,而是缺乏“高水平的技术人员”,这个问题在军工企业和高科技企业反映尤为突出。所谓的“高水平的技术人员”,是指掌握着核心技术或者有能力获取核心技术的技术人员。核心技术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它直接决定着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只有通过深入的基础研究,持续的技术探索,长期的技术积累和沉淀,才能得到属于自己的核心技术,才能最终拥有自己的亮点。
2.部分传统制造业产能严重过剩
作为出口大国的中国,出口物品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技术含量低,而且屡遭一些国家的反倾销调查。在大型飞机、大型医疗、光纤设备、汽车等领域,中国基本没有制造能力,主要靠全盘进口,装备制造业领域国际竞争力严重不足。装备制造业被誉为“工业之母”,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我国从外国进口了大量的装备,占中国进口总值的一半以上。近几年我国设备投资的2/3依赖进口,其中光纤制造设备的100%,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设备的85%,石油化工设备的80%,轿车工业设备、数控机床、纺织机械、胶印设备的70%来自于进口产品
3.能源、物流、资金等要素成本偏高,致使中小制造业企业经营困难
举个例子,目前由于经营规模和专业化协作的巨大差距,使中国制造业在跨世纪发展和国际竞争中面临着组织结构调整的艰巨任务。全国主要工业品绝大多数生产能力过剩或者严重过剩,一些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工业制品不得不大量进口。此外,中国制造业布局以东南沿海地带为主,而自然资源和低成本人力资源又在中西部地区蕴藏丰富,造成消耗巨大能源和运力的“西煤东运”、“民工潮”,直接给制造业带来负面影响。
通过和发达国家的比较,我们可以清楚知道,我国制造业在总量和技术等方面和他们都还有较大的差距,发达国家在这些方面凭借强大的核心技术紧紧抓着主动权,我国距离真正的世界制造业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何缩小和发达国家的差距,实现我国的制造业强国之梦,可以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充分发挥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我国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等方面有很大的优势,资源丰富,将这方面的优势和世界制造业强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相结合,将这种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首先是,出台更有前瞻性的法律等各方面的政策支持,解决投资者的后顾之忧;另一方面,近几年随着国家重视职业教育和高水平技术人员
的培养,劳动力的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最后,这几年国家也花了大力气完善工业体系,基础设施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应用高新技术强化制造业的“骨骼”
鼓励传统制造业引入高新技术,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大力发展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行业,选择高新技术和传统产业的有效结合,借高新技术的引入对传统制造业进行改造,调整企业内部的技术地位,重视企业的自主创新。
加快产业结构的战略调整
从世界的制造业强国的发展经验,我们可知,制造业的结构升级趋势是通过技术创新建立新的技术产业优势和提高技术产业的竞争力,从而提高技术密集型产业所占的比重,降低非技术产业的比重。从国家这方面,我觉得应该鼓励企业的核心技术的引入和企业的自主创新,出台相应的法规支持,逐渐培养和提高国内企业的技术含量,淘汰不合时宜的产业,完善产业结构;而从企业本身触发,我认为企业在确定自身的定位后,根据现实情况,从引入技术,到消化再创新,最后形成和培养企业自己的技术人才队伍,最后走自主创新和借鉴外来技术的道路,逐步提高企业的技术所占比重,顺应发展潮流,不断创新,将企业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