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混凝土实验实验报告
混泥土实验报告
![混泥土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a6a0a70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cc.png)
混泥土实验报告混凝土实验报告引言:混凝土作为建筑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建筑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对混凝土的实验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报告,探讨其性能和应用。
1. 实验目的混凝土实验的目的是研究混凝土在不同配比下的强度、抗压性能和耐久性,以及对其材料特性进行评估。
2. 实验材料和方法2.1 材料本实验使用的混凝土配料包括水泥、砂子、骨料和水。
其中,水泥采用标准硅酸盐水泥,砂子和骨料采用常见的河沙和碎石。
2.2 方法2.2.1 配料比例根据实验需求,我们设计了不同配比的混凝土样品,包括不同水泥用量、砂子和骨料的比例以及水的用量。
2.2.2 搅拌将水泥、砂子和骨料按照配比放入混凝土搅拌机中,加入适量的水进行搅拌,直至混凝土均匀。
2.2.3 浇筑将搅拌好的混凝土倒入模具中,用振动器进行震实,确保混凝土中没有空隙。
2.2.4 养护将浇筑好的混凝土样品放置在恒温恒湿的环境中,进行养护。
在养护过程中,定期浇水以保持湿润。
3. 实验结果和分析3.1 强度测试在混凝土养护完全后,我们进行了强度测试。
通过压力机对混凝土样品进行加载,记录其抗压强度。
3.2 抗压性能评估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对混凝土的抗压性能进行评估。
通过比较不同配比下的抗压强度,我们可以得出混凝土的强度随着水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的结论。
3.3 耐久性测试为了评估混凝土的耐久性,我们进行了耐久性测试。
将混凝土样品暴露在不同环境下,如潮湿、高温、低温等,观察其表面变化和强度损失情况。
4.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得出以下结论:4.1 混凝土的强度随着水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4.2 混凝土的耐久性受环境因素的影响,需根据具体应用情况进行调整。
5. 应用前景混凝土作为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可用于制作基础、柱子、梁等结构件,以及地板、墙面等装饰材料。
结语:通过对混凝土的实验研究,我们对混凝土的性能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混凝土作为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其强度和耐久性的研究对于建筑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意义。
混凝土实验报告
![混凝土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aacc907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ca.png)
混凝土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混凝土材料的实验研究,探索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为混凝土的工程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原理。
1. 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包括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等指标。
通过实验可以测试混凝土在不同条件下的力学性能表现,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2. 混凝土的耐久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能包括抗渗性、抗冻融性和抗硫酸盐侵蚀性等指标。
通过实验可以测试混凝土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耐久性能,为工程施工提供指导。
三、实验材料和设备。
1. 实验材料,水泥、砂、石子、水等混凝土原材料。
2. 实验设备,混凝土试块模具、混凝土试验机、混凝土抗渗性测试设备等。
四、实验步骤。
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根据工程要求和材料性能,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
2. 混凝土试块制作,按照配合比要求,将混凝土原材料进行搅拌、浇筑、养护,制作混凝土试块。
3. 混凝土力学性能测试,对制作好的混凝土试块进行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等力学性能测试。
4. 混凝土耐久性能测试,对制作好的混凝土试块进行抗渗性、抗冻融性和抗硫酸盐侵蚀性等耐久性能测试。
五、实验结果分析。
1. 混凝土力学性能,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等指标是否符合工程要求,找出影响力学性能的因素。
2. 混凝土耐久性能,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混凝土的抗渗性、抗冻融性和抗硫酸盐侵蚀性等指标是否符合工程要求,找出影响耐久性能的因素。
六、实验结论。
通过混凝土实验,得出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符合工程要求,为混凝土的工程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七、参考文献。
1. 《混凝土工程技术规范》。
2. 《混凝土材料手册》。
3. 《混凝土实验方法》。
八、致谢。
感谢实验室的老师和同学们在实验过程中的帮助和支持。
以上为混凝土实验报告,希望对混凝土工程应用有所帮助。
混凝土常见的实验报告
![混凝土常见的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bcd866b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16.png)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混凝土的组成及各组分的作用;2. 掌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方法;3. 掌握混凝土拌合、养护、强度测试等基本操作;4. 评估混凝土的性能。
二、实验原理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石子、水等材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浇筑、养护等工艺制成的建筑材料。
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易性等性能与其组成、配合比及施工工艺密切相关。
三、实验材料1. 水泥:P.O 42.5;2. 砂:中砂;3. 石子:5-20mm;4. 水:自来水;5. 减水剂:聚羧酸减水剂;6. 实验设备:混凝土搅拌机、混凝土试验台、坍落度筒、养护箱、压力试验机等。
四、实验步骤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根据实验要求,设计C30混凝土配合比,具体如下:水泥:砂:石子:水:减水剂 = 1:1.6:2.5:0.42:0.022. 混凝土拌合(1)将水泥、砂、石子、水、减水剂按比例称量;(2)将水泥、砂、石子混合均匀;(3)将混合好的材料加入搅拌机中,加入减水剂,搅拌均匀;(4)继续搅拌,直至混凝土拌合物达到要求的状态。
3. 混凝土浇筑将拌好的混凝土倒入模具中,振捣密实,确保混凝土无气泡。
4. 养护将混凝土模具放入养护箱中,温度控制在20±2℃,相对湿度控制在95%以上,养护时间分别为1天、3天、7天、28天。
5. 强度测试将养护好的混凝土试件取出,进行抗压强度测试。
6. 数据记录与分析记录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抗压强度等数据,分析混凝土性能。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坍落度达到要求,说明混凝土拌合均匀,流动性良好。
2. 混凝土抗压强度:- 1天:30.2MPa;- 3天:39.5MPa;- 7天:51.3MPa;- 28天:63.4MPa。
根据实验结果,C30混凝土在28天龄期的抗压强度达到设计要求,说明混凝土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六、结论1.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混凝土的组成、配合比设计、拌合、养护、强度测试等基本操作;2. 设计的C30混凝土配合比满足设计要求,强度满足设计标准;3. 实验结果为混凝土工程提供了参考依据。
混凝土工程实验报告
![混凝土工程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250ecb1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f4.png)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混凝土的基本组成和性能,熟悉混凝土拌合、浇筑、养护等施工工艺。
2. 掌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方法,学会根据工程要求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计算。
3. 熟悉混凝土强度试验方法,了解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划分和评定标准。
4. 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为今后从事混凝土工程打下基础。
二、实验原理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石子、水等材料按一定比例拌合而成的建筑材料。
混凝土的性能与其组成材料、配合比、施工工艺等因素密切相关。
本实验通过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等,了解混凝土的基本性能。
三、实验器材及设备1. 水泥、砂、石子、水等原材料;2. 混凝土搅拌机;3. 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仪器:坍落度筒、维勃稠度仪、拌铲、量筒等;4.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仪器:压力试验机、试模、捣棒、养护箱等;5. 计算器、记录本等。
四、实验步骤1. 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1)根据混凝土配合比,准确称取水泥、砂、石子、水等原材料;(2)将水泥、砂、石子按比例倒入搅拌机内,搅拌均匀;(3)加入水,继续搅拌至混凝土拌合物均匀、无沉淀;(4)用坍落度筒或维勃稠度仪测定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或维勃稠度;(5)将混凝土拌合物倒入试模中,用捣棒均匀捣实;(6)将试模放入养护箱中,养护至规定龄期。
2.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1)将养护好的混凝土立方体取出,用钢尺测量其尺寸;(2)将混凝土立方体放入压力试验机中,以均匀的速度加荷,直至破坏;(3)记录破坏时的最大荷载,计算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
五、实验数据记录及处理1. 记录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数据,包括坍落度、维勃稠度等;2. 记录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数据,包括尺寸、最大荷载等;3.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并与设计强度进行比较。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或维勃稠度符合设计要求,说明混凝土拌合物具有良好的和易性。
混凝土梁制作实验报告(3篇)
![混凝土梁制作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f26de6d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60.png)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混凝土梁的制作工艺及施工流程。
2. 掌握混凝土梁的施工技术要点。
3. 学会混凝土梁的质量检测方法。
4. 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工程应用能力。
二、实验原理混凝土梁是建筑结构中常见的构件,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安全和使用寿命。
本实验主要研究混凝土梁的制作工艺、施工技术要点和质量检测方法。
1. 混凝土梁的制作工艺:主要包括钢筋加工、模板制作、混凝土浇筑、养护和拆模等环节。
2. 施工技术要点:包括钢筋加工的尺寸精度、模板安装的稳定性、混凝土浇筑的质量控制、养护和拆模的时间控制等。
3. 质量检测方法:主要包括混凝土强度试验、钢筋间距和锚固长度检测、模板拆除后的外观检查等。
三、实验设备1. 钢筋加工设备:钢筋切断机、钢筋弯曲机、钢筋调直机等。
2. 模板制作设备:模板切割机、模板拼接机、模板支撑系统等。
3. 混凝土浇筑设备:混凝土搅拌机、混凝土输送泵、振捣器等。
4. 养护设备:养护棚、洒水设备等。
5. 检测设备:混凝土强度试验机、钢筋间距检测仪、钢筋锚固长度检测仪等。
四、实验步骤1. 钢筋加工: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对钢筋进行切割、弯曲、调直等加工,确保钢筋尺寸精度符合要求。
2. 模板制作:根据梁的尺寸和形状,制作相应的模板。
模板拼接要牢固,防止漏浆。
3. 钢筋绑扎: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将钢筋绑扎成梁的形状。
注意钢筋间距和锚固长度的准确性。
4. 混凝土浇筑:将混凝土搅拌均匀后,通过输送泵将混凝土送入模板内。
浇筑过程中要均匀,防止出现蜂窝、麻面等质量问题。
5. 振捣:使用振捣器对混凝土进行振捣,确保混凝土密实,无气泡。
6. 养护:将混凝土梁放置在养护棚内,定期洒水养护,保证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7. 拆模: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拆除模板。
拆除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梁的外观质量。
8. 检测:对混凝土梁进行强度试验、钢筋间距和锚固长度检测等,确保梁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混凝土强度试验:实验结果显示,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满足使用要求。
创新型混凝土实验报告(3篇)
![创新型混凝土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cb383ac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61.png)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对混凝土材料的需求日益增加。
传统的混凝土材料在耐久性、强度、环保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为了满足建筑行业对高性能混凝土的需求,本实验旨在研究一种创新型混凝土,通过优化原材料和配合比,提高混凝土的综合性能。
二、实验目的1. 研究新型混凝土的原材料选择及配合比设计;2. 评估新型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耐久性、环保性能等;3. 分析新型混凝土的优势和不足,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三、实验材料1. 水泥:P·O 42.5级水泥;2. 砂:中粗砂,细度模数为2.6;3. 碎石:5-20mm粒径的碎石;4. 粉煤灰:II级粉煤灰;5. 外加剂:减水剂、缓凝剂、引气剂等;6. 水:符合国家标准的生活用水。
四、实验方法1. 配合比设计:根据设计要求,参考相关文献,确定水泥、砂、碎石、粉煤灰、外加剂等原材料用量,进行配合比设计;2. 混凝土拌合:按照设计配合比,将水泥、砂、碎石、粉煤灰、外加剂等原材料混合均匀,进行拌合;3. 混凝土试件制作:将拌合好的混凝土均匀浇筑到试模中,振动密实,制作成标准立方体试件;4. 性能测试:对混凝土试件进行力学性能、耐久性、环保性能等测试。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力学性能:新型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均满足设计要求,且优于普通混凝土;2. 耐久性:新型混凝土的抗冻融性能、抗碳化性能、抗渗性能均优于普通混凝土;3. 环保性能:新型混凝土中粉煤灰的使用降低了水泥用量,降低了CO2排放,具有良好的环保性能。
六、结论1. 本实验成功研制了一种创新型混凝土,其力学性能、耐久性、环保性能均优于普通混凝土;2. 新型混凝土的原材料选择及配合比设计合理,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3. 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可根据具体需求调整原材料和配合比,进一步优化新型混凝土的性能。
七、展望1. 进一步研究新型混凝土的微观结构,揭示其性能优异的原因;2. 开发更多具有优异性能的新型混凝土,满足不同工程需求;3. 推广新型混凝土在建筑行业的应用,推动绿色建筑发展。
建筑工程混凝土实验实验报告6p.doc
![建筑工程混凝土实验实验报告6p.doc](https://img.taocdn.com/s3/m/b0058ead4431b90d6c85c7de.png)
姓名:院校学号:学习中心:层次:专升本专业:土木工程实验一:混凝土实验一、实验目的:1、熟悉混凝土的技术性质和成型养护方法; 2、掌握砼拌合物工作性的测定和评定方法; 3、通过检验砼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掌握有关强度的评定方法。
二、配合比信息:1.基本设计指标(1)设计强度等级C30(2)设计砼坍落度30-50mm2.原材料(1)水泥:种类复合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C32.5(2)砂子:种类河砂细度模数 2.6(3)石子:种类碎石粒级5-31.5mm(4)水:洁净的淡水或蒸馏水3.配合比: (kg/m 3)材料水泥砂碎石水水灰比砂率1m3用量 (kg) 475 600 1125 200 0.42 35%称量精度± 0.5% ± 1% ±1% ± 0.5% -- --15L 用量 (kg)7.1259.016.87530.4235%三、实验内容:第 1 部分: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的测定和评价1、实验仪器、设备:电子秤、量筒、坍落度筒、拌铲、小铲、捣棒(直径16mm、长600mm, 端部呈半球形的捣棒)、拌合板、金属底板等。
2、实验数据及结果工作性参数测试结果坍落度, mm 40mm粘聚性良好保水性良好第 2 部分:混凝土力学性能检验1、实验仪器、设备:标准试模: 150mm× 150mm×150 mm 、振动台、压力试验机(测量精度为± 1%,时间破坏荷载应大于压力机全量程的 20%;且小于压力机全量程的 80%。
)、压力试验机控制面板、标准养护室(温度20℃± 2℃,相对湿度不低于95%。
)2、实验数据及结果试件编号1# 2# 3#破坏荷载 F, kN 713.5 864.0 870.2抗压强度 f cc,MPaF 1000 31.7 38.4 38.7其中( f cc A ,A=22500mm 2)抗压强度代表值, MPa2 22500mm四、实验结果分析与判定:( 1)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是如何判定的?答:满足设计要求。
混凝土动态性能实验报告(3篇)
![混凝土动态性能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fc53e3c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00.png)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混凝土在不同动态载荷作用下的力学性能,包括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剪强度等,以期为混凝土结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原理混凝土动态性能实验主要基于霍普金森压杆(SHPB)试验方法。
SHPB试验方法是一种非破坏性试验方法,通过高速加载使试件在极短时间内承受高应变率下的动态载荷,从而研究混凝土在不同动态载荷作用下的力学性能。
三、实验材料1. 混凝土试件:采用C30级混凝土,试件尺寸为100mm×100mm×100mm,分别进行抗压、抗拉、抗剪试验。
2. 加载设备:霍普金森压杆试验机,加载速度范围为10~100m/s。
3. 测量设备:高速数据采集系统、应变片、力传感器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试件:将混凝土试件切割成100mm×100mm×100mm的立方体,试件表面磨光,确保试件尺寸和形状符合要求。
2. 安装试件:将试件放置于试验机的加载平台上,确保试件中心与加载平台中心对齐。
3. 连接传感器:将应变片和力传感器安装在试件上,确保传感器与试件连接牢固。
4. 设置试验参数:根据试验要求设置加载速度、应变率等参数。
5. 进行试验:启动试验机,使试件在高速加载下承受动态载荷,记录试验数据。
6. 数据处理与分析: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混凝土在不同动态载荷作用下的力学性能。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抗压强度实验结果表明,C30级混凝土在不同动态载荷作用下的抗压强度随应变率的增加而降低。
在应变率为10m/s时,抗压强度为50.2MPa;在应变率为100m/s时,抗压强度为45.6MPa。
这说明混凝土在高速加载下抗压强度有所降低,且应变率对其抗压强度有显著影响。
2. 抗拉强度实验结果表明,C30级混凝土在不同动态载荷作用下的抗拉强度随应变率的增加而降低。
在应变率为10m/s时,抗拉强度为2.8MPa;在应变率为100m/s时,抗拉强度为2.5MPa。
水泥混泥土实验报告(3篇)
![水泥混泥土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b54dfd9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8c.png)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水泥混凝土的基本组成、性能和施工工艺;2. 掌握水泥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方法;3. 掌握水泥混凝土的搅拌、浇筑、养护和检测方法;4. 提高对水泥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认知。
二、实验材料1. 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2. 砂:中粗砂;3. 石子:碎石;4. 水:自来水;5. 化学外加剂:减水剂;6. 其他材料: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表、搅拌机、混凝土搅拌筒、坍落度筒、钢尺、水泥净浆搅拌机等。
三、实验仪器1. 水泥净浆搅拌机;2. 搅拌筒;3. 坍落度筒;4. 钢尺;5. 砂浆搅拌机;6.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表。
四、实验方法1.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根据实验要求,查阅相关资料,确定水泥、砂、石子、水的用量,并计算水泥混凝土的坍落度、强度等指标。
2. 水泥混凝土搅拌:将水泥、砂、石子、水按照配合比要求倒入搅拌筒中,用搅拌机进行搅拌,搅拌时间约为2分钟。
3. 水泥混凝土浇筑:将搅拌好的水泥混凝土倒入模板中,用钢尺进行振捣,使混凝土密实。
4. 水泥混凝土养护:将浇筑好的水泥混凝土放置在标准养护室中,养护时间不少于28天。
5. 水泥混凝土检测:在养护期满后,对水泥混凝土进行坍落度、抗压强度、抗折强度等指标的检测。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根据实验要求,设计以下水泥混凝土配合比:水泥:砂:石子:水 = 1:2.5:4.5:0.52. 水泥混凝土搅拌按照配合比要求,将水泥、砂、石子、水倒入搅拌筒中,搅拌2分钟后,水泥混凝土达到均匀状态。
3. 水泥混凝土浇筑将搅拌好的水泥混凝土倒入模板中,用钢尺进行振捣,使混凝土密实。
4. 水泥混凝土养护将浇筑好的水泥混凝土放置在标准养护室中,养护时间不少于28天。
5. 水泥混凝土检测(1)坍落度:按照坍落度试验方法,将水泥混凝土装入坍落度筒中,观察坍落度值为40mm。
(2)抗压强度:按照抗压强度试验方法,将水泥混凝土制成标准试件,在标准养护条件下养护28天,检测抗压强度值为35MPa。
混凝土的配比实验报告(3篇)
![混凝土的配比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2cb8472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44.png)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掌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通过实验,了解混凝土原材料性能对配合比的影响。
3. 学会根据工程要求,合理设计混凝土配合比,并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二、实验原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根据工程要求,合理选择水泥、砂、石子等原材料,并按一定比例进行混合,以达到既经济又满足工程要求的混凝土。
设计混凝土配合比的主要依据是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工作性等性能。
三、实验材料1. 水泥:北京水泥厂京都P.O 42.5,28天实际强度54.0MPa。
2. 砂:中砂,细度模数2.8。
3. 石子:碎石,粒径5-20mm。
4. 水:自来水。
5. 其他:减水剂、引气剂等。
四、实验仪器1. 混凝土搅拌机2. 天平3. 量筒4. 砼试模5. 压力试验机6. 拌铲、拌板等五、实验步骤1. 原材料性能测定测定水泥的强度、细度模数、安定性等性能;测定砂的细度模数、含泥量等性能;测定石子的粒径、表观密度、含泥量等性能。
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1)确定混凝土强度等级:根据工程要求,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如C30、C40等。
(2)计算水灰比: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和水泥强度等级,计算水灰比(W/C)。
(3)计算单位用水量:根据水灰比和水泥用量,计算单位用水量(mwo)。
(4)确定砂率: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和砂的细度模数,确定砂率(s)。
(5)计算水泥用量:根据单位用水量和水灰比,计算水泥用量(mco)。
(6)计算砂、石用量:根据砂率、水泥用量和单位用水量,计算砂、石用量(mso、mgo)。
3. 混凝土拌合按照计算好的配合比,将水泥、砂、石子、水等原材料放入搅拌机中,进行搅拌。
4. 混凝土性能测试(1)坍落度测试:测定混凝土的坍落度,以判断混凝土的工作性。
(2)立方体抗压强度测试:制作混凝土立方体试件,在标准养护条件下养护,测定其抗压强度。
(3)抗渗性能测试:制作混凝土抗渗试件,在规定条件下进行抗渗试验。
(4)抗冻性能测试:制作混凝土抗冻试件,在规定条件下进行抗冻试验。
混凝土实验报告监理签字
![混凝土实验报告监理签字](https://img.taocdn.com/s3/m/763e778d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01.png)
一、实验背景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混凝土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与使用寿命。
为确保混凝土质量,本实验报告针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坍落度、抗压强度等关键指标进行检测与分析。
本实验报告由XX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负责实施,监理单位为XX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二、实验目的1. 验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合理性;2. 检测混凝土坍落度,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流动性;3. 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评估其承载能力;4. 为后续施工提供技术支持,确保工程质量。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水泥、砂、石子、水、外加剂等;2. 实验仪器:混凝土搅拌机、电子秤、坍落度筒、标准养护箱、压力试验机等。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 配合比设计:根据工程要求,参考相关规范和经验,确定水泥、砂、石子、水、外加剂等材料的用量,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2. 混凝土搅拌:按照配合比,将水泥、砂、石子、水、外加剂等材料依次加入搅拌机,搅拌均匀。
3. 坍落度检测:将搅拌好的混凝土倒入坍落度筒,静止1分钟后,测量坍落度值。
4. 抗压强度检测:将混凝土试件放置在标准养护箱中,养护28天后,用压力试验机进行抗压强度检测。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配合比设计:经检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合理,满足工程要求。
2. 坍落度检测:混凝土坍落度值为(XX)mm,符合规范要求。
3. 抗压强度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平均值达到(XX)MPa,满足规范要求。
六、结论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合理,满足工程要求;2. 混凝土坍落度、抗压强度等指标均达到规范要求;3. 本批混凝土质量合格,可用于后续施工。
七、监理签字经监理单位现场监督,对本次混凝土实验报告进行审核,现予以确认如下:1. 实验材料、仪器设备符合要求;2. 实验过程规范,数据准确;3. 混凝土质量合格,可用于后续施工。
监理单位:XX建设监理有限公司监理人员:(签字)日期:XXXX年XX月XX日八、备注1. 本实验报告为监理单位对混凝土质量的监督文件,具有法律效力;2. 如有疑问,请及时与监理单位联系。
混凝土楼板检测实验报告(3篇)
![混凝土楼板检测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704c98e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f9.png)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检测混凝土楼板的厚度、强度和耐久性等指标,评估混凝土楼板的质量,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背景混凝土楼板是现代建筑中常见的结构构件,其质量直接影响建筑物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因此,对混凝土楼板进行检测至关重要。
本次实验选取了一栋住宅楼楼板作为检测对象,对其厚度、强度和耐久性进行检测。
三、实验方法与步骤1. 实验材料(1)检测工具:水准仪、回弹仪、钻芯取样器、切割机、量角器等;(2)检测材料:混凝土楼板样品、钻芯取样器钻头、切割机刀具等;(3)实验环境:室内,温度、湿度适宜。
2. 实验步骤(1)楼板厚度检测:使用水准仪分别测量楼板的底标高和顶标高,计算出楼板厚度。
(2)楼板强度检测:采用回弹法检测楼板混凝土强度,选取有代表性的测点,按照《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进行检测。
(3)楼板耐久性检测:采用钻芯取样法检测楼板混凝土的碳化深度、氯离子含量和抗冻性能等指标。
(4)数据整理与分析:将检测数据进行整理,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评估混凝土楼板的质量。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楼板厚度检测本次实验共检测了10个楼板样品,平均厚度为120mm,符合设计要求。
2. 楼板强度检测回弹法检测结果显示,楼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满足设计要求。
3. 楼板耐久性检测(1)碳化深度:平均碳化深度为3.5mm,小于规范规定的5mm,表明楼板混凝土的耐久性较好。
(2)氯离子含量:平均氯离子含量为0.06%,小于规范规定的0.1%,表明楼板混凝土的抗氯离子侵蚀能力较强。
(3)抗冻性能:经过15次冻融循环,楼板混凝土未出现裂缝、剥落等损伤,表明其抗冻性能良好。
五、结论通过对混凝土楼板的厚度、强度和耐久性进行检测,得出以下结论:1. 楼板厚度符合设计要求;2. 楼板混凝土强度等级满足设计要求;3. 楼板混凝土的耐久性较好,抗氯离子侵蚀能力和抗冻性能良好。
混凝土实验报告
![混凝土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b98c485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e5.png)
混凝土实验报告混凝土实验报告一、引言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的材料,其优异的性能使其成为现代建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混凝土的实验研究,探索其物理和力学性质,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目的1. 了解混凝土的基本组成和制备方法;2. 掌握混凝土的常规物理性质测试方法;3. 研究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包括抗压强度、抗折强度等;4. 分析混凝土的耐久性和工作性能。
三、实验装置和材料1. 实验装置:混凝土试验机、压力计、弯曲试验机等;2. 实验材料:水泥、砂、骨料、混凝土添加剂等。
四、实验步骤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根据工程需求和材料性能,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2. 材料准备:按照配合比,准备所需的水泥、砂、骨料等材料;3. 混合:将水泥、砂、骨料等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并加入适量的水进行搅拌,直至得到均匀的混凝土;4. 浇筑:将混凝土倒入模具中,振实并养护一定时间;5. 试验:对混凝土进行物理性能测试,如密度、抗压强度、抗折强度等;6. 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混凝土的性能和工作性能。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物理性能测试结果:经测定,混凝土的密度为XXX kg/m³,符合设计要求;2. 抗压强度测试结果:经过适当养护,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达到了设计要求的XXX MPa;3. 抗折强度测试结果:混凝土的抗折强度为XXX MPa,满足工程的使用要求;4. 耐久性测试结果:通过抗渗试验和冻融试验,混凝土的耐久性良好,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要求;5. 工作性能测试结果:混凝土的可塑性和流动性良好,便于施工和成型。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混凝土的物理和力学性能进行了全面的测试和分析。
结果表明,混凝土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耐久性良好,能够满足工程的使用要求。
同时,混凝土的工作性能优良,便于施工和成型。
因此,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是一种理想的材料选择。
七、实验中的问题与改进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混凝土的配合比对其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混凝土静载实验报告(3篇)
![混凝土静载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e9464005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82.png)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混凝土静载实验,了解混凝土在静力作用下的力学性能,包括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弹性模量等。
通过实验,加深对混凝土结构力学性能的认识,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原理混凝土静载实验是通过在混凝土试件上施加静力荷载,测量其应力、应变和变形等参数,从而得出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指标。
实验中,通常采用单轴压缩实验和抗折实验两种方法。
三、实验材料与设备1. 实验材料:- 混凝土试件:标准立方体试件(150mm×150mm×150mm)和标准棱柱体试件(150mm×150mm×300mm)。
- 水泥:符合国家标准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 砂:中粗砂,符合国家标准的级配要求。
- 石子:碎石,符合国家标准的级配要求。
- 水:符合国家标准的自来水。
2. 实验设备:- 混凝土静载实验机:用于施加静力荷载。
- 应变仪:用于测量混凝土试件的应变。
- 荷载传感器:用于测量混凝土试件所受荷载。
- 千分表:用于测量混凝土试件的变形。
- 秒表:用于记录实验时间。
四、实验步骤1. 准备试件:将混凝土试件加工成标准尺寸,并确保表面平整。
2. 涂抹凡士林:在试件表面涂抹一层凡士林,以防止试件在实验过程中发生滑移。
3. 安装试件:将试件放置在实验机上,确保试件中心与实验机中心对齐。
4. 施加荷载:按照实验要求,缓慢施加静力荷载,直至试件破坏。
5. 测量数据:在实验过程中,记录荷载、应变和变形等参数。
6. 计算结果: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弹性模量等指标。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抗压强度:本次实验测得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为30.2MPa,符合设计要求。
2. 抗折强度:本次实验测得混凝土的抗折强度为4.8MPa,符合设计要求。
3. 弹性模量:本次实验测得混凝土的弹性模量为3.2×10^4MPa,符合设计要求。
通过实验结果分析,可以看出,本次实验所制备的混凝土试件力学性能良好,满足设计要求。
现场混凝土的实验报告
![现场混凝土的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b8a7433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e4.png)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现场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指标要求;2. 掌握现场混凝土的拌合、运输、浇筑、养护等施工技术;3. 分析现场混凝土的质量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二、实验内容1. 混凝土拌合实验2. 混凝土运输实验3. 混凝土浇筑实验4. 混凝土养护实验5. 混凝土质量检测三、实验材料1. 水泥:P.O 42.5水泥;2. 砂:中砂;3. 石子:碎石;4. 水:自来水;5. 外加剂:减水剂;6. 实验仪器:电子秤、搅拌机、坍落度筒、混凝土试模、养护箱等。
四、实验步骤1. 混凝土拌合实验(1)根据混凝土配合比,称取水泥、砂、石子、水、外加剂等材料;(2)将材料倒入搅拌机,启动搅拌机,按一定顺序加入材料,搅拌均匀;(3)测定混凝土坍落度,判断拌合质量。
2. 混凝土运输实验(1)将拌合好的混凝土装入运输车,进行运输;(2)观察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的变化,如离析、坍落度变化等;(3)记录运输时间、距离、温度等数据。
3. 混凝土浇筑实验(1)将混凝土运输至浇筑现场,进行浇筑;(2)控制浇筑速度,避免混凝土离析;(3)采用振捣器进行振捣,确保混凝土密实;(4)记录浇筑时间、厚度、振捣效果等数据。
4. 混凝土养护实验(1)浇筑完成后,覆盖混凝土表面,进行养护;(2)控制养护温度、湿度,确保混凝土强度发展;(3)记录养护时间、温度、湿度等数据。
5. 混凝土质量检测(1)取混凝土试件,进行抗压强度试验;(2)根据试验结果,分析混凝土质量;(3)记录试验数据。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混凝土拌合实验(1)坍落度符合设计要求;(2)拌合均匀,无离析现象。
2. 混凝土运输实验(1)运输过程中,混凝土坍落度略有下降,但仍在设计范围内;(2)未发现混凝土离析现象。
3. 混凝土浇筑实验(1)浇筑过程中,混凝土无离析现象;(2)振捣效果良好,混凝土密实。
4. 混凝土养护实验(1)养护期间,混凝土强度逐渐发展;(2)养护温度、湿度符合设计要求。
混凝土施工实验报告
![混凝土施工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fe46c8b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07.png)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混凝土施工实验,了解混凝土的制备过程,掌握混凝土施工的基本技术要求,验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评估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强度,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原理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石子、水等原材料按一定比例混合、搅拌、浇筑、养护而成的。
混凝土的强度和性能主要取决于水泥的水化反应,以及原材料的质量和配合比。
三、实验材料1. 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为42.5MPa。
2. 砂:中砂,细度模数为2.6。
3. 石子:碎石,粒径为5-20mm。
4. 水:自来水。
5. 外加剂:减水剂、引气剂。
四、实验设备1. 搅拌机:JS1000型强制式搅拌机。
2. 天平:电子天平,感量为0.01g。
3. 混凝土试模:100mm×100mm×100mm立方体试模。
4. 混凝土振动台:JY-100型振动台。
5. 水泥净浆搅拌机:JS1000型搅拌机。
6. 混凝土养护箱:DHG-9070A型恒温恒湿养护箱。
五、实验步骤1. 配制混凝土:按照设计配合比,称取水泥、砂、石子、水等原材料,加入搅拌机中,进行搅拌,搅拌时间为2分钟。
2. 浇筑混凝土:将搅拌好的混凝土倒入试模中,用振动台振动30秒,使混凝土密实。
3. 养护混凝土:将浇筑好的混凝土试件放入养护箱中,养护温度为20±2℃,养护时间为28天。
4. 测试混凝土性能:在混凝土养护期满后,进行混凝土强度试验、坍落度试验、抗渗试验等。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混凝土强度试验:按照GB/T50081-200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进行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
试验结果如下:试件编号抗压强度(MPa)1 39.22 40.53 41.8平均抗压强度:40.5MPa根据实验结果,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2. 混凝土坍落度试验:按照GB/T50080-2002《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进行混凝土坍落度试验。
混凝土工程实训实验报告
![混凝土工程实训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e5ff544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c1.png)
一、实验目的1. 理解混凝土的基本组成材料及作用;2. 掌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原理和方法;3. 熟悉混凝土拌合物性能的测定方法;4. 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为以后从事混凝土工程打下基础。
二、实验原理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石子、水等基本组成材料按一定比例配合、搅拌而成的一种人造石材。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根据工程要求,通过理论计算和实验验证,确定水泥、砂、石子、水等材料的用量,以达到预期的强度、和易性等性能。
三、实验内容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1)根据工程要求,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坍落度等性能指标;(2)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水泥、砂、石子、水等材料的性能;(3)根据理论计算和实验验证,确定混凝土配合比;(4)按照配合比进行混凝土拌合,测定拌合物性能。
2. 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测定(1)坍落度试验:测定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2)维勃稠度试验:测定混凝土拌合物的稠度;(3)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测定混凝土拌合物的强度。
四、实验步骤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1)根据工程要求,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为C30,坍落度为10~15cm;(2)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水泥、砂、石子、水的性能;(3)按照理论计算公式,确定混凝土配合比;(4)按照配合比进行混凝土拌合,测定拌合物性能。
2. 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测定(1)坍落度试验:将混凝土拌合物装入坍落度筒,按实验规定进行操作,测定坍落度;(2)维勃稠度试验:将混凝土拌合物装入维勃稠度仪,按实验规定进行操作,测定维勃稠度;(3)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将混凝土拌合物制成标准立方体试件,按规定养护,测定抗压强度。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根据实验结果,确定混凝土配合比为:水泥:砂:石子:水 = 1:1.5:3:0.5。
2. 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测定(1)坍落度试验:坍落度为12cm,符合设计要求;(2)维勃稠度试验:维勃稠度为20s,符合设计要求;(3)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养护28天后,抗压强度为32.5MPa,符合设计要求。
小学浇筑混凝土实验报告(3篇)
![小学浇筑混凝土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10e23c5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04.png)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混凝土的基本组成和性质。
2. 学习混凝土的浇筑工艺。
3.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实验原理混凝土是一种由水泥、砂、石子、水等材料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建筑材料。
在浇筑过程中,水泥与水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水泥石,将砂、石子等材料牢固地粘结在一起,从而形成具有较高强度和耐久性的结构材料。
三、实验器材1. 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2. 砂:中砂3. 石子:碎石4. 水5. 实验桶6. 搅拌棒7. 混凝土模具8. 尺子9. 量筒10. 电子秤四、实验步骤1. 准备材料:按照水泥:砂:石子=1:2:3的比例,称取所需材料。
2. 混合材料:将水泥、砂、石子依次倒入实验桶中,用搅拌棒充分搅拌均匀。
3. 加水:按照水泥质量的0.5倍加入水,用搅拌棒搅拌均匀。
4. 浇筑:将搅拌均匀的混凝土倒入混凝土模具中,用尺子刮平。
5. 固化:将浇筑好的混凝土模具放置在阴凉通风处,24小时后拆模。
6. 观察:观察混凝土的强度和外观。
五、实验数据记录实验次数 | 水泥(kg) | 砂(kg) | 石子(kg) | 水(kg) | 强度(MPa)| 外观----------|------------|----------|------------|----------|--------------|------1 | 1 |2 |3 | 0.5 | |2 | 1 | 2 |3 | 0.5 | |... | ... | ... | ... | ... | ... |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表明,混凝土的强度随着养护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提高。
2.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混凝土的外观较为平整,无明显气泡和裂缝。
3. 实验过程中,水泥、砂、石子等材料的质量和比例对混凝土的强度有较大影响。
4. 水的质量对混凝土的强度也有一定影响,水质较差时,混凝土的强度会降低。
七、实验结论1.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混凝土的基本组成和性质。
混凝土的实验报告
![混凝土的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ea1bd94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ae.png)
混凝土的实验报告混凝土的实验报告引言: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和基础设施工程的重要材料。
它由水泥、砂、骨料和一定比例的掺合料混合而成。
本实验旨在探究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估。
实验一:抗压强度测试在这一实验中,我们使用了标准的压力试验机来测试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首先,我们制备了一些混凝土试块,并按照标准程序进行养护。
然后,我们将试块放入压力试验机中,并逐渐增加压力,直到试块破裂。
通过记录试块破裂时的压力值,我们可以计算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实验结果显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为XX MPa。
这个数值是对混凝土的强度进行评估的重要指标,它决定了混凝土在承受荷载时的能力。
根据国家标准,建筑结构所使用的混凝土应具有一定的抗压强度,以确保其在使用寿命内保持结构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实验二:抗折强度测试抗折强度是另一个重要的混凝土力学性能指标。
为了测试混凝土的抗折强度,我们制备了一些标准的梁试件,并按照标准程序进行养护。
然后,我们将试件放入弯曲试验机中,并逐渐增加负荷,直到试件发生破坏。
通过记录破坏时的负荷值,我们可以计算出混凝土的抗折强度。
实验结果显示,混凝土的抗折强度为XX MPa。
与抗压强度类似,抗折强度也是评估混凝土结构性能的重要指标。
在实际工程中,混凝土梁和板等承受弯曲荷载的结构元素需要具有足够的抗折强度,以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实验三:耐久性测试混凝土的耐久性是衡量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长期使用能力的重要指标。
为了测试混凝土的耐久性,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包括抗硫酸盐侵蚀、抗氯离子侵蚀和抗冻融循环等。
在抗硫酸盐侵蚀实验中,我们将混凝土试块浸泡在硫酸盐溶液中,并观察其质量损失和表面变化。
结果显示,混凝土试块的质量损失率为XX%,并且没有明显的表面腐蚀现象。
这表明混凝土具有一定的抗硫酸盐侵蚀能力。
在抗氯离子侵蚀实验中,我们将混凝土试块浸泡在含有氯离子的溶液中,并测量其电导率和氯离子渗透深度。
混凝土实验报告
![混凝土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a6df499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ed.png)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混凝土的基本组成和性能。
2. 掌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方法。
3. 学习混凝土拌合物性能的测试方法。
4.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石子和水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建筑材料。
水泥与水发生水化反应,生成水泥石,将砂、石子胶结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强度和耐久性的混凝土结构。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根据工程要求,合理选择水泥、砂、石子和水的用量,以达到既经济又满足工程性能的要求。
混凝土拌合物性能的测试主要包括坍落度、抗压强度、抗折强度等。
三、实验器材及设备1. 水泥、砂、石子、水2. 混凝土搅拌机3. 坍落度筒4. 抗压强度试验机5. 抗折强度试验机6. 天平7. 量筒8. 砂筛9. 试模10. 混凝土标准养护室四、实验步骤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根据工程要求,选择合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和坍落度。
根据水泥、砂、石子的性能,计算各材料用量,并按质量法或体积法确定各材料用量。
2. 混凝土拌合物制备按照设计好的配合比,称取水泥、砂、石子和水,放入搅拌机中,启动搅拌机进行搅拌,直至拌合物均匀。
3. 坍落度测试将拌合物装入坍落度筒,垂直向上提起,记录坍落度值。
4. 抗压强度测试将拌合物制成150mm×150mm×150mm的立方体试件,放入标准养护室养护28天,然后进行抗压强度测试。
5. 抗折强度测试将拌合物制成150mm×150mm×600mm的梁形试件,养护28天后,进行抗折强度测试。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坍落度测试结果拌合物的坍落度应满足工程要求。
若坍落度过小,说明拌合物太稠,需增加水量;若坍落度过大,说明拌合物太稀,需减少水量。
2. 抗压强度测试结果根据抗压强度测试结果,计算混凝土强度等级,并与设计强度等级进行比较。
3. 抗折强度测试结果根据抗折强度测试结果,计算混凝土抗折强度,并与设计要求进行比较。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方法,学会了混凝土拌合物性能的测试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满足设计要求。该组试件的抗压强度分别为31.7MPa、38.4MPa、38.7 MPa,
因31.7与38.4的差值大于38.4的15%,因此把最大值最小值一并舍除,取38.4 MPa作为该组试件的抗压强度值,38.4 MPa大于38.2 MPa,因此所测混凝土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2)设计砼坍落度30-50mm
2.原材料
(1)水泥:种类复合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C32.5
(2)砂子:种类河砂细度模数2.6
(3)石子:种类碎石粒级5-31.5mm
(4)水:洁净的淡水或蒸馏水
3.配合比:(kg/m3)
材料
水泥
砂
碎石
水
水灰比
砂率
1m3用量(kg)
475
600
1125
200
0.42
35%
称量精度
±0.5%
±1%
±1%
±0.5%
--
--
15L用量(kg)
7.125
9.0
16.875
3
0.42
35%
三、实验内容:
第1部分: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的测定和评价
1、实验仪器、设备:电子秤、量筒、坍落度筒、拌铲、小铲、捣棒(直径16mm、长600mm,端部呈半球形的捣棒)、拌合板、金属底板等。
2、实验数据及结果
建筑工程混凝土实验实验报告
姓名:
院校学号:
学习中心:
层次:专升本
专业:土木工程
实验一:混凝土实验
一、实验目的:1、熟悉混凝土的技术性质和成型养护方法;2、掌握砼拌合物工作性的测定和评定方法;3、通过检验砼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掌握有关强度的评定方法。
二、配合比信息:
1.基本设计指标
(1)设计强度等级C30
工作性参数
测试结果
坍落度,mm
40mm
粘聚性
良好
保水性
良好
第2部分:混凝土力学性能检验
1、实验仪器、设备:标准试模:150mm×150mm×150mm、振动台、压力试验机(测量精度为±1%,时间破坏荷载应大于压力机全量程的20%;且小于压力机全量程的80%。)、压力试验机控制面板、标准养护室(温度20℃±2℃,相对湿度不低于95%。)
2、实验数据及结果
试件编号
1#
2#
3#
破坏荷载F,kN
713.5
864.0
870.2
抗压强度 ,MPa
其中( ,A=22500mm2)
31.7值,MPa
22500mm2
四、实验结果分析与判定:
(1)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是如何判定的?
答:满足设计要求。实验要求混凝土拌合物的塌落度30—50mm,而此次实验结果中塌落度为40mm,符合要求;捣棒在已塌落的拌合物锥体侧面轻轻敲打,锥体逐渐下沉表示粘聚性良好;塌落度筒提起后仅有少量稀浆从底部析出表示保水性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