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有性繁殖播前准备

合集下载

天麻的有性繁殖栽培技术

天麻的有性繁殖栽培技术

天麻的有性繁殖栽培技术∗1祝友春;桑子阳;杨武松;陈健;王宏莲【期刊名称】《湖北林业科技》【年(卷),期】2015(000)004【总页数】3页(P76-77,90)【作者】祝友春;桑子阳;杨武松;陈健;王宏莲【作者单位】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林业局宜昌 443000;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林业局宜昌 443000;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林业局宜昌 443000;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林业局宜昌443000;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林业局宜昌 443000【正文语种】中文天麻Gastrodia elata 的有性繁殖栽培技术是利用天麻种子繁殖天麻的技术。

在天麻花期采取人工异株授粉后结成蒴果,果子成熟后采下摊放在容器内,待果子自然开裂后,利用萌发菌将种子进行播种栽培管理后,可获得大量人工栽培的种子。

然后,利用这些种子再进行无性繁殖栽培,天麻的生活力强,生长快,产量高,麻形好,可克服无性繁殖天麻种性退化现象,对推动天麻产业化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 天麻种子生产1.1 种麻的选择种麻的选择一般在11月份天麻收获时进行。

要选择个体发育完好,无损伤,健壮,无病虫危害,花茎芽红润饱满,大小100~150g的箭麻作种麻。

种麻运输时应防止刺伤、碰伤。

1.2 种麻的贮藏种麻的贮藏一般在室内湿沙堆埋,室内气温保持0~3 ℃,沙的含水量保持60%左右,并使室内通风良好,保存期不少于70d。

1.3 箭麻的栽培1.3.1 栽培场地箭麻的栽培一般选择在避风、土质疏松、不积水、远离蔬菜地、畜牧牧场等病虫害较多的地方。

场地选好后应清理杂草、枯枝烂叶、杀菌、防虫。

1.3.2 栽培期一般采取冬季收获或春季收获时栽培,通常春季栽培出苗率较高。

亦可采取冬季收获后经3~5℃的低温贮存,春季解冻之后播种。

1.3.3 箭麻的栽培与管理为了便于管理,生产中采用做60cm 宽的床畦,两畦之间留45~50民地cm 的人行道,畦中按行距15cm,株距10cm 摆放箭麻,顶芽向上,栽完后覆土5~8cm。

天麻有性繁殖的效果好

天麻有性繁殖的效果好
2023-11-22
天麻有性繁殖的效果好
汇报人:
目录
• 天麻有性繁殖技术介绍 • 天麻有性繁殖的技术流程 • 天麻有性繁殖的实践效果 • 天麻有性繁殖的推广应用 • 天麻有性繁殖的展望与建议
01
天麻有性繁殖技术介绍
技术背景
01
02
03
04
天麻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 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
值。
人才培养
加强人才培养和技术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例如,举办技术培训班、邀请专家进行指导等 ,帮助从业人员更好地掌握天麻有性繁殖的技术要领和管理经验。
市场拓展与产业链完善
市场拓展
积极开拓市场,扩大天麻产品的销售渠道和市场份额。例如,加强品牌宣传和市场营销,提高天麻产 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消费者和投资者关注天麻产业。
在传统的天麻种植中,主要采 用无性繁殖技术,即利用天麻
块茎进行繁殖。
但无性繁殖技术存在一些问题 ,如繁殖系数低、品种退化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研究人员 开发了天麻有性繁殖技术。
技术原理
天麻有性繁殖是指通过天麻的花 粉和蜜环菌结合,产生天麻种子

在技术原理上,天麻有性繁殖涉 及到天麻的花粉采集、授粉、果
种子准备
将天麻种子进行沙藏或低温保存 ,以保持其生命力。
授粉与果实处理
授粉
在开花期进行人工授粉,提高天麻种 子的受精率。
果实处理
将天麻果实进行收获、晾晒、脱粒等 处理,获得天麻种子。
播种与栽培管理
播种:选择适宜的土壤和气候条件进行播种。
栽培管理:在天麻的生长过程中,进行施肥、浇水、除草、防病等管理 ,促进天麻的生长和发育。
天麻有性繁殖的适应范围 广泛,可以在不同的气候 和土壤条件下种植。

天麻的有性繁殖技术.doc

天麻的有性繁殖技术.doc

天麻的有性繁殖技术天麻,另名赤箭、仙人脚、回笼籽,为兰科植物。

天麻的根茎均可入药,是一种紧缺的名贵中药材。

天麻的繁殖方法分为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用种子繁殖即为有性繁殖,它不仅能解决种麻缺乏问题,而且还可避免因长期五性繁殖而造成的品种退化,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天麻的有性繁殖技术.天麻的有性繁殖技术:一、场地的选择。

培养种子的场地应选在管理方便、避风、土壤不积水的地方。

培育窖要浅,呈长方形,铺放已培养好的菌材1~2排,再盖腐殖土6~10厘米。

收挖天麻时,要选择发育完好、无损伤、芽嘴健全、个重在100克以上的箭麻做为培养种子的母麻。

母麻应随挖随种,不宜久放。

栽种时,在培养好的菌材两边每隔15厘米栽一个母麻,芽嘴向上,栽好后在种麻上盖土10厘米厚,并覆盖防冻草席等物。

二、人工授粉。

天麻花是两性花,由于其花柱头位于唇瓣基部,顶端的药帽盖不会自行脱落,花药呈块状而粘润,不能散出。

因此,必须进行人工授粉才能获得较多的种子。

授粉时,应左手轻握花茎及子房,右手拿一把小镊子伸入歪壶状口部内,把壶口张开张大,随即夹住药帽盖及花粉块,伸入下部稳准地放在柱头上。

次日授粉时检查,没有药帽盖的花就是已经授粉。

在开花期,需天天授粉。

直至授粉结束。

每天自上午10时至下午14时为授粉最佳期。

授粉时要掌握花粉块的成熟度。

其成熟标志是:松散膨胀,将药帽盖稍顶起,药帽盖边缘微现花粉,此时授粉最适合。

三、天麻果实于6月下旬至7月中上旬陆续成熟,成熟后的果皮逐渐开裂为六瓣,种子由缝隙落出飞散。

因此,在种子成熟期要经常查看,以免种子散失。

当下部果实初裂时,就将邻近3~5个果实剪下收回,并照此分批采收。

采收的果实放入纸袋内,带回室内摊晾,记录果实数;待果皮开裂,抖出种子,应及时播种,不宜久存。

四、天麻的培养菌床以每窖培养菌材20根为宜。

窖深20~25厘米,采用固定菌材培养,材间距离2~3厘米,在填实材间空隙后,在材上铺一层青枫、桦栎树叶3厘米厚左右,再淋以充足水分,而后盖草或落叶6~10厘米厚。

天麻有性繁殖生产技术

天麻有性繁殖生产技术

技术创新阶段
研发出高效、便捷的人工 授粉技术,提高了有性繁 殖的成功率。
现代化生产阶段
引入现代生物技术手段, 如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等 ,进一步推动天麻有性繁 殖技术的发展。
天麻有性繁殖技术的优势
提高产量
通过优化亲本选择和授 粉技术,可提高天麻的
产量。
改善品质
有性繁殖有助于优化天 麻的基因组合,进而改
发芽管理
保持苗床湿润,温度控制在 20-25℃,促进种子发芽。
培育壮苗
光照管理
保持适当的光照强度和时间, 避免幼苗徒长。
温度管理
根据幼苗生长阶段调节温度, 保持适宜的生长环境。
水分管理
保持土壤湿润,避免过度干旱 或积水。
施肥管理
根据幼苗生长情况,适时施加 氮、磷、钾等肥料,促进幼苗
健壮生长。
移栽与定植
天麻有性繁殖生产技术
汇报人: 2023-12-13
目录
• 天麻有性繁殖技术概述 • 天麻有性繁殖生产前的准备 • 天麻有性繁殖生产过程 • 天麻有性繁殖生产后的管理 • 天麻有性繁殖生产技术的应用
与拓展 • 天麻有性繁殖生产技术的效益
评估与展望
01
天麻有性繁殖技术概述
天麻有性繁殖的意义
种质创新
天麻有性繁殖生产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拓展方向
选育新品种
加强天麻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和评价,选育出具有优良 性状的新品种,为天麻有性繁殖生产提供优质的种源。
研发高效栽培技术
研究天麻有性繁殖的高效栽培技术,包括种子处理、播种 方法、田间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创新,提高天麻的繁殖系数 和生产效率。
探索多元化利用途径
突破无性繁殖的局限
通过有性繁殖,可实现天麻种质的创 新和改良,提高天麻的产量和品质。

天麻有性繁殖播种技术

天麻有性繁殖播种技术

2 播 种场地 的选择
发菌 中保存 或放在 冰箱 低 温贮藏 (  ̄ 右) 否则 4 0左 , 在高 温的情 况下 种 子会 很 快 失 去 水分 。 降低 发芽 率. l ” 采购 的种 子一般 在采 购前 已经贮存 了一段 时间, 因此 , 种子 采购 回来后 更应 及时播种 .
3 2 树 叶 、 枝 的 准备 . 树
的重要 环节.
序 . 留在植株 上 的蒴果 又将 出现开裂 时 , 当 再将 其
邻 近 的 3 个 蒴果 采 收 收 , 此操 作 , 到 收完 ~5 如 直 为止. 子采 收后 应 及 时播 种 , 好 是随 收 随播 , 种 最
采收 的种子 如果 不 能 及时 播 种 , 将种 子 拌在 萌 应
1 k , 种前 1 0 g播 ~2天 , 用清 水浸 泡 8小时 以上 , 沥
天麻 种子 、 叶 、 树 树枝 、 萌发 菌 、 蜜环 菌是进 行 天麻有性 繁殖 不 可 缺少 的材 料 , 播 种前 应 适 时 在
备齐.
收 稿 日期 : 0 卜O — 7 2 1 91
作 者 简 介 : 先 敏 ( 3 黄 17 一 ) 女 , 9 , 四川 资 阳 人 , 副教 授 , 士 , 要从 事 天 麻 相 关 研 究 硕 主
第3 3卷
第 5期
昭通 师范 高 等 专科 学 校 学 报
J u n lo a t n a h rsColg o r a fZh o o gTe c e ’ l e e
21 0 1年 1 O月
0c . 0 1 t 2 1
Vo . 3 NO 5 I3 .
● 昭通地方 特色资 源研 究

2 ・ 2
黄 先敏 。 陈顺 芳 , 岑 祁

天麻栽培技术

天麻栽培技术

天麻栽培技术天麻(Gastrodia elata BI.)为兰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药用部分为地下块茎,为名贵中药材,《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在我国入药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有追风镇静作用,治头晕目眩,中风惊痫,语言不遂,瘫痪,风寒湿痹等症。

近代研究天麻主要成分为天麻甙、天麻素、香草醛和维生素A等物质,临床用来治疗高血压、冠心病、神经衰弱、血管性头痛和抑郁性神经症等。

天麻是一种较为特殊的异养型植物,无根也无绿色叶片,它的生活史中大部分时间在地下渡过,它既不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矿物元素,也不能利用阳光进行光合作用。

它的营养物质来自真菌,依靠同化侵入的真菌,提供营养生长。

其生活史全过程可分为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个阶段。

有性繁殖阶段是从箭麻栽培后,抽苔开花、人工授粉、果实形成天麻种子,用共生萌发菌拌播天麻种子,种子发芽形成原球茎的过程;无性繁殖是原球茎接上蜜环菌后,不断生长发育形成种麻(米麻、白麻)和商品麻(箭麻)的过程。

无萌发菌天麻种子不会发芽,无蜜环菌天麻不能生长。

一、天麻有性繁殖技术(一)制种技术1、栽培箭麻(1)栽培时间春栽3月上旬,冬栽11月。

(2)选择箭麻要求芽头饱满,麻形短粗,无损伤和病虫危害斑痕,单个鲜重150克-250克。

项目箭麻重栽期(日/月)授粉株数产量量(个)株均(个)单株最高产量(个) 环境条件150-250g 97.14/3490 26950 55 113 室内加温培育±100g 97.14/191 6000 30 43 室内加温培育3(3)栽培方式:室内用竹筐、木箱、盆等栽培,能随意搬动,叫活动式栽培。

室外搭遮阴防雨棚栽培,或室内用砂土造畦栽培,叫“固定式栽培”。

2、栽培方法(1)室内竹筐、木箱栽培可根据容器大小,备塑料薄膜一块。

铺在筐(箱)底部的塑料薄膜,按5×10厘米孔距,剪三排透水孔,孔大小为1平方厘米。

将薄膜铺入筐内(有孔处对准筐底),将薄膜拉起来围在筐四周,防止漏砂并能保持筐内砂土湿度。

中药材天麻有性繁殖 播前准备需注意

中药材天麻有性繁殖 播前准备需注意

中药材天麻有性繁殖播前准备需注意天麻的有性繁殖是采用天麻的杂交实生种子,在萌发菌和蜜环菌的共同作用下进行繁殖的。

有性繁殖的天麻生长期为一年半,即当年6-7月种植,第二年年底采收。

其特点是投资小、成功率高、产量稳定,是目前我国较先进的一种天麻高产种植技术。

一、种植场地的选择天麻的生长几乎不需要阳光,所以在地下室、防空洞、山涧等有一定通风条件的地方以及院边、地边、路边、坡边、林边、竹园边等一切闲散用地均可种植,在半山区和平原区等气温较高的地方提倡室内种植。

天麻有性繁殖尽量采用河沙、麻骨石沙等,实在没有河沙的地方,也要选择含沙量在50%以上的沙壤土。

二、备料1.备沙。

数量要根据种植规模而定,一般三担沙可种两穴,沙以绿豆大小的粗沙为宜。

若在室内种植,是水泥地坪的,还要备核桃大小的鹅卵石,数量以种植场地能铺满10厘米厚为宜。

2.备木材、木屑、树枝、树叶。

木材以栎类树种较好,此外桦树、糖梨木、牛奶子等阔叶数种均可。

木屑、树枝、树叶同样采用上述数种,不能使用针叶树种。

木材、树枝要新鲜的,可于种植前半月内采伐或随采随种。

木屑要颜色黄亮、无杂菌感染的新鲜木屑。

树叶要上年的落地叶,以半腐烂为宜。

木材每穴10节,粗度6-8厘米,长度50厘米,木屑每穴l-1.5公斤,树枝和树叶每穴各1公斤。

为灭杂菌,另备多菌灵或来苏水一瓶,硝酸铵化肥少许。

三、木材、树枝、树叶的处理种前先将树叶装入编织袋内,用水浸泡12-24小时。

把木材统一打截成50厘米长,用利斧砍口,每隔10厘米砍一个,深度以刚达木质部为宜,木材两侧各砍一行,较粗的可砍3-4行,把树枝砍成10厘米长的小节,两头都砍成斜面,然后把木材和树枝浸泡在0.2%-0.25%的硝酸铵溶液里,8-10分钟后捞出备用。

把种植用的沙和木屑按3:1的比例拌匀,保持60%含水量备用。

野生天麻有性繁殖制种技术

野生天麻有性繁殖制种技术

野生天麻有性繁殖制种技术贵州是我国中药材生产的第三大省,已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国家中药现代科技产业基地省,中药材是我省的一项重要支柱产业,同时印江成为我省首批中药材基地县之一。

为充分合理利用中药材资源优势,将印江十分丰富的野生天麻尽快地转化为经济优势,为此引进中国科学院徐锦堂教授研究成功的”天麻种子有性繁殖播种技术”原理,在罗场乡村民曾纪勇家进行室内制种栽培,授粉后在室外种植,现总结如下:一、材料及方法1、材料选择。

梵净野生天麻”箭麻”种、砖、木(纸)箱、河沙、萌发菌、消毒药液、镊子、菌棒、菌枝塑料袋。

2、制种方法。

2002年3月中旬选用优质梵净野生箭麻645个(单个鲜重200-450克)在室内按25×25平方厘米的株距播种在消毒河沙泥的箱中,(箱规格为长4.0米、宽1.0米、厚0.2米用砖砌成)休眼30天后,20天出土,长出茎苔,现蕾开花,于上午9点-下午5点,按操作规程进行异花授粉,种子成熟后,应立即与萌发菌播种(因为天麻种子没有贮藏养分的胚乳),按0.5公斤萌发菌播。

二、结果与分析1、制种效果。

播种645个箭麻,实际收获箭麻成活株数613株,成功率95%共收蒴果3.19万个,总重量达4060克,单株蒴重达6.6克,单株蒴平均为52个。

2、室外栽培效果。

11月23日对播种的天麻种子进行随机取样3窝进行观察,表现为:米麻长势良好,菌材上长势旺盛。

三、小结与讨论1、野生天麻有性制种的成功和种麻基地的建立,解决无性繁殖中的品种退化严重,天麻素含量低,质量差,产量逐渐下降的问题,极大地提高了天麻的市场竞争能力。

2、采用野生天麻有性繁殖,培育成的天麻,其质量佳、利于向中药材科技产业化标准靠拢,加快产业化速度,并能体现出具有地方特色的产品,实现特色经济的飞跃。

3、天麻种基地的建立,可以极大地满足发展商品麻的供种要求,同时带动周边的乡镇发展。

4、天麻生产具有不占耕地,生产周期短,见效快,生产简单、投资少,经济效益高等特点,是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一条有效途径。

天麻有性繁殖技术

天麻有性繁殖技术

天麻有性繁殖技术
陈春伶
【期刊名称】《汉中科技》
【年(卷),期】2011(000)004
【摘要】天麻有性繁殖先要做好天麻利,子的培育,箭麻开花结果需要散光照射,花期气温要保持在18-25℃,授粉应在每天12点进行,开一朵授~朵。

种子收获后分装,在3-5℃下冷藏。

天麻播种后要注意水分管理,定期浇水保持砂土湿润,在18—28℃间天麻都可发芽生长,但在22—25℃时生长较陕,超过28℃则停止生长。

【总页数】2页(P24-25)
【作者】陈春伶
【作者单位】勉县褒城镇农业服务站,陕西勉县7242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67.239
【相关文献】
1.绿尧红天麻有性繁殖技术 [J], 吴佳新;胡洪涛
2.天麻有性繁殖技术要点 [J], 尹志利
3.天麻有性繁殖技术要点 [J], 尹志利
4.天麻的有性繁殖技术关键 [J], 吴士平
5.天麻有性繁殖技术(4)天麻栽培管理与收获加工 [J], 孙伟;刘祖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相关天麻栽培技术

相关天麻栽培技术

为了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使天麻能够持续高产,所以要搞有性繁殖。
此外,蜜环菌的退化也可使天麻歉收。目前,有些栽麻地区蜜环菌退化比较严重。如果不加以解决确实影响天麻的产量和药效。因此应该引进优良的蜜环菌菌种,或者用长着野生蜜环菌的棒棵、苕条之树根来培养优质菌棒,这样可防止天麻减产歉收。
***************************
六、产品销售种植收获的商品天麻最可靠的销售途径是就近自销,或交当地药材收购部门。初引种者应就地考察药材市场行情和需求量,避免因销售受阻造成经济损失。
****************************
天麻固定菌材伴栽法
摘要:天麻固定菌材伴栽法也称固定材栽培法。就是利用窖或箱,在栽麻前培育好2~3层菌材。至栽麻时,首先除去窖和箱上的覆盖物,分层取出上部天麻固定菌材伴栽法也称固定材栽培法。就是利用窖或箱,在栽麻前培育好2~3层菌材。至栽麻时,首先除去窖和箱上的覆盖物,分层取出上部菌棒,最下层菌棒不动,再隔一留一轻轻地抽出中间菌棒,换上新木棒将种麻靠栽于菌棒两侧和两端,栽大白麻的间距是20~25厘米,中白麻7~9厘米,小白麻4~6厘米,米麻散播。注意将麻种靠放在苗的菌索密集处,麻栽好后,覆土与菌棒平,覆培养料3厘米再间隔摆放第二层菌棒和木棒,然后覆培养料8~10厘米,上覆盖落叶和杂草。此法减少破坏菌索和麻体的结合,因而具有菌麻结合快,产量高,省工的特点,应普及推广。
一、培育优质健壮的菌材
一要选用优质、健壮的密环菌,具有“三高三新”的特征。即:成活率高、发芽率高、产量高;新菌材、新麻种、新方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二要选择和制造培养菌材的段木。以青杠、麻栎、栓皮栎、小板栗、锥栎等亮斗科树种为好,直径以6――15公分为宜,直径大于10公分的应劈开,同时用刀斧每4――5寸砍一小口。

天麻的有性繁殖技术关键范本

天麻的有性繁殖技术关键范本

天麻的有性繁殖技术关键概述天麻(Scientific Name: Gastrodia elata Bl),是一种珍贵的中草药材,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由于其特殊的生长环境和生殖方式,天麻的繁殖相对困难。

本文将重点介绍天麻的有性繁殖技术关键。

1. 天麻植物的生态特征天麻是一种典型的腐生植物,主要生长在阴湿的深山林下。

它的生态特征对于天麻的繁殖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在进行有性繁殖技术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 光照条件:天麻喜欢遮荫的环境,因此在栽培天麻时需要适当调节光照条件。

- 温度要求:天麻适应温暖湿润的气候,对温度的要求较高,一般在15-25摄氏度之间生长繁殖较为理想。

- 湿度要求:天麻对湿度较高的环境适应性强,保持适当的湿润度有助于天麻的繁殖。

2. 天麻的花部结构和繁殖方式天麻的繁殖主要通过有性繁殖实现。

了解天麻花部结构和繁殖方式对于掌握其有性繁殖技术关键非常重要。

•花部结构:天麻的花部是由花冠、花萼、雄蕊和雌蕊组成。

花冠呈洋紫草色,花瓣约6片,花萼绿色,萼片约6片。

雄蕊和雌蕊分别位于花萼和花冠的中央。

•繁殖方式:天麻主要通过花粉传播和结实的方式进行有性繁殖。

雄蕊产生花粉,经过风力或昆虫传播到雌蕊上,进而形成种子。

3. 天麻有性繁殖技术的关键步骤天麻有性繁殖技术包括以下关键步骤,掌握这些步骤对于成功繁殖天麻至关重要。

3.1 花粉采集和保存花粉的采集和保存是天麻有性繁殖的前提。

在天麻开花时,采用刷子或者其他工具轻轻刷取花蕊上的花粉,将其保存在干燥通风的地方。

3.2 授粉将保存好的花粉直接撒在雌蕊上,或者借助昆虫等媒介将花粉传递到雌蕊上。

3.3 结实后的种子处理待有花粉传递至雌蕊受精完成后,花朵会逐渐凋谢,天麻的种子开始形成。

在种子成熟后,需要进行适当的处理: -清洁:去除种子表面的杂质和果肉残渣,以免影响贮藏和播种;- 干燥:将种子放置于通风干燥处,确保种子中的水分含量适中。

3.4 种子的储存和发芽经过适当处理后的种子可以进行储存和发芽。

天麻有性繁殖袋栽技术

天麻有性繁殖袋栽技术

天麻有性繁殖袋栽技术引言天麻(Scientific name: Gastrodia elata Bl.)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因其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而备受关注。

天麻的主要生长地区是中国和日本,在许多亚洲国家和地区也有广泛分布。

天麻的栽培新技术逐渐发展壮大,其中有性繁殖袋栽技术是一种常用的栽培方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天麻有性繁殖袋栽技术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步骤1. 选择种子种子选择是成功进行天麻有性繁殖袋栽技术的重要一步。

应选择健康、形状完整、无病虫害的天麻种子。

种子应具备良好的发芽能力和生长潜力。

2. 种子消毒天麻种子在进行有性繁殖袋栽之前需要进行适当的消毒处理。

可使用稀释的过氧化氢溶液或有效的杀菌剂浸泡种子30分钟至1小时,以杀灭潜在的病菌和病毒。

3. 培养基准备合适的培养基是进行天麻繁殖袋栽的关键。

常用的培养基成分包括植物激素、糖类、无机盐和维生素。

通常可以使用MS培养基或B5培养基作为基础,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

4. 种子发芽将消毒处理后的天麻种子均匀分布在培养基上,放置在适当的温度和光照条件下孵化。

一般来说,较好的温度范围为25-30摄氏度。

种子发芽过程中,应保持培养基表面的湿度,避免水分蒸发过快。

5. 幼苗移栽当天麻种子发芽并长出幼苗时,可以进行移栽。

移栽时,应将幼苗小心地取出并放置在合适的培养容器中。

培养容器宜选择透气性好、适度大小的容器。

6. 环境调控为了促进幼苗的生长和发育,适当的环境调控是必要的。

保持适宜的温度、光照和湿度条件,有利于幼苗的健康生长。

根据天麻生长的要求,当幼苗生长至一定高度后,可以逐渐降低温度,增加光照时间。

7. 病虫害防治天麻容易受到一些病虫害的侵害,为了防治病虫害,必须采取合适的措施。

可以使用有机杀虫剂或草药浸泡液进行喷洒,定期检查天麻植株,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问题。

8. 营养补给幼苗生长期间,适当的营养补给对于促进其生长发育非常重要。

可使用合适的植物肥料进行补给,确保植株获得足够的养分。

天麻有性繁殖技术要点

天麻有性繁殖技术要点

天麻有性繁殖技术要点天麻有性繁殖的全过程,包括栽麻,授粉,播种,管理等几个阶段,关键要把握好温度,湿度,土壤的透气度等几个环节,这里只对栽种方法和料物的准备作简要介绍。

(一)料物准备及场地选择1.场地选择:室内室外均可栽植,以地势高,渗水好,树荫下凉爽,通气条件好,阴坡朝北向的沙地最好。

2. 料物准备:①绿豆大的净沙。

②木棒:以桦栎,青岗,槲栎,毛栗,栎树等阔叶树种为最佳。

木棒随砍随用,必须鲜而湿,大小为直径粗6—8公分,长50公分,若要早准备,需要湿沙分层埋好。

保持湿而鲜。

③锯沫新鲜阔叶树,以壳斗科类树最好。

萌发菌,密环菌每窝一瓶(袋)。

鲜树枝,筷子至指头粗,截成马耳型2—3公分长节,每窝1公斤。

栎类新鲜干老树叶,每窝1公斤。

塑料膜防雨,保湿用。

硝酸铵每窝3克,浸棒枝用。

(二)播种时间:5月中下旬至6月中上旬,以地温18—25度为适宜期。

若提前播种和晚秋管理要设塑料拱棚。

提高温度。

(三)有性繁殖人工栽培技术要点。

1.栽种授粉:在春季地温回升到15℃前,将选留的箭麻种取出,栽于盆,木箱,砖池内,至于荫棚下,让其顶芽向上,不必埋菌材,只用沙即可,待地温升到20℃时,发芽成茎逐渐形成花序,当天花蕾开,次日授粉,异株异花授粉为佳,必须进行人工授粉,花开义朵授粉一朵,每天坚持,直至全株花开完授完,总体花期约开月余。

授粉后的花朵子房迅速膨胀,成熟期形如花生豆,显紫红色。

梭线突起,果实变软,果内籽可抖散,蒴果即可采摘,此环节必须要求保持砂湿润,空气湿度85%左右,授粉采集及时,随采随播种,需保存必须在0—5℃内存放,否则会影响其发芽率。

2.播种准备:场地杂物清理和垒窝,在垒窝前需用10%的生石灰水加敌百虫刷地面,消毒与治虫。

窝垒成70×60公分大,40公分高。

将所备木棒砍成鱼鳞口,口距2寸,口深至木质部,后将树枝用百分之零点二的硝酸铵溶液浸泡十分钟,捞起凉干浮水备用。

拌锯末沙,按锯末体积比为2∶1拌匀,加水湿度为手捏指缝有浮水不滴,手猛绅沙可散开为宜。

天麻的有性繁育技术

天麻的有性繁育技术

天麻的有性繁育技术播种方法目前推广使用的有两种:即:“天麻有性繁殖——金星蕨根、树叶菌床法”和“共生萌发菌——阳畦播种法”。

金星蕨根、树叶菌床法:目前在昭通地区广泛使用。

采用此法播种,平均发芽率7.43%,最高达18.9%,播后一年半收获,乌天麻平均产量3.2千克g/平方米。

该法的发芽率及产量高低,与播种使用金星蕨的根、树叶是否被紫箕小茹等萌发菌感染密切相关。

为此,各地应先试验再推行。

播种时揭开培养好的菌床,在穴底铺一层金星蕨的根(砍碎)厚度以压实后0.5厘米左右,将种子(约播种量的1/2)均匀撒播在金星蕨根树叶上,薄薄铺一层树叶(看不见种子为宜),按棒间距1~2厘米左右摆放好下层菌棒,再在棒间撒少许种子,充填土至高过棒1厘米左右,再如第一层方法播种好第二层,盖土(砂)7~10厘米左右(阴坡7厘米、阳坡10厘米)。

阳畦播种法:目前在陕西省广泛使用。

该方法平均发芽率35.9%~50.4%。

播后一年半收获,红天麻平均产量8.5~12.1千克/平方米以上。

是目前天麻生产中最有效的方法,生产成本低,单产高,生产工艺简便,技术易掌握。

该方法是天麻生产持续高产稳产的根本保证。

播前准备将采收的果实按播种量大小搭配好,抖出种子一份一份的包好,按每口二瓶共生萌发菌计算准备好菌种,带上掏挖,盛放菌种的镊子、铁钩、盆、盘等工具。

掏拌菌种按上面所需菌种量,用干净的镊子,铁钩,挖出(并非砸烂)瓶中树叶菌种,放入千净的大盆中,把成团、重叠树叶菌种块轻轻撕开成单张;塑料袋菌种可用切菜机切碎;花粉籽抖出后,果壳用粉碎机磨碎,然后将一份种子均匀撒拌入萌发菌种,分成二等份备用。

播种揭开提前培育好的菌床,在穴底铺一层湿润的青杠树叶(厚约0.5厘米),将拌入种子的树叶菌种1/2均匀撒在树叶上,按棒间距1~2厘来摆好下层菌棒,填砂高出下层棒0.5~1厘米,然后按上法播好第二层,上面盖土(砂)7~10厘米(阴坡7厘来、阳坡10厘米)。

播种量一般在1平方米播种面积上,播入15~20个果实为宜。

天麻有性繁殖袋栽技术

天麻有性繁殖袋栽技术

农业技术全集之-药材种植技术天麻有性繁殖袋栽技术天麻为名贵中药材,属兰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无根无绿色叶片,主要依靠消化侵入体内的蜜环菌等真菌获得营养。

含香荚兰醇、香荚兰醛、甙类、维生素a 类物质、结晶性中性物和微量生物碱以及粘液质等,有益气养肝、镇惊、息风和止痉的功效。

天麻人工栽培的历史不长,但栽培技术却发展很快,过去人工栽培天麻一般采用无性繁殖,种麻逐代退化,产量低而不稳,生产受到很大影响。

天麻有性繁殖是克服种性退化的有效方法,天麻有性繁殖又叫种子繁殖,即采用箭麻开花授粉后所结种子进行栽培繁殖。

采用天麻有性繁殖袋栽技术能较好地利用空间、节约费用、降低劳动强度和提高劳动效率,可以解决大田播种需繁殖场地大,易受温湿度等环境因素影响且不易管理的问题。

现将天麻有性繁殖袋栽技术介绍如下:1前期工作准备1.1花粉种子培育天麻地下块茎生长的时间长短与个头大小,从外形上分为箭麻、白麻、米麻、母麻和大白麻、箭麻和大白麻均可入药,又叫商品麻。

箭麻能长出地上茎,并能开花结籽,它在抽茎时,茎秆似箭故称箭麻。

选新鲜、健壮,无破损、霉烂、无病虫害、块重在100~200g左右的箭麻作种。

箭麻必须在立冬至春季出苗前采挖,春栽成活率明显高于冬栽。

因箭麻本身贮存有丰富的养分能满足抽苔开花结果的需要,不必用菌材伴栽,一般采用室内栽培。

室外栽培应搭建遮雨荫棚并注意防风;天旱时应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采用打尖、人工异株异花授粉等措施,可显著提高箭麻结果量和单粒重量。

需要注意的是,天麻果实成熟后,开裂前与开裂后采收,发芽率相差很大。

采摘将裂果和成熟后的嫩果及时播种是保证较高发芽率的重要措施。

天麻果子成熟的标志是:①手摸果实由硬变软;②果缝未裂,泛白发亮;③剥开果皮种子能散开。

种子保存切忌阳光曝晒。

在自然环境温度下贮存的时间对种子发芽率有极大的影响,果实自然开裂前采收的种子发芽率可达94%;果实自然开裂当日种子发芽率降至88.4%;在室温下贮藏3d发芽率降至22.3%。

天麻有性繁殖栽培技术

天麻有性繁殖栽培技术

天麻有性繁殖栽培技术种药材5天前天麻种子的成熟期即为种植期,一般在6~7月份。

以室内种植为例,先把室内打扫干净,用5%~10%的多菌灵将地面和墙壁四周喷洒一遍,如果是水泥地坪,排水不畅的,要铺一层10厘米厚的鹅卵石。

有性繁殖一般每穴一瓶萌发菌、一瓶蜜环菌、8~10个天麻果子。

其中蜜环菌多为枝条菌,称为菌枝;萌发菌多为树叶菌,称为菌叶。

种植穴的规格是长50厘米、宽50厘米、深40厘米。

种植时先把萌发菌倒入一个干净盆内,用剪刀把树叶菌剪成指甲盖大小,把天麻果子用手捏开,将果子里的粉末状种子轻轻弹撒在菌叶上,要尽量撒匀,并不断翻动使种子和菌叶混合均匀。

把拌过种子的树叶菌分为两等份,然后把蜜环菌菌枝倒入另一个干净盆内,均分为两份。

种植时要靠墙成行种植?先在底层铺一层10厘米的沙?拌过木屑?,再在沙上面铺一层2厘米厚的浸泡过的树叶,然后把拌过种子的萌发菌的一等份均匀撒播在树叶上。

平行摆放一节蜜环菌菌枝,两头各放一节,摆放时要尽量贴近砍口。

将另一半菌枝撒在木材空隙处,用沙将空隙填实,填至木材微露即可,用同样的方法再播第二层。

播好后,再盖10厘米厚的沙,最后再盖3厘米厚的稻草等覆盖物。

用同样的方法接着种第二穴,种第二穴可间隔10厘米,中间用沙填实。

二、播种后的管理1.调节温度:天麻种子适宜的发芽温度是22℃~25℃?若播种初期温度低,要加盖塑料薄膜或稻草提高地温。

7~8月气温较高时,要搭阴棚或在四周洒水降温。

2.控制湿度:种植的沙要经常保持湿润,要及时洒水,做到勤洒、少洒、宁旱勿涝。

总之,有性繁殖的生长期为一年半,即当年6~7月种植,第二年年底采收,穴产鲜麻5公斤以上,其中30%的成品天麻可直接出售,剩余的下一代可直接进行无性繁殖。

采用有性繁殖技术种植天麻每穴投资不到20元纯利润可达80元以上,很值得大面积推广种植。

天麻有性繁殖技术使用的是茎粗3~6cm的枝桠、小材及阔叶落叶,每0.5平方米的栽培穴当年可获得4kg左右的种子麻,次年冬每穴可获得成品箭麻20kg 左右,每穴效益在400元左右,经济效益显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麻有性繁殖播前准备
天麻的有性繁殖是采用天麻的杂交实生种子,在萌发菌和蜜环菌的共同作用下进行繁殖的。

有性繁殖的天麻生长期为一年半,即当年6 — 7月种植,第二年年底采收。

天麻的有性繁殖是采用天麻的杂交实生种子,在萌发菌和蜜环菌的共同作用下进行繁殖的。

有性繁殖的天麻生长期为一年半,即当年6-7月种植,第二年年底采收。

其特点是投资小、成功率高、产量稳定,是目前我国较先进的一种天麻高产种植技术。

一、种植场地的选择
天麻的生长几乎不需要阳光,所以在地下室、防空洞、山涧等有一定通风条件的地方以及院边、地边、路边、坡边、林边、竹园边等一切闲散用地均可种植,在半山区和平原区等气温较高的地方提倡室内种植。

天麻有性繁殖尽量采用河沙、麻骨石沙等,实在没有河沙的地方,也要选择含沙量在50%以上的沙壤土。

二、备料
1、备沙。

数量要根据种植规模而定,一般三担沙可种两穴,沙以绿豆大小的粗沙为宜。

若在室内种植,是水泥地坪的,还要备核桃大小的鹅卵石,数量以种植场地能铺满10厘米厚为宜。

2、备木材、木屑、树枝、树叶。

木材以栋类树种较好,此外桦树、糖梨木、牛奶子等阔叶数种均可。

木屑、树枝、树叶同样采用上述数种,不能使用针叶树种。

木材、树枝要新鲜的,可于种植前半月内采伐或随采随种。

木屑要颜色黄亮、无杂菌感染的新鲜木屑。

树叶要上年的落地
叶,以半腐烂为宜。

木材每穴10节,粗度6-8厘米,长度50厘米,木屑每穴1-1.5公斤,树枝和树叶每穴各1公斤。

为灭杂菌,另备多菌灵或来苏水一瓶,硝酸钱化肥少许。

三、木材、树枝、树叶的处理
种前先将树叶装入编织袋内,用水浸泡12-24小时。

把木材统一打截成50厘米长,用利斧砍口,每隔10厘米砍一个,深度以刚达木质部为宜,木材两侧各砍一行,较粗的可砍3—4行,把树枝砍成 10厘米长的小节,两头都砍成斜面,然后把木材和树枝浸泡在0.2% 一0.25%的硝酸钱溶液里,8-10分钟后捞出备用。

把种植用的沙和木屑按3:1的比例拌匀,保持60%含水量备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