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无性繁殖及准备

合集下载

天麻种植该如何实现高产?天麻的高产种植技术

天麻种植该如何实现高产?天麻的高产种植技术

天麻种植该如何实现高产?天麻的高产种植技术【常见问题】天麻种植该如何实现高产?【专家解答】天麻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味常用而名贵的中药材。

以干燥块茎入药,对于头痛眩晕、肢体麻木、小儿惊风、癫痫、破伤风等症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市场需求大,种植效益好。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天麻的高产种植十分重要。

现将天麻的高产种植技术介绍如下:一、气候条件1.菌:天麻有性繁殖必须与萌发菌和蜜环苗共生,即天麻胚胎生长(早期生长)靠萌发菌,当胚胎形成后必须与蜜环菌共生。

因此,种植天麻首先要选优质萌发菌和蜜环菌。

2.温度:天麻喜凉爽环境,最适宜生长温度10—25℃,8℃开始萌动生长,30℃就会停止生长。

超过30℃时蜜环菌和天麻生长受到抑制。

3.湿度:天麻喜湿润,它适宜生长在疏松的沙质土壤中,一般腐殖土含水量达50%一60%,天麻生长良好。

土壤湿度过大会引起块茎腐烂。

4.光照:天麻从种到收,阳光对其影响不大,适宜室内栽培。

院外培育天麻种子,箭麻出土后,太阳光直接辐射会灼伤茎秆,需搭棚遮荫避光防风。

5.风:氧气对天麻及蜜环菌生长繁育极为重要。

室内及地下室栽培必须留通风口,以保证空气流通,种植天麻的土质要疏松,利于通气渗水。

6.土质:土壤质地不同对天麻生长影响很大,天麻及蜜环菌适宜在较疏松的沙质土壤中生长,粘重的土壤排水性差易积水,影响透气,导致块茎死亡,沙性过大的土壤,保水性能差,易引起土壤缺水,同样影响块茎和蜜环菌生长。

土壤pH以5.5—6.0,在微酸性土壤中栽培为宜。

二、高产条件1.场地选择:太阳直接辐射较差的地方是种植天麻的最佳场地。

室内、室外、地下室三种不同的环境下均可进行种植,可人工为其创造适宜的生长条件。

有性繁殖的麻种,一穴产的麻种可分栽10—15穴,在山上种植省工、省料。

高寒区,海拔1000m以上要选择阳坡种植。

海拔500m以上选择半阴半阳坡种植。

天麻无性繁殖栽培技术

天麻无性繁殖栽培技术

天麻无性繁殖栽培技术天麻无性繁殖栽培技术用天麻的块茎来作繁殖材料的种植方法称为无性繁殖栽培法。

用这种方法,繁殖周期短,见效快,当年种植当年收获。

若将箭麻的“鹦哥嘴”样的混合芽去掉,箭麻就不能再抽茎、开花、结果了。

利用去掉混合芽的箭麻以及白麻、米麻的块茎做种栽培,用蜜环菌的菌棒、菌枝、基础培养料作为主要营养来源和辅助营养来源,继续进行繁殖后代的方法,称为天麻的无性繁殖法。

目前无性繁殖法是栽培天麻的主要方法,包括箱栽法、床架式栽培法、露地栽麻法、瓶栽法及塑料袋栽法等。

一、场地选择根据天麻性喜凉爽的特性,在海拔1500/1000米以上的高寒山地区,一般温度低、湿度大,宜选用无荫蔽的阳山坡;在海拔1000/500米以下的低山地区,一般温度较高而干燥,尤其在夏秋季常出现连续高温干旱现象,宜选阴坡或半阴坡林间;在海拔1100―1600米间 /500m 以上的地区,其温湿度常介于高山区与低山区之间,根据当地气候情况,宜选半阴半阳的疏林山坡(富含有机质的缓坡地、谷沟地栽种)。

坡度小于45度。

低海拔地区栽培天麻,应主要解决夏季高温影响天麻生长的问题。

因此,应利用树阴、楼房背后阴地和室内栽培天麻。

在室内、盖阴棚和地下室、山洞等能遮阳降温的场所。

有条件地方,最好利用地下室。

用地下室栽培天麻,夏季不用降温,冬季不用防冻,是栽培天麻最理想的场所。

天麻对土壤要求不十分严格,可选择房前屋后、荒野坡地、果园林地等任何土地田块,但以透气渗水性强的沙砾土和沙质壤土,或富含有机质的腐殖土,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地为宜,尤以生荒地为好。

土壤ph值5~6为宜。

粘土地、黄泥地、涝洼地、盐碱地、砂石地、菜地、有杂菌的地方和高肥地一般不适宜栽培天麻,忌重茬。

理想的场地要温暖湿润,空气清新凉爽,不要阴冷干燥,室内、室外、地下室三种不同的环境下均可进行种植,可人工为其创造适宜的生长条件。

一般是林间空隙荒地,沙质土缓坡地,并要有稀疏荫蔽。

天麻的繁殖(1)

天麻的繁殖(1)

天麻的繁殖(1)一、无性繁殖1.栽培时期。

一般冬栽于11月进行,春栽于3月--4月进行,以冬栽为好。

2.种麻选择。

以白麻和米麻为好,每个重量5克--10克最佳。

挑选无病斑、无创伤、无冻害、无腐烂、体形呈纺锤形、芽眼明显的作种麻。

有的也用箭麻作种麻,但要去掉顶芽。

3.种麻用量。

要以种麻的大小和一窝菌材数量的多少而定。

一般每窝用9根--10根菌材的,一根菌材放种麻5个--6个,重量50克--60克,每窝下种量以500克左右为宜。

4.栽培方法。

目前在大面积生产中主要有下列5种方法。

①菌材伴栽法。

挖40厘米的深坑,将已培育好的菌棒放在坑底,间距5厘米。

每根菌棒并行摆上种麻,菌棒的两端也放种麻,种麻要紧靠菌棒。

米麻撒播在菌棒两侧。

栽完一层,填土3厘米--5厘米,以看不见底层菌材为宜。

再用上述方法栽第2层,最后盖土厚10厘米--15厘米,略微高出地面。

②菌材加新菌棒栽培法。

一般用10根菌棒,底层放5根培育好的菌棒,再间隔放入未培菌的5根新材。

种麻放在培育好的菌材两侧,按菌材伴栽法进行栽种。

③菌床栽培法。

栽培时挖开培育好的菌床,取出上层5根菌材。

下层菌材不动,按菌材伴栽法栽入种麻,填土3厘米--5厘米。

再用上层5根菌材栽种第2层,然后盖土10厘米--15厘米。

这种方法接菌率高,成活快,产量高。

也可把培育好的菌床在栽时扒开,取出5根菌材,加入5根新材,重新栽一窝,再用取出的5根菌材,加5根新材,另栽一窝。

④作畦栽培法。

在山区林间或林缘坡地作畦,两畦间留30厘米的作业道。

挖松畦底土壤,以利渗水。

菌材平放,间隔5厘米--6厘米,边摆边加腐殖质土,按菌床栽培法栽种,可栽一至两层。

⑤箱栽法。

采用箱栽法不受场地和土质的限制,可以充分利用闲散空地、庭院和室内等条件。

这种方法既易于控制温度和湿度,又省工省料,方法简便。

培养箱的大小要求不严格,一般长60厘米、宽45厘米、高30厘米即可。

通常栽培土多用阔叶树锯末、细砂和腐殖土混合配成,比例为1:1:1。

天麻的无性繁殖

天麻的无性繁殖

天麻的无性繁殖
要分以下几步:
(1)种麻应选新鲜完整、无病害、无冻伤腐烂的白麻或米麻。

每年10月至来年5月为种植期。

翌年4月地温回升,天麻开始生长(10―15℃)时蜜环菌(6―8℃开始生长)已能供给天麻营养。

(2)固定菌床栽培法。

在原菌材培养穴内进行,首先把固定菌材的坑穴覆盖物扒开,取出上层菌材,再将固定菌材上的填充物扒开。

底层固定菌材现出后,切勿移动菌材,把菌材两边泥土等填充物扒开,使菌材两边下侧露出。

播种时,在菌材两边的下侧每隔13厘米紧贴菌材顺放1个麻种,菌材两端各放1个,每根菌材放麻种8―10个。

麻种放好后,在两根菌材间加放新鲜木段根,然后填充覆盖物(如麻栎树叶、稻壳、沙、腐殖土等)直至不见菌材。

第一层栽好后,按上述方法再栽培第二层,上下层菌材间覆土7厘米,再盖一层树叶,然后坑穴覆土10―20厘米。

单层用种栽培量:每坑穴0.5千克,双层用种量0.75千克。

(3)管理。

经常检查坑穴内温、湿度。

冬前加厚盖,并加盖树叶防冻;夏季坑穴上加盖树叶、树枝,适当浇水,降低坑穴内温度,雨季清沟排水,防止雨水冲刷。

旱季要适当浇水,以保持土壤湿润;春、秋季应增强光照,增加坑穴温度,以利天麻生长。

天麻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天麻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天麻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一、引言天麻(Scientific name:Gastrodia elata Blume)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具有多种药用价值。

为了增加天麻的产量和质量,科学的种植技术与良好的栽培管理非常重要。

本文将全面、详细地探讨天麻的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二、土壤选择与调整1. 适宜的土壤类型天麻喜生长在富含有机质、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弱酸性土壤中。

2. 土壤酸碱调节添加石灰或有机肥料可调节土壤的酸碱度,使其维持在6.0-6.5的范围内。

3. 土壤的改良如果土壤质地较重,可通过添加砂土、腐殖土等改良剂来增加土壤通气性和保水性。

三、繁殖与种子处理1. 开展无性繁殖天麻通常通过块茎繁殖,可以将成熟的块茎进行分株,然后进行定植。

2. 种子处理与播种如果选择种子繁殖,首先需要将天麻的种子进行处理。

处理方法可以包括去翅、浸泡、消毒等步骤。

然后在合适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进行播种。

3. 定植密度天麻的定植密度根据土壤质量和品种选择,一般为2.5-3.5万株/亩。

四、生长环境要求1. 光照天麻喜欢光照充足的环境,一般需要每天6-8小时的光照。

2. 温度与湿度天麻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5-25摄氏度,相对湿度应保持在70%以上。

3. 水分管理根据不同的生长阶段,控制好灌溉的水量,避免过度灌溉或缺水。

4. 通风与气候要求良好的通风能够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天麻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

五、栽培管理1. 施肥天麻生长期需施用适量的有机肥料和矿质肥料,可以通过分次施肥,保证营养的均衡供应。

2. 病虫害的防治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发生,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如喷洒农药、采取生物防治等方法。

3. 除草保持天麻生长环境的清洁,定期除草可以减少杂草对天麻生长的竞争。

4. 支架搭建天麻生长过程中,需要支架来支撑茎秆,避免斜伏或折断。

5. 病株的清理及时清理受病害侵染的天麻植株,防止病害传播。

六、采收与加工1. 采收时机与方式天麻的最佳采收时机为茎秆枯萎之后,可以选择整株拔起或仅采收地下块茎。

天麻栽培技术

天麻栽培技术

天麻栽培技术天麻(Gastrodia elata BI.)为兰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药用部分为地下块茎,为名贵中药材,《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在我国入药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有追风镇静作用,治头晕目眩,中风惊痫,语言不遂,瘫痪,风寒湿痹等症。

近代研究天麻主要成分为天麻甙、天麻素、香草醛和维生素A等物质,临床用来治疗高血压、冠心病、神经衰弱、血管性头痛和抑郁性神经症等。

天麻是一种较为特殊的异养型植物,无根也无绿色叶片,它的生活史中大部分时间在地下渡过,它既不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矿物元素,也不能利用阳光进行光合作用。

它的营养物质来自真菌,依靠同化侵入的真菌,提供营养生长。

其生活史全过程可分为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个阶段。

有性繁殖阶段是从箭麻栽培后,抽苔开花、人工授粉、果实形成天麻种子,用共生萌发菌拌播天麻种子,种子发芽形成原球茎的过程;无性繁殖是原球茎接上蜜环菌后,不断生长发育形成种麻(米麻、白麻)和商品麻(箭麻)的过程。

无萌发菌天麻种子不会发芽,无蜜环菌天麻不能生长。

一、天麻有性繁殖技术(一)制种技术1、栽培箭麻(1)栽培时间春栽3月上旬,冬栽11月。

(2)选择箭麻要求芽头饱满,麻形短粗,无损伤和病虫危害斑痕,单个鲜重150克-250克。

项目箭麻重栽期(日/月)授粉株数产量量(个)株均(个)单株最高产量(个) 环境条件150-250g 97.14/3490 26950 55 113 室内加温培育±100g 97.14/191 6000 30 43 室内加温培育3(3)栽培方式:室内用竹筐、木箱、盆等栽培,能随意搬动,叫活动式栽培。

室外搭遮阴防雨棚栽培,或室内用砂土造畦栽培,叫“固定式栽培”。

2、栽培方法(1)室内竹筐、木箱栽培可根据容器大小,备塑料薄膜一块。

铺在筐(箱)底部的塑料薄膜,按5×10厘米孔距,剪三排透水孔,孔大小为1平方厘米。

将薄膜铺入筐内(有孔处对准筐底),将薄膜拉起来围在筐四周,防止漏砂并能保持筐内砂土湿度。

天麻的无性繁殖培养

天麻的无性繁殖培养

天麻的无性繁殖培养目前栽天麻多采用白头麻作种,进行无性繁殖,培育成商品天麻(箭麻)。

其方法是:①栽培场的选择,在高海拔地区,因气温低,湿度大,应选天荫蔽的阳坡;在低海拔地区,因温度高而干燥,应选半阴坡地或林间坡地。

在土壤排水性能良好、渗透性强的山地,宜选缓坡;土壤通透性能差的,应选稍陡的山坡。

一般不宜选用平地栽天麻。

以生荒地为好。

土壤富含腐殖质、疏松、排水良好且具有保持湿润的砂质壤土最为理想。

熟地不宜栽天麻。

忌连作。

②栽培时期,以地下块茎停止生长,进入休眠期栽种为最适期。

因此,可分为冬栽和春栽两个时期。

春栽,从土壤解冻后立即进行,愈早愈好;冬栽,从11月至土壤封冻以前为宜。

选择适宜的栽培时期是天麻增产的关键之一。

在这期间,地温在10℃以下,天麻仍处于休眠状态,而蜜环菌在6~8℃就开始生长,可以为天麻提供足够的营养。

③选择种麻,应选择发育完好、色泽新鲜、芽嘴短、无破损和病虫害;个重5~10克的米麻和白头麻作种麻。

以采用有性繁殖后的第1、2代白头麻,或野生的白头麻作种栽,产量高,质量好。

栽时,要求做到随收随选随栽。

若不能及时栽种,可采用层积法,置1~3℃低温下,能安全贮藏6个月。

④天麻的传统栽培方法,可分为活动菌材法和固定菌材法两种。

前者的缺点是:培养菌材与栽培天麻时间相脱节,使培养好的蜜环菌在移动过程中受到损失,因而产量不稳;后者是在原菌材培养窖内进行栽培天麻的,因此产量较稳定。

但由于培养时间长,菌材已近腐朽,影响天麻生长。

目前,主产区四川等地采用菌材加新材的栽培方法,使天麻产量高而稳定。

其做法是:在选好的天麻栽培地上挖窖,窖深30~50厘米,宽70~80厘米,长视地形而定,一般1~3米,以能放入菌材20根左右为宜。

窖底挖松8~10厘米,整成斜坡形,上铺6厘米厚的培养基(料)或腐殖质土。

然后,按菌材与新材以2:1的比例相间平行放置,间距3厘米左右,间隙用培养基(料)或腐殖质填充,使菌材和新材都埋没一半,整平后即可播入麻种。

天麻杂交种两法快繁新技术

天麻杂交种两法快繁新技术

天麻杂交种两法快繁新技术引言天麻,是一种珍贵药材,具有清热降火、提神醒脑的功效。

近年来,由于其对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天麻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传统天麻种植方式因其低产、低效、周期长等缺陷,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因此加速天麻繁殖技术的研究迫在眉睫。

目前,有两种主要的天麻快繁新技术:天麻无菌快速繁殖技术和天麻杂交种繁殖技术。

本篇文章将会分别介绍这两种技术及其优缺点。

天麻无菌繁殖技术工作原理天麻无菌繁殖技术是指将天麻枝条或叶片进行离体培养,通过营养液培养出生根和新植株的繁殖方法。

无菌繁殖技术的优势在于其可在无土质量情况下进行,具有节约土地资源,减少环境污染等多种优点。

繁殖过程1.环境准备:在无菌的环境下,将天麻的茎叶排列整齐。

2.去菌:将天麻枝叶表面的微生物清洗干净。

3.细胞组织分离:将天麻茎段及叶片切成小块,进行细胞组织分离。

4.无菌培养:将分离后的细胞组织转移到无菌培养基上,进行无菌培养。

5.诱导生根:在生根诱导培养液中培育,等待新生根的出现。

6.移植:将天麻植物移植到合适的土质中。

繁殖效果天麻无菌繁殖技术虽能够实现高速繁殖,但由于生长环境较为特殊,工作难度较大,耗费时间和精力相对较多,因此其效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细胞质量、温度、盐度等。

天麻杂交种繁殖技术工作原理天麻杂交种繁殖技术是指将不同品系的天麻进行杂交,产生新的品系,通过种子繁殖或半无性繁殖进行加速繁殖。

这种繁殖方式有效地改善了天麻的品质,克服了单一品系天麻资源匮乏的困境。

繁殖过程1.选育导亲:根据已知高品质、高产量的天麻品系,选择育制导亲种。

2.杂交:将不同品系的天麻进行杂交。

3.繁殖:通过种子繁殖或半无性繁殖方式进行加速繁殖。

4.选择:通过挑选在生长效果好的新品系,剔除不合理的类型。

繁殖效果天麻杂交种繁殖技术具有优良的繁殖效果,并且新品系的天麻质量更优、耐旱性更强。

但是此类繁殖方式在繁殖过程中需要保持天麻品种的多样性,防止品种的单一化,同时也要加强选育,去除低产、劣质的品系。

天麻的栽培技术(土流网)

天麻的栽培技术(土流网)

天麻的栽培技术一、概述天麻为兰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适宜生长在含有丰富腐殖质、土壤pH值为5—6.5的湿润沙质壤土中,怕干旱,怕积水。

以块茎入药,含天麻苷、天麻多糖以及香草醛、对羟基苯甲醇、柠檬酸等多种成分。

性平,味甘。

主治风湿腰腿痛、口眼歪斜、肢体麻木、眩晕头痛等症。

二、栽培技术1、选择栽培场地在海拔1400米以上的高山区,宜选择无荫蔽的阳坡栽培;而在900米以下的低山区,应选择阴坡和有树林遮阴处栽培;在平原地区栽种天麻,夏季必须有遮阴条件或半地下室的环境,可利用防空洞、山洞、地下室等场所栽培。

2、蜜环菌菌材与菌床培养菌材是长有蜜环茵的段木的简称;而先培养好菌材后栽培天麻的窖坑,称为菌床。

(1)利用树枝培养菌枝。

菌枝四季均可培养,以3-8 月为好。

选择直径1—2厘米的阔叶树枝条。

先将树枝削去细枝、树叶,斜砍成7—10厘米长,再将砍好的树枝浸泡在0. 25%硝酸铵溶液中10分钟。

挖一深30厘米、60厘米见方的坑,先在坑底平铺一薄层树叶,然后一根靠一根摆放两层树枝。

将培养好的菌枝或菌材用做菌种摆在树枝上,覆盖一薄层腐殖土或沙土,覆土后在菌种上再摆两层树枝,用同法培养6~7层,最后坑顶上覆土6—10厘米,再盖一层树叶以保湿。

约40~60天蜜环菌就可在树枝上长好,称做菌枝,6-7月培养菌床和菌材时就可用来做菌种。

(2)培养菌材及菌床。

阔叶树都可用来培养蜜环菌,但以木质坚实的壳斗科植物最好。

选直径5~10厘米的树干,锯成50厘米长的树棒,在树棒的两面或三面每隔3~5厘米砍一鱼鳞口,砍透树皮到木质部。

培养菌材,挖坑深50~60厘米,大小以菌材数量而定,一般以100—200根树棒为宜。

底铺一层树叶,平摆树棒一层,两根树棒间加2—3根菌枝,用土填好空隙。

用此法摆放4—5层,坑顶上覆土10厘米。

在6-8月培养茵床,当年11月即可用来栽种天麻。

播种用的菌床,应在头年10月和早春3月培养,种子发芽后,正值蜜环菌生长旺盛季节,可提高接菌率和天麻产量。

天麻的栽培季节和方

天麻的栽培季节和方

天麻的栽培季节和方法天麻的栽培季节和方法1.有性繁殖①先培菌床法:每年3-4月用蜜环菌种培新菌材,5-6月份用萌发菌种拌天麻果子播种。

11月份收获有性麻籽,第二年11月收获商品麻。

该法稳产、高产,经济效益显著。

②两菌一种拌栽法:每年5-6月份用蜜环菌种、菌材或树枝、天麻果子、萌发菌种一次性播种,11月份收获有性麻籽,第二年11月收获商品麻。

该法操作简便、产量高,效益显著。

2.无性繁殖①固定菌床法:每年5-9月份伐木用优质蜜环菌种培育菌材,10月到明年3月份加入天麻籽播种,经过管理,次年10月份收获。

该法稳产、高产、周期短、获利快.②三下窝法:今年10月到次年2月份用蜜环菌种、随伐的菌材、天麻籽一起下窖栽培,收获期同上。

天麻对温度有何要求温度是影响天麻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而温度除季节影响外,又受纬度和海拔高度的影响。

一般来说,纬度增加10 ,平均气温下降0.5℃,海拔增加1000米,气候下降6.5℃左右。

因此,野生天麻大多生长在山区,具有喜凉爽、湿润的生态物性。

在人工栽培过程中,我们发现:当栽麻层的温度升到10℃以上时,天麻的顶芽开始萌芽开始萌动生长;当温度升到20℃以上时生长迅速;达到30℃时天麻生长受抑制;如达到34℃且持续高温,则将导致天麻腐烂减产;栽麻层温度降到10℃以下时,天麻则停止生长进入休眠状态。

天麻比较耐寒,在-3―-4℃可安全过冬。

当温度降到-5℃以下时,天麻便出现冻害。

但在温度变化平缓的高山区,即使温度降到-5℃以下也不会出现冻害。

但是在温度升降幅度大的低山区,栽麻层即使在-5℃以内,天麻也往往会因冻害而致死。

因此,低山区和平原地带在栽培天麻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温度和温差的人工控制。

天麻的地道栽培技术天麻义叫赤箭、定风草、水洋芋,系兰科天麻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贵重药材,药用部分为地下块茎,天麻味甘、性平,具有平熄肝火、益气定惊、养肝和解除痉挛的作用。

人工地道栽培的天麻与野生天麻在形态和功效上均无明显区别,因此发展天麻的人工栽培是解决野生天麻日益减少的有效措施。

天麻规范化的栽培技术

天麻规范化的栽培技术

天麻规范化的栽培技术天麻又名定风草,为兰科植物,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

以块茎入药,有益气镇痉、平肝息风、定惊祛湿的作用。

可治头昏目眩、肢体麻木、癫痫、小儿惊风、高血压病、耳源性眩晕等症。

天麻主产贵州,云南、四川、广西亦产。

广东粤北、粤西北尚有试种。

一、生态特性1、天麻生长与蜜环菌的关系天麻是一种无根无绿色叶片的奇特植物,其块茎常年潜入土中,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由于本身没有直接接收土壤营养和制造营养的器官,它主要依靠一种叫做“蜜环菌”的野生真菌来供给营养才能正常生长发育及繁衍后代。

故培养蜜环菌是栽培天麻的首要工作。

2、蜜环菌的生长特性蜜环菌是白磨科蜜环菌属的一种腐生真菌。

在高山树林里,初腐朽的树桩、树根和倒土树干与枝桠上,常有野生蜜环菌生长,尤其在溪沟两旁湿润处最多,所以凡有野生天麻生长的地方都有野生蜜环菌。

蜜环菌最喜欢生长在ph5?5―6的微酸性土壤地带。

蜜环菌的发育阶段可分为菌丝体及子实体两部分。

3、天麻的生长环境野生天麻多生长在夏季冷凉,海拔1000―1800米,年降雨量在1400―1600毫米,空气相对湿度80%―90%,土壤湿度50%―70%,气温不超过25℃的凉爽环境。

生产实践证明,人工栽种天麻,一般在海拔800―1800米的地区均可进行,但以海拔1100―1600米的地带较合适。

如果能做到人工控制土壤温度与湿度,在海拔较低的平坝地区及室内同样可栽种天麻,在地下室和防空洞内也可栽培。

天麻喜生长在疏松、腐殖质较多、透气性好的微酸性土壤中。

在粘土(如湿黄泥地)中生长不良。

二、栽培技术1、选地整地根据天麻性喜凉爽的特性,在海拔1500米以上的高山地区,一般温度低、湿度大,宜选用无荫蔽的阳山坡;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低山地区,一般温度较高而干燥,尤其在夏秋季常出现连续高温干旱现象,宜选阴坡或半阴坡林间;在海拔1100―1600米间的地区,其温湿度常介于高山区与低山区之间,根据当地气候情况,宜选半阴半阳的疏林山坡。

种植天麻的菌材怎么弄

种植天麻的菌材怎么弄

种植天麻的菌材怎么弄种植天麻的菌材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弄:1. 选择适合的菌株:天麻的种植一般选用原种菌株,通过无菌培养或无性繁殖方式得到菌丝。

2. 准备无菌基质:常用的无菌基质有木质素、谷物、豆饼等。

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宜的基质。

将基质进行消毒处理,如高温蒸汽灭菌、化学药剂消毒等,确保基质无菌。

3. 菌丝接种:将得到的菌丝接种到无菌基质上,可以将菌丝直接插入基质中,也可以将菌丝片剪成小块撒在基质表面,以增加接种面积和便于菌丝扩散。

4. 培养条件控制:天麻是一种喜温植物,适宜的培养温度一般为25-28摄氏度。

同时,保持适宜的湿度,通风保持基质适度湿润,但不过湿。

还要注意光照的控制,一般以遮光或者保持适度光照为宜。

5. 菌丝扩繁:在菌丝接种后,菌丝会逐渐扩繁增多,基质表面会出现白色或黄色的菌丝丛,这是菌丝在基质上扩散生长的表现。

为了加快菌丝扩繁速度,可以选择适当的培养基质和培养条件。

6. 菌丝覆土:当菌丝覆盖了一定的基质面积后,可以进行菌丝覆土操作。

将一层稍厚的基质覆盖在菌丝上,有利于基质的稳定和继续菌丝的生长。

7. 菌丝分离:当菌丝扩繁到一定程度后,可以进行菌丝的分离操作。

将菌丝从基质上剥离出来,以便进行后续的培养和繁殖。

8. 繁殖菌株:通过菌丝的分离和培养,可以得到更多的菌株。

菌株繁殖后,可以进行菌株的混合和杂交,以选择更加优良的菌株进行种植。

9. 种植天麻:当菌株繁殖足够多后,可以将菌丝移植到天麻种植的地块中。

天麻的种植一般选择适宜的土壤和气候条件,注意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等环境条件,定期进行浇水和施肥,促进天麻的生长和发育。

通过以上步骤,就可以获取种植天麻的菌材,并进行天麻的种植和繁殖工作。

天麻生态栽培技术及效益分析

天麻生态栽培技术及效益分析

天麻生态栽培技术及效益分析天麻产业是贵州省促农增收的一个重要产业,在守好“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的前提下,天麻产业逐步向规模化、产业化、集群化、品牌化、市场化发展。

天麻生态高效栽培技术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宗旨,采用以菌棒代替木材的林下种植模式,大幅缩短了生产周期,将原来从育种到商品麻采收需要的3 年多时间缩短到现在的1年半,同时大大减少了木材使用量,木材用量不到传统用量的20%,提高了营养转化率,天麻的产量也大幅提高,该技术可大面积推广应用。

一、栽培时间无性栽培宜在当年 11 月至次年 3月底麻种解除休眠前播种为佳,越早越好。

有性繁殖宜在 4 月中旬到5月底完成,确保当年12月至次年 2 月之前能正常采收零代麻种。

二、地块选择选择林木稀疏、坡度较缓、土质疏松、交通便利、灌溉用水充足的连片林地(连片林地内修建机耕道)或连片荒地(荒地必须便于搭建遮荫设施)作为天麻种植地。

三、材料准备1. 品种选择高海拔区域选择乌天麻品种,低海拔区域选择红天麻品种,选择适应性强、品质优良的蜜环菌和萌发菌菌种。

2.无性繁殖准备材料天麻麻种(单个重量6 克以上)、蜜环菌、树枝(直径 5 ~ 10 厘米为宜)、营养钵或塑料袋、填充材料(松杉锯末与粗砂或松散泥土混合)、覆盖材料(树叶,蕨草等杂草)、遮阳网等。

3.有性繁殖准备材料天麻蒴果种子、蜜环菌、萌发菌、树枝(直径 5 ~ 10 厘米为宜)、营养钵、填充材料(锯末与粗砂或松散泥土混合)、覆盖材料(树叶,蕨草等杂草)、遮阳网等。

四、栽培流程1. 整地整理种植场地,清杂,挖厢,厢深 15 ~ 20厘米,宽约1 米,长视地块而定。

2. 材料处理①砂石、锯末。

将新鲜泥土、砂石滤掉粉尘部分与松杉锯末按照 7∶3 比例混匀作为填充物备用。

②木材。

直径为 5 ~ 10 厘米的木材,每个营养钵用量 1.25 ~ 1.5 千克,断筒长度 20 ~ 30 厘米;若木材直径在 10 厘米以上,应将木段劈成 2 ~ 4块,在木段的一面或两面每隔 3~4厘米砍一个鱼鳞口,以深至木质部为度。

天麻繁育技术规程

天麻繁育技术规程

天麻繁育技术规程天麻(Scientific name: Gastrodia elata Blume),又称“神仙香”,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之一,具有镇痛、镇静、抗炎、抗痉挛等多种药理作用。

天麻的产地主要集中在我国的湖南、湖北、安徽、江西等省份,自古以来就被誉为“阳春白雪、神仙香片”。

为了保护和繁育天麻这一珍贵的药材资源,制定了天麻繁育技术规程。

下面将介绍天麻的繁育技术要点,帮助种植者更好地进行天麻的繁育。

一、选地选种1. 种植地应选择山坡或平阴湿润的沟壑地,土质以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壤土为宜。

2. 选择优质的天麻种子,以种子表面光滑、有充沛的内体营养的种子为佳。

二、播种与育苗1. 清洗干净的种子用温水浸泡24小时,浸泡后的种子过筛洗净再用湿沙保存3天左右,使种子呈现活力。

2. 在适宜的气温下进行播种,每平方米播种量约为500-600颗。

3. 播种后覆盖适量湿椰皮或苔藓,保持湿润的环境,避免阳光直射。

三、田间管理1. 做好灌溉工作,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要积水。

2. 定期松土松苗,保持土壤疏松,促进根系生长。

3. 控制杂草生长,保持田间整洁。

4. 注意病虫害的防治,定期进行病虫害巡视,并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

四、收获与加工1. 在天麻的生长期内,要经常观察植株的生长状态,当茎高达到10-20厘米时,可进行初次采收。

2. 初次采收后,每年进行2-3次定期采收,将地下茎挖出,经过洗净、晒干等加工工序后,方可入药。

通过遵循以上天麻繁育技术规程,种植者可以培育出质量优良的天麻植株,同时保护和利用天麻资源。

这不仅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益,还有助于推动天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广大种植者能够加强对天麻繁育技术的学习和应用,共同推动天麻产业的繁荣发展,为人类的健康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天麻有几种繁殖方法

天麻有几种繁殖方法

精细整地
01
02
03
清除杂草
在种植前需清除地块上的 杂草,以减少杂草与天麻 争夺养分。
深翻土地
深翻土地可以疏松土壤, 有利于天麻根部的生长。
作畦
根据种植地块的形状和大 小,做成宽度适宜的畦, 方便后续的播种和管理。
播种时间与方法
播种时间
天麻的播种时间一般在春季或秋季,此时气 温适宜、湿度适中,有利于天麻的生长。
02 种子繁殖法
选择优良品种
优良品种
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天麻品种进行种植,如生长速度快、产 量高、抗病性强等。
野生品种
对于野生品种的天麻,可以筛选出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进行 繁殖。
选择合适的土壤
土壤类型
天麻种植的土壤要求透气性好、疏松而 不太粘重,如沙壤土、黄壤土等。
VS
土壤pH值
天麻生长的土壤pH值适宜范围为5.5-6.5 ,过酸或过碱的土壤都不利于天麻的生长 。
要点二
重视纯度
确保种源纯正,防止品种退化。
选择合适的土壤
土壤质地
选择疏松而不太粘的土壤 进行种植。
土壤酸碱度
土壤pH值应在5.5-6.5之 间,呈微酸性。
土壤肥力
富含有机质、排水良好、 透气性强的土壤有利于天 麻生长。
精细整地
深翻土地
深翻土地30-40厘米,使土壤 松软。
精细耙地
多次耙地,使土壤细碎、均匀。
土壤酸碱度
选择微酸性的土壤,pH值在5.5-6.5之间为佳。
精细整地
深翻土地
深翻土地30-40厘米,使土壤疏松,有利于块茎萌发。
精细耙地
多次耙地,使土壤细碎、均匀,有利于天麻块茎的生长。
栽种时间与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麻无性繁殖及准备
1、天麻无性人工栽培
(1)天麻属地下茎块植物,生活习性一般1-5度,属冬眠期,停止生长,10度以上开始生长,从当年3月上、中旬开始,5月下旬种植结束;从秋末的10月至12月份上冻之前可种植无性天麻,每年种两次。

天麻常规人工种植在每年的秋末冬初大地结冰前进行,到次年的四、五月结束,从经验上看,种的越早,繁殖倍数越多,产量越高,效益越好。

种的越晚,效果越差,东北、内蒙及周边地区由于气候条件的制约,现阶段尚缺乏冬季种植的基础条件,因此,必须在上冰前作好筹备工作,秋季应在10月份进行种植,或采取保护地栽培。

(2)场地的选择和塑料大棚的营造种植场地是天麻生长、繁殖和工作人员进行工作的场所,在选择场地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天麻的生活条件和工作的工作条件,最好是在避风、向阳、交通方便、水源较近的地方建厂种植。

A、室内天麻种植采用室内天麻人工栽培的,应依据栽培规模,确定室内栽培面积,也可立体栽培充分利用空间,并要设置加温、保湿通风等设施进行适当改造。

B、塑料大棚天麻人工栽培这是高寒地区人工种植天麻的有效措施,它能提前种植、推迟采收、延长天麻生长时间,达到高产,丰收的目的。

大棚应营建在避风向阳的地方,棚的大小,数量的多少应根据场地和种植规模而定。

棚应依东西平行方向建筑,这样有利采光增温。

有条件的在大棚增设加温火道,以备气温低时加温,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考虑设置棚上盖草帘或遮阳网。

塑料大棚力争在五月底完成。

C、其它地区
如:河南、陕西、山西、河北等省可以露天栽培,冬季只需加点树叶或加土10公分,即可越冬。

(3)原材料的制备A、木棒,每穴70X5CM(长70公分,直径4-8公分),以上的柞树或桦木棒10根。

B、柞树叶每穴2KG。

C、麻种0.2KG-0.5KG。

D、菌枝每穴2KG。

E、密环菌菌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