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分析管理程序(含记录)
3M数据分析控制程序
1.0目的收集和分析适当的数据,以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并识别可以实施的改进。
2.0范围适用于对来自测量和监控活动及其他相关来源的数据分析。
3.0职责3.1品管部a)负责统筹公司对内、对外相关数据的传递分析、处理;b)负责统筹统计技术的选用、批准、组织培训及检查统计技术的实施效果;c)技术部负责统计技术的应用和管理工作。
3.2各部门a)负责各自相关数据收集、传递、交流;b)负责本部门统计技术的具体选择与应用。
4.0程序4.1数据是指导能够客观地反映事实的资料和数字等信息。
4.2数据的来源4.2.1外部来源a)政策、法规、标准等;b)地方政府机构检查的结果及反馈;c)市场、新产品、新技术发展方向;d)相关方(如顾客、供方等)反馈及投诉等。
4.2.2内部来源a)日常工作,如质量目标完成情况、检验试验记录、内部质量审核与管理评审报告及体系正常运行的其他记录;b)存在、潜在的不合格,如质量问题统计分析结果、纠正预防措施处理结果等;c)紧急信息,如出现突发事故等;d)其他:如员工建议等。
4.2.3数据可采用已有的质量记录、书面资料、讨论交流、电子媒体、声像设备、通讯等方式。
4.3数据的收集、分析与处理4.3.1对数据的收集、分析与处理应提供如下信息:a)顾客满意和(或)不满意程度;b)产品满足顾客需求的符合性;c)过程、产品的特性及发展趋势;d)供方的信息(包括:供方基本资料、产品名称、供货能力、质量管理能力,以及市场反映情况)等。
4.3.2外部数据的收集、分析与处理4.3.2.1品管部负责质量技术监督局、认证机构的监督检查结果及反馈数据、技术标准类数据的收集分析,并负责传递到相关部门。
对出现的不合格项,执行《改进控制程序》。
4.3.2.2政策法规类信息由品管部及相关部门收集、分析、整理、传递。
4.2.2.3营销部及其他相关部门积极与顾客进行信息沟通,以满足顾客需求,妥善处理顾客的投诉,执行《改进控制程序》的有关规定。
2024年记录和记录管理控制程序(三篇)
2024年记录和记录管理控制程序1目的本程序用于标识、保存和处置职业健康安全记录,为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提供真实的证据和信息。
2范围适用于本矿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相关记录和管理。
3职责3.1企管科是职业健康安全记录的主管部门,负责记录的管理和监督检查。
3.2各单位负责本单位记录的填写、收集、保管、标识和管理。
4工作流程4.1记录表格的设计与要求4.1.1记录表格的内容应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协调一致,接口清楚。
4.1.2记录表格由记录产生部门设计整理。
必要时,在某些较复杂的记录表格中要有填写说明。
4.13记录表格由记录产生部门负责人审批,多部门使用的由业务归口负责人审批。
4.1.4记录表格编号按《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编号规则》执行。
4.2记录的填写、收集、整理4.2.1记录必须用钢笔填写,做到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清晰,填写及时。
表格中的所有项目必须按规定填写。
4.2.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形成的记录,由记录产生部门指定人员收集、整理。
4.2.3记录一般为文字记录形式,也可以采用磁盘、电子媒体或其他媒介等。
4.3记录的贮存和保管4.3.1记录由产生部门保存,填写人记录完毕定期交付保存者。
4.3.2记录保存者确保收集记录的连续性,不得缺损和丢失。
4.4记录的查阅外来人员查阅记录,须经管理者审批后方可进行。
4.5记录差错的修正和空格的要求4.5.1当记录存在笔误和计算差错时,只允许划改(在差错处划一道横线),并在修正处加盖修改人员印章或签名。
4.5.2当有空格时,应在空白处划一道斜线/表示此处无内容。
4.6表格的修改,4.6.1当表格不能满足要求时,记录产生部门应重新设计表格,并执行4.1条款。
4.6.2新表格到位后,表格发放部门应将作废的表格收回处理。
4.6.3每月5日前表格发放部门将新增表格和作废表格清单上报企管科。
4.7记录的处理记录超过保存期,由保管部门列出清单,填写《记录处理申请单》,由企管科批准后,处理如下:4.7.1需留着参考的,在记录的首页上加盖作废印章,分开保存。
数据分析操作规程
数据分析操作规程1.引言数据分析是当今信息时代的核心技术之一,能够从大量的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和趋势,对于企业和组织的决策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确保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制定一套数据分析操作规程是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个适用于数据分析操作的规程,包括前期准备、数据收集和整理、数据分析和结果解释等方面。
2.前期准备2.1明确分析目标在进行数据分析之前,需要明确分析的目标和需求。
根据分析目标的不同制定相应的分析方案和方法。
2.2确定数据源和数据类型确定数据的来源和数据类型,包括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
2.3数据安全保护对于涉及敏感数据的分析,需确保数据的安全和隐私的保护,采取相应的数据脱敏和权限控制措施。
3.数据收集和整理3.1数据收集根据分析需求,收集所需的数据,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观察、传感器数据等多种方式获取。
3.2数据清洗对收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清洗,包括去除重复数据、缺失值处理、异常数据处理等操作,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3.3数据转换和整合对于多个数据源的情况,需要进行数据的转换和整合,统一数据格式和数据标准,方便后续的分析操作。
4.数据分析4.1数据探索分析对于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探索性分析,主要包括数据的统计描述、数据可视化和相关性分析等,以获取数据的基本特征和趋势。
4.2数据建模根据分析的目标,选择适当的建模方法,如回归分析、聚类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等,构建合适的数学模型。
4.3数据模型评估对构建的数据模型进行评估,判断模型的拟合程度和预测能力,以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5.结果解释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进行结果的解释和结论的推导,提供合理的建议和决策支持。
对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以便于理解和沟通。
6.总结与改进对整个数据分析的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并提出改进意见,不断完善和优化数据分析操作规程。
结论本文介绍了一个适用于数据分析操作的规程,从前期准备到数据收集和整理,再到数据分析和结果解释,循序渐进地提供了一套操作指南。
ISO13485数据分析控制程序(含表格)
数据分析控制程序
1目的
对所反馈、收集的信息进行数据分析控制,以证实所开展的产品质量活动和体系运行的适宜性、有效性。
2范围
适用于所收集信息的数据分析控制。
3职责
质检部负责本程序控制,相关部门配合。
4工作程序
4.1信息内容
4.1.1外部信息:
a、各上级主管部门(包括认证机构)的监视和测量结果;
b、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条例和注册产品标准;
c、顾客与合格供方反馈的质量信息与要求;
d、其他外部信息(部研单位或权威检测部门)。
4.1.2内部信息:
a、质量目标实现情况,各过程检验结果与内审、管评结果;
b、不合格项和不合格品统计数据;
c、重大质量事故、顾客投诉、信息和设备安全及工伤事故等紧急信息;
d、其他内部信息(员工建议等)。
4.2数据分析控制:
4.2.1数据分析方法:
a、质检部采用统计技术进行数据分析。
b、依据GB/T2828.1-2003标准抽样检验产品质量。
4.3数据分析记录
4.3.1各部门负责本部门所收集信息的数据分析记录管理。
4.3.2办公室负责各种信息的数据分析记录的整理、归档保存,保存期限为三年。
5相关文件
《记录控制程序》
《纠正预防和改进措施控制程序》
6质量记录
8.4-01数据分析记录。
ISO9001数据分析程序(含表格)
ISO9001数据分析控制※※※※※※※※※此文件未经批准﹐不准复印※※※※※※※※※※1目的收集和分析适当的数据,以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并识别可实施的改进。
2 范围适用于对来自测量和监控活动及其他相关来源的数据分析。
3 职责3.1品质部a)负责统筹公司对内、对外相关数据的传递与分析、处理;b)负责统筹统计技术的选用、批准、组织培训及检查统计技术的实施效果。
3.2各部门a)负责各自相关的数据收集、传递、交流;b)负责本部门统计技术的具体选择与应用。
4 程序4.1数据是指能够客观地反映事实的资料和数字等信息。
4.2数据的来源4.2.1外部来源a)政策、法规、标准等;b)地方政府机构检查的结果及反馈;c)市场、新产品、新技术发展方向;d)相关方(如顾客、供方等)反馈及投诉等。
4.2.2内部来源a)日常工作,如质量目标问题完成情况、检验试验记录、内部质量审核与管理评审报告及体系正常运行的其他记录;b)存在、潜在的不合格,如质量问题统计分析结果、纠正预防措施处理结果等;c)紧急信息,如出现突发事故等;d)其他信息,如员工建议等。
4.2.3数据可采用已有的质量记录、书面资料、讲座交流、电子媒体、声像设备、通讯等方式。
4.3数据的收集、分析与处理4.3.1对数据的收集、分析与处理应提供如下信息:a)顾客满意和(如)不满意程序;b)产品满足顾客需求的符合性;c)过程、产品的特性及发展趋势;d)供方的信息等。
4.3.2外部数据的收集、分析与处理4.3.2.1品质部负责质量技术监督局、认证机构的监督检查结果及反馈数据、技术标准类数据的收休分析,并负责传递到相关部门。
对出现的人合格项,执行《纠正与预防措施管理程序》。
4.3.2.2政策法规信息由行政部及相关部门收集、分析、整理、传递。
4.3.2.3营销部及其他相关部门积极与顾客进行信息沟通,以满足顾客需求,妥善处理顾客的投诉,执行《纠正与预防措施管理程序》的有关规定。
数据分析控制程序
数据分析控制程序1.0目的:采用适当的统计技术,提供准确客观的统计数据,为过程能力及产品质量的提高和管理决策提供依据,实现对产品实现过程的有效监控。
2.0适用范围:适用于以下四个信息方面的数据分析,也适合对于产品实现过程的测量和监控。
2.1顾客反馈的信息。
2.2产品质量状况的信息。
2.3过程和产品的特性和趋势。
2.4供方的质量状况信息。
3.0职责:3.1业务部负责收集分析有关顾客反馈的信息、有关产品质量状况的信息和供方的质量状况的信息。
3.2品管部和加工部负责在制品、半成品、成品的质量状况统计分析工作。
3.3品管部负责选择、应用与评价适用的统计技术。
3.4品管部负责实施适用的统计技术,做好产品质量统计分析工作。
3.5管理者代表负责数据分析的策划。
3.6各责任部门利用数据分析的结果,制定执行相应的改进措施,实施对过程的监控测量。
4.0程序内容4.1数据分析定义:基于事实决策要求运用有效的分析方法和适宜的统计技术,汇总和分析来自各部门的数据和信息,以确定现有或潜在问题的根本原因,以及对总体业绩进行评价。
4.2顾客反馈信息的分析:由业务部收集分析顾客反馈的信息,编制出有关的分析报告,由总经理、管理者代表审阅,批示有关部门采取改进措施,并跟踪措施的有效性。
4.3产品质量状况信息分析4.3.1在检验过程中应用GB/T2828抽样检验标准,对物料、半成品及成品进行批量判定,判定合格与否。
4.3.2生产日报表是生产统计的原始资料,唯有准确的原始资料才能提供正确的统计信息,因此必须审核。
4.3.2.1审核生产报表A.生产报表与上日的生产报表、《物资领用单》核对。
B.生产报表与《物资领用单》核对。
4.4依据正确无误的生产日报表,应用合适的统计技术方法计算一系列生产指标。
4.5依据加工部生产指标目标管理标准,对上述各项生产指标加以评析。
4.5.1有效跟踪生产进度,考核生产完成情况。
4.5.2考核相同工艺,同样条件下的生产活动成果。
COP13数据分析管理程序
一、目的选用适当的统计技术,以保证生产过程和产质量量得到有效控制。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应用统计技术对有关过程和产质量量的控制。
三、定义(略)四、职责和权限4.1 品质部负责人负责统计技术应用的策划、选定、指导和管理工作。
4.2 各相关部门和生产岗位负责规定的统计技术的使用。
五、程序内容5.1 统计技术应用的策划5.1.1品质部负责人负责确定检验和试验方面应用统计技术的可能性和适宜性。
5.1.2 品质部负责人负责编制应用统计技术的规定方法。
5.1.3为使统计技术的应用落到实处,做到正确、有效,对品质部负责人应进行相关培训。
5.2统计技术的选用5.2.1常用的统计技术有:用于问题分析的直方图、因果图等;用于过程连续监控的各类控制图;用于数理统计的各种抽样检验方法等。
根据本公司生产特点,本公司采用直方图和抽样检验方法两种检验方法。
5.3 实施5.3.1品质部应按抽样检验方法做好统计技术的应用。
5.3.2品质部负责人应检查和督促本部门有关岗位正确应用统计技术。
5.3.3实施统计过程中或统计分析结果所出现的问题,应进行原因分析,运用专业技术改进产质量量。
5.4 统计技术的应用5.4.1客户满意度:所有客户满意度调查总分的平均值。
成品检验合格批次5.4.2 成品合格率= ×100%。
成品检验总批次5.4.3客户投诉次数=客户投诉次数总和5.4.4客户退货次数=客户退货次数总和5.5统计分析一览表:备注:相关项目的具体分析在每年的管理评审中进行。
5.6 记录管理统计技术应用的相关记录,按《记录管理程序》进行管理。
六、相关记录与表格:《合格供货商质量/交期统计表》《客户满意度调查表》《质量目标统计分析表》《成品合格率趋势图》《客户投诉/退货登记表》。
GMP质量管理体系的记录与数据管理
GMP质量管理体系的记录与数据管理质量管理体系(GMP)是在生产、监管、检验和质量保证方面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操作程序。
记录与数据管理在GMP质量管理体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涉及到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数据和记录的管理、保存、分析和运用,直接关系到产品质量的持续提升和合规生产。
记录的管理在GMP质量管理体系中,各类记录是生产过程中最直接的体现。
这些记录包括但不限于生产计划、原料采购记录、生产操作记录、检验记录、清洁卫生记录、设备维护保养记录等。
要求对这些记录进行规范管理,确保完整、准确、及时。
•完整性:记录应当包含所有必要的信息,不能遗漏重要环节。
如生产操作记录应当详细记录操作步骤,便于后续追溯与分析。
•准确性:记录的内容应当真实可靠,不得篡改或造假。
特别是涉及产品质量和安全的记录,更应当准确无误。
•及时性:记录的填写和整理应当在操作完成后立即进行,不应该拖延。
及时的记录能够有效减少信息遗漏或失真的可能性。
•保密性:部分记录可能涉及商业机密或个人隐私,有必要对这些记录进行严格的保密措施,防止泄露。
数据的管理记录中包含的各种数据是GMP质量管理体系中的重要依据,数据的管理直接影响到生产过程的可追溯性和持续改进能力。
因此,数据的管理应当注重以下几个方面:•存储和保存:数据应当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存储和保存。
不同类型的数据可能有不同的保存期限和方式,应当根据规章制度严格执行。
•备份和恢复:重要数据应当进行定期备份,确保数据不会因为意外事件丢失。
并且应当建立有效的数据恢复机制,以应对出现数据丢失或损坏时的处理。
•分析和利用: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以了解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
数据的分析应当定期进行,以便及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共享与传递:数据应当能够在需要时方便地共享给相关部门或个人。
对于与他人分享的数据,应当保障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GMP质量管理体系的记录与数据管理是保障产品质量的一项重要保障措施。
数据分析与统计过程控制程序(含流程图)
质量目标统计
责任部门
各责任人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实施并完成相应的改善措施。
质量目标统计
纠正预防措施报告
管理代表
1.管理者代表对体系方面的改善措施实施状况进行效果确认。
2.品管部对其它方面的改善措施实施状况进行效果确认。
6.1.3选定之结果由各相关单位制成统计技术参数对照表(QR-840-001)。
6.2统计技术资料收集与分析
6.2.1由品管巡回检验和现场生产单位提供的数据,利用目标规定统计出管制站结果,并于每月召开之品管会议上提案。
每月品管对不同型号产品不良项目之不良数或不良率进行分析统计,算出整月之平均值,并记录于下个月质量计划之目前状况。
MSA控制程序
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4.定义
可追溯性:追溯所考虑对象的历史、应用情况或所处场所的能力。
5.职责:
5.1品管部:
5.1.1负责生产部及检验与试验的质量分析。
5.1.2负责统计技术的鉴定并提供分析数据作为质量目标订定及管理审查之依据。
5.2销售部:负责客户满意度,客诉资料及提供客户特定要求给品管统计分析。
通过效果确认认定可行后,则回馈标准化,修正相关标准与规范。
统计技术运用参照统计方法运用规则。
6.4培训
6.4.1统计技术训练对象为使用统计技术之相关人员。
6.4.2训练作业流程参照培训程序。
6.5统计手法之选用时机:
6.5.1设定相关项目查核﹕查核表。
6.5.2设定相关内容进行检查记录判定﹕查检表。
6.5.3随时同变动作前后比较﹕推移图,管制图,直方图。
数据分析与评价控制程序
数据分析与评价控制程序一、引言本程序旨在规范和指导数据分析与评价工作的流程,确保数据收集、处理、挖掘、可视化、定量与定性分析、风险评估与预测、监控与反馈机制、质量保证与校验以及文档记录与管理等方面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提高数据分析与评价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二、程序内容数据收集与处理(1)明确数据收集的目的和需求,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数据来源,并制定数据收集计划。
(2)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整合、补充和验证,确保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
(3)建立数据字典和数据质量标准,确保数据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数据挖掘与可视化(1)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如聚类分析、关联规则挖掘等,从数据中发现隐藏的模式和关联。
(2)利用可视化技术,如图表、图像等,将数据和挖掘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提高数据的可读性和理解性。
定量与定性分析(1)利用定量分析方法,如统计分析、预测模型等,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揭示数据背后的规律和趋势。
(2)利用定性分析方法,如案例分析、专家评估等,对数据进行深入挖掘,揭示数据背后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风险评估与预测(1)根据数据分析结果,结合项目实际情况,确定存在的风险和挑战。
(2)利用预测模型和方法,对项目的未来发展进行预测,为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监控与反馈机制(1)制定数据监控计划,实时监控数据变化,及时发现数据异常和问题。
(2)建立反馈机制,根据监控结果及时调整数据收集、处理、分析和评价等环节的工作,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质量保证与校验(1)制定严格的质量保证计划,确保数据分析与评价工作符合规范和标准。
(2)对数据分析与评价工作进行定期校验,及时发现和纠正工作中的问题,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文档记录与管理(1)对数据分析与评价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数据收集、处理、挖掘、分析、监控与反馈等方面的记录。
(2)建立完善的文档管理系统,对记录的文档进行分类、存储和管理,确保文档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三、程序实施与监督实施步骤(1)明确数据分析与评价的目的和需求,确定工作的范围和重点。
数据分析与评价控制程序(含表格)
数据分析与评价控制程序(IATF16949-2016/ISO9001-2015)1.0目的:组织应确定收集、分析和评价适当的数据和信息,以证实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并评价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的机会。
2.0范围:适用于对公司监视和测量活动及其相关来源的数据和信息的收集、分析和评价。
3.0术语和定义:3.1数据:数据是指能够客观地反映事实的资料和数字等信息,包括与产品、过程及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数据,以及监视和测量的结果等。
3.2数据分析:是指用适当的统计方法对收集来的大量第一手资料和第二手资料进行分析,以求最大化地开发数据资料的功能,发挥数据的作用,是为了提取有用信息和形成结论而对数据加以详细研究和概括总结的过程。
4.0职责和权限:4.1归口管理部门:4.1.1品质管理中心:1)负责收集、分析和评价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关数据,包括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的结果、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验证结果;提供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能力和可采取预防措施的信息。
2)负责收集、分析和评价与产品质量有关的数据,包括产品测量和监控结果、产品验证结果、不合格品的处置结果、产品的特性及其趋势;提供产品的符合性和不足方面的信息。
3)负责收集、分析和评价监视和测量资源配备、校准等数据;提供测量和监视装置能否满足过程要求方面的信息。
4.2相关责任部门:各部门负责各自相关的数据的收集、分析和评价,负责本部门统计技术的选择与应用;4.2.1营销采购中心:1)负责市场信息、顾客需求信息的收集、分析和评价,收集分析顾客反馈的是否满足对产品、交付和服务要求的有关数据,包括对顾客满意程度的监测结果及顾客报怨、流失业务分析;提供顾客满意和顾客不满意方面的信息。
2)负责收集分析与外部供方有关过程的数据,包括选择和评价合格供方、供方交付业绩;提供外部供方能否满足采购要求方面的信息。
4.2.2工程研发中心:1)负责收集、分析和评价产品设计和开发过程的有关数据,包括产品特性符合顾客要求方面的数据;提供设计和开发满足顾客要求和可能改进的机会方面的信息。
数据统计分析管理程序
1目的
提供符合要求和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证据,规范数据资料的收集、分析和统计技术的使用,通过数据分析,以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并识别可以实施的改进机会,以支持产品、过程和管理体系的策划、实施和持续改进,增强顾客满意,增强供应商的管理及改进,以改进公司的业绩。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的所有活动与过程的数据收集、分析和使用的管理和控制。
7.3.2按统计周期进行汇总,利用看板进行图表揭示的部门,应及时在图表上反映最新的质量动态。
7.4数据分析方法及实施
7.4.1 相关部门应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寻找数据变化规律和不断改进、提高产品质量的机会。
7.4.2 对过程控制不能达到预期目标或出现异常波动时,应运用排列图、因果图等方法进行原因分析,找出原因,采取相应的纠正或预防措施。
7.2.4 过程统计应用
a)不合格品率、直通率、成品率;
b)来料、出货检验批次合格率;
c)顾客投诉分析处理统计表;
d)顾客满意程度、来料准时率、交货准时率等;
e)设备完好率;
f)关键数据分析(如:CP或1各部门数据录入人员负责收集有关质量数据或资料,按要求设置数据录入表格(格式)或图表,并及时将数据录入,应确保质量数据真实、准确和可靠。录入形式可以是纸质表格、计算机文档。
7.1.1数据可采用已有的记录、书面资料、电子版资料、声像资料、语音资料等方式。
7.2统计技术的选用原则
7.2.1根据公司产品的实际情况,优先采用国家公布的质量控制和检验抽样标准;
7.2.2 采用由顾客规定的质量控制和抽样标准时,须由双方协商决定;
7.2.3基本的统计技术有:均值极差图(Xbar-R)、均值标准差图(Xbar-S)、不合格品率的P图等;统计分析软件可以使用JMP\MINITAB\MINIDATA等。
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分析报告(含业务流程图及数据流程图)
《医院管理信息系统》需求分析报告报告名称医院管理信息系统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班级2011级(1)班姓名***学号*********指导教师***1 引言1.1摘要开发系统名称: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目标:本文设计的医院管理系统在实际工作中目标达到以下作用:⑴降低了工作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⑵避免了统计错误,做到了资料详实,为决策提供了科学的根据。
⑶病人可以随时查询到当前的所有费用,让病人做到明白就医。
功能:⑴系统管理:设置本医院的一些基本信息和对其它软件模块的一些功能控制,比如:医院有哪些医生,有哪些科室,有哪些人员操作电脑,允许使用哪些模块等。
⑵门诊挂号⑶门诊收费:“门诊收费划价系统”是处理门诊病人消费记录的软件模块,安装在收费室的工作电脑上。
主要的功能有:处方划价与收费、诊疗项目的划价与收费、退费、操作员的结帐、及各种报表的查询与统计等,支持磁卡管理。
⑷住院管理:“住院病人管理系统”是处理住院病人诊治过程的软件模块,一般安装在收费室或住院记帐处的工作电脑上,主要进行“入院办理”“押金管理”“一日清单”“出院结算”“收入报表”等操作。
⑸药库管理:药品的入库、出库等管理以及库存查询等功能。
⑹药房管理:“药房管理系统”模块,一般安装在医院的药房中的工作电脑上,管理药房药品的“进销存”,它接收由“库房管理系统”的“出库”操作调拨而来药品并“核对”后增加库存,然后处理门诊病人和住院病人的处方,核对监督处方划价是否有误,进行“发药”操作进行减库存,并能统计开单医院的工作量。
⑺医嘱管理:此子系统包括门诊医嘱和门诊病历,完成医生对病人的病史记录、处方、检查、检验、治疗、处置、手术、收入院等全部医疗过程的计算机处理、存储和查询,可同时方便的接诊和处理多个病人。
采用多种病历模板,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
⑻护士工作站:“护士工作站系统”是以处理“医嘱”为主的软件模块,一般安装在各病区的护士工作科室中,以“医嘱录入”的形式对本科室的在院病人进行“记帐”。
IATF16949数据分析管理程序(含流程表格)
数据分析管理程序(IATF16949-2016/ISO9001-2015)1.0目的1.1 确定、收集和分析适当的数据,以证实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并确定可以实施的改进。
1.2 建立完善公司数据和资料管理网络,以便公司层了解公司现状和顾客、供方情况,及时做出决策。
1.3 实施统计技术进行数据分析和过程控制,以寻求管理有效性。
2.0范围适用于对来自监视和测量活动及其他有关渠道的数据的收集、传递、分析、决策等管理活动。
3.0职责3.1 质检部负责统筹公司对内、对外相关数据的传递与分析、处理。
3.2 各部门负责各自相关的数据收集、传递、沟通和分析。
3.3 管理者代表领导进行公司级数据分析工作,如经营计划指标的考核与分析。
3.4 质检部是统计技术应用的主管部门。
4.0程序内容4.1数据分析管理程序4.2 其他管理要求4.2.1 统计技术的应用a 在产品实现策划中,质量策划小组应确定每一过程适用的统计工具,并应包括在质量控制计划中。
b 统计技术常用于以下方面:a)资料的收集与分析;b)过程能力控制;c)问题与原因分析;d)测量系统分析;e)市场调查、分析。
c 质检部负责确定公司质量管理所需要的统计技术,不限于控制图和过程能力分析。
d 对于确定的SPC统计技术,由使用部门负责实施,并做好《SPC研究报告》。
应针对新的或常规的特殊特性过程实施SPC,结果应满足SPC、PPAP或顾客要求。
4.2.2 数据的收集、分析方法和频次a 各部门日常应注意及时收集与公司质量管理和本部门工作目标达成有关的各种有用信息和数据。
b数据分析可采用统计累加、趋势图分析等方法,由各部门进行。
c 公司经营计划指标数据分析(考核)的频次依据《经营计划管理程序》的有关规定。
4.2.3 质检部负责数据和资料收集、分析工作的协调,对部门间的配合及公司决策层的工作要求进行统筹落实,对现行部门的工作实施情况进行监视。
4.2.4 质检部负责有关统计技术的培训,整个组织应了解统计技术的基本概念,如:变差、控制(稳定性)、过程能力和过度调整。
数据统计分析管理制度
数据统计分析制度第一章数据分析第一条为证实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有效性及识别改进的机会,公司收集并分析适当的数据、将数据作为一种信息,加以充分利用并建立数据分析制度。
第二条数据分析应反映以下方面的实际情况:一、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效率或质量目标达到的程度;二、过程质量及其趋势;三、产品质量分析;四、顾客满意/不满意的调查统计分析;五、供方产品的质量状况。
第三条各部门管理人员在收集和整理必要的数据后可采用诸如“调查表”、“因果图”、“统计图表”等适宜的方式对数据进行分析,对产品实现过程中和质量体系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
第四条数据的来源一、外部来源(一)政策、法规、标准等;(二)政府机构检查的结果及反馈;(三)市场、新项目、新技术发展方向;(四)相关方(如顾客、供方等)反馈及投诉等。
二、内部来源(一)日常工作:如质量目标完成情况、检验记录、内部质量审核与管理评审报告及体系正常运行的其他记录;(二)存在、潜在的不合格,如质量问题统计分析结果、纠正预防措施处理结果等;(三)紧急信息,如出现突发事故等;(四)其他信息,如员工建议等。
第五条数据的收集、分析与处理一、品控部负责:(一)公司质量目标完成情况评价,各部门负责本部门质量目标完成情况评价,形成的记录由品控部存档,可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
(二)负责对采购不合格品进行统计分析,统计结果应作为对“合格供方”进行动态管理的依据。
(三)对二氧化碳产品的碳氢化合物总量应用统计图表进行统计分析。
(四)每年组织相关部门进行顾客满意度调查。
二、预处理车间负责:按月将玉米油毛油残溶、粕残油、玉米面粒度指标制成曲线进行分析控制。
三、酒精车间负责:根据生产运行和工艺指标完成情况,每月对主要工艺指标如糖度、糖化率、残总糖、酒份、挥发酸、酵母数、粉浆PH值等根据需要进行2项以上分析,以工艺指标报表数据制成曲线图,检查过程是否处于受控状态。
四、饲料车间负责:以工艺指标报表数据制成曲线图,对饲料产品水分指标进行统计分析。
数据分析利用管理制度
XXX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数据开发利用管理制度受控编号:数据开发利用管理制度页码第 1 页共 2 页1 目的为了规范数据开发利用管理工作,充分利用信息资源,有效确保运营中各项数据真实、准确、及时,为生产、经营及管理、决策提供数据基础,协调解决数据开发利用过程中的问题,明确各部门、岗位职责,加速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的同步创新和持续优化,特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内数据的开发利用。
3 职责3.1信息部——信息资源管理的归口部门。
3.2数据需求部门——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发布、使用;3.3数据提供部门——负责提供满足要求的数据。
4 工作程序4.1数据开发利用操作说明4.2明确数据需求4.2.1 各业务部门根据公司的愿景和战略、战术目标以及运作目标、业务目前发展的阶段,确定本部门哪些业务应该以数据来度量,且数据的选择要参考业务标杆,尽量选择业界的通用数据,以便于进行比较。
各业务部门审视业务数据现状,对于无法收集的数据进行调整,明确数据提供部门、提供时间/频率、提供方式/格式、分析方法、用途等,形成《数据需求清单》。
4.2.2如果数据由其他部门提供,需经分管领导(必要时总经理)批准;如果数据由信息系统提供,需求部门需报信息部审批。
4.3数据开发4.3.1 数据分为公司内已有、需公司内新增/修改、需外部采购几类。
4.3.2 对需外部采购的数据,由需求部门提出采购申请,信息部审核,总经理批准后信息部实施采购。
到货后由需求部门进行验收,信息部协助。
4.3.3 对公司内已有的数据,信息部依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结合数据重要程度及使用范围,对数据进行详细权限分类,对使用人员进行数据授权,保证数据准确送达和安全使用。
4.3.4 对需公司内新增/修改的数据,适用时信息部制定《数据开发的目标和计划》,按计划进行数据建模(应进行评审和批准)、系统测试、系统实现。
4.4数据收集数据需求部门收集所需数据,数据提供部门要保证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分析管理程序
(IATF16949-2016)
1.0目的:
证实质量管理体系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评价改进质量管理体系体系有效性的途径和方法,应用统计技术,以恰当的数据分析各项质量要因,达成制程能力及质量改善为质量体系的改进和提高提供数据分析结果;
2.0范围:
适用于质量管理体系管理体系、过程、活动及产品的分析,从进料管制、制程管制、不合格质检制与改善、成品检验、客户抱怨与退货处理等均适用;
3.0权责:
3.1质量部:负责各制程及进料产品良品率及现象分类等的统计、各制程目标的统计、客户报怨相关符合性等数据的统计分析;
3.2生产课:对本单位异常的分析,采取纠正、预防措施;
3.3总经办:对教育培训的统计分析;
3.4业务课:对客户满意、客户需求方面的统计分析;
3.5采购课:对供方品质、交期等数据的统计分析;
3.6管理代表:组织对审核结果的统计,并确认分析;将相关数据分析结果输入管理评审;
4.0定义:质检七大手法包括:查检表、柏拉图、特性要因图、散布图、管制图、直方图、层别法;
5.0作业内容:
5.1体系的监视测量的数据:
5.1.1客户满意:
业务课每季至少一次进行客户满意度调查,并汇总满意度均分及单一客户的分数,对低于80分的客户或项目需分析不足的方面,并要求责任单位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5.1.2审核结果:
管理代表组织内审组统计不符合项目数,不符合比率及严重缺失项数等,并输入管理评审,评价出体系改进的途径及方法;对外审之结果亦进行统计缺失项目、原因等,输出管理评审;
5.1.3过程的监视测量数据:
5.1.3.1质量对各制程目标进行每周(或月)统计是否达到目标,未达到目标的统计出未达到之项目(可建立趋势图记录其波动并采取必要的措施);责任单位进行原因分析并采取适当的纠正措施;
5.1.3.2质量对客户要求的关键特性,进行CPK计算及管理,对未达到要求的由责任单位进行改善,对不稳定因素由责任单位采取预防措施防止不合格的发生;对量测系统可进行GR&R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5.1.3.3对制程质量进行统计,对未符合要求的由责任单位进行分析及改善;
5.2可应用统计技术之方法(如品管七大手法及制程能力分析),以显示阶段质量状况,如制程质量、分包商能力或产品特性之允收能力等;
5.3有关应用统计技术方法及质检专业课程教育训练之实施,其依《人力资源管理程序》办理;
5.4可运用统计技术与应用时机之对照表:
应用时机 统计管制技术 时机 进料检验 QC七大手法
依客户需求及 相关资料分析
制程管制 QC七大手法 最终检验 QC七大手法 客户抱怨与退货 QC七大手法
5.5资料分析之收集对象: 分析对象 频次 统计项目 责任单位 厂商交货品质 每月 产品检验合格率 质量部 检验记录 每月
产品检验合格率 质量部 内审、外审记录 每次内外审后一周内
不合格项目统计 文管 客诉状况 每月 客诉件数 质量部 顾客退货记录 每月 客户退货率 质量部 顾客订单交期 每月
订单交期达成率 业务课 顾客满意度调查 每季
产品质量交期等
满意度 质量部/业务课
5.6数据分析方法的应用 统计项目 使用方法 实施改进条件 产品检验合格率 直方图 交货品质最差厂商提出改善报告
产品检验合格率 推移图
低于质量目标时采取纠正措施;连续3次下降
采取预防措施
不合格项目统计 层别法
针对内外审不合格项最多的要素采取预防措
施;
客诉件数 调查表 每件追踪检讨并采取相应的纠正预防措施
客户退货率 调查表
高于顾客退货目标时采取纠正措施;连续3次
超标采取预防措施
订单交期达成率 推移图
低于质量目标时采取纠正措施;连续3次未达
成交期采取预防措施 产品质量交期等
满意度
调查表
顾客满意度低于质量目标时采取纠正措施;
5.7经统计分析后,如有不符合及未达设定目标时应依《纠正与预防措施管制程序》之规定提出预防措施执行;
5.7质量记录:所有关于数据分析应用的记录,由相关单位按照《记录管理程序》
执行;
6.0相关文件:
6.1纠正与预防措施管制程序6.2数据统计分析部门职责表
数据统计分析部门
职责表.doc
6.3数据统计分析评价报告
数据统计分析评价
报告.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