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战备图
明代的各种地图
明代的各种地图及《郑和航海图》从元朝到明朝,前后历经300多年,是中国历史上统一时间较长的封建王朝,这段时间内中国的地图学发展虽说没有新的重大发展,但在传统的编制方法上日趋成熟,图种也渐增多,开始出现了全面表示全国山川城镇的地图,还有不少用于军事防务的军事防务图,其中包括首次出现的沿海防务用的海防图、江防图和用于治理水利用的河防图与航海用的航海图等。
这时的地图内容多是贯彻一套基本的特点:1. 以中国为主,外国作衬映2. 以传统的计里画方法为数学基础3. 注重河流、山川的表示精度在明朝的众多地图中,《郑和航海图》就是其中一幅具有重大影响的航海图。
郑和七次航海,是我国航海史上的伟大创举,在世界上也是一次罕见的大举,从公元1405年到1433年,前后近30年访问了亚洲、非洲等30余国,对促进我国与世界的交往,对政治、经济和文化均有极大的作用。
这其中据郑和航海经历编成的航海图,是我国地图学史上的一大创作,更是一部专为指导航海用的地图。
其表示内容、表示方法与编制方法上有其独特之处:1. 从方便使用出发,从起点开始至终点,图幅呈一字排列展开的连续拼接。
2. 采用“对景图”的画法,绘制山形形象与有方位意义的地物,可把图与实地一一对景,尽快判断出自己所处的位置。
3. 绘出平潮时的浅沙、礁石和港口、海岛等航海用的地物要素与居民地、山地等。
明代的地图较发达,尤其到了明末,西方新兴的自然科学技术由一些传教士逐步在华传播,地图制图术更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当时,意大利人利玛窦来华,第一次把西方绘制的世界全图传入中国,把中国的资料补充进去,充实丰富了地图内容。
续此之后,西方传教士也陆续来华绘制了一些,这些世界地图经过修编后,不仅打破了中国传统的绘图成规,而且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特点:1. 把地图的中央经线置于中国,形成以我国为中心的图面配置。
2. 采用测量出地球表面的经纬度绘制地图。
3. 把地球以赤道为中心,平分为南北两半球,划出了南北二回归线与南北二极图线。
历明朝历史总结简短(优选5篇)
历明朝历史总结简短第1篇明代正值小冰河时期,整体气温都较为寒冷。
在明初,气候寒冷,洪武二十七年至正统三年(1394至1438年)间,气候回复正常,随后的15年间又转寒。
景泰四年(1453年),山东至江西大带下大雪,长江下游一带“冻死人民无算”。
寒潮至景泰七年(145 6年)结束,其后气温较为波动,但整体以寒时较多,至嘉靖十年(1536年)为止,在此之后的三十多年间,明朝的气温都较为暖。
万历五年(1577年),再次出现寒潮,寒冷的气温持续至明王朝结束,崇祯二年至十六年(1629至1643年)的气温更是史无前例地低。
小冰河时期的出现被视为明朝灭亡的因素之一。
明朝一代气候较为干燥。
在元末明初(1352至1374年)间,进入了干燥期。
在十五世纪的首二十五年间,气候湿润,但在1426年(宣德元年)便遭遇大干旱。
接下来的后七十五年,虽偶有湿润期,但整体来说干旱不断。
弘治十七年(1504年)至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降雨量回复常态,但之后的天气都异常干燥,尤以嘉靖二十三年至二十五年(1544至1546年),万历十三年至十七年(1585至1589年),万历四十二至四十七年(1614年至1619年)为严重。
明朝发生了两次较大规模的地震。
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二日(1556年1月23日),在渭河流域发生了一场大地震(嘉靖大地震),受灾范围达到250公里,震级约在里氏8级左右。
万历三十二年十一月初九(1604年12月29日),在东南沿海发生了一次大地震(1604年泉州地震),破坏了泉州、漳州这两个海上贸易中心。
在月港,庐舍倾圮殆尽,但死亡人数不多。
明代的瘟疫主要集中在以下这些时期:永乐五年至九年(1407至1411年)、万历十五年至十六年(1587至1588年),明代最后的六年(1439至1641年、1643至1644年,明末大鼠疫)。
后两次的瘟疫都应为鼠疫,中国人口史家曹树基认为,万历、崇祯两次的鼠役是因为中国农民在迁居蒙古草原的时候,侵犯了可能带有鼠疫的长爪沙鼠而引致的。
明代海防地图——《全海图注》
中国古地图赏析《全海图注》浙江沿海部分明代海防地图文/孙靖国《全海图注》有明一代,中国始终面临着“北虏南倭”的边疆问题。
在北方,强大的蒙古游牧势力频频入犯“九边”地区,甚至威胁京师;在东南沿海地区,倭寇连番侵扰,造成沿海州县人民生命与财产的重大损失。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日本南北朝战争平息,失败一的败将和溃兵开始对中国和朝鲜沿岸进行掠夺。
明朝中期,日本进入战130国时期,诸侯纷纷支持武士、浪人和商人侵扰中国沿海地区。
这股风潮在嘉靖年间达到了高潮,倭寇大规模入侵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攻城破县,使当地损失惨重。
嘉靖后期,在明朝的坚决打击下,倭患最终弭平。
但到了万历年间,日本军阀丰臣秀吉又挑起了侵略朝鲜的战争,妄图以朝鲜为跳板,侵占中国。
最终,明朝派遣大军赴朝作战,击退了日军。
可以说,倭寇是明代东南方向的心腹大患,给明帝国的海疆造成极大的威胁。
明代后期,诸多有识之士痛感倭寇的威胁,力主加强海防,并纷纷著书绘图,以更好地利用沿海的地理情况襄助抗倭战事。
这一时期涌现了郑若曾《筹海图编》等一系列优秀的海防图籍,本文所介绍的《全海图注》亦在精品之列。
《全海图注》为纸本雕版墨印,1幅,纵30.6厘米,横1309.3厘米,折叠成册。
该图并未严格固定方位,按照“海洋在上,陆地在下”的体例,方向随海岸线的变化而转换;未标比例尺,也无画方。
图中描绘了自广东防城营(今属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至长江口的海洋、岛屿、海岸、港湾、山川、城邑以及军事驻防情况,现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善本部。
原图上并未题写图名,亦未标绘制者,据万历十九年(1591年)李化龙《全海图注序》记载系“大中丞宋公所辑”。
“大中丞”是明代对“巡抚”的别称,而这一年巡抚山东的,恰是宋应昌,则此图应为他主持绘制刊印。
宋应昌,字桐冈,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嘉靖进士。
万历十二年(1584年)起任山东按察使。
万历十七年(1589年),又以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山东,期间上书论海防事宜,进“选将、练兵、积粟”三策,以防日本侵扰。
宋、明、清对黄河上游的军事布防
宋、明、清对黄河上游的军事布防姜勇【摘要】黄河上游番地民族众多,环境复杂,宋明清三朝在此均布有重兵,但由于力量对比、地理形势及对此地区的控制力度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布防特点:如北宋时期的纵深防御、明朝的线性防御以及清朝在枢纽重镇的驻兵.此地的军事形势虽不足以构成各朝的心腹之疾,但仍是长期牵扯各朝国力的重要因素.【期刊名称】《浙江工商大学学报》【年(卷),期】2014(000)003【总页数】7页(P46-52)【关键词】黄河上游;番地;军事布防【作者】姜勇【作者单位】浙江工商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杭州3100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K23黄河上游地区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也是中原大地、蒙古草原、雪域高原和西域新疆几个地区之间的连接地带,农、牧民族在此角逐进退。
历代中原政权将此视为边陲要地,北方游牧民族也常以之为南窥中原的绝好跳板。
在中国古代的历史长河中,自古及今,历朝历代无不在此地区面临着复杂的地缘政治问题,承受着巨大的军事压力。
唐代以后,中国的政治重心逐渐东移,这一地区在此后宋、明、清各朝政治军事中的地位是否因此而消减,军事的布防有哪些调整,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黄河发源自青海省玉树,经历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和山东九省区,汇入大海。
自河源到内蒙古河口镇,是为黄河上游。
具体说来,黄河上游地区主要包括青海省的青南和河源地区,河曲和共和盆地,西海和湟中地区等,甘肃省的河洮和岷州地区,兰州和白银地区,河西走廊和景泰地区,秦州和巩昌地区以及宁夏、内蒙古的六盘山、清水河和河套平原[1]。
需要特殊说明的是,河西走廊的大部分、祁连山脉等地区,虽然在地理划分上并不完全属于黄河流域,但在历史上,却与黄河上游地区息息相关,拥有共同的发展历史,在汉唐至明清等中原王朝对西北地区的经略中,构成不可分割的整体。
所以,本文的研究范围包括青海、甘肃与宁夏三省全部,统称为黄河上游地区。
这一地区属于典型的大陆型气候,草场、绿洲、山地,以及黄土高原错落分布,属于农牧交错地带[2]。
明朝兵书
1 明朝兵书总目明朝朝代作者书籍简介明朝刘基《百战奇略》《兵法心要》刘寅《武经七书直解》焦玉《火龙神器阵法》赵本学《续武经总要》《孙子书校解引类》唐顺之《武编》郑若曾《江南经略》《海防图论》《筹海图编》戚继光《纪效新书》《练兵实纪》何良臣《阵纪》李贽《孙子参同》程宗猷《耕馀剩技》王鸣鹤《登坛必究》《兵法百战经》王守仁《兵符节制》无名氏《草庐经略》唐万龄《闲暇清论》王琼《北虏事迹》《西番事迹》万表《海寇议》卜大同《备倭记》郭光复《倭情考略》尹耕《塞语》《乡约》胡献忠《武略神机》赵士祯《神器谱》《车铳图议》郑璧《经世宏筹》胡宗宪《战略》吕坤《安民实务》《救命书》提要徐光启《兵机要诀》《黄帝御夷界法》何汝宾《兵录》西湖逸士《投笔肤谈》侯继高《全浙兵制》盛万年《岭西水陆兵纪》茅元仪《武备志》《督师纪略》孙承宗、鹿继善、茅元仪《车营百八扣答合编》叶梦熊《运筹纲目》李盘《武德全书》周鉴撰、李盘增订《金汤借箸十二筹》吴惟顺、吴鸣球、吴若礼《兵镜吴子》何东序撰、刘敏宽删定《武库益智录》尹宾商《白毫子兵垒》提要冯梦龙《智谋总览》于谦《历代经武要略》周承邦《兵家要领》龙正《八阵合变图说》提要施永图《武备秘书》宋徵璧《左氏兵法测要》钱旃《城守筹略》庄应会《经武要略》顾炎武《惧谋录》魏禧《兵迹》《左氏兵谋》《兵法》陈禹谟《左氏兵略》曾益《左略》王馀佑《乾坤大略》邓子龙《阵法直指》惠麓酒民《汧澼百金方》李材《将将纪》冯时宁《古今将略》黄道周注断、陈元素纂《广名将传》何乔新《十七史百将传续编》李吕芬《射经》杨明乔《马政记》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郭增光《纬韬》吴可参《武学经史大成》程辅图《骑射》冯嘉会《万胜真韬》张龙翼《兵机类纂》陈璠《师律提纲》范景文《师律》洪承畴《明将平定略》颜季亨《经世急切时务九十九筹》董承诏《重订批点类辑练兵诸书》《火龙经。
没地理就没历史中国古代军事地理纵览(完整收藏版)
没地理就没历史中国古代军事地理纵览(完整收藏版)说起古代的中华大地,经常会提及它的一个别称,九州。
关于“九州”是哪九个州,历代划分有所不同。
见于古籍的,《周礼》、《禹贡》、《吕氏春秋》、《尔雅》等就有多个版本。
这里我们不去细究九州的划分,但我们借用这个概念,将中国约略画成一个九宫格,就有了中国历史上的九大军事战略要地。
我先把这个九宫格画出来,然后再一一加以解说。
关中山西河北汉中中原山东巴蜀荆楚江东现在,建议大家手边准备一幅中国地形图,下面我们会具体来说说这九个地区的地形结构。
其间会多次提到山脉、河流、城市,如果对照地图,看起来会更加有趣一些。
评价一个地方是不是战略要地,主要就是两大要素:其一,山;其二,水。
也就是古人常说的山川之险。
山的作用毋庸置疑,在飞机发明之前,高山几乎就等于不可逾越。
那么在山脉之间的一些谷道,就成了连接两大区域间的唯一通道。
历史上又经常在这些谷道上修筑一些易守难攻的关隘,就成了兵家必争的咽喉要道。
河流同样具有防御作用,但不如山脉那样明显。
然而河流却同时具有另外两大功效:一,交通运输;二,农田灌溉。
一个光险要而没有经济实力的地域是缺乏战略价值的,因而山、水两要素,必不可少。
就这两条而论,中华大地上最为得天独厚的地方,莫过于秦国的故土——关中。
01:关中在中国历史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关中都是绝对的天下第一重地。
这重地的中心,就是中国第一古都,长安。
长安周围,是渭河、泾河、洛河以及它们的支流所冲出来的一些平原,统称关中平原。
周族人的老家,秦国的老家,都在这附近。
因此这里也是中国开发最早的地区,沃野千里,人烟稠密。
这些河的许多支流,都从长安旁边流过,古有“八水绕长安”之说(泾、渭、灞、浐、丰、镐、潦、潏),简直就是天然的护城河。
秦与西汉年间,又不断在此地修建水渠,使得长安周边无论是交通还是防御,都极其发达。
这说的是关中的腹心之地。
下面再向外延伸,说说关中的四面边界。
关中最扎实的边界,当属南边的秦岭。
明中后期辽北军事地理考论——以万历《开原图说》为中心
出。 历史地 理 学角度解释 明廷 经略 辽 东边 从
பைடு நூலகம்
疆的失败, 则是在于地理形势、 人工军事设
施 与兵 力配置 三者在 空 间上的 失衡 。
明廷在东北地区废除州县体 系 ,推行 以都司卫所为主 ,并融合州县制 、部落制 的管辖体制。在辽北地 区,明廷于洪武年
关键词:明代 开原 军事地理 城堡 关墩 兵 力 配置 九边 ,作为明代 中国北部最重要 的军
成部 分 。
永宁 、古城 、庆云等关堡 ;中固区 ,以中
固城为 中心 ,包括了定远 、柴河两堡 ;铁
岭区 :以铁岭城为中心 ,包括镇西 、殷家
庄窠等堡 ;沉河区 :以沉河城为中心 ,包 括宋家泊等堡 ; 懿路区 , 以懿路城为 中心 ,
( ) 二 城堡关墩数量的变化 伴随体 系的变化 ,堡 、关隘 、墩台的
与长城一道构成外围的防御体系。
第二 ,作为 中间层级的堡 ,数量有所
堡,《 开原图说 ・ 殷家庄窠堡 图说 》言 : “ 自建成堡后 ,而彭家湾 、平定二堡遂居 复里 ,废为 民屯 , 足为铁岭厚璋焉 ”。 H 。 可见殷家庄窠堡取代了平定 、 彭家湾二堡。 而上表在统计 中,将平定 、彭家湾二堡的 数量合为一处 , 计入殷家庄窠堡之下, 以下 同。第二 , 《 开原图说 》各城图说下还个 别列出了五城的墩 台数量。 《 辽东 志 》、 《 全辽志 》虽在 各城条 目下也列出了各 自
兵既单弱 ,又当开沈交界之处 ,十余年来 懿路新安 、蒲河 西北不敢耕牧 ,田地方五 六十里 ,三十九年增建新城堡 ,正 以接济
在这一体系之下 ,辽北 的军事区域还 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五块区域 :即开原 区, 以开原为中心 , 包括了镇北 、清阳 、 镇夷 、
扼西北之咽喉,控京畿之要地:浅谈明代居庸关防御体系与军事价值
扼西北之咽喉,控京畿之要地:浅谈明代居庸关防御体系与军事价值天畔浮云云表峰,北游奇险见居庸;⼒排剑戟三千⼠,门掩⼭河百万重。
渠答⾃今收战马,兜铃⽆复置边烽;上都避暑频来往,飞鸟犹能识衮龙。
明代诗⼈楚⽯梵琦的这⾸《居庸关》,道尽了这座千年雄关的波澜与壮阔,也见证了中原王朝与北⽅游牧民族之间的爱恨纠葛。
⾝为“天下九塞”之⼀的居庸关,东连卢龙、碣⽯,西属太⾏⼭、常⼭,与紫荆关、倒马关共同构成守卫北京的“内三关”,因其险要的地理位置和重要的战略地位,⾃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
明朝时期戍卫京师的内三关如果你以为居庸关仅仅是两⼭峡⾕之间的⼀道关卡,那就⼤错特错了。
作为拱卫京畿的边防重地,居庸关是⼀个包含岔道城、⼋达岭城、上关城、居庸关城以及南⼝城的纵深军事防御体系。
那居庸关到底是如何运转以及通过何种⽅式起到抵御北⽅游牧民族作⽤的呢?下⾯,我们便⼀起⾛近这座千年雄关,探寻其防御体系的组成以及隐含在背后的军事价值。
依⼭⽽建的居庸关长城⼀、居庸关的历史⾰沿天有九野,地有九州,⼟有九⼭,⼭有九塞……何谓九塞?⼤汾、冥厄、荆阮、⽅城、殽、井陉、令疵、句注、居庸。
--《吕⽒春秋·有始览·有始》居庸关的名称最早始于秦国丞相吕不韦联合⼿下门客编写的《吕⽒春秋》⼀书,天下共有九处要塞之地,居庸便是其中之⼀。
其实,在春秋战国时期,居庸关在地理位置上便已经存在。
彼时,诸侯之间战乱不休,各国通常都会在交通要道和⼭⾕之间等险要地势修筑岗亭派兵把守,由于关卡的规模⽐较⼩,⼀般称之为“塞”。
居庸关的前⾝——居庸塞便是当时燕国为抵御东胡⽽设⽴的北⽅要塞。
秦始皇统⼀六国之后,为了抵御北⽅匈奴对中原地区的侵扰,⼗分重视居庸塞长城的建设。
《⽇下旧闻考》中记载:“始皇筑长城,居庸徙于此,故以名焉”,秦始皇下令修筑长城并强征⼤量的囚犯、⼠卒、民夫徙居于此处,由此带来的充⾜⼈⼝使居庸塞获得了第⼀次较⼤规模的开发。
为抵御匈奴⽽修建的秦长城建武⼗五年,徙雁门、代郡、上⾕三郡民,置常⼭关、居庸关以东。
影响明代大同关城布局的因素分析
□江伟伟影响明代大同关城布局的因素分析摘要:大同府城在明蒙军事冲突背景下修筑的三个关城,既有军事上的需要,更是受到商业发展的影响,其与主城互成犄角的布局,又使得整体军事防御功能更加完备,有效地维护了北部边疆的稳定与内地的安宁。
关键词:关城平面布局城市商业关厢大同,位于山西省最北部,在历史上一直是重要的军事城市,其地势险恶,属咽喉要塞,素有“北方锁钥”之誉。
明王朝建立后,更视大同地区为关系兴衰安危的边塞要地,如此重要的军事地位也决定了朝廷对其的重视。
因此,明大将军徐达以军事家的视野把大同城墙修建得高大雄伟,坚固险峻,各种城防设施齐备。
据明正德《大同府志》记载:“洪武五年,大将军徐达因旧土城南之半增筑,周围十三里,高四丈二尺,壕深四丈五尺,以砖外包。
门四……”。
大同府城的规制便于此奠定,围长7.24公里,城池形状略呈方形。
一、关城布局洪武五年徐达修筑的大同府城还只是一座独立的城池,在景泰年间与天顺年间,府城东、南、北三面又相继增筑了三个关城,据《大同府志》载:“景泰年间,巡抚都御史年富于城北别筑北小城,周围六里,高三丈八尺……;天顺年,都御史韩雍续筑东小城、南小城,各周围五里,壕深一丈五尺……”。
因未建西关城,东南北三座关城与府城由此形成半月形布局(图一),而南关城又呈现出奇特的“丫”字形,如此形状究竟是军事防御需要,还是另有隐情?其关城规划理念又是什么?对于这些问题,有学者提出:有东小城而无西小城,显示出古城中轴左右阴阳有别;南小城的北、西、东三面城墙为弧形,北小城又呈现为方形城池,即南小城为圆,北小城为方,并指出南小城“丫”字形是有意设计成具象的“阳物”,城南为阳,城北为阴,整体布局是对《易经》之“天圆地方,阴阳合德,天人合一,生生不息”理念的表现和崇拜。
大同作为明代九边重镇之首,城池修筑其首位考虑的仍然是军事需求,虽然也受一些知识分子的影响,但主导他们思想的仍是根据作战经验和防御需要,且府城与三个关城修筑的时间相差近百年,事先也并无确切的整体规划,所以,关城按《易经》的理论进行布局并没有多少令人信服的依据。
明朝禁卫体系
明朝禁卫体系明朝禁卫体系明太祖朱元璋创建禁卫军、确⽴兵制 1.朱元璋定都建制 朱元璋朱元璋是钟离太平乡⼈,就是今天的安徽凤阳县东北。
⼩时候家中⾚贫如洗,在他16岁时,3个星期内⽗亲、母亲、长兄相继死去,为了⽣存进了⽟觉寺(后称皇觉寺)做了⼩⾏童。
公元1352年4⽉15⽇,朱元璋加⼊了郭⼦兴部队,这年他24岁,很快得到了郭⼦兴的信任,并娶郭⽒的养⼥马⽒为妻,随侍郭⼦兴左右,⼈称朱公⼦。
公元1355年3⽉,郭⼦兴去世,朱元璋成为军队的第⼀统帅。
当时,起义军⽴韩林⼉为皇帝,号⼩明王,⽤龙凤年号。
这年秋天,朱元璋统领⼤军渡过长江,攻取集庆(今南京)并定都集庆。
公元1364年2⽉4⽇,朱元璋⼤败劲敌陈友谅,⾃称吴王。
这年12⽉,朱元璋设侍卫上直亲军:拱卫司,领校尉,⾪属于都督府,侍从皇帝左右,负责皇帝的安全。
早在公元1355年攻取集庆时,朱元璋便设⾏枢密院,⾃⼰为⾸领。
随后,置诸翼统军元帅府。
不久,置枢密院,改置⼤都督府,以侄⼉朱⽂正为第⼀任⼤都督,节制中外军事。
后来出于分权的考虑,废⼤都督府,改为都督府,置左、右都督。
侍卫上直亲军是皇帝的侍从亲军,但设⽴之初,在⾏政上则直⾪于全国军事统帅部的都督府。
公元1368年1⽉23⽇,朱元璋在南京即皇帝位,创建明王朝,年号洪武。
洪武⼆年(公元1369),朱元璋正式设帐前总制亲军都指挥司,统领侍卫亲军。
任命冯国⽤为第⼀任亲军都指挥使。
帐前总制亲军都尉府统领中、左、右、前、后五卫军和仪銮司。
后来,改置⾦吾侍卫亲军都护府。
都护府设都护,从⼆品;经历,正六品;知事,从七品;照磨,从⼋品。
都护⽐京卫指挥使品位⾼⼀级,其⾝份只在六部尚书之下,⽐侍郎还⾼。
与此同时,还置各卫亲军指挥使司,设指挥使,正三品;同知指挥使,从三品;同知指挥副使,正四品;经历,正七品;知事,从⼋品;照磨,正九品;千户所正千户,正五品;副千户,从五品;镇抚、百户,正六品。
洪武六年(公元1373),朱元璋下旨造守卫⾦牌。
明朝军事管理制度
明朝军事管理制度一、军事制度的组成明朝军事制度主要包括征兵制度、兵役制度、军事人事制度、军事编制制度、兵器装备制度、军事训练制度、军事指挥制度等多个方面。
这些制度共同构成了明朝军事管理的体系,为明朝军事机构的正常运转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操作规范。
1、征兵制度明朝征兵制度主要是指征集民兵和士兵的制度,明代的军事编制以十制为单位,实行“一保一应”、“二练”制度,即每十户为一保,保为一个编制单位。
在平时,每户要配备一名壮丁,作为“保甲”,在战时,则实行“应训”,即进行动员。
这一制度有利于保持军队的数量和战备状态,对维护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兵役制度明朝兵役制度主要包括选举、抽丁和服役等内容。
选举指的是官府每年会按照府、州、县的等级和户口数等进行选举,选出有志于从军的男子。
抽丁指官府通过摸签的方式,在一定的年龄范围内,抽取一定比例的人口服役。
服役则是选中的人口进行服兵役。
兵役制度在明朝得到了较为详细的法律规定,在维护军队数量和品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3、军事人事制度军事人事制度主要包括军官的选拔、晋升、裁决等内容。
明代军官的选拔主要依据功绩和家世,但也有通过科举考试的渠道。
在晋升方面,根据军功和年功,对军官进行逐级晋升。
此外,还有军官的裁决制度,对于军事方面的错误或过失,进行相应的处罚或调整。
4、军事编制制度军事编制制度对军队的规模和组成有详细的规定。
明朝军队分为五营,即前军、左军、右军、后军和中军,人口都在两万到三万左右。
另外,还有左右翼、先锋、后卫、骑兵等不同类型的兵种,各自有着不同的编制和任务。
5、兵器装备制度兵器装备制度对军队的武器和军械进行规定。
明代军队装备有弓箭、枪矛、刀剑等各类兵器,同时还有护甲、盔甲等装备。
官府规定了军队不同兵种的装备标准和数量,对维护军队的作战力量起到了积极作用。
6、军事训练制度军事训练制度是对军队的日常训练进行规范化的制度。
明代军队进行军事训练主要包括体能训练、战术训练、武器使用等多个方面,旨在提高炼兵素质,强化战斗力。
明朝军事制度都有哪些
明朝军事制度都有哪些作为中国古代科技领先的朝代,明朝对中国乃至世界文明作出了很多伟大贡献。
大家是不是想知道明朝军事制度都有哪些呢?下面店铺为大家推荐一些明朝军事制度的知识,希望大家有用哦。
明朝军事制度:卫所制卫所制为在全国各地军事要地设立卫所驻军,卫有军队五千六百人,其下依序有千户所、百户所、总旗及小旗等单位,各卫所都隶属于五军都督府,亦隶属于兵部,有事从征调发,无事则还归卫所。
军队来源为世袭的军户,由每户派一人为正丁至卫所当兵,军人在卫所中轮流戊守以及屯田,屯田所得以供给军队及将官等所需。
其目标在养兵而不耗国家财力,但明宣宗以后渐无法维持,军人生活水平及社会地位日渐低下,逃兵也逐渐增加,军备因此逐渐废驰。
在嘉靖年间,应付倭寇之乱时,将领戚继光在浙江地区采用招募民兵加以训练的方式,来取代不堪的卫所兵。
正因为明朝正规军卫所军的不堪用,故这些民兵,在明朝后期逐渐担负起维持明朝有效统治的作战部队,而其中最为有名的就是戚继光的召募以浙江人为主戚家军,李如松的私人部队辽东铁骑,及袁崇焕所召募以辽东人为主的关宁铁骑。
纪效新书是明朝军事家戚继光所著的一部兵书,初撰于嘉靖39年(1560年),共18卷正文加一卷卷首,后戚继光晚年时又加以手校,修订为14卷。
全书语言简明通俗,涵盖了兵员选拔、训练、武器、阵法、律令、行营、兵法等多个方面,是戚继光一生征战的心得之作。
明朝军事制度:神机营神机营是明代京城禁卫军三大营之一(其余两营为五军营及三千营),是军队中专门掌管火器的特殊部队。
明成祖平交阯后,得神机枪炮法,特置神机营肄习。
该营装备有火枪、火铳等,后期又添置火绳枪。
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 土木之变后,三大营丧失几尽,后改革军制,建立营团,未入选的军士归本营,称“老家”,嘉靖时罢营团,恢复三大营旧制。
明朝的军事体制明代军事机关体制是经过几度调整变革然后才比较固定下来的。
以中央军事领导机关来说,起义时期,朱元璋以都元帅身份自主行枢密院事,亲自指挥全盘军事,以后,改行枢密院为大都督府,设大都督一人,名义上是“节制中外诸军事”,一切大小军政,包括军官任免、军队调遣、战役指挥、战略考虑等,都由都元帅决定,大都督府不过是主持后勤给养。
明代地图总目
明代地图总目说明:1、本目录按制图区域排序,分“世界地图部分”,“中国总图部分”,“海防、江防、河防、漕运、边防总图部分”和“区域地图部分”,同一区域地图再按编图时间先后排序。
2、本目录共著录文献100余种,揭示地图2000余幅(网页删除了细目——坊主)。
3、本目录收录的文献包括幅面地图、成册的地图集,及收录地图较多且在地图史上有一定影响的其他典籍。
如全国性总志、大的区域志、专题性志书、地理文献、海防边防文献等。
但前人目录中虽有著录,而不见传世的文献典籍概不收录。
4、本目录不收府州县志书,该部分内容请见“明代府州县方志附图目录”。
5、幅面地图部分著录项目有图名、编撰者、出版年与版本、载体形态。
大部分条目附有提要,对孤本或珍稀本注明藏品出处。
6、地图集或其他典籍部分著录项目有书名卷数、编撰者、出版年与版本,地图细目(部分大型类书注明地图所在卷次,部分非编者亲见的图籍地图细目阙如)。
大部分条目附有提要,对孤本或珍稀本注明藏品出处。
7、文献典籍无题名或地图细目无题名时,编者将自拟题名。
为区别起见,自拟题名括以中括弧[]。
一、世界地图部分大明混一图. -- 明[洪武二十二年(1398年)]绢底彩绘本. –1幅;386 X 456厘米大型明代地图。
所绘地理范围东起日本,西至西欧,南自非洲,北抵蒙古。
此图范围广阔,内容丰富,绘制精美,气势宏大,是非常珍贵的历史文物。
该图现存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乾坤万国全图古今人物事迹 / (明)梁輈绘. –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南京吏部四司刻本. -- 1幅;183 X 129厘米由上缘的图文可知,此图参考了罗洪先《广舆图》、利玛窦世界地图等。
它是以中国为中心,以小岛的形式罗列其它国家地名于四周来表示天下的“中国式世界地图”。
该图于18世纪被来华耶酥会士带到欧洲,几经转手,1991年见于索斯比拍卖行拍卖目录,现下落不明。
坤舆万国全图 / (意)利玛窦绘. –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张文焘过纸,李之藻刊刻. – 6幅拼接;每幅179 X 69厘米意大利耶酥会士利玛窦(1552-1610年)是16世纪末叶“西学东渐”的著名代表人物,万历十年(1582年)来华。
明朝.
同学们深呼一口 气,明代最能闹 的皇帝就要出场 了。
明武宗朱厚照
明武宗朱厚照(公元14911521),在位16年(公元15061521)。武宗一生,贪杯、好色、 尚兵、无赖,所行之事多荒谬不 经,为世人所诟病;可武宗又刚 毅果断,弹指之间诛刘瑾,平安 化王、宁王之叛,应州大败小王 子。崇八虎,修豹房,有皇位不 要,自封为威武大将军(此期更 名为朱寿),有皇宫不住,住自 己修的镇国府。补后人评为他荒 淫暴戾、怪诞无耻,是少见的昏 君。也有人认为他追求个性解放, 是有个性色彩的皇帝。[1]死后葬于 “康陵”, 庙号“武宗”,谥号 “武宗承天达道英肃睿哲昭德显 功弘文思孝毅皇帝”。
弘治中兴
明孝宗朱祐樘(1470年7月30 日—1505年6月8日),明朝第九位 皇帝,明宪宗第三子,生母孝穆纪太 后。在位期间,即位后努力扭转宪宗 时朝政腐败状况,驱逐奸佞,勤于政 事,励精图治,驱除宫内奸臣,任用 王恕、刘大夏等为人正直的贤臣,使 明朝再度中兴并发展为盛世。史称 “弘治中兴”,弘治十八年(1505 年)五月初七日,因偶染风寒,误服 药物,鼻血不止而死,当时“深山穷 谷,闻之无不哀痛”。有遗命:“东 宫年幼,好逸乐,先生辈善辅之。” 是年十月葬于泰陵。长子明武宗继位。 享年36岁。庙号孝宗,谥号建天明道 纯诚中正圣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 葬于北京明十三陵泰陵。
大明天下
1368年正月,朱元璋在应 天府(今江苏南京)称帝, 国号“大明”,建元“洪 武”,是为明太祖。同年八 月,攻克大都,元亡,改大 都为北平。 1644年,明思宗自缢于 北京煤山,明朝作为统一国 家结束,随后,满清军队击 败大顺军并入主中原。
山西现代双语 初一22班 杨宗澍
明朝疆域
明朝帝系
万历
明朝火器一览(部分)
明朝火器一览(部分)古式后膛榴弹炮:佛朗机明代正德年间利用欧洲技术制造的大型后装火炮,使用带炮弹壳的开花炮弹!火铳-单发步枪:明代制式的早期轻型火器,铸造精良,设计精巧,和元朝的火铳比较,所需火药大大减少。
明代作为标准武器,曾生产达九万余,1449年的北京保卫战广泛使用。
红夷大炮号称将军炮,明末引进西方技术制造,带有炮耳和瞄准具,可以调节射程,炮身寿命长,大型者重1.6吨,射程可以达到1.9公里!应该是这一类武器的极限了“拐子铳”-连发手枪带有曲柄的连发火绳枪,长37.5厘米,使用类似佛朗机的装填方式,可以连续三发,射程150米,明朝称为“万胜佛朗机”,在抗日援朝中使用比较多。
“迅雷铳”-多管转膛炮:单兵多管火器,明代赵士珍发明,参考了土耳其的类似火器,最大的可以达到18管,使用火绳或者燧石击发,加上外罩后状如琵琶。
发射完毕后可以作为冷兵器使用“五雷神机”-大口径左轮枪:这真是世界最早的左轮枪了,戚继光在北方战线防卫蒙古军队的发明,有三眼,五眼,七眼各种规格,一般使用时二人一组射击,一人支架,转动枪管,一人瞄准射击。
射程180米。
虎蹲炮-戚继光军中最常用的火器,这种轻便的火炮跑管薄,射程不远,适用于山地作战,机动灵活,由于前装,可以大仰角发射和大量装备下层部队而与今天的迫击炮有异曲同工的用处。
抬枪-战防炮:大型鸟枪,明代《天工开物》最早记载其图片,带有三角支架和旋转装置,长3米,重12公斤,有效射程200米,外号“九头鸟”,威力强劲,即便当时的战车也无法抵挡。
带助推火箭的滑翔炸弹:神火飞鸦沦为礼炮的三眼铳,是明军重要的单兵火药武器,原因是它可以连续释放,构成密集火力,有利于压制行动迅速的骑兵。
可能对历史熟悉的朋友能够想到,崇祯在李自成攻入北京的时候出宫而走,手中提的兵器就是三眼铳。
火龙出水多级火箭:明代《武备志》记载的多级火箭,用纸糊筒外绑第一级火箭,龙口内有第二级火箭,射出后加大射程击中敌方船舰,用于水上攻击,射程可以达到1.5公里。
明朝火器一览(部分)
明朝火器一览(部分)古式后膛榴弹炮:佛朗机明代正德年间利用欧洲技术制造的大型后装火炮,使用带炮弹壳的开花炮弹!火铳-单发步枪:明代制式的早期轻型火器,铸造精良,设计精巧,和元朝的火铳比较,所需火药大大减少。
明代作为标准武器,曾生产达九万余,1449年的北京保卫战广泛使用。
红夷大炮号称将军炮,明末引进西方技术制造,带有炮耳和瞄准具,可以调节射程,炮身寿命长,大型者重1.6吨,射程可以达到1.9公里!应该是这一类武器的极限了“拐子铳”-连发手枪带有曲柄的连发火绳枪,长37.5厘米,使用类似佛朗机的装填方式,可以连续三发,射程150米,明朝称为“万胜佛朗机”,在抗日援朝中使用比较多。
“迅雷铳”-多管转膛炮:单兵多管火器,明代赵士珍发明,参考了土耳其的类似火器,最大的可以达到18管,使用火绳或者燧石击发,加上外罩后状如琵琶。
发射完毕后可以作为冷兵器使用“五雷神机”-大口径左轮枪:这真是世界最早的左轮枪了,戚继光在北方战线防卫蒙古军队的发明,有三眼,五眼,七眼各种规格,一般使用时二人一组射击,一人支架,转动枪管,一人瞄准射击。
射程180米。
虎蹲炮-戚继光军中最常用的火器,这种轻便的火炮跑管薄,射程不远,适用于山地作战,机动灵活,由于前装,可以大仰角发射和大量装备下层部队而与今天的迫击炮有异曲同工的用处。
抬枪-战防炮:大型鸟枪,明代《天工开物》最早记载其图片,带有三角支架和旋转装置,长3米,重12公斤,有效射程200米,外号“九头鸟”,威力强劲,即便当时的战车也无法抵挡。
带助推火箭的滑翔炸弹:神火飞鸦沦为礼炮的三眼铳,是明军重要的单兵火药武器,原因是它可以连续释放,构成密集火力,有利于压制行动迅速的骑兵。
可能对历史熟悉的朋友能够想到,崇祯在李自成攻入北京的时候出宫而走,手中提的兵器就是三眼铳。
火龙出水多级火箭:明代《武备志》记载的多级火箭,用纸糊筒外绑第一级火箭,龙口内有第二级火箭,射出后加大射程击中敌方船舰,用于水上攻击,射程可以达到1.5公里。
明代北边“卫所城市”平面形态与主要建筑规模研究
明代北边“卫所城市”平面形态与主要建筑规模研究段智君【摘要】明代北边有军事卫所建置的城市是明代建城运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明代建筑史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本文主要从城市平面形态与主要建筑规模两方面,根据明清地方史志,对北边卫所城市的有关建成结果和营建规制进行研究。
<br> 本文首先对各地区卫所城市体系形成过程的有关史实加以梳理,明确主体是在洪武永乐朝(1368-1424年)创设成型,至嘉靖隆庆朝(1522-1572年)调整完善完成。
在此基础上根据北边卫所城市群作为战备防御整体,需要形成一个应援交通的系统,其正常运行是建立在相应地区内城市分布有序、距离适当的基础之上,讨论了各地区卫所城市体系的的平面分布状况。
<br> 然后,通过对实例的数据统计分析,明确各地区卫所城市的城墙周回规模与其所辖军力规模是有一定对应的关系的,尤其在卫所独立建置无府州县的城市最为明确。
并且,对以往有学者总结的明清城市街道网基本模式进行完善补充,基本可以将北边卫所城市中所见的全部实例归入新归纳的街道平面模式分类中。
鉴于城市主要建筑存在按方位分布的社会文化现象,对公署、坛壝、学校以及城隍庙等作为建成结果的有关分布方位趋势加以考察总结,提出了一些全新观点。
<br> 本文还分别对主官公署、主要坛壝和官办学校这三类北边卫所城市基于“修政教”的基本治理要求而必设的主要建筑规模特点展开研究。
其中,卫、所主官公署及其对应的同城府、州、县主官公署的主要建筑规模未见系统的规制,但在实际运行中逐渐形成一定规模特征,比较实例指出主要门堂的规模开间适应主要院落功能需求,由其主官品秩确定,可随宜从简,营建中亦有相互参照的趋势。
<br> 由于坛壝建设受到明代制度规范的较大影响,本文分别对社稷坛、风云雷雨山川坛、厉坛这三种主要坛壝的实例重点加以关注,从坛制、周垣规模和附属建筑等角度,考察其中的坛壝形制和平面尺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代战备图
明太祖朱元璋于 1368年推翻元朝,建立明政权。
明初洪武年间,进行了统一全国的战争,把元军的残余势力赶到了蒙古高原一带。
但是,退居大漠以北的元人企图卷土重来,不断向南进犯。
到了明朝后期,东北地区的清军强大起来,开始觊觎关内。
因此明朝大修长城,设立边关,加强边防。
在整军备战的过程中,总体上处于守势的明军绘制了多种用于防备的边防图。
明代中期,倭寇的侵扰日益猖獗,东部沿海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深受其害。
为了抗击倭寇,用于加强海防的筹海图和江防图的绘制也颇受重视。
这些边防图、海防图、江防图可以统称为战备图。
明代战备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明代军事制图的状况。
九边图
明朝前期,修筑了嘉峪关到山海关的万里长城。
沿长城东西一线的险要地带建立了辽东、蓟州、宣府、大同、太原、榆林、固原、宁夏、甘肃九个边防重镇,合称九边。
九边图是明代陆地边防图的主要图种,流传下来的《九边图》《九边图论》《九边图志》较多。
《明会典》记载了一幅《镇戍总图》和九幅《九边图》(边镇分幅图)。
《镇戍总图》上绘有方格网,方向为上北下南,全国重要军镇的相对位置比较准确。
《九边图》中各镇地图基本采用写景的绘制手法,突出军事要素。
隆庆年间( 1567年—1572年),兵部尚书霍冀绘著了《九边图说》。
之后,孙应元根据新资料,对《九边图说》作了补充修改。
该图说“每镇有总图,以统其纲,有分图,以析其目”,可谓纲举目张。
先图后说,一图一说,图说结合,边关形势一览在目,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九边防卫的细节,比如阵地的位置及其主次、攻守方向及其难易程度、驻军人数等。
更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全国性地图不仅包含军事险要等内容,还有独立的边镇分图。
比如明代杰出的制图学家罗洪先绘制的著名地图集《广舆图》就包含边防图。
《广舆图》除了有一幅幅面大的总图外,还有分图百余幅,分为七类,其中包括九边类、诸边类、属国类等。
这些地图对于了解与谋划边疆地区的防御作战无疑是重要的。
崇祯八年( 1635年),在兵部职方主事陈祖绶的主持下,绘制了《皇明职方地图》。
此图由兵部组织绘制,其军事色彩更加浓厚。
筹海图
元朝末年,国势渐衰,倭寇乘机劫掠我沿海地区。
明初,倭寇又乘天下未定之机,肆虐我沿海。
同时,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的殖民者相继侵犯广东、福建、澎湖列岛和台湾,海防形势十分严峻。
适应加强海防建设和整军备战的需要,海域测量受到重视,多种筹海(海防)图应运而生。
其中以著名学者郑若曾编绘的《万里海防图论》和《筹海图编》最为著名。
《万里海防图论》在明代的海防图籍中居首要地位,影响很大,后来海防图籍中的地图,多以他的海防图为蓝本。
《筹海图编》是郑若曾在他原先绘制的《海防一览图》和《万里海防图论》的基础上精心编绘而成的。
《筹海图编》图论结合,有 8开纸大小的地图114幅,首卷有1幅《舆地全图》,作为全书的统揽。
72幅《沿海山沙图》是最多的种类,图上详细绘制了从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山东到辽东沿海一线的海防设施,包括卫所、堡寨、烽堠、巡检司等,以及沿海岛礁等概略地形。
卷二绘有《日本国图》《日本入寇图》各一幅,详细描绘了倭寇来犯的路线,在17处重要地点还进行了标注。
卷三到卷七,分别绘制了从广东到辽东沿海州府的地图。
应该说,《筹海图编》及其多种海防图成为部署海防和谋划御敌的重要依据。
据学者研究,颇具影响的兵书———茅元仪所著《武备志》刊载的《海防图》,就是源于《筹海图编》。
还需要一提的是郑和七次下西洋绘制的《郑和航海图》。
此图绘制了南京以下长江段、我国东海和南海直至印度洋波斯湾的航路以及沿海地形。
原图采用写景法呈“一”字展绘,收入《武备志》后改为从右至左顺序绘成40幅,其中国内18幅,国外22幅。
图上标示了港湾、江河入海口、岛屿、礁石、浅滩、沙洲、沿岸城镇、卫所等设防地点以及可供导航用的山峰、塔、寺院、桥梁、旗杆等显著物标。
陆上详细注记地名、国名等共500多个,水域中标绘航线118条。
此图对于研究西方殖民者的入侵路线,加强南海与东海的海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此图被收入《武备志》,也说明了其军事价值。
江防图
明嘉靖年间,海防废弛,守卫海疆的士兵流失过半,从事海外贸易的海商大贾勾结倭寇到沿海劫掠,甚至沿长江进犯扬州、南京,朝廷为之震惊。
于是从嘉靖二十五年( 1546年)开始,明政府整治海防,开展抗倭斗争。
在这种背景下,编绘了《筹海图编》的郑若曾又开始编绘长江防御图与太湖防御图。
他带着两个儿子遍访江南的江防情况,写了著名的《江南经略》,其中包括46幅《江防图》和29幅《湖防图》,这些地图是明代江南江河湖泊(太湖)战备图的集中代表。
郑若曾所绘《江防图》的范围主要为长江下游,西起今江西瑞昌县,沿江而下,东到长江口的金山卫,这个范围也是倭寇进犯可能到达的地方。
《江防图》幅面为 16开纸大小,对江岸具有导航意义的山峰、寺院、塔楼等采用写景绘图法。
图上重点描述军事要素,包括江防设施、哨所驻地、各营防区范围及其界线、倭寇出没路线等。
图上注记文字较多,除了地名、山名、港名、寺名之外,还标注了防区的起止地点,不同巡司间的距离,巡逻水军的兵员多少、舰只数量、巡逻周期等。
南京以东江段的地图更为详细。
《江防图》被收入《武备志》。
太湖地处江南,是倭寇从水路容易进犯的地区。
郑若曾在《江南经略》中绘制的《湖防图》也被收入《武备志》。
湖防图有 1幅8开纸大小的《太湖全图》和28幅16开纸大小的《太湖沿边设备之图》。
前者描绘了太湖的全景,后者详细描绘了沿太湖周边的港渎及其防备情况。
有资料统计,图上共有港渎等约250处,其中湖5个,渎104个,港101个,另有溪、浦、口、泾、门约40处。
明代战备图为谋划边防、海防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资料。
总体上看,明代的战备图属于中国古代“制图六体”范畴的测绘传统。
我们知道,计里画方是最典型的中国古代制图传统,从留存下来的战备图实物看(有的在刻绘过程中略去了方格线),大都采用了此种绘图方法,如《镇戍总图》上的方格网。
地形、地物特别是具有军事意义的标志物,在战备图上除了采用符号表示外,许多采用了写景绘图法。
比如海水,在海防图上大多用波纹线或鱼鳞纹表示;山脉则用凸起的山峰表示。
而写景绘图法是古代常用的绘图方法。
明代末期,来华传教的利玛窦带来了西方的测绘技术。
西方测绘技术对明代的军事地图制作有所影响,但其带来的冲击直到清代才明显地显现出来。
图一中国国家博物馆藏《九边图》局部
图二《筹海图编》中的《广东沿海山沙图》
图三《江防海防图》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