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考边塞诗鉴赏教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高考边塞诗鉴赏教案

边塞诗鉴赏

【考点归纳】:

与其他诗歌一致,即:意象、语言、手法、情感

【学习目标】:

1、了解唐代边塞诗的主要特点。

2、学习鉴赏边塞诗的一般方法。

【学习重点】:

形象分析、感情把握。

【课时安排】:

【教学步骤】:

一、边塞诗

边塞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一般认为,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先秦《诗经》已有:《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

戈矛。与子同仇!” 《诗经·小雅·采薇》:“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隋

代开始兴盛,唐即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据统计,唐以前的边塞诗,现存不到二百首,而《全唐诗》中所收的边塞诗就达两千余首。至宋元明清衰微。

二、边塞诗的主要意象(包括地名、乐器)

1、边塞诗中常见的景物:秋月、雪山、大漠、孤城、边关、黄河、长云、雨雪、风沙;

2、边塞诗中常见的战事意象:金鼓、旌旗、烽火、长云、戈矛剑戟、斧钺刀铩(shā)、雁飞鹰扬、箭飞马走;

3、边塞诗中常见的地名:(胡羌羯(jié)夷指少数民族)碛(qì)西轮台龟兹(qiū

cí)夜郎;天山、阴山、受降城、玉门关、关山、阳关、凉州、楼兰。

4、边塞诗中常见的乐器:羌笛、琵琶、胡笳、芦管、角、鼓。

三、边塞诗常见思想主题

1.杀敌卫国·建功立业之豪情

如王昌龄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

终不还。”借孤寂艰苦悲壮的战争生活的描写表现戍边将土的壮志豪情。李益的《塞下曲》“蕃州部落能结束,朝暮驰猎黄河曲。燕歌未断塞鸿飞,牧马群嘶边草绿。”借边塞人欢马

叫的壮丽景象,赞美将士们慷慨激昂,为国献身的精神和必胜信念。

2.离情别绪·思乡思亲。

如岑参的《碛中作》“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

人烟。”在无处投宿的沙漠里行走,更激起作者的思乡之情。《题苜蓿峰寄家人》“苜蓿峰

边逢立春,胡芦河上泪沾巾。闺中只是空思想,不见沙场愁杀人。”以家人的思念来反衬

征人思乡的愁苦。

3.战斗场面·反对征伐

卢纶的《逢病军人》“行多有病住无粮,万里还乡未到乡。蓬鬓哀吟古城下,不堪秋色入

金疮。”借—个饥、寒、疲、病、伤的退伍军人形象控诉了扩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

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体现了诗人对良将的期待,对无能边将的嘲讽。

4.奇异风光、百姓生活

边塞诗人抒发感情和描写人物是常用粗犷的笔触、厚重的色彩描绘出苍茫雄浑的边塞风

光作为背景。高适的《营州歌》“营州少年厌原野,皮裘蒙茸猎城下。虏酒千钟不醉人,

胡儿十岁能骑马;”描写了营州少年习惯原野生活环境,表现边地少数民族的骑射生活。《塞上听吹笛》“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描写了边塞和平宁静开朗壮阔的景象。

总体归纳如下:

边塞风光——奇丽壮阔

统治者——穷兵黩武

家乡——思乡念亲

将士——艰苦私生活、报国豪情

友人——惜别感伤、壮别感奋

四、边塞诗的主要风格

豪迈旷达——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雄奇壮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豪壮悲慨——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委婉清丽——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五、方法点拔

边塞诗的鉴赏,应该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把握时代特征,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

边塞诗是时代的产物,也是最能体现国运盛衰的作品,因而,如果能对作者所处的时代有所了解,对体会作品的内容和作者的感情肯定是大有帮助的。时代不同,边塞诗的题材、主题基本类似,风格也差别不大,却都分明展示了各自不同时代特征。如:

(1)盛唐:多抒写为国征战者死而无悔的壮志豪情。基调壮丽,明快、昂扬向上,但不回避战争的艰苦。即使战争艰苦无比,也无比壮丽;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不悔。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

(2)中晚唐诗:国势开始衰微,昂扬中多了几分悲壮、悲凉、感伤。

碛(qì沙漠)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李益《从军北征》)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

(3)宋朝:外侮不断,国难当头,诗中多了报国无门的愤懑、悲凉、和惆怅。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书愤》)

“羌笛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

2.推敲作品中蕴含的不同的思想感情

(1)描绘边塞雄奇壮丽的独特景观。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李贺《马诗》)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描写艰苦激烈的戍边生活。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李白《塞下曲》)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塞下曲》卢纶)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3)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离别情。——王昌龄

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王昌龄

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范仲淹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

(4)愿意戍守边关、渴望建功立业,不惜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李贺《南园》)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李白《塞下曲》)

(5)厌恶连年战事,批评边将无能,反对统治者的穷兵黩武。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曹松《己亥岁》)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高适《燕歌行》)

3、常用的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

1.融情入景、以景衬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