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维导图
2024考研政治思维导图(马原)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总论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唯物论+辩证法) 第三章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认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o第四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唯物史观)第五章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第六章资本主义的发展及趋势第七章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第八章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马 原含义: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并为后继者所不断发展的科 学理论体系,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关 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学说,是关于无产 阶级解放、全人类解放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说⊙三大基本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日 是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集中概括社会根源: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阶级基础:无产阶级在反抗资产阶级剥削和压迫的斗争中,逐渐走向自觉, 并迫切渴望科学理论的指导思想渊源: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提供了直接理论来源 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提供了自然科学前提马恩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的转变、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提供了思想前提列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俄国实际相结合,创立了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理论体系(注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 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 科学性:马克思主义是对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 映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和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 实践性: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并随实践 不断丰富和发展(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首要和最基本的观点)20新增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鲜明特征人民性: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20新增马克思主义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发展性: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学说,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开放性:马克思主义不断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 20新增 文化成果而不断丰富自己习近平总书记在《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将马克思主义的特征 表述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 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知识框架图——政治经济学
可变资本(生产m的源泉)劳动者
职能
生产资本生产资本
所用
资本
固定资本(周转速度慢)劳动资料
所费
资本
价值周转方式不同划分
劳动对象生产力
流动资本(周转速度快)
劳动者
商品资本
m为剩余价值货币资本劳动资料不变资本生产m的条件劳动对象生产力按生产m的作用不同划分可变资本生产m的源泉职能生产资本生产资本所用资本固定资本周转速度慢劳动资料所费资本价值周转方式不同划分劳动对象生产力流动资本周转速度快
政治经济学中各种资本的划分
注:m为剩余价值
货币资本
劳动资料
不变资本(生产m的条件)
(新)马克思主义原理思维导图汇总
关注【公众号:考一次研】,免费获取更多考研资讯、考研资料、学习干货
1
关注【公众号:考一次研】,免费获取更多考研资讯、考研资料、学习干货
2
关注【公众号:考一次研】,免费获取更多考研资讯、考研资料、学习干货
3
关注【公众号:考一次研】,免费获取更多考研资讯、考研资料、学习干货
4
关注【公众号:考一次研】,免费获取更多考研资讯、考研资料、学习干货
5
关注【公众号:考一次研】,免费获取更多考研资讯、考研资料、学习干货
6
关注【公众号:考一次研】,免费获取更多考研资讯、考研资料、学习干货
7
关注【公众号:考一次研】,免费获取更多考研资讯、考研资料、学习干货
8
关注【公众号:考一次研】,免费获取更多考研资讯、考研资料、学习干货
9
关注【公众号:考一次研】,免费获取更多考研资讯、考研资料、学习干货
10
关注【公众号:考一次研】,免费获取更多考研资讯、考研资料、学习干货
1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维导图
马克思主义
主要来源 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来源
阶级和实践基础
无产阶级及其工人运动实践
德国古典哲学
理成分
最鲜明特征 强大生命力根源
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统一的关键是无产阶级的先进性
最彻底的本质属性
科学性
必然性和偶然性 必然: 一定会实现 偶然: 机遇 对立统一
必然性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 大量的偶然行为必然性开辟道路 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
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可能性和现实性 对立统一
在现实中是否有依据
现实可能性
依据很充分(eg:让一个人登月)
有
可能性 一定能变成现实的
抽象可能性
层次性
开放性
发展是前进上升的运动(实质:新事物取代旧事物)
运动=变化>发展
永恒发展
新旧事物的关系
新事物是指符合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不可战胜 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过程性
任何事物都要放在这个事物发展的历史长河里去理解 现存事物都是应该灭亡的
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
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实践决定认识
知行合一(认为实践和认识是一个东西)→正确说法:实践和认识要统一
错误的词:知行合一/直观/滞后/先导
注解
直观→正确说法:能动:创造性再现 滞后→正确说法:认识也有超前的
先导(实践是认识的先导×;认识是实践的先导×)正确说法:实践基础上理论创新是事物实践的先导
感性认识:观察、看等通过五官从实践中直接获得
人的认识能力提升有一个过程认识的规律反复性和无限性无限性实践认识实践无限循环含义真理是对事物本质规律正确的认识这里的客观性不是指客观实在意识之外而是指内容是客观客观性真理的内容是事物的本质规律是客观特性绝对性只要是真理就具有不可推翻性因为真理都是经过实践检验过的正确的认识真理一定是对真理正确的认识相对性每一个阶段时期的真理只能是近似的正确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同一客观真理的两重属性任何客观真理都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关系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真理和谬误认识的结果真理和价值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谬误错误的认识在一定范围内是绝对对立真理与谬误的关系在一定范围内相互转化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价值特性主体性主体不同价值会有所不同社会历史性历史阶段不同价值不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唯物史观人类历史本身的发展规律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阶级斗争革命改革科技个人人在历史中的作用群众使用价值商品及其二重性价值具体劳动劳动及其二重性抽象劳动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维导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维导图一、辩证唯物论。
包括:实践是人类世界的基础;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辩证统一;一切从实际出发。
1. 实践是人类世界的基础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A.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感性物质活动(也就是把思想变为现实的过程)。
实践的基本特征:客观物质性(具有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B.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表现为: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即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2.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上。
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
马克思指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这表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3. 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就是意识的能动作用,即人特有的积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主要表现在:第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第三,一是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第四,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4.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辩证统一首先,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人们只有在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才能达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
其次,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承认规律的客观性,并不是说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人们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要注意:第一,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第二,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基本途径。
第三,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5. 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的物质性首先体现在:(1)意识统一于物质:意识起源: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本质: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意识作用:意识能动性以尊重物质世界客观规律为前提。
马原思维导图-第五章
时间
远大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 是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关系
层次
(二)正确认识和把握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远大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也是全人类理想与全体中国人民理想的关系。
范围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预见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既从资本主义社会中寻找灵感,更从社会主义 社会的建设与发展中寻找启示。
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年代还没有社会主义社会,他们只能通过分析考察资本主义 社会及其运动规律来求得预见未来社会的启示。
(三)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中不断深化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认识
马克思、恩格斯在展望未来社会时,总是只限于指出 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原则和 基本特征,而把具体情形留给后来的实践去回答。
(四)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不可能对各种细节作具体描绘
“财产公有”制度不是任何时候都可以实现的,它必须建立在因发展工业、农业、贸易 等而产生的大量的生产力和 生活资料的基础之上,建立在因使用机器、化学方法和其他 辅助手段而使生产力和生活资料无限增长的可能性的基础之上。
《共产主义信条草案》
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充分肯定了资本主义在发展生产力方面的成就,并认为资本主义所 创造的巨大生产力为共产主义的实现准备了物质基础。
导论 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 人类社会及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发展规律
(一)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的预测,是在科学地批判和剖析资本主义社会的过程 中作出的。他们在开始投入社会斗争洪流的时候
从历史上看,人们对未来社会的设想,往往起因于对现实问题的思考与批判。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知识结构图
7
劳动力商品
基本条件①②、标志 特点①价值②使用价值
货币转化为资本
资本主义所有制 所有制(经济)
所有权(法律)
实质
生产过程二重性 劳动过程(特点①②)
剩余价值(m)
价值增殖过程(必要劳动、剩余劳动)
生产资料
资本(带来 m 的价值)
劳动力
不变资本(c) 可变资本(v)
剩余价值率
m’=m/v
生产 m 方法 绝对 m
国际垄断同盟:形式①②+调节机制、作用①②
垄断资本主义:特征①②③④⑤、实质
当 经济全球化:含义、表现①②③④、动因①②③、后果:积极+消极
代
资
义 政治经济新变化 ①②③④⑤
新
变
新变化原因 ①②③④
化 新变化实质①②
历史 地位 发展 趋势
历史地位 历史进步性①②③
局限性
代替必然性 ①②③④
代替长期性 ①②③
真理
对立统一①②③④
谬误
坚持真理,修正谬误
原因 ①真理本性②实践特点
真
理
检验标准:实践
确定性--唯一性
与
不确定性--条件性
价
含义
值 的
价 特性 ①②③④
辩
含义、特点 ①②③ 实践标准、人民标准 值 价值评价
证
功能 ①②③
统
价值观 含义、作用 ①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一
统 体现 ①②③
一 要求:科学精神、人文精神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结构图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科学内涵:(不同角度,不同内涵)
产生条件 ①时代产物②革命实践③理论来源④自然科学基础
马原思维导图
马哲在历史观上唯物,旧唯物在历史观上唯心(自然观上唯物)
马哲坚持实践的观点旧唯物没有 0
^实践的观寺是马哲独有的
►
除马哲外的其他唯物主义观念
5
... 世界是怎样的 、\ 唯物辩证法
6
/一 两大总特征 0
事物的普遍【联系】 0 事物的永恒【发展】 0
概念 0 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可能和现实
关系 0
对立统- 0 '
a现 实中孕育着可能
b可 能包含着发展成为现实的因素和根据,— 旦主客观条件成熟,可能 转化为现实
方法论 0
要求人们立足现实, 展望未来, 注意 分析事物发展的各种可能, 发挥主观能动性, 做 好应对不利清况的准备 ,争 取实现好的可能
可能性和现实性 0
7
在现实中是否有依据? O —
1联系具有客观性 0 事物本身固有,非主观腮想
a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
2联系具有普遍性 0 b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 都同其他事物处千—定的联系当中
特点
c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整体, 每一事物都是世界普遍联系中—个成分或环节
3联系具有多样性 0 事物是多样的
条件对事物发展和人的活动具有支持或制约作用
1物 质 =本原 意识= 派生
相互区别 0
2物 质 【不是】意识 ,意识 【不是】物质
对立统— 0
相互联系 0
3物 质 【不能代替 】意识 ,意识 【不能代替 】物质 1物 质可以转化为 (变成)意识 ,意识可以 转 为 (变成)物质 2物质决定意识,意识 反作用于物质
1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1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 0 又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 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维导图
客观唯心主义
世界本原归结为客观精神理念
绝对精神(理念)、 道、 神、 上帝
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 意识可否认识物质
可知论:意识可以认识物质 不可知论:意识不能或不能完全认识物质
哲学的重要问题
世界是怎样存在的
孤立、片面、静止、无矛盾 联系、全面、发展、矛盾
形而上学 辩证法
人通过感觉感知,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基本类型
社会政治实践(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科学文化实践(探索未知领域)
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不是所有人都是主体)
是实践活动中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因素
个体主体
基本形态
群体主体
人类主体
实践
自然能力
能力
精神能力
知识性因素 非知识性因素
实践主体
实践客体
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
质:内在规定性( xx 和 xx 有质的区别)
概念
量:数量、 规模
度:范围、区别(eg:压死骆驼的第一千根稻草,度指骆驼在1--999 之间稻草它都不会被压死)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质量互变规律 事物发展的形势和状态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要求 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
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 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
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
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
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矛盾分析法
矛盾=对立统一=斗争同一
同一性
有条件 (联系具有条件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维导图
哲学基础 最根本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特征的具体表现
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与时俱进
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将物质看做具体实物形态(金木水火土气)
哲学的基本问题
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同一客观真理的两重属性,任何客观真理都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
认识的结果
真理和谬误 真理和价值
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关系
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 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谬误
错误的认识
真理与谬误的关系
①在一定范围内是绝对对立的 ②在一定范围内相互转化的
客观性
方法论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举一反三;对症下药;马克思主义中间化
在一个事物里面会有主要矛盾(学习)和次要矛盾(主体是一个事物)
矛盾的不平衡发展原理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每个矛盾中会有主要方面(主体是每个矛盾)
方法论
两点论和重点论;抓关键;看主流
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
事物发展是由内因决定的并受外因影响
原因和结果 对立统一
揭示事物的前后相继且彼此制约的关系范畴
内因和外因:内部矛盾=内因,外部矛盾=外因
内因是是事物发展的根据 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辩证法否定是事物自我否定, 是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必然性存在/寓于于偶然性之中
五对范畴 世界联系和发展环节上的逻辑 联系的五对范畴都是联系→都是客观范畴
依据不充分(eg: 让所有人登月、 实现共产主义→现在的条件不够充分)
马原思维导图
认识论
唯物史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
思政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社会根源、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背景 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
主观条件、思想渊源
创立标志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科学性 革命性 鲜明特征 实践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
实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观
实践是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区分和统一的基础 人与自然
联系的含义
普遍联系 联系的特征
两大特征
系统的观点(补充) 含义
永恒发展 新旧事物的关系
过程的观点
内容与形式
辩证法
五对范畴
本质与现象 原因与结果
必然与偶然
现实与可能
对立统一规律 联系内容、发展的动力
三大规律 质量互变定律 发展的过程和状态
否定之否定规律 发展的方向和归宿
人民性
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和当代价值
发展性
当代价值
物质的范畴
物质观
物质和运动 运动和静止
物质运动与时空
意识的起源 本质
意识观
意识的作用(分析题)
唯物论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相互区别 相互联系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关系 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
三大规律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及意义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意义
考研政治马原思维导图
考研政治马原思维导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表示该知识点是往年分析题考点,表示该知识点是高频考点,表示该知识点是重要考点。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节世界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一、物质及其存在形态二、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第二节事物的联系和发展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二、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三、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四、量变质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第三节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第三章实践和认识及其发展规律一、实践的本质与基本结构二、认识的本质与过程三、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及其规律第二节真理与价值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二、真理的检验标准三、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第三节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第四章人类社会及其社会发展规律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二、生产力与设国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第二节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一、社会基本矛盾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二、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三、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四、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二、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第五章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第一节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三、商品的二因素四、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五、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六、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货币的本质和职能七、价值规律及其作用八、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第二节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产生二、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三、资本所有制四、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五、资本积累六、资本的循环周转与再生产七、工资和剩余价值的分配八、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一、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和本质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及其本质第六章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第一节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一、资本主义从自由到垄断二、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三、经济全球化及其影响第二节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资本主义的矛盾与冲突第三节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第七章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第一节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历史进程第二节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第三节在实践中探索现实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第八章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
大一毛概知识点归纳思维导图
大一毛概知识点归纳思维导图《大一毛概知识点归纳思维导图》导图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内容进行归纳总结的。
1. 辩证唯物主义1.1. 辩证法的基本观点辩证法认为世界是一个充满着矛盾、运动和发展的复杂系统,强调矛盾的普遍性和对立面的相互作用。
1.2. 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强调物质决定意识的关系。
2. 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应用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分析社会历史发展的理论体系。
2.1. 劳动史观历史是劳动者创造过程的结果,强调劳动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
2.2.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生产关系是生产力发展的表现形式,强调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适应性和相互作用关系。
2.3. 社会阶级和阶级斗争社会阶级是由于不同的经济地位和利益关系而形成的社会群体,阶级斗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导图二: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是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过渡阶段。
1. 社会主义基本原则1.1. 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以公有制为主导,按劳分配为主要分配原则,强调公有制的优越性和按劳分配的公平性。
1.2. 现代国家和人民民主专政现代国家是社会主义的政治组织形式,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特征,强调人民群众在国家和政权中的主导地位。
2. 社会主义建设实践2.1.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础,包括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等,强调经济发展的全面性和可持续性。
2.2.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的建设,包括党的领导、人民民主和法治建设等,强调政治稳定和民主法治的建设。
2.3.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包括科学文化、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等,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和建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