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名散文
中国古代散文十大传世名篇
中国古代散文十大传世名篇中国古代散文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代表着中国古代文化的辉煌成就。
下面是中国古代散文十大传世名篇的介绍:1. 《论语》:《论语》是孔子及其门徒言论的集合,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核心观点和思想体系。
2. 《孟子》:《孟子》是战国时期孟子的著作,集合了孟子关于人性、政治、教育等方面的思想。
其作品讲述了人与天的关系、人与人关系、君臣之道等内容,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文学价值。
3. 《庄子》:《庄子》是中国古代文化瑰宝,主要讲述了庄子的哲学思想,以寓言故事的形式表达了庄子对于自然、生活、人性等问题的独特见解。
4. 《史记》:《史记》是司马迁的重要著作,是中国古代史书中的杰作,记录了从上古时期到西汉文帝刘恒的历史。
其内容详实、文字优美,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
5. 《晏子春秋》:《晏子春秋》是战国晏子的著作,是一部政治思想类散文。
内容涵盖了政治、军事、法律等各个方面,并以晏子的实际经验为依据,表达了对于政治理念的独到见解。
6. 《韩非子》:《韩非子》是战国时期韩非的著作,是一部具有很高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的政治类散文。
其内容主要关注政治治理,提出了诸多政治原则和制度建设的观点。
7. 《淮南子》:《淮南子》是汉代刘安的著作,是一部涵盖天文、地理、政治、农业、医学等多个领域的百科全书。
全书内容丰富,思想精深,是中国古代科学文化的珍贵遗产。
8. 《文心雕龙》:《文心雕龙》是南朝齐的刘勰创作的文学理论著作,是中国最早的文学批评著作之一。
全书从文学的起源、发展,到创作的方法技巧,对古代文学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解读。
9. 《唐传奇》:《唐传奇》是唐代流传下来的一类短篇小说,主题多样,形式独特,文笔优美,对于描绘当时社会风貌、人物性格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学价值。
10. 《杂剧》:《杂剧》是明代文学家关汉卿所著的一部剧本集,涵盖了多个时代、多个故事情节,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艺术魅力,是中国戏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文化散文欣赏精选版
中国文化散文欣赏精选版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国家,拥有着众多优秀的文化散文作品。
本文将为您精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化散文,让您欣赏其中的魅力。
1.《红楼梦》《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一部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散文作品。
它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主线,展现了封建社会的兴衰和人性的善恶。
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动人的情节,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多变。
2.《论语》《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记录。
它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如仁、义、礼、智等。
这些智慧的言行对于塑造中国人的品格和道德观念有着深远影响。
3.《山海经》《山海经》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的文献,收录了大量关于天地间山川河流的记述,融合了神话、地理学、历史、民俗等多重元素。
它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是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人们对自然的想象力的重要参考。
4.《北京故事》《北京故事》是中国现代作家老舍的代表作,以北京这座古老城市为背景,呈现了一幅生动的社会画卷。
通过对北京人民的生活、情感和命运的描绘,展示了中国城市文化的方方面面。
5.《茶经》《茶经》是中国古代茶文化的经典著作,记录了茶的历史、种类、饮法等内容。
它不仅是一本专门介绍茶的书籍,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饮食、礼仪和生活方式的重要体现。
这些精选的中国文化散文作品,代表了中国历史文化的丰富性和广博性。
它们不仅是文学的瑰宝,更是了解中国文化的窗口。
希望通过欣赏这些作品,能够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欣赏中国的独特文化之美。
以上为中国文化散文欣赏精选版的简要介绍,希望能给您带来一些启发和欣赏的乐趣。
古代散文名篇
古代散文名篇古代散文,亦称文言散文,是以古代汉语为表达工具的散文形式。
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散文的发展经历了从古文、骈文到散文的演变过程,产生了许多经典名篇。
下面将为您介绍几篇古代散文名篇。
第一篇:《韩愈帖》“昔之华而不实者,文也;今之华而不实者,学也。
”这是宋代著名文学家韩愈创作的《韩帖》中的名句,是他对当时文风浮华空洞的批判。
《韩愈帖》这篇散文以清新简约的语言,直接表达了韩愈对文风虚浮的不满,并提出了文以载道、学以实用的论点。
这篇散文既具有时代特色,又启示人们反思学问的本质与价值。
第二篇:《陶渊明集》陶渊明被誉为“农耕之圣”,他的散文代表着魏晋时期田园风光的绝佳描写。
《归园田居》是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通过描绘自然山水和农耕生活的细节,表现出作者对平淡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这篇散文以其深刻的思想和质朴自然的风格,使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产生共鸣。
第三篇:《岳阳楼记》《岳阳楼记》是南朝梁代文学家范仲淹创作的一篇散文,被誉为中国散文的巅峰之作。
这篇散文以岳阳楼为背景,通过对建筑、景色和历史的描写,展示了作者豁达的人生观和壮志凌云的气概。
文章结构严谨,语言优美,以其深邃的思想和雄浑的气势,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美的享受。
第四篇:《陈涉世家》《陈涉世家》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写的一篇传记散文,对陈胜、吴广等领导农民起义的历史事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叙述。
这篇散文以沉稳的笔触,完整地再现了陈胜起义的过程和背后的历史背景,既具有历史研究的价值,又给人以时代的启示。
以上是我为您整理的几篇古代散文名篇,它们以不同的主题、风格和时代背景展示了古代散文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
希望您对这些名篇有所了解,并通过阅读它们,感受古代文人的智慧与情感。
古代优美的散文精选3篇
古代优美的散文精选3篇一篇篇优美的古代散文,犹如中国文化长廊中的一颗颗璀璨的明珠。
下面店铺为大家带来古代优美的散文精选3篇的内容,希望对你有用。
古代优美的散文精选篇一:回首萧瑟道寻常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辛弃疾《采桑子·书博山道中壁》长亭晚照,山路阻长。
兰芷郁黛,绡林红裳。
登高凭栏,极目远眺。
水天一色,粼波骤凝。
依稀过往,点滴文章。
满怀思绪,化作萧瑟的秋风,借着绵长的细雨,远去。
浅尝潇潇风中雨,在情脉水悠的静谧处,追思一场红叶题诗,越陌度阡的寂寥。
自古多情空余恨,当时只道是沧桑。
少不更事的过往,也尽在这旖旎的光景中消散,无痕。
用一声轻叹,送走一片迷茫,让迟来的夜,携一捻余香入梦。
起落由心,浮沉随性,把人生的来去,当成一场必经的旅行。
所有得失,终是一场镜花水月,流光雁影的虚幻。
人生长恨,低眉苦索,在秋潮东去的洪流中,寻找当年挥斥方遒的岁月,心绪凄迷,咀嚼过往,只剩满目漠然。
秋鬓微霜,只身沽酒泪成行。
一生惆怅,山河破碎尘满裳。
永夜抛人何处去?一曲弦音断肠。
恨君不似江心月,南脉脉,北悠悠,东升心事陌,西垂涕泪流。
那阴晴圆缺的定数,尽付于江枫微澜的柔光里,迷离,渐淡.......世间终始,早已注定。
再娇艳的繁花,终会凋零归尘,了然无趣。
再酣美的梦境,终会幡然惊醒,人事两空。
再精彩的戏剧,终会悄然落幕,清冷收场。
再跌宕的人生,终会聚散离分,朝露浮云。
那饱经的沧桑,哀婉的叹息,孤苦的滋味,郁结的愁绪,却都用一丝苦笑化解,唇角的余纹,尚有未干的泪痕。
夜月撩人,秋色入心。
层林尽染,微波初平。
浮光静影,草木含情。
寒意轻袭,微拢衣襟。
借柔弱的微光,寻归途的小径,伤感止于今夜,期许留给明朝。
前路,又是一个黎明.......古代优美的散文精选篇二:美人赋暮春之初,三月既望,吾与友游于静谧园间。
绿草如茵,清风似乳,污气散尽,秽物闪避,万物皆美矣!于是漫步青草,侃侃而谈。
古代散文名篇50首
劝学(先秦荀子)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本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谿,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
靖共尔位,好是正直。
神之听之,介尔景福。
”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如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
风至苕折,卵破子死。
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
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
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
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
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
肉腐出虫,鱼枯生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
强自取柱,柔自取束;邪秽在身,怨之所构。
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湿也。
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
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众鸟息焉;醯酸而蚋聚焉。
故言有招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八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
历史散文的代表作
历史散文的代表作
历史散文是一种记录历史事件的文学体裁,其中包含了对历史事件的描述、分析和评价。
历史散文代表作包括:
1. "史记",是中国古代历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一部纪传体史书。
该书记录了中国历史上的许多重要事件,是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重要参考资料。
2. "三国志",是中国古代历史学家袁宏所著的一部纪传体史书,记录了中国三国时期的重要事件。
3. "水浒传",是中国古代传奇小说,记录了中国南北朝时期的重要事件。
4.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小说家吴承恩所著的一部传奇小说,讲述了唐僧玄奘及其随从在西天取经的故事。
5.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家曹雪芹所著的一部纪传体小说,记录了清朝时期的重要事件。
6. "双峰记",是中国古代历史学家苏轼所著的一部纪传体史书,记录了中国宋朝时期的重要事件。
7. "管子",是中国古代历史学家管仲所著的一部纪传体史书,记录了中国春秋时期的重要事件。
8. "明史",是中国古代历史学家程颢所。
古代经典散文名篇欣赏
古代经典散文名篇欣赏----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范本,欢迎您借鉴参考阅读和下载,侵删。
您的努力学习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古代经典散文名篇欣赏: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古代经典散文名篇欣赏:陈情表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愿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古代散文名篇 中国古代散文名篇(通用4篇)
古代散文名篇中国古代散文名篇(通用4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古代散文名篇中国古代散文名篇(通用4篇)一篇篇优美的古代散文,犹如中国文化长廊中的一颗颗璀璨的明珠。
古代散文作家及其代表作品推荐
古代散文作家及其代表作品推荐一、先秦时期1.诸子百家散文知识点:孟子、庄子、墨子、韩非子等诸子百家散文的代表作品。
知识点:《史记》的作者,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知识点:《过秦论》、《论积贮疏》等政论散文的代表作家。
2.司马相如知识点:《子虚赋》、《上林赋》等辞赋散文的代表作家。
知识点:《汉书》的作者,与司马迁并称“班马”。
知识点:“唐宋八大家”之首,提倡古文运动,代表作有《师说》、《马说》等。
知识点: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代表作有《捕蛇者说》、《永某君传》等。
知识点:宋代散文家,代表作有《醉翁亭记》、《秋声赋》等。
知识点:文学家、书画家,代表作有《赤壁赋》、《后赤壁赋》等。
知识点:苏轼之父,代表作有《六国论》、《辨奸论》等。
知识点:苏轼之弟,代表作有《上枢密韩太尉书》、《答李昭玘书》等。
知识点:明代著名散文家,代表作有《项脊轩志》、《登泰山记》等。
知识点:代表作有《与朱元思书》、《游黄山记》等。
1.桐城派散文知识点:以方苞、刘大櫆、姚鼐等为代表的桐城派散文,代表作有《古文观止》等。
知识点:《阅微草堂笔记》的作者,代表作有《阅微草堂笔记》等。
3.纳兰性德知识点:清代著名词人,散文作品有《康熙字典序》等。
综上所述,古代散文作家及其代表作品丰富多样,涵盖了先秦、汉、唐、宋、明、清等各个时期的文学作品。
这些作品既包括了诸子百家散文、辞赋散文,也包括了唐宋八大家、桐城派散文等。
通过对这些作家及其代表作品的了解,可以更好地领略古代散文的魅力,丰富中学生的文学素养。
习题及方法:1.下列哪部作品是司马迁所著?A. 《庄子》B. 《史记》C. 《论语》D. 《道德经》解题方法:根据知识点中提到的“司马迁,《史记》的作者”,可以判断出正确答案为B。
2.下列哪位作家是唐代古文运动的代表人物?解题方法:根据知识点中提到的“唐代古文运动的代表人物是韩愈”,可以判断出正确答案为B。
3.下列哪篇作品是归有光所著?A. 《项脊轩志》B. 《赤壁赋》C. 《阅微草堂笔记》D. 《与朱元思书》解题方法:根据知识点中提到的“归有光,《项脊轩志》的作者”,可以判断出正确答案为A。
中国十篇经典散文
中国十篇经典散文篇一:中国十篇经典散文正文:1. 《岳阳楼记》 - 范仲淹岳阳楼记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一,作者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
这篇文章描绘了岳阳楼周围的风景和历史,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和奉献精神。
2. 《醉翁亭记》 - 欧阳修醉翁亭记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另一位经典之作,作者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
这篇文章描绘了醉翁亭周围的风景和人文底蕴,表达了作者的豁达和洒脱。
3. 《道德经》 - 老子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作者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老子。
这篇文章阐述了道家思想的核心思想,包括无为而治、道的理解和自然而然等。
4. 《兰亭集序》 - 王羲之兰亭集序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作者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
这篇文章描绘了兰亭集序的场景和氛围,表达了作者的豁达和洒脱。
5. 《祭侄文稿》 - 颜真卿祭侄文稿是中国古代书法经典之一,作者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
这篇文章描绘了颜真卿悼念侄子的场景,表达了作者的悲痛和爱国情怀。
6. 《长恨歌》 - 白居易长恨歌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另一位经典之作,作者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
这篇文章描绘了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表达了作者对真爱和生命的感悟。
7. 《登鹳雀楼》 - 王之涣登鹳雀楼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一,作者是唐代文学家王之涣。
这首诗描绘了登高望远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感悟。
8. 《水调歌头》 - 苏轼水调歌头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另一位经典之作,作者是宋代文学家苏轼。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节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和思念。
9. 《祭城隍神文》 - 周兴嗣祭城隍神文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一,作者是宋代文学家周兴嗣。
这篇文章描绘了祭祀城隍神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神灵的敬畏和对生命的感悟。
10. 《闲情赋》 - 陶渊明闲情赋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一,作者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
这篇文章描绘了作者在闲居中的心情和感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
拓展:除了上述十篇经典散文外,中国古代文学中还有许多其他经典之作,如《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
经典古代散文
经典古代散文经典古代散文(精选10篇)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散文吧?散文是一种常见的文学体裁,取材广泛,艺术表现形式丰富多样。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散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经典古代散文,欢迎大家分享。
经典古代散文1 《游褒禅山记》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
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
”遂与之俱出。
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经典古代散文2 《兰亭集序》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古代散文名篇鉴赏
古代散文名篇鉴赏古代散文名篇鉴赏古代的散文句式迁就,文中堆砌辞藻,常影响内容表达,其中不乏名篇。
古代散文名篇以及鉴赏篇一渔父(战国·楚屈原)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酾?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
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遂去,不复与言。
【鉴赏】屈原(约公元前339—约前278),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
20世纪,曾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而受到广泛纪念。
屈原的作品,根据刘向、刘歆父子的校定和王逸的注本,有25篇,即《离骚》1篇,《天问》1篇,《九歌》11篇,《九章》9篇,《远游》、《卜居》、《渔父》各1篇。
在语言形式上,屈原的作品突破了《诗经》以四字句为主的格局,每句五、六、七、八、九字不等,也有三字、十字句的,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多变;句中句尾多用“兮”字,以及“之”“于”“乎”“夫”“而”等虚字,用来协调音节,造成起伏回宕、一唱三叹的韵致。
总之,他的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巨大的创造性。
《渔父》、《卜居》和《远游》三篇作品,王逸《楚辞章句》把它们都归人屈原的作品,后世学者持不同看法。
《渔父》同样采用屈原与渔父的问答,与《屈原列传》中的记述大同小异,刻画了屈原“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高风亮节,“宁可葬身鱼腹,也不蒙受世俗的尘埃”的高贵品质。
这几篇作品虽然并非出干屈原之手,司马迁把《渔父》录入《屈原列传》,刘向把三篇都辑人《楚辞》,王逸给这三篇作品都作了注释,使这几篇作品成为研究屈原的宝贵历史资料。
古代散文名篇赏析及评价
古代散文名篇赏析及评价一、散文的定义与特点散文是一种文学体裁,以其自由、散漫、抒情、叙事、议论等特点著称。
相对于诗歌、戏剧、小说等文学体裁,散文更加注重文字的表达和情感的流露,形式更加灵活多样。
二、古代散文发展概况古代散文起源于先秦时期,经历了汉唐的繁荣、宋明的转型和清代的鼎盛,涌现出了大量的散文名篇和著名的散文家。
代表流派有先秦诸子百家、汉唐古文、唐宋八大家等。
三、古代散文名篇赏析1.《孟子》:《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其散文以雄辩、激昂、深邃著称,堪称古代散文的典范。
2.《庄子》:《庄子》是道家经典之一,其散文以奇异、幽默、寓言见长,展现了庄子的独特思想和文学才华。
3.《史记》:司马迁所著的《史记》是中国古代散文的瑰宝,其文笔优美,叙事生动,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4.《赤壁赋》:苏轼的《赤壁赋》是一篇描绘赤壁古战场的游记散文,以豪放、奔放、想象丰富为特点,展现了苏轼的文学才华。
5.《岳阳楼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是一篇叙事议论散文,以清晰的条理、深刻的见解、优美的文笔而著称。
四、古代散文的评价1.思想价值:古代散文作品多以道德教化、政治讽喻、人生哲理等为主题,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
2.艺术价值:古代散文在文字表达、修辞技巧、篇章结构等方面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
3.历史价值:古代散文作品反映了当时的历史背景、社会风貌、人文思想等,具有丰富的历史价值。
五、中学生如何学习古代散文1.阅读经典:中学生应多读一些古代散文经典作品,如《孟子》、《庄子》、《史记》等,以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2.品味语言:中学生要学会品味古代散文的语言美,体会其修辞技巧、文字表达等艺术特点。
3.深入思考:中学生在阅读古代散文时,要深入思考其中的思想内涵和人生哲理,提升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写作实践:中学生可以尝试仿写古代散文,将所学知识和技巧运用到实际写作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综上所述,古代散文名篇赏析及评价是我们在学习中需要关注的重要知识点。
古代的散文名篇23首
古代的散文名篇古代的名篇包含很文学家们对我国古文化的'贡献,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夜归鹿门歌.》孟浩然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扇,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菩萨蛮》韦庄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积雨辋川庄作》王维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旅夜书怀》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新城道中》苏轼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
《扬州慢》姜夔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古代经典散文
古代经典散文精选古代经典散文蜀道难――李白:噫吁剑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嵋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方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f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从雌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Y,f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将进酒――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洛神赋- -曹植: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
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
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
其辞曰:余从京域,言归东藩。
背伊阙,越S辕,经通谷,陵景山。
日既西倾,车殆马烦。
尔乃税驾乎蘅皋,秣驷乎芝田,容与乎阳林,流眄乎洛川。
于是精移神骇,忽焉思散。
俯则末察,仰以殊观,睹一丽人,于岩之畔。
乃援御者而告之曰:“尔有觌于彼者乎?彼何人斯?若此之艳也!”御者对曰:“臣闻河洛之神,名曰宓妃。
然则君王所见,无乃日乎?其状若何?臣愿闻之。
”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古代散文名篇精选
古代散文名篇精选散文,不需塑造人物性格,不需讲述完整故事,不需编造起伏跌宕的情节。
人们便以为它比小说容易写。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古代散文名篇,供大家欣赏。
古代散文名篇:项脊轩志.(明)归有光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
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前辟四窗,垣墙__,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
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家有老妪,尝居于此。
妪,先大母婢也。
乳二世。
先妣抚之甚厚。
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
妪每谓予曰:“某所,而母立于兹。
”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
”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1),他日汝当用之。
”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
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项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2)。
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
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
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
古代记叙散文名家名篇
古代记叙散文名家名篇1.《烛之武退秦师》(作者:左丘明)《烛之武退秦师》是《左传》中的一篇文章,讲述了烛之武如何以智谋和口才说服秦国退兵的故事。
文章通过生动的情节和人物形象的刻画,展现了烛之武的智勇和胆略,同时也展现了春秋时期的战争与外交形势。
赏析:文章以叙述为主,情节紧凑,人物形象鲜明。
通过烛之武的智谋和口才,展现了春秋时期的外交策略和智慧。
同时,文章也展现了古代记叙散文的特点,语言简练、质朴,富有节奏感。
2.《荆轲刺秦王》(作者:刘向)《荆轲刺秦王》是《战国策》中的一篇文章,讲述了荆轲如何以智勇和胆略刺杀秦王的故事。
文章通过生动的情节和人物形象的刻画,展现了荆轲的英勇和胆略,同时也展现了战国时期的政治斗争和风土人情。
赏析:文章以叙述为主,情节紧凑,人物形象鲜明。
通过荆轲的智勇和胆略,展现了战国时期的风土人情和政治斗争。
同时,文章也展现了古代记叙散文的特点,语言简练、质朴,富有节奏感。
3.《岳阳楼记》(作者:范仲淹)《岳阳楼记》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的一篇游记散文,描写了作者登上岳阳楼所见到的美景以及所产生的感慨。
文章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和对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的高尚情操和远大抱负。
赏析:文章以描写为主,语言优美、生动,富有感染力。
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和对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的高尚情操和远大抱负。
同时,文章也体现了古代游记散文的特点,即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4.《陈情表》(作者:李密)《陈情表》是晋代文学家李密的一篇奏章,主要讲述了自己身世的不幸以及祖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表达了自己尽忠报国的决心和报答祖母的孝心。
文章情感真挚、感人肺腑。
赏析:文章以叙述为主,语言简练、质朴,富有感染力。
通过对自己身世的不幸和祖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尽忠报国的决心和报答祖母的孝心。
同时,文章也体现了古代奏章的特点,即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5.《赤壁赋》(作者:苏轼)《赤壁赋》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一篇游记散文,主要讲述了作者在赤壁游览时的所见所感和所思所想。
古代优美散文名篇
古代优美散文名篇不适合在吵闹繁杂的环境去读。
你可以选择在一个午后阳光或是夜深人静的时候,一杯清茶,一本散文集,让你品读地如痴如醉。
读散文就是这样,需要静心素读。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古代优美散文名篇,供大家欣赏。
古代优美散文名篇:前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于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萧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 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
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古代优美散文名篇:后赤壁赋苏轼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
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
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中国古代散文
中国古代散文
古代散文名篇有如下:
1、《国语》。
《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凡二十一卷(篇),分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记事。
记事时间,起自西周中期,下迄春秋战国之交,前后约五百年。
2、《尚书》。
历史上第一部散文集,自汉以来,《尚书》一直被视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哲学经典,既是帝王的教科书,又是贵族子弟及士大夫必遵的“大经大法”,在历史上很有影响。
3、《汉书》。
《汉书》开创了“包举一代”的断代史体例。
《汉书》包括"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
它的记事始于汉高祖刘邦元年,终于王莽地皇四年。
4、《论语》。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之作,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
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
5、《战国策》。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
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
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的历史。
古代散文名篇朗诵稿(精选6篇)
古代散文名篇朗诵稿(精选6篇)古代名篇朗诵稿篇1岳阳楼记(宋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沈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古代散文名篇朗诵稿篇2爱莲说 (宋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分析】周敦颐(1017-1073)是我国理学的开山祖,他的理学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周敦颐从小喜爱读书,在家乡颇有名气,人们都说他“志趣高远,博学力行,有古人之风”。
他的学问、气度,也感动过许多人来追随他学习,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程颐、程颢两兄弟,他们后来都成了南宋一代著名的理学家。
公元1072年,周敦颐来到江西,创办了濂溪书院,从此开始设堂讲学,收徒育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有名散文篇一:我最喜欢的古代散文我最喜欢的古代散文作品原文枯树赋殷仲文[1]风流儒雅,海内知名。
世异时移[2],出为东阳[3]太守。
常忽忽不乐,顾庭[4]槐而叹曰:此树婆娑[5],生意尽矣。
至如白鹿贞[6]松,青牛文梓[7]。
根抵[8]盘魄,山崖表里[9]。
桂[10]何事而销亡,桐何为而半死[11]?昔之三河[12]徙植,九畹[13]移根。
开花建始[14]之殿,落实[15]睢阳之园。
声[16]含嶰谷,曲[17]抱《云门》。
将[18]雏集凤,比翼巢[19]鸳。
临[20]风亭而唳鹤,对月峡[21]而吟猿。
乃有拳曲[22]拥肿,盘坳[23]反覆。
熊彪[24]顾盼,鱼龙起伏。
节[25]竖山连,文[26]横水蹙。
匠石[27]惊视,公输[28]眩目。
雕镌[29]始就,剞劂[30]仍加。
平鳞[31]铲甲,落角摧牙[32]。
重重[33]碎锦,片片真花。
纷披[34]草树,散乱烟霞。
若夫松子[35]、古度、平仲、君迁,森梢[36]百顷,搓[37]枿千年。
秦则大夫受职[38],汉则将军坐焉[39]。
莫不苔埋菌压,鸟剥虫穿。
或低垂于霜露,或撼顿[40]于风烟。
东海[41]有白木之庙,西河[42]有枯桑之社,北陆[43]以杨叶为关,南陵[44]以梅根作冶。
小山[45]则丛桂留人,扶风[46]则长松系马。
岂独[47]城临细柳之上,塞落[48]桃林之下。
若乃[49]山河阻绝,飘零[50]离别。
拔本[51]垂泪,伤根沥血。
火入[52]空心,膏[53]流断节。
横[54]洞口而敧卧,顿[55]山腰而半折,文[56]斜者百围冰碎,理[57]正者千寻瓦裂。
载瘿[58]衔瘤,藏[59]穿抱穴,木魅[60]睒睗,山精[61]妖孽。
况复[62]风云不感,羁旅[63]无归。
未能采葛[64],还成食薇[65]。
沉沦[66]穷巷,芜[67]没荆扉,既伤摇落[68],弥[69]嗟变衰。
《淮南子》[70]云“木叶落,长年悲”[71],斯[72]之谓矣。
乃[73]为歌曰:建章[74]三月火,黄河万里槎[75]。
若非金谷[76]满园树,即是河阳[77]一县花。
桓大司马[78]闻而叹曰:“昔年种柳,依依[79]汉南。
今看摇落,凄怆[80]江潭。
树犹如此,人何以堪[81]!”[2]篇二:古代散文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 一、先秦历史散文;? 二、汉代历史散文;? 三、魏晋六朝的传记文;? 四、唐代的传记文;? 五、宋代的传记文;? 六、元明清的传记文诸子散文:汉代对先秦文化学术进行总结整理,把诸子分为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十家。
历史散文:1.《尚书》:原称《书》,到汉代改称《尚书》散文集。
2.《春秋》? “春秋笔法”? 《左传》现存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
(相传为左丘明所写,善描战争)3.4.《战国策》(西汉刘向辑成,长于说事)先秦历史散文小结:先秦历史散文是史官文化的产物;其文学特点是讲究文采。
篇三:中国古代散文最远可追溯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2009级《中国语文》试卷(A)(闭卷)(说明: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否则无效,且答题纸与试题纸分开交)学号姓名院系班级得分一、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7题14分,多选、少选、错选一律不得分)1、中国古代散文最远可追溯到(BD )。
A、结绳记事B、甲骨卜辞C、岩画D、铜器铭文2、文学史上建安风骨的内涵包括(ABCD )。
A、功业意识B、慷慨文风C、生命意识D、悲凉文风3、“五四”时期出现了散文创作的盛况,其时产生了(AC )等散文名家。
A、郁达夫B、邹韬奋C、周作人D、张承志产生出鲁迅这样的散文巨匠以及胡适、周作人、朱自清、傅斯年诸散文名家4、(BC)属于90年代“文化散文”。
A、林语堂的《纽约钓鱼》B、余秋雨的《文明的碎片》C、史铁生的《我与地坛》D、范长江的《塞上行》5、语言发展的一般规律包括(ABC)。
A、渐变性B、不平衡性C、社会制约性D、任意性6、中古汉语的声调包括(ABCD )。
A、平声B、上声C、去声D、入声7、“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毛泽东《卜算子·咏梅》)句中使用的修辞格是(ABCD)。
A、比喻B、对偶C、拟人D、夸张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中国古代文学中的诗骚传统是指(现实主义的风诗)和(浪漫主义的骚诗)形成的传统。
进(美文)的概念,提倡“记述的”、“艺术的”叙事抒情散文,强调(以自我为中心),提倡“言志”的小品文。
6、1930年代,文坛上风行过幽默小品与闲适散文,推动这一风气的是后来被称为“幽默大师”的(林语堂),他创办了(论语)等刊物,大力提倡幽默。
7、《有关大雁塔》是(韩东)的诗歌作品。
8、根据语言的历史来源或者按照语言的亲属关系对语言所作的分类,就是语言的(谱系)分类。
9、在汉语史上先后出现过(直音)、(譬况)、(反切)、注音字母等标音方法。
10、(甲骨文)是迄今所见的相当成熟的最早的汉字。
11、六书中,(形声字)的出现,标志着造字方法完全成熟。
12、在北方戏曲中,韵又叫(辙),押韵叫(合辙)。
13、依照词谱所规定的字数、平仄以及其他格式来写词,叫做(填词)。
三、修改下列病句:(每题3分,共6分)1、在前面所讨论的问题中,受力分析和平衡计算时,都把物体的接触面看成是绝对光滑的,即忽略物体间的摩擦。
(《工程力学》,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年,P35)改为:前面所讨论的问题在受力分析和平衡计算时,都把物体的接触面看出是绝对光滑的,即忽略物体间的摩擦。
(《工程力学》,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年,P35)2、唐代“古文运动”是针对六朝以来盛行的(骈文)2、(2)存储器。
它用以存放CNC装置的数据、参数和而提倡散文的“散文化”。
3、八股文分为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比、后比、收结。
4、元明清的戏剧主要是杂剧和(南戏)两种体制。
5、现代文学中率先兴起的散文作品,是议论时政的杂感短论,统称(杂文)。
周作人最早从西方引程序。
它包括存放系统控制软件的只读存储器EPROM和存放中间运算结果的随机读写存储器RAM和存放零件加工程序信息的磁泡存储器或带后备电池的CMOSRAM。
(《数控加工与编程》,华中科大出版社,2004,P7)1改为:存储器。
它用以存放CNC装置的数据、参数和程序。
它包括存放系统控制软件的只读存储器EPROM,存放中间运算结果的随机读写存储器RAM和存放零件加工程序信息的磁泡存储器以及带后备电池的CMOSRAM。
(《数控加工与编程》,华中科大出版社,2004,P7)四、阅读欣赏、理解题(第1题为必答题,为12分;第2、3、4、5、6题中选做两题,每题14分;共40分)1、阅读韩愈《毛颖传》,并回答文后问题。
(12分)(必答题)毛颖传(唐)韩愈毛颖者,中山人也。
其先明眎(眎,视。
明眎,兔子的别名),佐禹治东方(东方为卯位)土,养万物有功,因封于卯地,死为十二神。
尝曰:“吾子孙神明之后,不可与物同,当吐而生(古代传说:兔子的生产方式)。
”已而果然。
明眎八世孙?(nōu),世传当殷时居中山,得神仙之术,能匿光使物,窃姮娥,骑蟾蜍入月,其后代遂隐不仕云。
居东郭者曰?(cūn),狡而善走,与韩卢(古代韩国的名犬)争能,卢不及。
卢怒,与宋鹊(古代宋国的名犬)谋而杀之,醢其家。
秦始皇时,蒙将军恬(蒙恬,人名,传说发明毛笔的人。
)南伐楚,次中山,将大猎以惧楚,召左右庶长与军尉,以连山筮之(连山,三《易》之一,古代占卜用《易》。
),得天与人文之兆。
筮者贺曰:“今日之获,不角不牙,衣褐之徒,缺口而长颈,八窍(八窍,五官共七窍,古人认为兔子有八窍。
)而趺居,独取其髦,简牍是资,天下其同书,秦其遂兼诸侯乎?”遂猎,围毛氏之族,拔其豪,载颖而归,献俘于章台宫,聚其族而加束缚焉。
秦皇帝使恬赐之汤沐,而封诸管城,号曰:管城子。
日见亲宠任事。
颖为人强记而便敏,自结绳之代以及秦事,无不纂录;阴阳、卜筮、占相、医方、族氏、山经、地志、字书、图画、九流百家天下之书,及至浮图、老子、外国之说,皆所详悉;又通于当代之务,官府薄书,市井货钱注记,惟上所使。
自秦皇帝及太子扶苏、胡亥、丞相斯、中车府令高,下及国人,无不爱重。
2又善随人意,正直邪曲巧拙,一随其人。
虽见废弃,终默不泄。
惟不喜武士,然见请亦时往。
累拜中书令,与上益狎,上尝呼为中书君。
上亲决事,以衡石自程,虽宫人不得立左右,独颖与执烛者常侍,上休方罢。
颖与绛人陈玄、弘农陶泓及会稽褚先生友善,相推致,其出处必偕。
上召颖,三人者不待诏,辄俱往,上未尝怪焉。
后因进见,上将有任使,拂拭之,因免冠谢。
上见其发秃,又所摹画不能称意。
上嘻笑曰:“中书君老而秃,不任吾用。
吾尝谓君中书,君今不中书邪?”对曰:“臣所谓尽心者。
”因不复召,归封邑,终于管城。
其子孙甚多,散处中国夷狄,皆冒管城,惟居中山者能继父祖业。
太史公曰:“毛氏有两族,其一姬姓,文王之子,封于毛,所谓鲁、卫、毛、聃者也。
战国时有毛公、毛遂。
独中山之族,不知其本所出,子孙最为蕃昌。
《春秋》之成,见绝于孔子,而非其罪。
及蒙将军拔中山之豪,始皇封诸管城,世遂有名,而姬姓之毛无闻。
颖始以俘见,卒见任使。
秦之灭诸侯,颖与有功,赏不酬劳,以老见疏,秦真少恩哉!”请根据上文回答如下三个问题:①请判断《毛颖传》是否是古文,并说明理由。
(5分)是古文,采用了传记体裁,章末还有太史公的议论,采用了《史记》史家笔调。
从语言方面来看,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
②请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3分)③请指出韩愈在《毛颖传》一文中贯通全文的写作方法,并举出二、三篇全篇使用了相同手法的作品。
(4分)通篇采用的写作方法是采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寓庄于谐,使用相同手法的作品有韩愈的《进学解》、《送穷文》2、阅读袁宏道《叙陈正甫会心集》,回答文后问题。
(14分)叙陈正甫会心集(明)袁宏道世人所难得者唯趣。
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女中之态,虽善说者不能一语,唯会心者知之。
今之人,慕趣之名,求趣之似,于是有辨说书画,涉猎古董,以为清;寄意玄虚,脱迹尘纷,以为远。
又其下,则有如苏州之烧香煮茶者。
此等皆趣之皮毛,何关神情!夫趣得之自然者深,得之学问者浅。
当其为童子也,不知有趣,然无往而非趣也。
面无端容,目无定睛;口喃喃而欲语,足跳跃而不定;人生之至乐,真无逾于此时者。
孟子所谓不失赤子,老子所谓能婴儿,盖指此也,趣之正等正觉最上乘也。
山林之人,无拘无缚,得自在度日,故虽不求趣而趣近之。
愚不肖之近趣也,以无品也。
品愈卑,故所求愈下。
或为酒肉,或然声伎,率心而行,无所忌惮。
自以为绝望于世,故举世非笑之不顾也,此又一趣也。
迨夫年渐长,官渐高,品渐大,有身如梏,有心如棘,毛孔骨节,俱为闻见知识所缚,入理愈深,然其去趣愈远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