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MG-J31.401-2006 窗式空调器总体结构设计规范
空调器国家标准
![空调器国家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cdc47ce4b73f242326c5f82.png)
类型 气候环境 最高温度
T1 温带气候
43℃
T2 低温气候
35℃
T3 高温气候
52℃
h
5
GB/T 7725-2004《房间空气调节器》
一、通用 要求
二、性能 要求
三、可靠 性要求
空调器要求
h
6
GB/T 7725-2004《房间空气调节器》
一、通用要求
1 热泵型空调器的热泵额定( 高温) 制热量应不低于其 额定制冷量; 对于额定制冷量不大于7.1 k W的分体式热泵 空调器, 其热泵额定( 高温) 制热量应不低于其额定制冷 量的1.1倍。
h
15
GB 21551.6-2010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抗菌、除 菌、净化功能 空调器的特殊要求》
1、有害物质要求
有害物质 臭氧浓度(出风口5cm处) 紫外线强度(装置周边5cm处) TVOC浓度(出风口20cm处) PM10浓度(出风口20cm处)
指标 ≤0.10mg/m³ ≤0.50µW/cm² ≤0.15mg/m³ ≤0.07mg/m³
2 空调器的构件和材料:空调器的保温层应有良好的 保温性能和具有阻燃性、且无毒无异味。
3空调器所具有的特殊功能( 如: 具有抑制、 杀灭细菌 功能的空调器、 具有负离子清新空气功能的空调器等) 应 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相关标准的要求
h
7
GB/T 7725-2004《房间空气调节器》
二、性能要求
1 制冷系统密封性能:制冷系统各部分不应有制冷剂 泄漏。
房间空气调节器:一种向密闭空间、 房间 或区域直接提供经过处理的空气的设备,它 主要包括制冷和除湿用的制冷系统以及空气 循环和净化装置,还可包括加热和通风装置 (它们可被组装在一个箱壳内或被设计成一 起使用的组件系统),简称空调器
空调箱设备施工规范
![空调箱设备施工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d1fb7600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5a.png)
空调箱设备施工规范第一篇:空调箱设备施工规范空调箱设备施工规范1.0.通则 1.1.说明本章节详细规定空调箱之供应及安装。
1.2.适用范围1.2.1.组合型空调箱 1.2.2.全外气空调箱1.2.3.箱型空调箱 1.3.相关章节1.3.1.马达器技术规范(ME-SP-013)1.3.2.离心风机技术规范(ME-SP-011)1.4.参考规范1.4.1.承包商需根据下列任一机构所订定之最新标准、规定及法规来完成本项设备所规定之材质及制造︰(1)空气运送及控制协会(AMCA)。
A.AMCA210-风机额定等级测试之实验室方法。
B.AMCA300-送风装置音级测试法规。
C.AMCA301-由实验室测试数据计算风机音级的方法。
(2)美国国家标准协会(ANSI)ANSIB3.15 自动对位轴承。
(3)冷冻空调协会(ARI)A.ARI 210-冷却盘管额定。
B.ARI 410-盘管容量额定。
C.ARI 430-中央空调箱。
(4)美国冷冻、空调及加工热工程协会(ASHRAE)。
A.ASHRAE15-盘管延伸表面之材料。
B.ASHRAE33-盘管等级。
C.ASHRAE51-风机测试。
D.ASHRAE52-过滤材效果之量测。
(5)美国材料试验协会(ASTM)(6)主要参数须经国家质量监督局认可的测试单位测量,并符合《组合式空调机组》之国标要求(GB/T 14294-93)。
1.4.2.承包商可建议使用已获国际公认之法规或标准,但须经業主指定代理人认可。
1.4.3.任何存在于本规范与所列参考规范的要求,或本规范与设计数据/图之间有相矛盾之处时,须立即通知工程师以求解决。
1.5.品质保证1.5.1.所提供的过滤器、通风机组及盘管,其制造厂必须从事生产同类型的产品,至少有 5 年的制造实绩。
1.5.2.盘管须在工厂完成 2160Kpa 气压试验。
空调箱规范第 1 页2013-4-28 1.5.3.不锈钢名牌必须牢固在每一空调箱设备上,并指出制造厂家的名称、序号及型号等。
冷家研字[2006]043号性能设计规范
![冷家研字[2006]043号性能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c92bf114fc4ffe473368ab49.png)
家用空调事业部技术研发中心文件冷家研字[2006]43号性能设计规范总则一,熟悉和了解GB—7725—2004,对国标所要求的实验分下述二部理解:(一)能力和能效严格按企标执行,个别满足不了的由技术副总和销售总经理共同确认。
(二)其它可靠性试验,比国标要求的时间放大做实验。
二,除GB—7725—2004试验之外必须追加如下实验:(一)长配管试验:分体机15m,柜机20m,天花机30m,定制机另算,在此试验下,做7725—2004要求的可靠性试验,主要观察压缩机在各种工况下面的油位、温度、压力等参数,确保压缩机运行在压缩机厂允许范围内。
(二)高落差试验,落差:分体机5m,柜机10m,天花机15m有试验资源的情况下,在长配管下做落差可靠性试验。
长期运行时,需作此试验观察压缩机油位。
(三)极限温度试验分体机—15℃~50℃,柜机天花机—15℃~50℃,部分机型要在格栅中作高温试验,确保机器正常运转。
(四)任何一个新产品都要用视液镜压缩机,在厂家的指导下作初步试验和确认试验。
(五)任何一个产品都必须有下列数据:A,能力B,10个关键温度点:温度和蒸发器,冷凝器出口各分流管温度。
10个关键点指,排气,回气,蒸入、中、出,冷入、口、出,压机底部,壳体中部。
同时必须记录排回气压力数据。
C,压缩机油面变化图,在压机视液镜上标上刻度。
记录此刻度,尤其在低温除霜时记录油面。
D,启动试验,—15℃冻8个小时后启动观察油面变化状况,并记下缺油时间。
E,室外机的转速和风量。
(六)实验报告必须装订成册,并注明日期和更改出。
编制产品规格书时必须由部门经理签字,最终版本由研发中心主任签字。
一、开发基本流程关键信息:1)项目投产鉴定时间要求需根据投产鉴定时间及开发流程要求反推各关键开发节点时间,制定质量计划表指导项目的总体推进进度要求并分解为月计划及周计划。
2)明确机型数量及主要性能指标主要包括制冷制热量、制冷制热功率要求、能效要求、噪音要求、能力能效偏差范围值、使用条件等;根据机型数量和名称确定实验量及相对应的实验计划。
空调系统设计资料总结
![空调系统设计资料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955523b0b4c2e3f5727635d.png)
第一章设计参考规范及标准 (4)一、通用设计规范: (4)二、专用设计规范: (4)三、专用设计标准图集: (5)第二章设计参数 (5)一、商业和公共建筑物的空调设计参数ASHRAE (5)二、舒适空调之室内设计参数日本 (6)三、新风量 (7)1、每人的新风标准ASHRAE (7)2、最小新风量和推荐新风量UK (8)3、各类建筑物的换气次数UK (8)4、各场所每小时换气次数 (9)4、每人的新风标准UK (9)5、考虑节能的基本新风量(1/s人)(日本) (10)6、办公室环境卫生标准日本 (10)7、民用建筑最小新风量 (10)第三章空调负荷计算 (13)一、不同窗面积下,冷负荷之分布% (13)二、负荷指标(估算)(仅供参考) (13)三、空调冷负荷法估算冷指标。
空调冷负荷法估算冷指标(W/m2空调面积)见下表 (14)四、按建筑面积冷指标进行估算建筑面积冷指标 (16)五、建筑物冷负荷概算指标香港 (17)六、各类建筑物锅炉负荷估算W/m3℃ (18)七、热损失概算W/m℃ (18)八、冷库冷负荷概算指标 (18)第四章风管系统设计 (19)一、通风管道流量阻力表 (19)1、缩伸软管摩擦阻力表 (19)2、镀锌板风管摩擦阻力表 (19)二、室内送回风口尺寸表 (22)1、风口风量冷量对应表 (22)2、不同送风方式的风量指标和室内平均流速ASHRAE (23)三、室内风管风速选择表 (23)1、低速风管系统的推荐和最大流速m/s (23)2、低速风管系统的最大允许速m/s (23)3、通风系统之流速m/s (24)四、室内风口风速选择表 (24)1、送风口风速 (24)2、以噪音标准控制的允许送风流速m/s (25)3、推荐的送风口流速m/s (25)4、送风口之最大允许流速m/s (25)5、回风口风速 (25)6、回风格栅的推荐流速m/s (26)8、逗留区流速与人体感觉的关系 (26)9、顶棚散流器送风量 (26)10、侧送风口送风量 (27)五、室内风口的简单布臵 (29)1、送风口布臵间距 (29)2、标准型号风盘所接散流器的尺寸表-办公室 (29)3、散流器布臵 (29)4、空调房间允许最大送风温差℃ (30)5、工艺性空气调节空调房间允许最大送风温差 (30)6.1、厨房通风问题 (30)6.2如何确定厨房的通风量 (30)6.3厨房通风设计中的几个问题 (32)7、消声器、静压箱总结 (35)8.风管贴吸音材料风道的衰减量(日本) (36)9.风管的自然衰减量(只有直风道dB/m,其它都是dB) (36)六、防排烟设计 (37)第五章管道系统设计 (41)一、空调管路系统的设计原则 (41)二、管路系统的管材 (42)三、供回水总管上的旁通阀与压差旁通阀的选择 (42)四、空调水系统管径的确定 (44)五、冷冻水泵扬程估算方法 (45)1、水泵扬程简易估算法 (46)2、冷冻水泵扬程实用估算方法 (46)3、水泵扬程设计 (48)六、冷却水系统的设计 (48)1、冷却水系统的补水量 (48)2、冷却水循环系统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49)七、冷凝水管道设计 (49)八、分汽缸、分水器、集水器尺寸的确定 (50)九、膨胀水箱的容积计算 (53)十、空压管道管径选择表 (55)十一、空调水处理系统 (56)十二、保温 (56)十三、阀门选用 (57)第六章空调设备选型 (58)一、机组选型 (58)二、机组选型案例 (58)三、辅助设备 (59)1、冷却塔 (59)2、水泵的选型: (59)3、热泵中央空调系统水量计算 (60)4、冷冻水和冷却水流量估算 (61)5、设备水压力降估算(日本) (61)第七章自控系统设计 (62)第八章材料、设备资料 (62)一、钢板和铝板的厚度和重量ASHRAE (62)二、角钢和角铝的规格和重量ASHRAE (62)三、计算单位换算 (63)四、常用液体的密度(单位:103千克/米3,未注明者为常温下) (64)五、空气调节常用计算公式 (65)六、钢材理论重量计算 (67)七、专业英语 (68)第九章耗电量、机房面积 (81)1、水源热泵系统设备耗电量比例 (81)2、医院耗电量比例 TRANE (81)3、各种系统分项造价占总造价的百分率%(近似) (81)4、冷水机组和附属设备估算(△t=5℃) (81)5、空调面积占建筑面积比例 (82)6、空调机房建筑面积概算指标 (82)7、空调设备所占的建筑面积百分率% (83)8、设备层布臵原则: (83)第十章参考实例 (84)第十一章暖通空调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图纸要求 (84)一、贯彻执行暖通设计规范、标准方面存在的问题 (84)1.1 室内外空气计算参数不符合规范要求 (84)1.2 供暖热负荷计算有漏项和错项 (84)1.3 卫生间散热器型式选择不妥 (84)1.4 楼梯间散热器立、支管未单独配臵 (85)1.5 供暖管道敷设坡度不符合规范要求 (85)1.6 厨房操作间通风存在问题 (85)1.7 膨胀水箱与热(冷)水系统的连接不符合规范要求 (85)1.8 通风空调系统防火阀的设臵不符合规范要求 (85)1.9 防烟楼梯间前室送风口风量的确定有问题 (85)1.10 误将防烟分区排风量的计算混同于排烟风机风量的计算 (86)1.11 高层建筑排烟系统排烟口选型不当 (86)二、在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86)2.1 供暖入口设臵过多 (86)2.2 供暖系统设计不合理 (86)2.3 排风系统设计不合理 (87)2.4 空调系统的选择不合理 (87)2.5 厕所采用风机盘管时未加新风 (87)2.6 平衡阀的设臵与口径选择存在问题 (87)2.7 系统分区不当造成失败 (87)2.8、双风机系统设计问题 (88)3.0 排气系统设计诸问题 (90)三、设计图纸方面存在的问题 (91)3.1 设计说明内容不完整 (91)3.2 平面图深度不够,有些应该绘制的内容遗漏 (91)3.3 系统图深度不够 (92)3.4 锅炉房设计过于简化 (92)3.5 计算书内容不全甚至全部空白 (92)3.6 暖通空调设备未编号列表表示,图画繁杂不清 (92)3.7 平面图、剖面图、系统图不一致 (92)3.8 设计图纸与计算书不一致 (92)四、问题原因及克服方法 (93)五、施工图设计深度要求 (93)设计说明、施工说明、图例和设备表 (93)设备平面图 (93)剖面图 (94)通风、空调、制冷机房平面图 (94)通风、空调、制冷机房剖面图 (94)暖通设计中的系统图、立管图 (94)详图 (94)计算书(供内部使用,备查) (94)第一章设计参考规范及标准中央空调主要参考以下的规范及标准:一、通用设计规范:1.《采暧通风及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JI19-87)2.《采暖通风及至气调节制图标准》(GBJ114-88)3.《建筑设计防火现范》(GBJ116-87)4、《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现他》( GBJ0045-95)5.《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二、专用设计规范:1、《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36-87)2、《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99)3.《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67-89)4、〈旅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7-89)5.《旅游旅馆建筑热土与空气调节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93)6、其它专用设计规范三、专用设计标准图集:1.《暖通空调标准图集》2.《暖通空调设计选用手册》(上、下册)3、其它有关标准第二章设计参数一、商业和公共建筑物的空调设计参数ASHRAE二、舒适空调之室内设计参数日本三、新风量1、每人的新风标准ASHRAE2、最小新风量和推荐新风量UK3、各类建筑物的换气次数UK4、各场所每小时换气次数依人数计算换气量4、每人的新风标准UK5、考虑节能的基本新风量(1/s人)(日本)6、办公室环境卫生标准日本7、民用建筑最小新风量《空调通风工程系统运行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空调通风系统运行期间,新风量宜满足下表的规定值,或者满足空气调节房间内二氧化碳浓度小于0.1%。
2000年后空调相关规范(共五则范文)
![2000年后空调相关规范(共五则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f320922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43.png)
2000年后空调相关规范(共五则范文)第一篇:2000年后空调相关规范2000 年以来发布的有关暖通空调专业的部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供暖供热标准GB/ T 19141 2003 家用太阳热水系统技术条件GB/ T 50242 2002 采暖与卫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T 1921 2004 工业蒸汽锅炉参数系列 GB/ T 3166 2004 热水锅炉参数系列CECS 150 2003 高效燃煤锅炉房设计规程(附条文说明)CJJ 34 2002 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替代CJJ 341990)CJ / T 140 2001 供热管道保温结构散热损失测试与保温效果评定方法 CJ / T 191 2004 板式换热机组DL/ T 5165 2002 水力发电厂厂房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程DL/ T 468 2004 电站锅炉风机造型和使用导则 DL/ T 469 2004 电站锅炉风机现场性能试验EJ / T 1136 2001 轻水堆核电厂安全壳外供暖、通风、空调系统设计准则 HG/ T 20698 2000 化工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定(附条文说明)SH 3010 2000 石油化工设备和管道隔热技术规范(替代SHJ 10 1990 和SYJ 6221983)SY/ T 0441 2001 油田注汽锅炉制造安装技术规范(附条文说明)(替代SY/ T40411995)TB/ T 1955 2000 铁道客车采暖通风设计参数(替代TB 1955 1987)空调制冷标准GB 50072 2001 冷库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替代GBJ 72 1984)GB 50243 2002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附条文说明)(替代GBJ 304 1988 和GB 50243 1997)GB/ T 19409 2004 水源热泵机组 GB/ T 19410 2004 螺杆式制冷剂压缩机GB/ T 19412 2004 蓄冷空调系统的测试和评价方法GB/ T 19413 2004 计算机和数据处理机房用单元式空气调节机CJ / T 134 2001 城市公交空调客车空调系统技术条件EJ / T 1116 2000 核设施通风空调和气体处理系统机械设备设计规范SB/ T 10345.1 2001 制冷系统和热泵———安全和环境要求第1 部分:基本要求、定义、分类和选择原则SB/ T 10345.2 2001 制冷系统和热泵———安全和环境要求第2 部分:设计、建造、试验、标记与文件编制SB/ T 10345.3 2001 制冷系统和热泵———安全和环境要求第3 部分:安装地点和人身保护 SB/ T 10345.4 2001 制冷系统和热泵———安全和环境要求第4 部分:操作、维护、检修和回收SB/ T 10355 2002 制冷系统和热泵———软管件、隔振器和膨胀接头———要求、设计与安装SBJ 11 2000 冷藏库建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附条文说明)SBJ 12 2000 氨制冷系统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附条文说明)SH/ T 0698 2000 在制冷剂系统中冷冻机油的化学稳定性试验法(密封玻璃管法)SH/ T 0699 2000 冷冻机油与制冷剂相容性试验法 SJ / T 11259 2001 制冷机低温泵总规范 TB/ T 2991 2000 机车空调装置试验方法节能标准GB 12021.3 2000 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源效率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替代GB 12021.3 1989)GB/ T 15320 2001 节能产品评价导则(替代GB/ T15320 1994)GB/ T 17954 2000 工业锅炉经济运行GB/ T 17981 2001 空气调节系统经济运行 GB/ T 18292 2001 生活锅炉经济运行 GB/ T 19065 2003 电加热锅炉系统经济运行HJBZ 18 2000 节能、低噪声房间空气调节器(替代HJBZ 18 1997)J GJ 75 2003 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 GJ 129 2000 既有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J GJ 132 2001 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检验标准(附条文说明)J GJ 134 2001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附条文说明)通风除尘标准GB/ T 13931 2002 电除尘器性能测试方法(替代GB/ T 13931 1992)GB 19210 2003 空调通风系统清洗规范GB 50243 2002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附条文说明)(替代GBJ 3041988 和GB 50243 1997)DL/ T 461 2004 燃煤电厂电除尘器运行维护导则GH/ T 1025 2000 轧花厂粉尘测定GH/ T 1026 2000 气力输送装置的测定GJB 4101 2000 野战工事滤毒通风装置部队试验规程 LS/ T 1202 2002 储粮机械通风技术规程洁净技术标准GB 50073 2001 洁净厂房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替代GBJ 73 1984)GB 50333 2002 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附条文说明)计算机及网络技术标准GB/ T 50314 2000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附条文说明)GB 50339 2003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附条文说明)GA/ T 390 2002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通用技术要求GA/ T 391 2002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管理要求 JB/ T 10306 2001 温室控制系统设计规范防火排烟标准GB 50084 2001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替代GBJ 84 1985)GB/ T 50313 2000 消防通信指挥系统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GB/ T 5135.1 2003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第1 部分:洒水喷头GB/ T 5135.2 2003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第2 部分:湿式报警阀、延迟器、水力警铃 GB/ T 5135.3 2003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第3 部分:水雾喷头 GB/ T 5135.4 2003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第4 部分:干式报警阀 GB/ T 5135.5 2003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第5 部分:雨淋报警阀 GB/ T 5135.6 2003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第6 部分:通用阀门 GB/ T 5135.7 2003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第7 部分:水流指示器 GB/ T 5135.8 2003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第8 部分:加速器 GB/ T 14561 2003 消火栓箱GA 372 2001 防火墙产品的安全功能检测GA 384.1 2002 火警受理设备第1 部分:火警受理台GA 384.2 2002 火警受理设备第2 部分:火警终端台 GA 93 2004 防火门闭门器GA 481 2004 排烟阀(口)GY 5067 2003 广播电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替代 GYJ 33 1988 部分)MT/ T 855 2000 煤矿均压防灭火调压气室通用技术条件 SH 3125 2001 石油化工防火堤设计规范SY/ T 0075 2002 油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YD/ T 1132 2001 防火墙设备技术要求给水排水标准GB 1576 2001 工业锅炉水质(替代GB 15761996)GB/ T 18742.1 2002 冷热水用聚丙烯管道系统第1 部分:总则 GB/ T 18742.2 2002冷热水用聚丙烯管道系统第2 部分:管材 GB/ T 18742.3 2002 冷热水用聚丙烯管道系统第3 部分:管件 GB/ T 18919 2002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分类GB/ T 18920 2002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 T 18921 2002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 50015 2003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替代GBJ 15 1988)GB 50032 2003 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TJ 32 1978)GB 50069 2002 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替代GBJ 69 1984)GB 50102 2003 工业循环水冷却设计规范(替代GB 50208 2002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附条文说明)GB 50242 2002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附条文说明)(替代GBJ242 1982 和GBJ 302 1988 部分)GB 50318 2000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附条文说明)GB 50332 2002 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替代GBJ 69 1984)GB 50334 2002 城市污水处理厂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335 2002 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 GB 50336 2002 建筑中水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CECS 14 2002 游泳池和水上游乐池给水排水设计规程(附条文说明)(替代CECS 14 1989)CECS 94 2002 建筑排水用硬聚氯乙烯内螺旋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替代CECS 94 1997)CECS 108 2000 公共浴室给水排水设计规程CECS 135 2002 建筑给水超薄壁不锈钢塑料复合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CECS 136 2002 建筑给水氯化聚氯乙烯(PVC C)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CECS 138 2002 给水排水工程钢筋混凝土水池结构设计规程(附条文说明)CECS 139 2002 给水排水工程水塔结构设计规程(附条文说明)CECS 140 2002 给水排水工程埋地管芯缠丝预应力混凝土管和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附条文说明)CECS 141 2002 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钢管管道结构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CECS 142 2002 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铸铁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附条文说明)CECS 143 2002 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预制混凝土圆形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附条文说明)CECS 144 2002 水力控制阀应用设计规程(附条文说明)CECS 145 2002 给水排水工程埋地矩形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附条文说明)CECS 151 2002 沟漕式连接管道工程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CJ / T 186 2003 地漏DL/ T 5143 2002 变电所给水排水设计规程(附条文说明)NY/ T 513 2002 家用太阳热水器电辅助热源 NY/ T 514 2002 家用热水器储水箱SH 3095 2000 石油化工污水处理设计规范 TB 10079 2002 铁路生产污水处理设计规范 TB 10209 2002 铁路给水排水施工规范减振降噪标准GB/ T 6881.1 2002 声学声压法测定噪声源声功率级混响室精密法(替代GB/ T 68811986)GB/ T 6881.2 2002 声学声压法测定噪声源声功率级混响场中小型可移动声源工程法第1 部分:硬壁测试室比较法(替代GB/ T 6881 1986)GB/ T 6881.3 2002 声学声压法测定噪声源声功率级混响场中小型可移动声源工程法第2 部分:专用混响测试室法(替代GB/ T 6881 1986)GB/ T 14574 2000 声学机器和设备噪声发射值的标示和验证GB/ T 17248.1 2000 声学机器和设备发射的噪声测定工作位置和其他指定位置发射声压级的基础标准使用导则GB/ T 18204.22 2000 公共场所噪声测定方法GB/ T 18313 2001 声学信息技术设备和通信设备空气噪声的测量 GB/ T 18698 2002 声学信息技术设备和通信设备噪声发射值的标示CECS 126 2001 叠层橡胶支座隔震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J GJ / T 131 2000 体育馆声学设计及测量规程(附条文说明)环境保护标准GB 18083 2000 以噪声污染为主的工业企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DL/ T 799.3 2003 电力行业劳动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第3 部分:生产性噪声监测 DL/ T 414 2004 火电厂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 / T 69 2001 燃煤锅炉烟尘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核定技术方法———物料衡算法(试行)JBJ 16 2000 机械工业环境保护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替代JBJ 16 1988)JB/ T 10359 2002 空调器室外机用塑料环境技术要求SY/ T 10047 2003 海上油(气)田开发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 T 18202 2000 室内空气中臭氧卫生标准 GB/ T 18468 2001 室内空气中对二氯苯卫生标准 GB/ T 18883 2002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材料与设备标准GB/ T 1236 2000 工业通风机用标准化风道进行性能试验(替代GB/ T 1236 1985)GB/ T 9573 2003 橡胶、塑料软管及软管组合件尺寸测量方法(替代GB/ T 9573 1988)GB/ T 10079 2001 活塞式单级制冷压缩机(替代GB/T 10079 1988 和GB/ T 10871~10876 1989)GB/ T 10870 2001 容积式和离心式冷水(热泵)机组性能试验方法(替代GB/ T 10870 1989)GB/ T 13460 2003 再生橡胶(替代GB/ T 13460 1992)GB 14907 2002 钢结构防火涂料(替代GB 14907 1994)GB 15763.1 2001 建筑用安全玻璃防火玻璃(替代GB 15763 1995 部分)GB/ T 18429 2001 全封闭涡旋式制冷压缩机GB/ T 18430.1 2001 蒸气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工商业用和类似用途的冷水(热泵)机组GB/ T 18430.2 2001 蒸气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户用和类似用途的冷水(热泵)机组(替代JB/ T 4329 1997)GB/ T 18836 2002 风管送风式空调(热泵)机组 GB/ T 18837 2002 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 GB/ T 19232 2003 风机盘管机组GB/ T 8814 2004 门、窗用未增塑聚氯乙烯(PVC2U)型材 GB/ T 19411 2004 除湿机GB/ T 19473.1 2004 冷热水用聚丁烯(PB)管道系统第1 部分总则GB/ T 19473.2 2004 冷热水用聚丁烯(PB)管道系统第2 部分管材 GB/ T 19473.3 2004 冷热水用聚丁烯(PB)管道系统第3 部分管件 CJ / T 180 2003 家用手动燃气阀门 GA 386 2002 防火卷帘控制器 GJB 5048 2001 舰船用通风机规范HJBZ 1 2000 家用制冷器具(替代HJBZ 1 1994)JB/ T 6513 2002 锅炉灭火保护装置(替代JB/ T 6513 1992)JB/ T 7985 2002 小型锅炉和常压热水锅炉技术条件(替代JB/ T 7985 1995)JB/ T 8129 2002 工业锅炉旋风除尘器技术条件(替代JB/ T 8129 1995)JB/ T 9069 2000屋顶通风机(替代ZBJ 72035 1990和ZBJ 72047 1990)JB/ T 9099 2002 冷却塔轴流通风机JB/ T 10094 2002 工业锅炉通用技术条件(替代JB/ T10094 1999(原标准号ZBJ98011 88))JB/ T 10213 2000 通风机焊接质量检验技术条件 JB/ T 10214 2000 通风机铆焊件技术条件 JB/ T 10281 2001 消防排烟通风机技术条件JB/ T 10302 2001 家用和类似用途小型制冷系统两通电磁阀 JB/ T 10325 2002 锅炉除氧器技术条件 JB/ T 10340 2002 袋式除尘器用压差控制仪 JB/ T 10341 2002 滤筒式除尘器 JB/ T 10378 2002 固定式消防泵JB/ T 10386 2002 家用和类似用途空调电子膨胀阀 JB/ T 10393 2002 电加热锅炉技术条件 JC/ T 857 2000 平板玻璃用长石JC/ T 858 2000 住宅浴缸和淋浴底盘用浇注丙烯酸板材 JC/ T 859 2000 长石JC/ T 863 2000 高分子防水卷材胶粘剂 JC/ T 864 2000 聚合物乳液建筑防水涂料 JC/ T 868 2000 金属面硬质聚氨酯夹芯板 JC/ T 869 2000 金属面岩棉、矿渣棉夹芯板 JC/ T 870 2000 彩色硅酸盐水泥JC/ T 879 2001 水泥工业用离心通风机技术条件J G 3 2002 采暖散热器灰铸铁柱型散热器(替代J G/ T 4 1999(原标准号J GJ 30.2 1986))J G 4 2002 采暖散热器灰铸铁翼型散热器(替代J G/ T 3 1999(原标准号J GJ 30.1 1986))J G 118 2000 建筑隔震橡胶支座J G 143 2002 采暖散热器铝制柱翼型散热器 J G/ T 122 2000 建筑木门、木窗 J G/ T 148 2002 钢管散热器NY/ T 669 2003 建筑排水用再生塑料管材 QB/ T 2533 2001 空调器用管路件 YC/ T 201 2001 卷烟厂除尘器YS/ T 95.1 2001 空调器散热片用铝箔第1 部分素铝箔 YS/ T 95.2 2001 空调器散热片用铝箔第2 部分亲水铝箔有关设计、验收规范GB/ T 18621 2002 温室通风降温设计规范 GB/ T 18741 2002 盲学校建筑设计卫生标准GB 50029 2003 压缩空气站设计规范(替代GBJ 29 1990)GB 50071 2002 小型水力发电站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替代GBJ 71 1984)GB 50074 2002 石油库设计规范(替代GBJ 74 1984)GB/ T 50100 2001 住宅建筑模数协调标准(附条文说明)(替代GBJ 100 1987)GB 50208 2002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附条文说明)GB 50209 2002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附条文说明)(替代GB 50209 1995)GB 50251 2003 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替代GB 50251 1994)GB 50300 200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附条文说明)(替代GBJ 300 1988)GB 50303 2002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附条文说明)(替代GBJ 303 1988 和GB 50259 1996)GB/ 50310 2002 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附条文说明)(替代GBJ 310 1988 和GB 50182 1993)GB/ T 50311 2000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GB/ T 50312 2000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附条文说明)GB 50316 2000 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GB 50317 2000 猪屠宰与分割车间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GB 50319 2000 建设工程监理规范(附条文说明)GB/ T 50340 2003 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 GBZ 1 2002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J GJ 25 2000 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替代J GJ 25 1986)J GJ / T 29 2003 建筑涂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附条文说明)J GJ 31 2003 体育建筑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J GJ 57 2000 剧场建筑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替代J GJ 57 1988)J GJ 126 2000 外墙饰面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附条文说明)J GJ 127 2000 看守所建筑设计规范J GJ 275 2000 海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附条文说明)SH 3079 2000 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综合类标准14.1 术语标准GB/ T 9881 2003 橡胶术语(替代GB/ T 98811988)GB/ T 18517 2001 制冷术语14.2 制图标准GB/ T 4457.2 2003 技术制图图样画法、指引线和基准线的基本规定GB/ T 4458.2 2003 机械制图装配图中零、部件序号及其编排方法(替代GB/ T 4458.2 1984)GB/ T 4458.4 2003 机械制图尺寸注法(替代GB/ T4458.4 1984)GB/ T 4458.5 2003 机械制图尺寸公差与配合注法(替代GB/ T 4458.5 1984)GB/ T 4459.2 2003 机械制图齿轮表示法(替代GB/T 4459.2 1984)GB/ T 4459.4 2003 机械制图弹簧表示法(替代GB/T 4459.4 1984)GB/ T 18024.7 2000 煤矿机械技术文件用图形符号压气、通风及排水机械图形符号(替代ZBD 90006 1988)GB/ T 18112 2000 房屋建筑CAD 制图统一规则GB/ T 50001 2001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附条文说明)(替代GBJ 1 1986)GB/ T 50103 2001 总图制图标准(附条文说明)(替代GBJ 103 1987)GB/ T 50104 2001 建筑制图标准(附条文说明)(替代GBJ 104 1987)GB/ T 50105 2001 建筑结构制图标准(附条文说明)(替代GBJ 105 1987)GB/ T 50106 2001 给水排水制图标准(附条文说明)(替代GBJ 106 1987)GB/ T 50114 2001 暖通空调制图标准(附条文说明)(替代GBJ 114 1988)GB/ T 17739.3 2004 技术图样与技术文件的缩微摄影第3 部分:35 mm缩微胶片开窗卡 GB/ T 19476 2004 工程图样硬拷贝输出控制文件结构规范JB/ T 5054.1 2000 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总则(替代JB/ T 5054.1 1999)JB/ T 5054.2 2000 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图样的基本要求(替代JB/ T 5054.2 1999)SB/ T 10354 2002 制冷系统和热泵———系统流程图和管路仪表图———绘图和符号 SH/ T 3102 2000 石油化工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图例(替代SYJ 1005 1981)14.3 工程量计价、工程经济计算标准GB 50500 2003 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LD/ T 76.10 2000 化工安装工程通风施工劳动定额SY/ T 0042 2002 防腐蚀工程经济计算方法标准(附条文说明)(替代SYJ 42 1989)14.4 管理、服务标准 GB/ T 10180 2003 工业锅炉热工性能试验规程(替代GB/ T 10180 1988)GB/ T 10820 2002 生活锅炉热效率及热工试验方法(替代GB/ T 10820 1989)GB/ T 15624.1 2003 服务标准化工作指南第1 部分:总则(替代GB/ T 15624.1 1995)GB/ T 18342 2001 链条炉排锅炉用煤技术条件 GB/ T 18760 2002 消费品售后服务方法与要求DL/ T 794 2001 火力发电厂锅炉化学清洗导则(替代SD 135 1986)DL/ T 805.1 2002 火电厂汽水化学导则第1 部分:直流锅炉给水加氧处理 DL/ T 839 2003 大型锅炉给水泵性能现场试验方法GJB 5020 2003 温度、湿度、振动综合试验设备校准方法JB/ T 10354 2002 工业锅炉运行规程14.5 安全标准GB/ T 7778 2001 制冷剂编号方法和安全性分类(替代GB/ T 7778 1987)GB 9237 2001 制冷和供热用机械制冷系统安全要求(替代GB/ T 9237 1988)GB 10080 2001 空调用通风机安全要求(替代GB10080 1988)GB/ T 28002 2002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指南GB/ T 19436.1 2004 机械电气安全电敏防护装置第1 部分:一般要求和试验GB/ T 19436.2 2004 机械电气安全电敏防护装置第2 部分:使用有源光电防护器件(AOPDs)设备的特殊要求CJJ 51 2001 城镇燃气设施运行、维护和抢修安全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CJJ / T 88 2000 城镇供热系统安全运行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JBJ 18 2000 机械工业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范14.6 档案标准GB/ T 50328 2001 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附条文说明)HJ / T 78 2001 环境保护档案管理数据采集规范 HJ / T 79 2001 环境保护档案机读目录数据交换格式文中各种标准代号的意义 GB ,GB/ T 国家标准 GJB国家军用标准CECS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 CJ ,CJ / T ,CJJ ,CJJ / T 城镇建设行业标准 DL ,DL/ T电力行业标准 EJ ,EJ / T核工业行业标准 GA ,GA/ T公共安全行业标准 GBZ职业卫生标准 GH ,GH/ T供销合作行业标准GY,GY/ T广播电影电视行业标准 HG,HG/ T化工行业标准HJ ,HJ / T ,HJBZ 环境保护行业标准 JB ,JB/ T ,JBJ机械行业标准 JC ,JC/ T建材行业标准 J G,J G/ T ,J GJ建设行业标准 LS/ T粮食行业标准 MT ,MT/ T煤炭行业标准 NY,NY/ T农业行业标准 QB ,QB/ T轻工行业标准 SB ,SB/ T ,SBJ商业行业标准 SH ,SH/ T ,SHJ石油化工行业标准 SJ ,SJ / T电子行业标准SY,SY/ T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TB ,TB/ T铁路运输行业标准 WS ,WS/ TYC ,YC/ TYD ,YD/ TYS ,YS/ T卫生行业标准烟草行业标准通信行业标准有色冶金行业标准第二篇:空调使用规范空调使用规范本着正确使用、安全管理、节能降耗的原则、空调开启需注意以下几点及达标条件:一、空调为办公设施,仅限于办公期间使用,不允许在非办公时间使用空调。
毕业设计的空调系统设计
![毕业设计的空调系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d7e6b02856a561253d36f40.png)
目录1.工程概况 (1)2.设计依据 (1)2.1.设计任务书 (1)2.2.设计规范及标准 (1)3.设计参数和条件 (1)3.1.室外计算参数的确定 (1)3.2.室内计算参数的确定 (2)3.3.其他 (2)4.空调房间冷负荷计算 (3)4.1.空调房间冷负荷计算方法简介 (3)4.2.空调房间冷负荷计算 (3)4.2.1.外墙和屋面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 (3)4.2.2.外窗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 (3)4.2.3.外窗透入日射得热引起的冷负荷 (4)4.2.4.内围护结构冷负荷 (4)4.2.5.人体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5)4.2.6.照明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5)4.2.7.设备和用具显热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6)4.2.8.食物的显热散热冷负荷 (6)4.2.9.各房间冷负荷计算汇总 (6)4.3.空调房间湿负荷计算及计算数据 (20)4.3.1.计算方法 (20)4.3.2.计算结果 (20)4.4.空调系统计算冷负荷 (20)4.4.1空调房间的计算冷负荷 (20)4.4.2新风计算冷负荷 (20)5.选择空调系统 (21)5.1.采用半集中式空调系统 (21)5.1.1.选择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 (21)6.系统风量的计算及设备负荷计算 (21)6.1.根据冷湿负荷计算送风量 (21)6.1.1.房间1 (21)6.1.2.计算结果 (22)7.送风量的确定及设备选型计算 (23)7.1.风机盘管的选择 (23)7.1.1.选型条件 (23)7.1.2.选型结果 (24)7.2.新风机组的选取 (24)7.2.1.选型条件 (24)7.2.2.选型结果 (24)8.风管水力计算 (25)8.1.气流组织的确定及风口布置 (25)8.1.1.房间1 (25)8.1.2.房间3 (26)8.1.3.房间4 (26)8.1.4.房间2 (27)8.2.风管计算 (28)9.水系统计算 (36)9.1.供回水管段水力计算 (36)9.2.冷凝管路的设计 (38)10.空调系统的消声、减震与保温 (39)10.1.消声与隔声设计 (39)10.1.1.各类建筑物室内的允许噪声级 (39)10.1.2.设备机房噪声控制设计的主要措施 (39)10.2.减振设计 (40)10.2.1.防震措施 (40)10.2.2.减震器 (40)10.3.保温设计 (40)10.3.1.风管的保温 (40)10.3.2.水管的保温 (41)11.结论 (42)12.参考文献 (43)13.致谢 (43)附录1:负荷计算详表 (1)附录2:设计图纸 (1)1.风系统图 (1)2.水系统图 (1)1.工程概况该大厦地处上海市,共有12层,其中2-3层的建筑结构相同。
QMG-J31.403-2005 窗式空调器外箱结构设计规范
![QMG-J31.403-2005 窗式空调器外箱结构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c17ded2ced630b1c59eeb59d.png)
美的家用空调事业部设计规范 规范编号:QMK-J31.403-2005第 1 页窗式空调器 外箱结构设计规范(发布日期:2005-2-17)1 范围本设计规范适用于内销和出口的空调器产品,其他产品可参考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QJ/MK05.023-2003 金属浸塑件技术条件QJ/MK05.910-2003 连续电镀锌钢板及钢带QJ/MK05.912-2004 连续热镀锌钢板及钢带QJ/MK03.010-2002 钣金件设计规范3 设计要求(图1)1) 材料:SECD2) 厚度:根据室外机的大小和重量确定,一般要求≥0.6mm. 3) 设计时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保证它的强度,可根据具体情况在外箱的两侧及上侧设计凸起或凹沉的梯型槽,槽的榨面宽度≥5mm ,深度≥3mm ,侧面斜度≥45°。
4) 外箱左、右两侧与外箱卡条装配的卡子应一致向前倾1.5°~2°,保证装配后空调器向后有一定的倾斜度,有利排水。
美的家用空调事业部设计规范 规范编号:QMK-J31.403-2005第 2 页 5) 外箱与底盘、冷凝器、后围板的装配孔应设计为沉孔,沉孔直径≥φ13mm ,深度≥3mm 。
6) 外箱与面板装配的六个方孔与面板卡子长度方向的单边间隙为2mm~3mm 。
7) 外箱的进风百叶窗设计通常有两种:一种如图(1)所示,采用环形向内翻边,此结构强度好,但防室外侧水溅出的性能差,需在后围板导风圈处设计挡水圈;另一种如图(2)所示,此结构强度相对差一些,但防室外侧水溅出的性能好。
(图2)附加说明:本设计规范由技术研发中心标准化部提出并归口。
空调器安全标准b
![空调器安全标准b](https://img.taocdn.com/s3/m/1313db80ddccda38366baf14.png)
conditions that are most likely to produce worst conditions (highest compressor current) and the laboratory carry out verification tests over a small environment range? Decision:
CB体系的执行单位是按CB体系规则接受的各国家认证机构 (NCB),这些认证机构所使用的也是按CB规则被接受的 检测实验室(CB检测实验室)。
10
IEC引言
在起草本国际标准时已假定,由取得适当资格并富有经 验的人来执行本标准的各项条款。
本标准所认可的是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在注意到制造商 说明书的条件下按正常使用运行时,对电气、机械、热、 火灾以及辐射等危险防护的一个国际可接受水平,它也 包括了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预计到的非正常情况。
§19.3条的相关试验(压机堵转试验)。
33
第四章 试验中的一般说明 CTL决议
Question: Air conditioners are required to be tested at the worst conditions within
the range advised by the manufacturer. Some laboratories are carrying out extensive testing (up to 50 load tests)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 房间空气调节器(HJ_T 304-2006 )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 房间空气调节器(HJ_T 304-2006 )](https://img.taocdn.com/s3/m/c845373981c758f5f71f6766.png)
分体式
4 500 < CC≤7 100
3 10
7 100 < CC≤14 000
3 00
额定制冷量 /
W
表 2 产品噪声要求
室内噪声 / dB(A)
整体式
分体式
室外噪声 / dB(A)
整体式
分体式
< 2 500
≤48
≤38
≤54
≤50
2 500 ~ 4 500
≤51
≤43
≤57
≤53
4 500 ~ 7 100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
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5296 2
消费品使用说明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使用说明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 房间空气调节器
HJ / T 304 2006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房间空气调节器类环境标志产品的定义、基本要求、技术内容和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采用空气冷却冷凝器、全封闭型电动机———压缩机、制冷量在 14 kW 以下、以创 造室内舒适环境为目的的家用和类似用途的房间空气调节器。
产品需同使用说明一起销售,产品使用说明在满足 GB 52962 基础上,还应当包含下列信息: (1)说明在不使用时应当用电源开关将空调关闭,以节约能源; (2)正确地设定温度,制热时比期望值低 2℃,制冷时高 2℃,以节约能源; (3)使用空调时,避免阳光直射房间,不要频繁开关门、窗; (4)定期清洗过滤网; (5)说明保证提供可更换部件; (6)承诺对产品的回收; (7)说明产品种类已在中国环境标志认证产品的范围中,简单解释该标志的含义,并说明在网站 : http / / www sepa gov cn / 上可浏览到更多关于环境标志的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窗式空调器总体结构设计规范
(发布日期:2006-10-13)
1范围
本设计规范适用于内销和出口的空调器产品,其他产品可参考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2.1产品标准
2.1.1国家标准
GB 12021.3-2004 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源效率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
GB 17790-1999 房间空气调节器安装规范
GB 4706.1-2005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一部分: 通用要求
GB 4706.32-2004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热泵、空调器和除湿机的特殊要求
GB/T 7725-2004房间空气调节器(修订版报批稿)
2.1.2企业标准
QJ/MK02.001-2001a 房间空气调节器
QJ/MK02.003-2005家用产品试验指引
QJ/MK02.014-2002 房间空气调节器(欧洲版)
QJ/MK02.015-2006 房间空气调节器(中东版)
QJ/MK02.016-2005 空调等外品判定规范
QJ/MK02.034-2006房间空气调节器(澳洲版)
2.2企业测试标准
QJ/MK08.001-2004 异常噪声检测、判定方法
QJ/MK08.002-2000 塑料和泡沫材料的可燃性试验
QJ/MK08.004-2000 产品可靠性评定导则
QJ/MK08.005-2004 产品可靠性试验室评定方法
QJ/MK08.007-2004 房间空气调节器凝露试验判定方法
QJ/MK08.010-2005空调器用零部件阻燃试验导则
QJ/MK08.015-2006整机一般环境长期运行试验规范
QJ/MK08.017-2003 长途运输试验规范
QJ/MK08.033-2006潮态堆码试验评价方法
QJ/MK08.034-2003 淋雨试验评价方法
QJ/MK08.035-2006产品包装评价方法
QJ/MK08.036-2003 振动运输试验方法
QJ/MK08.037-2003 零部件耐候性试验和评价方法
2.3企业其它标准
QJ/MK03.001-2003 产品零部件明细表编制规范
QJ/MK33.001-2005 空调器防火规范
QJ/MK05.003-2005 注塑件及装配通用技术条件
3了解产品总体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
a)产品主要结构:外观、出风方式、安装结构、使用材料等;
b)产品性能:包括噪声、风量、制冷制热能力等要求;
c)产品辅助功能:换气、负离子功能等;
d)产品使用环境:使用地区、环境温度、使用电源等;
e)制造工艺条件:采购供应、生产制造、部装总装等;
f)测试要求:测试项目及要求、测试条件等。
4产品主要结构爆炸图:规范零部件名称及材料
5总体设计的结构配合要求
6材料及其规格
附加说明:本设计规范由技术研发中心标准化部提出并归口。
本设计规范由技术研发中心海外产品开发部等负责起草。
本设计规范主要起草人:曾志雄
本设计规范于2006年10月第一次修订,主要修订人:刘士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