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创新实验智能巡线小车报告
智能寻迹小车实验报告
DIY达人赛基于STC89C52单片机智能寻迹小车实验报告参赛队伍:队员:2014年4月一、引言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是信息革命的时代,各种新技术、新思想层出不穷,纵观世界范围内智能汽车技术的发展,每一次新的进步无不是受新技术新思想的推动。
随着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传统的汽车的发展逐渐趋于饱和。
伴随着电子技术和嵌入式技术的迅猛发展,这使得汽车日渐走向智能化。
智能汽车由原先的驾驶更加简单更加安全更加舒适,逐渐的向智能驾驶系统方向发展。
智能驾驶系统相当于智能机器人,能代替人驾驶汽车。
它主要是通过安装在前后保险杠及两侧的红外线摄像机,对汽车前后左右一定区域进行不停地扫描和监视。
计算机、电子地图和光化学传感器等对红外线摄像机传来的信号进行分析计算,并根据道路交通信息管理系统传来的交通信息,代替人的大脑发出指令,指挥执行系统操作汽车。
1、来源汽车的智能化是21 世纪汽车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汽车的智能化是以迅猛发展的汽车电子为背景,涵盖了控制、模式识别、传感技术、电子、电气、计算机、机械等多个学科交叉的科技。
2、智能汽车国外发展情况从20 世纪70 年代开始,美国、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开始进行无人驾驶汽车的研究,目前在可行性和实用化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目前日本、欧美已有企业取得实用化成果。
与国外相比,国内在智能车辆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规模较小,开展这方面研究工作的单位主要是一些大学和研究所,如国防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吉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长安大学、沈阳自动化所等。
我国从20 世纪80 年代开始进行无人驾驶汽车的研究,国防科技大学在1992 年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辆真正意义上的无人驾驶汽车。
先后研制出四代无人驾驶汽车。
第四代全自主无人驾驶汽车于2000 年 6 月在长沙市绕城高速公路上进行了全自主无人驾驶试验,试验最高时速达到75.6Km/h。
3、我们的小车我们做的是基于STC89C52单片机开发,主要是研究3 轮小车的路径识别及其遥控运动。
智能循迹小车实验报告
智能循迹小车实验报告第一篇:智能循迹小车实验报告摘要本设计主要有单片机模块、传感器模块、电机驱动模块以及电源模块组成,小车具有自主寻迹的功能。
本次设计采用STC公司的89C52单片机作为控制芯片,传感器模块采用红外光电对管和比较器实现,能够轻松识别黑白两色路面,同时具有抗环境干扰能力,电机模块由L298N芯片和两个直流电机构成,组成了智能车的动力系统,电源采用7.2V的直流电池,经过系统组装,从而实现了小车的自动循迹的功能。
关键词智能小车单片机红外光对管 STC89C52 L298N 1 绪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器人的设计越来越精细,功能越来越复杂,智能小车作为其的一个分支,也在不断发展。
在近几年的电子设计大赛中,关于小车的智能化功能的实现也多种多样,因此本次我们也打算设计一智能小车,使其能自动识别预制道路,按照设计的道路自行寻迹。
设计任务与要求采用MCS-51单片机为控制芯片(也可采用其他的芯片),红外对管为识别器件、步进电机为行进部件,设计出一个能够识别以白底为道路色,宽度10mm左右的黑色胶带制作的不规则的封闭曲线为引导轨迹并能沿该轨迹行进的智能寻迹机器小车。
方案设计与方案选择3.1 硬件部分可分为四个模块:单片机模块、传感器模块、电机驱动模块以及电源模块。
3.1.1 单片机模块为小车运行的核心部件,起控制小车的所有运行状态的作用。
由于以前自己开发板使用的是ATMEL公司的STC89C52,所以让然选择这个芯片作为控制核心部件。
STC89C52是一种低损耗、高性能、CMOS八位微处理器,片内有4k字节的在线可重复编程、快速擦除快速写入程序的存储器,能重复写入/擦除1000次,数据保存时间为十年。
其程序和数据存储是分开的。
3.1.2 传感器模块方案一:使用光敏电阻组成光敏探测器采集路面信息。
阻值经过比较器输出高低电平进行分析,但是光照影响很大,不能稳定工作。
方案二:使用光电传感器来采集路面信息。
巡线小车 实验报告
巡线小车实验报告巡线小车实验报告引言:巡线小车是一种能够自主巡线的机器人,它能够通过感知地面上的线条,进行自主导航和行动。
本实验旨在探索巡线小车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并通过实际操控巡线小车,验证其性能和功能。
一、巡线小车的原理巡线小车的核心原理是利用光电传感器感知地面上的线条,并通过控制电机的转速和方向,实现自主巡线。
在巡线小车的底部,安装有一组光电传感器,它们能够感知地面上的亮度变化。
当小车行驶在线条上时,光电传感器会感知到线条的亮度高于周围环境,从而根据传感器的输出信号来控制电机的运动。
二、巡线小车的搭建和调试为了搭建巡线小车,我们首先需要准备一台底盘,然后在底盘上安装电机和光电传感器。
接下来,我们需要使用电路板将电机和光电传感器与主控制器连接起来。
在连接完成后,我们需要编写控制程序,并将其烧录到主控制器中。
在调试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光电传感器的灵敏度和阈值,以确保巡线小车能够准确地感知线条。
此外,我们还需要调整电机的转速和方向,以确保巡线小车能够沿着线条正确行驶。
通过不断的调试和优化,我们最终成功搭建了一台能够自主巡线的小车。
三、巡线小车的应用场景巡线小车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
首先,它可以应用于工业生产线上的物料搬运,通过巡线小车的自主导航能力,可以实现物料的自动搬运和分拣,提高生产效率。
其次,巡线小车还可以应用于仓库管理和物流配送。
它能够根据线条进行导航,自动将货物从仓库中取出,并将其送到指定的位置,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和运营风险。
此外,巡线小车还可以应用于智能家居领域。
通过在家中铺设线条,巡线小车可以自主巡逻,检测家居环境是否安全,并及时报警。
同时,巡线小车还可以帮助家庭成员寻找遗失的物品,提高生活的便利性。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巡线小车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
巡线小车作为一种具有自主导航能力的机器人,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巡线小车将在各个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效益。
智能小车实验报告心得(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技术逐渐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作为人工智能的一个典型应用,智能小车实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平台。
在本次智能小车实验中,我深刻体会到了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同时也感受到了动手实践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
以下是我对本次实验的心得体会。
二、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设计、搭建和调试智能小车,让学生掌握以下知识:1. 传感器原理及在智能小车中的应用;2. 单片机编程及接口技术;3. 电机驱动及控制;4. PID控制算法在智能小车中的应用。
三、实验过程1. 设计阶段在设计阶段,我们首先对智能小车的功能进行了详细规划,包括自动避障、巡线、遥控等功能。
然后,根据功能需求,选择了合适的传感器、单片机、电机驱动器等硬件设备。
2. 搭建阶段在搭建阶段,我们按照设计图纸,将各个模块连接起来。
在连接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如电路板布局不合理、连接线过多等。
通过查阅资料、请教老师,我们逐步解决了这些问题。
3. 编程阶段编程阶段是本次实验的核心环节。
我们采用C语言对单片机进行编程,实现了小车的基本功能。
在编程过程中,我们遇到了许多挑战,如传感器数据处理、电机控制算法等。
通过查阅资料、反复调试,我们最终完成了编程任务。
4. 调试阶段调试阶段是检验实验成果的关键环节。
在调试过程中,我们对小车的各项功能进行了测试,包括避障、巡线、遥控等。
在测试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如避障效果不稳定、巡线精度不高、遥控距离有限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再次查阅资料、调整程序,逐步优化了小车的性能。
四、心得体会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本次实验让我深刻体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不仅学习了理论知识,还通过实际操作,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2. 团队合作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挥了团队合作精神。
在遇到问题时,我们互相帮助、共同探讨解决方案,最终完成了实验任务。
d25巡线小车实训报告
d25巡线小车实训报告一、引言巡线小车是一种能够沿着指定线路自主行驶的智能机器人,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仓储物流等领域。
本实训报告将详细介绍d25巡线小车的设计原理、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以及对其性能的评估。
二、设计原理d25巡线小车采用了红外线传感器来检测地面上的黑线,通过对传感器信号的处理,可以确定小车应该向左转、向右转还是保持直行。
小车的控制系统基于单片机,通过PWM信号控制电机的转速和方向,从而实现小车的运动控制。
三、实验步骤1. 硬件搭建我们需要按照指导手册上的要求,将d25巡线小车的各个零部件组装起来。
这包括安装电机、红外线传感器、电池等。
在组装过程中,需要注意零部件的连接方式和安装位置,确保小车能够正常运行。
2. 系统调试完成硬件搭建后,我们需要对小车的控制系统进行调试。
首先,将小车连接到电脑上,通过编程软件对单片机进行烧录,确保程序能够正确运行。
然后,将小车放置在黑线上,观察传感器的输出信号是否能够准确地检测到黑线。
3. 运动控制在系统调试完成后,我们可以开始进行小车的运动控制实验。
首先,编写控制程序,根据传感器的输出信号来确定小车的运动方向。
然后,将小车放置在一条弯曲的黑线上,观察小车能否按照预期的路径进行行驶。
4. 性能评估为了评估d25巡线小车的性能,我们可以进行一系列的实验。
例如,可以测试小车在不同颜色和宽度的线路上的行驶稳定性;可以测试小车在不同角度的转弯时的准确性;还可以测试小车在不同速度下的响应能力等。
通过这些实验,我们可以了解小车的性能表现,并对其进行改进和优化。
四、实验结果经过一系列的实验,我们得到了如下的实验结果:1. d25巡线小车可以准确地检测到黑线,并按照预期的路径进行行驶。
2. 小车在直线行驶时稳定性较好,但在转弯时可能会有一定的偏差。
3. 小车对于较宽的黑线和较深的颜色有较好的识别能力,但对于较窄的黑线和较浅的颜色可能会有一定的误判。
五、性能评估与改进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评估d25巡线小车的性能,并提出一些改进措施。
智能小车实习报告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化技术逐渐渗透到各个领域,智能小车作为人工智能技术在工业、农业、军事、医疗卫生和宇宙探测等领域的重要应用之一,受到了广泛关注。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智能小车的相关知识,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我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智能小车实习。
二、实习目的1. 学习智能小车的原理和设计方法,掌握智能小车的构造和性能。
2. 了解智能小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 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动手能力。
三、实习内容1. 智能小车基础知识学习实习初期,我们学习了智能小车的定义、分类、组成及工作原理。
智能小车主要由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电源和通信模块等组成。
传感器负责收集环境信息,控制器根据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决策,执行器执行控制器的决策,电源为整个系统提供能量,通信模块实现与其他设备或系统的数据交换。
2. 智能小车硬件设计在硬件设计方面,我们学习了传感器选型、电路设计、电机驱动和电源设计等。
传感器选型主要包括红外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光电传感器等;电路设计包括单片机电路、驱动电路和电源电路等;电机驱动主要采用L298N驱动模块;电源设计主要考虑电池容量、电压和电流等。
3. 智能小车软件设计软件设计是智能小车实现功能的关键环节。
我们学习了单片机编程语言C语言,掌握了中断、定时器、串口通信等编程技巧。
在软件设计过程中,我们实现了小车的前进、后退、左转、右转、循迹和避障等功能。
4. 智能小车系统集成与调试在系统集成与调试阶段,我们将硬件和软件相结合,完成了小车各个模块的连接和调试。
通过不断调整参数,使小车能够稳定运行,实现了预期的功能。
通过本次实习,我们成功设计并实现了一款基于AT89C52单片机的智能小车。
该小车具备以下功能:1. 循迹功能:小车能够自动跟随黑线前进,实现自动循迹。
2. 避障功能:小车能够检测到前方障碍物,自动避开障碍物。
3. 远程控制功能:通过蓝牙模块,可以实现手机远程控制小车的前进、后退、左转、右转等功能。
巡迹小车实验报告
巡迹小车实验报告摘要:1.实验背景与目的2.实验设备与材料3.实验步骤与方法4.实验结果与分析5.实验结论与展望正文:一、实验背景与目的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智能小车在物流、仓储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提高小车的路径规划和自主导航能力,研究者们开展了许多实验。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设计一款具有自主寻迹能力的小车,验证其路径跟踪精度和速度,为进一步优化和应用提供参考。
二、实验设备与材料1.小车底盘:采用常见的Arduino 开发板和直流电机驱动,配以车轮组件;2.电子元件:包括Arduino 开发板、电机驱动模块、电池、开关、传感器等;3.软件工具:使用Arduino IDE 编程环境进行程序开发。
三、实验步骤与方法1.搭建小车底盘:根据电路图和设计方案,将电子元件连接到Arduino开发板上,并将电机驱动模块与车轮组件相连;2.编写程序:利用Arduino IDE 编写程序,实现小车的路径跟踪功能;3.测试实验:将小车放置在预设的轨迹上,运行程序,观察小车是否能准确地跟踪轨迹。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结果显示,小车能够准确地跟踪预设轨迹,且路径跟踪精度和速度均达到了预期目标。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小车底盘设计合理,能够满足路径跟踪的需求;2.程序设计有效,实现了小车的自主寻迹功能;3.实验结果表明,小车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五、实验结论与展望本次实验成功地设计并实现了一款具有自主寻迹能力的小车。
实验结果表明,小车具备较高的路径跟踪精度和速度,为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机器人创新实验智能巡线小车报告
实验报告(理工类)课程名称: 机器人创新实验课程代码: 106003199 学生所在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年级/专业/班: 2014级机电一班学生姓名: 学号: 实验总成绩: 任课教师: 韦兴平开课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实验中心名称: 机械工程基础实验中心一设计题目利用Arduino设计搭建智能巡线小车二小组成员分工姓名学号班级任务分工袁成3120140106114 机电一班原理分析黄博3120140106121 机电一班组装与程序分析代博3120140106107 机电一班测试与程序编写龙历3120140106126 机电一班程序导入与修正查垚润3120140106132 机电一班维护与报告撰写三实验内容(图文记录平时上课关键知识)1、小灯延时闪烁实验:小灯延时一秒闪烁一次,指令:delay(xx)。
应用举例:delay(500); // 延迟500ms。
2、呼吸灯实验:使小灯忽明忽暗,延时300ms。
3、串口通信监视实验:(1.按实验一的步骤把开发板连到PC机上;(2.采用杜邦线把红外探头VCC和GND分别连接到开发板的5V和地,OUT端连到开发板的任意一个模拟量输入端口;(3.设置对应的模拟量输入端口为输入模式;(4.读取模拟量端口的值;(5.打开串口并设置波特率;(6.打开串口监视器,拿一物体遮挡在红外探头前方并移动,观察串口监视器中读取的模拟量值是否变化;(7.观察串口监视器界面的运行结果,如不符合预期设计要求,则重复修改及下载程序,直到符合要求为止。
指令:Serial.begin(xx)。
打开串口并设置通信波特率。
应用举例:Serial.begin(9600) ; //打开串口并设置通信波特率为9600。
指令:Serial.println(val)。
在串口监视器中显示变量val的值。
应用举例:Serial.println(val) ; //在串口监视器中显示变量val的值。
4、红外线对管实验:前端红外探头输出是模拟电压,中控板通过电压比较器LM339模拟电压转化为高电平或者低电平两种结果,便于程序进行判断。
智能循迹小车实验报告
智能循迹小车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设计并实现一款能够自主循迹的智能小车,通过传感器检测路径信息,控制小车的运动方向,使其能够沿着预定的轨迹行驶。
通过本次实验,深入了解自动控制、传感器技术和单片机编程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实验原理1、传感器检测本实验采用红外传感器来检测小车下方的黑线轨迹。
红外传感器由红外发射管和接收管组成,当发射管发出的红外线照射到黑色轨迹时,反射光较弱,接收管接收到的信号较弱;当照射到白色区域时,反射光较强,接收管接收到的信号较强。
通过比较接收管的信号强度,即可判断小车是否偏离轨迹。
2、控制算法根据传感器检测到的轨迹信息,采用 PID 控制算法(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算法)来计算小车的转向控制量。
PID 算法通过对误差(即小车偏离轨迹的程度)进行比例、积分和微分运算,得到一个合适的控制输出,使小车能够快速、准确地回到轨迹上。
3、电机驱动小车的动力由直流电机提供,通过电机驱动芯片(如 L298N)来控制电机的正反转和转速。
根据控制算法计算出的转向控制量,调整左右电机的转速,实现小车的转向和前进。
三、实验器材1、硬件部分单片机开发板(如 STM32 系列)红外传感器模块直流电机及驱动模块电源模块小车底盘及车轮杜邦线、面包板等2、软件部分Keil 等单片机编程软件串口调试助手四、实验步骤1、硬件搭建将红外传感器模块安装在小车底盘下方,使其能够检测到黑线轨迹。
将直流电机与驱动模块连接,并安装在小车底盘上。
将单片机开发板、传感器模块、驱动模块和电源模块通过杜邦线连接起来,搭建好实验电路。
2、软件编程使用单片机编程软件,编写传感器检测程序、控制算法程序和电机驱动程序。
通过串口调试助手,将编写好的程序下载到单片机开发板中。
3、调试与优化启动小车,观察其在轨迹上的行驶情况。
根据小车的实际行驶情况,调整 PID 控制算法的参数,优化小车的循迹性能。
不断测试和改进,直到小车能够稳定、准确地沿着轨迹行驶。
智能小车设计实验报告
智能小车设计实验报告简介智能小车是一种集机械、电子、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于一体的设备。
通过传感器收集环境信息、通过处理器进行运算、通过电机实现运动,具有自动避障、巡线、遥控等功能。
本实验旨在设计一种智能小车,并测试其在避障和巡线任务中的性能。
设计方案硬件1. 底盘:使用一块稳定且坚固的底板作为小车的基础结构,确保小车运动时的稳定性。
2. 电机:选用两个直流电机,用于驱动小车前进和转向,通过电机控制模块与处理器进行通信。
3. 传感器:- 超声波传感器:用于探测前方障碍物距离,实现智能避障功能。
- 红外线传感器:用于检测地面上的黑白线,实现巡线功能。
4. 处理器:采用Arduino开发板作为处理器,接收传感器数据,根据算法控制电机的运动。
5. 电源:选择一个稳定且容量适当的电池供电。
软件1. 避障算法:- 获取超声波传感器数据。
- 判断是否存在前方障碍物。
- 若存在障碍物,根据距离远近调整电机转速和方向。
- 否则,前进。
- 循环执行以上步骤。
2. 巡线算法:- 获取红外线传感器数据。
- 判断当前传感器是否在黑线上。
- 若在黑线上,调整电机转速和方向。
- 否则,旋转寻找黑线。
- 循环执行以上步骤。
实验过程避障功能测试1. 搭建实验场地,放置障碍物。
2. 小车启动后,执行避障算法,前进并实时检测前方障碍物。
3. 当检测到障碍物时,小车自动调整转速和方向,避免碰撞。
4. 实时记录小车克服障碍物的时间和距离。
巡线功能测试1. 在地面上绘制黑白线条,构建巡线场地。
2. 小车启动后,执行巡线算法,沿着黑线行驶。
3. 当检测到离线时,小车调整转速和方向,重新寻找黑线。
4. 实时记录小车完成巡线任务所花费的时间和路径。
实验结果与分析避障功能在实验中,小车能够成功避开放置的障碍物,且响应迅速,避免了碰撞。
通过记录的时间和距离可以评估小车的避障性能,进而对算法进行优化。
巡线功能在巡线任务中,小车能够识别黑线,并且根据需要进行转向。
智能小车循迹报告
电工电子实习报告学院:专业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时间:成绩:智能循迹小车设计报告一. 设计要求(1).通过理论学习掌握基本的焊接知识以及电子产品的生产流程。
(2).熟悉掌握手工焊接的方法与技巧。
(3).完成循迹智能小车的安装与调试二. 设计的作用、目的1.利用所学过的基础知识,通过本次电子实习培养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巩固本课程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3.掌握常用电子电路的一般设计方法,提高设计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为今后从事电子电路的设计、研制电子产品打下基础。
三.设计的具体实现1. 系统概述智能机器人小车的设计中我们使用的是一体反射式红外对管,所谓一体就是发射管和接受管固定在一起,反射式的工作原理就是接收管接收到的信号是发射管发出的红外光经过反射物的反射后得到的,所以使用红外对管进行循迹时必须是白色地板红外寻迹是利用红外光电对管对路面信号进行检测,经过比较器处理之后,送给软件控制模块进行实时控制,输出相应的信号给驱动芯片驱动电机转动,从而控制整个小车的运动。
(为简化操作,本次实习只安装了两侧的探头)1)行驶直线的控制:利用红外传感器的左右最外端的探头检测黑线,如果全白则说明在道中间,没有偏离轨道,走直线;一旦右侧探头检测到黑线,说明小车外侧探头已跑出轨道,让车左拐;同理一旦左侧检测到黑线,说明左侧探头已经出线,执行右拐命令。
2)拐直角弯的控制:当车前探头检测到黑线,执行直走,让车中心探头去检测,一旦探头检测到黑线开始左拐,直到车位探头检测到跳出左拐命令,继续开始执行循迹,通过设置车中间探头与车尾探头的间距,便可以实现拐弯的角度,进而顺利入弯。
小车的硬件主要包括4大模块:即电源模块、电机驱动模块、红外循迹模块、简易控制模块。
系统工作框图如下:2.单元电路设计与分析1)电源模块电源模块电路板LM2596 开关电压调节器是降压型电源管理单片集成电路,能够输出3A 的驱动电流,同时具有很好的线性和负载调节特性。
智能小车循迹报告2
电子技术电子实习报告智能寻迹小车制作学院: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生学号:指导教师:完成时间:成绩:评阅意见:评阅教师日期电子实习—智能寻迹小车一.实验目的(1).利用所学过的基础知识,通过本次电子实习培养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巩固本课程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3).掌握常用电子电路的一般设计方法,提高设计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为今后从事电子电路的设计、研制电子产品打下基础。
二.实习内容、安排智能寻迹小车的制作,智能移动机器人平台以双电机轮式小车为底层移动平台,简单控制模块为控制核心,通过红外探测模块实现对行车路线的感知,电机驱动模块实现对直流电机的驱动控制,从而完成自动行驶的功能。
实习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硬件方面:焊接红外模块、驱动模块L298N、单片机模块并且应用合适的发动机和轮子,合理安排空间组装小车;(2).软件方面:编写能够使小车循迹的程序;(3).调试过程:软件与硬件的配合,调节红外模块的灵敏度,最终实现小车循迹的功能;(4).实现小车功能后,整理制作小车过程的思路,写实习报告。
三.实习的具体实现1.系统概述整个循迹小车可以分为几个部分,电源模块、红外模块、驱动模块、控制模块。
电源模块为整个小车提供能量,红外模块负责探测前方的路线,根据前方地面的亮暗区分路线,控制模块接收到红外模块探测到的信息,并且传给驱动模块,驱动模块驱动发动机,进而使小车呈现不同的运动状态,实现小车智能循迹的过程。
进一步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多模块扩展。
使用金属探测模块完成对金属物体的探测,拓展超声波模块实现避障、测距功能,利用测温模块感知环境温度,采用无线传输模块实现数据的传输及无线遥控等。
2.单元电路设计与分析(1)红外循迹模块:智能机器人小车的设计中我们使用的是一体反射式红外对管,所谓一体就是发射管和接受管固定在一起,反射式的工作原理就是接收管接收到的信号是发射管发出的红外光经过反射物的反射后得到的,所以使用红外对管进行循迹时必须是白色地板加黑色引导条。
智能循迹小车实验报告
摘要本设计主要有单片机模块、传感器模块、电机驱动模块以及电源模块组成,小车具有自主寻迹的功能。
本次设计采用STC公司的89C52单片机作为控制芯片,传感器模块采用红外光电对管和比较器实现,能够轻松识别黑白两色路面,同时具有抗环境干扰能力,电机模块由L298N芯片和两个直流电机构成,组成了智能车的动力系统,电源采用的直流电池,经过系统组装,从而实现了小车的自动循迹的功能。
关键词智能小车 STC89C52单片机 L298N 红外光对管1绪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器人的设计越来越精细,功能越来越复杂,智能小车作为其的一个分支,也在不断发展。
在近几年的电子设计大赛中,关于小车的智能化功能的实现也多种多样,因此本次我们也打算设计一智能小车,使其能自动识别预制道路,按照设计的道路自行寻迹。
2设计任务与要求采用MCS-51单片机为控制芯片(也可采用其他的芯片),红外对管为识别器件、步进电机为行进部件,设计出一个能够识别以白底为道路色,宽度10mm左右的黑色胶带制作的不规则的封闭曲线为引导轨迹并能沿该轨迹行进的智能寻迹机器小车。
3方案设计与方案选择3.1硬件部分可分为四个模块:单片机模块、传感器模块、电机驱动模块以及电源模块。
3.1.1单片机模块为小车运行的核心部件,起控制小车的所有运行状态的作用。
由于以前自己开发板使用的是ATMEL公司的STC89C52,所以让然选择这个芯片作为控制核心部件。
STC89C52是一种低损耗、高性能、CMOS八位微处理器,片内有4k字节的在线可重复编程、快速擦除快速写入程序的存储器,能重复写入/擦除1000次,数据保存时间为十年。
其程序和数据存储是分开的。
3.1.2传感器模块方案一:使用光敏电阻组成光敏探测器采集路面信息。
阻值经过比较器输出高低电平进行分析,但是光照影响很大,不能稳定工作。
方案二:使用光电传感器来采集路面信息。
使用红外光电对管,其结构简明,实现方便,成本低廉,没有复杂的图像处理工作,因此反应灵敏,响应时间少。
机器人创新实验智能巡线小车报告
1、小灯延时闪烁实验:小灯延时一秒闪烁一次,指令:delay(xx)。
应用举例:delay(500); // 延迟500ms。
2、呼吸灯实验:使小灯忽明忽暗,延时300ms。
3、串口通信监视实验:(1.按实验一的步骤把开发板连到PC机上;(2.采用杜邦线把红外探头VCC和GND分别连接到开发板的5V和地,OUT端连到开发板的任意一个模拟量输入端口;(3.设置对应的模拟量输入端口为输入模式;(4.读取模拟量端口的值;(5.打开串口并设置波特率;(6.打开串口监视器,拿一物体遮挡在红外探头前方并移动,观察串口监视器中读取的模拟量值是否变化;(7.观察串口监视器界面的运行结果,如不符合预期设计要求,则重复修改及下载程序,直到符合要求为止。
指令:Serial.begin(xx)。
打开串口并设置通信波特率。
应用举例:Serial.begin(9600) ; //打开串口并设置通信波特率为9600。
指令:Serial.println(val)。
在串口监视器中显示变量val的值。
应用举例:Serial.println(val) ; //在串口监视器中显示变量val的值。
4、红外线对管实验:前端红外探头输出是模拟电压,中控板通过电压比较器LM339模拟电压转化为高电平或者低电平两种结果,便于程序进行判断。
以第一路红外探头来说明它的工作原理,IN1-为可调电阻调节的电压输入端,IN+为探头输出的电压,当IN1-大于IN+电压时,对应的OUT1输出电压接近0V,此时,第一路的LED灯亮;当IN1-小于IN+电压时,对应的OUT1输出电压接近5V,第一路的LED灯灭。
调节可调电阻旋钮,可以改变IN-参考电压值。
指令:pinMode(pin, mode)。
将一个引脚配置成输入或者输出模式。
应用举例:pinMode(7, INPUT); // 将引脚7定义为输入接口;pinMode(5, OUTPUT); // 将引脚7定义为输出接口。
机器人创新实验智能巡线小车报告
机器人创新实验智能巡线小车报告一、引言智能巡线小车是一种基于机器视觉和控制系统的机器人,能够在预定的路径上进行准确的行驶。
本报告旨在总结机器人创新实验中智能巡线小车的设计过程、关键技术和性能评估,以及未来的改进方向。
二、设计过程1.硬件设计智能巡线小车的硬件设计包括底盘、传感器和控制模块。
底盘采用高强度材料制作,轮子安装在底盘上,并由直流电机驱动。
传感器主要包括摄像头和红外线传感器,摄像头用于采集路径图像,红外线传感器用于检测小车是否偏离轨道。
控制模块由单片机和驱动电路组成,用于接收传感器数据并控制电机运动。
2.软件设计智能巡线小车的软件设计主要包括路径识别和控制算法。
路径识别算法通过对摄像头采集到的图像进行处理,提取出图像中的路径信息。
控制算法根据传感器数据判断小车是否偏离轨道,并相应调整电机速度和转向角度,使小车保持在预定的路径上。
三、关键技术1.图像处理图像处理是智能巡线小车的核心技术之一、通过对摄像头采集的图像进行二值化、滤波和边缘检测等操作,可以提取出路径信息,并进行路径的识别和跟踪。
2.控制算法控制算法是智能巡线小车的另一项关键技术。
通过对传感器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和判断,可以实现小车对路径的跟踪和调整。
常用的控制算法包括PID控制和模糊控制等。
四、性能评估为评估智能巡线小车的性能,可以从准确性、稳定性和速度等方面进行考察。
在实际测试中,可以将小车放置在不同形状和颜色的路径上,观察小车能否准确识别路径并保持在上面。
同时,可以通过测量小车的行驶速度和转向精度来评估小车的稳定性和速度。
五、改进方向尽管智能巡线小车在设计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一些改进的方向。
首先,可以加强图像处理算法,提高路径识别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其次,可以进一步优化控制算法,提高小车对路径的精准度和响应速度。
此外,可以将智能巡线小车与其他机器人技术相结合,如避障、自主导航等,实现更复杂的任务。
六、结论智能巡线小车是一种基于机器视觉和控制系统的机器人,能够在预定的路径上进行准确的行驶。
最新智能循迹小车实训报告
最新智能循迹小车实训报告
本报告详细介绍了一款最新的智能循迹小车,以及开发过程中的重点工作和结果。
该智能循迹小车在物理结构、电气控制、及人工智能三个方面就具有较高水平的集成性能和功能性能。
1、物理结构。
循迹小车的整体物理结构采用双桨式结构,结构紧凑,重量轻,机身尺寸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
、内部由两个舵机控制重心位置,以保证有利于车身机动性的布局。
机身还配备了运动控制芯片、感知模块、无线传输模块、直流电机驱动系统等组成部分。
2、电气控制。
主要包括电机驱动系统、无线通信模块、ADC/DAC模块、单片机系统、传感器模块等;其中最重要的是控制系统,以便根据用户的要求实现相应的控制。
主要包括Xilinx FPGA平台、定时器模块、PWM控制模块及延时模块等。
3、人工智能。
采用机器学习和自我改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具有高效的算法,可以从环境中自动收集信息,并在环境发生改变时快速响应应对。
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比传统系统更有效率、更完善的控制模型,实现自主循迹、避障等功能,提供完整的信息结构,以及更高性能的机电一体化数字控制。
本次实训完成了一款智能循迹小车的开发,实现了高效、低成本的机电一体化控制,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和自主动作能力。
实训采用了多个组件,经过系统集成进行了实际测试,结果表明智能循迹小车具有良好的性能和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报告详细介绍了新一代智能循迹小车开发实训的过程,在物理结构、电气控制、人工智能三个方面对其进行了设计、组装和实验,验证了其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与自主动作能力。
本实训还为今后改进智能循迹小车提供了参考意见,拓展了研究领域。
``。
智能化循迹小车实训报告
智能循迹小车实训报告系别班级:城信系16车辆一班姓名:叶舒凡学号:20163010314随着素质教育的越来越被重视,我们学校将制作电子智能作品作为我们电子技术根底科目的期末考试内容。
学生通过手动实践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觉得智能小车是一个不错的硬件平台,它生动有趣而且涉及机械构造、电子根底、传感器原理、自动控制等等,于是我选择了智能循迹小车。
下面对智能循迹小车做实训报告。
1、元件清单2、电路原理图工作原理简介:LM393随时比拟着两路光敏电阻的大小,当出现不平衡时〔例如一侧压黑色跑道〕立即控制一侧电机停转,另一侧电机加速旋转,从而使小车修正方向,恢复到正确的方向上,整个过程是一个闭环控制,因此能快速灵敏地控制。
3、安装说明:本着从简到繁的原那么,我们首先来制作一款由数字电路来控制的智能循迹小车,在组装过程中我们不但能熟悉机械原理还能逐步学习到:光电传感器、电压比拟器、电机驱动电路等相关电子知识。
光敏电阻器件这就是光敏电阻,它能够检测外界光线的强弱,外界光线越强光敏电阻的阻值越小,外界光线越弱阻值越大,当红色LED 光投射到白色区域和黑色跑道时因为反光率的不同,光敏电阻的阻值会发生明显区别,便于后续电路进展控制。
LM393比拟器集成电路LM393是双路电压比拟器集成电路,由两个独立的精细电压比拟器构成。
它的作用是比拟两个输入电压,根据两路输入电压的上下改变输出电压的上下。
输出有两种状态:接近开路或者下拉接近低电平,LM393采用集电极开路输出,所以必须加上拉电阻才能输出高电平。
带减速齿轮的直流电机直流电机驱动小车的话必须要减速,否那么转速过高的话小车跑得太快根本也来不及控制,而且未经减速的话转矩太小甚至跑不起来,我们专门定做的这种电机已经集成了减速齿轮大大降低了制作难度非常适合我们使用。
LM393随时比拟着两路光敏电阻的大小,当出现不平衡时〔例如一侧压黑色跑道〕立即控制一侧电机停转,另一侧电机加速旋转,从而使小车修正方向,恢复到正确的方向上,整个过程是一个闭环控制,因此能快速灵敏地控制。
智能小车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智能小车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2. 掌握智能小车各个模块的功能和作用。
3. 学会使用传感器和微控制器进行智能控制。
4. 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实验原理智能小车是一种集传感器、微控制器、执行器于一体的自动化小车。
它通过传感器感知周围环境,微控制器对传感器数据进行处理,然后控制执行器进行相应的动作,从而实现自动行驶、避障、巡线等功能。
三、实验器材1. 智能小车平台2. 编码器电机驱动模块3. 8路灰度传感器4. MPU6050六轴传感器5. OLED显示屏6. 电池7. 连接线8. 实验台四、实验步骤1. 搭建智能小车平台,将各个模块连接到主控板上。
2. 连接电池,给小车供电。
3. 编写程序,实现以下功能:(1)无指示线直行:通过MPU6050六轴传感器获取小车姿态的偏航角,结合编码器脉冲值,采用PID控制算法实现小车直线行驶。
(2)有指示线弯道行驶:通过8路灰度传感器获取小车在指示线上的实时运动方位,输出模拟量,结合编码器脉冲值,采用PID控制算法实现小车沿指示线行驶。
(3)OLED显示屏显示小车状态信息。
(4)红色LED及蜂鸣器声光提示单元,用于提示小车行驶状态。
4. 编译程序,烧录到主控板上。
5. 对小车进行测试,观察各项功能是否正常。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无指示线直行:小车在无指示线的情况下,能够根据MPU6050六轴传感器获取的姿态信息,实现直线行驶。
通过调整PID参数,可以优化小车行驶的稳定性和精度。
2. 有指示线弯道行驶:小车在有指示线的情况下,能够根据8路灰度传感器获取的实时运动方位,实现沿指示线行驶。
通过调整PID参数,可以优化小车转弯的幅度和精度。
3. OLED显示屏显示小车状态信息:通过OLED显示屏,可以实时查看小车的行驶状态,如速度、位置等。
4. 红色LED及蜂鸣器声光提示单元:在行驶过程中,红色LED和蜂鸣器能够提示小车行驶状态,提高安全性。
巡线小车实验报告
巡线小车实验报告巡线小车实验报告一、引言巡线小车是一种能够自主行驶并按照预定路径巡线的机器人。
它被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智能物流等领域。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搭建巡线小车并进行测试,探索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和潜力。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 Arduino控制板- 巡线传感器模块- 直流电机- 小车底盘- 电池组- 连接线等2. 实验方法:首先,将巡线传感器模块与Arduino控制板连接,并根据巡线小车底盘的结构进行安装。
接着,编写程序,使巡线小车能够根据传感器的信号进行方向控制。
最后,将巡线小车放置在预定的巡线路径上,观察其行驶情况并记录相关数据。
三、实验结果与讨论1. 巡线精度:在实验中,巡线小车能够准确地沿着预定的路径行驶,并且能够及时调整方向以保持在巡线路径上。
这得益于巡线传感器模块的高灵敏度和精确度。
然而,我们也发现在遇到较为复杂的线路布局时,巡线小车的巡线精度稍有下降,需要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和改进。
2. 障碍物避让能力:巡线小车在行驶过程中能够通过巡线传感器模块及时检测到前方的障碍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避让。
这一能力对于巡线小车在实际应用中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然而,在实验中我们也发现,巡线小车在遇到较为突然的障碍物时,反应时间稍长,需要进一步提高其避障的效率。
3. 稳定性与可靠性:巡线小车在实验中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即使在复杂的路况下,巡线小车也能够保持平稳的行驶状态,并且能够自动纠正偏离巡线路径的情况。
这一特性使得巡线小车在工业自动化和智能物流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四、实验总结与展望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巡线小车的性能和潜力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巡线小车具备较高的巡线精度、障碍物避让能力以及稳定性与可靠性。
然而,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和改进,例如巡线精度的提高、避障效率的增加等。
未来,我们将继续研究和改进巡线小车的技术,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并推动其在智能化领域的广泛应用。
智能寻迹小车实训报告[大全]
智能寻迹小车实训报告[大全]第一篇:智能寻迹小车实训报告[大全]目录1、引言1.1智能小车的设计意义和作用 (3)2、系统总体设计 (4)3、硬件设计3.1循线模块 (5)4、软件设计4.1软件调试平台.............................................7 4.2系统软件流程.............................................8 4.3系统软件程序 (9)5、调试及性能分析 (12)6、设计总结 (13)7、作品实物图 (14)8、参考文献 (15)1、引言1.1智能小车的设计意义和作用智能小车是移动式机器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介绍一种基于AT89S52单片机的智能小车。
通过不断检测各个模块传感器的输入信号,根据内置的程序分别控制小车左右两个直流电机运转,实现小车自动识别路线,寻找光源,判断并避开障碍物,检测道路上的铁片、发出声光信息并计数显示,智能停车等功能。
作为20世纪自动化领域的重大成就,机器人已经和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
因此为了使智能小车工作在最佳状态,进一步研究及完善其速度和方向的控制是非常有必要的。
智能小车要实现自动寻迹功能和避障功能就必须要感知导引线和障碍物,感知导引线相当给机器人一个视觉功能。
避障控制系统是基于自动导引小车(avg—auto-guide vehicle)系统,基于它的智能小车实现自动识别路线,判断并自动避开障碍,选择正确的行进路线。
使用传感器感知路线和障碍并作出判断和相应的执行动作。
该智能小车可以作为机器人的典型代表.它可以分为三大组成部分:传感器检测部分,,执行部分,cpu。
机器人要实现自动避障功能,还可以扩展循迹等功能,感知导引线和障碍物。
可以实现小车自动识别路线,选择正确的行进路线,并检测到障碍物自动躲避。
考虑使用价廉物美的红外反射式传感器来充当。
智能小车的执行部分,是由直流电机来充当的,主要控制小车的行进方向和速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报告(理工类)课程名称: 机器人创新实验课程代码:学生所在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年级/专业/班: 2014级机电一班学生姓名:学号:实验总成绩:任课教师: 韦兴平开课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实验中心名称: 机械工程基础实验中心一设计题目利用Arduino设计搭建智能巡线小车二小组成员分工姓名学号班级任务分工袁成三实验内容(图文记录平时上课关键知识)1、小灯延时闪烁实验:小灯延时一秒闪烁一次,指令:delay(xx)。
应用举例:delay(500); 实验一的步骤把开发板连到PC机上;(2.采用杜邦线把红外探头VCC和GND分别连接到开发板的5V和地,OUT端连到开发板的任意一个模拟量输入端口;(3.设置对应的模拟量输入端口为输入模式;(4.读取模拟量端口的值;(5.打开串口并设置波特率;(6.打开串口监视器,拿一物体遮挡在红外探头前方并移动,观察串口监视器中读取的模拟量值是否变化;(7.观察串口监视器界面的运行结果,如不符合预期设计要求,则重复修改及下载程序,直到符合要求为止。
指令:(xx)。
打开串口并设置通信波特率。
应用举例:(9600) ; //打开串口并设置通信波特率为9600。
指令:(val)。
在串口监视器中显示变量val的值。
应用举例:(val) ; //在串口监视器中显示变量val的值。
3、红外线对管实验:前端红外探头输出是模拟电压,中控板通过电压比较器LM339模拟电压转化为高电平或者低电平两种结果,便于程序进行判断。
以第一路红外探头来说明它的工作原理,IN1-为可调电阻调节的电压输入端,IN+为探头输出的电压,当IN1-大于 IN+电压时,对应的OUT1输出电压接近0V,此时,第一路的LED灯亮;当IN1-小于 IN+电压时,对应的OUT1输出电压接近5V,第一路的LED灯灭。
调节可调电阻旋钮,可以改变IN-参考电压值。
指令:pinMode(pin, mode)。
将一个引脚配置成输入或者输出模式。
应用举例:pinMode(7, INPUT); // 将引脚7定义为输入接口;pinMode(5, OUTPUT); // 将引脚7定义为输出接口。
指令:int analogRead(pin)。
读取模拟输入引脚的值,并将其表示为0至1023之间的数值,对应0至5V的电压。
应用举例:val = analogRead(0); // 读取模拟接口0的值,并赋值给val。
4、超声波测距实验:超声波距离测试。
6、小车循迹实验四最终作品设计方案(图文说明设计作品原理)(20分)1、小车循迹原理巡线小车红巡线原理采用了红外线探测法,即利用红外线在不同颜色的物体表面具有不同的反射性质的特点,在小车行驶过程中不断地向地面发射红外光,当红外光遇到白色纸质地板时发生漫反射,反射光被装在小车上的接收管接收;如果遇到黑线则红外光被吸收,小车上的接收管接收不到红外光。
单片机就是否收到反射回来的红外光为依据来确定黑线的位置和小车的行走路线。
红外探测器探测距离有限,一般最大不应超过3cm。
2、设计要求(1)自动寻迹小车从安全区域启动。
(2)小车按指定路线运行,自动区分直线轨道和弯路轨道,在指定弯路处拐弯,实现灵活前进、转弯、倒退等功能,在轨道上划出设定的地图。
(3)小车完成指定运行任务后,停止在终点位置上。
3、主体设计我们制定了左右两边分别用一个电机驱动的方案,即左边和右边的轮子分别用一个转速和力矩基本完全相同的直流减速电机进行驱动。
当小车需要直线前进时,两个电动机同时正转,实现直线前进。
当小车左边传感器检测到黑线时即需要左转时,此时左轮反转,右轮正转,实现一个差速,达到向左转向的目的。
当小车右边传感器检测到黑线时,即小车需要右转,即右边车轮反转,左边车轮正转,达到向右转向的目的。
五最终作品设计步骤(图文说明设计作品实现过程)1、确定小车主要各零部件:底盘1片车轮2个测速码盘2个减速直流电机2个4节5号电池盒1只(并排)万向轮1只船型开关1只紧固件4片螺丝、螺母、铜柱、杜邦线若干四路红外循迹/循迹模块1个电机驱动扩展板L293D 1个UNO R3开发板1个HC-SR04超声波模块1个2、确定各部件位置,根据拟定方案组装小车:(1、先把小车底板、紧固件、码盘的黄色保护纸撕掉,然后把紧固件插入小车底板。
(2、安装码盘,并把电机固定于底板。
码盘轴心一面大一面小,大的一面往电机轴插。
注意:电机引线铜片朝向内侧,即码盘一侧。
(3、插入螺丝,把电机固定到小车底板,并拧上螺帽。
(4、插入螺丝,固定电池盒。
(5、放入铜柱,拧入螺丝固定万向轮,手捏入电机并往里面插入轮子。
(6、用锡丝焊接排针,组合UNO R3开发板和电机驱动扩展板L293D。
(7、用杜邦线连接四路红外循迹/循迹模块与电机驱动扩展板L293D,并把两个红外感应安装在小车前端各左右两侧。
(8、用锡丝和杜邦线,焊接船型开关与4节5号电池盒,焊接两个电机与电机驱动扩展板L293D。
(9、编程进行调试检查,观察小车电机,红外感应,开发板及扩展板是否正常工作。
(10、若有零件或连线松动,重新组装或焊接。
(11、检查一切无误,则组装完成,可进行下一步实验。
六最终作品展示(图片及性能描述)红外感应障碍实验:小车在桌子上正常行驶,当到达桌子边缘,因为红外探测器探测距离有限,不超过3cm,小车前端的红外线感应接收不到红外光时,小车左轮右轮反转,后退行驶。
矩形循迹实验:驱动电机使小车在地面直线行驶,延时一段时间,左轮反转,右轮正转,程序循环而形成一个矩形循迹行驶。
最终循迹实验:小车从A点出发,经过黑线轨迹到达B点。
小车直线前进时,两个电动机同时正转,实现直线前进。
当小车左边传感器检测到黑线时,即小车需要左转时,此时左轮反转,右轮正转,实现一个差速,达到向左转向的目的。
当小车右边传感器检测到黑线时,即小车需要右转时,此时右边车轮反转,左边车轮正转,达到向右转向的目的。
当两个传感器都检测到黑线时,停止前进。
七设计心得(选作题)通过本次实验,利用Arduino设计搭建智能巡线小车加深了我们对巡线小车的了解,更进一步的掌握了各部件之间的功能特性,让我们在更多的实验当中灵活利用各个部件以实现结构更加复杂,功能更加强大的机构或机器。
在实验中要注意各个部件之间的连接是否稳定,是否能完成既定项目的要求。
经过这两周的实验,我们顺利的完成了我们的小车,我们非常的高兴,虽然整个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不少的困难,在这次的设计中也得到了老师的指点,如果不是老师的细心指导我也不会这么顺利的做出来,特别是在调试的时候。
有一次我们在传感器的接收方式上不太了解,在我们问过老师后才了解传感器的接受方式。
小车在跑道上运行的时候发现小车不能在转弯处顺利的通过,经过我们的多次改变数据后,有时可以通过但有时又不能通过,始终不能理解到底是不是传感器灵敏度的问题,后来还是得到了老师的指点,帮我们调试好之后才解决了问题。
在这次的实训中我们懂得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其实有很多事只靠自己是做不出来的,如果是一个团队就可以在优先的时间里做出更好的结果,而且我们可以取长补短使自己不断进步。
在课堂上我们学到的是理论知识,实验就是让我们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起来,解决实际问题,我们觉得非常好,如果我们只知道写一些小程序,当真让我们做一些东西时,你会发现还有实验的非常有用,对我们的许多小问题,并不是那么的简单,所以这次实验对我们的帮助很大,非常感谢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
八对本课程建议或意见(选作题)学习这门课程,锻炼了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协作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在此,我们非常感谢韦老师的热情帮助和悉心指导,让我们增长了见识,学到了对机器人的许多相关知识。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我们非常满意,无任何意见。
对于今后的该类课程,我们有如下几点建议:1.指导学生如何运用编程软件,加强编程能力。
2.改为半命题的开放性课题,让学生自由发挥,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
3.给学生播放与实验相关的实验视频,加强学生对实验的了解,明白自己该怎么做。
4.让学生小组之间进行比赛,看最终的实验结果谁的最优,用笔或笔记本做奖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老师与同学,同学与同学之间的互动性。
附录(设计文件、工程图、代码等)小灯闪烁程序:int ledPin=13;void setup(){pinMode(ledPin,OUTPUT);}void loop(){digitalWrite(ledPin,HIGH);delay(1000);digitalWrite(ledPin,LOW);delay(1000);}呼吸灯程序:void setup() {pinMode(11,OUTPUT);}void loop() {for(int a=0;a<=255;a++) {analogWrite(11,a);delay(8);}{for(int a=255;a>=0;a--) {analogWrite(11,a);delay(8);}delay(300);}}串口通信监视程序:void setup() {pinMode(11,OUTPUT);(9600);}void loop() {for(int a=0;a<=255;a++) {analogWrite(11,a);delay(8);(a);}{for(int a=255;a>=0;a--) {analogWrite(11,a);delay(8);(a);}delay(300);}}红外线对管程序:int d;void setup() {pinMode(A0,INPUT); (9600);}void loop(){d=analogRead(A0);(d);delay(100);}超声波测距程序:int TrigPin=2;int EchoPin=3;float distance=0;void setup() {pinMode(TrigPin,OUTPUT);(9600);pinMode(EchoPin,INPUT);//("Ultrasonic sensor");}void loop(){digitalWrite(TrigPin,LOW);delayMicroseconds(2);digitalWrite(TrigPin,HIGH);delayMicroseconds(10);digitalWrite(TrigPin,LOW);distance=pulseIn(EchoPin,HIGH)/;(distance);("cm");();delay(1000);}矩形循迹程序:#include<>AF_DCMotor M2(2,MOTOR12_1KHZ);AF_DCMotor M3(3,MOTOR12_1KHZ);int a,d;void setup(){pinMode(A0,INPUT);pinMode(A1,INPUT);//put your setup code here,to run once:}void loop(){//put your main code here,to run repeatedly: a=analogRead(A0);d=analogRead(A1);(250);(250);if(a<=20&&d<=20){(FORWARD);(FORWARD);}else{(BACKWARD);(BACKWARD);delay(2000);(FORWARD);(RELEASE);delay(800);}}最终循迹程序:#include<>AF_DCMotor M2(2,MOTOR12_1KHZ);AF_DCMotor M3(3,MOTOR12_1KHZ);int a,d;void setup(){pinMode(A0,INPUT);pinMode(A1,INPUT);//put your setup code here,to run once:}void loop(){//put your main code here,to run repeatedly: a=analogRead(A0);d=analogRead(A1);(200);(200);if(a<300&&d<300){(FORWARD);(FORWARD);}else if(a<300&&d>300){(50);(250);(FORWARD);(FORWARD);}else if(a>300&&d<300){(250);(50);(FORWARD); (FORWARD); }else{(RELEASE); (RELEAS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