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中学历史教学法试卷
初中历史学科教师素质考试题及参考答案教材教法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初中历史学科教师素质考试题及参考答案教材教法考试题及参考答案初中历史学科教师素质考试题及参考答案教材教法考试题及参考答案(50题)基本理论题(30题)1、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时什么?【一】、“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课程改革的出发点。
【二】、开放型的新课程观是建构现代化课程体系的必然选择。
【三】、民主化是建构新型师生关系和课程管理体制的牢固基石。
【四】、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
【五】、树立终身研究观,终身研究将成为未来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方式。
【六】、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静止观,树立评价促发展的发展观。
【七】、批判与创新是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灵魂。
【八】、回归生活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归属。
2、为什么将“教学大纲”改成“课程标准”?第一,课程价值趋向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
第二,课程目标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第三,从只关注教师教学转向关注课程实施过程。
第四,课程管理从刚性转向弹性。
国家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学生在某一方面或领域应该具有的素质所提出的基本要求,是一个面向全体学生的标准,国家课程标准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施、评价及教材编写做出了一些指导和建议。
但与教学大纲相比,这种影响是间接的、指导性的、弹性的,给教学与评价的选择余地和灵活空间都很大。
同时,本次课程改革把实施三级管理政策作为重要目标,给地方和学校创造性地执行国家课程提供了政策保障。
3、综合实践活动包括那些活动?1、查找文献法2、调查法3、访谈法4、课题研究的探究性进修:包孕调查、观察、文献检索与搜集、实验、数据统计、撰写研究敷陈等5、实践使用的设计进修:根据学生生活需求解决面临的问题。
6、社会考察的体验性进修:参观、调查、采访、7、社会参与的实践性进修:包孕从事商业举动、手工劳动、工业劳动、农业劳动。
8、自我建构的反思性进修:写举动总结、写体验、写收获。
综合实践举动课程的性质与特点4、哪四项指标在传统教学中被忽视,而在新一轮课改中被重视?兴趣与能力、办法、情感态度。
初中历史教师资格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及解答参考(2024年)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以下哪位历史人物被称为“中国古代史上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A. 孔子B. 墨子C. 孙武D. 荀子2、以下哪项不属于“百家争鸣”时期的思想流派?A. 儒家B. 道家C. 法家D. 儒家、道家、法家3、下列哪种历史研究方法不属于实证研究范畴?A、考古发掘B、文献解读C、统计分析D、逻辑推理4、《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这部著作的主要作者是?A、亚当·斯密B、大卫·李嘉图C、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D、亨利·乔治5、题干:在下列历史事件中,不属于春秋五霸的是:A、晋文公称霸B、齐桓公称霸C、宋襄公称霸D、秦穆公称霸6、题干:以下哪位历史人物被称为“汉初三杰”之一?A、张良B、萧何C、陈平D、韩信7、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历史分期中,属于春秋时期特点的是()A. 诸侯争霸,礼崩乐坏B. 统一六国,中央集权C. 郡县制普及,封建制度确立D. 文景之治,道家思想盛行8、关于《史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由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著B. 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的历史C. 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D. 采用纪传体,分为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部分9、《诸子百家》中,主张“兼爱”和“非攻”的儒家学派代表人物是()。
A、孔子B、孟子C、墨子D、荀子 10、在世界历史上,对“冷战”的起源影响最大的事件是()。
A、英法绥靖政策B、慕尼黑会议C、杜鲁门主义的提出D、联合国成立11、在以下历史事件中,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移的是:A.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B. 唐朝安史之乱后长安城的衰落C. 隋唐运河的开通D. 南宋灭亡后南宋迁都临安12、以下关于《史记》的描述,错误的是:A. 《史记》是西汉司马迁所著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B. 《史记》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的三千多年的历史C. 《史记》的史学价值非常高,被后世尊称为“史家之绝唱”D. 《史记》中包含了许多战争和英雄人物的描写,是对英雄主义的一种赞颂13、以下哪个历史时期是中国古代史上的“百家争鸣”阶段?A. 春秋战国时期B. 秦汉时期C. 魏晋南北朝时期D. 隋唐时期14、关于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 统一度量衡B. 实施郡县制C. 灭亡七国D. 推行法治15、中国历史上的“焚书坑儒”事件发生在哪个朝代?A、西汉B、东汉C、秦朝D、唐朝16、唐太宗在位时期,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
教师资格考试初中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及答案指导(2024年)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自测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在下列历史事件中,标志着中国进入封建社会的是:A.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B. 秦始皇统一六国C. 西周的分封制D.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大融合2、关于《史记》的说法,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 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诗歌集B. 是东汉史学家班固所著的历史小说C. 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纪传体通史D. 是东汉史学家班固所著的地理志3、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历程的描述,正确的是()A. 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开始出现B. 秦汉时期,水稻种植面积大幅增加C. 魏晋南北朝时期,土地私有制逐渐形成D. 宋元时期,棉花种植成为我国主要经济作物4、关于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推动了我国资本主义的发展B. 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C. 实现了我国文化的现代化D. 结束了封建文化的统治5、在以下历史事件中,属于中国封建社会前期经济基础范畴的是()A. 资本主义萌芽B. 自耕农经济C. 大商业经济D. 手工业经济6、以下关于《史记》的描述,错误的是()A. 《史记》是西汉司马迁所著B.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C. 《史记》共分为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部分D. 《史记》中的“本纪”主要记载了历史事件7、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历史教学中的“史料教学”方法?A、引导学生阅读历史文献资料B、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C、教师讲解历史故事D、让学生扮演历史人物8、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以下哪种教学手段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A、大量使用多媒体课件B、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历史角色扮演C、强调历史知识的背诵D、严格控制课堂纪律9、下列哪一项不是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A. 废除丞相制度B. 设立锦衣卫和东厂C. 推行八股取士D. 实施均田制11、在以下历史事件中,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始的事件是:A. 鸦片战争B. 甲午战争C. 戊戌变法D. 辛亥革命13、下列哪位人物被称为“诗圣”,并且他的诗歌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变迁?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维15、根据教材内容,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 鸦片战争B. 五四运动C. 辛亥革命D. 文化大革命17、下列哪一项是唐朝对外交往频繁的主要原因?A. 唐朝经济繁荣,文化先进,吸引周边国家学习交流。
初中历史教材教法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初中历史教材教法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试题:
1. 请简要描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和主要参战国家。
2. 请列举三个对中国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并简要解释其影响。
3. 在古代希腊城邦中,什么是民主制度?请简要解释。
4. 请解释法国大革命的导火索是什么,并列举三个该事件的重要结果。
5. 请简要介绍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并解释其影响。
答案:
1.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是复杂的,但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欧洲各国之间的殖民地争夺。
主要参战国家有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奥匈帝国等。
2. 三个对中国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包括:秦朝统一中国、唐朝开启丝绸之路、明朝的航海事业。
秦朝的统一使中国成为一个整体,唐朝的丝绸之路促进了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和文化交流,明朝的航海事业开拓了中国与外部世界的联系。
3. 在古代希腊城邦中,民主制度是指政治权力由全体公民共同参与决策和管理。
公民通过投票来选择领导人和参与政治事务。
民主制度强调平等和参与,每个公民都有表达意见和影响政府决策的权利。
4. 法国大革命的导火索是因为经济危机和不平等的社会制度,加上国王路易十六的统治失职,引起了人民的不满和抗议。
该事件的重要结果包括废除特权阶级、宣布《人权宣言》和建立现代国家的概念。
5.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是一种选拔官僚的考试制度。
它通过通过考试选拔人才来担任政府职位。
科举制度的影响包括提高了人们对教育的重视和培养了大量的官僚人才,但也存在一些限制,例如只有特定阶层的人才能参加考试,忽视实际能力等问题。
以上是关于初中历史教材教法模拟试题及答案的内容。
中学历史教材教法模拟试题及答案
中学历史教材教法模拟试题及答案
试题一
1. 第一次鸦片战争发生在哪一年?
2. 请简要描述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原因。
答案
1. 第一次鸦片战争发生在1840年。
2.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原因是英国为了保护鸦片贸易利益,向中
国提出了不平等条约,导致了战争的爆发。
试题二
1. 反对派领导者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包括哪三个原则?
2. 请解释"三民主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答案
1. "三民主义"包括了民族独立、民主政治和民生幸福三个原则。
2. "三民主义"对中国历史产生了巨大影响。
它为中国推动了民
主革命,帮助中国人民争取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为建立民主政
治提供了思想基础。
同时,"三民主义"也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推动社会进步和改善民生。
试题三
1. 辛亥革命发生在哪一年?
2. 请简要叙述辛亥革命的重要影响。
答案
1. 辛亥革命发生于1911年。
2. 辛亥革命的重要影响是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较为先进的近代共和政体。
它为中国开启了民主革命的序幕,启发了中国人民追求自由平等的思想,对中国现代化进程起到了推动作用。
初级中学历史教师资格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答案指导(2025年)
2025年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史上的“贞观之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实施的政策B、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C、国家财政收入大幅增加,民众生活水平提高D、对外战争频繁,疆域不断扩大2、下列关于中国近代史上的“洋务运动”的表述,正确的是:A、洋务运动是清朝末年的一场封建主义自救运动B、洋务运动的主要目的是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实现国家富强C、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康有为和梁启超D、洋务运动最终失败了,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3、在以下哪个历史时期,我国实行了“科举制度”,选拔官员?A. 西周时期B. 秦汉时期C. 隋唐时期D. 宋元时期4、关于《史记》,以下哪项描述是错误的?A. 《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著B. 《史记》分为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部分C. 《史记》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D. 《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5、在以下历史事件中,哪一事件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形成?A.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B. 秦始皇统一六国C. 汉武帝时期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 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6、以下哪位历史人物被誉为“千古一帝”?A. 秦始皇B. 汉武帝C. 唐太宗D. 宋太祖7、根据我国历史,下列哪位皇帝开创了“文景之治”?A、汉武帝B、汉文帝C、汉景帝D、汉宣帝8、下列关于《史记》的说法,正确的是?A、《史记》是司马迁所著的,共一百三十篇,分为纪、传、表、志四部分B、《史记》是司马光所著的,共一百三十篇,分为纪、传、表、志四部分C、《史记》是司马迁所著的,共一百二十篇,分为纪、传、表、志四部分D、《史记》是司马光所著的,共一百二十篇,分为纪、传、表、志四部分9、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特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铁犁牛耕的出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B、小农经济成为社会基本生产单位C、土地兼并导致自耕农大量破产D、农业税制长期以征收实物为主 10、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推动了思想解放,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B、动摇了封建礼教的统治地位,促进了社会风气的变革C、是中国近代以来思想文化领域的一次深刻变革D、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和理论基础11、在下列历史事件中,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始的事件是:A. 秦始皇统一六国B. 明朝郑和下西洋C. 鸦片战争D. 辛亥革命12、以下关于历史人物的评价,正确的是:A. 孔子主张“仁政”,提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 屈原是战国时期的诗人,著有《史记》C.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D. 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13、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特征,描述错误的是:A. 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B. 土地私有制的出现C. 庞大的官僚体系D. 科举制的推行14、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提倡民主与科学B. 反对封建礼教和旧道德C. 鼓励文学革命,倡导白话文D. 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5、以下哪位历史人物被称为“世界历史之父”?A. 希罗多德B. 约翰·赫伊津哈C. 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D. 亚里士多德16、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由自给自足向商品经济转型的开始?A. 春秋战国时期B. 秦始皇统一六国C. 汉武帝推行“推恩令”D. 唐太宗设立科举制17、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历史事件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提倡“仁政”思想,强调“以德治国”。
中学历史教师教法考试题(含答案)
中学历史教师教法考试题(含答案)中学历史教师教法考试题及答案1. 举例说明常见的教师评价方式,以及这些方式的优缺点。
答案:常见的教师评价方式包括问卷调查、教育观摩、实地考察等。
其中,问卷调查是最常用的评价方式,其优点是可以省时省力,但缺点是容易造假;教育观摩是一种生动直观的评价方式,可以借鉴其他教师的教学经验,但由于课堂现场往往与现实情况有所偏差,因此不一定可以套用;实地考察则需要通过专家或者评估人员实地观察和评估教师的教学情况,最为客观公正,但成本高、时间长。
2. 请谈谈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该考虑哪些因素?答案: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该考虑以下因素:学生的研究需要、教材的内容和难度、学生的研究情况、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和方法、教学环境等等。
3. 如何评价一堂优秀的历史课程?答案:评价一堂优秀的历史课程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教学内容是否全面、教学方式是否灵活多样、教学环境是否优越、学生的研究情况是否得到了有效的提高等等。
同时,优秀的历史课程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研究兴趣。
4. 如何促进学生的历史研究兴趣?答案: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促进学生的历史研究兴趣:利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关注学生的研究需求和兴趣爱好、调整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提供多种研究资源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历史、适当使用竞赛、游戏等方式进行历史知识和技能的训练等等。
5. 如何避免历史课程中的误解和偏见?答案: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方式避免历史课程中的误解和偏见,例如:明确历史事实与价值判断的不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究、引导学生流畅和清晰的陈述,利用鲜明的事实来证明、鼓励学生关注多元文化、学生的不同背景和传统,鼓励尊重差异等等。
以上是本次考试的题目与答案,请大家认真对待历史教学,哪怕是一点一滴的付出,都会汇聚成海阔天空的收获!。
初级中学历史教师资格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与参考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关于历史学科的学科特点,表述不正确的是:A. 历史学科具有客观性B. 历史学科具有连续性C. 历史学科具有主观性D. 历史学科具有时代性2、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最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A. 讲授法B. 案例分析法C. 角色扮演法D. 演示法3、以下哪位历史学家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A. 司马迁B. 班固C. 贾谊D. 王充4、下列关于《三国演义》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三国演义》是罗贯中根据历史事实创作的小说B. 《三国演义》以曹操、刘备、孙权三国的兴衰为背景C.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被誉为“卧龙、凤雏”D. 《三国演义》以战争为主线,描绘了三国时期的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5、在春秋战国时期,对历史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一场变革是:A、商鞅变法B、孔子的教育思想C、老子的道家思想D、孟子的仁政思想6、关于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重要战役,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战役发生在19世纪中叶B、战役双方为清政府和外国侵略者C、战役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D、战役导致了中国领土的丧失7、在古代中国,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标志着我国封建社会的确立?A. 商鞅变法B. 秦始皇统一六国C. 汉武帝实行“推恩令”D. 隋炀帝设立科举制8、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是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的标志?A. 戊戌变法B. 辛亥革命C. 五四运动D. 北伐战争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唐朝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A. 中书省B. 门下省C. 尚书省D. 内史省 10、明清时期科举考试中的“会试”相当于今天的哪个教育阶段的考试?A. 高中毕业考试B. 大学入学考试C.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D. 博士研究生资格考试11、以下哪位历史学家被誉为“历史学之父”?A. 柏拉图B. 埃及的曼涅顿C. 希罗多德D. 亚里士多德12、下列关于《史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B. 《史记》由司马迁撰写,共计一百三十篇C. 《史记》的编写目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D. 《史记》中记载的历史事件从黄帝时代开始13、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上推行了哪种制度?A. 分封制B. 郡县制C. 三公九卿制D. 行省制14、以下哪一项不是《史记》中记载的内容?A. 黄帝与蚩尤之战B. 汉武帝时期的对外战争C. 唐太宗贞观之治D. 秦始皇焚书坑儒15、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为了恢复和发展教育事业,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
2024年初中历史教师专业考试试题及答案(三套)
2024年初中历史教师专业考试试题及答案(三套)第一套试题及答案1. 以下哪位人物是中国历史上的开国皇帝?- A. 刘备- B. 唐太宗- C. 秦始皇- D. 李世民答案:C. 秦始皇2.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A. 商朝- B. 明朝- C. 清朝- D. 西周答案:C. 清朝3.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是中国古代的军事家和政治家?- A. 孔子- B. 孙中山- C. 刘邦- D. 李白答案:C. 刘邦第二套试题及答案1. 以下哪位人物是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A. 李白- B. 诸葛亮- C. 关羽- D. 屈原答案:C. 关羽2.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封建王朝?- A. 夏朝- B. 唐朝- C. 魏晋南北朝- D. 春秋战国答案:A. 夏朝3.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是中国古代的文学家和政治家?- A. 曹操- B. 孔子- C. 刘备- D. 李白答案:D. 李白第三套试题及答案1. 以下哪位人物是中国历史上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A. 儿童王- B. 孔子- C. 李自成- D. 秦始皇答案:B. 孔子2.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的最早一个封建王朝?- A. 夏朝- B. 唐朝- C. 魏晋南北朝- D. 春秋战国答案:A. 夏朝3.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是中国古代的哲学家和政治家?- A. 孙中山- B. 屈原- C. 曹操- D. 孔子答案:D. 孔子。
(完整版)中学历史教学法试卷
中学历史教学法试卷出题人:答题人:判卷人: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新中国建立后的第一个中小学历史教学大纲(草案)是()颁布的。
A、1954年B、1956年C、1963年D、1986年。
2、1986年颁发的《全日制中学历史教学大纲》是由()个部分组成的。
A、四个B、五个C、六个D、七个。
3、历史知识的重要特征是()。
A、科学性B、过时性C、具体性D、综合性4、历史教学最主要、最根本的教学原则是()。
A、史论结合原则B、重点突出原则C、系统性原则D、直观性原则5、备课的基本要求有()。
①充分全面的备课②要有计划性③要发挥教师的创造性④要有针对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6、历史知识的最根本的特征是()。
A、科学性B、过时性C、具体性D、综合性7、确定中学历史教学原则的基本依据和出发点是()。
A、课堂教学类型B、课堂教学内容C、历史知识特点D、学生的身心特点8、新课程的总目标是()。
A、全人发展B、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C、为了一切学生D、为了学生的一切。
9、备课的种类一般可分为三种,即()。
A、个人备课、集体备课、学期备课B、个人备课、集体备课、单元备课C、个人备课、单元备课、课时备课D、学期备课、单元备课、课时备课。
10、历史教案从内容上可分为三种,即()。
A、知识型、教法型、综合性B、知识型、教法型、详案C、详案、简案、微案D、教法型、详案、简案二、判断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教师只是课程资源的利用者,而不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2、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
这一看法对吗?为什么?三、简述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1、简述新历史课程改革的特点。
2、简述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进行讲授有那些主要的方法?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应考虑那些因素?3、简述历史学习评价的主要类型和基本问题?四、案例题:(25分)请根据你熟悉的中学历史教材的内容,设计一课的教学目标。
(完整版)中学历史教学法试题集
《初中历史授课法》模拟试题库《初中历史授课法》试题A一、填空(每空 1 分,共 20 分)1、《历史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了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感神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应达到的整体目标。
2、1986 年国家教委拟定的《整天制中学历史授课大纲》中明文规定,中学历史授课的三项任务是:教授基础的历史知识、培养能力和思想教育。
3 行为目标的表述有四个基本要求: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
4、依照新课改的要求,中学历史授课内容的选纲要贯彻少而精的原则。
5、在中学历史授课过程中,以学生为出发点,主要存在着三对矛盾即: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矛盾、学生与授课内容之间的矛盾和学生与教法与授课手段之间的矛盾。
6、历史的表象有:时间表象、地址表象、人物表象和事件表象。
7、在课堂上,讲课艺术主要表现为语言艺术和管理艺术。
二、名词讲解(每题 5 分,共 25 分)1、全人发展2、课程资源3、史论结合原则4、实例论证法5、实物直观35 分)三、问答题(共1、怎样理解新课程的基本取向?(10 分)2、谈论历史人物有哪些基本要求?(10 分)3、简述备课的意义、要求和方式。
(15 分)四、案例解析题( 20 分)下面是《思想活跃与百花绽放》一课的授课目的。
请解析它可否吻合新课程理念。
为什么?《思想活跃与百花绽放》一课授课目的1、知识与能力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基础上,经过诸子百家简表、私学兴旺与百花绽放关系图和写出“截止校园内不良倾向的方法”的建议书,形成利用图示、表格、书面语言表达历史问题的基本能力。
2、过程与方法经过认识身边的历史,经过收集孔子、孟子、庄子、韩非子及百花绽放的资料,成立论据,产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3、感神态度与价值观经过对儒、法、道代表人物思想的认识,确立积极进去的人生态度,形成敢于表达思想、尊敬别人建议的个人素质。
《初中历史授课法》试卷( A)参照答案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1、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感神态度与价值观。
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及答案解析
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关于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A. 科举制度起源于隋朝,完善于唐朝,废除于清朝末年B. 科举制度在明清时期主要考察诗词歌赋的创作能力C. 科举制度在宋朝时开始实行八股取士D.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唯一途径答案:A解析: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起源于隋朝,完善于唐朝,并在清朝末年废除,故A项正确。
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主要考察的是八股文,即文章必须按照规定的格式和内容进行写作,而非诗词歌赋的创作能力,故B项错误。
八股取士的制度始于明朝,而非宋朝,故C项错误。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主要途径,但并非唯一途径,如汉朝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等也是选拔官吏的方式,故D项错误。
2、在明清时期,科举考试中的“会试”通常在哪一城市举行?A. 北京B. 南京C. 杭州D. 西安解析: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三级。
其中,会试是在乡试的基础上进行的全国性考试,通常在京城(即北京)的贡院举行,故A项正确。
南京在明清时期虽然也是重要的城市,但并非会试的举行地,故B项错误。
杭州和西安在明清时期虽然也是重要的城市,但与科举考试中的会试无关,故C、D两项均错误。
3、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历史人物的描述,与史实不符的是:A.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主张“仁”和“礼”B.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C. 司马迁是西汉时期的著名史学家,编写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D. 岳飞是南宋时期的抗金名将,他领导的军队被称为“岳家军”,最终成功收复了中原地区答案:D解析: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主张“仁”和“礼”,这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故A项正确。
秦始皇在公元前221年完成了对六国的统一,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故B项正确。
初中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学科带头人试题 附参考答案)
初中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学科带头人试题附参考答案)初中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美国建国之初,以农业立国为主流经济思想,而100年后则以工业立国为主流思想。
这种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美国农业的衰败B.建国领袖的去世C.工业革命的发展D.美国内战的结束2.“这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运动,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这次运动是()。
A.五四爱国运动B.辛亥革命C.戊戌变法D.新文化运动3.清代征收的地丁银是指()。
A.只征土地税,废除人丁税B.土地税、人丁税一律只收白银C.按土地与人口的多少征收白银D.将XXX平均摊入田赋统一征收4.中国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在()。
A.鸦片战争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C.中日甲午战争后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5.XXX在《新青年》上发表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A.《孔乙已》B.《药》C.《狂人日记》D.《阿Q正传》6.春秋战国时期,对促进民族融合起直接作用的因素是()。
A.兼并战争B.铁器使用C.各国变法D.商业兴盛7.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终结的标志是()。
A.二次革命的失败B.护国运动的失败C.第一次护法运动的失败D.第二次护法运动的失败8.近代史上,顽固派“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的指责主要针对下列哪位人物的思想主张?()A.八魏源B.XXXC.XXXD.XXX9.“圣人不责人之必能,是以人人皆可以为圣。
”这句话最符合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A.XXXB.XXXC.XXXD.XXX10.东汉南阳太守杜诗“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
“水排”主要应用于()。
A.灌溉B.制瓷C.耕种D.冶铁11.某年9月6日重庆《大公报》社评:“自上月20日以来,我军在北方发动了大规模的运动战。
XXX、正太、同蒲三路同时发动反攻,铁路到处被破坏,冀晋豫三省同时报捷。
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与参考答案(2025年)
2025年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以下哪位历史人物被誉为“历史文化名人”?A、孔丘B、司马迁C、李白D、苏轼2、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哪一项经济政策被错误地认为是社会主义道路的标志?A、土地改革B、公私合营C、农业集体化D、社会主义三大改造3、题干:在下列历史事件中,标志着我国封建社会进入繁荣时期的事件是:A. 秦始皇统一六国B. 汉武帝实施推恩令C. 隋唐时期科举制的确立D. 宋代商业繁荣和城市化进程加快4、题干:关于《史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著B. 包含了纪、表、书、世家、列传五种文体C. 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D. 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5、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中,哪一学派强调以法治国,主张建立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A、道家B、儒家C、墨家D、法家6、下列哪位是汉代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从而奠定了儒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导地位?A、孟子B、董仲舒C、荀子D、朱熹7、potassium 离子和 nitrate 离子的化学式分别是 _______ ,它们组成的化合物在水中溶解时,溶液呈现什么性质?A. K⁺, NO₃⁻; 酸性B. K⁺, NO₃⁻; 中性C. K⁺, NO₃⁻; 碱性D. K⁺, HNO₃; 弱酸性8、以下哪种教育哲学流派主张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自发活动来组织教学内容和方法?A. 实用主义教育B. 传统主义教育C. 建构主义教育D. 素质教育9、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对历史教育进行了重大改革,以下哪项不是这次改革的内容?A. 教学内容的民族化B. 教学方法的现代化C. 教材编写的统一化D. 历史观的教育 10、关于历史教学中的“史料教学”,以下哪项说法是错误的?A. 史料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B. 史料教学应该注重史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C. 史料教学应避免使用过于复杂或难以理解的史料D. 史料教学可以完全取代历史教材的教学功能11、秦汉时期,教育内容和形式的主要特点是()。
初中历史教师资格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与参考答案(2024年)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A. 指南针B. 火药C. 印刷术D. 针灸2、唐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多项措施,以下哪一项不是唐朝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A. 实行科举制选拔官员B. 推行均田制缓解土地兼并问题C. 设置节度使加强对地方的控制D. 废除丞相制度,设立内阁3、以下哪位历史人物被称为“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A. 拿破仑·波拿巴B. 路易十八C. 查理十世D. 查理七世4、以下哪一事件标志着我国封建社会的正式确立?A. 春秋战国时期B. 秦始皇统一六国C. 汉武帝时期D. 隋朝统一中国5、《南京条约》中被割让给英国的中国的领土是()。
A、香港岛B、台湾岛C、海南岛D、崇明岛6、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C、《北京条约》D、《天津条约》7、题干: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史实描述错误的是:A. 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B. 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C. 隋朝灭亡后,唐朝继承了隋朝的疆域和文化D. 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鲜卑族与汉族的融合,加速了北方民族的封建化8、题干:以下关于世界近现代史知识表述不正确的是:A.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结束了法国的封建统治B. 德国在1871年柏林王朝宣布成立,标志着德国统一完成C.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俄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D. 1945年雅尔塔会议召开,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的胜利结束9、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A. 指南针B. 印刷术C. 造纸术D. 针灸 10、明朝时期著名的航海家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寻找新的贸易伙伴B. 开拓殖民地C. 展示国力与文化,加强与海外国家的联系D. 探索未知世界11、题干:在下列历史事件中,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始的事件是:A. 鸦片战争B.太平天国运动C. 洋务运动D.戊戌变法12、题干:下列关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设立丞相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B. 实行郡县制,加强地方行政管理C. 设立三公九卿制度,强化中央集权D. 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实行世袭制13、《史记》中的“本纪”主要记载的是()。
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及解答参考(2025年)
2025年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自测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在古代中国,以下哪位思想家提出了“天下为公”的理念?A. 孔子B. 墨子C. 孟子D. 老子2、下列哪项不是我国历史上的一次重要改革?A. 商鞅变法B. 隋唐科举制改革C. 北魏孝文帝改革D. 清末戊戌变法3、以下哪位历史学家被称为“历史之父”?A. 柏拉图B. 希罗多德C. 亚里士多德D. 柏拉图4、以下哪一事件标志着世界近代史的开始?A. 希波战争B. 伯罗奔尼撒战争C. 查理曼帝国的建立D. 意大利文艺复兴5、以下哪位历史人物被誉为“春秋第一相”?A. 孔子B. 齐桓公C. 晏子D. 孙武6、在以下历史事件中,哪一事件标志着我国封建社会的开始?A. 秦始皇统一六国B. 西汉建立C. 隋唐统一D. 宋朝建立7、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中国古代历史的主要阶段?A. 夏、商、周B. 秦、汉、三国C. 宋、元、明D. 春秋、战国、秦8、以下关于《史记》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B. 《史记》的作者是司马迁C. 《史记》共有130篇,分为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部分D. 《史记》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的历史9、在以下历史事件中,哪一项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A. 抗日战争胜利B. 新中国成立C.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D.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0、以下关于历史人物的评价,正确的是:A. 孔子:主张“仁政”,提倡“以德服人”B. 岳飞:主张“富国强兵”,力主抗金C. 沈括:提出“地动仪”,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D. 张载:提出“知行合一”,是明代著名的理学家11、题干:在以下哪个历史时期,中国开始实行科举制度?A. 秦朝B. 隋朝C. 唐朝D. 宋朝12、题干:以下哪位历史人物被誉为“中华民国之父”?A. 康有为B. 梁启超C. 孙中山D. 蔡锷13、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B.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C. 宋朝实行了重文轻武的政策D.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设都北京朝代14、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说法,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的发展是由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推动的B.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C.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D.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共产主义15、下列哪一项是明朝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之一?A. 探索未知世界B. 寻找海外奇珍异兽C. 扩展贸易范围D. 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与朝贡体系16、抗日战争期间,哪一场战役标志着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上的第一次重大胜利?A. 淞沪会战B. 太原会战C. 台儿庄战役D. 武汉会战17、在以下哪个历史时期,中国开始出现了科举制度?A. 秦朝B. 汉朝C. 隋朝D. 唐朝18、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开始?A. 春秋战国时期B. 秦始皇统一六国C. 汉武帝时期D. 隋唐时期19、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下列哪一项不是秦始皇实施的政策?A. 统一度量衡B. 实行郡县制C. 焚书坑儒D. 推广分封制 20、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最初是在哪个时期被发明出来的?A. 战国B. 东汉C. 唐朝D. 宋朝21、在以下历史时期中,哪一时期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使得自耕农经济成为社会经济的主体?A. 春秋战国时期B. 秦汉时期C. 魏晋南北朝时期D. 隋唐时期22、以下哪位历史人物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首?A. 苏轼B. 欧阳修C. 王安石D. 柳宗元23、中国古代史书中记载:“始皇帝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
中学历史教学法试卷(共合集)
中学历史教学法试卷(共合集)一、名词解释情境复现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历史情境的再现,使学生有较地获得历史知识的一种教学模式。
该模式适用于形象丰富的内容,如艺术品的欣赏、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波澜壮阔的政治改革和气势辉煌的建设。
导读自学模式是指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指导贯穿于学生自学始终的一种教学模式。
该模式主要用于讲授新课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多用于对线索明朗、条理清晰的教材进行解剖。
导读自学模式力图使学生手和脑并用,运用创造性思维,以亲身实践的体会来验证历史知识。
问题研讨模式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围绕教师或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有一定深度、广度的研讨,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互相启发或争辩中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创造性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组织模式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不同的人际组织方案,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在形式多样的教学组织中不断提高认知水平和增强参与意识的历史教学模式。
社会实践教学组织模式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结合历史教学内容,深入社会所进行专题采访、实地考察、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活动教学模式。
它是历史教学组织模式的一种延伸性、拓展性的教学组织活动。
知识竞赛教学组织模式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运用课堂教学内容和课外历史知识,通过知识竞赛方式进行教学组织模式,它是历史课堂教学组织模式的一种延伸性、竞争性的教学组织模式。
历史知识历史知识,是对人类社会过去客观存在的客观反映。
中学历史知识是依据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的要求,呈现在历史教科书上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概念和历史规律等。
历史事实是客观存在的历史现象,具有客观性和明确性,而学生所学的历史事实是对历史现象加工后的产品,是鉴别考证后的历史现象,是经过选择和解释的历史事实。
历史事实建立在时间、地点、人物基本要素之上,属于具体历史知识,是历史学科的基础。
归纳能力指从个别事实走向概念、结论的一种思维活动。
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解答参考(2024年)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九年级历史》中,下列哪个史实标志着世界历史进入资本主义时代?A、文艺复兴B、新航路开辟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D、启蒙运动2、在《八年级历史》下册中,下列哪一历史事件发生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A、商鞅变法B、文景之治C、玄武门之变D、淝水之战3、在以下历史人物中,哪位思想家提出了“仁政”和“民贵君轻”的主张?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董仲舒4、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社会开始迈向工业化的初步阶段?A. 甲午战争失败后签订的《马关条约》B. 洋务运动的兴起C. 辛亥革命成功后建立民国政府D. 抗日战争胜利5、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国古代史上的“统一”事件的是:A. 秦始皇统一六国B. 汉武帝开疆拓土C. 隋文帝统一南北朝D. 辽金夏元并立6、下列关于《史记》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B. 《史记》由司马迁撰写,共计一百三十篇C. 《史记》记载了上至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时期的历史D. 《史记》中记载了许多历史人物的故事和传说,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7、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史的书本,哪一种不属于儒家经典?A. 《春秋》B. 《尚书》C. 《易经》D. 《史记》8、以下关于唐朝的历史事件,哪一项描述是错误的?A. 唐太宗实施“贞观之治”B. 唐玄宗开疆拓土,称霸亚洲C. 唐玄宗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实施“开元盛世”D. 唐朝实行科举制度,选拔官员9、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变时期,这一时期的四大战役奠定了当时的战局长期格局。
下列战役中,哪一个不是发生在战国时期的四大战役之一?A、桂陵之战B、长平之战C、马陵之战D、官渡之战 10、中国古代对于历史事件的记载主要分为正史和野史两大类,其中正史又被分为“二十四史”,以下哪一部著作并未被列入中国古代的“二十四史”之中?A、《史记》B、《汉书》C、《三国志》D、《三国演义》11、在以下历史事件中,标志着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是:A. 辛亥革命B. 五四运动C. 国共合作D. 抗日战争胜利12、以下关于历史学科教学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是:A. 历史学科教学应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的主动参与B. 历史学科教学应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C. 历史学科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D. 历史学科教学应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教育13、王安石变法中,“均输法”旨在解决什么问题?A、抑制土地兼并B、增加政府收入C、缓和社会矛盾D、改革科举制度14、《史记》作为二十四史之首,其采用的编年体是一种能够清楚地载明历史事件发生时间的纪传体史书形式。
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及答案指导(2025年)
2025年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自测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关于中国近代史中“洋务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A. 洋务运动是一次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B. 洋务运动是一场军事改革,主要是为了提高军队的现代化程度C. 洋务运动是一场以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改革,目的是富国强兵D. 洋务运动是一次文化运动,旨在推广西学,提高国民素质2、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转折点?A. 五四运动B. 二战结束C. 抗日战争的胜利D. 解放战争的胜利3、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持久战”战略思想的核心是:A、依靠人民战争B、实行全面抗战路线C、统一战线D、持久战4、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提倡民主与科学B、反对封建礼教C、促进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D、主张取消汉字,使用拉丁字母5、下列哪一史实标志着中国进入历史上的三国时期?A、八王之乱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D、淝水之战6、汉朝时期,为加强中央集权,哪一项举措对于社会结构产生了深远影响?A、实行分封制B、推行郡县制C、设立太学D、开辟丝绸之路7、在我国古代,以下哪本著作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A. 《史记》B. 《汉书》C. 《资治通鉴》D. 《三国志》8、下列关于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说法错误的是:A. 科举制度起源于隋朝B. 科举考试中,乡试、会试、殿试三级制度是中国特有的C. 宋代实行“八股文”取士,强调形式而不注重内容D. 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9、在以下历史事件中,哪一事件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转变?A. 秦始皇统一六国B. 汉武帝推恩令C. 隋炀帝开科举D. 唐太宗贞观之治 10、以下哪一项不是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A. 设立锦衣卫B. 实行三司分权C. 设立东厂D. 修订《大明律》11、中古时期的欧洲社会处于封建制度之下,下列关于该时期经济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历史教学法试卷
出题人:答题人:判卷人: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新中国建立后的第一个中小学历史教学大纲(草案)是()颁布的。
A、1954年
B、1956年
C、1963年
D、1986年。
2、1986年颁发的《全日制中学历史教学大纲》是由()个部分组成的。
A、四个
B、五个
C、六个
D、七个。
3、历史知识的重要特征是()。
A、科学性
B、过时性
C、具体性
D、综合性
4、历史教学最主要、最根本的教学原则是()。
A、史论结合原则
B、重点突出原则
C、系统性原则
D、直观性原则
5、备课的基本要求有()。
①充分全面的备课②要有计划性③要发挥教师的创造性④要有针对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历史知识的最根本的特征是()。
A、科学性
B、过时性
C、具体性
D、综合性
7、确定中学历史教学原则的基本依据和出发点是()。
A、课堂教学类型
B、课堂教学内容
C、历史知识特点
D、学生的身心特点
8、新课程的总目标是()。
A、全人发展B、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C、为了一切学生D、为了学生的一切。
9、备课的种类一般可分为三种,即()。
A、个人备课、集体备课、学期备课
B、个人备课、集体备课、单元备课
C、个人备课、单元备课、课时备课
D、学期备课、单元备课、课时备课。
10、历史教案从内容上可分为三种,即()。
A、知识型、教法型、综合性
B、知识型、教法型、详案
C、详案、简案、微案
D、教法型、详案、简案
二、判断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教师只是课程资源的利用者,而不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2、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
这一看法对吗?为什么?
三、简述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1、简述新历史课程改革的特点。
2、简述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进行讲授有那些主要的方法?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应考虑那些因素?
3、简述历史学习评价的主要类型和基本问题?
四、案例题:(25分)
请根据你熟悉的中学历史教材的内容,设计一课的教学目标。
中学历史教学法试题答案
出题人:xx
一、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20分)
1-5、ACAAD 6-10、BCADA
二、判断题。
(每小题5分,共10分)
1、“教科书是唯一的教材”。
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答:不对。
教科书是教材,但不是唯一的教材。
这种说法把教科书与教材等同起来,是一种狭隘的教材观。
2、评价一节课好坏的标准就是看学生是否动起来了。
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答:不对。
教学是双面活动,既要看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又要看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只有把二者有效的结合起来,才能评价出一节课的好坏。
三、简述题。
(每小题15分,共45分)
1、(1)进一步明确课程的定位。
(2)全面阐释课程目标。
(3)适合中学生的认知水平。
(4)精选历史教学的内容。
(5)构建新的历史教学体系。
(6)初高中历史课程的区别与衔接。
(7)转变学生的历史学习方式。
2、方法:(1)讲述法。
(2)讲解法。
(3)讲读法。
(4)谈话法。
(5)图示法。
(6)演示法。
因素:(1)是否适于历史教学的特点。
(2)是否适于教学目标的完成。
(3)是否适于教学内容的特点。
(4)是否适于学生的学习。
(5)是否适于教师本人的教学。
(6)是否适于教学时间的要求。
3、主要类型:(1)基准性评价。
(2)形成性评价。
(3)诊断性评价。
(4)终结性评价。
(5)选拔性评价。
基本问题:(1)科学与能动。
(2)目标与进程。
(3)一般与个别。
(4)定量与定性。
(5)他评与自评。
(6)指导与监督。
四、案例题。
(25分)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