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语文B卷高考题及答案
语文答案(B卷)

【参考答案】A7.下列各句编为四组,都能具体表现陶澍“实心任事”的一组是(3分)①总督蒋攸铦荐其治行为为四川第一②濒江水灾,购米十万石,劝捐数十万金③亲赴上海,筹雇商船④条奏利害,至是先浚徙阳河⑤澍见义勇为,胸无城府⑥在江南治河,治漕,治盐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⑤⑥D.③④⑥【参考答案】D8.对下列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河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陶澍调查了安徽的财务账目,解决了财务上的难题;他还鼓舞老百姓修筑堤坝以防止水灾。
B.陶澍在担任安徽巡抚的时候,在各县乡村设置了丰备仓,命令老百姓在秋后量力捐献,丰备仓中的粮食不得拿出交易或借贷。
C.道光五年,在漕运受阻的时候,陶澍首先倡导了以海运代替漕运。
D.陶澍除了有很强的办事能力外,还善于发现人才,善于利用人才。
【参考答案】C9.将下列句子翻译成为现代汉语。
(10分)(1)岁歉备赈,乐岁在捐,略如社仓法而去其弊。
(2)创辑《安徽通志》,表忠孝节烈以励风俗。
(3分)(3)晚年将推淮北之法于淮南已病奉弊,未竟其施。
(3分)【参考答案】(1)收成不好(就把粮食储存起来)以备赈灾,等到丰年再捐出粮食,此法大略像“社仓法”但是除去了“社仓法”的弊端。
(2)(陶澍)创作编辑了《安徽通志》一书,表彰忠臣孝子节妇烈女,以此来勉励人们崇尚和沿袭好的习俗。
(3)(陶澍)晚年的时候打算在淮南推行淮北的政策,后来生病且中风麻痹,没能实施这政策。
10.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7分)余杭四月[元]白珽四月余杭道,一晴生意繁。
朱樱①青豆酒,绿草白鹅村。
水满船头滑,风轻袖影翻。
几家蚕事动,寂寂昼门关②。
【注】①朱樱:樱桃的一种。
②昼门关:从蚕卵孵出到结茧期间,养蚕人家为防外人冲犯而终日紧闭门户。
(1)颔联在写景上用了多种表现手法。
请指出其中一种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3分)(2)“一晴生意繁”是什么意思?体现在诗中哪些地方?请简要分析。
(4分)【参考答案】(1)①颔联运用了映衬(衬托、对比、烘托、渲染)、列锦的表现手法;②映衬类:朱、青、绿、白,颜色明媚喜人,相为映衬,烘托出一中清新的四月乡间独特的风貌,传达出诗人愉悦而闲适之情;或列锦类;颔联采用意象叠加的方式巧妙地将乡间独特物象樱桃、豆、草、鹅排列在一起,勾勒出一幅生动的乡村春意盎然的图景,烘托静谧的气氛,表达了诗人的闲适而悠然的情怀。
2024年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语文真题(含答案)

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高考Ⅰ卷)语文(适用省份:山东、河北、湖北、福建、湖南、广东、江苏,浙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9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放牛记徐则臣我现在想不起我何时开始了放牛娃的生涯,又在哪一天彻底结束了这种生活。
我很小就羡慕那些吆喝牛马的孩子,觉得他们是豪放粗犷的英雄。
而我只是个温顺的可怜虫,总是衣裤整齐,指甲干净,不剃光头,站在他们身边像个走亲戚的陌生人。
我想和他们一样,只穿一条小裤衩,光着上身和脚,晒成黑铁蛋,坐在光溜溜的水牛背上挥舞自制的长鞭,雄赳赳气昂昂向野地里进发。
能够大喊大叫,可以随地撒尿,无视课堂和作业,遇到仇人要打的架一个都不落下,轻易就能滚出来一身泥。
我想当个野孩子,所以,很早我就怂恿父亲买一头牛。
我家的确需要一头牛。
父亲是医生,农忙时经常搭不上手;祖父祖母年纪大了,体力活儿也帮不上忙;我和姐姐都小,还要念书;十亩田都要母亲一个人对付,运粮食时都没个帮手。
父亲决定买牛,哪怕只用来拉车。
买牛的那天我记得,你能想象我的激动。
在下午,我和父亲去两里外的邻村牵牛,已经提前谈好了价。
在邻村的中心路边,我头一次见到锯木厂,在一间大屋里,电锯冲开木料的声音在午后的热空气里格外尖利,几乎能看见那声音在闪耀着银光。
我停下来看阴影里的锯木厂,横七竖八堆满了木料,新鲜的木头味道和锯末一起飞溅出来。
那头小母牛还小,吃奶的时候还要哼哼唧唧地叫,长得憨厚天真,我很喜欢。
主人是个中年男人,说:回去调教半年,就能干活。
他给小牛结了一个简单的辔头,缰绳递给我们,我们就把牛牵出了门。
小牛屁颠屁颠地跟着我们走,出了村才感觉不对,开始茫然地叫,表情如同迷途的小孩。
一路仄着身子走,拧巴着被牵到我家。
这一路走得我兴奋又纠结,想牵不敢,摸它一下,摸完了赶紧撒,怕它踢。
当然后来我知道。
再没有比水牛更温驯的动物了。
2015年高考语文广东卷(含详细答案)

语文试卷 第1页(共10页)语文试卷 第2页(共10页)绝密★启用前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语文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1.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 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
3. 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 棱.角/菱.形 窒.息/对峙.稽.首/稽.查 B. 侥.幸/阻挠. 绚.烂/驯.服 称.职/职称. C. 塑.料/朔.风 叫嚣./发酵. 本末倒.置/倒.行逆施 D. 延.伸/筵.席瓦砾./罹.难挑.三拣四/挑.拨离间 2. 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石钟山上那些错落有致的奇石以及记载着天下兴衰的石刻令人叹为观止。
石钟山的名字也叫的奇,围绕这一名字的由来,人们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卷入这场争论的,有名扬四海的文人墨客,也有戎马倥偬的赳赳武夫,还有名不见经传的山野村人。
无论结果如何,不容置喙的是,石钟山因此更加有名了。
A. 叹为观止 B. 戎马倥偬 C. 名不见经传D. 不容置喙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今年五一节前夕,发改委发出紧急通知,禁止空调厂商和经销商不得以价格战的手段进行不正当竞争。
B. 据报道,某市场被发现存在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伪造质检报告书,管理部门将对此开展专项检查行动,进一步规范经营行为。
C. 随着个人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互联网以不可阻挡之势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影响社会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变革浪潮。
D. 打车软件为乘客和司机搭建起沟通平台,方便了市民打车,但出租车无论是否使用打车软件,均应遵守运营规则,这样才能维护相关各方的合法权益和合理要求。
4.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从汉字笔画的统计分布规律来看,这种看法是值得商榷的。
2024年新高考全国II卷语文真题及参考答案

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I卷)语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土星5号火箭升空了!它一点一点上升,庞大的身躯稳健有力。
阿姆斯特朗、柯林斯和奥尔德林被巨大的推力紧紧摁在座位上。
火箭在他们身下持续上升,各级火箭按照预定程序点火,第一级火箭、逃逸塔、第二级火箭一一分离。
绕地球轨道飞行一周后,宇航员检查了火箭和飞船状况。
第三级火箭再次点火,把飞船推向更远的高空。
当地球被甩到身后,就是船箭分离的时候:第三级火箭前端打开,哥伦比亚号从顶端弹出。
鹰号(登月舱)在火箭顶端继续待命,这艘小飞船外形奇特,像一只蜷缩着的蜘蛛。
哥伦比亚号的驾驶员柯林斯,让飞船慢慢转身。
“哥伦比亚”与“鹰”对接成功。
宇航员告别土星5号的最后一级火箭,乘坐合成一体的两艘小飞船继续飞行。
终于抵达月球上空。
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驾驶鹰号离开,向着月球越飞越近。
柯林斯驾驶着哥伦比亚号孤独地环绕月球飞行。
此时此刻,那些远在地球上的人,不管是朋友还是陌生人,都时刻关注着、期待着……预定着陆区在哪儿?宇航员们全力搜寻。
但是意外忽然发生:当他们发现着陆区,鹰号已经飞过了头!数英里一闪而过,舷窗外的月球变得崎岖不平。
家园远在万里之外,更无法奢望什么援手。
此时此刻,他们能做的,只有保持镇定,平稳驾驶,继续飞行。
看到了,就在不远处,那里平整而干净!鹰号慢慢减速、缓缓下降,登月舱越来越低、越来越低……直到平稳落地!此时此刻,在遥远的地球,人们鸦雀无声、屏息聆听。
高考试题b卷试题及答案

高考试题b卷试题及答案高考试题B卷试题及答案高考是中国学生生涯中极为重要的一次考试,它不仅关系到学生的未来发展,也是检验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
以下是一份模拟的高考试题B卷及其答案,供参考。
# 语文试题一、选择题1.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他虽然年轻,但工作能力很强。
B. 这个问题的答案,我到现在还没有想出来。
C. 她的微笑,让人感到春天的温暖。
D.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体育成绩也出色。
答案:D2.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他的心像被针扎了一下。
B. 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C. 他的脚步轻快,像风一样。
D. 以上都是。
答案:D二、阅读理解阅读以下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
《春天的故事》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小草从土里探出头来,花儿也竞相开放。
孩子们在田野里奔跑,欢声笑语,构成了春天最美的画面。
问题:1. 文章中描述了春天的哪些景象?2. 孩子们在春天里做了什么?答案:1. 文章描述了小草从土里探出头来,花儿开放,孩子们在田野里奔跑的景象。
2. 孩子们在春天里奔跑,发出欢声笑语。
# 数学试题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数是无理数?A. 3.14B. πC. 0.33333(无限循环)D. √2答案:D2. 如果一个圆的半径是5,那么它的周长是多少?A. 10πB. 20πC. 30πD. 40π答案:B二、解答题1. 解不等式:2x + 5 > 3x - 2。
答案:首先将不等式中的项移项,得到:2x - 3x > -2 - 5-x > -7然后两边同时乘以-1,注意不等号的方向要改变:x < 7# 英语试题一、完形填空阅读下面的短文,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最佳选项填入空白处。
In a small village, there lived an old man. He was very kind and always ready to help others. One day, he found a lost dog and decided to take care of it until its owner was found.The dog was very __1__ and quickly became a good friend to the old man. The villagers were surprised to see the old man with the dog. They all thought it was __2__ to see such kindness.1. A. friendly B. shy C. wild D. lazy2. A. strange B. wonderful C. common D. unusual答案:1. A. friendly2. B. wonderful二、阅读理解Read the following passage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Passage:Tom is a high school student who loves to play basketball. Every day after school, he goes to the playground to practice his skills.Questions:1. What does Tom love to do?2. Where does Tom practice basketball?答案:1. Tom loves to play basketball.2. Tom practices basketball at the playground.# 结束语以上是一份高考试题B卷的部分内容及其答案,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
2024年广东省高职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2024年广东省高职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气冲斗牛B. 草长莺飞C. 震古烁今D. 靡然顺风答案:C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安全意识教育。
B. 他努力学习,成绩因此有了明显的提高。
C. 由于他的帮助,使我终于完成了这项艰巨的任务。
D. 我们班有百分之九十的同学都参加了这次活动。
答案:B3.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这篇文章写得非常精彩,令人拍案叫绝。
B. 这位老师的教学方法非常独特,堪称别具一格。
C. 他的穿着打扮非常时尚,简直是一身名牌。
D. 这件事做得非常漂亮,令人眼前一亮。
答案:A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这个电影太感人了!”小红激动地说。
B. “这个电影太感人了”小红激动地说。
C. “这个电影太感人了!”小红激动地说。
D. “这个电影太感人了”小红激动地说。
答案:A5.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长篇小说。
B. 《西游记》是明代作家吴承恩创作的长篇小说。
C. 《三国演义》是明代作家罗贯中创作的长篇小说。
D. 《水浒传》是清代作家施耐庵创作的长篇小说。
答案:B(以下题目略)二、阅读题(共40分)(一)文言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余既滞雨谒表弟李十二白,见其肌肤若凝脂,眼如点漆,且语言爽朗,可通神鬼,常怀感激。
至是见余,欣然命驾,同游高阳池,池上有楼,楼上有酒,酒中有诗,诗中有画。
余因告白:“吾闻公有《高阳池》诗,可否见示?”白曰:“吾有诗,然未尝示人。
今见吾弟,愿以奉献。
”遂出诗示余,诗云:高阳池上酒家楼,绿水如波绕城流。
城下人家水东注,白鹭双飞池上头。
余读诗罢,不觉泪下。
白曰:“吾弟何故泣?”余曰:“吾感公之诗,而有感于吾身。
吾弟岂不闻乎?‘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2024高考语文原卷

2024高考语文原卷一、题目: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脉博 狼藉 汗流夹背B. 砥砺 赝品 涣然冰释C. 诋毁 膨胀 既往不究D. 峥嵘 斡旋 金壁辉煌(答案)B解析:A项“脉博”应为“脉搏”,“汗流夹背”应为“汗流浃背”;C项“既往不究”应为“既往不咎”;D项“金壁辉煌”应为“金碧辉煌”。
二、题目: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这部小说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读来让人忍俊不禁。
B. 他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也安之若素。
C. 这场演出气势磅礴,让观众们叹为观止,纷纷起立鼓掌。
D. 他做事情总是瞻前顾后,犹豫不决,真是个首鼠两端的人。
(答案)C解析:A项“忍俊不禁”指忍不住要发笑,与小说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无直接关联;B 项“安之若素”指对不正常现象或情况习以为常,此处语境不符;D项“首鼠两端”形容迟疑不决或动摇不定,与“瞻前顾后,犹豫不决”重复,且语境不当。
C项“叹为观止”指赞美事物精彩绝伦,此处用于形容演出精彩,使用正确。
三、题目: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更加了解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体育也很棒,是个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C. 能否取得好成绩,关键在于是否努力。
D. 昨天夜里,我亲眼目睹了这起事故的发生和过程。
(答案)C解析:A项缺少主语,应去掉“通过”或“使”;B项“学习好”与“体育也很棒”之间并非转折关系,应去掉“不仅……而且……”;D项“目睹”与“过程”搭配不当,应去掉“和过程”。
四、题目:下列对古诗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中的“床”指的是睡觉用的床。
B.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描绘的是夕阳西下的景色。
C.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
D.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表达的是对家乡的思念。
(答案)C解析:A项“床”在此处应理解为井台;B项描绘的是白日景色,非夕阳西下;D项表达的是对亲人的思念,非仅对家乡的思念。
2009年广东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09年广东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2009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A/B 卷)(附注解)语文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 至 4 页,第Ⅱ卷5 至9 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帖好条形码。
请认真核准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本试卷共10 小题,每小题3 分,共30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
一、本大题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1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赝品/摇曳概况/愤慨咽喉/哽咽B.溯源/夙愿憧憬/瞳孔大厦/厦门C.斟酌/甄别荟萃/猝然模样/楷模D.商榷/证券燥热/烦躁降临/降伏解析:yàn pǐn / yáo y? gài kuàng / f?n kǎi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欣逢您四十华诞,我们谨向您——亲爱的母校,致以热烈的祝贺。
四十年来,您培养的莘莘学子,或纵横商海,运筹帷幄,或潜心学界,激扬文字?? 在个行各业的建设中,总是首当其冲。
亲爱的母校,是您厚实的沃土孕育了我们的未来,是您严谨的学风和优良的传统赋予了我们奋发向上的力量,是您把我们这些懵懂少年培养成今天的栋梁之材。
A.莘莘学子B..运筹帷幄C.首当其冲D.栋梁之材解析:C 情感色彩不当。
莘莘学子:莘莘:众多的样子。
众多的学生。
运筹帷幄:筹:计谋、谋划;帷幄:古代军中帐幕。
指拟定作战策略。
引申为筹yān hóu / gěng y? 划、指挥。
首当其冲:当:承当,承受;冲:要冲,交通要道。
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
广东省语文卷文档版(有答案,B卷)-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B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语文本试卷共8页,24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姓名和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信息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
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驰骋./聘.请饶恕./夙.愿塞.翁失马/敷衍塞.责B.瑕.疵/遐.想遏.止/摇曳.是否./臧否.C.诽谤./磅.礴洗涤./嫡.亲累.积/劳累.D.渗.透/掺.杂俯.仰/辅.导屡见不鲜./鲜.为人知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与连篇累牍的电视剧本身相比,剧中翻书的动作、人物的坐姿等,只是一些细节。
然而,令专家如鲠在喉、遭观众调侃的,正是其中与历史常识相冲突的文化‚倒刺‛。
梳理这些细节,无论是将死后谥号、庙号当作生前名号,还是‚早产‛的线装书、字画、历史事件等,其中的知识性错误都不难发现。
只要多一些检查环节,多一些细节上的较真,在文化产品正式推向受众之前做好知识核查,诸多类似笑话或许是可以避免的。
A.连篇累牍B.如鲠在喉C.梳理D.受众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贝母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鳞茎具有止咳化痰、清热散结的神奇功效,常常采集起来,加工成药材。
新高考一卷语文试题及答案b卷

新高考一卷语文试题及答案b卷新高考一卷语文试题及答案B卷一、现代文阅读(共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论述类文本,完成1~3题。
文本一:[略]1. 文本一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答案:[略]2. 作者在论述中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答案:[略]3. 根据文本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答案:[略](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4~6题。
文本二:[略]4. 文本二中,作者通过哪些细节描写来展现主人公的性格特点?答案:[略]5. 文本二的主旨是什么?请结合文本内容进行分析。
答案:[略]6. 文本二中,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答案:[略](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7~9题。
文本三:[略]7. 文本三中提到的主要问题是什么?答案:[略]8. 文本三中,作者提出了哪些解决方案?答案:[略]9. 根据文本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答案:[略]二、古诗文阅读(共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共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文本四:[略]10. 解释文中划线的词语。
答案:[略]11.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答案:[略]12. 文中作者表达了哪些观点?答案:[略]13. 文中所描述的历史事件对我们今天有何启示?答案:[略](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阅读下面的古代诗歌,完成14~15题。
文本五:[略]14. 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答案:[略]15. 诗人在这首诗中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答案:[略](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共10分)16.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6空,多选则按前6空计分)(1)______,______。
(《诗经·卫风·硕鼠》)(2)______,______。
(《离骚》)(3)______,______。
2012广东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2广东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火车在大铁桥上驶过。
B. 这只鸟儿真漂亮,它叫啄木鸟。
C. 这首诗是他创作的。
D. 他们一直在追逐那辆小汽车。
正确答案:B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拥有一台新电脑,他感到很高兴。
B. 春天到了,一切都显得生机勃勃。
C. 我喜欢看电影,不喜欢看书。
D. 他是一位优秀的教师,深受学生们的喜爱。
正确答案:A3.下列关于作文写作的要求,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要结构合理,内容丰富。
B. 语句要通顺,表达清楚。
C. 使用恰当的词汇和语法。
D. 不必考虑文章的篇幅。
正确答案:D二、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根据文章的内容从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的一项。
(文章略)1.根据短文内容,能够推断出“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顿饭”这句话的意思是:A. 早餐是每个人都必须吃的一顿饭。
B. 早餐对我们的身体发育和大脑的运转非常重要。
C. 早餐应该吃的越丰盛越好。
D. 早餐的营养价值比其他饭餐更高。
正确答案:B2.从短文中,我们可以得知作者对于不吃早餐的看法是:A. 不吃早餐会导致肥胖和减少注意力。
B. 不吃早餐会影响注意力集中和记忆力。
C. 不吃早餐会导致消化系统出现问题。
D. 不吃早餐会增加患上心脏疾病的风险。
正确答案:B三、写作题请你根据以下提示,写一篇短文。
题目:我的理想职业要点提示:•我对理想职业的看法•理想职业的特点•如何实现理想职业的目标我的理想职业理想职业是每个人对未来的职业追求和憧憬。
对我来说,理想职业应该是能够让我充分发挥才能和热爱的工作,同时还能为社会做出一些贡献的职业。
在我看来,理想职业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它应该是我熟悉并且感兴趣的领域。
只有对于自己熟悉和感兴趣的工作,才能够使我更加投入和努力地去做好。
其次,它应该具备一定的挑战性和发展空间。
我希望能够不断学习和成长,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23年广东高考语文试卷

高考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的美满发射成功,在中国航天史上书写了光辉的篇章。
B.作家只有深深地扎根于生活的泥土里,才能写出反映时代的优秀作品。
C.由于汉字电脑录入技术的广泛运用,使人们书写汉字的机会越来越少。
D.能否彻底治理酒后驾车的乱象,关键在于有关部门严格执法。
2.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以及乐曲与你之间的故事,如《童年》让你想起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
②不管你什么年龄,无论你走到哪里,只要你重新听到那熟悉的旋律,就会触动你那颗敏感的心,引起你久久的怀念。
③这些故事包括乐曲本身的故事,如《月光曲》与贝多芬、《二泉映月》与阿炳。
④感人的乐曲留给人的记忆是长久的。
⑤想一想,哪一首最让你怀念,哪一支曲子最让你浮想联翩,由此你联想起怎样的故事。
A.②④①⑤③ B.②④⑤①③C.④②⑤③① D.④②①③⑤3.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 )A.我校将于9月1日如期开学,相关事宜欢迎家长来函垂问。
B.拙作已经寄出,心中惶恐不安,望君哂笑之余不吝赐教。
C.感谢您的家父雪中送炭,明日我将从百忙中专程到府上致谢。
D.令郎不愧生在丹青世家,他的奔马图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4.下列各项中,作家、作品、人物的对应关系错误的一项是()A.曹禺——《雷雨》——周冲B.海明威——《老人与海》——桑地亚哥C.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米考伯D.施耐庵——《水浒传》——冷子兴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名篇名句默写补出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
(1)《陋室铭》中,刘禹锡将自己的“陋室”与“,”相比,表现了他高尚的情操。
(2)《离骚》中屈原表达自己虽爱好修洁严于律已,但早晨被诟骂,晚上被免职的句子是:“,”(3)___________ ,隰则有泮,总角之宴,_________。
(《诗经·卫风·氓》)(4)_______________,而不知其所止;_______________,羽化而登仙。
2021广东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1广东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总分:150分题量:22题一、单选题(共13题,共39分)1.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为思想史之奇观,在狭义上,诸子之学与先秦时代相联系;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
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
“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
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般而言,“照着讲”,主要是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话、校勘、文献编纂,等等。
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即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内容,从而为今天的思想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从思想的发展与诸子之学的关联看,“接着讲”接近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以近代以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背景,“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
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背景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中国思想传统与西方的思想传统都构成了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
而世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
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
相对于传统的诸子之学,“新子学”无疑获得了新的内涵与新的形态。
“照着讲”与“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
从逻辑上说,任何新思想的形成,都不能从“无”开始,它总是基于既有思想演进过程,并需要对既有思想范围进行反思批判。
“照着讲”的意义,在于梳理以往的发展过程,打开前人思想的丰富内容,由此为后继的思想提供理论之源。
在此意义上,“照着讲”是“接着讲”的出发点。
然而,仅仅停留在“照着讲”,思想便容易止于过去,难以继续前行,可能无助于思想的创新。
2020年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统一考试语文试题(B卷)(包含答案)

2020年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统一考试语文(B卷)本试卷共(6)页,23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城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A.规矩./沮.丧缜.密/瞋.目横.贯/橫.征暴敛B.溺.爱/昵.称挑剔./警惕.强.健/强.词夺理C.逮.捕/怠.工舟揖./编辑.寒舍./退避三舍.D.契.约/崎.岖凋敝./弊.病载.重/载.歌载舞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聒噪精僻百废俱兴功亏一篑B.酗酒蝉联重蹈覆辙因陋就简C.飙车遴选待价而估含沙射影D.陨落拘谨剑拔弩张白璧微暇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白开水是符合人体需要的“天然饮料”,它既洁净,又能使硬度过大的水变得适中――(因为过多的矿物质煮沸会沉淀),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
B.有些小企业由于规模小、技术、管理水平落后,面临的竞争程度高、市场需求变化快,因而承担的风险往往要大于可能获得的效益。
C.你是坐汽车来呢,还是坐高铁来呢,或者索性坐飞机呢?赶快给我个准信儿。
D.去年九月,全校卫生工作会议就明确地提出:“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卫生工作总方针。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笑论》一书中说,一切可笑都起于灵活的事物变得,生动的举止变得机械。
原创高考语文复习备考资料 20112013年广东高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8题、13题每题3分,多选、错选的不给分。
12题选对一项给2分,选对两项给5分,多选不给分。
题号1 2 3 4 5 6 7 8 12 13 卷别A卷 D B C A C B B D AE DB卷 C B D A C B B D AE D9、(1)罗既官游击/乃遣人访其妻/以重金赎还/为夫妇如初/报其鬻身救夫之义也/此事不足训/然以视少共艰苦/既贵而厌弃其糟糠者/其厚薄之区/殆不可以道里计/天生豪杰/磊磊落落/安得以道学家之律绳之(2)罗公招募一些擅长游泳的人,(让他们)拿着锋利的锯子隐藏在上游的水中。
(翻译对“匿”给1分,大意2分)(罗提督)并且延请读书人一一记叙那些事情,实在是个不寻常的男人(翻译对“洵”字给1分,大意2分,洵,诚然;实在)10、(1)初春(1分)这时莺儿开始鸣叫,细雨滋润大地,青青草长出嫩芽,花朵含苞欲放,万物充满生机,所以初春时节最美好(2分)(2)上片描写“莺语”“草色”“微雨”等景物,表现春天开始时的生机与美丽,下片叙写花开易谢、年华易老、感叹美景易逝,劝人一醉方休。
全词表达了珍惜春光、尽情享受生命中的美好时光的情感(热爱生命、享受人身干的豪放情感)(答对思想感情给2分,结合词句分析给2分)11、(1)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2)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3)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4)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12、A E 13、D14、第一个“味”是人的味觉品尝到得酸甜苦辣等味道。
(2分)第二个“味”超越酸甜苦辣等具体味道之上的事物的美(2分)15、美的东西都是相对的,随着人们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1分)大学生以探险的心态进入原始森林时,那种原始风貌在他们眼中是难得一见的美;当他们迷路被困时,面临危险,原来的美消失了。
这这表明美是随人与环境的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3分)16、①渲染气候的寒冷(1分)。
2020年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统一考试语文试题(B卷)(包含答案)

2020年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统一考试语文(B卷)本试卷共(6)页,23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城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A.规矩./沮.丧缜.密/瞋.目横.贯/橫.征暴敛B.溺.爱/昵.称挑剔./警惕.强.健/强.词夺理C.逮.捕/怠.工舟揖./编辑.寒舍./退避三舍.D.契.约/崎.岖凋敝./弊.病载.重/载.歌载舞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聒噪精僻百废俱兴功亏一篑B.酗酒蝉联重蹈覆辙因陋就简C.飙车遴选待价而估含沙射影D.陨落拘谨剑拔弩张白璧微暇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白开水是符合人体需要的“天然饮料”,它既洁净,又能使硬度过大的水变得适中――(因为过多的矿物质煮沸会沉淀),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
B.有些小企业由于规模小、技术、管理水平落后,面临的竞争程度高、市场需求变化快,因而承担的风险往往要大于可能获得的效益。
C.你是坐汽车来呢,还是坐高铁来呢,或者索性坐飞机呢?赶快给我个准信儿。
D.去年九月,全校卫生工作会议就明确地提出:“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卫生工作总方针。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笑论》一书中说,一切可笑都起于灵活的事物变得,生动的举止变得机械。
2024年广东省高职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解析

2024年广东省高职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选题(共16题,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馈赠/ 溃败惩罚/星辰经纶/羽扇纶巾B.诫勉/机械觊觎/阿谀薄饼/ 薄利多销C.蓦然/招募吝啬/萧瑟拓本/开疆拓土D.伺候/ 饲养肺腑/ 诽谤圈养/可圈可点正确答案:D解析:A.kuì,chéng/chén,lún/guān;B.jiè/xiè,yú,báo/bó;C.mò/mù,sè,tà/tuò;D.cì/sì,fèi/fěi,juàn/quā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宵禁立竿见影英雄辈出不假思索B.凑合变本加砺幕天席地破涕为笑C.国萃汗流浃背调虎离山至理名言D.喝彩出奇不意漫不经心一诺千金正确答案:A解析:B.砺一厉,C.萃—粹,D.奇—其。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本来是自然的一分子,需要与自然和谐相处,并从自然——鸟、花、树等人类的朋友那里获得精神上的慰藉和启示。
B.赵昌平是中国诗会的知名专家,著有《唐诗三百首全解》《孟子:匡世的真言》《赵昌平自选集》等著作。
C.谈到自己的文学创作,余光中先生自谓:“右手为诗,左手为文”,还说诗歌是他文学的“轻工业”,散文是“重工业”。
D.为什么称他为著名作家?因为他写出了产生巨大影响的作品。
为什么又认为他是伟大作家?因为他写出了能够影响全人类的伟大作品。
正确答案:C解析:自谓后面的冒号要去掉,一方面是因为冒号不能管到句尾,另一方面这里可以不停顿。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在项目验收会议上,与会专家一致认为,研究团队作出的结论还不完善,有些观点值得______。
②他并不赞同激进主义的做法,因为无论多么热烈和激进,都无法迅速地______传统文化中长期积累的弊端。
2023高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广东)完整版

2023高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广东)_完整版高中语文实用学习方法1、多读,反复读据说,丰子恺先生的读书法称为“二十二遍读书法”,他对一篇好*,前后读22遍之多,并深有体会地说,把*读熟后,就会渐渐地从唇间背诵出来,多读成诵,应当就是记忆之本。
2、强记,有目的地克制自己,进行记忆有些课程基本概念不记不行,如语文中的音形义、外语中的单词等。
理解了的要背诵,暂时不理解的也要加以记忆,并在使用中重新巩固记忆。
3、背诵和理解古诗文,背诵后更易理解,理解后还会记得更牢固——当然这需要毅力和恒心。
久而久之,不但大脑信息存储得越多,而且会养成乐于记忆的好习惯。
当然,强记和死记并非同一概念。
4、勤写写不只是写作文,日记、听课笔记、读书中的圈点评注、整理摘抄都属于这个范畴。
写本身就是较高层次的记忆,我们有这样的体会:写作文,先打腹稿,再写成初稿,待到往作文本上誊写时,不看初稿就能写完。
原因是,动笔综合调动了各种器官,并进入记忆的高级阶段,“好记性不如赖笔头”就是个道理。
高考语文作文高分技巧一、认真审题。
看到作文题后,是“审”,而不是“看”。
不仅要了解题目是什么,还要思考何为作文题中最关键的那个“题眼”,然后进行构思,调用素材。
需强调的是,不要一看到题目就立刻想“我有哪篇*可以套”。
盲目套题往往容易将自己的思路局限在狭窄的范围里,甚至可能造成偏题、离题。
二、慎用“豪言壮语”。
以前有不少考生事先准备了许多典故、寓言故事、中外名人事迹、名家警句等。
在写高考作文时,开头一句警句,末尾一句警句,中间一堆举例。
名家警句和事例典故可以用,但要注意得当和例子之间的思维逻辑性,千万不要堆砌。
为了说理和分析,例子要符合你所表达的观点。
三、要真情实感。
所写的是你最想说的,力求通顺,千万不要生编硬造、刻意追求所谓文字华美。
四、消灭错别字。
不少老师和家长认为错别字“不是什么大事”。
但在高考中因错别字而扣分,非常可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B)语文本试卷共8页,24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组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滋润./蕴.含赡.养/瞻.仰调.试/调.和B、对峙./嗜.好竣.工/英俊.强.迫/倔强.C、造诣./逃逸.堤.岸/提.拔抹.黑/抹.布D、湖畔./装扮.怄.气/枢.纽阻塞./边塞.2、下面语段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公共汽车正在行驶中,前面一骑摩托车的男子突然变向横穿马路,眼看两车就要相撞。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只听“嘎——”的一声,公共汽车司机紧急刹车,避免了一场车祸的发生。
车上乘客目睹了这扣人心弦的一幕,议论纷纷,怨声载道。
那翻倒在地的骑摩托车男子迅速爬起来,一阵东张西望之后,未见交警身影,继而义无反顾,翻身上车,扬长而去。
司机不禁怒形于色,大声斥责那违反交通规则的男子。
A、扣人心弦B.怨声载道C.义无反顾D、怒形于色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对这部小说的人物塑造,作者没有很好地深人生活、体验生活,凭主观想象加了一些不恰当的情节,反而大大减弱了作品的感染力。
B、煨桑是一种既古老又普遍的藏俗,有着固定的仪式:先把柏树枝和香草堆在山头或河岸的空地上,中间放上糌粑或五谷,然后洒上几滴水,点燃以祭祀神灵。
C、我们平时所用的调味品醋,含有氨基酸、钙、磷、铁和维生素B等成分,被皮肤吸收后可以改善面部皮肤营养缺乏。
D、高速磁悬浮列车没有轮子和传动机构,运行时与轨道不完全接触,列车的悬浮、驱动、导向和制动都靠的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禹贡》主要以山脉、河流和海洋为自然分界,把所描述的地区分为九州,不受当时诸侯割据形势的局限,把广大地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分别阐述九州的山川、湖泽、土壤、物产等,是自然区划思想的萌芽。
②此后,主要论述疆域、政区建制沿革的著作不断涌现,除正史有地理志外,各省、府、州、县也多编有地方志。
③《山经》以山为纲,综述远及黄河和长江流域之外的广大地区的自然条件。
④班固所著《汉书·地理志》是中国第一部疆域地理著作。
⑤中国最早的区域地理著作是战国前后出现的《山经》和《禹贡》。
A、⑤③①④②B、⑤③①②④C、④②③⑤①D、④②③①⑤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周访字士达,本汝南安城人也。
汉末避地江南,至访四世。
吴平,因.家庐江寻阳焉。
访少沉毅,谦而能让,果于断割,周穷振.乏,家无余财。
为县功曹,时陶侃为散吏①,访荐为主簿,相与结友,以女妻侃子瞻。
访察孝廉,除郎中、上甲令,皆不之.官。
及元帝渡江,命参镇东军事。
时有与.访同姓名者,罪当死,吏误收.访,访奋击收者,数十人皆散走,而自归于帝,帝不之.罪。
寻以为扬烈将军,讨华轶。
所统厉武将军丁乾与轶所统武昌太守冯逸交通,访收斩之。
逸来攻访,访率众击破之。
轶将周广烧城以.应访,轶众溃,遂平江州。
帝以访为振武将军,命访与诸军共征杜弢。
弢作桔槔打官军船舰,访作长岐枨以.距之,桔槔不得为害。
访复以舟师造.湘城,军达富口,而弢遣杜弘出海昏②。
访步上柴桑,偷渡,与.贼战,斩首数百。
贼退保庐陵,复围弘于庐陵。
弘大掷宝物于.城外,军人竞拾之,弘因.阵乱突围而出。
访率军追之.,获鞍马铠杖不可胜数。
弘入南康,太守率兵逆击,又破之,奔于.临贺。
帝又进访龙骧将军。
访既在襄阳,务农训卒,勤于采纳。
王敦患之,而惮其强,不敢有异。
访威风既著,远近悦服,智勇过人,为中兴名将。
性谦虚,未尝论功伐。
或问访曰:“人有小善,鲜不自称。
..卿功勋如此,而无一言,何也?”访曰:“将士用伞,访何功之.有!”士以此重之。
访练兵简卒欲宣力中原慨然有平河洛之志善于抚纳士众皆为致死闻敦有不臣之心访恒切齿敦虽怀逆谋故终访之世未敢为非(选自《晋书·周访传》,有删改)[注]①散吏:闲散的官员。
②海昏:地名。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A、周穷振.乏,家无余财振作B、吏误收.访,访奋击收者收留C、访复以舟师造.湘城前往D、访威风既著,远近悦服..愉快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因.家庐江寻阳焉弘因.阵乱突围而出B、时有与.访同姓名者与.贼战,斩首数百C、轶将周广烧城以.应访访作长岐枨以.距之D、弘大掷宝物于.城外又破之,奔于.临贺7、下列各句中的“之”,属于代词作前置宾语的一项是(3分)A、除郎中、上甲令,皆不之.官B、而自归于帝,帝不之.罪C、访率军追之.,获鞍马铠杖不可胜数D、将士用命,访何功之.有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A、周访功绩卓著,曾先后被朝廷授予扬烈将军、厉武将军、龙骧将军等职务,成为一代名将。
B、周访性格刚强,一旦蒙冤决不会忍气吞声。
为此,他深受皇帝赏识,并得到了奖励提拔。
C、在讨伐敌人的战斗中,周访亲临前线指挥。
他既英勇果断,又能随机应变,因而屡战屡胜。
D、在襄阳时,周访重视生产、军训,勤于收集粮食等军需品,王敦因此很害怕,不敢轻举妄动。
9、断句和翻译。
(10分)⑴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断句。
(4分)访练兵简卒欲宣力中原慨然有平河洛之志善于抚纳士众皆为致死闻敦有不臣之心访恒切齿敦虽怀逆谋故终访之世未敢为非⑵翻译下面的句子。
(6分)①时陶侃为散吏,访荐为主簿,相与结友,以女妻侃子瞻。
②人有小善,鲜不自称。
卿功勋如此,而无一言,何也?10、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7分)木芙蓉窗前木芙蓉吕本中范成大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更凭青女①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注]①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⑴这两首诗都描述了木芙蓉的什么自然属性?都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2分)⑵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5分)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⑴吾尝终日而思矣,;吾尝跛而望矣,。
(《荀子·劝学》)⑵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
(李商隐《锦瑟》)⑶,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辛弃疾《破阵子》)⑷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
(苏轼《赤壁赋》)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诗与直觉朱光潜无论是欣赏或是创造,都必须见到一种诗的境界。
这里“见”字最紧要。
凡所见皆成境界,但不必全是诗的境界。
一种境界是否能成为诗的境界,全靠“见”的作用如何。
诗的“见”必为“直觉”。
有“见”即有“觉”,觉可为“直觉”,亦可为“知觉”。
直觉必须是对于个别事物的知,“知觉”必须是对于诸事物中关系的知,亦称“名理的知”。
例如,看见一株梅花,你觉得“这是梅花”,“它是冬天开花的木本植物”,“它的花是香的,可以摘来插瓶或送人”等等,你所觉到的是梅花与其他事物的关系,这就是它的“意义”。
意义都从关系见出,了解意义的知都是“名理的知”,都可用“A为B”公式表示出来。
认识A为B,便是知觉A,便是把所觉对象A归纳到一个概念B里去。
就名理的知而言,A自身无意义,必须与B、C 等发生关系才有意义。
我们的注意不能在A本身停住,必须把A当作一块踏脚石,跳到与A有关系的事物B、C等等上去。
但是所觉对象除开它的意义之外,尚有它本身形象。
在凝神注视梅花时,你可以将全副精神专注于它本身的形象,就像注视一幅梅花画似的,无暇思索它的意义或是它与其他事物的关系。
这时你仍有所觉,这就是梅花本身形象在你心中所现的“意象”。
这种“觉”就是克罗齐所说的“直觉”。
诗的境界是用“直觉”见出来的,它是“直觉的知”的内容而不是“名理的知”的内容。
比如说崔颢的《长干曲》,你必须在一顷刻中把它所写的情境看成一幅新鲜的图画,或是一幕生动的戏剧,让它笼罩住你的全部意识,使你聚精会神地观赏它,玩味它,以至于把它以外的一切事物都暂时忘去。
在这一顷刻中你不能同时起“它是一首唐人五绝”、“它用平声韵”、“横塘是某处地名”、“我自己曾经被一位不相识的人认为同乡”之类的联想。
这些联想一发生,你立刻就从诗的境界迁移到名理世界和实际世界了。
这番话并非否认思考和联想对于诗的重要。
作诗和读诗,都必用思考,都必起联想,甚至于思考愈周密,诗的境界愈深刻;联想愈丰富,诗的境界愈完美。
但是在用思考起联想时,你的心思在旁驰博骛,决不能同时直觉到完整的诗的境界。
思想与联想只是一种酝酿工作。
直觉的知常进为名理的知,名理的知亦可酿成直觉的知,但决不能同时进行,因为心本无二用,而直觉的特色尤在凝神注视。
读一首诗和作一首诗都常须经过艰苦思索,思索之后,一旦豁然贯通,全诗的境界于是像灵光一现似的突现在眼前,使人心旷神怡,忘怀一切。
这种现象通常被人称为“灵感”。
诗的境界的突现都起于灵感。
灵感亦并无神秘之处,它就是直觉,就是“想象”,也就是禅家所谓的“悟”。
一个境界如果不能在直觉中成为一个独立自足的意象,那就还没有完整的形象,就还不成为诗的境界。
一首诗如果不能令人当作一个独立自足的意象看,那还有芜杂凑塞或空虚的毛病,不能算是好诗。
古典派学者向来主张艺术须有“整一”,实在有一个深埋在里面,就是要使在读者心中能成为一种完整的独立自足的境界。
(本文有删改)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
(12题多选、错选的不给分,只选一项且正确的给2分)12、根据文意,下列说法错误的两项是(5分)A、事物之间存在着联系,从事物间的联系中概括出来的意义,都不属于“直觉”。
B、“知觉”可用“A为B”的公式表示,就“名理的知”而言,A自身没有意义。
C、“‘直觉的知’的内容”的获得并非易事,全靠读者的思考与联想来完成。
D、灵感就如同禅家所说的“悟”一样,常常突现于眼前而非艰苦思索的结果。
E、在古典派学者看来,“独立自足的境界”应当包含在艺术须有的“整一”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