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超声医学分册) 第十三章 妇科

合集下载

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完整版

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完整版

第一章概论第一节超声检查在临床诊治中地位与作用现代医学是由经验医学发展而来,逐步走向以数据信息为基础的实验医学,但这一过程尚未完成。

包括超声检查仪在内的各种检查仪器和检查手段都只是为临床医师提供某些方面的诊断参考信息。

人体的结构和功能异常复杂。

人与人之间的个体差异普遍存在,不可能单纯依据某种方法的检查结构,对所有病人都能做出精确的临床诊断。

超声检查属于影像学范围,利用人体组织产生回声形成的间接图像,判断病变的物理性质,并非显微镜下的病理组织学检查。

声学原理决定了超声图像可能存在某些伪差与假象。

包括医师、病人及仪器条件在内的各种主客观因素,都可能导致超声检查结果与真实病变之间的差异。

超声检查医师责任是,在规范操作的前提下,尽可能为临床医师的诊断提供准确的超声检查结果。

超声检查所发现的图像与病变之间不完全存在互相对应的关系,不能机械地“按图索骥”。

因为经常有“同图异病”、“同病异图”现象。

目前,根据我国超声诊断医师队伍的技术水平和医院所装备的超声仪器设备条件,对超声诊断的一般要求可定为:①对于某些常见病,检查方法与分析手段已较为成熟,可结合病史及其他临床资料,做出明确的病因诊断,例如心血管疾病、胆囊结石、早孕等。

②对于多数病变,主要对超声检查的发现做出描述性的报告,其中器官与组织异常的区域,对其物理性质进行判断,例如实质性、含液性、含气性等。

至于病因性诊断,则仅为分析性或推断性意见。

③对于比较复杂或疑难诊断的病变,以现象描述为主,仅供临床医师作为诊断参考。

第二节超声检查的质量控制超声仪器和超声诊断技术发展迅速。

设备性能存在差异。

超声诊断工作者业务素质有待于整顿规范。

临床医师对超声诊断应用的适应症亦需统一。

仪器调节、操作手法、观察记录及报告随访等方面,应规范化并进行具体质量控制。

与其他医学影像技术相比,进行超声普查是较为特殊的问题,更须规范并行严格控制。

一、超声质量控制的范围1.专业人员的业务素质。

2.仪器设备性能及调节水平。

妇产科基本临床操作

妇产科基本临床操作

妇产科基本临床操作一、宫颈细胞涂片:(一)检查前至少24小时禁止性交、盆浴和阴道检查,3天内禁止阴道放药;(二)阴道窥器窥诊时不应用润滑剂,轻轻插入,避免摩擦宫颈出血;(三)将刮板顶端或毛刷的尖端放入宫颈口,围绕宫颈口至少旋转1周,重点在于宫颈癌好发部位即鳞柱交界处取材,力量不要过重,防止出血。

(四)将毛刷放进液基瓶内摇动,使其上面的脱落细胞全部被收集到容器内,以待处理。

或将刮板或毛刷上的取材立即转移到干净的玻片上;(五)将玻片浸入95%酒精固定,不少于15分钟。

(六)待巴氏染色,镜检进行细胞学分析。

二、诊断性刮宫术(分段诊刮术):(一)术前禁性生活3天;(二)术前测体温,超过37.5C者暂停手术;(三)进行常规外阴及阴道消毒;(四)戴消毒手套行阴道检查了解子宫位置及大小;(五)更换手套,放置阴道窥器,消毒宫颈及宫颈管;(六)宫颈钳钳夹宫颈,探宫颈管长度,刮勺先刮宫颈管1周,收集刮出物。

为了避免将宫颈管组织带入宫腔混淆诊断,应先刮宫颈管再探宫腔深度;(七)依子宫位置探宫腔深度,酌情扩张宫颈;(八)根据诊刮目的不同,以相应刮勺按前壁、侧壁、后壁、宫底等部位顺序刮宫腔。

查看有无活动性出血。

(九)术毕,宫颈管和宫腔刮出物分别装瓶、固定,送病理检查;(十)术后酌情给抗生素,嘱患者2周内禁性交和盆浴,以防感染。

三、羊水穿刺术:(一)术前B超检查胎位、胎心、胎盘,进行穿刺点定位(避开胎盘、在羊水池多处);(二)带消毒手套、消毒定位点周围皮肤,铺消毒巾;(三)在B超指引下穿刺,两次突破感后(皮肤、子宫),抽出针芯;(四)先抽取少许羊水后弃掉,再抽取3-20ml清亮羊水进行羊水检查;(五)如需要判断胎肺成熟度时,需在抽取羊水后立即给予地塞米松10mg羊膜腔内注射;(六)注药后,将针芯放置原位,退出穿刺针,按压片刻,局部覆盖无菌纱布,保留24小时。

产科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产科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产科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目录第一节产科四步触诊法-------------- -2 第二节会阴切开缝合术---------------3 第三节软产道损伤缝合术-------------6 第四节子宫下段剖宫产术-------------7 第五节缩宫素引产术-----------------9 第六节水囊放置引产术-------------- 10 第七节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11 第八节B-Lynch缝合术--------------12 第九节人工破膜术------------------13 第十节胎头负压吸引术--------------14 第十一节宫颈环扎术操作(经阴道)--16 第十二节宫颈裂伤缝合术操作规范----18 第十三节肩难产助产术操作规范------19 第十四节阴道手术助产--------------21 第十五节妊娠中晚期引产操作常规----25 第十六节软产道裂伤修补术----------27 第十七节臀位外倒转术--------------28第一节产科四步触诊法一、目的:用以检查子宫大小、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及胎先露是否衔接。

二、操作方法及程序1.孕妇排尿后仰卧于检查台上,暴露出腹部,双腿略屈曲分开以使腹肌放松。

2.检查者站于孕妇右侧,进行前3步手法时,检查者面向孕妇,做笫4步时,检查者面向孕妇足端。

3.触诊方法笫1步手法:检查者两手置于子宫底部,了解子宫外形、宫底高度(与剑突距离),然后以两手指腹相对轻推,判断宫底部的位置,判断宫底部的胎儿部分,是胎头(圆而硬,有浮球感)抑或是胎臀(宽且软,形状不规则),若子宫较宽,宫底未触及大的部分,应注意是否为横产式。

笫2步手法:检查者将左右手分别置于腹部两侧,以一手固定另一手轻轻按压,两手交替,分辨胎背及胎儿肢体的位置。

胎背平坦且宽,而肢体侧则高低不平且可活动或变形。

笫3步手法:检查者将右手拇指与其余4指分开,于耻骨联合上握住胎先露部,左右推动,进一步检查是头还是臀,确定是否衔接。

妇科b超临床操作规范

妇科b超临床操作规范

妇科超声检查规范第一节正常子宫及其附件1、子宫的检查及测量方法:子宫肌层呈均匀的中等回声,其中央为宫腔和内膜,表现为较强的线状或梭形回声,其厚度和形状随月经周期而变化。

子宫体下部为子宫颈,呈圆柱形,回声稍强,子宫颈内口与外口之间为宫颈管,呈梭状。

子宫内膜随月经周期性变化,增殖早期至中期(月经后6-11天),子宫内膜呈线状强回声;增殖晚期内膜回声呈略增厚的条状强回声。

分泌早期(月经后15-19天),内膜呈较增厚的梭形强回声,分泌晚期(月经后20天),内膜厚度可达10mm,呈梭形强回声。

纵切面检查,在纵切面向右、向左检查,观察子宫体全貌,在显示子宫底部、子宫腔及子宫内口切面上,测量子宫的长径(子宫底外缘至子宫颈内口)及前后径(垂直子宫长径的最大径线),子宫内膜厚度(子宫腔为线状强回声,内膜低回声晕为内膜周围肌层,不应包括在内)。

横切面检查,从宫底部开始,依次往下为宫底平面、宫角平面。

于宫角平面稍下测量子宫横径。

临床上超声探测成年妇女正常子宫大小参考值:纵径5.5-7.5cm,前后径3.0-4.0cm,横径4.5-5.5cm,宫颈长2.5-3.0cm,青春期宫体与宫颈等长,生育期为2:1,老年期又为1:1。

二、卵巢的检查及测量方法:卵巢长轴最大切面测量卵巢长径及前后径。

对直径>10mm的卵泡,分别测量,并记录卵泡数目。

必要时行彩色多普勒检查,对子宫和卵巢的血供进行检测。

子宫和卵巢的血流灌注与雌激素和孕酮的循环水平有关。

第二节先天性子宫发育异常1.先天性无子宫:纵向、横向扫查,均不能显示子宫的图像。

本病常合并先天性无阴道。

2.始基子宫:超声显示子宫为一很小的低回声区,其纵径<2cm,中央无宫腔内膜回声。

3.幼稚子宫):青春后期的妇女,子宫各径线均较正常为小,前后径<2cm,体颈比例小于1:1,宫颈相对较长。

子宫呈极度前屈或后屈位,其内膜较纤细或显示不清。

4.双子宫:盆腔两个完整的子宫图像,宫腔内均有内膜回声。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妇产科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妇产科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妇产科引言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妇产科是为了保障妇产科临床操作的质量和安全,规范医务人员在妇产科临床操作中的行为、流程和技术要求。

本文档将介绍妇产科临床操作规范的主要内容,包括妇产科手术、分娩操作、妇科检查等方面。

妇产科手术操作规范术前准备妇产科手术操作前的准备工作非常重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患者评估:了解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和手术适应症。

2.术前讨论:与患者充分沟通,解释手术目的、风险和预期效果。

3.术前检查:完成必要的检查,如血液检查、心电图、胸部X 光片等。

4.麻醉评估:评估患者对麻醉的耐受性和适应性。

手术操作流程妇产科手术操作的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消毒准备:对手术区域进行消毒,保持手术环境无菌。

2.局麻或全身麻醉:根据手术类型和患者情况选择适当的麻醉方法。

3.切口和暴露:根据手术需要进行切口,同时注意保护周围组织。

4.操作步骤:根据手术类型进行相应的操作,如切除子宫肌瘤、剖宫产、腹腔镜手术等。

5.出血控制:注意手术过程中的出血控制,必要时进行止血措施。

6.缝合和敷料:手术结束后进行缝合和敷料,保护切口并预防感染。

术后处理妇产科手术操作结束后,需要进行以下术后处理工作:1.监测: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术后病情变化。

2.术后护理:给予患者适当的术后护理,包括休息、饮食和药物治疗等。

3.术后随访:安排患者进行术后随访,了解术后恢复情况和处理并发症。

4.病理检查:对手术标本进行病理检查,为患者的治疗提供依据。

分娩操作规范分娩准备分娩操作前的准备工作是确保分娩过程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包括以下内容:1.分娩室准备:确保分娩室的设备和仪器的正常工作。

2.监测设备设置:设置胎儿心率监测仪、宫缩压力监测仪等监测设备。

3.分娩计划:制定分娩计划,根据患者情况确定合适的分娩方式。

4.分娩纪录:准备好分娩纪录表,记录分娩过程和相关数据。

分娩步骤分娩操作的步骤通常包括以下几个:1.宫颈扩张:观察宫颈扩张情况,根据情况判断是否需要辅助扩张。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超声医学分册) 第十四章 产科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超声医学分册) 第十四章 产科

第十四章产科第一节正常早期妊娠超声检查可确定妊娠,估算胎龄,观察胚胎结构及发育情况。

[适应症]1.闭经6周至12周。

2.月经不规律。

3.查尿HCG阳性。

4.有不良早孕史者。

[检查方法]1.检查前1h饮水500~800ml,待膀胱适度充盈后检查。

2.探头频率3.0~5.0KHz。

受检查者取平卧位,在下腹部行纵、横、斜向扫查。

[检查内容]1.子宫体位置、形态、子宫肌壁回声。

2.子宫腔内有无妊娠囊,妊娠囊大小、形态,囊内有无胚芽,测量胚胎头臀长度(CRL),观察有无异常胎心搏动。

3.子宫及双附件区有无异常回声。

[注意事项]1.应多方向扫查确定有无妊娠囊。

2.妊娠囊或胚胎大小与闭经时间不符者,应提出复查。

3.闭经5~6周如宫内膜较厚(未见胎囊),可观察一周后复查。

第二节早期异常妊娠一、早期流产妊娠终止于12周以前者称为早期流产。

早期流产为一发展过程,可分为先兆流产、滞留流产、不完全流产、胚胎停育、难免流产等。

[适应症]1. 闭经6周至12周,有阴道流血,下腹痛或4者。

2.尿、血HCG阳性者。

3.妊娠反应逐渐减弱,子宫不增长,尿妊娠试验转为阴性者。

[检查方法]同本章节第一节“正常早期妊娠”。

[检查内容]根据各种不同类型早期流产须检查以下内容:1.先兆流产,子宫大小与孕周相符,子宫颈内口未开,可尖胎心管搏动,胎囊可下移呈水滴状,胎囊周围有无液性区(积血)。

2.滞留流产,子宫小于孕周,可见胚芽,但无心管搏动,或未探及胚芽,或宫腔内见紊乱回声。

3.难免流产,宫口已开,胎囊进入宫颈管,胎膜已破,多数心管搏动消失。

4.不完全流产,子宫小于孕周,宫腔内尚残留胎物,仍有阴道出血。

5.胚胎停育,子宫增大,胎囊>8周,但胎囊内未探及胚芽者。

[注意事项]1.早期流产类型很多,超声鉴别各种类型常有一定困难。

2.注意滞留流产需与早期水泡状胎块区别。

二、葡萄胎滋养细胞疾患分为两种:良性(葡萄胎)和恶性(恶萄或绒癌)。

前者又称水泡状胎块,指所有组成胎盘的绒毛均变成水泡状,其间可能有纤细光带相连,很像一串串成熟的葡萄。

妇科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妇科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妇科临床技术操作规范一、术前准备1.安全和舒适:确保手术室内的温度适宜,床铺整洁,使用干净的手术器械和耗材,保障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2.术前评估: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包括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以确保对患者的准确诊断和术前准备。

1.无菌操作:手术前要洗手、戴好手术帽、口罩和手套,并使用无菌操作规范进行手术切口或操作部位的消毒。

操作过程中,保持手术区域和自身的无菌状态。

2.操作器械和耗材的选择:选择合适的手术器械和耗材,并进行必要的清洗和消毒处理。

确保操作器械和耗材的完整性和质量。

3.仔细辨别:在实施手术操作前要仔细辨别患者的身份和手术部位,防止误操作和手术切错。

4.正确使用麻醉和止痛药物: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麻醉和止痛药物,确保患者在手术中不感到疼痛和不适。

5.手术记录:对手术操作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手术操作时间、操作器械和耗材使用情况、术中出现的特殊情况等,以备后续参考和复查。

6.术后处理:手术结束后要妥善处理手术部位,包括创面的处理和伤口的缝合,确保术后伤口干净和愈合。

三、术后护理1.观察和监测:对术后患者进行密切观察和监测,包括生命体征的监测、术后并发症的观察等,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2.给予恰当的护理措施: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恰当的术后护理措施,包括伤口的处理、药物的给予、生活习惯的调整等,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3.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的发生等,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4.患者教育:为患者和家属提供相关的保健知识、手术注意事项和护理要点等,帮助患者正确理解和应对术后情况。

本文所述的妇科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是医务人员在妇科临床操作中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通过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可以确保手术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当然,在具体实施时,还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适应。

妇科超声检查规范PPT课件

妇科超声检查规范PPT课件

11
2、卵巢检查及测量方法
①卵巢长轴最大切面测量卵巢长径及前后 径。
②对直径>10mm的卵泡,分别测量,并记 录卵泡数目。
有条件的单位可行彩色多普勒检查,对子 宫和卵巢的血供进行检测。子宫和卵巢的 血流灌注与雌激素和孕酮的循环水平有关。
精选2021最新课件
12
【注意事项】
1.膀胱充盈过度对盆腔检查的影响较大,充 盈过度可造成盆腔脏器移位,影响诊断的 准确性。膀胱充盈不佳或无尿液充盈,常 看不清盆腔脏器及其周围的关系,易造成 漏诊和误诊。
精选2021最新课件
6
1.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检查。 2.经宫腔超声检查。
以上两种检查有一定难度,只在有条件的 医院进行。
精选2021最新课件
7
第二节 正常子宫及其附件
子宫常因发育阶段、未产妇与经产妇以及 内分泌的影响等不同情况,而有生理性的 差异。
精选2021最新课件
8
【检查方法】
1.经腹部超声检查前应饮水500~800ml, 使膀胱适度充盈(以能显示子宫底部为标 准)。
精选2021最新课件
10
1、子宫的检查及测量方法
①纵切面检查,在纵切面向右、向左检查,观察子宫体全 貌,在显示子宫底部、子宫腔及子宫内口切面上,测量子 宫的长径(子宫底外缘至子宫颈内口)及前后径(垂直子 宫长径的最大径线),子宫内膜厚度(子宫腔为线状强回 声,内膜外低回声晕为内膜周围肌层,不应包括在内)。
3.观察子宫肌壁间及腔内病灶的个数、具体部位、大小和回声特征。 子宫肌瘤声像图以低回声为主,根据肌瘤细胞及纤维组织的排列,其 回声分布各异。较大的肌瘤内呈漩涡状回声,并伴有不同程度衰减。 直径>4cm的肌瘤,发生变性或坏死时,肌瘤内相应部位出现低回声 区或无回声区,边界不规则,后壁回声可增强。若肌瘤有钙化时,可 见肌瘤周围钙化部分强回声光带,后方伴声影。子宫前壁较大的肌瘤, 特别是浆膜下肌瘤,可压迫膀胱,引起膀胱变形移位和尿潴留。子宫 后壁较大的肌瘤可向后突起压迫直肠。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产科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产科

目次 第一节四步触诊1 第二节骨盆测量2 第三节胎儿宫内监测2 第四节利凡诺尔引产术………………………………………………………......3 第五节会阴切开缝合术5 第六节术胎头负压吸引术6 第七节剖宫产术8 第八节会阴.阴道裂伤缝合术……………………………………………......10.第九节宫颈裂伤缝合术 (12)临床技术操作规范产 科第一节四步触诊用以检査子宫大小.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及胎先露是否连接.【操纵办法及程序】1.妊妇排尿后仰卧于检査台上,吐露出胲部,双腿略愚昧离开以使腹肌放松.2.检査者站于妊妇右侧,进行前3步手段时,检査者面向妊妇,做第4步时,检讨者面向妊妇足端.第1步手段:检査者两手置于子宫底部,懂得子宫外形.宫底髙度(与剑突距离),然后以两手指腹相对轻推,断定宫底部的胎儿部分,是胎头(圆而硬,有浮球感)抑或是胎臀(宽且软,外形不规矩),若子宫较宽,宫底未触及大的部分,应留意是否为横产式…第2步手段:检讨者将阁下手分别置于腹部两侧,以一手固定另一手轻轻按压,两手瓜代,分辩胎背及胎儿肢体的地位.胎背平展且宽,而胺体侧则高下不服且可运动或变形.第3步手段:检讨者将右手拇指与其余4指离开,于耻骨结合上方握住胎先露部,阁下推进,进一步检査是头照样餐,肯定是否连接.若先餺部浮动暗示尚未入盆,若已连接,则先露部较为固定.第4步手段:检讨者面向妊妇足端,阁下手分别置于胎先露部的两侧,向骨盆生齿偏向深刻下按,再次肯定胎先露部.第二节骨盆测量【操纵办法及程序】(一)骨盆内测量测量时妊妇取膀胱截石位.1.坐骨棘间径(中骨盆平面横径)测量两侧坐骨棘间径的距离,正常值为10cm(横指).办法是以一手的示.中指放人阴道内,分别触及两侧铯骨棘,估量其间距离.2.坐骨切迹宽度代表中骨盆后矢状径,其宽度是坐骨棘与骶骨卜'部间的距离,即骶棘韧带的宽度,如能容纳3横指为正常,不然属中骨盆狭小.(二)骨盆外测量可对骨盆大小.形态做间接断定.1.髂前上棘间径妊妇取伸腿仰卧位,测量两髂前上棘外缘的距离,正常值为23〜26cm.2.髂棘间径妊妇取伸腿仰卧位,测量两髂嵴外缘最宽的距离,正常值为25〜28cm.以上两径线可间接推想骨盆生齿横径长度.3.骶耻外径妊妇取左侧卧位,右腿伸直,左腿愚昧,测量第5腰椎棘突下至耻骨结合上缘中点的距离,正常值为18〜20cm.此径线间接推想骨盆进口前后径的长度.4.坐骨结节间径(出口横径)妊妇取仰卧位,两腿曲折,双手紧抱双膝,测量两侧坐骨结节内侧缘的距离,正常值为8cm,此乃直接测出骨盆出口横径的长度.若此径<7cm,应测量出口后矢状径.5.耻骨弓角度将双手的拇指指尖斜着对拢,置于耻骨结合下缘,阁下拇指平放在耻骨降支上,测量两拇指间的角度即为耻骨弓角度.正常值为90°,<80°为不正常.此角度可反应骨盆出口横径宽度.第三节胎儿宫内监测胎儿电子监护(fetal electronic monitoring)包含无应力实验(non stress test, NST〉.宫缩应力实验(contraction stress test,CST).缩宫素激惹实验(oxytocin challenge test, OCT)胎心率曲线类型:胎心基线正常胎心率基线摇动于120〜160/min.胎儿心动过速胎心率>160/min,中断超出10min,>180/min为重度胎儿心动过速.胎儿心动过緩胎心率<110/min,<100/min为轻微胎儿心动过缓.胎心率周期性变更:加快:胎动或宫缩后胎心率增长>15/min,中断时光>15s.减速:①早期减速:与宫缩几乎同时产生,变更幅度一般不超出40/min.②变异减速:与宫缩关系不恒定,降低和恢复速度快,降低幅度大,常低于100/min(降低幅度60〜80/min),中断时光长,多半为脐带受压.③晚期减速:胎心率减速出如今子宫压缩岑岭事后的一段时光,宫缩的髙峰和减速的最低点相差>20s,减速幅度一般不超出40/min.无应力实验(non stress test, NST)【顺应证】1.高危怀胎:妊妇归并各类内科及产科并发症.不良产史.多胎怀胎.母儿血型不合等2.怀胎晚期自发胎动削减.3.有前提的病院可作为晚期怀胎产前的通例检讨.4.缩宫素激惹实验前的通例检査.【操纵办法及程序】1.妊妇取仰卧位由妊妇在觉得胎动时按动记载胎动的手持按钮.2.监测时光一般为20min,如无反响,可经母体推进胎体或在胎头响应地点处的腹部给以声音剌激,然后延长监护20rnin.3.成果评价:反响型,在20〜40mm内至少有2次胎动时胎心基线上升>15/ min,中断>15s.无反响型,至少在中断40min的监护中,未获得靠得住性图形(胎动时胎心率无上升).【留意事项】1.胎儿的醒睡周期及妊妇运用沉着药.硫酸镁可表示为无反响型图形.2.孕28周后即可进行监测.不合孕周无反响率不合.3.正常晚期怀胎每周监测1次,高危怀胎酌情增长监测次数,每周2或3次.第四节利凡诺尔引产术【顺应证】1.凡怀胎14~27周内请求终止怀胎而无禁忌证者.2.因某种疾病(包含遗传性疾病)不宜中断怀胎者.3.产前诊断发明胎儿畸形者.【绝对禁忌证】1.全身健康状态不良不克不及耐受手术者.2.各类疾病的急性阶段.3.有急性生殖道炎症或穿刺部位皮肤有沾染者4.中心性前置胎盘.5.对依沙吖啶过敏者.【相对禁忌征】1.子宫体上有手术疤痕.宫颈有陈旧性裂伤.子宫颈因慢性炎症而电灼术后.子宫发育不良者慎用.2.术前24小时内两次测量(距离4小时)体温在37.5 0C以上者.【操纵办法及程序】术前排空膀胱取仰卧位.肯定穿刺点,一般选在宫底下二横指,腹部最隆起部位的两侧.或在B超指引下选择穿剌点.以穿刺点为中间消毒并向外围扩展,半径不小于10cm,铺无菌孔巾.穿刺点以7号无菌穿刺针垂直刺人,经腹壁及子宫壁两次阻力落后入羊膜腔时可有明显的掉?感.拔出针芯,见羊水溢出,用打针器抽取羊水10ml,预备好装有依沙吖啶药液的打针器,与穿刺针相接,注药前先往打针器内抽少许羊水,药液与羊水混杂后呈絮状,一般注0.5~1%依沙吖啶50~100mg,拔出针芯再敏捷拔针.针眼处盖无菌纱布一块,并榨取少焉,胶布固定.【留意事项】1.手术需在手术室或具备严厉消毒情形的产房内进行,谨防沾染.2.穿刺前必须排空膀胱以防止毁伤.3.在B型超声引诱下进行手术时,先B超测定胎盘地位,然后避开胎盘选择羊水较多区做穿刺,穿剌点宜在中线邻近,以防因穿剌针毁伤宫旁血管引起内出血.4.进针不宜过深,以防伤及胎儿.5.抽不出羊水,可能因针孔被羊水中有形成分壅塞,如用有针芯的穿剌针则可防止;此外应留意穿刺部位.偏向或深浅是否合适,往往经由调剂即可抽出.6.吸出血液可能来自腹壁.子宫壁.胎盘或胎儿,应即刻将计拔出,榨取穿刺点.如出血较多或羊水已血染,应亲密不雅察胎儿变更,如无平常变更,可经1周阁下待羊水内血液被接收,再行穿刺以免影响检讨成果.7.手术尽量做到一次成功,防止多次穿剌.【并发症】1.全身反响.2.产后流血.3.产道毁伤.4.胎盘胎膜残留.5.沾染.6.羊水栓塞.第五节会阴切开缝合术会阴切开为产科罕有的手术,目标在于扩展阴道口,以便于为初产妇实施助产手术及加快经阴道天然临蓐,还可防止阴道出口庞杂裂伤.日后,膀胱膨出.直肠膨出.尿道膨出及张力性尿掉禁产生率也可削减.【分类】依切开部位可分为侧斜切开,正中切开和中侧切开三种.1.侧斜切开由阴道口后结合中点开端向左侧斜30°~ 45°做会阴切开.2.正中切开在会阴后结合向下做会阴切开.3.中侧切开自会阴后结合始在中线向左侧偏斜20°切开,至肛门括约肌2cm处瘦语转向外斜侧.【顺应症】1.初产妇阴道助产手术的前驱措施,如实施出口或低位产钳牵引术.胎头吸引术.2.初产臀位临蓐术.3.因产妇或胎儿须要缩短第2产程,如并发胎儿拮据等.4.阴道口相对过小,胎头未娩出,会阴已消失裂伤.为防止庞杂会阴.阴道裂【操纵办法及程序】1.麻醉一般采取0.5%~1%普鲁卡因或0.5%~1%利多卡因30ml阁下做阴道神经阻断,部分皮下打针.阴部神经在坐骨棘部从盆底穿出,所以改用10ml麻醉药打针在坐骨棘部,生殖道感到神经来自阴部神经.2.术式(1)侧斜切开最经常运用的一种术式,由在局麻下由阴道后结合中点开端向左侧斜下约45°,沿另一手中.示指撑起的阴道壁,切开阴道粘膜.粘膜下组织.球海绵体肌.耻尾肌束等.切开长度一般为4cm阁下.切开时光在胎头显露3—4cm时为好,在宫缩时好.缝合会阴瘦语在胎盘娩出落后行.细心检讨切开伤口有无延长.缝应时重要剖解组织要对合好.先从阴道瘦语最内部开端,一般用快微乔间断缝合达处女膜环.用同样线间断缝合肛提肌,先用示指触摸伤口深度,由最内.最深处开端,缝针要恰当深,过深穿透肠粘膜形成瘘,则伤害很大.结不成打的过紧,因为手术伤口会略肿胀.盘点纱布,并做肛诊,检讨有无缝线穿透直肠粘膜.(2)正中切开现实这是会阴组织毁伤最小.出血起码.阴道瘦语相对小.其放大阴道口相对大的瘦语.组织愈合好,术后伤口痛苦悲伤小,水肿最小.无奈最大的缺陷是毁伤肛门括约肌和肛管的机遇较多.在局麻后,在会阴后结合中部向下剪开,,所切组织较侧斜切者薄,且无丰硕血管,所以出血少.缝合部位浅,剖解能对合满足,术后痛苦悲伤也小.在临蓐后,用快微乔间断缝合阴道粘膜.筋膜层.脂肪层.最后,1号线间断缝合会阴皮肤.实施正中切开者必须有丰硕的接生经验,具有优秀的接生技巧,还应对胎儿大小做充分的估量,估量在3500g以上者不做.手术助产者也不宜实施.第六节胎头负压吸引术胎头负压吸引术是用胎头负压吸引器置于胎儿的头顶部,形成必定负压后吸住胎头,经由过程牵引藉以协助儿头娩出的手术.【顺应症】1.第二产程延长,初产妇宫口开全已达2h,经产妇宫口开全已达1h,无明显头盆不称,胎头已较低者.2.胎头地位不正,只能用于枕先露,如中断性枕横位及枕后位时手段反转展转有艰苦者.3.产妇全身情形不宜在临蓐时施用腹压者,如心脏病.怀胎高血压分解征(中.重度)等.4.有剖宫产史或子宫有瘢痕者.5.胎儿拮据.【禁忌症】1.不实用于臀位.颜面位.额位等其他平常胎位.2.头盆不称,胎儿双顶径未达坐骨棘程度以下者.3.胎膜未破,宫口未开全(除双胎第二胎为顶先露).4.早产儿不宜做此手术(平日孕周<34周,脑室内出血的安全性大).【留意事项】1.放置吸引器的地位应包管在牵拉用力时有利于胎头俯屈,吸引器中间应置于胎头后囟前方3cm的矢状缝上.2.可用针筒抽气形成负压,一般抽120~150ml空气较合适(相当于负压).抽气必须迟缓,约每分钟制成负压,使胎头在迟缓负压下形成产瘤再牵引,可削减吸引器滑脱掉败,削减对胎头毁伤.3.吸引器抽气的橡皮管,应选用壁厚耐负压者,以包管吸引器内与抽气筒内的负压强度一致.4.放置后再作阴道检讨,除外宫颈或阴道壁夹入.5.牵引中若有漏气或脱落,暗示吸引器与胎头未能慎密接合,应查找原因.如无组织嵌入吸引器,需懂得胎头方位是否改正;如吸引器脱落常因为阻力过大,应改用产钳术;如系牵引偏向有误,负压不敷以及吸引器未与胎头慎密附着,可从新放置,一般不宜超出2次.6.牵引时光不宜过长,以免影响胎儿,全部牵引时光不宜超出10~20min.【术后留意点】1.产后检讨产道,若有宫颈或阴道裂伤,应立刻缝合.2.术后新生儿赐与维生素K及维生素C预防颅内出血.3.对于牵引艰苦者,应亲密不雅察新生儿有无头皮毁伤,头皮血肿,颅内出血,并实时处理.【并发症及其处理】(一)产妇方面1.阴道血肿可因为阴道壁挫伤或被吸入吸引器内所致.所以放置吸引器后必须细心检讨,懂得是否有阴道壁组织嵌入.一旦发明血肿,常于血肿外侧缘用可接收缝线向较深处作间断缝合,或予切开消除血块,查找活泼出血点予以结扎,然后缝合切开之阴道壁.2.外阴.阴道及宫颈裂伤术毕通例检讨宫颈及阴道有无扯破,有扯破者予以缝合.(二)新生儿方面1.新生儿头皮水泡形成,可每日在患处涂外用抗生素一次,以防沾染.2.头皮血肿胎头吸引部位的产瘤一般很快于术后24h内消掉.若系血肿多在1个月内天然接收,不需特殊处理,应防止穿刺以防沾染,并应吩咐产妇不要搓揉血肿.3.颅内出血按新生儿颅内出血处理.第七节剖宫产术剖宫产【顺应症】(1)头盆不称骨盆明显狭小或畸形;相对性头盆不称者,经由充分试产即有用的子宫压缩8~10h,破膜后4~6h胎头仍未入盆者.(2)软产道平常疤痕组织或盆腔肿瘤阻碍先露降低者;宫颈水肿坚硬不轻易扩大者;先本性发育平常.2.产力平常原发或继发性宫缩乏力经处理无效者.(1)胎位平常:横位.颏后位,高直后位;枕后位或枕横位归并头盆不程或产程延长阴道临蓐有安全及有艰苦.臀位归并以下情形放宽剖宫产指征:足先露.骨盆狭小.胎膜早破.胎头过度仰伸.宫缩乏力.完全臀位而有不良临蓐史者.估量胎儿在3500g以上者.(2)胎儿拮据:经吸氧等处理无效,短期内不克不及阴道临蓐.(3)脐带脱垂:胎儿存活(4)胎儿过大:估量大于4000g,可疑头盆不称.(1)产前出血如前置胎盘.胎盘早剥.(2)瘢痕子宫有上次剖宫产史,上次的手术指征在此次怀胎依旧消失,或估量原子宫瘦语愈合欠佳者,以及上次剖宫产瘦语位于子宫体部;如曾作过子宫肌瘤剜除术且切入宫腔者,此次亦应斟酌剖宫产术.(3)怀胎归并症或并发症病情轻微者不轻易耐受临蓐进程,需作选择性剖宫产,如怀胎归并轻微的心脏病.糖尿病.肾病等;重度怀胎高血压分解征,肝内胆汁淤积症等.(4)做过生殖道瘘修补或陈旧性会阴Ⅲ度扯破修补术者.(5)预兆子宫决裂不管胎儿存活与否均应作剖宫产术.(6)高岁首?年月产妇,多年不育或药物治疗后受孕者,或有难产史而无活婴者.(7)胎儿名贵如以往有难产史又无胎儿存活者,重复天然流产史.急切愿望得到活婴者,均应恰当放宽剖宫产指征.(8)胎儿畸形如双胎联胎.【术前预备】1.备皮,放置尿管.配血.若为选择性剖宫产,术前晚进流食,术日晨禁食水.2.术前禁用呼吸克制剂如吗啡等,以防新生儿梗塞.3.做好挽救新生儿的预备.4.产母有酸中毒.脱水.掉血等归并症,术前应予以改正.【麻醉】1.产母无归并症者可选用单次硬膜外麻醉.腰麻或结合麻醉.2.产母归并有预兆子痫.心脏病.癫痫.精力病等,宜采取中断硬膜外麻醉以削减刺激.3.脊管麻醉禁忌者选全身麻醉.【操纵办法及程序】子宫下段剖宫产1.消毒步调统一般腹部手术.2.腹壁瘦语可采取:下腹纵瘦语;下腹横瘦语.进入腹腔后,洗手探查子宫扭转.下段形成及胎先露高下.3.在子宫高低段膀胱反折腹膜接壤处下2~3cm弧形剪开腹膜反折,撕至11~12cm.用弯止血钳提起下缘,用手指钝性分别膀胱与子宫壁之间松散组织.吐露子宫肌壁约6~8cm.4.横形切开子宫下段肌壁约3cm长小口,用手指向两侧撕开子宫下段肌层宽约10cm后破膜,羊水吸出后,术者右手从胎头下方进入宫腔,将胎头慢慢托出子宫瘦语,助手同时压宫底协助娩出胎头.胎头高浮娩头艰苦者可产钳协助娩出胎头.胎头过低出头有艰苦时,台下助手戴消毒无菌手套,由阴道向上推胎头助娩.胎头娩出后立刻挤出新生儿口鼻粘液.若为臀位,则牵一足或双足,按臀牵引方法娩出胎儿.单臀则不必牵双足,同头位娩出法娩出胎臀,或牵引胎儿腹股沟,以臀助产方法娩出胎儿.5.胎儿娩出后,助手立刻在宫底打针缩宫素20U.6.胎儿娩出后,术者再次清算呼吸道,断脐后较台下.用卵圆钳夹住子宫瘦语的血窦.7.胎盘可自娩,亦可徒手剥离,查胎盘.胎膜是否完全.8.干纱布擦宫腔,用快微乔中断全层缝合子宫肌层,留意双方对称.留意子宫压缩情形.9.检讨子宫瘦语无延裂,缝合处无出血后,可不缝合膀胱腹膜反折.10.洗手探查双附件有无平常.11.逐层关腹.第八节会阴.阴道裂伤修补术会阴.阴道裂伤按裂伤程度的轻重分为三度:Ⅰ度:会阴部皮肤及粘膜.阴唇系带.前庭粘膜.阴道粘膜等处有扯破但未累及肌层者.Ⅱ度:除上述组织的扯破外,还累及骨盆底的肌肉和筋膜,如球海绵体肌,会阴深.浅横肌以及肛提肌等,但肛门括约肌是完全的.Ⅲ度:指肛门括约肌全体或部分扯破,甚至直肠下段前壁亦可被扯破者.【操纵办法及程序】(一)会阴I度裂伤修补术1.阴道粘膜用快微乔中断或间断缝合.间断缝合皮肤或皮内缝合.(二)会阴II度裂伤修补术1.用带尾纱垫填塞阴道,用手或阴道高低叶拉钩吐露伤口,特殊要看清裂伤的顶端.2.从裂伤口顶端上方用快微乔中断缝合阴道粘膜.3.用快微乔间断缝合肌层,缝应时应留意创面底部勿留逝世腔.4.间断缝合皮肤.5.掏出阴道内填塞的尾沙,肛查.6.术后会阴冲洗,每日2次.(三)会阴III度裂伤修补术1.尾纱垫填塞阴道,用手或阴道高低叶拉钩吐露伤口,细心辩清裂伤部位及剖解关系.2.缝合前用消毒液冲洗伤口,直肠壁扯破时,用细圆针快微乔间断缝合,缝线穿过直肠粘膜,并把线结打在肠腔内,间断褥式缝合直肠浆肌层.3.齿钳在皮下查找.钳夹与收买肛门括约肌的两个断端,以7号丝线或微乔线间断缝合2针,然后间断缝合肛提肌,会阴深.浅横肌及球海绵体肌等组织.4.缝合阴道粘膜.皮下组织及会阴皮肤(同会阴II度裂伤缝合).5.阴道内填塞的尾纱.手术完毕食指放入肛门內检讨肛门括约肌压缩力.6.吃无渣半流饮食3天.7.保持局部伤口干净,每次大.小便后干净会阴,每日冲洗会阴2次,共5天.8.术后用抗生素预防沾染.9.术后第五天裁撤会阴皮肤缝线,并核敌手术记载缝线针数.10.术后严禁灌肠或放置肛管.【留意事项】1.临蓐后阴道壁松驰,术时应细心检讨,按扯破的大小与深浅,将组织对合整洁,分层缝合.2.阴道壁裂伤较高,无法吐露,可于顶端下方用肠线先缝合一针作牵引,然后于顶端上方0.5~1cm处缝合,以防扯破的血管回缩出血形成血肿.在包管有用止血的前提下,缝线不宜过紧过密,组织间不留闲暇.3.修补完毕应通例作肛查,如发明有肠线误缝入直肠腔内时,立刻裁撤重缝.第九节宫颈裂伤缝合术【顺应症】宫颈裂伤多因临蓐时急产.子宫颈口未开全,强行阴道助产手术或宫颈有陈旧疤痕或炎症引起.产后子宫压缩优越而阴道中断出血者,应作子宫颈检讨.宫颈裂伤多产生于两側或一侧,也可产生于前唇或后唇或环行裂伤或多处裂伤.一旦疑惑宫颈裂伤,运用阴道拉钩吐露宫颈,用两把无齿卵圆钳夹持宫颈,按顺时偏向瓜代移行,检讨宫颈一周有无裂伤,肯定裂伤并有运动性出血时,应立刻缝合.【操纵办法及程序】1.外阴必须从新消毒,术者亦应改换手术衣及手套.2.在优越照明下,以两个单叶阴道拉钩吐露宫颈.用两把卵圆钳分别钳夹在裂口双方止血,并行外牵拉宫颈,便于缝合.3.用微乔线从裂口的顶端上处开端间断或中断缝合子宫颈全层至距外口.如裂口顶端部位过高,缝合达不到极点,可先间断缝扎一针,作为牵引后再补缝上面的裂口.4.术后用抗生素预防沾染.。

妇科超声检查操作规范

妇科超声检查操作规范

子宫内膜息肉
内膜息肉Biblioteka 四、子宫内膜癌【适应证】: 1、阴道异常排液,更年期月经紊乱者; 2、不规则阴道出血,尤其是绝经后阴道出血; 3、盆腔触及肿块,并有腰骶部、下腹部、大腿 部放射性疼痛者。
【检查内容及声像图特点】: 1、子宫大小形态、子宫内膜厚度及形态; 2、癌肿浸润肌层时,增厚的内膜与肌层分界不 清,肌层回声不均匀; 3、宫腔内有积液、积脓时,可见无回声区或低 回声区,内有点状回声; 4、彩色多普勒显示癌肿周边及内部有较丰富的 点状或条状彩流信号,呈低阻型动脉频谱; 5、晚期子宫内膜癌,可探及腹水或远处转移病 灶。
经腹部超声
经阴道超声
一、正常子宫及附件
【检查内容】: 1、子宫: 1)纵切面:测量子宫长径(宫底外缘至宫颈内口)
及前后径(垂直子宫长径的最大径); 测量内膜厚度。 2)横切面:于宫角平面测量子宫横径。
成年妇女正常子宫大小参考值: 长径5.5~7.5cm,前后径3~4cm,横径4.5~5.5cm。
【声像图特点】: 卵巢肿块分为三大类: 1、囊性:圆形或椭圆形,边缘清晰、光滑,内部
无回声,内壁光滑,后壁及后方回声增 强。 2、囊实混合性:边缘可清晰,囊壁稍厚,内部部
分为无回声,部分为低回声、等 回声或强回声附着于囊壁。 3、实质性:呈均匀性或非均质性团块状低(高) 回声。
双侧卵巢囊肿
卵巢囊肿(透声性对囊肿性质的判断)
低回声或无回声区(积血小囊)似“蜂窝状”。 月经期无回声区可增大。 3、若为腺肌瘤,子宫呈不规则增大,局部出现异 常回声区,边界欠清晰,后壁居多。 4、子宫腺肌瘤病变肌层内可见较正常宫壁丰富的 点、条状动脉血流信号,腺肌瘤周边无明显环 状血流包绕。
子宫腺肌症(子宫增大,后壁肌层增厚,回声不均)

超声医学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超声医学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第一章概论第一节超声检查在临床诊治中地位与作用现代医学是由经验医学发展而来,逐步走向以数据信息为基础的实验医学,但这一过程尚未完成。

包括超声检查仪在内的各种检查仪器和检查手段都只是为临床医师提供某些方面的诊断参考信息。

人体的结构和功能异常复杂。

人与人之间的个体差异普遍存在,不可能单纯依据某种方法的检查结果,对所有病人都能作出精确的临床诊断。

超声检查属于影像学范围,利用人体组织产生回声形成的间接图像,判断病变的物理性质,并非显微镜下的病理组织学检查。

声学原理决定了超声图像可能存在某些伪差与假象。

包括医师、病人及仪器条件在内的各种主客观因素,都可能导致超声检查结果与真实病变之间的差异。

超声检查医师的责任是,在规范操作的前提下,尽可能为临床医师的诊断提供准确的超声检查结果。

超声检查所发现的图像与病变之间不完全存在互相对应的关系,不能机械地“按图索骥”。

因为经常有“同图异病”、“同病异图”现象。

目前,根据我国超声诊断医师队伍的技术水平和医院所装备的超声仪器的设备条件,对超声诊断的一般要求可定为:①对于某些常见病,检查方法与分析手段已较为成熟,可结合病史及其他临床资料,作出明确的病因诊断,例如心血管疾病、胆囊结石、早孕等。

②对于多数病变,主要对超声检查的发现作出描述性的报告,其中器官与组织异常的区域,对其物理性质进行判断,例如实质性、含液性、含气性等。

至于病因性诊断,则仅为分析性或推断性意见。

③对于比较复杂或疑难诊断的病变,以现象描述为主,仅供临床医师作为诊断参考。

第二节超声检查的质量控制一、超声质量控制的范围1.专业人员的业务素质。

2.仪器设备性能及调节水平。

3.操作手法及观察分析。

4.记录与报告。

5.随访。

6.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二、超声质量控制的起点与提高1.在立足于中等医院(二级医院)的基础上,带动基层(一级)医院。

2.参照国内外新技术的开拓、进展和应用情况,不断提高质量控制要求,修订内容,逐步提高质量控制水平。

妇科学临床技能操作规程

妇科学临床技能操作规程

妇科学临床技能操作项目操作规程单县中心医院妇科目录妇科学妇科病史采集 (1)妇科体格检查 (3)妇科常规手术无菌操作 (6)妇科常用辅助检查 (7)计划生育手术 (10)妇科学一、妇科病史采集(一)问诊的技巧1. 收集资料的技巧:评估询问者向患者收集资料的能力,包括问诊的问题类型、组织安排、资料的引证核实和小结。

(1)问诊的类型1)为了系统有效地获得准确的资料,询问者应遵循从一般性提问到特殊提问(直接提问)的原则;2)应避免诱导性提问、诘难性提问及连续性提问。

(2)组织安排:是指整个问诊的结构与组织(包括:引言、问诊主体、结束语等)。

1)按项目的问诊顺序、系统地询问一系列问诊内容。

(包括主诉、现病史、既往史、系统回顾、月经史、婚育史和家族史等。

)2)避免遗漏关键性病史内容,提问问题明确,重点突出。

(3)询问者应引证核实患者提供的信息,以便收集到尽可能准确的病史。

1)阳性资料必须引证核实。

2)引证要全面:如诊断医院、治疗经过、用药效果等。

(4)问诊过程中有小结,每一项结束时进行小结。

1)对主诉和现病史做一详细的总结是很重要的。

2)其他方面:阳性发现概况性小结。

2. 交流的技巧包括:(1)询问者应注意聆听,不要轻易打断病人讲话。

(2)有时允许有必要的停顿,不出现难堪的停顿。

(3)不要急促地提出一连串问题。

(4)如果患者不停谈论许多与病史无关问题,则客气地把患者引到病史线索上来。

(5)友善的举止1)态度和蔼、语言亲切、友好的眼神、大方的体语及鼓励的短语。

2)给予赞扬性肯定和鼓励。

(6)不用医学名词或术语提问,语言简单易懂,如果使用医学术语,必须立即向病人解释。

3. 医生的态度、融洽的医患关系1(1)衣冠整洁、举止端庄、发展与病人的和谐关系。

(2)谦虚礼貌、尊重病人、获得病人的信任。

(3)具有真诚、耐心和同情心,使病人感到温暖。

4. 问诊应有过渡语言(1)包括两部分1)下面将问什么问题2)为什么问这个问题(目的性)(2)要求4次过渡语言1)现病史~既往史 1次2)过去史~系统回顾 1次3)系统回顾~个人史 1次4)个人史~家族史 1次5. 应有结束语(1)医生做什么,医学生把收集到的资料向上级医生汇报。

妇科B超临床操作规范

妇科B超临床操作规范

妇科超声检查规范第一节正常子宫及其附件1、子宫的检查及测量方法:子宫肌层呈均匀的中等回声,其中央为宫腔和内膜,表现为较强的线状或梭形回声,其厚度和形状随月经周期而变化。

子宫体下部为子宫颈,呈圆柱形,回声稍强,子宫颈内口与外口之间为宫颈管,呈梭状。

子宫内膜随月经周期性变化,增殖早期至中期(月经后6-11天),子宫内膜呈线状强回声;增殖晚期内膜回声呈略增厚的条状强回声。

分泌早期(月经后15-19天),内膜呈较增厚的梭形强回声,分泌晚期(月经后20天),内膜厚度可达10mm,呈梭形强回声。

纵切面检查,在纵切面向右、向左检查,观察子宫体全貌,在显示子宫底部、子宫腔及子宫内口切面上,测量子宫的长径(子宫底外缘至子宫颈内口)及前后径(垂直子宫长径的最大径线),子宫内膜厚度(子宫腔为线状强回声,内膜低回声晕为内膜周围肌层,不应包括在内)。

横切面检查,从宫底部开始,依次往下为宫底平面、宫角平面。

于宫角平面稍下测量子宫横径。

临床上超声探测成年妇女正常子宫大小参考值:纵径5.5-7.5cm,前后径3.0-4.0cm,横径 4.5-5.5cm,宫颈长 2.5-3.0cm,青春期宫体与宫颈等长,生育期为2:1,老年期又为1:1。

二、卵巢的检查及测量方法:卵巢长轴最大切面测量卵巢长径及前后径。

对直径>10mm的卵泡,分别测量,并记录卵泡数目。

必要时行彩色多普勒检查,对子宫和卵巢的血供进行检测。

子宫和卵巢的血流灌注与雌激素和孕酮的循环水平有关。

第二节先天性子宫发育异常1. 先天性无子宫:纵向、横向扫查,均不能显示子宫的图像。

本病常合并先天性无阴道。

2. 始基子宫:超声显示子宫为一很小的低回声区,其纵径<2cm,中央无宫腔内膜回声。

3. 幼稚子宫):青春后期的妇女,子宫各径线均较正常为小,前后径<2cm,体颈比例小于1:1,宫颈相对较长。

子宫呈极度前屈或后屈位,其内膜较纤细或显示不清。

4. 双子宫:盆腔两个完整的子宫图像,宫腔内均有内膜回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三章妇科第一节概述妇科疾病的超声检查,首先必须了解正常子宫与附件的形态及其声像图和血供特点。

子宫常因不同的发育阶段、未产妇与经产妇等不同情况,而有生理性差异。

一、妇科超声常用的检查技术1.经腹部超声检查(1)患者在检查前应饮水500~800ml,使膀胱适度充盈,以能显示子宫底部位标准。

(2)扫查方法①患者常规取平卧位。

②探头扫查一般采用凸阵探头或其他类型的探头。

③纵向扫查自正中线分别向两侧移动探头,纵切图上子宫的形态较清楚,可以显示子宫真正长径,测量宫颈内口至宫底长度及内膜厚度。

④横向扫查自耻骨联合上平行移动探头,可观察子宫、卵巢和肿块的相互位置关系。

对附件疾病的探测,应在宫体两侧作对称的比较观察,以了解其方位关系。

2.经阴道超声检查(1)检查前勿需充盈膀胱。

(2)检查方法①患者取膀胱截石位。

②使用阴道探头。

③经阴道超声可清晰显示子宫内膜及双侧卵巢形态、大小和卵泡。

对子宫、卵巢血流的研究,尤其对子宫动脉的探测比腹部探测比腹部探测更容易、更清晰。

二、特殊检查技术1.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检查。

2.经宫腔超声检查。

以上两种检查有一定难度,只在有条件的医院进行。

第二节正常子宫及其附件子宫常因发育阶段、未产妇与经产妇以及内分泌的影响等不同情况,而有生理性的差异。

【检查方法】1.经腹部超声检查前应饮水500~800ml,使膀胱适度充盈(能显示子宫底部为标准)。

2.患者取平卧位。

一般采用凸阵探头(频率3.0~5.0MHz)。

于下腹部行纵向、横向和多种角度的扫查。

3.在经腹部超声检查的基础上,有条件者可行经阴道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检查内容】1.子宫的检查及测量方法子宫肌层呈均匀的中等回声,其中央为宫腔和内膜,表现为较强的线状或梭形回声,其厚度和形状随月经周期而变化。

子宫体下部为子宫颈,呈圆柱形,回声稍强,子宫颈内口与外口之间为宫颈管,呈梭状。

子宫内膜随月经周期性变化,增殖早期至中期(月经后6~11天),子宫内膜呈线状强回声;增殖晚期内膜回声呈略增厚的条状强回声。

分泌早期(月经后15~19天),内膜呈较厚的梭状强回声,分泌晚期(月经后20天),内膜厚度可达10mm,呈梭状强回声。

①纵切面检查,在纵切面向右、向左检查,观察子宫体全貌,在显示子宫底部、子宫腔及子宫内口切面上,测量子宫的长径(子宫底外缘至子宫颈内口)及前后径(垂直子宫长径的最大径线),子宫内膜厚度(子宫腔为线状强回声,内膜外低回声晕为内膜周围肌层,不应包括在内)。

②横切面检查,从宫底部开始,依次往下为宫底平面、宫角平面。

于宫角平面稍下测量子宫横径。

临床上超声探测成年妇女子宫大小参考值为:纵径5.5~7.5cm,前后径3.0~4.0cm,横径4.5~5.5cm,宫颈长2.5~3.0cm,青春期宫体与宫颈等长,生育期为2:1,老年期又为1:1。

2.卵巢检查及测量方法①卵巢长轴最大切面测量卵巢长径及前后径。

②对直径>10mm的卵泡,分别测量,并记录卵泡数目。

有条件的单位可行彩色多普勒检查,对子宫和卵巢的血供进行检测。

子宫和卵巢的血流灌注与雌激素和孕酮的循环水平有关。

【注意事项】1.膀胱充盈过度对盆腔检查的影响较大,充盈过度可造成盆腔脏器移位,影响诊断的准确性。

膀胱充盈不佳或无尿液充盈,常看不清盆腔脏器及其周围的关系,易造成漏诊和误诊。

2.若不能憋尿者(急诊或年老体弱者)可在常规消毒下插导尿管注入生理盐水300~500ml 后检查。

口服或注射利尿剂亦可采用,但宜慎用。

第三节先天性子宫发育异常女性生殖器胚胎期副中肾管在演变的不同阶段中发育异常,可形成子宫和阴道畸形,并常合并泌尿系畸形。

常见的畸形有:先天性的无子宫、幼稚子宫、双子宫、双角子宫、纵隔子宫以及处女膜或阴道闭锁等。

【适应症】1.青春后期无月经或月经过少者。

2.原发性闭经伴周期性下腹痛者。

3.原发性不孕者。

4.习惯性流产或早产者。

【检查方法】1.经腹超声检查,检查前应严格要求适度充盈膀胱,分别测量子宫体和宫颈的大小(包括长、宽、厚径)。

2.宫腔线及内膜回声是否显示。

子宫内膜厚度的测量值及其回声特点。

3.宫颈及阴道形态有无扩张,扩张程度及累及范围,并描述内部回声特征。

4.检测两侧卵巢是否存在,其形态大小及内部回声情况。

5.有条件者应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子宫的血供情况。

【检查内容】根据各种不同先天性子宫畸形,需检查以下内容:1.检查先天性无子宫。

超声于充盈膀胱后进行纵向、横向扫查,均不能显示子宫的图像。

本病常合并先天性无阴道。

2.检查始基子宫。

超声显示子宫为一很小的低回声区,其纵径<2cm,中央无宫腔内膜回声。

3.检查子宫发育不良(幼稚子宫)。

青春后期的妇女,子宫各径线均较正常为小,前后径<2cm,体颈比例小于1:1,宫颈相对较长。

子宫常呈极度前屈或后屈位,其内膜较纤细或显示不清。

4.检查双子宫。

于耻骨联合上行扇形纵切,可见两个完整的子宫图像,宫腔内均有内膜回声。

横切面见两个子宫之间有凹陷。

并可见双宫颈及双阴道。

5.检查双角子宫。

子宫横切面见子宫底部较宽,中间有一切迹,呈“马鞍形”,形成左右双角,近宫底处可见两个宫腔,而宫体、宫颈仅一个。

另还有残角子宫,即子宫一侧发育正常,另一侧为残角。

6.检查纵隔子宫。

横切面上子宫横径增宽,其内可见两个宫腔内膜回声。

若两部分内膜均延续至宫颈,为完全性纵隔子宫;若双侧内膜回声汇合,则为不完全性纵隔子宫。

偶有一侧宫腔妊娠或有积液时,则更易于识别。

7.检查处女膜闭锁。

青春期妇女,宫颈下方阴道内可见积血的无回声区呈圆形或椭圆形,如阴道内经血积聚增多时,宫颈管、宫腔内、输卵管甚至腹腔内可见积血无回声区,内有细点状回声为黏稠血液所致。

8.检查阴道闭锁。

阴道闭锁多位于阴道下段,超声可显示阴道中上段结构,内有气体线状强回声,当有经血积聚时,中上段阴道、宫颈、宫腔及输卵管内均可见积血的无回声区。

【注意事项】1.疑为该类疾病,超声检查应选择在月经前期,因此期对宫腔内膜有否变化,易于观察。

2.充盈膀胱宜适度,过度充盈或不足均易影响检查结果。

3.未婚妇女、月经期均不应进行经阴道超声检查。

4.子宫发育异常种类繁多,除上述主要几种外,还有许多停留在不同发育阶段的子宫异常,须仔细观察识别,并注意与其他子宫及卵巢疾病鉴别,有时需在超声引导下探查宫腔,或采用超声造影及X线碘油造影等手段诊断。

第四节子宫良性疾病【适应症】1.月经过多,月经淋漓不净,或有贫血者。

2.妇科检查子宫大于正常,妊娠子宫大于相应孕周者。

3.不孕或有习惯性流产史者。

4.有进行性加剧痛经史者,且月经期子宫较月经前期子宫增大者。

【检查方法】1.常规选用经腹部超声检查同正常子宫检查方法。

2.疑有粘膜下、子宫肌壁内小肌瘤者、子宫肌腺症或子宫内膜病变,宜选用经阴道超声检查,未婚妇女不宜进行经阴道超声检查,已婚妇女应避开月经期。

一、子宫肌瘤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

它是由平滑肌组织增生而形成的实性肿瘤。

根据肌瘤生长的部位不同可分为肌壁间肌瘤、浆膜下肌瘤、粘膜下肌瘤和阔韧带肌瘤。

临床上以40岁以上的妇女多见。

【检查内容】1.检查子宫的形态、位置和大小。

单发的小肌瘤位于肌壁层内,子宫形态和大小可正常,若小肌瘤位于子宫表面或有多个肌瘤时,子宫形态失常,且宫体增大。

2.宫腔线清晰度,宫腔是否分离,位置有无偏移。

宫腔线可因肌瘤的压迫变形、移位,粘膜下肌瘤宫腔线可不规则甚至分离,宫腔内见中等或低回声病灶。

3.观察子宫肌壁间及腔内病灶的个数、具体部位、大小和回声特征。

子宫肌瘤声像图以低回声为主,根据肌瘤细胞及纤维组织的排列,其回声分布各异。

较大的肌瘤内呈漩涡状回声,并伴有不同程度衰减。

直径>4cm的肌瘤,发生变性或坏死时,肌瘤内相应部位出现低回声区或无回声区,边界不规则,后壁回声可增强。

若肌瘤有钙化时,可见肌瘤周围钙化部分强回声光带,后方伴声影。

子宫前壁较大的肌瘤,特别是浆膜下肌瘤,可压迫膀胱,引起膀胱变形移位和尿潴留。

子宫后壁较大的肌瘤可向后突起压迫直肠。

4.有条件者可行彩色多普勒检查血供。

富有管型肌瘤外周或(和)内部有较丰富的彩色血流信号,且分布至肌瘤病灶的周围,呈环状或办环状血流特征。

【注意事项】1.对较大的子宫肌瘤应注意与盆腔其他肿块鉴别。

正确判断肿块与子宫的关系至关重要。

2.对较小的粘膜下肌瘤有时容易漏诊。

3.对蒂细的浆膜下肌瘤、宫颈肌瘤、阔韧带肌瘤的诊断以及子宫肌瘤与子宫肌腺症的鉴别有时比较困难,需配合其他检查方法。

4.超声对子宫肌瘤与子宫恶性病变(如子宫肉瘤等)鉴别较困难,应结合其他检查方法。

二、子宫腺肌症子宫内膜侵入和扩散至子宫肌层时呈子宫腺肌症。

子宫增大,病灶多为弥漫性,以后壁居多。

异位的子宫内膜也可局限于肌层内形成子宫腺肌瘤。

此病多发生于30~50岁妇女,约有50%合并有子宫肌瘤,15%合并有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

患者常有进行性加剧的痛经史。

【检查内容】子宫肌腺症具有以下声像图特征:(1)子宫增大,外形尚规则。

(2)子宫病变区内部回声强弱不均,伴有散在的小低回声或无回声区(积血小囊)似“蜂窝状”。

月经期无回声区可增大。

(3)若为肌腺瘤,子宫呈不规则增大,局部出现异常回声区,边界欠清楚,以后壁居多。

(4)有条件者可行彩色多普勒检查。

子宫肌腺瘤病变肌层内可见较正常宫壁丰富的点、条状动脉血流信号,腺肌瘤周边无明显环状血流包绕。

三、子宫内膜增生症【检查内容】1.内膜增厚呈梭状高回声。

2.内膜内可见散在点状高回声区及小的无回声区。

3.内膜边缘不光整,但与肌层分界清楚。

四、子宫内膜息肉【检查内容】1.宫腔内可见圆形或椭圆形的等回声或高回声团,有的蒂较长,可脱出至宫颈外口。

2.彩色多普勒可检测到血流信号自息肉基底部进入。

第五节子宫内膜癌【适应症】1.阴道异常排液,更年期月经紊乱者。

2.不规则阴道流血,尤其是绝经后阴道出血。

3.盆腔部触及肿块,并有腰骶部、下腹部、大腿部放射行疼痛者。

【检查方法】1.适度充盈膀胱后,常规的经腹部超声仔细观察子宫内膜的厚度及形态。

2.疑为子宫内膜病变,应选用经阴道超声检查。

3.彩色多普勒观测病变周围及内部血流情况。

【检查内容】1.子宫内膜厚度及形态。

2.子宫大小、外形。

3.癌肿浸润肌层时,增厚的内膜与肌层分界不清,肌层回声不均匀。

4.宫腔内有积液、积脓时,可见无回声区或低回声区,内有点状回声。

5.彩色多普勒显示癌块的周边及内部有较丰富的斑点状或(和)迂曲条状彩色血流信号,呈动脉频谱,呈低阻型。

6.晚期子宫内膜癌,常可于子宫的一侧或双侧探及肿块、腹水或远处转移病灶等征象。

【注意事项】1.经阴道超声检查子宫内膜癌优于经腹超声,但子宫内膜癌的确诊依靠诊断性刮宫。

2.早期子宫内膜癌多无特殊表现或仅见内膜轻度增厚。

与经期前正常子宫内膜、自子宫内膜增生过长或内膜息肉、粘膜下肌瘤等病变难以鉴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