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科技创新论文-科技创新论文-工业论文
2023年最新的科技论文范文5篇

2023年最新的科技论文范文5篇科技论文范文(1)初中记叙文范文关注大自然不要让最后一滴水成为你的眼泪―――题记“唉!我这腰好痛啊!”地球说。
“地球老弟!你怎么了?又不舒服吗?唉~你以前得身体向来很好的,怎么最近就....”火星说。
“别提了!”地球痛苦的说,“过去的确很好,但是这几年来人类乱砍伐,这不!前几天又有人类将我身上的树又拔走了一大部分!弄到我现在风湿病又犯了!哎哟我现在又要去看医生了。
”地球哭了,哭声中夹着怨气,伤心及了,叫人怪心酸的。
“啊?人类不是说要什么环保之类的....还说要每个人做到时时刻刻关注大自然哩!....”话音刚落,又有一个声音插了进来。
“朋友请让一下,你们再谈论什么啊?我中毒了,正要赶去医院!”水说“你生病了吗?水哥哥,是谁把你折腾成这样了?”火星问“还不是人类干的好事呗!现在他们工业发展迅速,那些废水、废物等,有害我身体的全往我嘴里倒!前几天....呜....”水也哇哇大哭了起来“我的几十万条小鱼弟弟们都死了!”“老弟!不公平的事还多着呢!”早哭坏嗓子的地球沙哑的说:“人类!可恶的人类!他们嘴上说规定了什么《森林保护法》吗?可是我的树却尝不到受保护的滋味!我一心一意为人类提供资源和生活场地,做出了那么多牺牲,得到的是什么?就是我现在这副模样嘛?”地球愤怒的说“哎哟!好疼啊,我先去医院了。
”地球匆匆的走了“唉~人类干嘛要这样子呢?这部是自作自受嘛!”火星叹息道。
“什么呀?”突然,来了一位全身都很脏的老爷爷“你是谁?”火星问“什么?你不认识我了?咳...咳,我是空气啊!咳...。
”“空气爷爷?你怎会弄得如此狼狈?难道...又是人类干的好事?”火星问“你怎么知道?他们的工厂不断的排有污染的空气,咳咳咳...,唉~支气管炎又犯~”空气无奈的说。
“爷爷~我先送你去看专家,名字叫“关注大自然”听说很不错~!走吧!”火星搀着空气,缓慢的朝医院走去...后记:人类啊人类!请关注一下地球好吗?我们真的该清醒了,希望在以后的岁月里,再也听不见他们的哭诉了!科技论文范文(2)科技创新的论文范文谈科技创新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创新,创新是指:以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包括但不限于各种方法、元素、路径、环境等等),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java的mp3播放器jmplayer[管理资料]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java的mp3播放器jmplayer[管理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d62b9a9925c52cc58ad6be43.png)
基于JA V A的Mp3播放器JMPlayer作者姓名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指导教师姓名专业技术职务讲师山东轻工业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研究、撰写的成果。
论文中引用他人的文献、数据、图件、资料,均已在论文中加以说明,除此之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对本文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毕业论文作者签名:年月日山东轻工业学院关于毕业设计(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本毕业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毕业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设计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本论文。
指导教师签名:毕业设计(论文)作者签名:年月日年月日目录摘要 (III)ABSTRACT (IV)第一章引言 (1)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音乐播发器的发展及历史 (1)系统开发目标 (2)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2)第二章相关工具及技术介绍 (1)Eclipse简介 (3)Java Thread简介 (4)JavaSound简介 (5)Java Swing简介 (6)Java Properties简介 (7)第三章需求分析 (9)工作流程分析 (9)评价具体需求分析 (9)系统功能结构图 (9)功能详细描述 (10)Mp3播放 (10)播放控制 (10)播放信息控制 (10)Mp3列表管理 (11)歌词 (11)其他 (11)第四章总体设计 (12)系统要求 (12)系统功能描述 (12)系统运行环境 (13)系统设计思想 (13)总体流程设计 (13)Mp3播放设计 (14)播放模式设计 (15)Mp3文件列表管理设计 (15)歌词设计 (16)皮肤切换设计 (17)显示模式设计 (18)第五章详细设计 (19)界面设计 (19)系统关键类设计 (20)系统类结构 (22)第六章软件功能实现 (23)播放Mp3实现 (23)Mp3文件解析实现 (23)Mp3列表控制类实现 (23)Mp3歌词解析及显示控制实现 (23)结束语 (25)参考文献 (24)致谢 (27)摘要随着java 语言的出现,软件的跨平台性已经能被更进一步的解决和处理,随着Internet的发展,软件的跨平台性又被提高到另一个新的要求。
关于创新的议论文(通用21篇)

关于创新的议论文(通用21篇)关于创新的议论文(通用21篇)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尤其是应用极其广泛的议论文,议论文的语言讲究抽象性、概括性和严密性,表达要求准确、鲜明。
我们要怎么去写这类型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创新的议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创新的议论文篇1模仿是模仿某人的一举一动,不止形似,甚至神似;创新是不满足于现状,力求更好,甚至超越现状。
创新要打破旧的思维模式,创新要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创新会触及既得利益。
有一个6岁的小女孩跟爷爷学画画。
她画了一只漂亮的红兔子,一匹带翅膀会飞的马,一只比母鸡还大的鸡蛋。
爷爷批评她不该把兔子画成红颜色,不该让马长出翅膀,不该把鸡蛋画得比母鸡大。
小女孩不服气,结果她的画在国际比赛中获得大奖。
这个6岁的小女孩画中的东西,并没有按照常理去画,而是根据自己的想像去画的。
她的画给人一种与众不同的感觉。
这个6岁的小女孩正是打破了旧的思维模式,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所以她的创新给她带来了大奖。
模仿只是一种机械的模仿,“全身心投入”就能取得“以假乱真”的效果。
日本有一个小男孩,他的书法写得非常的好。
在他十岁的那年,他曾获得了一个书法大奖。
那时,人们都称他是“神童”。
几年以后,一位书法大家来看这位“神童”时,这位书法大家说了这么一句话:“这个孩子写得书法已经没有价值了。
”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是这个小男孩写的书法是极力模仿王羲之的书法,因为他全身心投入,已经取得以假乱真的效果了。
模仿只是一种机械的活动,它不能使人进步,只要我们全身心地投入,就可以取得以假乱真的效果,从而失去了自己的个性。
创新是不满足于现状,力求更好,甚至是超越现状。
一次,卓别林得知某座城市举办模仿卓别林的比赛,于是他改名前往参加。
结果在6名参赛者中,他这个真正的卓别林却名列倒数第一。
为什么会有这奇怪的现象呢?分析一下原因:其他参赛者是极力模仿卓别林的一举一动,不止形似,甚至神似。
2023年科技创新研究论文及成果

2023年科技创新研究论文及成果概述
在2023年的科技创新领域,我们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本
文将介绍我们的研究论文及成果,展示了在不同领域的突破和创新。
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研究
我们进行了针对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研究。
通过利
用深度研究算法和大数据分析,我们成功开发出一种基于人工智能
的诊断和预测系统。
该系统能够快速准确地对一系列疾病进行诊断,并预测患者的病情发展。
我们的研究成果在实验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医疗领域的智能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可持续能源技术研究
为了解决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我们进行了可持续能源
技术的研究。
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太阳能的新型能源系统,该系统
利用太阳能进行发电和储能,并通过智能监控和管理系统实现能源
的高效利用。
我们的研究论文详细描述了该系统的设计原理和实施方案,并通过实地测试验证了其可行性和效果。
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研究
区块链技术作为一种分布式账本技术,具有去中心化、安全可信、不可篡改等特点,对金融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我们的研究论文重点研究了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包括数字货币交易、智能合约和供应链金融等方面。
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金融交易系统,并通过实验验证了其安全性和效率。
结论
在2023年的科技创新研究中,我们在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可持续能源技术和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这些研究成果对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和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为未来的科技创新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字数:208 个字]*。
科技创新论文6篇

三一文库()/论文〔科技创新论文6篇〕创新是指以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小编整理的科技创新论文,供参考!产业科技创新建设的战略研究▲摘要:文章在综合借鉴全球各类创新中心提法的基础上,阐述了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概念和特征,辨析了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的异同,对美国硅谷、台湾新竹、印度班加罗尔、日本筑波等世界知名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发展路径进行了归纳,凝练出它们共同的做法和举措,并通过梳理这些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经验,对江苏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进行了顶层设计,着眼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战略目标,系统提出了获取世界级科技成果、培育世界级创新型企业、打造世界级科技园区、集聚世界级领军人才四个战略路径,为江苏突破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低端技术锁定、价值锁定和市场锁定,形成更多国际产业先发引领优势提供重要的决策支撑.▲关键词: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创新发展;创新驱动当前,世界范围内正在孕育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全球化竞争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主要发达国家和创新型国家相继出台重大举措,加快推动产业科技创新.江苏是我国的制造业大省和科教大省,制造业规模全国第一,约占全球的3%,高校数量全国第一,区域创新能力连续七年居于全国首位.面对新的趋势变化和现实挑战,江苏要把握好当前的机遇,发挥科教与人才、企业与产业的优势,通过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的步伐,牢牢掌握新一轮全球创新竞争的战略主动权,为发展全局赢得新的更大空间.▲一、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概念和特征1.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概念目前,理论界和实业界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概念还没有明确界定,但相关提法却有不少,如联合国的“全球创新中心”、美国《有线》杂志的“全球高技术中心”和我国杜德斌教授的“国际产业研发中心”等.其中,联合国在《全球人类发展报告(2001年)》中公布了美国硅谷、法国巴黎、英国伦敦、印度班加罗尔等46个“全球创新中心”,他们都具备较强综合经济实力、丰富的科教资源、集聚的高新技术产业、影响力大的企业群体、较广泛的对外经济联系、开放性和包容性的创新文化氛围等特征;美国《有线》杂志则提出“全球高技术中心”的概念,把“高校培养技能工人或开发新技术的能力、稳定的跨国公司、人才创业的积极性、活跃的风险投资”作为构成全球技术创新中心的必要条件;我国杜德斌教授认为“国际产业研发中心”应集聚众多跨国公司全球性和区域性的研发机构,是世界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创新源地.这些概念和描述对我们定义“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综合考虑这些概念的基础上,文章认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应定义为:拥有丰富的科教资源和雄厚的产业基础,自主创新能力世界领先,主导产业国际竞争优势明显,能引领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产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和模式,是全球重大原创性技术成果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策源地和全球产业科技创新高端人才、高成长性企业和高附加值产业的重要聚合区.2.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特征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应具备以下四个方面特征:一是拥有世界一流水平的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对本区域和周边地区持续输出高水平的科技成果、人才,研发创新和技术转移活动十分活跃;二是产业具有强劲的国际竞争力,区域内的主导产业呈现集聚化、高端化发展特征,相关核心技术群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能引领全球产业发展的方向;三是集聚一批在全球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主要产品和运营模式成为行业标杆;四是形成崇尚创新、创业致富的鲜明价值导向,企业家精神和创客文化氛围浓厚,全球科技创新领袖不断涌现.3.“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与“科技创新中心”辨析2015年,江苏省委在关于“十三五”发展规划建议中,首次提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而在2014年,北京、上海先后作出了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部署.从内涵的区别来看,“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落脚点在产业,即生产制造,更多地强调产业创新要素的集聚,更加注重依靠科技创新提升区域产业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而“科技创新中心”的落脚点在科技,即科学技术,更多地强调基础研究水平和源头创新能力的提升,更加注重在基础性、战略性、前沿性科学研究领域率先突破.从提法的共性来看,两者同属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节点,无论是江苏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还是北京、上海的“科技创新中心”,其最终的目标均是成为全球创新网络中的重要节点,占据领跑地位,发挥引领和辐射功能;两者都把科技创新作为发展核心,将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作为建设的战略基点,依靠科技创新推动区域发展走向国际,进而在全球化竞争中形成影响力.从区域的差异来看,江苏产业优势明显,是我国制造业大省,工业经济规模总量自2010年以来一直稳居全国第一,规模是北京的10倍、上海的4.4倍;江苏高新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占GDP比重达42%,分别比北京和上海高22.4和10.4个百分点,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与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生物技术和新医药、新材料等行业领域具有全球领跑和并跑优势;高新技术企业10830家,高于北京,约为上海的2倍;企业创新能力全国领先,企业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常年保持全国第一,全省研发经费80%来自企业,而北京为40%、上海为63%.可以说,江苏建设“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符合江苏的现实基础和产业需求.而相对于江苏的产业优势,北京和上海的科技原创能力更加突出:全国50%以上的部属高校和科研院所、48%两院院士和31%国家重点实验室都在北京;全国1/3世界500强企业研发中心、1/4跨国企业研发中心落户于上海,部属科研机构数量仅次于北京;截至2015年,北京、上海国际论文10年累计被引用篇数分别是江苏的2.07倍、1.18倍,近10年累计被引用次数分别为江苏的2.43倍、1.40倍.▲二、国内外建设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经验借鉴近年来,美国、英国、新加坡、日本、台湾等先后提出了建设全球或区域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并出台了相应的战略规划.例如,美国持续打造硅谷,确保“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地位;英国在伦敦加快建设“英国科技城”,使其成为国际技术中心;新加坡坚持人才引进的“开放政策”和保持稳定的创新环境,加快建设“亚太创新中心”;日本政府出台了《科学技术创新综合战略》,将成为“全球领先的创新中心”作为战略目标.通过对这些国家和地区建设产业科技创新中心路径的梳理和归纳,结合对硅谷等联合国46个“全球技术创新中心”的分析研究发现,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做法值得江苏借鉴.1.始终把科技园区作为产业创新重要载体美国硅谷、台湾新竹、印度班加罗尔、日本筑波、英国剑桥、法国索菲亚、韩国大德等是世界公认的一流科技园区,它们是各自地区产业科技创新的重要阵地.硅谷从20世纪70年代的计算机,到90年代的互联网,再到21世纪的“互联网+”服务,诞生了一系列新的产业形态并牢牢占据着产业链的高端,聚集了P、Inel、Ggle等一批超百亿美元级高科技公司,约有1000余家世界知名企业将研发总部设在硅谷;新竹在建立科技园之初选择了半导体产业集群,目前拥有全球80%的电脑主板、全球80%的图形芯片、全球70%的笔记本电脑、全球65%的微芯片、全球95%的扫描仪,台湾地区十大企业有7家来自新竹;韩国政府为大德地区出台《大德研究开发特区育成特别法案》,以财税减免等扶持政策保障园区发展,使其I、生物医药、空间技术等全球领先.2.高度重视集聚科教和人才资源美国加州拥有最高密度的世界级研究机构,据统计,在全球前100名大学中,加州占据10席.其中,斯坦福大学鼓励教师学生到企业兼职创业,每年都会开设创业课程、举办创业论坛、创业大赛等;韩国则将科学技术研究院迁入大德园区,与临近的忠南大学、科学技术联合大学院、情报通信大学、大德等大学不断输送其所培育出的优秀人才,尤其是在博士和硕士等高学历的人才培育及输出方面,科学院的贡献超过韩国的10%.印度班加罗尔依托高等院校设置计算机专业培养、民办或私营机构培训以及软件企业自己设立培训机构,在班加罗尔周围有10所综合大学、70家技术学院,培养15万~20万技术工人,成为班加罗尔软件外包产业兴起的重要保障.3.坚持对科技创新的持续高强度投入资金投入是推进产业科技创新的重要保障,高强度投入才能支撑高水平创新和获取高利润回报.目前全美600多家风险投资企业中近半数将总部设在硅谷,2013年硅谷风投总额超过50亿美元,占全美的40%;新加坡大型企业在研发投入方面增幅明显,从2011年的5.73亿新元增至2013年的8.72亿新元,年均增幅超过15%;东伦敦地区是英国风险投资较为密集的地区,风投资金规模占全国的25%和全欧洲的8%.4.注重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美国盖尔研究所发现,中小企业发明新技术、新产品的效率远高于大企业,中小企业人均技术创新是大企业的25倍,50%以上的科技进步发生在小企业;而我国65%的国内发明专利由中小企业获得,80%的新产品由中小企业创造.在日本,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9.7%,政府减免中小企业专利费以激励其创新,制定《中小企业新事业活动促进法》对中小企业创新计划给予融资和税收方面援助;德国推出中小企业创新计划、中小企业创新项目、创新代金券等一系列政策,特别是小型企业可以使用创新代金券支付创新服务费用,目前全德国约有3万个企业开展不间断的研究活动,10万科技型企业经常性地推出创新产品和服务.▲三、江苏建设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路径牢牢把握新一轮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战略机遇,着眼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战略目标,瞄准世界科技和产业前沿领域及顶尖水平,以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主导产业为主攻方向,以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以开放融合国内外创新资源为渠道,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着力突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获取世界级科技成果;着力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培育世界级创新型企业;着力提升园区发展水平,打造世界级科技园区;着力优化大众创新创业环境,集聚世界级领军人才,突破江苏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低端技术锁定、价值锁定和市场锁定,形成国际产业先发引领优势,掌握更多话语权和主动权,加快从跟跑、并跑向领跑跨越,把江苏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为全国产业转型作出积极的示范.1.着力加快产业核心关键技术突破,获取世界级科技成果(1)加强前瞻性产业技术创新部署瞄准未来战略需求和技术供给短板,大力实施前瞻性产业技术创新专项,发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创新组织作用,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供给质量、优化供给结构、促进供给升级,不断提升科技创新前瞻布局能力.积极承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任务,加快推进集成电路、新药创制等国家专项任务的实施,积极转化创新成果.部署新的重大科技项目与工程,进一步跟踪研究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顶层设计和重大科技项目、工程,聚焦重大产业方向,梳理分析数字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未来网络、生命健康等江苏有优势的领域,根据“成熟一项、启动一项”的原则,抓紧论证并启动若干新的重大科技项目与工程.(2)集聚国际一流科技创新平台充分发挥高校的创新源头作用,建设若干世界知名的高水平、有特色大学.支持大学在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研究等领域开展重大原始创新,推动大学与企业、科研院所开展全面合作,更好地为产业技术创新服务.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我省产业发展战略需求,加快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未来网络实验设施、纳米真空互联实验站、高效低碳燃气轮机试验装置等国家科技平台建设,积极创建微结构、通信技术、水土生态等国家实验室,努力打造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综合性科学研究试验基地.加强重大创新平台国际合作,推动与以色列、新加坡等创新型国家和地区合作,鼓励各地、各园区、有实力的企业与英国牛津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贝尔实验室、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等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建设一批科研型国际合作大学、联合研发机构.(3)提升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水平推进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改革发展,按照平台一流、队伍一流的标准,围绕产业发展重大需求,依托地方和园区,集聚全球创新资源,引进共建一批人才与国际贯通、机制与国际接轨的专业研究所,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全覆盖.针对“一区一战略产业”布局,依托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和创新资源集聚度较高的高新园区,建设一批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完善创新资源整合、产业技术研发、成果转移转化、企业衍生孵化等功能,健全产业技术研发体系.赋予省产研院在使用省产业技术研发专项资金时更多的自主权.允许并鼓励教师、科研人员到省产研院任职或兼职,在省产研院兼职或任职的科研人员创办企业,可保留3年工作人员身份,档案工资正常晋升.2.着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培育世界级创新型企业(1)打造有影响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全面启动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行动计划,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国际一流、规模与品牌位居世界前列、引领产业跨越发展的创新型企业.加快培育创新型领军企业,引导企业融入全球研发网络,支持开放配置全球创新资源,牵头组建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打造一批企业科技园,转化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全面提升企业研发机构研发能力,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构建产业技术研发网络,推动行业龙头企业创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等国家级研发机构,提升企业国际创新竞争力.推动骨干企业加大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力度,培育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力军的创新型企业集群.(2)提升产业科技开放创新水平对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部署,广泛集聚国际创新资源,深度融入全球研发创新网络.积极构建产业科技创新全球合作伙伴关系,深化与以色列、芬兰、英国等世界创新强国,以及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德国弗朗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等国际知名机构的交流合作,建立一批产业技术国际合作平台.引导企业实施开放式研发策略,推动加入世界主要技术标准组织,牵头或参与建立国际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鼓励有实力的企业通过收并购等方式设立海外研发基地,面向全球布局创新网络.继续完善鼓励外资研发中心发展的相关政策,支持和鼓励外资企业联合本土企业及高校院所开展产业核心技术研发和创新平台建设.合力支持我省技术、产品、标准、品牌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积极鼓励创新要素跨境流动,在政府审批和监管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深化与中科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重点科教单位合作,建设一批国家级重大产业技术研发机构和创新平台,推动产业重大科技成果在我省的集群转化.鼓励地方、科技园区加强与国内外一流高校院所合作,共建新型产业技术研发机构等创新载体;支持科技园区加快集聚国内外产业创新资源,建设产学研产业协同创新基地.(3)培育产业细分领域掌握核心技术的“小巨人”健全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机制,激发中小企业活力,推动面广量大的科技型小微企业向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转型,加速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引导中小微企业加强与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及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服务平台的对接.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上市的支持力度,加快上市融资步伐.支持企业承接重大建设工程,提高对中小企业在政府采购中的比例.3.着力提升各类园区发展水平,打造世界级科技园区(1)大力推进高新区创新发展按照“一区一战略产业”的要求,集聚高端创新资源,优化产业发展布局,形成特色鲜明、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给予省级以上高新区相应的经济和行政管理权限,鼓励高新区制定特殊政策措施,集聚科教资源.设立高新区创新发展引导资金,引导地方和社会资金加大对高新区的投入,主要用于支持高新区创新核心区内重大创新创业载体和平台建设.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对高新区财政收入中上缴省市增量部分实行全额返还,省市对高新区创新核心区建设用地给予优先安排.科技人员到园区创办科技企业可享受税收优惠.(2)打造主要依靠创新驱动发展的“新苏南模式”优化“五城九区多园”创新布局,探索一体化的新机制新模式,推动创新要素在城市之间、园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合理流动和高效组合,促进城市间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分工协作,全面提升城市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国际竞争力.开展创新政策先行先试,在新型科研机构建设、资源开放共享、区域协同创新、高层次人才引进、科技成果转化、科研管理等方面积极探索,实现创新政策一体化覆盖、体制机制改革一体化推进,着力打造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试验区和区域创新一体化先行区.(3)大力推动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升级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在发展理念、办区模式、管理方式等方面加快转型,实现由追求速度向追求质量转变,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由同质竞争向差异化发展转变,由硬环境见长向软环境致胜转变.坚持市场经济和开放型经济取向,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改革,减少行政干预,打破制约开发区发展的深层次障碍,增强开发区发展的内生动力.坚持高端发展的战略取向,推动全省经济技术开发区“腾笼换鸟”,培育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国有企业、大型民营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等多元创新主体,着力构建区域创新体系,不断提高在全球价值链及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实现转型发展.4.着力构建与国际接轨的科技创新生态,集聚世界级创新创业人才(1)建立富有竞争力的高层次人才引培机制依托省各类人才引进计划等,加大海外领军人才、我省发展急需紧缺人才和地区特色产业人才的引进力度,建设国际化创新创业人才高地.加强科技企业家培育,着力培养既通科技又懂市场的复合型创新创业人才,重点培养一批站在产业科技前沿、引领行业发展的企业家型科学技术带头人.建立产业人才滚动式培养体系,选拔培养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建立适应不同科研活动特点和人才成长规律的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机制.完善人才市场,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努力构建功能齐全、运转高效、服务便捷的人才公共服务体系.(2)构建适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科技孵化体系发挥创业孵化机构的产业孵育功能,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建设或管理运营创客空间、创新工场等新型孵化载体,支持存量商业商务楼宇、旧厂房等资源改造,打造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发挥现有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资源优势,加强与各类众创空间的合作发展,形成涵盖创业全过程的孵化链条,推动科技服务集群化发展.大力发展研发设计、检验检测认证、知识产权、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科技金融、科技咨询等专业科技服务和综合科技服务,构建覆盖科技创新全链条的科技服务体系.(3)强化金融资本对产业科技创新的助推作用健全科技金融风险分担机制,建立覆盖全省的科技金融风险补偿资金池,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支持力度.发展科技金融专营机构、特色机构和科技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科技金融组织,推动建立与科技创新相适应的业务流程和管理制度.健全各产业部门基金统筹联动机制,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联合布局资金链,发展“首投、首贷、首保”,优先支持初创企业.鼓励金融机构推进“人才贷”、科技保险、科技物业资产证券化等科技金融产品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完善科技信贷机构体系,加快聚集国内外金融服务资源.▲【参考文献】[1]上海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战略研究[J].科学发展,2015(6).[2]杜德斌.对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思考[J].红旗文稿,2015(6).[3]韩子睿.江苏区域创新能力比较分析及对策建议———基于《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3》数据[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4(2).[4]韩子睿.江苏建设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6(7).[5]陶希东,安永生.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台湾经验及启示[J].上海城市规划,2015(2).▲『关注公众号,论文不用愁』▲▲本期最火热文▲▲「高手是如何做到论文重复率6%?」▲▲干货满满,快来加入我们吧!科技创新人才多元化培养路径研究▲摘要:科技创。
艺术与科技有关的毕业论文

艺术与科技有关的毕业论文题目:艺术与科技融合:探索当代艺术创作的新途径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创新,艺术领域也日益与科技融合,在当代艺术创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论文旨在探讨艺术与科技融合对当代艺术创作的影响和意义,并通过分析相关案例,揭示艺术与科技融合所带来的新的艺术表达方式和创作理念。
论文从艺术与科技融合的定义、发展背景及其在当代艺术创作中的应用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最后对艺术与科技融合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1. 引言艺术与科技作为两个看似截然不同的领域,在当今社会中却有着重要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科技的不断发展推动了艺术创作的新途径和表现方式,而艺术则为科技创新提供了灵感和意义。
科技的进步为艺术带来了更多可能性,使艺术家能够通过科技工具创造出更加丰富多样的作品,并与观众进行更加互动的交流。
本论文旨在探索艺术与科技融合对当代艺术创作的影响和意义,进一步了解科技对艺术的推动作用,并对艺术与科技融合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2. 艺术与科技融合的定义与发展背景艺术与科技融合是指将艺术和科技两个领域的理念、技术和创作方式相结合,通过科技手段创造出艺术作品或找到新的艺术表达方式。
这种融合可以是将科技工具应用于艺术创作中,也可以是将艺术思想和美学观念应用于科技创新中。
艺术与科技融合的发展背景在于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社会对新颖、独特作品的需求。
艺术家通过融合科技元素创作作品,带给观众全新的艺术体验,同时也推动了科技创新的发展。
3. 艺术与科技融合在当代艺术创作中的应用3.1 科技手段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科技手段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呈现出多样化的形式,例如虚拟现实艺术、互动装置艺术、数字艺术等。
这些科技手段的应用不仅使艺术作品更加丰富多样,同时也增强了观众与艺术作品之间的互动性,提升了观众的参与感。
3.2 艺术思想在科技创新中的应用艺术思想在科技创新中的应用可以提供新鲜的思维和角度,为科技创新带来更多可能性。
例如,通过艺术家对自然的观察和思考,科学家才得以发现更多的自然现象和规律,进而进行科技创新和发展。
科技创新论文6篇

科技创新论文6篇科技创新论文6篇创新是指以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WTT整理的科技创新论文,供参考!产业科技创新建设的战略研究摘要:文章在综合借鉴全球各类创新中心提法的基础上,阐述了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概念和特征,辨析了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的异同,对美国硅谷、台湾新竹、印度班加罗尔、日本筑波等世界知名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发展路径进行了归纳,凝练出它们共同的做法和举措,并通过梳理这些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经验,对江苏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进行了顶层设计,着眼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战略目标,系统提出了获取世界级科技成果、培育世界级创新型企业、打造世界级科技园区、集聚世界级领军人才四个战略路径,为江苏突破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低端技术锁定、价值锁定和市场锁定,形成更多国际产业先发引领优势提供重要的决策支撑.关键词: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创新发展;创新驱动当前,世界范围内正在孕育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全球化竞争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主要发达国家和创新型国家相继出台重大举措,加快推动产业科技创新.江苏是我国的制造业大省和科教大省,制造业规模全国第一,约占全球的3%,高校数量全国第一,区域创新能力连续七年居于全国首位.面对新的趋势变化和现实挑战,江苏要把握好当前的机遇,发挥科教与人才、企业与产业的优势,通过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的步伐,牢牢掌握新一轮全球创新竞争的战略主动权,为发展全局赢得新的更大空间.一、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概念和特征1.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概念目前,理论界和实业界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概念还没有明确界定,但相关提法却有不少,如联合国的“全球创新中心”、美国《有线》杂志的“全球高技术中心”和我国杜德斌教授的“国际产业研发中心”等.其中,联合国在《全球人类发展报告(2001年)》中公布了美国硅谷、法国巴黎、英国伦敦、印度班加罗尔等46个“全球创新中心”,他们都具备较强综合经济实力、丰富的科教资源、集聚的高新技术产业、影响力大的企业群体、较广泛的对外经济联系、开放性和包容性的创新文化氛围等特征;美国《有线》杂志则提出“全球高技术中心”的概念,把“高校培养技能工人或开发新技术的能力、稳定的跨国公司、人才创业的积极性、活跃的风险投资”作为构成全球技术创新中心的必要条件;我国杜德斌教授认为“国际产业研发中心”应集聚众多跨国公司全球性和区域性的研发机构,是世界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创新源地.这些概念和描述对我们定义“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综合考虑这些概念的基础上,文章认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应定义为:拥有丰富的科教资源和雄厚的产业基础,自主创新能力世界领先,主导产业国际竞争优势明显,能引领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产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和模式,是全球重大原创性技术成果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策源地和全球产业科技创新高端人才、高成长性企业和高附加值产业的重要聚合区.2.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特征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应具备以下四个方面特征:一是拥有世界一流水平的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对本区域和周边地区持续输出高水平的科技成果、人才,研发创新和技术转移活动十分活跃;二是产业具有强劲的国际竞争力,区域内的主导产业呈现集聚化、高端化发展特征,相关核心技术群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能引领全球产业发展的方向;三是集聚一批在全球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主要产品和运营模式成为行业标杆;四是形成崇尚创新、创业致富的鲜明价值导向,企业家精神和创客文化氛围浓厚,全球科技创新领袖不断涌现.3.“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与“科技创新中心”辨析2015年,江苏省委在关于“十三五”发展规划建议中,首次提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而在2014年,北京、上海先后作出了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部署.从内涵的区别来看,“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落脚点在产业,即生产制造,更多地强调产业创新要素的集聚,更加注重依靠科技创新提升区域产业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而“科技创新中心”的落脚点在科技,即科学技术,更多地强调基础研究水平和源头创新能力的提升,更加注重在基础性、战略性、前沿性科学研究领域率先突破.从提法的共性来看,两者同属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节点,无论是江苏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还是北京、上海的“科技创新中心”,其最终的目标均是成为全球创新网络中的重要节点,占据领跑地位,发挥引领和辐射功能;两者都把科技创新作为发展核心,将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作为建设的战略基点,依靠科技创新推动区域发展走向国际,进而在全球化竞争中形成影响力.从区域的差异来看,江苏产业优势明显,是我国制造业大省,工业经济规模总量自2010年以来一直稳居全国第一,规模是北京的10倍、上海的4.4倍;江苏高新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占GDP比重达42%,分别比北京和上海高22.4和10.4个百分点,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与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生物技术和新医药、新材料等行业领域具有全球领跑和并跑优势;高新技术企业10830家,高于北京,约为上海的2倍;企业创新能力全国领先,企业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常年保持全国第一,全省研发经费80%来自企业,而北京为40%、上海为63%.可以说,江苏建设“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符合江苏的现实基础和产业需求.而相对于江苏的产业优势,北京和上海的科技原创能力更加突出:全国50%以上的部属高校和科研院所、48%两院院士和31%国家重点实验室都在北京;全国1/3世界500强企业研发中心、1/4跨国企业研发中心落户于上海,部属科研机构数量仅次于北京;截至2015年,北京、上海国际论文10年累计被引用篇数分别是江苏的2.07倍、1.18倍,近10年累计被引用次数分别为江苏的2.43倍、1.40倍.二、国内外建设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经验借鉴近年来,美国、英国、新加坡、日本、台湾等先后提出了建设全球或区域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并出台了相应的战略规划.例如,美国持续打造硅谷,确保“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地位;英国在伦敦加快建设“英国科技城”,使其成为国际技术中心;新加坡坚持人才引进的“开放政策”和保持稳定的创新环境,加快建设“亚太创新中心”;日本政府出台了《科学技术创新综合战略》,将成为“全球领先的创新中心”作为战略目标.通过对这些国家和地区建设产业科技创新中心路径的梳理和归纳,结合对硅谷等联合国46个“全球技术创新中心”的分析研究发现,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做法值得江苏借鉴.1.始终把科技园区作为产业创新重要载体美国硅谷、台湾新竹、印度班加罗尔、日本筑波、英国剑桥、法国索菲亚、韩国大德等是世界公认的一流科技园区,它们是各自地区产业科技创新的重要阵地.硅谷从20世纪70年代的计算机,到90年代的互联网,再到21世纪的“互联网+”服务,诞生了一系列新的产业形态并牢牢占据着产业链的高端,聚集了HP、Intel、Google等一批超百亿美元级高科技公司,约有1000余家世界知名企业将研发总部设在硅谷;新竹在建立科技园之初选择了半导体产业集群,目前拥有全球80%的电脑主板、全球80%的图形芯片、全球70%的笔记本电脑、全球65%的微芯片、全球95%的扫描仪,台湾地区十大企业有7家来自新竹;韩国政府为大德地区出台《大德研究开发特区育成特别法案》,以财税减免等扶持政策保障园区发展,使其ICT、生物医药、空间技术等全球领先.2.高度重视集聚科教和人才资源美国加州拥有最高密度的世界级研究机构,据统计,在全球前100名大学中,加州占据10席.其中,斯坦福大学鼓励教师学生到企业兼职创业,每年都会开设创业课程、举办创业论坛、创业大赛等;韩国则将科学技术研究院迁入大德园区,与临近的忠南大学、科学技术联合大学院、情报通信大学、大德等大学不断输送其所培育出的优秀人才,尤其是在博士和硕士等高学历的人才培育及输出方面,科学院的贡献超过韩国的10%.印度班加罗尔依托高等院校设置计算机专业培养、民办或私营机构培训以及软件企业自己设立培训机构,在班加罗尔周围有10所综合大学、70家技术学院,培养15万~20万技术工人,成为班加罗尔软件外包产业兴起的重要保障.3.坚持对科技创新的持续高强度投入资金投入是推进产业科技创新的重要保障,高强度投入才能支撑高水平创新和获取高利润回报.目前全美600多家风险投资企业中近半数将总部设在硅谷,2013年硅谷风投总额超过50亿美元,占全美的40%;新加坡大型企业在研发投入方面增幅明显,从2011年的5.73亿新元增至2013年的8.72亿新元,年均增幅超过15%;东伦敦地区是英国风险投资较为密集的地区,风投资金规模占全国的25%和全欧洲的8%.4.注重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美国盖尔研究所发现,中小企业发明新技术、新产品的效率远高于大企业,中小企业人均技术创新是大企业的25倍,50%以上的科技进步发生在小企业;而我国65%的国内发明专利由中小企业获得,80%的新产品由中小企业创造.在日本,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9.7%,政府减免中小企业专利费以激励其创新,制定《中小企业新事业活动促进法》对中小企业创新计划给予融资和税收方面援助;德国推出中小企业创新计划、中小企业创新项目、创新代金券等一系列政策,特别是小型企业可以使用创新代金券支付创新服务费用,目前全德国约有3万个企业开展不间断的研究活动,10万科技型企业经常性地推出创新产品和服务.三、江苏建设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路径牢牢把握新一轮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战略机遇,着眼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战略目标,瞄准世界科技和产业前沿领域及顶尖水平,以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主导产业为主攻方向,以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以开放融合国内外创新资源为渠道,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着力突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获取世界级科技成果;着力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培育世界级创新型企业;着力提升园区发展水平,打造世界级科技园区;着力优化大众创新创业环境,集聚世界级领军人才,突破江苏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低端技术锁定、价值锁定和市场锁定,形成国际产业先发引领优势,掌握更多话语权和主动权,加快从跟跑、并跑向领跑跨越,把江苏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为全国产业转型作出积极的示范.1.着力加快产业核心关键技术突破,获取世界级科技成果(1)加强前瞻性产业技术创新部署瞄准未来战略需求和技术供给短板,大力实施前瞻性产业技术创新专项,发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创新组织作用,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供给质量、优化供给结构、促进供给升级,不断提升科技创新前瞻布局能力.积极承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任务,加快推进集成电路、新药创制等国家专项任务的实施,积极转化创新成果.部署新的重大科技项目与工程,进一步跟踪研究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顶层设计和重大科技项目、工程,聚焦重大产业方向,梳理分析数字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未来网络、生命健康等江苏有优势的领域,根据“成熟一项、启动一项”的原则,抓紧论证并启动若干新的重大科技项目与工程.(2)集聚国际一流科技创新平台充分发挥高校的创新源头作用,建设若干世界知名的高水平、有特色大学.支持大学在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研究等领域开展重大原始创新,推动大学与企业、科研院所开展全面合作,更好地为产业技术创新服务.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我省产业发展战略需求,加快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未来网络实验设施、纳米真空互联实验站、高效低碳燃气轮机试验装置等国家科技平台建设,积极创建微结构、通信技术、水土生态等国家实验室,努力打造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综合性科学研究试验基地.加强重大创新平台国际合作,推动与以色列、新加坡等创新型国家和地区合作,鼓励各地、各园区、有实力的企业与英国牛津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贝尔实验室、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等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建设一批科研型国际合作大学、联合研发机构.(3)提升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水平推进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改革发展,按照平台一流、队伍一流的标准,围绕产业发展重大需求,依托地方和园区,集聚全球创新资源,引进共建一批人才与国际贯通、机制与国际接轨的专业研究所,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全覆盖.针对“一区一战略产业”布局,依托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和创新资源集聚度较高的高新园区,建设一批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完善创新资源整合、产业技术研发、成果转移转化、企业衍生孵化等功能,健全产业技术研发体系.赋予省产研院在使用省产业技术研发专项资金时更多的自主权.允许并鼓励教师、科研人员到省产研院任职或兼职,在省产研院兼职或任职的科研人员创办企业,可保留3年工作人员身份,档案工资正常晋升.2.着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培育世界级创新型企业(1)打造有影响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全面启动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行动计划,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国际一流、规模与品牌位居世界前列、引领产业跨越发展的创新型企业.加快培育创新型领军企业,引导企业融入全球研发网络,支持开放配置全球创新资源,牵头组建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打造一批企业科技园,转化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全面提升企业研发机构研发能力,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构建产业技术研发网络,推动行业龙头企业创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等国家级研发机构,提升企业国际创新竞争力.推动骨干企业加大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力度,培育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力军的创新型企业集群.(2)提升产业科技开放创新水平对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部署,广泛集聚国际创新资源,深度融入全球研发创新网络.积极构建产业科技创新全球合作伙伴关系,深化与以色列、芬兰、英国等世界创新强国,以及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德国弗朗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等国际知名机构的交流合作,建立一批产业技术国际合作平台.引导企业实施开放式研发策略,推动加入世界主要技术标准组织,牵头或参与建立国际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鼓励有实力的企业通过收并购等方式设立海外研发基地,面向全球布局创新网络.继续完善鼓励外资研发中心发展的相关政策,支持和鼓励外资企业联合本土企业及高校院所开展产业核心技术研发和创新平台建设.合力支持我省技术、产品、标准、品牌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积极鼓励创新要素跨境流动,在政府审批和监管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深化与中科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重点科教单位合作,建设一批国家级重大产业技术研发机构和创新平台,推动产业重大科技成果在我省的集群转化.鼓励地方、科技园区加强与国内外一流高校院所合作,共建新型产业技术研发机构等创新载体;支持科技园区加快集聚国内外产业创新资源,建设产学研产业协同创新基地.(3)培育产业细分领域掌握核心技术的“小巨人”健全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机制,激发中小企业活力,推动面广量大的科技型小微企业向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转型,加速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引导中小微企业加强与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及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服务平台的对接.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上市的支持力度,加快上市融资步伐.支持企业承接重大建设工程,提高对中小企业在政府采购中的比例.3.着力提升各类园区发展水平,打造世界级科技园区(1)大力推进高新区创新发展按照“一区一战略产业”的要求,集聚高端创新资源,优化产业发展布局,形成特色鲜明、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给予省级以上高新区相应的经济和行政管理权限,鼓励高新区制定特殊政策措施,集聚科教资源.设立高新区创新发展引导资金,引导地方和社会资金加大对高新区的投入,主要用于支持高新区创新核心区内重大创新创业载体和平台建设.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对高新区财政收入中上缴省市增量部分实行全额返还,省市对高新区创新核心区建设用地给予优先安排.科技人员到园区创办科技企业可享受税收优惠.(2)打造主要依靠创新驱动发展的“新苏南模式”优化“五城九区多园”创新布局,探索一体化的新机制新模式,推动创新要素在城市之间、园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合理流动和高效组合,促进城市间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分工协作,全面提升城市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国际竞争力.开展创新政策先行先试,在新型科研机构建设、资源开放共享、区域协同创新、高层次人才引进、科技成果转化、科研管理等方面积极探索,实现创新政策一体化覆盖、体制机制改革一体化推进,着力打造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试验区和区域创新一体化先行区.(3)大力推动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升级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在发展理念、办区模式、管理方式等方面加快转型,实现由追求速度向追求质量转变,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由同质竞争向差异化发展转变,由硬环境见长向软环境致胜转变.坚持市场经济和开放型经济取向,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改革,减少行政干预,打破制约开发区发展的深层次障碍,增强开发区发展的内生动力.坚持高端发展的战略取向,推动全省经济技术开发区“腾笼换鸟”,培育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国有企业、大型民营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等多元创新主体,着力构建区域创新体系,不断提高在全球价值链及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实现转型发展.4.着力构建与国际接轨的科技创新生态,集聚世界级创新创业人才(1)建立富有竞争力的高层次人才引培机制依托省各类人才引进计划等,加大海外领军人才、我省发展急需紧缺人才和地区特色产业人才的引进力度,建设国际化创新创业人才高地.加强科技企业家培育,着力培养既通科技又懂市场的复合型创新创业人才,重点培养一批站在产业科技前沿、引领行业发展的企业家型科学技术带头人.建立产业人才滚动式培养体系,选拔培养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建立适应不同科研活动特点和人才成长规律的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机制.完善人才市场,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努力构建功能齐全、运转高效、服务便捷的人才公共服务体系.(2)构建适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科技孵化体系发挥创业孵化机构的产业孵育功能,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建设或管理运营创客空间、创新工场等新型孵化载体,支持存量商业商务楼宇、旧厂房等资源改造,打造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发挥现有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资源优势,加强与各类众创空间的合作发展,形成涵盖创业全过程的孵化链条,推动科技服务集群化发展.大力发展研发设计、检验检测认证、知识产权、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科技金融、科技咨询等专业科技服务和综合科技服务,构建覆盖科技创新全链条的科技服务体系.(3)强化金融资本对产业科技创新的助推作用健全科技金融风险分担机制,建立覆盖全省的科技金融风险补偿资金池,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支持力度.发展科技金融专营机构、特色机构和科技小额借贷公司等新型科技金融组织,推动建立与科技创新相适应的业务流程和管理制度.健全各产业部门基金统筹联动机制,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联合布局资金链,发展“首投、首贷、首保”,优先支持初创企业.鼓励金融机构推进“人才贷”、科技保险、科技物业资产证券化等科技金融产品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完善科技信贷机构体系,加快聚集国内外金融服务资源.【参考文献】[1]上海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战略研究[J].科学发展,2015(6).[2]杜德斌.对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思考[J].红旗文稿,2015(6).[3]韩子睿.江苏区域创新能力比较分析及对策建议———基于《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3》数据[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4(2).[4]韩子睿.江苏建设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6(7).[5]陶希东,安永生.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台湾经验及启示[J].上海城市规划,2015(2).科技创新人才多元化培养路径研究摘要:科技创新人才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是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实现人才的多元化培养,可以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因此,研究科技创新人才多元化培养路径十分重要,能为社会培养大批高素质人才,达到理想的人才培养效果.目前,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理论与人才培养实际情况。
关于科技创新的议论文(7篇)

关于科技创新的议论文(7篇)科技创新的议论文精选篇1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角已然吹响神州,科技创新,技术创造的时态已然蓬勃兴起,发展新动能,培育新产业的目标已然深入人心,改革旧机制,创造新业态的趋势已然引领潮流。
近年来,我国在科技事业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从航天技术到卫星导航,从量子科学到核电技术,从网络技术到基础设施,从航母下海到深海探测,从克隆技术到转基因食品,各类技术创新的捷报频频传来,各科技创新的成果源源涌来。
而这些辉煌的成就,伟大的变革,无不让人民倍感振奋和自豪,无不让世界倍感惊奇和惊艳!不过不可避免的是,最近几年,对于技术创新究竟是福还是祸,人们一直进行着激烈的讨论,当然,不同的人对这个敏感的问题有不同的看法,就我个人而言,技术创新在新世纪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始终认为,技术创新对我们来说是一大福音。
首先,技术创新使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方便,无论是在交通方面还是在通讯方面。
例如,以技术创新为依托,现代通讯技术在不断进步和发展,与此同时,现代通讯技术的种类也越来越多,特别是智能手机作为现代社会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对我们的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人们也渐渐习惯于以这种便捷的方式进行沟通交流和信息搜索。
其次,技术创新在农业方面,尤其是在转基因食品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我们不得不说转基因食品就像是打开的潘多拉盒子,因为这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生物技术创新。
例如,对于植物和动物来说,转基因食品摆脱了四季限制,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作物产量,打破了地域限制,破解了物种障碍,因此,我认为,转基因方面的技术创新是新世纪的重大突破。
最后一点,技术创新已经成为了企业发展的不懈动力和强大支撑;技术创新已然成为了公司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和活力。
例如,阿里巴巴集团通过技术创新不仅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而且渐渐的扩大了经营规模,慢慢的囊括了不同行业,直到今天,我们每天都在和阿里会面,与支付宝见面,与淘宝邂逅,与马云打交道。
关于科技创新的议论文_作文2850字_议论文范文_

关于科技创新的议论文科技好玩,至少包含着这样几层意思,一是科技本身,支配宇宙的自然规律是充满魅力的;其二,探索科技的过程,揭示自然规律的过程也是趣味无穷的。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关于关于科技创新的议论文,仅供参考。
关于科技创新的议论文篇一对于科技这个词语,大家都很熟悉,电脑、电视都是科技的馈赠,自从瓦特发明了蒸汽机,整个世界就迈入了科技时代;自从爱迪生发明了电灯,我们就离开了黑暗并且更加崇拜科技了;牛顿因为树上掉下来的一个苹果,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又让科技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科技好玩,至少包含着这样几层意思,一是科技本身,支配宇宙的自然规律是充满魅力的;其二,探索科技的过程,揭示自然规律的过程也是趣味无穷的。
其三,科学一旦与人生碰撞,在科技与人类社会发生关系——无论是正面与反面,也是趣味横生的。
科技无处不在,科技让人类无比自豪!科技对于我们是多么重要啊,假如有一天,没有了电,人们将继续生活在黑暗中;没有了煤气、石油,那人们岂不是还要吃生的东西或钻木取火,继续用生畜拉车;没有了手机和电脑,人们是不是还用飞鸽传书……由此看来,我们的衣食住行一刻都离不开科技的贡献,相信我们身边的每个人也在时时刻刻的对科技的发展以自己的方式探索着,贡献着……我虽然顽皮,但也着实体验了一把科技的滋味:我把一些苏打粉放进被子里,然后加上白醋,这时“火山爆发”了!马上,白醋冒起了洁白的泡泡。
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使得科学不只为尖端技术服务,也越来越多地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这就需要正处于青少年时代的我们热爱科学,学习科学。
我曾参加省级科技创新发明活动比赛,荣获二等奖的好成绩,也曾参加市级的科技创新发明活动比赛,也获得了三等奖,这些成绩和老师的辛勤培育是离不开的。
参加科技比赛、阅读科技书籍,使我明白了许多道理。
精密的机器人,不用燃料的汽车,虚拟的足球赛,高科技信息的传送等等,一个个生动有趣的现象,越来越激起了我探索科学的愿望。
关于科技的议论文(5篇)

关于科技的议论文大全篇1这周五,当得知我去参加省科技创新大赛时,同学们用热烈的掌声欢送我。
带着大家深深的祝福,我信心百倍地赶赴比赛地点。
周六早上,在台州第一中学的体育馆举行了非常精彩的开幕式表演。
随后,我们便早早地来到了等候室等待答辩。
看着那么多的选手,个个都胸有成竹的样子,竞争激烈程度可想而知,此时我的心突然变得非常紧张,像装着一只小兔蹦蹦直跳,甚至有些怯场。
但想想早点比完可以快点回家,于是我就豁出去了,只要不在乎结果就是了,我的紧张马上消除了许多。
过了一会儿,我们上了四楼,一进门就见到了四位评委。
他们都戴着眼镜,看起来都是很有学问的样子。
我偷偷地瞄了一下评委,他们的年纪都应该很大了,一副认真严肃的样子,这又让我多了几分紧张感。
轮到我答辩了,我不断回想着老师教给我的话,但他们提的问题出乎我的意料之外。
有一位评委问:“你这个花是在市场买的,价格不一样,说不定品种就不一样。
你们有没有想过研究的结果也可能存在偏差?”当时我着实被这个问题问愣住了,一时回答不上,顿时面红耳赤,心想:“完了,肯定不会有好结果了。
”但硬着头皮,我也要说点什么啊。
当我答辩完后,又想:咦?他不是说到细节上去吗?我赛前怎么没想到?因为这个问题我答得不是很满意,留下了一点遗憾,心里总觉得有一点点不快。
老师仿佛看出了我的心思,安慰我说:“没关系,你已经很努力,今天表现很出色。
要相信自己。
”想了想,在赛前,老师抽出课余时间不停地给我排练并提出许多改进的意见,我一次次演练,放弃了多少玩耍的时间,付出了多少辛勤和汗水,就因为答辩一时疏忽,留下了小小的遗憾。
这个遗憾让我明白了学无止境的道理,更鞭策着我今后要加倍努力地学习知识。
这次比赛,我不负重望获得了省二等奖,回忆起赛前同学们和老师给我的鼓励,让我自信心有了大大的提高,感谢老师,感谢同学,同时也感谢以后会一直不断努力进取的自己。
关于科技的议论文大全篇2在当今社会,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科技越来越发达,一些高科技也层出不穷,但是在生活中,有一些发明并不是十全十美,这些例子值得我们深思。
创新为主题的议论文优秀6篇

创新为主题的议论文优秀6篇科技创新议论文篇一一、引言当今国内和国际上争相进行科技创新革命,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由粗放型向创新型转变的趋势日益明显,对新技术的需求量持续增长。
作为向市场输送人才的高校,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新时期的大学生经过高考的“厮杀”,按照“定式模式”进入大学,学生具有以下特点和不足:一是具有创新意识,但不善于利用和创造条件;二是思维敏捷,但缺乏创新性思维的方式;三是有创新的灵感,但缺少必备的创新技能;四是有创新的兴趣和热情,但缺乏毅力。
科技创新能力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的考核指标,是中国大学生普遍很少具备的一种能力。
科技创新是大学生通过运用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以一个全新的思路去创造独有的设计,依靠个人或团队集体智慧,从理论基础到实际操作,做出最终的设计模型。
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的研究能力、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精神、意志力、自信心和人际交往能力等都会直接影响科技创新活动的结果。
当前,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参与“飞思卡尔”智能汽车竞赛、大学生全国“挑战杯”竞赛、全国数学建模大赛等活动,科技创新能力得到了一些提高,单单通过此类竞赛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还存在着问题。
二、制约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因素分析(二)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受就业导向影响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需同学们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越来越多,较短时间内做出的成果很难得到竞赛组专家或市场的认可。
再加之大学生就业压力形势的影响,同学们更多的愿花时间和精力去考取相关证书和学科考试,真正花在科技创新活动中的人数越来越少。
(三)社会上“浮躁”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科技创新校内大学生遇到问题总有些同学说,“有啥问题找百度”,不敢主动需求答案,“便捷”、“急功近利”充斥着校园。
学生的家长普遍对大学生在创新的思考和实践方面缺乏应有的关注和支持,更多的持有否定和保守态度,不太愿意大学生去“挫折”、“冒险”。
(四)传统教学方式制约着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目前教学活动通常采取灌输式教学方式,教育中一直提倡“创新”,但是目前大部分高校仍沿用着讲授式和实验室训练(灌输式),课堂教学时间较多,实践教学时间较少,影响着大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忽视了大学生自身的内在作用。
大学生科技创新论文-创客时代

大学生科技创新论文标题:“创客时代”姓名:叶婷学号:161415412院系:艺术设计学院专业:环境设计QQ:1220783986近两年,“创客”和“创客运动”等新名词风靡媒体,伴随这些词的经济活动也获得快速增长。
例如2013年南方创客从海外众筹的资金已达1000万美元规模。
如果把打出创客旗号的私人设计工作室、个体套件商、发明创业团队都划入创客的范畴,可以得到超过200%的年增长率,2013年的经济规模估计在10亿元人民币数量级。
虽然总量不大,引起的舆论关注却超过任何传统经济活动。
部分地方政府看到了“创客经济”能带来的创业就业契机及其背后的文化发展内涵,积极给予扶持。
各地创客空间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各种创业队伍和创作团体纷纷挂出创客的牌子,互联网上也风起云涌,蔚为壮观。
介于我国的创客发展即将面临一个新的阶段,我们通过本文来介绍有关背景知识,供大家参考。
1、创客是什么一般认为“创客”是对“Makers”的巧妙中译。
正如其英文旧意,在创客概念传入中国的早期,被许多人认为是DIY爱好者的时尚称号。
创客一词的诞生与近年来“某客”、“某族”、“某友”在汉语中的流行有关,比如“geek”被译为“极客”。
显然,“Maker”译为“创客”是再好不过的,虽然看起来“creator”(创造者)更适合这个中译。
在国外,Maker和Hacker(黑客)的意义有一定交叉,“Hacker space”就指创客空间。
创客在中文界流行开之后,就很难说它应该对应什么英文了,中国文化已经赋予了它更为本土的涵义。
在西方,Maker和Hacker的意义也同样因为这场“运动”而有了极大的扩展。
从字面看,创客倾向于动手制作。
维基百科上说“创客是一群酷爱科技、热衷实践的人群,他们以分享技术、交流思想为乐”,百度百科上说创客是“不以盈利为目标,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而事实上大家都在努力盈利。
在《创客—新工业革命》一书中,狡猾的克里斯?安德森干脆只讲现象,不说定义。
科技创新论文20xx字怎么写

科技创新论文20xx字怎么写篇一:科技创新论文模板自动保护电器装置的应用研究参赛队员:张三、李四摘要:基于当今广大家庭用户,甚至实验室和小型工厂中普遍存在的这样一个危险现象:在停电后,人们经常会忘记关闭电源开关,从而导致突然来电,对电器的伤害,有时还空耗电能,轻则缩短电器寿命,重则引起火灾。
为避免这一问题的产生,本设计对开关行业市场和技术现状进行了深入研究。
通过对D 触发器触发电路和继电器控制电路的设计,利用轻触开关的特性,实现对停电、来电信息和相关人为操作进行分辨后,发出报警并做出相应的操作。
该作品不仅实现了开关在广大用户中使用更方便、更快捷的功能,同时节约了大量的资源。
因此,本设计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自动保护电器;轻触开关;D触发器;继电器;LED引言有关电器保护类开关从20世纪初的单一电器或家电保护到现在的微机型系统继电保护。
微机保护也经历了从简单发展到现在的智能型,保护装置越来越人性化、智能化[1]。
现有许多关于开关的产品,如:停电来电电报警器、定时开关、空气开关、万能开关插座等,可避免停电后人们忘记断开总开关带来的危害,比如:加热器之类电器突然通电并长时间工作,轻则浪费电、缩短用电器使用寿命,重则引起火灾[2]。
传统上,人们一直利用一次性保险丝技术来保护电子电路免于遭受各种过高电流引起的损害[3]。
可以说开关的功能是越来越强大,开关还会具备怎样的功能是无法预料的。
许多电子刊物介绍的家用电器保护器其主要电路起延时、保护、稳定的特点,但成本高,且电路复杂,大部分带有电源变压器、继电器,其动态触点易被烧坏[4]。
再者市面上功能相对全面的开关价格昂贵,不适用于普通用户。
廉价的自动保护电器装置在普通用户上的市场几乎空白。
该装置使用户在停电或来电时及时了解信息,同时使总开关在停电时自动断开,从而达到保护电器的目的,并利用LED提醒人们装置的工作状态。
并且本装置价格低廉、易于操作安装,更适用于普通用户、小型工厂中。
科技创新小论文

科技创新小论文科技创新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今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科技创新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驱动力。
首先,科技创新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通过科技创新,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
同时,科技创新还能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并带动相关领域的人才储备和就业增长。
例如,近年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发展,为各行各业带来了更多机遇和挑战,推动了经济的转型升级。
其次,科技创新对社会发展也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人类社会的进步往往依靠科技的创新和应用。
科技创新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便利和服务,提高生活质量。
举例来说,智能手机和移动支付的普及,使得人们能够更方便地进行沟通和支付。
此外,科技创新还能够解决一些重大挑战,如环境保护、能源开发与利用等方面,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然而,科技创新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例如,技术更新换代迅速,传统产业面临淘汰的风险;同时,科技创新也可能导致某些职业的消失,给就业带来一定的压力。
另外,科技创新还需要足够的研发投入和人才支持,才能够取得长期可持续的发展。
因此,要加强科技创新的力度,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政府应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为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企业应加大研发投入,培养和吸引高层次人才,不断推动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同时,社会各界也要加强对科技创新的关注和支持,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携手共建创新型社会。
综上所述,科技创新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科技创新,可以推动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提高社会生活水平。
然而,科技创新也面临一些挑战,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才能取得长期可持续的发展。
科技的论文范文4篇

科技的论文范文4篇论文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
有关科技的论文,欢迎大家一起来借鉴一下!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分析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也在不断的革新,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着经济的进步。
科学技术的出现给人类社会和生活带去了较大的好处,逐渐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便利了各种社会形势,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但是科学技术也让社会环境受到了影响,各种科学技术的出现让环境面临着灾难,从而影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在本文中,笔者对科学技术的发展给环境带去的影响做了相关的分析和探讨,希望能够以科学技术改善环境,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同时也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
关键词:科学技术;发展;环境;影响引言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持,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给社会生活带去了便利,但同时也给环境带去了不利影响,作为现代社会的一员,有义务去保护环境,实现生态平衡。
一方面,科学技术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居住环境,改善了交通、通信等等的方式,促进了整个社会向着高科技化方向发展;另外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兴起也让社会环境受到了影响,导致了部分地区出现生态不平衡,动植物濒临灭绝的现象,这些现象很大一部分是由于科学技术的出现,因此,这就需要人类合理的利用科学技术,同时也认识到科学技术对于整个的有利和不利影响,以此来起到保护环境和改善生活的作用。
一、科学技术对环境的有利影响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新的发展时期,科学技术是经济发展和创造的第一生产力。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已经成为了经济的驱动力,各个国家也在不断的推进科技创新,以科学技术来推动整个国家经济的进步。
在我国也是如此,难以离开科学技术的支持,我国在大力支持发展科学技术,并且也提出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号召,以此来推动我国经济的进步。
在现代社会中,社会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持,科技已经永存在人类的生活和工作中,人类也需要利用科技来生存和发展。
所以,科学技术作为整个社会的第一生产力,对于经济、政治、人文、环境等等都有着一定的有利影响。
创新和科技发展论文范文(实用8篇)

创新和科技发展论文范文(实用8篇)创新和科技发展论文范文第1篇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主力军,学生们在大学期间要加强对科技创新思维和创新科目的训练,学校及各学院要经常组织学生参加科技项目的比赛,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的水平,开扩创新思维的眼界,学习社会各界及各学校的创新理念,结合自身的条件,充分利用好学校配置的先进设备,将所学的理论知识用于实践创新的研究中,要明确搞科技创新研究必须有团队的精神,充分发挥团队的力量,让每个人的知识能量发挥出来,形成一个具有高科技含量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和科学创新的队伍。
这样科研的效果必然会比个人的力量强大,使团队精神和团队的力量集中,知识密集,优势互补,协调合作。
科技创新的研究需要合力攻关的高组织化的科技创新的团队,科技创新是我国未来的新趋势。
创新和科技发展论文范文第2篇医学生物技术是由生命科学与医学交叉融合而成的新兴学科,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生物技术专业相关理论及实验知识,还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医学知识储备。
为此,在实验教学课程设置的过程中,着重突出了一些与现代医学相关的交叉前沿内容,如医学微生物、医学免疫、实验诊断、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临床基础检验技术等,通过这些内容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了解到生物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具体应用,同时通过对新技术的讲解与示范,进一步拓宽学生的思维视野,为今后的工作以及科研实验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验教学课程整合生命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传统的生物技术实验教学内容主要安排在理论教学内容之后,实验教学地位不明确,其内容大都为重复性验证实验,并且课程之间的相互联系不紧密。
这导致许多学生只注重理论知识,对于实际动手操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并且忽视了生物技术各门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
为此,我们尝试将实验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如将发酵工程中的“工业微生物菌种的选育和纯化”、基因工程中的“工程菌生长曲线的绘制”、酶工程中的“目的蛋白的诱导及SDS-PAGE电泳”相联系,通过对实验课程的精心设计合理安排,不但将各门课程联系到一起,让学生对学到的知识形成体系,同时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对实验课程的顺利推进,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科技创新论文-科技创新论文-工业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一、从中外历史上著名科学家和学者的论述中,谈音乐对科技创新能力的激发作用
从中外科学技术的发展史来看,不少的科学家和学者不仅在各自的学科领域里有很高的造诣,而且在音乐艺术面方面的修养也达到了一定的境界。
爱因斯坦被称之为20世纪的科学巨匠,在物理学上取得的成就犹如一颗颗璀烂的明珠,照亮着现代物理学前进的道路。
爱因斯坦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除了坚贞地探索科学的真理外,他对艺术,尤其是音乐艺术十分偏爱,他既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又是一位优秀的小提琴手,音乐这个充满艺术幻想的精灵常常不知不觉的融入到他的脑海中,与他的科学创造不断撞碰出火花,这种充满幻想与神秘的火花最终摧生出举世闻名的相对论说学体系。
从大量的文献资料表明,爱因斯坦对古典音乐有着十分浓厚的兴趣,而现代脑科学研究证明,古典音乐对人的创新潜能的激发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能充分开启人的想象思维能力,爱因斯坦从他的音乐学习与欣赏中深深地感到了这一作用,因而,他十分重视从音乐的学习中去发展自己的想象力,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世界的进步与发展,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从
爱因斯坦的论述和他所取得的成就中可以看出,音乐是他进行创新活动中的重要手段,是他的科学创新取得辉煌成就的动力和源泉。
爱因斯坦对音乐的学习与运用是有选择性的,他在学习中对不同风格的音乐家及作品都有十分内行而精辟的分析评价,并以此为依据选择出他所需要学习和欣赏的音乐。
他非常喜爱巴赫、莫扎特、海顿和舒伯特的音乐,这些音乐不仅使他联想到耸入云霄的哥特式教堂的结构形状,而且还联想到数学结构的严密逻辑,在他与朋友的交谈中说:“舒伯特是我最喜欢的音乐家之一,他非常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旋律创造性很大,但由于缺少某种结构而使我感到不安”,“舒曼的作品对我有吸引力,这些作品风格独特,感情丰富”,“门德学松有相当的天赋,但他的思想深度不够”,“勃拉姆斯的浪漫曲和乐曲很有意义,结构也好,但他的大部分作品在我看来缺少内在的说服力”。
从上述爱因斯坦的评述中可以看出,不少音乐作品的思想已深深地扎根在他的心灵深处,并对他的思想产生极大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与他的科学研究相互作用,使他步入了世界科学技术创新的最高点。
我国著名科学家、导弹之父钱学森从小受过良好的家庭艺术教育,后来又受到了音乐家妻子的艺术熏陶,因而他具有很好的艺术修养,从他的谈话中可以看出,音乐常常会渗入到他的严密的科学思维之中,激发出丰富的联想,这种联想帮助他破解了一个又一个难题,推动着他的科学研究不断向前发展,关于音乐对他创新思维的激发作用,从他平时多次与人交流中可以看出,他曾深情地说道:“44年中蒋英(妻子)给我介绍了许多内容丰富的音乐艺术,正是这些艺术里所包含的诗情画意,和对人
生的深刻了解,使得我丰富了对世界的认识,这种认识使我学会了艺术的广阔思维方法,或者说,正是因为我受到了这些熏陶,所以我才能够避免死心眼,避免机械唯物论,想问题能更宽一些,活一些”。
而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就音乐对人的创造能力的激发作用曾有过深刻的评述,他说道:“开启人类智慧的钥匙有三把,一把是数学,一把是文学,一把是音乐。
”从上面著名科学家、作家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创新能力不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东西,而是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一种潜能,这种潜能需要一种外力的作用才能发挥出来,这个外力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过程,其中音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从“三个能力”的培养上,谈音乐对科技创新能力的激发作用
从创新能力的内含中我们知道,扎实丰富的专业知识是科技创新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我们的创新就是一句空话。
但是,在创新活动中,如果仅仅依赖专业知识,而没有创新的综合素质能力,我们的创新活动就不能有大的突破,达到预期的效果。
通过大量有关创新能力培养资料的分析研究及国外影响较大的几种音乐教育体系来看,音乐对人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激发作用,主要体现在想象力、记忆力和意志力的激发作用上,日本的铃木教学法、美国的《综合音乐感》课程、德国的奥尔夫教学法,虽然都具有各自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但总的看来它们都具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通过音乐这把钥匙最大程度地开启人类的智慧,挖掘人的创新潜能,其中心思想概括起来是突出对人
想象力、记忆力和意志力的挖掘与培养。
首先,谈谈音乐的抽象性、模糊性和可塑性。
这些特性让音乐具有无穷的魅力、无际的遐想空间,它为人的情感体验、形象思维方面提供了其它学科所不能的广阔想象空间,给人们在幻想与现实、意识与无意识、清醒与梦幻中架起一道彩虹,使人的想象得到升华与释放,实现在现实世界中不能满足的愿望,促进人的形象思维能力和联想思维能力的发展。
在用什么风格音乐来促进人的想象力发展上,每个人根据各自的性格和爱好会作出不同的选择,爱因斯坦倾向于古典的音乐,他这一观点得到加拿大物理学家格哈德赫兹堡的赞同。
其次,谈谈音乐对人的记记力的促进作用,音乐作为一种情感艺术,它对人的教育不是空洞的说教,不是强硬的灌输,而是通过生动的内容、优美的旋律、鲜明的音乐形象影响人们的思想感情,这些跳跃、欢快、优美的音乐不断转送到人的大脑中,使人心情舒畅,轻松愉快,精神振奋,让人们从烦恼和紧张的情绪中解脱出来,尽情释放工作上的疲劳和压力,使人的思维变得十分活跃敏捷、精力更加集中,从而促进人的记忆力的提高,在这一点上,我们不少伟大的科学家和普通的科研工作者都有较深的体会。
正是音乐所具有的这一特殊功能,人类才有了丰富音乐题材的产生和运用,不少歌曲和器乐曲我们听上几遍就能熟唱,甚至能背唱,如毛主席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以歌曲的形式来唱上几遍就能背唱,这正是充分运用了音乐对人的大脑记忆功能的促进作用。
最后,谈谈音乐对人的意志力的激发作用。
心理学告诉我们,意志是人为达到一定目的,自觉地组织自己的行动,并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心理过程。
科技创新
是一项十分艰巨的科研性实践活动,在活动中科研人员将面临许许多多的困难,要克服这些困难,我们的研究人员就必须具备坚强的意志,人的意志、情绪和情感有密切的联系,积极的情绪和情感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从音乐的本质上看,它既是一种声音的艺术,又是一种情感的艺术,因为它的旋律中包括着丰富的情感倾向,如《义勇军进行曲》在创作中运用大调的主和弦作为全曲的动机并加以发展,其旋律以同音反复和三度、四度跳进为主要特征,如在歌词三个“起来”中连续运用四度和三度的向上跳进,使旋律产生出巨大的号召力。
这种号召力曾经鼓舞着千千的英雄浴血奋战,为国捐躯,最终战胜日本侵略者,取得战争的伟大胜利。
解放后,它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至今仍激励着全国各族人民为祖国的繁荣而拼搏,在贯彻落实国家“十二五”规划的今天,我国面临着新的挑战,尤其是科技创新面临着新的挑战。
因此,我们要通过积极健康、摧人奋进的音乐作品去培养我们广大科研人员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爱国主义信念、集体主义精神,树立为国增光、献身科学的坚强意志,激励他们在科学的道路上勇攀高峰,为我国经济的繁荣发展、科技创新的进步作出贡献,努力使我们的科技创新能力上一个台阶,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三、结语
综上所述,音乐以其优美的旋律、丰富的思想内容为人们的精神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同时,它又以其特有的功能对人类的科技创新能
力起着极大的激发作用,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文化空前活跃、经济日趋繁荣的今天,它将在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构建和谐社会和激发科技创新能力中放射出更加夺目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