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大宏观经济学习题答案第1章 绪论
宏观经济学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宏观经济学导论习题及参考答案一、习题1.简释下列概念:宏观经济学、经济增长、经济周期、失业、充分就业、通货膨胀、GDP、GNP、名义价值、实际价值、流量、存量、萨伊定律、古典宏观经济模型、凯恩斯革命。
2.宏观经济学的创始人是()。
A.斯密;B.李嘉图;C.凯恩斯;D.萨缪尔森。
3.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A.价格决定理论;B.工资决定理论;C.国民收入决定理论;D.汇率决定理论。
4.下列各项中除哪一项外,均被认为是宏观经济的“疾病”()。
A.高失业;B.滞胀;C.通货膨胀;D.价格稳定。
5.表示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量指标是()。
A.国民生产总值;B.国内生产总值;C.名义国内生产总值;D.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6.一国国内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根据价格变化调整后的数值被称为()。
A.国民生产总值;B.实际国内生产总值;C.名义国内生产总值;D.潜在国内生产总值。
7.实际GDP等于()。
A.价格水平/名义GDP;B.名义GDP/价格水平×100;C.名义GDP乘以价格水平;D.价格水平乘以潜在GDP。
8.下列各项中哪一个属于流量?()。
A.国内生产总值;B.国民债务;C.现有住房数量;D.失业人数。
9.存量是()。
A.某个时点现存的经济量值;B.某个时点上的流动价值;C.流量的固体等价物;D.某个时期内发生的经济量值。
10. 下列各项中哪一个属于存量?()。
A. 国内生产总值;B. 投资;C. 失业人数;D. 人均收入。
11.古典宏观经济理论认为,利息率的灵活性使得()。
A.储蓄大于投资;B.储蓄等于投资;C.储蓄小于投资;D.上述情况均可能存在。
12.古典宏观经济理论认为,实现充分就业的原因是()。
A.政府管制;B.名义工资刚性;C.名义工资灵活性;D.货币供给适度。
13.根据古典宏观经济理论,价格水平降低导致下述哪一变量减少()。
深大宏观经济学习题答案第1章 绪论
第一章绪论
一、判断
√1、宏观经济学研究国民收入的决定和变动。
()
√2、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是考察经济的总体趋势。
()
√3、宏观经济学的基本问题是那些与总体经济有关的经济问题。
()
×4、凯恩斯学派倾向于赞同自由市场经济“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不提倡政府在促进宏观经济中的作用。
()
×5、经济学家评价经济模型时只需进行逻辑推理而不需考虑假设是否合理。
()
二、单项选择
D1、现代宏观经济学进行研究的时候,主要遵循的基本步骤是()
A.简化
B.加总
C.数量分析
D.以上都是
B2、宏观经济学家研究消费问题时,所关心的是()
A.消费者具体购买的是什么
B.消费者的各种支出进行加总而得到的一个总量
C.消费者的具体需求能否得到满足
D.消费者的总群体的大小
D 3、以下哪一项不是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A.当期的国民收入是如何决定的
B.导致一个国家长期经济增长的因素
C.导致一个国家经济波动的原因
D.一国居民生活的普遍幸福
D 4、宏观经济学理论或模型是()
A.数学等式
B.对经济发展的预测
C.根据经济学规律提出的政府政策改革建议
D.若干假设以及由这些假设推导出来的结论
D 5、运用宏观经济学理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长期增长理论重点阐明生产能力的增长
B.在中期内,生产能力看成是既定的。
产量取决于总供给,而价格取决于总供给与总需求
C.短期内,价格水平不变,产量取决于总需求水平
D.短期内,失业水平取决于总供给水平。
【管理类】宏观经济学
第一至七章习题答案第一章导论一、是非题1. 正确。
2. 正确。
3. 正确。
4. 正确。
5. 正确。
6. 正确。
二、选择题1. 选D,以上都涉及。
2. 选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3. 选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4. 选C,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5. 选B,都可以是一国的国民经济,只不过研究角度和分析方法不同。
四、论述题(做第1、3题)(略)第二章核算体系一、是非题(不做第6题)1. 正确。
属于数额大,且有明确市场价格的自产自用的典型产品。
2. 正确。
我国三次产业划分的规定。
3. 错误。
我国的南极长城科研站是我国的常住单位。
4. 错误。
不符合一年以上的条件。
5. 错误。
出口净额为0时才等于1。
7. 错误。
用派氏物价指数表示物价水平的变动。
8. 错误。
用拉氏物量指数表示物量水平的变动。
9. 正确。
在收入法中,属于劳动者报酬;在支出法中,属于消费支出。
10. 正确。
个人持股是其金融资产,但并不因其的持有而使上市公司的实质资产增加。
二、选择题1. 选B,GDP。
2. 选C,(实物)消费品及部分农用生产资料。
3. 选A,用实物量测度。
4. 选C,公司转移支付。
5. 选C ,老王为自制自用的果酱购买山渣。
6. 选D ,(1)、(5)、(7)、(8)、(10)是最终使用。
三、问答题1. 可从以下三条理由予以说明:(1)折旧在实际操作中无统一的折算标准,反映在国民经济核算,不易计算和比较。
(2)尽管,折旧在理论上体现生产装备的“磨损”式消耗,属于转移价值,是为了“重置”原装备而提取的“补偿”资金,但表现在财务上,其不是(企业)的资金流出,不同于伴随具体交易的中间投入。
(3)实践中,提取的折旧基金,往往用于技术进步式的设备更新,而很少用于维持原技术水平的重置原装备。
因此,在总供求平衡中,将折旧既视为原始收入的一部分(含于总供给),即投资资金来源的一部分,又视为投资支出的一部分(含于总需求),更为合适。
相应地,在核算体系中,不是将NDP ,而是将GDP 作为核心指标。
《宏观经济学》课后答案黄亚钧版
《宏观经济学》课后重要习题答案第一章导论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它与微观经济学有什么区别?答: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即以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净值和国民收入的变动及就业、经济周期波动、通货膨胀、财政与金融、经济增长等等之间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
微观和宏观的区别在于:a研究对象不同;宏观的研究是整个国民经济的经济行为,微观研究的是个体经济行为。
b研究主题不同:宏观是资源利用以至充分就业;微观是资源配置最终到效用最大化。
c中心理论不同:宏观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微观是价格理论。
2、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什么?答:(1)三市场划分:宏观经济学把一个经济体系中的所有市场综合为三个市场:金融市场,产品和服务市场,以及要素市场。
(2)行为主体的划分:宏观经济学将行为主体主要分为:家庭、企业和政府。
(3)总量分析方法。
在宏观经济分析中,家庭和企业并不是作为分散决策的个体单位选择存在,而是最为一个统一的行动的总体存在。
宏观经济学把家庭和企业作为个别的选者行为加总,研究他们总体的选择行为,这就是总量分析。
(4)以微观经济分析为基础。
宏观经济学分析建立在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分析基础上。
3、在经济周期的波动中,哪些宏观变量与周期波动同步?哪些变量具有超前性?答:实际GDP、通货膨胀率、失业率与周期波动同步,股票价格变量具有超前性。
4、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治理对象是什么?答: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治理对象是:失业和通货膨胀。
失业为实际变量,通货膨胀为名义变量。
5、什么是GDP和GNP?它们之间的差别在什么地方?答:GDP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一国境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
GNP是指一国公民在一定时期内所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
两者的差别:(1)GDP是个地域概念而GNP是个国民概念;(2)GNP衡量的是一国公民的总收入,而不管其收入是从国内还是从国外获取的;GDP衡量的是一国国境内所有产出的总价值,而不管其所有者是本国公民还是外国公民。
宏观经济学习题参考答案(部分)
宏观经济学习题参考答案(部分)宏观经济学习题参考答案(部分)本人精心整理的文档,文档来自网络本人仅收藏整理如有错误还请自己查证!宏观经济学习题参考答案(部分)第一章国民收入的核算一、选择题1、D2、C3、A4、C5、B6、B7、A8、E9、C 10、B11、A 12、B 13、E 14、B 15、C16、C 17、A 18、C 19、E 20、C21、C 22、B 23、D 24、D 25、A26、B 27、A二、填空题1. 国民生产总值2. 资本消耗折旧3. 居民厂商政府国际市场4. 用物品和劳务来满足自己需要的行为5. 投资6. 储存不是用于目前消费的收入的行为7. 更新投资净投资8.居民的储蓄厂商的储蓄折旧费不分配的利润9. 增加值10.支出法三、名词解释1.实际国民生产总值是以具有不变购买力的货币单位衡量的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通常是以现行货币单位来表现一国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的全部社会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总和但由于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会抬高或降低物价因为会使货币的购买力随物价的波动而发生变化为了消除价格变动的影响一般是以某一年为基期以该年的价格为不变价格然后用物价支书来矫正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而计算出实际国民生产总值2、当前收入中不用于消费的部分即收入减去消费如寸入银行的存款、购买的有价证券、保存在手中的货币等都称为储蓄储蓄包括政府机构储蓄、企业储蓄和个人及家庭储蓄三种国民生产总值(GNP)是以国民原则来核算的国民收入它被定义为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通常是一年)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GNP是一个市场价值概念它测度的是最终产品而不是中间产品的价值是一定时期内所生产而不是所售卖的最终产品价值是流量而不是存量四、计算题(1)按收入法计算GNP得GNP=工资+利息+租金+利润=100+10+30+30=170(2)按支出法计算GNP得GNP=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出口-进口)=90+60+30+(60-70)=170(亿元)(3)所得税-转移支付=30-5=25(亿元)所以政府预算赤字=政府支出-政府收入=30-25=5(亿元)(4)家庭将收入分配为消费、储蓄或税收因此收入=消费+储蓄+(税收-转移支付)所以储蓄=收入-消费-(税收-转移支付)=170-90-25=55(亿元)或者由等式(投资-储蓄)+(政府支出-政府收入)+(出口-进口)=0得储蓄=(政府支出-政府收入)+(出口-进口)+投资=5+(60-70)+60=55(亿元)(5)净出口=出口-进口=60-70=-10(亿元)第二章国民收宏观经济学习题参考答案(部分)入的均衡一、选择题1、D2、D3、B4、A5、A6、B7、D二、填空题1. 消费支出可支配收入2. 越大右上方3. 消费支出可支配收入4. 边际消费倾向5. 储蓄可支配收入6. 越多右上方7. 平均储蓄倾向8. 储蓄增量与可支配收入增量之比9. 同反10.自发投资三、名词解释1、消费函数现代西方经济学所谓的消费函数是指消费与决定消费的各种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但凯恩斯理论假定在影响消费的各种因素中收入是消费的唯一的决定因素收入的变化决定消费的变化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是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的增加多收入和消费两个经济变量之间的这种关系叫做消费函数或消费倾向2、储蓄函数储蓄与决定储蓄的各种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分析工具之一由于在研究国民收入决定时假定储蓄只受收入的影响故储蓄函数又可定义为储蓄与收入之间的依存关系四、计算题(1)在C=120+0.75y中令C=1120得y=1333(2)从消费函数知MPC=0.75从而MPS=0.25(3)在C=120+0.75y中令y=3000得C=2370第三章国民收入的变化一、单项选择题1、B2、B3、C4、D5、A6、C7、D8、B9、B二、多项选择题1.AC三、填空题1. 消费支出投资政府支出出口2. 储蓄政府税收进口3. 投资的增加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1/(1-MPC)4. 具有5. 越大6. 增加支出减少税收增加同量的支出和税收7. 1(1-MPC)MPC/(1-MPC)8. 平衡预算9. 为了达到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总支出曲线向上移动的距离10. 为了消除通货膨胀总支出曲线向下移动的距离四、计算题1、(1)由Y=C+I0得Y=8000(亿元)从而C=6500(亿元)S=1500(亿元)I=1500(亿元)(2)因为△I=250(亿元)K=1/(1-MPC)=1/(1-0.75)=4所以△Y=K*△I=4*250=1000(亿元)于是在新的均衡下收入为8000+1000=9000(亿元)相应地C=7250(亿元)S=1750(亿元)(3)若消费函数斜率增大即MPC增大则乘数亦增大反之相反2、(1)可支配收入:Yd=Y-Tn=Y-50消费C=30+0.8(Y-50)=30+0.8Y-40=0.8Y-10均衡收入:Y=C+I+G=0.8Y-10+60+50+50-0.05Y=0.75Y+150得Y=150/0.25 =600......均衡收入(2)净出口余额:NX=50-0.05Y =50-0.05×600=20(3)KI=1/(1-0.8+0.05)宏观经济学习题参考答案(部分)=4(4)投资从60增加到70时Y=C+I+G+NX=0.8Y-10+70+50+50-0.05Y=0.75Y+160 160得Y =150/0.25 =640......均衡收入净出口余额:NX=50-0.05Y=50-0.05×640=50-32=18(5)当净出口函数从NX=50-0.05Y变为X=40-0.05Y时的均衡收入:Y=C+I+G+X=0.8Y-10+60+50+40-0.05Y=0.75Y+140得Y=140/0.25 =560......均衡收入净出口余额NX=40-0.05Y=40-0.05×560=40-28=12(6)自发投资增加10使均衡收入增加40(640-600=40)自发净出口减少10(从NX=50-0.05Y变为NX=40-0.05Y)使均衡收入减少额也是40(600-560=40)然而自发净出口变化对净出口余额的影响更大一些自发投资增加10时净出口余额只减少2(20-18=2)而自发净出口减少10时净出口余额减少8(20-12=8)五、论述题乘数也叫倍数宏观经济学中所运用的乘数是指国民收入函数中由于某个自变量的变化而引起的国民收入的变化投资乘数是指投资量变化数与国民收入变化数的比率它表明投资的变动将会引起国民收入若干倍的变动投资之所以具有乘数作用是因为各经济部门是相互关联的某一部门的一笔投资不仅会增加本部门的收入而且会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引起连锁反应从而增加其他部门的投资与收入最终使国民收入成倍增长发挥投资乘数作用有三个前提条件:(1)在消费函数或储蓄函数为即定的条件下一定的投资可以引起收入的某种程度的增加即投资的乘数作用可以相当顺利地发挥出来(2)要有一定数量的劳动力可以被利用(3)要有一定数量的存货可以被利用第四章宏观财政政策一、单项选择题1、A2、D3、C4、A5、B6、B7、A8、A9、B 10、A二、填空题1. 通货紧缩通货膨胀2. 财政支出财政收入3. 政府通过改变支出来影响国民收入水平4. 财政收入政策5. 累进的税收制度福利社会支出制度厂商和居民的储蓄6. 增加抑制减少阻碍7. 增加扩张减少收缩8. 直接税间接税公司收入税9. 赤字10. 当政府用增税的方法来偿还债务时人们为了逃避高税率而减少工作时间第五章货币的需求和供给一、填空题1. 人们普遍接受的交换媒介2. 交换媒介计算单位价值储蓄延期支付的手段3. 把货币留在手中的偏好4. 交易预防投机交易余额预防余额投机宏观经济学习题参考答案(部分)余额5. 国民收入利息率6. 作为货币单位的基础的商品7. 货币供给量8. 纸币硬币9. 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10. 通货活期存款M1-A 可转让的提款单ATS第六章货币对经济的影响一、填空题1. 货币需求货币供给2. 货币需求量利息率右下方3. 垂直4. 利息率5. 向右下降6. 投资支出利息率右下方7. 货币需求量对利息率变化反映的敏感程度8. 投资的利息弹性9. 货币数量的增加已不能降低利息率10. 价格水平货币数量二、单项选择题1、B2、C3、A4、D5、B6、D7、A8、D9、C第七章宏观货币政策一、单项选择题1、D2、B3、D4、C5、D6、A7、A8、C二、多项选择题1、ABC2、AC三、简答题1、中央银行的主要货币政策工具是:公开市场活动准备金要求以及贴现率2、中央银行的两种主要负债是:中央银行发行的、在流通中的通币以及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3、持有货币的三种主要动机是:交易动机预防动机以及投机动机4、有许多货币的组成部分并不支付利息例如通货和活期存款利率是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持有货币没有支付利息但放弃了用于其他金融资产时所能得到的利息收入当利息上升时持有货币的成本就增加了因此人们就要减少自己的货币持有量并用货币去购买其它金融资产以便获得更高的利率四、计算题(1)货币乘数时货币供给量(M)与货币基础(MB)的比率:mm=M/MB=5000亿/2022年亿=2.5(2)可以计算a=C/D,b=R/D并用第一题的公式计算货币乘数:a=C/D=1000亿/5000亿=0.2b=R/D=500亿/5000亿=0.1mm= 1+a/a+b = 1+0.2/0.2+0.1 = 1.2/0.3 = 4(3)题中已经给出b=R/D=0.1,但仍需计算a=C/D.从题中可以知道C的值但不知道D的值我们可以根据已知的b和R计算出D=R/b因此D=R/b=500亿/0.1=5000亿a=C/D=1500/5000=0.3mm=1+a/a+b=1+0.3/0.3+0.1=1.3/0.4=3第八章国民收入和货币的均衡一、单项选择题1、A2、A3、B4、C5、A6、A7、C8、D9、C二、多项选择题1、ABD三、名词解释:1、IS曲线--在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收入和利率的各种组合的点的轨迹在两部门经济中IS曲线的数学表达式为I(r)=S(Y)它的斜率为负这表明IS曲线一般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一般来说在产品市场上位于IS曲线右方的收入宏观经济学习题参考答案(部分)和利率的组合都是投资小于储蓄的非均衡组合;位于IS曲线左方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是投资大于储蓄的非均衡组合只位于IS曲线上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才是投资等于储蓄的均衡组合2、LM曲线--表示货币市场中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时收入与利率的各种组合的点的轨迹LM曲线的数学表达式为M/P=ky-hr 它的斜率为正这表明LM曲线一般是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一般说来在货币市场上位于LM曲线右方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是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的非均衡组合位于LM曲线左方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是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的非均衡组合只有位于LM曲线上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才是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的均衡组合3、凯恩斯陷阱--又称流动偏好陷阱或流动性陷阱指由于流动偏好的作用利息不再随货币供给量的增加而降低的情况西方经济学认为利息是人们在一定时期内放弃流动偏好的报酬利息率的高低取决于货币的供求流动偏好代表了货币的需求货币数量代表了货币的供给货币数量的多少由中央银行的政策决定货币数量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利息率但是由于流动偏好的作用低于这一点人们就不肯储蓄宁肯把货币保留在手中四、简答题1、计划的总支出是包括自发支出与引致支出在IS-LM模型分析中自发支出取决于利率引致支出取决于实际国民生产总值所以只有当利率与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为某一特定值的结合时所决定的计划的总支出才能与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相等从而实现物品市场的均衡2、极端的凯恩斯主义者认为当存在流动性陷阱时人们在即定的利率时愿意持有任何数量的货币所以LM曲线为一条水平线自发支出的增加使IS曲线向右方移动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加而利率不变由于财政政策所引起的自发支出增加不会引起利率上升所以也就没有挤出效应财政政策的作用最大而且流动陷阱的情况在现实中是存在的第九章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均衡一、单项选择题1、B2、A3、A4、B5、B6、C7、C8、A9、D第十章失业和通货膨胀一、单项选择题1、A2、B3、B4、B5、B6、D7、B二、多项选择题1、ACE2、ABC3、AC4、AB三、简答题:滞胀(或译停止膨胀)就是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停滞(不增长甚至下降)与通货膨胀率加剧并存的状况第十一章经济周期一、单项选择题1、C2、B3、B4、B5、A6、A7、C8、A9、A第十二、十三章经济的增长和发展一、单项选择宏观经济学习题参考答案(部分)题1、B2、A3、C4、C5、B6、B7、A8、C9、C 10、A11、D 12、C 13、D 14、A 15、B16、A 17、B 18、D二、简答题1、人均生产函数表明了在技术为既定的情况下人均产量如何随人均存量增加而增加如果资本积累率提高那么人均资本存量也就更迅速地提高这就意味着人均产量迅速增长即更高的增长率可以用沿着人均生产函数的变动来说明这一点2、有几种方法可以克服经济增长的障碍其中已被证明最成功的一种是较为自由的国际贸易的扩大香港、新加坡等国家或地区通过生产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迅速地增加了人均收入获得国际贸易的好处3、在哈罗德- 多马模型G= S/V 中V=4G=7%从而S=G?V=7%×4=28%三、论述题1、英国经济学家哈罗德、美国经济学家多马把凯恩斯理论的短期比较静态分析扩展为长期动态分析在凯恩斯就业理论的基础上分别建立了自己的增长模型由于二者基本内容大致相同通称为哈罗德-多马模型(1)哈罗德模型哈罗德指出凯恩斯收入均衡论的局限性认为要保证经济长期均衡增长必须要求投资保持一定的增长率为分析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的均衡条件哈罗德建立了经济增长模型假设条件有:①全社会只生产一种产品不用于消费部分都用于投资②储蓄倾向不变储蓄由收入水平决定③社会生产中只有劳动和资本两种生产要素两种要素的比例不变而且每单位产品消耗的生产要素也不变④技术水平不变边际资本系数等于平均资本系数即资本产量比率不变⑤资本和劳动的边际生产率递减(2)多马模型投资两重性:一方面投资增加有效需求和国民收入即扩大了需求另一方面投资还增加了资本存量和生产能力即扩大了供给多马认为:通过增加投资解决失业问题就必须在下一时期增加更多的支出(需求)才能保证新增加的资本存量及其潜在的生产能力得到充分利用(3)哈罗德-多马模型的理论观点把哈罗德-模型和多马模型合在一起从哈罗德-多马模型出发可得出以下三个观点①经济稳定增长的条件当一定得合意储蓄率与合意得资本-产量比率决定的经济增长率是有保障的增长率时社会经济就能够实现稳定增长②短期经济波动的原因如果实际增长率与有保障的增长率不相等就会引起经济波动实际增长率和有保证的增长率一致是很少见的、偶然的所以社会经济必然要出现波动在收缩和扩张的交替中发展③经济长期波动的原因有保证的增长率和自然增长率之间的关系变化成为经济社会长期波动的原因宏观经济学习题参考答案(部分)(4)哈罗德-多马模型的理论基础是凯恩斯主义理论它不仅在理论上是投资等于储蓄这一公式的长期化与动态化而且在分析中也沿用了凯恩斯主义的某些脱离现实的抽象心理概念例如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的有保证的增长率是资本家感到满意并准备继续下去的增长率这里所强调的仍然是资本家的心理预测即凯恩斯所说的资本边际效率这样就和凯恩斯同样把资本家的乐观或悲观的情绪扩大为决定经济发展的因素哈罗德-多马模型关于短期与长期经济波动的分析和其他经济周期理论一样否认了波动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用一些抽象的技术经济关系来说明经济波动的产生哈罗德虽然也承认资本主义社会经济波动的必然性但他仍然相信资本主义是可以实现稳定的长期增长的他的整个分析正是为实现这种稳定增长而出谋划策当然对哈罗德-多马模型如果加以改造或使用不同的解释也可以为我们所借鉴例如把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储蓄率(s)解释为积累率把产量-资本之比(1/c)解释为投资的经济效果即每单位增加的可以造成的产量的增加那么该模型的公式即可变为国民收入增长率=积累率×投资的经济效果或G= s 1/c式中:投资的经济效果为资本-产出之比的倒数至少在理论上它的数值式可能被事先估算出来的在已知投资经济效果的情况下哈罗德-多马模型可以被认为是表明国民收入增长率和积累率之间的数量关系的公式。
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导论1.(1)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问题是一个国家整体经济的运行情况以及政府如何运用经济政策来影响国家整体经济的运作。
其核心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和就业理论。
(2)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总体经济问题,它涉及经济中商品与劳务的总产出及其增长速度、通货膨胀与失业的程度、经济衰退及其原因、国际收支状况及汇率的变动等。
2.(1)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①研究对象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如家庭、厂商等。
宏观的研究对象则是整个经济,研究整个经济的运行方式与规律,从总量上分析经济问题。
②解决的问题不同。
微观解决的是资源配置问题,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以实现个体效益的最大化。
宏观则把资源配置作为既定的前提,研究社会范围内的资源利用问题,以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③研究方法不同。
微观的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即研究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
宏观则是总量分析,即对能够反映整个经济运行情况的经济变量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
④基本假设不同。
微观的基本假设是市场出清(在给定的价格P之下,市场上的意愿供给等于意愿需求,达到均衡状态)、完全理性、充分信息,认为“看不见的手”能自由调节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宏观则是既定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政府有能力调节经济,通过“看得见的手”纠正市场机制的缺陷。
⑤中心理论不同。
微观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还包括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市场理论、产权理论、福利经济学、管理理论等。
宏观的中心理论则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还包括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理论与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等。
(2)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联系:①微观经济分析是宏观经济分析的基础,离开了微观分析这一基础,宏观分析将成为空中楼阁。
②从根本目标上看,宏观经济分析与微观经济分析也是一致的。
③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虽然分析的侧重点不同,但二者是不能分开的。
《宏观经济学》章节习题及答案解析
《宏观经济学》章节习题及答案解析第一章导论1、怎样理解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解答】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经济的总体行为。
它的基本研究方法是考察经济的总体趋势,采用总量分析法。
它解决的主要中心问题经济周期与失业、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
与微观经济学不同,宏观经济学则主要研究整体经济,以产出、失业、通货膨胀这些大范围内的经济现象为研究对象,其目的是对产出、失业以及价格的变动作出经济解释,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则是总量分析,即对能够反映整个经济运行情况的经济变量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
这些总量包括两类,一类是个量的总和,另一类是平均量。
因此,宏观经济学又称为“总量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章节习题及答案解析第二章国民收入核算1、下列项目是否计入GDP,为什么?(1)政府转移支付(2)购买一辆用过的卡车(3)购买普通股票(4)购买一块地产【解答】(1)政府转移支付不计入GDP,因为政府转移支付只是简单地通过税收(包括社会保障税)和社会保险及社会救济等把收入从一个人或一个组织转移到另一个人或另一个组织手中,并没有相应的货物或劳务发生。
例如,政府给残疾人发放救济金,并不是残疾人创造了收入;相反,倒是因为他丧失了创造收入的能力从而失去生活来源才给予救济的。
(2)购买一辆用过的卡车不计入GDP,因为在生产时已经计入过。
(3)购买普通股票不计入GDP,因为经济学上所讲的投资是增加或替换资本资产的支出,即购买新厂房,设备和存货的行为,而人们购买股票和债券只是一种证券交易活动,并不是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
(4)购买一块地产也不计入GDP,因为购买地产只是一种所有权的转移活动,不属于经济意义的投资活动,故不计入GDP。
2、如果甲乙两国并成一个国家,对GDP 总和会有什么影响(假定两国产出不变)?【解答】如果甲乙两国合并成一个国家,对GDP 总和会有影响。
因为甲乙两国未合并成一个国家时,双方可能有贸易往来,但这种贸易只会影响甲国或乙国的GDP,对两国GDP 总和不会有影响。
宏观经济学习题库(附参考答案)
习题库第一章导论一、名词解释宏观经济学、总量分析、非均衡分析、凯恩斯革命二、简答题1、宏观经济学有什么特点?2、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哪些问题?3、现代宏观经济学是如何产生与演变的?第二章国民收入核算一、名词解释GDP、GNP、NDP、NI、PI、PDI、名义GDP、实际GDP、GDP紧缩指数二、选择题1、下列那些项目应计入GDP?( )。
A. 政府转移支付B. 购买一辆用过的卡车C. 购买普通股票D. 购买一块地产2、已知某一经济中的消费额为6亿元,投资额为1亿元,间接税为1亿元,政府用于物品和劳务的支出额为1.5亿元,出口额为2亿元,进口额为1.8亿元,则()。
A. NDP=8.7亿元B. GDP=7.7亿元C. GDP=8.7亿元D. NDP=5亿元3、所谓净出口是指()。
A. 出口减进口B. 进口减出口C. 出口加进口D. GNP减出口4、在三部门经济中,如果用支出法来衡量,GDP等于()。
A. 消费+投资B. 消费+投资+政府支出C. 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D. 消费+投资+进出口5、GDP与NDP之间的差别是()。
A. 直接税B. 折旧C. 间接税D. 净出口6、按最终使用者类型,将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加总起来核算GDP的方法是()。
A. 支出法B. 收入法C. 生产法D. 增加价值法7、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增加对()有影响?A. GDPB. NDPC. NID. PI三、简答题1、指出下列各项中,哪些是中间产品,哪些是最终产品?①小王购买一本杂志②某电脑公司购买一批英特尔公司生产的芯片③某政府机构购买一批红旗轿车④旅游时付给入住酒店的房租⑤律师支付租用办公室的房租⑥家庭支付的水电费⑦美国公司向中国购买的农产品2、GDP的统计口径是否忽视了对中间产品生产的核算?3、在证券市场购买股票和债券属于经济学意义上的投资活动吗?4、为什么政府转移支付不能计入GDP?5、为什么间接税应该计入GDP?6、GDP指标有哪些缺陷或不足?7、为什么要区分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和实际国内生产总值?8、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关系如何?四、计算题1、若某国GDP为8800单位,总投资为1150单位,净投资为292单位,消费为5800单位,政府购买的产品和劳务价值为1500单位,间接税为620单位,政府财政盈余为44单位,求该国NDP、净出口、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储蓄各为多少。
宏观经济学第一章作业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作业第一章宏观经济的总量指标一、名词解释1、国内生产总值(GDP)2、个人支配收入(DPI)解答:1、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格总额。
2、个人支配收入(DPI):是指个人收入扣除个人所得税后的余额,即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收入-个人所得税。
二、选择题1、从总支出核算GDP包括()A、工资支出B、缴纳税金C、消费D、储蓄2、从总收入GDP包括()。
A、卖旧房所得B、卖粮食所得C、卖土地所得D、储蓄3、某地区年人均GDP大于人均GNP,这表明该地区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外国公民从该地区取得的收入。
A、大于B、小于C、等于D、可能大于可能小于4、从最终使用者的角度看,将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加总起来计算GDP的方法是()。
A、支出法B、收入法C、生产法D、增加值法解答:C、B、B、A三、简答题1、请阐述奥肯定律。
2、下列项目是否计入GDP,为什么?(1)政府转移支付;(2)购买一辆用过的卡车;(3)购买普通股票;(4)购买一块地产。
解答:1、答:要维持充分就业水平,实际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必须快于潜在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
美国经济家阿瑟奥肯根据美国的统计资料,测算出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与失业率的关系的定律,我们称之为奥肯定律。
因此,奥肯定律是表示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的关系的经验规律。
即失业率不高于自然失业率1%,实际GNP的增长率便低于潜在GNP的增长率3%,或实际GNP的增长率超过潜在GNP的增长率3%,可以失业率降低1%。
2、四、计算题。
2、解:支出法:GDP=个人消费支出+总投资支出+政府对产品的劳务的购买+净出口=C+I+G+(X-M)=16728+3953+5347+(3398-3165)=26261(亿美元)收入法:GNP=国民生产净值+折旧=(国民收入+企业间接税)+折旧=[(个人租金收入+雇员报酬+利息收入+财产所有者收入+公司利润+企业转移支付-政府对企业的补贴+统计误差)+企业间接税]+折旧=[(318+15963+1798+1306+1827+105-46-6)+2123]+2873=26261(亿美元)。
宏观经济学课后练习答案
第一章宏观经济学的科学一、选择题1.下列哪一项不是宏观经济学家研究的主要问题( B )A.经济增长B.供需的价格弹性C.通货膨胀D.充分就业2.下列不正确的是 ( A )A.经济模型是对经济的精确描述B.经济模型是对经济现象的抽象C.经济模型往往是用数学术语说明变量之间的关系D.经济模型有助于解释经济变量3.经济模型要解释的变量是( C )A.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B.外生变量C.内生变量D.既不是内生变量也不是外生变量4.存量是( A )A.某个时点现存的经济量值B.某个时点上的流动价值C.流量的固体等价物D.某个时期内发生的经济量值5.下列各项中哪一个属于存量( C )A.国内生产总值B.投资C.失业人数D.人均收入6.宏观经济学的创始人是( C )A.斯密B.马歇尔C.凯恩斯D.萨缪尔森7.在凯恩斯看来,造成资本主义经济萧条的根源是( B )A.资源短缺B.有效需求不足C.资源配置不当D.技术落后8.下列哪一本著作对现代宏观经济学的产生起了最为重要的作用( C )。
A.凯恩斯的《货币论》B.马歇尔的《货币、信用与商业》C.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D.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二、名词解释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相对,是一种现代的经济分析方法。
它以国民经济总体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经济生活中有关总量的决定与变动,解释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与波动、国际收支及汇率的决定与变动等经济中的宏观整体问题,所以又称之为总量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的中心和基础是总供给-总需求模型。
具体讲,宏观经济学主要包括总需求理论、总供给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等内容。
对宏观经济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的历史十分悠久,但现代意义上的宏观经济学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得以形成和发展起来。
宏观经济学诞生的标志是凯恩斯于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宏观经济学在20世纪30年代奠定基础,二战后逐步走向成熟并得到广泛应用,60年代后的“滞胀”问题使凯恩斯主义的统治地位受到严重挑战并形成了货币主义、供给学派、理性预期等学派对立争论的局面,90年代新凯恩斯的形成又使国家干预思想占据主流。
宏观经济学参考答案
宏观经济学参考答案第一章一、名词解释1、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得到充分利用。
2、一个经济体在一定时期(通常是指一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之总和。
3、一年内在本国领土上所生产的最终铲平市场价值之总和。
4、一个国家一年内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全部收入,及工资、利息、地租和利润的总和。
5、名义国民生产总值与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之比。
即:国民生产总值折算数=×100%=×100%二、填空1、国民生产总值2、在以后的生产阶段中作为投入的产品,最后供人民使用的产品3、支出法,收入法,部门法4、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5、个人所得税6、消费,储蓄三、单选1-5 B C B D B 6-7 C B四、多选ABD ABE ABCE ABDE ABCE五、判断1、×国民收入(国民生产总值)2、×和中间产品3、×钢铁厂炼钢用的煤4、×在生产中作为工作服5、×应(不应)6、√7、×个人消费支出(国内私人总投资)六、简答题3、在国民经济中,总需求代表着社会对最终产品的总支出,总供给代表着社会提供的最终产品的总产量或社会总收入。
他们分别由支出法和收入法计算,而用这两种方法计算的结果(GNP)是一致的,因而在国民经济中存在着这样一个恒等关系,即:AD≡AS第二章一、名词解释1.、又称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是指经济中实现了充分就业时所能达到的国民收入水平。
2、是指总需求与总供给达到平衡是的国民收入3、是消费与收入之间的依存关系,即:C=y)4、是指增长的消费在增加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即:MPC=5、是指自发总和需求的增加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6、是描述物品市场达到的均衡,即I=S时,国民收入与利息率之间存在着反向变动关系的曲线7、是描述货币市场达到均衡,即L=M时,国民收入与利率存在着通向变动关系的曲线8、流动偏好及货币需求,当利率降得很低时,货币的投机需求就如同一个陷阱或“黑洞”,将大量的货币吸引人们的手头上二、填空题1、潜在国民收入不变,不考虑总供给因素,价格水平不变2、投资水平不变,利率水平不变3、消费,投资,政府购买支出,净出口4、总需求5、自发消费,引致消费6、自发总需求7、增加,减少8、增加,减少9、越大,越小10、没有得到充分利用11、物品市场,货币市场,均衡国民收入水平,均衡利率水平12、反向,减少,减少,减少13、向右上方平行,左下方平行14、同向15、交易,预防,投机16、同向,反向17、右下,左上18、右上,增加,上升,右下、增加,下降19、右下方,反向20、减少,上升,减少,减少,减少21、右上,左下22、凯恩斯总供给,短期总供给,长期总供给23、增加,不变,增加,上升,不变,上升24、增加,下降25、总供给,总需求三、单选1-5、 C C E C A6-10、B C C C A11-15、B B C C BE16-20、A D C A C四、多选AC BCE ACE CD BD BCE ABD五、判断1、×一定(一般不)2、√3、×自发(引致)4、√5、√6、×任何情况(资源为得到充分利用)7、√8、√9、√10、×物品(货币)11、√12、√13、×平等(平行)14、√15、×国民收入(国民收入不变)16、√17、√18、√六、简答题5、在IS-LM模型中,货币供给量是指实际货币供给量,取决于名义货币供给量与价格水平,即M=,亦即实际货币供给量与价格之间成反比关系,当货币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价格上升会使实际货币供给量减少,实际货币供给量减少会使利率上升,利率上升会使投资减少,近而使总需求减少,国民收入水平下降,反之亦然,因此,价格与国民收入(总需求)成反向变动关系。
宏观经济学第一章练习题答案
宏观经济学第一章练习题答案(总2页)-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宏观经济学第一章习题二、单选题1.下列哪一项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 (B)A 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B. 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C. 经纪人为一座旧房买卖收取的一笔佣金D. 保险公司收到一笔家庭财产保险费2. 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小于国民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 A ) 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A.大于B.小于C.等于D. 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3. 面粉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 A )A.一定是对的B.一定是不对的C. 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不对的D.以上三种说法全对.4. 经济学上的投资是指( D )A.企业增加一笔存货B.建造一座住宅C.企业购买一台计算机D. 以上都是5. 在一个有家庭、企业、政府和国外的部门构成的四部门经济中,GDP是( A)的总和.A.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B. 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C.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D. 工资、地租、利息、利润和折旧6.下列哪一项不是公司间接税 (B)A.销售税B.公司所得税C.货物税D.公司财产税7.下列项目中,( C )不属于要素收入的是A.总统薪水B. 股息C. 公司对灾区的捐献D. 银行存款者取得的利息8.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增加对( D ) 项有影响.A.国内生产总值B. 国内生产净值C. 国民收入D. 个人收入三、多选题1.下列可以列入GDP的有 (BC)A.购买普通股票B.购买当年生产的小汽车C.买卖一幢旧房子的经纪人费用D. 购买棉纱的总价值2.用支出法核算GDP包括 (ABCD)A消费B.投资C. 政府购买D. 净出口。
《宏观经济学》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1]
第一章导论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它与微观经济学有什么区别?答: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即以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净值和国民收入的变动及就业、经济周期波动、通货膨胀、财政与金融、经济增长等等之间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
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个体经济活动参与者的行为及后果,是组成经济的具体单位,而不是聚集单位。
它企求解释个人、家庭、企业和工业的经济行为和经济原则,并研究各种市场结构和表现。
消费者和家庭的开支水平、具体企业和工业的价格、产出决策、工资、竞争机制和作用,市场结构及社会效益等,都是它需要研究的变量。
微观和宏观的区别在于:a研究对象不同;宏观的研究是整个国民经济的经济行为,微观研究的是个体经济行为。
b研究主题不同:宏观是资源利用以至充分就业;微观是资源配置最终到效用最大化。
c中心理论不同:宏观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微观是价格理论。
第二章宏观经济的衡量与均衡1.试述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收入和个人可支配收入之间的关系。
答:(1)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国范围内在某一给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包括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2)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指一国所拥有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
GNP和GDP 的关系:二者统计口径不一样。
GNP是一个国民概念,GDP是一个地域概念。
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为: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外国公民在本国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
(3)国内生产净值(NDP)即一个国家一年中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减去生产过程中消耗掉的资本(折旧费)所得出的净增长量。
(4)国民收入( NI)即一个国家在一年内各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实际报酬的总和,即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的总和。
从国内生产净值中扣除企业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加政府补助金就得到这一狭义的国民收入。
(5)个人收入(personal income,简写为PI),指个人实际得到的收入。
《宏观经济学教程》教材习题答案.docx
《宏观经济学教程》教材习题答案(非官方资料,仅供参考,不保证正确)第一章总产出二、分析与思考1,在总产值中包含着中间产站的价值,如來以各部门的产值总和來合算总产出,则会出现重复计算。
2,因为这只是证券资产的交易,在这种交易中获得的利润或蒙受的损火与本期生产无关。
3,可能会,因为销售的产品可能是上年生产的产品。
GDP与GNP应该以后者,即木年生产的最终产品为口径。
因为它是用來衡量国家当年总产出水平的量的。
4,不是,因为个人可支配收入是GNP或GDP中减去折旧、间接税、公司利润、社会保障支付、个人所得税,再加上转移支付得到的。
5,购买住宅属于投资行为,因为西方国家的消费者购买或建造住宅一般都是使用银行贷款, 而且住宅也像企业的固定资产一样,是一次购买、长期使用、逐步消耗的。
6,--般小间产品在当期生产屮全部被消耗掉,其价值完全包含在产品的销售价格小。
而,固定资产在生产过程中则是被逐步消耗的,计入当期产品生产成本的仅仅是固定资产中部分被消耗掉的价值,即折IH。
7,不是。
因为总支出包括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岀口,并不只是在消费授终产品上。
8,不是。
总产出包括的是净出口,对外贸易规模人,如果进口大于出口,则总产出规模不会因对外贸易规模大而变大。
9,可以。
因为名义GDP与实际GDP的比率是消费价格平减指数,平减指数可以衡量物价水平变化,所以可用来衡量通货膨胀率。
10,不一定。
因为购买力平价在计算时冇样木选择的典型性与权重确定上的困难,不能很好地反映两国货币实际比率。
三、计算题1,解:Y = C + I + G + NXGNP二8000+5000+2500+2000-1500二16000NNP= GNP •折旧NYP二16000-500二15500NI= NNP・间接税NT=15500-2000=13500PI=NI-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和社会保险税+政府转移支付Pl=13500+500=14000DPI二PI •个人所得税DPI二14000- (3000-2000) =13000第二章消费、储蓄与投资二、分析与思考1,不包括公共产品的消费。
深大-微观-前三章-答案
第一章绪论一、判断T 1.没有稀缺就没有经济学。
T 2.经济学属于社会科学。
T 3.经济学借鉴了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研究经济现象。
F 4.下述判断属于规范分析:在特定条件下,收入分配差距过大会降低社会的消费占GDP 的比重。
F 5.下述判断属于实证分析:收入分配差距过大会降低消费,不利于经济增长,政府应该降低收入分配差距。
F 6.经济学的理论都是建立在假设的基础上,与现实社会不符,故无法解释现实。
F7.“你的商品没有市场”这句话中市场指的是“交换商品的地方”。
F 8.“农村品批发市场中的市场”中的市场指的是“商品交换的地方”。
F 9.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规模比较小的经济体.F 10.微软公司的年销售额比卢森堡的GDP都要大,因此微软公司的经济行为属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范围。
T 11.从理论上讲,计划经济可以把资源配置的和市场经济一样有效.二、选择题B 1.下列关于市场经济的表述正确的是A.如果存在一个足够大的计算机,计划经济在资源配置和利用上比市场经济更有效率B.在充分竞争的经济体中,追求自身利益的市场参与者象被一个无形的手引导一样导致社会福利的最大化C.市场经济的优势就是它能把资源平均地分配给消费者D.市场经济中,厂商总能把税收转嫁给消费者C 2.在一个自由市场经济体中,资源的配置最终取决于A.消费者投票决定B.厂商的利润水平C.消费者的偏好D.制定计划中央机构A 3.经济模型是A. 对现实的一个抽象,建立在假设之上B.对现实的一个复制C.因为它建立在假设之上,与现实不符,所以对经济现象没有解释力D. 模型和理论相比,后者能更好的解释经济现象B 4.下述表述属于规范分析的是A.如果一个经济的投资水平较高,一般而言会导致较快的经济增长B.在面临降低失业和通胀的两难选择时,首要的选择是降低失业C.1978年以来的中国经济平均增长速度要要快于世界平均水平D.一般而言,如果货币供给量增长速度快于经济增长速度,通胀是迟早要来的A 5.“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这句话告诉我们A.资源是稀缺的B.资源的利用不是有效的C.资源的数量是无限的D.人的欲望是有限的三、思考题1.在现实社会中,经常有些人进行低买高卖的跨时、跨地的投机,谈谈你对这些投机活动的看法。
宏观经济学第一章习题及答案
第一单元国民收入核算本单元所涉及到的主要知识点:1.国民收入的含义与加总;2.按支出法核算的国民收入或GDP;3.按收入法核算的GDP及其他指标;4.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
一、单项选择1.下面不属于总支出的是()。
a.政府支出;b.税收;c.净出口;d.投资。
2.下面不属于流量的是()。
a.出口;b.折旧;c.转移支付;d.国家债务。
3.社会保障支付属于()。
a.政府支出;b.转移支付;c.税收;d.消费。
4.对政府雇员支付的报酬属于()。
a.政府支出;b.转移支付;c.税收;d.消费。
5.下面不属于国民收入部分的是()。
a.租金收入;b.福利支付;c.工资;d.利息净额。
6.从国民收入核算的结果看,投资等于()。
a.私人储蓄;b.预算盈余;c.a和b的和;d.既不是a 也不是b 。
7.国内生产总值是()的市场价值。
a.一年内一个经济中所有交易;b.一年内一个经济中生产的所有商品和劳务;c.一年内一个经济中交换的所有最终商品和劳务;d.一年内一个经济中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劳务。
8.净投资是指()。
a.建筑费用加上设备减去存货变化的总值;b.建筑费用加上设备减去存货变化的净值;c.建筑费用加上设备再加上存货变化的总值;d.建筑费用加上设备再加上存货变化再减去资本重置的总值。
9.通过()我们避免了GDP的重复记算。
a.剔除资金转移;b.使用增值法;c.剔除以前生产产品的市场价值;d.剔除那些未涉及市场交换的商品。
10.若个人收入为$550,所得税为$70,消费为$430,利息支付为$10,个人储蓄为$40,那么个人可支配收入为()。
a.$500;b.$480;c.$470;d.$440。
11.实际GDP是通过()得到的。
a.当期GDP乘以GDP缩减指数;b.当期GDP除以GDP缩减指数;c.当期GDP乘以基期价格;d.当期GDP除以基期价格。
12.假设第1年即基年有当期产出为10000,如果第8年价格缩减指数翻了一倍而实际产出增加了50%,则第8年的当期产出等于()。
宏观经济学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国民收入核算一、名词解释1. 国内生产总值2. 实际国内生产总值3. 国民收入4. 个人可支配收入二、单项选择题1. 用支出法核算GDP时,应包括的项目有( )。
A. 居民消费支出B. 政府转移支付C. 政府税收D. 居民对债券的支出2. 以下不能计入国民收入的有( )。
A. 政府转移支付B. 工资C. 资本折旧D. 间接税3.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中心是( )。
A. 收入与增长分析B. 收入与就业分析C. 失业与通货膨胀分析D. 通货膨胀与增长分析4. 下列产品中能够计入当年GDP的有( )。
A. 纺纱厂购入的棉花B. 某人花10万元买了一幢旧房C. 家务劳动D. 某企业当年生产没有卖掉的20万元产品5. 属于GDP但不属于NI的项目有(或按收入法计入GDP的有)( )。
A. 政府转移支付B. 企业转移支付C. 间接税D. 直接税6. GDP与NDP之间的差别是( )。
A. 间接税B. 折旧C. 直接税 D. 净出口7.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不包括如下哪个变量( )。
A. 国内生产总值B. 国内生产净值C. 政府税收D. 个人收入8. 用收入法核算的GDP应包括()。
A. 工资、利息、租金和非企业主收入B. 公司税前利润C. 企业转移支付及企业间接税D. 资本折旧9. 已知C=6亿,I=1亿,间接税=1亿,g=1.5 亿,X=2 亿,M=1.8亿,则( )。
A. NNP=8.7亿B. GDP=7.7 亿C. GNP=8.7亿D. NNP=5亿10. 用支出法计算的GDP的公式为( )。
A. GDP=C+I+G+(X-M)B. GDP=C+S+G+(X-M)C. GDP=C+I+T+(X-M)D. GDP=C+S+T+(M-X)11. 以下可以计入GDP的有( )。
A. 购买一辆用过的卡车B. 居民购买粮食C. 政府转移支付D. 政府购买办公用品12. 用收入法核算GDP时,应包括()。
A. 政府转移支付B. 间接税C. 政府投资兴建一所学校D. 企业投资13. 用支出法核算GDP时,应包括(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
一、判断
√1、宏观经济学研究国民收入的决定和变动。
()
√2、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是考察经济的总体趋势。
()
√3、宏观经济学的基本问题是那些与总体经济有关的经济问题。
()
×4、凯恩斯学派倾向于赞同自由市场经济“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不提倡政府在促进宏观经济中的作用。
()
×5、经济学家评价经济模型时只需进行逻辑推理而不需考虑假设是否合理。
()
二、单项选择
D1、现代宏观经济学进行研究的时候,主要遵循的基本步骤是()
A.简化
B.加总
C.数量分析
D.以上都是
B2、宏观经济学家研究消费问题时,所关心的是()
A.消费者具体购买的是什么
B.消费者的各种支出进行加总而得到的一个总量
C.消费者的具体需求能否得到满足
D.消费者的总群体的大小
D 3、以下哪一项不是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A.当期的国民收入是如何决定的
B.导致一个国家长期经济增长的因素
C.导致一个国家经济波动的原因
D.一国居民生活的普遍幸福
D 4、宏观经济学理论或模型是()
A.数学等式
B.对经济发展的预测
C.根据经济学规律提出的政府政策改革建议
D.若干假设以及由这些假设推导出来的结论
D 5、运用宏观经济学理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长期增长理论重点阐明生产能力的增长
B.在中期内,生产能力看成是既定的。
产量取决于总供给,而价格取决于总供给与总需求
C.短期内,价格水平不变,产量取决于总需求水平
D.短期内,失业水平取决于总供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