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心理疏导工作 让学生扬起自信的风帆
班主任如何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
班主任如何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心理健康对于每个学生都是至关重要的,而班主任作为学生的重要指导者和照料者,承担着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的重要责任。
本文将讨论班主任如何有效地进行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并提供一些可行的方法和建议。
一、加强沟通与倾听班主任在心理疏导工作中,首先要建立起与学生之间的良好沟通渠道。
通过与学生的交流,班主任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的内心感受和困惑。
在与学生的交谈中,班主任需要展现出真诚的关心和耐心的倾听,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表达自己的不安和疑虑。
此外,班主任还可以通过一对一的方式与学生交流,帮助他们充分发泄内心的情绪,并提供积极的解决方案。
相信学生的心理问题得到关注和倾听,有助于他们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
二、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班主任在心理疏导工作中,也需要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自我认知能力。
通过与学生的讨论和引导,班主任可以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优点、弱点和兴趣爱好,进一步树立积极的自我形象。
班主任可以组织一些个人发展的活动,例如写日记、制定自我目标等,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自己,并教导他们如何正确看待自己的不足和努力方向。
引导学生正视挫折和困难,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他们的自我调节能力和抗逆能力。
三、教授学生一些心理调适技巧班主任在心理疏导工作中,还可以教授学生一些心理调适技巧,帮助他们更好地处理不良情绪和压力。
例如,班主任可以教授学生一些放松训练的方法,如深呼吸、身体放松法等,让学生能够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寻求放松和舒缓。
此外,班主任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艺术创作(如音乐、绘画等)或体育运动来调节情绪,帮助他们释放压力和负面情绪。
这些调适技巧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疏导内心的不安,保持积极的心态和情绪状态。
四、搭建心理支持平台班主任可以与学校心理辅导员、家长会等合作,共同搭建一个心理支持平台,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和资源。
这个平台可以举办定期的心理讲座、心理咨询活动等,让学生能进一步了解和关注心理健康问题。
做好学生心理疏导班主任工作总结
做好学生心理疏导班主任工作总结本学期我担任一年级的班主任工作,负责督导学生的学业及日常管理,尤其注重学生心理健康的疏导工作。
在此向大家汇报一下我在学生心理疏导方面的工作总结。
一、认识学生心理疏导的重要性学生心理健康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
学生心理疏导是指通过心理学的知识和技巧,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生活质量。
二、学生心理疏导的实施策略1.了解学生: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和观察,全面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家庭背景以及学习状态,在此基础上制定个性化的心理疏导计划。
2.建立信任关系:与学生保持良好的沟通与密切的师生关系,打破师生之间的隔阂,使学生能够主动向我倾诉,畅所欲言,从而更好地开展心理疏导工作。
3.提供支持与引导:向学生提供良好的心理支持,给予正面的关注和鼓励,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他们解决困惑和压力。
4.组织活动: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各类集体活动,通过集体活动提升学生的集体意识,增强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减轻学习压力,增添学习的乐趣。
5.培养心理自助技能: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向学生传授一些简单实用的心理自助技能,如情绪调节、压力管理和冲突解决等,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
三、取得的成效1.学生表现积极的变化:通过心理疏导,我发现学生们的焦虑和压力有所减轻,他们更加乐观向上,自信满满地面对学业和生活中的困难。
2.良好的班级氛围:通过组织各种集体活动,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融洽,形成了浓厚的班级凝聚力,班级氛围更加和睦友好。
3.学业成绩稳步提升:通过与学生进行个别心理疏导,他们的学习状态逐渐得到改善,学习成绩稳步提升。
四、继续努力的方向1.加强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断更新心理疏导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2.与家长密切合作:与家长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并与家长共同探讨解决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用心引导助力学生自信成长优秀教师的心理辅导
用心引导助力学生自信成长优秀教师的心理辅导在当今社会,教育的发展已经不局限于传授知识,更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个性成长。
作为教师,不仅需要具备优秀的教学技能,还需要具备心理辅导的能力,引导学生积极自信地成长。
本文将探讨教师如何用心引导助力学生自信成长,并提供几个有效的心理辅导方法。
一、建立师生信任的基础在进行心理辅导之前,建立师生之间的信任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学生只有在信任的基础上才能真正敞开心扉,与教师分享自己的内心世界。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建立师生之间的信任。
首先,要保持学生的隐私和尊重。
教师在进行心理辅导时,应严格保密学生的个人信息,不向他人透露。
同时,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价值观和个人选择,不对学生进行任何形式的人身攻击或贬低。
其次,要展示关怀和理解。
教师应积极倾听学生的问题和烦恼,并给予理解和支持。
通过关怀的表达,教师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和关心,从而建立起师生之间的信任。
最后,要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
教师应当积极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
同时,教师也应主动向学生传递积极的信息和正能量,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和自尊。
二、激发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尊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尊是心理辅导的核心内容。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激发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尊。
首先,要关注学生的优点和潜力。
教师应当积极发现和表扬学生的优点和潜力,以提升他们的自信心。
同时,教师也应鼓励学生勇敢地面对自己的不足,并提供适当的指导和培训,帮助他们不断提升。
其次,要提供积极的反馈和支持。
教师在评价学生时,应注重给予积极的反馈和支持。
通过肯定学生的努力和进步,教师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动力。
最后,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责任感。
教师应当给予学生适当的自主权,让他们能够主动参与学习和决策。
同时,教师也要教育学生要对自己的行为和选择负责,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自律性。
三、学会倾听和引导心理辅导中,倾听和引导是教师必备的两个重要技能。
高三学生心理疏导班会课
高三学生心理疏导班会课心理疏导是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原则,结合我国的民族特征,继承我国古代医学中的有关精华并吸取国内外各学科中有价值的学术思想,逐渐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较为系统的心理治疗疏通和引导的方法。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高三学生心理疏导班会课5篇,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高三学生心理疏导班会课1面对高三,大多数同学已经处于“不待扬鞭自奋蹄”的状态。
作为高三年级的班主任,应该及时把握学生情绪的脉搏,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引导学生正视现实,变压力为动力。
一、正视压力,战胜恐惧早在高二下学期会考总复习时,学生已认识到会考总复习是高三总复习的第一轮系统复习,同时也希望及早进入总复习状态。
针对这种情况,我采取的策略是对家长、学生同时疏导,让他们以平常心对待高三。
因为,孩子们一旦进入运河中学,就必然会把上大学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这也符合我们学校是大学预备校的性质。
上大学,高三是必经之路。
我们把这个过程比作登山,上大学是他们将要攀登的顶峰,高三就好比接近顶峰的一个陡坡,越接近目标就越辛苦,这是正常现象。
对于坡上攀登的孩子们,做家长的是只给他们送吃送喝爱抚一番,还是鼓励他们勇敢向前战胜苦和累呢?过分地呵护,只会使他们怀疑自己的实力,变得懦弱;放开手让他们大胆地去闯,不仅会使他们得到磨练,变得自信,更重要的是锻炼了他们的意志品质,使他们变得更坚强。
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说得好:“聪明的家长总是跟在孩子后面;愚昧的家长总是堵在孩子的前面。
”为此,我要求家长们:在家里除了保证孩子们必需的良好学习、休息环境外,没有必要过多呵护——地不让拖、碗不让洗,像国宝大熊猫一样精心保护起来,战战兢兢不敢说不敢问。
要让高三的孩子们坚强起来,首先,我们做家长必须坚强。
二、开阔胸襟,激励斗志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们生长环境也越来越舒适,然而他们承受困难和挫折的勇气及能力却在不知不觉中降低。
由于课业负担的繁重,少数学生的软弱、娇气逐步显露出来:有的整天在苦哇累呀的叹息中自怜;有的面对沉重的功课,认为顾得了学习顾不了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是应该的,纪律上一步步松懈起来;还有的个别学生对学习失去了信心,自我放纵、甚至自暴自弃……针对以上种.种情绪,我采取了个别谈心、主题班会等形式,进行心理辅导:(1)自我怜悯、自我原谅是弱者的表现;(2)自我放纵、自暴自弃是自私的别名;(3)盲目自信比狂妄自大更危险;(4)目标——行动的支柱;(5)建立自信——帮你长出“第二条腿”等等。
学校心理咨询如何帮助学生提高自信和自尊
学校心理咨询如何帮助学生提高自信和自尊自信和自尊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心理特质。
它们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社交以及个人发展。
在学校心理咨询的帮助下,学生能够得到专业的指导和支持,从而提高自信和自尊。
本文将探讨学校心理咨询如何帮助学生提高自信和自尊,并介绍相关方法和实践案例。
首先,学校心理咨询通过建立积极的咨询关系来增强学生的自信。
心理咨询师与学生之间的良好关系是有效帮助学生提升自信的关键因素之一。
咨询师通过倾听、关注和理解学生的困惑和问题,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优点和潜力,并提供个性化的支持和引导。
在这种积极、支持性的关系中,学生会感受到被尊重和接纳的重要性,从而逐渐树立起积极的自我形象。
其次,学校心理咨询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从而增强其自尊。
心理咨询师通过与学生的探讨和互动,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情绪、需要和价值观,并引导他们找到积极的解决问题的方式。
例如,当学生表达出对自己能力的怀疑时,心理咨询师可以帮助他们反思过去的成功经历,发现自己的优势和潜力,并提供解决问题的策略。
通过这样的过程,学生会逐渐建立起对自己的认同感和自尊。
此外,学校心理咨询通过促进学生的社交参与和人际关系的建立,帮助他们提高自信和自尊。
社交困难是学生自信和自尊问题的常见原因之一。
心理咨询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社交技巧培训,帮助他们了解人际关系的规则和沟通技巧。
同时,心理咨询师还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的各种社交活动,并提供支持和指导。
通过与同龄人的互动和积极参与,学生逐渐建立起良好的社交关系,从而增强自信和自尊。
最后,学校心理咨询通过提供个体和集体辅导活动来帮助学生提高自信和自尊。
个体辅导是一对一的咨询形式,能够针对学生的具体问题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支持和指导。
而集体辅导则是以小组形式进行的心理咨询活动,通过与其他学生分享和交流经验,帮助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支持和认同。
这些辅导活动旨在提高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自我接纳能力和社交技巧,从而增强自信和自尊。
扬起自信的风帆 教案 心理健康
扬起自信的风帆——心理健康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自信的含义,认识到自信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增强自我认知和自我价值感。
3. 引导学生学会调整心态,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心。
4. 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1. 自信的定义与重要性2. 自我认知与自我价值3. 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心4. 调整心态,积极面对挑战5. 心理健康与全面发展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自信的含义、重要性以及如何树立自信心。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成功人士的故事,引导学生从中汲取自信的力量。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心得体会。
4. 实践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调整自己的心态,克服自卑。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自信的重要性。
2. 讲解:讲解自信的定义、自我认知与自我价值。
3. 案例分析:分析成功人士的故事,让学生从中感受到自信的力量。
4. 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心得体会。
5. 实践: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调整自己的心态,克服自卑。
6.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自信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写一篇关于自信的心得体会。
2. 制定一个提高自信的计划,包括具体的行动步骤。
3. 观察身边的朋友或家人,分析他们的自信表现,尝试从中学习。
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学生的课堂表现以及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来评价本节课的效果。
六、教学延伸1. 开展自信心训练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演讲、表演等,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2. 举办心理健康讲座:邀请专业心理医生,为学生讲解心理健康知识,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3. 设立心理咨询室: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树立自信心。
七、教学资源1. 成功人士的故事:收集各类成功人士的故事,用于案例分析。
2. 心理健康知识资料:整理心理健康相关资料,用于教学讲解。
3. 心理咨询师:邀请专业心理咨询师,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心理辅导教案消除自卑,增强自信
消除自卑,增强自信——扬起自信的风帆【理论分析】自卑是一种消极的心态和不良的心理品质,如果任由它发展下去,将使个人失去希望,从而自暴自弃,导致偏执、孤僻、社交恐惧等心理障碍产生。
自卑产生的原因有心理缺陷、性格障碍、认知偏差等。
与自卑相对应的是自信,自信是指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一定目的和愿望的心理状态。
它是人们成长与成才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心理品质,也是自我意识中的核心成分。
自信是挖掘内在潜力的最佳法宝,西方的皮格马利翁效应,讲的就是自信的力量。
当人失意时,或失去前进的动力时,自我激励是一种重新找回自信的简单方法。
【活动理念】二十一世纪对人才的要求不但只限于其学识与能力的高素质,更要求其具备有较好的心理素质,主动参与竞争。
而当今儿童初体验对新事物的尝试与竞争,最常见的普遍心理却是自卑与胆怯,这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实力没有正确的认识,不相信自己的能力,导致出现退缩或回避的消极行为,最终无法得到成功的体验。
针对这一现象,我们迫切需要让学生正确认识自身实力,帮助学生消除胆怯、自卑,掌握树立自信心的方法,大胆尝试,敢于拼搏,勇于实现自我价值,体验成功,成为真正高素质的、适应社会的人。
因此,通过这节心理辅导活动课,旨在帮助中学生消除自卑,树立自信心,激发自身的潜能,能助其去奋力追求并实现自身价值。
【活动目标】认知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自卑心理的危害性和树立自信心的重要性。
2、帮助学生分析自身的自卑心理。
行为目标:1、帮助学生克服自身的自卑心理。
2、通过学习活动,让学生走出自卑的阴影,树立自信心,激发自身潜能。
【活动形式】1、分礼品游戏2、讨论3、小品表演4、尘封自卑游戏5、过自信关游戏【活动准备】1、四种礼品,每种四件,老师准备。
2、纸棒两根,老师准备3、小品排练。
4、一些白纸。
【活动时间】一课时【活动重点】消除自卑,增强自信。
【活动难点】帮助学生消除胆怯、自卑,掌握建立自信的方法和步骤。
【活动过程】。
扬起自信的风帆 教案 心理健康
扬起自信的风帆——心理健康第一章:认识自信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自信的定义与重要性培养学生认识自己的优点与不足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1.2 教学内容自信的概念与作用自我认知与自我肯定积极心态的培养1.3 教学活动讨论:什么是自信?为什么我们需要自信?自我介绍: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优点和特长案例分析:分析成功人士的故事,探讨自信如何帮助他们取得成功1.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讨论和自我介绍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自信的理解和认识学生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的优点和不足的短文第二章: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2.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培养学生学会自我尊重和自我爱护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际关系观念2.2 教学内容自我尊重与自尊心自我爱护与自我接纳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2.3 教学活动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在人际交往中如何表现自信和尊重个人反思:让学生思考如何提升自己的自尊心和自我爱护2.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自我形象和人际关系能力学生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如何提升自尊心和自我爱护的行动计划第三章:克服自卑与提升自信3.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认识自卑的来源和影响培养学生学会克服自卑,提升自信引导学生积极面对挑战和困难3.2 教学内容自卑的来源与影响克服自卑的策略与方法积极面对挑战与困难3.3 教学活动小组分享:让学生分享自己经历的自卑时刻以及如何克服自卑的故事情景模拟:让学生模拟在困难面前如何保持自信和积极态度目标设定:引导学生设定个人目标,并制定实现目标的计划3.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小组分享和情景模拟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自卑程度和应对策略学生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设定目标并实现目标的行动计划第四章:培养积极思维与自我激励4.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培养积极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学会自我激励,提高自我驱动力引导学生树立乐观的生活态度4.2 教学内容积极思维与消极思维的区别自我激励的方法与技巧乐观态度的培养与保持4.3 教学活动思维导图:让学生绘制一张关于积极思维与自我激励的思维导图自我激励演讲:让学生准备一段自我激励的演讲,鼓励自己和他人小组分享: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如何保持乐观态度的经历4.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思维导图绘制、自我激励演讲和小组分享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积极思维和自我激励能力学生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如何培养乐观态度的行动计划第五章:实践与应用5.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将所学自信心理技巧应用于实际生活培养学生学会自我反思与自我调整引导学生树立持续成长与提升的意识5.2 教学内容自信心理技巧在生活中的应用自我反思与自我调整的方法持续成长与提升的意识5.3 教学活动情景剧:让学生编排一场关于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自信心理技巧的情景剧成长计划:让学生制定一个关于自己持续成长与提升的计划分享与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成长计划,并与同学进行讨论和交流5.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情景剧编排、成长计划制定和分享与讨论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实践与应用能力第六章:面对挑战与失败6.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挑战与失败的价值培养学生学会从挑战与失败中吸取教训引导学生积极应对挑战,勇敢面对失败6.2 教学内容挑战与失败的意义从挑战与失败中吸取教训的方法积极应对挑战与失败的策略6.3 教学活动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在面对挑战与失败时的经历和感受情景模拟:让学生模拟在挑战与失败面前如何保持积极态度小组分享:让学生分享从挑战与失败中吸取的教训和收获6.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讨论、情景模拟和小组分享中的表现,评估他们面对挑战与失败的能力学生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如何应对挑战与失败的行动计划第七章:情绪管理7.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情绪的类型与影响培养学生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引导学生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7.2 教学内容情绪的类型与影响因素情绪管理的方法与技巧积极情绪的培养与保持7.3 教学活动情绪日记:让学生记录一段时间内的情绪变化,并分析情绪的影响因素情绪管理游戏:让学生参与一个关于情绪管理的游戏,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小组分享:让学生分享自己在情绪管理方面的经验和方法7.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情绪日记、情绪管理游戏和小组分享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情绪管理能力学生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如何保持积极情绪的行动计划第八章:时间管理与目标设定8.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引导学生设定合理的目标8.2 教学内容时间管理的重要性与方法目标设定的原则与步骤合理安排时间的技巧8.3 教学活动时间管理讲座:邀请一位专家进行时间管理方面的讲座目标设定练习:让学生练习如何设定合理的目标小组分享:让学生分享自己在时间管理和目标设定方面的经验和方法8.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讲座、目标设定练习和小组分享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时间管理和目标设定能力学生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如何实现目标的行动计划第九章:自我展示与沟通技巧9.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学会自我展示的方法与技巧培养学生提高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9.2 教学内容自我展示的方法与技巧沟通与表达的要点与方法良好公众形象的塑造9.3 教学活动演讲练习:让学生练习如何进行自我展示和演讲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在实际情境中如何进行有效沟通小组分享:让学生分享自己在自我展示和沟通方面的经验和方法9.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演讲练习、角色扮演和小组分享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自我展示和沟通技巧学生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如何提高自我展示和沟通技巧的行动计划10.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学会自我反思与自我调整引导学生持续成长与提升10.2 教学内容自我反思与自我调整的方法与技巧持续成长与提升的意识与行动10.3 教学活动成长分享:邀请一位有成长经验的人士进行分享小组讨论:让学生讨论如何将所学自信心理技巧应用于实际生活10.4 教学评估学生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如何持续成长与提升的行动计划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第一章至第五章:认识自信、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克服自卑与提升自信、培养积极思维与自我激励、实践与应用在这五个章节中,重点关注学生对自信概念的理解,以及如何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克服自卑情绪,培养积极思维和自我激励能力,并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
班会教案如何做好学生心理疏导工作
班会教案-如何做好学生心理疏导工作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人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学生们也不例外。
升学压力、家庭压力、学业压力等等,种种问题都有可能引起学生们的心理问题。
作为班主任,掌握一定的心理疏导技巧,帮助学生们解决心理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如何做好学生心理疏导工作。
一、了解学生的心理问题在做好心理疏导工作之前,要了解学生的心理问题。
学生的心理问题通常分为以下几类:1.学习压力学生在学习中遇到挫折,考试不理想,面临升学压力等,都会造成学习压力。
学习压力过大会导致学生情绪低落、焦虑、抑郁等问题。
2.成长问题在成长过程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很多,例如缺乏自信心、青春期烦恼、人际关系问题等。
3.家庭问题在家庭生活中,学生可能会遇到很多问题,例如父母亲缺席、家庭亲友身患重病、家庭成员离世等,这些家庭问题也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针对以上问题,班主任需要尽可能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生活习惯、兴趣爱好等,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并且在这个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开展心理疏导工作。
二、培养和提高班主任的心理素养班主任的心理素养对于学生的心理疏导至关重要。
班主任需要有高度的情商、沟通技巧和协调处理能力,能够在学生出现问题的时候,给予正确的指导和安慰。
1.情绪控制班主任要掌握好情绪,不断学习并提高自己的情绪控制能力。
无论是在与学生交往中,还是在与学生家长的交流中,都要学会保持冷静,避免情绪化的表现。
2.沟通技巧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班主任需要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
例如,要倾听学生的心声,理解学生的情绪,对学生的表达给予肯定,并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式。
3.协调处理能力当学生之间出现矛盾或者纷争的时候,班主任需要有协调处理能力,在不激化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解决矛盾和冲突。
三、心理疏导方法心理疏导方法主要包括情绪化疏导、认知疏导和行为疏导。
1.情绪化疏导当学生遇到情绪化问题的时候,班主任可以采用情绪化疏导。
心理辅导帮助学生建立自信
心理辅导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教案主题:心理辅导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引言:自信是学生成功的关键要素之一。
然而,在现代社会中,许多学生都面临着自信心不足的问题。
本教案旨在通过心理辅导的方式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提高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品质。
一、了解自信的重要性(300字)1. 自信的定义和特点2. 自信与学生学业表现的关系3. 自信对学生生活品质的影响二、发现学生的自信问题(400字)1. 观察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表现2. 与学生建立信任关系,帮助他们敞开心扉3. 倾听学生内心的想法和困扰4. 分析学生的自信问题三、建立正面的自我认知(500字)1. 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优点和长处2. 鼓励学生积极评价自己的优点和成就3. 提醒学生不要过分关注自己的不足之处4. 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四、培养适应困难和挫折的能力(500字)1. 告诉学生挫折是成长的机会2. 鼓励学生接受挑战并从失败中学习3. 帮助学生制定可行的目标和计划4. 提供支持和鼓励,帮助学生克服困难五、加强学生的社交能力(400字)1. 培养学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和沟通技巧2. 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并表达自己的观点3. 组织团队活动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4.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社交活动,增加社交经验结语:通过本教案的实施,学生能够了解自信的重要性,发现并解决自信问题,建立正面的自我认知,培养适应困难和挫折的能力,加强社交能力。
这将有助于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加自信地面对各种挑战,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幸福感。
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教案中的方法和策略更好地进行心理辅导工作。
心理教育之帮助学生建立自信
心理教育之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在现代社会,随着学习和生活的压力不断增大,很多学生都面临着自信心不足的问题。
而自信心是一个人健康发展的基石,对于学生来说更是至关重要。
因此,心理教育在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提高自尊心、培养积极心态及激发潜能三个方面探讨心理教育如何帮助学生建立自信。
一、提高自尊心自尊心是学生建立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
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可以提升他们对自身价值的认同感,从而更容易建立自信。
首先,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人差异,发扬学生的长处,鼓励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与特长。
其次,要注重夸奖和鼓励,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和价值。
同时,学校可以开展多样化的活动,让学生在集体中获得认同感和成就感,增强他们的自尊心。
二、培养积极心态培养积极的心态是学生建立自信的关键。
学生要学会积极应对困难和挫折,以乐观的心态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
教师可以通过教学中的案例分析、让学生参与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会从积极的角度看待问题,并鼓励他们主动寻求解决办法。
此外,家长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应该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和支持,引导他们保持积极的心态,勇敢面对一切困难。
三、激发潜能每个学生内心都潜藏着巨大的潜能,而激发学生的潜能是建立自信的一个重要手段。
学校应提供多元化的教育环境,让学生能够尝试各种不同的学科和课外活动,从而发现自己的兴趣和潜能所在。
教师则要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针对不同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发现自己的长处。
此外,学校可以开展一些启发性的活动和课程,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进一步发掘和培养他们的潜能。
总而言之,心理教育对于学生建立自信至关重要。
提高自尊心、培养积极心态及激发潜能是心理教育帮助学生建立自信的有效途径。
学校、教师和家长都应共同努力,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正确的引导,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自信的基础上茁壮成长,迎接未来的挑战。
心理教育之帮助学生提升自信
心理教育之帮助学生提升自信在当今社会,学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学业和社会压力,他们需要更多的心理教育去应对这些挑战。
而自信心作为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心理教育帮助学生提升自信,并给出相应的实践建议。
一、理解自信的重要性自信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力的一种肯定和自我认同感。
拥有自信心的学生更加乐观积极,他们能够更好地面对困难和挑战,克服恐惧与犹豫,不轻易受他人评价左右。
自信心的提升将使学生更加勇敢去追求自己的目标,并在取得成就时增强自豪感和满足感,对个体的成长产生积极影响。
二、明确心理教育的目标心理教育旨在帮助学生实现心理健康发展,提升个体的自我认知和自我价值感。
在帮助学生提升自信方面,心理教育需要达到以下目标:增强学生对自己能力的认知,改善学生的自我形象,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培养学生的拒绝与批评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1. 引导学生探索自身优点:教师应引导学生探索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并帮助他们对自己进行一个积极客观的评价。
学生可以通过写日记、参与团队活动等方式,逐渐发现自己在学习、生活和社交方面的优点。
2. 鼓励学生勇敢尝试新的事物:学生从中积极尝试新的事物并取得一定的成绩,不断丰富自己的经验和认识。
四、改善学生的自我形象1. 正确引导学生对待自己的体貌形象: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体貌形象,正确对待自己的外貌缺陷和优点,树立一个积极的自我形象,并避免以貌取人的思维方式。
2. 鼓励学生拓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参与各种社团活动,培养自己的特长和个性,不断提升自己在某个领域的能力与自信。
五、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1.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面对问题时主动思考,学会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和策略,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帮助学生应对挫折和困难:在学习和生活中,学生难免会面临挫折和困难。
作为心理教育者,我们需要及时发现学生的困惑和挫折,并引导他们积极面对,鼓励他们从失败中学习和成长。
扬起自信的风帆 教案 心理健康
扬起自信的风帆——心理健康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自信的含义,认识到自信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积极面对挑战,勇敢面对困难的态度。
3. 引导学生学会自我激励,提升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自信的定义与作用2. 自信的培养与提升3. 自我激励的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自信的重要性,学会自我激励。
2. 教学难点:如何帮助学生克服内心的恐惧,提升自信心。
四、教学方法:1. 讨论法:引导学生围绕自信主题进行思考和交流。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成功人士的案例,让学生从中得到启示。
3. 实践演练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自我激励,提升自信。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成功人士的案例材料。
2. 准备自信心测试题,用于课堂互动。
3. 准备纸和笔,供学生书写和绘画使用。
教案目录:第一课时:自信的含义与作用第二课时:自信的培养与提升第三课时:自我激励的方法第四课时:案例分析:成功人士的自信之路第五课时:实践活动:绘制我的自信树六、第六课时: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基础1. 教学目标:a. 让学生理解自我认知的重要性。
b. 培养学生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
c. 引导学生接纳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2. 教学内容:a. 自我认知的定义与意义。
b. 如何正确评价自己。
c. 接纳自己的方法。
3. 教学重点与难点:a.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自我认知的重要性,学会正确评价自己。
b. 教学难点:如何帮助学生接纳自己的不足。
七、第七课时:克服自卑,提升自信1. 教学目标:a. 让学生了解自卑的成因。
b. 培养学生克服自卑,提升自信的能力。
c. 引导学生面对失败和挫折时保持积极心态。
2. 教学内容:a. 自卑的成因与影响。
b. 克服自卑的方法。
c. 面对失败和挫折时的应对策略。
3. 教学重点与难点:a.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自卑的成因,学会克服自卑。
b. 教学难点:如何帮助学生面对失败和挫折时保持积极心态。
心理疏导让学生更加自信
心理疏导让学生更加自信前言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的变革,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压力日益增大。
不少学生因受到负面情绪的影响,表现出焦虑、自卑等不良情绪,并且长期保持这样的情绪状态会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工作成为了当前教育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介绍心理疏导在学生自信方面的重要作用,并分享一些有效的疏导方式。
心理疏导在增强学生自信中的作用心理疏导是指通过专业的方法和技巧,对个体具有负面情绪的情感问题进行辅导和疏导,使其能够逐渐地摆脱负面情绪,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在学生教育方面,心理疏导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减轻学生的负面情绪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往往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比如考试、家庭关系、人际交往等问题。
这些问题会导致学生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进而影响到学习和生活。
心理疏导可以帮助学生面对这些问题,释放内心的负面情绪,缓解心理压力,从而减轻学生的负面情绪。
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自我价值观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容易产生自卑情绪,往往由于自己不顺利,或者同龄人比较时,感觉自己很差。
这时,需要心理疏导进行引导,让学生从积极的角度看待自己,树立正确的自我价值观,增强自信心。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学生在情绪不稳定时,往往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很难在成长道路上稳步前行。
通过心理疏导,可以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长处与不足,并且在遇到各种困难时,有一种资源,来支撑他们更好的完成任务,支撑他们健康成长。
心理疏导的有效方式心理疏导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
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也可以采取一些简单有效的措施,帮助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以下是几种针对学生自信的心理疏导方式。
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长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但是很多时候都难以发现自己的长处。
帮助学生寻找自己的长处,可以让他们更加了解自己,树立起自信心。
我们可以用“优点分析法”,让学生通过讲述自己的经历或者展示自己的优点,让自己更加认识自己的长处。
心理辅导帮助小学生树立自信心
心理辅导帮助小学生树立自信心自信心是一个人取得成功和快乐的重要因素之一。
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树立自信心是他们健康成长和良好学习的基石。
然而,不少小学生面临着因课业、社交等方面的压力而缺乏自信的问题。
心理辅导在帮助小学生树立自信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心理辅导如何帮助小学生树立自信心,并提出一些实用的心理辅导方法。
自信心是小学生成长的基石,它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态度、情绪管理能力以及社交互动。
一般来说,自信心的形成与个体的体验和外部环境的影响密切相关。
因此,心理辅导的第一步是了解小学生的个体经历和家庭背景。
通过与小学生的交流,心理辅导师可以了解到他们面临的问题和困惑,从而更好地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
在了解小学生的个体经历的基础上,心理辅导师还可以通过一些实用的方法来帮助小学生树立自信心。
例如,通过积极的言语和行为来表扬小学生的优点和进步,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同时,鼓励小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和社交互动,可以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和自信心。
此外,给予小学生适当的挑战,让他们尝试新的事物和解决问题,可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心理辅导师还可以通过故事、绘画、角色扮演等方式,帮助小学生理解自信的重要性并提升他们的自信心。
除了上述方法,心理辅导师还可以借助一些工具和活动来帮助小学生树立自信心。
例如,组织小组活动,让小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团队意识。
此外,通过一些心理训练,如放松训练和情绪管理技巧的学习,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处理压力和情绪问题,提升他们的自信心。
同时,与家长的合作也是心理辅导的重要环节。
心理辅导师可以与家长沟通,了解小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情况,给予家长一些建议和支持,帮助他们共同培养小学生的自信心。
然而,在进行心理辅导时,我们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心理辅导师需要尊重小学生的个性和思想,不应强行改变他们,而是通过引导和鼓励,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
其次,心理辅导的效果需要时间,需要与小学生建立稳定的关系,为他们提供持续的支持和指导。
心理辅导与学生自信心培养
心理辅导与学生自信心培养心理辅导在学生自信心培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关于心理辅导与学生自信心培养的一些观点:1. 提供情感支持:心理辅导师可以提供学生所需的情感支持和倾听空间。
他们可以与学生建立信任关系,倾听他们的感受和困扰,并提供情感支持,使学生感到被理解和关心。
2. 帮助树立积极的自我认知:心理辅导师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
他们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价值和能力,并鼓励学生培养积极的自我形象和自尊。
3. 探索和解决问题:心理辅导可以帮助学生探索和解决他们面临的问题和困扰。
辅导师与学生一起探讨问题的根源,并提供适当的工具和策略,帮助学生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4. 培养应对挑战的技能:心理辅导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应对挑战和困难的技能。
辅导师可以提供各种技巧,如积极思考、情绪调节和压力管理等,帮助学生应对学业、社交和情绪方面的挑战。
5. 培养适应力和弹性:心理辅导可以帮助学生培养适应力和弹性,以应对生活中的变化和挫折。
辅导师可以教授应对压力和逆境的策略,并鼓励学生从挫折中学习和成长,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6. 增进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心理辅导可以帮助学生增进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的能力。
辅导师可以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情绪、情绪触发因素和情绪调节方法,从而加强情绪的管理和控制,提高学生自信心的稳定性。
7. 鼓励个人成长和目标设置:心理辅导师可以鼓励学生设定目标,并提供支持和指导,帮助他们实现个人成长和发展。
通过与辅导师的合作,学生可以建立清晰的目标,并制定实际可行的计划,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达成目标的能力。
心理辅导在学生自信心培养中可以提供关键的支持和指导。
通过情感支持、自我认知、问题解决、适应力和目标设置等方面的发展,学生能够更好地应对学业和生活的挑战,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和自信心。
心理辅导的重要性在于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和资源,以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和学校生活的成功。
心理教育如何帮助孩子提高自信心
心理教育如何帮助孩子提高自信心心理教育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受到重视,它能够有效地帮助孩子提高自信心。
自信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种素质,它能让孩子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更加坚定地去追求目标。
本文将探讨心理教育如何帮助孩子提高自信心,并提出一些实用的方法。
一、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是心理教育的第一步。
作为父母或者教育者,我们首先要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倾听他们的心声,理解他们的困惑和焦虑。
通过与孩子的交流和沟通,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他们的情绪变化和成长需求,为他们提供精确的心理教育。
二、营造积极的家庭氛围家庭是孩子成长的起点,创造积极的家庭氛围对于孩子的自信心培养至关重要。
在家庭中,父母应该树立榜样,表现出自信和积极向上的态度。
同时,家庭成员之间要相互尊重,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机制,让孩子感受到家人的支持和关爱,从而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鼓励孩子尝试新事物孩子在探索与尝试中获得成长和进步,因此,鼓励他们尝试新事物是提高自信心的有效方法。
父母和教师可以为孩子提供各种各样的学习和活动机会,让他们参与到不同的领域中去。
在孩子面对困难或失败时,我们应该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帮助他们克服困难,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逐渐培养起勇敢尝试、勇于接受挑战的品质。
四、培养孩子的自我认知能力自我认知是孩子建立自信心的基石。
通过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并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在成就中找到自信的源泉。
父母和教育者可以引导孩子主动思考和反思,让他们对自己的兴趣和才能有清晰的认知,并提供适当的学习和发展机会,帮助他们培养自信心。
五、建立正确的评价体系正确的评价体系对于孩子的成长和自信心的培养至关重要。
我们应该注重对孩子的努力和进步给予积极的肯定和鼓励,而不仅仅关注他们的成绩和表现。
同时,我们也应该避免过度的批评和指责,要用鼓励和理解的态度对待孩子,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被接纳,从而培养起自信心。
六、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对孩子的成长和自信心的建立有着重要的影响。
高中生心理问题疏导如何培养自信心
高中生心理问题疏导如何培养自信心在高中生心理问题疏导方面,培养自信心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自信对于学生的学习、成长和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专业、科学的角度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指导,以及提供实际的执行方案。
首先,了解高中生心理问题的特点很关键。
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面临诸多压力,包括学业压力、同伴关系、未来规划等。
这些压力可能导致他们产生焦虑、自卑、担心失败等心理问题。
因此,需要通过疏导的方式帮助他们培养自信心。
一种常用且有效的方法是通过积极的心理教育。
学校应该提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导学生如何认识、理解并应对自己的情绪和心理问题。
这样能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特长,提高自我认可感。
同时,教师和家长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支持和鼓励。
通过赞扬他们的努力和成就,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和潜力。
还可以通过激励让他们设置可达到的目标,并提供相应的指导和资源,帮助他们实现目标。
这将激励学生继续努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除了积极的心理教育和支持,为学生提供积极的社交环境也是培养自信心的重要环节。
学校可以组织一些团队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相互支持和鼓励。
此外,鼓励学生参与各类社团和义工活动,培养他们的领导才能和社交技巧。
这样可以提供学生多种交往机会,增加他们的自信心。
最后,及时发现和干预高中生心理问题也至关重要。
学校应设立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为学生提供机会进行心理咨询。
同时,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也应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及时进行干预。
合理的心理干预和咨询将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进一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综上所述,培养高中生的自信心需要学校、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关注和努力。
通过积极的心理教育、支持和鼓励、积极的社交环境以及及时的心理干预,我们可以帮助高中生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提高自我认可感,从而有效地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心理援助 小学老师提高学生课堂自信心的技巧
心理援助小学老师提高学生课堂自信心的技巧心理援助:小学老师提高学生课堂自信心的技巧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是小学老师在教育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任务之一。
自信心的培养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还能够促进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展现自己的才华和创造力。
本文将介绍几种小学老师可以采用的技巧,以提高学生的课堂自信心。
一、积极鼓励与赞许积极的鼓励和赞许是提高学生自信心的重要手段。
小学老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施:1. 肯定学生的努力:当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积极主动的态度时,老师可以及时给予肯定和赞扬,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所做的努力得到了认可。
2. 引导学生自我评价:老师可以定期让学生自我评价自己在学习上的表现和进步,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和成就。
3. 提供具体的赞许:当学生完成一项任务或者在某个方面取得成功时,老师可以通过具体的语言描述来赞赏学生的努力和成绩,如“你在这个项目上付出了很多努力,结果非常出色,我为你感到骄傲”。
二、培养学生的特长与优势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小学老师可以帮助学生发现并培养这些特长,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1. 创设多元化的学习环境:老师可以在课堂上设置不同的学习任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行选择。
当学生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有所成就时,他们的自信心也会随之提高。
2.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在学习活动中,老师可以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独特优势和创造力。
3. 给予特长展示的机会:老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特长,如才艺表演、辩论赛等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和成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三、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团队合作是培养学生自信心的另一重要手段。
通过参与团队活动,学生可以体验到在集体中合作、协作和交流的重要性,进而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1. 设立团队项目:在学习中,老师可以设立一些团队项目,让学生共同合作完成任务。
通过和团队成员的合作,学生可以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重要性。
初二年级心理辅导工作总结:如何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
初二年级心理辅导工作总结:如何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初二年级是青春期的关键时期,学生在这一阶段往往比较敏感、易受影响与挫折。
作为一名心理辅导员,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
如何帮助初二年级学生建立自信心呢?我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总结。
一、认知自我,正确认识自己初二年级学生的自我认识还比较模糊,他们对自己的优点、缺点、能力和价值观等方面还缺乏深刻的认识。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各种途径让学生开始正确认识自己,如在心理辅导课堂上通过自我介绍、生活实践等方式,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性格、爱好、长处和短处等方面,帮助他们建立一个积极、自信、乐观的自我形象。
同时,学校也可以组织一些自我探索的活动,如集体户外拓展、自我表达比赛等,让学生通过实际经验去感受、认识自我。
二、积极鼓励,引导成长初二年级学生由于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和压力,往往面临着自我质疑、自我否定的情况。
因此,我们需要及时给学生以积极的鼓励与肯定,让他们在自我肯定、自我认同的基础上发挥优势,提高自信心。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可以通过及时给学生鼓励、表扬,赞美他们的成长、进步,让他们知道自己不是孤独的,而是得到了班级、学校及家庭的关心和支持。
三、帮助解决问题,促进自我完善初二年级生在学业、情感、人际关系等方面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
因此,我们需要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让他们能够正确地认识问题、解决问题,促进自我完善的过程。
我们可以通过开设一些心理咨询、辅导或者提供班级、学生自助服务等方式,让学生们有渠道去表达自己的烦恼、苦恼,从而在分享、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得到启发和帮助。
总之,在初二年级的心理辅导工作中,建立学生的自信心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如果能够做好这项工作,就能够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成长与发展。
我们需要认真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困惑,帮助学生进行认知自我、正确认识自我,积极传递正能量,鼓励学生勇敢面对困难、挑战和自身的不足,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完善自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做好心理疏导工作让学生扬起自信的风帆
发表时间:2014-06-20T10:11:31.047Z 来源:《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4年4期作者:杨明
[导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地的心理健康诊所、心理咨询服务等一些为成人设置的心理咨询机构层出不穷。
杨明贺威湖北当阳市第一高级中学 444100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地的心理健康诊所、心理咨询服务等一些为成人设置的心理咨询机构层出不穷。
许多学校也开设了心理健康课和心理咨询室等,更令人欣慰的是,心理教育已成为班主任工作中极为重要的一项内容,它对学生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心理疏导情感交流
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是新课程改革在实施过程中的标志性体现,而“改革教学必须进行价值本位的转移,即由学科为本位转向以人的发展为本位”,“学科教学一定要以人的发展为本,服从、服务于人的全面理论发展”(《走进新课程》第四章“新课程与教学改革”)。
作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更应在教育教学中具体体现“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核心理念。
为了学生的发展,而培养其健康心理的问题也就摆到了重要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四十四条明确规定:“学校、老师要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
学生的心理如果不能得到健康发展,那将对他以后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甚至对社会的发展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为此,作为班主任,做好学生心理疏导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所谓心理疏导,就是指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的原理和方法,有意识、有目的地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遇到的一般心理问题或者障碍给予直接或间接的心理辅导,并针对这些心理障碍或轻微心理疾症进行诊断或矫治的过程。
班主任是学生思想工作的先导,是直接与学生的心理问题交锋的对象,在学生的思想及心理形成过程中能更加及时地发现学生心理上存在的问题,所以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直接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也便于根据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指点迷津,从而指正学生前进的航向。
作为班主任必须强化自己在心理疏导工作中的主导地位,通过心理疏导,激发学生自我教育,将促进学生自我醒悟和学会自我心理护理作为自己的职责。
班上有一名女同学C,中考成绩585分,进入高中后,很长一段时间不能适应新的学习,作业无法按时完成,情绪异常激动,经调查,该同学晚上回家后还自己主动做一到两小时的作业后方才休息,而休息时又无法迅速进入睡眠状态,白天精神不振,效率低下,而且情绪焦躁、易怒,即使是星期天同父母一起上街,也总是表现出不耐烦的情绪,老是催促父母快点,说回家还要做作业等。
她父母反映以前她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孩子,怎么进入高中后心理变化这么大,实在是接受不了。
针对她的情况,我采取如下处理措施:
了解情况,有的放矢
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目标是:维护和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健全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他们对社会适应能力。
得知C同学的情况后不久就要召开家长会,正好通过开家长会这条途径,了解学生在家里的具体表现,做到工作有的放矢,同时向家长介绍C同学在校表现,向家长提供心理教育方面的指导,帮助他们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应对策略,积极创造适于学生成长的家庭和社会心理环境,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在家长会上,我重点谈了关于学生进入高中后家长要做哪些工作,到底应该怎样指导孩子学习,什么样的状态是高中生的最佳学习状态等问题,并在家长会后,将其家长单独留下来,进一步取得了家长的配合。
这些工作,不仅了解了C同学在家里的表现,也使我在教育过程中找到了切入点,增强了做好C同学心理疏导工作的信心。
了解情况后,就是对其心理问题提供必要的指导,帮助她树立信心,从而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我针对C同学的实际问题,在班上有针对性地组织主题辩论“怎样对待家长、老师对我们的批评、指责”,帮助C同学及其他同学培养承受挫折、能屈能伸的心理品格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
并且把握好时机,趁热打铁,告诉她在今后应该怎样去学习和生活。
但是,没有过多久,她的情况有出现了变化,又回到了以前的状态,她母亲在电话时焦急地谈到了她在家里表现后,我决定对其进行家访。
寻找亮点,言语激励
我们知道,不论是哪类人,总是会有闪光点,关键是找准闪光点,使其觉得的确值得骄傲。
学生作为一个极具可塑性的个体,也必然也是如此。
其中考试结束后,因为考试成绩欠佳,她的情绪更加急燥,接到她母亲的电话后,我决定对其进行家访。
星期六的课间操结束后,我单独留下C同学,对她说:“C同学啊,我想到你家里去看看,欢迎我吗?”她马上说:“欢迎老师去我家里,我马上去跟我爸打电话!”下午,我在学校把准备说的几个问题再一次回话后,驱车来到她家,跟她的父母一道分析了她在学习上存在的误区及心理状态对她的学习状态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制订了后段时间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修正了作息时间,要求家长督促落实;她本人也迅速地作出了积极配合的反应,临行,我不经意地见墙上一幅题款为她本人的画,我问:“这幅画是你画的吗?”她说是的,并说以前曾经跟随老师练画画和写字。
我说:“画得不错啊!还练过字?”她说:“是的,我是当阳市首届“沮漳之星”书法比赛的一等奖。
”我说:“那你送老师一幅字吧!老师很喜欢你的字。
”于是她便写了一个条幅送给我了。
走的时候她父亲说:“今天是她上了高中以来最高兴的一天,她都好长时间没有笑过了。
真是太谢谢您了。
”其实这个时候,第二个计划已经在我心中形成。
搭建舞台,增强信心
考试后不久,学校就要举行堆蓝体育艺术科技节,要挑选文艺节目,文艺委员找我商量出什么节目,我说:“你知道我们班有几个会唱会跳的?”她说不知道,我说:“那就来个琴韵书法吧!”她问演员都有谁,我说:“你不是会弹琴吗?演员就是你、C同学,我们来个古典的。
”就这样一台基本未经排练的文艺节目就定下了,然后我找来C,告诉她关于节目的事情,我告诉她:“自信点儿,要好好表现,你别担心,肯定成功!”那场表演十分精彩。
表演结束后她告诉我说:“今天感觉真好!”我说:“自信点儿,其实你在很多方面都是挺好的,只是一时还没有找到感觉罢了。
”从那以后,她比往常自信多了,笑容又经常浮现在她的脸上了。
及时交流,巩固效果
情感交流在这个实践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我一千次的确信,如果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情感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
”人们的认识过程,总是伴随着情感过程,认识的程度也与情感有关。
从而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要注意运用好“情感交流”这一杠杆,首先班主任要加强自己的情感修养,重视和增强自己活动的感染力,以丰富、高尚的情感去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
其实班主任要善于把自己内心的感情充分地表现出来,从而有效地发挥情感感染力的作用。
再次,利用好情感迁移功能,设法使
学生对班主任产生的积极情感迁移到教师所讲的内容上,即“亲其师,而信其道”。
这样,能达到事半功倍,甚至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期末考试,C同学的成绩依然不是十分理想,我担心她会回到以前的状态,就把她找了出来,详细地询问她这次没有考好的原因,她想了想说:“我还是以前落下的东西没有完全赶起来。
”我说:“你可别灰心啊,还有机会,我相信你能行的!”她马上笑着回答:“您放心,老师,我现在知道我该怎么做了!谢谢您!”看到她的笑容,我明白,我先前所做的工作没有白做,她的那份自信与坦诚依然在脸上,我心中的那块石头终于落地。
这次期中考试,她的成绩已经跃居年级前50名。
作为班主任,我们的确应该充分认识到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作用,要努力“成为学生健康心理、健康品德的促进者”,随时注重做好心理辅导工作,把着眼点放在如何增强对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特别是自信心的培养中。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还有什么比得上亲见自己的学生进步,感受到他们的成长的欢声笑语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