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孔材料的合成和表征
介孔材料的合成和表征
![介孔材料的合成和表征](https://img.taocdn.com/s3/m/b6d97d13ff00bed5b9f31d0e.png)
实验部分
实验过程
合成介 孔SiO2
SBA-15
去除有 机模板
合成介 孔金属 氧化物
去除SiO2 模板
表征介 孔材料 • 氮气吸附脱附技术 • XRD表征
实验结 果分析
实验结果---N2吸附脱附
实验结果--XRD
100
110 200
SBA15
SBA15 CO3O4
实验结果
SBA15 CO3O4 大角
硬模板法合成过程示意图
背景材料
硬模板法
----显著优点 •可以实现对目标产物的孔道结构和表面形貌的有效控制,有利于 获得人们所需要的具有特定形貌和孔结构的材料。
明显的缺点
需要预成型的有序介孔固体或有序 排列的固体粒子等硬模板
背景材料 SBA-15
形态:具有二维六方(P6mm)形态。 合成: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Pluronic P123(EO20PO70EO20 )为模板,在
泡沫,多孔玻 璃
介孔材料的概述
研究介孔材料的意义
能源储 存
分子筛 生物医 学
应用
薄膜
催化剂
背景材料
硬模板法
• 硬模板法是指将某种选定的无机前驱物引入硬模板孔道中,然后 经焙烧在纳米孔道中生成氧化物晶体,去除硬模板后而制备相 应的介孔材料。 • 所用的模板剂大多是固体材料,如介孔SiO2或者介孔碳材料等。
介孔CO3O4的合成和表征
报告人:齐亚楠
介孔材料的概述
多孔材料的概述
孔径 微孔材料 2nm 特点 结晶化的骨架结构,水热稳定高, 孔 径分布窄,大量催化活性位 实例 沸石,分子筛
介孔材料 2~50 nm 孔径大范围可调,长程有序的结 构,高比表面积及孔体积
介孔材料的表征
![介孔材料的表征](https://img.taocdn.com/s3/m/32f7f6c958f5f61fb736662e.png)
介孔材料的结构分析与性质表征介孔材料的化学和物理性质是与材料的结构紧密相关的,介孔材料的合成、修饰改性、应用领域的科学家们需要详细的结构和性能的知识去达到他们的目的。
因此在介孔材料的研究中,对结构的分析和性能的表征十分重要。
许多技术手段可被用于测定材料的结构性质。
材料的表征技术可分为两个方面:结构表征和性能表征。
第一节引言本章所介绍的方法不仅适用于固体产物和材料的鉴定,也适用于反应过程的分析跟踪、机理研究以及产品质量的控制等。
采用任何一种方法得到的信息都是有限的,因此常将多种方法结合起来,例如常规的化学分析是十分重要的,在计算机辅助下进行性质模拟有助于得到理论上的支持,对多种方法分析的结果作出科学分析,才能得到正确的结论。
3.1.1 分析手段介孔材料的性质表征或结构测定是研究工作首要的一步,只在在得知了制备出了什么物质以及物质的物理性质,才能够进一步对这一材料的开发应用提出初步判断。
近50年来材料分析表征技术有了飞速的发展,尤其是近二三十年来这些分析食品都配备了高性能计算机,使分析测量工作的质量和速度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这些分析表征手段可分为下面三大类:1)衍射;2)光谱;3)显微技术。
随着分析理论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很多分析方法都可以用计算机进行模拟。
一、衍射衍射是电磁辐射波动性的一种表现,当辐射经过一边缘或通过一小孔时会发生干涉现象。
当电磁辐射经过一有序排列的化合物时产生的干涉波包含了材料的结构信息。
衍射方法是研究晶体材料的长程周期性结构的最有效方法。
常用于结构研究的辐射源的各类有电子洗射、中子衍射、X射线衍射和同步辐射源等。
X射线衍射是实验室最重要、最方便、最实用的晶体结构分析手段,电子衍射、中子衍射和同步辐射常常在一些特殊目的和场合下使用。
由于合成的结晶多孔材料多为粉末微晶,使用X射线粉末衍射晶体结构分析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二、光谱光谱技术是根据原子或分子(或者原子和分子的离子)对电磁波的吸收、发射或散射来研究原子、分子的物理过程,光谱技术则对晶体的和无定形材料中原子的局部环境更为敏感。
介孔材料的制备与性质表征
![介孔材料的制备与性质表征](https://img.taocdn.com/s3/m/b28ae019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8e.png)
介孔材料的制备与性质表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各种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层出不穷。
其中,介孔材料因其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备受关注。
介孔材料是一类孔径在2~50 nm之间的微孔材料,相对于传统的微孔材料其孔径更大,分布更均匀。
本文将从介孔材料的制备和性质表征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介孔材料的制备介孔材料的制备主要分为模板法和自组装法两种方法。
1. 模板法模板法是制备介孔材料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它的原理是在介孔材料的表面以模板为模型来构造孔道。
通常有硅凝胶、有机高分子和硬模板等多种模板可供选择,其中硅凝胶和有机高分子是最为常用的。
- 硅凝胶法硅凝胶法又称Sol-Gel法,是一种将液态前驱体制备成凝胶后再进行处理的方法。
该法主要分为三个步骤:首先将硅源与溶剂混合,形成可溶凝胶体系;然后在凝胶体系中添加催化剂,使其溶胶逐渐聚合形成凝胶;最后通过真空干燥或高温处理,去掉有机物,形成介孔材料。
- 有机高分子法有机高分子法是一种利用溶液内的溶剂蒸发作用,在有机高分子的作用下形成介孔材料的方法。
在该法中,有机高分子作为模板,与硅源和其他添加物混合后形成溶液。
然后将溶液蒸发至干燥,可得到有机高分子模板的介孔材料。
2. 自组装法自组装法是指分子或离子在一定条件下自发地形成有序结构的方法。
常见的自组装法有马来酰亚胺-胺(MA-AM)法、高分子抗蚀剂(PAA)法等。
- MA-AM法MA-AM法是利用马来酰亚胺和胺类化合物形成介孔材料的方法。
该法需要在一定条件下使MA-AM溶液自组装成有序的介孔材料结构。
- PAA法PAA法是利用高分子抗蚀剂形成介孔材料的方法。
该法需要在高分子抗蚀剂的作用下,在一定条件下形成介孔材料。
二、介孔材料的性质表征介孔材料的性质通常包括形态结构、孔径大小和比表面积。
1. 形态结构介孔材料的形态结构通常分为泡沫状、颗粒状等。
这些形态的结构对于介孔材料的应用有着重要的影响。
例如,泡沫状介孔材料可作为填充剂用于增强材料中,而颗粒状介孔材料则可用于催化剂的载体。
介孔分子筛的合成与表征
![介孔分子筛的合成与表征](https://img.taocdn.com/s3/m/f046b91f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34.png)
介孔分子筛的合成与表征摘要本文采用软模板法合成硅模板,然后采用硬模板法合成介孔碳模板,并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仪(SEM)、透射电镜仪(TEM)、BET法测定分子筛的介孔结构、晶体结构、表面形貌、粒径分布、孔径分布和比表面积。
实验结果表明软模板法合成的多面体SBA-16、球形SBA-16、棒形SBA-15、球形SBA-15以及SSP均有高度发达的有序孔结构,比表面积大,孔径分布较为均匀。
以这些硅模板合成的碳模板,不仅具有规整的结构而且比表面积远大于硅模板,其中由多面体SBA-16合成的碳模板的比表面积最大,其值为1600 m2/g,而且孔道规整,表明模板法实质就是板变孔道的过程。
关键词:硅模板、碳模板、介孔分子筛表征、模板水热合成法。
AbstractMesoporous silica and mesoporous carbon were synthesized using the template method and characterized by means of techniques such as X-ray diffraction (XRD), BET,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synthesized mesoporous silica and mesoporous carbon possessed well-defined ordered pore structures and mesoporous SBA-16 surface areas above 1600 m2/g.Keywords: silica template , carbon template, mesoporous molecular sieve characterization,templating hydrothermal synthe一、绪论(一)课题背景多孔材料由于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长期以来广泛应用于吸附、催化和分离等领域。
新型功能化介孔材料CH3-MCM-41-NH2的合成和表征
![新型功能化介孔材料CH3-MCM-41-NH2的合成和表征](https://img.taocdn.com/s3/m/6c395b89b9d528ea81c77985.png)
渤海大 学学 报 ( 自然科 学版 )
J o u na r l o f B o h a i U n i v e r s i t y ( N 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E d i t i o n )
V0 1 . 3 4. No . 9 Se p . 2 01 3
第 3期
褚
超, 谭
佳, 程
磊, 鲁 奇林 : 新型功能化介孔 材料 C H, 一M C M一 4 1一N H 的合成和表征
2 7 3
1 . 2 全 硅 介孔分 子 筛 MC M一 4 1的合成
合成 步骤为 ¨ : 将2 5 g 硅 酸钠放人 5 0 m L蒸 馏水 中 , 加 热至完全溶解 , 用硫酸溶 液 ( 5 m o l / L ) 调节 p H值
4 1 . 采 用 两步嫁 接 法 , 分 别 用三 甲基 氯化 硅 ( T MS C L ) 和 3一氨 基 三 乙氧 基硅 烷 ( A P T S ) 对合 成 的
介 孔分 子 筛进 行 化 学修 饰 , 首 次将 甲基 和氨 基 同 时嫁 接 到介 孔 材料 MC M 一4 1上 , 得 到 新 型 的介 孔材料 C H 一MC M一 4 1一 N H, . 利用 X R D和 F T— I R对合 成 的新型功 能化 介孔 材料进 行表 征.
径 大小均 匀并且 排列 规则 , 在 2~ 2 0 n m 范 围内可 连续调 节 ; 表 面 富含呈 弱酸性 的硅 羟基 , 可与 有机化 合 物
反应 , 实现 表 面的接 枝修饰 等诸 多优 点 . 因此在 化工 领域 、 环 境保 护 领域 、 生 物 医学 领 域 、 食 品安 全 等 领域 有着 潜在 的应用 价值 j . 然而, 单一 的硅 基介 孔材 料 MC M一 4 1吸附容 量 和稳 定 性 较低 、 选 择 性也 较 差 , 在实 际生 活应 用 当中受 到了 限制 . 因此 , 在 介孔 分子 筛上嫁 接不 同 的官能 团 , 对介 孔孔 道进 行有 机改性 , 以 获得 具有 特殊 的作用 位 点 、 立 体化学 构 型 、 一定 的 电荷密 度 和酸 度 的材 料成 为 介 孔材 料 领 域研 究 的热 点 . 诸如 甲基 、 巯基 、 氨基 、 羧基、 磺 酸基 、 苯 基及 不 同碳 链 的烷基 等 官 能 团 已被 成 功 接枝 于 MC M 一4 1的 孔 道 表 面 j . 基于甲基官 能 团化 和氨基 官能 化 的介孑 L 材料 已在催 化、 环保 、 生 物 等 领 域 有 着 成 功 的应 用 , 本 文对 介孔 材料 MC M一 4 1 进行 改性 实验 , 首次 将 甲基 、 氨 基 同时键合 到 MC M一 4 1介孔分 子 筛孑 L 道 内表 面 , 合成 新 型功能 化介 孔材料 C H 一MC M一 4 1一 N H , 并通 过 X R D、 F T—I R两种测 试 手段对 合 成 的
介孔材料
![介孔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2b2d88fc19e8b8f67c1cb9c7.png)
A
B
介孔材料的两种合成路线:A)软模板法 B)硬模板法
软模板法
• 软模板法是指表面活性剂分子与无机或有机分子之间通过非共价键(如: 情剑、静电作用力、范德华力等)自发形成热力学稳定且结构有序的超 分子结构的过程,超分子通常在10-1000nm之间 • 相对于传统的由上而下(Top-down)的微制造技术,软模板法在制造纳 米材料方面采取自下而上(bottom-up)的策略。
介孔材料
林存龙
多孔材料的分类
• 根据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协会(IUPAC)定义
微孔材料
介孔材料
大孔材料
孔径小于2nm
孔径在2-50nm之间 无机硅胶、介孔分子筛 (如MCM-41等)
孔径大于50nm
气凝胶、多孔玻璃、 活性炭
重要事件
• 1992年美国Mobil公司的科学家kresge,Beck等人在Nature上发表 了表面活性剂模板法通过有机-无机组分在溶液中的自发组装作用, 成功合成出孔径在1.5-10nm范围内可变的新型M41S系列氧化硅高 度有序的介孔材料,包括二维六方相的MCM-41,立方相双连续 孔道的MCM-48及一维层状结构的MCM-50三种类型,从而将沸石 分子筛的规则孔径从微孔范围拓展到介孔领域。
环境科学领域
• 介孔材料具有开放性的孔道结构,窄的孔径分布及很高的比表面 积和孔容,可以作为良好的环境净化材料。 • 例如活性炭是吸附废水中有机污染物最有效的吸附剂,但其再回 收利用率低。所以介孔材料成为人们研究的焦点。
苗小郁等. 介孔材料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进展[J].
利用介孔孔道合成纳米材料
介孔材料用于吸附与分离
介孔材料的应用
• 有序介孔材料自诞生起就得到了国际物理学、化学与材料界的高 的重视,并迅速成为跨学科研究的热点之一。
高分子材料中介孔结构的制备与表征
![高分子材料中介孔结构的制备与表征](https://img.taocdn.com/s3/m/0c5bc948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a0.png)
高分子材料中介孔结构的制备与表征引言:高分子材料作为一种重要的材料,在众多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传统的高分子材料往往具有致密的结构,导致其在某些应用中的性能无法满足要求。
为了进一步提高高分子材料的性能,研究人员开始关注并探索介孔结构对高分子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本文将重点探讨介孔结构的制备方法以及如何表征介孔高分子材料的特性。
一、常见的介孔结构制备方法目前,通常有两种常见的方法用于制备介孔高分子材料。
一种是模板法,另一种是无模板法。
1. 模板法:模板法是通过使用介孔模板来制备介孔高分子材料。
常见的介孔模板包括有机小分子、无机纳米颗粒和液滴等。
在制备过程中,先将模板与高分子材料参与反应,在反应结束后通过化学或物理方法去除模板,留下介孔结构。
这种方法可以控制介孔材料的孔径大小和分布,具有较高的可控性。
2. 无模板法:无模板法是通过在高分子材料中引入裂解或催化剂来制备介孔结构。
在制备过程中,高分子材料中的裂解或催化剂会引起分子链的断裂或重排,从而形成介孔结构。
这种方法不需要额外的模板,比较简单实用,但控制孔径和分布较为困难。
二、介孔结构的表征方法为了能够准确地表征介孔高分子材料的结构和特性,研究人员常常使用一系列表征手段,如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氮气吸附-脱附等。
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SEM是一种常用的表面形貌观察手段,可用于观察介孔高分子材料的孔道结构和形貌。
通过SEM可以获得介孔材料的表面形态及孔径大小等信息。
2.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TEM可以提供更高分辨率的图像,用于观察介孔高分子材料内部的孔道结构。
通过TEM可以获得介孔材料的孔道形貌和孔道分布等信息。
3. 氮气吸附-脱附:氮气吸附-脱附技术是一种常用的孔径表征手段。
通过在不同温度下测量吸附和脱附的氮气体积,可以获得介孔材料的孔径分布、比表面积等信息。
根据氮气吸附曲线,可以进一步计算得到孔体积等参数。
介孔材料常用的表征方法
![介孔材料常用的表征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7f4d61d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62.png)
介孔材料常⽤的表征⽅法介孔吸附材料常⽤的表征⽅法摘要:介孔材料具有优越的性能和⼴泛的应⽤价值,成为各个领域研究的热点。
本⽂简单介绍了介孔材料在吸附⽅⾯的应⽤以及常⽤的表征⽅法,如XRD、电镜分析、热重分析、BET法等。
关键词:介孔材料、吸附、XRD、BET、电镜分析介孔材料是⼀种具有多种优良性质,应⽤⼴泛的新型材料。
新型介孔吸附材料具有吸附容量⼤,选择性⾼,热稳定性好等[1]优点,成为研究的热点。
对于⽓体的分离,如CO2的吸附(缓解温室效应)具有重要意义。
1.介孔吸附材料的简介1.1介孔材料介孔材料是⼀种多孔材料,IUPAC分类标准规定孔径2.0~50nm的为中孔,也就是介孔[2]。
随着不断深⼊的研究,从最初的硅基介孔材料到现在各种各样的⾮硅基介孔材料被制备出来,并⼴泛应⽤于催化剂制备,新型吸附材料等⾏业。
最初的介孔材料源于沸⽯,沸⽯是指多孔的天然铝硅酸盐矿物。
这类矿物的⾻架中含有结晶⽔,⾻架结构稳定,在结晶⽔脱附或吸附时都不会被破坏掉[2]。
后来⼈们根据沸⽯的性质结合实际需要相继合成了⼈造沸⽯(分⼦筛)。
⽬前以SiO2为基础合成的介孔材料成为国际众多领域研究的热点。
主要的研究⽅法是通过浸渍的⽅法在分⼦筛上负载相应的有机物分⼦,优化分⼦筛的表⾯特性,如较⾼的吸附容量,好的选择性及较多的活性位等,在⽣物材料,吸附分离,催化,新型复合材料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价值和前景。
介孔材料具有独特的有点[3,4]:①孔道⾼度有序,均⼀性好,孔道分布单⼀,孔径可调范围宽。
②具有较⾼的热稳定性和⽔热稳定性。
③⽐表⾯积⼤,孔隙率⾼。
④通过优化可形成具有不同结构、⾻架、性质的孔道,孔道形貌具有多样性。
⑤可负载有机分⼦,制备功能材料。
1.2新型吸附材料上世纪90年代,Mobil Oil公司以⼆氧化硅作为主要氧化物,⽤长链烷基伯胺作模板剂,⽔热法制备出含有均匀孔道,孔径可调,呈蜂窝状的MCM-41介孔材料。
它具有孔道呈六⽅有序排列、⼤⼩均匀、孔径可在2~10nm内连续调节,⽐表⾯积⼤等特点[2],对于开发新型的吸附剂具有重要意义。
介孔二氧化硅的合成与表征
![介孔二氧化硅的合成与表征](https://img.taocdn.com/s3/m/fb34867ff242336c1eb95e2c.png)
介孔二氧化硅的合成与表征摘要:采用溶胶凝胶法,在酸性条件下用na2sio3作为硅源,在碱性条件下用teos作为硅源,合成了介孔二氧化硅。
小角x衍射表明在酸性条件下,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的浓度为0.01mol/l,na2sio3的浓度为0.1mol/l时,合成二氧化硅的介孔结构明显。
碱性条件下,teos浓度为5%~10%(体积比)时,得到明显介孔结构的二氧化硅。
关键词:介孔二氧化硅硅酸钠正硅酸乙酯一、前言无机多孔材料,因为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吸附容量,而被广泛应用于催化剂和吸附载体中。
按照孔径大小,多孔材料可分为:微孔(microporous)、介孔(mesoporous)和大孔(macroporous)材料。
无机微孔材料孔径一般50nm,包括多孔陶瓷、水泥、气凝胶等,其特点是孔径尺寸大,但分布范围宽。
介于二者之间的称为介孔(中孔)材料,其孔径在2~50nm范围,如一些气凝胶、微晶玻璃等,它们具有比微孔材料大得多的孔径,但这类材料同样存在孔道形状不规则、尺寸分布范围广等缺点。
1992年,kresge,etal首次在nature杂志上报道了一类以硅铝酸盐为基的新颖的介孔氧化硅材料m41s,[1、2]其中以命名为mcm-41的材料最引人注目。
其特点是孔道大小均匀、六方有序排列、孔径在1.5一l0nm范围可以连续调节,具有高的比表面积和较好的热稳定及水热稳定性,从而将分子筛的规则孔径从微孔范围拓展到介孔领域。
这对于在沸石分子筛中难以完成的大分子催化、吸附与分离等过程,无疑展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同时,由于介孔氧化硅材料所具有的规则可调节的纳米级孔道结构,可以作为纳米粒子的“微型反应器”,从而为人们从微观角度研究纳米材料的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及量子效应等奇特性能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这一发现突破了沸石分子筛材料孔径范围的限制,使得很多在沸石分子筛中难以完成的大体积分子的吸附、分离,尤其是催化反应的进行成为可能。
双晶介孔TiO2合成表征及光催化性能
![双晶介孔TiO2合成表征及光催化性能](https://img.taocdn.com/s3/m/86e1b832a5e9856a561260f1.png)
双晶介孔TiO2合成、表征及光催化活性摘要:孔二氧化钛(介孔-二氧化钛)已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由于其广泛的潜在应用前景。
本文报道,使用过氧钛酸(PTA)溶胶为前驱体和普朗克P123作为非离子模板制备微观二氧化钛的低温模板的方法。
利用热重-差热,X射线粉末衍射,N2吸附-脱附等温线,FE-SEM和HR-TEM等对制备的样品进行表征。
结果表明,可得到比表面积高达163 m2/ g-1和0.65m3/g大的孔体积的介孔-二氧化钛。
通过这种综合方法来合成的孔径大小在13到20纳米范围内。
探究P123的量和煅烧条件对孔-二氧化钛的孔和晶体结构的影响。
光催化活性的测试清晰地表明,孔-二氧化钛的高比表面积和双晶相在增强孔-二氧化钛对废水中罗丹明B 的光催化降解,起着重要的作用。
目录:1简介2材料和方法2.1介孔二氧化钛材料2.2孔二氧化钛制备2.3结构表征2.4光催化活性试验3结果与讨论4结论缩略语、致谢、参考文献1.简介介孔二氧化钛是一种多功能材料,被广泛用于包括光催化剂、光伏电池、燃气传感器、太阳能电池、锂电池、相片电子等众多潜在领域,更何况二氧化钛本身化学性质稳定、便宜且无毒。
鉴于这些吸引人的应用和特性,介孔-二氧化钛的合成一直是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显著关注点。
目前,介孔二氧化钛的合成通常采用钛的醇盐作为钛源,如正硅酸乙酯(TBOT),四异丙醇钛(TTIP)等等,然而在许多情况下从用TBOT或者TTIP 合成二氧化钛材料显示出低的比表面积,小孔径/容积,主要是由于表面活性剂溶解在水溶液中的水解/缩合反应很难控制。
在这些情况下,任何一个合成条件都需要严格控制,例如,PH值、或一些螯合剂,还有二氧化钛的前体水解/缩聚反应都需要控制。
例如,Oveisi等用强酸性条件来抑制Ti-原子的缩合反应,在400℃煅烧后的介孔二氧化钛能够达到80m2/g-1的比表面积;以及Renuka等报道,乙酰丙酮可以用作螯合剂来修改TBOT,在用P12软模板可制备比表面面积小于80 m2/g-1(500℃焙烧)介孔-二氧化钛。
第九章 介孔材料——合成、结构及性能表征(下)
![第九章 介孔材料——合成、结构及性能表征(下)](https://img.taocdn.com/s3/m/9928ef0d763231126edb11e9.png)
图 9-31SBA-6TEM 成像及其傅立叶衍射图(引自文献279)多数的介孔结构都是根据吸附等间接实验证据,以及溶致液晶的结构或是理论模型推断出来 的。
现在电子显微术可以更直接的用来分析介孔结构。
Terasaki 等人[279]在此方面作了许多工作, SBA-6 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代表。
SBA-1 和 SBA-6 的 XRD 谱图可以被指标化为 Pm 3 n 对称性,但对称性并不是结构,其结构 还是未知的,我们只是使用溶致液晶 Pm 3 n 相所对应的结构来代表 SBA-1 和 SBA-6 的结构。
由 于 Pm 3 n(223)和 P 4 3n(218)具有相同的消光条件,因此只靠 XRD 方法是不能区分它们的。
根据 SBA-1 近乎完美的“晶体”形貌可以断定其具有 m 3 m 点群对称性,而 P 4 3n 的点群对称性 为 4 3m,因此 Pm 3 n 是正确的。
在由高分辨 TEM 像(见图 9-31)的傅立叶变换衍射图中观察到This is trial version 第 51 页42 个独立的斑点,结合氮气吸附得到的孔体积结果(SBA-6:0.86 cm3 /g 和 SBA-1:0.60 cm3 /g), 由静电势能图得出无定形孔壁的结构(见图 9-32),含有两种笼(较大的 A 笼和较小的 B 笼),其排列方式如图 9-23B 和 9-25A(在图中 A 笼具有六元环,而 B 笼只有五元环),B 笼 被 12 个 A 笼所包围。
对于 SBA-6,A 笼和 B 笼的直径分别为 8.5n m 和 7.3n m,A 笼和 B 笼之间 的窗口为 2 nm,而 A 笼之间的窗口为 3.3 × 4.1 nm。
而对于 SBA-1,A 笼和 B 笼的直径分别为 4.0nm 和 3.3n m。
当然,不同的合成条件和表面活性剂合成的 SBA-1 或 SBA-6 材料的晶胞、孔 体积及孔穴尺寸小会有所不同。
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模板的介孔二氧化硅的合成与表征共3篇
![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模板的介孔二氧化硅的合成与表征共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22914a3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f3.png)
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模板的介孔二氧化硅的合成与表征共3篇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模板的介孔二氧化硅的合成与表征1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模板的介孔二氧化硅的合成与表征近年来,介孔二氧化硅(mesoporous silica,简称MPS)作为一种功能材料,在生物医药、催化、分离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其中,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模板的MPS合成方法由于具有成本低、操作简便等优点,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MPS的合成过程通常分为三步:模板的制备、硅源的溶胶化、以及硅源和模板的混合反应。
其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通常作为MPS的模板。
首先,将所选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按照一定比例溶解于蒸馏水中,得到一个透明的混合物。
接着,在另一个烧杯中,将硅酸乙酯或硅酸二乙酯等硅源与异丙醇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得到预处理液。
将两种液体缓慢混合,并加入一定量的氨水进行催化反应,得到一个白色凝胶样品。
该凝胶样品即为MPS的前驱体。
随后,将MPS前驱体分为两部分,分别放入无水氯化铵溶液和蒸馏水中进行两次淋洗,即可获得纯净的MPS样品。
这是由于无水氯化铵溶液可以提高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与MPS之间的相互作用,促进MPS的形成,同时还具有去除残留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作用。
而蒸馏水则是用于去除溶剂和未反应的硅源。
最后,通过对MPS的形貌、结构、孔径大小等进行表征,可以得到不同的MPS样品。
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MPS的形貌,可以看到其具有规则的孔道结构和高度有序的排列方式。
利用比表面积仪和孔径分布仪测量,可以得到其表面积和孔径大小,这些参数对MPS应用的性质和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总之,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模板的MPS合成方法因其简便、实用,在功能材料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
未来的研究方向将集中于MPS的结构调控和性能优化,为材料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综上所述,通过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模板法制备MPS的方法具有简便实用的优点,该材料具有规则的孔道结构和高度有序的排列方式,其表面积和孔径大小对其应用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介孔材料常用的表征方法
![介孔材料常用的表征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0be36130740be1e650e9ad5.png)
介孔氧化硅材料常用的表征方法摘要介孔氧化硅材料具有极高的比表面积、规则有序的孔道结构、狭窄的孔径分布、孔径大小连续可调等特点,使得它在很多微孔沸石分子筛难以完成的大分子的吸附、分离,催化反应中发挥作用,尤其是在生物医学领域发挥更着重要作用,成为各个领域研究的热点。
本文简单介绍了介孔氧化硅材料以及常用的表征方法,如XRD、电镜分析、热重分析、BET法等。
关键词:介孔材料、XRD、BET、电镜分析、FTIR、TG前言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材料科学这一重要的学科领域不断的被注入新的发展方向和应用领域。
每一种重要新材料的获得都会为生产力的提高和人类的进步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特别是以高分子材料、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为代表的三大类材料在现代的科学技术和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种类繁多的材料体系中,具有贯穿于体相内的良好孔道结构的多孔材料可谓是一大类明星材料。
其优异的结构特性、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能和广泛的应用领域使得其一直都是材料科学研究的前沿学科。
1根据国际纯粹和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以孔径大小为依据的规定,多孔材料主要为三类:孔径小于2nm的微孔材料、孔径介于2-50nm的介孔材料和孔径大于50nm的大孔材料。
尤其是基于介孔氧化硅的介孔材料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
材料表征是研究物质的微观状态与宏观性能的一种手段,人们能通过改变分子或者晶体的结构,可以达到控制物质宏观性能的目的,因此对材料的研究离不开表征。
本文选择对介孔氧化硅材料和它的表征手段进行研究。
1.介孔材料及介孔氧化硅的简介1.1介孔材料根据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的规定,介孔材料是指孔径介于2-50nm的一类多孔材料。
介孔材料具有极高的比表面积、规则有序的孔道结构、狭窄的孔径分布、孔径大小连续可调等特点,使得它在很多微孔沸石分子筛难以完成的大分子的吸附、分离,催化反应、尤其在生物医学领域中发挥作用。
而且,这种材料的有序孔道可作为“微型反应器”,在其中组装具有纳米尺度的均匀稳定的“客体”材料后而成为“主客体材料”,由于其主、客体间的主客体效应以及客体材料可能具有的小尺寸效应、量子尺寸效应等将使之有望在电极材料、光电器件、微电子技术、化学传感器、非线性光学材料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有序介孔材料的合成及应用
![有序介孔材料的合成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9d3853d76f1aff00bed51e33.png)
介孔材料的应用
催化剂或催化剂载体
吸附与分离方面的应用
Feng等用含硫醇末端基的试剂将介孔硅酸盐的表面功能 化,这种吸附剂能优先吸附污水中的汞、银和铅离子, 其吸附能力比通常的吸附剂高出一个多数量级,并且再 生性好
在介孔材料的骨架中引入三价的金属元素如:Al3+、B3+、Ga3+
、 Fe3+等,由于同晶取代的作用,使得骨架上带有负电荷,形成具 有弱或中强酸催化活性位
Corma将担载有NiO和M2O3的Al-MCM-41分子筛用于真空汽油的加氢裂化,发现该 体系的脱硫、脱氮活性高于以无定形硅铝酸盐为载体的催化剂体系; Roos等以十 六烷烃的催化裂化为探针反应,在微反应装置上将Al-MCM-41分子筛与普通FCC工 业催化剂进行比较,发现前者在相同的转化率下能产生更多的汽油成分和烯烃
提高介孔材料的热稳定性与水热稳定性,解决酸强度低,掺杂 其他金属离子后结构不稳定性、掺杂量较低等问题
加强介孔材料在催化、有机高分子分离、环保、纳米反应器、 电子器件、传感器等方面的应用研究
参考文献
[1] Kresge C T, Leonowicz M E, Roth W J, et al. Nature, 1992, 359: 710-712. [2] Beck J S, Vartuli J C, Roth W J, et al. J. Am. Chem. Soc., 1992, 114: 10834-10843 [3] Huo Q, Margolese D I, Ciesla U, et al. Nature,1994, 368: 317-321 [4] Zhao D Y, Feng J L, Huo Q, et al. Science, 1998, 279: 548-552 [5] Yang P D, Zhao D Y, Margolese D I, et al. Nature, 1998, 396: 152-155 [6] Bagshaw S A, Prouzet E, Pinnavaia T J. Science, 1995, 269: 1242-1244 [7] S. A. Bagshaw. T J. Angew. Chem. Int. Ed.,1996,35(10)1102-1105 [8] Wei Y, Jin D L, Ding T Z, et al. Adv. Mater., 1998,10(4): 313-316. [9] Wei Y, Xu J, Dong H, et al. Chem. Mater., 1999, 11(8): 2023-2029
介孔二氧化硅的合成与表征教学文案
![介孔二氧化硅的合成与表征教学文案](https://img.taocdn.com/s3/m/90edbee8f524ccbff0218441.png)
介孔二氧化硅的合成与表征介孔二氧化硅的合成与表征摘要:采用溶胶凝胶法,在酸性条件下用na2sio3作为硅源,在碱性条件下用teos作为硅源,合成了介孔二氧化硅。
小角x衍射表明在酸性条件下,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的浓度为0.01mol/l,na2sio3的浓度为0.1mol/l时,合成二氧化硅的介孔结构明显。
碱性条件下,teos浓度为5%~10%(体积比)时,得到明显介孔结构的二氧化硅。
关键词:介孔二氧化硅硅酸钠正硅酸乙酯一、前言无机多孔材料,因为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吸附容量,而被广泛应用于催化剂和吸附载体中。
按照孔径大小,多孔材料可分为:微孔(microporous)、介孔(mesoporous)和大孔(macroporous)材料。
无机微孔材料孔径一般50nm,包括多孔陶瓷、水泥、气凝胶等,其特点是孔径尺寸大,但分布范围宽。
介于二者之间的称为介孔(中孔)材料,其孔径在2~50nm范围,如一些气凝胶、微晶玻璃等,它们具有比微孔材料大得多的孔径,但这类材料同样存在孔道形状不规则、尺寸分布范围广等缺点。
1992年,kresge,etal首次在nature杂志上报道了一类以硅铝酸盐为基的新颖的介孔氧化硅材料m41s,[1、2]其中以命名为mcm-41的材料最引人注目。
其特点是孔道大小均匀、六方有序排列、孔径在1.5一l0nm范围可以连续调节,具有高的比表面积和较好的热稳定及水热稳定性,从而将分子筛的规则孔径从微孔范围拓展到介孔领域。
这对于在沸石分子筛中难以完成的大分子催化、吸附与分离等过程,无疑展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同时,由于介孔氧化硅材料所具有的规则可调节的纳米级孔道结构,可以作为纳米粒子的“微型反应器”,从而为人们从微观角度研究纳米材料的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及量子效应等奇特性能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这一发现突破了沸石分子筛材料孔径范围的限制,使得很多在沸石分子筛中难以完成的大体积分子的吸附、分离,尤其是催化反应的进行成为可能。
模板法制备介孔材料及其表征
![模板法制备介孔材料及其表征](https://img.taocdn.com/s3/m/3df452bf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54.png)
模板法制备介孔材料及其表征法制备介孔材料及其表征:从材料选择到结果分析介孔材料是一种具有均匀有序孔道结构的材料,由于其独特的结构特点,广泛应用于催化剂、吸附剂、分离膜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法制备介孔材料及其表征的相关内容,旨在帮助读者了解法制备介孔材料的重要性及表征方法。
介孔材料的种类繁多,常见的有硅基介孔材料、碳基介孔材料、金属氧化物介孔材料等。
其中,硅基介孔材料具有稳定性高、比表面积大、孔容高等优点,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类介孔材料。
碳基介孔材料具有导电性好、化学稳定性高、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在能源、环保、生物医学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金属氧化物介孔材料具有优异的催化性能和光学性能,在催化剂、吸附剂、光电器件等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法制备介孔材料的主要方法包括模板法制备、化学交联法制备、溶胶-凝胶法制备等。
模板法制备是以具有有序孔道的模板为载体,将目标物质填充到模板的孔道中,再通过去除模板的方式制备出介孔材料。
该方法操作简单,可重复性好,但模板的制备难度较大,成本较高。
化学交联法制备是通过在溶液中加入交联剂,使目标物质发生交联反应形成有序的介孔结构。
该方法操作简便,成本较低,但需要选择合适的交联剂和反应条件,以确保介孔结构的形成和稳定性。
溶胶-凝胶法制备是以目标物质为主要原料,通过溶液中的化学反应形成凝胶,再经过干燥处理制备出介孔材料。
该方法具有制备过程简单、化学均匀性好等优点,但需要选择合适的原料和反应条件,以确保凝胶的形成和介孔结构的稳定性。
对于法制备的介孔材料,需要进行表征以确定其结构、形貌和性能。
常见的表征方法包括N2吸附、XRD衍射、FTIR红外光谱等。
N2吸附是一种常用的表征方法,通过测量N2在介孔材料上的吸附和解吸曲线,可以获得比表面积、孔容、孔径等介孔结构参数。
XRD衍射可以用于测定介孔材料的晶体结构和有序度,通过分析衍射图谱可以得到介孔材料的晶格常数和孔道结构等信息。
FTIR红外光谱可以用于分析介孔材料中的官能团和化学组成,通过测量红外吸收光谱可以得到官能团的类型和含量等信息。
介孔材料的表征
![介孔材料的表征](https://img.taocdn.com/s3/m/32f7f6c958f5f61fb736662e.png)
介孔材料的结构分析与性质表征介孔材料的化学和物理性质是与材料的结构紧密相关的,介孔材料的合成、修饰改性、应用领域的科学家们需要详细的结构和性能的知识去达到他们的目的。
因此在介孔材料的研究中,对结构的分析和性能的表征十分重要。
许多技术手段可被用于测定材料的结构性质。
材料的表征技术可分为两个方面:结构表征和性能表征。
第一节引言本章所介绍的方法不仅适用于固体产物和材料的鉴定,也适用于反应过程的分析跟踪、机理研究以及产品质量的控制等。
采用任何一种方法得到的信息都是有限的,因此常将多种方法结合起来,例如常规的化学分析是十分重要的,在计算机辅助下进行性质模拟有助于得到理论上的支持,对多种方法分析的结果作出科学分析,才能得到正确的结论。
3.1.1 分析手段介孔材料的性质表征或结构测定是研究工作首要的一步,只在在得知了制备出了什么物质以及物质的物理性质,才能够进一步对这一材料的开发应用提出初步判断。
近50年来材料分析表征技术有了飞速的发展,尤其是近二三十年来这些分析食品都配备了高性能计算机,使分析测量工作的质量和速度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这些分析表征手段可分为下面三大类:1)衍射;2)光谱;3)显微技术。
随着分析理论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很多分析方法都可以用计算机进行模拟。
一、衍射衍射是电磁辐射波动性的一种表现,当辐射经过一边缘或通过一小孔时会发生干涉现象。
当电磁辐射经过一有序排列的化合物时产生的干涉波包含了材料的结构信息。
衍射方法是研究晶体材料的长程周期性结构的最有效方法。
常用于结构研究的辐射源的各类有电子洗射、中子衍射、X射线衍射和同步辐射源等。
X射线衍射是实验室最重要、最方便、最实用的晶体结构分析手段,电子衍射、中子衍射和同步辐射常常在一些特殊目的和场合下使用。
由于合成的结晶多孔材料多为粉末微晶,使用X射线粉末衍射晶体结构分析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二、光谱光谱技术是根据原子或分子(或者原子和分子的离子)对电磁波的吸收、发射或散射来研究原子、分子的物理过程,光谱技术则对晶体的和无定形材料中原子的局部环境更为敏感。
介孔材料常用的表征方法
![介孔材料常用的表征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0be36130740be1e650e9ad5.png)
介孔氧化硅材料常用的表征方法摘要介孔氧化硅材料具有极高的比表面积、规则有序的孔道结构、狭窄的孔径分布、孔径大小连续可调等特点,使得它在很多微孔沸石分子筛难以完成的大分子的吸附、分离,催化反应中发挥作用,尤其是在生物医学领域发挥更着重要作用,成为各个领域研究的热点。
本文简单介绍了介孔氧化硅材料以及常用的表征方法,如XRD、电镜分析、热重分析、BET法等。
关键词:介孔材料、XRD、BET、电镜分析、FTIR、TG前言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材料科学这一重要的学科领域不断的被注入新的发展方向和应用领域。
每一种重要新材料的获得都会为生产力的提高和人类的进步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特别是以高分子材料、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为代表的三大类材料在现代的科学技术和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种类繁多的材料体系中,具有贯穿于体相内的良好孔道结构的多孔材料可谓是一大类明星材料。
其优异的结构特性、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能和广泛的应用领域使得其一直都是材料科学研究的前沿学科。
1根据国际纯粹和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以孔径大小为依据的规定,多孔材料主要为三类:孔径小于2nm的微孔材料、孔径介于2-50nm的介孔材料和孔径大于50nm的大孔材料。
尤其是基于介孔氧化硅的介孔材料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
材料表征是研究物质的微观状态与宏观性能的一种手段,人们能通过改变分子或者晶体的结构,可以达到控制物质宏观性能的目的,因此对材料的研究离不开表征。
本文选择对介孔氧化硅材料和它的表征手段进行研究。
1.介孔材料及介孔氧化硅的简介1.1介孔材料根据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的规定,介孔材料是指孔径介于2-50nm的一类多孔材料。
介孔材料具有极高的比表面积、规则有序的孔道结构、狭窄的孔径分布、孔径大小连续可调等特点,使得它在很多微孔沸石分子筛难以完成的大分子的吸附、分离,催化反应、尤其在生物医学领域中发挥作用。
而且,这种材料的有序孔道可作为“微型反应器”,在其中组装具有纳米尺度的均匀稳定的“客体”材料后而成为“主客体材料”,由于其主、客体间的主客体效应以及客体材料可能具有的小尺寸效应、量子尺寸效应等将使之有望在电极材料、光电器件、微电子技术、化学传感器、非线性光学材料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介孔材料MCM_41的合成与性能表征
![介孔材料MCM_41的合成与性能表征](https://img.taocdn.com/s3/m/e48f9f00bed5b9f3f90f1c90.png)
第29卷2001年 增刊8 月燃 料 化 学 学 报JOURNAL OF FUE L CHEMISTRY AND TECHNOLOGYVol 129 Suppl 1Aug 1 2001文章编号:025322409(2001)增刊20012204 联系作者:阎子峰,T el :054628392283(O ) E 2mail :z fyancat @hdpu 1edu 1cn (O )&z fyan @hdpu 1edu 1cn (H ) 作者简介:宋春敏(19652),女,硕士,副教授,现主要从事化工热力学和工业催化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介孔材料MC M 241的合成与性能表征宋春敏1,阎子峰1,王槐平1,Max G 1Q 1Lu 2(11石油大学重质油加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东营 257061;21Department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The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Brisbane4072,Australia )摘 要:在水热条件下用新的合成控制手段得到孔壁较厚的MC M 241介孔分子筛材料,并采用XRD 、N 2吸附、TG 2DT A 、SE M 和吡啶程序升温脱附等测试手段对合成的MC M 241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介孔材料结晶度比较高,具有六方排列的孔道结构,孔径分布较窄,BET 表面积较大,样品热稳定性高,吡啶2TPD 谱图表明样品具有弱的或中等强度的酸性。
用MC M 241作为活性组分制备成催化剂,进行微反活性实验,表明其裂化活性较低,但对柴油有较高的选择性。
关键词:介孔分子筛;合成;表征;MC M 241中图分类号:O647111 文献标识码:A 1992年M obil 公司的Beck 等[1,2]首次成功合成了M41S 系列分子筛,在沸石和催化界引起了极大的关注。
MC M 241介孔分子筛是其中之一,它具有六方有序排列的单一孔道结构,孔径可在115nm ~10nm 范围内调变,吸附能力强,热稳定性好。
介孔材料
![介孔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ffedb09e6bec0975f465e2be.png)
介孔材料及制备方法1、引言介孔材料(mesoporous materials )是20世纪发展起来的新型材料,其孔径一般在1.5—50nm 。
介孔材料由于其独特的孔状有序结构、大的比表面积和大的孔体积使其在催化、传感器、分离技术等各个领域都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1992年Mobil 公司的Beck 等以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形成的溶致液晶作“软模板”,通过水热反应合成了高度有序的介孔硅(1.5-10nm )分子筛MCM-41,其形成过程如图1所示。
并把它们研究小组的成果发表在了国际著名杂志Nature 上,从此拉开了了利用“模板”法合成介孔材料的序幕。
至今已经制备了不同结构的介孔材料包括二维六方结构(空间群为p 6mm )、三维六方结构(空间群为P 63/mmc )、三维立方结构(空间群为m Pm 3,n Pm 3,m Fd 3,m Fm 3,m 3Im )和双连续立方结构(空间群为d Ia 3)等;材料的化学成分主要有硅、碳、聚合物、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金属氮化物和金属等[1]。
图1 MCM-41的两种形成机理2、制备方法目前主要有表面活性剂和前躯体的协同作用自组织(Cooperative Self-Assembly )和液晶模板(Liquid-Crystal )两种“软模板”方法用于介孔材料的制备,最近又发展了纳米铸造(nanocasting )“硬模板”技术用于金属氧化物和氮化物等介孔材料的制备[5,6]。
2.1 表面活性剂一般用于介孔材料制备的表面活性剂有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主要使用的有C n H 2n+1N(CH 3)3(n=8-22)包括经常使用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 ),Gemini surfactants, bolaform surfactants, multiheadgroup surfactants 和最近发展起来的fluorinated surfactants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径调控:通过调整EO,PO比例即可达到调控孔径的目的。同时
EO/PO的比例会影响产物的介观结构
介孔材料的表征
单个圆柱形孔中
流体的吸附作用,孔隙凝结和滞回特性
介孔材料的表征
பைடு நூலகம்
N2吸附-脱附表征技术
测定介孔材料的比表面积,孔 容和孔径分布等数据
比表面和孔隙度分析仪
(a) 微孔材料 (b) 非多孔材料和 (c) 介孔材料的吸附-脱附等温线
硬模板法合成过程示意图
背景材料
硬模板法
----显著优点 •可以实现对目标产物的孔道结构和表面形貌的有效控制,有利于 获得人们所需要的具有特定形貌和孔结构的材料。
明显的缺点
需要预成型的有序介孔固体或有序 排列的固体粒子等硬模板
背景材料 SBA-15
形态:具有二维六方(P6mm)形态。 合成: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Pluronic P123(EO20PO70EO20 )为模板,在
参考文献
• Zhenzhen Lin,a Wenbo Yue, Dazhen Huang, Jiyun Hu, Xiaoying Zhang, Zhong-Yong Yuanb and XiaojingYang Pore length control of mesoporous Co3O4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capacity ofporous electrodes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 • Peng Shu, Juanfang Ruan, Chuanbo Gao, Huachun Li, Shunai Che Formation of mesoporous Co3O4 replicas of different mesostructures with different pore sizes
实验部分
实验过程
合成介 孔SiO2
SBA-15
去除有 机模板
合成介 孔金属 氧化物
去除SiO2 模板
表征介 孔材料 • 氮气吸附脱附技术 • XRD表征
实验结 果分析
实验结果---N2吸附脱附
实验结果--XRD
100
110 200
SBA15
SBA15 CO3O4
实验结果
SBA15 CO3O4 大角
实验部分
主要的仪器和试剂
1. 试剂 Pluronic P123,Pluronic F127,HCl(37%),硅酸四乙酯(TEOS), 丁醇,KCl,NaOH,乙醇,去离子水,各种金属氧化物前躯体 等(如Sn、Co、Fe、Ni、Ce、Cr、Mn的氯化物,硝酸盐)。 2.仪器 250mL和500mL烧瓶,量筒,离心管,坩埚,各种尺寸的磁子,布 氏漏斗和抽滤瓶,循环水式真空泵,聚四氟乙烯瓶,低速离心 机,水浴加热磁力搅拌器,普通的磁力搅拌器,电子天平,干 燥箱,马弗炉,比表面及孔径分析仪
泡沫,多孔玻 璃
介孔材料的概述
研究介孔材料的意义
能源储 存
分子筛 生物医 学
应用
薄膜
催化剂
背景材料
硬模板法
• 硬模板法是指将某种选定的无机前驱物引入硬模板孔道中,然后 经焙烧在纳米孔道中生成氧化物晶体,去除硬模板后而制备相 应的介孔材料。 • 所用的模板剂大多是固体材料,如介孔SiO2或者介孔碳材料等。
介孔CO3O4的合成和表征
报告人:齐亚楠
介孔材料的概述
多孔材料的概述
孔径 微孔材料 2nm 特点 结晶化的骨架结构,水热稳定高, 孔 径分布窄,大量催化活性位 实例 沸石,分子筛
介孔材料 2~50 nm 孔径大范围可调,长程有序的结 构,高比表面积及孔体积
溶胶,MCM-41
大孔材料 >50 nm 孔径较大可使用于生物分子等具 有 较大尺寸材料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