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文之超越的智慧
一千零一夜中的智慧征文
一千零一夜中的智慧征文第一章:智慧之始 (2)1.1 智慧的曙光 (2)1.2 智慧的种子 (2)第二章:智慧之旅 (2)2.1 迷失与摸索 (2)2.2 勇气的力量 (3)2.3 智慧的考验 (3)第三章:智慧之镜 (3)3.1 真相与假象 (3)3.2 智慧的反思 (4)3.3 心灵的启示 (4)第四章:智慧之海 (5)4.1 深海的奥秘 (5)4.2 智慧的宝藏 (5)4.3 挑战与成长 (5)第五章:智慧之翼 (6)5.1 理想的追求 (6)5.2 智慧的力量 (6)5.3 翱翔于天空 (6)第六章:智慧之剑 (6)6.1 阴谋与正义 (6)6.2 智慧的利剑 (6)6.3 智慧之剑的运用,使得人们在面对困境时,能够迅速找到解决问题的核心要点,为人们指引方向的智慧之光,以及如何运用智慧之剑的技巧。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智慧的利剑所向,为人们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如何运用智慧之光,为人们解决问题的路径,使得面对困境时,能够迅速找到问题的关键点,为解决难题提供指导。
(7)6.3 智慧之剑的运用方法,使人们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能够迅速找到问题的关键点,为解决难题提供方向。
这种运用智慧之剑的技巧,使得人们在解决问题时,能够迅速定位问题关键,为解决难题提供指引。
(7)6.3 智慧之剑的具体运用方法,使得人们在解决问题时,能够迅速找到问题的关键点,为解决难题提供方向的具体运用方法。
通过智慧的利剑所指,为人们在解决问题的道路上提供指导,帮助人们快速定位问题关键,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
(7)6.3 真正的胜利 (7)第七章:智慧之花 (14)7.1 善良的化身 (14)7.2 智慧的滋养 (14)7.3 美好的未来 (14)第八章:智慧之终 (15)8.1 智慧的传承 (15)8.2 知识的力量 (15)8.3 永恒的智慧 (15)第一章:智慧之始1.1 智慧的曙光在遥远的东方,有一片古老而神秘的大地,这里孕育了无数令人惊叹的文明。
跨越时空的智慧作文
跨越时空的智慧作文
在古书里头,那字儿跟星星似的,亮闪闪的,都过了好几百年了,还是这么耀眼。
那些字啊,不只是字,那是咱们祖先们的智慧,像灯塔一样照亮咱们的路。
嘿,看看那些壁画,颜色都褪了,但画里的故事还是活灵活现的。
那些看不懂的图案,说不定就是古人琢磨宇宙、生命和未知世
界的结果。
看着就让人心里一紧,觉得古人真厉害。
有个老头儿,在竹林子里弹琴唱歌,那声音啊,飘得老远老远,感觉时间都停了。
他那智慧,像泉水一样,能洗去尘世的浮躁,让
人心里特舒服,好像一下子明白了人生的意义。
现在这些高科技啊,人工智能简直比人还聪明,啥都知道,啥
都能预测。
但它们背后还是咱们人类的求知欲,是咱们智慧的延续。
有一回看人家辩论,那嘴巴动得飞快,互相扔观点,跟打架似的。
他们说的那些话,都有道理,让人听了眼前一亮,好像打开了
新世界的大门。
古书、壁画、老头的歌声、高科技、辩论……这些都是智慧的
象征。
它们不受时间限制,随时随地都能让咱们感受到智慧的力量。
太酷了!。
哲 文 十 篇
当你思考问题,那个躲在头脑背后看着你的头脑思考的那个“看”,那个“观照”,那个静静的“觉知”,就是它。
一朵玫瑰,你正在看着一朵玫瑰,那个在你内在静静站在一边看着“自己正在看着一朵玫瑰”的“看”,那个同时对玫瑰和你自己两者的整体觉知,那个超然于你自己和外物的家伙——观照,才是智慧。
平时你感觉不到它,是因为头脑思维的打扰,它被掩盖着,每当有什么突发事件,甚至你的头脑还来不及反应时,它就可以立刻反应,只是头脑马上又接管了你的注意力,你很快就错过了它。
头脑可以度量,可以通过智商测验来度量,但智慧属于你内在深深的固有品质,它具有无限的深度,不可度量,它本身和神秘、爱、优雅、喜乐相连,它是一个无穷的宝藏。
只有你在头脑不在的时候充分警觉,那么你才能够找到它。
现代科学不会同意这种说法,包括尤其是把记忆划为智慧之外,现代科学会认为这是不科学的,因为很难想象如果没有记忆,一个人如何还能具有智慧。
这没有太大关系,那个歧义仅仅是针对智慧的定义,它可以被定义得宽泛些,也可以被定义得狭窄些,这不是要点。
要点是:某些你本来就具有的内在觉知品质是超越头脑之外的,也是超越神经系统之外的,他是你智慧的真正来源。
那就是为什么电脑无法在智慧上超越人的原因,电脑完全可以超越人脑,那没有问题,那只是个时间问题,在某些方面电脑已经超越人脑。
但电脑想超越人的智慧,是不可能的,这不是一个时间问题,这是一个涉及生命本质的问题,电脑逾越不过属于生命,属于智慧的这个“质”。
庄子说:“知识是无限的,生命是有限的,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就象流星一样短暂而令人伤感。
”庄子非常敏锐,他实际也是在说,知识总是外在无限的东西,与其把你一生的精力耗费在对知识的追求上,不如更加在意识上警觉,认出和找到原本属于你自己内在的智慧。
当孔子向老子问“礼”的时候,老子没有多说,没有说一点点知识,老子只是单纯的反应,直接表达事物的实质。
这个表达不来自知识和记忆,而是直接来自一个现场觉知所引发的自动表达,超出头脑之外的一个即兴表达,头脑完全被动,只是如实地把老子的智慧感觉翻译成语言,向孔子表达。
作文素材用智慧战胜困难挫折
[作文素材用智慧战胜困难挫折]作文素材用智慧战胜困难挫折2010年06月01日星期二18:42大自然赋予万物和人类以生命的同时,也赋予万物和人类以困难挫折,作文素材用智慧战胜困难挫折。
难道在我们的世界中,还有哪一个生命体没有经历过困难挫折?柔弱的小草要在狂风暴雨中抗争;冰峰上的青松,要在严冬迎雪傲霜;蚂蚁要靠自己的微弱力量去搬动赖以生存的食物。
我们人类如果要在这个世界生活下去,也必须拿起自我智慧之剑去应对困难挫折,靠自我智慧的力量去战胜困难挫折。
曙光总会冲破黑暗,太阳总把光明洒向人间。
在古希腊的神话里,西齐佛因为在天庭犯了法,被天神惩罚,降到人间推石头。
每天,他都要费很大的劲把那块石头推到山顶,然后回家休息,在他休息时,石头会自动地滚下来,于是,他再把那块山头往山上推。
这样他面临的是:石头永远推上去,再滚下来。
这种反复的无止境的重复劳作,对他是一种心灵折磨和打击,可是,西齐佛想,我不能总在成功和失败的圈套中困住,我要跳出这个思维,只要我把石头推上山顶,我的责任就尽到了;至于石头是否会滚下来,那不是我的事。
这样一想,他平静多了,他每天生活在快乐中,他是一个有自我智慧的人,他靠自我智慧的力量去战胜困难挫折。
困难和挫折就像上天赐予人类一份份答卷,考验着人类的心,只有有了自我智慧的人,才能不仅生命的答卷答的好,而且在人们看来那些不可逾越的困难也总会超越。
俗话讲,不磨不成玉,不苦不威人。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国际歌》里的唱词也在告诉我们,世界上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智慧学指导专家说:通向成功的台阶常常是由困苦和艰难铺成的。
战胜苦难的利器是自我智慧!有自我智慧的人从来不惧怕苦难,因为他们知道怎样去面对和战胜它。
可是为什么有些人遇到困难和挫折,总是要求助于外来的力量,这种外力是什么?他哪里知道真正的力量就在你们自己身上,那就是自我智慧!在生活中我们遇到任何问题,最后真正能解决问题的人,难道不正是我们自己吗?人类的命运就像拍皮球,只有狠狠地和地球硬碰硬,才能弹得更高更高。
“超越”主题写作示范
超越”主题写作示范主题阐释】超越,即“越过” “超过”“胜过”。
“超越”这一行为具有参照性,可以是相对于原有状态的改变、提升,可以是对原有目标、理念等的逾越。
“超越”需要清晰精准的目标定位,需要勇往直前的勇气,需要深思熟虑的智慧谋略,需要在所不惜的胆识气度,需要坚定执着的意志耐力,需要脚踏实地的行动实践,需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坚毅等等。
超越”,必须考虑“超越”这一行为本身所承载的意义追求、价值取向等等。
这一行为本身,必须富有积极的价值取向和拼搏进取的正能量。
这一话题的写作,若能与“突破”“改变”等话题进行比较,便可准确挖掘“超越”这话题的内涵,避免“剑走偏锋” 。
比如,“超越”与“突破” “改变”这些话题相比较,三者虽然都有对原有状态的改变,但是,“超越” 更强调“胜过”这一层含义;而“突破”可以是对原有状态的彻底改变,更强调“破”这一含义,具有颠覆性;而“改变”则显得较为宽泛,可以是原有状态的变化、形貌的变化等。
相对而言,改变”这一话题的个性特征不如“超越”和“突破”明显和突出。
围绕“超越”这一话题进行写作时,需要结合具体事例对“超越”的内涵予以具体落实。
超越”主题大致可包括以下内容:超越”可以是对自我原有水平、状态、能力、业绩等的超越。
比如著名乒乓球运动员邓亚萍,虽然只是一个弱小的女子,但是凭借她的坚毅执着、奋力拼搏却创造了他人难以企及的光辉业绩。
邓亚萍小的时候,个头很低,教练曾认为她打乒乓球没有前途,让她放弃。
可她硬是凭借自己对乒乓球的热爱,拼命苦练球技,以汗水去浇灌与乒乓球相伴的每一个日日夜夜,一次又一次地超越自我,最终问鼎奥运会、世锦赛冠军宝座,赢得了事业的成功。
这是她超越自我所获得的。
再如著名作家史铁生,在他正当20 岁这一人生美好年华之际,却因病失去了双腿,从此与轮椅为伴,然而,尽管遭遇了人生的巨大不幸与苦痛的摧残,他却在母亲的帮助下,同病魔勇敢斗争,以坚定的信念激励自己用笔墨书写属于自己的人生,不断超越自我,走出痛苦的深渊,进而走向生命的辉煌。
以智慧为话题的作文(以智慧为话题的议论文800字)
以智慧为话题的作文(以智慧为话题的议论文800字)隐者智,道者慧,谓之智慧者,世尚稀矣。
智慧二字,世人晓闻而皆未知。
古人曰以智,破尘世隐者,眼前清水背后山,不秽不为,自乐谛;而谓于慧,则乃是道,清净无为,藏玄妙之机而入高境。
鬼谷子冠智,老子冠慧。
此二人清修脱俗,皆古之集智慧大成者。
鬼谷子虽隐,生孙、庞、苏、张,于战国乱世立绩,操持天下,凭其默,直隐。
老子亦德名道祖,讲道,书道,统乾坤于册。
孔丘尝问学于聃,又言:朝闻道,夕死可矣。
老子为时形仙,悠然紫气驾青牛,出函谷无所终。
其当乃始道也。
自古来,人间污浊甚多,不致斯人犹清明。
若屈平、朱熹、王守仁诸辈,忽忽中已安自得智。
寥寥智士,称慧者亦孤然无几。
元隐道名家,有出才者,亦有庸士。
纵观古今,可称谓智慧者,况尚无哉!大智大慧,行成莫为难!茫茫人间,方行者稀,欲行者空空数人。
朱子道: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然其平素毕生从未至鲁,却存此名句,何也?斯地为昔孔子讲学处也!然华夏之智慧,乃道儒二家并成耳,道质缘何?为儒文化之滋养哉!智慧,并未定诸事切实而确优。
何谓高?通达明理,未可定误即不必也,无非须确者确,误者误,糊涂几遭未尝不可?人常道:难得糊涂。
时误判亦能为正,智慧也。
小聪明,大智慧。
聪者拘节,智者察体;聪者认理,智者应通;聪者行事成准,智者行事善稳;聪者聪惠,智者智慧;聪者乐动而彰显己才,智者好静而伸延己能。
同观澜起江河,智者眼见为澎湃之汪洋而置若溪涧,聪者反之。
自庸才始,大读典籍,洗净心灵脱垢而善其性,若悟若修,行以智慧者本德行,遂可清修,欠者德名有成,善者超凡入圣。
弘观以四方,智慧者缺,则文儒揽贤者未少,同家出,修身养性各有门道,大智贤皆修文而出,却不虚。
仁、义、礼、智、信,居以智,此乃文化,必修耳,然推智慧修身即扬中华文化!有一只老虎,长得非常威猛,尤其是它那头上的“王”字,更透出一种统领的英气。
它打败了森林中所有的动物,在此称王。
但是有一只水牛把它打败了,它输得心服口服,认水牛当它的师父,水牛摇摇头走了。
哲学思想知识:超越思想——哲学智慧的超越之道
哲学思想知识:超越思想——哲学智慧的超越之道哲学思想知识:超越思想——哲学智慧的超越之道哲学是人类最高级别的思想活动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在哲学中,有一种思想背后蕴含着一种非常深刻的智慧,那就是超越思想的智慧:即从思考的局限中解放出来,从过去的经验和知识中获得更丰富和更深入的洞察。
思想的局限:限制人们的视野和认知我们生活在一个受思想界限限制的世界中。
这些思想界限在我们的意识中形成了一系列固定的观念和认知,形成了我们的思想框架和语言,并决定了我们对世界的理解和解读方式。
因此,哲学思想通常是根植于这些思想界限之上的。
这种固定的思想界限和认知对我们的学术和智力发展,以及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的决策和计划,都有着深刻的影响。
当我们被这些观念限制时,我们会陷入困境,我们的视野会变得狭小和局限,并且我们可能会忽略或低估不符合我们固有观念的其他事实和可能性。
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会受到抑制,并扼杀我们的自由和灵活性。
经验和知识的局限:限制人们的认知深度和广度我们的经验和知识也有其界限。
这些界限由我们对世界的经验和对事物的了解所决定,它们可以防止我们对事物的过度解读并降低我们在某些情况下犯错的风险。
然而,这些界限也会防止我们对世界的深入了解和知识的广泛应用,有时阻碍了我们的思想和言辞的自由。
在哲学中,我们会发现一些哲学家超越经验和知识的局限,并试图推动哲学的超越。
例如,尼采认为,哲学活动的真正目标是“追求另一种悲剧性的体验”,这种体验涉及到我们的超越性和我们对现实的更全面的了解。
同样,黑格尔也超越了他的时代,并通过对理性和形而上学的全面研究为哲学做出了创新的贡献。
超越思想:获得更深刻的智慧和理解超越思想的哲学智慧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了解世界,这种智慧几乎无法从平常的思想和知识中获得。
那么,我们如何突破这些界限,从固有的思想、知识和语言中解脱出来?首先,我们可以运用对比和矛盾思维来帮助我们超越思想的局限。
当我们将不同的观念、信念和经验进行比较时,我们可以发现其中的矛盾之处,并发现隐藏在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和一些更广泛的基本真理。
超越作文500字
超越作文500字关于超越作文500字(精选80篇)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
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店铺精心整理的关于超越作文500字(精选8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超越作文500字篇1我们的生命可以平凡,但我们的生命绝不能平庸,唯有不断地超越自我,才能实现生命的价值!那么就会有人问超越是什么?超越就是认识自我,敢于挑战自我,战胜自我,超越自我,超越他人而走向成功的精神。
NBA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我国的篮球明星——姚明,曾在那里参赛,让世界从此认识他。
科比也是一样,但他们身后不为人知的训练却令人肃然起敬!为了超越乔丹,科比每天都起来锻炼,他也被誉为“洛杉矶早晨第一个看到阳光的人”,有谁知道他的脚趾,因为长期刻苦训练导致严重变形了,手指也无法弯曲闭合了,即使是这样他也从没抱怨过。
超越要用坚定的信念做支撑,靠顽强的毅力来完成,靠不懈的追求与执着来攀登人生的最高峰。
超越要用坚定的信念做支撑,靠顽强的毅力来完成,靠不懈的追求与执着来攀登人生的最高峰。
成龙就是这样,一生中大大小小的伤无数。
成龙为了超越李小龙功夫片在世界的影响,从一个跑龙套的武生到国际级的巨星,他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为了拍好《龙兄虎弟》他跳到树上的那一段时,开机前试跳了两次都没有问题,但等到正式开拍时失误了,树枝折了,头颅骨裂开,不断出血,两周后,成龙又继续拍《龙兄虎弟》。
汗水是超越的朋友,智慧是超越的良师,而努力是超越的方向,人生因拥有超越而精彩!让我们超越自己,战胜自己拥抱辉煌!超越作文500字篇2金色的夕阳淡淡的光,洒在里那颗茂盛的梧桐上,似乎每一片梧桐叶都散发着或浓或淡的金光,独特而又艳丽。
树下,熟悉的背影与树影融为一体,若隐若现地捧着文件夹,来回踱步。
背影的主人是我们班的一位男,身材并不高但却格外得瘦,成绩也并不突出,性格偏内向,也没有在班里交到几个,而我可能算是他最好的朋友了。
2021-2022年高三第二次联考 语文试题
2021年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阅读(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17分)①人们普遍认为哲学是一门高深的学问,这可能是实情。
它说的是事物较深层次的问题,离现象世界较远,也发展出一套特有的语言表达方式。
德国哲学及其表达方式可能是其典范。
叔本华称,康德的书具有“辉煌的枯燥性”,我想叔本华的评价是实事求是的。
这里“辉煌”是肯定其学说的深刻,“枯燥性”可能就是指复杂艰深,很难读懂。
我国康德的研究者郑昕先生说,超过康德可能有新东西,绕过康德只能是坏的哲学。
如此,热爱哲学的人只能硬着头皮去啃康德的大部头著作,这当然是必须的。
我常常将这种研读看成是在迷宫中寻找珍珠。
不过,任何表达方式发展到极致就有些让人消受不了。
也许受德国哲学传统的影响,很多哲学工作者都有一种崇尚模糊思辨、玩弄晦涩概念,以显示自己高深的倾向。
②坦率地说,我不喜欢这种过于极端的倾向。
在我看来,哲学家,即便是大师级的哲学家的中心思想都是明确的,之所以长篇大论只是为了向别人,特别是那些假想的“敌人”提供强有力的、理性的论证,这些论证就像架在城堡围墙上的大炮,是用来吓唬潜在敌人的。
而城堡本身并不怎么复杂。
哲学家进行论争,施展逻辑力量,就是行攻防之事,如若“攻防”太过繁复,读者在这概念的迷宫中往往会迷失方向,难以接近论者想要表达的思想。
我想,言说与写作尽管免不了要有逻辑的“铺陈”,但应尽量使之线索清晰、明白晓畅,□□面对的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或□)应当有深入浅出的表达,这应当是现代写作者所追求的境界。
③不过,这大概反映了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在各类人物,特别是学者中,认为文字上容易明了的东西大概是浅薄的,而口气大的,充满生造术语或搬用遥远学科概念,语言晦涩难懂的,大概是高深的。
结果,那些扎扎实实、文字明了易懂的作者不被重视,而说大话、玩概念、搬用或生造术语的作者却博得青睐。
④我觉得现在国内出版的哲学著作仍然有这个特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智慧与哲为题作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智慧与哲为题作文全文共8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智慧与哲理你们好啊,我是小明。
今天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题目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智慧与哲理"。
我觉得这个题目很有意思,因为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别丰富多彩,里面蕴含着许多精辟的智慧和哲理。
首先让我们来说说儒家文化。
儒家是中国古代最主要和最有影响力的学术思想流派。
儒家的核心思想就是"仁"、"礼"、"孝"、"忠"。
仁就是善良、友爱,要体恤别人、关心他人。
礼就是规矩有理,要遵守规矩、有正确的行为举止。
孝就是孝顺父母、尊敬长辈。
忠则是忠诚于国家、忠于自己的事业。
这些都是非常宝贵的品德和做人的准则。
其次再说说道家文化。
道家强调"道"的存在,认为"道"是宇宙最高的真理和本源,是永恒不变的。
道家主张顺应自然,与天地合一,戒骄戒躁,淡泊名利。
比如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人要像水一样,无私无欲,滋润万物而不与人争斗。
这些都是非常高深的哲理。
再来说说佛家文化。
佛家讲求"三皈五戒",即皈依佛、法、僧三宝,遵守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五戒。
佛教主张慈悲为怀,消除一切执著和烦恼,追求解脱和涅槃。
佛家还有"因缘果报"、"六度万行"等重要理念,这些理念旨在指导人们行善积德,远离罪恶。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融合了儒释道三家的精华,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哲理。
我们应该好好学习和传承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用它们的精神遗产滋养我们的心灵,指引我们的人生航向。
我实在太喜欢中国的传统文化了!虽然这些哲学理念比较深奥,但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好好领会其中的智慧真谛。
只有内化了这些智慧,我们才能真正做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成为对社会有益的好公民。
中国古代智慧哲文20篇
中国古代智慧哲文20篇展开全文金人铭作者:黄帝【原文】我古之慎言人也。
戒之哉!戒之哉!无多言,多言多败。
无多事,多事多患。
安乐必戒,无行所悔。
勿谓何伤,其祸将长。
勿谓何害,其祸将大。
勿谓无残,其祸将然。
勿谓莫闻,天妖伺人。
荧荧不灭,炎炎奈何?涓涓不壅,将成江河。
绵绵不绝,将成网罗。
青青不伐?将寻斧柯。
诚不能慎之,祸之根也。
曰是何伤,祸之门也。
强梁者不得其死,好胜者必遇其敌。
盗怨主人,民害其贵。
君子知天下之不可盖也,故后之下之,使人慕之。
执雌持下,莫能与之争者。
人皆趋彼,我独守此。
众人惑惑,我独不从。
内藏我知,不与人论技。
我虽尊贵,人莫害我。
夫江河长百谷者,以其卑下也。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戒之哉!戒之哉!【译文】我是古代的慎言人。
要警戒!要警戒!不要多说话,多说多败。
不要多事,多事多难。
对于安乐,必须警戒。
不要做后悔的事。
不要说没关系,它的祸患将会很长。
不要说没害处,它的祸患将会很大。
不要说没有伤害,它的祸患即将产生。
不要说没听到,上天在窥视着你。
荧荧如豆的小火不熄灭,变成烈火将怎么办?涓涓的细流不堵住,将积成江河。
细小的丝线绵绵不绝,将会变成网罗。
青青的小苗不砍掉,将会变成大树。
如果真的不谨慎对待它,那是祸根。
说这有什么关系,是祸门啊!强横的人不得好死,好胜的必定遇到他的敌手。
强盗怨恨主人,人们嫉妒他的尊贵。
君子知道天下是盖不住的,故处于天的后面、下面,使人羡慕。
保持柔弱,保持低下,没有人能跟他争。
人们都往那里去,我独守在这里。
众人迷惑盲从,我独不从。
我的内在的才能,我是知道的,不跟别人比较技艺的高低。
我虽尊贵,人们不嫉妒我。
那江河之所以能成为百谷的尊长,是因为它低下。
天道没有亲疏,常常施福给善人。
要警戒!要警戒!诫伯禽作者:周公(周)【原文】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
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
君子力如牛,不与牛争力;走如马,不与马争走;智如士,不与士争智。
德行广大而守以恭者,荣;土地博裕而守以险者,安;禄位尊盛而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而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而守以愚者,益;博文多记而守以浅者,广。
智慧文章 经典哲理23篇短文
智慧文章经典哲理23篇短文智慧文章经典哲理23篇短文:1、少年时,对初恋说:这是缘分青年时,对老婆说,这是缘分中年时,对情人说,这是缘分老年时,对老伴说,这是缘分我说,如果这四个“她”是同一个人,那才是真正的缘分!2、真正的爱情可能只是存在于电光火石之间,随后就迅速被迷恋、性、亲情、友情、感动等衍生品所取代,之所以说我们搞不懂它,原因就在于我们只是“抓”住了那些从犯,而主犯早已在瞬间消失!3、被骂时看的小故事:佛问:如果有人给你礼物你不收,礼物归谁?答:归自己!佛:人骂你,你不应,责难归谁?易生气看的小故事:生气的1对N效应:丈夫挨了领导骂,回家冲爱人发火,”生气的妻子转头又说了儿子一句,儿子气的朝花猫踢了一脚。
猫冲到街上,正遇上一辆车,司机为了避猫,轧死了旁边小孩。
领导一句话,让六个人都受了气,甚至遭了殃;如果这样的脾气一月三次,十年后,你将迁怒360人,同时也有受到360人报复的危险!“自虐”时要看的哲理父母陪的是你的上半辈子,老公老婆和儿女陪的是你的下半辈子,但只有你的心陪的是你的一生,对于这样忠诚的朋友,大脑曾经犯下的错误,你却对“它”痛下杀手,不考虑它的感受,你不该反省吗?4、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爱情是世界上最具有蹦极精神的一项运动。
一秒之前,它可以让人笑的花枝乱颤,一霎那之后,却又能让你坠入无间苦海!今天,你还可以在太平洋享受着爱情的面包,明天你又可能被打发到北冰洋惨兮兮的啃着失恋窝窝头!对于这样的“高危”项目,佛祖有时也看的心惊肉跳,不时的提醒:小心啊,处理的不好,爱情就会像刀尖上的一点蜜,尝了蜜,注意舌头啊!曹雪芹更不忘感叹一句: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痴男怨女,不幸风月债难偿。
李清照也被它烦死了:“才下眉头,却上心头”5、古希腊哲学导师苏格拉底的三个弟子曾求教老师,怎样才能找到理想的伴侣。
苏格拉底没有直接回答,却让他们走麦田埂,只许前进,且仅给一次机会选摘一支最最大的麦穗。
第一个弟子走几步看见一支又大又漂亮的麦穗,高兴地摘下了。
做人与处世哲文十篇
做人与处世哲文十篇:世界上最经典的人生定律目录1. “一”字人生2.世界上最经典的人生定律3.刘墉语录4.季羡林谈人生之做人与处世5.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6.不要患得患失7.人生的智慧8.知足知不足9.人生不过如此10.陆小凤传奇经典对白“一”字人生人生是一条路人生经历的路,不全是平坦大道,亦不全是崎岖坎坷。
路虽然弯弯曲曲,但脚尖总是向前。
走在人生的路上,坦荡处要思危岩之嶙峋,险道中要思前方之通途。
要赶路就别怕跌跤,人生重要的不是在哪里跌倒,而是如何避免在同一地点再次跌跤。
一次跌倒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跌倒之后再也不能爬起来。
走得最慢的人,只要他不伤失目标,也比漫无目的徘徊的人走得快。
一味重复前人的脚印,会迷失来时的路;总站在别人的影子底下,会看不见自己的影子。
没有跨不过去的沟,没有反不过去的山。
遭遇“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境,才能领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绝妙。
人生是一台戏每个人都是这台戏的一个角色,有的是主角,有的是配角,有点甚至只是跑龙套的。
许多人因为角色的微不足道而拒绝努力去扮演,好高骛远,结果永远令自己失望。
成功是从所扮演的角色开始的。
有人处事,千万别逢场作戏,游戏人生。
人不求轰轰烈烈,但求平凡朴实,努力完善一个真是的自我,切莫虚伪和狡诈。
如果两面三刀、阳奉阴违;如果当面是人、背地是鬼;如果台上是人,台下是匪;如果在家是良、出外为娼,那么即使是太平盛世,朗朗乾坤,也照样会演出悲剧。
人生没有排练,一切都不会重演。
只有永远清醒的人,才能永远认真;只有永远追求完美的人,才能一步步走向辉煌。
人生是一首歌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歌手,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歌声。
只有用心去唱,才能唱出激情,唱出活力,唱出精彩,鲜花和掌声才能属于你。
或许你是把竖琴,只能发出小溪的声音,你不必假装江河;或许你是只麻雀,没有动人的歌喉,你不必假装成夜莺,西方一味哲人有句警示名言:“大狗叫小狗也要叫”。
作为人,最智慧的处世方式是珍爱自己的风格,守住自己的精神家园,保持自己的个性尊严,使自己成为最好。
智慧与超越:
南无阿弥陀佛!尊敬的各位作家、专家学者、诸位同仁,有这种机会跟大家来共同讨论佛学的一些问题,本人感到非常的欢喜,同时也觉得非常惭愧,刚才蔡教授和吴主席的这种誉美之词令我感到非常惭愧,本人深知自己各方面学养都很缺乏,这几年也都忙于事务,所以谈佛学学术讲座我都觉得很缺乏学术含量,那么讲的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
今晚我们选择的话题是:智慧与超越,我们国家也正在强调我们这民族要有创造性,创造性是一个国家的灵魂,那么这个创造性来自何方?‚佛教正是一个充满智慧的宗教。
‛今年政府会纪念玄藏大师西行取经1300多年的纪念活动,我们追溯到中国的历史上,晋梁陈齐宋,这些时代,有很多的高僧大德,到西域,到天竺去取经,那样的过程是非常艰苦卓绝的,沿着丝绸之路,越丛林,跨雪山,茫无边际的沙漠,往往是去时几百人,回来只有几个人。
所以现在我们能读到佛经,这是我们前辈付出了多少的生命和鲜血换来的。
再进一步地思维到,佛经每句每偈也都是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在无量劫利益众生的过程当中付出了多少生命多少鲜血所证悟出来的宇宙人生的真理,和盘托出,传达给我们。
一切真理,佛经探究无余,世间所有的善与好话,佛经也是展示无余。
所以佛教整个是一个智慧的宝藏。
我们要继承这份丰厚的文化遗产。
我们这个华夏的民族,自古以来就有一种对真理对智慧的这种不懈的追求。
‛这些西行取经者,就是这样的一个表范,也被喻为是民族的脊梁,唯有对真理和智慧的这种未法亡屈的精神,才能振奋这个民族,所以隋唐之际,尤其是盛唐,佛法大兴的时候,也正是我们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全面畅达的时期,主种对智慧真的这种重视,我们从一个这样的现象就能看到,鸠摩罗什大师他为什么来到中国,成为重大佛法的一个翻译者,使后人受惠甚多。
这是当时的黄帝为了得到这个人当时到鸠词国不惜发动一场战争,派大将军吕光率领8万大军去远征,其目的就是为了得到鸠摩罗什。
那么,智慧为什么为我们的先人这么看重,而且智慧到底是什么?所以我们先对这个智慧去作一番讨论。
《道家的超越智慧》word版
道家的超越智慧超越是道家文化的精义和智慧的凝结,也是道家思想的本质和灵魂所在。
过去人们对道家的超越思想多有探索,并取得了多方面的成果。
但在对道家超越思想的研究中,存在着一种倾向,即认为道家的超越思想属内在超越,本文试图从另一方面———道家的外在超越作一些探讨。
对礼乐文化异化的超越礼乐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儒家建立的教化天下的仁义道德、礼法规范。
儒家的最初设想,是通过礼乐教化,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理性,规范人的道德行为,从而建立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与文明。
礼乐文化确实起到过这种作用。
但在礼乐教化的实行过程中,礼乐文化却渐渐产生了异化,其最突出的表现是,“为之仁义以矫之,则并与仁义而窃之”(《庄子·箧》)。
人们往往利用仁义礼法为工具,把利己谋私争权夺利的行为都装点得与仁义礼法规范相一致;人们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弄虚作假,以掩盖自己的思想,装饰自己的行为来符合“礼”的要求。
这就是说礼乐文化异化的要害是失真而伪。
道家正是看到了礼乐文化的这种异化,而提出了“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老子·十九章》)的思想。
这种对“圣、智、仁、义、巧、利”的弃绝,其实质是“绝伪弃诈”,是对礼乐文化异化的超越。
儒家的教化理论无法克服礼乐文化的异化带来的虚伪,不能挽救由此而导致的人的灵魂的失落,难以根除文明掩饰下的假文明。
道家正是在克服它的弱点上,显示了高度的超越智慧。
道家指出,真正的文明道德是以“本真”、“自然”为本质特征的,失去了“本真”、“自然”,一切文明道德就不复存在。
由于仁义道德礼法规范是一种人为的设制与倡导,它对人的个性和真性都带有强制和束缚,对人的纯朴本性也具有破坏性,使天下“失其常然”,“莫不奔命于仁义”(《庄子·骈拇》)。
道家在对礼乐文化“解构”性的批判中,建立了以“复归”为特征的超越思想。
礼乐文化的异化使人们迷失真性,“以伪继之”,道家的“复归”就是要找回人失去的真性和自然。
24.第二十二章 超越逻辑的高等智慧
第二十二章超越逻辑的高等智慧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妙解】能受得了委屈,又柔软面对,就能成全大事。
受冤枉、与世无争、绕道而行,更能显现心地正直。
能处下、虚怀若谷地学习,自然具有内涵,心灵富有。
能如实面对自己,勇于检讨改进,则生命永保新鲜,富含创造力。
肯无我无私地奉献付出、行善布施,有一天会体会到“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得到更多、更多。
如抓取更多名利,抓取更多金银财宝,随之而来的烦恼、痛苦、困惑也更多。
所以得道的圣人,始终秉持道的特征特性来为人处事。
有才华、有智慧,但不会爱自我表现,表示这是明白真理实相的人。
不自以为是、没有傲慢之心的人,其生命反而会彰显于世。
有显著功绩,但不自我标榜、不自炫、不居功的人,才会有真正的功劳、阴德。
不自夸、不自我吹嘘膨胀,实实在在的人,其阴德能绵延流长。
真的能做到不与人争的人,天下就没有人能与之争。
(心中无敌人,其天下就无敌人。
)古人说的“曲则全”的道理,岂是谈空说玄的虚言吗?以上的人生妙哲学,只要你真的做到,许多你想象不到的收获,会流入你的世界。
【精讲】这一章老子告诉我们:怎样做人生才会有真正的成功和真正的幸福,这是真正高等智慧的成功哲学。
这是超越一般人的思想水平、逻辑推理的层次,并不是不切实际,它是合乎天地之道、合乎生命实相的,是超越逻辑的高等智慧。
这一章所讲的跟一般人所理解的“不要输在起跑点、样样要得第一”的观念是有很大不同的。
不了解的人看到这些内容,就觉得是消极的、悲观的。
那你不跟人家抢、不跟人家争,怎么会赢?这样不是处处都吃亏吗?这样很懦弱啊!那你这样在这个社会怎么经营下去?怎么混下去?真的,很多人的价值观就是要用自我去争、去抢,要展现自我的强势。
但是你要知道,你自我越强势,就会招来更多的折磨。
超越“逻辑”的“智慧”
超越“逻辑”的“智慧”人类意识的超越性,就在于它不仅能够“合乎逻辑”地“思想”,而且能够以辩证的“智慧”突破习以为常的思想的逻辑和生活的逻辑,实现“思想”的“逻辑”在层次上的“跃迁”。
思想的“合乎逻辑”,一般是指从“已知的前提”“合乎逻辑”地推出相应的结论。
然而,如果思想只能囿于“已知的前提”,又如何实现思想自身的发展呢?人类意识的超越性,集中地表现在思想对“思想前提”的超越。
所谓“思想前提”,就是思想构成自己的根据。
它主要是包括常识性的思想前提、科学性的思想前提和哲学性的思想前提。
超越已知的思想前提,主要地就是对常识、科学和哲学的前提批判。
人类思想的最基本的和最普遍的前提就是常识。
各种各样的格言、警句式的生活常识,简洁、明快的自然常识,凝重、睿智的政治常识,构成了人们日常的思想与行为的根据。
常识以简明、通俗、生动的语言表达形式而使人烂熟于胸,并以其独特的隐喻形式而延伸其适用范围。
健全的常识是“正常人”之所以“正常”的根据。
然而,常识既不是一成不变的,更不是万能的。
随着人的存在方式的变革,人们曾经普遍遵循的常识,就会变成显而易见的谬误。
在人类的历1史进程中,向常识挑战的行为,往往被视为滑稽可笑的愚蠢行为,向常识挑战的人物,总是被看作稀奇古怪的危险人物。
然而,人类意识却总是在对常识的前提批判中,实现“思想前提”的变革与更新,从而在新的思想根据中构建自己的“精神世界”、“文化世界”和“意义世界”。
随着科学的发展及其技术成果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科学”成了人们的思想与行为的普遍的根据与前提。
然而,作为人类活动的“科学”,它同样是人类以实践活动为基础的意识活动的产物,因此,由科学构成的“思想前提”,同样是历史的产物。
人类意识的超越性,不仅表现为对思想的常识前提的批判与超越,而且表现为对思想的科学前提的批判与超越。
在科学理论的深层结构中,总是蕴含着种种经验的、幻想的、逻辑的、直觉的、价值的、审美的、信仰的“前提”。
智慧:超越知识的界限
智慧:超越知识的界限智慧:超越知识的界限祝和军《光明日报》( 2014年08月16日 05 版)智慧虽借助知识,但最终的旨归却是超越知识。
在知识效应不断膨胀、各种知识类型不断翻新的今天,我们更需要自觉地把超越时空、跨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让智慧远离抽象,回归生活,回归实践,回归经典。
为学与为道一个学生曾向古希腊哲学家芝诺求教:“老师,您的知识比我多许多倍,对问题的回答又十分正确,可是您为什么总是对自己的解答有疑问呢?”芝诺没有直接回答学生的问题,而是顺手在桌上画了一大一小两个圆圈,并指着这两个圆圈说:“人的知识好比一个圆圈,圆圈里面是已知的,圆圈外面是未知的。
你知道的越多,圆圈就越大,不知道的也就越多。
这就是我常常怀疑自己的原因。
”芝诺将知识比喻为圆圈,表明知识总是在不断推陈出新,绵绵没有尽头。
对此,庄子还曾发出了“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的慨叹。
但是,知识的增加并不代表着智慧的开悟。
相反,知识自身的异化可能还会对智慧造成遮蔽。
正如庄子笔下的春秋战国时代,学说横议,观念不一,相对主义盛行,学者们各持己见,各执己端,就像耳朵、眼睛、鼻子、嘴巴,各有各的用场,又像是百工技艺,各有各的用途,但谁也不能包容全体,最终,“天地之纯,古人之大体”隐而不显,“道术将为天下裂”也就不可避免了。
现代的知识体系何尝不是如此?自然哲学在17世纪是一个包罗万象的术语,后来却分出物理学、化学、植物学、动物学等自然科学。
19世纪的思辨哲学产生了社会学、心理学、数理逻辑、符号逻辑、分析哲学等。
在知识的汪洋大海中,在隔行如隔山的专业分工中,每个人好像只能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而不可能再成为一个“全才”。
于是,世界的丰富性和整体感荡然无存,人也开始面临被“肢解”的命运,迷茫困惑无处不在。
知识是“多”,反映的是时代变迁所带来的经验积淀;智慧是“一”,折射的则是对亘古永恒的持续追问。
人类需要知识,但更需要在知识中抽身而出,以保持对永恒之物的敬畏和体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越的智慧
人生在世,总要为俗事所搅扰,机关人生的沉浮更是如此。
身处其间,有些是我们能把握的,有些是我们无法支配的,即便汲汲于求索,尽全力去争取,最后可能依旧处在求而不得的困境中,毕竟能否遂愿取决于许多因素,不是光靠努力就能成功的。
于是乎,在我们的周遭,常常能听到对自己无能的哀叹,能看到对平淡生活的厌倦,能体会到被命运作弄的无力感,不能妥协、不愿退让的人,在执拗中渐行渐远。
虽然我们不能逃避平凡,但决不能自戕于平庸,渡尽劫难,我们应直面人生的刀光剑影,在悠悠岁月里超脱释然。
懂得超越是大智慧、大气度。
所谓超越,绝不是让自我习惯于并满足于平庸,而是摆脱自我的牵绊,过一种昂扬向上、富于创造的生活。
智慧的功用正在于此,获得智慧的人,就其本性来说不再感觉自己是平庸的。
生命抵达智慧的路径,关键是领悟知与行之间的关系,此处,知是认知,行是修行。
人生为万物之灵,日与万物交际,一念起,生于物;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