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填空
1、1917年1月,胡适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2月陈独秀发表了《文学革命论》,正式拉开了文学革命的帷幕,标志着五四文学革命的正式开始。

2、《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反封建的白话小说。

在结构上选取了“狂人”整个生涯中的一些片段,用日记格式连缀成篇。

3、《阿Q正传》是鲁迅解剖国民痼疾的最典型的作品,是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集中体现。

4、郁达夫的《沉沦》是现代文学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

5、《女神》是郭沫若的第一部新诗集,它以崭新的内容与形式而成为中国现代新诗的奠基作。

6、在“左联“的大会上,鲁迅《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讲话高屋建瓴地对无产阶级文学倡导期的经验与教训作了科学总结。

7、30年代的文学作品:茅盾《子夜》,巴金《家》,老舍《骆驼祥子》,沈从文《边城》,艾芜的《南行记》,曹禺的《家》和《原野》,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等,标志着中国现代文学日趋成熟。

8、矛盾的《农村三部曲》,包括三个连续性的短篇小说《春蚕》《秋收》《残冬》。

9、巴金的《爱情三部曲》包括中篇《雾》《雨》《电》和短篇插曲《雷》。

10、沈从文被称为“文体作家“,他的小说往往体式独特。

《边城》就是别具一格的诗化抒情小说。

11、艾青是吟唱着一首中国劳动人民的赞歌《大堰河—我的保姆》登上中国现代诗坛的。

12、《雨巷》是戴望舒的现代派诗歌的代表作,诗作采用整体象征的写法。

13、曹禺于1933年完成了处女作《雷雨》,1940年创作了五幕剧《北京人》,它是继《雷雨》《日出》《原野》之后的又一杰作,是曹禺戏剧创作的高峰。

其中《北京人》是曹禺根据巴金的小说《家》改编而成的。

14、钱钟书是一位学者型的小说家,在讽刺小说的创作上自成一体,代表作《围城》。

15、“老百姓喜欢看“是赵树理的审美目标,创造了”评书体“的小说样式(代表作《小二黑结婚》)
16、孙犁是解放区除赵树理以外最重要的小说家,他最有名的小说都是以抗战时期的白洋淀地区为背景创作的“抗战小说“。

《荷花淀》是最能代表孙犁小说风格的优秀短篇小说。

17、50、60年代的小说,以革命现实主义为主潮。

其曲折发展的过程,显示了50、60年代的文学轨迹,为以后总结小说乃至整个文学创作的规律,提供了经验教训。

50、60年代的小说在历史和现实两类题材方面,有一些收获。

本时期小说以反映民主革命为主。

四部反映解放战争的长篇小说分别是:杜鹏程《保卫延安》,吴强《红日》,曲波《林海雪原》,罗广斌、杨益言《红岩》。

18、《回延安》是一首采用民歌体形式写成的激情澎湃的诗篇。

19、1959年,杨朔明确提出了诗化散文的艺术主张。

20、1977年底,刘心武在《人民文学》上发表短篇小说《班主任》,作品反响巨大,被誉为是新时期“伤痕“文学的开端。

21、舒婷的《致橡树》宣示了一种爱情观念。

22、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周立波的《暴风骤雨》
二、名词解释
1、创造社:创造社是五四时期出现的一个著名的新文学社团,1921年7月在日本东京正是成立,主要成员有郭沫若、郁达夫等人。

直抒胸臆和病态的心理描写有时是他们反映内心矛
盾和反映现实的表现形式。

创造社最显著的艺术倾向是浪漫主义。

2、湖畔诗派:湖畔诗派与小诗派是继郭沫若的《女神》出版之后出现在诗坛上的两个新诗派。

湖畔诗人汪静之、应修人、潘漠华、冯雪峰等于1922年4月出版了诗歌集合《湖畔》。

湖畔诗社的诗歌大都歌唱爱情、友情的纯真,描绘大自然的美丽与清新,诗中经常出现纯真的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

3、文学研究会:它是最早成立的文学社团,“以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为宗旨”,在文学主张上注重文学的社会功用。

文学研究会强调文学要表现人生,探讨人生,具有反封建精神。

1921年1月成立于北京,发起人有沈雁冰、叶圣陶、周作人等12人。

4、新民歌运动:是由毛泽东提倡,各级党委政府组织、发动的一场群众性运动。

它对于诗坛的影响在于它被许多人视为与五四新诗传统相对立的诗歌发展的新道路。

5、《随想录》:是巴金的晚年之作。

从1978年起,至1986年完成。

单篇作品发表于香港《大公报》系列。

作者以时间为序将其编为《随想录》、《探索集》、《真话集》、《病中集》、《无题集》。

五集以《随想录》作为总题。

是作家叩问、探索、总结历史之旅与人生心路的实录。

6、语丝派:五四以后出现。

语丝派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非常重要的文学流派。

以鲁迅、周作人、林语堂等为代表的语丝派作家,以散文创作为特色,在中国思想文化革命、新文学创造上做出了重要建树。

(语丝社:也是五四以后出现的一个影响较大的文学社团。

该社团因1924年11月在北京成立并出版《语丝》周刊而得名。

该社为现代散文,尤其是杂文和小品文的繁荣开创了先河,在新文学史上产生过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7、《骆驼祥子》:《骆驼祥子》是老舍的“重头戏”,1936年9月开始在《宇宙风》上连载。

它是老舍最有代表性的艺术佳作之一,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

初版后十几年间印了二十多版,又被译成多国文字,因此可以说是一部享有世界声誉的小说。

8、“伤痕文学”:1977年11月,刘心武的短篇小说《班主任》的发表,是“伤痕小说”创作潮流兴起的最初标志。

《文汇报》于1978年8月11日发表了卢新华的短篇小说《伤痕》,“伤痕文学”和“伤痕小说”的得名便源于此。

内容主要是写社会伤痕和人们的心灵伤痕。

“伤痕文学”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具有不可或缺的开拓性意义。

它冲破了“四人帮”极“左”文艺的种种清规戒律;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第一次真正遵循现实主义美学原则,称为新时期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文学思潮的先导。

9、新写实小说:是开端于80年代后期的一种小说思潮,它对应于80年代后期以后中国社会大写的“人”解体、文学中的终极理想消失、政治热情降温、个体生存艰难等复杂的现实,以及1987年之后先锋小说遭遇冷落的艺术现状,是对于现实和小说的双重反应。

10、自我小说:以自己身边琐事为题材的小说,受到日本“私小说“的影响,常以作者亲身经历为依据,或将某人经历进行加工或夸张,小说往往大胆展露身边的生活,真成袒露自己的灵魂。

代表作家有郁达夫、郭沫若。

三、简答
1、分析《雷雨》中繁漪的人物形象
蘩漪是一个受过新式教育的知识女性,是作者着力刻画并赋予较多同情的,具有“火炽的热情”、暴烈的雷雨性格、敢爱敢恨的人物形象。

她是一个争取个性解放的典型。

她聪明、美丽,受过新式教育和新思潮的影响,向往自由,渴求爱情。

蘩漪的性格是非常复杂的。

她的火焰般热烈的情感因长久压抑而趋于畸形变态,由热烈、奔放而冷漠、阴鸷。

她热情而脆弱乖戾,倔强而疯狂任性。

她富于反抗精神,但有时又
不得不隐忍、苟安、屈从。

蘩漪形象是作家在黑暗王国里的一个美的发现,体现了作家崇高的审美理想。

2、杨朔的散文风格
(1)1959年,杨朔明确提出了诗化散文的艺术主张。

(2)杨朔散文讲究艺术构思。

(3)杨朔散文注重创造诗的意境。

(4)杨朔散文讲究艺术结构,“再三剪裁材料,安排布局,推敲字句,然后写成文章”。

(5)杨朔散文是瑕瑜互见的。

3、《骆驼祥子》中祥子的性格特征和典型意义
祥子的悲剧意义是多重的。

(1)首先,从社会分析的层面去理解,这部小说反映了旧中国城市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揭示了像祥子这样的小人物企图通过个人奋斗来实现战胜贫困、达到理想生活的目标是不可能的。

祥子的悲剧体现了社会批判的内涵,这是外在的。

(2)其次,也可以从文化语义的角度理解,即它描写了一个淳朴农民与现代都市文明的对立中产生的道德堕落、心灵腐蚀的故事,含有对人性的关注与思考。

祥子的前后判若两人,我们不能单纯从经济条件看认为是贫困所致。

城市中人性的污浊,从一开始就已经笼罩在祥子周围,他迟早会被吞。

(3)最后,祥子的精神崩溃、人性堕落还可以从个体生命史中去考察。

4、茹志娟小说的艺术风格
(1)茹志娟最早以《百合花》的“清新、俊逸”风格受到矛盾称赞。

(2)茹志娟的取材和切入生活的角度是别致的。

(3)作家具有比较细腻的感情,善于把握人物内心世界的一起一伏、一回旋,并以生动的细节描写予以表现。

(4)茹志娟的小说中有一股浓浓的抒情味。

(5)然而时代的局限在茹志娟的作品中也明显存在。

四、论述
1、《呐喊》《彷徨》思想内容、艺术成就
(1)思想内容:《呐喊》中的作品除了表现出对封建主义强烈的战斗激情外,侧重描写农村题材,着重揭露封建宗法社会对农民在精神上的奴役和毒害,对辛亥革命中暴露出的严重问题进行了艺术的反映和探索,提出了“改造国民性”,以及启发人民首先是启发农民觉悟的主题。

《呐喊》中的大部分作品表现出鲁迅对农民命运的关注、同情和深刻理解,揭示了农民渴望革命的生存地位和他们主观上麻木愚昧、不觉悟的矛盾,提出了中国必须有一个广泛彻底的思想革命的问题。

《彷徨》写于五四运动退潮、新文化营垒发生分化之际。

面对黑暗沉闷的社会现实和复杂严酷的斗争形势,鲁迅感到异常孤独、苦闷。

本集取名“彷徨”,即表现了鲁迅在探索前进时流露的孤寂的情绪。

他在《彷徨》的扉页上引用屈原的《离骚》中诗句以表明心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他一方面继续坚持对封建主义展开全面而深刻的批判;另一方面,着重探索知识分子的道路和命运问题。

《彷徨》中大部分作品从知识分子和人民群众这一特殊角度出发,既写出了他们遭受迫害,也写出了他们的精神危机。

艺术上,《彷徨》较之《呐喊》更趋成熟。

《彷徨》《呐喊》所包含的思想内容极为深广,而揭露、批判和控诉封建宗法社会的罪恶及吃人本质,深刻解剖中国传统思想和社会现实中的痼弊,乃是它贯穿始终的主题。

(2)艺术成就:鲁迅是我国现代小说新的艺术形式的开创者。

在《呐喊》、《彷徨》中,鲁迅打破了传统小说的创作模式,吸取了中外文学的艺术精华,在表现手法、结构方式和叙述
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彻底的革新和创造,从而完成了从中国古典小说艺术到现代小说艺术的根本转变,开辟了中国小说史上的新纪元。

鲁迅《狂人日记》的问世,打破了古典小说的故事框架,在中国小说史上首次采用日记体的形式,根据狂人的心理意识流程来组织小说。

这种完全根据主题和人物性格的需要来进行结构的艺术手法,实现了由传统的以情节为主的小说向现代的以人物性格为主的小说的转变。

鲁迅从改造国民性这一目的出发,很少将一个人与另一个人之间的单纯的利害冲突作为小说矛盾的主线而是把描写的重点放在个人与整个社会的矛盾上。

如《狂人日记》中狂人与整个封建家族,乃至整个封建社会的矛盾斗争。

在探索中国人的灵魂、表现中国人的精神面貌特征的大前提下,鲁迅借鉴吸收了外国小说的重心理刻画的有益成分,汲取了中国传统戏剧与传统绘画中的“白描”和“画眼睛”的艺术手法,成功地塑造出阿Q、祥林嫂、孔乙己、闰土吕纬甫等一大批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鲁迅刻画人物形神兼备,重在写神。

《呐喊》与《彷徨》中的每一篇小说内容、构思都不同,表现手法也不一样。

现实主义是其最基本的创作方法,而同时又带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的色彩以及意识流、精神分析等现代主义的艺术成分。

《药》、《长明灯》使用了象征主义的表现手法,因而大量现实的描写便具有了象征的意义。

《狂人日记》带有现代意识流小说的特征。

总之,鲁迅在现实主义基础上博采众长,为中国现代小说艺术的现代化开辟了一个崭新的领域。

鲁迅是第一个用白话进行现代小说创作的文学先驱。

他的历史功绩在于他善于吸取我国谷底啊书面语言和外来语言的营养,注重提取群众口中的精华,创造了适应现代生活需要、符合人们思维习惯、富有艺术表现力的文学语言。

他的语言,洗炼、沉郁、诙谐,读后给人一种简洁而明快、深沉而有气势、幽默而又含蓄的美德享受。

2、《呐喊》《彷徨》对中国小说的影响
答:①新的小说观念:鲁迅希望人民自己觉醒,因此鲁迅给自己规定的任务是:在人民自己来创造文学之前,以比充当人民的代言人,画出“这沉默的国民的灵魂“。

其次以小说作为桥梁沟通人们互相隔膜的灵魂。

以小说作为号角,唤醒麻木的灵魂,促进民族的自我反省与批判。

鲁迅的小说观,不仅决定着鲁迅小说的基本面貌和历史特点,而且对中国现代小说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②新的人物题材和新的主题思想:他关注的中心不是下层人民所受的政治、经济的压迫剥削,而是精神的毒害;所着重表现的不是人们物质生活的困苦,而是精神的痛苦与病态。

③新的多种创作方法的开拓,现实主义成为鲁迅小说创作方法的主题和基础。

另一方面,鲁迅为了实现灵魂的深刻,有广泛的洗去了其他写作方法——象征主义。

④新的结构方式、叙述方式、角度和表现方法:《狂人日记》所采用第一人称的主人公,用自己的叙述方式,在中国小说艺术的发展史上是首创的,在情节结构上《狂人日记》打破了传统小说,注重有头有尾,环环相扣的完整的故事和依次展开的情节方式,按照狂人的心理活动来组织小说。

⑤新的现代文学语言:在现代白话的语言基础上,吸收了外来语言和古代语言中有用的部分进行艺术加工,创造了与现代思维相适应的富有艺术表现力的现代文学语言。

五、阅读分析:
1.《再别康桥》OOXX。

上册P97-99
《再别康桥》是一首写景抒情诗。

诗人曾留学于英国剑桥大学,剑桥即康桥,康桥与康河给诗人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

这首诗以真挚的感情、纤细的笔触,描绘出富有特征的康河景物和风光,创造出诗中有画的优美意境。

它能使人置身于色彩斑斓的画卷中,沉醉在美妙和谐的旋律里,受到美的熏陶。

绘画艺术的直观性、形象性和可感性,不仅会增强诗歌作品的真实感,也能使人从中领悟到无法言传的弦外之音——潜隐的意蕴。

2.《雨巷》的思想艺术成就。

上册P229-23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