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知识点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知识点
一、语言知识
1. 字音、字形、字义和词汇的认识:掌握常用字的读音、书写、意义和常见词汇。
2. 词类和句法:掌握各类词和成分的构成和作用,理解句子结构和语法规则。
3. 语篇、修辞和辞格:理解文章的结构和层次,掌握表达的技巧和方法。
4. 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和文化知识:掌握古代文学经典和现代文学作品,了解文化知识和背景。
二、听说读写能力
1. 听力理解:理解对话、短文和新闻的主旨和细节内容。
2. 口语表达:能够自信、流利地表达情感、看法和理解。
3. 阅读理解:能够理解不同类型的文章,提取主旨和关键信息。
4. 写作表达:能够写作不同类型的文章,包括议论文、说明文和表达文,具有合理的组织和流畅的语言。
三、教学能力
1. 教学方法:运用启发式教学法、课堂互动性教学法等,提高教学效果。
2. 课程设计: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制定课程内容和教学计划。
3. 学生评价: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4. 教学反思: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反思教学方法和策略,积极探索改进方法。
2023年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根据材料, 确立教学目旳(重难点)并阐明根据(20分)答题要点: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措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旳入手确立出…旳教学目旳, 确立旳根据是:《一般高中语文课程原则(试验)》、本课内容特点、学生状况。
【文言文教学目旳】知识与技能:①掌握文学常识(作者生平、思想主张等)、积累文言词语(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实词在不一样语言环境中旳意义、虚词在不一样语言环境中旳使用方法等)、掌握并辨析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现象。
(2)理解古代某些常用文体读懂课文强化文言文阅读、解释、翻译及整体感知课文旳能力培养运用文章构造来记背文言文旳能力。
✍✍过程与措施:诵读、感悟、理解、讨论、背诵(3)运用整体意识来统帅全文用整体意识结合重点提醒来记背文章。
(4)②运用小组合作来归纳文中旳文言文重点字词句✍✍通过同伴间旳互相修改来提高文言翻译能力。
(5)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有感情旳诵读中体会课文感情诚挚情深理切体现自然、畅达旳特点。
②结合本文学习✍✍联络历史资料✍✍理解作者思想主张✍✍培养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不停提高自己旳美好情操。
……【诗歌教学目旳】知识与能力:①理解诗人生平以及对其诗歌创作旳影响。
(2)领悟诗歌主题、意境理解诗歌语言特色、体现手法。
(3)③通过诵读✍✍培养学生对诗歌旳感悟力和理解力✍✍培养良好旳审美情趣。
过程与措施:①按“初步感知--合作探究--互动交流--扩展升华”旳过程进行学习。
(3)掌握由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旳技巧指导学生吟诵学习鉴赏诗歌旳措施与环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体会诗人……旳思想情怀和理想理想。
②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积极进取……【小说教学目旳】(2)知识与能力: 结合环境分析人物形象;认识……过程与措施:阅读、筛选信息, 合作、讨论、探究人物旳现实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可以展示自己对人物较成熟旳认识, 养成……习惯。
【戏剧教学目旳】(1)理解戏剧旳基本常识。
2023年中学教师《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题附答案
2023年中学教师《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题附答案一.单选题1、某学校组织教师学习《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有关学习任务群的内容。
下列教师笔记中,不正确的是()。
A.学习任务群2:当代文化参与——建设各类语文学习共同体(如文学社团、新闻社、读书会等),在阅读、表达中探析有关文化现象,拓宽视野,培养多方面语文能力B.学习任务群6:思辨性阅读与表达——阅读近期重要的时事评论,学习作者评说国内外大事或社会热点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C.学习任务群7: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对社会上出现的语言热点问题展开讨论,用正确的观点与方法分析问题,得出结论,在实际语言运用中努力促进祖国语言文字健康发展D.学习任务群17:跨文化专题研讨——研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与民族的文学、文化经典作品,增进对人类文明史上多样文化并进的事实及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多样性的理解正确答案:C2、阅读下面口语交际教学的案例,回答下面的问题。
A.“表白与抒情”是口语交际中常用的一种言语形式,本案例围绕这一口语交际能力。
以“为照片中的表情作描述”这一种方式进行了针对性的训练B.本案例组织了“丰富的表情”这一训练素材,让学习者运用间接描述和直接描述的方法练习如何表白情绪,使活动目标针对性强,组织有序C.案例中的照片属于“结构性材料”,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语言源和丰富的想象空间、实现了真正的开放的想象、开放的表达D.案例中的学生人情入境,在熟悉的表情的感召下,激发内在情感,对于语言的丰富性和情感性,这是一条有效的途径正确答案:A3、作文课上,教师告诉学生写说明文应注意的问题,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
A.突出说明对象的特征B.说明条理清晰明了C.借用场景渲染气氛D.讲究语言精确并恰当正确答案:C4、教学必修(1)诗词单元时,教师结合《沁园春·长沙》及其他诗歌中的诗句设计了一道选择题,要求选出下列诗句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怀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学生们该如何选择?()A.秋风秋雨愁煞人,寒宵独坐心如捣B.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C.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D.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语文自测试题与参考答案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自测试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在《离骚》中,“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中的“羲和”指的是:A、太阳神B、月亮神C、风神D、雨神答案:A解析:《离骚》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创作的一首长篇抒情诗。
诗中的“羲和”是指太阳神,这里用来形容屈原希望时间能够放慢脚步,以便他能更好地思考人生哲理。
因此,正确答案为A。
2、以下哪位古代作家被誉为“诗仙”?A、杜甫B、李白C、白居易D、王之涣答案:B解析:李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歌豪放、奔放,充满想象力,被誉为“诗仙”。
杜甫被誉为“诗圣”,白居易被誉为“诗魔”,王之涣则以《登鹳雀楼》等诗作闻名。
因此,正确答案为B。
3、下列关于《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的表述,错误的是:A、林黛玉是金陵十二钗正册之首,才华横溢,性情真率B、薛宝钗是金陵十二钗中唯一与贾宝玉成婚的女子,端庄贤淑C、王熙凤是金陵十二钗副册中的人物,精明强干,心狠手辣D、贾元春是金陵十二钗正册之一,身份尊贵,因贤孝才德被选入宫中答案:C解析:《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是书中最重要的女性角色集合,分为正册、副册、又副册。
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等人均位列正册,而王熙凤实际上并非副册中的人物,而是正册中的第九位,以她的精明强干、心狠手辣而著称。
因此,选项C中的“王熙凤是金陵十二钗副册中的人物”表述错误。
4、在《论语》中,孔子强调“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所体现的教育思想是:A、重视道德教育B、提倡独立思考C、强调实践应用D、追求知识广博答案:C解析:孔子在《论语》中的这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意思是学习并时常复习,不是很快乐吗?这里的“习”字,不仅指复习已学过的知识,还包括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即强调知识的实践应用。
因此,这句话所体现的教育思想是强调实践应用,选项C正确。
选项A“重视道德教育”虽然也是孔子的教育思想之一,但与此句话无直接关联;选项B“提倡独立思考”在《论语》中也有所体现,但并非此句话的重点;选项D“追求知识广博”则与这句话无关。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语文试题与参考答案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自测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背影》是朱自清的代表作,文章集中刻画了父亲在车站送别的背影,表现了父亲的爱子之心和作者的深切怀念之情B. 《济南的冬天》是老舍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成的,文章紧紧抓住济南冬天“温晴”这一特点,描绘出济南特有的动人冬景C. 《曹刿论战》选自编年体史书《左传》,主要讲述了曹刿在长勺之战中长勺之战后向鲁庄公献计献策的故事,表现了曹刿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军事才能D. 《皇帝的新装》是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代表作之一,通过一个昏庸无能而又穷奢极欲的皇帝受骗上当的故事,揭露和讽刺了皇帝及大臣们的虚伪、愚蠢和自欺欺人的丑行2、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字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民主战士,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B.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C. 朱自清,原名自华,号实秋,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后随父定居扬州,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D. 莫言,原名管谟业,山东高密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第一个获得该奖的中国籍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红高粱家族》《生死疲劳》《蛙》等3、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现代汉语的语法特点?A. 词序变化丰富,没有形态变化B. 虚词使用频繁,表示语法关系C. 形态变化较少,主要依靠语序和虚词表达语法意义D. 名词有时、数、格的变化4、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 仅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B. 引导学生阅读各类文学作品,通过讨论深化理解C. 让学生机械地背诵课文D. 避免讨论任何可能涉及价值判断的话题5、在《背影》一文中,作者通过描写父亲送别儿子的场景,展现了父子之间深厚的感情。
王荣生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王荣生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王荣生是中国著名的语文教育学者,他主要从事语文教育研究工作。
他对语文知识和教学能力方面的研究,为语文教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以下是王荣生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方面的简要介绍。
一、语文学科知识1.语言知识语言知识是语文教学的基础,王荣生认为,语言知识应包括语音、语法、词汇、修辞等方面的知识。
教师需要深入掌握这些知识,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语言应用的自觉性和灵活性。
2.文学理论文学理论是语文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王荣生认为,教师应该对现代文学理论有一定的了解,并能将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
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培养良好的文学鉴赏能力。
3.教学方法语文教学方法的选择对教学效果有很大影响。
王荣生强调,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语言使用需求,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法、交际教学法、任务教学法等。
这样才能确定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语文教学能力1.语言运用能力语文教学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需要建立学生对语言的敏锐感知和掌握。
王荣生认为,教师要善于运用语言,通过语言融洽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和生命力。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直接影响着学习成果。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王荣生提倡运用多媒体技术和情境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优越的学习环境和体验,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文教学不仅要传授语言知识,更应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王荣生认为,应该鼓励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领悟能力,并帮助学生建立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方法。
综上所述,王荣生的语文学科知识和教学能力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教育理论和实践指导。
希望广大语文教师能够在其研究成果的指引下,不断完善自身知识和教学能力,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成长奉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引言语文学科知识是教师教学的基础,而教学能力则决定了教师能否有效地传授语文知识给学生。
本文将探讨语文学科知识的重要性,以及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方法。
语文学科知识的重要性语文学科知识是指教师对于语文学科的各项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包括语文的基本概念、语言文字学、文学作品等方面的知识。
语文学科知识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教学内容的准确性语文学科知识的掌握可以确保教师对于教学内容的准确性。
只有准确理解了语文学科的概念和规则,教师才能正确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帮助他们理解和运用语文。
否则,教师可能会犯错误,误导学生,导致学生学习困惑。
教学方法的灵活性语文学科知识的丰富也意味着教师可以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来达到教学目标。
了解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选择最合适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文学作品时,教师可以采用讲解、讨论、阅读等不同的方法,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理解。
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教师对于语文学科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点。
通过了解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创设适合学生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方法持续学习与专业发展教师要不断学习和跟进语文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教育政策变化。
参加专业培训、教研活动,以及定期阅读相关的著作和学术期刊,能够帮助教师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方法。
规划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教师应该在教学前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
在规划教学内容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水平和兴趣,选择适合的教学资源和教材,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
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教师可以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如游戏、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技能和思维能力。
提供及时反馈和帮助教师应该及时给学生提供反馈和帮助。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语文试题与参考答案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复习试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在《出师表》中,诸葛亮在向刘备辞别时,表达了自己怎样的忠诚与忧虑?A. 对刘备忠诚,对刘禅忧虑B. 对刘备忧虑,对刘禅忠诚C. 对刘备忠诚,对刘禅也忧虑D. 对刘备和刘禅都忠诚,无忧虑答案:C解析:《出师表》中,诸葛亮在辞别刘备时,表达了自己对刘备的忠诚和对刘禅继位的忧虑。
他提到“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表明了他对刘备事业的忠诚,同时也对刘禅能否胜任帝位表示担忧。
因此,正确答案是C。
2、下列哪个成语出自《论语》?A. 青出于蓝B. 举案齐眉C. 水滴石穿D. 不耻下问答案:D解析:“不耻下问”出自《论语·公冶长》,原文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意思是聪明而且好学,不以向地位、学问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
其他选项中的成语分别出自《荀子》、《后汉书》和《后汉书》。
因此,正确答案是D。
3、在教授文言文时,下列哪一项不是提高学生理解能力的有效方法?A. 让学生背诵整篇文章B. 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写作手法C. 结合历史背景讲解文章内容D. 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并进行讨论答案:A解析:虽然背诵是学习文言文的一个重要环节,但仅让学生背诵整篇文章而不理解其含义,并不是提高他们理解能力的有效方法。
相比之下,选项B、C和D都是有助于增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的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写作手法(B),结合历史背景讲解文章内容(C),以及鼓励学生提问和讨论(D),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言文的内涵及其时代背景。
4、关于初中语文课程中诗歌教学的目标,以下哪个描述最准确?A. 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记住大量的诗歌B. 培养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C. 让学生能够模仿古诗人的风格创作诗歌D. 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流利背诵所学的诗歌答案:B解析:初中语文课程中的诗歌教学不仅仅是为了记忆或背诵,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B)。
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必考知识点
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必考知识点1.语文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包括语文学科的定义、性质、目标、作用等方面的知识。
2.语言文字的基本知识:包括语言发展的基本特点、语言的表达功能、语言文字的特点、语言文字的分类等方面的知识。
3.语文学科的教学原则和方法:包括启发式教学法、讲述教学法、探究教学法等方面的知识。
4.语文教学中的评价与反馈:包括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等方面的知识。
5.阅读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包括课文阅读、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等方面的知识。
6.写作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包括作文的写作方法、作文的文体、作文的语言风格等方面的知识。
7.语言文字的规范与修辞:包括字音字形、词汇的应用、语法的运用等方面的知识。
8.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包括古代文化、古代诗词、古代文学等方面的知识。
9.现代文化的理解和把握:包括现代文化的主题、现代文化的特点、现代文化的发展趋势等方面的知识。
10.影视作品的分析与鉴赏:包括影视作品的剧情、影视作品的表现手法、影视作品的价值等方面的知识。
11.了解教材、素材和教学资源的使用:包括教材的解读、教学素材的收集、教学资源的利用等方面的知识。
12.语文教学中的学法训练:包括阅读训练、写作训练、思维训练等方面的知识。
这些知识点不仅是语文学科教师应该掌握的基本知识,也是中学生语文学科学习所必需的知识点。
掌握这些知识点,教师可以更好地进行语文教学,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
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提高自己的阅读、写作和思维能力,从而更好地掌握语文学科。
高级中学语文教师资格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及解答参考(2024年)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在以下教学活动中,不属于“引导发现法”的是:A.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课文中的修辞手法B. 教师提问学生关于课文主题的思考C. 教师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并总结出中心思想D. 教师在讲解文言文时,让学生按照字义推断词义2、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情景教学”,其目的是:A. 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B.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C. 强化学生的语法知识D. 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3、在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悲壮(bēi zhuàng)、振兴(zhēng xīng)、琢磨(zhuó mó)B. 稳健(wěn jiàn)、纷扰(fēn rǎo)、翱翔(áo xiáng)C. 贞观(zhēn guān)、绮丽(qǐ lì)、翱翔(áo xiáng)D. 坚韧(jiān rèn)、琢磨(zhuó mó)、颤栗(zhàn lì)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国在航天科技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不仅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还为人类探索宇宙奥秘提供了有力支持。
B.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等严重问题。
C.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善教学设施等。
D.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使我深刻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5、题干: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发现部分学生对于文言文中的实词理解存在困难,教师应该采取以下哪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A. 直接讲解,详细解释每个实词的含义B.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实词在文中的含义C. 让学生自主查阅字典,查找实词的释义D. 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示实词的用法和语境6、题干:在组织学生进行诗歌鉴赏时,教师要求学生关注诗歌的哪些方面?A. 诗歌的韵律和节奏B. 诗歌的意象和意境C. 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D. 以上都是7、下列选项中,哪一个不是《红楼梦》中的人物?A. 贾宝玉B. 林黛玉C. 薛宝钗D. 汉高祖刘邦8、在古汉语中,“之”字最常见的用法是?A. 表示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他”、“她”、“它”B. 表示动词后接宾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C. 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D. 上述所有选项9、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最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A. 讲授法B. 讨论法C. 演示法D. 练习法 10、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以下哪种阅读策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A. 预测策略B. 理解策略C. 推理策略D. 筛选策略11、在《红楼梦》中,“冷月葬花魂”这一诗句暗示了哪位人物的命运?A. 林黛玉B. 薛宝钗C. 史湘云D. 妙玉12、下列哪部作品不是鲁迅先生所著?A. 《呐喊》B. 《狂人日记》C. 《茶馆》D. 《阿Q正传》13、下列关于《红楼梦》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作者曹雪芹。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引言语文学科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语文学科知识,还需要拥有较高的教学能力。
本文将从语文学科知识和教学能力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以帮助语文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语文学科知识语文学科知识是语文教师必备的基本素养,只有掌握了扎实的语文学科知识,才能够在教学中准确无误地传授给学生。
语文学科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语文基础知识语文基础知识是教师必须要掌握的一部分内容,主要包括汉字学、词语学、句子学、篇章解析等。
教师需要熟悉汉字的基本构造和发展历程,理解词语的内涵和外延,掌握句子的结构和意义,解析篇章的结构和修辞手法。
只有对语文基础知识有深入的理解,教师才能够从根本上指导学生的学习。
2. 文学常识文学常识是语文学科的核心内容之一,包括文学史、文学作品和文学理论三个方面。
教师需要了解不同时期的文学发展和代表作品,理解文学作品的艺术特点和风格,掌握文学理论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只有具备丰富的文学常识,教师才能够在教学中更好地引导学生欣赏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3. 语言文字研究方法语言文字研究方法是语文学科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语言文字的调查研究和文献资料的分析方法。
教师需要学会运用相关的研究方法,分析语言文字的规律,探究语文教学的有效途径。
只有掌握了科学的研究方法,教师才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语文学科,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教学能力除了具备扎实的语文学科知识之外,教师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教学能力,才能够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能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教学设计能力教学设计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基本环节,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
教学设计需要有清晰的教学目标、合理的教学步骤和有效的教学资源,以确保教学过程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2. 课堂教学能力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直接交流的重要环节,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教学能力,才能够有效地组织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
(完整版)初中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重点
(完整版)初中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重点初中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重点一、语文学科知识重点1. 文学作品及作者- 熟悉常见的文学作品,包括古代和现代文学作品。
- 掌握文学作品的作者、创作背景和主要内容等基本信息。
2. 文言文阅读与理解- 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词汇和常用句式。
- 理解文言文的意义和主旨,能够翻译并解释重要的文言文词句。
3. 现代文阅读与理解-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准确理解并分析现代文学作品中的文章结构、主题和意义。
- 能够从文本中找到依据,做出合理的推理和判断。
4. 语言文字运用和修辞手法- 准确运用标点符号和语法规则,使文章表达清晰、通顺。
- 熟悉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和对偶等,并能够在写作中运用自如。
二、语文教学能力重点1. 课堂教学设计和组织- 设计符合学生能力和需求的课堂教学方案。
- 组织课堂教学,尽量创造良好的研究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学生发展评价-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合理设定研究目标和评价标准。
- 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如考试评价、作业评价和课堂表现评价等,全面了解学生的研究情况。
3. 学生辅导和指导-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研究和自主思考。
- 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指导,在研究上给予支持和帮助。
4. 教育研究和专业发展- 关注教育研究最新动态,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 参加教师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与同行分享经验和教学心得。
总结初中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的重点包括文学作品及作者、文言文阅读与理解、现代文阅读与理解、语言文字运用和修辞手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课堂教学设计和组织、学生发展评价、学生辅导和指导、教育研究和专业发展等教学能力。
教师们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语文学习环境和指导。
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精选附答案
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精选附答案单选题(共45题)1、古代文学常识分享课上,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相关知识。
下列学生的总结中,不正确的是()。
A.《赠从弟》的作者刘桢,字公干,是东汉末诗人,“前七子”之一B.《范进中举》出自《儒林外史》,作者是清代小说家吴敬梓C.《醉翁亭记》的作者欧阳修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也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导者D.《河中石兽》出自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阅微草堂笔记》与《聊斋志异》均为志怪小说集【答案】 A2、某教材必修(3)第四单元的选文为《动物游戏之谜》《宇宙的边疆》《物理学家的教学历程》,对这个单元的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的是()。
A.重视精神科学的培养,关注科学探索的过程B.感受科学家在探求真理中表现出来的人格魅力C.学习科普文的写作方式,能够运用这种体裁进行文本创作D.注意审美鉴赏。
感受科学思维及其语言表达的特殊美感【答案】 C3、某高一年级语文教师集体讨论学习《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的课程基本理念,下列观点表述错误的是()。
A.增进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美感体验B.以核心素养为本,推进语文课程深层次的改革C.加强实践性,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D.注重时代性,构建开放、多样、有序的语文课程【答案】 A4、下面是教师在教授《中国石拱桥》时设计的教学重难点,对此分析错误的是()。
A.该教师从说明对象的特征、说明方法、说明顺序着手,抓住了说明文的教学重点B.课文的教学重点应该落脚到情感的角度,而不应该是说明顺序C.语言的严谨性和周密性是教师应涉及的说明文的教学重点之一D.该教师对本文重难点的把握是合理的,体现了说明文的特征【答案】 B5、教学文言文句式辨析课,教师安排学生总结一些定语后置的句子。
下列例句合适的是()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荀子《劝学》)B.具告以事(司马迁《鸿门宴》)C.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寡人之于国也》)D.昊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司马迁《陈涉世家》)【答案】 A6、研读古代经典文化时,教师提醒学生给不理解的字词释义。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语文试题与参考答案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自测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诗句中,哪一句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A. 江畔何人初见月B.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C.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D.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2、下列哪部作品不属于四大古典小说之一?A. 《红楼梦》B. 《水浒传》C. 《西游记》D. 《聊斋志异》3、题干:在语文教学中,以下哪项不是培养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有效途径?A. 丰富学生的词汇量B.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C. 强化学生的语法知识D.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4、题干:以下哪位作家的作品体现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放风格?A. 苏轼B. 辛弃疾C. 李清照D. 杜甫5、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属于《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正册?A. 贾元春B. 林黛玉C. 薛宝钗D. 妙玉E. 史湘云6、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使用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的方法被称为:A. 讲授法B. 讨论法C. 提问启发式教学D. 案例分析法E. 角色扮演法7、在下列教学案例中,教师最有可能运用的是哪一种教学方法?A. 教师讲解,学生听课B.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C. 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D. 教师示范,学生模仿8、下列关于语文教学目标制定的说法,正确的是?A. 教学目标应该只关注学生的知识学习B. 教学目标应该只关注学生的技能训练C. 教学目标应该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D. 教学目标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制定9、下列关于古代文学作品《红楼梦》的说法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红楼梦》是清代小说家曹雪芹创作的一部章回体长篇小说。
•B、《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C、《红楼梦》主要讲述了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事。
•D、《红楼梦》的后四十回是由高鹗续写完成,这部分与前八十回风格完全一致。
语文教学应注重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
语文教学应注重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
值观的整体发展
语文教学确实应该注重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整体发展。
这是因为语文学科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还承载了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重要任务。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原因:
1.知识和能力:语文学科涉及广泛的知识领域,包括文学、历史、
科学、哲学等。
通过教学,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这些知识,
并培养他们批判性思维、阅读理解、写作和口语表达等能力。
这些能力对于学生在未来生活和职业生涯中的成功至关重要。
2.情感和态度:语文学科提供了许多富有情感和思想的文本,可
以帮助学生发展对自我、他人和社会的理解和尊重。
通过教学,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体验不同的情感世界,培养他们的同理心、
尊重和批判性思维。
这些情感和态度对于学生的个人成长和社
会和谐至关重要。
3.价值观:语文学科中的文本往往蕴含着道德、伦理和社会价值
观。
通过教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反思这些价值观,并培养他
们积极正向的价值观,如诚信、尊重、公正等。
这些价值观对
于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至关重要。
总之,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整体发展,以帮助他们全面发展,成为未来社会的积极贡献者。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型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型一、语文知识语文知识包括字、词、句、语法、修辞、文学常识等。
这些知识是语文学科的基础,是理解文本和表达思想的关键。
在考试中,可能会以单选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等形式出现。
二、文学知识文学知识包括中外著名作家、作品、文学流派、文学风格等。
这部分知识是理解文学作品的基础,是成为文学鉴赏者的必要条件。
考试中可能会以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形式出现。
三、古代汉语知识古代汉语知识包括古文字、古文语法、古文修辞等。
这部分知识是理解古代文献和古典文学作品的基础,是进入古代文化的重要钥匙。
考试中可能会以单选题、填空题、解释题等形式出现。
四、阅读理解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包括对文本的理解、分析、评价和欣赏。
这部分考察的是考生对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以及逻辑分析和推理能力。
考试中可能会以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形式出现。
五、写作能力写作能力包括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等文体的写作,以及教学文案的写作。
这部分考察的是考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是语文学科的重要技能之一。
考试中可能会以作文题、教学设计题等形式出现。
六、教学设计能力教学设计能力包括教学目标设定、教学内容分析、教学方法选择、教学评价实施等。
这部分考察的是考生对教学过程的规划和管理能力,是成为教师的必备技能之一。
考试中可能会以教学设计题等形式出现。
七、课堂教学实施能力课堂教学实施能力包括课堂组织、师生互动、内容呈现等。
这部分考察的是考生在真实课堂环境中的教学实施能力,是评价一个教师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考试中可能会以模拟课堂教学等形式出现。
八、教学评价能力教学评价能力包括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和对教师教学过程的评价。
这部分考察的是考生在教学实践中评价和反思的能力,是改进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考试中可能会以教学评价题等形式出现。
高中语文教师资格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2024年下半年测试试题及解答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测试试题及解答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选项中,对“学习文言文,要诵读”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学习文言文,只要诵读B. 学习文言文,除了诵读别无他法C. 学习文言文,诵读是重要方法D. 学习文言文,诵读时不必理解文意答案:C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对“学习文言文,要诵读”这一表述的理解。
选项A,“只要诵读”表述过于绝对,学习文言文并非仅有诵读一种方法,故A项错误。
选项B,“除了诵读别无他法”同样表述绝对,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多样,诵读只是其中之一,故B项错误。
选项C,“诵读是重要方法”准确理解了题干中的意思,诵读在学习文言文中确实占据重要地位,是理解和掌握文言文的有效手段,故C项正确。
选项D,“诵读时不必理解文意”表述有误,诵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文意,两者相辅相成,故D项错误。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C。
2、下列对“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理解不正确的是()。
A. 语文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语言文字知识B.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C. 语文课程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D.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综合性与实践性答案:A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对“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一理念的理解。
选项A,“语文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语言文字知识”表述有误,语文课程的目标不仅在于使学生掌握语言文字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故A项错误。
选项B,“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正确理解了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即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故B项正确。
选项C,“语文课程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语文课程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即语文课程应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故C项正确。
选项D,“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综合性与实践性”准确概括了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即综合性与实践性,故D项正确。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语文试卷与参考答案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在以下教学策略中,不属于布鲁姆认知目标分类中的“理解”层次的是:A. 解释概念的形成过程B. 列举文学作品的作者和时代背景C. 识别诗歌的韵律类型D. 分析人物性格发展2、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A. 传授式教学B. 案例分析法C. 问答式教学D. 演示法3、题干:以下关于古代文学作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B. 《楚辞》是屈原创作的一部长篇叙事诗C. 《三国演义》是罗贯中创作的章回体小说D.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4、题干:以下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正确的是()A.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原名曹沾B. 《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原名吴承宇C. 《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原名施复恩D.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原名罗贯仁5、以下哪项不属于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A. 知识性原则B. 思想性原则C. 科学性原则D. 灵活性原则6、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以下哪种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A. 传授知识法B. 案例分析法C. 审美体验法D. 传授技能法7、下列关于文学体裁特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情节展开B. 诗歌以抒情为主,讲究节奏和韵律C. 戏剧以对话和表演为主要表现手段D. 散文以自然流畅的文字描绘景物和抒发感情8、教师在讲授《离骚》时,以下哪种教学策略最能体现“启发式教学”?A. 直接向学生传授《离骚》的文学背景和作者生平B. 提供多份不同版本的《离骚》文本,让学生自行分析比较C. 全部讲解《离骚》中的比喻和象征意义D. 要求学生背诵《离骚》全文,并每周进行一次默写9、下列对《红楼梦》描述错误的一项是:A. 作者是清代作家曹雪芹。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一、语文学科知识1. 语言理论语言理论是认识语言本质和共性等方面的一门研究,主要包括语言的机构、文学、发展和翻译等诸多方面的分析。
2. 语言学语言学涉及多种不同的知识,如:语用学、语音学、语法学、语义学、比较语言学、律语学、古言学等,是语言与社会在科学的角度研究的知识体系。
3. 文学知识文学知识包括:政治文学、中国文学、外国文学、古典文学、流行文学、新闻编写、作家写作艺术等。
4. 语法学语法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学科,涉及到词汇、词义、句子结构、习语等方面的研究,并且还涉及到语法规则和非正式语言形式的使用。
5. 方言学方言学是指研究方言的知识,主要涉及方言的演变、发展、归类等,属于语言学的一门分支,最主要的任务就是研究小地域的方言现象。
二、教学能力1. 教学计划制定能力教学计划制定能力会根据具体的教学任务,认真制定、勾画出语文的教学计划,从而分析、策划学习任务。
2. 教学过程设计能力教学过程设计能力就是根据教学任务、教学计划进行实践,经过灵活变通、调整、分解教学计划,进行教学活动,完成教学过程设计。
3. 教学结果评价能力教学结果评价能力包括在学生的学习中,进行的定期的质量管理以及科学的评价,这样才能确认学生学习结果的真实性、找出记录里学习成果及存在的问题,从而有效地协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4. 文学史知识运用能力文学史知识运用能力要掌握语文教学是文学史之前涵义、内容和精神,学会借助文学史知识进行教学,把文学史融入到语文教学中。
5. 教学技能应用能力教学技能应用能力多指语文教师对新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的快速、高效的运用,包括各种知识的教学、多媒体的使用等,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习的动力,提高学习效果。
初中语文教师资格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2024年下半年自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自测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题目:下列关于《论语》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B. 书中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C. 《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是儒家学子研习的核心书经D. 《论语》共二十篇,每篇没有明确的标题,而是取每篇开头的几个字作为篇名答案:C解析:《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书中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
《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但需要注意的是,《孟子》在宋代以前并不在“四书”之列,而是到南宋朱熹编《四书章句集注》时,才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
《四书》成为儒家学子研习的核心书经是在宋代以后。
因此,C项表述不准确,为正确答案。
2.题目:下列对初中语文教学中“朗读”环节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 朗读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有助于学生语感的形成B. 朗读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体会作者情感C. 朗读是阅读教学的唯一方法,必须贯穿课堂始终D. 教师应通过示范朗读,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朗读技巧答案:C解析:朗读确实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它有助于学生语感的形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体会作者情感,同时教师也应通过示范朗读来指导学生。
但C项中的“朗读是阅读教学的唯一方法,必须贯穿课堂始终”表述过于绝对,阅读教学的方法多样,包括但不限于朗读,且并非所有课堂都需要持续不断地进行朗读。
因此,C项为不正确表述。
3.题目:以下关于初中语文教材中古诗词教学的目标,描述不准确的是:A. 培养学生诵读古诗词的兴趣和能力B. 引导学生理解古诗词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情感C. 要求学生能够背诵所有古诗词,以应对考试D. 帮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意境美,提升审美能力答案:C解析:古诗词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包括培养学生诵读古诗词的兴趣和能力,引导学生理解古诗词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情感,以及帮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意境美,提升审美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16.根据材料,确立教学目标(重难点)并说明依据(20分)
答题要点:
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入手确立出…的教学目标,确立的依据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本课内容特点、学生情况。
【文言文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掌握文学常识(作者生平、思想主张等)、积累文言词语(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实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意义、虚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用法等)、掌握并辨析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现象。
②了解古代一些常用文体,读懂课文,强化文言文阅读、解释、翻译及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培养利用文章结构来记背文言文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诵读、感悟、理解、讨论、背诵
①利用整体意识来统帅全文,用整体意识结合重点提示来记背文章。
②利用小组合作来归纳文中的文言文重点字词句,通过同伴间的互相修改来提高文言翻译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在有感情的诵读中,体会课文感情真挚,情深理切,表达自然、畅达的特点。
②结合本文学习,联系历史资料,了解作者思想主张,培养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美好情操。
……
【诗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了解诗人生平以及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②领悟诗歌主题、意境,理解诗歌语言特色、表现手法。
③通过诵读,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感悟力和理解力,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2)过程与方法:
①按“初步感知--合作探究--互动交流--扩展升华”的过程进行学习。
②掌握由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技巧,指导学生吟诵,学习鉴赏诗歌的方法与步骤。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怀和理想抱负。
②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积极进取……
【小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结合环境分析人物形象;认识……
(2)过程与方法:阅读、筛选信息,合作、讨论、探究人物的现实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展示自己对人物较成熟的认识,养成……习惯。
【戏剧教学目标】
(1)了解戏剧的基本常识。
(2)揣摩戏剧语言,初步了解……这一人物形象的……特性。
【依据】
答题要点:
(1)从教材分析:略
(2)从学生分析:
①高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分析能力与自主学习的能力都有了长足发展,且对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现象都有所了解,已经具备了自主学习古文的能力(本单元刚刚学习了几首诗歌,可以说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分析诗歌的方法;而且学生通过之前的预习和学习,对作者的生平及本诗的创作背景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分析、探究,来鉴赏诗歌。
就本诗的情感而言,学生可能理解得不到位,可以通过引导,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诗人当时的境况,进而体会诗人…的情感)。
②高中学生思维活跃,情感丰富,正处于人生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期,通过语文学习让学生形成有益于人生的积极情感和价值观十分必要。
(3)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要求分析:
高中学生应“能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情感。
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
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帮助理解结构复杂、含义丰富的语句,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
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语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
了
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诵读古代文言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17.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本篇课文的教学过程,简要说明每个环节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
(20分)
示例一:
(1)导入新课。
(2)作者与作品简介。
(3)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课文。
①(听录音朗读)注意注音、断句等。
②学生集体朗读。
③提示读音。
④疏通字句。
要求:根据下文注解,学生同伴互译,教师给予提示。
(4)整体感知课文。
(5)精读课文。
引导学生按段落学习具体内容。
(6)知识提升----归纳字词(分析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文言句式等)(7)课堂小结。
(8)布置作业:(略)
示例二:
(1)导入:激趣。
(2)课堂教学设计:
①朗读----分层朗读,读出气势。
初读→精读
②交流讨论----形式多样,深入引导。
③仿写练习----动手动脑,强化体验。
④感悟实践----启发思索,深入探究。
导入语·结束语·板书
【课堂导入方法】
(1)提问析题法;(2)悬念导入法;(3)故事、实例导入法;(4)游戏、活动导入法;(5)以旧引新法;(6)视听导入法。
【课堂导入的作用】
(1)激发兴趣,产生学习动机。
(2)引起注意,迅速集中思维。
(3)铺设桥梁,衔接新知与旧知。
(4)揭示课题,体现教学意图。
(5)沟通感情,创设学习情境。
【结束语的设计原则】
(1)关联性。
结束语是学习过程的一部分,结束语内容的设计要从属于课堂内容的安排,要与课堂内容相关联,切忌离题万里,不着边际;再就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结束语的设计要与学生的认知背景有某种程度的契合,以学生的欣赏口味为标准,以让学生受到感发、得到享受、达到共鸣为旨归。
(2)新颖性。
在与课堂内容相关的前提下,尽可能做到形式新颖、方法独到,使每节课的结束语呈现不同的特点,让学生在课堂教学结束后仍兴趣不减,有依依不舍之感;力避千篇一律、缺少变化。
(3)人文性。
尽管语文课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既具工具性又具人文性。
但结束语在形式设计上最好能体现人文性的特点,即使是给学生出一些字词等纯属工具性内容的学习,形式上也尽可能做到人性化一点。
【板书设计原则】
(1)简明概括。
板书设计的内容必须是课堂教学内容的高度概括和浓缩,通过板书,学生对教学的目的、重难点可以一目了然。
板书的语言也要简洁明了,言简意赅。
(2)条理清晰。
板书内容要揭示课文的内在逻辑联系,揭示作者的思路脉络和教师的教学意图,以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结构呈现,便于学生理解与识记。
(3)布局合理。
板书内容要按一定的层次和顺序组织。
板书的主版面、副版面布局合理。
构图的上下、左右、大小及色彩搭配等要匀称、协调。
(4)书写优美。
板书书写要规范、正确、工整、美观。
正确工整的书写、优美的字体和变化的字形,能激发学生的美感,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18、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
(25分)
19、教学实录片段评价。
(20分)
答题要点:(1)简单介绍一下该教学实录的教学思路或教学步骤。
(2)夸优点
整节课以体验性学习为主,采用体验性学习方法,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观
点去判断,用自己的思维去创新,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
②较好地体现了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将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渗透于教学过程之中,使学生“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但又与培养学生的感受力、理解力、审美力的语文学科目标水乳交融。
③教师的自我定位比较恰当,发挥了教学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
教师不再充当全知全能的“权威”角色,是对话者之一,又作为“平等的首席”,灵活地掌控教学流程,适当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等环节,适时提供背景资料,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
20、错别字、病句修改。
(5分)
21、学生作文评价。
(15分)
答题要点:
(1)从内容上,选材新颖、精当、深刻,具有说服力、典型,具有时代气息……/选材范围狭窄(或过于宽泛),命题有偏差……
(2)从结构上,结构完整、思路清晰,浑然一体,体现了作者高超的驾驭能力…/结构不完整,逻辑混乱…
(3)从表达上,语言表达畅达如行云流水,干净利索,简介质朴,感情真挚,引起读者共鸣,娓娓叙事……/语言冗余,言不及义,有错别字、病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