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T制程常见异常分析

合集下载

SMT制程常见异常分析

SMT制程常见异常分析

为操作员提供有关SMT 制程的培训,确保他们 了解正确的操作步骤、 安全注意事项以及如何 处理异常情况。
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 确保操作员遵守规定和 标准操作流程。通过定 期检查、审核和评估操 作员的绩效,可以发现 并纠正任何潜在问题。
建立和维护操作文档和 记录,以便对操作员进 行参考和监督。这有助 于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 一致性。
SMT是当代电子组装行业里最流行的一种技术和工艺。
SMT制程的特点
组装密度高、体积小、 重量轻
SMT所使用的元器件体积小,重量轻,而 且引脚少,引脚间距大,易于实现自动化生 产。
生产效率高
SMT生产线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比传 统线快3~5倍。
稳定性好、可靠性高
易于实现个性化
由于SMT所使用的元器件体积小、重量轻 、引脚少、间距大,所以组装成的产品稳定 性好、可靠性高。
零件质量问题
零件不合格
如果使用的零件不符合要求, 可能会导致生产出的产品不合
格。
零件质量问题
零件本身存在质量问题,如强度 不够、尺寸偏差等。
零件库存管理不当
如果零件的库存管理不当,如过期 、损坏等,可能会对生产造成影响 。
程序错误或参数设置不当
程序编写错误
如果程序编写错误,可能会导致生产过程中的异常情况。
在SMT制程中,如果零件反面贴装错误,会导致产品功能失效或性能下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 加强员工培训和设备维护,提高设备识别准确性和员工操作水平。
案例三:零件方向错误的异常分析
零件方向错误是由于零件本身的方向标记不明显或员工操作 失误等原因引起的。
在SMT制程中,如果零件方向错误,同样会导致产品功能失 效或性能下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加强员工培训和流 程控制,确保员工能够准确识别和操作零件方向。

SMT制程常见异常分析

SMT制程常见异常分析
《smt制程常见异常分析》
xx年xx月xx日
contents
目录
• SMT制程简介 • SMT制程常见异常分类及影响 • 零件贴装异常分析 • 零件识别异常分析 • 零件焊接异常分析 • 零件转移异常分析
01
SMT制程简介
SMT定义
Surface-mounted technology (SMT) refers to a manufacturing process that involves placing electronic components onto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s) using automated equipment and machines.
SMT is a type of electronic assembly process that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popular in the past few decades due to its efficiency, miniaturization, and ability to automate many of the manufacturing steps.
SMT制程简述
• SMT production process主要包括以下步骤:parts feeding, printing, component placement, soldering, and inspection.
• 每个步骤都有其特定的要求和操作,以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 Feeding: The components are fed into the machine using either tape and reel or direct feed

SMT制程常见异常分析ppt

SMT制程常见异常分析ppt
检查零件的功能是否正常 ,如电容、电阻等。
检查信号质量
检查电路板信号传输质量 ,是否存在信号干扰、信 号衰减等问题。
04
如何解决smt制程异常
零件偏移解决方法
调整机器参数
通过调整机器的各项参数,如 吸嘴大小、真空负压、传送带 速度等,使零件在转移过程中 能够更加稳定和准确地到达指
定位置。
检查零件质量
原因分析
热膨胀系数不匹配、零件 与电路板间隙过大、焊接 工艺不当。
解决方法
选用热膨胀系数匹配的材 料、调整零件和电路板间 隙、优化焊接工艺参数。
03
如何识别smt制程异常
目视检测
检查电路板表面
检查是否有零件缺失、移位、 破损等问题。
检查焊接质量
检查焊接点是否光滑、连续,无 气泡、虚焊、偏位等问题。
smt制程常见异常分析ppt
xx年xx月xx日
目 录
• smt制程简介 • smt制程常见异常种类 • 如何识别smt制程异常 • 如何解决smt制程异常 • 常见smt制程异常案例分析
01
smt制程简介
smt制程是什么
SMT is an efficient and reliable manufacturing process that allows for smaller, lighter, and more complex electronic devices to be produced.
smt制程的工艺流程
Screen printing
A stencil is used to apply solder paste onto the PCB pads.
Component placement
Surface-mounted components are placed onto the PCB using a pick-and-place machine.

SMT制程常见缺陷分析与改善

SMT制程常见缺陷分析与改善

5)此类元件网板开口时通常要采用将其向外平移0.3~0.6mm的方法,使其锡量大部分印刷在 元件树脂以外的铜箔上。
6)更换过期锡膏,按锡膏的有效期使用,严格要求按先入先出的原则适用。
7)适当调整回流炉的保温区与回流区的温度,使温度上升速度缓慢上升,一般保温区控制在
0.3~0.5℃/S,回流区控制在2~5精选℃2/0S21.版课件
3)回流炉预热阶段的保温区温度设置低,时间短,元件两端不同时熔化的概率大, 也容易形成。
4)铜箔外形尺寸设计不当,两边大小不一样,两铜箔间距大或偏小,主要指1005 型chip元件。
5)网板张力不够松动,印刷时由于刮刀有压力,刮动时网板钢片发生变形,印刷 的锡量也高低不平,回流后元件竖立
6)基板表面沾基板屑或其他异物,元件装上后一端浮起而致竖立
精选2021版课件
10
SMT制程常见缺陷分析与改善
不良项目 不良概述 发生原因
改善方法
漏装
指元件根本就没有贴装在基板上的铜箔上,或铜箔上的锡膏红胶也没有被元件装过 的痕迹。
1)吸嘴沾脏未及时清洗或吸嘴真空气管破裂使吸嘴真空太小,头部在旋转过程中将 原件甩落,未装在基板上。
2)NC程序错,无此元件的贴装坐标。 3)基板铜箔上漏印刷锡膏或红胶,元件贴上后由于未被固定而致漏装。 4)设备故障死机,关机时没有记忆,重新开机时未找点生产而致漏装。 5)NC程序中元件贴装数据项被SKIP, 6)网板制作时,漏开口,元件贴装时被打飞。 7)元件库数据中元件厚度设置不当。
精选2021版课件
2
SMT制程控制
SMT制程常见缺陷有:锡少,胶少,沾锡粒,生 半田(冷焊),移位,短路,竖立,未焊锡(假 焊),浮起,脱落,漏装,损伤,装错,印字不 清,方向反,相挨,交叉,

SMT制程不良原因及改善对策

SMT制程不良原因及改善对策

短路
产生原因
1、钢网与PCB板间距过大导致锡膏印刷过 厚短路; 2、元件贴装高度设置过低将锡膏挤压导 致短路; 3、回焊炉升温过快导致; 4、元件贴装偏移导致; 5、钢网开孔不佳(厚度过厚,引脚开孔 过长,开孔过大); 6、锡膏无法承受元件重量; 7、钢网或刮刀变形造成锡膏印刷过厚; 8、锡膏活性较强; 9、空贴点位封贴胶纸卷起造成周边元件 锡膏印刷过厚; 10、回流焊震动过大或不水平; 11、钢网底部粘锡; 12、QFP吸咀晃动贴装偏移造成短路。
1、PCB 板上有异物; 2、胶量过多; 3、红胶使用时间过久; 4、锡膏中有异物; 5、炉温设置过高或反面元件过重; 6、机器贴装高度过高。
改善对策
1、印刷前清洗干净; 2、调整印刷机或点胶机; 3、更换新红胶; 4、印刷过程避免异物掉过去; 5、调整炉温或用纸皮垫着过炉; 6、调整贴装高度。
错件
改善对策
1、调整回焊炉温度或链条速度; 2、调整回焊度回焊区温度; 3、更换新锡膏。
偏移
产生原因
1、印刷偏移; 2、机器夹板不紧造成贴偏; 3、机器贴装座标偏移; 4、过炉时链条抖动导致偏移; 5、MARK点误识别导致打偏; 6、NOZZLE中心偏移,补偿值偏移; 7、吸咀反白元件误识别; 8、机器X轴或Y轴丝杆磨损导致贴装 偏移; 9、机器头部滑块磨损导致贴偏; 10、驱动箱不良或信号线松动; 11、783或驱动箱温度过高; 12、MPA3吸咀定位锁磨损导致吸咀 晃动造成贴装偏移。
直立
产生原因
1、铜铂两边大小不一产生拉力不均; 2、预热升温速率太快; 3、机器贴装偏移; 4、锡膏印刷厚度不均; 5、回焊炉内温度分布不均; 6、锡膏印刷偏移; 7、机器轨道夹板不紧导致贴装偏移; 8、机器头部晃动; 9、锡膏活性过强; 10、炉温设置不当; 11、铜铂间距过大; 12、MARK点误照造成元悠扬打偏; 13、料架不良,元悠扬吸着不稳打偏; 14、原材料不良; 15、钢网开孔不良; 16、吸咀磨损严重; 17、机器厚度检测器误测。

制程宝典SMT常见不良原因分析与改善对策

制程宝典SMT常见不良原因分析与改善对策
1.随时注意车间温度(或湿度)并作好记录,如发现超标立即通知工务组;
2.当温度超过28℃时E-MAIL管理部及品保部.
锡膏
锡膏太干.
1.锡膏充分搅拌.
1.加适量稀释剂.
2.换另一瓶新锡膏.
1.与锡膏厂商联系,要求改善锡膏品质, 2.换别的厂牌的锡膏.
锡膏颗粒大.
换另一瓶新锡膏.
锡膏有杂质.(附上图片)
印刷
印刷位移.
调整Offset X(Y),由??mm改为??mm.
请操机员注意检查,一有印刷位移马上请技术员调正.
贴片
贴片位移.
调整坐标X(Y),由??mm改为
??mm.
一有贴片位移请技术员马上调正,然后再追踪50片看结果.
Profile设置不当. (附上Profile图片)
第?区炉温由??改为??
在标准参数规定的范围内调整炉温到最佳状态.
N2加得太小.
将O2PPM由??调到??.
将O2PPM调整到最佳.
作业
印刷后锡膏被抹.
要求作业员小心作业.
教导并监督作业员小心作业.严格按SOP作Biblioteka .作业员不小心造成零件脚翘.
空手接触PCB造成PAD氧化.
要求作业员戴手套或手指套作业
贴片位移,炉前作业员用手拨正时,锡膏被碰到形成空焊.
要求作业员半小时用量规测量一次钢网上锡膏滚动直径是否在15mm±5mm之范围.
要求作业员半小时用量规测量一次钢网上锡膏滚动直径是否在15mm±5mm之范围.
刮刀两边的锡膏未及时收拢.
在锡膏添加作业规范中加入一条"每半小时将刮刀两边的锡膏收拢一次.
在锡膏添加作业规范中加入一条"每半小时将刮刀两边的锡膏收拢一次.

最新smt制程不良原因及改善措施分析ppt课件

最新smt制程不良原因及改善措施分析ppt课件
最新smt制程不良原因及改 善措施分析ppt课件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SMT制程概述 • SMT制程不良原因分析 • SMT制程改善措施分析 • 案例分析与实施效果评估
01
SMT制程概述
SMT制程简介
表面组装技术
SMT是表面组装技术(Surface Mounted Technology)的缩写,是一种将电 子元件直接安装在印刷电路板(PCB)表面的技术。
降低成本
SMT技术提高了生产效率 ,降低了生产成本,使得 电子产品更加普及和个性 化。
SMT制程常见问题
锡膏印刷问题:锡膏印刷是SMT制程中的关键步 骤之一,常见问题包括锡膏量不足、偏移、桥接 等,影响焊接质量。
焊接问题:焊接过程中可能出现虚焊、冷焊、焊 接不良等问题,主要原因包括温度设置不当、焊 接时间不足、PCB污染等。
元件贴装问题:元件贴装过程中可能出现元件偏 移、翻转、损坏等问题,主要原因包括设备参数 设置不当、元件供料器故障等。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将详细介绍不良原因分析及 改善措施,以提高SMT制程的良率和生产效率。
01
SMT制程不良原因分析
设备故障导致的不良
设备老化
长时间运行的设备可能出 现磨损和老化,导致定位 不准、传输错误等不良现 象。
维护不足
设备缺乏定期维护和保养 ,可能导致精度下降、故 障率增加。
操作不当
操作人员对设备不熟悉或 操作不规范,可能引发误 操作,造成产品不良。
材料问题导致的不良
原材料缺陷
原材料本身存在缺陷,如PCB 板翘曲、元器件引脚氧化等,
影响制程质量。
储存条件不当
材料储存环境湿度过高、温度过高 或过低可能导致材料性能发生变化 。

SMT制程不良原因及改善对策

SMT制程不良原因及改善对策

SMT制程不良原因及改善对策SMT制程(Surface Mount Technology)是一种常用的电子组装技术,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的制造过程中。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所引起的不良现象在SMT制程中时有发生。

本文将讨论SMT制程不良原因以及改善对策。

1.焊接不良:焊接不良可以导致焊点虚焊、焊接断裂等问题。

常见的原因包括焊接温度不够、焊接时间不足、焊接设备不稳定等。

改善对策包括提高焊接设备的质量和稳定性、增加焊接温度和时间的控制精度等。

2.贴装不良:贴装不良可以导致元件偏移、元件漏贴等问题。

常见的原因包括贴装位置错误、贴装头磨损、胶垫损坏等。

改善对策包括提高贴装机的精度和稳定性、定期更换贴装头和胶垫等。

3.元件损坏:元件在SMT制程中容易受到机械损伤、电静电等因素的影响而受损。

改善对策包括提供合适的防护措施,如使用防静电设备、增加元件存储和运输的保护等。

4.焊盘不良:焊盘不良可以导致焊点接触不良、导致电路连通性问题。

常见的原因包括锡膏质量不佳、焊盘形状不准确等。

改善对策包括使用高质量的锡膏、提高焊盘生产过程的精度等。

5.引脚弯曲:引脚弯曲会导致元件无法正确插入或连接。

常见的原因包括元件存储和运输过程中引脚受到碰撞、搬运过程中的不当操作等。

改善对策包括提供合适的存储和运输保护措施、培训操作人员正确操作等。

改善SMT制程不良有很多对策,下面列举了其中一些常见的:1.提高设备的质量和稳定性: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和精度稳定。

采用高质量的设备和工具,可大大降低不良率。

2.优化工艺参数:根据产品要求和设备特性,合理的调整焊接温度、焊接时间等工艺参数,以确保焊接效果和质量。

3.加强员工培训: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指导,使操作人员熟悉SMT制程的原理和操作技巧,减少人为失误和操作不当导致的不良。

4.严格品质管理:建立完善的品质管理体系,包括设备校验、材料检测、过程控制等环节,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5.提供合适的存储和运输保护:对元件进行正确的存储和运输保护,避免机械损伤、静电损伤等因素导致的元件损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焊膏的金属氧化度
在焊膏中,金属氧化度越高在焊接时金属粉末结合阻力 越大,焊膏与焊盘及元件之间就越不浸润,从而导致可焊性 降低。实验表明:焊锡珠的发生率与金属粉末的氧化度成正 比。一般的,焊膏中的焊料氧化度应控制在0.05%以下,最 大极限为0.15%。
c. 錫膏中金属粉末的粒度 錫膏中粉末的粒度越小,錫膏的总体表面积就越大,从 而导致较细粉末的氧化度较高,因而焊锡珠现象加剧。我们 的实验表明:选用较细颗粒度的錫膏时,更容易产生焊锡粉。
因素四:炉温曲线的设置
锡珠是在印制板通过回流焊时产生的,在预热阶段 使錫膏和元件及焊盘的温度上升到120C—150C之间,减 小元器件在回流时的热冲击,在这个阶段,錫膏中的焊 剂开始汽化,从而可能使小颗粒金属分开跑到元件的底 下,在回流时跑到元件周围形成锡珠。在这一阶段,温 度上升不能太快,一般应小于2.0C/s,过快容易造成焊锡 飞溅,形成锡珠。所以应该调整回流焊的温度曲线,采 取较适中的预热温度和预热速度来控制锡珠的产生。
因素一:焊膏的选用直接影响到焊接质量
焊膏中金属的含量、焊膏的氧化度,焊膏中合金焊料粉 的粒度度都能影响焊珠的产生。
a. 焊膏的金属含量 焊膏中金属含量其质量比约为88%~92%,体积比约为 50%。当金属含量增加时,焊膏的黏度增加,就能有效地抵 抗预热过程中汽化产生的力。另外,金属含量的增加,使金 属粉末排列紧密,使其在熔化时更容结合而不被吹散。此外, 金属含量的增加也可能减小焊膏印刷后的“塌落”,因此, 不易产生焊锡珠。
矩形片式元件的一端焊接在焊盘上,而另一端 则翘立,这种现象就称为立碑。引起该种现象主要 原因是锡膏熔化时元件两端受力不均匀所致。 Tombstone
受力示意图:
T3
d T1 T2
T1 + T2 <T3
T1. 零件的重力使零件向下 T2. 零件下方的熔錫也會使零件向下 T3. 錫墊上零件外側的熔錫會使零件向上
其他不良产生的鱼骨图(空焊):
短路 開路 :
錫膏印刷偏移 錫膏厚度不合理 貼片偏位 貼片深度不合理
零件貼裝完成后PCB移動量過大,造成零件移動
人為缺失 錫膏抗垂流性不佳 錫膏来自度不足 錫膏金屬含量不足 錫膏助銲劑功能不良
其他不良产生的鱼骨图(短路):
其他不良产生的鱼骨图(反白):
六 來料拒焊的不良現象認識
因素一:热效能不均匀,焊点熔化速率不同
我们设想在回流焊炉中有一条横跨炉子宽度的回流焊限 线,一旦錫膏通过它就会立即熔化。片式矩形元件的一个端 头先通过回流焊限线,錫膏先熔化,完全浸润元件的金属表 面,具有液态表面张力;而另一端未达到183° C液相温度, 錫膏未熔化,只有焊剂的粘接力,该力远小于再流焊錫膏的 表面张力,因而,使未熔化端的元件端头向上直立。因此, 保持元件两端同时进入回流焊限线,使两端焊盘上的錫膏同 时熔化,形成均衡的液态表面张力,保持元件位置不变。
因素二:鋼板(模板)的制作及开口
a. 鋼板的开口
我们一般根据印制板上的焊盘来制作鋼板(模板),所 以鋼板的开口就是焊盘的大小。在印刷錫膏时,容易把錫 膏印刷到阻焊层上,从而在再流焊时产生锡珠。因此,我 们可以这样来制作鋼板,把鋼板的开口比焊盘的实际尺寸 减小10%,另外,可以更改开口的外形来达到理想的效果。
錫膏塌陷錫膏粉化:錫膏在PCB上的成型不良 , 出現塌陷 或粉化現象 原因 : 錫膏內溶劑過多 , 鋼板底部擦拭時過多溶劑 , 錫膏溶 解在溶劑內 , 擦拭紙不捲動 , 錫膏品質不良 , PCB印刷完畢 在空气中放置時間過長 , PCB溫度過高
錫膏拉尖(狗耳朵):鋼板開孔不光滑 , 鋼板開孔尺寸過小 , 脫模速度不合理, PCB焊點受污染 , 錫膏品質異常 , 鋼板 擦拭不干淨 少錫:板子上錫膏量不足
d. 錫膏中助焊剂的量及焊剂的活性
焊剂量太多,会造成錫膏的局部塌落,从而使锡珠容 易产生。另外,焊剂的活性小时,焊剂的去氧化能力弱, 从而也容易产生锡珠。免清洗錫膏的活性较松香型和水溶 型錫膏要低,因此就更有可能产生锡珠。
e. 其它注意事项 此外,錫膏在使用前,一般冷藏在冰箱中,取出来以 后应该使其恢复到室温后打开使用,否则,錫膏容易吸收 水分,在再流焊锡飞溅而产生锡珠。 因此,锡膏品牌的选用(工程評估)及正确使用(完全依 照錫膏使用管理辦法),直接影响锡珠的产生。
滲錫 : 印刷完畢,錫膏附近有多餘錫膏或毛刺
原因 : 刮刀壓力不足 , 刮刀角度太小 , 鋼板開孔過大 , PCB PAD尺寸過小(與GEBER FILE內數据比較), 印刷未對准 , 印 刷機SNAP OFF設定不合理 , PCB與鋼板貼合不緊密 , 錫膏 粘度不足 , PCB或鋼板底部不干淨 .
SMT制程常 見异常分析
目 綠
一 錫珠的產生及處理
二 立碑問題的分析及處理 三 橋接問題 四 常見印刷不良的診斷及處理 五 不良原因的魚骨圖
六 來料拒焊的不良現象認識
一 焊锡珠产生的原因及處理
焊锡珠( SOLDER BALL )现象是表面贴装 (SMT)过程中的主要缺陷,主要发生在片式阻容 元件(CHIP)的周围,由诸多因素引起。 Solder Ball
③严格保持各焊接角的锡膏厚度一致
④避免环境发生大的变化 ⑤在回流中控制元器件的偏移 ⑥提高元器件角与焊盘上锡膏的之间的压力
其 他 不 良 产 生 的 鱼 骨 图 ( 立 碑 )
三 桥接问题
焊点之间有焊锡相连造成短路 Short
产生原因: ①由于钢网开孔与焊盘有细小偏差,造成锡膏印刷 不良有偏差 ②锡膏量太多可能是钢网开孔比例过大 ③锡膏塌陷 ④锡膏印刷后的形状不好成型差 ⑤回流时间过慢
金屬錫可以從零件腳 側邊爬升,但不能從零 件腳截面爬升.
零件腳截面參差不 齊.且無鍍錫層.
6.2 PCB PAD 拒焊現象識別
1) 現象特征:金屬錫全部爬升至零件吃錫面並形 成拱形表面, 但PCB PAD表 面沒有金屬錫.
2) 造成 PCB PAD 拒焊原因主要是:零件吃錫面氧化 引起的零件拒焊現象.
原因 : 鋼板開孔尺寸不合理 , 鋼板塞孔 , 鋼板贓污 , 脫模 速度方式不合理 。
五 其他不良产生的鱼骨图(位移):
拒焊 空焊:
零件吃錫不良
板子吃錫不良 REFLOW溫度設定不佳 錫膏性能不佳 PCB受污染
人員作業未佩帶靜電手套
雜質在零件下 其它如 : 撞板、堆疊、運送等均會造成SMT貼裝等過程 中的不良發生率
金屬錫全部爬升至零件吃 錫面並形成拱形表面
PCB PAD表面沒有金屬 錫.
6.3 零件蹺腳引起的空焊現象識別
1) 現象特征:零件腳有不同程度的翹起.金屬錫均 勻地分布在PCB PAD上並形成平穩光澤.
2) 零件蹺腳引起的空焊現象識別有兩種表現形式. a 零件腳局部翹起呈月形
零件腳局部翹起呈月形,產線注意抛料追蹤
a. PCB pad大小不一,可使零件两端受热不均; b. PCB pad分布不当(pad一端独立,另一端与大铜面共累)
因素二:元器件两个焊端或PCB焊盘的两点可焊性不均匀
因素三:在贴装元件时偏移过大,或錫膏与元件连接面太小
针对以上个因素,可采用以下方法来减少立碑问题:
①适当提高回流曲线的温度
②严格控制线路板和元器件的可焊性
6.1 零件拒焊現象識別
1) 現象特征:金屬錫全部滯留在PCB PAD表面,形成 拱形表面.零件吃錫面沒有金屬錫爬升.
2) 根據造成零件拒焊原因分類為: a 零件吃錫面氧化引起的零件拒焊現象
零件吃錫面沒有金 屬錫爬升.
金屬錫全部滯留在 PCB PAD 表 面,形成拱形表面
b 由於零件本體製造工藝造成零件拒焊 現象
b 零件腳整體翹起於錫面平行
金屬錫均勻地分布在PCB PAD上並形成平穩光澤.
6.4 異物介入引起的空焊現象識別
異物介入導致零件腳與金屬錫隔離。
6.5 少錫引起的空焊現象識別
中間一只腳焊盤和零件均無金屬錫存在
b. 鋼板的厚度
錫膏在印制板上的印刷厚度。錫膏印刷后的厚度是漏板 印刷的一个重要参数,通常在0.13mm-0.17mm之间。錫膏过 厚会造成錫膏的“塌落”,促进锡珠的产生。
因素三:贴片机的贴装压力
如果在贴装时压力太高,錫膏就容易被挤压到元件 下面的阻焊层上,在回流焊时锡膏熔化跑到元件的周围 形成锡珠。解决方法可以减小贴装时的压力,并采用合 适的鋼板开口形式,避免錫膏被挤压到焊盘外边去。
⑥元器件与锡膏接触压力过大
解决方法:
①选用相对粘度较高的锡膏,一般来说,含量在 85—87%之间桥连现象较多,至少合金含量要在90% 以上。 ②调整合适的温度曲线 ③在回流焊之前检查锡膏与器件接触点是否合适 ④调整钢网开孔比例(减少10%)与钢网厚度 ⑤调整贴片时的压力和角度
四 常見印刷不良的診斷及處理
其他外界因素的影响:
一般錫膏印刷时的最佳温度为25℃± 3 ℃ ,湿度为相 对湿度40%-60%,温度过高,使錫膏的黏度降低,容易 产生“塌落”,湿度过高,錫膏容易吸收水分,容易发 生飞溅,这都是引起锡珠的原因。另外,印制板暴露在 空气中较长的时间会吸收水分,并发生焊盘氧化,可焊 性变差。
二 立碑问题分析及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