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花城粤教版(简谱)二年级上册《先辈们唱过的歌歌曲《酸枣刺》》优质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01

合集下载

(花城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 11.1《酸枣刺》教学设计

(花城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 11.1《酸枣刺》教学设计

(花城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 11.1《酸枣刺》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酸枣刺》是一首二年级上册小学音乐教材中的歌曲。

歌曲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酸枣树上长满了刺,同时也寓意着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

歌曲旋律欢快,节奏明快,富有童趣,旨在培养学生积极面对困难,勇敢克服挑战的精神。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音乐具有浓厚的兴趣,他们喜欢通过唱歌、跳舞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在这个阶段,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如音高、节奏、唱名等。

但部分学生可能会对歌曲中的寓意和情感表达还不够理解,需要教师的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酸枣刺》这首歌曲,感受歌曲的欢快、明快的节奏。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情感表达,理解歌曲中克服困难的寓意。

3.引导学生运用音乐来传递情感,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音高、节奏、唱名等基本音乐知识的掌握。

2.歌曲的情感表达和寓意理解。

3.运用音乐来传递情感的能力培养。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演唱,让学生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情感。

2.讲解法:教师对歌曲的寓意和情感表达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3.练习法: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掌握歌曲的音高、节奏等基本音乐知识。

4.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进行合唱、舞蹈等实践活动,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的歌词、图片、视频等。

2.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教学示范。

3.乐器:如钢琴、吉他等,用于教学演奏和伴奏。

4.舞蹈道具:如头饰、手环等,用于舞蹈表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酸枣树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酸枣树的特点,进而引入歌曲《酸枣刺》。

2.呈现(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酸枣刺》,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欢快、明快的节奏。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唱歌曲,重点讲解歌曲中的音高、节奏等基本音乐知识。

学生跟随教师反复练习,直至熟练掌握。

花城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第11课先辈们唱过的歌(教案)

花城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第11课先辈们唱过的歌(教案)

花城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11课先辈们唱过的歌第一课时演唱歌曲《酸枣刺》一、教材分析:《酸枣刺》是作曲家冼星海在抗日战争时期写下的一首儿童歌曲,这首歌曲是《生产大合唱》中的选曲,1939年作于延安。

全曲短小精悍,主要由上下两个乐句组成,采用领唱、合唱等演唱形式,具有一呼百应、此起彼伏的效果。

情绪活泼天真,坚定乐观,反映了当时根据地儿童与全国人民对日本侵略者的蔑视和抗战必胜的信心。

本课试图以一首通俗易懂、琅琅上口的儿童战歌《酸枣刺》为切入点,并借助多媒体课件呈现一本图文并茂、音画结合的“星海叔叔的故事”书,为孩子们更进一步了解冼星海音乐作品的民族风格和爱国热情打开一扇窗户,以期达到强烈的振撼孩子们心灵,激发他们爱国热情的目的。

二、教学对象分析:二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模仿能力强。

本课运用了跟唱、领唱及表演唱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实践中感悟歌曲,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

三、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认识重复记号和重音记号,懂得在歌曲中的运用。

能感受并表达音乐中力度、速度的变化。

2.启发学生以稍快的速度,活泼坚定的情绪,用一领一唱的形式演唱《酸枣刺》教学重点:感受冼星海作品的风格和时代特点。

教学难点;节奏的准确掌握教学方法:双边互动法情感激励法视听感受法表演法听唱法游戏法四、教学准备:1、多媒体光盘2、刀、樱枪等道具3、钢琴五、活动过程:(一)激情引趣:游戏+训练对已有知识经验进行复习为新课作铺垫。

(二)赏析体验:情境+感受视听结合,创设特定情境,使学生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内涵,有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

(三)寓教于乐:学唱+表演师生开展双边活动。

积极地学唱,有感情的演唱,有创造性的表演和实践。

(四)以乐育心:拓展+升华。

尾声是本节课的结束,也是下节课的开始。

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和原有社会经验,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达到德育的目的。

第二课时学唱歌曲《共产儿童团歌》一、教学目标:1、通过听《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感悟到作为一名少先队的光荣感、使命感。

(花城版)二年级音乐上册第11课《先辈们唱过的歌酸枣刺》说课稿

(花城版)二年级音乐上册第11课《先辈们唱过的歌酸枣刺》说课稿

(花城版)二年级音乐上册第11课《先辈们唱过的歌酸枣刺》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先辈们唱过的歌酸枣刺》这首歌是二年级音乐上册第11课的内容,歌曲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富有感染力的旋律,描绘了先辈们艰苦卓绝的战斗生活,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感受到先辈的英勇事迹和伟大精神。

歌曲为2/4拍,共16小节,旋律简单,节奏明快,适合二年级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简单的音符和节奏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在音乐表现力和欣赏能力方面仍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歌曲的背景,感受先辈的英勇事迹和伟大精神。

2.学会歌曲《先辈们唱过的歌酸枣刺》,并能用正确的姿势和表情演唱。

3.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会歌曲《先辈们唱过的歌酸枣刺》,并能用正确的姿势和表情演唱。

2.难点:歌曲中的一些音高和节奏的把握,以及音乐情感的传达。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讲授法,向学生介绍歌曲的背景和先辈的英勇事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示范法,教师先演唱歌曲,让学生跟随模仿。

3.采用分组练习法,让学生分组演唱,互相纠正、鼓励。

4.采用情感体验法,引导学生感受歌曲中的情感,培养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先辈的英勇事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唱歌曲: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注意音高和节奏的准确性。

3.分组练习:学生分组演唱,互相纠正、鼓励,提高演唱水平。

4.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感受歌曲中的情感,培养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5.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的意义和价值。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先辈们唱过的歌酸枣刺》2/4拍,共16小节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能正确演唱歌曲,音高和节奏准确。

2.学生能用适当的表情和姿势演唱,表现出歌曲的情感。

小学音乐花城粤教版(简谱)二年级上册《先辈们唱过的歌歌曲《共产儿童团歌》》优质课课件公开课课件D002

小学音乐花城粤教版(简谱)二年级上册《先辈们唱过的歌歌曲《共产儿童团歌》》优质课课件公开课课件D002
小学音乐花城粤教版(简谱)二年级上册 《先辈们唱过的歌歌曲《共产儿童团歌》》 优质课课件公开课课件讲课比赛获奖课件
类型:省级获奖课件
共产儿童团歌
我 们的 将来是 无 限 好的 呀
嘀 嘀嗒 嘀嗒 嘀嘀 嗒嘀 嗒
视频
视频2
想一想:
1、本首歌的速度是 A 、舞 曲 B 、摇篮曲 C 、进行曲 2、歌曲是用什么样的情绪来演唱的? A、 雄壮有力的、坚定的 B、 温柔的、舒 弱
音乐小知识
• 进行曲:是指军队中用来调整步伐、壮军
威、鼓士气的队列音乐。大多为两拍子、 四拍子。
《运动会进行曲》、《国歌》
让我们时刻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 业而奋斗,做共产主义接班人!
再见!

花城版音乐二上第11课歌曲《酸枣刺》教案

花城版音乐二上第11课歌曲《酸枣刺》教案

花城版音乐二上第11课歌曲《酸枣刺》教案一. 教材分析《酸枣刺》是一首富有地方特色的民歌,选自人音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

歌曲以生动的形象描绘了酸枣刺的形态,歌词简单易懂,旋律明快,富有童趣。

通过学唱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我国的民间音乐,感受地方特色,提高音乐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音乐具有浓厚的兴趣,他们喜欢通过歌唱、动作等方式表达自己对音乐的喜爱。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民歌接触较少,对酸枣刺这一特定形象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歌曲背景,感受歌曲魅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并感受民歌《酸枣刺》的风格特点,体会地方音乐的魅力。

2.学会歌曲《酸枣刺》,并能用欢快的情绪演唱。

3.通过学唱歌曲,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会歌曲《酸枣刺》,能用正确的音高和节奏演唱。

2.难点:歌曲中的跳跃音程和节奏变化。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了解酸枣刺,感受歌曲描绘的形象。

2.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

3.小组合作法:分组演唱、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意识。

4.游戏教学法:运用音乐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歌曲旋律和节奏。

六. 教学准备1.图片、实物等教学资源。

2.教学音频、视频资料。

3.钢琴或其他乐器。

4.教学卡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实物,引导学生了解酸枣刺的形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播放歌曲《酸枣刺》,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风格。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

重点指导学生掌握跳跃音程和节奏变化。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演唱,教师巡回指导。

适时调整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克服难点。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欣赏其他民歌,感受地方音乐特色。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酸枣刺》的特点和难点。

7.家庭作业(5分钟)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展示所学歌曲,加强家庭与学校的互动。

(花城版)音乐二上第11课歌曲《酸枣刺》教学设计

(花城版)音乐二上第11课歌曲《酸枣刺》教学设计

(花城版)音乐二上第11课歌曲《酸枣刺》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酸枣刺》是一首富有地方特色的民歌,收录在花城版音乐二上第11课。

歌曲以生动的形象描绘了酸枣刺的形象,歌词简洁明了,旋律优美动听。

通过对这首歌曲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民歌的特点,感受地方文化的魅力,同时提高音乐欣赏能力和歌唱技巧。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首歌曲之前,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音乐知识,如音符、节奏、旋律等。

但民歌方面的学习还较为薄弱,对于地方文化的了解也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感受民歌的特色,激发他们对地方文化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民歌的特点,感受地方文化的魅力。

2.学会演唱《酸枣刺》,提高歌唱技巧。

3.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激发对音乐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民歌的特点,如旋律、节奏等。

2.学会演唱《酸枣刺》,注意音准、节奏的准确性。

3.深入理解歌词内涵,感受地方文化的魅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民歌的魅力。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互动,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3.对比教学法:通过对比传统民歌与《酸枣刺》,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民歌的特点。

4.视听结合法: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相关视频、音频资料,丰富教学手段。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教学课件,包括歌曲《酸枣刺》的音频、视频资料,以及相关民歌的图片、文字资料。

2.准备教材、乐谱、音响设备等。

3.提前让学生熟悉歌词,以便课堂上更好地进行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有关酸枣刺的视频资料,引导学生了解酸枣刺的特点,同时激发他们对民歌的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学习《酸枣刺》的歌词,注意讲解歌词中的生僻字和词语,让学生充分理解歌词内涵。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演唱《酸枣刺》,引导学生跟唱。

在此过程中,注意纠正学生的音准、节奏问题,确保他们能够准确地学会歌曲。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演唱,相互交流学习心得,巩固所学知识。

歌曲《酸枣刺》-花城粤教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歌曲《酸枣刺》-花城粤教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歌曲《酸枣刺》-花城粤教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课程目标1.学习歌曲《酸枣刺》的曲调和歌词,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歌唱能力。

2.通过歌曲《酸枣刺》的学习和演唱,激发学生对广东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准确唱出歌曲《酸枣刺》的歌词和曲调。

2.学生能够理解歌曲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文化内涵。

教学准备1.花城粤教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材《酸枣刺》歌曲原版CD和歌曲伴奏CD。

2.手风琴、小鼓等乐器。

教学环节及内容热身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音乐学习中来,首先我们需要进行一些热身活动。

可以唱一些简单的歌曲和童谣,或者一起做一些简单的音乐游戏,例如打拍子、模拟声音等等。

通过这些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让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学习中来。

引入介绍广东文化中的“酸枣”和“酸枣刺”文化,以及用广东话表达情感的习惯。

通过图片、视频、故事等方式,激发学生对广东文化的兴趣和好奇心。

学唱歌曲1.先播放歌曲原版CD,让学生聆听歌曲的曲调和歌词。

2.按照节奏和曲调,一句一句地教唱歌曲,并注重发音和语调的正确性。

3.分段练习,逐渐加快歌曲的节奏和速度。

合唱演唱1.演奏伴奏CD,让学生跟着节拍和曲调唱歌。

2.鼓励学生多次练习和合唱,增加自信心和表现力。

3.可以借助一些简单的乐器,如手风琴、小鼓等,增加歌曲的节奏感和音乐质感。

总结1.让学生根据刚刚学习的歌曲,自己想一想歌曲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文化内涵。

2.分享学生的想法和感受,并引导他们表达和交流。

3.引导学生总结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感受,为下一次音乐学习做好准备。

教学评估1.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唱歌、打拍子等表现自如。

2.学生能够正确地唱出歌曲的歌词和曲调。

3.学生理解和表达歌曲的情感和文化内涵。

参考资料1.《花城粤教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材2.歌曲《酸枣刺》原版CD和伴奏CD。

歌曲《酸枣刺》-花城粤教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歌曲《酸枣刺》-花城粤教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歌曲《酸枣刺》-花城粤教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引言
《酸枣刺》是广东传统民歌,以描述广东传统的一种民俗游戏活动为主题,是非常具有地方特色和历史文化意义的歌曲。

本文将针对该歌曲,为二年级的学生准备一份音乐教案,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和欣赏这首歌曲。

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认识和听懂《酸枣刺》这首歌曲;
•学生能够了解歌曲背后的文化和传统活动;
•学生能够模仿并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
1. 引入
首先,老师可以通过讲述广东传统文化和游戏活动来引入这首歌曲。

让学生对《酸枣刺》的主题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2. 听音乐
让学生先听一遍《酸枣刺》这首歌曲,让他们尽可能地听懂歌曲的意思和歌词。

3. 学习歌词
让学生跟随着歌曲的节奏和旋律,学习歌曲的歌词。

可以分段学习,每段反复唱几遍,直到学生掌握为止。

4. 分组练习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练习唱响《酸枣刺》这首歌曲,并在每个小组唱完后,可以进行评价和点评,帮助学生不断进步。

5. 表演展示
当学生已经掌握了歌曲,并可以自信地演唱时,可以让他们进行一次小型的表演展示,让他们有机会在同学面前展示自己的演唱技巧和自信。

6. 总结
在学生完成歌曲演唱后,老师可以进行总结,让学生回顾他们的学习过程,并总结出其中的收获和不足。

结论
通过这份教案,学生可以通过对歌曲的认识和学习,更好地了解广东传统民俗游戏和文化,同时也可以锻炼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和演唱技巧。

这不仅有助于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也能够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音乐花城粤教版(简谱)二年级上册《先辈们唱过的歌歌曲《酸枣刺》》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
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酸枣刺》,能用自己的歌声表达出歌曲所表达的孩子们
打败日寇汉奸的决心。

2.学唱歌曲《共产儿童团歌》,能唱出音乐的情绪,了解进行曲速度,并能踏着节拍随音乐律动。

能听出钢琴变奏曲《共产儿童团歌》中的2-3个变奏片段。

3.听音乐故事,了解歌曲《卖报歌》的产生背景。

学唱《卖报歌》,
并能用双响筒、沙锤为歌曲伴奏。

通过学唱歌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重难点
通过相应歌曲的学习,了解歌曲产生的相应时代背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木鱼、双响筒、三角铁
教与学的互动过程
1课时
一、听唱歌曲。

教师范唱《酸枣刺》后提问:歌曲的意思是什么?
二、观看影碟。

教师播放故事片《小兵张嘎》片段。

三、听歌走步。

教师带领学生随着歌曲的节奏与情绪踏步。

要求:抬头挺胸、精神饱满。

可以反复练习。

四、演唱歌曲。

熟练上面踏步后,教师和学生边唱歌边踏步并反复体验歌曲情绪。

演唱时教师可启发学生根据歌词的词意与音乐的情绪创编身体动作来表现歌曲。

五、巩固知识。

演唱歌曲时,复习巩固段落反复记号的用法。

六、介绍作者。

学生在一段鼓舞人心的歌曲学习后,教师简介曲作者:冼星海。

2课时
一、看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