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美学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设计美学》课程教学大纲
《设计美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7122851课程名称:设计美学/Aesthetics of Design课程总学时/学分:48/3 (其中理论48学时,实验0学时)适用专业:艺术设计学一、教学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大学本科艺术设计学专业的必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同学们掌握设计美学的原理及相关理论知识,充分领悟设计美学独到的精神内涵,提升设计鉴赏能力,从而为艺术设计学专业的学习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实践创作。
二、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美学的产生和发展、设计美学的研究对象、方法,掌握设计美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2、重点掌握和领会设计本体的美学特征,设计作为艺术与科学结合的特点;3、重点掌握和领会设计审美心理、设计的形式美;4、重点掌握中外设计思想的历史沿革及其最新发展背后的美学动力;5、重点掌握和领会设计审美欣赏和批评的基本规律,培养和提高设计艺术的审美能力;6、掌握设计文化与审美的关系、设计形态语义学与审美、技术美学等内容。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章中外设计美学观的历史回顾(8学时)1.1 中国古代器物审美观知识点:设计美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中国古代各时期代表性的器物审美观。
1.2 国外设计美学研究的不同视角知识点:国外各阶段的代表性设计美学观念,及其背后的文化、经济、政治的内驱力。
重点和难点:设计美学的概念和研究对象、研究方法。
第二章产品(4学时)2.1 产品是设计美学研究的逻辑起点知识点:产品的定义;设计美学研究的逻辑起点。
2.2 产品的形态构成知识点:产品的自然形态、人工形态、技术形态、艺术形态、形式自由度。
重点和难点:产品的技术规定性与形式自由度,自然形态的情感内涵与功能启示。
第三章设计审美范畴(10学时)3.1 形式美知识点:形式与形式美的概念;人的形式感的形成;形式因素的表现性和情感意蕴。
重点和难点:形式因素的表现性和情感意蕴。
3.2 技术美知识点:技术作为人的劳动形态;技术美的深远意义;范例剖析。
设计美学教学大纲
设计美学教学大纲设计美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设计美学是涉及设计领域中的美学理论、审美标准、设计思维等多方面的综合性学科。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设计美学的核心概念和方法,培养他们的审美判断和设计创新能力,提高在设计领域中的实践能力和学术研究水平。
二、课程目标1、掌握设计美学的概念、理论和历史发展,了解设计美学的多学科交叉特性。
2、分析设计作品的美学元素,提高学生的审美判断能力。
3、掌握设计思维方法,培养创新设计能力。
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独立研究能力。
三、课程内容1、设计美学的概念、理论和历史发展:介绍设计美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主要理论和代表人物,帮助学生了解设计美学的多元文化背景和历史演进。
2、设计作品的美学元素分析:通过分析不同类型的设计作品,如建筑、平面、工业、服装等,让学生了解设计作品中的美学元素,如形式、色彩、材质、空间等,并掌握美学评价的方法和标准。
3、设计思维方法:教授设计思维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包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创新思维、原型设计和评估等,帮助学生掌握设计过程中的思维方法。
4、团队协作与独立研究能力培养:通过小组讨论、项目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独立研究能力,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掌握设计美学的理论和实践。
四、教学方法1、讲座式教学:通过专家讲座、案例分析等方式,向学生介绍设计美学的理论和实践,帮助他们了解设计美学的历史和现状。
2、互动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针对特定设计作品或美学问题进行交流和互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3、实践活动:要求学生参与设计实践,如原型设计、艺术创作等,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和掌握设计美学的元素和方法。
4、研究项目:通过合作项目或自主选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设计研究的方法和技巧,提高他们的研究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五、评估方式1、课堂表现:包括出勤率、互动讨论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等,占总成绩的30%。
2、设计作品:要求学生提交一定数量的设计作品,并对其进行美学评价和分析,占总成绩的40%。
设计美学教学大纲
设计美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设计美学是一门研究设计领域中美学问题的学科,旨在培养学生对设计作品的审美感知、分析和评价能力,以及将美学原理应用于设计实践的能力。
本课程将涵盖设计美学的基本概念、历史发展、审美特征、设计要素与美学原则等方面的内容。
二、课程目标1、使学生了解设计美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研究范畴。
2、培养学生对设计作品的审美感知能力,能够敏锐地察觉设计中的美学元素。
3、帮助学生掌握设计美学的分析方法和评价标准,能够对不同类型的设计作品进行深入的美学分析和评价。
4、引导学生将美学原则应用于设计实践,提高设计作品的审美价值和艺术品质。
5、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审美创造力,能够在设计中展现独特的美学视角和个性风格。
三、课程内容1、设计美学的基本概念设计美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设计美学的学科特点和研究方法2、设计美学的历史发展古代设计中的美学思想工业革命以来的设计美学发展当代设计美学的趋势和特点3、设计的审美特征功能性与审美性的统一形式美与内容美的结合设计作品的情感表达和文化内涵4、设计要素与美学原则线条、形状、色彩、材质等设计要素的美学特征比例、对称、均衡、节奏、韵律等美学原则在设计中的应用5、不同设计领域的美学分析产品设计的美学特点平面设计的美学风格服装设计的审美追求6、设计美学与创新思维创新思维在设计美学中的重要性如何培养创新思维和审美创造力7、设计作品的审美评价审美评价的标准和方法设计作品的案例分析与评价实践四、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通过讲解和演示,系统地传授设计美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2、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设计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引导学生理解设计美学的实际应用。
3、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设计案例,激发学生的思维碰撞和交流合作。
4、实践操作安排学生进行设计实践,将所学的美学原则应用到实际作品中。
5、作品展示与评价展示学生的设计作品,并进行相互评价和教师点评,促进学生的学习和进步。
五、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的设计美学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设计美学》课程教学大纲
《设计美学》课程教学大纲《设计美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与任课教师基本信息二、课程简介(200字)《设计美学》是一门研究人们在设计及相关领域关于美学方面的一些规律、特点、方法、素养等相关知识理论;主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有关美的本质、美感和美的创造、美的欣赏等问题,使学生掌握美学的基本知识和原理,并应用到设计中,树立正确、进步的审美观,能更深入地分析自然、社会和文学艺术中的审美关系,提高人文素养。
三、课程目标结合专业培养目标,提出本课程要达到的目标。
这些目标包括:1、知识与技能目标:本课程是工业设计专业的专业选修课,是为设计类专业扩充设计素养的重要课程。
通过此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设计美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美学的基本知识和原理,并应用到设计中,树立正确、进步的审美观,能更深入地分析自然、社会和文学艺术中的审美关系,提高人文素养。
(提出对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要求,用掌握、理解、了解、具有等动词表达不同程度的学习要求,其中主要知识点和技能应分别不少于5个方面。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案例讲解设计美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了解设计美学的基本规律,并结合课程相关训练从而达到掌握运用设计美学实现设计的目标。
(了解或理解某种现象发生或产品的生产过程,掌握思维、观查、测量、分析、研究、检验、评估等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目标:通过设计实际运用美学的案例,强调学生在学习知识过程中,关注社会责任感。
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系统学习,激发人本设计、人文设计欲望,树立正确、进步的审美观,能更深入地分析自然、社会和文学艺术中的审美关系,提高人文素养,以适应时代对大学生的创新要求。
(强调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贯彻素质教育思想,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加强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的教育)四、与前后课程的联系本课程为专业选修课,先修课程为设计基础等相关基础课程,以一定的设计思维为基础,对设计活动能获得一定的感性认识。
设计美学 教学大纲
设计美学教学大纲设计美学教学大纲设计美学是一门研究设计与美学关系的学科,它涉及到设计的原则、规律和审美价值。
设计美学的教学大纲应该包含哪些内容呢?本文将从设计美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主要理论和实践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设计美学的基本概念设计美学是一门跨学科的学科,它融合了设计、艺术和哲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它研究的是设计作品的审美特征,以及设计与美学之间的关系。
设计美学的基本概念包括设计、美学和审美等方面的内容。
设计是指通过创造性思维和技术手段,将想法转化为具体形式的过程。
它既是一种实践活动,也是一门学科。
设计的目的是满足人们的需求,提供美观、实用和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美学是研究美的学科,它关注美的本质、美的标准和美的体验。
美学探讨的是人们对美的感知和评价的过程,以及美的原则和规律。
审美是人们对美的感知和欣赏的能力。
它是主观的、个体的和情感化的体验,与个人的文化背景、经验和价值观有关。
二、设计美学的发展历程设计美学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希腊和中国。
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关于美的理论,对后世的美学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的古代文化也有着丰富的美学传统,如儒家的“君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和道家的“自然无为而无不为”。
在现代,设计美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20世纪初,德国设计学院包豪斯的成立标志着现代设计的发展,同时也推动了设计美学的研究。
后来,设计美学的研究逐渐扩展到其他国家和地区,形成了多元化的理论体系。
三、设计美学的主要理论设计美学的主要理论包括形式美学、功能美学和情感美学等。
形式美学研究的是设计作品的形式特征,如线条、色彩、比例等。
功能美学关注的是设计作品的实用性和效果,以及与用户的交互体验。
情感美学探讨的是设计作品所引发的情感和情绪。
此外,还有文化美学、社会美学和环境美学等理论。
文化美学研究的是设计作品与文化背景之间的关系,以及文化对审美价值的影响。
社会美学关注的是设计作品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设计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设计美学教学大纲
设计美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美学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帮助学生了解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发展历程,并通过丰富的案例分析和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造力。
二、课程目标1.了解美学的概念和基本原理;2.掌握美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流派;3.培养对艺术作品的审美理解和欣赏能力;4.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造力;5.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课程内容1.美学的概念与发展-美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美学的历史发展概述;-美学的主要流派和代表性理论。
2.艺术的美学-艺术的定义和特征;-艺术的分类与形式表现;-艺术的审美价值和社会意义。
3.视觉与审美-视觉感知与美的体验;-视觉元素与美的表达;-视觉语言与视觉传达。
4.音乐与审美-音乐的元素与艺术表达;-音乐的风格与音色美学;-音乐的情感表达与审美效果。
5.文学与审美-文学的意义与叙事结构;-文学的文体与风格美学;-文学的情感表达与审美价值。
6.建筑与审美-建筑的功能与美的结构;-建筑的空间与比例美学;-建筑的社会意义与审美效果。
7.影视与审美-影视艺术与叙事结构;-影视的视觉语言与美的表达;-影视的情感表达与审美效果。
8.跨学科视野下的美学-美学与心理学、社会学的关系;-美学与科技、生态的关系;-美学创新与社会变革。
四、教学方法1.讲授与讨论相结合,通过讲解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相关问题;2.课堂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经典作品和艺术实践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美学理论的实际运用;3.参观考察和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艺术展览、音乐会等文化活动,并开展创作实践,提升学生的艺术体验和创造力;4.学生报告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发表观点,展开思辨和批判性思维。
五、考核方式1.课堂表现(30%):包括出勤率、课堂参与度和质量;2.作业报告(30%):针对每个单元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写作业报告,总结思考和展示个人观点;3.期中考试(20%):笔试形式,考察学生对美学理论的掌握程度;4.期末论文(20%):要求学生选择一个相关主题,撰写一篇美学研究论文,展示个人研究成果。
《设计美学》教学大纲
设计美学Designing Aesthetics课程代码:适用层次:本科、二级学院本科总学时:32理论学时:32实验(或上机)学时:0 学分:2一、教学目的与要求系统讲述设计美学的一系列基本原理,包括有关设计美学的理论基础、设计美学的研究对象、设计美学的中心问题、设计美的性质、内容与构成等诸方面。
通过该课程,希望学生能够对设计美的基本内容和问题有一个总体认识,从而为他们认识设计美现象和进行具体的设计审美实践(活动)提供指导。
教师的授课要求:可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理论与应用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进行教学;采用电子教案,幻灯片等形式加强教学效果;每章对相关作品进行分析以巩固教学内容。
二、课程简介通过讲授设计美的本性及构成形态、设计审美化的心理活动特征、设计风格以及设计美学理念的历史变迁等知识,使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设计实践中的审美规律,加强设计创造活动中得审美意识,并通过对优秀设计产品的欣赏提高自身的审美感受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第一章设计美学的理论基础(2学时)教学内容:传授设计学与美学的基本概念,帮助学生了解设计美学的理论基础构成,理解和掌握设计的理论基础及美学基础。
掌握:设计美学的美学理论基础理解:设计学的理论基础——人机工程学:关于尺寸在设计中运用的科学;设计思维学:关于设计方法、设计思维形成的科学;设计心理学:研究设计师的心理、设计消费者的心理,将心理学知识运用于设计市场的科学了解:设计美学是一门交叉学科第二章西方美学与华夏美学(6学时)教学内容:西方美学的主要观点、华夏美学的主要内容掌握:西方美学的起源、主要流派;华夏美学的特点与核心内容理解:艺术是反映情感的一种形式了解:华夏美学的礼乐传统第三章设计美学的研究对象(4学时)教学内容:帮助学生了解设计品美学的性质,理解和掌握设计过程的美学问题。
掌握:设计品消费的美学问题理解:不同类型的设计美学(部门设计美学),包括建筑设计美学、家具设计美学、环境设计美学、多媒体艺术设计美学、动画设计美学了解:设计风格发展史、设计心理发展史、部门设计史第四章具体学科的设计美学(6学时)教学内容:动画设计美学或影像设计美学、多媒体设计美学(依所授课班级选择教学侧重点)掌握:具体学科中设计美学的分析方法及设计艺术特点。
设计美学导论(张贤根)
设计美学导论张贤根主讲武汉纺大传媒学院、时尚与美学研究中心2012,10目录第一篇美学:原理、历程与问题(08)第一章何谓美学(08)第一节美的存在与生活(08)一、美的现象的普遍存在(08)二、生活的审美化与审美的生活化(09)第二节美学的定义(09)一、字源学含义(10)二、美学作为感性学(10)第三节美学的相关学科(11)一、诗学(11)二、艺术哲学(11)三、关于美的哲学思考(11)四、对美的论说(12)第二章西方美学的基本问题(12)第一节古希腊美学(12)一、古希腊:西方美学思想的发源地(13)二、古希腊美学的发展阶段(13)第二节中世纪美学(14)一、中世纪美学概述(14)二、中世纪美学思想的特征(14)三、中世纪美学的发展阶段(15)第三节近代美学(15)一、美学学科的建立与美的问题(16)二、法国理性主义美学(16)三、英国经验主义美学(17)四、德国古典美学(18)第四节现代美学(20)一、现代与现代美学的规定(20)二、现代美学的存在维度(21)三、现代美学的心理维度(25)四、现代美学的形式和符号维度(27)第五节后现代美学(29)一、语言分析美学(29)二、结构主义美学(30)三、解构主义美学(31)第三章中国美学及其基本问题(33)第一节何谓中国美学(34)一、中国美学释义(34)二、中国美学的独特形态(34)第二节中国美学的基本主题(35)一、美论(36)二、美感论(37)三、艺术论(38)第三节儒道禅美学(39)一、道家美学思想(39)二、儒家美学思想(40)三、禅宗美学思想(41)第四章当代美学的基本问题(42)第一节后自然时代及其思想状况(42)一、中国的当代属于后自然时代(42)二、中国美学的特征(43)三、中国当代思想的特征(43)第二节中国当代美学流派及其困境(43)一、主观派美学及其观点(44)二、客观派美学及其观点(44)三、主客观统一派美学及其观点(44)四、实践派美学及其观点(45)五、后实践美学及其观点(45)第二篇、设计、美学与设计美学(46)第一章、何谓设计(46)第一节、设计的起源、历程(46)一、设计的萌芽期(46)二、设计的手工业期(46)三、设计的工业前期(47)四、现代主义的设计(47)五、后现代主义的设计(47)第二节、设计的定义(47)一、字源学含义(47)二、基本内涵与意义(48)第二章、设计与美学(48)第一节、设计作为艺术(48)一、自由美(纯粹美)和依存美(附庸美)(48)二、自由艺术与自由美(49)三、设计艺术与依存美(49)第二节、设计艺术与审美(49)一、设计中的功利与祛功利化(49)二、过程的视觉化与审美(49)三、设计艺术的审美要素(49)第三章、设计美学概述(50)第一节、设计美学的定义(50)一、本质说(50)二、规律说(50)三、生成说(50)第二节、设计美学的对象、问题与特点(51)一、设计美学的对象(51)二、设计美学的问题(51)三、设计美学的特点(52)第三篇、设计的原理、应用与案例分析(53)第一章、设计的原理与基础(54)第一节、艺术的性质、定义与元素(54)一、艺术的性质:目的与功能(54)二、艺术的多元定义(55)三、艺术的元素(55)第二节、设计的基本原理(55)一、统一性与多样性(55)二、平衡(55)三、主体与次要(55)四、方向力(56)五、对比(56)六、重复与节奏(56)七、比例与比率(56)第三节、设计的理论基础(56)一、设计思维学(56)二、人机工程学(56)三、设计心理学(58)第二章、设计原理的运用(60)第一节、设计的分类与原理(60)一、艺术设计(60)二、工业设计(61)三、环境设计(61)四、系统设计原则(61)第二节、设计原理的运用与关联(63)一、运用:设计原理与观念(63)二、设计原理运用的历史性(64)三、设计原理运用的艺术风格(64)第三章、设计与美的案例分析(67)第一节、一些成功的案例分析(67)一、麦可•葛瑞夫的产品设计(68)二、罗斯•洛佛葛罗夫的家具设计(68)三、肖恩•休斯的产品设计(69)四、诺曼•福斯特的建筑设计(70)五、马雷克•赖希曼的跑车设计(72)六、马克•罗斯科的绘画作品(73)第二节、成功案例的观念提升(74)一、形式追随功能(74)二、少即是多(74)三、少则生厌(74)四、形式追随时尚(75)五、装饰建筑而非建筑装饰(75)六、忠实于材料本身(76)第一篇、美学:原理、历程与问题虽然说,作为一种学科的美学主要是产生于近代,但美学的思想却发生在古希腊。
设计美学课程教学大纲
设计美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设计美学英文名称:Design Aesthetic课程编码:X4140131学时数:32其中实践学时数:0 课外学时数:0学分数:2.0适用专业:视觉传达设计一'课程简介《设计美学》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
课程内容包括设计美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设计美的特点和本质;设计的艺术表现手法;设计美的构成;设计的形式美法那么;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与设计;外国传统美学思想与设计;现代设计及美学意蕴。
通过《设计美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设计美学的基本知识,具备将设计美学思想融入到实际设计中的能力,并懂得设计创造不仅需要直觉,更离不开理性,从而开拓出设计美学研究的更加广阔的途径。
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关系表三、课程教学内容、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一)绪论.教学内容设计美学的产生及研究方法。
1.基本要求(1)了解:设计美学的产生;(2)理解:设计美学的研究对象;(3)掌握:设计美学的学习与研究意义;(4)熟练掌握:设计美学的研究方法。
2.重点和难点(1)重点:设计美学的研究方法;(2)难点:无。
(二)设计美的特点与本质.教学内容设计美的特点与本质。
1.基本要求了解:设计的本质与设计美的本质;审美意识的萌动;(2)理解:设计美的特点;(3)掌握:设计中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4)熟练掌握:设计美的社会性、功利性与文化性。
2.重点和难点(1)重点:设计中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2)难点:无。
(三)设计美的构成.教学内容设计美的构成。
1.基本要求了解:设计美的构成分类;(2)理解:设计美与人们物质需要和审美需要之间的关系;(3)掌握:点线面、空间、色彩在视觉传达设计美中的应用;材料、结构、功能、形式在产品设计美中的应用,自然、人文等因素在环境设计美中的应用;数字媒体中美的形式;(4)熟练掌握:剖析设计各领域中设计作品的美的形式。
2.重点和难点(1)重点: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数字媒体设计中美的构成形式;(2)难点:剖析设计各领域中设计作品的美的形式。
《设计美学》教学大纲
《设计美学》教学大纲设计美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设计美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使其能够在设计过程中注重美学要素的运用,提高设计作品的审美价值和艺术表达力。
二、课程内容1.美学概念与设计美学的关系-美学的定义与范畴-设计美学的意义和特点2.设计美学要素的理论基础-形式美学:线条、形状、颜色等的美学原则和表达方式-结构美学:平衡、比例、对称等的美学原则和表达方式-功能美学:功能与美学的融合,功能性设计的审美价值3.设计美学的应用-基于用户需求的设计美学-基于文化背景的设计美学-基于环境可持续性的设计美学4.设计美学与艺术表达-设计作品的艺术性与表现性-设计美学在不同设计领域的应用案例剖析五、教学方法1.理论讲授:通过教师的讲解和案例分析,介绍设计美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原则。
2.实践演练:组织学生进行设计项目实践,培养其应用设计美学的能力。
3.学生讨论: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设计案例的讨论和分析,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审美观察力。
六、考核方式1.课堂表现(20%):参与讨论、提出问题、积极上课等。
2.设计作品(40%):完成课程安排的设计项目,包括创意提案和设计实践。
3.成绩考核(40%):期末考试,以选择题和简答题形式测试学生对于设计美学理论的掌握和理解。
七、参考教材1.《设计美学基础》(沈元成、冯泉主编)2.《设计美学导论》(张火泉著)3.《设计与美学》(佐藤耕一著)4.《设计美学的哲学基础》(张娅欣著)八、课程进度安排1.美学概念与设计美学的关系(2周)-美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设计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2.设计美学要素的理论基础(4周)-形式美学的基本概念和表达方式-结构美学的基本概念和表达方式-功能美学的基本概念和表达方式3.设计美学的应用(4周)-基于用户需求的设计美学-基于文化背景的设计美学-基于环境可持续性的设计美学4.设计美学与艺术表达(2周)-设计作品的艺术性与表现性-设计美学在不同设计领域的应用案例剖析九、课程评价与反馈1.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包括课堂表现、设计作品、期末考试等。
设计美学教学大纲
设计美学教学大纲设计美学教学大纲设计美学是一门旨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设计思维的学科。
通过学习设计美学,学生可以了解设计的本质和原则,培养对美的敏感度,并学会将这些理论应用于实际设计中。
为了更好地进行设计美学教学,制定一份合理的教学大纲是非常重要的。
一、导论设计美学的导论部分主要介绍设计美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学生将了解到设计美学的起源和发展,并对设计美学的研究方法和应用进行初步了解。
同时,导论部分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设计与美的关系,以及设计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二、美学基础美学基础是设计美学教学中的重要一环。
在这一部分,学生将学习美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包括美的定义、美的标准、美的类型等。
同时,学生还将学习美学的研究方法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通过这一部分的学习,学生可以建立起对美的理解和判断能力。
三、设计原则设计原则是设计美学教学中的核心内容。
在这一部分,学生将学习各种设计原则,如平衡、对比、重复、节奏等。
学生将通过分析实际设计案例,了解这些原则在设计中的应用和效果。
同时,学生还将进行设计实践,运用这些原则进行创作,从而提升自己的设计能力。
四、色彩与形式色彩与形式是设计美学中的重要要素。
在这一部分,学生将学习色彩与形式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包括色彩的分类、色彩的搭配和形式的表达等。
学生将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和实践活动,掌握如何运用色彩和形式来表达设计的意图和情感。
五、材料与技术材料与技术是设计美学中的实践环节。
在这一部分,学生将学习各种设计材料和技术的特点和应用,如纸张、绘画、摄影等。
学生将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了解不同材料和技术对设计的影响,并掌握其运用方法和技巧。
六、设计与社会设计与社会是设计美学教学中的拓展内容。
在这一部分,学生将学习设计与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关系。
学生将通过研究实际案例和进行讨论,了解设计对社会的影响和责任,并思考如何通过设计来解决社会问题和提升社会价值。
七、设计实践设计实践是设计美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设计美学》教学大纲
《设计美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任务:本课程是艺术类学生必修的课程,该课程覆盖面大,适用范围广泛。
设计美学是美学与设计交叉形成的学科,主要内容包括:设计美学与工业设计、美学基本原理、设计美的性质、设计美的构成、设计美的形式法则、艺术设计的理论基础(人机工程学、设计思维学、设计心理学)以及形态设计。
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在美学的层面上培养审美的理论修养,而不仅仅停留在设计的形式上。
本书是依照教育部2006年3月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设置指导方案》的指导思想、课程目标和具体要求而编写的。
主要内容包括设计美学概念论、设计审美现象论、设计审美要素论、设计审美表现论、设计审美心理论、设计审美历史论、设计审美趋势论等。
本书既可作为普通高等学校非艺术专业开设公共艺术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艺术院校各专业和普通高校各艺术专业的教材,还可作为广大社会青年的自学用书。
二、课程教学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本课程的指导思想是根据设计美学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立足于我国艺术设计的实际情况,着眼于设计美学的发展趋势,讲授设计设计美学的原理、规律、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运用设计美学原理指导实践。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了解美学的基本概念和设计美学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理论,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还能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思辨能力,从而引导学生从美学乃至艺术哲学的高度对设计艺术的审美现象进行分析,以自觉的理论高度来指导设计艺术实践,为实现“设计让生活更美好”这一理想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的方法,如理论教学、媒体展示等形式。
本课程对学生自学能力的要求:学生动手习作练习和设计创意相结合学时数分配表:教学大纲内容第一章设计美学概念论学时:3学时(讲课3学时)本章讲授要点:了解设计美学的研究对象,理解设计美学的中心问题,掌握设计美学的学科性质及设计美学的形成。
重点:设计美学的命名问题难点:设计美学的学科性质第一节设计美学的命名问题✧设计美学是一门新兴的、发展中的学科;✧设计美学著作编写队伍的复杂性问题;✧“设计”的概念本身的模糊性和发展性;✧“美学”本身界定的困难性。
设计美学教学大纲教案
《设计美学》教学大纲教案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任务:本课程是艺术类学生必修的课程,该课程覆盖面大,适用范围广泛。
设计美学是美学与设计交叉形成的学科,主要内容包括:设计美学与工业设计、美学基本原理、设计美的性质、设计美的构成、设计美的形式法则、艺术设计的理论基础(人机工程学、设计思维学、设计心理学)以及形态设计。
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在美学的层面上培养审美的理论修养,而不仅仅停留在设计的形式上。
本书是依照教育部2006年3月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设置指导方案》的指导思想、课程目标和具体要求而编写的。
主要内容包括设计美学概念论、设计审美现象论、设计审美要素论、设计审美表现论、设计审美心理论、设计审美历史论、设计审美趋势论等。
本书既可作为普通高等学校非艺术专业开设公共艺术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艺术院校各专业和普通高校各艺术专业的教材,还可作为广大社会青年的自学用书。
二、课程教学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本课程的指导思想是根据设计美学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立足于我国艺术设计的实际情况,着眼于设计美学的发展趋势,讲授设计设计美学的原理、规律、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运用设计美学原理指导实践。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了解美学的基本概念和设计美学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理论,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还能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思辨能力,从而引导学生从美学乃至艺术哲学的高度对设计艺术的审美现象进行分析,以自觉的理论高度来指导设计艺术实践,为实现“设计让生活更美好”这一理想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的方法,如理论教学、媒体展示等形式。
本课程对学生自学能力的要求:学生动手习作练习和设计创意相结合学时数分配表:教学大纲内容第一章设计美学概念论学时:3学时(讲课3学时)本章讲授要点:了解设计美学的研究对象,理解设计美学的中心问题,掌握设计美学的学科性质及设计美学的形成。
重点:设计美学的命名问题难点:设计美学的学科性质第一节设计美学的命名问题✧设计美学是一门新兴的、发展中的学科;✧设计美学著作编写队伍的复杂性问题;✧“设计”的概念本身的模糊性和发展性;✧“美学”本身界定的困难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 设计美学导论英文名称:AESTHETICS TO DESIGN学时: 48学分: 3适用专业:艺术设计、工业设计、动画设计课程性质:必修课选修课程:无一、课程教学目标《设计美学导论》是一门对艺术设计活动中的审美现象、审美规律进行研究并以设计美学原理为研究对象的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指导思想是,根据设计美学的相关理论,立足于我国设计学的实际情况,着眼于设计美学的发展趋势,讲授设计美学的原理、规律、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运用设计美学原理指导实践。
设计的终极目的是改善人的环境、工具及人自身。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旨在让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设计美学的原则与表现形式,深刻认识艺术设计的美学特点和审美规律,能够合理地融合设计学与美学的理论知识,针对现代设计在审美和艺术上如何与技术结合的问题,提出更加合理的方式和途径,理解和把握设计的本质和寻找适合设计领域的美学基本规律,从而指导学生在设计中进行实践运用。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1、第一章设计美学概论(13学时)第一节设计美学的研究途径、现状和对策(1学时)1、设计美学的研究途径1.1在国家精品课程的基础上采用网络教学的特殊要求进行章节概括和内容简化。
1.2以传统美学理论为基础,进行适合艺术设计专业的美学理论研究。
1.3建立以艺术家和设计师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美学理论框架。
1.4构建以艺术创作和艺术设计实践体验过程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美学理论。
2、设计美学的研究现状2.1设计艺术专业方向混乱,学术方向不明确。
2.2专业领域覆盖面太广,通才太多专才太少。
2.3专业学术体系建立不完整,学术定位不准确。
2.4学术成果鉴定标准多元化,学术成果真伪难辨。
2.5学术抄袭,学术造假和学术腐败现象严重。
2.6学术明星多,学术权威少。
2.7教学管理型教师多,教学研究创作型教师少。
2.8一般性学术研究成果多,标志性研究成果太少。
2.9设计作品多,设计精品少。
2.10展品多,产品少。
3、设计美学的研究途径、现状和对策3.1设计美学是强调艺术设计专业属性的理论保证。
3.2艺术创作和艺术设计的深度研究是设计美学理论形成的根本保证。
3.3设计美学、艺术创作和艺术设计的跨界研究是艺术流派形成的根本途径。
3.4设计美学是强化奇才培优淡化通才教育的理论基础。
3.5学术权威与学术明星的根本区别是以真实成果为评价标准。
3.6设计美学家应该也是设计家和艺术家。
3.7艺术创作与艺术设计的综合体验是艺术设计师走向成功目标的必经之路。
3.8设计美学是指学艺术创作与设计的实践性理论。
3.9设计美学理论构建的同异性。
3.10设计美学的民族化与国际化。
第二节设计美学研究领域的划分(4学时)产品设计美学1产品设计美学2产品设计美学3产品设计美学4视觉传达设计美学1(4学时)视觉传达设计美学2视觉传达设计美学3视觉传达设计美学4景观、建筑、规划设计美学1(4学时)景观、建筑、规划设计美学2景观、建筑、规划设计美学3景观、建筑、规划设计美学42、第二章设计美学理论体系构建(8学时)第一节(4学时)中国古代造物设计美学的起源与发展1中国古代造物设计美学的起源与发展2外国设计美学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1外国设计美学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2第二节(4学时)设计美学理论的审美融合1设计美学理论的审美融合2设计美学理论的审美融合3设计美学理论的审美融合43、第三章艺术家与设计师(4学时)第一节艺术家与设计师审美气质,审美意识和审美个性(1学时)1、艺术家与设计师的审美气质多血质、抑郁质、胆汁质、粘液质2、艺术家与设计师的审美意识明意识、潜意识、下意识3、艺术家与设计师的审美个性傻、憨、黑、颠、狂、野、痴、绝、稀、奇、古、怪、呆、笨、拙、顿、刚、柔、精、妙第二节艺术设计师的本体塑造(1学时)1、形体美的造型内在精神:风姿、风采、风韵、风度、风骨外在形式:形态、体态、姿态、动态、神态2、形体美的类型胖伤势、瘦伤骨、枯伤韵、润伤气3、形体美的表达因形立体:形美生情、以形传情因情立体:情生势成、取势传情因神立体:神形兼备、以神写形因魂立体:纳气传魂、气韵铸魂因德立体:厚德博学、德艺双馨因名立体:品格独特、独辟新径第三节艺术家与设计师的形象构建(1学时)1、社会公众形象:社会名流形象,官方认可形象,媒体传播形象,公众仰慕形象。
2、业内学术形象:学术权威形象,风格创新形象,本硕成果形象,和而不同形象。
3、艺德艺风形象:弘扬民族文化形象,构建艺品人品形象,养学业精于勤形象。
4、经济引领形象:品牌价值形象,艺术价值形象,社会价值形象。
第四节艺术家与设计师的审美测试(1学时)1、对时空审美感悟的测试典型环境、典型时空、典型年龄、典型阅历2、对心理生理审美感悟的测试直觉感悟、间接感悟、联想感悟气候感悟、季节感悟、体温感悟形体感悟、色彩感悟、材质感悟创新感悟、品格感悟、成就感悟4、第四章设计美学的审美基本特征、范畴和标准(3学时)第一节审美特征1(1学时)1、主观学说:美在主观2、客观学说:美在客观3、主客观学统一说4、移情学说5、内模仿学说6、游戏学说7、梦幻学说审美特征2(1学时)1、距离学说2、时空学说3、情感学说4、自由学说5、艺术学说6、名人学说7、朦胧学说8、含蓄学说9、象形学说10、真善美学说第二节审美范畴(1学时)一、社会美1、人文典故的优化重型2、神话传奇的审美再现3、民间民俗的集成挖掘4、名族宗教的弘扬发展5、文化遗产的文脉修复6、历史风貌的还原创造7、时空交错的审美对接8、岁月更迭的审美流变二、自然美1、大地景物的取舍提炼2、季节轮回的自然流程3、气候变迁的审美迹象4、万物峥嵘的浑然天成5、动物天地的灵性表达6、日月星辰的无极交变三、艺术美1、形式美技法创新2、艺术与设计语言跨界3、相邻专业设计创意混搭4、民俗民间图式完型5、民族与国际形式语言重组四、审美标准1、审美标准:无标准、无楷模、无规律。
2、审美法则:学法、宗法、创法、立法。
3、审美创意:标新立意、东张西望、得意忘形、无法无天。
5、第五章艺术家与设计师的创作类型,技巧和理念(3学时)第一节创作类型(1学时)1、潜影淡出式2、焦点扩散式3、灵感突发式4、积累加减式5、杂乱提纯式6、逾越递进式第二节创作技巧(1学时)1、艺术与设计的审美交叉性、互补性、互让性、互犯性、互溶性2、艺术与设计的审美多元性、广角度、多方位、民族性、国际化3、艺术与设计的审美矛盾性、情感冲突、形式冲突、材质冲突、时代冲突、环境冲突4、艺术与设计的审美垄断性、权利性、权威性、政治性、社会性、法制性5、艺术与设计的审美专业性、基础性、学术性、专业性6、艺术与设计的审美技巧性、工艺性、精致型、华丽性7、艺术与设计的审美表达性、浅度表达、中度表达、深度表达、形式表达、心理表达、行为表达8、艺术与设计的审美认同性、心理定位,延续和认同形式定位,延续和认同行为定位,延续和认同9、艺术与设计的审美传承性、历史性、典故性、事件性、传奇性10、艺术与设计的审美创新性、独创性、不可模仿性、广泛传播性第三节创作理念(1学时)1、时代与审美彰显时代特色、年代特征、断代审美、隔代审美2、情感与快感交流心理的、精神的、人性的、生理的、物质的、兽性的3、吸纳与提纯取舍取众家之长、融会贯通、自成一家4、融合与创新互动中西合璧、民族共溶、仿古不泥古5、宽泛与单一把握以窄求宽、小题大做、小中见大6、流动与静止调控审美流、审美域、形式美、意识流7、理论与实践互溶学风到艺风、学派到流派、立论到立法6、第六章艺术家与设计师审美创作过程(1学时)第一节审美创作的动机、思维与构思1、审美动机:审美习俗、审美情绪、审美积淀2、审美思维:审美才智、审美经历、审美阅历3、审美构思:审美体验、审美实践、审美感悟审美创作的经验、方式与境界1、审美经验2、审美方式3、审美境界审美流变的表达1、审美永恒性2、审美渐变性3、审美突变性4、审美疲劳性5、审美厌世性6、审美欺世性7、第七章艺术与设计的作品美学欣赏(16学时)1、武星宽绘画作品美学欣赏1 (1学时)2、武星宽艺术与设计作品美学欣赏2(1学时)3、武星宽绘画作品美学欣赏3(1学时)4、武星宽艺术与设计作品美学欣赏4(1学时)5、西方设计艺术作品美学欣赏1(1学时)6、西方设计艺术作品美学欣赏2(1学时)7、西方设计艺术作品美学欣赏3(1学时)8、西方设计艺术作品美学欣赏4(1学时)9、中国设计艺术作品美学欣赏1(1学时)10、中国设计艺术作品美学欣赏2(1学时)11、中国设计艺术作品美学欣赏3(1学时)12、中国设计艺术作品美学欣赏4(1学时)13、景观小品、雕塑艺术作品美学欣赏1(1学时)14、景观小品、雕塑艺术作品美学欣赏2(1学时)15、景观、建筑、规划艺术作品美学欣赏1(1学时)16、景观、建筑、规划艺术作品美学欣赏2(1学时)三、教学安排及方法以课堂理论讲授为主,辅以艺术与设计作品美学赏析的方式组织教学。
主要讲授设计美学领域的基本理论体系知识及影响设计美学方向的基本理论。
本课程的教学时数为 48 学时,使用了多媒体教学,采用理论知识与学生课后思考、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四、考核方式本课程的考核方式分为两部分,分别是平时作业占30%,期末考试占70%,内容为自选设计美学原理课题写研究报告或论文。
其考核比例分别为 70% 和 30% 。
平时作业主要考核学生对设计美学的理论知识点和审美规律的掌握。
期末考试主要考核了解学生是否能够合理地融合设计学与美学的理论知识,针对现代设计在审美和艺术上如何与技术结合的问题,提出更加合理的方式和途径,理解和把握设计的本质和寻找适合设计领域的美学基本规律,从而指导学生在设计中进行实践运用。
五、课程内容的重点、难点本课程的重点:设计美学的范畴、定义;艺术设计的真实性与倾向性;艺术设计的社会性;艺术设计作品的审美构思与形式塑造;艺术设计师的创作实践;艺术设计师的审美功能与特征;艺术设计作品的审美构思与形式塑造等。
形成对专业设计的感性认识,能够为以后的专业学习打下基础。
本课程的难点:对形式美感的审美表达方式;艺术设计师气质与意识形成;艺术设计师的创作个性等基本知识点的熟练掌握;以及设计美学内涵的深刻理解。
六、推荐教材和参考书推荐教材:《设计美学导论》,武星宽,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6参考书:[1]《美学十五讲》凌继尧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06[2]《设计美学》凌继尧著东南大学出版社[3]《艺术设计学》凌继尧、徐恒醇著上海美术出版社出版2000.11第一版[4]《现代设计美学》章利国著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1999[5]《美学与意境》宗白华著人民出版社 1987[6]《美学散步》宗白华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1[7]《中国美学史论集》宗白华著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0[9]《美学概论》刘纲纪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 1990[9]《艺术哲学》[法]丹纳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3[10]《艺术真实论》陆贵山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4[11]《民间美术文化意蕴初析》尚平君装饰 2000.6[12]《设计学概论》尹定邦长沙: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13]《美学论集》李泽厚 1980年7月上海北京:出版社, 1997[14]《中国画论与中国美学》刘墨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3[15]《中国美学史大纲》叶朗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5.11第1版[16]《艺术概论》戴碧湘李基凯著[17]《设计结合自然》麦克哈格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2[18]《创造与评价的人文尺度》徐千里著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2000[19]《现代生活方式与传统文化》于馄奇花菊香主编科学出版1999.8[20]《中国风水》高友谦中国华侨出版公司[21]《建筑之艺术观》转引自(美)Stanley Abercrombie 吴玉成译台北:建筑情报季刊杂志社 1996[22]《当代西方建筑美学》万书元著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3]《基本理念·地域文化·时代模式—对中国建筑发展道路的探索》吴良镛著[24]《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姜晓萍著[25]《生态城市的理论与探索》陈易建筑学报 1997.4[26]《功能与符号---建筑的符号学》[意]恩伯托-艾柯著俞峰华译见[英]勃罗德-彭特G 等著;乐民成等译《符号,象征与建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1 [27]《美感》桑塔娜,章安琪编著《缪灵珠美学译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1年版[28]詹姆士《实用主意》商务印书馆 1983年出版[29]朱狄《当代西方美学》人民出版社 1984年版[30]李斯托威尔《近代美学史评述》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0年版[3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32]克赛诺封《回忆录》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西方美学定论美和美感》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33]王朝闻主编人民出版社1981年6月第一版《美学概论》[34]Bacon E. Design of Cities. London:Thames & Hudson1974[35]Rowe P. Civic Realism. Boston:The MIT Press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