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人婚姻观的现状,变迁原因研究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人婚姻观的现状、变迁及其发生变迁的原因研究报告

内容摘要: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婚姻则是维系家庭的核心。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全球化浪潮把中国卷入了全球整体中,这使得中国社会生活、中国人的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的婚姻受到猛烈的冲击,中国人的婚姻呈现出从保守到开放、从一元到多元的变化。在全球化的视角下,审视中国人婚姻的变化,展望21世纪中国人的婚姻生活,探究婚姻变化的原因,这是当前的热点课题。

正文:

婚姻是对于多数中国人来而言,都是必须要面对的一件人生大事,可以说婚姻是两个人恋爱之间最好的誓言。然而,现实中又能有多少令人羡慕的美满婚姻呢?离婚和结婚的故事在我们周围不断上演,似乎我们已经看多了夫妻之间的离离合合,这些会对社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对年轻人。那么现在中国人对婚姻的到底是什么态度呢?近期对中国人的婚姻观念进行了全面调查,此次调查主要面向的对象是20-30岁之间的年轻一代,共收集到2000个有效样本。

一、对待结婚的态度

对于老一辈的人,不结婚会被人看作“另类人”,而对于很多现代的年轻人来说,他们则更容易成为“另类人”。在对待是否要结婚的问题上,19岁以下的被访者中,只有24%的人认为“绝对要结婚”,而在25岁以上的人群中,这一比例都在三分之一以上。可以看出,虽然年龄差距不是很大,但25~29岁的人对结婚的态度较20-24岁的人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表示“绝对要结婚”

的比例明显要高出许多。一方面,20-24岁的年轻人由于对很多事物看法尚不够成熟,自己也未到谈婚论嫁的年龄,所以他们对婚姻持这种态度也不足为奇,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会逐渐改变自己的想法;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竞争也在变得不断激烈,尤其对于年轻人而言,他们更是面临来自社会和家庭的压力,源于对这些压力的恐惧,他们也可能选择“宁可不结婚,也不愿遭罪”。

二、寻找结婚对象的重视因素

在选择结婚对象时,无论男性还是女性,性格是双方都看重的因素,性格也是双方达成婚姻的最重要因素。除了性格之外,很多女性往往还看重男方的能力和经济实力,而男性则还看重女方的外表特征。尽管现在已经不再是男权主义时代,很多女性在社会上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中不乏很多成功女性,但这也是少数现象。因此,对于大多数女性而言,她们还是希望能够找到一个经济条件好的婚姻对象,或者是找一个有能力的“潜力股”。

三、对待离婚的态度

可以看出,传统的“不轻易离婚”的婚姻观念已经逐渐不适用于当代男女,尤其是年轻人。在遇到可能导致离婚的婚姻问题时,有四成的人会选择“一定离婚”,认为应当“勉强或忍耐”的占19%,表示绝对不离婚的仅占6%。在40岁以上的被访者中,有11%的人认为“绝对不离婚”,而19岁以下的被访者中这一比例仅为1%,可见年纪稍大的人对婚姻还是持有较为谨慎的态度。以上数据可以说明,在出现导致离婚的婚姻问题时,离婚可能会是很多人的选择。

四、导致离婚的因素

上图显示,婚外性行为和婚外情是容易导致离婚的两个最大因素。尽管现代男女对性行为的态度上已经开放很多,但是当婚姻的一方发生婚外性行为或者婚外情的时候,其离婚的可能性会很大,可见现在中国人对夫妻双方的“不忠”行为还是难以原谅。能导致离婚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家庭暴力和夫妻一方的恶习,尤其是女性,她们对家庭暴力的反感程度甚至高于婚外性行为和婚外情。此外,性格不合也容易导致离婚。

目前,中国平均每天有超过4000对夫妇宣告婚姻失败,而这个数据每年都在增加。造成中国当前离婚率升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社会压力、异地婚姻、工作压力等等。现在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转型的时期,通讯和网络的发达又为我们提供很多与人交往的机会,加上受到其他国家思想观念的影响,人们越来越开放,很多传统的道德观念已经无法约束现代年轻人,同居、试婚成为普遍,婚外恋、一夜情更是越演越烈,与此同时,专门的婚姻调解机构又很少,这就导致了离婚的人越来越多。

近二十年来改革开放,中国各阶层人士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经

受着来自方方面面的冲击,发生着或有目共睹、或不易察觉的种种变化。由此在婚姻、家庭、性关系方面出现的许多社会问题,很值得我们研究。离婚、弃婴、卖淫、婚外情……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既裹挟着陈年老泪,又翻卷着时兴的“新潮”……究竟如何对昨天评说,向今天发问,为明天预警?

一、政治制度和社会变迁对婚姻的影响

1949年后,新政府对中国婚姻、家庭、性关系的格局有积极的影响。颁布《婚姻法》,废除包办、买卖婚姻和童养媳制度,取缔卖淫,提倡自由恋爱,婚姻自主,严格实行一夫一妻制。这是中国历史上婚姻制度的一次最积极重大的变革,同时引发离婚再婚潮。“潮流”之中,有不少刚刚进城的干部官兵,与乡村结发妻子离异另结新欢,自成一股小“潮”。

人们意想不到的是,其后接连而至的政治运动,对中国人的婚姻、家庭、性关系造成了遗害非浅的负面影响。从“土改”、“镇反”、“公司合营”、“反右”到“文革”,政治运动对象成为所谓“阶级敌人”后,引起婚姻变动。家庭解体,夫妻反目,亲子脱离关系(血缘关系本无法脱离,子女宣布“与父母脱离关系”是荒谬时代的荒谬产物)。由于“唯成份论”盛行,“出身不好”严重影响子女甚至孙子女的前途。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夫妻、恋人忍痛分手。“唯成份论”如同“种姓制度”,给当事人造成的痛苦至今难以消弥。“文革”中又有整整一代青少年失学,上山下乡。长期生活在偏远山村,不可能在更大范围内择偶。在“下乡”与“返城”两次狂潮中,他们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为生存嫁给不爱的人;为回城离开所爱的人;为爱情放弃发展的机会;为“互助”而接受同居……无论怎样选择,每一杯都是苦酒。当时决定暂不“选择”的人,抑或铸成了至今单身,求偶困难……“上山下乡知青”经历了特殊的恋爱婚姻历程,婚变比例大,遗留问题多,对子女影响深。有些因各种原因被遗弃乡间的孩子,如今长大成人,进城寻找已不打算再认他们的父母……非但“知青”婚恋经历特殊,在“极左思潮”占统治地位的年代,全社会从官方宣传到文学艺术,一律讳言爱情。仅有的八个“样板戏”,主人公不是“童贞”,便是鳏寡。自1966到1978年,女性被禁止穿裙子、烫头发、穿高跟鞋、用化妆品……女学生穿男式军装、扎上武装带,甚至推光头发,最为时髦;开山劈岭的“大寨铁姑娘”是全社会妇女的楷模……如此误导男女性向及审美价值观,造成一代女性(现在40至50岁上下者)在步入青春期时接受了以不美为美,以显露女性特征为耻的异化教育,渐渐失去女性的温柔,变得粗糙生硬。男性也因此弱化了体恤、庇护、爱惜女性的责任感。今天,当男女互相指责:“中国没有淑女”、“中国没有男子汉”的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