镀银,导电氧化检验实用标准

合集下载

电镀件检验标准

电镀件检验标准

电镀件检验标准电镀件作为一种常见的表面处理工艺,在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为了确保电镀件的质量,保证其在使用过程中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需要进行严格的检验。

本文将介绍电镀件检验的标准和方法,以便相关人员在实际操作中能够正确进行检验工作。

首先,对于电镀件的外观检验,主要包括表面光洁度、色泽和氧化膜的均匀性等方面。

在进行外观检验时,应该采用适当的光源照射,以便观察表面的光洁度和色泽。

同时,还需要检查电镀件表面是否存在氧化膜,以及氧化膜的均匀性。

这些外观性能对于电镀件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检验过程中需要格外注意。

其次,对于电镀件的厚度检验,通常采用金相显微镜或者X射线荧光分析仪等设备进行测量。

在进行厚度检验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检测点,并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测量。

此外,还需要注意在测量过程中避免因为电镀层的非均匀性而导致测量结果的误差,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另外,电镀件的耐蚀性能也是需要进行检验的重点之一。

耐蚀性能的检验通常包括盐雾试验、湿热试验等。

在进行盐雾试验时,需要将待检测的电镀件放置在盐雾试验箱中,模拟出腐蚀环境,以检测电镀件的耐蚀性能。

而湿热试验则是通过将电镀件放置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来测试其在潮湿环境下的抗腐蚀能力。

这些试验能够有效地评估电镀件的耐蚀性能,为其在实际使用中提供参考依据。

最后,还需要对电镀件的结合力进行检验。

结合力是指电镀层与基材之间的结合程度,直接影响着电镀件的使用寿命和性能。

常用的检验方法包括切割法、弯曲法和冲击法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对电镀件的结合力进行准确的评估,以确保其在使用中不会出现脱落或者剥离的情况。

综上所述,电镀件的检验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电镀件的质量和使用效果。

只有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方法进行检验,才能够保证电镀件的质量稳定可靠。

希望本文介绍的电镀件检验标准和方法能够对相关人员在实际操作中有所帮助,确保电镀件的质量和安全性能。

电镀质检标准

电镀质检标准

Q W 8.2.4-02.5 A 电镀件检验标准/ QW 8.2.4-01.5 A 0 6 1. 目的:定义公司所有外协电镀件的检验标准。

2. 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外协电镀件的验收。

3. 抽样标准:颜色、结晶、外观表面质量参照“ LS/QW 8.2.4-01”,(判定标准为CR=0,MA=0.65,MI=1.5);镀层厚度,附着力抽样数为2pcs. ★质量小知识:缺陷等级抽样检验中发现之不符合品质标准之瑕疵,称为缺陷,其等级有下列三种:(1)致命缺陷(CR)能或可能危害制品的使用者、携带者的生命或财产安全之缺陷,称为致命缺陷,又称严重缺陷,用CR 表示。

(2)主要缺陷(MA)不能达成制品的使用目的之缺陷,称为主要缺陷,或重缺陷,用MA 表示。

(3)次要缺陷(MI)并不影响制品使用目的之缺陷,称为次要缺陷,或轻微缺陷,用MI 表示。

4.术语:4.1 表面缺陷:镀件表面缺陷是指镀层表面上特别是镀件的主要表面上的各种针孔,麻点,起皮,起泡,削落,阴阳面,斑点,烧焦,雾状,树枝状,各海绵状沉积层,以及应当镀覆而未镀覆的部位等。

4.1.1 针孔:从镀层表面贯穿到镀层底部或基体金属的微小孔道。

4.1.2 麻点:在电镀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而在电镀表面形成的小坑。

4.1.3 起皮:镀层呈片状脱落基体现象。

4.1.4 起泡:在电镀中由地镀层与底金属之间失去结合力而引起一种凸起状缺陷。

4.1.5 削落:由于某些原因(例如不均匀的热膨胀或收缩)引起的镀层表面的破裂或脱落。

4.1.6 阴阳面:指镀层表面局部亮度不一或色泽不均匀的缺陷,多数情况下在同类产品中表现出一定的规律。

4.1.7 斑点:指镀层表面的一类色斑,暗斑等缺陷。

它是由一电镀过程中沉淀不良异物粘附或钝化液清洗不干净造成。

电镀件检验标准/ QW 8.2.4-01.5 A 0 6 4.1.8 烧焦镀层:在过高电流情况下形成的暗色,粗糙松散,质量差的沉积物其中含有氧化物或钝化液清洗不干净造成。

镀银检验标准

镀银检验标准

附件4镀银、导电氧化检验标准1 目的为了规范京信公司铝合金、铜合金、钢材等结构件和电子元器件镀银、导电氧化的质量要求,对镀银和导电氧化的产品接收标准作出明确界定,作为检验和判定的依据。

2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京信无源产品中结构件的表面等类划分及其外观质量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对无源结构件电镀验收及产品的装配生产。

3总则3.1 原则:产品外观应美观,单独一零/部件的整体效果不能受到破坏,如果发现某一缺陷具有批量性问题,即便此缺陷属于“可接收”范围,也可以对该产品不予验收。

3.2 产品各部位表面按其在产品中所处位置和质量要求分类:A级表面:图纸要求电镀面,为产品性能要求镀银的表面,如:双工器腔体内部、双工器腔体外面装配接头面,盖板(接触腔体内侧面)、滤波器内部、接头内芯等B级表面:即图纸要求的电镀面,但是非性能要求镀银面,如:腔体顶面、螺钉孔位。

C级表面:即主要为非产品性能要求且非装配要求面,如:腔体减重面(见图中C点)例如:DU-G2005-D01/D02腔体3.3 凡是镀银层厚度在8μ 或8μ以上的均默认为有交调要求,镀银层要求为亚银;如果图纸有要求镀亚银或者镀亮银,均以图纸为准。

3.4 本标准若与图纸、相关检查及客户检验规定发生冲突时,以上述规定和图纸为准;有封样或图纸上有特殊要求的零部件,其对应的缺陷优先按其封样或技术要求的标准进行判断,如果此判断严重影响到性能,按照最严格的标准进行重新判断(标准依据: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图纸、封样、本标准);其它结构件表面缺陷的程度不能超出本标准的要求,否则为不合格。

3.5 本标准所列的缺陷个数当在每一表面上超过2个时,每2个缺陷之间的距离必须大于10mm,否则视为同类缺陷,面积以其总和计。

3.6 凡是要求镀银的产品(包括亚银、亮银、半亚半亮银),要求烤贝纸密封包装,内含防潮珠(即要求对镀银层起到防潮防氧化的保护作用);要求能够在18~27℃,湿度为45~70%中存放3个月不变色,外观良好。

常用电镀产品质量检验标准

常用电镀产品质量检验标准

常用电镀产品质量检验标准电镀产品质量检验规范电镀产品品质检验规范常用的检验项目为:1.膜厚;2.装配检查;3.镀层附着力;4.硬度测试;5. 耐磨测试;6.耐酒精测试;7.高温高湿测试;8.冷热冲击测试;9.盐雾测试;10.排汗测试;11外观;12包装; 一•膜厚:1 .膜厚为电镀检测基本项目,使用基本工具为萤光膜厚仪(X-RAY,其原理是使用X射线照射镀层,收集镀层返回的能量光谱,膜厚一般为0.02mm最大不超过0.03mm.2.检查周期:每批;3.测试数量:n>5pcs二.装配检查:1.确认是否符合图面标出的重要尺寸;装配后有否影响外观及功能,手感;2.检查周期:每批;%3.测试数量:n>2pcs ;0「二.镀层附着力:1.将3M胶纸粘贴在刀切100格(每小格为1MM T 1MM 的电镀层表面,用橡皮擦在其上面来回磨擦,使其完全密贴后,以45度方向迅速撕开,镀层需无脱落现象。

如目视无法观察清楚,可使用10倍显微镜观察;•a)不可有掉落金属粉末及补胶带粘起之现象。

b)不可有金属镀层剥落之现象。

d)不可有起泡之现象2.检查周期:每批;3.测试数量:n>2pcs ;…四•硬度测试:1.用中华铅笔以45度角并且以1mm/s的速度向前推进,擦试后镀层不能有划痕;.其中:UV镀测试:3H铅笔,500g力真空镀:2H铅笔,500g力…水镀测试:1H铅笔,200g力2.检查周期:每批;-…3.测试数量:n>2pcs ;五.耐磨测试:1.头施500g力,用于被测产品来回试擦50次,往返为一次,不能变色,脱镀及露底材;e2.检查周期:一次/3个月3.数量:n>2pcs ;六•耐酒精测试:1.用500g砝码外包8层棉布,再将白棉布沾湿浓度为95%勺乙醇,以不下滴为宜,将砝码与镀层面垂直,在同一位置往退,移动距离1英寸为一次,共100次, 镀层不能有反应;2.检查周期:一次/3个月;…•3.测试数量:n>5pcs ;七.高温高湿测试:1.ABS底材温度设定为60度,PC底材温度设定为90度,湿度90沧95%测试时间6小时,看镀层有无拱起,起泡或脱落;62.检查周期:一次/3个月;3.测试数量:n>5pcs ;八.冷热冲击测试:1.零下1度30分钟常温2分钟,70度30分钟为一个回合,看镀层有无拱起,起泡或脱落;2.检查周期:一次/3个月;3.测试数量:n> 5pcs;其中:UV镀测试: 5回合; 真空镀:2回合;水镀测试:1回合;九.盐雾测试:u1.温度35度,浓度5%勺盐水,喷雾8小时,共3 回;看镀层有无起反应;2.检查周期:一次/3个月;3.测试数量:n>5pcs;十•排汗测试:1.常温下5%Nacl, 10%^酸,85嘯镏水,浸泡24 小时,看镀层有无反应;2.检查周期:一次/3个月;3.测试数量:n>5pcs;4.排汗测试只限定人体与镀层经常接触之电镀零件适用;g A ? -十-一.外观检查:1 •检验条件:在40W-60W日光灯相当照明度条件下,距离30—50cm2. 表面镀层符合规定要求,光滑、平整、均匀光亮,同批产品无色差(注:色差包括颜色和光泽度);3..镀层表面不得有如下缺陷:(1)起泡:镀层与基体因局部剥离致表面呈气泡现象;(2)脱皮:镀层与基体有剥离现象;镀层成片状脱离基体材料的现象$_ 一(3)烧焦:在过高电流下形成的颜色黑暗、粗糙、松散等质量不佳的沉积物,其中常含有氧化物或其它杂质/1 o " ““A(4)麻点:在电镀或腐蚀中,与金属表面上形成的小坑或小孔(5)粗糙:在电镀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的镀层粗糙不光滑的现象• n(6)水印、色斑:通常用于表面被污染所引起的不均匀润湿性,使表面上的水膜变的不连续。

元器件镀银标准

元器件镀银标准

元器件镀银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处理工艺,主要用于提高元器件的导电性能。

元器件镀银的标准对于确保产品质量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个元器件镀银标准的示例,供您参考:1. 银含量:镀银层中的银含量应至少为50-70%重量比,以确保良好的导电性能。

银含量过高可能导致脆性,过低则会影响导电性。

2. 镀层厚度:镀银层的厚度应均匀,且至少达到一定标准。

一般来说,对于较小的元器件,镀层厚度应达到微米级别;而对于较大的元器件,镀层厚度应达到毫米级别。

3. 镀层均匀性:镀银层的均匀性对于确保最佳导电性能至关重要。

在镀银过程中,应确保镀层均匀覆盖在元器件表面,无漏镀、少镀或斑点等现象。

4. 抗氧化性能:镀银应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能,以防止银在恶劣环境下氧化,从而保持其导电性能。

5. 耐腐蚀性能:镀银应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以抵抗化学品、高温、高湿度等环境因素对元器件的影响,确保长期稳定的使用性能。

6. 表面质量:镀银表面的粗糙度、光滑度等表面质量应符合相关标准,以确保良好的导电性和外观。

7. 结合强度:镀银层应与基体金属牢固结合,以确保长期稳定的使用寿命。

8. 无毒无害:镀银过程中的材料和工艺应无毒无害,符合相关环保标准,以确保人员的安全和环境的安全。

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于不同类型和规格的元器件,应采用不同的镀银方法和工艺参数,以确保最佳的镀银效果和质量。

其次,在镀银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温度、压力、时间等因素,确保镀银层的均匀性和质量。

此外,还需要定期对镀银层进行检测和评估,以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最后,在镀银过程中还应注意安全问题,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标准。

总之,元器件镀银标准是一个综合考虑多个方面的复杂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以确保最佳的镀银效果和质量。

只有严格遵守这些标准,才能确保元器件的质量和可靠性,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

镀银工艺技术要求

镀银工艺技术要求

镀银工艺技术要求镀银工艺技术是将银镀层均匀地镀在物体表面上的一种工艺,常用于金属制品的表面装饰和保护。

以下是镀银工艺技术的一些要求:1.物体表面清洁。

在镀银之前,必须对物体表面进行彻底的清洁,以确保镀银层能够牢固附着在物体表面上。

常用的清洁方法包括机械清洁、化学清洗和电解清洗等。

机械清洁可采用打磨、抛光等方法,化学清洗可用碱性、酸性或有机溶剂,电解清洗可通过电解池中的电解液清洗。

2.有良好的导电性。

银是良好的导电材料,因此镀银层必须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

为了提高导电性,可在镀银层前进行一层导电层的镀覆(如镀铜),导电层能够增加银镀层与物体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导电性能。

3.镀液的配制。

镀液是实现镀银的重要元素,必须严格按照要求进行配制。

镀液中主要包含硝酸银、氧化剂、络合剂等成分。

硝酸银提供银离子,氧化剂用于氧化还原反应,络合剂可与镀液中的杂质离子形成络合物,防止杂质对镀银层的影响。

4.适当的电压和电流密度。

电压和电流密度是控制镀银过程中的重要参数。

在选择电压时,应根据物体的材质和形状,以及所需镀银层的厚度等情况进行调整。

电流密度指单位面积上通过的电流量,过高的电流密度可能导致镀银层不均匀、起皱、放电等问题,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应选择适当的电流密度。

5.合理的镀银时间。

镀银时间是影响镀银层厚度的重要因素。

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镀银层的要求和物体的大小、形状等因素来确定合适的镀银时间。

镀银时间过长可能导致镀层厚度过厚,而过短可能导致镀层太薄。

6.注意镀银层的附着力。

良好的镀银层应能够牢固地附着在物体表面上,不易剥落。

为了增加镀银层的附着力,可以在镀银之前进行一些前处理,如机械粗糙化、化学活化处理等。

此外,镀银层的厚度也会影响附着力,一般镀银层的厚度应在5-10微米之间。

综上所述,镀银工艺技术要求物体表面清洁、镀液配制合理、良好的导电性能、适当的电压和电流密度、合理的镀银时间以及良好的附着力等。

这些要求的达成将有助于获得高质量的镀银层,提高物体的表面装饰性和保护性能。

电镀产品检验规范

电镀产品检验规范

电镀产品检验规范概述电镀是一种将金属物体表面覆盖一层金属薄膜的过程,以改善物体的外观、提高其耐腐蚀性和耐磨损性。

为确保电镀产品的质量,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检验。

本文将介绍电镀产品检验的规范。

检验项目电镀产品检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外观检验:检查电镀表面的平整度、光泽度和色泽是否符合要求。

外观检验还包括检查表面是否有斑点、气泡、氧化物或其他缺陷。

2. 厚度检验:使用合适的仪器测量电镀层的厚度。

厚度检验对于确保电镀层的保护性能至关重要。

3. 粘附力检验:通过针对电镀层施加拉力或剪切力的测试,评估电镀层与基材的粘附力。

粘附力测试可以使用剥离试验或划痕试验。

4. 耐腐蚀性检验:将电镀产品暴露在不同的腐蚀介质中,观察其在一定时间内的耐腐蚀性能。

耐腐蚀性测试通常使用盐雾试验或湿热试验。

5. 硬度检验:测量电镀产品的硬度,以评估其耐磨损性能。

硬度测试可以使用巴氏硬度计或洛氏硬度计。

6. 环保检验:电镀工艺中使用的化学品可能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在电镀产品检验中,也需要进行环保检验,确保电镀过程符合环保要求。

检验标准为确保电镀产品的质量,需要参考一系列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电镀产品检验标准:1. GB/T 6465-2010《镀层和镀膜边界回流法测量镀层厚度》2. GB/T 10125-2012《环境试验防腐蚀试验盐雾试验》3. GB/T 13329-2014《镀膜硬度测定皮球法》4. GB/T 3189-2018《银电镀件质量》5. ASTM B456-19《Standard Specification for Electrodeposited Coatings of Nickel plus Chromium on Iron and Steel》根据具体的电镀产品及其用途,还可以参考其他相关的标准。

检验流程电镀产品检验的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取样:从生产批次中随机选取一定数量的样品进行检验。

电镀件通用检验标准

电镀件通用检验标准

电镀件通用检验标准
一、目的
本标准旨在规范电镀件的检验方法,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客户要求。

二、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内所有电镀件的检验。

三、检验项目及标准
1.外观检验
目视检查电镀件表面是否光滑、色泽均匀,无气泡、剥离、锈蚀等现象。

允许有轻微的电镀纹,但不影响整体美观。

2.尺寸检验
使用卡尺、千分尺等测量工具,测量电镀件的长度、宽度、厚度等参数,确保其符合图纸或客户要求。

3.附着力检验
采用划格试验法检验电镀层与基材的附着力。

在电镀件表面划出纵横交错的网格,划痕间距为2mm,然后用胶带粘贴在划痕上,轻轻按压后迅速剥离,观察电镀层是否脱落。

若划格区域无脱落,则附着力合格。

4.盐雾试验
根据GB/T 6461-2002标准进行盐雾试验,检查电镀件耐腐蚀性能。

将电镀件置于盐雾试验箱中,连续喷雾24小时后,观察表面是否出现锈蚀、变色等现象。

若无明显变化,则盐雾试验合格。

5.镀层厚度检验
采用金相显微镜或X射线荧光光谱仪测量电镀层厚度,确保其符合工艺要求。

四、检验流程
1.外观检验:目视检查,剔除不合格品。

2.尺寸检验:使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记录数据并判定是否合格。

3.附着力检验:进行划格试验,合格品进入下一工序,不合格品进行返工或
报废。

4.盐雾试验:连续喷雾24小时后,观察表面变化并判定是否合格。

5.镀层厚度检验:采用金相显微镜或X射线荧光光谱仪进行测量,记录数据
并判定是否合格。

电镀件检验标准

电镀件检验标准

电镀件检验标准电镀件是一种常见的表面处理工艺,通过在金属表面涂覆一层金属或非金属的薄层,以改善金属表面的性能和外观。

电镀件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电子产品等领域,因此其质量和检验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围绕电镀件的检验标准展开讨论,以期为相关行业提供参考。

首先,外观检验是电镀件检验的重要环节之一。

在外观检验中,应对电镀件的表面进行全面检查,包括是否有气泡、皱纹、凹陷、划痕、氧化、色差等缺陷。

同时,还需检查电镀件的涂层厚度是否均匀一致,是否存在起皮、脱落等情况。

外观检验的合格标准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以确保产品外观质量达到要求。

其次,化学成分分析也是电镀件检验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对电镀件材料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可以确保电镀件的材质符合要求,保证产品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

在化学成分分析中,应注意对电镀层的成分进行检测,确保其含量符合标准要求,同时也要对基材的成分进行检验,以确保电镀件的质量。

另外,耐腐蚀性能是电镀件检验的关键指标之一。

电镀件通常用于改善金属的耐腐蚀性能,因此其耐腐蚀性能的检验至关重要。

在耐腐蚀性能检验中,应对电镀件进行盐雾测试、酸碱性测试等,以模拟电镀件在不同环境下的耐腐蚀能力,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性。

最后,机械性能也是电镀件检验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使用过程中,电镀件往往需要承受一定的机械载荷,因此其机械性能的检验显得尤为重要。

在机械性能检验中,应对电镀件的硬度、强度、延展性等指标进行测试,以确保产品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满足相关的机械性能要求。

综上所述,电镀件的检验标准涉及外观检验、化学成分分析、耐腐蚀性能和机械性能等多个方面。

只有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检验,才能确保电镀件的质量稳定性和可靠性,为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提供保障。

希望本文所述内容能够对电镀件生产和检验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电镀银质量要求

电镀银质量要求

HUAWEI TECHNICAL SPECIFICATION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技术说明书DKBA0.450.0028 REV.1.0电镀银质量要求REQUIREMENTS FOR SILVER PLATING2005年07月10日发布 2005年07月10日实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版权所有侵权必究All rights reserved修订声明Revision declaration本规范拟制与解释部门:结构造型设计部本规范的相关系列规范或文件:无相关国际规范或文件一致性:无替代或作废的其它规范或文件:无相关规范或文件的相互关系:无本规范版本升级更改主要内容:第一版,无升级更改信息本规范主要起草专家:结构造型设计部:郑玲15593本规范主要评审专家:结构造型设计部:侯树栋10084,张和庆16219,李浩25479,潘耕禾9830 单板工艺设计部: 李松林35182,工艺技术管理部:习炳涛19898工艺基础研究部:陈普养2611物料品质部:刘向阳18988TQC:张强4684,王敬维16318本规范历次修订情况:修订记录目录Table of Contents1工艺或外购件鉴定要求 (5)1.1总则 (5)1.2工艺设计要求 (5)1.3鉴定程序 (5)1.4试验及试样要求 (5)1.4.1试样要求 (5)1.4.2试验项目及试样数量 (6)1.5试验方法及质量指标 (6)1.5.1镀层中银的含量 (6)1.5.2外观 (6)1.5.3镀层厚度 (7)1.5.4结合强度 (7)1.5.5抗变色能力.....................................................................................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6可焊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常用电镀产品质量检验标准

常用电镀产品质量检验标准

常⽤电镀产品质量检验标准常⽤电镀产品质量检验标准电镀产品质量检验规范电镀产品品质检验规范常⽤的检验项⽬为:1.膜厚;2.装配检查;3.镀层附着⼒;4.硬度测试;5. 耐磨测试;6.耐酒精测试;7.⾼温⾼湿测试;8.冷热冲击测试;9.盐雾测试;10.排汗测试;11外观;12包装; ⼀?膜厚:1 .膜厚为电镀检测基本项⽬,使⽤基本⼯具为萤光膜厚仪(X-RAY,其原理是使⽤X射线照射镀层,收集镀层返回的能量光谱,膜厚⼀般为0.02mm最⼤不超过0.03mm.2.检查周期:每批;3.测试数量:n>5pcs⼆.装配检查:1.确认是否符合图⾯标出的重要尺⼨;装配后有否影响外观及功能,⼿感;2.检查周期:每批;%3.测试数量:n>2pcs ;0「⼆.镀层附着⼒:1.将3M胶纸粘贴在⼑切100格(每⼩格为1MM T 1MM 的电镀层表⾯,⽤橡⽪擦在其上⾯来回磨擦,使其完全密贴后,以45度⽅向迅速撕开,镀层需⽆脱落现象。

如⽬视⽆法观察清楚,可使⽤10倍显微镜观察;?a)不可有掉落⾦属粉末及补胶带粘起之现象。

b)不可有⾦属镀层剥落之现象。

d)不可有起泡之现象2.检查周期:每批;3.测试数量:n>2pcs ;…四?硬度测试:1.⽤中华铅笔以45度⾓并且以1mm/s的速度向前推进,擦试后镀层不能有划痕;.其中:UV镀测试:3H铅笔,500g⼒真空镀:2H铅笔,500g⼒…⽔镀测试:1H铅笔,200g⼒2.检查周期:每批;-…3.测试数量:n>2pcs ;五.耐磨测试:1.头施500g⼒,⽤于被测产品来回试擦50次,往返为⼀次,不能变⾊,脱镀及露底材;e2.检查周期:⼀次/3个⽉3.数量:n>2pcs ;六?耐酒精测试:1.⽤500g砝码外包8层棉布,再将⽩棉布沾湿浓度为95%勺⼄醇,以不下滴为宜,将砝码与镀层⾯垂直,在同⼀位置往退,移动距离1英⼨为⼀次,共100次, 镀层不能有反应;2.检查周期:⼀次/3个⽉;…?3.测试数量:n>5pcs ;七.⾼温⾼湿测试:1.ABS底材温度设定为60度,PC底材温度设定为90度,湿度90沧95%测试时间6⼩时,看镀层有⽆拱起,起泡或脱落;62.检查周期:⼀次/3个⽉;3.测试数量:n>5pcs ;⼋.冷热冲击测试:1.零下1度30分钟常温2分钟,70度30分钟为⼀个回合,看镀层有⽆拱起,起泡或脱落;2.检查周期:⼀次/3个⽉;3.测试数量:n> 5pcs;其中:UV镀测试: 5回合; 真空镀:2回合;⽔镀测试:1回合;九.盐雾测试:u1.温度35度,浓度5%勺盐⽔,喷雾8⼩时,共3 回;看镀层有⽆起反应;2.检查周期:⼀次/3个⽉;3.测试数量:n>5pcs;⼗?排汗测试:1.常温下5%Nacl, 10%^酸,85嘯镏⽔,浸泡24 ⼩时,看镀层有⽆反应;2.检查周期:⼀次/3个⽉;3.测试数量:n>5pcs;4.排汗测试只限定⼈体与镀层经常接触之电镀零件适⽤;g A ? -⼗-⼀.外观检查:1 ?检验条件:在40W-60W⽇光灯相当照明度条件下,距离30—50cm2. 表⾯镀层符合规定要求,光滑、平整、均匀光亮,同批产品⽆⾊差(注:⾊差包括颜⾊和光泽度);3..镀层表⾯不得有如下缺陷:(1)起泡:镀层与基体因局部剥离致表⾯呈⽓泡现象;(2)脱⽪:镀层与基体有剥离现象;镀层成⽚状脱离基体材料的现象$_ ⼀(3)烧焦:在过⾼电流下形成的颜⾊⿊暗、粗糙、松散等质量不佳的沉积物,其中常含有氧化物或其它杂质/1 o " ““A(4)⿇点:在电镀或腐蚀中,与⾦属表⾯上形成的⼩坑或⼩孔(5)粗糙:在电镀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的镀层粗糙不光滑的现象? n(6)⽔印、⾊斑:通常⽤于表⾯被污染所引起的不均匀润湿性,使表⾯上的⽔膜变的不连续。

电镀产品通用检测标准

电镀产品通用检测标准

电镀产品通用检测标准电镀产品是一种常见的表面处理工艺,广泛应用于金属制品的防腐蚀、美观提升等方面。

然而,电镀产品的质量问题也时常受到关注,为了保证电镀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和可靠性,制定一套通用的检测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电镀产品的通用检测标准应包括外观质量、镀层厚度、附着力、耐蚀性等方面的内容。

外观质量是电镀产品的首要特征,应当符合相关标准的表面光洁度、色泽和无损伤等要求。

镀层厚度是指电镀产品表面的金属镀层的厚度,其厚度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附着力是指金属镀层与基材的结合强度,良好的附着力是保证电镀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

耐蚀性是指电镀产品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的抗腐蚀能力,对于使用环境苛刻的产品尤为重要。

其次,电镀产品的通用检测标准应当包括检测方法和检测设备的规定。

检测方法是指对电镀产品进行检测时所采用的具体方法和步骤,包括外观检测、厚度测量、附着力测试、耐蚀性测试等内容,应当确保检测方法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检测设备是指用于进行电镀产品检测的设备和仪器,应当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并经过定期的校准和维护,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最后,电镀产品的通用检测标准还应包括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的要求。

质量控制是指在电镀产品生产过程中对产品质量进行控制和监测的活动,应当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并对关键工艺参数进行严格控制,以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质量管理是指对电镀产品质量进行全面管理和控制的活动,应当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对产品质量进行全面监测和评估,以持续改进产品质量。

总之,制定一套通用的电镀产品检测标准对于保证产品质量和提升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建立科学、合理的检测标准,才能有效地保障电镀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和可靠性,满足市场和客户的需求。

希望各相关企业和机构能够重视电镀产品的质量检测工作,加强标准制定和质量管理,共同推动电镀产品行业的健康发展。

镀层质量检验标准-完整版

镀层质量检验标准-完整版

光亮银镀层质量检验标准一)外观:镀层呈光亮银白色、结晶细致、色泽均匀。

二)镀层厚度:应符合使用条件和使用环境或客户工艺所规定的要求。

采用微电脑多功能电解测厚仪测试。

三)镀层抗腐能力:(抗硫能力)应符合使用条件和使用环境或客户工艺所规定的要求。

将试样浸入5%的硫化钾的溶液中,5分钟后取出用纯净水洗净后观察,试样表面无变色,无发黄为合格。

四)结合力强度:按《G B/T5270-1985金属基体的金属覆盖层附着力强度试验方法》检测。

五)焊接能力:在235℃的锡锅内,手工钎焊,浸锡时间为2-3秒,试样表面的浸锡区应光洁平滑,无漏锡为合格。

六)允许缺陷:涂保护剂的工件的镀层表面有轻微的雾状。

七)不允许缺陷:1)镀层表面有斑点、黑点、烧焦、露铜、粗糙、起泡、脱皮。

2)镀层表面有条纹状、树枝状、海绵状。

3)暗灰色、发黄,不光亮镀层。

4)未洗净的、附有盐类残留的痕迹。

5)局部表面无镀层(不包括工艺标准所规定的)1.光亮锡镀层质量检测标准一) 外观:镀层呈银白色、结晶细致、色泽均匀。

二)镀层厚度:应符合使用条件和使用环境或客户工艺所规定的要求。

采用微电脑多功能电解测厚仪测试。

三) 镀层抗腐能力应符合使用条件和使用环境或客户工艺所规定。

按《 G B6458 中性盐雾试验方法》检测。

四) 结合力强度: 检测。

五)焊接能力:在 235℃的锡锅内,手工钎焊,浸锡时间为 区应光洁平滑,无漏锡为合格。

六)允许缺陷:涂保护剂的工件的镀层表面有轻微的雾状。

七)不允许缺陷:1)镀层表面有斑点、黑点、烧焦、露铜、粗糙、起泡、脱皮。

2)镀层表面有条纹状、树枝状、海绵状。

3)暗灰色、发黄,不光亮镀层。

4)未洗净的、附有盐类残留的痕迹。

5)局部表面无镀层(不包括工艺标准所规定的)2按《 G B/T5270-1985 金属基体的金属覆盖层附着力强度试验方法》2-3 秒,试样表面的浸锡光亮镍镀层质量检验标准一)外观:镀层呈乌亮色、结晶细致、色泽均匀。

电镀检验标准[2]

电镀检验标准[2]

有限公司电镀检验规则及标准一、电镀质量检验规则:1.检验项目:(1)外观;(2)厚度;(3)盐雾试验;以上三项必须在产品出厂之前进行检验。

2.检验项目:(1)湿热试验;(2)压力锅试验;(3)结合力试验;(4)孔隙率试验;以上检验项目在需方有要求或定期质量抽检或型式检定,客户质量投诉以及产品质量纠纷时必须进行。

3.检验应按需方所提出的抽样方案抽样,如需方未提出具体的抽样方案,则按GB/T 12609中的方法抽样检查。

二、电镀质量检验标准:(一)、外观:按GB/T 5926第2章的方法进行检查,在工件的主要表面上,不应有明显的镀层缺陷,如起泡、孔隙、边角毛刺、表面粗糙、镀层裂纹或局部无镀层及镀层脱落等肉眼可见的镀层缺陷。

挂镀时,充许在非主要表面上有肉眼可见不大于1mm的痕迹二至三处,因无法避免的挂具导电接触而引起的痕迹,但此接触痕迹不应暴露出钕铁硼的基体,不应局部无镀层的现象。

各种镀层表面呈现表一中色泽要求:(二)、厚度:使用GB/T 4955 中规定的库仑法测定。

最小局部镀层厚度:(有特殊要求的,按特殊要求定)(1).镀锌厚度δ≥6um;(2).镀镍厚度δ≥10um;(3).其它镀层厚度参考镀镍厚度。

(三)、耐腐蚀性:各种镀层开始出现腐蚀迹象的时间不小于表二每24h开箱检查一次,以短暂观察试样表面变化情况,但开箱时间应尽可能的短。

对于挂镀产品,其表面挂具痕迹必须在非主要表面上,且尽可能地小或不明显,做盐雾实验时挂具痕迹用胶绝缘以免影响试验结果。

(四)、温热试验在附录B中的方法试验1000h后,观察镀层表面不应出现起泡、裂纹、翘起、脱落等现象,允许有钝化膜的退色,轻微变色发暗,但不允许有黄色和白色锈迹。

(五)、压力锅试验按附录C中的方法试验120h后,观察镀层表面不应出现起泡、裂纹、脱落粉化等现象,允许镀层有退色,轻微变色发暗,但不能出现黄色锈迹。

(六)、结合力镍电镀层和铜、镍作底层的组合镀层的结合力经附录A1规定的试验方法试验后,不应出现任何镀层与基体分离的迹象。

电镀件检验标准

电镀件检验标准

电镀件检验标准电镀件是一种常见的表面处理工艺,通过在金属表面电镀一层金属或非金属薄膜来改善其性能,增加其耐腐蚀性和装饰性。

在电镀件的生产过程中,检验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它能够确保产品质量,满足客户需求,保障生产安全。

因此,建立和执行科学合理的电镀件检验标准,对于提高产品质量,确保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一、外观检验。

外观是产品质量的第一印象,也是用户接触产品时最先感知到的特性。

因此,外观检验是电镀件检验的重要环节之一。

在外观检验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表面光洁度,产品表面应该光洁,无明显的气泡、杂质和划痕。

2. 镀层均匀性,镀层应该均匀,无明显的局部厚薄不均现象。

3. 色泽一致性,镀层的颜色应该一致,无色差和色斑。

4. 涂层附着力,应该对电镀件的涂层进行划格试验,确保其附着力符合标准要求。

二、尺寸检验。

尺寸是电镀件的重要特性之一,尺寸的精度和稳定性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装配和使用性能。

在尺寸检验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外径尺寸,对电镀件的外径进行精确测量,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2. 内径尺寸,对电镀件的内径进行精确测量,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3. 壁厚尺寸,对电镀件的壁厚进行精确测量,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4. 其他尺寸,根据产品特点和设计要求,对其他尺寸进行相应的检验和测量。

三、功能性能检验。

除了外观和尺寸,电镀件的功能性能也是需要进行检验的重要内容。

在功能性能检验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耐腐蚀性能,通过盐雾测试等方法,对电镀件的耐腐蚀性能进行检验。

2. 导电性能,对电镀件的导电性能进行检验,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3. 导热性能,对电镀件的导热性能进行检验,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4. 其他功能性能,根据产品用途和设计要求,对其他功能性能进行相应的检验和测试。

四、包装检验。

最后,电镀件的包装也是需要进行检验的重要环节。

在包装检验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包装完整性,检查包装是否完好,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损坏。

电镀检验标准

电镀检验标准

B面10cm2内有面积≥0.3mm2的斑点超过2个

B面10cm2内有0.08≤S<0.3mm2的斑点超过3个

擦花
刮花
划伤
产品表面无明显擦花/刮花/划伤现象
1)A面:轻微擦花/刮花/划伤,面积≤0.3mm2

严重擦花/刮花/划伤,面积>0.3mm2

2)B面:轻微擦花/刮花/划伤,面积≤0.5mm2
b)不合格严重程度的确定参照“缺陷分类表”。
单项判定
样本中不存在致命缺陷,且严重不合格品和轻微不合格品之和不大于接收数,则判该项合格;否则,判该项不合格。
批的判定
单项判定中有一项不合格,即判该批产品不合格。
注:合格批应包括包装不得有严重及以上的缺陷存在,如有则判为不合格。
8检验方法及要求
检验器具
标准菲林、3M胶纸、百格刀片、铅笔、卡尺、测厚仪、盐雾试验机、恒温恒湿试验机、HACH比色管、显微镜、实配检具等。
外观检验
检验条件
a)灯光强度:2支40W日光灯管约1米距离直射制品表面。
b)目视角度:目视角度45~90°。
c)目视距离:目视距离一般30~40cm左右。
d)视力要求:弱视和色肓者不宜进行外。
判定依据
色卡/色板、标准菲林、标准样品/极限样品、产品检验指导书/客户标准、缺陷分类表等。
检验方法
双手戴作业手套或手指套握持产品,以A面→B面→C面的顺序逐一检查产品的每一面。在每个面的检查中,应在45~90°角度内倾斜产品目视,以便找到最佳的发现缺陷的目视角度。
转移规则:
a)在连续系列批中,如果连续5批中有2批被拒收,则抽样方案由正常检验转入加严检验。
b)若在加严检验中,连续5批被接收,则可以重新恢复正常检验程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的:
为了规(京信)铝合金、铜合金、钢材等结构件和电子器件镀银、导电氧化的质量要求,对镀银和导电氧化的产品接收标准作出明确界定,作为检验和判定的依据。

1.0 适用围
本标准适用于(京信)无源产品中结构件的表面等类型划分及其外观质量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对无源结构件电镀验收及产品的装配生产。

2.0 总则
2.1 原则:产品外观应美观,单独一零/部件的整体效果不能受到破坏,如果发现某一缺陷有批量性的问题,即使此缺陷属于“可接收”的围,也可对此产品不予于验收。

2.2产品各部位表面按其在产品中所处位置和质量要求分类:
A级表面:图纸要求电镀面,为产品性能要求镀银的表面,如:双工器腔体部、双工器腔体外面装配接头面,盖板(接触腔体侧面)、滤波器部、接头芯等。

B级表面:即图纸要求的电镀面,但是非性能要求的镀银面,如:腔体顶面、螺钉孔位。

C级表面:即主要为非产品性能要求且非装配面要求面,如:腔体减重面(见图示:)
2.3凡是镀银层厚度在8μ或8μ以上的均为默认为有交调要求,镀银层要求为亚银:如果图纸有要求为镀亚银或者亮银,均为图纸为准。

2.4本标准若与图纸、相关检查及客户检验规定发生冲突时,以上述规定以图纸为准:有封样或图纸上有特殊要求的零部件,其对应的缺陷优先按其封样或技术要求的标准进行判断,如果此判断严重影响到性能,按照新严格的标准进行重新判定(标准依据:国家标准、图纸、封样、本标准):其它结构件表面缺陷的程度不能超出本标准的要求,否则为不合格。

2.5本标准所有的缺陷个数当在每一表面上超过2个时,每2个缺陷之间的距离必须大于10mm,否则视为同类缺陷,面积以其总和计。

2.6凡是要求镀银的产品(包括亚银、亮银、半亚半亮银),要求烤贝纸密封包装,含防潮珠(即要求对镀银层起到防潮防氧化的保护作用);要求能够在18~27℃湿度为45~70%中存放3个月不变色,外观良好。

3.0 缺陷描述
色泽不均匀:色泽为产品表面对光泽的反射而显示出来的光华。

是由于电镀液成分变化或时间控制不当而导致的色泽差异(如深浅色、异色),一般镀银层呈白色,在4~8倍的放大镜下观察,镀银层应细致、均匀。

变色:由于氧化而引起的金属或镀银层表面色泽的变化(如:发现、失色等)。

起泡:金属表面的银箔像水泡一样凸起,即因电镀处理不当而造成镀层表面呈气泡状斑点。

针孔:在镀层上产生针孔状小孔或象皮革的小孔那样的孔,孔径约100微米左右,这样的现象称为镀层起针孔。

脱皮:由于镀层附着力不好而使镀层的局部或全部从基体表面脱落的现象,一般呈片状剥落。

生锈:工件电镀后或镀后不久在镀层下出现红丝或透过镀层出现锈点的现象称为镀层生锈。

裂痕:金属表面银箔自身破裂产生的枝杈式的形状。

水印、水迹:由电镀后清洗不洁净、清洗的水质不佳、烘干不当(一般时间过快)而导致镀层表面留下的水流印迹形态的外观差异。

黑点(印):电镀是异物沉积在镀层表面或空气中杂质沾附在产品表面而形成的黑色不良。

指纹印:表面经过人手触摸而产生的印痕。

烧蚀:镀层表面被酸碱盐等化学溶液腐蚀的现象,一般形成小坑或小孔。

表面粗糙:电镀结晶颗粒粗大而导致表面明显粗糙感。

电镀毛刺:高电流沉积和镀层过厚而形成的尖锐突出细角。

露底料:部分位置没有电镀层覆盖面暴露出底层的材料。

污物:由于油渍或其他物质沾染在表面而造成不同色的点状或块物状(如油污、毛屑、土灰、纤维等),一般产生于材料、环境或机器设备。

镀前划痕:指电镀或氧化之前因操作不当、或对明显缺陷进行粗打磨等认为造成的基体材料上的划伤或局部摩擦痕迹,一般呈细线型。

镀后划痕:电镀后被利器刮过而形成的现状痕迹,包括浅划痕(膜层表面划伤,但未伤及材料本体,目测不明显,手指甲触摸无凸凹感)和深划痕(膜层表面划伤,且已伤及材料本体,目测明显,手指甲触摸有凸凹感)。

变形:因电镀过程中异常因素而造成不规则形状,以所处的金属表面为基准面,高于或低于其基准面的状态。

撞伤(花):因电镀过程中运输过程中保护不当,导致产品相互碰撞或者和外界介质相碰撞而引起产品伤痕或花点。

花斑:电镀后表面形成的与周围材质表面不同光泽或粗糙的斑块花纹状外观。

凹坑:由于基体材料缺陷、或在加工过程中操作不当等原因而在材料表面留下的小坑状痕迹。

凹凸痕:从机加工到电镀,因基材受撞击或校形不良等异常因素造成呈现出的明显变形、凹凸不平整的现象,手摸是有不平感觉。

烧伤:拉丝处理是因操作不当、造成工件表面而留下的烧蚀痕迹。

颗粒:因材料杂质或外来物(如焊渣等)的影响而在表面形成的、颜色与正常表面一致的凸起现象。

挂具印:指电镀、氧化等表面处理生产过程中,因装挂用辅助工具的政党而使其与零件相接触的部位局部无摸层的现象。

残丝:攻牙纹是受压而被挤出碎屑(丝)。

4.0 检验
4.1外观检验条件、方法:
4.1.1检验前要求检验者手干净且干燥,且佩戴手套,检验者的效正视力不低于1.0, 无色盲。

4.1.2 在自然光或光照度在300—600LUX 的近自然光下(如40W 日光灯、距离500mm
处),与产品相距为300—500mm 注视5 秒以上,且检查者位于被检查正面、视线与被检表面呈45~90°进行正常检验,一旦看到有疑虑的外观时,使用放大镜观察。

4.1.3 OEM 海外镀银产品一级表面:检验除了使用
5.1.2 检验方法,还要增加“使用
4—8 倍放大镜下观察”。

4. 2 镀银、氧化产品外观检验项目和试验项目(如下表一、二)
S:缺陷面积mm2 N:缺陷数量 L:长度mm D:缺陷直径mm
表一电镀件检验
注: 1、镀银颜色外观要白色,颜色均匀一致。

2、电镀位置不可有不及、不足、过多、过宽等现象。

3、对于腔体不经过电镀的外表面要求不能有碰伤,划痕,变形等人为缺陷,
轻微划痕和碰伤在维修后或者喷粉后可以隐盖的可接收。

4、对一些无法定性描述的缺陷,由供需双方通过封样解决
检验项目
缺陷名称测量表面大小
合格围
A 级表面
B 级表面
C 级表面
色泽不均不允许只要膜层不被破
坏不限制
/
水迹不限不允许N≤2,且S≤3 /
浅划痕
0~20000m m 2 不允许N≤3,且L≤20 / 20000~97200m m 2 N≤2,且L≤10 N≤3,且L≤20 / 97200~∞m m 2 N≤2,且L≤15 N≤3,且L≤25 /
深划痕不限不允许不允许/
局部无氧化

不限不允许不允许/ 变形不限不允许不允许/
膜层疏松不限不允许不允许/
挂具印不限不允许N≤3,且S≤2 /
不限不允许不允许/ 氧化前划痕、
毛刺
4.3 加工工艺原因导致的问题
4.3.1拉丝或压铆后,在拉丝、压铆区域出现纹理、光泽不完全一致的现象,除一级表面外可以接受。

4.3.2拉丝是一项工艺要求,研发在设计图纸中必须明确拉丝要求;有交调要求(默认镀银要求8μ的结构件不允许使用拉丝工艺。

4.3.3对于在压铆、焊接的背面所呈现出的轻微凹凸痕迹,属于正常的加工痕;除一级表面外可以接受。

4.3.4 冲压过程中产生的接刀痕,只要符合安装、安全和尺寸规定,即可接受。

4.3.5 带有盲孔、或者较深通孔的零件进行电镀或氧化时,孔较难镀上。

因此允许在孔部、深度大于孔半径的区域镀层厚度不达到要求,但是不允许有可见的腐蚀物或者污物等。

(同时需注意满足尺寸要求)
4.3.6 电镀件或者表面处理时的挂具印应安排在二级表面。

对于只有一级表面的零件,其挂具印应位于边角位置,并要求其大小控制在N≤4,且S≤2.0
4.4 备注
封样:样品由供管部主导供应商进行打样,由研发,质检部,供管部进行签名确认样品,提供给IQC作为检验依据。

要求样品上有封样日期,封样的项目,封样确认(研发,质检,供管确认),镀银件的样品要求进行密封包装、含防潮珠,且要求18~27℃中保存3个月不变。

5.0生效时间
此标识规下发后自动代替之前相关规及时生效。

编制:审核:批准:日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