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雷特 戏剧赏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剧主要是以哈姆雷特为父报仇为主线展开三个人的为父复仇的故事。从结构上来说,这个多线一体的结构方式在莎翁的许多戏剧中,屡见不鲜。戏中戏的安排虽说也是经典的设计之一,但远远不够作品本身的内涵来得精彩和耐人寻味。一个看似简单的为父报仇故事,背后肩负了历史和时代的责任。我们都知道,当哈姆雷特从国外回到丹麦王国,王国内外一片混乱。父亲被叔叔杀害了,霸占了本该属于自己的王位,还颠倒人伦道德,娶了自己的母亲,同时,挪威王子福丁布拉斯在边境之地虎视眈眈试图侵略。他那时是多么的痛苦,多么的绝望望。但无论是从家庭还是皇庭的角度来看,他都不能撒手不管。他是老国王的儿子,是王位的合法继承人,他必须要承担起为父报仇并夺回王位。他的复仇任务,是不容退缩。他只好去实施。于是他装疯,他卖傻。他寻找各种机会下手。然而,这个复仇计划本身所承担的使命,并非那么容易就能实现的。他作为人文主义的化身,他的复仇体现了为捍卫时代理想,超越个体,超越实利的精神追求,冲击着现实社会的既有的现实。于是就注定了任务的艰巨性和危险性。这也注定了这个故事本身的悲剧色彩。随着王子复仇计划的开展,哈姆雷特不断地思考这个复仇计划背后的意义,于是他不断地徘徊在行动和思考中,不断地剖析各种人性的弱点。于此来看主人公既是戏剧里的人物,也是现实中的我们,透过这个镜子,看到了我们自身。

再来看主人公哈姆雷特这个人,关于他个人的评论,历来都总说纷纭。有人说,他是一个人文主义者的化身,有人说他是一个复仇王子,也有人说他是一个勇敢与善良的化身……这些不断被挖掘出来的人物个性,都远远无法囊括住哈姆雷特这个感性丰富,思想复杂的人格个性。也许哈姆雷特之所以如此的耐人寻味,就在于他本身性格的复杂性和多重性。但有点可以肯定的是他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一个为时代和历史所操纵的无辜者。

从故事的一开始,注定了哈姆雷特悲剧化的结局。他既是老国王的儿子,是王位的合法继承人。又是一个人文主义者。伦理道德的意识使他必须要肩负起时代的使命。但他自身的弱点,又在某种程度上阻止他去实现他伟大的使命。我们都知道,在老国王哈姆雷特没有遭遇厄运之前,年轻英俊的小哈姆雷特是生活在一个开明君主的宫廷,一个充满阳光、充满幻想的理想王国之中,接受西方的人文主义思想,在他的眼中,他所看到的一切是那样的美丽。他曾发出这样的一段为世人所倾心的议论:人是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止!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象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然而当父亲猝然逝世,叔父夺位,母亲改嫁,鬼魂的述说,这一连串的事情发生后。这个快乐的王子就忧郁起来了。他目之所及的现实充溢着罪恶与丑陋,过去那美好的世界万物在他的思想中消逝了。美与丑在他的心目中形成了对比,现实的丑恶显露出它原有的形态,理想和现实的反差如此之大,使哈姆雷特思想上受到了极大的震动,不得不对现实生活开始了重新认识。“人世间的一切在我看来是多么可厌、陈腐、乏味而无聊!哼!哼!那是一个荒芜不治的花园,长满了恶毒的莠草。” 忧郁与苦闷就萦绕着这个曾经快乐的王子哈姆雷特。当面临现实与理想不一致时,他痛苦,他忧郁。他百思不解,于是不断地徘徊在复仇的行动和思考人性的边缘上。冲击着复仇的欲望和对理想的回望,他迷失了方向,迷失了自我。意识到了自己身上所肩负的责任不仅仅是为父报仇,拿回王位,还是一个在“重整乾坤”的过程。更是一个人文主义与现实丑陋的极端争锋。痛苦的彷徨、思想的游荡,使他逐步变得深沉、清醒、坚定和敏锐,也让他迟迟无法下手。虽然清楚地意识到:“决心的赤热的彩,被审慎的思维盖上了一层灰色,伟大的事业在一种考虑之下,也会

逆流而退,失去行动的意义。他又是一位忧思过多的人,比起唐吉柯德,他似乎是优柔寡断。缺乏果断性,在克劳狄斯“正把灵魂洗涤清静”的时候,他大有机会报仇,却放弃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他对于克劳狄斯的忏悔想到的是:“可是照我们人世的想法看来,他的孽债该很重;我现在解决他,却是趁他灵魂洗涤清静、准备成熟的时候,这能算报仇吗?不。也许有人会说是他价值观的偏好,倒不如说他过于沉耽于思考。或者干脆说,哈姆雷特是一个性情多虑,缺乏果断行动的人。如此以来,现实与理想正面的冲击,思考与行动的反复惆怅。就导致了他最终的悲情收场。然而进一步分析这个客观的过时的角色——哈姆雷特,这个角色里都浓缩着我们每个人自己。也就是说,谁没有为自己的或别人的灾难而沉思,而忧郁;谁目睹邪恶如芒在背,身受忧郁如疽附骨;谁没有只有思想而无行动的时候。越精于思想,越疏于行动,以致一点行动的力量为思想吞噬殆尽;谁眼见白昼的日照为自己胸中升起的怀疑浓雾所遮蔽,前面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谁不痛感宇宙无垠而个人渺小空虚,谁宁愿自身向人世孤注一掷---究竟谁才是是真正的哈姆雷特?

最后,我们来看看这部著作中投射出来的永恒问题。在哈姆雷特复仇的过程中,曾一度的陷入生存与毁灭的思考中。对于这个问题的思考,在剧中有这样的一个经典片段:生存还是毁灭?那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究竟哪样更高贵,去忍受那狂暴的命运无情的摧残还是挺身去反抗那无边的烦恼,把它扫一个干净。对于像哈姆雷特这样,一个决定为理想而现身的坚定人文主义者。一个无神论者,在想到死亡后,堕落到一个无底深渊中。犹豫不决地反复于生与死之间。他的两难在于生死之间。活着,无论是留在丹麦还是继续出国留学,都表示着他将“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挺身反抗,无畏斗争,则或者因为势单力薄而不幸丧生,或者就必须活下来承当杀死一个国王的责任。在哈姆雷特心中,即便不贪生怕死,也不一定意味着通过斗争,就可以解放解救人们心头的创痛。生命对于每一个人都只有一次,等待或者斗争,都是最表面最简单的抉择,关键是在死亡的背后,所有人都可能因为无法得知的死亡深渊,承受无尽的痛楚与折磨。这是人性的软弱,属于哈姆雷特,也属于我们每一个人。对于这个属于我们自身的特性,我们每一个都无法避免地存在,无法消逝。也许时代可以冲淡历史的痕迹,吹干时代的泪水。但是永远无法冲淡我们自身。当上帝把我们带到世界的时候,生死就像硬币上的正反面,无时无刻地就伴随着我们。活着的时候,我们不断地探究生存的意义,也希望洞悉死亡的世界。当绝望来临,我们总希望依靠死亡来解决心中的痛苦。但是也同时担心死亡后的世界。于是我们就这样地不断徘徊在这个生存与毁灭的圈子中。

透过《哈姆雷特》,映射出我们自身。也许,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的新的思想潮流不断涌现,更新取代旧的思潮。但是《哈姆雷特》作为永远一种艺术和理性的思想,不会被取代,无论时代怎么变迁,只要有人类的地方,就永远无法避开人性这个问题,它就永远不可能拉下帷幕,因为它是一个收藏在文本里的我们.

从《哈姆雷特》解析莎翁戏剧的4个关键词

题目中所说的这4个关键词便是:复仇、爱情、悲剧、夸张。

关键词1.复仇

复仇往往是许多戏剧中所会运用的手段之一,比如《罗密欧与朱丽叶(Romeo and Juliet)》中,罗密欧就是为了替好友报仇而杀死了朱丽叶的堂兄。而《哈姆雷特(Hamlet)》的中心内容便是讲了丹麦王子哈姆雷特复仇的故事。自己的父王被杀,而凶手正是已经篡位的叔父,无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