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雷特艺术性赏析
哈姆雷特赏析
哈姆雷特赏析
1、《哈姆雷特》是悲剧的集大成者。
哈姆雷特与奥菲莉亚的悲剧性爱情是其中重要的悲剧元素。
他们原本纯洁的爱情由于时势的逼迫、坏人的利用和人性中弱点的暴露而最终凋零。
在这一由深爱到失控再至枯萎的感情发展过程中折射出了当时欧洲社会的现状(权力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封建王朝内部的腐败)和人性中有缺陷乃至是丑恶的一面,对深化主题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2、除了人物形象塑造的成功、语言运用的适当与精美,《哈姆雷特》的另一个显著的艺术特色就是它情节的丰富与生动。
在结构上,作品是以哈姆雷特为主,雷欧提斯和小福丁布拉斯为副三条复仇线索展开故事的。
哈姆雷特赏析
哈姆雷特赏析【作品评介】《哈姆雷特》是一出人文主义思想家的悲剧,在这部悲剧中,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思想得以充分体现。
施咸荣先生说:“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提倡人道,反对中古神道,把人比作天神,歌颂人则的伟大力量,说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身上寄托着自己的理想。
”哈姆雷特成了人文主义者理想的代表已成人物,剧中他与克劳狄斯的冲突真实地反映了人文主义思想与英国现实社会的尖锐矛盾。
戏剧一开头,就展现了一幅丑恶的社会画面:丹麦会发生宫廷政变,老国王被害,王位被野心家和阴谋家克劳狄斯窃取;在新王的统治下,社会黑暗、政治腐败、外敌压境、民怨沸腾,窃取得来的王位岌岌可危。
他的宫廷时期成了当时英国封建阶层混乱时代的写照。
在第一幕的结尾,老王的鬼魂给他“显灵”之后,哈姆雷特就惊叹:“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唉!倒霉的我却要负担起重整乾坤的责任。
”这句段落是解开哈姆雷特性格的钥匙。
从一开始他就一同把为父复仇和改造现实的任务结合在了一起。
哈姆雷特本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热血青年,他本可以顺理成章地已成一位贤明君主;但是残酷的社会现实迫使他不得不通过装疯卖傻来替父报仇。
在敌强我弱的恶劣情况下,大仲马哈姆雷特敢于针锋相对地展开斗争,他先后识破了奸王设下的一个个圈套:先是戳穿了波洛涅斯和罗森克兰等人进行刺探和监视的把戏;又使王后发现天良;接着采用“调包计”除掉了奸王的两个走卒,把奸王“借刀杀人”的阴谋击得粉碎;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把双重陷讲一一毒剑和毒酒还给了奸王。
在每一回合的斗争中所,哈姆雷特都显得形象高大。
在这部剧作中,确实到处都渗透着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观念,体现出莎士比亚对人性的高尚和爱情的力量的坚定信念。
哈姆雷特才能超众,决心要扭转乾坤,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但他总是郁郁不乐,优柔寡断。
他曾多次问自己:“除了我倒霉的我之外,谁能改变这“混乱颠倒的时代”?”这就是人文主义者哈姆雷特改造社会的世界观。
论《哈姆雷特》的艺术特色及其现实意义
论《哈姆雷特》的艺术特色及其现实意义《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的作品之一,也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这部戏剧以其深刻的心理描写、丰富的人物形象和复杂的情节结构而闻名。
它在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不仅在艺术上有着极高的价值,同时也具有极其深刻的现实意义。
本文将从艺术特色和现实意义两个方面入手,探讨《哈姆雷特》的价值所在。
论《哈姆雷特》的艺术特色。
《哈姆雷特》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剧情设计精妙。
《哈姆雷特》的情节错综复杂,充满悬念和冲突。
主要的情节包括丹麦国王被弑、哈姆雷特受到父亲之死的痛苦折磨、哈姆雷特的爱情纠葛以及复仇计划的展开等。
这些情节通过丰富的细节和对话,构成了一个复杂而精彩的故事,给人以紧张刺激的阅读体验。
其二,人物塑造深刻。
《哈姆雷特》中的人物形象都非常丰富多彩,每个人物都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情感。
哈姆雷特是一个极具复杂性格的人物,他的内心世界充满了矛盾和挣扎,这使得他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角色。
而克劳狄斯国王、波洛尼斯等其他人物也都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深刻的性格特征。
其三,语言表达精湛。
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运用了丰富多样的文学表现手法,包括对话、独白、诗歌和咏叹调等,这些语言表达方式使得整个戏剧的语言表现更加丰富多变,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其四,心理描写细腻。
《哈姆雷特》是一部以心理活动为主线的作品,莎士比亚通过对主要人物内心世界的描写,展现了他们的思想、情感、愿望等方面。
这种心理描写的细腻性和深度,是《哈姆雷特》的一个重要艺术特色。
其五,情感表达真实。
在《哈姆雷特》中,莎士比亚对主人公的情感抒发非常真实,不仅有他对爱情的表达,还有对友谊、对家人的情感表达,这使得整个戏剧充满了感染力和温情。
而就《哈姆雷特》的现实意义而言,它具有诸多重要意义,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从《哈姆雷特》中我们可以看到人性的复杂性。
哈姆雷特作为主人公,他的内心世界充满了矛盾和挣扎,这反映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变性。
论《哈姆雷特》的艺术特色及其现实意义
论《哈姆雷特》的艺术特色及其现实意义《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创作的经典悲剧,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的杰作之一。
该剧以丹麦王子哈姆雷特为主角,讲述了他在追求复仇的过程中,陷入痛苦和矛盾的故事。
《哈姆雷特》具有深刻的艺术特色和丰富的现实意义,对于人类情感、道德伦理、权力斗争等问题进行了深刻探讨,成为了世界文学的瑰宝。
《哈姆雷特》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剧中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塑造了一系列丰富的人物形象。
哈姆雷特是一个内心矛盾而又善良的王子,他对世界充满怀疑,并经常陷入痛苦和矛盾之中。
克劳狄斯是一个欺诈和算计的反派,他的阴险和贪婪使得剧情更加扣人心弦。
奥菲利娅是一个纯洁而又脆弱的女子,她的悲剧命运给整个剧情增添了更多的戏剧性和悲情色彩。
这些人物形象的鲜明对比,使得整个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剧中的语言艺术极具魅力。
莎士比亚以其独特的语言魅力而闻名于世,他在《哈姆雷特》中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和诗意的表达,使得剧中的对白充满了张力和美感。
哈姆雷特的“生存还是灭亡,这是一个问题”(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的经典独白,表达了他内心的挣扎和痛苦,通过这样的语言艺术,观众能更深入地理解他的心理世界。
剧情的设计巧妙而又扣人心弦。
《哈姆雷特》以复仇为主线,穿插着爱情、家庭、友情等多个主题。
剧中的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不仅展现了主人公的复仇过程,还涉及了权力斗争和人性的悲欢离合,使得故事更加引人入胜。
尤其是最后的大结局,充满了悲情与血腥,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哈姆雷特》在现实意义方面也具有重要的价值。
剧中深刻探讨了人性的善恶和道德伦理的问题。
哈姆雷特内心的痛苦和挣扎,反映了现实社会中人们的心灵脆弱和迷茫,引发了人们对人性和道德伦理的思考。
剧中对权力斗争和国家政治的揭示也具有重要意义。
克劳狄斯篡位杀兄,奸诈无耻,这种权力斗争的描绘,对当时社会的政治现象进行了尖锐的讽刺和批判,使得剧作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哈姆雷特的艺术成就
哈姆雷特的艺术成就引言哈姆雷特是英国著名剧作家莎士比亚的作品之一,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戏剧之一。
该剧通过描绘主人公哈姆雷特的心理变化和复仇故事,展现了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
本文将从剧本结构、角色塑造、语言运用等方面来探讨哈姆雷特的艺术成就。
剧本结构1. 引子哈姆雷特的剧本以引人入胜的引子部分开场,通过丢掷剧情性马脚的方式吸引观众的兴趣。
剧中的守夜人在丹麦王国的威尼斯城堡塔楼上目睹了幽灵的出现,这使得故事呈现一种神秘的氛围,引发观众的好奇心。
2. 剧情发展剧情的发展不拖沓,同时又不会显得过于仓促。
哈姆雷特的父亲被他的兄弟毒杀,而哈姆雷特则决心要为父亲报仇。
剧中通过对不同角色的介绍和情节的推进,将观众引向复仇与道德困境之中。
剧情的推进紧凑有序,每一个情节都与整个剧本的结构和主题紧密相连。
3. 高潮与结局整个剧本的高潮发生在最后的一幕,在这一幕中,剧中的主要人物们的命运得以揭示。
哈姆雷特最终实施了复仇,然而却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整个剧本通过复仇来表达一种存在主义的思考,以及复仇所带来的悲观和绝望。
结局既是悲剧的体现,也是对观众的沉思和反思。
角色塑造1. 哈姆雷特作为剧中的主角,哈姆雷特是一个复杂而多面的角色。
他既是一个哲学家,思考着生死与存在的意义,又是一个复仇者,渴望为父亲报仇。
哈姆雷特的内心斗争和他对世界的看法使他成为了一个令人难以忘怀的角色。
2. 克劳狄斯克劳狄斯是哈姆雷特的舅父,也是他父亲的兄弟。
他通过背叛和谋杀来夺取了王位,并与哈姆雷特的母亲结婚。
克劳狄斯是一个狡诈且冷血的角色,他的出现在剧中增加了复仇和背叛的复杂性。
3. 乌尔麻塔乌尔麻塔是霍拉提奥的父亲,他在剧中扮演着一种智者的角色。
他教导着哈姆雷特如何恢复他的正义,并且在哈姆雷特迷失于悲剧中时给予他支持和指导。
4. 儿子拉耶提斯儿子拉耶提斯是哈姆雷特的朋友,他在剧中扮演着一种镜像角色。
他的存在使得哈姆雷特的思考和行动得到了反思,并且拉耶提斯在剧中表达了一种朴素而直接的道德观。
哈姆雷特的艺术特点
哈姆雷特的艺术特点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的一部经典悲剧作品,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戏剧之一。
它以丹麦王子哈姆雷特的复仇故事为主线,通过揭示人性的复杂性和道德困境,展现了人类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哈姆雷特的艺术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内容丰富多元:哈姆雷特以复仇为主题,但同时也融入了爱情、家庭关系、道德伦理等多个元素。
作品中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矛盾,引发观众对人性的深思和思考。
同时,哈姆雷特也是一部政治悲剧,通过展示丹麦王室的腐败和权力斗争,呈现了权力与道德的冲突。
2. 对话和独白的运用:哈姆雷特以对话和独白的形式展开,使得观众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角色的内心世界和思想。
莎士比亚通过巧妙的语言运用,揭示了角色的真实想法和情感,使得观众能够更加贴近角色,感同身受。
3. 情感的表达:哈姆雷特的情感表达丰富多样,从悲痛、愤怒到病态的幽默,莎士比亚通过角色的情感变化展示了复杂的人类情感。
特别是哈姆雷特这个角色,他深陷于亲人的背叛和复仇的困境中,内心痛苦和纠结的情感被描绘得淋漓尽致。
4. 人物形象的塑造: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塑造了许多深入人心的人物形象。
除了哈姆雷特本身,还有他的父亲之魂、玛丽、奥菲利亚等等。
每个角色都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特点,他们的言行举止和命运的发展都与剧情紧密相关。
莎士比亚通过这些人物形象,揭示了人性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5. 对戏剧形式的创新: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戏剧中一部具有创新意义的作品。
它以丹麦王室为背景,融入了许多历史事件和传说,同时也结合了古希腊悲剧的元素。
莎士比亚在剧中运用了闪回、独白、幕间插曲等多种戏剧手法,使得故事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增强了表达的深度和复杂性。
总的来说,哈姆雷特是一部艺术性极高的作品。
它融合了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艺术手法,通过对人性的揭示和思考,引发观众对生命、道德和人类存在的思考。
哈姆雷特的艺术特点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莎士比亚作品的独特魅力,成为了戏剧史上不可忽视的经典之作。
简述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莱特》的艺术特征
简述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莱特》的艺术特征《哈姆莱特》是英国作家莎士比亚的一部重要悲剧作品。
该剧以主人公哈姆莱特的复仇故事为主线,探讨了权力、道德、情感等多重主题。
莎士比亚通过丰富的情节、复杂的人物形象和精湛的语言技巧,展现了悲剧的独特艺术特征。
1. 剧情丰富复杂《哈姆莱特》的剧情错综复杂,充满悬念。
故事发生在丹麦,主要讲述了王子哈姆莱特的父亲被自己的兄弟克劳狄斯杀害后,哈姆莱特为了复仇而设下的一连串计谋与事件。
剧中穿插了爱情、背叛、欺骗等众多元素,使剧情变得扣人心弦,让观众充满了疑问与忐忑。
2. 复杂的人物形象《哈姆莱特》中塑造了许多深刻的、具有多重性格特征的人物形象。
主人公哈姆莱特是一个情感丰富、思维敏锐的年轻王子,他犹豫不决、矛盾复杂,既有痛苦的一面,也有机智的一面。
克劳狄斯则是一个阴险狡诈的反派角色,他通过谋杀哈姆莱特的父亲,夺取了王位。
其他角色如奥菲利娅、波洛尼厄斯、吉尔登斯特恩等都有各自鲜明的性格和动机。
这种塑造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生动。
3. 精湛的语言技巧莎士比亚以他独特的语言风格,为《哈姆莱特》注入了深厚的艺术气息。
他运用了丰富的隐喻、比喻、押韵等修辞手法,使剧中对话更富有诗意和戏剧张力。
例如,著名的“生存还是毁灭”(To be or not to be)的独白,表达了哈姆莱特内心的挣扎和思考。
莎士比亚的语言技巧使观众能够深入人物内心,感同身受。
4. 深刻探讨权力和道德《哈姆莱特》通过探讨权力和道德的问题,展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道德的多样性。
克劳狄斯夺取王位的行为暴露了权力的滥用和背叛的阴谋。
哈姆莱特一直犹豫不决的行为也引发了对人性内在的思考。
剧中的人物无一不受到欲望、抱负和情感的驱使,他们的选择与决定也因个体的情感和信仰不同而产生差异。
这种探讨使《哈姆莱特》超越了单纯的复仇故事,赋予了剧作更深刻的内涵。
总结起来,《哈姆莱特》作为莎士比亚的悲剧作品,在剧情的丰富复杂、人物形象的多重性格、精湛的语言技巧以及对权力和道德的深刻探讨等方面,展现了独特的艺术特征。
读书心得——莎士比亚《哈姆雷特》戏剧叙事艺术的特点
读书心得——莎士比亚《哈姆雷特》戏剧叙事艺术的特点威廉·莎士比亚,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戏剧作家和诗人,出生于英国沃里克郡斯特拉特的一个小镇,从小家境富裕,自幼系统地学了拉丁文、修辞学、文法文学及欧洲早期的戏剧,并对戏剧产生浓厚创作兴趣。
13岁时由于父亲破产,家庭状况日益下降,莎士比亚也被迫辍学。
直到1590年,莎士比亚开始同一些爱好戏剧的学生有了往来,一起学习与谈论戏剧,使其对欧洲古典文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在文化方面的修养也得到了提升,观察生活的眼界和视角逐步开阔。
莎士比亚开始接触人文方面的先进思想的同时,也开始尝试剧本创作,这为其后来成为人文主义思想的鼻祖及“英国戏剧之父”奠定了坚实基础[1]。
一、戏剧《哈姆雷特》创作的时代背景《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于17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创作的极具代表性的悲剧之一,中世纪的英国处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时期,是英国历史进程中重要的转折点。
该剧题材取决于14世纪的《丹麦史》,以丹麦宫廷内部为时代背景,以哈姆雷特为父复仇展开故事,真实反映了当时欧洲的社会现状。
与此同时,英国处于极其混乱的时代,揭露了英国封建地主与资产阶级为了权力的殊死较量。
二、戏剧《哈姆雷特》的叙事艺术特点1.人物形象的描述剧中的主人公哈姆雷特是一个人文主义思想者,其性格非常复杂,但理想却特别崇高,目光敏锐,对事物的看法也有深入思考。
哈姆雷特毕业于德国的威登堡大学,当时的德国是欧洲新文化的中心,因为受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哈姆雷特对未来的生活有着美好的愿望。
学成回国后,却突遭王室变故,父亲去世,母后匆忙改嫁。
眼前的现状使他崇高的理想破灭,开始变得郁郁寡欢。
偶然的王魂显灵时,他才恍然大悟,于是重燃理想的火焰,下定决心报杀父之仇,变革当下的黑暗现实,想要肩负起拯救国家的重担。
然而,哈姆雷特的理想与现实生活之间有着尖锐的矛盾,精神的崩塌,使他悲愤不已。
虽然面对如此的环境,但他还是在不断思考并积极理性地面对社会。
莎士比亚戏剧《哈姆莱特》的艺术特色
莎士比亚戏剧《哈姆莱特》的艺术特色莎士比亚的戏剧不但思想性深刻,在艺术上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具有巨大的审美价值。
莎士比亚的戏剧情节生动丰富。
在他的剧作中,往往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情节线索,形成多样化的戏剧冲突。
如《哈姆莱特》中有三条为父复仇的情节线索交织在一起,以哈姆莱特的复仇为主线,雷欧提斯和小福丁布拉斯的复仇为副线。
后两位的复仇,一个是尽孝道,一个是为争得骑士荣誉,他们带着浓厚的封建色彩的复仇行动,更突出了哈姆莱特复仇的社会意义。
莎士比亚还非常善于在紧张尖锐的戏剧冲突中安排剧情,冲突的双方在斗争中的地位不断变化,形成波澜起伏且很富有戏剧性的情节。
如哈姆莱特与奸王克劳迪斯一开始互相试探没有直接交锋,通过“戏中戏”,进入斗争的正面交锋,哈姆莱特摧毁了奸王的心理优势,但由于误杀波罗涅斯,便由主动转为被动,奸王借机将他遣送英国,重新控制局势。
哈姆莱特粉碎了奸王借刀杀人的阴谋回到丹麦后,却又落入另一个借刀杀人的阴谋--“友谊比剑”。
全部剧情随着人物性格的发展跌宕起伏,曲折复杂,扣人心弦。
莎士比亚戏剧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莎士比亚剧作中的人物不是单一的、平面的,而是具有多面性、复杂性。
如哈姆莱特既是个脱离群众的封建王子,又是个满怀抱负的人文主义者;奥赛罗既是一个忠于爱情的情种、奋勇杀敌的勇士,同时又是一个脾气暴躁的统帅、杀害无辜的凶手;夏洛克一方面诗歌凶残吝啬的高利贷者,一方面又是个虔诚的教徒。
剧作还写出了同一人物前后不同时期的性格发展轨迹,如哈姆莱特从一个抱有崇高信念的快乐王子到对人与社会悲观失望的忧郁王子,这样使人物更加真实可信。
莎士比亚还善于在人物的对比中突出主人公性格。
在《哈姆莱特》中,哈姆莱特、雷欧提斯、福丁布拉斯三人对待复仇问题上的不同态度的鲜明对比,突出了哈姆莱特作为先进人文主义者的特点。
哈姆莱特与霍拉旭同样都是人文主义者,但是遭遇不同、地位不同,霍拉旭理智冷静,哈姆莱特热情深沉,更加反衬出哈姆莱特精神世界的深刻性。
论《哈姆雷特》的艺术特色及其现实意义
论《哈姆雷特》的艺术特色及其现实意义《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的经典悲剧之一,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的杰作之一。
该剧以丹麦王子哈姆雷特为主人公,描写了他对父亲的死宣千以及他母后的复婚感到愤怒和痛苦。
本文将从艺术特色和现实意义两个方面来探讨《哈姆雷特》所具有的深刻内涵。
我们来谈谈《哈姆雷特》的艺术特色。
这部戏剧最重要的特点之一是其深刻的人物刻画。
哈姆雷特是一个极具复杂性的角色,他的内心世界充满了矛盾、痛苦和疑惑。
他反复地思考着生与死、善与恶的问题,同时又在行动上犹豫不决。
这种复杂的内心世界使得哈姆雷特成为一个充满魅力的人物,也使得他成为了文艺作品中一个不朽的形象。
《哈姆雷特》还展现了戏剧的紧张性和冲突性。
在整个剧情中,人物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不断升级,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哈姆雷特与其叔父克劳狄斯之间的矛盾、哈姆雷特与奥菲莉娅之间的爱情纠葛、哈姆雷特与拉耶提斯之间的暴力冲突等等,这些冲突都为剧情的发展增添了更多的戏剧性。
《哈姆雷特》还以其独特的语言风格而著称。
莎士比亚的文学天才在《哈姆雷特》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他将古老的故事进行了改编,并用独特的戏剧语言赋予了剧中人物以生动的个性。
由于莎士比亚的深刻思考和丰富想象,他的语言在剧中流露出了深远的哲理和精致的情感,使得《哈姆雷特》成为了一部极具文学价值的作品。
在探讨完《哈姆雷特》的艺术特色之后,我们来谈谈该剧的现实意义。
《哈姆雷特》反映了人性的复杂和矛盾。
哈姆雷特身上的矛盾心理和犹豫不决的行为,是对现实生活中人们心理状态的深刻剖析。
在现实社会中,人们往往也会经历各种矛盾和犹豫,这种心理状态在《哈姆雷特》中得到了生动的展现,引起了读者对自己内心世界的深思。
《哈姆雷特》也反映了权力与道德的冲突。
在剧中,克劳狄斯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力而不择手段,道德败坏。
与此哈姆雷特在追求正义的过程中也面临了各种考验和磨折。
这种权力与道德的冲突不仅在戏剧中有所体现,而且也是当今社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莎士比亚_哈姆雷特_人物塑造探析
莎士比亚_哈姆雷特_人物塑造探析《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最著名的悲剧作品之一,其戏剧性特点和文学风格成为了文学研究的热门话题。
本文从作品角度出发,分别从人物塑造、情节设置、语言运用、艺术手法和文学风格等方面对《哈姆雷特》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其独特的戏剧性特点和文学风格。
人物塑造莎士比亚是伟大的人物刻画大师之一,他刻画的人物个性独特、生动形象,具有强烈的戏剧性。
在《哈姆雷特》中,莎士比亚刻画的人物形象极其鲜明,他们的性格、态度和行为都为情节的展开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从哈姆雷特、克劳狄斯、吉尔德伯特等主要人物到奥菲利亚、拉耶尔、波隆尼斯等次要人物,每个人物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和特点,他们的相互关系和命运的交织,构成了这部剧的核心和主题。
首先,我们来看哈姆雷特这一角色。
哈姆雷特是一个充满矛盾和痛苦的人物,他的内心世界充满了疑惑和挣扎。
一方面,他被命运和家庭的问题所困扰,母亲的改嫁和父亲的死亡给他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压力;另一方面,他又是一个理想化的人物,他对真理和正义有着极高的追求和认知,他的著名独白“Tobeornottobe”就是他对生命和真理的一次深刻反思。
哈姆雷特的复仇心理和思想的冲突,使得他的人物形象显得异常复杂和丰满。
克劳狄斯则是一个充满权力欲望和狡诈心机的反面形象。
他利用谋杀哈姆雷特的父亲来夺取王位,并阴谋杀害哈姆雷特,以保住自己的地位和权力。
他的形象和哈姆雷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充分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黑暗面。
奥菲利亚则是一个充满悲剧色彩的形象,她对哈姆雷特的爱情和对父亲的信任最终被背叛和摧毁,导致她精神失常最终自杀。
拉耶尔和波隆尼斯则分别是奥菲利亚的兄长和父亲,他们在剧中的角色设置和人物塑造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除了这些主要人物之外,还有一些次要人物也充分展现了莎士比亚的人物塑造技巧和想象力。
例如,哈姆雷特的两个好友霍雷肖和马斯托夫以及他们的墓穴场景中的史密斯和吉尔德斯顿等,虽然他们在剧中的戏份并不多,但也都拥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和形象,为整部剧增添了不少色彩和氛围。
《哈姆雷特》艺术性赏析
这种负面的情感造成了哈姆雷特的不宽容和多 疑,进而造成了王后和奥菲利娅自毁的悲剧。 在伤害他人的同时,哈姆雷特自己也感受到了 深深的伤痛。诗化意识一方面使哈姆雷特变得 苛刻,另一方面使他注重“圆满”的凝神“关 照”。
诗化的使命是体验世界而不是改变世界,所以, 诗化意识往往导致追求与行动的分离。正如哈 姆雷特过多地思考,反而杀死了行动。这决定 了哈姆雷特在剧中表现出的令世人众说纷纭的 犹豫。
在从思考到行动的发展过程中, 他逐渐认识到, 为父王复仇不仅仅是个人的问题, 而是关系到 整个国家, 整个社会的问题。
开始时, 哈姆雷特对世界、对生活充满了纯洁 美好的向往, 他觉得“人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 杰作! 多么高贵的理性! 多么伟大的力量! 多么 优美的仪表! 多么文雅的举动! 在行为上多么像 一个天使! 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 宇宙的精 华! 万物的灵长!”
这使他的痛苦和彷徨在无可逃避的命运面前具 有了更深刻的悲剧意义。诗化意识既间接导致 了哈姆雷特的悲剧,也使他获得了最终的超越。
首先,哈姆雷特出生高贵,对美与善有着执著的 向往。他用“另一个世界的眼光来看待这个世 界”,将现实的世界诗化。这种诗化使哈姆雷 特超越了平庸的现实,具有了一种浪漫脱俗的 诗人气质。
这一时期正当英国伊丽莎白女王统治的极盛时 期, 这时的英国建成了一个统一的民族国家。 对外战争的胜利和对殖民地的掠夺, 进一步促 进了工商业的发展, 英国社会呈现出一片繁荣 富强的景象。
因此他早期的创作充满愉快乐观的浪漫色彩, 以喜剧居多, 即使创作悲剧, 如《罗密欧与朱丽 叶》, 也是以主人公之死换来的两家和好为结 局。
而且, 哈姆雷特是“一定阶级和倾向的代表”, 它以独特的方式在行动, 具有鲜明的典型的性 格特征, 这是前代同名作品所不具备的。由此 可见,莎士比亚是把主人公的命运同时代的命 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精选最新分析莎士比亚戏剧《哈姆雷特》的艺术特色 论文3篇
关键词:莎士比亚戏剧家悲剧哈姆雷特人文主义摘要:威廉·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戏剧家。
作为戏剧艺术大师,他的戏剧,无论是历史剧、喜剧,还是悲剧,都达到了世界文学的顶峰。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最著名的悲剧之一,代表了莎士比亚最高的艺术成就。
剧中莎士比亚塑造的著名人物哈姆雷特,连同罗密欧和朱丽叶等700余典型的人物形象一起已被列入世界文学的艺术画廊。
本文主要通过对悲剧《哈姆雷特》及其艺术风格的分析与研究来探索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思想及其对世界文学发展的贡献。
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
他于1564年4月23日出生在英格兰中部沃里克郡埃文河畔的斯特拉特福镇,在那里度过了他的童年时期。
父亲是一个商人,曾任过斯特拉特福镇的镇长。
少年时代在当地文法学校接受基础教育,先后学习拉丁文、哲学和历史等。
莎士比亚自幼就接触过戏剧,不断有一些著名的剧团来他家乡巡回演出,这些演出使他对戏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培养了他对戏剧的爱好。
在文法学校,他经常在课下研读古罗马剧作家的作品,尝试练写诗歌。
14岁时,由于他父亲陷入债务,家道中落,莎士比亚不得不辍学谋生。
他18岁结婚。
1586年,他离开家乡,赴伦敦谋生。
开始当过一家剧院的打杂工,在戏剧中扮演一些小角色。
在繁忙的演员生活之余,他开始从事剧本改编和创作。
在16世纪末叶,莎士比亚已经成为一位成功的作家。
一、莎士比亚的文学生涯1590年至1600年是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第一时期,莎士比亚初试创作,本时期是他的人文主义世界观的形成期,在此期间,他写了许多历史剧、喜剧和很少几部悲剧,这些剧作大都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
主要代表作为:《查理三世》,《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罗密欧与朱丽叶》和《皆大欢喜》。
1601年至1608年为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第二时期,本时期是莎士比亚创作的辉煌时期。
在此期间,莎士比亚的文艺思想变得更加成熟,他的创作艺术也达到了巅峰阶段,他创作了不朽的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瑟罗》《李尔王》和《麦克白》。
哈姆雷特的悲剧艺术特征
哈姆雷特的悲剧艺术特征《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最著名的一部戏剧作品,它的悲剧艺术特征在世界文学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
本文将从人物塑造、情节结构、思想内容、语言表现等方面剖析《哈姆雷特》的悲剧艺术特征。
一、人物塑造《哈姆雷特》中的人物塑造既深刻又具有独特性。
哈姆雷特是一位复杂的人物,内心矛盾、情感激烈,既有英勇的一面,又有懦弱的一面,他的形象是莎士比亚塑造的最完整的人物形象之一。
与之相对的是克劳狄斯,他是一个反派角色,具有贪婪、残忍、虚伪等负面的特征,他的形象为戏剧增添了强烈的对比和立体感。
此外,奥菲利亚、玛丽和露丝等女性角色也是莎士比亚塑造的又强烈又真实的形象。
奥菲利亚天真烂漫、美丽动人,但在恋爱、家庭、社会的压力下逐渐崩溃;玛丽则是一位聪明智慧,为爱痴狂的性格鲜明的人物;露丝则是一位坚强而勇敢的女性,为保护自己的爱情,不惜牺牲自己。
二、情节结构《哈姆雷特》的情节结构具有复杂性和深度。
故事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哈姆雷特与父亲之死和其复仇计划的展开;第二部分是爱情和友谊的挑战以及人物关系的错综复杂;第三部分是复仇的实现和全剧的悲剧结局。
这样的情节结构既体现了严密的安排和分寸之中的变化,又在戏剧节奏上做了充分的铺展,使得故事更加生动。
三、思想内容《哈姆雷特》展现出深刻的思想内涵,透露出莎士比亚对人类存在的探求和对人性、生命、伦理、道德等重要问题的深刻关注。
这部戏剧反映了人类存在的无常和不确定性,也表达了作者对无法解决的问题所感到的无奈和沉思。
例如,哈姆雷特对人类的处境和自我认识的探求,对复仇和人性的审视,以及对女性权利和社会伦理的探讨等,都体现了莎士比亚在思想上的深度。
四、语言表现莎士比亚的语言艺术是《哈姆雷特》的最大特点。
既有对话铺陈、反复熏陶的手法,也有充满诗意的语言表达。
《哈姆雷特》中有很多名言警句,如“to be or not to be”、“there is nothing either good or bad, but thinking makes it so”,别具深意。
论《哈姆雷特》的艺术特色及其现实意义
论《哈姆雷特》的艺术特色及其现实意义《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的经典名作,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作品之一。
它以其独特的艺术特色和深刻的现实意义吸引着无数读者和观众。
本文将从《哈姆雷特》的艺术特色和其现实意义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揭示这部作品的魅力所在。
我们来谈谈《哈姆雷特》的艺术特色。
这部作品的艺术魅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作品的语言是其最为突出的艺术特色之一。
莎士比亚是英语世界最伟大的戏剧大师,他的作品以其华丽的词藻、深刻的内涵和丰富的表现力而闻名于世。
《哈姆雷特》也不例外,其中的对白、独白和独白都充满了诗意的表达和思想的深刻。
通过这种精致的语言艺术,莎士比亚成功地营造了一个戏剧世界,在其中既有人物的内心独白,又有人物之间的对话和争斗,使得整个戏剧呈现出一种动人心魄的艺术魅力。
作品的人物塑造也是其艺术特色之一。
《哈姆雷特》中的人物形象丰满、丰富、多样,各具特色。
主人公哈姆雷特是一个内心纠结、复杂多变的人物,他的形象被塑造得非常饱满,既有英勇和决绝,又有犹豫和矛盾,这使得他成为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符号。
而克劳狄斯、波洛尼斯等其他人物也各具特色,他们的形象塑造既符合戏剧的需要,又具有鲜明的个性,这为整个作品增添了丰富的戏剧色彩。
作品的情节设计也是其艺术特色之一。
《哈姆雷特》的故事情节曲折离奇,扣人心弦,充满了悬念和戏剧冲突。
人物之间的爱恨情仇、权谋暗算,使得整个故事呈现出一种扑朔迷离的艺术魅力。
莎士比亚通过精心设计的情节和巧妙安排的结构,成功地营造了一个戏剧世界,吸引了无数读者和观众。
作品的主题和思想也是其艺术特色之一。
《哈姆雷特》探讨了许多深刻的人生命题,如爱情、友情、亲情、权力、欺诈、报复等等。
通过对这些主题的反思和探讨,莎士比亚成功地呈现了丰富多彩的人生画卷,使得整个作品充满了哲理和智慧。
这种思想的深刻和主题的丰富,是《哈姆雷特》艺术魅力的重要方面。
《哈姆雷特》之所以成为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除了其独特的艺术特色外,更重要的是它的深刻的现实意义。
通过戏剧赏析《哈姆雷特》,激发学生的表演能力
通过戏剧赏析《哈姆雷特》,激发学生的表演能力1. 引言1.1 概述本文旨在探讨通过戏剧赏析《哈姆雷特》如何激发学生的表演能力。
戏剧赏析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工具,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经典戏剧作品的故事情节和主要角色,还能培养学生的表达情感与沟通能力、自信心与台词记忆能力以及团队合作与协调能力。
而《哈姆雷特》作为莎士比亚的杰作之一,被公认为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戏剧之一,对于学生启发表演潜力具有极高的价值。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五个部分进行阐述。
首先,在第二部分中,我们将对《哈姆雷特》的剧情梗概进行赏析,并对主要角色进行深入分析。
然后,在第三部分中,我们将探讨表演能力在学生发展中的重要性,包括其对于表达情感与沟通能力、自信心与台词记忆能力以及团队合作与协调能力的影响。
接下来,在第四部分中,我们将详细介绍设计与实施《哈姆雷特》表演项目的步骤,包括表演训练计划制定、角色分配与舞台布置以及排练和演出过程管理。
最后,在第五部分中,我们将总结《哈姆雷特》戏剧赏析对学生表演能力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1.3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戏剧赏析《哈姆雷特》,探讨如何激发学生的表演能力。
通过深入了解该经典戏剧作品的剧情、角色和戏剧元素,学生将有机会培养并展示他们在表达情感、记忆台词和团队协作方面的能力。
此外,本文还将提供关于设计与实施《哈姆雷特》表演项目的指导,帮助教育工作者和学生有效地进行相关训练,并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力。
以上是文章“1. 引言”部分的内容。
2. 哈姆雷特戏剧赏析:2.1 剧情梗概:《哈姆雷特》是威廉·莎士比亚最著名的悲剧之一,讲述了丹麦王子哈姆雷特发现父亲被自己的叔父克劳迪斯杀害,并娶了自己的母后格尔德拉后,为给父亲复仇而展开一系列行动的故事。
整个剧情充满了复仇、欺诈和背叛等元素,通过对人性和道义的探讨引起观众深思。
2.2 主要角色分析:- 哈姆雷特:作为主角,哈姆雷特是一个复杂而多面的人物。
马工程外国文学《哈姆雷特》的艺术特点
马工程外国文学《哈姆雷特》的艺术特点
马工程外国文学《哈姆雷特》的艺术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情节复杂、跌宕起伏:这部作品有着丰富的情节和错综复杂的线索,展现出人性的复杂性和命运的不可预测性。
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不断出现意想不到的转折和悬念,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充满期待和惊喜。
2.人物形象鲜明: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形象鲜明,具有独特的性格和心理特点。
哈姆雷特王子的内心矛盾和挣扎,克劳狄斯王的心机与虚伪,奥菲利娅的悲痛与无奈等,都让人印象深刻。
3.语言丰富、生动:作品的语言丰富、生动,运用了大量的隐喻、象征、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的表达力。
同时,作品中的人物语言个性鲜明,能够准确地传达出人物的性格和心理特点。
4.深刻反映人文主义思想:哈姆雷特作为人文主义者的艺术形象,反映了人文主义思想对人的价值的重视和对人性的探索。
作品通过哈姆雷特的复仇故事,探讨了人的自由意志与命运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使读者深刻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5.悲剧与喜剧的结合:作品将悲剧与喜剧的元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
这种风格使得作品既有深沉的悲剧色彩,又有幽默诙谐的喜剧氛围,从而更加贴近人性的真实面貌。
6.独特的舞台呈现方式:《哈姆雷特》的舞台呈现方式独特,充分展现了戏剧艺术的魅力。
例如,剧中出现的一连串不可思议的巧合和神秘预言的实现,以及哈姆雷特与掘墓人的精彩对白等,都给观众
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综上所述,《哈姆雷特》的艺术特点十分丰富多样,它不仅在文学上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后世戏剧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读书心得——论《哈姆雷特》的艺术特色及其现实意义
读书心得——论《哈姆雷特》的艺术特色及其现实意义一、《哈姆雷特》的创作背景莎士比亚这位出身于英国的文学家一生有着非常多的著作,而其中最享誉盛名的就是四大悲剧和四大喜剧。
《哈姆雷特》具有典型的悲剧主义表达方式,具有深厚的文学价值与社会价值,戏剧人物复杂,艺术手法变幻莫测,让其成为这个时代最具代表性的一部作品。
在16 到17 世纪莎翁撰写了这部作品,而这个时期正是经济格局发生巨大变革的阶段,英国社会处于极其重要的转折点,他以丹麦为背景书写戏剧故事反映英国社会的状况。
在伊丽莎白统治期间,英国的社会稳定,生产力快速发展。
该地区的专制体制在詹姆斯一世登基以后开始实施,剥削阶级残酷地侵占劳动人民的剩余价值,冲突在不同阶级中产生,并且越演越烈。
而这部作品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出现的,作者通过文字揭示了现实社会的残酷和黑暗,展现了新旧交替过程中,权力更迭的冲突,进一步批评了旧有等级的落后。
二、“哈姆雷特”的艺术特色(一)独特的人物性格这部作品里对各个角色的塑造都是非常具有特点的。
男主角的个性很鲜明,同时也非常多元化,一方面犹豫不决,心思敏感;一方面勇敢专断。
在父王被杀害、母后嫁给凶手、臣子攀附新皇以后,男主角有“倒霉的我,却要担负重整乾坤的重任”的感叹。
时代赋予哈姆雷特勇敢却优柔寡断的性格,“人格反映了时代的社会矛盾,任何特定环境的变化都会影响人物”。
正如列宁所说:“人们在自己的实践中依赖客观世界,他依靠自己的活动。
”哈姆雷特有自己独特的思考,有上进心,不断追求心中梦想,他不断寻求某种有效的方式,但是最终并不能跳出现实与理想的牢笼。
哈姆雷特的忧郁是那个时代赋予知识分子的共性,同时,主人公幽默而果决。
在知道幽灵的内幕后,他经过理性的思考才有所行动,这也可见主人公的智慧。
报复的种子使哈姆雷特不得不直面他喜欢的奥菲莉亚,当他被毒剑刺中,清楚克劳迪斯的真实情况,毫不犹豫地怀疑生命的初衷和结果,这都证明了哈姆雷特的果决。
哈姆雷特的性格也反映了文艺复兴所倡导的理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从思考到行动的发展过程中, 他逐渐认识到, 为父王复仇不仅仅是个人的问题, 而是关系到 整个国家, 整个社会的问题。
开始时, 哈姆雷特对世界、对生活充满了纯洁 美好的向往, 他觉得“人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 杰作! 多么高贵的理性! 多么伟大的力量! 多么 优美的仪表! 多么文雅的举动! 在行为上多么 像一个天使! 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 宇宙 的精华! 万物的灵长!”
哈姆雷特在其父被害之前是一个具有文艺复兴 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青年。他在当时人文主义 思潮的堡垒德国威登堡大学学习时, 深受人文 主义思想的陶冶, 我们“可以很容易地从这出 戏剧中发现, 哈姆雷特在其言谈举止中处处闪 耀人文主义思想的光辉”
哈姆雷特的女友奥菲利亚对他的发疯这样感 慨:“啊! 一颗多么高贵的心是这样殒落了! 朝 臣的眼睛、学者的辩舌、军人的利剑、国家所 瞩望的一朵娇花; 时流的明镜、人伦的雅范、 举世瞩目的中心, 这样无可挽回地殒落了! ”从 这里面我们可以看出哈姆雷特具有文艺复兴时 期良好的人文素养, 这从根本上决定了他能超 越个人仇恨, 升华到忧国忧民的高度。
他认识到“丹麦是一所监狱”, 乃至全世界是 “一所很大的牢狱, 里面有许多监房、囚室、 地牢; 丹麦是其中最坏的一间”, 认识到“时代 整个儿脱节了”, 并最终决定承担起这个“重 整乾坤的责任”。
其次, 哈姆雷特在剧中实现了从苦闷的思索到 勇敢的行动的超越。当他获悉父王突然驾崩, 叔叔克劳狄斯突然登基, 他从德国返回丹麦, 又 发现母亲匆匆改嫁, 便疑窦顿生, 精神忧郁, 决 心弄清此事。
然而这种肯定人的作用的人文主义理想与现实 发生了深刻的矛盾。在接触到父死母嫁的黑暗 现实之后, 他怀疑“人”的价值。就在上述那 段肯定“人”的独白后半段, 却说“可是在我 看来, 这一个泥土塑成的生命算得了什么? 人的, 而是属于整个社会的。
1601 年, 莎士比亚把它重新改编, 把一段中世 纪的复仇故事, 改写成一部具有深刻意义的悲 剧, 哈姆雷特的形象也成为著名的艺术典型之 一。
首先, 莎士比亚使个人悲剧更鲜明地具有了社 会悲剧的色彩。哈姆雷特不再是特定的哈姆雷 特, 而是社会中的千千万万的哈姆雷特。
在《哈姆雷特》剧中理想和现实的尖锐冲突使 哈姆雷特由个人的悲哀联想到人民的痛苦、社 会的黑暗, 强烈地感受到这是一个“颠倒混乱 的时代”, 他很想解放丹麦这所“牢狱”,“负起 重整乾坤的责任”, 把个人的为父复仇同社会 的改造紧密地结合起来。
而且, 哈姆雷特是“一定阶级和倾向的代表”, 它以独特的方式在行动, 具有鲜明的典型的性 格特征, 这是前代同名作品所不具备的。由此 可见,莎士比亚是把主人公的命运同时代的命 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其次, 莎士比亚加强了《哈姆雷特》的悲剧力 度。沙克索的《丹麦史》记载了哈姆雷特的不
幸遭遇及他在复仇过程中的曲折经历, 故事的 结尾是哈姆雷特烧死了自己的仇人, 报了父仇, 取得了王位。
这个大团圆结局符合“恶有恶报, 善有善报” 的喜剧公式, 可以说是一出悲喜剧。而莎士比 亚笔下的故事结局则是哈姆雷特在同仇人比剑 中以双方共同毁灭而告终, 是地地道道的悲剧, 它产生的悲剧效果以及它的悲剧力度远远超过 了《丹麦史》中有关王子复仇的故事和同题材 的其他文学作品。
首先, 哈姆雷特实现了从个人到国家的超越。 哈姆雷特把个人的仇恨升华为对国家的忧虑, 把自己的命运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承担 起为父报仇, 拯救丹麦的神圣使命。
在英国文艺复兴最繁荣的时期, 莎士比亚的人 生观和世界观也经历了从形成到发展深化的过 程, 后期的代表作《哈姆雷特》无疑集中反映 了莎士比亚世界观的成熟与超越。
在早期创作中, 莎士比亚相信人性善良, 相信 “爱”的武器可以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矛盾, 并 把这看成是改变现实邪恶和创造美好世界的巨
大力量, 戏剧冲突也往往是由恶人悔改、好人 宽恕而得到解决的。
他夜上露台观看鬼魂, 他父亲的亡魂告诉他克 劳狄斯谋杀自己的罪行, 并嘱咐他复仇。从此, 他便处于沉思延宕、忧郁痛苦之中。
为了进一步弄清真相, 哈姆雷特巧妙地安排了 一场“戏中戏”《捕鼠器》, 证实鬼魂的话是 真的。但是他却一再犹豫。这时奸王阴谋借刀
杀人, 派遣哈姆雷特去英国, 让英王除掉王子, 哈姆雷特识破阴谋, 半路逃回。这成了他实现 超越的直接条件, 此时, 他彻底超脱忧郁, 立志 报仇, 最终把愤怒的剑刺向克劳狄斯, 从而也真 正地由一个思考型的人变成了一个行动型的人。
在中期的悲剧创作中,“他向我们展示的却是 人类的自私与丑陋, 人与人之间的残酷与血腥 的关系, 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幅人性堕落, 情绪泛 滥的画面”。
写于16 世纪与17 世纪之交的《哈姆雷特》就 是这样一幅刻画人性有限的代表作, 这一时期 英国已从“快乐英国”的“黄金时代”笔直地
堕入了“黑铁时代”, 专制政体的进步性已经 丧失殆尽, 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矛盾日趋尖锐, 人 与人之间只有金钱利害关系, 极端个人主义盛 行。
《哈姆雷特》艺术性赏析
一 《哈姆雷特》的传承与超越
《哈姆雷特》约写于1601 年。取材于12 世纪 末丹麦编年史家沙克索·格兰马迪克斯的《丹 麦史》中关于丹麦王子哈姆雷特为父复仇的传 说, 二者的情节也基本相似,
1576 年一位法国作家把这段王子复仇的故事 写进了他的作品, 16 世纪末伦敦舞台上曾多次 上演过莎土比亚同时代剧作家据此改编的戏剧。
这一时期正当英国伊丽莎白女王统治的极盛时 期, 这时的英国建成了一个统一的民族国家。 对外战争的胜利和对殖民地的掠夺, 进一步促 进了工商业的发展, 英国社会呈现出一片繁荣 富强的景象。
因此他早期的创作充满愉快乐观的浪漫色彩, 以喜剧居多, 即使创作悲剧, 如《罗密欧与朱丽 叶》, 也是以主人公之死换来的两家和好为结 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