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工程常见质量问题
混凝土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混凝土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材料之一,但是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质量问题。
下面将介绍一些混凝土常见的质量通病以及相应的防治措施。
一、裂缝1.通常是由于混凝土干缩引起的,特别在高温或干燥环境下更容易出现。
2.防治措施:混凝土中加入适量的减水剂和膨胀剂,增加混凝土的延性,减少干缩裂缝的产生;同时在浇注混凝土后,要及时进行水养护,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
二、强度不达标1.可能是由于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不合理或施工过程中操作不当,导致混凝土强度低于要求。
2.防治措施:优化混凝土的配合比,使其更加符合工程要求;加强施工过程的管理和监督,确保混凝土的搅拌、浇注、养护等环节符合要求。
三、水泥渗漏1.一般是由于混凝土中水泥的质量不合格或混凝土孔隙结构不合理造成。
2.防治措施:选用质量可靠的水泥,并控制混凝土中水灰比;增加混凝土内的过渡带,减缓渗漏的速度;加强混凝土的振捣,提高表面光洁度。
四、腐蚀1.通常是由于混凝土中含有有害化学物质,如氯离子、硫酸盐离子等,与钢筋发生化学反应引起腐蚀。
2.防治措施:控制混凝土配合比中潜在腐蚀物质的含量;在混凝土配合比中添加适量的防腐剂,形成保护层;加强钢筋的防腐措施,如涂覆石蜡或防锈涂料等。
五、空鼓1.通常是由于混凝土在浇注过程中未充分振捣或浇注后长时间未进行养护所导致的,也与混凝土的质量有关。
2.防治措施:加强振捣,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及时进行养护,防止混凝土干燥收缩;优化混凝土的配合比,提高其抗裂性能。
六、空鼓1.通常是由于混凝土在浇注过程中未充分振捣或浇注后长时间未进行养护所导致的,也与混凝土的质量有关。
2.防治措施:加强振捣,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及时进行养护,防止混凝土干燥收缩;优化混凝土的配合比,提高其抗裂性能。
综上所述,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容易出现一些质量通病,但通过适当的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地避免和解决这些问题。
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重视混凝土的配合比、施工工艺和养护等环节,确保混凝土质量达到要求,以保证工程的安全和持久性。
混凝土施工常见的质量通病和防治措施
加强养护护,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防 止开裂和收缩。
控制温度
采取措施控制混凝土内部温度,防止温度过高或过低对混凝土性 能的影响。
定期检查
对养护过程中的混凝土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确 保混凝土质量。
合理设计结构
1 2
优化结构设计
根据工程要求和实际情况,合理设计混凝土结构 形式和尺寸,减少应力集中和裂缝产生。
合理配合比设计
根据工程要求和实际情况,合理设计混凝土配合比,确保混凝土强 度和耐久性。
优化施工工艺
改进施工方法
01
采用先进的施工方法和技术,如泵送混凝土、滑模施工等,提
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加强施工监控
02
对混凝土施工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
施工质量。
提高施工人员技能
03
加强施工人员技能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操作水平和责任心。
材料因素
水泥
水泥的强度、安定性、凝结时间 等性能不符合要求,可能导致混 凝土出现裂缝、强度不足等问题
。
骨料
骨料的级配、粒径、含泥量等不符 合要求,可能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 耐久性。
外加剂
外加剂的种类、用量、质量等不符 合要求,可能影响混凝土的施工性 能和强度。
施工工艺
搅拌不均匀
混凝土搅拌不均匀,可能导致混 凝土出现离析、强度不均匀等问
激励机制
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施工人员积极参与质量管理和技术创 新活动,提高整体施工质量水平。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加强构造措施
在结构设计中采取加强措施,如增加配筋、设置 伸缩缝等,提高结构抵抗开裂的能力。
3
考虑环境因素
在结构设计时充分考虑环境因素对混凝土性能的 影响,如温度变化、湿度变化等,采取相应的措 施进行预防和控制。
混凝土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混凝土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混凝土施工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并探讨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混凝土质量问题1. 混凝土强度不达标混凝土强度不达标是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可能是因为原材料的质量不过关,如水泥和骨料的配置不当,也可能是因为施工工艺的控制不到位。
解决方案:首先,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原材料的配比。
比如,在配制混凝土时,应控制好水灰比,保证水泥固化的能力;其次,在浇筑过程中,要控制好浇筑速度,避免出现砂浆分层等情况;最后,要注意认真进行养护,保证混凝土的正常硬化。
2. 水泥浆漏水水泥浆是混凝土浇注前的关键步骤,但有时会出现水泥浆漏水的问题。
这可能是工地环境不封闭,导致水泥浆流失;又或者是施工过程中压力不均衡,泥浆泄露。
解决方案:要保证施工现场环境封闭,严密遮挡工作面,防止水泥浆流失。
同时,在浇筑过程中,要持续监测泵车的压力,确保均衡,避免泥浆泄露。
二、混凝土施工工艺问题1. 前期基础不稳定混凝土浇注前,对基础的处理十分重要。
如果基础不稳定,容易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问题,如开裂、倾斜等。
解决方案:在施工前,要对基础进行充分的勘察,确保地基坚实、平整。
如果基础不稳定,应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如加设加强筋、增加基础厚度等,确保混凝土浇注时的稳定性。
2. 温度控制不当混凝土浇注前后的温度控制是决定其强度和耐久性的关键因素。
如果温度控制不当,可能导致混凝土开裂、龟裂等问题。
解决方案:首先,在配制混凝土时,要控制好水灰比和水泥用量,以降低混凝土的发热量。
其次,在浇注后,应及时进行温度控制,采取覆盖保温或水养护等方式,避免温度差异过大引起的开裂问题。
三、混凝土浇注过程问题1. 分层现象混凝土浇注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分层现象,即混凝土中砂浆和骨料的分离。
解决方案:要加强对混凝土浇注过程的监测,确保浆料和骨料的均匀混合。
可以采用振捣、手摇等方式,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避免分层现象的发生。
混凝土工程常见的质量事故及处理
混凝土工程常见的质量事故及处理混凝土工程是建筑施工中常见的一项工程,它承担着建筑物的承重和稳定功能。
然而,在混凝土工程中,常常会发生一些质量事故,影响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工程中常见的质量事故,并提供相应的处理方法。
一、混凝土开裂混凝土开裂是混凝土工程中常见的质量事故之一。
开裂可能是由于混凝土配比不合理、施工过程中水灰比过高或过低、养护不当等原因引起的。
开裂会导致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下降,进而影响工程的使用寿命。
处理方法:1. 配合比设计合理:合理的配合比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在设计配合比时,应根据实际工程要求和材料性能选择合适的水灰比、砂浆含量、骨料粒径等参数,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2. 控制水灰比:水灰比是影响混凝土开裂的重要因素之一。
水灰比过高会导致混凝土收缩过大,容易开裂;水灰比过低则会影响混凝土的流动性,难以充分密实。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控制水灰比在合理范围内,避免过高或过低。
3. 加强养护措施:养护是保证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重要环节。
在施工后,应及时进行养护,包括覆盖保湿、遮阳避雨、防止温度变化过大等措施。
养护时间一般为7-14天,确保混凝土充分硬化和强度发展。
二、混凝土强度低混凝土强度低是混凝土工程中常见的质量事故之一。
强度低可能是由于原材料质量不合格、配合比设计不合理、施工过程中控制不当等原因引起的。
强度低会导致工程承载能力不足,影响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处理方法:1. 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原材料是混凝土强度的基础。
在施工前,应对水泥、骨料等原材料进行检测,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同时,应选择质量可靠的供应商,避免使用劣质材料。
2. 合理设计配合比:配合比是混凝土强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设计配合比时,应根据工程要求和材料性能选择合适的水灰比、砂浆含量、骨料粒径等参数,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3. 加强施工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混凝土浇筑、振捣、养护等环节的控制。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是指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质量问题,其中包括材料质量、施工环境、施工工艺等方面的不符合设计要求以及存在的一些常见问题。
为了确保混凝土工程的质量,我们需要采取一些防治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一、混凝土材料质量通病: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不合理:可能导致混凝土强度不达标、抗渗性差等问题。
防治措施:合理设计配合比,选用合适的水泥、骨料等原材料,并进行适当的试验检验。
2.原材料偷工减料:可能导致混凝土强度不达标,甚至出现开裂、渗水等问题。
防治措施:加强对原材料供应商的管理和质量把控,确保原材料的质量。
3.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水用量控制不当:可能导致混凝土强度不达标、开裂、渗水等问题。
防治措施:合理控制水灰比,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控,严格控制用水量。
4.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搅拌和浇注不均匀:可能导致混凝土强度不均匀、开裂等问题。
防治措施:合理选择搅拌设备,确保搅拌均匀;控制浇注速度和质量,避免混凝土分层。
二、施工环境和工艺通病:1.施工现场环境不洁净:可能导致混凝土表面质量不达标、强度降低等问题。
防治措施:加强对施工现场的清洁管理,确保施工环境的整洁。
2.温度和湿度控制不当:可能导致混凝土开裂、强度低等问题。
防治措施:合理控制施工温度和湿度,可采取加热、湿喷雾等方法进行调控。
3.混凝土养护不当:可能导致混凝土强度下降、开裂等问题。
防治措施:对刚浇筑的混凝土进行养护,保持适宜的湿度和温度,避免混凝土表面水分过早蒸发。
三、其他常见问题及防治措施:1.混凝土表面麻面:可能由于混凝土坍落度过大、养护不当等原因导致。
防治措施:加强对混凝土坍落度的控制,注意养护工作,避免混凝土表面水分过早蒸发。
2.混凝土开裂:可能由于温度变化、湿度变化等引起。
防治措施: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混凝土抗裂措施,如加纤维等。
3.混凝土强度低:可能由于配合比设计不合理、原材料质量差等原因引起。
防治措施:合理设计配合比,加强对原材料的质量管控,确保混凝土强度。
现浇混凝土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措施
现浇混凝土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措施和易性差1 .现象拌合物松散不易粘结,或粘聚力大、成团,不易浇筑;或拌合物中预拌砂浆填不满石子间的孔隙;在运输、浇筑过程中出现分层离析,不易将混凝土振捣密实。
2 .原因分析(1)水泥强度等级选用不当。
当水泥强度等级与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之比大于22时,水泥用量过少,混凝土拌合物松散;当水泥强度等级与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之比小于10时,水泥用量多,混凝土拌合物粘聚力大、成团,不易浇筑。
(2)砂、石级配质量差,空隙率大,配合比砂率过小,难以将混凝土振捣密实。
(3)水灰比和混凝土坍落度过大,在运输时砂浆与石子离析,浇筑过程不易控制其均匀性。
(4)计量工具未检验,误差较大,计量制度不严或采用了不正确的计量方法,造成配合比不准,和易性差。
(5)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没有拌合均匀。
(6)配合比的设计,不符合施工工艺对和易性的要求。
3.预防措施(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和试验方法,应符合有关技术规定,混凝土最大水灰上存口最小水泥用量应符合要求。
(2)泵送混凝土配合比应根据泵的种类、泵送距离、输送管径、浇筑方法、气候条件等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碎石最大粒径与输送管内径之比,宜小于或等于1:3,卵石宜小于或等于:5,通过0.315mm筛孔的砂应不少于15%,砂率宜控制在38%-45%;2)混凝土的坍落度宜为IOO-180mm;3)最小水泥用量宜为300kg∕m3;4)混凝土内宜掺加适量的外加剂;5)泵送轻骨料混凝土选用原材料及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
(3)应合理选用水泥强度等级,使水泥强度等级与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之比控制在13-20之间。
客观情况做不到时,可采取在混凝土拌合物中掺加混合材料(如粉煤灰等)或减水剂等技术措施,以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
(4)原材料计量应建立岗位责任制计量方法力求简便易行、可靠。
水的计量,应制作标准计量水桶,外加剂应用小台秤计量。
(5)在混凝土拌制和浇筑过程,应按规定检查混凝土组成材料的质量和用量,每一工作班应不少于2次。
钢筋混凝土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与防治
钢筋混凝土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与防治钢筋混凝土工程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而质量问题的存在会对工程的安全和使用寿命产生重大影响。
下面将介绍钢筋混凝土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及其防治措施。
1.混凝土强度不达标混凝土强度是衡量工程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常见的导致混凝土强度不达标的问题有:配合比设计不合理、水灰比过大、混凝土浇筑不均匀等。
为了防止混凝土强度不达标,应严格按照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求进行施工,保证搅拌均匀、浇筑均匀。
施工现场应定期取样进行检测,及时调整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钢筋锈蚀钢筋锈蚀是钢筋混凝土工程中常见的问题,主要是由于钢筋与外部环境中的水和氧气发生化学反应而腐蚀。
钢筋锈蚀严重会降低结构的承载能力,加快结构的老化。
为防止钢筋锈蚀,可以在施工过程中加入防锈剂,选择具有良好防腐蚀性能的钢筋,并做好保护措施,防止钢筋被水氧化。
3.混凝土裂缝混凝土裂缝是由于混凝土的收缩变形或荷载超过承载能力而产生的。
裂缝的存在会导致结构强度降低,影响工程的使用寿命。
为了防止混凝土裂缝,可以在混凝土配合比中添加适量的纤维材料,增加混凝土的韧性。
还应注意控制混凝土的收缩变形,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和施工时间,避免混凝土过早干燥或过早加荷载。
4.混凝土表面质量差混凝土表面质量差主要表现为空鼓、起砂、麻面等问题。
空鼓指混凝土与模板的粘结不牢固,空气被困在混凝土中而形成的空洞。
起砂指混凝土表面出现颗粒松散、易脱落的现象。
麻面指混凝土表面出现凹凸不平的情况。
为了保证混凝土表面质量,应注意选择合适的模板材料和施工工艺,保证模板与混凝土的充分粘结。
在浇筑混凝土前,要对模板进行充分清理和涂抹防粘剂,避免混凝土与模板粘结不紧密。
钢筋混凝土工程中的质量问题对工程的安全和使用寿命产生重大影响。
为了预防这些问题的发生,施工人员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加强现场管理和质量控制,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常见混凝土施工质量问题的处理方法
常见混凝土施工质量问题的处理方法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质量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予以妥善处理,可能会导致工程质量的下降。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混凝土施工质量问题,并提供相应的处理方法。
一、混凝土开裂问题混凝土开裂是施工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常见的裂缝有塑性开裂、干缩开裂和温度应力开裂等。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处理:1. 控制水灰比:适当降低水灰比,增加混凝土的强度和抗裂性能。
2. 使用抗裂剂:添加适量的抗裂剂,能够改善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和延展性,减缓开裂的发生。
3. 加强养护管理:做好混凝土的养护工作,保持适当的湿度和温度,避免出现过早干燥和温度变化过大的情况。
二、混凝土强度不达标问题混凝土强度不达标是很多工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常见的原因包括配料不当、搅拌不均匀、养护不到位等。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 加强原材料的质量控制:严格控制水、胶凝材料、骨料等原材料的质量,确保配料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 加强搅拌均匀性控制:充分搅拌混凝土,确保各种原材料均匀分布,避免出现孔洞和缺陷。
3. 加强养护管理:密切监测混凝土的养护情况,保持适宜的湿度和温度,促进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发展。
三、混凝土表面平整度问题混凝土表面平整度是衡量混凝土质量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常见的问题包括偏差、麻面、坑洼等。
为了提高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度,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 注意摊铺技术:在摊铺混凝土时,注意控制水平度和坡度,保证混凝土能够均匀覆盖在地面上。
2. 加强振捣:在摊铺混凝土后,进行适量的振捣,使混凝土充分密实,避免出现塌落和凹凸不平的情况。
3. 进行修补和研磨:对于已经出现的表面缺陷,可以采取修补和研磨的方式进行处理,使其平整度得到改善。
四、混凝土质量监测方法为了及时掌握混凝土施工的质量状况,可以采用以下监测方法:1. 试块制作:通过制作混凝土试块,进行实验室试验,从而了解混凝土的强度和密实性。
2. 现场非破坏性检测:利用超声波、雷达等检测设备,对混凝土进行非破坏性检测,了解混凝土的内部结构和缺陷情况。
混凝土常见质量问题原因和处理方法
混凝土常见质量问题原因和处理方法1. 引言混凝土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建筑材料,它的质量对于工程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质量问题,如裂缝、气孔、色差等。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混凝土质量问题、其产生原因以及相应的处理方法。
2. 裂缝2.1 产生原因混凝土裂缝是指混凝土表面或内部出现的不连续性裂隙。
常见的裂缝产生原因包括:•混凝土收缩:由于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的收缩,随着体积减小,可能导致表面或内部出现拉应力而产生裂缝。
•基础变形:基础不稳定、变形或下沉可能会导致混凝土的承载能力不足,从而引发裂缝。
•温度变化:混凝土在温度变化较大的环境中,由于热胀冷缩的原因,易发生裂缝。
•施工不当:混凝土浇筑及养护过程中,若操作不当或养护不当,可能导致混凝土内部出现裂缝。
2.2 处理方法针对不同原因导致的裂缝,可以采取以下处理方法:•控制混凝土收缩:通过添加适量的控制收缩剂或改变配合比,可以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并减少裂缝的产生。
•检测和修复基础问题:对于出现基础变形导致的裂缝,需要及时检测并修复基础问题,以保证混凝土的稳定性。
•制定温度控制措施:在温度变化较大的施工环境中,可以采取遮阳措施、增加养护时间等方式,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变化,减少裂缝的发生。
•优化施工工艺:在混凝土的浇筑和养护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操作,确保浇筑均匀、养护到位,以减少裂缝的产生。
3. 气孔3.1 产生原因气孔是指混凝土中存在的空隙或气泡。
常见的气孔产生原因包括:•混凝土拌合不均匀:混凝土在拌合过程中,如掺杂有固体杂质或投料比例不合理,可能导致气孔的生成。
•非均匀振捣:混凝土振捣不均匀,无法使混凝土内的气泡顺利排除,从而形成气孔。
•蒸发水过快:在混凝土初凝阶段,如果环境湿度过低或风速过大,混凝土表面的水分可能会过快蒸发,形成气孔。
3.2 处理方法针对不同原因导致的气孔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处理方法:•提高混凝土拌合质量:在混凝土拌合过程中,要确保材料的质量,避免掺杂有固体杂质,同时严格控制投料比例,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
钢筋混凝土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与防治
钢筋混凝土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与防治钢筋混凝土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常见的质量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以保证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1. 混凝土强度不达标:混凝土强度不达标是一个常见的质量问题。
这可能是由于配料比例不准确、水泥质量不合格、搅拌不充分等原因造成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施工前需要进行混凝土配料的试验,确保配料比例准确,并且使用符合标准的水泥。
施工过程中还需要严格控制搅拌时间和搅拌质量,确保混凝土充分搅拌均匀。
2. 钢筋锈蚀:钢筋在钢筋混凝土工程中起到增强混凝土强度和抗拉强度的作用。
如果钢筋锈蚀,会导致钢筋的截面积减小,从而影响工程的承载力和耐久性。
防止钢筋锈蚀的方法包括采用防锈措施如施工过程中的钢筋防锈处理、保护层的设置和使用耐蚀性好的钢材。
3. 空鼓和裂缝:空鼓和裂缝是钢筋混凝土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
空鼓通常是由于混凝土浇筑不均匀或养护不当造成的。
裂缝可能是由于混凝土收缩、温度变化或荷载作用引起的。
防治这些问题的方法包括采用适当的浇筑工艺、养护工艺和使用合适的防裂措施,如控制混凝土收缩、设置合理的伸缩缝、提供适当的抗裂纤维等。
5. 基础不牢固:钢筋混凝土工程的基础应该是牢固的,以确保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基础不牢固可能会导致工程的下沉、断裂等问题。
防止基础不牢固的方法包括采用适当的基础设计和施工工艺,进行充分的基础处理,如地基处理、基坑支护、加固处理等。
钢筋混凝土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包括混凝土强度不达标、钢筋锈蚀、空鼓和裂缝、混凝土质量不均匀以及基础不牢固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如严格控制配料比例,进行钢筋防锈处理,控制混凝土搅拌和浇筑的质量,采取合适的基础处理等。
通过对这些质量问题的防治,可以保证钢筋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
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一、前言混凝土是建筑中最为常见的材料之一,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因此,在混凝土工程中,质量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混凝土质量控制中常常会出现各种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高混凝土质量,是我们需要探讨的问题。
二、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常见问题1.配合比设计不合理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是混凝土工程中的关键步骤,配合比设计不合理,会导致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等指标不达标。
常见的问题有:水灰比过大或过小、粉砂比例不合理、骨料粒径不合适等。
2.骨料质量不合格混凝土中的骨料质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骨料质量不合格,会导致混凝土的强度不达标,破坏混凝土的使用寿命。
骨料质量不合格的原因有:骨料含泥量过高、含石膏量过高、骨料含水率过高等。
3.施工与养护不当混凝土的施工和养护是混凝土质量控制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不当的施工和养护会导致混凝土的强度不达标,甚至出现开裂、龟裂等问题。
常见的问题有:施工过程中振捣不充分、养护时间不足、养护温度过低等。
4.原材料不合格混凝土中的原材料包括水泥、骨料、水等。
原材料不合格,会导致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不达标。
常见的问题有:水泥强度不足、水质不合格等。
三、解决混凝土质量控制中的常见问题的方法1.配合比设计合理合理的配合比设计是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基础,必须根据混凝土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配合比。
配合比设计时应根据混凝土强度等指标要求、骨料特性和水泥品种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2.骨料质量检测骨料质量检测是混凝土质量控制中的重要环节。
骨料应进行筛分、质量检测,检测项包括:粒径、含泥量、含石膏量等。
如发现骨料质量不合格,应及时更换。
3.施工与养护规范施工与养护规范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关键。
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振捣充分、养护时间、养护温度等因素,确保混凝土能够充分发挥其强度和耐久性。
同时,养护过程中还应注意保持混凝土的湿润状态,避免混凝土出现龟裂等问题。
4.原材料质检原材料要经过严格的质检,确保其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混凝土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及解决方法
混凝土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及解决方法一、前言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一种材料,具有高强度、耐久性好等优点,但是在混凝土工程中也常常出现一些质量问题,如裂缝、渗水、空鼓等,影响工程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因此,深入了解混凝土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及解决方法,对于保证工程质量至关重要。
二、混凝土工程常见质量问题1.裂缝混凝土在干燥过程中,由于内部应力的变化,容易发生裂缝,严重影响工程的使用寿命和美观度。
常见的裂缝类型有收缩裂缝、温度裂缝、质量不良裂缝等。
2.渗水混凝土的渗透性强,容易渗水,引起混凝土内部腐蚀、结构损坏、墙体发霉等问题,影响工程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3.空鼓混凝土表面与基层之间空气或水分子的存在,会使混凝土表面与基层失去粘结,造成空鼓。
空鼓会使混凝土表面易于破损、结构不牢固,严重影响工程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4.掉粉、脱皮混凝土表面掉粉、脱皮是由于混凝土表面与环境中的水分、二氧化碳等发生反应,导致混凝土表面的碱性物质逐渐被破坏,表面松散、掉粉、脱皮。
掉粉、脱皮会使混凝土表面变得不美观,影响工程的美观度和使用寿命。
三、混凝土工程常见质量问题的解决方法1.裂缝的解决方法(1)控制混凝土的收缩率,加强混凝土的养护。
(2)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加入纤维材料、改性剂等,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3)在混凝土表面涂刷防水剂,减少混凝土表面水分的蒸发,从而减少混凝土的收缩。
2.渗水的解决方法(1)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加入防水剂。
(2)对于已渗水的混凝土表面进行修补,增强混凝土的密实性。
(3)在混凝土表面涂刷防水涂层,增强混凝土的防水性能。
3.空鼓的解决方法(1)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减少混凝土表面的空气和水分子,从而减少空鼓的产生。
(2)在混凝土表面涂刷粘结剂,增强混凝土表面与基层的粘结性能。
4.掉粉、脱皮的解决方法(1)在混凝土表面涂刷防腐剂、防水剂等,增强混凝土表面的耐久性和抗腐蚀性能。
(2)对于已经掉粉、脱皮的混凝土表面进行修补,增强混凝土表面的密实性。
钢筋混凝土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与防治
钢筋混凝土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与防治钢筋混凝土工程是建筑施工中的常见工程,但在施工过程中常会出现一些质量问题,如果不及时加以处理和防治,可能会对工程造成严重的影响。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钢筋混凝土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及其防治方法。
一、混凝土质量问题1.1. 强度不足混凝土强度不足是钢筋混凝土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之一,主要是由于原材料配比不合理,施工操作不当或养护措施不到位等原因造成的。
为了防治这一问题,应在施工前仔细做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和使用量,严格执行施工操作规程,并加强对混凝土的养护。
1.2. 裂缝混凝土裂缝是影响混凝土结构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之一,常见的裂缝有温度裂缝、收缩裂缝和变形裂缝。
为了预防裂缝的发生,应在混凝土配合比中控制水泥用量和水灰比,选用适当的骨料和矿粉,并加入适量的外加剂;在施工过程中注意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和湿度,采取合适的养护措施。
1.3. 空鼓空鼓是指混凝土与钢筋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间隙,严重影响了混凝土的承载性能。
发生空鼓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混凝土在浇筑和振捣过程中没有充分密实或者施工过程中发生松动。
为了防治空鼓问题,需要加强对混凝土的浇筑和振捣质量的控制,保证混凝土与钢筋之间不存在空隙。
二、钢筋质量问题在施工中,可能会出现因为钢筋受到外力或者操作不当而产生弯曲的情况。
为了防治这一问题,应在运输和存储过程中加强对钢筋的保护措施,以免钢筋受到损坏,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钢筋的弯曲半径和弯曲角度进行操作。
2.2. 焊接质量问题在钢筋混凝土工程中,常常需要对钢筋进行焊接,如果焊接质量不合格,可能会导致接头强度不足或者产生脆性断裂等问题。
为了保证焊接质量,应加强对焊接工艺的控制和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同时加强对焊接接头的检测和验收,确保焊接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2.3. 钢筋锈蚀钢筋在施工中可能会受到潮湿和酸碱等环境的影响,导致钢筋产生锈蚀问题。
为了防治钢筋锈蚀,应加强对钢筋的防护,采取有效的防锈措施,如喷涂防锈漆、加装外部防护层等。
现浇混凝土施工中的常见质量问题及解决方法
现浇混凝土施工中的常见质量问题及解决方法现浇混凝土是建筑施工中常用的一种技术,但在实际操作中,常常会遇到一些质量问题,对工程进度和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本文将从混凝土配合比、施工工艺、材料选用等方面展开讨论,针对每个问题给出解决方法。
一、混凝土配合比的问题混凝土配合比是决定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关键因素。
常见问题包括水灰比过大、砂率过大或过小、粗骨料的选用不当等。
解决方法是在设计配合比时要充分考虑工程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水灰比、砂率和粗骨料的用量,并进行实验验证。
二、施工工艺的问题施工工艺是现浇混凝土施工的重要环节,常见问题包括浇筑不均匀、养护不足、振捣不当等。
解决方法是加强施工作业指导,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要求操作,保证浇筑均匀、养护充分,正确使用振捣器具,提高施工质量。
三、材料选用的问题材料是混凝土质量的基础,常见问题包括水泥品种质量不过关、骨料质量不稳定等。
解决方法是选择优质的水泥和骨料供应商,定期进行材料质量检测和评估,确保材料符合施工要求。
四、混凝土强度的问题混凝土强度是施工中最为重要的指标之一,常见问题包括强度低于设计要求、强度不均匀等。
解决方法是加强配料和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对每批混凝土进行强度检测,及时采取补救措施,确保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五、混凝土收缩开裂的问题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会产生收缩现象,常见问题是收缩开裂。
解决方法是合理控制混凝土中的水灰比,加入适量的收缩剂,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如覆盖湿布、喷水养护等,以减小收缩开裂的风险。
六、混凝土温度控制的问题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会产生热量,如果温升过高,可能造成混凝土开裂。
解决方法是在设计配合比时合理控制水胶比,减少混凝土中的外加剂用量,采取适当的养护措施,如覆盖防温层等,控制混凝土温度在安全范围内。
七、混凝土表面质量的问题混凝土表面质量直接影响建筑物的外观质量,常见问题包括气泡、水泥浆脱落等。
解决方法是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养护措施,保持施工现场洁净,采用专业的外加剂和养护剂,提高混凝土表面的光滑度和牢固性。
混凝土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混凝土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一、混凝土施工中的常见问题混凝土是现代建筑中最常见的建筑材料之一,广泛应用于房屋建筑、道路、桥梁等基础工程中。
然而,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影响施工质量和工程进度。
以下是混凝土施工中常见的问题:1. 混凝土质量不达标混凝土质量不达标是混凝土施工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
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配合比设计不合理、原材料质量差等原因导致的。
混凝土质量不达标不仅会影响工程的使用寿命和承载能力,还会给后期维护和修复带来诸多麻烦。
2. 混凝土表面开裂混凝土表面开裂是施工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开裂可能是由于混凝土收缩不均匀、温度变化剧烈等原因造成的。
开裂不仅影响建筑的美观性,还可能导致水、空气等侵入混凝土内部,进一步破坏混凝土的结构。
3. 混凝土骨料分离混凝土骨料分离是指混凝土中的骨料与水泥浆体分离的现象。
这种情况常常发生在混凝土振捣或输送过程中,造成混凝土内部骨料分布不均匀。
骨料分离不仅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还可能导致施工部位出现空洞和裂缝。
4. 混凝土浇注不均匀混凝土浇注不均匀是指混凝土在浇注过程中分布不均匀的现象。
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浇注速度过快、振捣不到位等原因造成的。
浇注不均匀会导致混凝土中存在空洞和松散部位,进而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二、混凝土施工中的解决方法针对上述混凝土施工中常见的问题,有一些解决方法可以帮助改善施工质量和减少问题的发生:1. 合理设计配合比合理设计配合比是确保混凝土质量的关键。
在设计配合比时,要考虑到原材料的特性、环境条件等因素,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密实性等达到设计要求。
同时,要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以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2. 控制施工温度控制施工温度可以有效减少混凝土表面的开裂。
可以采取措施如合理选择施工时机、进行冷却措施等来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变化。
此外,还可以在混凝土施工中加入适量的缓凝剂,延缓混凝土的硬化过程,减少温度变化引起的开裂。
钢筋混凝土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与防治
钢筋混凝土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与防治钢筋混凝土工程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但在施工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质量问题。
以下是钢筋混凝土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以及相应的防治措施。
1. 钢筋锈蚀:钢筋在潮湿环境下容易出现锈蚀问题,导致钢筋的力学性能下降,从而影响整个工程的强度和稳定性。
为了预防钢筋的锈蚀问题,应在施工前对钢筋进行防锈处理,并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
2. 混凝土裂缝:混凝土在收缩过程中容易出现裂缝,尤其是在潮湿环境下更为明显。
可以采取措施来预防混凝土的开裂,如:添加适当的掺合料,合理控制施工工艺,进行养护等。
3. 坍落度不合格:混凝土的坍落度不合格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强度,增加施工中的难度。
施工过程中应对混凝土的坍落度进行严格控制,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4. 错位错位:错位错位是指钢筋纵向错位或梁柱节点处的错位。
这会导致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下降。
要预防错位错位,应在施工前对钢筋进行检查,并确保梁柱节点的布置正确。
5. 模板开裂:在施工中,模板的开裂问题经常出现。
模板开裂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可以采取加固模板的方法来防止模板开裂。
6. 不足压实: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压实度不足,会导致混凝土的孔隙率增大,从而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应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压实工作,确保混凝土的致密性。
7. 反应夯实现象:在打夯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反应夯实现象,导致地基不稳定。
要解决反应夯实现象,可以改变夯击方式,合理选择夯击点和夯击顺序,增加夯击深度等。
8. 燥缩裂缝:混凝土在干燥收缩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燥缩裂缝,影响施工质量。
为了减少燥缩裂缝的产生,可以调整混凝土配合比,添加适量的外加剂,加强养护等。
9. 质量监控不及时:施工过程中缺乏有效的质量监控措施,容易导致质量问题的发生。
应加强施工队伍的质量意识,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和质量控制计划,并及时进行监控和检测。
钢筋混凝土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有很多,但只要加强质量管理,严格控制施工过程,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治措施,就可以有效预防和解决这些问题,确保钢筋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和可靠性。
混凝土工程质量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是什么
混凝土工程质量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是什么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工程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然而,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质量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工程的外观和使用功能,还可能会对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造成威胁。
因此,了解混凝土工程质量常见问题,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对于保证工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混凝土工程质量常见问题1、蜂窝麻面蜂窝麻面是混凝土表面出现的一种缺陷,表现为混凝土局部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类似蜂窝状的空隙,以及混凝土表面出现小凹点、麻点等。
产生的原因主要有:混凝土配合比不当,砂浆少、石子多;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匀;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未设串筒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砂浆离析;模板缝隙未堵严,水泥浆流失;模板表面粗糙或未清理干净、脱模剂涂刷不均匀;振捣不实或漏振等。
2、裂缝裂缝是混凝土工程中最常见的质量问题之一,根据裂缝的形态和成因,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收缩裂缝、温度裂缝、荷载裂缝等。
收缩裂缝是由于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水分蒸发、体积收缩而产生的;温度裂缝是由于混凝土在浇筑后内外温差过大而产生的;荷载裂缝则是由于混凝土结构在使用过程中承受的荷载超过其设计承载能力而产生的。
裂缝的出现不仅会影响混凝土结构的外观,还会降低其耐久性和承载能力。
3、孔洞孔洞是指混凝土结构内部存在较大的空隙,局部没有混凝土或蜂窝特别大。
产生孔洞的主要原因有: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或预留孔洞和埋件处,混凝土下料被搁住,未振捣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混凝土离析,砂浆分离,石子成堆,严重跑浆,又未进行振捣;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过厚,下料过高,振捣器振动不到,形成松散孔洞;混凝土内掉入工具、木块、泥块等杂物,混凝土被卡住。
4、露筋露筋是指混凝土内部的钢筋暴露在混凝土表面。
产生露筋的主要原因有:浇筑混凝土时,钢筋保护层垫块位移,或垫块太少或漏放,致使钢筋紧贴模板外露;结构构件截面小,钢筋过密,石子卡在钢筋上,使水泥砂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造成露筋;混凝土配合比不当,产生离析,靠模板部位缺浆或模板漏浆;混凝土保护层太小或保护层处混凝土振捣不实;木模板未浇水湿润,吸水粘结或脱模过早,拆模时缺棱、掉角,导致露筋。
钢筋混凝土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与防治
钢筋混凝土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与防治钢筋混凝土工程是现代建筑中最常见的结构形式之一。
质量问题对钢筋混凝土工程的安全使用和使用寿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钢筋混凝土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并探讨其防治措施。
1.混凝土强度不达标:混凝土的强度是保证结构安全和使用寿命的重要指标。
混凝土强度不达标会导致结构承载能力不足,容易发生裂缝和破坏。
造成混凝土强度不达标的原因包括原材料质量不好、水泥掺量不足、配比设计不合理等。
2.钢筋连接不牢固:钢筋连接不牢固会导致结构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下降,易发生断裂和倒塌。
钢筋连接不牢固的原因包括焊接不规范、钢筋绑扎不牢固、焊接材料质量差等。
3.混凝土裂缝:混凝土裂缝是钢筋混凝土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
混凝土裂缝的形成原因有很多,如内应力过大、干缩、温度变化等。
混凝土裂缝不仅影响外观美观,还会影响混凝土的使用寿命和结构的抗震性能。
4.空鼓现象:空鼓是指混凝土与基层之间没有粘结牢固,形成空洞。
空鼓现象会导致混凝土面层脱落、龟裂和渗水等问题。
空鼓的原因主要包括基层质量差、施工未进行充分振捣、混凝土中使用了过多的水等。
5.浇注不均匀:浇注不均匀是指混凝土在浇注过程中分布不均,导致混凝土体积收缩不均匀,容易引起龟裂和变形。
浇注不均匀的原因包括施工操作不当、模板支撑不稳定等。
1.加强施工管理:做好施工组织设计,明确责任人和工序,完善施工方案,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工程质量验收规范进行施工。
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严禁违规操作和施工途中的变更。
2.控制原材料质量:选用符合标准要求的水泥、砂石等原材料,严格按照设计配比进行搅拌,控制水灰比,确保混凝土强度达标。
3.加强钢筋连接质量控制:提供合格的焊接材料,加强焊工的技术培训,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焊接作业。
严格进行绑扎工序,保证钢筋的牢固程度。
4.加强混凝土露天养护:合理控制浇注间隔时间,避免太长时间的间隔造成浇注表面与浇注体内部的质量差异。
在露天养护期间,要及时覆盖保湿,防止混凝土过早失去水分。
混凝土工程常见的质量问题
现象:混凝土浇筑厚度不符合 设计规定引起露筋
现象:实测楼板厚度不足
措施二:设置标高控制线
措施三:浇筑过 程抽查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措施三:使用同等板厚的预制砼 马蹬,控制标高
通病四:楼板出现细微不规则缝隙
原因:砼浇筑过程或硬化过程中,产生收缩裂缝, 后期拆模过早,集中荷载,产生沉降裂缝
预防及控制:多次抹压,及时养护,强度未达到要 求时,不能拆模,不能堆荷载,强度达到也不可集 中堆载,超出设计荷载
预防及控制:多次抹压,及时养护,强度未达到要 求时,不能拆模,不能堆荷载,强度达到也不可集 中堆载,超出设计荷载
现象一:悬挑构件与其它构件一 起拆模,导致根部开裂
现象二:后浇带模板拆除且无回 顶
措施一:待两侧梁板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拆除模板,但在后浇带处必须及时回顶, 做出相应的加固措施
措施二:不拆除模板,但是在模板设计与搭设时必须考虑在后浇带处单独搭设以 便于将来梁、板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便于将其它满堂脚手架拆除(理论上要求
这部分混凝土的强度一定要达到100%才能拆除)
预防及控制:1、控制拆模时间2、 模板拆除过程 中禁止使用钢筋、铁撬等工具撬动模板,可借助软 绳向上轻轻拉动模板与混凝土表面分离3、成品保 护
现象一:用钢筋、 铁撬棍撬坏砼
现象二:粘模
现象三:构件被 碰损伤
措施一:砼达到强度后再拆除
措施二:严禁使用尖锐器具强 行生拉硬拽
通病三:楼板厚度偏差过大 原因:未设置标高控制线、楼板厚度控制砼马蹬 预防及控制:如下
措施一:混凝土墙柱浇筑时,从下 往上采用人工敲击模板,锤击间距 200mm,边浇筑边锤击,有效控
制表面气泡、蜂窝、麻面产生
措施二:墙柱超过2m,必须采 用两次或两次以上分层浇筑完 成,严禁一次浇筑
混凝土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及解决方法
混凝土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及解决方法混凝土是建筑施工中广泛使用的材料,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安全和使用寿命。
然而,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质量问题。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法。
一、混凝土强度不符合设计要求混凝土的强度是评价其质量的重要指标。
如果混凝土的强度不符合设计要求,可能会降低结构的承载能力,导致工程安全隐患。
解决方法:1. 控制原材料的质量:正确选择优质的水泥、砂、石等原材料,并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
2. 严格控制配合比:配合比是混凝土强度的决定因素,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严格控制。
3. 加强施工管理:确保混凝土的拌和、浇筑和养护过程符合工艺要求。
4. 适时进行试块试验:通过定期的试块试验,及时评估混凝土的强度,并对施工工艺进行调整。
二、混凝土表面开裂混凝土表面开裂是常见的质量问题,它不仅影响建筑物的美观性,还可能造成渗水、渗气等问题。
解决方法:1. 控制混凝土收缩:通过减少混凝土配合物的收缩性,如使用低收缩水泥、添加减水剂等方法,来控制混凝土的收缩。
2. 加强养护管理:在混凝土浇筑后,及时进行养护,保持混凝土的湿润,减少开裂的风险。
3. 设计合理缝隙:在混凝土结构中合理设置伸缩缝,分散混凝土的收缩应力,减少开裂的可能性。
三、混凝土麻面现象混凝土麻面是指混凝土表面呈现粗糙、不平整的现象,给建筑物的观感带来负面影响。
解决方法:1. 控制混凝土的含水量:适当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控制其含水量,减少混凝土中的水灰比,使其具有更好的流动性。
2. 采取充分的振捣措施: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采用适当的振捣方式和时间,确保混凝土内部的空隙被充分填充,并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
3. 合理选择拆模时机:在进行拆模操作时,应选择合适的时间,以避免对混凝土表面造成损伤。
四、混凝土强度不均匀混凝土施工中,由于不同部位的浇筑和养护条件不同,常常会导致混凝土强度不均匀,影响结构的整体性能。
解决方法:1. 严格控制养护条件:不同部位的混凝土施工后,应采取相同的养护措施,保持相同的养护时间和强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土浇筑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一、混凝土表面麻面1.现象:砼表面局部缺浆粗糙或有许多小凹坑。
2.原因分析:1模板表面粗糙或清理不干净,粘有干硬砂浆等杂物,拆模时砼表面被粘损,出现麻面。
2木模板在浇注砼前没有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浇注砼时,与模板接触部分的砼水份被模板吸收致使砼表面失水过多,引起麻面。
3钢模板脱模剂涂刷不均匀或漏刷,拆模时砼表面粘结模板,引起麻面。
4模板接缝拼装不严密,浇注砼时缝隙漏浆,砼表面沿模板缝隙位置出现麻面。
5混凝土捣固不密实,砼中气泡未排出,一部分气泡停留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
3.预防措施1模板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
2木模板在浇筑砼前,应用清水充分湿润,清洗干净,不留积水,使模板缝隙拼装严密,如有缝隙应用油毡条、塑料条、纤维板或水泥砂浆等堵严,防止漏浆。
3钢模板脱模剂要涂刷均匀,不得漏刷。
4砼必须按操作规程分层均匀振捣密实,严防漏振,每层砼均匀振捣至气泡排出为止。
4.治理方法:麻面主要影响砼外观,对于表面不再装饰的部位应加以补修。
即将麻面部位应清水冲刷,充分湿润后用水泥素浆或1:2的水泥砂浆找平。
二、混凝土实体缺棱掉角1.现象:梁、柱、板、墙和洞口直角处,砼局部掉落,不规整,棱角有缺陷。
2.原因分析:1木模板在浇注砼前未湿润或湿润不够,浇注后砼养护不好,棱角处砼养护不好,水分被木模板大量吸收,致使砼水化不好,强度降低,拆模时棱角被粘掉。
2常温施工时,过早拆除侧面非承重模板。
3拆除时受外力作用或重物撞击,或保护不好,棱角被碰掉。
3.预防措施1木模板在浇注砼前应充分湿润,砼浇注后应注意浇水养护。
2拆除钢筋砼结构侧面非承重模板时,砼应具有足够的强度。
3拆模时不得用力过猛、过急,注意保护棱角,吊运时严禁模板撞击棱角。
4加强成品保护,对于处在人多、运料等通道处的砼阳角,拆模后要用角钢等阳角保护好,以免撞击。
三、露筋1.现象:钢筋砼内的主筋、副筋、箍筋没有被砼包裹而外露。
2.原因分析:1砼浇注振捣时,钢筋垫块移位或垫块太小甚至漏放,钢筋紧贴模板,致使拆模后露筋。
2钢筋砼结构断面较小,钢筋过密,如遇大石子卡在钢筋上,砼水泥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使钢筋密集处造成露筋。
3因配合比不当,混凝土产生离析,浇注部位缺浆或模板严重漏浆,造成露筋。
4砼振捣时,振捣棒撞击钢筋,使钢筋移位,造成露筋。
5砼保护层振捣不密实,或木模板湿润不够,砼表面失水过多,或拆模过早等,拆模时砼缺棱掉角,造成漏浆。
3.预防措施1浇注砼前,应检查钢筋位置和保护层的厚度是否准确,发现问题及时修整。
2为保证砼保护层的厚度,要注意按间距要求固定好垫块。
3为了防止钢筋移位,严禁振捣棒撞击钢筋。
4砼倾落高度超过2m时,要用串筒或流槽等进行下料。
5拆模时间要根据试块试验结果正确掌握,防止过早拆模。
6操作时不得踩塌钢筋,如钢筋有踩弯或脱扣者,应及时调直和绑好。
四、混凝土外加剂使用不当1.现象:1砼浇注后,局部或大部范围内长时间不能凝结。
2已浇注完的砼结构物表面鼓包,俗称表面“开花”。
2.原因分析1缓凝型减水剂掺入量过多。
2以干粉状掺入砼中的外加剂,含有未碾成粉状的颗粒,遇水膨胀,造成砼表面“开花”。
3.预防措施1应熟悉外加剂的品种和特性,合理利用,并应制定使用管理管理规定。
2不同品种、用途的外加剂应分别堆放。
3粉状外加剂应保持干燥状态,防止受潮结块。
4外加剂的使用量按配合比要求严格按计量添加,并正确使用。
4.治理方法:1因缓凝型减水剂使用量不当造成砼凝固硬化时间推迟,可延长其养护时间,推迟拆模,后期砼强度一般不受影响。
2已经“开花”的砼结构物表面应剔除因外加剂颗粒造成的鼓包后,再进行修补。
五、混凝土塑性裂缝1.现象:裂缝结构表面出现形状不规则且长短不一、互不连贯、类似干燥的泥浆面,大多砼在浇注初期(一般在浇注后4小时左右)。
当砼表面本身与外界气温相差悬殊,或本身温度长时间过高(40℃以上),而气候很干燥的情况下出现。
塑性裂缝又称龟裂。
2.原因分析:1砼浇注后,表面没有及时覆盖,受风吹日晒,表面游离水分蒸发过快,产生急剧的体积设备,而此时砼强度低,不能抵抗这种变形应力而导致的开裂。
2使用收缩率较大的水泥,水泥用量过高或使用过量的粉砂。
3砼水灰比过大,模板过于干燥,也是导致这类裂缝出现的因素。
3.预防措施1配制砼时应严格控制水灰比和水泥用量,选择级配良好的石子,减小空隙率和砂率,同时要捣固密实,以减少收缩量。
2浇注砼前将基层和模板浇水湿透。
3砼浇注后对裸露表面应即使用潮湿材料覆盖,认真养护。
4在气温高,湿度低或风速大的天气施工,砼浇注后应及时进行喷水养护,使其保持湿润;大面积砼宜浇完一段,养护一段,此时要加强表面的抹压和养护工作。
5砼养护时可采用覆盖湿草袋,塑料薄膜等方法,当表面出现裂缝时,应及时抹压一次,再覆盖养护。
六、双眼皮、云彩1.现象:1双眼皮:砼外表面附着一层水泥皮,轻触即脱落。
2云彩:砼表面出现暗黑色水印,状似云彩。
2.原因分析:1双眼皮出现的原因主要是模板跑模造成,如预制梁两次浇注是由于施工条件限制而采用先浇注底板砼然后浇注腹板、顶板砼的施工方法,两次浇注存在以下缺点:a.由于浇注腹板、顶板砼时底板砼已经初凝,因而砼外表面出现施工冷缝。
b.即使侧模轻微的跑模也会造成流浆而在底板与腹板接茬线以下出现一层水泥皮。
(1)出现双眼皮的施工方法(2)可避免双眼皮的施工方法2云彩出现的原因:a.砼从溜槽、串筒、料斗出来后,未经人工摊平即开始振捣,特别是在模板附近时,水容易沁到模板上,形成水纹。
b.新模板未经抛光,未试拼装即用来浇注砼,这也是形成云彩的原因之一。
七、砂溜1.现象:砼表面缺少水泥浆而呈现出一道砂线。
2.原因分析:模板接缝处未用密封橡胶条或海绵条填塞,砼浇注时由于模板漏浆而使水泥浆流失。
八、模板施工缺陷1.现象:1炸模,倾斜变形。
2拼装后的模板平整度差。
2.原因分析:1没有采用对拉螺栓来承受砼对模板的侧压力或支撑不够,致使浇捣时炸模。
2有的模板变形,相邻模板拼接不严、不平,造成拼装后的模板平整度不合标准要求。
3.预防措施:1采用对拉螺栓,水平支撑,斜支撑等措施,保证模板不能炸模。
2对变形不能使用的模板进行更换,以保证拼装后的模板符合要求。
3每层砼浇注厚度控制在30cm左右。
4提倡采用定型大面积模板或整体拼装式模板。
九、砼构筑物表面蜂窝1.现象:砼局部疏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出现空隙,形成蜂窝状的孔洞。
2.原因分析:1砼配合比不准确或砂、石、水泥材料计量错误或加水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
2砼搅拌时间短,没有拌和均匀,砼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
3未按操作规程浇注砼,下料不当,使石子集中,振不出水泥浆,造成砼离析。
4砼一次下料过多,没有分段分层浇注,振捣不实或下料与振捣配合不好,未及振捣又下料,因漏振而造成蜂窝。
5模板空隙未堵好,或模板支设不牢固,振捣砼时模板位移,造成严重漏浆,形成蜂窝。
3.预防措施1砼搅拌时严格控制配合比,经常检查,保证材料计量准确。
2砼应拌和均匀,颜色一致,按规定控制延续搅拌最短时间。
3砼自由倾落高度一般不得超过2m,如超过上述高度,要采用串筒、溜槽等措施下料。
4下料要分层,每层厚度控制在30cm,并分层捣固。
5振捣砼拌和物时,插入式振捣器移动间距不应大于其作用半径的1.5倍,振捣器与相邻两段之间应搭接振捣3~5cm。
6砼振捣时,必须掌握好每点的振捣时间,振捣时间与混凝土坍落度有关,一般每点的时间控制在15~30s,合适的振捣时间也可由下列现象来判定:砼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出浆呈水平状态。
并将模板边角填满充实。
7浇注砼时,应经常观察模板、支架、堵缝等情况,如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止浇注,并应在砼凝结前休整完好。
4.治理方法:砼有小蜂窝,可先用水冲洗干净,然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修补,尽量剔成喇叭口,外边大些,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湿透,再用高一级标号的砾石砼捣实,加强养护。
十、砼施工缝处理措施施工缝的位置应在砼浇注之前确定,宜留置在结构受剪力和弯矩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并应按下列要求进行处理:(1)应凿除处理层混凝土表面的水泥砂浆和松弱层,但凿除时,处理层混凝土须达到下列强度:1用水冲洗凿毛时,须达到0.5Mpa;2用人工凿除时,须达到2.5Mpa;3用风动机凿毛时,须达到10Mpa。
(2)经凿毛处理的砼面,应用水冲洗干净,在浇注次层砼前,对垂直施工缝宜刷一层水泥净浆,对水平缝宜铺一层厚为10~20mm到1:2的水泥砂浆。
(3)重要部位及有防震要求的砼结构或钢筋稀疏的钢筋砼结构,应在施工缝处补插锚固钢筋或石榫,有抗渗要求的施工缝宜做成凹形、凸形或设置止水带。
(4)施工缝为斜面时应浇注成或凿成台阶状。
(5)施工缝处理后,须待处理层达到一定强度后才能继续浇注砼,需要达到的强度一般最低为1.2Mpa,当结构物为钢筋砼,不得低于2.5Mpa。
十一、砼最短搅拌时间搅拌机类别搅拌机容量(L)砼坍落度(mm)<3030~70>70自落式≤40021.51≤8002.521.5≤1200-2.51.5强制式≤4001.511≤15002.51.51.5混凝土拌合物运输时间限制注:表列时间为从加水搅拌至运输入模时间十二、粗集料中含杂质1.现象:已浇注完毕的砼构件表面出现涨裂并掉肉。
2.原因分析:1集料中含有生石灰块,石灰吸水后发生消化反应,其水化热大且放热速度快,资料表明,生石灰消化时最初1小时放出的热量是硅酸盐水泥1天放热量的9倍,28天放热量的3倍,块状生石灰消化成松散的消石灰粉时,外观体积显著增大,将砼涨裂。
2砼中的水泥含有较多的碱性氧化物(K2O,Na2O),若同时使用了含有活性SiO2的粗集料,碱性氧化物水解后生成的KOH与NaOH与集料中的活性SiO2反应,在集料表面形成了复杂的碱—硅酸凝胶体,该生成物具有吸水膨胀性,会把包裹在集料颗粒周围的水泥涨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