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说课稿
玄武区新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上册第10课《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教案
授课时间:月日总第课时
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
教学内容: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31—34页。
学习目标:
1.了解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
2.能够识别自然物与人造物。
3.知道利用自然材料可以制造物品。
学习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
教学难点:能够识别自然物与人造物。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树枝、树叶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谈话:在野外,在游乐场里,哪些是自然的,哪些是人造的?
2.学生看图讨论手回答。
3.导入: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区分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
二、探索新知
活动一:
1.看资料:你能区分哪些是自然的,哪些是人造的吗?
2.交流后汇报。
活动二:
3.小组活动:捡一些树枝、树叶,搭个小棚子。
4.完成活动手册第10页。
5.展示成果,评价。
6.小结:利用自然材料,可以创造物品。
三、知识拓展
活动三:
1.看课本第34页
了解人们为了满足生活需要,常常利用自然材料制造物品。
2.你再举几个利用自然材料制造物品的例子吗?
3.完成活动手册第10页
学生相互评价
4.环保教育:
师:讨论人们的这些行为对自然界有什么影响,又会对人类的生活带什么影响?
学生讨论
全班汇报
四、全课总结
提问:这节课学到了什么?
师:人们为了生活需要,利用自然材料可以创造物品,但是必须注意保护环境。
板书设计:
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
来于自然保护自然
作业设计:活动手册第10页
教学反思:。
2020-2021年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 第十课《自然世界与人工世》说课稿附反思含板书【共三套】
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用双手创造第十课《自然世界与人工世》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课是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用双手创造第十课《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
本课按照由面到点的逻辑顺序,逐渐深入的安排活动。
从学生最熟悉的身边的景物出发认识和了解自然物和人造物的特点,知道自然物构成的就是自然世界,由人造物构成的就是人造世界。
通过观察物体进一步区分自然物和人造物的不同。
自然物是自然生长的,自然界里本来就有的物品,而人们创造出来的就叫人造物。
让学生自己动手把老师准备的树叶、石头可以把这些自然物,制作成人造物。
从而了解自然物和人造物的关系。
并且知道生活中的许多人造物品都是在自然物制造出来,满足人们生活需要的。
二、说学情从学生角度来看,他们所在的世界既有丰富多彩的自然世界,又有庞大复杂的人工世界。
但由于一年级学生认知水平有限,还做不到准确的区分。
因此本课应在借助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对比、摆弄物品、视频讲解、动手操作等多样的教学形式来帮助学生认知体验。
同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创设问题时逐步引导,形成一个具有较强逻辑性的答案。
三、说教法和学法本节课是建立在大量图片、视频的基础上,借助ipad的网络信息技术功能,通过学生自主去观察、研究、发现,并自己动手做一做的学习方法来完成学习的。
基于此,准备采用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让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自主探究问题,并且从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出发,小组成员分工合作交流,完成、完善整个学习过程。
充分的发挥了自主探究的能力。
做到了“玩中学”“做中学”。
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素养。
进而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四、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视频与回忆自己的生活经验,能够将物品按照自然物和人造物分类,并举例说出一些自然物和人造物的名称。
【过程与方法】:通过归类活动,知道自然世界是由各种各样的自然物组成的,人工世界是由各种各样的人造物组成的,认识人工世界是由人创造出来的。
第10课《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教案)
苏教版科学一年级第四单元第10课时教学设计课题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单元四学科科学年级一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 通过教学,学生获得了更多有关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的知识。
2. 了解自然世界是由各种自然物组成的,人工世界是由各种人造物组成的。
3. 认识人工世界是人创造出来的。
能力目标:1. 通过搭棚子活动体会用双手可以创造;2. 通过举例子认识利用自然材料可以创造丰富的物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 在活动中,培养了学生像科学家那样专研的思想、精神和态度。
2. 通过教学,把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的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懂得人工世界要与自然世界“和谐共生”。
重点是了解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并能辨别自然物和人造物。
难点了解自然物是怎么变成人造物的。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说一说:我们教室里的有什么东西?是在自然界中就存在吗?追问:我们身边的这些东西是在自然界中就存在吗?(承接)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物体是自然就有的,也有许多事人工制造出来的。
说一说教室里的物品——课桌、椅子、黑板、玻璃衣服、书包、文具、电脑评价这些东西是不是在自然界中就存在对比学习身边物品入手,学生学习的素材就在身边,无论是观察还是评价都能触手可及,对比学习,引入自然物和人造物讲授新课一.认识自然物和人工物1.游乐场是大家假期最喜欢的娱乐场所(1)引导大家找一找哪些是人造物,哪些是自然界的?(2)引导学生展示交流1.小组合作——找一找,说一说(1)(2)展示交流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己完成查找任务,发挥主动性,然后在老师的引导下展以表格的形式展示(3)抛出问题:游乐场中的喷泉是自然物吗?为什么?2.引导学生对比野外,说一说哪些是自然界的,哪些又是人造的呢?对比提问:野外的喷泉是自然物吗?为什么?3.归纳总结:像图中的在野外、山峦、湖泊、云朵、日月星辰、动物植物等都是自然的。
像在游乐场,摩天轮等设施、房子、路灯、道路、垃圾桶等都是人造的。
4.10《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教案
(1)组织学生进行自然观察活动,如观察身边的植物、动物、自然现象等,并记录下来,分析自然界中的规律和奥秘。
(2)让学生调查和了解人工世界的起源和发展,如建筑、交通工具、通讯工具等,思考人工世界的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3)开展小组讨论,探讨自然界与人工世界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自然界与人工世界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和影响。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自然界的基本现象和规律:学生需要掌握自然界中常见的现象,如天气变化、生物多样性等,并理解其背后的科学原理。
(2)人工世界的起源和发展:学生需要了解人工世界的起源,掌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以及不同时期人工世界的特点。
(3)自然界与人工世界的相互联系和影响:学生需要认识自然界与人工世界之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科技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2.教学难点
(1)自然界的基本现象和规律:学生对于复杂自然现象的理解和科学原理的掌握可能存在困难,如气候变化、生态系统等。
(2)人工世界的起源和发展:学生可能难以理解人工世界的发展历程,以及不同时期人工世界特点背后的原因。
(3)自然界与人工世界的相互联系和影响:学生可能难以分析自然界与人工世界之间的具体联系,以及科技发展对自然环境的潜在影响。
A.观察植物时,只需观察植物的形态特征B.观察动物时,要关注动物的生活习性和行为特点C.观察自然现象时,要关注现象的原因和结果D.观察人工世界时,只需关注外观和功能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自然界观察方法的掌握。正确答案为B,因为观察动物时,要关注动物的生活习性和行为特点,这样才能更全面地了解动物。
5.例题五:人工世界的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答案:D)
3.对于学生作业中的错误,进行详细解析,帮助学生理解错因,并提供正确的解题方法。
人教版科学二年级下册《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教学设计
人教版科学二年级下册《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一课是鄂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
本单元从科学与技术、与生活、与社会的关系角度来认识科学,从最基础的人造物与自然物、人造世界与人工世界区分,通过一系列的观察活动发现人造物与自然物的区别。
使学生体验到人类用双手创造出人工世界, 到了解衣食住行等各种物品的演化过程,加深对“科学”丰富理解。
【学情分析】从学生角度来看,他们所在的世界既有丰富多彩的自然世界,又有庞大复杂的人工世界。
但由于二年级学生认知水平有限,还做不到准确的区分。
因此本课应在借助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对比、分类总结、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等多样的教学形式来帮助学生认知体验。
创设问题时逐步引导,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能够根据自然物或人造物的特征将它们分类;知道自然世界是由各种各样的自然物组成的,人工世界是由各种各样的人造物组成的。
2、科学探究:动手用自然物改造成一个人造物。
3、科学态度: 感受用大脑思考,用双手创造的乐趣,感受自然世界的神奇,人工世界的伟大,进行环境保护教育。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认识人造物是由人们加工、改造自然物形成的,知道人工世界是由人创造出来的。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并区分自然物和人造物。
难点:了解自然物是怎么变成人造物的,用自然物设计制作人造物。
【教学准备】各种自然物和人造物的图片和视频,真花,假花,树叶。
【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1.提问:(教师出示准备好的一朵真花与一朵假花)这两朵花有什么区别?2.谈话:真花是自然界本身就有的,而假花是人类制作加工出来的。
我们分别把这两种物品成为自然物和人工物。
(二)比较并归类自然物和人造物1. 判断:(图片展示)(纯粹的自然物或人造物图片)让学生根据各种典型物品的图片,区分哪些图片是自然物,哪些图片是人造物?(自然物与人造物的融合图片)图片中的哪些是自然物,哪些是人造物?2.提问:回想一下我们的校园或者自家的小区,哪些是人造物,哪些是自然物?学生回答。
【核心素养目标】4.10《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教案
人教鄂教版二年级下4.10《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教学设计讲授新课一、认识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1、世界是由景和物构成的。
根据景和物的形成原因,我们可以将世界分成哪两大类?2、讲解(1)植物、动物、天空、大地等是自然形成的,它们构成了自然世界。
(2)电器、交通工具、文具、房屋、超市等是由人设计和制造出来的,它们构成了人工世界。
3、辨别下列的景和物,哪些属于自然世界?哪些属于人工世界?4、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有什么区别?二、观察周围环境1、到操场观察,哪些属于自然世界?哪些属于人工世界?2、观察要求①听从指挥,有序出入教室,不拥挤,按照统一路线进行观察。
②文字和图画的方式简单记录在活动手册上。
③低声交流、不喧哗。
3、观察记录4、观察交流你观察到了哪些属于自然世界?哪些属于人工世界?三、总结与提升1、想一想,在自然世界中为什么会出现人工世界?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蓝天、白云、太阳属于自然世界;衣服、书、假山、工具属于人工世界。
自然世界:自然形成人工世界:经过设计制造听取观察任务整理观察记录组内交流,班级汇总自然世界为人工世界提供原材料,人工世界使人类的生活更加方便、舒适、快捷。
能识别周围环境中的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知道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的本质区别通过对周围世界的观察分类及实地考察活动,提升比较与分类的思维能力体会生活中的科技产品给人们带来的便利、快捷和舒适2、教师寄语人们为了生活的便利、快捷、舒适,利用自自然界的资源,发明创造人工世界的各种事物,因此人工世界的发展离不开自然世界,人工产品的使用不能破坏大自然,人与自然要和谐共处。
如果人工产品的使用破坏了大自然,人类就不能从大自然中获得足够的资源来建造人工世界了。
四、作业布置陶器,是用粘土制作而成的,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
陶器是怎么制作出来的?明确:调查我们周围更多物品,它们是怎么制作而成的?观察教材制作流程回答总结与提升课堂知识通过调查人工作品的制作流程,进一步理解人工作品与自然作品的不同课堂练习连一连完成课堂练习并检测自己对于本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通过课堂练习检测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并进一步巩固本堂课内容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能识别周围环境中的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体会到生活中的科技产品给人们带来的便利、快捷和舒适。
《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教学反思及教案
《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教学反思及教案教学反思:其次,我使用了一些案例和实例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个主题。
我选择了一些真实的例子,如工业污染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及科学技术在改善环境和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通过这些案例,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认识到人类的行为如何影响自然环境。
此外,我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和合作。
通过小组讨论,学生们可以共同思考和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
这种合作学习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交流能力,并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
在教学方面,我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我可能没有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来思考和回答问题。
有时候,我在学生回答问题前就急于给出答案,这可能导致学生的积极性降低。
其次,我可能没有充分利用学生的个人经验和观点来丰富课堂内容。
有时,我倾向于将课堂重心放在教材上,而没有充分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表达。
综上所述,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认识到了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如多媒体展示、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
同时,我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如给学生更多的思考和回答问题的时间,更充分地利用学生的个人经验和观点。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探索和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果。
教案:课题:《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授课时间:一节课(45分钟)适用对象:初中一年级学生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
2.能够说明科学技术对改善环境和人类生活的作用。
3.能够思考人类的行为如何影响自然环境,并提出一些建议。
教学内容:2.科学技术对改善环境和人类生活的作用。
3.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及如何减少负面影响。
教学过程:1.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关于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的图片和视频片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发他们对这个主题的思考和讨论。
2.新知探究(20分钟)b.使用多媒体展示科学技术在改善环境和人类生活中的应用,并与学生讨论这些技术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
10 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教案及反思
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使学生掌握自然界中的基本规律和人工世界的特点。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自然现象和人工制品的特点。
培养学生运用比较、归纳、总结等方法,分析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的差异和联系。
训练学生运用创新思维,设计和制作具有实际意义的人工制品。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资源的意识,提高环保素养。
使学生认识到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积极进取的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2. 自然界的基本规律和人工世界的特点。
3. 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的差异和联系。
4. 人工世界的创新设计与制作。
5. 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的可持续发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自然界的基本规律和人工世界的特点。
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的差异和联系。
人工世界的创新设计与制作。
2. 教学难点:自然界的基本规律和人工世界的特点。
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的差异和联系。
人工世界的创新设计与制作。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的概念、特点及相互关系。
2. 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界和人工制品,发现其特点。
3. 实验法:组织学生进行实验,验证自然规律和人工特点。
4. 比较法:分析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的差异和联系。
5. 创新设计法:引导学生设计制作具有实际意义的人工制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自然景观和人工制品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2. 新课导入:讲解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的概念、特点及相互关系。
3. 案例分析:分析自然界的基本规律和人工世界的特点,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法分析两者的差异和联系。
小学科学教案: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
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一、教学背景1.跨学科概念本跨学科教学主要涉及的跨学科概念是:系统与模型、稳定与变化2.主要关联学科(1)科学11.3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1~2年级:①举例说出人类的生活与自然环境有关,知道地球是人类与动植物共同的家园。
12.1技术与工程创造了人造物,技术的核心是发明,工程的核心是建造。
1~2年级:①知道我们周围的人造物是由人设计并制造出来的,观察和区别身边的自然物和人造物。
12.2技术与工程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1~2年级:③举例说出周围简单科技产品的结构和功能,知道科技产品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快捷和舒适。
13.2工程的关键是设计1~2年级:②学会使用简单的草图,说出自己的思路。
(2)数学主要是模型思维的融合。
利用设计图、沙盘模型来了解实物,将思考与所学直观展现出来或更佳深入的研究,感受重大技术发明会给人类社会带来深远影响。
(3)语文在系列任务中,尝试用科学、完整的语言表达观点,将设计意图、评估结果进行梳理,并用简单、明确的语言表达出来。
(4)人文综合考虑环境、绿化、人与自然世界的和谐共存等问题。
帮助学生初步形成辩证的认识、可持续发展意识……二、教学目标1.科学观念在知道人造物是由人设计并制造出来的,观察和区别身边的自然物和人造物。
举例说出人类的生活与自然环境有关,知道地球是人类与动植物共同的家园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意识,并进一步感受“系统与模型、稳定与变化”的跨学科概念。
2.科学思维在实践中,经历“需求—设计—改造—评估”的流程,逐步形成技术思维。
3.探究实践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对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提出感兴趣的问题,简要描述按照需求将自然世界改造成人工世界的过程,并有反思、评价和改进的意识。
4.态度责任能够在团队中交流问题,提供可行性建议,发展反思质疑和勇于探索的意识。
三、教材内容本课隶属于人教/鄂教版小学科学教材二下《从自然世界到人工世界》单元。
1.在课程中位置2.本课教材内容四、教学策略1.搭设结构化探究实践环——发展技术思维单元整体架构2.创连续事件情境化教学——引发深度学习本课情境脉络:脉络1:事件情境设计,以兴趣激发学习,外在刺激;脉络2:层级建模贯穿,以需求推动建造,内外融合;脉络3:图纸迭代呈现,技术思维需培养,内在提升;脉络4:系列思维设置,做思结合促发展,内在提升;脉络5:重演浓缩体验,科学人文相融合,暗线渗透。
人教鄂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10《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教案
10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一、教学目标:1、了解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能识别自然物与人造物;2、知道利用自然材料可以制造物品。
3、愿意动手操作,体会观察和探索的乐趣,热爱科学。
4、知道要爱护环境。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能区分自然物与人造物;知道自然材料能被制造成物品;难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三、教学准备:ppt课件、教材、练习本。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播放《西藏宣传片》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视频画面中自然世界的独特与丰富多彩。
(教师:今天,老师带大家一起去看看我们美丽的家乡,看看到大自然的世界里,你都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2、再播视频,请同学将所见所听用尽可能完整的语句描述出来。
(教师:请你完整地说一说,我看到了XX)(二)认识独特的自然世界1、以第一组太阳、大山的组图为例,简单描述事物特征;2、依次出示小草、大树组图,大象、蚂蚁组图,彩虹,请同学任选其一,简单描述其特征(教师提问:你对它有什么了解呢?),并给予鼓励,回答完后教师可做适当补充。
3、了解“自然物”的概念,再说出几种。
(教师:你能开动脑筋思考,再说出几种自然物吗?)(三)认识神奇的人工世界1、游乐园图片导入,请同学讲述和分享图片内容。
(同学们,在游乐园里,你又看了些什么?)2、了解“人造物”的概念。
3、依次出示火车、房屋、桥梁、家居用品图片,以“火车”为例,说出“XX 是人造物”句式,简洁明了,切合主题。
4、你能找出身边的人造物吗?小组相互讨论,并说一说。
(四)区分自然物与人造物,利用自然材料制成物品。
1、PPT与教材教材,熟悉课题,区分自然的与人造的。
(请大家仔细观察,你能区分哪些是自然的,哪些是人造的吗)2、自然物变变变。
桌椅是怎么变来的?(桌椅:树—>木材—>桌椅)类推毛衣和汽车。
3.保护环境,生活中要减少污染,爱护环境。
4.小小设计师自己设计一做房子(五)小组活动1、利用老师发下去的课堂练习题,自己动手实践操作2、小组内讨论说一说,讲一讲。
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0.《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人教版(2017)
3.学生活动手册。
(二)教师演示材料
1.多媒体课件
2. 板书贴纸。
三、安全注意事项
1.校园调查要守纪律、有秩序。
2.不得攀折花草树木,不可随意伤害小动物。
教学流程示意(可选项)
教学阶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设置
意图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提出问题:周围世界存在哪些
物体和现象?
2.继续讨论:图中的哪些事物是
人工设计制造出来的?哪些是自然界本
身就存在的?
(出示课题: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
3.飞机、热气球、房屋、小桥这
人工设计制造出来的物品分别是用什
么做的?有什么用途?
学生观察单元页
和课页图
学生根据图片进
行交流:能够说出大
山、植物是自然界本身
就存在的,飞机、热气
球、房屋是人工设计制
造的。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
说能够区分我们周围的自
然世界和人工世界并不容
易,教学时,提供丰富的
既包含自然世界也包含人
工世界的图片,引发学生
仔细观察,调动学生的思
维,展开课堂讨论,为建
构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的
概念奠定感性基础。
科学实践一、分一分,认识自然世界和人工世
界
(一)摆一摆,给周围的物品分类学生根据教师准备的。
《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教案
《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一、学习内容本课按照由面到点的逻辑顺序,逐渐深入地安排了四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认识自然物和人造物,通过比较野外景物和游乐场的景物的不同,了解自然世界(自然物)和人工世界(人造物)。
第二部分,区分人造物和自然物,通过具体的物品的比较,如房屋、北极熊、手机和大树等,通过比较发现自然物和人造物的根本区别在于身体结构和产生方式的不同。
第三部分是一个阅读活动,通过阅读了解人对自然物的加工改造,使之形成人造物,让学生了解自然物是怎样成为人造物的。
第四部分是动手活动,通过教师提供的自然物(树枝、柳条之类),将其改造成人造物,体会到“用双手创造”的乐趣。
二、学习目标1.区分什么是自然物,什么是人造物;2.动手用自然物搭建一个人造物;3.交流更多的自然物改造成人造物的事例。
三、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什么是自然物、什么是人造物。
难点:1.区分自然物和人造物;2.自然物是怎么变成人造物的;四、教学准备:各种自然物和人造物的图片和视频,柳枝,自然物一组(蚕豆、松果、花生、树叶、鹅卵石、枯树皮、贝壳、螺蛳壳、珍珠、骨头、牙齿、棉花等,可从中选择五种)、人造物一组(长木条、方石块、乐高塑料块、瓶盖、大纽扣、大螺母、玻璃球、纸花、小玻璃瓶、陶瓷片等,可从中选择五种)。
五、教学过程课前:一起来读一读《手脑相长歌》。
这首儿歌告诉我们什么呀?动手做,动脑想——科学课上很重要的方法哦。
希望小朋友们课堂上都能做到。
(一)比较自然野外和游乐场的景物的不同引入:小朋友们喜欢游玩吗?(你们最喜欢去哪里)下面,老师就带领小朋友们一起去游玩旅行。
第一站:游乐场。
1.出示游乐场图片,交流在游乐场游玩的心得体会。
提问:游乐场有哪些东西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各种玩具、建筑等)2. 第二站:我们来到野外。
(现在我们来到野外,呼吸下新鲜空气,欣赏下美丽的风景)教师出示图片:天空云朵、山脉大地、飞禽走兽、花草树木等自然风光。
在野外你看到了什么样的景物?(指名说)这些景物和游乐场看到的景物有什么不同?3.揭示概念:(1)自然世界:由日月星辰、天空云朵、山川河流、动物植物等构成了我们周围的自然世界。
苏教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10课《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word教案
10、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
目标:
1在测量过程中,有认真细致、团结合作的态度
2通过实际练习,掌握用尺测量物体长度的基本方法
3能自己想办法测量比尺长的物体、方的和圆的物体的周长,以及不用尺测量物体的方法4认识常用尺
重点:
1在测量过程中,有认真细致、团结合作的态度
2通过实际练习,掌握用尺测量物体长度的基本方法
3能自己想办法测量比尺长的物体、方的和圆的物体的周长,以及不用尺测量物体的方法难点:
能自己想办法测量比尺长的物体、方的和圆的物体的周长,以及不用尺测量物体的方法
教法:实验法
课前准备:
木直尺、刚直尺、钢卷尺、皮尺、学生尺、纸质软尺、木板、铅笔、方形、圆形物体、绳子教学流程:
认识常用尺认识厘米和尺的刻度学习测量方法测量练习
研究不用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教学过程:
活动1:认识不同尺怎么样测量物体的长度
1观察几种常用尺的外形
2介绍古人曾经使用的一些测量方法
活动2:认识常用尺
1知道尺子是多种多样的。
2观察常用尺上的符号厘米,感受1厘米的长度。
观察尺子上的刻度,最大厘米刻度线。
活动3:用尺测量的方法
1教给学生用尺测量的方法。
2学生充分练习。
3选择较难的物体进行测量
活动4:使用图形尺
1观察图形尺
2认识图形尺的构造和用途。
3学生自由练习
课后小结:。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教案一、教学目标•了解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的概念;•认识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的不同;•能够简单区分出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中的事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辨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的概念;•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的不同。
2. 教学难点•学生对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的理解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导入1.老师简单介绍今天的学习内容: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
2.引导学生讨论自己家里的家具、玩具、电器等都是从哪里来的。
2. 学习过程(1)引入说到家具、玩具、电器,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呢?你们可以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2)探究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的概念1.提问:我们生活的世界有哪两种呢?2.引导学生说出两种世界,即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
3.老师用PPT向学生展示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中的事物,并让学生区分它们属于哪一种世界。
学生可以通过手势或口头回答。
(3)呈现课文1.老师朗读课文《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并介绍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中的一些事物。
2.老师可以放一些幻灯片辅助学生理解。
(4)针对课文进行思考1.老师提问: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的区别是什么?2.学生回答:自然世界是指大自然中的一切,人工世界是人类创造出来的环境。
3.老师再次强调自然界和人工界的区别,并让学生描述具体区别。
(5)总结1.借助PPT向学生展示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中的一些典型事物,让学生分类讨论。
2.老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强调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的划分可以从很多不同的角度去看待。
3.让学生自己思考和总结,再回答老师的提问。
四、教学方法本课采用了讲授、讨论、思考等多种教学方法,适时辅以PPT和图片等教学资源,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教学反思本课程主要了解了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的概念,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区分出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中的事物。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在前期引导学生兴趣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辨能力,从而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
10 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教案及反思
一、教案主题: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的认识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的概念及特点。
2.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尊重生命、珍惜资源的意识。
3. 引导学生关注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环保观念。
三、教学内容:1. 自然世界的概念、特点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2. 人工世界的概念、特点及其与人类的生活联系。
3. 人类对自然世界的认识和利用。
4. 环保观念的培养和实践。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的关系。
2. 利用案例分析法,分析人类对自然世界的利用和影响。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 利用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这两个世界。
2. 讲解:详细讲解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的概念、特点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3. 案例分析:分析人类对自然世界的利用和影响,引导学生思考环保的重要性。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的话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5.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环保实践活动,如垃圾分类、植树造林等,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环保观念的重要性。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和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团队协作、口头表达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提交的观察日记,了解学生对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的理解和实践情况。
4. 知识掌握:通过课堂提问和课后测试,评估学生对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思考是否全面、清晰地介绍了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的概念、特点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2. 反思教学方法:评估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是否有助于学生理解和实践。
10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教案)二年级下册科学人教版
10 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教案)二年级下册科学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本章节内容来源于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课本,主要介绍了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的基本概念和区别。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的定义、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课程主要内容包括:1. 自然世界的定义和特点:自然世界是指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包括动物、植物、矿物、天气等。
自然世界具有多样性、自组织性、动态平衡等特点。
2. 人工世界的定义和特点:人工世界是指人类通过劳动和技术创造的一切事物,包括建筑、交通工具、电子产品等。
人工世界具有人为性、功能性和多样性等特点。
3. 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的联系和区别: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自然世界为人工世界提供了资源,人工世界改变了自然世界的面貌。
同时,人工世界也受到自然世界的制约,如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问题。
二、核心素养目标分析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具备以下核心素养目标:1. 科学素养:通过学习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的定义和特点,培养学生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基本认知,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技术素养:通过分析人工世界的特点和人类技术发展的历史,培养学生对技术的理解和尊重,提高学生对现代科技产品的认知和使用能力。
3. 环境素养:通过探讨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的联系和区别,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责任感,引导学生关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4. 批判性思维:通过对比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的优缺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对现有技术和环境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解决方案。
5. 合作与交流: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和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6. 创新意识:通过观察和分析人工世界的发展,培养学生敢于创新和尝试新事物的意识,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学情分析本节课针对的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有一定的基础,但仍有提升空间。
10 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教案及反思
教案:10 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的概念及其差异。
学生能够分析人类活动对自然世界的影响。
学生能够探讨人工世界的优势和潜在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观察和思考,培养合作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和研究,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学生认识到人工世界的发展对生活质量的改善,并思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的概念介绍解释自然世界的定义和特征,如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等。
解释人工世界的定义和特征,如城市、建筑、技术等。
2. 人类活动对自然世界的影响分析人类活动如何改变自然环境,如工业化、城市化等。
探讨这些变化对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1.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的差异和联系。
鼓励学生分享个人经验和观点。
2. 案例分析提供一些案例,让学生分析人类活动对自然世界的影响。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减少负面影响并提出解决方案。
四、教学评估1. 小组讨论评估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能力。
评估学生对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的理解程度。
2. 案例分析评估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思考深度和问题解决能力。
观察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表现。
五、教学反思反思教学目标是否明确且具有挑战性。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有效促进学生的参与和思考。
反思教学评估是否能够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思考如何改进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活动1. 自然世界探索之旅组织一次户外考察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自然世界的美丽和复杂性。
学生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自然环境,增强对自然世界的理解。
2. 人工世界设计挑战学生分组参与设计挑战,例如设计一个可持续的城市公园或环保建筑。
鼓励学生运用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可行的人工世界设计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说课稿
开始: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今天我将要说课的课题是《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
一、说教材
《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一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
继前两个单元“用感官观察”、“用大脑思考”之后,本单元主要致力于创造与发现。
本单元从科学与技术、与生活、与社会的关系角度来认识科学,从最基础的人造物与自然物、人造世界与人工世界区分,到了解衣食住行等各种物品的演化过程,再到阅读“轮子的故事”,让学生初步感知科学技术是在不断发展的。
本课按照由面到点的逻辑顺序,逐渐深入。
通过一系列的观察活动发现人造物与自然物的区别。
使学生体验到人类用双手创造出人工世界,加深对“科学”丰富理解。
二、说学情
从学生角度来看,他们所在的世界既有丰富多彩的自然世界,又有庞大复杂的人工世界。
但由于一年级学生认知水平有限,还做不到准确的区分。
因此本课应在借助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对比、摆弄物品、视频讲解、动手操作等多样的教学形式来帮助学生认知体验。
同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创设问题时逐步引导,形成一个具有较强逻辑性的答案。
三、说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知道什么是人造物、什么是自然物;什么是人工世界,什么是自然世界。
科学探究:能使用自然物制作一个人造物。
科学态度:感受到自然物质的珍贵,产生保护自然的意识。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知道我们周围的人工世界是由人设计并制造出来的。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区分人造物和自然物。
难点:利用自然物设计制作人造物。
五、说教学法
1、教法:
在科学教学中,教师通过语言描述、实物演示、知识渲染等手段创设课堂的教学情景,小学生们大都具有很强的好奇心,但自制力和理解力相对较差,通过丰富的情感体验和社会实践,使学生大胆表现自己认识世界,我尝试采用如下教学法:
(1)想象法:通过教师巧妙的介入,引导学生在大自然中感知植物的特点。
(2)表现法:通过感知,使学生产生强烈亲身体验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大胆的表现对事物的了解。
(3)实践法:通过教师有效的引导和亲身的体验,让学生通过感情去亲身实践。
(4)探究法: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实践生活中更好的去体验。
2、学法:
本课在学法上主要采用了尝试学习法、对比学习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首先让学生尝试想象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植物,然后小组活动、最后通过"讨论交流"和"亲身体验"相结合的学习方法,最终解决问题。
从而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练习,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六、说教学过程
最后我来具体谈一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一)、比较自然世界与人造世界、人造物与自然物的不同之处
1、观察自然视频和人同样场景的人造沙盘。
2、描述自然视频中有什么,描述人造沙盘中有什么。
3、比较两个场景中同类物品的不同之处?(板书)
4、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引导,最后总结出自然物、人造物、自然世界、人工世界的概念。
(板书)
评析:一个是实在的场景视频,一个是人造的沙盘场景,学生通过比较两个场景中同类物品的不同之处,引导学生发现人造物往往是通过自然物改造而成的,这些都是人工制作的结果。
(二)、分辨人工世界与自然世界
1、出示微课视频:
1)将视频中的物品分成两类。
2)你们是根据什么分的?
2、丛林中的树屋究竟是什么,一个什么样的世界?这样的情况你还在哪里见到过?
3、观察(出示课件)海中建灯塔,太空放卫星、小区里绿树环绕……
师:可见大多数情况下,人工世界和自然世界都不是单独存在。
4、小游戏:每个小组的桌堂里老师都藏了一个神秘的小盒子,请找到这个盒子并打开它,看一看里边的东西你都认识吗?
(三)、理解人造物的优点,激发保护环境的意识
1、分类活动:请小组合作,快速的将这些物品分成两组,自然物放在一起,人造物放在一起。
2、学生交流结果,教师提出质疑:既然木板是树枝经过人工制造的,那我们为什么不直接使用树枝呢?
3、发现人造物的特点:对我们的生活会产生帮助,更加美观、适用,具有人文特点等
4、师小结,引导学生产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师:人造物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这么多的便利,同时我们也发现很多人造物都是通过对自然物的加工制作而成的,因为自然物对我们是不是也很重要呢?学了这节课你对花草树木、泥土、空气、水这些自然物,有什么新的想法吗?(四)、制作沙盘
1、接下来,我们要变成一位小小的建筑师,用沙盘中的自然物来为自己盖一个小房子,我们一起来比一比哪一组盖得房子最漂亮。
2、学生小组合作制作沙盘,教师指导。
展示评价作品。
3、全课总结。
评析:本活动主要让学生体会人造物的制作过程,同时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为工程与技术专题教学打好基础。
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
树木、石头、植物……自然物→自然世界
桌子、玻璃、衣服……人造物→人工世界
七、板书设计:
一个好的板书,可以使人一目了然,清晰易懂。
因此,本课我采用了知识网络式板书,把黑板分为三部分,把知识要点写在左侧,把知识的推导过程写在中间,实例应用写在右边。
以上是我对《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这节课的说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