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石柱县旅游资源开发解析

合集下载

重庆民俗文化资源与旅游开发分析——以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为例

重庆民俗文化资源与旅游开发分析——以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为例

重庆民俗文化资源与旅游开发分析——以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为例作者:何小慧来源:《中外企业家·下半月》 2013年第5期何小慧(重庆涪陵长江师范学院,重庆 408100)摘要:旅游业的发展即是旅游资源的有效利用,如果没有旅游资源,旅游的开展将无从谈起。

如今,民俗旅游在我国已有了很大的发展,并被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当今旅游业发展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

因此,认识和把握民俗旅游资源的价值对民俗旅游的开展是极为重要的。

现以重庆石柱土家族民俗旅游资源为例,对可利用的有效民俗旅游资源及其开发作简要分析。

关键词: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石柱土家族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民俗旅游资源是构成民俗旅游地借以吸引旅游者的民俗旅游产品的基本要素,是我国各地发展民俗旅游业及开展民俗旅游服务的基本条件。

一个地区的民俗旅游资源的丰富程度及开发潜力,直接影响着该地区民俗旅游的发展前景,甚至影响着该地区的旅游发展战略,在某种意义上,民俗旅游资源是一个地区旅游业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1]因此,全面了解一个地区的民俗旅游资源成为现今一大重要课题。

重庆拥有我国56个民族中的55个民族,其中土家族自治县是重庆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土家族总人口一百五十多万,主要分布在重庆石柱、秀山、武隆等地区,而石柱五十多万总人口中就有百分之七十左右的人口属于土家族,因而石柱土家族具有浓厚的土家风情、丰富的民俗文化。

下文对重庆石柱土家族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作简要的分析。

一、石柱土家族旅游资源简要介绍1.物质民俗类资源(1)居住民俗:土家族人的住宅多为木房,其结构由正屋、偏屋、木楼、朝门四部分组成。

石柱县富有民族特色的居民住宅有吊脚楼、四水屋、冲天楼等,也是当地土家族著名的物质文化遗产。

土家族尤以吊脚楼居民建筑独具特色,由于土家族居住环境多为山区,他们的先民根据自己居住地的特点建造了以吊脚楼这独具民族特色的建筑,直至今日,吊脚楼俨然是土家一大特色,因此可作为民俗旅游开发中的重要组成因素。

石柱县发展民俗风情旅游的几点思考

石柱县发展民俗风情旅游的几点思考

石柱县发展民俗风情旅游的几点思考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幅员面积3012平方公里,辖32个乡镇,总人口54万人。

石柱历史悠久,古属九州之一的梁州,为巴国腹地。

从唐武德二年(619年)置南宾县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发展历程。

上溯到战国时期巴盐销楚至今,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了独具石柱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和土家民族文化。

这里有著名的巾帼英雄秦良玉、经典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这里还有独具特色的土家吊脚楼、迎宾咂酒、土家情歌对唱、摆手舞等民俗风情表演。

为此,深入挖掘石柱民俗文化资源,把全县文化与旅游资源有机整合利用,发展具有土家民族文化特色的民俗风情旅游,意义重大。

一、石柱民俗文化旅游的资源利用现状近年来,石柱在发展旅游业中已注重巧打“文化牌”,从建设黄水土家民族风情小镇,修缮西沱古镇,打造悦崃枫香坪民俗风情园,到举办土家民俗文化旅游节等大型文化旅游节,“节中套节”地举办啰儿调歌王赛、土家摆手舞大赛、土家美食节等,充分展示了石柱特色文化,展现出了土家民族文化鲜明的传承性和独特性、广泛的群众性和娱乐性、纯美的自然性的生态化。

这些为石柱旅游业注入了文化内涵,也带动了石柱文化旅游经济的发展。

但仍存在如下一些问题:一是缺乏全面性。

现有的文化旅游场所既不全面、又比较分散,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根本无法整体、全面、系统地了解石柱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是缺乏互动性。

石柱现有的文化旅游景点大都还停留在静止的景观展示方面,与游客互动的参与性节目几乎没有,现有的文化旅游只能向游客作静态展示的弱势,难以满足现代游客体验式、互动式的旅游方式。

三是缺乏可持续性。

现有文化旅游产品的外延和服务部分没有很好地对接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的配套设施,旅游纪念品、娱乐项目开发滞后,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

二、石柱发展民俗风情旅游的建议(一)打造石柱土家民俗风情街石柱土家民俗风情街可设计成六大特色文化主题景区:1.土家吊脚楼文化主题景区。

向游客展示石柱土家吊脚楼营造技艺。

石柱县康养旅游产业现状及发展方向

石柱县康养旅游产业现状及发展方向

石柱县康养旅游产业现状及发展方向摘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不断变化,正面临多重疾病威胁、多种健康因素影响的复杂局面,大家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生命质量和健康安全,对多元化、多层次的健康服务更加需要。

在巨大的市场推力与政策拉力的双重作用下,康养产业在健康、养老、医疗、养生、教育、旅游等行业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康养时代已然来临。

当地政府要依托当地的环境进行创新性的建设,为康养旅游产业的发展创造条件,更能够让中职学校培养的人才有用武之地。

关键词:石柱县康养旅游产业现状发展方向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康养产业发展,对老年人口的健康问题越来越重视,先后提出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等战略目标,相应的康养产业发展也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

康养产业作为社会的重点民生工程,作为基层政府部门要认真的把国家的方针政策落实到为,在康养旅游产业发展的的道路上不断的寻求新的方向,突破原有的认知,为社会上的老年人提供更全面的服务,让更多的老年人能够老有所乐。

一、石柱县康养旅游产业的现状一是政府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康养旅游产业需要合理布局。

康养产业投入大、收效慢,在康养产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上,一些地方政府由于各种原因,没有相应的政策支持和舆论引导,对康养产业的关注和投入不够,对康养旅游产业发展缺乏科学布局,有的部门申请即可批复,但是部分投资者光从利润空间上考虑,而没有整体的规划。

二是康养旅游缺少创新性人才。

石柱县的旅游发展较早,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自然资源得天独厚,许多人都慕名前来游览,成为当地有名的旅游胜地,特别是在每年的旅游旺季,可以用络绎不绝来形容,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而自然风光旅游和康养旅游是有一定区别的,石柱县要想在康养旅游产业上走在前列,还需要有创新型的人才进行统一规划。

康养旅游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有更多的专业性人才设定旅游路线,为老年人提供饮食、医疗、健身、休闲娱乐等多方面的服务。

重庆市石柱县旅游资源开发

重庆市石柱县旅游资源开发

0重庆市石柱县旅游资源开发摘要:石柱县旅游景点介绍;旅游资源开发策略关键词:石柱;土家族;啰儿调;黄水;西沱;千野草场一、石柱县旅游景点介绍(一)、石柱县城旅游景点1、巾帼英雄秦良玉石柱有一位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正史登录的女将军秦良玉。

秦良玉(1574~1648年),字贞素,谥号“忠贞”。

明朝末期女将军。

四川忠州(今属重庆忠县)人。

石砫宣抚使马千乘妻。

郭沫若吟诗称赞秦良玉是:“石柱擎天一女豪,•平生报国屡争先”。

县城依然保留秦良玉的遗迹——太保祠,座落于县城良玉广场的秦良玉塑像,再现秦良玉英姿,栩栩如生,底座为白杆兵征战图大型浮雕。

2、万寿寨遗址石柱县城东部20公里处的万寿山,海拔1490米。

奇峰突兀、山顶平阔、四周险峻。

山上有一座古寨,名曰“万寿寨”。

寨内至今有保存完好的兵营、点将台、官厅、前中后三道寨门等遗址。

前寨门额刻“万寿山”三个大字,据传为秦良玉亲笔书写。

是秦良玉率土家白杆兵筑寨御敌的遗址。

(二)、石柱土家民俗1、摆手舞土家族是石柱县的主要民族,土家族的传统舞蹈是“摆手舞”。

每年初春或暮春是土家族人跳摆手舞的季节。

一般在晚上,不分男女老少,穿上土家服饰,成群结队涌向摆手堂。

唱摆手歌,跳摆手舞,歌声悠扬,舞姿优美。

2、土家啰儿调2006年6月,石柱“啰儿调”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单里。

“啰儿调”与唐代巴渝地区广泛流传的竹枝词一脉相承,有1000多年的悠久历史。

土家族“啰儿调”民歌,是土家人在生活中即兴创作和演唱,用歌声来抒发自己的感情。

男女青年的“情歌”,打柴放牛的“山歌”,农田劳动的“薅秧歌”和“薅草锣鼓”,姑娘出嫁时的“哭嫁歌”,办丧事时的“孝歌”等。

石柱县歌《太阳出来喜洋洋》也闻名巴渝。

(三)、石柱县西沱古镇西沱镇位于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长江南岸,依山傍水,是长江文化、巴蜀文化、荆楚文化和土家族历史文化的交汇地。

其特色标志是吊脚楼。

层层叠叠的吊脚楼依山蜿蜒,盘旋而上。

重庆市石柱县旅游资源开发

重庆市石柱县旅游资源开发

重庆市石柱县旅游资源开发摘要:石柱县旅游景点介绍;旅游资源开发策略关键词:石柱;土家族;啰儿调;黄水;西沱;千野草场一、石柱县旅游景点介绍(一)、石柱县城旅游景点1、巾帼英雄秦良玉石柱有一位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正史登录的女将军秦良玉。

秦良玉(1574~1648年),字贞素,谥号“忠贞”。

明朝末期女将军。

四川忠州(今属重庆忠县)人。

石砫宣抚使马千乘妻。

郭沫若吟诗称赞秦良玉是:“石柱擎天一女豪,•平生报国屡争先”。

县城依然保留秦良玉的遗迹——太保祠,座落于县城良玉广场的秦良玉塑像,再现秦良玉英姿,栩栩如生,底座为白杆兵征战图大型浮雕。

2、万寿寨遗址石柱县城东部20公里处的万寿山,海拔1490米。

奇峰突兀、山顶平阔、四周险峻。

山上有一座古寨,名曰“万寿寨”。

寨内至今有保存完好的兵营、点将台、官厅、前中后三道寨门等遗址。

前寨门额刻“万寿山”三个大字,据传为秦良玉亲笔书写。

是秦良玉率土家白杆兵筑寨御敌的遗址。

(二)、石柱土家民俗1、摆手舞土家族是石柱县的主要民族,土家族的传统舞蹈是“摆手舞”。

每年初春或暮春是土家族人跳摆手舞的季节。

一般在晚上,不分男女老少,穿上土家服饰,成群结队涌向摆手堂。

唱摆手歌,跳摆手舞,歌声悠扬,舞姿优美。

2、土家啰儿调2006年6月,石柱“啰儿调”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单里。

“啰儿调”与唐代巴渝地区广泛流传的竹枝词一脉相承,有1000多年的悠久历史。

土家族“啰儿调”民歌,是土家人在生活中即兴创作和演唱,用歌声来抒发自己的感情。

男女青年的“情歌”,打柴放牛的“山歌”,农田劳动的“薅秧歌”和“薅草锣鼓”,姑娘出嫁时的“哭嫁歌”,办丧事时的“孝歌”等。

石柱县歌《太阳出来喜洋洋》也闻名巴渝。

(三)、石柱县西沱古镇西沱镇位于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长江南岸,依山傍水,是长江文化、巴蜀文化、荆楚文化和土家族历史文化的交汇地。

其特色标志是吊脚楼。

层层叠叠的吊脚楼依山蜿蜒,盘旋而上。

石柱县调研报告

石柱县调研报告

石柱县调研报告石柱县位于重庆市东北部,是一个美丽的山地县城。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研,我将对石柱县的自然环境、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生活等方面进行介绍和分析。

首先,石柱县是一个以山脉为主要地貌的县城。

这里山峦叠嶂,森林茂密,溪流飞瀑,景色优美。

石柱县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石英砂、大理石等。

同时,这里还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如石柱石刻和石柱汉墓等文物遗址。

其次,石柱县的经济以农业为主导。

农村地区主要种植水稻、蔬菜和水果等农作物。

石柱县坚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加强农业科技推广,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除了农业,石柱县还发展了一些其它产业,如物流、旅游等。

近年来,石柱县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

再次,石柱县的社会生活丰富多彩。

县城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功能日益完善。

民众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们的消费需求也不断增加。

石柱县积极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特色的山地旅游资源成为了石柱县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

最后,石柱县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由于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利,对县域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同时,农业发展面临着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资源利用不均衡等问题亟待解决。

此外,石柱县的城镇人口流失比较严重,需要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

总体来说,石柱县在自然环境、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等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

尽管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但通过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突出特色产业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石柱县的发展前景一片光明。

希望政府和社会各界能够共同努力,为石柱县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于石柱县康养旅游发展的构想与建议的发言稿

关于石柱县康养旅游发展的构想与建议的发言稿

关于石柱县康养旅游发展的构想与建议大家上午好!我就石柱县康养旅游发展谈一点构想与建议,不妥之处批评指正!石柱县委、县人民政府已经做出了围绕“转型康养、绿色崛起”的发展主题,围绕“风情土家、康养石柱”的价值定位,举全县之力奋力打造“全国生态康养胜地”的目标,推动石柱康养经济全领域、全产业、全地域发展。

那么,如何践行“风情土家、康养石柱”的价值定位,如何达到“全国生态康养胜地”的目标,值得我们每一位石柱人思考和参与!一、从自然资源及认识层面上分析不容置疑,石柱县有非常良好的森林、湖泊、草地、湿地、高山、峡谷等自然资源;不容置疑,石柱县有非常宜居的空气、泉水、气温以及神秘的北纬30度0分0秒;不容置疑,石柱县有中国唯一进入正史的秦良玉忠贞文化,有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容置疑,石柱县“四高一铁一港”的大交通体系;这些资源是上天的恩赐,是石柱人民的财富,为石柱县建设“全国生态康养胜地”目标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

二、在旅游规划和实施方面的构想和建议围绕大健康产业,围绕“全国生态康养胜地”目标,做好石柱县全域旅游规划与项目建设。

全域旅游规划及项目策划应该是高起点、高标准、高规格、系统性。

石柱县的大健康产业应该是高举高打,全国领先,重庆第一。

规划和建设最终要回答的问题:游客们为什么来?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构想和意见:第一,规划与生态环境相结合,打造田园生态康养旅游带。

主要规划区域:冷水镇、黄水镇及沿线。

即依托项目地良好的气候及生态环境,构建生态体验、度假养生、温泉水疗养生、森林养生、高山避暑养生、田园养生等养生业态,打造休闲农庄、养生度假区、养生谷、温泉度假区、生态酒店、地方元素民宿、纯黄小镇等产品,形成生态养生大健康产业体系。

展现出重庆独有的夏天纳凉、冬天赏雪以及温泉水疗等的生态康养目的地。

第二,规划与养生养老结合,发展田园健康享老旅游带。

主要规划区:沙子镇至中益镇沿线。

将医疗、气候、生态、康复、休闲等多种元素融入养老产业,发展康复疗养、旅居养老、休闲度假型“候鸟”养老、老年体育、老年教育、老年文化活动等业态,打造集养老居住、养老配套、养老服务为一体的养老度假基地等综合开发项目,带动护理、餐饮、医药、老年用品、旅游、教育等多产业的共同发展。

石柱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石柱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石柱发展现状调查报告石柱是一个位于重庆市的县级市,也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地区。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石柱的发展也有了一定的变化。

本次调查报告将从经济、教育、旅游等方面对石柱的发展现状进行调查。

首先,从经济方面来看,石柱的主要经济依然是农业。

调查显示,农业占据了石柱经济总产值的大部分,其中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

种植业主要种植水稻、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同时还有部分果树种植。

畜牧业主要养殖猪、鸡等家禽牲畜。

虽然农业仍然是支撑石柱经济的重要产业,但是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工商业也在逐渐发展。

据调查,石柱已经有一些企业在当地设立了工厂或者办事处,给当地创造了一定的就业机会。

其次,从教育方面来看,石柱的教育条件相对较为落后。

调查显示,石柱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学校的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尤其是远离县城的农村地区,教育资源更加有限。

此外,调查还发现,石柱的教育投入比例相对较低,这也影响了当地教育水平的提高。

不过,近年来石柱政府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力度,积极改善学校的条件,提高师资力量,希望能够改善石柱的教育现状。

最后,从旅游方面来看,石柱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民俗文化,具备一定的旅游潜力。

调查显示,石柱的旅游业已经逐渐兴起,吸引了一定数量的游客。

主要的旅游景点包括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维新土司遗址、清真寺等。

此外,石柱还将农业旅游作为发展方向,积极推广有机农业、特色农业等,吸引更多的游客。

不过,调查结果也显示,石柱在旅游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交通不便、旅游设施相对简陋等。

希望石柱能够加大对旅游业的投资,提升旅游服务水平,进一步发展旅游业。

综上所述,石柱的发展现状在经济、教育和旅游方面都有一定的进展。

虽然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但是随着国家政策的扶持和当地政府的努力,相信石柱的发展前景会越来越好。

石柱康养旅游发展初探

石柱康养旅游发展初探
中图分类 号 : F 5 9 0 . 3 文献识 别码 : A 文章编 号 : 2 0 9 6 —3 1 5 7 ( 2 0 1 7 ) 0 7 —0 0 4 6 —0 2
石柱 把建 设 全 国 著名 康 养休 闲生 态 旅 游 目的 地作 为其 发 展 定 位 目标 之 一 , 发 展 康 养 旅游 产业 , 是 为 深 入 贯 彻 长 江
二、 石 柱 康 养 旅 游 发 展 的 路 径
1 .突 出 重 点 , 大 力 发 展 全 域 旅 游 。全 域 旅 游 是 一 种 新 的
区域协 调 发展理 念 和模 式 , 指 在 一 定 区域 内 , 以旅 游 业 为优
势产 业 , 对 区域 内经 济社 会 资 源 进 行 全 方位 、 系 统 化 的 优 化 提 升 。石 柱 发 展 全 域 旅 游 , 一 方面 , 可坚 持 以“ 一 区 三 园 一 古 镇” 即黄水 国家级 旅游 度假 区 、 七 曜山 国家 地 质公 园、 藤 子 沟 国家湿地 公 园 、 中国莼 菜农业 公 园 、 西 沱古 镇 为主 抓 手 , 健 全 完 善旅游 开发 管理 机制 , 精 心招 引有 实 力 、 有 经验 、 讲 诚 信 的
实施 意见 》 , 立 足渝 东 南 生态 保 护 发 展 区 功能 定 位 所 作 出的
重 大举 措 ; 是 尊重实 际 、 尊 重规 律 , 审 时 而立 、 顺势而为, 深 谋 远虑 、 高 瞻远 瞩 的战 略 考 量 。有 利 于 生 态 保 护发 展 , 有 利 于 实现 特色 发展 , 有 利 于 推 动旅 游 转 型 升 级 , 有 利 于 促 进 产 业 融合 发展 。

石 柱 康 养 旅 游 发 展 的 优 势
1 .丰 富 的森林 资源 。截 止 到 2 0 1 6年 底 , 石 柱 有林 业 用

石柱县康养旅游资源开发模式问题研究

石柱县康养旅游资源开发模式问题研究

石柱县康养旅游资源开发模式问题研究作者:李术华万雪峰来源:《速读·下旬》2017年第09期摘要:石柱位于长江上游地区、重庆东部,三峡库区腹心,有着极其丰富的康养旅游资源,如何发挥这些资源优势,把石柱打造成重庆乃至全国的康养旅游目的地,是一个值得探究的课题。

然而,石柱康养旅游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很多,主要表现在康养旅游资源整合度不高、缺乏康养旅游开发整体规划、康养旅游功能定位及产品设计创新性不足等。

必须寻求康养旅游发展新亮点和新品牌,科学合理布局康养旅游发展规划,大力发展康养旅游相关产业,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才能推进石柱县康养旅游实现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康养旅游;开发模式;现状;对策一、石柱县康养旅游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康养旅游资源整合度不高石柱县拥有丰富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可开发的康养旅游资源也极其丰富,虽然目前已在着手开发康养旅游产品,但大多属于观光类养生旅游。

康养度假旅游开展得不够,没有使游客真正体验到既能“康”又能“养”的度假游。

(二)康养旅游开发规划系统未建立目前,石柱县的旅游度假区多冠以“生态”的名号,但“康养”这一概念还没有植入大众旅游开发系统中。

从政府层面上讲,还没有一个完善的规划设计,也没有有效的方法指导养生旅游度假区的规划建设,如养生旅游度假区的规划原则、规划布局模式、规划用地类型、规划设施配套、规划景观环境特色等相关问题还未做系统的研究。

(三)康养旅游开发功能定位及产品设计创新性不足康养旅游市场以老年人和亚健康人群为主,但也呈现出大众化的趋向。

但是由于对康养旅游的客源市场缺乏细分,造成了旅游产品雷同的问题。

如市场上多流行温泉养生度假、森林养生度假等传统度假产品,石柱县也是如此,特色康养旅游度假产品创新不足。

同时,目前石柱县旅游业主要是避暑型,集中在夏季游,冬春游产品开发不足,使得旅游业始终走不出夏热冬冷的魔圈。

(四)旅游地产发展还以投资型、度假型为主旅游地产是不少旅游地赖以生存的重要抓手。

石柱三峡后续工作规划项目

石柱三峡后续工作规划项目

石柱三峡后续工作规划项目石柱三峡是位于中国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的一个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以其清澈碧绿的水域和壮丽雄伟的峡谷景色而闻名于世。

为了保护和开发好这一自然景观,石柱县制定了一项后续工作规划项目,以进一步提升该区域的保护和管理水平。

以下是该项目的主要规划内容:首先,加强生态保护。

石柱三峡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和重要的生态系统功能,为了保护这一宝贵遗产,必须制定合理的生态保护措施。

计划建立自然保护区,设立专门的生态保护管理机构,加强对该地区的巡护和监测工作,严禁擅自破坏环境和乱放垃圾行为。

此外,还将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鼓励市民积极参与生态保护活动。

其次,提升旅游服务设施。

石柱三峡的旅游资源丰富,但目前的旅游服务设施仍有不足之处。

项目计划在三峡周边建设更多的停车场、卫生间和休息点,提供更加完善的旅游服务设施,以满足游客的需求。

此外,还将增设导览牌、信息中心和旅游服务中心,方便游客获取旅游信息和咨询服务。

通过提升旅游服务设施的质量,将进一步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和回头率。

第三,开发特色旅游项目。

除了自然景观,石柱县还有丰富多样的土家族文化和民俗风情。

计划开发一系列特色旅游项目,例如土家族民俗表演、传统文化体验、特色美食品尝等,以丰富游客的旅游体验。

此外,还将规划和改造一些传统村落,打造成特色民宿,为游客提供特色住宿体验。

特色旅游项目的开发将吸引更多的游客到石柱三峡旅游,带动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

最后,加强宣传推广。

项目计划加大对石柱三峡的宣传力度,通过制作宣传片、开展旅游推介活动和设计旅游主题活动等方式,将石柱三峡的独特魅力和优势推广给更多的人。

同时,还将加强与周边地区和国内外旅游机构的合作,通过合作推广和联合营销,扩大石柱三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通过加强宣传推广,将进一步提升该地区的旅游业发展水平。

总之,石柱三峡后续工作规划项目旨在保护和开发好该地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

通过加强生态保护、提升旅游服务设施、开发特色旅游项目和加强宣传推广,石柱三峡将成为一个更加完善和具有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

石柱全域旅游

石柱全域旅游

石柱全域旅游四月的石柱,春暖花开,草长莺飞,春夏交织的盛景吸引了众多游客纷至沓来。

行走在藤子沟国家湿地公园,赏渔舟唱晚,芦花飘香,万鸟临空飞翔;徜徉在“渝东第一峰”大风堡,观青山绿水,相映成趣;千野草场芳草青青,鸟语花香,一派“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南国草场风光……这仅仅是石柱全域旅游发展呈现出的些许片段,也是石柱从景点旅游到全域旅游谱写出的壮美赞歌。

进入全域旅游时代,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抢抓发展机遇,将旅游业视为经济转型发展的战略型产业,依托当地独特的资源优势,着力打造“风情土家,康养石柱”品牌,同时促进景区提档升级,积极推进乡村旅游发展,不断培植康养旅游新业态,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由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

如今,旅游业已成为石柱经济发展速度最快、最具活力的板块之一,这座极具魅力的康养休闲城市,正在全域旅游的大海里奋力遨游。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是中国四大土家族自治县之一,以土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79.3%;境内基本形成“四高一铁一港”综合交通体系,是成渝地区通往中东部地区的重要交通门户;是“中国黄连之乡”“中国辣椒之乡”和中国最大莼菜基地;是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县森林覆盖率57.4%;是经典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和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土家“啰儿调”的发源地,是唯一登录中国正史的明末巾帼英雄秦良玉的故乡。

这里生态秀美,人文厚重,是一个让游客沉醉其中,尽享休闲的好地方。

近年来,石柱紧扣康养休闲游为主攻方向,紧紧围绕把石柱建设成为武陵山区特色生态经济强县、民族地区扶贫开发示范县、长江上游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县、全国著名康养休闲生态旅游目的地的发展目标,按照“面上保护、点上开发”原则,坚持以转型康养、绿色崛起为主题,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基本路径,以康养旅游为突破口,以产业融合为主要动力,全产业、全领域、全地域地做大做强康养产业。

2016年11月,石柱被批准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

自进入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以来,石柱县通过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治理体系;编制完善全域规划体系,强化顶层设计;完善全域旅游设施,优化发展环境;提升全域旅游服务,增强游客满意度;强化全域旅游监管,保障游客权益;推进旅游扶贫富民,实现共建共享;创新推进产业融合发展,谋划旅游新亮点;实施旅游整体营销战略,打造形象品牌八大举措,加快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

论古镇的旅游开发及文物的保护利用——以西沱古镇为例

论古镇的旅游开发及文物的保护利用——以西沱古镇为例

一、西沱古镇的历史渊源和文物留存
西沱镇位于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三峡库区中心位置, 原名西界沱,古为“巴州之西界”,因地临长江南岸回水沱而得 名。西沱镇属巫山大娄山中山区。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属亚热 带欠湿润季风环流气候。西沱镇历史文化悠久,早在新石器时 代,土家族的先祖巴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从古至今,西沱就是 长江上游重要的深水良港。秦汉时期,川东盐业兴起,西沱成为 当时川东南地区繁荣的通商口岸。发生在太平天国时期和抗日战 争时期的两次“川盐济楚”运动,使西沱镇成为盐运大道的起点 和货物集散地。自古以来,便利的水陆交通,使这里烟火繁盛, 生意兴隆,史称“俨然一都邑也”。
4.在云梯街上段古镇入口处和江边码头设置游客接待中心和 观光车。游客可从云梯街上段开始从上至下的游览,游览结束 后可在江边码头坐船到江对岸参观石宝寨景区。从石宝寨乘船 过来的游客,也可乘观光车到云梯街上段,或是顺老街青石梯
拾级而上参观。 5.云梯街古建筑群是西沱镇弥足珍贵的文化财富,为了让观
众更方便的了解云梯街各古建筑的历史风貌,应在这些点设置二 维码,介绍相对应的景点。
“川盐销楚”使西沱镇成为巴盐古道的起点,一条古盐道 从江边码头沿山脊直上山顶独门嘴。商贾货贩们在从江边到山 顶的古道两旁修筑房屋、客棧、店铺、会馆,营造了一条垂直 于长江、青石阶梯街道沿山脊而上的云梯街。在近代,随着川 江航运的发展,西沱镇逐渐成为渝东地区商贾云集、货物集散的 商业重镇。
据考古发现,西沱镇区域分布着观音寺遗址、沙湾遗址、 公龙背遗址等众多文物遗址。这些文物遗址文化堆积时间跨度久 远,最早可见新石器时代,印证了西沱镇是古代巴国及巴民族的 重要活动地区。三峡水利工程开工后,文物部门对这些文物遗址 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工作,出土了大量从新石器时代到汉、唐、 宋、清时期的石器、陶器、瓷器、铁器、陶俑、陶罐、钱币、土 石斧、汉砖等珍贵文物。同时,因为历史上的几次大移民,使西 沱镇成为移民汇集的繁荣之地。西沱镇会馆林立,寺院众多, 主 要的有禹王宫(湖广会馆)、万天宫(江西会馆)、张爷庙(四 川会馆)、紫云宫、南城寺、八角庙等会馆和寺庙。

石柱县旅游资源开发对策研究

石柱县旅游资源开发对策研究

石柱县旅游资源开发对策研究作者:向学凤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2015年第04期在旅游业飞速发展的今天,作为少数民族地区之一的石柱县旅游发展还比较落后。

本文在对石柱旅游背景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SWOT分析,提出了石柱旅游开发的措施,为充分利用该县丰富的旅游资源,使该县旅游业得到全面、健康、快速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

一、引言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条件,旅游开发是旅游发展的重要基础,未经开发规划的旅游资源往往不能被旅游业充分利用,甚至会导致破坏资源、破坏生态环境,使旅游资源不能持续发展,更无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

因此,对旅游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显得尤为重要。

石柱旅游业要实现快速、健康和持续发展必须对旅游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

二、石柱旅游背景分析(一)历史沿革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以下简称石柱县),1913年设石砫县,以石潼关、砫蒲关二名首字而得名。

1959年改石柱县。

1983年改为自治县。

该县位于渝东南部长江南岸,地处东经107°59’一108°34’,北纬29°39’- 30°33’之间。

东接湖北省利川市,南临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西南靠丰都,西北连忠县,北与万州区接壤。

幅员3012.51平方公里,有32个乡镇241个村(社区),人口有51.9万。

这是一个集少数民族自治县、三峡库区淹没县、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于一体的特殊县份。

该县交通便利,有着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有利于旅游业的发展。

(二)旅游资源旅游资源是指客观存在的包括已经开发利用和尚未开发利用的,能够吸引人们开展旅游活动并能产生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一切自然存在、人类活动以及它们在不同时期形成的各种产物之总称。

石柱县目前拥有有野生植物2216种,树种197个,是“活化石”古生水杉仅存地之一;是中外闻名的“黄连之乡”,黄连年产量占全国年产量的60%以上和世界年产量的40%以上;是川渝鄂地区辣椒第一大县。

石柱发展现状分析报告

石柱发展现状分析报告

石柱发展现状分析报告石柱县位于重庆市南部,面积较大,自然资源丰富,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地区。

近年来,石柱县在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

本文将对石柱县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首先,石柱县的经济发展呈现出良好的态势。

县内主要产业包括农业、旅游、工业和服务业。

农业方面,石柱县以种植高山蔬菜、水果和中药材为主,产品供应市场需求,并出口到周边地区。

旅游业是石柱县的重要支柱产业,县内拥有风景秀丽的大峡谷、奇石群和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和休闲度假。

工业方面,石柱县以能源、化工和冶金等行业为主,发展势头良好。

服务业也在逐步兴起,为当地经济增添了新动力。

其次,石柱县的社会发展日益完善。

教育是一个社会进步的重要指标之一,石柱县重视教育发展,提高教育资源配置水平,不断改善教育条件。

这使得石柱县的教育水平逐渐提高,教育质量不断提升。

同时,医疗卫生条件也得到改善,县内的医疗设施不断完善,医疗服务水平逐步提高,为人民群众的健康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社会文化活动也日渐繁荣,艺术、体育等领域的活动丰富多样,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质。

再次,石柱县注重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县内地理条件独特,山高水长,森林覆盖率高。

石柱县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土地、水资源管理,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环境状况。

同时,该县加大了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力度,推行了多项环境保护政策,通过植树造林、湿地保护等举措,提高了生态环境质量。

总体来说,石柱县的发展现状呈现出积极向好的态势。

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成绩斐然,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然而,石柱县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基础设施不足、人才流失等问题,需要加大政策扶持和人才培养力度,进一步提升县域发展水平。

希望石柱县以持续创新和改革的精神,加强各领域的合作,推动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为居民提供更加美好的生活。

石柱县的文化与康养旅游产业融合的路径

石柱县的文化与康养旅游产业融合的路径

石柱县的文化与康养旅游产业融合的路径摘要:我们国家的旅游业发展以南方的自然景色为主,由于我们国家地大物博,历史发展悠久,在历史长河中,有许多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异地旅游以当地的地方特色为主。

重庆地区是我们国家的旅游胜地,其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独具特色,具有很大的开发价值。

康养旅游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迎来了新的生机,以健康旅游和特色旅游为基础的旅游结合,丰富产业供给,康养旅游和当地的文化融合会提高服务质量。

关键词:石柱县文化与康养旅游产业融合路径石柱县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地处重庆的东部,在长江上游地区,风景优美,人文文化渊博,在这一地区开展康养旅游产业,会具有较强的创新性,以当地的文化和康养旅游结合,会起到宣传的重要作用,石柱县地处亚热带地区,在这里生活中土家族,土家族上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人文情怀,把当地的土家文化和绿色环境结合起来,以具有特色的小镇康养旅游产业为核心的旅游开发,会给石柱县的旅游业带来可观的发展空间。

一、石柱县当地文化和康养旅游的关系旅游和当地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当地具有一定的文化才能够更好、更快的发展旅游业,石柱县地处重庆市辖区内,具有非常浓厚的文化,这一优势要在康养旅游产业中逐步的开发出来,建立以健康、医疗、民族文化为核心的旅游产业,为异地和当地的老年人提供优质的服务。

石柱县享有全国有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铜铃舞、玩牛、游江号子等民间音乐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康养产业发展的道路上需要当地政府的支持,还需要有较为成熟的旅游项目。

石柱县在旅游开发上较为成熟,加强康养产业的融合发展就有了一定的基础。

康养产业需要因地制宜,基于当地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将康养与其他产业相融合,丰富产业供给,推出更多"康养+"产业融合产品。

成熟的康养产业需要医疗、娱乐、教育、服务等众多行业的整合,通过"从产品到服务"的完整产业链运营实现资产增值。

石柱县的文化悠久,县内的民宿发展迅速,并且给当地的经济带来很大的收益,在康养产业进入我们的视野后,当地政府要加强支持政策的顶层设计。

全域旅游背景下石柱县避暑旅游产品的开发研究

全域旅游背景下石柱县避暑旅游产品的开发研究
2018年10月下半月刊
全域旅游背景下石柱县避暑旅游产品的开发研究
杨 蓉
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大力开发避暑旅 游产品,推动建设一批避暑度假目的地。全域旅游作为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已经成 为各地区旅游业发展的重点。石柱县地处渝东南生态保护区和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的中心地带,工业 基础薄弱,农业发展较缓,在此基础上,深化拓展旅游业的发展对当地经济的发展和打赢脱贫攻坚战十 分重要。在这样的背景下,石柱县避暑旅游的优势资源与其产品开发的不平衡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 题,也是推动石柱县经济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事情。
四、结语
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传统的避暑旅游已经不能满足 游客的旅游需求。避暑旅游本身就是一项趋向于健康养生的旅游 模式。游客对于避暑旅游已不满足于仅仅体验当地适宜的旅游气 候,更多的是希望得到深层次的旅游体验,实现身心愉悦。作为 拥有特色的民俗文化和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乡村,要在全域旅 游的背景下更好的发挥当地的资源特色,实现避暑与旅游产品的 更好融合,加深避暑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延长避暑 旅游产业链,增强旅游吸引力。
(作者单位:重庆文理学院旅游学院)
144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石柱县旅游资源中65%为自然类景区,而92%的自然资源处于未 开发或刚起步阶段[1]。已开发的自然森林资源景点占2.7%,4A级旅 游景点占5.4%。拥有1个国家级森林公园,1个市级自然保护区。
2.人文资源。石柱县蕴藏了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民间文 学、传统舞蹈、传统音乐、传统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461 项。拥有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土家啰儿调、土家族吊脚 楼营造技艺、土家族玩牛;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别达到 14项和121项。现有国家文物保护单位1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 处。目前在地方政府部门的主持下开发了毕兹卡绿宫、土家吊脚 楼等景点,修建了黄水歌剧院,并开发了《天上黄水》、《桃花 渡》等表现土家民风民俗的微电影。

石柱县积极探索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

石柱县积极探索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

石柱县积极探索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作者:吴韦来源:《重庆行政》2018年第06期文化是旅游之魂,旅游是文化之体。

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既是深入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又是实现旅游知名度、美誉度大幅提升的重要途径。

重庆市石柱县有1400年的建县史,文化底蕴浓厚,文化资源独特,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让山清水秀美丽之地“活”起来,成为全市乃至全国人民高品质生活的理想之地。

一、文化资源基本概况石柱县是全国4个单一的土家族自治县之一,以土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79.3%,是经典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和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土家“啰儿调”的发源地,是唯一登录中国正史的明末巾帼英雄秦良玉的故乡。

石柱最具代表性和开发挖掘价值的文化旅游资源主要有:(一)享誉全国的非遗物质文化。

主要有民间文艺西兰卡普,摆手舞、铜铃舞、板凳龙舞等特色舞蹈,薅草锣鼓、薅秧歌、游江号子、斗锣鼓、玩牛等民间音乐。

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世界经典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2006年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独具特色的土家民俗文化。

一是土家风俗。

土家人习惯住杆栏式建筑吊脚楼,喜欢吃面面饭、包海椒、渣菜,穿戴方面头系白帕或戴披披帽,身穿青布超襟、对襟衣,红白喜事搞得热热闹闹。

二是土家节庆。

包括春节过赶年,端午节吃粽子,六月十九拜观音、扯神药、取神水,七月半过鬼节等。

(三)巾帼英雄秦良玉文化。

秦良玉是历史上有名的巾帼英雄,秦良玉文化内涵丰富,目前现存遗迹主要有秦良玉太保祠、秦良玉陵园、三教寺和万寿寨等。

(四)历史悠久的巴渝文化。

西沱镇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古镇,形成了长江上游独特的巴文化,分布着商周时期的观音寺遗址、沙湾遗址等,有土家族风格的吊脚楼群与汉族传统风格的古建筑群组成的云梯街。

2003年11月被评为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008年被评选为“巴渝新十二景”之一。

(五)以银杏堂为代表的宗教文化。

银杏堂始建于唐朝,与梁平双桂堂齐名,有“川东二堂”之美誉,占地8200平方米,有四重大殿和若干间僧舍组成,形成“殿殿相接、道道相通”的建筑格局,寺内各式神像图案精美,神态逼真,各类碑刻林立,书法极佳,宗教文化浓厚。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的宗 教文 化 、 良玉 文化 等 具 有浓 厚 的 民族 特 色 秦
北 省利川 市 , 西连 丰都和 忠县 , 南临 彭水苗 族 自治
县 , 与万州 接壤 。石柱 县是 典型 的喀斯 特地 貌 , 北
和 区域特 色 。石 柱县 良好 的生态 、 秀美 的风 光 、 宜 人 的气候 、 独特 的 民族 文 化 特 色是 石 柱 县 旅 游业 可持 续发 展 的前 提 和基 础 , 柱 县旅 游 资 源 分类 石
表 1 石 柱 县 旅 游 景 点 分 类
Ta e 1 Cl s iia in f t u itst s bl a sfc tO o o rs ie i hihu c n y n S z ou t
景 点特 色
To rs ie h r c e jtc u i tst s c a a t rs is
展 战略 , 出 巴蜀文化 、 突 都市 风貌 、 山水 景观 、 色 红
旅 游业 及相关 产业 来带 动 民族 地 区经济 的跨越 式
发展 。
绿 色生 态
Gr e n c l g e da de oo y
黄 水 国家 森 林 公 园 、 水 药 用 植 物 黄 园 、 叶 草 场 、 风 堡 自然 保 护 区 、 千 大 太 阳湖 、 草 河 、 油 月亮 湖 等
土 家风 情
毕 兹 卡 绿 宫 、 家 吊脚 楼 、 家 非 物 土 国
A r u e l g o j 质 文 化 遗 产 “ 儿 调 ” 代 表 作 《 mo o s e n f f i Tui a 哕 及 太
阳 出来 喜 洋 洋 》 等
历 史 文化
Hit rc lc lur s o ia u t 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重庆市石柱县旅游资源开发摘要:石柱县旅游景点介绍;旅游资源开发策略关键词:石柱;土家族;啰儿调;黄水;西沱;千野草场一、石柱县旅游景点介绍(一)、石柱县城旅游景点1、巾帼英雄秦良玉石柱有一位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正史登录的女将军秦良玉。

秦良玉(1574~1648年),字贞素,谥号“忠贞”。

明朝末期女将军。

四川忠州(今属重庆忠县)人。

石砫宣抚使马千乘妻。

郭沫若吟诗称赞秦良玉是:“石柱擎天一女豪,•平生报国屡争先”。

县城依然保留秦良玉的遗迹——太保祠,座落于县城良玉广场的秦良玉塑像,再现秦良玉英姿,栩栩如生,底座为白杆兵征战图大型浮雕。

2、万寿寨遗址石柱县城东部20公里处的万寿山,海拔1490米。

奇峰突兀、山顶平阔、四周险峻。

山上有一座古寨,名曰“万寿寨”。

寨内至今有保存完好的兵营、点将台、官厅、前中后三道寨门等遗址。

前寨门额刻“万寿山”三个大字,据传为秦良玉亲笔书写。

是秦良玉率土家白杆兵筑寨御敌的遗址。

(二)、石柱土家民俗1、摆手舞土家族是石柱县的主要民族,土家族的传统舞蹈是“摆手舞”。

每年初春或暮春是土家族人跳摆手舞的季节。

一般在晚上,不分男女老少,穿上土家服饰,成群结队涌向摆手堂。

唱摆手歌,跳摆手舞,歌声悠扬,舞姿优美。

2、土家啰儿调2006年6月,石柱“啰儿调”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单里。

“啰儿调”与唐代巴渝地区广泛流传的竹枝词一脉相承,有1000多年的悠久历史。

土家族“啰儿调”民歌,是土家人在生活中即兴创作和演唱,用歌声来抒发自己的感情。

男女青年的“情歌”,打柴放牛的“山歌”,农田劳动的“薅秧歌”和“薅草锣鼓”,姑娘出嫁时的“哭嫁歌”,办丧事时的“孝歌”等。

石柱县歌《太阳出来喜洋洋》也闻名巴渝。

(三)、石柱县西沱古镇西沱镇位于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长江南岸,依山傍水,是长江文化、巴蜀文化、荆楚文化和土家族历史文化的交汇地。

其特色标志是吊脚楼。

层层叠叠的吊脚楼依山蜿蜒,盘旋而上。

江中遥望,宛如云梯,直上云霄,称之为“云梯街”。

其独特建筑被誉为古建筑之经典,又称“通天街”,有“万里长江第一街”之美称,至今古貌完整。

2003年,西沱古镇入选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单。

(四)、石柱县千野草场千野草场位于石柱县方斗山山脉岩口至瓦屋沿线,平均海拔1300米,地势宽广平坦,是全国典型的喀斯特地质地貌大观园。

6600公顷的草场里芳草青青,牛羊成群,山草相连,拥有万亩草场、万亩火棘、万亩石芽、万亩柳杉林四大特色旅游资源,俨然一幅天成国画精品。

(五)、石柱县黄水镇黄水盛产黄连,被誉为“中国黄连之乡”,中外驰名于“中外黄连城”。

以黄水镇为中心的黄水国家森林公园,公园分为大风堡原始森林风景区和黄连城风景区两片。

最高海拔1934米,最低处750米,海拔差异大,气候垂直变化明显,夏季气候凉爽,是理想的避暑胜地。

景区内重岩叠嶂,奇山异水随处可见,有“玛瑙城”、“十二花园姊妹山”等绮丽景观。

森林公园内有各种植物5000余种,其中药材1700多种。

是珍稀植物水杉的仅存地之一,现有国家林业部挂牌保护的水杉古树28株。

挂牌为“中国一号”具有当代“活化石”之称的水杉母树,位于黄水镇横庙村,其胸径1.7米,树高45米,虽经400余年的沧桑,至今仍旁枝斜逸,生机勃勃,蔚为壮观。

受到中外专家学者和游人的青睐,日本专家曾三度考察过此树。

二、旅游资源开发策略(一)、选择最有特色的资源开发比如黄水镇,因为它的夏季凉爽无比,可以开发成避暑圣地。

(二)、因地制宜,突出石柱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点比如石柱的啰儿调和摆手舞,能够充分的体现出土家族民族特色和风情。

(三)、创造具有不同时代特征和民族特色的景观土家族的民族服装特别好看,如果开发,一定会会让人眼前一亮。

(四)、开发过程中也要保护好生态环境的稳态平衡,不要肆意破坏黄水的水杉母树要好好保护,那是国家财产。

还有其他资源也如此。

石柱旅游景点介绍——邮票中的石柱石柱旅游景点主要有西沱古镇、千野草场、黄水、龙河岩棺、万寿寨等,此外还有独具特色的土家民俗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啰儿调、巾帼英雄秦良玉等。

我们可以通过国家邮政局所发行的邮资票品和石柱县邮政局的风景日戳及纪念戳去认识石柱!了解石柱!邮游石柱!石柱旅游景点一:土家民俗土家族是石柱县的主要民族,1999年10月1日国家邮政局为纪念建国50周年而发行的“民族大团结”纪念邮票第15枚为土家族。

邮票生动形象地反映出一对朝气蓬勃的土家儿女在跳舞,跳的就是土家族的传统舞蹈“摆手舞”。

每年初春或暮春是土家族人跳摆手舞的季节。

一般在晚上,不分男女老少,穿上土家服饰,成群结队涌向摆手堂。

在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带领下摆手唱歌。

一人唱众人和,歌声动人心魄,通宵达旦,尽兴而归。

石柱旅游景点二:西沱古镇从重庆市朝天门码头坐船到达石柱县的西北门户,始建于东汉末年,距今已有1900多年历史的西沱古镇。

古镇街道青石筑就,垂直于江岸沿山脊走向,113个台阶和1124阶石梯,长达5华里。

——吊脚楼层层叠叠的吊脚楼依山蜿蜒,盘旋而上。

江中遥望,宛如云梯,直上云霄,称之为“云梯街”。

其独特建筑被誉为古建筑之经典,又称“通天街”,有“万里长江第一街”之美称,至今古貌完整。

2003年,西沱古镇入选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单。

石柱县邮政局于2004年5月1日将“西沱云梯街”的独特建筑风貌镶嵌在风景日戳之中,又2007年8月15日又将“西沱云梯街”纳入个性化邮票。

石柱千野草场石柱旅游景点三:千野草场从古镇出来乘车途经千野草场,景区位于石柱县方斗山山脉岩口至瓦屋沿线,平均海拔1300米,地势宽广平坦,是全国典型的喀斯特地质地貌大观园。

6600公顷的草场里芳草青青,牛羊成群,山草相连,拥有万亩草场、万亩火棘、万亩石芽、万亩柳杉林四大特色旅游资源,俨然一幅天成国画精品。

2007年8月15日石柱县邮政局将千野草场嵌入风景日戳,又分别于2004年11月18日和2007年8月15日以个性化邮票展示千野草场的美景。

石柱旅游景点四:黄水国家森林公园再驱车前往到达位于石柱县东北部七耀山山原上,以中外驰名的中国黄连城,被誉为“中国黄连之乡”的黄水镇为中心的黄水国家森林公园。

公园分为大风堡原始森林风景区和黄连城风景区两片。

最高海拔1934米,最低处750米,海拔差异大,气候垂直变化明显,夏季气候凉爽,是理想的避暑胜地。

景区内重岩叠嶂,奇山异水随处可见,有“玛瑙城”、“十二花园姊妹山”等绮丽景观。

森林公园内有各种植物5000余种,其中药材1700多种。

是珍稀植物水杉的仅存地之一,现有国家林业部挂牌保护的水杉古树28株。

挂牌为“中国一号”具有当代“活化石”之称的水杉母树,位于黄水镇横庙村,其胸径1.7米,树高45米,虽经400余年的沧桑,至今仍旁枝斜逸,生机勃勃,蔚为壮观。

受到中外专家学者和游人的青睐,日本专家曾三度考察过此树。

——水杉公园内有各种植物5000余种,其中药材1700多种。

是珍稀植物水杉的仅存地之一,现有国家林业部挂牌保护的水杉古树28株。

挂牌为“中国一号”具有当代“活化石”之称的水杉母树,位于黄水镇横庙村,其胸径1.7米,树高45米,虽经400余年的沧桑,至今仍旁枝斜逸,生机勃勃,蔚为壮观。

受到中外专家学者和游人的青睐,日本专家曾三度考察过此树。

1972年,周恩来总理将该树上精选的2公斤种子送给朝鲜领袖金日成主席,在朝鲜土壤上生根,维系着中朝两国人民之间的深厚友谊。

石柱县邮电局在1992年3月10日国家邮电部发行《杉树》特种邮票时,特制作发行“水杉一号母树原地纪念封”一枚,并刻制纪念戳一枚。

石柱县邮政局又在2000年8月18日启用“水杉一号母树”风景戳一枚。

石柱黄水公园油草河红树林石柱县城巾帼英雄秦良玉游览了森林公园的美景来到石柱县城,石柱有一位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正史登录的女将军秦良玉。

秦良玉(1574~1648年),字贞素,谥号“忠贞”。

明朝末期女将军。

四川忠州(今属重庆忠县)人。

石砫宣抚使马千乘妻。

《明史》载:良玉幼从父习武,夫亡子幼袭土司职,北征辽东,镇守榆关(山海关),抗击后金。

崇祯三年,收复永平、遵化等四城,帝优诏褒美,平台召见,赋诗四首以褒其功。

川黔平乱,屡建奇功。

战功卓着,官封四川总兵、太子太保、忠贞侯爵。

郭沫若吟诗称赞秦良玉是:“石柱擎天一女豪,•平生报国屡争先”。

县城依然保留秦良玉的遗迹——太保祠,座落于县城良玉广场的秦良玉塑像,再现秦良玉英姿,栩栩如生,底座为白杆兵征战图大型浮雕。

2004年11月18日发行的《锦绣石柱》中国邮政明信片中就有秦良玉塑像。

万寿寨遗址石柱县城东部20公里处的万寿山,海拔1490米。

奇峰突兀、山顶平阔、四周险峻。

山上有一座古寨,名曰“万寿寨”。

寨内至今有保存完好的兵营、点将台、官厅、前中后三道寨门等遗址。

前寨门额刻“万寿山”三个大字,据传为秦良玉亲笔书写。

是秦良玉率土家白杆兵筑寨御敌的遗址。

山寨两侧有两座天然形成,貌似男女的石砫峰,前寨南侧一座高约70米,其体态俊逸俏丽,前胸丰满,婉若依山静座翘首盼郎归的土家少妇,人称女石砫峰;隔山相望,耸立着高约100米的石砫峰,高冠微髯,酷似憨厚的土家汉子,人称男石砫峰。

石柱县原名石砫县,据《石砫厅志》载,县名取之于此,1959年更为现名。

石柱县邮政局于2000年8月18日启用“女石砫”风景戳一枚,2004年11月18日和2007年8月15日又发行“男女石砫”个性化邮票。

石柱旅游景点五:龙河岩棺流经石柱县境内的龙河,三河乡四方石至下路镇哭儿塘等处,离河面15至30米高的悬岩绝壁上凿有“岩棺”,130多处,2000多穴。

两穴以上一组,密如蜂房,纵横交错,条口横式和方口纵式,条口横式较多,墓穴一般长2米、宽0.7米、深0.8米。

下边激流,上边悬崖,四面八方无路可攀。

经文物考察队拉绳到绝壁上考察,岩棺内大部分是空的,只有少数岩棺内有残存的人骨及殉葬的陶器古文物。

于岩棺的最早记载是唐代的《朝野合载》,曰:“五溪蛮,父母死于户外,临江半壁凿龛以葬之。

”石柱县邮政局于2004年11月18日发行“龙河岩棺”个性化邮票,由于2007年8月15日启用“龙河岩棺”风景日戳一枚。

石柱龙河岩棺石柱旅游景点六:土家啰儿调2006年6月,石柱“啰儿调”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单里。

“啰儿调”与唐代巴渝地区广泛流传的竹枝词一脉相承,有1000多年的悠久历史。

土家族“啰儿调”民歌,是土家人在生活中即兴创作和演唱,用歌声来抒发自己的感情。

男女青年的“情歌”,打柴放牛的“山歌”,农田劳动的“薅秧歌”和“薅草锣鼓”,姑娘出嫁时的“哭嫁歌”,办丧事时的“孝歌”等。

石柱县歌《太阳出来喜洋洋》流传在石柱民间,经由在石柱任教的蓝河先生收集整理,并由金鼓先生根据原来的歌词加以改进,使歌词显得更加好听易记,而蜚声中华大江南北,以优美的旋律、朴实的歌词,形象生动地表现了石柱土家人民热爱生活、勤劳勇敢、乐观向上的性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