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的中国绘画
吴冠中作品赏析
《水田》2023
• 50~70年代,致力于油画风景创作,并进行油画民族化旳 探索。他力图把欧洲油画描绘自然旳直观生动性、油画色 彩旳丰富细腻性与中国老式艺术精神、审美理想融合到一 起。他擅长体现江南水乡景色,如初春旳新绿、薄薄旳雾 霭、水边村舍、黑瓦白墙,友好、清新旳色调,宁静、淡 美旳境界,使画面产生一种抒情诗般旳感染力。
吴冠中作品赏析
吴冠中简介
吴冠中(1919—2023),20世纪 当代中国绘画旳代表画家之一;终 身致力于油画民族化及中国画当代 化之探索,坚韧不拔地实践着“油 画民族化”、“中国画当代化”旳 创作理念,形成了鲜明旳艺术特色; 他执著地守望着“在祖国、在家乡、 在家园、在自己心底”旳真切情感, 体现了民族和大众旳审美需求,他 旳作品具有很高旳文化品格。
《京郊山村》1963
《江南池塘》1972《水乡行Leabharlann 1997《池塘人家》1996
• 70年代起,渐渐兼事中国画创作。他力图利用中国老式材 料工具体现当代精神,并探求中国画旳革新。他旳水墨画 构思新奇,章法别致,善于将诗情画意经过点、线、面旳 交错而体现出来。他喜欢简括对象,以半抽象旳形态体现 大自然音乐般旳律动和相应旳心理感受。既富东方老式意 趣,又具时代特征,令观者耳目一新。
高中美术鉴赏必修第14课《百花齐放推陈出新——中国现代美术》人美版(共45张PPT)
创作版画
● 一湾解冻的湖水 古元
创作版画
创作版画
新品种 新样式的中国绘画
●采用油画技法的 国画
●采用国画技法的 油画
●采用新型颜料 混 合颜料的绘画
吴冠中,别名荼,1919年,生于江苏宜兴农村。 1942年,毕业于杭 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曾任教于国立重庆大学建筑系。
1946年,考取全国公费留学绘画第一名。1947年,就读于巴黎国立高 等美术学校。
年的鲁迅先生以不少的精力放在对创作版画的介绍、倡导和扶植上,成为我国新兴版画的 奠基人和导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鲁迅的旗帜下发展起来的新兴版画运动,具备 了鲜明而又独特的中国品格。聚集在这面旗帜下从事版画创作的人,思想倾向革命,作品 内容大多反映人民群众的苦难、呼号和奋起战斗的事迹。因此,中国新兴木刻被国内外看 作是战斗的版画,是革命的艺术。
• 主持了三次西化艺术运动,三次失败。
• 林风眠和徐悲鸿都认为中国艺术必须改革,必须从西方借取一些东西, 来改变中国的艺术,改变人们对艺术的看法,改变中国人的民心。这是 他们那代人的伟大之处。但是他们给出的药方不同。徐悲鸿认为,中国 艺术之所以在那个时代式微,就是因为和生活、现实疏远,所以他提倡 现实主义精神,他从西方引来现实主义的内涵充实中国艺术。徐悲鸿的 做法是很有远见的,认清了“美术潮流”,取得了很大的改良中国画的 作用,尤其到了1949年后,他和社会主张的革命现实主义一道,形成了当 时中国社会主流,一再受到当局政府高度重视。
从70年代起,吴冠中渐渐兼事中国画创作。他力图运用中国传统材料 工具表现现代精神,并探求中国画的革新。他的水墨画构思新颖,章 法别致,善于将诗情画意通过点、线、面的交织而表现出来。他喜欢 简括对象,以半抽象的形态表现大自然音乐般的律动和相应的心理感 受。既富东方传统意趣,又具时代特征,令观者耳目一新。
中国近现代绘画艺术欣赏
中国近现代绘画艺术欣赏
1 《流民图》
《流民图》在艺术表现上采取中西结合的手法,中国画的线 描结合西画明暗及色彩的因素,使作品既有中国画美学所追求 的笔墨气韵,又不乏写实精神。这也正是画家在艺术取向上所 追求的通过写实揭示劳苦大众的悲惨命运和他们内心苦痛的现 实主义道路。
中国近现代绘画艺术欣赏
2 《黄山汤口图》
中国近现代绘画艺术欣赏
图4-29 《流民图》局部
中国近现代绘画艺术欣赏
1 《流民图》
《流民图》是蒋兆和于1942—1943年在北京创作的巨幅长卷。当 时日本侵略者已践踏我国的半壁河山,中国人民水深火热的遭遇是激 发画家构思《流民图》创作的动机。画卷由右至左,起始是一位拄棍 老人,他身边还有一位卧地的老者,已经气息奄奄,两位妇女和一个 牵驴人围着他,毫无办法。再往下,是抱锄的青年农民和他饥饿的家 眷,抱着死去小女儿的母亲,在空袭中捂着耳朵的老人,以及抱在一 起、望着天空的妇女、儿童。断壁颓垣、尸身横卧、路皆乞丐。再往 下,是乞儿,逃难的人,受伤的工人,等待亲人归来的城市妇女,弃 婴,疯了的女人,要上吊的父亲和哀求他的女儿,在痛苦中沉思的知 识分子。
黄山有两湖、三瀑、七十二峰, 集天下名山之美,徐霞客赞叹“黄山 归来不看岳”。近现代画家黄宾虹 (1865—1955年)九上黄山,迭入 烟云,画过无数的黄山题材,《黄山 汤 口 图 》( 如 图 4-30 所 示 ) 是 他 的 绝 笔精品。
图4-30 《黄山汤口图》
中国近现代绘画艺术欣赏
2 《黄山汤口图》
图4-30 《黄山汤口图》
中国近现代绘画艺术欣赏
3 《奔马图》
《奔马图》作者徐悲鸿(1895— 1953年),汉族,生于江苏宜兴。中 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奠基者,杰出的画 家和美术教育家。他画的马,无论奔 马、立马、走马、饮马、群马,都赋 予了充沛的生命力。
诗意与写实:中国20世纪早期绘画的跨文化研究——以徐悲鸿《田横五百士》为案例反思中国画的改良
张 霖 源
( 国人 民大 学 美学 系, 中 北京 10 7 ) 0 8 2
摘
要: 文章从跨文化 的视角分析 了写实性在中 国早期绘画实践 中的结构位置变动 , 以及 写实性对 传统诗意压制 中所
蕴含 的历史文化位差 问题 。 在结合徐悲鸿早期代表作《 田横五百士》 的个案 阐释 中 , 通过揭示中国近现代绘 画身份建构 中的 异文化他者影 响 , 挖掘出援 引写实对 中国画进行改 良的实践过程 中所遮蔽的一些问题。 从而为当今 中国绘 画发展 如何 能摆 脱后殖 民的状态 , 真正 的具有 自 形成 身风格特征 的绘 画语言提供历史参照和有益启示。
的思想辩论——科 玄之争 。在这种 思想背景下 , 科学对 物
质 的实证思想给予 了写实主义一个有力的支撑 。用写实风 格驱散 由玄学 体系支撑的传统诗 意 , 即视觉 化对书写性 的
跨 文化语境 中的差 异性结构决 定 了对西 画写实性 的强调
一
压制 , 成为了最重要的绘画改 良 任务 。
难易还是从文 化 自尊的暗 中作用来说 , 都总是从 表层 逐渐
向深层变革 。写实 性作 为一种显性差异 , 为了中西碰撞 成
的焦点所在。早期的民族 救亡革命 者康 有为在 面对 中西绘
画不 同样态差 异的时候 , 他首先 注意到 的就是西 方绘 画的
写实性 , 即他所说 的“ , 真成 了迫切的救命 药。 良中 真”求 改
这种轴 心时 代所形成 的文化 自明性就开始动摇 。涉及到绘 画领域 ,一个重要的事件就是 出现 了所 谓 的 “ 中国画” 概
大的差异 , 决定 了其 中国画改 良的方法必然是援 引西 这也 方 的写实 风格具体说 来就是 法 国古 典 主义绘 画样式 对文
中国著名画家
中国著名画家中国有许多著名的画家,他们不仅在绘画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也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做出了重要贡献。
以下是中国一些著名画家的简介。
1. 张大千(1899年-1983年):张大千是20世纪中国最有名的画家之一,擅长绘制山水、人物和花鸟等各种题材。
他对传统绘画技法和意境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开创了中国新水墨画的先河。
他的作品充满了浓厚的个人风格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2. 齐白石(1864年-1957年):齐白石是20世纪中国最知名的花鸟画家之一,他的作品精细入微,富有生动感和艺术表现力。
他以勾勒出花鸟的灵动之态而著称,对于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3. 潘天寿(1897年-1969年):潘天寿是20世纪中国最杰出的山水画家之一,他的作品以壮美的自然风景和独特的山水意境而闻名。
潘天寿通过传统线描和水墨技法,创造出细腻、流畅的山水画风格,使他成为了中国近现代山水画的代表人物。
4. 黄宾虹(1865年-1955年):黄宾虹是中国现代艺术史上最重要的画家之一,他以创造性地结合中国传统水墨画和西方绘画技法而著名。
他的作品中既有西方光影处理的表现手法,又融入了中国山水画的意境和传统元素,塑造出独特的艺术风格。
5. 施葆端(1873年-1944年):施葆端是中国近代宫廷画家,他是清宫专门绘制花鸟画的官方画家之一。
他的作品以细腻、精细的画风见长,对于宫廷花鸟画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6. 吴昌硕(1844年-1927年):吴昌硕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山水画家和篆刻家,他以绘制湖光山色和勾勒出中国传统山水之美而著名。
他擅长运用浅淡的水墨技法,表现出悠远、宁静的山水意境,堪称中国艺术界的瑰宝。
这只是一小部分中国著名画家的简介,他们的作品无一不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于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们通过个人的努力和创造力,为中国艺术界开辟了新的道路,使中国绘画在世界上独树一帜。
20世纪中国画之流变
观念 ; 风眠 、 悲鸿 回国后所针 对 的改革 目标 同样 林 徐
化 的人们 重重 幽 了一 默 。 在2 O世纪 中 国绘 画 的巨大 变革 中 , 悲鸿 和林 徐 风 眠对后 世影 响最 大 。徐 悲鸿将 西 方 的写实绘 画及 教 学模式 移进 中国的画 坛和艺 术 院校 。他 的 目标是 以西方 的写实 绘 画来 改 造和充 实 中 国文人 画 中常有
72
的空洞 、 程式 、 笔戏 的写 意 传统 , 他 看 来 气 数 已尽 在 的传统 绘画 只有 写实 主 义 足 以治 疗 , 是 一 条 自外 也 及 内、 洋兴 中的路 子 。徐 悲 鸿 在 中 国 的现 代 绘 画 借 史 上所 留的 庞 大 身 影 是 任 何 一个 画 家 都 无 法 比拟
水 墨 画向多 方位 发展 的 可能性 。
经过岁月的蹂躏 , 画家们终 于进入 了对传统绘
画 的重新 探 索 !无论 是从 新写 实 主义 的道路 上 实践 了多年 的 中年 画家 , 是热 恋新 潮美 术 的 画家 , 不 还 都
鸟 中的飘逸 和柔 媚 , 以朴厚 沉 稳 的篆 书用 笔 及 简 练
华滋的造型, 自己的艺术风貌卓然独立 , 使 同时亦将
写意 花鸟 的表现 技法 推至 无 以复加 的高度 。吴 昌硕 是继徐 渭 、 陈淳 、 大 、 涛后 的一个 花鸟集 大成 者 , 八 石 他立 足于 传统 , 但也 开 出一 片属 于他 的崭新 天 地 。 继吴 昌硕后 , 白石 又 将 花 鸟 画推 向了 另一 新 齐 境界 。他 在水 墨技 巧 的表 现上 , 继承 了文 人 画 的优 点, 在所 描绘 的 内容上 则 大 胆 的将 生 活 中常 见 的东 西作 表现 对象 , 破 了文 人 画 的欣 赏 口味 , 而博得 突 从 了更加 广泛 的观众 , 时齐 白石 还将 工 笔 和 意 笔完 同 美 地结合 在 一起 , 形成 了所谓 的南 吴北 齐画坛 格局 。 与吴 昌硕 、 白石 相 比 , 齐 黄宾 虹 的山水 画更加 具 备 现代意 识 。黄宾 虹生 在 16 85年 , 这正 是法 国 的印
人教版二年级美术:吴冠中作品赏析-素材.ppt
吴冠中简介
吴冠中(1919—2010),20 世纪现代中国绘画的代表画 家之一;终生致力于油画民 族化及中国画现代化之探索, 坚韧不拔地实践着“油画民 族化”、“中国画现代化” 的创作理念,形成了鲜明的 艺术特色;他执著地守望着 “在祖国、在故乡、在家园、 在自己心底”的真切情感, 表达了民族和大众的审美需 求,他的作品具有很高的文 化品格。
《春满》2000
• 9、春去春又回,新桃换旧符。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日子像桃子一样甜蜜。 2021/1/122021/1/12Tuesday, January 12, 2021
• 10、人的志向通常和他们的能力成正比例。2021/1/122021/1/122021/1/121/12/2021 11:02:36 PM • 11、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2021/1/122021/1/122021/1/12Jan-2112-Jan-21 •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2021/1/122021/1/122021/1/12Tuesday, January 12, 2021 • 13、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2021/1/122021/1/122021/1/122021/1/121/12/2021
。2021年1月12日星期二2021/1/122021/1/122021/1/12
• 1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021年1月2021/1/122021/1/122021/1/121/12/2021
• 16、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头,那么任何风都不是顺风。2021/1/122021/1/12January 12, 2021
•
吴冠中作品赏析分析
谢谢大家!
• 70年代起,渐渐兼事中国画创作。他力图运用中国传统材 料工具表现现代精神,并探求中国画的革新。他的水墨画 构思新颖,章法别致,善于将诗情画意通过点、线、面的 交织而表现出来。他喜欢简括对象,以半抽象的形态表现 大自然音乐般的律动和相应的心理感受。既富东方传统意 趣,又具时代特征,令观者耳目一新。
• 中国水墨绘画方面——与时俱进; • 油画等艺术形式上——探索民族特色。 • 核心——秉持中国人特有的“诗意”和
“象心”来相通。
他在这些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探索精神和优秀品质,是 他留给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精神遗产。
作品赏析
• 一、创作形式 • 二、创作内容 • 三、创作风格 • 四、艺术源头
一、创作形式
《春风桃柳》1999
《春满》2000
(二)几何块面的抽象感
《苦瓜家园》1998
《黑白故里》1992
《瀑》1999
《迹》2002
(三)挥毫泼墨的写意感
写意,是国画的一种画法,用笔不讲究工细,注重神态的表现和抒发作者的情趣。 是一种形简而意丰的表现手法。
《汉字春秋-凹凸》2007
《大宅》2001
蒙德里安代表作:
康定斯基代表作:
波洛克代表作:
(三)印象派绘画
• 不依据可靠的知识,以瞬间的印象做画。19世纪后半叶到 20世纪初,法国涌现出一大批印象派艺术大师,如:莫奈、 马奈、德加、莫里索......他们都善于抓住一个具有特点的 侧面去做画,所以他们必须疾飞画笔把颜色直接涂在画布 上,他们只能多考虑画的总体效果,较少的顾及枝节细部。 印象主义的以粗放的笔法做画,作品缺乏修饰,是一种外 表草率的画法。
鲁美版高中美术选修美术鉴赏:20世纪中国画的创新与继承
20世纪80年代的作品
《太行丰碑》
中国画 贾又福
《三月三》
中国画 陈白一
总结
♠ 具有千年传统的中国画,经过20世纪的变
革历程。在“中西融合”与“借古开今”两 大创新追求的推动下,产生了历史上前所未 有的丰富多样的新风格,以独特的现代品格 立于当代世界美术之林!
的作品之一。
《说红书》 中国画 方增先《说红书》描绘了农 村公社的社员们在劳作休息时听讲革命故事的情
景。
《绿色长城》 中国画
关山月
1973年,关山月回家乡广东阳江,此地处于
南粤海滨,属风沙带,很难生长植物 在
“绿化祖国”的号召下,风沙地植满木麻黄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树。画家览物生情,艺术地再现了家乡的变
化。
中国画 《转战陕北》 石鲁这幅画融合了高远和深远两种表 现方法,通过独特的构成方式,塑造了毛泽东的革命胸怀和英 雄气概。前面的近景是高远法,山体巍峨雄壮,用了纪念碑式 的构图方法,再加上笔墨十分厚重,给人以崇高伟大之感,很
好地衬托出了毛泽东高韬远略、气吞山河的伟人形象。
【总结 记忆】
☺ 新中国诞生之后,新一代画家深入生活,
以丰富的现实生活为创作题材,吸取传统笔 墨精华和西方优秀的表现方法,创作出了优 秀的作品表达了对新生活的热爱和祖国美丽 景色的赞美。
代表画家是:刘文西、方增先、关山月、石鲁。
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时代 创新总是紧密联系的,没有 深入研究传统,不可能产生 有价值的创新;
★1、中国画的三大题材:
人物
山水
花鸟
★2、中国画的发展:
人物
山水
花鸟
中国画人物画作品最 早产生于春秋战国时 期。
20世纪中国油画发展史简述
20世纪中国油画发展史简述油画,对中国人来说是舶来品。
早在400年前,西方意大利天主教利玛窦等传教士到中国游走传教,把西方油画带入中国。
到了清朝时期,一些具有绘画才能的传教士来华传教,并且有些在宫廷供职,其中比较著名的有意大利人郎世宁、潘廷章、艾启蒙,法国人王致诚等。
雍正乾隆年间,宫廷的包衣(奴仆)曾受皇上的命令,向传教士学习油画,也有一些留存的作品,现存满族画家五德的纸本油彩山水画,就是这个时期的油画作品。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使得中西文化交往频繁,西学东渐成为近代中国文化的特定情景。
西方的宗教绘画和商业性绘画更多地进入了中国,西方绘画对中国绘画的影响较为明显。
19世纪末期,欧洲传教士在上海土山湾建立孤儿院图画馆,给收养的孤儿传授西方绘画技术。
孤儿长大离院把油画技法带到社会。
鸦片战争之后,曾经引起中国文人独尊和自豪的中国传统文化,由于文化之外的被动挨打压力,导致中国人逐渐对其失去了信心,曾经被强大的中国文化所改造和同化的西方文化却逐渐成为中国文人寻求救国图强的思想依据。
紧接着,一场以“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为主的革新思潮逐渐抬头。
油画以西学东渐的形式在中国大地上发展开来。
一、现代主义20世纪前期,现代主义风格油画阵营出现。
其中以林风眠为代表。
1927年这批在杭州的艺术家们创办了“艺术运动社”,并编辑出版了《阿波罗》半月刊杂志。
在“阿波罗”杂志中,我们可以看到完全不同于传统画论的语言和概念。
“阿波罗”成为他们艺术主张和宣言的一种精神象征,体现了他们对于现代主义全新的艺术观。
艺术运动社的成员希望建立一种与时代思潮发生密切关系的艺术,力求创造中国本土意义的时代艺术。
林风眠与徐悲鸿的艺术追求不同,他一生生活在浪漫的印象主义气氛之中,执著地追求自己的艺术境界,很少受到政治影响,被人们誉为“最真实的艺术家”。
他对中国现代艺术在艺术形式上开拓了新的田地,把中国传统绘画意境和部分技法与后印象主义的某些方法融合,形成鲜明的个人风格。
20世纪现代中国绘画的代表作家吴冠中亿元作品赏析
吴冠中亿元作品《狮子林》赏析今年北京保利春拍,吴冠中的《狮子林》在拍卖上拍出了1.15亿元的高价。
这件名画在吴冠中的创作生涯中是其转向抽象艺术的里程碑作品,而其成交价破亿不仅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大师中的表率,也是亿元行情从当前的近现代书画向当代艺术板块延伸的转折点吴冠中狮子林:风筝不断线的典范成交价:1.15亿狮子林为苏州四大名园之一,因园内“林有竹万,竹下多怪石,状如狻猊(狮子)者”,又因天如禅师得法于浙江天目山狮子岩,为纪念佛徒衣钵、师承关系,取佛经中狮子座之意,故名狮子林。
吴冠中这件作品在历代众多相同题材的作品中可谓独辟蹊径,其尺幅巨大、气势磅礴,以点、线、面相结合的方式,引领观者进入抽象雕塑般的奇幻世界。
尤其是画中的假山,都以线条勾出,直线、折线、曲线及弧线等等的组合,雅致大方,变幻莫测。
其大量的线条尽管使画面极富东方神韵,不过运笔并不追求传统意义上“笔墨”意味,讲究笔锋和顿挫,而是在疾徐挥洒间凸现节奏感、韵律美,既有传统中国画之气韵,又有西方绘画之形式趣味。
相形之下,假山上的亭台楼榭、竹林以及近景的鱼塘的处理则接近于传统水墨画,水面以淡墨略加渲染而显得光影可鉴,点缀着如织的游人和水中游动的金鱼、飘动的浮萍,将形式之美与优雅的意境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狮子林对我有着特殊的意义。
”吴冠中晚年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
早在1980年他在《美术》杂志发表文章《论抽象美》中,他就表达了对抽象美的强烈追求。
他在文中借狮子林的启示表达了对于抽象美的深刻理解。
他说,这些假山石“有的玲珑剔透,有的气势磅礴,有平易近人之情,有光怪陆离之状”,都属于生活和自然物象中的“抽象美”,而艺术家就是要“将附着在物象本身的美抽出来,就是将构成其美的因素和条件抽出来”。
在这幅1988年创作的《狮子林》中,他实现了自己长期的追求。
吴冠中《狮子林》有趣的是,吴冠中把自己的抽象艺术定义为“风筝不断线”。
他认为,绘画抽象就像是放风筝,风筝是作品,是“从生活中来的素材和感受,被作者用减法、除法或别的法”,抽象成的某一种艺术形式,而观众是天空,要让风筝飞上天空,艺术家手中“须有一线联系着作品与生活中的源头”。
中国当代十大画家及代表作品欣赏
中国当代十大画家及代表作品欣赏吴冠中作品1、吴冠中(1919—2010),20世纪现代中国绘画的代表画家,江苏宜兴人,当代著名画家、油画家、美术教育家。
致力于油画民族化和中国画现代化的探索,形成了鲜明的艺术特色。
作为善思考的艺术家,他勤于著述,立论独特,而且文字生动流畅。
其中关于抽象美、形式美、形式决定内容、生活与艺术要如风筝不断线等观点,曾引起美术界的争论。
油画代表作有《长江三峡》、《北国风光》、《小鸟天堂》、《黄山松》、《鲁迅的故乡》等。
文学代表作有《古代英雄的石像》等。
赵无极作品2、赵无极,华裔法国画家。
1921年2月13日生于中国北京。
童年在江苏南通读书,并学习绘画。
1935年入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师从林风眠。
1948年赴法国留学,并定居法国。
在绘画创作上,以西方现代绘画的形式和油画的色彩技巧,参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意蕴,创造了色彩变幻、笔触有力、富有韵律感和光感的新的绘画空间,被称为“西方现代抒情抽象派的代表”。
现为法兰西画廊终身画家、巴黎国立装饰艺术高等学校教授,获法国骑士勋章。
曾在世界各地举办160余次个人画展。
2013年4月9日下午,赵无极因病医治无效在瑞士沃州逝世,享年92岁。
丁绍光大型壁画《美丽的西双版纳》3、丁绍光,1937年生于陕西。
1962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1962-1980年,任教于云南艺术学院。
1979年为北京人民大会堂制作大型壁画《美丽、丰富、神奇的西双版纳》,同年出版《丁绍光西双版纳白描写生集》。
1980年七月,赴美定居。
自1986-96年在世界各国举办个人展400次以上,作品收藏遍及五十个国家及地区。
著名美籍华人画家。
现定居美国加州洛杉矶。
杰出的现代艺术家,11岁时就显示出不凡的创造力和才华,开创出闻名中国画坛的“现代云南画派” 。
范曾泼墨写意国画作品4、范曾(1938.7.5-),字十翼,别署抱冲斋主,江苏南通人,中国当代大儒、思想家、国学大家、书画巨匠、文学家、诗人。
20世纪上半叶中国美术(绘画)史著作诸版本梳理(按年代一)
20世纪上半叶中国美术(绘画)史著作诸版本梳理(按年代一)《中国美术》伯辽内(另译为巴辽洛),法文版1887年《中国美术史》大村西崖,日文版,1901年《东洋美术史》大村西崖,1906年,审美书院《支那绘画史》中村不折、小康青云,1913年,玄黄社《文人画之复兴》大村西崖,1921年,巧艺社,1922年由陈师曾翻译后由中国书局出版)《支那绘画史》伊势寺一郎(or伊势专一郎),1921年《东洋画概论》金原省吾,1924年《东洋美术史》大村西崖、田边孝次,1930年平凡社《中国美术》英国波西尔(另译为布歇尔),1905年前出版英文版,戴岳译,蒋元培校,商务印书馆1928年再版(还有一说是1923年)德国的希尔德《支那绘画史研究》下店静市1934年,富山房)《中国绘画史》中村不折、小鹿青云,1937年,郭虚中译、正中书局《支那绘画史》内滕湖南,1938年、弘文堂《美术史》姜丹书,商务印书馆,1917年(朵云文库第三辑)《中国绘画史》陈师曾著1,1925年;陈池瑜导读版本《文人画之价值》陈师曾著2;陈池瑜导读版本1约在1920 年左右在北京艺术院校讲授,是据日本中村不折、小鹿青云合著的《中国绘画史》加以改编翻译。
该书由陈师曾的学生俞锟( 剑华) 在翰墨缘美术院出版2该篇是他翻译了日本大村西崖所著《文人画之复兴》以后,结合中国文人画的特点,申明它的价值《古画微》黄宾虹,1925年,薛永年导读版本《中国绘画史》潘天寿,1926年,潘公凯导读版本《中国美术小史》滕固,1926年1月,王洪伟导读版本《中国画学全史》郑午昌,1929年,郎绍君、张鹏导读版本《中国绘画变迁史》傅抱石,1931年《唐宋绘画史》滕固著,1933年,王洪伟导读版本《中国绘画史》苏亨吉,1933年,天津百城书店《中国艺术史概论》,李朴园1930年代《中国现代艺术史》,李朴园等人,1930年代《中国绘画学全史》,秦仲文,1934年,《秦汉美术史》朱杰勤,1934年《中国美术的演变》王钧初(胡蛮)1934年or40年代出版《中国美术史》胡蛮(应该是无此书)《中国美术史》郑午昌,中华书局,1935年《东洋美术史》史岩,1936年or1935年《中国绘画史》俞剑华,1937年,周积寅导读版本《中国古代绘画之研究》傅抱石,1940年《中国美术发达史》,刘思训著,1946年4月,商务印书馆上海、重庆同时出版第一版,1948年出版第3版,1950年出版第4版《福开森与中国艺术》【美】聂婷(LaraNetting)郑涛译2017年《中国绘画变迁史纲中国的人物画和山水画》傅抱石著;万新华导读所写,两篇合刊名为《中国文人画之研究》,由中华书局出版《中国艺术史各论》,冯贯一《唐宋绘画谈丛南画研究》童书业著;王洪伟导读《中国版画史略》郭味蕖著;张烨导读《印学史》沙孟海著;陈振濂导读。
中国绘画发展历程
中国绘画发展历程
中国绘画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阶段。
古代绘画(约公元前2000年-公元5世纪)
古代绘画是中国绘画的起源,以壁画和陶瓷绘画为主要形式。
最早的绘画作品出现在中国的新石器时代晚期,这些作品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原始艺术的特点。
到了商朝和西周时期,宫廷壁画和陶瓷装饰品的绘画技术逐渐发展,表现了更高的艺术造诣。
中古绘画(公元5世纪-13世纪)
中古绘画阶段,绘画逐渐发展成熟,形成了中国画的基本特点和技巧。
这个时期的绘画主要表现在佛教壁画和宫廷画,其中佛教壁画成为绘画艺术的一大亮点。
在北魏时期,著名的龙门石窟壁画是佛教绘画的杰作,展现了浩瀚的壁画组合和复杂的题材。
近代绘画(14世纪-20世纪)
近代绘画时期,绘画艺术进一步发展,出现了许多重要的画家和画派。
元代的王维和明代的文徵明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两位重要代表人物。
他们的作品以山水画和花鸟画为主,注重表达自然的美和人文情怀。
清代出现了许多不同风格的画派,如八大山人、四王、南宗和北宗等。
同时,西方绘画艺术的影响也逐渐进入中国,推动了绘画风格的多样化和现代化。
现代绘画(20世纪至今)
在现代绘画阶段,中国绘画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早期
的现代绘画以中国画为主,同时也受到西方绘画的启发。
近现代中国画家如张大千、齐白石等推动了中国画的创新和现代化。
而20世纪后期,中国的艺术界逐渐开放,国际间的艺术交流
也增加,各种不同风格和艺术思潮在中国绘画中得到展现。
现代绘画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和艺术语言,展示了中国绘画的辉煌成果与未来的无限可能。
二十世纪中国绘画赏析讲第二节新金陵画派的形成 共20页PPT资料
《待细把江山图画》 傅抱石 105×111cm 1961 中国美术馆藏
二、金陵四家
1、钱松喦 钱松喦(1899~
1985),江苏宜兴 人。又名松岩,40 年代曾用名喦庐主人。
《红岩》 钱松喦 104×81.5cm 1960 中国美术馆 藏
2、魏紫熙
魏紫熙(1915-2019), 原名显文,河南遂平 人。
三、工笔画鸟画家陈之佛
陈之佛(1896~ 1962)又名陈绍本、 陈杰,号雪翁。浙 江余姚人。
《春江水暖》 陈之佛 85×40cm 1953 中国美术馆藏
一、傅抱石
傅抱石(19041965),原名瑞 麟,号抱石斋主人。 江西南昌人。我 国现代著名的国 画家、美术史研 究和绘画理论家。
《丽人行》 傅抱石 61.7×219cm 1944 郭沫若纪念馆藏
《大涤草堂图》 傅抱石
《松下观瀑图》 傅抱石 90×46cm 1947 上海朵云轩 藏
第三章 新中国前期的绘画
新中国成立后,作为文化重镇的南京,聚集了一批中国画 家。老画家有陈之佛、傅抱石、钱松喦,以及年龄上稍小 于他们的宋文治、魏紫熙、亚明等,他们的创作以南京这 一六朝古都为依托,逐渐形成新中国画坛最具影响力的绘 画流派之一——新金陵画派。新金陵画派缘起于上世纪五 六十年代,由傅抱石、钱松喦、亚明、宋文治、魏紫熙等 艺术家创立,影响深远。在建国初提倡写生,多以江南山 水为表现内容,作品大多雄伟而秀丽,极具江南山水特色。 新金陵画派的艺术观念,集中体现在傅抱石、钱松喦两位 长者的论著中。归纳起来,大体有四点,即自觉的创新意 识,辩证的民族意识,高尚的人文精神,激情的写意精神。
《天堑通途》 魏紫熙 85.2×140cm 1973
从《女史箴图》看20世纪初欧洲中国绘画研究模式
从《女史箴图》看20世纪初欧洲中国绘画研究模式
任仕东
【期刊名称】《国际汉学》
【年(卷),期】2024()1
【摘要】中国卷轴绘画史的经典之作顾恺之《女史箴图》,在入藏大英博物馆的20世纪初期成为宾雍、翟理斯和沙畹等欧洲汉学家和艺术史家的重要研究对象。
由于该画卷涉及图像、历史和文学等多重复杂的中国文化元素,为欧洲学者的《女史箴图》图像研究带来极大挑战。
他们之间通过知识互惠、图像分享方式相互合作,在图像作者、内容、风格、形式、流传等方面取得西方视野下的初步认知。
除借助中国画论等传统文本材料的文献分析之外,直觉式风格鉴赏和中西比较研究亦是欧洲学者跨文化研究的基础方式与方法,其中,后者经历了从早期的“中欧比较”或“中日比较”再到“中国比较”的内在转变。
【总页数】11页(P79-87)
【作者】任仕东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艺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2.3
【相关文献】
1.略论中国古代绘画中的空间营造--以顾恺之《女史箴图》为例
2.从早期国民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看20世纪初中国现代化价值取向
3.中国国家博物馆藏任仁发
款《饮饲图》考辨——兼说从粉本角度看明清绘画作伪的一种模式4.20世纪初中国小说的形式文化研究比较——以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赵毅衡《苦恼的叙述者》为例5.20世纪初中国绘画与摄影的互涉现象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现代民族绘画在中国美术史上的研究价值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现代民族绘画在中国美术史上的研究价值刘腾闻
【期刊名称】《美术教育研究》
【年(卷),期】2024()3
【摘要】20世纪初,由中国传统绘画向现代绘画转型而来的民族绘画,不仅切实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和文化变革对中国绘画的发展产生的影响与作用,而且在融合西方现代绘画的艺术手法和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语言的过程中,深度体现出中国绘画的民族性和文化性。
该文通过研究20世纪二三十年代民族绘画的技法和表现手法,明确民族绘画在中国美术史发展中的价值、地位和影响力,这对于当代中国绘画的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与借鉴价值。
【总页数】3页(P32-34)
【作者】刘腾闻
【作者单位】西安美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20
【相关文献】
1.论苏雪林《中国二三十年代作家》的独特价值——兼谈其对新世纪现代文学研究与教学的启示
2.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美术史著述中的分期问题
3.现代音乐的大众文化审美转向及民族性意识——20世纪二三十年代“广东音乐”的现代性阐述
4.手绘插画在现代绘本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以《中华民族神话与传说》为例
5.民族绘画在中国美术史上的研究价值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版画
延 安 时 期 的 版 画
国统区的版画
新《
中初
国
套踏 色黄
版
的 画金
版 李路
唤》
画民
《新
蒲中
公 套
国
英色
水
》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的
版
画版
吴
凡画
《 乡 村 小 学 》 徐 匡
新中国的版画
20世纪中国油画
何家英工笔人物画作品
工 笔 人 物 画
赵 经 国
王 美 芳
2 中国现代花鸟画
齐
齐 白
白
石 像
石
花
鸟
画
潘天寿花鸟画
徐悲鸿《六俊图》
张大千花鸟画
3 中国现代山水画
黄 宾 虹 山 水 画
张 大 千 山 水 作 品
刘海粟山水作品
林风眠彩墨画
李 可 染 山 水 画
《江山如此多娇》 傅抱石 关山月
《 愚 公 移 山 》
徐 悲 鸿 素 描 两 幅
《 泰 戈 尔 像 》 徐 悲 鸿
徐悲鸿《九方皋》
蒋兆和的《流民图》(局部)
蒋兆和人物画作品
《阿Q》
《鲁迅像》
林 风 眠 像
林风眠彩墨人物画
黄 胄 新 疆 题 材 作 品
《 转 战 陕 北 》 石 鲁
《人 民 和 总 理》 周思聪
刘文西的人物画
一、中西融合 兴办美术学校,引进西方美术 的写生、写实方法,以“写实改造中国画”为目 的,主要针对明清时期文人画水墨摹古的笔法, 缺少新的创造而进行的变革。这种变革方式的代 表画家有徐悲鸿、林风眠、刘海粟等人。
二、借古开今 继承传统,进一步对传统的艺 术的价值做深入研究和挖掘,摆脱旧的文人水墨 画的孤芳自赏,创造出秉承时代的中国画新面貌, 取得了“借古开今”的伟大创新成就。这种变革 的主要画家有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李可染 等。
新中国成立后,油画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在 表现革命历史题材的创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产 生了许多十分成功的优秀作品。
潘玉良油画 《自画像》
徐悲鸿油画
《田横五百士》油画 徐悲鸿
《开国大典》 董希文
王
《 血
式衣
廓》
作素
品描
油 画 血 衣
《 齐 白 石 老 人 像 》 吴 作 人
《狼牙山五壮士》詹建俊
20 世纪中国绘画
20世纪中国画的创新与继承 20世纪中国油画、版画的创作
20世纪中国画的
创新与继承
20世纪初中国爆发的“五四”运 动,高举起了反封建文化的新文化运 动大旗。在美术领域,一些主张革新 的美术家们纷纷响应新文化运动的号 召, 通过变革传统来创造新的、适应 时代发展需要的新美术。
两种变革的方式:
《绿色长城》关山月作品
《 太 行 丰 碑 》
贾 又 福
董希源山水画
鲁 迅 与 艺 术 青 年
20世纪中国版画
中国版画的发展
20世纪30年代版画在鲁迅先生的介绍与 倡导下发展起来,他积极组织青年美术家学 习西方当代版画,创作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
鲁迅先生所倡导的新美术就是要直面现 实人生,为贫苦的人民和抵御外部敌人而宣 传呼喊。
中国油画的发展
油画源自西方,最初是由意大利传教士传入中国 的,在当时,这种绘画形式并没有被中国的大众欣赏 和接受,真正在中国系统地展现和传播油画这一艺术 形式的,是20世纪留学西方归来的青年美术家们。他 们通过兴办新型美术学校,组织美术社团、举办美术 展览等活动,推动了油画在中国画坛的迅速发展。新 文化运动积极推进社会化的学校教育,美术则成为新 型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徐悲鸿、林风眠、刘海 粟等留学归来的美术家,为中国新美术教育事业培养 了第一批人才。
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国画
新中国诞生以后,新一代画家把 亲身丰富的现实生活体验作为创作的 源泉,他们的作品通过对祖国边疆的 美丽景色、陕北高原的淳朴厚重、江 南田边的生活即景、农家少女的欢乐 心情的生动刻画,使具有千年传统的 中国水墨画焕发出了时代新风采。
1 中国现代人物画
徐 悲 鸿 素 描 自 画 像
《 父 亲 》 罗 中 立
《在激流中前进》 杜 键
《延河边上》 钟 涵
靳尚谊油画
《占 领 总 统 府》 陈逸飞等
陈逸飞油画
王沂东油画作品
王沂东油画作品
油画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