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故园》预习案及训练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肖邦故园》预习案
丁磊2011-2-16
预习目标:
1. 了解肖邦的相关文学常识
2. 进一步理解故园的文化内涵,提升爱国主义的情操
预习自测: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易错音字、多音字、难读字)。
冰雹.轻俏.涨.满咆哮.万卉.汲.双颊.
汀.氛.围迸.发马厩.夙.愿通衢.大道
茕.茕孑.立瘠薄
..烙.印天籁.簌簌.
..缱绻
命运多舛.玲珑剔.透估量
..
..狐裘.窒息
二、整理文学常识资料,并填空。
1、弗雷德里克·肖邦是最伟大的音乐家、作曲家、钢琴家,被称为“浪漫主义的钢琴诗人”。舒曼把肖邦的音乐称为最有力量的波兰人的音乐,就像“”,向全世界宣告:“波兰不会亡!”1830年,肖邦到法国首都巴黎,1849年,肖邦病逝于巴黎。临终前嘱咐。
三、解释下列词语。
荒诞不经:
茕茕孑立:
寥寥无几:
四、感知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作者是把人、物、景与音乐交织在一起来写的,可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
第二部分(第3—8段):
第三部分(第9—12段):
第四部分(第13—19段):
第五部分(第20一27段):
我思我疑:
答案:
二、波兰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嘱咐亲人把他的心脏运回波兰,以安慰他那颗赤子之心。
四、
第一部分(第1—2段),对肖邦故居的历史回顾。
第二部分(第3—8段),重点阐述肖邦故居以及它周围的环境与艺术家创作的密切联系,强调了肖邦故居的朴素、简陋,周围景致的形、声、色的微妙变化,以及它们在肖邦音乐中的完美体现。
第三部分(第9—12段),这一部分是文章的重点,作者满含深情地写了肖邦对这片故土的热爱。从出生地,到少年时代的探望故里,青年时代的故园告别,再到在异国他乡的梦中思念,直至用音乐来寄托自己对祖国的满腔热爱和对故土的无限眷恋。
第四部分(第13—19段),写肖邦故居的现状,人们从这座小屋以及肖邦音乐中所获得的精神力量。主题在这里得到升华,强调了肖邦之家已经成为波兰民族的精神支柱和坚韧纽带。
第五部分(第20一27段),这是本文中最华美的乐章,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肖邦故园春、夏、秋、冬四季美景,并把它们与肖邦的音乐融合在一起,如诗如歌如画,令人陶醉、回味不尽。
《肖邦故园》当堂训练
班级:姓名:
1.下列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夙.愿(sù)马厩.(jiù)朝.辉(zhān)茕.茕孑立(qióng)
B.瘠.薄(jí)通衢.(qú)缱.绻(qiǎn)命运多舛.(cuǎn)
C.簌.簌(sù)灰烬.(jìn)天籁.(lài)翠锦斑斓.(lán)
D.厄.运(è)雪撬.(qiāo)婆娑.(suō)玲珑剔.透(tī)
2.在下列句中的空格里填入虚词,恰当的一组是()
肖邦,这个欧洲文化伟人中的一个,他的作品为欧洲的音乐增辉,使整个欧洲文化放出异彩。他的创作是如此博大精深,如此有意识地自成一体,可以毫无愧色地说,他的艺术是世界文化的不容置疑的组成部分。
A.不仅而且又是因此 B.不仅更是所以因此
C.既然也还是所以 D.因为所以又是因此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这幢清寒的小屋,远离通衢大道
....,茕茕孑立于田野之间,隐蔽在花园的密林深处。B.冬天,大雪覆盖,粉妆玉琢,清新素雅,在这洁白的背景上,修剪了枝条的柳树像
姐妹般排列成行,正待明年春风得意,翩翩起舞
....。
C.肖邦之家的夏,往往使人浮想联翩
....,使人回忆起肖邦那些最成熟的作品。
D.这簌簌声,这芬芳的香味,使我们心荡神驰,犹如是在聚精会神地倾听这荒诞不经
....的音乐的悠扬的旋律,清丽的和声。
阅读课文,完成4—5题。
4.作者花如此多的笔墨去描写肖邦故园,文中描写肖邦故园特征的词句有哪些?
答:
5.既然肖邦故园因为肖邦和他的音乐而闻名,那么肖邦故园和肖邦的音乐有什么内在联系?
答:
答案:
1、C 解析:A 养尊处优(chǔ) B 缱绻(quǎn) D 树冠(guān)
2、A
3、D 解析:荒诞不经:极不真实,极不近情理。贬义。
4、明确:肖邦出生在一个“简朴”“清寒”“简陋”的小屋里,这个说明肖邦出生低微,来自于劳苦大众,为后文中肖邦能创作一系列的爱国主题的钢琴曲埋下了伏笔。
5、明确:通过描写肖邦故园的“简朴”“清寒”“简陋”来突出对比肖邦音乐的伟大,”“清寒”“简陋同时暗示肖邦故园孕育了肖邦的音乐风格,热切,激情的爱国主义。用文中的话说是“最早的孩提时代曾拨动过他的心弦的每一个旋律,而且,在他以后的文学作品中往往半自觉地,有时则完全是不自觉地展示出儿时之国同创作成熟时期的渊源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