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岁儿童绘画创作中艺术思维的过程与特点
创造性思维在艺术教育中的应用与发展
创造性思维在艺术教育中的应用与发展
引言
艺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之一。创造性思维是指人们在解决问题、创造新的作品或想法时所表现出的独创性和富有创意的思考能力。它不仅在艺术领域起着重要作用,也在其他学科和现实生活中都有广泛应用。本文将探讨创造性思维在艺术教育中的应用与发展,从多个角度分析创造性思维对学生综合素养和未来发展的意义。
I. 创造性思维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A. 创造性思维的定义
创造性思维是指在面对问题或任务时,能够提出独特、富有创意和非传统的解决方法的思维过程。它强调了独创性、灵活性和前瞻性,不受传统观念和限制的束缚,能够产生创新的想法和概念。
B. 创造性思维的特点
1.独立性:创造性思维强调个体的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和解决问题。
2.非传统性:创造性思维注重打破常规的思维模式和传统的想法,寻求新的
解决途径和观点。
3.前瞻性:创造性思维能够预见未来的需求和问题,提前做出相应的准备和
创新。
II. 艺术教育中创造性思维的应用
艺术教育作为一种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教育形式,在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A. 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艺术教育能够通过审美体验和创作实践,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生在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培养出独立思考和主动创作的能力。
B.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艺术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观察和感知能力,通过学习绘画、雕塑和摄影等艺术形式,使学生对色彩、形状和光线等元素有更加敏锐的感知。同时,艺术作品的表达也需要学生通过视觉、听觉和触觉等多种方式进行表达,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情感交流能力。
儿童绘画的几个心理特征发展阶段
美感与诠释期:13岁+
• 13岁以上的孩子,手、眼、脑之间的协调 已经完备,有能力经过专门的培训而掌握 绘画技能。
• 其实每个人都有艺术细胞,只是不少人没 有意识到而已。“每个人都会因为美而感 到喜乐,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 创意美术的主旨不在于画技,而在于表现 力,表现力的基础正是观察和感悟,其中 的关键就在于开启慧眼和巧心予以发掘。
命名期(2、3岁)
• 这时期,孩子一边画,一边呀呀说着什么。但他画的 是什么,人们根本看不出。他说这是“苹果”、那 是“妈妈”等等,是孩子自己对涂画的注解,自己很 欣赏。把自己的动作和想象结合起来,促进了思维 的发展。他还不能抓住物体的整个形状的特征,只 是把自己看到的一部分象征性地去命名。人们如 不细心观察、询问,就很难理解。当孩子一说这是 什么时,大人们也许会捧腹大笑。这就加深了对儿 童心理活动的了解。这个阶段的儿童不是想什么 画什么,而是画什么想什么。
创意美术如何学?
• “在孩子的世界里,情绪与感官之间的串联 表现得更加紧密。比如,开心的时候,他 们会手舞足蹈,生气的时候,则捶胸顿足, 因而每个孩子都有一股‘洪荒之力’,只 要引导正确,就会回馈一个仙境奇想。”
• • • • • • • • •
针对孩子的特点,罗贯庭尝试在“总体艺术”的框架下,运用“通感”的手 段,通过为孩子创设身临其境的氛围,加深他们对事物的体验,以便从感官 入手,学会表达自己。 举例而言,有一堂课的主题是丝瓜,罗贯庭索性把丝瓜藤搬到教室里,让孩 子亲手触摸和感受,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在此基础上,再要求他们进行创作。 还有一次,孩子们被要求描绘大海。罗贯庭让他们闭上眼睛,轻轻摇动身体, 然后播放舒缓的浪涛声,营造海水拍打沙滩的意象。跟着韵律,孩子们有如 实地来到了环境优美的海边,彼此分享眼前看到的景象。 这时,画面突转,柔和的声音被切换至暴风雨下的劲浪声,听着令人惊心动 魄的声响,孩子们竟不由自主地跟着声音摇晃起来,还争相尖叫:“救命啊! 救命啊!我被卷到海里去了!”“老师他撞到我了!啊!”…… “有了切实的体会,我再让他们动笔作画,或想象微风拂面,或描摹狂风大 作。”罗贯庭回忆,“不过几分钟的功夫,一幅幅结合孩子想象,充满奇幻、 栩栩如生的作品就呈现在我的眼前。”
简述学前儿童美术过程的特点
学前儿童美术过程的特点
1. 强调感知和表现能力的培养
学前儿童美术过程的特点之一是强调对感知和表现能力的培养。在学前阶段,儿童的感知能力处于发展阶段,通过美术教育可以帮助他们观察、感受和理解世界。通过观察和模仿周围事物的形状、颜色、纹理等,儿童可以培养自己的感知能力,并将其反映在绘画作品中。通过绘画等艺术表现形式,儿童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内心世界,提高自己的表现能力。
2. 强调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学前儿童美术过程还强调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美术教育中,鼓励儿童自由发挥想象力,尝试不同的创作方法和表现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儿童可以培养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和创造性思维等能力。美术教育还注重培养儿童的观察力、思考力和想象力,通过创造性的绘画作品,儿童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 注重过程而非结果
学前儿童美术过程注重的是儿童参与艺术创作的过程,而不是追求完美的结果。在学前阶段,儿童的绘画技巧和表现能力还不够成熟,因此过于强调结果可能会给他们带来压力和挫败感。在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中,教师通常会鼓励儿童尽情地享受绘画的过程,关注他们的参与和努力,而不是评价他们作品的成败。这样可以保护儿童的自尊心,并激发他们对艺术创作的兴趣和热爱。
4. 多样化的材料和技法
学前儿童美术过程中使用多样化的材料和技法也是其特点之一。通过提供各种各样的材料(如颜料、纸张、油画棒等)和工具(如刷子、手指等),儿童可以尝试不同的绘画方法和表现方式。这样可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并且让他们体验到艺术创作的乐趣。多样化的材料和技法也可以满足儿童的个性化需求,让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兴趣进行自由创作。
幼儿绘画发展特点
幼儿绘画发展特点
幼儿绘画是儿童艺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绘画活动,幼儿可以表达自己
的想法和情感,培养观察力、创造力和想象力。幼儿绘画发展特点是指在幼儿绘画过程中,他们的绘画技能、表现能力和思维方式的发展规律。以下是幼儿绘画发展的几个特点:
1. 图形符号的发展:幼儿绘画最初是通过简单的线条和形状来表达,随着年龄
的增长,他们逐渐能够绘制出更复杂的图形符号,如人物、动物和物体等。他们开始注意到绘画对象的细节,并尝试使用颜色来丰富画面。
2. 绘画技巧的提高:幼儿在绘画过程中逐渐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绘画技巧,如握
笔的姿势、线条的粗细、色彩的运用等。他们开始尝试用不同的笔触和色彩来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意境。
3. 想象力的发展:幼儿绘画是他们想象力的体现,他们可以通过绘画来创造一
个独特的世界。在绘画过程中,幼儿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他们的想象力逐渐得到了发展和拓展。
4. 视觉观察能力的提高:幼儿的视觉观察能力在绘画过程中得到了锻炼和提高。他们开始注意到周围的事物,观察对象的形状、颜色和细节,并尝试将这些观察到的信息通过绘画表达出来。
5. 表现能力的增强:幼儿绘画是他们表达情感和思想的一种方式,通过绘画,
他们可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的表现能力逐渐增强,他们能够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6. 创造力的培养:幼儿绘画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在绘画过程中,幼儿可以自由地发挥想象力,尝试新的绘画方式和表现手法,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表达能力。
7. 社交能力的发展:幼儿绘画可以促进幼儿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在绘画活动中,幼儿可以与其他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交流彼此的想法和感受,培养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学前儿童绘画能力的发展阶段与特点
学前儿童绘画能力的发展阶段与特点
学前儿童的绘画能力发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线条阶段(2-3岁):儿童开始掌握持笔的动作,能够画出
简单的线条,如横线、竖线、曲线等。
2. 图形阶段(3-4岁):儿童能够画出一些简单的几何图形,
如圆、方、三角形等,并且能够使用几种颜色进行着色。
3. 拼贴阶段(4-5岁):儿童开始探索不同的材料和工具,可
以通过剪纸、折纸等方式进行拼贴创作,提高手眼协调能力和创造力。
4. 意象阶段(5-6岁):儿童开始通过自由绘画表达内心的想
法和感受,能够画出有代表性的人物、动物等形象,增强观察力和想象力。
学前儿童绘画能力的特点包括:
1. 呈现儿童特有的形象和表现方式:学前儿童的绘画作品常常具有夸张、变形等特点,他们可能将人物画得很大或很小,线条可能不够流畅,但这些特点正是他们表达个性和情感的方式。
2. 注重绘画的过程而非结果:学前儿童在绘画过程中更注重自己的动手实践和探索,对于最后的绘画结果可能并不太在意,他们更享受表达自己的过程。
3. 表达情感和体验的需求:学前儿童的绘画作品常常通过色彩、线条和形象来表达他们的情感和体验,例如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开心、生气、害怕等情绪。
4. 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学前儿童在绘画中展现出丰富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他们可以将多个元素进行组合,并创造出独特的形象和场景。
绘画对学前儿童的发展非常重要,不仅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还可以帮助他们表达情感和体验,提高手眼协调能力和专注力。学前儿童的绘画过程应该被鼓励,让他们自由地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
儿童绘画能力发展阶段的四个阶段、对应年龄、特点
儿童绘画能力发展阶段的四个阶段、对应年龄、特点
绘画是儿童成长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帮助儿童发展创造力、想象力和视觉认知能力。儿童的绘画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发展,这种发展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涂鸦阶段(2-4岁)
2岁至4岁的儿童处于涂鸦阶段,他们开始能够控制笔或画笔,但并不知道如何绘制具体的形状或图像。在这个阶段,他们喜欢在纸上涂鸦,画出一些零散的线条和形状,这些图案通常没有明确的主题或目的,只是为了表达自己的兴趣和想法。
涂鸦阶段的特点是:
1. 儿童不知道如何绘制具体的形状或图像,只是随意地涂鸦;
2. 儿童在画画时通常没有明确的主题或目的,只是为了表达自己的兴趣和想法;
3. 儿童的绘画作品通常是零散的线条和形状,没有明确的图像或主题。
第二阶段:视觉符号阶段(4-7岁)
4岁至7岁的儿童处于视觉符号阶段,他们开始学习如何绘制具体的图像和形状。在这个阶段,儿童会尝试绘制一些简单的图像,如人、动物、树等,但他们的绘画技巧还不够成熟,所画的图像通常比较简单和粗糙。
视觉符号阶段的特点是:
1. 儿童开始学习如何绘制具体的图像和形状;
2. 儿童会尝试绘制一些简单的图像,如人、动物、树等;
3. 儿童的绘画技巧还不够成熟,所画的图像通常比较简单和粗糙。
第三阶段:形象符号阶段(7-9岁)
7岁至9岁的儿童处于形象符号阶段,他们开始学习如何运用颜色和线条来表现形象和情感。在这个阶段,儿童的绘画技巧得到了一定的提高,所画的图像比较清晰和逼真,他们开始学习如何运用颜色和线条来表现形象和情感,也开始注意到画面的构图和比例。
幼儿园56岁儿童美术欣赏教学创新研究
幼儿园56岁儿童美术欣赏教学创新研究
一、本文概述
《幼儿园5-6岁儿童美术欣赏教学创新研究》这篇文章主要探讨了针对5-6岁儿童在幼儿园阶段的美术欣赏教学的创新方法与实践。美术欣赏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儿童的审美情感、创造力和文化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幼儿园美术欣赏教学的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而提出一系列创新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这些创新实践旨在激发儿童对美术作品的兴趣,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水平,同时也为幼儿园美术教师提供了一些具体的教学参考和启示。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丰富和完善幼儿园美术欣赏教学的理论体系,也为实际教学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指导。
二、幼儿园美术欣赏教学现状分析
当前,幼儿园美术欣赏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引起了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并在实际教学中有所实施。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教学内容单一:很多幼儿园的美术欣赏课程主要集中在名画欣赏上,缺乏对多元化艺术形式的探索。这样的教学内容限制了孩子们的艺术视野,未能充分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方法传统:传统的美术欣赏教学往往采用“教师讲解、幼儿听讲”的模式,缺乏互动性和参与性。孩子们往往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未能真正参与到欣赏的过程中,体验艺术的魅力。
缺乏个性化教学:每个孩子的艺术兴趣和天赋都是不同的,但很多幼儿园在美术欣赏教学中缺乏个性化教学,未能充分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兴趣,导致部分孩子对美术欣赏课程失去兴趣。
教学资源有限:一些幼儿园由于教学资源有限,无法提供丰富的美术欣赏材料和工具,限制了孩子们的艺术探索和实践。
儿童绘画能力发展的六个阶段
儿童绘画能力发展的六个阶段
儿童绘画是儿童在艺术创作中最常见和最基础的一种形式。通过绘画,儿童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发展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儿童绘画
能力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下面将介绍六个主要的阶段。
第一阶段:涂鸦阶段
这个阶段通常出现在儿童2-4岁之间,这个时候的绘画还没有什么具
体的形状和主题,儿童只是通过涂鸦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他们
可能会用涂鸦的方式表达他们的喜怒哀乐,而不是通过具体的形状和人物
来表达。
第二阶段:有象征性的绘画
在儿童4-7岁之间,他们开始有意识地尝试绘画一些具体的形状和人物。虽然他们可能还不能准确地表达这些形状和人物,但他们会用不同的
颜色和形状来代表不同的事物。这个阶段的绘画还是相对简单和粗糙的,
但已经能够表达一些简单的主题和情感。
第三阶段:形象化的绘画
在儿童7-9岁之间,他们开始尝试更加详细和准确地表达他们的主题
和情感。他们开始有意识地使用线条和颜色来表达形状和细节,他们的绘
画也更加具有立体感和透视感。儿童在这个阶段会对色彩和空间的运用有
更深入的理解,他们能够绘制更加复杂的场景和情节。
第四阶段:自我表达
在儿童9-12岁之间,他们开始试图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的个性和独
特性。他们开始尝试不同的风格和技巧,他们可能会模仿大师的作品或者
创造自己的风格。儿童在这个阶段会更加注重绘画的细节和表达的深度,他们会尝试用不同的视角和颜色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第五阶段:技巧的发展
在儿童12-14岁之间,他们的绘画技巧会得到更大的发展。他们会更加注意绘画的线条和形状的准确性,他们可以用更多的细节和阴影来表现主题和情感。儿童在这个阶段会尝试一些新的技巧和媒介,他们可能会学习一些绘画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或者参加一些绘画班和培训。
幼儿绘画发展特点
幼儿绘画发展特点
幼儿绘画是幼儿艺术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幼儿的智力、情感、审美等方面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幼儿绘画的发展特点主要包括创造性、表现性、个体差异和阶段性。
一、创造性
幼儿绘画的创造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由创作:幼儿绘画具有自由性,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想象力进行创作,没有太多的限制和束缚。
2.想象力丰富:幼儿绘画时常常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力,他们可以将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通过绘画表达出来。
3.创造性解决问题:幼儿绘画中的创造性还表现在解决问题的能力上,他们可以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表现性
幼儿绘画的表现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情感表达:幼儿绘画是他们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通过绘画,他们可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展示内心世界。
2.观察与描绘:幼儿绘画时会观察周围的事物,并通过绘画来描绘出来,这种观察与描绘能力对幼儿的认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形象表达:幼儿绘画中的形象表达主要是指幼儿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对事物形象的理解和认识。
三、个体差异
幼儿绘画的发展存在个体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发展水平: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在绘画能力上存在差异,比如,3岁的幼儿可
能只能画出简单的图形,而5岁的幼儿则可以画出更加具体和复杂的图像。
2.绘画风格:每个幼儿的绘画风格都有所不同,有的幼儿喜欢画人物,有的幼
儿喜欢画动物,这些都是个体差异的表现。
3.创意表达:幼儿的创意表达能力也存在个体差异,有的幼儿天马行空,创意
丰富,而有的幼儿则相对保守,创意较少。
四、阶段性
幼儿绘画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儿童美术ppt课件
引导儿童观察周围的事物和环境,鼓 励他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材进行创 作,如动物、植物、人物等。
色彩运用
色彩基础知识
教授儿童关于色彩的基本知识, 如色轮、对比色、相邻色等,让
他们了解色彩的属性和关系。
色彩搭配
引导儿童尝试不同的色彩搭配, 培养他们的色彩审美和运用能力 ,让他们能够创作出色彩丰富、
和谐的画面。
特点。
夸张变形
儿童在美术作品中常常 会对事物进行夸张和变 形,以突出事物的特征
和情感表达。
儿童美术的发展阶段
涂鸦期(1-2岁)
儿童开始出现涂鸦行为,通过 无目的的涂鸦来探索和表达自
己的创意。
象征期(2-3岁)
儿童开始能够用简单的图形和 线条来表现事物,但表现方式 较为抽象和简化。
图式期(3-7岁)
情感表达
评价作品是否能够表达一定的情感和 思想,是否具有感染力和共鸣力。
进步性
评价作品是否展现出作者的进步和成 长,是否在某方面有所突破和创新。
儿童美术作品赏析方法
观察细节
解读情感
引导孩子仔细观察作品的细节,包括色彩 、线条、构图等方面,以发现作品的特点 和亮点。
帮助孩子理解作品所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情感和思想, 引导孩子与作品产生共鸣和情感交流。
具体实施方法包括:创设与美术相关的情境、将美术知识与情境相结合、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和创作 。
5-6岁绘画特征
5-6岁儿童的绘画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能抓住事物的特征及形象:例如,在人物画中,他们能够画出更加完整的形象,如给人物画出衣服等
画面内容丰富:这个时期的儿童会根据兴2趣画画,画面内容丰富,出现许多孩子关心和感兴趣的事物。
出现基底线:在空间概念上,儿童能够理解并画出基底线的概念,如将楼房各楼层人以及楼梯,家具都会画出来,好像墙是透明的一样。
展现出对事物的深入观察和理解:例如4在画老鹰追逐小鸟的场景时,他们会把小鸟、蝴蝶、蜻蜓等被追逐者序列地表现出来。
5充满想象力:56岁的儿童在画画时充满想象力,会画出自己理想中的或自己喜欢的事物,这种充满想象力的画画使他们觉得乐趣无穷。
6.对写实作品更感兴趣:这个时期的孩子对写实作品更感兴趣,绘画题材从陈述事物转变为刻画具体对象
7.绘画表现方法逐步提升:他们可能会使用抽象化、图案化的能力来表现事物的形象,这是他们书面语言文字的基础
8.空间概念更加完善:5-6岁儿童的空间概念更加完善,能够理解和表现空间关系例如,在画楼房时,他们能够理解并画出楼层之间的关系总的来说,5-6岁儿童的绘画特征是能抓住事物的特征及形象、画面内容丰富、出现基底线、展现出对事物的深入观察和理解、充满想象力、对写实作品更感兴趣、绘画表现方法逐步提升以及空间概念更加完善。每个孩子的发展速度和特点可能会有所不同
儿童画创作方法和技巧
儿童画创作方法和技巧
儿童画创作方法和技巧
导言:
儿童画是孩子们自由表达的艺术形式,充满了无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画画的过程中,儿童不仅可以享受到乐趣,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
能力、形象思维和表达能力。本文将介绍一些儿童画的创作方法和技巧,帮助孩子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一、创作方法:
1. 观察和感悟:观察是儿童画创作的基础,孩子们可以观察身边的事物、自然风景和日常生活中的场景。观察的过程中,孩子们要注意细节,思考事物的形状、颜色、纹理等特点,并思考自己对这些事物的
感受和想法。
2. 想象和创造:想象是儿童画创作的关键,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想
象力来创造新的形象和场景。他们可以脑海中构想一个故事情节,然
后用画笔将故事中的人物和场景画出来。在创作的过程中,孩子们要
大胆尝试,不害怕犯错,相信自己的创意和想法。
3. 表达和交流:儿童画是孩子们表达和交流的方式之一,通过画画,他们可以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思想。孩子们可以选择不同的颜色、线条和形状来表达自己对某个主题或情感的理解。他们还可以与其他孩子分享自己的作品,从中学习和交流。
二、创作技巧:
1. 选择合适的材料:不同的材料可以给儿童画带来不同的效果。对于初学者来说,可以选择颜料、彩色笔和蜡笔等易于上手的材料。随着孩子们的进步,可以尝试更多的材料和工具,如水彩颜料、油画颜料和彩色粉笔等。
2. 注意色彩的运用:色彩是儿童画中非常重要的元素,孩子们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颜色来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意义。在创作中,孩子们可以运用明暗对比、色彩层次和色彩搭配来增强作品的艺术感。
大班美术活动培养幼儿的艺术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大班美术活动培养幼儿的艺术创新思维和动
手能力
幼儿时期是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艺术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关键时期。通过有趣的大班美术活动,幼儿能够获得丰富的艺术体验,培养
创造力和动手能力。本文将探讨大班美术活动如何促进幼儿的艺术创
新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发展。
艺术创新思维是指幼儿运用创造力和想象力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大班美术活动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素材和材料,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举例来说,老师可以给幼儿提供一张空白的画纸和一盒彩色粉笔,鼓
励他们自由发挥,在纸上画出自己心目中的世界。在这个过程中,幼
儿可以尽情地发挥他们的创造力,获得独特的作品。同时,幼儿还可
以通过观察其他同学的作品,从中获取灵感和启发,进一步培养艺术
创新思维。
动手能力是幼儿进行各种手工艺术活动的基础。大班美术活动提供
了丰富的机会让幼儿动手实践。例如,幼儿可以参与制作手工贺卡、
折纸、创作立体画等。这些活动要求幼儿动手进行各种操作,如剪、刻、粘贴等。通过这些动作的实践,幼儿能够培养手眼协调能力和精
细动作能力。同时,幼儿还能够在动手实践中感受到材料的质地、形
状和重量等特点,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大班美术活动还可以通过团队合作来培养幼儿的艺术创新思维和动
手能力。例如,幼儿可以分成小组,共同合作完成一幅大型的画作。
在这个过程中,幼儿需要协调各自的想法和行动,共同创作出一幅完
整的作品。通过这样的合作,幼儿不仅能够培养团队合作意识,还能
够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同时,幼儿还可以通过观察和学习其
他同伴的艺术创作方式,促进彼此的艺术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发展。
美术绘画创作过程及影响因素的思考
美术绘画创作过程及影响因素的思考
作者:龚欢
来源:《艺术科技》2013年第02期
摘要:在现代艺术中,绘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以带给人们美的享受,也是人民群众的精神食粮之一。本文论述了美术绘画过程中的构思、转化、创作等环节,分析了影响美术创造的相关因素。
关键词:美术绘画;技巧;色彩;意境;创作
1创作者进行绘画艺术创作的过程
1.1构思的过程
艺术创作的构思通常是从想象开始的,想象就其本质而言是人们根据无形的思维创造有形物体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创作者的思维一旦进入无尽的想象之中,那么它将不再受到束缚,它会在无限的时空中自由翱翔。尽管想象是一种相对自由的脑力活动,但想象的过程并不是无目标的进行天马行空式的猜想。就绘画艺术来讲,想象的进行决定于作者的“情”和“意”。这里讲的“情”就是作者的个人感觉和风格个性,而意就是作者进行创作的思想和心志。作者的情感和个性通常会影响绘画创作过程中的想象,这是众所周知的,也只有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才能反映出作者的真实风格和个性。想象只有受制于思想和心志,才能使创作过程中的想象不会背离艺术创作的主旨。虽然说想象只是一种主观的感受,也无法采用真实的语言和文字加以描述,但是绘画艺术的进行还是无法离开想象,想象在其创作过程中举足轻重。
1.2转化的过程
绘画艺术即使是以想象而开始,并把想象运用于创作的整个过程中,但是有一点必须明确,那就是绘画艺术创作构思的目的并不是想象。何为绘画艺术创作构思的真正目的?其实就是对创作过程中的想象进行合理的定位,并把优秀的想象甄选出来以进行最优的组合和配置。通过采用这些过程,作者要先把开始时的想象变成能激发灵感的初级意向,接着作者要进行初级意向的不同层次的艺术加工,这样就能逐渐将其塑造成为艺术形象。我们从这些内容可以清楚的明白,要想将无形的想象转化为有形的艺术形象,就必须要经历初级想象向初级意向的跨越式转变。虽然说创作者是可以把握无形向有形的转变过程,但有一点需要明确,转变过程的无形无质使其控制起来更加困难。其之所以体现出“无质”性是由于转变后的产物将其“质”完全遮挡了。因而要想对转变过程进行自如的控制,创作者就必须培养出优秀的才学并构思出良好的主题。
儿童绘画的几个心理特征发展阶段
儿童绘画的几个心理特征发展阶段
儿童绘画是儿童认知和情感发展的重要体现之一,通过观察和研究儿
童绘画的心理特征,可以了解他们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思维方式、情绪表达
和艺术创造能力。以下是儿童绘画的几个心理特征发展阶段的详细介绍。
1.初级阶段(2-4岁):
在这个阶段,儿童的绘画具有自我表达和自由性的特点。他们通常会
用简单的图形和符号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如画圆、画线、涂鸦等。
他们对颜色和形状的运用还比较简单,往往只有几种颜色和基本的图形。
儿童的绘画作品主要以自我中心的主题为主,如家庭、动物、玩具等。
2.准实模阶段(4-7岁):
在这个阶段,儿童的绘画创造力开始显现,他们开始尝试绘制具体的
对象和场景。他们的绘画作品有了更多的细节和变化,颜色的运用也更加
丰富多样。儿童开始画出具有立体感的图形,如房屋、花园、自然景观等。同时,他们开始尝试运用符号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如太阳代表明亮
和温暖,风代表自由和快乐等。
3.实证阶段(7-9岁):
在这个阶段,儿童的绘画开始追求真实性和实在性。他们尝试画出更
加真实的对象,注重细节和比例的准确性。儿童的作画技巧得到了一定的
提高,他们能够更好地运用线条、色彩和阴影来表达自己的意图。儿童的
绘画作品越来越多地涉及到社会和文化主题,如人物形象、建筑物、交通
工具等。
4.图示阶段(9-12岁):
在这个阶段,儿童的绘画开始更加具有表现力和独创性。他们开始表
现出对视觉形象的观察和把握能力,能够画出更加细腻和复杂的图像。儿
童的绘画作品也开始展示出自己的个性和审美追求,他们注重表达自己的
简述学前儿童绘画能力的发展阶段及特点
简述学前儿童绘画能力的发展阶段及特点学前儿童绘画能力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经历了几个不同的阶段。一个孩子的绘画能力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发展特征。下面将分别
介绍学前儿童绘画能力的发展阶段及其特点。
1.涂鸦阶段(1-2岁)
在这个阶段,儿童绘画出现了最初的表现欲望,他们使用简单的线条
和形状表达自己。他们可能会在纸上胡乱涂鸦,用各种颜色迅速画出一些
简单的形状。这个阶段的特点是绘画动作是无意识的,没有明确的目标,
只是儿童对颜色和线条的兴趣的表现。
2.笔触控制(2-3岁)
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学习控制笔触,并试图画出所看到的事物。他
们控制笔触的能力日益增强,开始慢慢意识到如何使用画笔和颜料来绘画。他们可能会尝试画一些简单的图案,如圆圈、线条和斜线。此时的画作通
常是凌乱和混乱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儿童开始注意和修正他们的绘画。
3.总体构图(3-4岁)
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更加关注整体构图,试图表达自己所看到的物
体的形状和颜色。他们意识到可以将不同的形状组合在一起,以创造不同
的图像。他们开始使用更多的线条、形状和颜色,尝试画出人物、动物、
车辆等具体的物体。此时的画作可能会更加具体和可辨认。
4.图像细节(4-5岁)
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在他们的画作中添加更多细节。他们更加注重
绘画的细节,尝试使用不同的线条来表达物体的纹理和形式。他们逐渐掌
握了如何使用不同的颜色和线条来构建更加真实的图像。此时的画作可能
会呈现出一定的比例和透视感。
5.想象力和创造力(5-6岁)
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运用想象力和创造力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他们开始创作一些更复杂的场景,自由发挥绘画创作,创造出属于自己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6岁儿童绘画创作中艺术思维的过程与特点
双塘中心园孙爱
导读:儿童喜欢一次性完成绘画创作,并在创作中几乎不作太多考虑,直接作画,下笔流畅,线条大胆,涂色随心所欲,不存在成人所谓的败笔。研究发现,5~6岁的儿童在创作中充满自信,能以较多的方式使用线条和形状,如开放性的和封闭性的、爆发性的和控制性的,并根据自己的情感、愿望或按物体固有色来涂色。
绘画是儿童的一种特殊语言,是其表现内心世界的一种载体。学前儿童艺术思维在绘画创作过程中表现为一种运用多通道的感觉器官,获取、再造、物化审美心理意象的活动。对学前儿童的艺术思维进行研究,有助于教育者进一步深入认识学前儿童的内心世界,使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更好地促进儿童的发展。
本研究借鉴哈佛大学加登纳教授关于艺术活动三大系统的概念,以及国内研究者关于绘画超常儿童艺术思维过程三大系统的概念,将艺术思维过程分为三个部分:知觉(perception)、反省(reflection)和制作(production)。研究采用随机抽样,选取一所江苏省省级示范幼儿园(非艺术特色园)大班30名5~6周岁的学前儿童,分成5组,每组儿童作画时间为上午10点~11点之间。研究持续半年,共搜集了138幅儿童绘画作品,通过对儿童绘画创作过程及作品的分析,探究5~6岁儿童绘画创作中艺术思维的过程与特点。
一、5~6岁儿童艺术思维中的知觉
知觉是在感觉基础上实现对物体一般结构特征的把握的心理过程。视知觉,也就是视觉思维。绘画活动中的视知觉是视觉对对象的形状、色彩、光线、空间、张力等审美属性及其所组成的完整形象的整体性把握。学前儿童对绘画创作对象的获取正是通过其感觉器官的视知觉功能来实现的。
对儿童艺术思维中的知觉过程及特点的研究,是通过4次绘画活动来完成的。主题分别是:“静物写生”“我和爸爸妈妈”“跑得很快的人”“我乘公共汽车”,所涉及到的知觉过程都是对两个或两个以上事物的感知,力求使儿童有充分的机会展现其视知觉的过程。
研究发现,5~6岁儿童艺术思维中的知觉是通过知觉选择获得审美心理意象的过程,具有多通道性。5—6岁儿童对物体的知觉过程是以视觉为主,
触觉、嗅觉、听觉多通道参与进行的。第一次知觉到笔者所提供的造型不同的静物时,儿童为了能看清后面被遮住的笔筒,都跑到展示台前去看清楚。几乎每个儿童都亲自把瓶子和笔筒拿起来观察、触摸、感受,再作画。“静物写生”中儿童着重表现其知觉到的物体特点,力图反映物体比例、空间遮挡关系,其知觉带有明显的选择性和个人倾向性,他们通常厌烦按物体原貌一成不变地写生,这在他们看来是一种极大的束缚。
对艺术思维来说,知觉是获得审美心理意象的过程。审美心理意象是事物在儿童头脑中所形成的带有情感性的表象,其中必然融人了主体的情感。如小陆在“我和妈妈”的画中表现出的爱母之情:“我最喜欢妈妈了,她长得胖,喜欢戴帽子,喜欢化妆,我看她跳绳减肥。”在画“跑得很快的人”时,儿童很在意能凸显运动感的细节。如胳膊与腿的摆动、身后像风一样的斜线、流出的汗、随风飘动的辫子、人物前后跑动的关系、表情等。儿童的知觉受其自我中心主义心理的影响,促使他们只画他们所注意或关心的事物,而忽略或简化其他部分,即通过知觉的选择作用生成审美意象。儿童的画是相对概念化的,却又包含对感性世界的敏锐观察和自我解释,在基本抽取出事物比较显著的审美特征的同时,能敏锐地捕捉到事物的某些细节,同时受其客体永久性观念的影响,会主动把事物不完全的部分补足。例如小宗在画“我乘公共汽车”时,不仅把公共汽车画成长方形,里面站着很多人,而且要画出“汽车冒出的烟特别难闻”。
二、5~6岁儿童艺术思维中的反省
儿童会对通过知觉获得的审美心理意象进行心理加工与改造。这一心理加工与改造的过程也就是艺术反省过程,它包括体验和对信息的形式分析两个方面。
对儿童艺术思维中反省过程及特点的研究,是通过3次绘画活动完成的,主题分别是:“开心(或不开心)的事”“快乐的节日”“刮大风的时候”。主题一、二是探究儿童反省中的体验状态,主题三是探究儿童如何将体验过的事物作艺术形式上的分析,采取何种策略、通过哪些算子①来表现题目所蕴涵的内容,从而完成绘画活动。
研究发现,5~6岁儿童艺术思维中的反省是对审美心理意象再创造的过程,具有直觉性、无意识性、情感体验性等特征,并表现出敏锐而丰富的通感与
想像能力。学前儿童思维受到的牵绊和束缚比成人少很多,加之他们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情感体验,使得他们的想像自由、大胆。凡高说:“真正的画家是受心灵指导的,他们的心灵,他们的头脑,并不是画笔的奴隶,而是画笔听从心灵和头脑的指挥。”儿童的情感体验源于生活情境,与自己的生活经验密切相关。在儿童的初级发育阶段,心灵的主要特征是对感性经验的全面依赖。绘画是儿童对事物有了深刻体验后,表达或宣泄情感的一种自由而又平凡的方式。儿童通过绘画体验世界既加深了对外界视觉对象的印象,使审美心理意象更加鲜明、生动,同时也激发了创作热情,促使其进行创作,在绘画结束时会产生满足感。例如小胡在“开心(不开心)的事”的画中表现出:“我想吃肯德基时,妈妈笑眯眯地答应我,但是爸爸瞪着眼睛、竖着头发不同意!”这就是一种复杂而生动的情感体验。
儿童的反省过程是对审美心理意象的一种直觉式的再创造过程。这种直觉能力与儿童积累的生活经验直接相联。儿童在作画的过程中,几乎没有任何考虑和犹豫,通常是直接作画。当问及为什么要用这些事物表达某个事件时,不少儿童回答:“就想这样画。”儿童比成人接受的概念性教育要少得多,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通过直觉的创造性、灵活性和丰富的体验感受,对已有的审美心理意象进行再创造,从而获得艺术创造的主动性。这使得儿童作画过程中所用算子较丰富,画面空间较开阔,并在绘画过程中,不断调整策略,不拘泥于固定的图式,而能创造性地变化图形。如在“刮大风”的绘画活动中,他们用长短不一的斜线或曲线表现狂风,用缠绕在一起的线团表现龙卷风,夸张因“刮大风”而带来的物体状态的变化,如房子、大树歪倒了,麦当劳的牌子、树叶、人、柳条、汽车,甚至小朋友的牙齿等都被吹到了天上。
儿童的通感表现敏锐丰富。如儿童画“游泳”这个主题时,会边给大海涂蓝色边说:“好冷啊!”又如儿童对不同绘画作品的解释:“太阳被冷风一吹就会变成月亮”“绿色的太阳会让我们感到清凉”等。儿童的绘画创作是其深层心理中集体无意识和个人无意识相结合而成的一股创造动力推动的结果。这股创造动力使儿童产生不自觉地绘画创作的冲动,形成种种绘画行为。在艺术思维活动中,儿童没有任何功利性,无拘无束,可以上天入地,可以投入地与画面事物同喜同悲。